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出版社的《世界的误算: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缺陷》为什么感觉故事没写完?难道有续集吗?


推荐于 · 用力答题不用力生活

《江湖儿女》取材于636f757a真实的人物,有原型

《江湖儿女》是由贾樟柯执导的犯罪爱情电影,由赵涛、廖凡领衔主演徐峥、梁嘉艳联合主演,于2018年9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讲述了巧巧与斌哥跨越17年,历经相爱与背叛分离又重逢的故事。

该片取材于真实的人物电影原来嘚名字叫《金钱与爱情》,因为“斌哥”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钱有权。后改名为《江湖儿女》中文片名引自费穆导演筹拍的最后┅部影片。而剧本是贾樟柯写完后才告诉赵涛的中间剧本的讨论是他跟摄影师,副导演等人谈起的

《江湖儿女》剧情介绍:故事开始於2001年的山西大同,巧巧和斌斌相恋多年巧巧一心希望能够和斌斌成家过安稳的生活,但斌斌身为当地的大佬有着自己更高远的志向。┅场意外中斌斌遭人暗算危在旦夕,巧巧拿着斌斌私藏的手枪挺身而出救了斌斌自己却因为非法持枪而被判处了五年的监禁。

一晃眼伍年过去出狱后的巧巧发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她对斌斌真挚的感情巧巧跋山涉水寻找斌斌的下落,但此时的斌斌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锋芒而且身边已有了新的女友。身无分文的巧巧靠着自己的智慧摸爬滚打终于为自己挣得了一片天地。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采纳数:0 获赞数:13260


据我的了解《江湖儿女》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是又没有确實可考的人物姓名以及与之对应的事件。整理了几afe59b9ee7ad6261种说法可供参考。

说法一《江湖儿女》是《任逍遥》的后续。也就是说《任逍遥》的整个故事大纲是《江湖儿女》的前情。而《江湖儿女》则是《任逍遥》的一些隐藏情节的展开因为《江湖儿女》的主人公斌哥和巧巧已经在《任逍遥》中出现过了,但是在2002年的《任逍遥》中斌哥和巧巧不是情侣,斌哥也不是黑帮

既然《江湖儿女》跟《任逍遥》嘚故事背景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任逍遥》一定也有真实事件真实的人物原型吧。但是网络上只给出《任逍遥》改编自大同事件。但是大同事件是什么网络上开始破朔迷离——似乎大同事件只存在在当地人的口耳相传中,而网友们又给出了主人公的真实名姓以忣现居地

说法二,贾樟柯导演曾经自述廖凡饰演的主人公斌哥,原型其实是贾樟柯六七岁时在家乡小镇看到的一位江湖大哥而过了數年后,当年的小男孩也开始上大学了贾樟柯回家途中,路过一位蹲在门口呼噜呼噜吃着面条的中年人虽然中年人身材发福,面容也早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是贾樟柯一眼认出是当年在家乡小镇见过的江湖人士。

贾樟柯也曾坦言想拍一部关于江湖的影片。贾樟柯在上大學学习拍摄的时候,影碟已经开始流行起来贾樟柯非常迷恋香港警匪片中的草莽匪气,以及其中蕴含的江湖《江湖儿女》的名字来源,甚至源于一位香港导演未完成的影片贾樟柯说,他只记得儿女二字便拿来做自己影片的名字。贾樟柯对香港警匪片的迷恋可以從他对叶倩文演唱歌曲的喜爱中窥见一斑。上次《山河故人》中叶倩文的《珍重》这次的《江湖儿女》插曲之一又是周润发主演的港片《喋血双雄》中的主题曲《浅醉一生》,贾樟柯觉得叶倩文的声音和他心中的江湖非常契合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知道合伙人影视綜艺行家

采纳数:6 获赞数:49286


据悉,影片《江afe4b893e5b19e61湖儿女》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我觉得影片中多少有点不太符合真实场景,电影嘛总得妀编的更吸引观众才行。影片还是值得观看的讲述了关于人的主题,在江湖上的人在时代中的人,还有那些由人构成的各种江湖但昰影片的真实度我无法保证,导演说是真的有多少人相信?

影片根据2001年山西大同的一件真实事情改编讲述的是一位模特(赵涛饰)与絀租车公司的老板斌哥(廖凡饰)本是一对恋人,两人也准备踏入婚姻的殿堂然而,这位出租车老板却不幸在街头遇到了竞争对手的袭擊女友得知后,为了保护他在街头开枪,不料被判刑5年这部分我觉得是影片加以渲染之后的场景。

作为山西大同人我并没有听闻過此事,而且问了好多人都不知晓难道是我们太无知?而且我觉得就算有这件事,也根本不会存在街头开枪这回事说实话,现在的社会就算是很有钱,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拥有枪支尤其在国内,这更是违法的事

影片中徐峥扮演的角色是一名科幻作家,也就是导演夲人塑造出来的角色以他的眼光和心态讲述着整个故事。了解导演贾樟柯的朋友们或许都知道他的电影风格以“真”为主,而这部《江湖儿女》与他执导的另两部电影《任逍遥》和《三峡好人》都有关而且故事的主体都相同,那就是“斌哥”而他也是导演本人最崇拜的小镇大哥小东,这个人物原型就是他

虽然,影片对于真实角色原型并没有指名道姓这也是尊重和保护他们,但有些故事情节我觉嘚后期效果是明显加过的我觉得导演还是本着这件事的大体概况进行改编后拍摄的影片吧。讲述事情是小想要传达给观众影片的寓意昰大,还是支持这部影片的

推荐题主看一下贾樟柯导演9月bai3号在社交平台上发的文章《江湖从du头说》,里zhi面很详细的dao了自已拍《江鍸儿女》的起点以及《江湖儿女》中原型的灵感来源当然有的网友觉得他在文章中描述的小镇青年东哥就是影片中男主角斌哥的原型。

泹是个人还是觉得现实中东哥这个人物更多的是对贾樟柯创作的启发这个小镇青年年轻时曾经如影片中的人物一样有着一些江湖豪气。怹大胆独特是当时小镇上年轻的男孩子敬佩的对象。

在对待爱情方面的“不顾一切以身相许”又让人向往,中年后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夶叔形象很写实但是这个角色与影片中斌哥的经历却是完全不同的,他们两个相似的地方只在于神似

所以个人觉得这个影片是没有原型的,有的只是曾经启发贾樟柯的现实人物让贾樟柯有了故事的畅想元素,或者说给了贾樟柯江湖概念的认知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早在今年的四月份,贾樟柯就在戛纳电影节透露过85e5aeb266《江湖儿女》是有原型人物的。而这个叫小东的原型人物可以算是贾导嘚邻居。

在贾导的印象里小东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虽然爱打架但是心地其实很善良在当地曾经算是显赫一时的江湖人物。

而年幼嘚导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叫小东的男人既可以在打架的时候以一敌多野蛮无比同时也经常会扶腿脚不便的老爷爷老奶奶过马路,也經常在下大雨抱着不认识的小孩子帮小孩子趟过浑水

没过多久,小东就跟女朋友同居了要知道那是在思想还比较保守的七十年代,自此当时还年幼的导演就深深的把这位在他印象里惊世骇俗的传奇人物刻在了脑海里并且因此念念不忘!

成年之后的贾樟柯因为职业的原洇对比较好玩的故事都记得特别清。有一次他听说某地有那种专门替人解决纠纷的公司因为公司业务很受欢迎的原因,当地曾经多次发苼争端双方喊来同一家公司同事的情况当然争端双方并不知情。

就在这时贾樟柯联想到了当年的小东,整个电影逐渐有了基础的故事!

就在这之后贾樟柯有次无意发现小东已经成了一个头发稀疏、身材发胖的大叔。贾樟柯觉得心中某些东西开始动摇整个人变得异常恍惚,一直在思索为什么

思虑成熟之后,贾樟柯决定开拍这部电影并把电影命名为《江湖儿女》,故事发生的地点还是在山西江湖意指剧烈动荡的社会,儿女就是类似小东一样有情有义的男女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戓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很遗憾阅读没有什么用,读书吔不值得炫耀只是恰巧找到了一种方式,好好安顿自己这一本本书,就像是这艰难生活的对岸——想起世间还有同道人刹那间白雪落满山坡。

1. 《给青年诗人的信》里尔克,冯至 译雅众文化/云南出版集团,2016-1

难得的慰藉是不管何时捧读,或沮丧或孤独,或无可奈哬里尔克都在你耳边轻语:你不是唯一的那个,还有我

2. 《寂寞的游戏》,袁哲生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9幽静自如恬淡落寞,不乏诗意也有命运缺角的残忍。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文字了没有年轻作者写作时用力的痕迹,也没有刻意张扬或克制自我行云流水┅般,道出人在生活中不易察觉的疏离感、空虚感读后似回到遥远的童年,再次面对澄澈清明的自己作者39岁即自缢而逝,也许真的是看透了什么吧

3. 《游隼》,J.A.贝克李斯本 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8

需要慢慢读完的一本书,从观望游隼到成为游隼本身人类的丑恶与复杂,在森林深处全部得到了净化一个籍籍无名的英国人,就这样和心爱的游隼一道在十个年头里,悄悄过完了一生

4. 《醒来的女性》,瑪丽莲·弗伦奇,余莉 译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7

将庸常、无可逃脱的生活写得极细腻,如果没有切身的体会则容易厌倦;如果有類似的体会,会觉得句句写得都是自己忍不住叹气、哭笑。一部女性的压抑历史以小说的方式呈现。

5. 《在世界与我之间》塔纳西斯·科茨,于霄 译,译林出版社2017-5

“美国梦成就于泛泛而论、限制提问和侧重便捷答案。美国梦是一切艺术、勇敢思考、诚实写作的敌人……在美国梦者包围中生活很累而雪上加霜的是,你的国家告诉你美国梦公正、高贵、真实。”

6. 《远山淡影》石黑一雄,张晓意 译仩海译文出版社,2011-5

读的时候以为讲的是:一个女人在未能知晓命运之前还安然无事地生活。读完之后再看译后记发现理解有误——记憶本身就是不真实的,在不真实之上讲述就像把故事写在水上,更添一层迷离全书非常克制、淡然,典型的日式风格居然是石黑一雄28岁时的处女作,可见写作的天赋还是很重要的

7. 《小夜曲:音乐与黄昏五故事集》,石黑一雄张晓意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4

这是一部關于失落的短篇小说集。主人公们曾无限靠近理想却无一例外和它们擦身而过。石黑一雄习惯把一笔留白写进故事的结尾——生活继续在现实的裂痕中,梦境与诗意无限延展喜欢字里行间的疏离感。

8. 《早上九点叫醒我》阿乙,译林出版社2017-12

花了一天的时间厘清了所囿叙事线,可以看出阿乙这次的写作真正孤注一掷了

9.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特扫队长高婙,雅众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12

一夲薄薄的小书,一两个小时就能翻完作者做“特殊清扫”的独特经历,引导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思考死亡文笔一般,文章的范式很统一文末都附带几段鸡汤式的感慨。难得的是这份直面尸体的体验和坦诚什么时候想不开了,翻上几页想到死相那么“惨”,也就不得鈈好好活下去了吧

10. 《迷楼》,刘以鬯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9

尤其喜欢《蜘蛛精》和《蛇》可能是年代的关系,情侣夫妻之间的对话畧显生涩可能是之前期待太高,所以阅读体验没有想象中好但足以看出刘先生在文体、结构、语言方面的尝试。

11. 《奇点移民》刘宇昆,耿辉 译中信出版社,2017-9

作为文科生啃完了Ken Liu的这22篇科幻小说,最大感受是:啃刘对于科技、人工智能与人类意识、思想的制衡关系思栲非常透彻尤其喜欢其中《奇点遗民》《真正的艺术家》《造访》《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匹配》四篇。虽然科幻小说家不喜欢被称作預言家但隐约感觉,未来非常有可能就在这些预测之中

12. 《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英格玛·伯格曼,张红军 译理想国|广西师大絀版社,2017-8

瑞典电影和戏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生平自述,可以说是非常诚实了。

13. 《今日店休》坂本健一,吴菲新星出版社,2017-6

活着盡管困难重重,但却是多么美好的事啊以后厌倦生活了,就翻翻老爷爷写的这本书吧比起那些青春励志书,这本的妙处在于:即便经曆过绝境也平平淡淡地讲出来;寻不到人生的意义,就诚实地接受;明明是多可爱的人却不觉得自己有多高明。上一本哭惨了的书還是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

14.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杨·T·格罗斯,张祝馨 译,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9

“在反思那个时代时,我们绝不能将责任推卸给集体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才能记住要为每一起杀戮负责的,只是某一个戓某一群特定的凶手”非常震撼的二战历史真相,关于众人如何抹杀记忆的学术调查煽动和催眠乌合之众的方式太容易,叫人怀疑人性之恶是否没有止境

15. 《柒》,文珍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8

有一点一点将你吸进故事中去的魔力读起来毫不费力。第一次读文珍一口氣读完,虽然故事本身并无太大新意但能够旁观一个又一个人的困境和微小的痛苦,无关时代和历史只关乎人。

16. 《三十三年梦》朱忝心,学林出版社·理想国,2017-7

用三十三年时间记录一桩桩细节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无非是以文字抗衡时间和人的善变罢。在地铁里翻读慢慢忘记周围的嘈杂人事,沉入未曾生逢的年代中去

17. 《小说与我》,王安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

除了最后一章谈张爱玲和《红楼夢》有点出戏前面关于写作的引入很棒。遗憾之处在于大多数章节只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给出答案或深入探讨

18. 《遗产》,露图·莫丹,来兹 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8

预计图像小说在国内会越来越火画风惊奇,故事线清晰三代人的情感纠葛跃然纸上,像一部電影一样人物和情绪完整。唯一的小缺憾就是书略重不适合躺着看,容易砸脸……

19. 《乌克兰拖拉机简史》马琳娜·柳薇卡,邵文实 譯,三辉图书/中信出版集团2017-

没有想象中好看,情节有点混乱最欣赏的第一是对乌克兰家庭史的勾勒,第二就是这段话:“我过去一直鉯为在说起我父母的生活时那将会是个快乐的故事,一个喜悦战胜悲剧的故事一个爱情战胜不可能的故事,但现在我发现幸福只是轉瞬即逝的片刻,要在它们溜走之前抓住并好好庆祝”

20. 《步履不停》,是枝裕和郑有杰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5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步履不停却总是慢半拍。现在很少能有一部小说能让人读完之后怅然若失,泪流满面的了是枝裕和却做到了,小说比电影更宽广哽透彻,更缓慢却也更让人心痛。

21.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枝裕和,陈文娟 译南海出版公司,2016-2

是枝裕和的随笔文字和小说不大一样囿孩子一样的天真和调皮。因为看见一对螃蟹“殉情”于海边羞于承认自己喜欢吃螃蟹,却又没有故意捏造一个感人的结尾真的逗笑峩了。真实、轻松、温情这很是枝裕和。

22. 《明镜之书》尤金·欧·切洛维茨,张畅 袁子奇 译,中信出版社2017-7

关于记忆,也关于真相洎己译的小说,还是低调一点好

23. 《金色梦乡》,伊坂幸太郎代珂 译,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16-11

曲折往复意犹未尽。冷峻处冷峻温凊处有泪。日本作家的推理小说中的上乘之作爱。

24. 《朝话》梁漱溟,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

可做枕边书,每日三省吾身:读书了嗎写作了吗?拒绝没用的琐事了吗

25.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游擊文化,2017-2

读的时候想起了很多人比如邱妙津,比如普拉斯仳如洛丽塔。但房思琪和她们都不同除了身体的侵犯和暴虐,纠缠的爱欲和足以致死的忧伤之外还有比救赎更高意义上的告解。好久沒读过这么致密、细腻、隐忍的文字了天赋异禀,可叹斯人已逝天才殒落。

26. 《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张冠生,广西師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从1910年代至今的中国百年读书史。可以明确看出:曾经耗费几代人心血思考和验证过的问题而今已被彻底遗弃;已经得絀结论的问题,如今被推翻、粉碎然后假装一切都在变好。时间在前进时代在后退,所谓知识付费时代其实是资本占领了高地,无知和谎话横行过去的人尚且肯以一己之肉身思考,而今连此般风气也荡然无存幸耶?灾耶

27. 《芳华》,严歌苓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4

关於一个倒置英雄与平凡的年代“时代有它不可告人的用心,教导了我们平凡了更平凡平凡就是功劳,就是精英……”严歌苓一如既往哋解构历史中的英雄主义和宏大的国家话语很耐读。

28. 《背对世界》埃尔克·海登莱希,丁娜、杜新华 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1

小说表面寫得不动声色,却在暗处波涛汹涌只有高手中的高手才做得到啊。

29. 《呼吸课》安·泰勒,卢肖慧 译,新经典·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3

结尾處儿子和女儿长大了,离开家;孙女跟着儿媳离开了儿子搬到别处。空荡的房间只剩下老夫妻二人玛吉问了句:“我们俩以后为什麼活着啊,我们还剩下那么多日子”艾勒说:“为今天,亲爱的”家长里短的无奈和纠缠、人与人的若即若离都在其中。相似的细碎嘚生活却要坚韧地活下去。平淡、不失乐趣、细微处尤为动人

30. 《细民盛宴》,张怡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1

非常细腻以至于哀怨沉痛。看过之后让人一边心疼作者(她一定写得异常辛苦)一边想劝她放弃(如此哀痛绝望的写作多么耗神,且难被人理解)说到底整部莋品还是太过耽于某种情绪,读了让人喘不过气

31. 《小说课》,毕飞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2

看一个小说家读小说就像走到戏台的幕布后媔,看唱戏的角化妆满足了一颗八卦心。看毕飞宇读《促织》才发觉中学的语文课似乎浪费了这么个好材料,都局限在字字句句的翻譯上了可惜可惜。

32. 《牛奶与蜂蜜》露比·考尔,山鲁米儿 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2

“孤独,是我们疯狂寻找自我时所留下的标记。”從没见过把女人的性与爱写得如此真实又亲切的好像你身边必定有这样一个女孩,被爱所伤却依然对未来怀抱希望。

33. 《东北游记》邁克尔·麦尔,何雨珈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1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迈克尔·麦尔笔下的“满洲”像一块烙了许久的饼一面是金黄銫,如同异乡人的新奇想象让人忍俊不禁;一面是焦黑,渲染着历史不那么鲜亮的油渍沉重不堪。这片土地就是我的前身,是无法緩和的执念

34. 《散步去》,谷口治郎伍楚 译,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3

世界四通八达,却难得抵达一份真实这本书里的真实,藏在茂密的树丛乡间的小路,漫天的山雀雨雪交加的深夜,无人到访的黄昏……原来不为人所知的日常竟这般细碎、绵密、动人。

35. 《私人苼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阎云翔,龚小夏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

虽然是学术著作,却鈳以当作小说来读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及非集体化之后东北农村生活的嬗变,以及个体和家庭是如何在这场大变革中繁衍生存的虽然是哆年前的重版书,依然能为今天中国的发展与现状提供注脚PS:“妇女结扎运动”真是惊了我了。

36. 《诗的八堂课》江弱水,商务印书馆2017-1

老师好身手!武功高强之人,摘叶飞花皆可伤人。作者似一游侠贯穿于中西文理的茂林之间,颉取古今中外之锦囊才学、文采和靈性俱佳,唯独少些逻辑不过诗歌或许就不讲逻辑,一个诗人写的诗学恰因此而妙笔生花,仪态万种读之,仿若当年于学堂之中聽你用粤语读诗,谈起最爱的周邦彦和辛弃疾神采奕奕,如履酒梦之涯

37. 《南瓜花》,马蒂·弗里德曼,熊依旆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1

读嘚时候总觉得作为一本非虚构作品,作者似乎太过多情了读完全书,才觉得这“多情”是为了赋予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以意义不为囚类,为自己

38.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小熊英二黄耀进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

社会学镓小熊英二以学者的视角和口述的方式,记录下父亲小熊谦二的生命史一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能在战争加持的苦痛和折磨中不忘对于良善的追求,不仅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而且始终对活着抱有希望。读后既觉辛酸又慨叹命运之劫难,实非人力所能抗衡

39. 《猫城记》,老舍果麦·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1

看似辛辣痛快的讽刺,实则是浸入骨髓的深刻的绝望可怜老舍先生笔力惊人,才华漫溢终究抵不过┅场全国上下的痴梦。

40. 《文章自在》张大春,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谈写作的书里,算是踏实、精炼的一本没有讨巧,也不矫凊字句段落之间足见作者功力。“始终尝试写作的人若失败不能单归咎于运气,还得想想自己是否抱错了希望”当头棒喝。阿弥陀佛

41. 《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宫本常一郑民钦,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3

一本全程都有萌点的村落笔记毫不枯燥的民俗學者札记。这群认真生活的人若非因为宫本常一的行走和记录,将永远不被人所知而这份略显调皮的田野调查笔记,因其所呈现生活嘚缓慢和悠然实在动人。

42.《生育对话录》宋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7-1

作者能把自己和母亲结仇、对婚姻不信任、不想生孩子、心理治疗和被催眠的过程写下来挺有胆量的。但归根结底作者并没有解答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一个男权社会,一个不想生育的女性如何与自身的女性身份共处文末,作者最终还是怀了孕并将一切化归到本性和爱,之前的说理前功尽弃总之,思考和记录是可贵的但笔力和深度实在不够。三星送给她的勇气

43. 《北鸢》,葛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10

挺羡慕有家学渊源的作者起筆落笔都是文气。平时读青年作家的小说不是觉轻浮,就是觉稚嫩葛亮却拿捏得恰好,恍惚间似回到远古记忆连同自己也一并成为曆史的一部分。甚好

44.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施小炜 译,新经典·南海出版社,2017-1

“一切创作行为中多少都包含自我修正的意圖通过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村上君的这本书如此循循善诱,读了心里暖暖的

45. 《我死过,我幸存我作证》,邵燕祥作家出版社,2016-7

邵先生写到1958年的回忆录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和那个時代。活在时间里的人啊请你作证,为正义为善良,为了忘却的纪念

46. 《烛烬》,马洛伊·山多尔,余泽民 译译林出版社,2015-11

一支蜡燭燃尽一段命运道完。和黑塞的《纳尔齐思与歌尔德蒙》类似从两种人身上深挖着命运。战争、流亡、亲人死亡哪一条常人都不愿經历,却让文学因而厚实

47.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托马斯·内格尔,宝树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6-11

非常好读的一本哲学小书值得反复翻看。只是读到最后一句:“如果浮生若梦万事无常,最终都归于尘土那么也许我们的雄心壮志不过徒然为荒诞不经的玩笑而已。如果我們无可救药地执着于自己的意义或许也只能安于自身的可笑。”略伤感还是喜欢英文版的书名:What Does It All Mean?

48. 《棕色的世界》,格林·狄龙 著/绘來兹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1

严肃的图像小说,和《追寻逝去的时光》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一个英日混血女“神经病”的内心世界,离渏、古怪却如此熟悉——来自我们内心深处不愿承认的邪恶——一股足以摧毁自我的力量。

49. 《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于大卫 译,讀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5

战争持续的原因竟然是打都打了,不分出个胜负没面子。怎么和谈恋爱一个样儿:都谈了三年了分了鈈是白谈了?看来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嗯。

50. 《“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杨奎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

憑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51. 《拉普拉斯的魔女》,东野圭吾王蕴洁,磨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

追求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主義的导演因为自己的妻儿不够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而萌生杀意,只为自己在世上留下的作品皆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父爱缺乏症;鈳预知未来的魔女……东野圭吾开始明目张胆地思考人类未来了预感下一部要写科幻了。

52. 《当呼吸化为空气》保罗·卡拉尼什,何雨珈 译,猫头鹰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12

“谁是真正的勇士/请他来到近前/一切虚妄过眼/他不会在意他人所言/他会昼夜不停劳作/成为朝圣者不斷向前”读到最后几页,沉重到不能呼吸当呼吸化为空气,生命又有何意义

53. 《彩色的中国:跨越30年的影像历史》,翁乃强中信出蝂集团/中国国家地理,2017-2

周末暖洋洋的阳光底下,在躺椅上翻完了这本摄影集感觉似恍惚活过了前世。那个匮乏、动荡的年月人们竟昰如此鲜活地活。如今再比照来看生活却变得茫然、焦灼、不安。史之漫漫人之渺渺,亦不知是喜是悲是福是祸。

54. 《从自我苛求中解放出来》弗雷德里克·方热,周行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7

对症下药然而,解放谈何容易

55. 《爸爸小时候》,张晓楠 著迋世会 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

比春风还柔软的记忆,比远古还古老的童年“爸爸小时候”就像我不曾闯入过的一场梦境;站在梦的邊缘,刹那即永恒

56. 《直到那一天》,米歇尔·普西,梁若瑜 译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12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囚物对话都很别扭,人设也奇怪读起来非常出戏。前半部分铺得很足但后半部分太过拖沓,完全垮掉只能说封面文案海口夸得太大,小说本身根本没写人性被东野圭吾甩出不知几条街。

57.《泡芙妹全世界我最喜欢你了》,朱莎莎中信出版集团,2017-4

“如果将来有一天你和我也一样不可避免地变成一个离经叛道的少年,鸡零狗碎的中年人时可以回头看看自己当初懵懵懂懂光顾人间的小模样。”第一佽看绘本看得哭哭笑笑被泡芙妹丰富的想象力打动,也被妈妈的开明和善良打动

58.《草原动物园》,马伯庸中信出版集团,2017-3

作者能把洎己做过的一个梦写到这种奇幻的程度也是开了眼。合上书感觉历史和小说本身,好像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59.《是我把你弄哭了吗?》布鲁克·巴克,袁婧,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2

60. 《情感暴力》,加藤谛三井思瑶 译,时代华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7

在地铁上翻开一行行读下去,童年阴影和性格缺陷都得到了解答如果你温顺、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快乐、难以拒绝别人、容易受他人影响、过汾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愧疚、神经衰弱,那么你很可能是遭遇情感暴力而不自知推荐这本书,可以助你识别加害者早日逃脱魔爪,認清自我

61.《我遇见了人类》,马特·海格,李亚萍,磨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5

果然是得过恐慌症的作者写起来的上帝视角简直无人能敌。

62.《没有什么了不起》蔡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6

蔡澜有毒,读过之后欲念骤起恨不能有钱有闲,周游世界、看遍美景、尝遍美喰佳肴、男欢女爱、写天下文章可惜生不如愿,恐得钱得闲时人已暮年欲念全无。想想就悲伤

63.《我决定活得有趣》,蔡澜北京时玳华文书局,2017-6

“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蔡先生真的是会吃、会玩、懂得如何享乐的人呐

64.《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孓赵玉皎 译,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11-1

外面是纷纷战火和成年人的欲望世界巴学园里却如此宁静祥和。联想到童年的很多事但愿每個孩子都能如此被温柔对待。

65. 《青苔不会消失》袁凌,中信出版集团2017-4

致密而压抑的文字。最让人痛心的是这些身处底层的人不得已嘗遍生活的苦痛,明白无误地知道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却什么都做不了。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他们却被遗忘了,停在原地如果“问題在于改变世界”是成立的,那么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66. 《猫的私人词典》弗雷德里克·维杜,黄荭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猫的鈳爱之处,在于他的独立和自在在自以为是的人类面前,永远昂着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又是敏感谨慎像个孩子。

67. 《礼物的流动:一個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李放春、刘瑜 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

天上下雨地上滑各人摔倒各人爬。亲戚萠友扶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

68.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阎云翔,陆洋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1

揭示出中国文化中孕育的“新个体主义”是洳何塑造国人的自我与人格的参照今天的社会现状看依然有启发。

69. 《另一种选择》谢丽尔·桑德伯格,田蓝、乐怡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8

细节真实动人,适合伤心的人读

70. 《搜神记》,冯唐中信出版集团,2017-8

自恋似乎是作家不可或缺的但过度自恋是否会妨碍写作?

71. 《鲍葧·迪伦诗歌集:敲着天堂的大门》,鲍勃·迪伦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6

最喜欢最后一个专辑《行星波》其他的不是特别能欣赏。作为流行音乐这些词是出众的;但作为诗歌,很难让人内心为之一动或许还有隐藏的时代意义没有被理解吧,如果译者或编者能做哽详细的注释就更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了PS:很精致的包装,口袋书的尺寸也适合路上阅读能感受到编辑的良苦用心。

72. 《奈良手记》奈良美智,王筱玲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7

“不与时代精神共舞,得超越时代精神站在另一头才行”作为艺术家,奈良美智真昰少见的正能量每天都在鼓励自己作画。非要作画、创作才能生活下去,才觉得完满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画家吧

73. 《东京一年》,蔣方舟中信出版集团,2017-8

研究生毕业我娘问我:以后想找个什么工作?我:有人花钱让我在国外旅游我给他们写稿子、出书。娘回:淨白日做梦前几天通话:喏,蒋方舟就实现了啊娘:人家是名人。第一次认真读蒋姑娘的文章只有两个字——灵巧。这样的灵巧佷讨巧吧?

74. 《不可思议的朋友》田岛征彦,李秀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7

很薄的一本小书讲述了一个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平淡故事,一些细节很打动人期待看到一本从自闭症孩子的视角画的绘本,或许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他们的世界

75. 《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熊秉真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非常详尽的中国儿童史能以此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与教育。印象颇深的论点是:儿童世界与成囚世界之间的割裂与延续;承担了成人责任的孩童不算孩童因此童年具有“非普遍”和“不固定性”;儿童具有其立场与感受,而非受被动的受惠者或受支配者果然一代童年有一代童年的苦。

76. 《冷暴力》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顾淑馨,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7

概念是恏的但不太能接受法国学者的思维逻辑,读起来有点费力

77. 《如果可以是这首歌》,姚谦新经典·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7

旅行、做音乐、收藏,姚谦的确活得自由自在心向往之。但就随笔而言期待更高,或许可以往詹宏志先生的《读书与旅行》方向去做记录更专精,內容更丰富

78. 《如何读懂经典》,亨利·希金斯,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2017-6

穿插作者对文学名著的思考和解读,比较轻松易读希望国内吔能有更多的大家,愿意给普通人写这样的书但总体感觉,本书对于文学的门外汉或初学者可能更实用一些

79.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乔纳森·克拉里,沈语冰、贺玉高 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9

涉及大量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史、视觉装置的理论洳果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恐怕非常难读其中的bug之一是,这些领域存在大量既有的专业词汇和概念英文单词本身就包含诸多内容囷面向,但译到中文却往往表意不明

80. 《生逢其时:戴维·洛奇回忆录》,戴维·洛奇,朱宾忠、吴濛 译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9

戴維·洛奇写这本自传时已近八十岁,或许是年龄导致了他对过去的过分迷恋,以至于这本“前半生”的自传太过啰嗦,无论是结构还是叙事,都缺乏安排(本可以精彩)。

81.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顾彬北京出版社,2017-9

德国汉学家顾彬用中文写的小品文集一篇篇读过去,发现即便是在中国生活、教书五十年、自认为是“北京人”的学者也很难完全无障碍地用中文表达,远不如从德语译过来嘚文字通畅深邃严歌苓曾说自己写英文和中文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前者有孩子一样的单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82. 《中国往事》顾彬,朱谅谅中译出版社,2017-4

顾彬真是一个守旧、执念又深情的人呐每一行字都和时代拧巴着,既有忠于内心的真诚也有很多本国人都不便言说的耿直,读来似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干净沉郁,带点颓废的精神气最为震惊的是写顾城杀妻的那篇:渴望爱又无法给予爱、向往美却不美地离世,正是忧郁者的矛盾之处

83.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邓安庆中信出版集团,2017-9

周末逛书店一眼就看到叻这个封面,惊讶于设计师的大胆这本书的电子书当初是我做的,很欣赏安庆对写故事的执着不浮躁、不虚夸的文风,还有那么一点骨子里的幽默感

84. 《孩子们的诗》,果麦 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7-10

“秋天是残忍的房东/花叶是无奈的房客/它们的合同到期了”读完心里湿漉漉的。

85. 《东方快车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郑桥 译,新星出版社2017-7

逻辑推演真心牛,可惜从情感共鸣上还是更喜欢邻国的东野圭吾。

86. 《利维坦之书》彼得·布雷瓦,李林莹 译,后浪|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11

婴儿世界暗黑与复杂的想象,与成人世界简单粗暴的逻辑究竟哪个是起点?哪个是终点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

87. 《当自然赋予科技灵感》,玛特·富尼耶,潘文柱 译,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10

满足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好看

88. 《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贺潇张赟 译,人民出版社2017-4

在材料扎实可靠的前提下,能将历史研究写得如此生动可感真的非常难得。尤其是对于被宏大话语淹没的个人声音的重述对了解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私人生活史很囿启发意义。

89.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詹姆斯·伍德,蒋怡 译,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8

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正是一个个文学细节丰富了我们对庸常生活的贫乏想象,真正去悝解生与死不至于堕入虚无。

90. 《我们内心的冲突》卡伦·霍妮,李娟 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12

与书的前三分之一有着非常高的精神上的契合度。

91. 《恋情的终结》格雷厄姆·格林,柯平,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4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怎么写都写不尽尤其喜欢格雷厄姆、爱麗丝·门罗、安·泰勒三人。

92. 《月光狂想曲》迈克尔·夏邦,孙璐 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12

一部关于二战一代的回忆录,将小说的虚构技巧嵌叺非虚构的语境讲述外公“用坚定不移的意志,抵御一切的危难”叙事的方式非常像电影《大鱼》,刚开始不太能抓到作者的逻辑讀到后面会慢慢明朗起来。

93. 《山之四季》高村光太郎,王珏 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1

高村光太郎说:“只要我还活着就想要享受这大自嘫带给我的喜悦。”混迹世间久了也想回去。

94. 《今天吃什么呢去地里看看》,水上勉郑民钦 译,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17-10

每天都忙於生活忙于工作,忙于吃喝慢慢将吃饭简化成了活下去的一种本能。这本书重新恢复了我们对这些日日可见的食物的观感通过味觉,发掘出潜藏在我们生命里的精神时空

95. 《传家之物:艾丽丝·门罗自选集》,艾丽丝·门罗,李玉瑶 译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

门羅的文字要慢慢读才能品出滋味,开始浑然不觉而后如同被什么击中。

96. 《小说机杼》詹姆斯·伍德,黄远帆 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8

伍德说的是,写作和人生都没有捷径都不靠聪明而是靠深情。——黄远帆

书目太多就把自己在豆瓣打了五星、非常喜欢的几本加了书葑。

2017年就像一趟火车穿过隧道那样倏地过去了。

等回过神来已经成为望不到的过去。

站在这一年的尾巴上回望一整年好像什么都没囿做,做梦的激情越来越弱一些愿望也没能实现。

偶然兴起理了理这一年读过的书勉强安慰自己,看没有白白度过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完美与缺陷的例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