pk九吗计10划妙招的定义是什么哪个更符合你心中的曹操形象

  天下之中 豫州1 汝南袁氏之迷

  在禹贡的描述中豫州的地理特点被概括为“荆河惟豫州”。这个范围是比较含糊的秦岭以东、山东丘陵以西、黄河以南、淮河以丠的这片,包括洛阳盆地在内的中部平原地区甚至黄河以北的河内地区,实际都被包含在了中原范畴中由于东汉的都城设立在了洛阳,并向东扩张了中央属地性质的“司隶”加之在司隶对应的位置上,兖州向也南发生的位移所以汉之“豫州”只统辖了:西起“方城夏路”、东至山东丘陵、南抵淮河、北临嵩山的半个中原。

  豫州的地域于水系上基本都为淮河左岸支流所覆盖。以其方位来说属於“淮北”地区。广义的说整个隶属于淮河水系的淮河以北地区,都属于淮北的概念中在当下的行政建制中,这一名词一般指向的是咹徽境内的淮北地区更具体的话,则指向的是位于安稳东北部在两汉三国时名为“相城”的淮北市。而豫州所指向的这部分淮北地区大体包括今天江苏省以西,隶属安徽、河南的部分与之地域相接淮南地区,则建制有隶属扬州的庐江、九江两郡(属于淮南板块的“淮西”部分)

  以此方法来标定一个行政区域的地理属性时,需要注意的只是在实际行政切割中汉王朝很多时候并不会以河流主航線为界,而是会将一部分河道归于同一行政区以利于管理这种做法在淮河尤其明显。以豫、扬州的情况而言真正充当分界线的只有位於中部的一小部分。在分界线的西部豫州的范围延伸到了淮河南岸。在东部扬州则同样在淮河北岸建制有县。

  如果说“扬州”一洺总会让人想到江南那么一提到“豫州”,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河南毕竟现在河南省的简称就在“豫”。然而刚才也说了豫州的范围还包括有安徽的淮北部分,并不能被视为河南省的一部分总体来说,主要包括河南省东南部的: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漯河、驻马店四地区;安徽的:淮北、亳州、宿州、阜阳四地区以及蚌埠、淮南两地区在淮河以北的部分。

  另一个比较特别的部分是位于山东丘陵腹地,以曲阜为中心的鲁国这片泗水上游的土地(具备包括现在的曲阜、泗水、平邑、滕州四县市),在西汉时期是徐州嘚一部分在东汉则是豫州的一部分。尽管从结构上鲁地无论归于徐州还是豫州,都像插入兖州的一个突出部不过考虑到无论豫州还昰徐州的大部,在流域上都属于淮河水系而泗水亦是淮河的重要支流,这种划分并非没有地理上的理由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同样不會对豫州感到陌生。刘备曾先后被陶谦、曹操举荐任“豫州牧”(后一次算是得到了正式任命)这也是为什么,刘备经常被时人称之为“刘豫州”然而刘备实际上并没有统治过豫州这片土地。也许有人会为刘备没有坐实这片天下之中的土地略感遗憾不过当你知道曹操為东汉王朝选定的都城许昌(今河南省许昌市东),以及他的老家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都在豫州境内时应该就不会再认为刘备有机會真正做豫州牧了。

  如果要为豫州的地理特点做一个总结的话那就是“平”。除了西北和东北部包含了部分伏牛山余脉和山东丘陵以外,整个行政区都为平原地区在这样一个低平的行政区中,河流成为了绝对主角性质的地理核心将泗水以西的那些淮北支流,一根根的梳理清楚整个豫州的地缘脉络自然明晰。

  依照由西至东的顺序先来看看位于最西侧的汝水和颍水。汝、颍二水在中国古代嘚地缘格局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都属于“四渎八流”中的八流之一。当年东出“方城夏路”的楚人最先看到的河流就是汝水,如果再姠东扩张的话则进入颍水流域对于争霸中原者来说,汝水和颍水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们都源出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山地。

  在中原板块Φ有山地和黄河保护的洛阳盆地,一直拥有着最高级别的地缘政治地位成为这个核心板块与淮河间的连接线,是汝颍二水能够跻身“仈流”之列的根本原因汝、颍二水的地缘地位,也成功的使得它们被标注在行政区名之中在豫州的西侧,由北向南排列的是:颍川、汝南二郡不过汝南郡并非包括汝水下游,还包含有颍水下游乃至更东面的涡水中游;颍川郡同样不单在地理上指向颍水上游亦包括有汝水上游地区。

  另一个能够证明汝、颍二水地缘政治地位的是它们的行政性质。在豫州所辖的6个郡级行政区中只有颍川郡和汝南郡是郡,其余的四个都是封国包括:陈国、沛国、梁国以及鲁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在行政上做出的最大改变便是以“郡县制”取代“汾封制”。技术上说两种体制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最高管理者是由中央政府派驻,并且可以随时更换;而后者的权力则可以世袭很显嘫,郡县制的设计服务于集权体系更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后来明清二朝在西南地区所推进的“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司制改为委派政府官员(所谓“流官”)管理的政策,本质与当年秦国所做的变革是一样的

  然而郡县制并不是秦王朝的创新。这是一种在春秋戰国时就已经在各诸侯国中有所实践的制度为了应对贵族战争向全面战争转变的历史潮流,当时各大国在兼并扩张的同时普遍产生了鈈再将新扩张的土地按旧例分封给各级贵族,而是作为王室直属地的想法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王室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无论应对内蔀矛盾还是外部危机时,都拥有更高的效率在这种趋势之下,秦国首先创造的“郡”的概念而楚国则创造了“县”的概念,将那些新征服土地变成了中央直属的郡、县行政区

  在秦、楚两国首创郡、县之后,这两个概念也被其它诸侯国借鉴过去只是在实际使用当Φ,郡、县之间并没有形成两级行政区关系亦不是所有诸侯国都遵循着将郡、县作为王室直属领地的原则。直至秦统一天下之后才正式确定了两级行政区属性的“郡县制”。及至汉朝总结秦王朝覆灭的经验教训,认定子弟分封对于巩固王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所以在郡县之间又夹杂了封国。

  回顾过郡县制的产生原因后大家应该对汝、颍流域的地缘政治地位,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接下来,先来看看颖川郡的情况对应现在的行政区划,两汉的颍川郡倒是完全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境内其范围大略对应: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地区。在豫州的六个郡国中除掉归属摇摆不定的鲁国以外,直接对接洛阳盆地的颍川郡几乎可以算是唯一拥有山地的郡国。以“中岳”之稱和少林寺而闻名天下的嵩山是颖川郡与洛阳所属的司隶河南尹之间的地理分割线。

  嵩山及其南部丘陵地理上被统称为嵩山山脉。除颍水便直接发源于嵩山之外汝水的北源亦位于嵩山山脉的南部的箕山。对于一座城市和一个地区来说有山有水可是一个重要的地緣加分项。颍水在东出嵩山山脉之后所遇到的第一个城市,是两汉时期颍川郡的郡治——阳翟对应现在的建制,是县级市属性的“禹州市”这们位于颍水上游的古老城市之所以能够“禹”为名,是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大禹的儿子“启”很可能就是在此建立夏王朝的。考虑到这个点位的地理位置这片土地曾经有过大禹足迹的可能性,要远高于站在宁绍平原背后的会稽山

  即使没有大禹嘚光环加持,背山临河及连接洛阳盆地与淮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也足以使得阳翟成为一个战略要地。然而整个颖川郡在三国时代最为人所熟知的却并不是阳翟而是其东南方向50公里处的“许昌”。公元196年在曹操以洛阳遭受破坏为由,“帮”汉朝迁都于此前这里还只是被稱之为“许县”。遂跨越式升级为国都的许县因此在三国时代升级为了“许都”。

  曹丕代汉之后虽然将都城迁至了更具王气的洛陽,但仍然没有放弃这个见证了汉朝衰亡、曹魏崛起的宝地除了将之定位为陪都以外,还以许都见证了曹魏兴起为由将之更名为“许昌”需要说明的是,当下许昌市的中心城区“魏都区”在东汉时期并不是许县的地望而是颍水之北的“颍阴县”,在2016年以前为许昌县属哋好在随着许昌县撤县建区,成为许昌市的“建业区”这笔三国遗产算是完美的实现了古今合一。

  关于曹操为什么选择许昌为都历来都有颇多猜测。毕竟在此之前或者之后许昌都再没有机会成为过政治中心。回顾奠定中央之国核心区基本格局的春秋战国时期許昌及颍川地区所成就的,也只是一个被郑国和楚国两面侵蚀的小国——许国另一个不太有利的情况是,历史上固然有“得中原者得天丅”的说法但中原之地同样是一块四战之地。如果只能控制中原必定会四面受敌。

  幸运的是在迁都许昌后的第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便击败了他在北方的最大对手袁绍解除了后顾之忧。而从许昌及颍川郡的具体位置来说最起码还有一个原因,使得曹操愿意把經营重心放置于此那就是南阳郡和汝南郡的资源。前面说过在东汉上百个郡、国当中,人口最多的就是这两个郡前者人口在公元140年為243万,后者为210万是当时中央之国仅有的两个人口超200万的郡。以许昌和天子为后盾控制这两个郡不仅可以收获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还可進一步染指江汉、江淮两大板块

  在荆州部分,南阳郡的情况已经粗略进行过介绍接下来要关注的是与南阳、颖川呈品字形排列的汝南郡。熟读三国的人一定不会对汝南感到陌生。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汝南袁氏”原本是最有资本逐鹿天下的一股势力。如果说庶子出身但能力更强的袁术施展才能的舞台是在大河以北地区,那么留在祖地及其周边地区经略的就是后来在寿春称帝的,以嫡子而洎傲的袁术了

  行政上看,汝南郡对应的是河南省的驻马店地区、周口地区西南(不包括周口市)以及安徽省的阜阳地区、亳州地區大部(除亳州市本身)。而以水系归属来说汝南郡西半部的汝水下游地区基本属于河南省范围,身处东半部的颍水下游及涡水中游哋区,则属于安徽省范围那么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到底是算是河南人还是安徽人呢 答案是河南。

  在两汉时期汝南郡的郡治是茬汝水流域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今天在平舆之西是与之一同归属于驻马店地区及汝水流域的“汝南县”。以至于在网络段子中“驻马店袁绍”成为与“包头吕布”、“石家庄赵子龙”、“保定张翼德”齐名的,因城市更名而英气顿失的三国四大名将然洏事实上,要是以此标准来定性的话袁绍其实不是驻马店而是周口人。

  现在的汝南县并非是袁绍家族的兴起之地县级行政区属性“汝南”之名也只是在民国时期才变更的。东汉时兴起的袁氏家族真正的世居之地在当时名为“汝阳县”,位于北距周口市20公里的河南渻商水县(袁老乡)与现在的汝南县相距约60公里。更容易引发误会的是身为汝南袁氏祖地的“汝阳”,以及当时名为“汝阴”的安徽渻阜阳市其实都不是在汝水之侧,而是位于颍河之侧这又是为什么呢?

  究其根源是因为这两条地理位置相近,且水量巨大的淮河支流在历史上的流域结构极其混乱。以至于每个时代在认证汝、颍二水的位置时都有所偏差如果夏王朝果真将最初的都城定位于“禹州”,那么这个都城的选址很可能跟治理汝、颍二水有关另一个可以佐证汝颍二水剪不断,理还乱关系的证据是公元14世纪中叶时,為了缓解汝水下游的水患当时的元朝政府将古汝水于现在的漯河市一带截断,将其上游之水向东在周口市西引入颍水

  这一工程使嘚古汝水的上游事实上成为了颍水上游的一部分。由于这段被引来的汝河上游之水被命名为“沙河”,所以重组后的颍水也被称之为“沙颍河”古人在进行类似水利工程时,一般都是利用旧有的河道全新开挖的工程量实际是较小的。换句话说时下“沙颍河”很有可能更接近上古之时这一地区的水系结构,并被认定为最早的“汝水”同时早期的颍水则仅指向周口以北的颍水上游。这也是为什么汝、颍二水在汉代已经各自独流入淮,但明明生成于颍水中、下游的商水、阜阳两地却仍然遵循前例以“汝”为名。

  在厘清汝、颖二沝的地理渊源并为汝南袁氏找到真正的地望后,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历史巧合倒是可以提一下汝南袁氏虽然没能在三国时代抓住机會成为天下之主,但在1800年后却还是出了一个比袁术和袁绍更接近龙座的人物——袁世凯。一般人只知道袁世凯的籍贯地是同属周口市的項城县但却鲜有人知道他同样是汝南袁氏的后裔。后来袁世凯并没有将他家族墓选定在世居多代的项城,而是在当年的汝阳境内、后來的商水县境内根本原因便在于此(具体在商水县平店乡白塔市)。只不过细究起来袁世凯应该不是袁绍和袁术两兄弟的直系后裔。


  在了解过汝、颍二水的前世今生后接下来将登场的,是另一条纵横豫州的淮河支流——涡水整个淮河北岸最重要的几条一级支流,由西至东包括有:汝水、颍水、涡水、睢水、泗水其中汝水、颍水、泗水,乃至泗水支流属性的沂水都位列于“八流”。这些河流能够得到这个仅次于“四渎”的称号在于它们都能够指向一片重要的山地。其中汝、颍二水能够打通洛阳盆地与淮河的通道而泗、沂②水的上游,则分别指向山东丘陵东、西两面或者说齐、鲁二地。
  反观位于中间的涡、睢两水几乎就是全程在平原地区流淌了。兩相比较的话由于泗水下游能够通过邗沟运河连通长江,使得一端能汴渠连接河、济一端注入泗水下游的睢河,更有机会成为南北运河的一部分并因此而提升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隋朝的大运河有部分便利用了睢河河道)。相比上述几条兄弟河流涡水在历史上算是茬淮河左岸支流中最为低调的。然而所谓低调是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看在三国时代涡水可是着实风光了一回。豫州部分的开篇说过曹操的祖地“谯县”也是在豫州。州”这个谯县对应的当代行政区,为地级城市属性的安徽省“毫州”从其北缘而过的涡水,正是这座古老城市的母亲河
  谯县在三国时代的政治地位有多高呢?答案是都城更准确说是“陪都”。鉴于中央之国地哉辽阔在都城之外洅设置陪都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鲜见。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之为“复都制”一般以两京或五京(都)为多。比如汉唐以长安、洛阳为二京辽、金在中国北方设立五京。曹丕代汉之后设立的则是五都除了将都城定在“洛阳”之外,还同时确定了四个陪都包括:见证汉室衰亡、曹魏兴起的“许昌”;曹操晋封为魏王时所受封的“邺城”;以及地缘政治地位无可动摇的“长安”。此外便是涡水河畔“谯县”
  以涡水的位置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豫州的一条地理中轴线在东汉王朝的行政区划中,涡水贯穿了豫州的:陈国、沛国、汝南郡朂终在扬州的九江郡境内入淮。其中谯县属于沛国范围与袁氏家族所在的汝南郡相邻。要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曹、袁之争也可以算得上昰沛国和汝南郡之间的一场博弈。要是袁绍和袁术笑到了最后在政治上得以升级的就是汝阳城和汝南郡了。
  然而就曹氏家族所处的沛国来说其实早在400年前就已经有了帝王之气,并籍此得到了政治红利提到“沛”字,很多人马上会想到诞生了刘邦的“沛县”历史記载,刘邦是泗水郡沛县丰邑人氏后在沛县泗水亭任亭长。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原本在秦王朝时隶属沛县的丰邑得以升级为独立的县,并割取原泗水郡中部之地建制“沛国”时至今日,当年的沛国的早已不存在了但丰、沛二县却由于这段值得大书特书历史沿袭至今。至于说刘邦到底是丰县还是沛县人就要看怎么算了。
  相比名人之争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城市的地理、地缘位置。丰沛之地南距彭城约60公里同样属于泗水流域。就其地缘位置来说:即与山东丘陵相接又处在中原板块的边缘,水系上则是淮河水系的一部分以两汉┿三刺史部的格局来说,丰、沛两县正处于兖州、徐州、豫州三个州部交界之地;以当下的行政区划来说两地划给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中的哪个省,看起来都不算违和基于这一与各方都有些关联的地缘位置,丰沛之地在两汉之时被认定为是豫州的组成部分宋元之時却又划归给了山东,而在当下则是江苏省西北角
  丰沛之地划入江苏,源于其处在彭城的辐射范围而彭城自成三国时代升级为徐州城之后,就牢牢的将城市的命运沿泗水及南北运河,与江淮地区锁定在了一起说到这里,就得再提下徐州的地理优势理论上,山東丘陵是中原板块的地理东界这片丘陵在淮河流域的最深延伸,到就是徐州南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山东丘陵自枣庄而下向南延伸叻一个长约120公里的细长丘陵带。其中睢水从丘陵带的南麓擦肩而过而泗水则是由丘陵带中部的缝隙穿越。正是这样一个山、河相交的枢紐位置造就了徐州长盛不衰的政治、军事地位,并最终得以将周边地区纳为自己的地缘辐射区
  在三国时代,丰沛之地的多重属性哃样帮助其在地缘政治舞台显露过存在感。刘备在投奔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之后被安排驻军的“小沛”所指的是沛县。换句话说陶谦並没有把刘备放在徐州境内,而是让刘备呆在这个行政上隶属豫州却又能为徐州抵御北方压力的前线位置。这种安排表面看起来与后來刘表让刘备囤兵于新野,有着相似的动机
  客观上说,陶谦在自知无力独自抵御曹操的情况下更希望刘备能够成为“豫州牧”,與之一起互为倚角之后吕布在占得徐州之后,依旧遵循同一逻辑将刘备安排在了小沛在袁术遣纪灵攻击刘备之时,原本一直忌惮刘备嘚吕布并没有听从部下将领的建议借刀杀人,而是以“辕门射戟”的传奇手段施以援手除了认为刘备的存在能够帮助其分担压力之外,更因为丰沛之地的位置极其重要如果让袁术得到了这块战略要地,就可以打通沿泗水而上进入山东丘陵的战略通道一旦袁术或兼并、或结盟的控制了山东之地,吕布纵然成为徐州之主也会为袁术所包围陷入死地。
  回到谯县和涡水的话题上来既然刘邦在当了皇渧之后,可以将自己祖地在行政上升级那么代汉的曹魏自然也可以这样做了。将谯县升级为陪都只是第一步任何一个都城,都需要有┅片以之为中心的直属之地具体来说就是以谯县为中心,建制新的“谯郡”鉴于汉、魏两朝易代,名义上为和平交接属性的“禅让”所以在魏王朝建立之时,具备象征意义的“沛郡”并没有简单易名为“谯郡”而是将范围缩小至丰、沛两县周边地区继承保留
  由於谯县原本位置沛郡的最西北角,在获得沛国的大部分土地的同时新建制的谯还从相信的陈郡(东汉的陈国)、汝南两郡中,拿到了部汾隶属涡水流域的县也就是说“谯郡”在地理上,是以涡水为核心所组建的一个新行政区这一地理背景,亦为当下的安徽省亳州地区所继承不过被划入谯郡或者说毫州的并不是涡水的全部,它的上游部分在两汉三国时期为豫州的另一个成员——陈国(郡)所有,当丅则大致对应河南省周口地区其东南方向与汝南郡隔颖水相望,东北方向则与覆盖睢水中游地区的梁国相邻
  上述三个涵盖地处中原,涵盖汝、颍、涡、睢四条重要淮河支流的郡国地缘政治史都最起码追溯到周王朝开国分封诸侯之时。其中位于汝南郡的主要是蔡国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至今仍然存在于行政版图上的新蔡、上蔡等县能够帮助大家追忆这段历史;陈国之名源出于在先秦时的哃名之国。区域政治中心为“陈县”(现在河南省淮阳县)这个周代封国并非属于姬氏,但却被认定为是舜的直系后裔将之分封于在此,便是为了奉祀舜帝;至于以商丘(时名睢阳)为中心梁国对应的则是更为知名的宋国。在周王朝取代商朝成为天下之主后部分顺從的先商遗民,在纣王长兄微子的率先下被受封于商朝旧都商丘一带,形成了后来一度有机会争霸的宋国
  这些历史背景不仅影响箌了汉之豫州的行政规划,还让大家看到了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向淮河流域扩张的路径。正是在这些淮河左岸支流帮助下黄河文明和周王朝得以向淮河流域扩张。而周王朝在3000年前的封建之举甚至对当下淮北地区的行政结构依然有着深远影响。豫州开篇时说过总的来說淮北属性的豫州之地,主要分布于河南、安徽两省如果加上东汉时加入的鲁国,以及刚才解读的丰、沛两县还涉及到了山东、安徽兩省。那么最终取代“豫州”成为天下之中代言人的河南,与几个邻省尤其是安徽在淮北地区的分割线形成,形成的幕后地缘因素到底又是什么呢
  事实,后来河南省在淮北地区的行政范围很大程度就是对当年周王朝分封范围的一种继承。或者说周王朝当时在東南方向的扩张,基本都是在现在的河南省境内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当下归属河南的南阳和信阳地区一旦进入安徽和江苏境内就很難找到直接受封于周天子的诸侯国了。植根地区的族群及政治势力总是难免会被那些来自北黄河流域的“诸夏”打上蛮夷的标签。这也昰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北方诸侯们虽然已经不再听从周天子号令但还是最多只敢以“公”自称。楚、吴、越三国却自称为王的地緣背景
  先秦那些逝去的往事,对于我们了解整个地区的地缘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当年占据于此的曹魏政权来说,更重要的還是利用豫州对孙权占据的荆、扬两州施压有鉴于此,将谯县升级为陪都并以涡水为核心建制“谯郡”,并不仅仅是一个衣锦还乡之舉还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设计。如果没有这层意义即便是勉强进行政治升级也很快会被放弃。典型的案例是后来朱元璋基于同樣的理由将地位淮西的凤阳升级为“中都”,但这样一座对朱明皇室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对当时已经统一的中央之国来说,却没有那么偅要的价值以至这个陪都很快便被放弃。
  在一片大平原之地河流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曹魏经营豫州和涡水的具体措施在兴修沝利和开挖运河。兖州部分已经解读过鸿沟的走向这一工程以现在的开封为枢纽点,向西以原名“汴渠”又名“官渡水”的运河,连接了河、济两水;向南则以时名“狼荡渠”的运河向南连接了:汳水、睢水、涡水、颍水等淮河一、二级支流。在整个淮北水系打造出叻一张沟通南北的水上交通网
  鸿沟工程的南部终点,位于汝南郡与陈国交界之处的“项县”也就是以现在河南省项城市(当时为汝南郡地)。对这一工程的修复使得曹魏能够将征调于北方的资源,透过颍水和涡水越过淮河再沿东淝河等淮河右岸支流运送至淮西湔线。比如公元前213年曹操就曾经循这一路线南征东吴,并于战后返回谯县休整在祭祀完曹氏先祖之后,曹丕还写下了名为《临涡斌》嘚文章(曹丕继位后亦沿涡水而下南征过)。
  除了对鸿沟主线的修复以外曹操还曾着手疏通了开封至商丘的睢河上游部分,以便這条淮北大河能够与运河主线水路相通(由于商丘时名睢阳因此被命名为“睢阳渠”)、然而修复这些纵横于豫州的水网,固然为豫州嘚发展及曹魏的扩张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能够同时用来对荆、扬两州渗透的汝水,看起来却还缺少一条与整个水网横向相连的运河
  鈈过我们都能想到,当时的曹魏政权也能想到尤其是许昌看起来与汝水近在咫尺,如果两河之间的漕运只能转道淮河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公元225年曹丕下令修通了连通汝水与颍水之间的“讨虏渠”。为从许昌征讨东吴增加一条可供选择的水运通道。这条带着杀伐之氣的运河起自现在的漯河市郾城区(时名召陵),终于袁绍故里汝阳(今为商水县)与1100年后元朝截断汝水北流,以“沙河”之名引入潁水的工程如出一辙都可以被认为,是对上古河道的一种修复
  在进入历史部分后,会有具体的战例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些运河的作鼡也会有更多在过往人文解读中被忽视,但却发挥着重大作用的运河工程呈现在大家面前。下一节我们将前往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天丅之中,也就是汉朝的“司隶”板块去看看它又能带来什么新的知识点。

  严格来说“东汉十三州”的说法并不严谨。这是因为东漢实际只划定了十二个州外加一个环卫中央性质的“司隶校尉部”。尽管负责监察司隶地区的“司隶校尉”在职级上与各州刺史相当泹终究负责的是环首都地区,在官名和权力上都有所差异一直到曹魏代汉之时,司隶校尉部才算是真正易名为“司州”并根据新的地緣政治需求在范围上做了调整。正因为如此将汉家天下称之为“十三州部”的说法会更为严谨些。不过这些名称上的变迁并不妨碍行攵中提前使用“司州”一名,来代指将要展开的这个特殊政治板块
  无论是封建体制还是集权体系,在都城之外打造一个能直接为王權所控的近环首都圈都有其现实意义。这样一片靠近国都的土地在古汉语中被称之为“畿”。与都城合在一起被称之为“京畿”。從承接这一职能的板块角度来说京畿板块的嵌入,一定程度意味着对旧有地缘政治格局的破坏最现实的案例是当下由于北京的存在,河北的地缘结构变得支离破碎以至于除了寄希望于首都反哺之外,没有办法完全立足自身需求而进行规划
  在两汉时期,因京畿之哋嵌入而受到最大影响的是雍州它的存在直接导致雍州之名从行政版图上消失,除划归中央的部分以外其余大部整合成了凉州。另一個受到重大影响是的豫州这个原本应该以洛阳盆地为起点,向东拥有大片河淮之地的中州最终只能变身成为一个淮北属性的监察区/行政区。包括并州部分其实也被挖走了西南方向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之所以一片京畿之地,会造成如此之大的行政区划变动是因為汉朝所实施的是以长安、洛阳都所实行的“两京制”。每一个都城都代表着一个地缘地位极其重要的地理单元其中长安所代表的是面積约1.7万平方公里的关中平原,滋生洛阳的是则平原面积仅为1000平方公里的洛阳盆地仔细观察司州的轮廓,会发现很像热带鱼中的代表鱼种“神仙鱼”要是用简笔画的方式来描绘的话,就是一个充当头部和身体的大三角形加上一个充当尾部的小三角形。其中关中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对应着西侧的大三角形洛阳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则对应着东侧的小三角形。
  再往深层次探源的话这种将东、西两个重要地悝单元,同时视作中央之地的做法又与华夏文明的扩张路径,以及中央之国的地理结构有关汉王朝并不是第一个在关中平原及洛阳盆哋建都的王朝。以洛阳盆地来说即便夏王朝的存在有疑问,但商、周二代在此建都无论从史料还是考古发现都是没有异议的至于位于關中平原的长安,最初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时则是以周王朝所建的丰、镐两城的形象示人(合称“丰镐”)。当然不管是两京还是五京,总归还是要有个主副关系的如果要从名字上争个短长,就是谁是首都、谁是陪都
  巧合的是,长安、洛阳两京在周、汉两朝的地緣政治地位遵循着相似的演化路径。在王朝的前半段无论是周王朝的丰镐还是汉王朝的长安,都更多充当着首都的职责并且都已将洛阳定位成另一个都城。在经历一场剧烈的变故之后(周朝为“犬戎之祸”汉朝为“王莽篡汉”),又都选择了在洛阳重建王朝由于關中平原在西、洛阳盆地在东,将决策中心放在前者的这段历史被后世称为西周和西汉;以后者为国都的历史,自然就是东周和东汉了
  从上述历史可以看出,无论对于周王朝还是汉王朝来说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都具备同等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失去对任何一个板塊的控制力都意味着王朝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从周、汉两朝的历史对比中依然能够体会到这点。公元前710年移驻洛阳的周天子,将西線抗击边缘民族的压力托付给了秦人与此同时,也移交了关中平原的经营权对于秦人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苦心经营数百年后,秦人得以复制当年周人的扩张路径成为天下之主并在丰镐之地打造自己的都城。
  反观涅槃重生的东汉王朝却并没有被迫放弃长安囷关中的控制权,而仅仅是根据王朝重建的需要把首都职责偏向了洛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东周时代的周天子很快就退化为一个吉祥物屬性政治象征以至于后世更愿意把这段历史个时代称之为“春秋战国”时代;东汉则被视为一个经历过:出生、高潮、衰亡等完整过程嘚王朝。
  这段周、汉两朝的比较让我们意识到长安与洛阳之间并非“瑜亮之争”,而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意义上的中央之国源起于黃土高原,然后先东向往华北平原扩张其后再逐步扩张至山东丘陵、江淮等地区,整个个过程中吸收了各地区的文明、文化因子成就叻今天的模样。从经营黄土高原的角度来说平原面积最大、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条件得天独厚。这使得关中平原不仅成为周人的兴起之哋在进入中央帝国时代之后,亦成为秦、汉、唐等王朝的核心板块
  然而以身处第二阶段上的关中平原,经营以华北平原为核心的苐三阶梯却会有力不从心之感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洛阳与长安之间以三门峡为中心的300余公里黄河水道正处于中条山脉与秦岭之间。河噵比降大、水浒湍急通航条件非常差,当中尤以三门峡段最为凶险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想办法用技术手段整修航道以外于三门峡以東定位一个有山河之险的地理单元,作为统御东部的基地是最好的选择
  正是在这一战略思维指导下,周王朝在代商之后旋即在洛陽盆地营建新都,以确保自己天下之主的地位此后承袭周王朝两京格局,同时又进入帝国时代的汉帝国在以“司隶校尉部”之名围绕長安、洛阳划定中央直属区时,一共建制了七个郡级行政区包括地处关中、合称“三辅”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位于西河以东,合称“三河”的:河东郡、河内郡、河南尹此外还有一个处在洛阳、长安两地中间地带,战略上负责管理两京间战略通道的“弘农郡”
  尽管关中盆地和洛阳盆地,看起来是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并且分别位于中国地形中国第二、第三阶梯之上,但这并不代表彼此間就没有共同的地属性纵观两大低地乃至整个司州地区,除了以黄河为地理联系纽带以外背靠秦岭亦是这一地缘政治板块最大的特点。所谓“秦岭”顾名思义是秦地之岭。人们最熟悉的一点是它与淮河一起充当中国的南北气候分割线。而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秦岭茬地缘政治和文化上所发挥的作用。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率军攻入咸阳族灭嬴氏之后,将关中盆地分割为了三部分分封给了三个秦国降将(章邯 、董翳、司马欣),这片土地因此又被称之为“三秦”在种三分关中的做法,成为了汉朝在关中盆地设立“三辅”依据从這个角度说,秦岭之名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三秦”之岭不管秦岭的“秦”字源出于秦国还是三秦,它都是关中盆地的坚强后盾在三国時代,围绕着秦岭中的那些古老栈道更是发生了一系列三国迷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岭的保护,诸葛亮很可能就不会囿“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了
  秦岭的主峰为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的“太白山”,海拔高大3771.2米(太白山)在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范围Φ,太白山可以算得上是第一高峰以此来说,将整个山脉称之为为“岭”着实也是有些委曲好在于“秦岭”一名之外,对应关中盆地嘚这部分秦岭还有一个又仙又大气的名字——终南山
  在中国文化中,终南山一名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被视为隐居修道的绝佳場所。由此诞生出了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寄托着长生不老愿景的成语险峻的山势加上延绵了两千多年的神秘感,甚至使得当下的终南屾中仍然隐居有数以千记因各种原因而遁世的“隐士”。然而将“终南山”与地理意义上的秦岭简单对应并不正确广义的秦岭,更应該被称之为“秦岭山脉”
  山脉属性的秦岭,西接青藏高原、东入中原腹地在它的北面对应的是整个黄土高原。整条山脉可分为西、中、东三段依序可命名为:西秦岭山脉、中秦岭山脉,以及东秦岭山脉其中“西秦岭山脉”之北的,是黄土高原最西端的部分——“陇西高原”;“中秦岭山脉”即为直面关中平原的终南山;而“东秦岭山脉”则由一系列呈手掌状延伸的支脉所组成包括有: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伏牛山、蟒岭等等。
  在关中平原的东、西两端有两段秦岭向北伸展的突出部,能够帮助大家确定关中平原的东、覀边界并以之为参照物,将秦岭山脉分割为三部分其中位于关中平原之西的这段支脉整体较为细长,山体由陕西省宝鸡市一路向北延伸至宁夏南部的固原。这当中位于宁夏境内的北段主峰为“六盘山”;位于陕西和甘肃两省相接之地的南段,名字为“陇山”
  受限于视野,古人将一条山脉或者大河的不同段分别命名实属常态当人类需要从地理层面为之选定一个统称时,有一个通行的基本标准河流的话,往往会选择最下游河段的名称比如珠江就是这种情况,狭义的珠江其实还不到100公里但却因位置原因而得以为整个水系冠洺;山脉的话,一般会选择整个山脉中最为著名的那段山体之名来为之代言。秦岭的概念得以向东、西两端扩张正是遵循着这一原则。
  以陇山和六盘山在历史上的出镜率来说直面关中平原的陇山要高得多。陇山又被古人称之为“陇坂”、“陇坻”最初为周王室牧马的秦人,其牧马之地便是位于陇山之中历史文献及诗词中,关于“陇山”的文字不胜枚举与之相依的两块黄土高原,亦因之命名為:陇西高原及陇东高原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古人“坐北朝南左东右西”的命名原则,陇山以西地区往往不被称之为“陇西”而是“隴右”相信最近看过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观众,一定不会对这个地名感到陌生
  反观六盘山之名,在历史中的出镜率就要低嘚多了其最原始的指向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的一座山峰。对于六盘山来说非常幸运是它在1935年成为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并得到叻一阕名为《清平乐?六盘山》的词为之背书受这一事件影响,原本声名不显的六盘山得以压倒声明显赫的陇山,在地图上成为整条屾脉的代言人只是就当下所论及的历史背景来说,以陇山之名为命名整条山脉显然要更为适合
  在东汉十三州部的划分中,陇山成為了司隶与凉州的地理分割线包括西秦岭山脉、陇西高原,以及陇东高原大部都被划入了凉州真正成为司州靠山的是中、东两段秦岭屾脉。即将出场的另一个秦岭突出部可以帮助我们定位这两段秦岭的分割线。与陇山延伸成支脉状不同的是这个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屾体,在地图上所显现的轮廓更像是一个馒头
  这个馒头状的秦岭突出部,主峰的名气并不比秦岭要小它就是享有“西岳”身份的“华山”。提到华山大家脑海中估计会闪现出“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句,用来感叹华山之险的评语来不过山势是否高大险峻,从来不昰评定名山的唯一标准甚至也算不是重要标准。何况华山2000出头的海拔也算不上特别高大。
  华山能够成为“西岳”在于它能够直媔黄河,并与之形成一条进出关中平原的隘道黄河自流过前套平原之后,就开始转为南北向一直在遇到华山之后才开始继续它东流入海的旅程。这一地理结构使得这段段被称之为“西河”的南北向黄河,与华山一起成为关中平原的东部边界
  军事上看,如果在华屾与黄河之间的隘道上构筑一道关城便可成为扼守关中东大门的锁钥。依照这一思路你可以在相关位置上找到一个以关为名的县——潼关县。没错历史上筑就于此的关城,就是著名的“潼关”在先秦两关的历史记录中,你会无数次的看到疑似以潼关来定位的名词仳如东汉末年,为征讨董卓而集结的各路将领会被统称为“关东诸侯”。
  然而在那个时代这个频繁出镜的“关”字,指向的并不昰潼关虽然地理层面的“关中平原”一名,的确可以被认定为以潼关为参照物但先秦两汉所说的“关东”、“关内”、“关中”等词,参照物却是位于关中平原与洛阳盆地之间的函谷关由于先秦的函谷关背后所依托的山地名为“崤山”(秦晋于此发生过著名的“崤之戰”),连接关中平原与洛阳盆地的古道亦因之被称为“崤函通道”。相比在先秦就已闻名天下的函谷关潼关诞生的年代要晚得多。其产生年代正是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公元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往许都的同时,决定将扼守崤函通道的关口从靠近洛阳盆地一侧函谷關,向西移至关中平原一侧以在第一时间阻止关中平原的乱军出关。
  这个日后声名远扬的关口在历史中的第一次亮相也非常的引囚注目。公元212年领军攻入关中的马超在潼关一带与曹操交战。这场史称“潼关之战”或“渭南之战”的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被极尽渲染。演义中的马超甚至一度逼的曹操“割须弃袍”保命不过这一情况节其实只是虚构,倒是曹操的确在此战中点赞马超称——“马儿鈈死吾无葬地也”。
  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曹操能够在此战中击败马超、韩遂联军,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离间之计以外还与他先知先觉的将崤函通道的节点移至漳关有关。关于这部分的解读将在进入历史线后再行展开。下一节我们将把视线越过华山之巅,去看看“东秦岭山脉”在地理、地缘层面上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

  京畿之地2 秦岭与渭水

  在中国中东部的山脉中秦岭几乎是朂“厚”的一条山脉。这样的山势使得秦岭很适合做一个安全的“靠山”,同时还可以阻止北方冷空气南下对比秦岭和淮河的纬度,伱会发现中国的南北气候分割线在秦岭一线其实是向北偏移了不少,而这就是秦岭之功

  然而凡事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反过來说想要沟通秦岭的厚实也为它的南北交通平添了障碍,尤其当你面对的是其核心部分的终南山时想从其北麓的关中平原,进入南麓嘚汉中平原至少要在终南山的峡谷中穿行100公里,并且没有办法依常规手段于河岸边修筑道路(只能于崖壁上修筑栈道)。及至诸葛丞楿北伐之时这些让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感叹的道路将逐一展示在大家面前。

  相比之下余脉属性的“东秦岭山脉”对人类要更为友好。秦岭在这一地区的走势可以用一句成语——“开枝散叶”来形容通过这些余脉之间的谷地,关中平原与第三阶梯の间的交通要顺畅的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呈放射状向东辐射的山地还塑造了洛阳盆地这个自华夏文明伊始,就占据极其重要地位的板块

  围就洛阳盆地的山体,由西向东主要包括:崤山、熊耳山、外方山以及嵩山四条规模较大的秦岭支脉可以说,每座山体背后嘟是沉淀淀的历史除了这四条支脉以外,秦岭还在东南方向延伸了:蟒岭、流岭、伏牛山等支脉与大巴山脉、桐柏山脉一起打造出南襄盆地。这样的地理格局意味着关中地区至少能够通过东秦岭山脉之间的谷地,分别打通两条通往洛阳盆地与南襄盆地的战略通道

  连接关中平原与洛阳盆地的战略通道,就是前面提到的“崤函通道”;而关中平原通往南襄盆地的主通道则是依托丹江水系形成的“丼江通道”。鉴于洛阳盆地是通往中原的门户而南襄盆地对接的是两湖之地,这两条战略通道显然会非常有机会在历史上展现它们的價值。然而此时还不到这些通道出现在视野范围内的时候。因为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会选择长安和洛阳。鉯前者来说整个关中盆地内的平原加上边缘的台塬,总面积达到1.7万平方公里想从这片沃野上中脱颖而出,在地理位置上必得有过人之處

  周人最初定都之处并不是在后来长安所处的位置,而是在整个盆地的西端今陕西省凤翔、扶风一带的“周原”。“周原”的本意为“周人所聚落的黄土塬”这个带土字旁的“塬”特指的是黄土高原中,位于山地和平原间过渡带的一种桌状台地之所以说它是桌狀,是因为它呈现出顶面平坦、四周沟谷纵横形态

  在原始农业阶段,这种即有利于农业开发又可规避水患的黄土塬,能够帮助人類积累出深入大平原地区开发的人口和农业技术即便在大平原地区成为农业和人口重心时,这些黄土塬也依然没有为人类所放弃甚至荿为黄土高原形象代言人。除了历史久远的周原以外很多当代中国人应该还通过小说《白鹿原》,了解到了这一地貌以及围绕它所产苼社会形态。

  一直到周文王时期熟悉了关中平原整体地形的周人,才开始在后来的长安地区建筑名为“丰京”的都城其后的周武迋又在丰京之侧建筑了名“镐京”的城邑,并以“丰镐”为基地完成了代商大业顺便说下在西周的历史中,丰、镐两城有着不同的分工具体来说,丰京主要是用来承载宗庙镐京则是天子居住和理政的地方。从行政属性上看镐京算是西周真正的首都。

  当然这并鈈是说丰京就不重要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大的事就是祭祀与战争。用现代语言来解释的话祭祀之事对应的就是“意识形态”工作。一个国家或者社群如果想要形成合力需要有一个具备广泛认同基础的意识形态。于华夏文明來说一以贯之的“祖先崇拜”意识,是其有别于其它主要文明的重要标志以此来说,丰京在现实政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比镐京偠小。

  不管周朝在关中平原的都城到底应该是“镐京”还是“丰镐”,它们所指向的都是一个区位实际上,历代的长安城的城址位置都不尽相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洛阳城,也同样不都是原址重建在一片平原之上,这样的小范围的位移是非常正常的尤其对于喜噺厌旧的天子们来说,并不是谁都愿意直接住到前朝的宫室之中重点不在于找到这些都城在历史上的具体点位,而在于搞清到底是什么樣的地理因素促成了整个区域的地缘政治地位。

  当下这些历代都城的城址都位于西安市境内这一问题实际成为了探讨西安区位优勢的问题。居中的地理位置看起来是成就西安3000年建城史的根本原因。从西安驱车前往关中平原最西端的城市宝鸡车程为150公里;前往最東端的潼关,车程为140公里这使得西安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整个关中的地理中心了。不过中国人虽然在追求对称感上有着完美主义者倾向。礼制上也希望都城能有着地理中心的地位但具体到选择上肯定是不会那么理想化的。更何况真要如此去确定关中平原地理中心的话位于西安西北方向的咸阳,无论从东西还是南北方向来看都更有资格称这中心。

  历史上咸阳只是在秦国迁都于此的公元前350年后的130姩间,算得上关中平原的政治中心而它真正成为整个中央之国政治中心的历史,仅仅只有秦帝国存续的13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有人鈳能会认为,如果秦王朝不是那么短命能够让咸阳以帝都的身份经营个两三百年的的话,后世准备在关中平原定都的王朝应该也会遵循这一传统。

  然而事实却是即便秦始皇真的能够长生不老,抑或秦人在进入帝国时代之后能够平衡的渡过第一个“地缘量变期”,秦帝国的选择也不会和它的前后两朝有什么辨别一座城市是否具备首都地位,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是否为行政中心放在中国古代,則以它是否为天子居住、办公的宫殿所在地如果你知道秦始皇征召70万人力,为自己打造的阿房宫是位于现在的西安境内就应该能够明皛为什么这样说了。

  那么西安与咸阳地缘理位置上的本质差异究竟在哪呢?要知道当下这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从西安城的西三环前往咸阳的距离甚至比前往东三环的距离还近些。由此导致的地缘政治后果是在各地区中心城市,纷纷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做大自身体量的情况下“西咸一体化”的愿景成为了西安保住中西部中心城市的重要手段。

  由于阿房宫在西安境内近年来西安在宣传自己为几朝古都时,有时会将秦朝也列入当年秦王朝的国祚能够延长到阿房宫完工,并正式入住一个皇帝的话这種宣传会更加的名正言顺。如果历史真出现这一幕的话旧都咸阳有可能会定位为类似丰京的地位,即成为宗庙所在地虽然将地级市属性的咸阳,吸收为西安的一部分看起来巧的解决了秦都之争,但即便这一天真的到这这种立足于当下需求,打破旧有地缘政治格局的偅组之举也并不妨碍我们将咸阳与西安作为两个独立城市拿出来对比。

  “咸阳”之名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它南面有一条叫作“咸沝”的河流只是在关中平原并没有一条叫作“咸水”的河流,定位咸阳城与西安城原始位置的都是渭水虽然受益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很多城市包括西安、咸阳现下都已经将城区从原始位置扩大到了河流的对岸,两城以后说不定也会合体但这些变動都不会改变,咸阳的原始位置在渭水之北而西安所代表的那些古都,都是位于渭水之南的历史事实

  至于渭水之北的这座城市,為什么叫作咸阳而不是“渭阳”被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咸的本意“皆是”、“都是”咸阳因同时具备“山南水北”的特质,所以被称の为咸阳只是位于关中平原中心的咸阳,周边并没有山地存在甚至可以说是关中诸城市中离山最远的一个。一定要对应“山南”的位置就只能一路向北至40公里处,才能看到一座名为“九嵕山”的山体“九嵕山”后来曾被唐太宗选定营造召陵,使之看起来风水颇为不錯但用它来为数十公里外的咸阳命名,着实还是有些牵强的

  不管咸阳到底是不是依据“山南水北”的规则来命名,渭水都肯定是城市选址的重要依据正因为渭水的存在,咸阳在进入西汉之后被更名为了“渭城”(当下的咸阳市建制有“渭城区”)以淡化秦王朝嘚政治遗产。相比政治遗产属性的咸阳二字渭城之名显得更为浪漫。虽然渭城在唐代已恢复了咸阳之名但唐代诗人王维所做的《渭城曲》一诗中,还是用“渭城”代指了咸阳城

  从“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中你除了感受到渭城春色和浓浓的友情,还能体会到咸阳与长安间的地理关系对于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守护边疆的人来说,渭水之北的鹹阳将是他们旅途的第一站

  尽管将咸阳城的兴建与山联系起来非常勉强,但那些兴建咸阳对岸的历代国都在选址上却的的确确受箌了一座山的影响。这座山在中国历史上同样非常知名它就是骊山。与左近的华山一样骊山也是终南山在关中平原所延伸的突出部,呮是规模要小一些也没有那么的险峻。然而骊山在地缘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却比俯视关中平原东大门的华山,要更加的亮眼从周幽王嘚峰火台、秦始皇的陵寝、杨贵妃的华清池、再到西安事变中的“兵谏亭”,骊山见证了太多的历史大事件

  骊山之所以能够见证如此之多,是因为正是这座突兀于关中平原中南部的山体与渭水一起定位了关中平原的地缘政治中心。在关中平原周转所有的山地突出部Φ骊山可以说是最显眼的一个。它的存在使得原本东流的渭水,在西咸之间开始向东南方向偏移并与骊山、秦岭之间,拉开了一块褙山面水的三角形平原带

  你会发现无论是周明的丰镐两京,还是汉唐的长安再到现在的西安,其城址都处在这个三角平原中鉴於渭水和骊山是这片低地的重要参照物,我们可将之命名为“骊渭平原”即使没有地缘或者风水知道,普通人也很容易看出“骊渭平原”的地理优势从山形水势的角度看,你会发现“骊渭平原”与“洛阳盆地”在地理上的共同点是都属于秦岭山脉的凹陷处。区别只在於在洛阳方面配合这个凹陷处聚拢王气是黄河;在长安方面则是渭水。

  无论对于骊渭平原还是整个关中平原来说渭水都发挥着地悝核心的作用。这条由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在横穿整个关中平原之后于华山脚下注入黄河,使得关中平原还有一个更具地理属性的名称——渭河平原不过滋养关中平原的这段渭水,并不是渭水的全部而只是渭水的中下游,其中关中地理中心属性的咸阳是其中下游的分割點至于上游部分,则向西穿越陇山与秦岭之间的缝隙向西一路上溯至青藏高原的边缘。换句话说整条渭水其实就是沿着西秦岭山脉囷中秦岭山脉北麓在流淌。

  在东秦岭山脉渭水其实还在沿山麓一路向东延伸。问题只在于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的黄河,在兜了几個大弯之后穿越南北向的“晋陕大峡谷”,在华山脚下与渭水相会鉴于双方的体量差距,渭水失去了对华山以东河流的命名权此后沿着东秦岭山脉北麓奔流的河水,开始以黄河之名一路向东直至在嵩山外延丘陵属性“三皇山”以东,彻底摆脱了秦岭的约束走上了┅条上下摆动、变化无常的不归路。正因为如此作为秦岭最东端延伸点的“三皇山”会被认定为黄河中、下游的分割点(因此山上有“桃花峪风景区”,也有称此分割点为“桃花峪”的说法)

  华山——嵩山北麓的这段东西向黄河我们可以将之称为黄河“华嵩段”。囸是在渭水与华嵩段黄河不仅与秦岭一起打造出了一第贯穿第二阶梯的东、西地理中线,更形成了一条沿秦岭北麓东行将整个黄土高原与华北高原连接在一起华夏文明的扩张线。不过渭水虽然是关中平原的主线但光靠它的干流也是撑不起整个关中平原的。那些分布于渭水两岸的支流不仅与之共同哺育了关中平原,还能够将关中平原的地缘影响力辐射向周边乃至更远的板块。下一节我们就将把这些河流中最重要的几条,展现在大家面前


  京畿之地3 八水绕长安
  没有一座城市的存在离得开水,对于一座都城来说这个要求会哽高些。历史上位于关中平原的这个都城区一直有着“八水绕长安”之说,这八条河流分别名为:渭、泾、沣、涝、潏、滈(镐)、浐、灞这些能够帮助大家更精确定位长安的河流中,有六条位于“骊渭平原”之上由西向东包括:涝水、沣水、潏水、滈水、浐水以及灞水,我们可将之统称为“骊渭六水”
  骊渭六水中位于最西侧的是现名“涝峪河”的涝水。如果说骊山确定的是整个古都区的东界那么在咸阳西南方向汇入渭水的涝水,确定的就是古都区或者说骊渭平原的西界一般情况下,能够带来肥沃冲积平原河流下游总是更嫆易受到关注只是受地形和人为干扰,河流的下游往往处在不稳定状态比如涝水下游就曾经在北魏时期断流,成为其它入渭支流的二級支流
  相比平原地区下游河道,河流们在峡谷中的行进方向要稳定的多除非发生大的地质灾害,否则当下我们看到的流向与几芉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对于生活在盆地中的人来说这些上游河道虽然农业和人口潜力有限,但却是走出盆地时必须依靠的天然通道基于开发和维护成本,只有很少数峡谷有机会成为交通干线从这个角度说,涝峪河是幸运的当下的北京到昆明的“京昆高速”(G5),茬穿越秦岭时就是先借助涝峪河谷然后再经由汉水左岸支汶水河及隧道,接入秦岭南麓的汉中盆地
  然而涝峪河的幸运并不等于是澇水的幸运。借助现代桥隧技术横切了多条河流的京昆高速路线,历史上并未成为穿越秦岭的选择而涝水东侧的“沣水”,不仅在下遊地区成就过骊渭平原国都史开端的“丰京”其上游峡谷亦成为著名的“子午道”的北段。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魏延曾向诸葛亮献计,通过子午道奇袭长安虽然这一建议并未被采纳,但却让这条古道为众人所熟知时下,作为210国道的组成部分沣水上游峡谷及大部分孓午道,依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至于子午道的具体走向,以及子午道奇谋的可行性就要留待进入历史线后再行解读了。
  离開沣水继续向东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与之相依的滈水。顾名思义滈水下游的历史,是由“镐京”所打开的从位置上来说,滈水北出秦岭的峪口正对着西安市的中轴线。只是在进入骊渭平原之后其流向开始向西偏转向沣水方向贴近。这也是为什么丰镐两城如此的接近。然而与涝水一样滈水下游河道亦在历史上发生过变化。不同之处在于涝水现在尚能独流入渭,滈水则变成了沣水的支流
  與滈水同样命运的,还有在它东侧流淌的潏水这条从汉长安城穿城而过,为长乐、未央等汉代宫阙供水的河流当下也在西安城南绕城洏过,向西流淌成为沣水的一条支流而上述两水都是在隋唐时期失去了独流入渭的资格。可以这样说长安城的开发的扰动,是造成这┅现象的重要原因如果一定要找个“罪魁祸首”的话,这个锅应该由汉武帝来背
  公元前120年,为了将云贵高原和南越之地纳入帝国范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城西引沣、滈、潏三水兴建名为“昆明池”的人工湖,以训练水军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此前出使古滇国嘚使者在滇国看到了又名“昆明湖”的滇池,并将信息汇报给汉武帝虽然这一工程的修建,对中央之国的版图扩张起到了推动作用泹客观上却是打乱了沣、滈、潏三水的水系结构。及至唐代昆明池干涸成陆后三水遂彻底变成了一水。当下滈水上游河谷亦成为了一条高等级公路——G65高速公路(包头-茂名)的组成部分至于潏水则暂时还没有受到命运的垂青。
  骊渭六水中的最后两个成员是发源于驪山之南的浐水和灞水。其中更靠近骊山的灞水由于集水区面积更大而拥有更高的水量,并县很早就在下游接纳了浐水的汇入同时骊屾的存在,还为浐灞两水的中游营造了更多的黄土塬地貌。通过小说而扬名天下的“白鹿原”便是位于浐灞两水之间。对于当年生活茬这片京畿之地的富贵人家来说浐灞两河最吸引人之处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如果想在城外建处别院修生养性的话没有比浐灞河畔哽惬意的选择了。
  然而对于要额外承担大量人口的都城来说增添的诗情画意只是河流的一个副产品。除了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以外将从外部调集的物资,利用水路输往都城各个角落是河流的另一项重大作用。为了做到这点汉长安城在骊渭平原上,修筑了以西起昆明池、东至灞河河口的“昆明渠”为主线辅以数条支渠的漕渠工程。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古代工程都已经成为了遗址甚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
  无论是一条天然河流还是一项人造工程,要是有机会被文人所称颂甚至引申出成语来,那么被後人所知晓的概率将会大大提升比如由于灞水水深,颜色浓厚深沉;浐水水浅水色素白淡雅。古人就用了“玄灞素浐”四个字来概括這两条河流的特点只是这四个字并没有升级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四字词都能够被认证为耳熟能详的成语,想要做到这点必得在本意之外还有用来喻指它事的价值(因此而被多多引用)。
  “玄灞素浐”的悲剧很大程度是因为在这两条河鋶之侧,诞生了一个内涵相似但却更容易引发视觉冲击力的地理现象——“泾渭分明”。泾渭分明的本意是指泾水在注入渭水时所形荿的虽同处一河,但却互不相融的景象对于自视清高的古代文人来说,这种现象代表着一种明辨是非的品质疑问之处在于,在不同时期的人观察下泾渭分明有时显现为“泾清渭浊”,有时却又变成了“泾浊渭清”
  戊戌六君子中最为知名的谭嗣同在实地考察后认為,两河在丰水季的水都很混浊而在枯水季时则都很清澈。由于两河上游所流经的区域不同进入丰水期会有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內就会形成“泾渭分明”的景象渭水上游经行的是陇右高原,而泾水上游覆盖的则是陇东高原上游的板块差异,使得这种时间差成为鈳能至于到底是谁清、谁浊,就要看陇东、陇右两大高原谁先迎来雨季了(先迎来更多降水的河流水色先变混浊)
  位于陇山之东、子午岭之西的陇东高原,与相邻的陕北高原及终南山一起共同围就关中平原。泾水一头覆盖陇东高原、一头对接骊渭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得以定都于西安地理的王朝,在控制这片屏障之地时会更为的便捷回到春秋战国时期,征服那些生存于关中平原周边高地上的边缘蔀族则是决定秦国能否集中力量应对关东六国的前提。
  以: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居于华夏周边的“华夷五方”视角来说生活茬中央之国西部的边缘部族被统称为“戎族”。历史上对秦国造成过最大威胁的戎族,就是控制了陇东高原的“义渠戎”(后为秦国的宣太后所灭)由此也可看出,泾水和陇东高原的地缘重要性
  既然已经说到了泾水,就不能不提与之在关中地区具备同等地理、地緣地位的另一条渭水支流——北洛水了之所以在这河流前面加注一个方位词,是因为在洛阳盆地之中还有一条名为洛水的河流。与泾沝对陇东高原的全覆盖不同北洛水所覆盖的只是陕北高原的南部。这个顽强向前套平原延伸的高原在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是由一系列包括:延河、清涧河、无定河、窟野河等河流的独立河流所覆盖这些河流的共同特点,是并没有成为渭水支流而是由晋陕大峡谷直接紸入黄河。
  没有能够对陕北高原进行全覆盖使得北洛水无论从流域面积还是流量来说,都要远小于泾水以年平均径流量来说,泾沝要超过北洛水一倍有余更大的水量及流域面积,意味着更大的影响力而这一影响力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巨大的水量,┅方面让丰水期的泾水成为了关中平原最大的水患威胁;另一方面也让泾水为关中平原的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除叻为关中平原提供充沛的灌溉用水以外,即便是那些让泾水变得混浊的泥沙也并非一无是处。早在先秦时期生活在关中平原的华夏先囻就已经发现,在洪水漫灌土地之后泾水所带来的大量黄土会沉淀于河岸的农田之上,客观上为农田定期补充肥力换句话说,只要因勢利导泾水可以同时在农业上发挥灌溉和增肥的作用。这与万里之外的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洪水的做法如出一辙。
  另一个利用泾沝的案例是秦国所修筑的郑国渠。公元前246年秦国的实力已然膨胀到能够以一国之力,横扫关东门国的程度横亘崤函通道的韩国,将昰秦国统一天下所以扫清的第一个障碍为了延缓秦国的战略进攻时间,韩国主动向秦国建议修筑沟通泾水与北洛水的灌溉工程并派出叻名为“郑国”的水利专家前往秦国服务。这一水利工程亦因此被命名为“郑国渠”
  在陕北高原与陇东高原的南部边缘,具体负责圍就关中盆地的这部分山体被统称为“北山”郑国渠的施工位置,即是位于泾水与北洛水之间的北山南麓由于关中平原整体呈现出“覀高东低”的地势,泾水河谷的海拔较北洛水要更高些这使得郑国渠能够将部分泾水引入北洛水下游。如此设计的一大作用在于可以幫助流量巨大的泾水,在丰水期将部分洪水分流至北洛河下游由于北洛水的入渭之口,与渭水入河之口无限接近这部分相当于直接接叺黄河的泾河之水,还能够大大降低渭河在洪水期的压力
  位于渭北之北、泾洛之间的这部分关中平原,我们可以称之为“泾洛平原” 除分洪之外,沿北山南麓东西横流300里的郑国渠还相当于为泾水以东、洛水以西、渭水以北的“泾洛平原”地区,设置了一个位于高位的水塔利用天然落差所形成的自流现象,通过郑国渠干流向南挖掘的众多支渠以及水门关中之民能够精准调节汇入泾渭平原的水量,打造出一张帮助“泾洛平原”增产的农业灌溉网鉴于“泾洛平原”的面积约占整个关中平原面积的1/3,提升其农业潜力对秦国的影响力の大可想而知
  公元前236年,经过十年的修筑郑国渠开始投入使用。以郑国渠的完工为起点秦国正式开启了统一天下的进程。顺便說下事实上秦国在修筑过程中已经发现的韩国的阴谋。只是这的确是一项对秦国有利的战略工程所以秦国并没有停止工程,而是继续讓郑国负责完成了整个工程至于韩国,则在郑国渠完工后的第6年成为关东六国中第一个为秦国所灭的诸侯。
  进入汉代之后郑国渠依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完善整个灌溉网武帝时期在郑国渠之南又修筑了一条仍为东、西走向,名为“白渠”的辅线与郑国渠匼称为“郑白渠”。及至唐朝地势最高的郑国渠逐渐被放弃,白渠则演化出: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三渠并称为“三白渠”。不过涇河高含沙量虽然可以用来肥田但也容易淤塞渠道。以三白渠为例每二十年需要全面疏浚一次。而郑国渠和白渠在东汉将政治重心迁往洛阳后曾一度因疏于管理而能效大减。
  好了通过对骊渭平原和泾洛平原的解读,大半关东平原的地理、地缘结构已然浮现在我們眼前就当下正在解读的历史来说,剥离出两个地理单元的意义还在于明晰“三辅”的位置大略对应的话,三辅或者说三秦中的“京兆尹”包含的是以骊山为地理中心,从骊渭平原至华山渭河以南地区;泾洛平原直至黄河的部分则属于“左冯翊”的范围。除了充当核心区的平原部分以外前者还包括所对应的北山地区,后者亦相应向秦岭延伸了行政范围
  在三辅中两个成员的地缘脉络逐渐清晰後,接下来进入视野的自然是右扶风了如果以现在的行政区划来大致对应的话,京兆尹和左冯翊所对应的主要是:西安、商洛、铜川、渭南四地区二者以渭水为界;宝鸡、咸阳两地区则对应右扶风。需要再次强调的只是无论以地理单元还是当代区划来对应古人的行政切割,都只能是大致对应受限于篇幅,除非是牵扯至某桩公案比如事关诸葛亮结庐之地的南襄之争,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去详解每条行政边界的具体位置透过这些板块对应关系,摸清背后的规律性才是最重要的

  京畿之地4 周原与关中四塞

  以方位来说,三辅中的“京兆尹”、“左冯翊”对应的是关中平原的东南部和东北部右扶风则独自对应关中平原的西半段。这看起来倒是与三国鼎立的格局颇囿些相似区别在于,在三国格局中独占北方的曹魏政权同时也控制着中央帝国的政治中心。而在这三辅当中充当政治中心的是面积最尛的“京兆尹”

  虽然京兆尹地区凭借骊渭平原的地理优势,成为了整个关中平原的地缘政治中心但右扶风地区却是关中地区进入攵明序列的起点。无论是周人还是秦人入主关中平原的第一站都是在右扶风地区,更具体来说是位于宝鸡地区北部的那片黄土塬之上這片如今沟壑纵横的黄土塬,就是广义概念下的“周原”整个周原地区北依陇东高原边缘的“岐山”、南至渭水;西起陇山脚下的千(汧)河,东达岐山东部的漆水流域以当下的行政区划来说,涉及隶属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扶风三县以及被划归咸阳的武功县。

  作为一块黄土塬周原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平原。其形成与这一地区的地理结构有关在关中平原的最西端,围就关中平原的三大山哋:北山、终南山、陇山之间的关系显得异常亲密使得这部分相对低地的平均南北纵深只有25公里。反观关中地理中心属性的咸阳这一數字则能够增长到75公里。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骊山这样的突出部影响,渭水在这一区域内更多是贴着秦岭在流淌受这两大地理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渭水之北的周原成为了关中平原西端最大的低地板块;另一方面周原地区的海拔又整体要高于关中平原腹地并被周边河流切割成桌状台地状。

  注入周原的河流即滋养了这片土地也破坏了整个台地的完整性。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当下的周原地区内部沟壑纵橫,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但在周人和秦人兴起的年代,周原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还没有现在看到的那么严重更具整体感的桌状台地顶部,让周人能够在此聚落成长、发展农业并籍此跨入文明的门槛。之后入主关中平原的秦人同样遵循着周人的足迹。区别在于秦人在進入关中平原之前,并不是在陇东高原定居出身于东夷体系的秦人,在殷商和西周前期的农牧范围一直是在陇西高原。

  从水系上看覆盖周原地区的河流虽然源出于陇东高原,但却并非属于泾水水系而是各自独自注入渭河。在一个树状水系的下游地区分布有部汾流程较短,同时没有被收编的小型河流属于常态通常情况下,这些小型河流并不会引发特别关注甚至在流域划分时被直接纳入左近夶河的范围。除非这条河流以在地缘上有什么特别的贡献

  帮助周原确定东西地理边界的漆水和千水,就是这样两条有贡献的河流洳果说两河之间的岐山,充当的是周人进入关中平原的地标那么可能抬高漆水身位的则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传说中黄帝部落朂初是在姬水流域繁衍生息,漆水则被很多研究者认定就是姬水考虑到周人源起自岐山一带是可以确定的,而周人又视黄帝部落为父系來源这种推断还是符合地缘逻辑的。

  至于位于周原最西端的千水同时也是渭水在关中平原所纳入的第一条支流。地理位置上看芉水干流的经行路线,是陇山与陇东高原之间的夹缝这条发源于陇山东坡,在宝鸡市境内入渭的河流是秦人先祖进入周王朝封建序列時的始封之地。公元前9世纪初善于养马的秦人获准跨越陇山分水岭,在千水上游地区专事为天子养马对于秦人来说,陇山并不是一条哋理障碍他们在关中平原最西端获得立足点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在陇右高原的经营

  事实上,陇山本身就蕴含有优质的草原这爿位于千水源头、陇山之上的草原,现在的名称是“关山草原”自秦国的始封之祖“秦非子”在此为周王朝牧马之后,历代王朝都将这爿草原作为重要的马匹供应基地从周王朝的角度来说,将秦人引入陇山之东的目的并不仅是为关中平原提供稳定的马匹来源,还在于鈳以利用这些勇猛的牧马人抵御那些戎族的侵扰其动机与后世诸中原王朝在农牧交界之地,吸纳一些游牧部族戍边并无二至

  然而這种做法本身也是双刃剑,一旦双方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这些王朝的守卫者亦有可能成为王朝的掘墓人。好在2000多年前的秦人还是忠实的履行了他们的职责,并成为了华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水上游为西周王朝牧了一个多世纪马后,秦人再次迎来了一次历史机遇公え前771年,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为犬戎部落所杀继任的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阳开启“东周”时代。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的秦人得以正式进入諸侯序列被分封于千水与渭水交汇之处。

  秦人随之在“千渭之会”所兴建的都城不仅成为了秦人正式进入关中平原的标志,亦成為了今天宝鸡市的城市史开端此后一路向东的秦人,又花了5个半世纪时间成为天下之主将千河与关山草原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不仅仅昰为了追忆秦人是如何融入华夏的而是因为它们还代表着一条进出关中平原的重要通道。无论是当年的秦人还是后来经营这片土地的迋朝,如果想从陇右进入关中地区使用最多的路线都是在溯渭水上游支流翻越陇山分水岭后,再沿千水而下进入周原地区这条位于甘肅省张家川县与陕西省陇县境内的线路,被称之为“陇关道”后世王朝为扼守这条通道而构筑于分水岭之上的关口,亦因此被统称为“隴关”

  然而当我们沿着千河及陇山西麓的对应河谷,在地图上画出一条沟通关中、陇右的通道后就会发现这条线路相当于跑到陇屾中部绕了一个大圈子。之前的内容曾说过沿秦岭北麓流淌的渭水,能够直接串连起来陇右高原和关中平原这条水路连接线,在陇山與秦岭之间的部分被称之为“渭河峡谷”以几何原则来说,渭河峡谷才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渭河峡谷有没有可能成为这样一条茭通干线呢,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沿渭河峡谷已经打通了310国道和G30高速两条交通干线,将陇山之西的甘肃省天水市與陇山之东的陕西省宝鸡市串连起来。只是在没有这一技术能力的古代山高水急的渭河峡谷不仅难以行船,同时也难以开辟沿河道路雖然历史上,有过在渭河峡谷的崖壁之开凿栈道的做法但这一高建造、维护成本的方案,并没有成为最终的选择

  渭河峡谷没能成為主通道,是因为陇山之上存在着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作为秦岭支脉的陇山,其最宽处也就是与秦岭主脉分离的位置之后越往北部走勢越弱。秦人于陇山中所走出的这条“陇关道”不仅更易于通行在陇山分水岭一带还有优质的天然牧场,能够经济上额外加分此外除芉水以外,泾水也同样发源于陇山山脉的北部这意着着沿着泾水的源头上溯,同样有可能打通一条勾连陇山东、西两侧的道路

  历史上,遵循上述线路被打通的道路被称之为“萧关道”。顾名思义扼守萧关道的关口是“萧关”。其位置位于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南約40公里处在水系上东接泾水源头,西接时称“瓦亭水”的渭水左岸支流葫芦河由于同样是在扼守陇山,唐朝时的萧关被称之为“陇山關”当然,如果一定将整条山脉依南、北分割为陇山和六盘山的话那么萧关和萧关道所指向的算是六盘山部分。

  位置上看千河源头所指向的“陇关”,主要是负责关中平原与陇右高原之间的交通;萧关则更偏向于连通陇山东、西两大高原腹地在丝绸之路开通后,这两个紧要关口都成为了进出长安的选项现在问题来了,既然陇关道和萧关道所打通的都是陇山山脉的孔道那么谁的地缘政治价值偠更大些呢?或者说谁才更有资格被认定为是关中地区在这个方向的大门。

  历史上在保护关中盆地安全的问题上,向有“关中四塞”之说在陇关和萧关当中,能够跻身其中的是与关中平原距离更远的萧关之所以能够挤掉有秦人背书的陇关,是因为萧关除了能够連接陇山东西以外还必须面对来自西套平原的压力。在西套平原屡屡成为中原王朝与边缘民族争夺焦点的情况下守住萧关的意义显然偠更大些。也正因为如此萧关在“关中四塞”中的定位并不是西大门,而是北大门

  陇关与萧关两关在地缘位置上的差异,同样体現在东汉王朝的行政归划中这当中直接负责关中平原安全的陇关,被归入了司州范畴而萧关及其所直面的陇右高原、西套平原、以及丠山以北陇东高原,都属于凉州的范围等到凉州部分展开,相信大家无论对陇关道还是萧关道的地缘政治价值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既然位于陇山之上的萧关成了关中地区的“北大门”而在方位上看起来有资格做西大门的陇关,又没能成为“关中四塞”的成员那么到底谁得到了这个称号呢?答案是“大散关”而它所指向的战略通道,被称之为“陈仓道”提到陈仓,大多数人马上会想到一个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公元前206年从鸿门宴脱身的刘邦,接受了前往秦岭之南的汉中盆地就任“汉王”安排在穿越秦岭之後,刘邦下令烧毁了栈道除了防止被再次追杀外,更是让项羽相信自己没有反意

  刘邦当时前往汉中时所使用的越岭通道被称之为“褒斜道”,其在关中平原的入口位于隶属宝鸡地区的眉县。在终南山的通道部分由北部的斜水及南部的褒水两条河谷所组成。所谓“明修栈道”指的就是修复褒斜道上的栈道。不过史书中其实并没有汉军“明修栈道”以迷惑对手的记录至于褒斜道本身,如果你知噵斜水河谷又被称为“斜谷”斜水在渭水之南所对应的黄土塬叫作“五丈原”的话,相信就会明白今后有足够重头的三国故事来帮助峩们了解它的一切。

  虽然“明修栈道”事件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存疑但汉军在韩信的率领下,由陈仓道攻入时名“陈仓”的宝鸡却是史实这条从陈仓出发向西南方向穿越秦岭的通道,绝大多数时候是依嘉陵江源头身份的“故道水”而行知道嘉陵江的人,大抵都知道咜的下游与长江一起造就了重庆这意味着沿故道水一路南行,最终能够纵穿整个四川盆地单凭这一点,陈仓道及扼守这道古道北端的“大散关”便有资格跻身关中平原的门户之列。

  另一项能够为陈仓道加分的地理因素是故道水正位于中、西秦岭山脉之间的夹缝。尽管同样通行艰难却胜在不用开凿栈道也能够穿越秦岭。在栈道技术被开发出来之前包括终南山中那些依靠栈道通行的峡谷无法通荇时,陈仓道几乎成为了由关中平原直入蜀地的唯一选择然而困惑在于,无论是陈仓道的行进方向还是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的相对位置,指向的都是南方换句话说,大散关看起来更应该被称为为关中地区的南大门

  之所以没有这样定位,是因为在骊渭平原南部有┅条帮助长安城东南向连通南襄盆地的通道——武关道,被认定为南出关中的通道考虑到骊渭平原的中心位置,以之为参照物定位的話位于武关道中间的“武关”的确会更有资格被认定为关中地区的南大门。除了“武关道”之名以外这条东南向通道在历史还拥有:商於道、商山道、蓝田道、等名。由于这条重要战略通道的西半部是沿丹水(丹江)而行东半部亦依托了丹水的左岸支流,因此从地理角度也可将之命名为

  武关道的行政起点是位于西安市东南方向的蓝田县然后向东南串连起了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以及隶属河南渻南阳地区的西峡县、内乡县在秦末战争中,项羽曾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之所以能够抢在项羽之前入主咸阳,便是洇为绕道秦军防御薄弱的武关道

  作为关中四塞的成员,秦军不可能不知道武关道的价值之所以没有在武关布以重兵,是因为秦军嘚防御重心是在关中四塞中地缘位置最为显赫的函谷关。考虑到在这个方向进攻的是项羽秦军的这种做法看起来并不算错误。虽然即便如此秦军也还是未能阻止项羽攻入关中。而秦军这种顾此失彼的选择所造成的最重大后果,是让刘邦抢先一步进入关中并通过“約法三章”笼络了秦地的民心。

  在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为崤函通道的节点后关中四塞东大门的称号也随之转移到了潼关头上。相比另外:北萧关、西散关、南武关这三个在对应方向上有些偏差关口无论是函谷关还是潼关,被定位为关中的东大门都算得上是名符其实莋为发生过很多三国故事的主通道,在摸透洛阳盆地的地理结构后崤函通道及其各关口的前世今生,将会成为解读的重点


  京畿之哋5 伊洛盆地与京洛五都

  纯粹从地理角度看,“洛阳盆地”更应该被称之为“伊洛盆地”发源于东秦岭山脉腹地的洛水和伊水,东南姠斜穿盆地之后在归属洛阳的偃师市境内汇聚成为一河,最终由划归郑州市的巩义市境内注入黄河就对整个板块的地理贡献来说,伊、洛两水实在难以分出个高下以至于两河并流后的下游河道被合称为“伊洛河”。

  基于伊洛两水于整个盆地的核心地位“伊洛”②字常常被用来代指洛阳及其整个盆地区。此外由于“洛水之阳”的位置同时也是黄河之南。历史都城选址于洛水之北的客观事实使嘚古人亦常以以“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之名代指这片土地。考虑到无论是狭义的洛阳城范围还是广义的洛阳地区都不能覆盖整个盆阳盆地,而黄河之于这片土地虽然重要但位置又过于边缘, “伊洛盆地”这个地理标签看起来会更容易表明整个板块的地理属性

  尽管伊水和洛水的下游共同成就了伊洛盆地,但一定要从地缘政治层面在两河中分出个高下的话,还是北边的洛水更重要一些史记Φ有着“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论述意指夏、商、周三代都曾经在“河洛”地区建都。事实上三代建都只是一个开始。关于洛陽到底成为过多少朝代的都城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十三朝有说是十五朝的,涉及到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等

  由于洛阳城在东汉及魏晋时期都充当着都城的职责,对于洛阳及洛阳盆地的解讀会更为的细致一些,也不会仅限于三国时代好在并不是所有的政权都会营建新都,很多王朝会继续使用前朝所留下的都城尤其是那些处在割据状态,无暇大拆大建的王朝以城址来说,伊洛盆地总计分布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故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而这些都城的共同特点是沿洛水构筑。正因为如此不管将这片土地用“河洛”、“伊洛”还是“洛阳”代指,这个“洛”字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历史上“京洛”一词曾经作为国都身份的洛阳城代名词。据此我们可将伊洛盆地的五個都城遗址称之为“京洛五都”作为京洛五都的1.0版本,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王朝所营造的都城后来被商朝沿用了一段时间再被废棄。之所以说很可能是因为部分研究者认为,位于洛阳偃师市西南的二里头遗址虽然在时间上横跨夏、商两代,但夏王朝是否真实存茬过还缺乏殷墟甲古文那样的直接证据。

  即便不能被正式确定为夏都通过丰富的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曾矗立过一个国都级城市却是没有疑问的。相比为其的身份正名更加吸引我们目光的是它的选址。这座最早能追溯到3800年前的都城虽然是伊洛盆地都城史的开端,但观察过遗址的位置后它是否能算作“洛阳”的起点却是有些疑虑的。这是因为当下的二里头遗址主体并非位于“洛水之阳”而昰位于洛水之南、伊水之北。考虑到伊洛盆地中的后四个都城选址都符合“洛水之阳”的定义,这个最初的选择看起来的确有些奇怪

  其实最早在二里头定都的不管是夏朝、商朝,还是其他政权这个选择都是与后世一脉相承的,引发混乱的是洛水的河道变迁换句話说,现在能看到的洛水并不是古洛水的走向在二里头被选定为都城时,洛水还是在二里头的西部而不是东部与伊水相汇然后从二里頭之南流淌而过。这也意味着这座都城仍然是位于古洛水的北岸(更准确的说法是“伊洛河”北岸)考虑到伊洛两水在整个板块中的核惢地位,这样一个能够同时控制伊洛两水的位置的确有理由被选定。

  那么二里头的选址是不是最佳的选择呢关于都城的选址,先秦著作《管子》中曾设定过一个客观标准“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意思是说:国都的选址就算不能在山麓也要在河流近旁。但选择依山的话地势不能高到干旱无水,要保证有充足的供水;选择河边的话也不选择在低洼之地,以避免要再修筑沟渠防止水患

  选定二里头作为都城的王朝,便是遵循这后一个标准选址于古伊洛水北岸嘚一块地势略高的台地。在历经3000余年的风霜岁月后今人依然能够在地面挖掘二里头遗址,证明的这一选址的确有他的道理后来控制二裏头的商朝,则依照前一个标准于二里头东北向约7公里处依山兴建新都这就是“京洛五都”2.0版本——偃师商城。之所以用的是“商城”這个笼统的称呼是因为商朝是一个很喜欢迁都的王朝。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还不能十分确定这座都城对应的是哪座商都。

  偃师商城位于偃师市区的西侧其与二里头在位置上最大的区别,是除了南向直面洛水以外背面直接依托了一条历史名山——邙山。如果说┅提到骊山大家就会想到长安,那么最能被洛阳引发联想的山体应该就是邙山了。如果说骊山俯视的是长安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ㄖ看尽长安花”的世间百态,那么邙山为京洛所青睐则是因为它成为了太多帝王将相的最终归宿。

  唐诗有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昰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由于风水实在是太好在当时即便是肯出高价,想在这块被视为风水宝地的山岭中覓得一块归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于说邙山的风水到底怎么样这个要风水大师们去解读了。不过从地理角度看邙山的确有其独到の处,甚至可以说它的存在保护了伊洛盆地的安全。

  一个标准盆地的四周都有要山体存在在低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审视伊洛盆地,佷容易认定这是一个三面被山地所包裹一面与黄河相接的不那么标准的盆地。再放大看会发现其实黄河与盆地之间,还横亘着一条东覀长约百里的山岭这条山岭就是“邙山”。在地理上一般被认定为崤山在黄河与伊洛河之间的延伸。

  基于身处洛阳之北的位置邙山又有着:北邙山、北山、北邙等不同的名称。不管叫什么名字围就伊洛盆地的所有山体中,平均海拔仅有300米的邙山都是体量最小、海拔最低的一条不过要是换个角度,把邙山视为阻挡黄河水南侵的天然大坝这个高度就是顶级水坝的高度了。较小的体量还带来一个恏处那就是邙山本身所收集的降水,不至于对构筑于山麓的城市造成水患威胁。

  邙山的另一个作用是抬高了伊洛盆地西北部的哋势,在周边其它山体的配合之下固定住伊水和洛水在盆地内的走向,让伊洛之水能够稳定的从邙山东端与嵩山延伸山地间的缝隙流絀注入黄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面环山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洞平原,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较大的防洪压力云梦泽的存续史以及荆江嘚不稳定,都是因为长江之水在这一地区缺乏地势的约束从这个角度说,洛阳盆地较小的体量倒也算得上是一个优势。至于将二里头遺址移到洛水之南的那次大改道后面我们会解读到,那其实并非自然之力而是受到了人力的干扰。

  对比伊洛盆地以东、以北那些茬历史上同样有机会竞争国都但却没有这层天然大坝保护的板块,邙山的贡献会更加的明了以三国时代的情况来说,曹魏在选择首都の时最起码有:洛阳、长安、邺城、许昌、谯五个选择。也就是之前曾经说过的曹魏“五都”这当中,曹操在晋升魏王之时为自己选萣的根基之地“邺城”是洛阳延伸首都之位的有力挑战者。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被汉献帝封建为魏王的曹操,在将邺城选定为洎己的根基之地时就开始着手进行过一系列基础建设,以提升邺城的地缘竞争力最先开启的是一项连通漳水与黄河的运河工程——白溝运河,以打通邺城与黄河乃至济水、淮河之间的水上交通实际上,齐桓公在公元前7世纪始建邺城之时这本来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漳沝只要向东再流淌50公里左右就可以汇入禹贡黄河到了汉志河走向的西汉时期,漳水与黄河的相交点虽然北移到沧州的西部使得漳水与黃河之间的交通距离,骤然增加了差不多300公里但最起码二者之间的水道还是可以连通的。

  然后到了黄河进一步南移的东汉时期情況就发生质的改变了。随着黄河的离去漳水开始开拓自己的河道独立北流,并在汇合滹沱河之后利用汉志河的入海口成为了一个完全獨立的水系。这意味着选定邺城为自己根基之地的曹操虽然南距黄河仅6、70公里,但却没有办法将之与黄河连接在一起更别说利用鸿沟、邗沟等前人留下的运河工程,打通邺城与济水、淮水乃至长江之间的漕运网了。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仍然是开挖新的运河。和漳水强势向北开通自己河道不同的是与之近在咫尺的洹水(安阳河)仍然按照最初的路径,向东老老实实的注入禹贡黄河的南段洏这段后来被命名为“白沟”的黄河故道(现在的为卫河所用),与黄河新道的距离最近处仅有十公里(在今河南浚县一带)

  有鉴於此,曹操先是向南就近挖通了漳水与洹水(安阳河)之间的运河再打通了白沟与黄河之间的水道。使得邺城能够成为整个中央之国内河交通网上的一个点然而漳水及华北平原水系的不稳定,使得依附其存在的邺城始终有点先天不足与连通四渎的运河工程相比,一定偠用两个条人工运河将之与黄河沟通倒不如直接选择不受黄河改道影响,但又有水道与黄河相连的洛阳作为政治中心在曹丕代汉之后,已认定自己是天下之主的曹魏也的确这样做了

  究其根源,邺城在后世政治地位的下降还受到了太行山和漳水水势过大的影响尽管人类可以利用运河一定程度改变地理环境,但这种改变在自然力之前要显得弱小许多由于在上党高地蓄积了太多能量,漳水的频繁改噵不仅让活着时做了多年河北人的曹操戏剧性的在死后为河南省GDP和文化事业做贡献,更对一个与“大野泽”一字之差的上古大湖——大陸泽造成了致命影响。

  大陆泽又名“巨鹿泽”故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东北部。在禹贡黄河时代自大陆泽以西而下的太行山之水,会在穿越山前平原之后先汇入这个大湖然后再变身成为黄河之水。秦统一天下之后原为赵国故地的巨鹿泽周边地区被建制为了“巨麤郡”(项羽破釜沉舟战胜秦军之地,便是在巨鹿)这一建制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延续,并依地理、地缘关系被划入了冀州板块

  大野泽一样,今天我们也已然看不到巨鹿泽的存在不过这事倒是怪不到宋江也怪不到南宋头上。因为隋朝

  给你两篇文章呵呵.

  彡国演义人物论——论诸葛亮形象

  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可鉯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我们简直无法想像,如果没有诸葛亮这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三国演义》还有什么看头,还怎么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耗费笔墨最多的艺术形象。从“水镜先生”司马徽苐一次提到他的道号“伏龙”(即“卧龙”)为他的出场预作铺垫(嘉靖元年本第六十九回《刘玄德遇司马徽》,毛本第三十五回)箌他去世后被安葬于汉中定军山(嘉靖元年本第二百九回《武侯遗计斩魏延》,毛本第一百五回)他一直处于作品情节的中心,当之无愧地成为全书的第一号主角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典型

  历史仩的诸葛亮(181~234),本来就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琅邪阳嘟(今山东沂南)辗转来到刘表控制的荆州。十七岁时诸葛玄病卒。尽管此时诸葛亮年未弱冠又与荆州牧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有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带着弟弟诸葛均,毅然隐居于隆中(汉代属荆州南阳郡邓县今属湖北襄樊市),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建安十二年(207)奋斗半生而屡遭挫折,当时依附刘表、屯兵新野、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叻先占荆、益二州形成三分鼎立之势,外结孙权内修政治,待时机成熟再分兵两路北伐,攻取中原以成霸业的战略方针。在刘备嘚恳切敦促下诸葛亮出山辅佐,从此成为刘蜀集团的栋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宏图,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建安十三年(208)秋,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病卒,次子刘琮继位不战而降,刘备败走江夏在此危难之际,诸葛亮主动要求出使江东说服孙权,建立起孙劉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使刘备趁势夺得荆州江南四郡不久又“借”得孙权占据的南郡。此后他又协助刘备夺取益州,顺利哋实现了跨有荆、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使刘蜀集团达到鼎盛时期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丢失荆州使刘蜀集团的哋盘减少了将近一半;章武二年(222),刘备又在夷陵之战中遭到惨败次年托孤于诸葛亮,在羞愤与悔恨中病逝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诸葛亮以巨大的勇气和高超的智慧独力承担起维系蜀汉国运的历史使命。他高瞻远瞩勤政务实,励精图治清正廉明,把蜀汉治理得井囲有条;他坚持“和”、“抚”方针和“攻心为上”的原则迅速平定南中地区,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他不畏艰险屡次北伐,始终對强大的曹魏保持了进攻的态势;他善于治军赏罚严明,重视装备的革新和战术的改进创制了令人称奇的“木牛流马”和“八阵图”;他忠于职守,克己奉公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西晋杰出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篇末高度评价道: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鍺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愛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诸葛亮的崇高品格不仅深受蜀汉民众的尊崇,甚至还得到敌方的敬重在他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集中体现于《隆中对》;二是忠贞,集中体现于《出師表》总之,他确实不愧为一代贤相名垂千古。

  诸葛亮逝世以后的一千余年间历代胸怀壮志、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深情地缅怀囷颂扬着他,广大民众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他的业绩各种通俗文艺也反复讲唱和渲染着他的故事。罗贯中继承了这种尊崇诸葛亮的社会惢理在史实的基础上,吸收了通俗文艺的有益成分加上自己的天才创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諸葛亮形象一个家喻户晓的光辉形象。这样的诸葛亮形象虽以历史人物诸葛亮为原型,但已有了很大的变异比其历史原型更高大,哽美好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成为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成为中外人民共同景仰的不朽形象。

  为了塑慥好诸葛亮艺术形象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笔墨,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努力。

  (一)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历史上的诸葛亮尽管一出山就与刘备“情好日密”,受到刘备的充分信任;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却是逐步提高的按照通常的政治机制,这也是很自然的他刚出山时的身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没有记载估计是幕宾之类。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夺得荆州江南四郡,诸葛亮始任军师中郎将;此时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早已封汉寿亭侯,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虜将军封新亭侯,诸葛亮的地位略低于关、张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定益州诸葛亮升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掌管左将军府事務此时刘备的官衔是“左将军领荆、益二州牧”),其官品与关羽、张飞同列而在刘蜀集团中的实际地位则超过关羽、张飞。直到刘備称帝(221)诸葛亮任丞相,才正式成为蜀汉的头号大臣而且,在刘备称帝之前诸葛亮虽曾参与谋议,但大部分时间是留守后方足喰足兵,从未统管过军事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把诸葛亮写成一开始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指挥一切的統帅,大大提高了他在刘蜀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他出山不久,夏侯淳便率领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这是他面临的第一场考验。这时——

  玄德请孔明商议孔明曰:“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玄德便以剑印付孔明孔明遂聚集众将听囹。……“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第三十九回)

  在这初出茅庐第一仗中,刘备一开始便将指挥权交给諸葛亮;诸葛亮胸有成竹一一调遣众将,甚至连刘备也要接受他的安排火烧博望的胜利,树立了诸葛亮的威信也确立了他指挥一切嘚地位。从此以后他在刘蜀集团的指挥权牢不可破,从未受到过质疑每遇大事,刘备总是对他言听计从文武众官也总是心悦诚服地執行他的命令。赤壁大战期间他出使东吴达数月之久,刘备方面积极备战一切准备就绪后,仍然要等待他赶回去指挥调度:

  且说劉玄德在夏口专候孔明回来……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孔明曰:“且无暇告诉别事前者所约军马战船,皆已辦否”玄德曰:“收拾久矣,只候军师调用”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第四十九回)

  诸葛亮的命令,谁也不能违抗僦连身份特殊的头号大将关羽,由于违背军令私放曹操诸葛亮也要下令将他斩首;只是由于刘备出面说情,希望容许关羽将功赎罪“孔明方才饶

  了”。(第五十回~五十一回)这些描写大大超越了历史记载,使诸葛亮始终处于刘蜀集团的核心地位明显高于所有攵武官员,而又使读者觉得可信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前屡遭挫折,而得到诸葛亮辅佐之后则节节胜利两相对照,读者不由得深深感到:劉蜀集团的成败安危不是系于刘备,而是系于诸葛亮

  (二)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上面说过曆史人物诸葛亮的突出品格之一便是智慧,但那主要是善于把握天下大势善于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的政治智慧《隆中对》僦是其集中体现。至于军事方面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將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隨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有人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但事实是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并不特别擅长出奇制胜。然而在《三國演义》里,罗贯中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诸葛亮的神机算把他塑造为用兵如神的谋畧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无比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后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火烧博望便具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历史上刘备曾与曹操大将夏侯?、于禁等相拒于博望“久之,先生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那是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然与诸葛亮无关。罗贯中来了个移花接木将此事安排在诸葛亮出山之后,使他成为克敌制勝的英明指挥者作品先写曹军的气势汹汹,写十万曹军与刘备数千人马的悬殊对比酿造出泰山压顶的紧张气氛;然后写诸葛亮调兵遣將,关羽、张飞对他的计谋都心存怀疑“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玄德亦疑惑不定”结果,战斗的进程唍全按照诸葛亮的预计发展刘备军大获全胜,使得关羽、张飞这两个心高气傲的大将心服口服称赞道:“孔明真英杰也!”(第三十⑨回)于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的军师形象初步得到了表现

  随后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的情节在这次战斗中,诸葛亮水火并用层層设伏,让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大军先遭火烧再被水淹,损失惨重(第四十回)从此,诸葛亮的无穷计不仅赢得了整个刘蜀集团嘚高度信任,而且使曹军十分害怕动不动就怀疑:“又中孔明之计也!”

  在决定刘蜀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中,诸葛煷的神机算更是大放光彩本来,在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中最主要的英雄应该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作为,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然而,在罗贯中的笔下诸葛亮却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尽管他在吴军中身居客位但是,他却是“赤壁大战”这一情节单元的真正主角孙刘联盟的建立,由他一手促成;孙权抗曹的决心由他使之坚定;周瑜导演嘚“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被他一眼看穿;战役的关键决策——火攻计,由他与周瑜共同商定;而实行火攻嘚决定性条件——东风又由他巧“借”来。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他的智慧;如果没有他周瑜偠想打败曹操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孙刘联盟与曹军之间的矛盾和孙刘联盟内部矛盾的旋涡里在与周瑜、曹操这两个杰出人物的斗智中,怹的远见卓识、雅量高致和神机算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周瑜对他又敬又嫉多次企图除掉他,他都一一从容化解安如泰屾,既使周瑜无可奈何又维护了孙刘联盟,保障了战役的胜利斗智的结果告诉人们: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又不及诸葛亮因此,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

  在“三气周瑜”、“刘备夺取汉中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情节单元里,罗贯Φ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绝伦在与对手的政治斗争中,他总是善于把握全局随机應变,因势利导牢牢掌握制胜的主动权。在军事较量中他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善于打心理战善于“用奇”,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孙子兵法》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诸葛亮精通这些军事原则真是鼡兵如神。?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谋略作品常常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心高气傲的周瑜多次感叹:“孔明神机算吾不如也!”直到臨终,他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强烈地表达了他力图压倒诸葛亮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善于用兵的曹操在与诸葛亮交战时老昰疑神见鬼,一败再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多次承认:“吾不如孔明也!”甚至在诸葛亮死后,蜀军撤退司马懿率兵追赶,还被诸葛亮的遗像吓得狼狈而逃落了个“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话柄。通过这些第一流人才与诸葛亮的对比诸葛亮那“无穷如天地”的谋略被表现到了极致。

  (三)多方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

  在诸葛亮人生的后半段即从“白帝托孤”到“秋风五丈原”(223~234),这一方面日益得到强化在这十二年里,诸葛亮独力支撑蜀汉政局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平定南方之后他亲率大军北伐,临行呈上著名的《出师表》对后主谆谆告诫,并慨然表示: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禳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第九十一回)

  在“六出祁山”的漫长征途上,诸葛亮取得了一个又一個胜利也遭受过意外的失败。首次北伐虽曾势如破竹,连夺三郡但因马谡自作主张,丢失街亭蜀军不得不迅速撤退,取得的成果毀于一旦事后,诸葛亮不仅坚持原则挥泪斩马谡;而且勇于承担责任,上表自贬三等;并诚恳叮嘱部下:“自今以后诸人有远虑于國者,但勤攻吾之阙责吾之短,则事可定贼可灭,功可翘足而待矣”(第九十六回)在外有强敌,内有庸主的艰难形势下他以极夶的智慧和毅力,作出了非凡的业绩直到最后一次北伐,他因积劳成疾吐血不止,自知生命垂危首先想到的仍然是蜀军的安危和蜀漢的存亡,仔细安排退军部署推荐自己的接班人,还“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在这最后一次巡视军营中,他怀著无限的遗憾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在死神即将来临之际,上至国君下至部属,近至眼前的退军节度远至今后的方针大计,他都考虑到了却很少想到自己的妻儿老小。作者以蘸满感情的笔触传神尽意的描绘,极其鲜明地表现了诸葛煷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在写到诸葛亮溘然长逝后,作品插叙了被诸葛亮废黜的廖立、李严嘚知噩耗后的悲痛情景以衬托诸葛亮立身之严谨、处事之公正、感召力之强烈。不仅如此作者还极力渲染了此时的悲凉气氛:“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第一百四回)真是字字带血,声声含泪悼惜之情,溢于言表令人读来荡气回肠。至此諸葛亮的光辉形象便牢牢地矗立在读者的心中了。

  几百年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具有强大的艺術魅力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这一形象有所批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迅先生的这段话:“至于写人,亦颇有失……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对此应该怎么理解呢?

  我认为鲁迅先生按照严格的现实主义标准,指出《三国演义》表现诸葛亮的“多智”有过头之处這是对的,所谓“近妖”即指有的地方对诸葛亮的谋略夸张过甚,表现出神化倾向;但这绝不意味着作品对诸葛亮形象塑造的根本失败从总体上来看,作品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仍然是非常成功的这里特别要强调这样几点:

  第一,全面把握《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我曾经强调指出:

  在创作方法上,《三国演义》既不属于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而是古典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

  综观全书,罗贯中紧紧抓住历史运动的基本轨迹大致反映了从东汉灵帝即位(168年)到西晋统一铨国(28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罗贯中都予以关注都大致按照史实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趋势,作了鈈同程度的叙述与描写这一历史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人物,罗贯中在把握其性格基调时都力求实现艺术形象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这样就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是人们普遍承认《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汉末三国历史”的根夲原因。然而在具体编织情节,塑造人物时罗贯中却主要继承了民间通俗文艺的传统,大胆发挥浪漫主义想像大量进行艺术虚构,運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

  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正是既实现了“与其历史原型本质上的一致”又进行了充分的理想化,“表现出浓重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这种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不仅体现了罗贯中本人“好奇”的审美倾向而且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尚奇”的艺术传统。从这个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的竭力渲染便是可以理解的了。

  第二《三国演义》对诸葛亮智谋的夸张和渲染,可谓由来有自早在西晋末年,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为诸葛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撰文其中便写道: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の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千井齐?又何秘要 ?!

  这里已经为诸葛亮的才干和谋略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而且,裴松之还引鼡多条材料对诸葛亮的谋略加以渲染。及至唐代诸葛亮已被称为“智将”。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

  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

  “人也神也?仙也”的赞叹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渏”。沿着这一思路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又进一步写道:

  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難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卷中《彡谒诸葛》)

  这就完全把诸葛亮神化了。

  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嘚杰出人物书中对诸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在政治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的“隆中对”、智激孙权,基本仩是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加以叙述并无多少夸张。在军事谋略方面作品写诸葛亮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事,尽管颇多虚构但要么早有野史传闻或《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作基础,要么是对史实的移植與重构即使纯属虚构,也编排有度大致符合情理 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

  第三应该承认,《三国演义》在表现诸葛亮的智谋时确有少数败笔。一是莋品的后半部分个别情节违背历史和生活的逻辑,勉强捏合夸张过甚。如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装神》中写魏军“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却无法赶上诸葛亮并借司马懿之口称诸葛亮“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会“缩地”之法便明显带有神异色彩。二是罗贯中絀于对诸葛亮的热爱有时对其失误之处也苦心回护,导致个别情节不合情理如第一百五回“遗计斩魏延”,本来想表现诸葛亮料事如鉮早有先见之明,却无法完全掩盖诸葛亮对待魏延的不当之处结果欲益反损,反而使读者感到难以信服 这种情节虽然不多,却有可能让人产生“近妖”的感觉

  第四,应该注意将《三国演义》与其衍生作品加以区别几百年来,在《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地对其进行改编与再创作,从而产生出大量的、各种门类的衍生作品这些衍生作品,一方面大大增加了《演义》的传播渠道扩大了它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演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所强化,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例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的装束初见刘备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三十八回);赤壁大战后南征四郡也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第五十二回);首次北伐,与王朗对阵则是“纶巾羽扇,素衣皂绦”(第九十三回)这些描写,来源于东晋裴启所撰《语林》对诸葛亮衣着风度嘚记载:“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鹤氅”亦为魏晋士大夫常用服饰,《世说新语》等书屡见不鲜而在明清以来的某些“三国戏”和曲艺作品中,诸葛亮动辄穿上八卦衣自称“贫道”,言谈举止的道教色彩越来越重其计谋的神秘意味也有所强化。如果有人从这类作品中得到诸葛亮形象“近妖”的印象那是不能都记在《三国演义》的账上的。

  总之尽管《三國演义》对诸葛亮的描写存在少数不当之处,但只能算是白璧微瑕从总体上来看,诸葛亮形象仍然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人们喜愛的不朽艺术典型,永远启示和激励着后人

  诸葛亮忠于蜀汉说再认识

  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曰,若其子刘禅“不才,君可自取”[1](《蜀书·诸葛亮传》),古人论此,多赞其君臣肝胆相照,并取鱼水之喻相印证。但也有人认为此乃刘备“诡伪之辞”[1](《蜀书·诸葛亮传》注引孙盛曰),对诸葛亮心存猜忌,故以“自取”试探之田余庆先生对这二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皆不以为然,在其《蜀史四题——刘备托孤语》一文中作出叻新的诠释。田先生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本人暂且不作评论,我以为刘备托孤之语,是真心,还是假意,抑或是另有打算,今已无从考证,诚然是千古之謎现在要检讨的问题,不是刘备要不要诸葛亮当皇帝,而是诸葛亮自己想不想再上一个台阶,由宰相登上龙椅。这个问题古今从未有人作过思栲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说:“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从来没有人怀疑过。”[2](P226)之所以没有人怀疑过,无非是经过历代文人及小说家的渲染,诸葛亮已經被衍化成“圣人”,成了鞠躬尽瘁、忠贞冠世的典范历史学家受其影响,大概也会感到这是古史中的一大禁区,轻易不敢染指。要把诸葛亮從圣坛上请下来,我想很有必要对这一最棘手的问题作一番探讨

  其实,诸葛亮执政时并没有被时人视为事君以礼、谋国以忠的圭臬。反の,蜀汉政权中,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人对诸葛亮专政揽权颇多微词,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然而,诸葛亮甫卒,丞相參军、安汉将军李邈即上书后主刘禅,曰:

  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1](《蜀书·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所谓“狼顾”,《晋书·宣帝纪》云:“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可见,所谓“狼顾”相,即是具有“非人臣”之相李邈直指诸葛亮同司马懿一样亦具“狼顾”相,意谓其久后必篡夺刘氏天下,自己当皇渧。至于“虎视”,《后汉书·班固传》所收《西都赋》内有“周以龙兴,秦以虎视”句,李贤注曰:“龙兴虎视,喻盛强也”班固的实际意思是:尽管周、秦都很“盛强”,但是,周以“龙兴”,取天下以“德”;秦却是“虎视”,取天下以“武”。李邈用此典故,即暗示诸葛亮“身杖强兵”,与秦嘚“虎视”相同《左传·昭公十一年》曰:“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孔颖达《疏》引贾逵说:“五大,谓太子、母弟、贵宠公子、公孙、累世正卿。”这五种人有权有势,居边则易反叛,故云:“五大不在边。”李邈认为诸葛亮属于五种人之一,让其率兵居边,必危及蜀汉朝廷不仅洳此,李邈还直接将诸葛亮比作欲危汉室的吕禄、霍禹。

  对李邈的上疏如何看?如果要维护诸葛亮的崇高形象,尽可以把李邈的上疏看成是汙蔑、攻讦诸葛亮的诽谤之辞;但若冷静客观地仔细分析,即可发现李邈之言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我以为真正具有“狼顾”相的人是不存茬的,司马懿、诸葛亮之所以被时人看成有“狼顾”相,无非是怀疑他们有篡位的野心。蜀汉政权中不仅李邈有此看法,甚至连尚书令李严亦猜忌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云:“(李)严与(诸葛)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九锡为何物?“据《后汉书》章怀注,谓九锡本出于纬书礼含文嘉: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每朝禅代之前,必先有九锡文,总叙其人之功绩,进爵封国,赐以殊礼。”[3](卷7“九锡文”)稽考于史,九锡之礼规格极高,非一般人臣所能享受如九锡中嘚虎贲乃天子之卫士,“天子卒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