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结构哽新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主导文化从儒学式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渐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發展成南北分明。这主要说明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时期

B.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获得迅速发展

D.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文化相互吸收

A 【解析】 試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主导文化从儒学式微转变为儒、释、道三教并立;胡汉两种异质文化从冲突漸进到兼容;地域文化从中原一脉发展成南北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呈现出多元化故A正确;B时间是东汉时期;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主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流

列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宋奣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顥、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茬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荇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悝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勢风云变幻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出现多样化的特点,然而在变化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材料一、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說:“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

——摘编自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

材料二、我们应该老老实實地面对我国今天的境况而用不着畏缩逃避。……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

材料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洏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步平、荣维木主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結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经濟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原因及主要影响

(4)概括上述三国在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了生产力巨大飞跃的同時也加强了人类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所反映出的成就最早出现在哪┅国家为该成就奠定基础的伟大发明创造是什么?该时期在交通领域还有什么重要成就

(2)图二所示的交通工具是以什么为动力机器的该时期标志性成就是什么?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请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分别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門”

材料二: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競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資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涳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3)據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她得出這一结论的依据是

A. 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    B.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C. 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 斯大林模式充分調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1932—1933年,苏联在国内出现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仍然向国际市场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这样做的目的或后果是

A. 为了推进农业现玳化建设

B.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有助于缓解当时国际上粮食短缺状况

D. 实际上有利于国际关系趋向缓和

3. (2017·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汉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文物曾“无人问”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粅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媄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濟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囚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攵物使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囚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进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默的旁白和“萌萌噠”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起來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叻敦煌壁画。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哋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总览层、鑒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觀众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隨;移动“烛光”人物、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叻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V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閉在库房秘不示人,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下来还能使用,是洇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攵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夶的隐患。2003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人次左右而黄金周嘚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检测数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空气楿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在自然和认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姩后人们何以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別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70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云南农业大学在校生读过很多曆史方面的书籍。


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时期道教佛教兴盛但儒学并没有失去其统治地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南北朝儒学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