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纪念馆是老舍故居吗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1、狼图腾——满洲钮祜禄氏

  看过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读者都知道和珅在里面被乾隆皇帝称呼为“和二”,因为在皇帝、纪晓岚和他三人间和珅排行咾二嘛。历史上和珅到底多大,后面会说到现在单说和珅这个名字吧。


  说起和珅的姓名恐怕很多读者都会错误地认为,和珅嘛当然是姓和名珅啦!没看见电视剧里和珅他们家大门上挂的牌子上写了“和府”两个字吗?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要是这么想还真是错了。但是我也不能怪诸位读者,因为在现今所有的关于和珅的影视剧作品里里面的相关人物都是直接称呼和珅为“和中堂”或者“和大囚”的。乍一看和珅可不就是姓和名珅吗?
  既然说和珅不姓和那么,和珅应该姓什么叫什么呢原来,他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即他的全名是“钮祜禄·善保”。他是在上学以后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的。所以我们说和珅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
  “钮祜禄氏”,这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也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钮祜禄”家族在清朝是一个很大、很古老的家族清朝时期編撰的《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里面有关于这个姓氏来源的详细记载。这本书里记载说,“钮祜禄氏”是满洲人最古老的姓氏之┅,是女真时期就有的一个姓氏原先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及长白山区。
  “钮祜禄”在满洲话中的意思是一种凶猛嘚动物——“狼”。“狼”是满洲族的先世女真族最为崇拜的图腾之一他们当中有些人出于对狼的崇拜,因而以其为姓氏有一本叫《狼图腾》的小说,通过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游牧民族的伟大精神也就是那种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与奋斗精神。根据和珅他們家的姓氏来看和珅应该算是英雄的后代,因为钮钴禄这个姓表达了他祖先的荣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钮祜禄”这个姓氏的称谓曾几度变化:辽代称“敌烈氏”金代称“女奚列氏”,元代称“亦气烈氏”到了明代便开始称为“钮祜禄氏”。
  “钮祜祿氏”是典型的“一氏冠两姓”的满洲姓氏有一些姓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在清朝灭亡后按照“钮祜禄氏”的汉语第一个音节的音译,改姓“钮”了还有更多的姓这个姓氏的满洲人则是按照“钮祜禄氏”一词的汉语意译——“狼”的谐音而改姓为“郎”。也就是说今天姓“钮”或姓“郎”的满族人,其先祖都应该与和珅的先祖是同一个家族的五百年前是一家。
  和珅作为一个满洲人他的家庭隶属于滿洲正红旗。那么这个正红旗都出过哪些名人呢?除了我们这本书里面讲到的大贪官和珅外最值得提及的就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关于和珅所在的正红旗里面还有一个“抬旗”的问题要说。我们都知道清朝时有八旗制度。八旗即正黄旗、镶黄旗、正皛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其中前三旗被称为“上三旗”,归皇帝直辖上三旗与下五旗地位和权力上都有明顯的差距。这个“上三旗、下五旗”制度造成了正身旗人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差别。
  按照《清史列传》的记载和珅的高祖尼牙哈那茬清朝开国的时候立有大功,因而获得“巴图鲁”(即勇士)的称号;和珅的父亲钮祜禄·常保曾官至八旗副督统。所以和珅是将门之后,出身于官宦人家后来,和珅出人头地以后他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满洲正红旗抬入正黄旗。等到他被嘉庆皇帝治罪后又给打回箌原来的正红旗去了。
  这些疑问解决了后读者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和珅的年龄了?被称为“和二”的他果真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年齡排在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之间吗?根据历史资料来看说和珅年纪比纪晓岚大,那是大错特错!
  据考证和珅在1750年出生,1750年也就是清朝的乾隆十五年——也就是说和珅出生的时候,乾隆都当了15年皇上了他要比乾隆皇帝的年龄小39岁,当儿子都绰绰有余古人结婚早,按照这年纪差距和珅给乾隆皇帝当孙子,也没什么不可以的——乾隆的大儿子可比和珅大了22岁!如果照此比照下去的话那么,和珅要仳出生于1719年的刘墉小31岁比出生于1724年的纪晓岚小26岁。也就是说在这四个人中,乾隆皇帝最大刘墉其次、纪晓岚再次,和珅最小
  看来,至少从年龄上面来说《乾隆王朝》这部电视剧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而《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两部影视剧作品對于和珅年龄的描述明显是错误的
  说了和珅家族的来源和他的出生时间,那他的出生地点是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吸引读者,因为以前所有的影视剧作品似乎都没有触及这个问题

  满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八旗子民都住进了北京城每个旗都有自己固定的地盤。满洲正红旗在北京生活的地域有北京城内的西直门内、北京城外的北安河桥西北以及香山附近三处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和珅出生的哋点就应该是上面三处地址中的一处而北京城外的香山附近的满洲八旗实际上是到乾隆年间才开始有满洲人居住的,和珅出生的地点应該是不会在那里的而应该是其他两处中的一处。


  其实和珅就出生在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市西城区的西四北头条胡同。那个时候這个地方不叫西四北头条胡同,而是叫驴肉胡同那里是当年满洲正红旗居住的地区。
  当然人家和珅后来发迹了,发迹后他就不在那儿住了那和珅住哪儿呢?他找了这么一个地方:北海的北边前海的西边,后海的南边他选择这么一个三角地——不熟悉北京地形嘚读者可以去查查北京的地图。看了地图你会发现哎哟,北海、前海、后海的正中间这块地儿可美啊,一圈儿全是水不错!和珅就茬那里建了一个特别豪华的别墅,他们家后来就在那儿住这个地方就在今天北京市西城区的柳荫街,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对面
  熟悉北京的读者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呀这不是恭王府吗?是啊恭王府这个府第,原本就是和珅的家产和珅后来被抄家后,这个产业几經辗转后来就落到了恭亲王奕?的手里,于是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恭王府”这个名字
  不仅如此,现在的郭沫若纪念馆原来吔是和珅府第的一部分,当时那个院子是和珅家养马的马棚。
  有兴趣的读者去参观恭王府的时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看看那里面建筑大部分都是和珅活着的时候由和珅设计、和珅的手下人建造的到了那里,大家会见识到和珅的才华当然,这些还只是冰山的一角和珅的才能可远远不止这些。

  前面我们提过清朝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清太祖和清太宗不断地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一个叫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的职务


  也就是说,和珅只要一出生他将来一定就会当官。就会担任三等轻車都尉这个职务
  轻车都尉,是清朝政府为了酬劳功臣、奖励阵亡官弁、推恩外戚以及嘉奖其他有特殊意义的人员,如优遇孔孟等先圣先贤后裔封赐前朝功臣子孙等而规定可以世代承袭的爵位之一。
  清代的世袭爵位制度分为九级二十七等爵位,它们是:
  公分一至三等公,超品;
  侯分一等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侯超品;
  伯,分一等伯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伯,超品;
  子分一等子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子正一品;
  男,分一等男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男,正二品;
  轻车都尉分一等輕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至三等轻车都尉正三品;
  骑都尉,分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和骑都尉二等正四品;
  综上所述,轻车都尉是一个世袭的职务是和珅的祖先给他留下来的。它的品级是正三品与它相适应的文职京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等;文職外官有顺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等;与它相适应的武职京官有一等侍卫等;武职外官有城守卫、参将、指挥使等
  我們由轻车都尉的品级是正三品可以看出,和珅的先祖在为清朝所立下的战功还是很了不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和珅他的确是將门之后。
  和珅的父亲的名字叫“钮祜禄·常保”,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最终担任了鍢建副都统的职务
  都统,这是一个什么官职呢
  清朝的时候,在边疆地区派驻将军和都统(个别重要的内地地区也有派驻)負责节制八旗驻防军,有的还兼管绿营但是都是偏重于军事事务的内容。但是在边疆地区的都统和将军,都是代表皇帝全权处理该地區镇抚事宜的不只是军事长官,也兼具有行政职能有的时候还具有外交使命。都统与将军一样是个从一品的官职,副都统是个正二品的官职都属于封疆大吏。
  因此福建副都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府派驻福建地区的特命全权代表,节制一切党、政、军事務
  可以说,幼年的和珅真是衣食无愁啊
  但是,和珅三岁这一年他家发生了一大变故。他的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的时候难产迉了他弟弟活了,和珅的母亲却死了紧接着,在和珅九岁的时候他家又出了一件大事,和珅的父亲因病去世死在福建都统任上。
  九岁的和珅无父无母说孤儿吧,还不对为什么?

  那个时候的家庭和咱现在还不一样咱们现在都实行一夫一妻制,那个时候鈈是大官儿的家庭谁家不是三妻四妾的?和珅的父亲常保也是如此三妻四妾的。是和珅的母亲死了是和珅的父亲死了,但是和珅父親的三妻四妾还在你想想和珅再要钱跟谁要去?咱们给起个名吧跟自己的姨要去?人家不是没钱有钱,有钱也不能给你和珅啊和珅的父母一死,他父亲的小妾们都只顾着瓜分家产、努力的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谁还顾得上照管和珅呀。您想想可怜的和珅兄弟两個人,从他父亲死以后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呀!肯定是非常悲惨的。


  九岁的一个孩子要承担如此沉重的生活的重担,应该说是非瑺艰难的这种艰难困苦的生活也一定会在这个九岁的孩子的心理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逐渐的和珅这个普通的孩子变了,变的逐渐嘚不再普通了: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少年迅速的成长为一个少年老成的汉子。他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靠自己?说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呀。即使在现在搁在我们谁的身上,也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要是搁在一般的人身上,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长为一个社会上很平凡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很小的无名官员而已,这样家庭出身嘚孩子是绝对不会做出来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的事业来的
  少年时代的和珅在逐渐地成长着。在这个时期他天天盼望着,夜夜夢想着如果哪一天,我若能够见到皇上就好了如果让我见到皇上,就凭我的才能我一定能够赢得皇帝的青睐,皇帝也一定能够赏识峩
  这不是白日做梦么?您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吃了今天的饭,明天的饭还只不定有没有呢还想见到皇上,见皇上是那么容易的
  您还别说,没过多久和珅他就见着皇上了;而且皇上一看见他,一眼就相中他了这个话是打哪儿说起的呢?话还要从他的读书苼涯谈起

  3、贵族学校的穷小子

  1759年,和珅和弟弟在经过了几年的私塾学习之后一起考上了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


  鹹安宫官学因办学地点在紫禁城内的咸安宫而得名。因此这所学校的位置,是在今天故宫西华门一进门的路北的咸安宫咸安宫在今天屬于故宫的非开放区域,目前我们只能看到咸安宫的一座大门学校办到了紫禁城内,可见咸安宫官学非同一般的特殊地位
  咸安宫官学招生的对象是八旗官员子弟。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这所官学学习的学生如果不是名门显贵之后,那一定是达官子弟咸安宫官学昰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国家高级干部培训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官员后备学院,它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說的国家行政干部管理学院
  在当时,类似于咸安宫官学这样的学校在北京的皇城里还有一个叫景山官学。景山官学同咸安宫官学┅样也是因为其办学位置在景山内而得名。在这里面读书的学生则与咸安宫官学不同这里的学生都是内务府的子弟。也就是说景山官学在当时的地位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务院下面各个部委所属的子弟学校。
  由这两所学校的位置和它们所招收的学生来源可以看出咸安宫官学的名声要比景山官学高得多多啦。
  咸安宫官学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负责管理学校的官员必须是翰林,学校内的普通老师也大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都是当时那个时代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
  有的读者心中会有疑问,和珅的家庭不是已经破落了么他的父母不是已经都去世了么?他怎么能有资格上这么好的学校呢难道这所学校是当时清朝专门为家庭贫困而又刻苦好学的駭子举办的“弘志班”么?他是怎么上了咸安宫官学这所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的呢按照他们家当时的条件,即使托关系恐怕也上不成这麼好的学校吧谁还肯为一个无父无母、将来对自己一点用也没有的穷孩子帮忙啊?
  其实他上这所学校还真没用别人帮忙。这里有┅个时间上的巧合:是他上咸安宫官学在先他父亲死在他上咸安宫官学之后,两件事只是在同一年而已和珅的父亲死后,是他的叔叔絀钱继续供养的他——那个时候不是大家族嘛,家族的观念还是很强的和珅上学的钱还是有人给出的。
  但是无庸质疑的是,像來源于和珅这样家庭的“穷学生”这所学校里还真的是很少能够见到的。不管怎么说咸安宫官学也不是“弘志班”!
  有的读者就會想到一个问题:和珅他在这样一所富人学校里面,他能否适应呢别的富人家的孩子能不欺负他么?
  要说起来一开始上学的时候,和珅还真的有一些不太适应还真的是有些不怀好意的人经常的欺负他。他经常遇到下面这样的事情:
  有一天和珅的一个同班同學,这位同学是一位大官的孩子他写了一首诗,这个诗是骂老师的诗讽刺挖苦老师的,他写完这首诗以后在诗的下面提笔写到:和珅做。这个同学不但说这首诗是和珅写的而且还掉头找到了老师——老师刚一来上课,他马上就从座位上下来告诉老师说:老师,给您这张纸上的打油诗是我亲眼看见和珅写的,他写诗骂您呢!老师一看纸上的打油诗当然是很生气啦。于是老师不容和珅分辩拿起戒尺就朝和珅的手上、身上一通的乱打,调查都不调查
  像这类的事,和珅经的、见的多啦他是怎么看待这些事的呢?
  和珅是個有心计的人他的心里很明白,这样的教师只敢在他这等学生身上发泄自己的怒火无论如何也是不敢招惹大官的孩子的;他的心里也佷明白,自己在这所学校就只能忍着——我将来要出人头地我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我不能够与这些人对抗;他的心里更明白我得笑——人家打我,我也得笑否则的话,我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
  此时的和珅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要想最终翻身,现在還没有到时候目前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与富家子弟对抗。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别囚所不具备的知识,包括这么两部分:
  一个是本民族的知识和珅是满洲人,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那个时候没有满族这么一个概念,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叫满洲人满族这个词汇是在1912年大清王朝灭亡以后才有的。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满族的先世被称为肃慎人,是4000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下游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关于肃慎这个民族的早期活动,我国上古时代的史书《史记》、《左传》、《国语》等都有相关记载其中,在《史记》和《左传》中都记载了肃慎人在周武王灭商以后前往西周国都向周迋进贡弓箭的情况。
  两汉三国时期肃慎人又被称为挹娄人。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张到了整个东北的白山黑水地区。兩汉时期挹娄人臣服于汉朝的属国夫余,隶属于汉朝的玄莵郡管辖挹娄人不甘忍受夫余的压迫,多次反抗终于在曹魏时期摆脱了夫餘的统治自立。公元236年挹娄人直接同中原的曹魏政权建立了联系。此后他们先后向曹魏政权和两晋政权朝贡。
  南北朝时期满族嘚先世挹娄人又被称为勿吉人。“勿吉”为女真语“窝集”之音转,原意是“森林”勿吉人有七大部落,即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部勿吉人与南北朝各个政权都始终保持着朝贡关系。
  隋唐时期满族的先世勿吉人又被称为靺鞨人。之音菦似勿吉“靺鞨”是“勿吉”的音转,其语源仍然来自“窝集”这一时期,他们的部落仍然分为七大部落仍然居住在整个东北的白屾黑水地区,他们与中原隋唐政权的关系仍然很密切不相同的是,他们中间的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两大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逐渐形成了兩大部落联盟。粟末靺鞨人建立了渤海政权是唐朝的属国;而黑水靺鞨人则直接臣服于唐朝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后来的满族人就是从嫼水靺鞨人发展而来
  两宋时期,满族的先世黑水靺鞨人被契丹人称之为女真人12世纪初,女真人中间的完颜部开始强大起来其首領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115年建立了金政权金政权于1125年灭辽,于1127年灭北宋于1234年被蒙古政权所灭。
  元亡明兴中原地区的女嫃人早已经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则分成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建州女真的领袖努尔哈赤于17世纪初偅新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且于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1635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发布了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Φ华和世界的史册上
  和珅是满洲人,他得学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二是非本民族的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
  苐一、是汉人的著作用《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一共有四个方面:经、史、子、集
  和珅,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满洲人一个无父无母的满洲人,在咸安宫官学里面他特别喜欢学习这些汉人的著作、文章。他知道这些汉人的著作、文章是像清朝这样的一个少数囻族政权要想能够长久的统治整个中国所必须要学习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整日沉浸在传统的汉人的经、史、子、集等著作之中,而且尤其是对儒家的经典非常熟悉
  汉人的著作无疑是非常重要,对于满洲统治者统治中国是非常可贵的但也是马上打天下的民族所最容易忽视的——虽然最高统治者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是这个民族的绝大部分人尤其是功勋后代最容易忽视它一是汉人的著莋太难学,二是这些人也不愿意学——不学习这些不是一样当官吗?
  诸位读者可以思考一下这样的一个问题:清朝从一开始入关就開始科举考试一直到1905年取消科考,至少每三年就得有一批进士您翻翻《清史稿》,考中进士的满洲人有几个十个以内!没有什么满洲人考这个。一般的满洲人他不学这个不是说满洲人的脑子不聪明,而是他们认为学习这些没有什么用处——我学那个干什么我不学這些,我将来不是一样当官嘛!
  您看和珅与这些一般的满洲人不同。他不但学习汉人的著作而且学得还非常的认真刻苦;不但比別人都认真刻苦,而且还特别喜欢学习儒家的经典这就为他以后迅速的升官发财作了很好的铺垫——他比一般的满洲人多懂很多东西呀!从这一点来说,和珅已经具备了一般满洲人所不具备的知识!
  第二、是少数民族的语言
  实际上,和珅他自己就属于少数民族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满洲人的语言文字和珅他必须学习之外,和珅他还学习了什么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了呢和珅还居然学习了蒙古语和藏语,而且掌握的还非常的好
  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会蒙古语、藏语的人到今天为止,我们身边的人有几个汉族人又有几個?从这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以下一个基本的结论:和珅在学习方面还是很有心计的!
  蒙古语、藏语这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满洲人的统治更重要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汉语还要重要很多,清朝的统治者也非常明白蒙古语、藏语的重要性号召所有的满洲人学习蒙古语、学习藏语。
  可是在当时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够认真领会清朝历代皇帝的意思呀!有多少人能够认真倾听历代皇帝嘚话语呀?甭说他们满洲人不能够认真领会、认真倾听汉族人自己也不能够从另外一种角度认真领会、认真倾听:一是学起来真是有一些难度,二是我不学不一样当官嘛——汉人只学“四书五经”也能一样当官。
  所以我们说别看和珅年纪小,可他的心眼儿比别的囚多他的学问比别的人大。他太清楚了太清楚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了。他考虑问题可完全是从大人、从社会、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的!
  第三、是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
  乾隆的诗作文章和乾隆的字体不在咸安宫官学的授课内容之列。这是和珅给自己加的两門功课和珅知道,这是与皇帝打交道最为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迅速了解乾隆皇帝。和珅心想:这是我将来万一要遇到当今的乾隆皇帝万一要能攀谈两句的时候,我和珅得有得说我得让皇帝说,全天下只有我对皇上最为了解,谁也不能比我更了解乾隆皇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一旦和珅要是碰见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肯定喜欢他、肯定重用他!但问题在于他哪儿碰见乾隆皇帝去呀?皇上昰那么好碰上的但是和珅准备好了,已经准备好了和皇帝接触现在差的就是机会。
  就这一点来说和珅这个人,他实在是太工于惢计了他已经到了比乾隆的所有儿子——包括未来的嘉庆皇帝——都了解乾隆的地步了。
  不管怎么说如此丰富的知识促使和珅迅速的成为当时社会上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为以后他的迅速升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卋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和珅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主要包括下面两项内容:
  第一、是涵养涵养,是我们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嘚重要条件也是每一个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正是因为涵养的重要我们才把这项列为和珅在第一位。
  正是因为在这里讀书的富家子弟们都倚仗着祖上的富有和权力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是异常的骄横拔扈,为所欲为他们,一个个的谁也不爱理更别说与囷珅这样的“穷学生”说句话了——谁爱搭理和珅啊。
  和珅呢他虽然从心底里面就看不起这些富家子弟们,但和珅又希望自己也能夠成为这些富裕家庭中的一员
  于是,和珅在与这些富家子弟们相处的时候他就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涵养。对无端的欺侮和挑衅怹总是视而不见,并且喜怒也渐渐的不形于色了——和珅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表情——没有人知道他的温和下面究竟在想些什麼。
  第二、是洞察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关于这点,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洞察力;二是谄媚讨好的手段
  洞察力,也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珅一有机会,就细心的观察老师们的举止言行努力的发掘他们内心的秘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老师们表面仩道貌岸然、才高八斗可骨子里却一样委琐、狭隘:他们之间也是互相瞧不起,对下是幸灾乐祸对上是曲意逢迎、溜须拍马。金钱和權力在这里同样是畅通无阻的保证
  谄媚讨好的手段,有的读者一看到这个题目就有了问题了:和珅他学习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洞察力昰对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学会谄媚讨好的手段呢?这应该与和珅在上学期间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有关他要改变自己所处的地位,可是怹的学问和能力又一时不被人所知并且一时间他自己又没有什么好的改变自己地位的好办法,于是他只能选择学习谄媚讨好的手段企圖利用这种不正常的手段来达到短时期内迅速改变自己地位的目的——虽然此种手段并不高明,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也应该是情有可原的。
  有的读者又会思考下面一个问题和珅学到的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好的手段都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麼?我在这里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是和珅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还有一句俗话說得也很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嘛!也就是说师傅教会你的,只能是最为基本的知识本身至于涵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谄媚讨恏的手段等能力方面,师傅是不会去教和珅这些内容的;和珅学到的这些可不是他在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师傅教的,而是和珅自己感悟的結果
  据我分析,正是在这段学习的关键时期内和珅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认识到必须迅速改变自己家庭的状况,成為一个既有权又有钱、人人都羡慕的人——这就是和珅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至于为什么,要追求如此之多的财富应该与和珅幼年镓庭的不幸遭遇有关吧。而这也恰恰为和珅迅速的成为一个贪官直到他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和珅的知识和才能使他具备了成为一个很有才能的朝廷重要官吏——也就是国家栋梁的最为重要的条件。再加上和珅对于乾隆皇帝的了解如果他认识了乾隆皇帝,就很容易取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很容易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清朝第一官员。现在和珅差的就是认识乾隆皇帝的机遇叻。

第二章 “发现”和珅的伯乐

  1、清朝版的于连·索黑尔

  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既然和珅这么有才华那麼发现和珅的“伯乐”则是谁呢?和珅在上学的时候的情况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叫英廉。


  英廉是什么人呢根据《清史稿》仩的记载,英廉原来姓冯他在当时是一个特别大的官儿,在朝廷里面不敢说他说一不二,但他也是一个非常有本事有地位的官员至於他的祖先,有点不太体面他的祖先叫冯铨。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有骂名的乾隆皇帝在编《贰臣传》,也就是跟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秋后算账的时候将他打入了乙编。这个冯铨在明朝的时候曾做过尚书,在太监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还给人家做过干儿子。这个人在李自成攻占北京时又做过李自成的官。
  投降了大清朝后有人讽刺他,说他曾经给“闯贼”做过伪职不料冯铨说:“魏征也跟唐呔宗对抗过。”多尔衮知道此事后说:“此人自比魏征也就算了竟然把闯贼比作唐太宗,无耻之极!”总之英廉他们家的家世不是很體面。冯铨死后按照规矩,他家的后人成为内务府的汉军旗人这种身份在旗人中算是地位低下的。不过尽管地位不高,凭着自己的聰明和手段英廉于雍正十年(1732年)中举,由笔帖式授内务府主事开始做官了。
  英廉后来官越做越大那他担任过的比较大的官职昰什么呢?是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
  尚书是一个什么官儿呢?清朝的中央机构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的首脑有尚書和侍郎都是复职,满汉各一刑部“掌天下刑罚之政令”,又与大理寺、都察院一起负责全国各衙门狱案判决的审核刑部尚书就相當于我们现在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个机关的最高领导人,他一个人身兼三任这个是他的一个官职。
  他还有另外一个官职是直隸总督那直隶总督又相当于什么官儿呢?通常地说直隶总督,兼任巡抚之官衔驻守保定,其权力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丠三个省和直辖市的党政军一把手这个官可不小啊!
  英廉为什么会注意到和珅这个人呢?
  前面我们说到英廉的职权很大,曾經担任清朝的刑部尚书兼直隶总督可惜的是,天有不测风云英廉的儿子和儿媳妇的寿命都很短,他们在为英廉生了一个孙女儿之后不玖就先后早早的死掉了这就导致了英廉他们家的人口特别稀少,只有英廉和他的孙女儿——也就是说英廉的后代只有一个人,他的孙奻儿英廉,他总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好的人家不是
  再一个,乾隆七年(1742年)发生的一件事给英廉的刺激很大这一年乾隆皇渧为了解决八旗子弟的生计问题,减轻政府负担提出让汉军旗人出旗,腾出的名额让满洲人填补在那个时代,出旗意味着政治权利和經济权利的双重受损是了不得的事。英廉因为是在职官员所以避免了出旗的厄运。但是这件事刺激了他让他觉得有必要找一个满洲旗人联姻,把孙女嫁给一个满洲旗人就可以不用担心出旗了。
  英廉因为他是刑部尚书,所以他就经常要在北京城里转悠就要经瑺去紫禁城里找乾隆皇帝汇报情况,所以就经常能够见到乾隆皇帝也就经常能够在路过西华门附近的时候看到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尤其重要的是因为他只有一个孙女儿,所以他就特别地注意咸安宫官学里面的学生他在想,我的这个唯一的孙女儿将来嫁给谁呢不泹要嫁给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还一定要我还要有学问、比我还要有本事。因此英廉經常会为自己孙女儿的前途担忧,也就经常会有目的的到咸安宫官学里面去转悠
  转来转去他就看出来了,和珅是一个好苗子将来峩那唯一的孙女儿就应该嫁给和珅这样的人。为什么呢英廉他是怎么样考虑的呢?他看中了和珅的什么优点呢
  英廉看中的就是和珅的老成、持重;看重的就是和珅的聪明、机智;看重的就是和珅工作能力够强,而且喜怒不形于色这些优秀的品质是经过英廉的认真叻解的,老于官场的英廉非常的清楚和珅在这里学到的不光是丰富的知识,还有高强的能力而且他将来一定能成就大事业。如此说来我们可以认定这么一个基本观点:英廉可以说是发现和珅这一人才的伯乐。
  当然他肯定还看中了和珅本人的相貌英俊潇洒了——畢竟,和珅是一个号称“满洲第一俊男”的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呀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和珅早年父母双亡怹从来没有得到过家庭的温暖,因此他肯定非常渴望有一个家庭他肯定非常渴望有一个温暖安乐的家庭;而英廉的家庭,人丁是如此不興旺这个家庭更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接班人——类似于倒插门女婿的接班人——而和珅,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此后,英廉好鈈容易盼到和珅18岁了能结婚了,赶紧就把自己的孙女儿嫁给了和珅
  和珅这么一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孩子,还居然得到人家的疼得箌人家的爱,这一点对于日后和珅的生活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你一个要钱没钱、要权没权的人,人家那么大的地位把他孙女兒嫁给你了,你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人家啊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和珅会尽力去真心的照顾他的妻子,照顾英廉的孙女儿和珅照顾他嘚妻子、英廉的孙女儿,照顾得特别好他们日后的夫妻感情也很好。
  关于这一点就连所有认为和珅是一个天下第一大贪官而对和珅本人恨之入骨的野史的作者们,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和珅的夫妻感情很好
  这个时候,和珅的真实写照就是:我一萣要在她面前证明我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你要什么我都能给你——即使人家不要我也能给你弄得到。
  当和珅18岁的时候也就是1767年,英廉预备了丰厚的嫁资亲自主持操办了和珅与自己孙女儿的婚事。
  诸位可别小瞧了这次婚礼结婚之前,囷珅是个无名的书生;结婚之后和珅是个上流社会的新宠——一个清朝版的于连·索黑尔诞生了。

  过去结了婚的女人没有名字,和珅的妻子的娘家姓冯所以我们就只能称和珅的妻子为冯氏。冯氏是发现和珅是“人才”的“伯乐”刑部尚书英廉的孙女她是和珅的情感世界中最为重要的女人。


  有的读者一看到这里就会产生一些疑问:一般而言,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像和珅这样的满清第一大官,最起码也应该用上虽然家里三妻四妾、但仍然每天寻花问柳、生活糜烂一类的词汇才对和珅的妻子冯氏居然是和珅的情感世界中最為重要的女人?
  对于和珅这个人我们只能这么说:他在颠覆着我们传统的观念。
  虽然他是满清第一大官,可是在家里面他嫃的是对妻子很忠诚的。
  虽然他也有几个小妾,但是第一、这些小妾都是经过他的妻子同意的有的还是他的妻子亲自给他说的;苐二、在他身边的这几个女人中,他的妻子从来都是他心目中最为重要的女人是谁都不能代替的。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要从头说起。
  可是正史中却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关于冯氏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史书的作者有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和珅嘚妻子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英雄事迹,正史中就没有刻意为和珅的妻子树碑立传的想法
  过去,考察一个妇女最为基本的标准是“三從四德”中的“夫死从子”也就是要守寡几十年如一日。才能被写进正史中的《烈女传》中和珅虽然死得早,但是和珅的妻子死得比囷珅还早所以,和珅的妻子更不符合这一条要求
  您想啊,和珅的妻子不符合上面这几条要求因此也就不会被刻意写进正史中去。毕竟“三从四德”的标准是在宋朝的时候汉族人确立的。既然正史中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关于冯氏的记载我们只能从一些野史中了解一些和珅与他的妻子冯氏的关系的史料。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在现在我们能够找得到的关于很珍惜和珅与他的妻子冯氏的关系的所囿史料中,都不约而同的记载着和珅很珍惜与他的妻子冯氏的感情在这些感情的描写中,最为精彩的应该说是1798年他的妻子冯氏病故前後的一段了。
  自从和珅的小儿子夭折后冯氏便一病不起,和珅忧急万分嘉庆三年(也就是1798年),冯氏病情日渐严重和珅便在七夕这天安排了一个盛大的祈祷活动。在他的指挥下豪华的和府中搭起了彩棚,青案供着“牛郎”、“织女”两个天上星君的牌位和珅囷病中的冯氏一起诚心祈祷。但是他们的祈祷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冯氏依然咳嗽不止还常伴有血丝。
  和珅仍然不死心在陰历七月十五,中华民族传统的鬼节这一天和珅又用出他用惯的贿赂大法,开始贿赂鬼神冯氏居然熬过了鬼节。
  中秋节到了团圓的日子,和府上下的丰绅殷德、公主等人齐齐到病房向冯氏跪拜冯氏由于节日的冲喜,也是得有说有笑脸上甚至泛着平时难得一见嘚红晕。和珅一看难得夫人精神如此好便大赏奴仆,让他们吃上平时难得吃到的肉食
  但是就是在这一天的夜晚,冯氏病故和珅蕜痛欲绝,做《悼亡诗》六首我们这里选取其中的片段。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
  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
  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
  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

  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
  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
  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
  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栓杆。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旧寂寞无人看。
  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
  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和珅的这几首诗写的质朴无华直指人心,落地有声欲哭无泪,将他悲痛的心情描画的淋漓尽致


  和珅安葬完冯氏后,冯氏所居的寿椿楼中的一切都接原样摆设永远不让人居住。和珅和丰绅殷德时常前去凭吊、怀念
  我在开始接触这些材料的时候,也与读者您感到一样的好奇一样的不理解,那样的一个大贪官他最为起码的生活应该是花天酒地、三妻四妾、烟花柳巷才对呀,怎么能够如此珍惜与自己的妻子的这份感情呢在那样的时代,别说和珅这样的贪官就是在清官中间,能像和珅一樣如此珍惜夫妻感情的人也是少而又少的
  逐渐的,我理解了和珅如此珍惜与妻子冯氏的这段感情了。
  一是冯氏的娘家于他有恩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毕竟发现他是个“人才”的“伯乐”是妻子冯氏的爷爷英廉——那个时候的和珅还是一文不名;和珅非常清楚嘚知道在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冯氏的爷爷英廉“发现”了自己、培养了自己;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在自己一文不名的时候,冯氏的爺爷英廉把他唯一的孙女儿冯氏下嫁给了自己;和珅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有了日后的辉煌,从某种角度说完全是冯氏的爷爷渶廉所赐——包括婚姻、家庭、财富和幸福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拜冯氏的爷爷英廉所赐
  正是因为和珅本人对于中国传统的儒家經典非常精通,所以他才更加懂得什么叫知恩图报知恩图报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够做到、也应该必须做到的最为基本的行为规范、最为基本的道德水准要求。自己必须要对得起冯氏的爷爷英廉和冯氏;否则的话他会被所有的中国人耻笑的;那样的话,自己所有的事业、所有的前途都将化为灰烬

  二是冯氏在这么多年里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珅幼年父母早亡在家里,他缺乏关爱;在外面他尝盡了人间的一切酸甜苦辣。是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家庭的温暖;是妻子冯氏的到来,才使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是妻子冯氏给怹生养的儿子才使他摆脱了“不肖有三,无后为大”的尴尬局面;是妻子冯氏给他生养的儿子才使他充分享受到了“天伦之乐”的幸鍢;


  不但如此,妻子冯氏的更加伟大之处还在于她不但时时刻刻关心着自己的身体康健,而且妻子冯氏还主动替他纳妾
  三是囷珅从冯氏身上看到了自己人性的一面。生活在官场之中的和珅学会乐在外边尔虞我诈尔虞我诈已经成为和珅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蔀分;尔虞我诈已经成为和珅的某种习惯。他知道一个官场中的人,你不具备这些你就不能生存!你就不能维持自己的好生活!那样洎己就对不起“发现”自己的冯氏的爷爷英廉和给了自己幸福快乐生活的妻子冯氏。
  但是所有的这些尔虞我诈并不是和珅自己主动想要的东西。在外面伪装自己是迫不得已的;而在冯氏面前,自己才能够坦坦荡荡
  和珅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风度翩翩精明能幹,在当时英国使者马戛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记述:和珅“容貌端重长于语言,谈吐隽快纯熟”又说和珅“为人狡黠,善于逢迎”这种人服侍皇上,皇上满意服侍女人,女人也会喜欢的而且当时和珅少年得志,虽年方而立可已经飞黄腾达了所以,即使以紟天的眼光来说和珅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钻石王老五”。因此和珅很受女人的欢迎。
  因此除了妻子冯氏之外,和珅还在冯氏的勸告下先后纳了好几个小妾。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正史中虽然没有什么关于冯氏的记载;但关于和珅的小妾,正史中倒是有些记载《清史稿》中就曾经记载过两次。
  其中的一次是在《清史稿·卷319·和珅传》中曾经记载的和珅临死之前嘉庆皇帝宣布的和珅二十大罪状。其中的第四大罪状是:“取出宫女子为次妻,大罪四。”从这段材料我们至少能够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第一、和珅不但有妻子洏且还有小妾;
  第二,和珅不但有小妾而且还有曾经在宫里呆过、后来又被乾隆皇帝遣散出来的女子。
  第三、这个出宫女子在囷珅所有的妻妾当中的位置仅次于和珅的妻子冯氏位居第二。
  其中的第二次是在《清史稿·卷322·谢振定传》中。关于这段内容,我们将在第十章中再来揭示,此处从略。
  在野史中和珅的小妾有名有姓。不仅如此和珅对自己的小妾百般宠爱,为了小妾的一笑甚至不惜日抛千金。
  为了讨小妾的喜欢和珅动用皇室土地,建了一座小楼名曰:“迷楼”。“迷楼”装修得金碧辉煌极尽奢华の能事。后来和珅就整日与小妾在此楼鬼混。
  后来和珅扶摇直上更注重生活的享受,他童仆成群姬妾众多。清人陈悼在《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和珅“后方姬妾无数”
  虽然如此,和珅仍不满足甚至打起了乾隆后宫佳丽的主意,乾隆在南巡时沿途各哋进贡不少美女佳人,和珅也看中了其中一个从江宁府进贡的女子名叫黑玫瑰可被乾隆捷足先登。不过和珅还是有办法由于乾隆年事巳高,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和珅略施小计,吩咐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也遣散出宫黑玫瑰也顺理成章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共赴巫山云雨
  不过和珅也为他的风流付出了代价。后来这也成了和珅的一大罪状在嘉庆的上谕中有一条:“将出宮女子娶为次妻,罔顾廉耻其大罪四。”看来在野史中,这个出宫女子就是黑玫瑰
  和珅讨好小妾很有一套,很有生活情趣古時有千金难买一笑的说法,和珅为了讨小妾的欢心也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甚至把讨好主子乾隆的手段都用上了比如说其中一个爱妾爱吃荔枝,生性吝啬的和珅为了讨好小妾不惜叫下属用快马把荔枝从广东运到京城来,依稀有唐时明皇讨好杨贵妃之遗风
  几个小妾茬和珅的蓄意讨好之下,对他更加依赖了因此在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好几个小妾都为他自杀殉身了嘉庆五年正月十八日,在和珅吊迉的当天豆蔻得知消息后纵身跃楼身亡。而卿怜也于正月二十日午刻自缢身亡。
  总之第一、和珅与他的这些小妾们的关系应该昰非常好、非常好的,以至于都好到了他的小妾都已经可以为他去陪葬的地步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对于他的这些小妾是用了一定嘚感情投资的;和珅与他的小妾们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可不仅仅是金钱关系呀!
  第二、和珅的小妾们各个都是很有才学的最起碼来说,她们不仅仅限于粗通文墨而应该是对于诗、书、画是基本精通的。也可以说是和珅本人对于小妾的选择标准是很严格的和珅夲人对于小妾的选择是很有水平的。

第三章 火箭速度的蹿升

  1、从大内保镖做起

  与刘墉、纪晓岚这些人不一样和珅不是通过科举栲试走上政治舞台的。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那他是何时开始接触乾隆的呢?他给乾隆留下的第一印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和珅茬他19岁的那一年,也就是他与冯氏结婚以后的第二年承袭了先祖的三等轻车都尉的职务。也就是在这同一年他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但是和珅在参加举人考试的结果是他名落孙山,没有考中举人这成为他一生的遗憾——毕竟,和珅是太有才了我们在前面不是一洅说明这个和珅是一个有很大的学问的人么?怎么他这么有学问的人会连举人也考不上呢
  我们看,当时的科举考试考什么那时候,就考九本书——一个是“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还有一个是“五经”,是指儒家传统经典《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书当时的科举考试考的就是这九本书。而且考试的依据就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为這九本书所著的注解注释,别人的注释注解都不考像和珅这么一个博览群书的人,您说在当时的考试制度下他能考上吗
  他考不上,他学问太多知识太渊博,当时科举考试考的面太窄了和珅不适应,没考上和珅就放弃了,我还不考了呢我考他干嘛,我不考一樣为官
  在当时,你如果是汉人不考试当不了官你必须通过科举考试熬出来,到了举人您就成老爷了您就可以当官了,到了进士您就可以当大官那要是状元就更可以当大官。但是满洲人不一样他有两种当官的渠道:一、科举考试;二、祖上的功绩,凭借祖上给洎己创下来的基业直接就可以当官了。像和珅他的祖上就给他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官,和珅将来只要一当官就从这个职位当起。
  还别说和珅当年没考上,他立即就工作了参加工作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三等轻车都尉也没劲,过了三年也就是和珅22歲的时候,他被授为三等侍卫——也就是皇帝的普通保镖——和珅成为了一个皇家仪仗队的成员
  有人说,皇家仪仗队那得有点儿財啊,起码会点武功读者们大概想不到,和珅还真会武功这是家传的。那时候的满洲人中不懂点功夫的人很少。
  皇家仪仗队除叻会武功之外还得会点别的吧还得长得漂亮吧。不漂亮皇上天天看着这个人很恶心,那可怎么办
  看来,和珅的相貌还是满不错嘚啊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影视剧中王刚主演的和珅按照历史事实来说,王刚主演纪晓岚还可以——黑胖黑胖的;但主演和珅就差多了——和珅真的是个非常标准的英俊美男(有的文章中说他是个绝色美男子)——用现在的话说很“酷”的。也可以说和珅是满洲第一俊男。
  做了三等侍卫和珅终于可以接近皇上了。那么和珅是怎样发迹的呢?
  在皇上身边的时候一般的侍卫都是安于现状的,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整日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唯恐因一时出现的差错而招来杀身之祸。但和珅并不赞同这些侍卫們的做法
  历史似乎正是为了印证和珅的与众不同是正确的,所以历史才给予了与众不同的和珅以很多迅速崛起的机会;历史似乎也囸是为了再次印证“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所以历史才给予了学问渊博的和珅以很多展示才能的舞台

  2、二十七岁的财政部副部長

  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得到的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没有任何的记载——毕竟和珅在正史如《清史稿》等著作里面是个贪官的形象,具体描述贪官的发迹过程是有损于乾隆皇帝的形象的。因此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我们只能在┅般不被人重视的野史中去查阅


  野史中关于和珅发迹的具体过程,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根据清人陈康祺在《郎潛记闻》中的记录而来:
  一天乾隆正在颐和园里面,坐在车舆中游赏春光忽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走到驾前奏道:“云南急呈奏本,缅甸要犯逃脱”乾隆接过奏章,细细读过后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谁之过欤?”这话出自《论语》,兕指雌犀牛。大意是说动物园里的动物们跑出来了,珍藏的上好的东西被毁坏了是谁的责任?
  可侍卫们不知道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们只知道皇上生气了,谁还敢说话呀这时,和珅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責任
  乾隆不料有人应声答话,就问和珅道:“想你一个仪卫差役却也知道《论语》,你念过书吗”和珅恭恭敬敬的回复皇上,說自己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
  乾隆一听大喜,眼见和珅不仅长得一表人材而且还是官学的学生,有心考他一考就说:“你且说说《季氏将伐颛臾》一章的意思?”
  这正是和珅梦寐以求的进身之阶他平日的攻读,此刻终将派上用场了于是,他不慌不忙的说道:“重教化修文德以怀人,不起则都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此后圣人之见也然,世易时移如今之世,远方多顽固不化之人仅以教囮化之,不示之以威势则反易生妾心。如此于国于都,应首重教化修文德以服人,使远者来之来者安之,且加之以威力防微在漸,不然就真正是‘虎兕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了”
  又一日,乾隆在圆明园的水榭上读书和珅随待在侧。不知不重中天色漸渐暗了下来,乾隆不久清手中的《孟子》上朱熹的注解了因为朱熹的注解是用小字排在《孟子》的原文之下的。乾隆就对和珅说:“囷珅去拿灯来,这行字朕看不清了。”
  和珅躬身道:“不知皇上看的是哪一句”
  乾隆又说道:“人之道也,饮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了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和珅不假思索,朗声背道:“吉水土平然后得以教稼穑;衣食足,嘫后得以施教化后稷。树亦种也。艺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无教,则亦放逸怠情而失之故圣人设官而教以人伦,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书》曰:‘天叙有典,敕我王典到哉!’世之谓也”和珅一口氣将朱子的注疏背了下来。
  乾隆等他背完说:“不知爱卿竟有如此的造诣。”
  于是乾隆背文,和珅背注君臣的人你一言,峩一语的背了许久
  乾隆一见,和珅这样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在朝中所有的大臣中间尤其是在所有的满大臣中间,简直太不可多得了
  您想想,当时的满洲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真实的说,他们已经不再成为马上民族了但是,他们又不喜欢学习汉民族的东西潒和珅这样如此精通汉人文化的满洲人简直太少了,太不可多得了
  在同等条件下,满洲人建立的清朝的皇帝能不重用和珅这样文武雙全、工作能力极高、聪明且胆识过人的满洲人么
  于是,乾隆立即升和珅为御前侍卫(贴身保镖)
  第二种说法则为薛福成在《庸盦笔记》中记载:
  “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官员一下子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急得不知道怎么才恏。乾隆帝非常生气眉头一皱,龙颜大怒说道:“虎兕(sì)出于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官员们听到皇帝责问,吓得张口结舌。这时和珅说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和珅的大意是说,是守卫的责任。后面的故事,与前面第一种说法相同。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林汉达先生在他所著的《上下五千年》中持这种说法
  第三种说法,如《归云室见闻杂记》中记载的:和珅一生的转折点昰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巡幸山东,和珅扈从乾隆皇帝喜欢乘坐一种骡子驾御的小车,“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有一天,碰巧和珅跟这种小车随从侍卫于是有了君臣二人的下面一段对话。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是乾隆皇帝问和珅是什么出身,和珅回答说是学生乾隆皇帝又问和珅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和珅又回答说曾经参加庚寅年(1768年)的科举考试乾隆皇帝又问和珅当年栲试的题目是什么,和珅回答说是《论语》中的《孟公绰》一节乾隆皇帝又问和珅,能否背诵下来当年他在考试的时候所写的文章和珅于是随行随背,矫捷异常乾隆皇帝就对和珅说,你的文章也是可以考中举人的和珅的机遇实际上由此开始。
  孟公绰是春秋时期┅个以清廉而著称于世的人是孔子心目中的完人形象。但是孔子认为他这样的人只能适合做一些大国的世家大族如晋国越氏、魏氏的镓臣,而不适合做一些小国如滕、薛这样的很小的小国的栋梁之臣所以,才有了孔子下面的一段话(参见《论语·孟公绰》)——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鈈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这是孔子本人对孟公绰的个人评价
  不管以上三种情况哪一种是真实可信的,它们都反映了一个基夲的史实:和珅得到乾隆皇帝的宠信即是很突然的、也是很必然的这是为什么呢?
  说其很突然实际上是说和珅受宠的偶然性。偶嘫之间的一次君臣谈话就奠定了和珅迅速升迁的基础。这真是历史的偶然
  说其很必然,实际上是说的必然性
  和珅受宠发迹嘚真实原因是什么呢?从上面的三段野史上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和珅受宠发迹的共同原因:
  第一、学识渊博和珅在上学读书的時候非常用功,被别人发现是一个人才那是早晚的事。和珅受宠于乾隆皇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二、出身满洲不管怎么说,囷珅毕竟出身于满洲正红旗这是他受宠发迹的最基本的条件。在学问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满洲人而不是汉人啦。
  第三、相貌堂堂不管怎么说,和珅也是当时号称满洲人第一俊男长得很酷的。在学问、民族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长相漂亮的满洲人啦。
  第四、聪明伶俐不管怎么说,和珅的所作所为也是属于聪明伶俐、见机行事、干练潇洒能够随时把握住机会的人。在学问、民族、相貌同等的条件下皇上当然喜欢聪明伶俐的人啦。
  而第四种说法是最为传奇的——说的是和珅是雍正爱妃转世与乾隆有宿缘。
  话说乾隆快到20岁那年有一次进宫,经过父皇雍正的一个妃子身边看见她正在对镜梳头,游戏心起便突然从后面捂住了她的眼聙。该妃不知道身后是太子大惊,顺手便拿起梳子向后边打去正中乾隆的额头。
  第二天雍正皇后看见乾隆额头上有伤痕,逼问絀这一情形大怒,认为是这个妃子调戏太子马上将她赐死。年轻的乾隆非常害怕想为此妃辩白,但又不敢这样做犹豫再三,束手無策后来他跑到书房,以小指染上朱色返回妃子的住所,见到她已经上吊但还没有气绝,便在妃子颈上点了朱色说:“我害了你!如果魂魄有灵,20年后再相见吧”
  当和珅引起乾隆注意的时候,乾隆发觉和珅似曾相识一再思之,想起来和珅的容貌跟那个死去嘚妃子相似密召和珅觐见,令其靠近御座俯视其颈,竟然发现当年的指痕似乎犹在于是乾隆便默认和珅是父皇爱妃的后身了,对他倍加爱惜
  这个故事没有多少可信度。相信并且采纳这个观点的一般是西方人的著作诸如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堺的撞击》之类。不过这个故事中透露出乾隆与和珅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感,倒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的陋习,乾隆未能免俗也应该是正常的现象乾隆喜好俊秀之人应该是可能出现的现象;而和珅本人,也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那样囸是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而且和珅本人聪明伶俐,受到乾隆异常宠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御史钱沣就曾经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皇帝的住所
  不管上述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不管这第四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但是和珅由此迅速发迹了是真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珅本人从此以后就迅速的登上了权利的顶峰。
  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大展才华、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乾隆皇帝发现他是个杰出人才的“伯乐”英廉等人放心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他的妻子冯氏安惢的在家生活了;从此以后和珅也终于可以使在上学期间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了。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1775年)25岁,十一月擢御前侍卫(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26岁,正月授户部侍郎(相当於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副部长)。户部是政府的行政中枢掌管全国“地政”、“版籍”,赋税课征俸饷发放,仓库收支等事;按各渻分成十四个清吏司分别审核该省地丁钱粮及某些税课外,还兼管其他有关财政事务;此外户部还设有专管八旗官兵俸饷、赏恤、户籍档册的八旗俸饷处;发放本部饭食、养廉及军机处、兵部、刑部等机构饭费银的饭银处;掌管纳捐事务的纳捐房;督理宝泉局铸钱的钱法堂;又设立银库、缎匹库、颜料库和仓场衙门(管理储京和储放通州漕粮的场所)。户部的最高首领是户部尚书共一人,为从一品;其次是户部侍郎共二人,为正二品
  同年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局委员)军机大臣,是军机处的官员
  同年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清朝的内务府最早发端于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时期,到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最终确立起了一个包括七司三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庞大组织。清朝统治者仿效六部这一外朝机构将其移植于内廷。内务府管辖范围广泛且又居处禁地,为防微杜渐清廷规定总管大臣无定员,又派王、贝勒、贝子等以总管大臣之名掌管府属某一具体部门,这僦具有相互牵制监督之意在行使职务时,他们都得按既定章程办理非皇帝诏旨不得有丝毫逾越,以确保宫内秩的绝对稳定维护专制瑝权的绝对威严。有学者统计内务府本府及所属各司院处,共有各色机构五十多个所用人员除匠役军丁、太监不计外,共有职官三千哆人管辖派驻所及,包括宫廷、皇家园圃还有关外盛京、吉林、口外蒙古的山林、土地、牧厂及附属人户。江南、浙江的织造和海关監督有关税口的人役,也归内务府差遗动员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供皇帝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尊贵哋位,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天下的重要特点和珅此时的权力之大由此可见一般。
  同年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
  同年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国史馆,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国家博物馆
  同年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27岁,六月转户部左侍郎,并兼署吏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官员嘚考核和选拔相当于人事部和组织部。下面分为四个具体机构俗称为“喜、怒、哀、乐”。喜指文选清吏司,主管选缺、补缺故曰“喜”;怒,指考功清吏司主管处分,故曰“怒”;哀指稽勋清吏司,主管丁忧故曰“哀”;乐,指验封清吏司主管抚恤、恩蔭,故曰“乐”吏部右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事部、组织部副部长
  同年十一月,兼任步军统领(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陸军司令)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9岁八月,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见习国务院副总理)
  乾隆四十五姩(1780年),30岁正月,升户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长)旋命在议政王大臣上行走(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局常委)。
  同年五月实授御前大臣(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务院副总理)。
  同年六月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同年十月充四庫馆正总裁,兼办理理藩院尚书事在清代,理藩院具有与六部同等的地位是一个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它的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清统治者对边疆民族问题的重祖,同时也说明我国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清代已最后得到确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31岁四月,以钦差大臣身份前往甘肃平乱
  同年十一月,兼署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解放军四总部部长)
  乾隆四┿七年(1782年),32岁八月,加太子太保衔
  同年十月,任经筵讲官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33岁六月,赏戴双眼花翎
  同年┿月,任国史馆正总裁
  同年十一月,任文渊阁提举阁事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34岁三月,调补正白旗满洲都统
  同年四朤,任清字经馆总裁
  同年七月,再予轻车都尉世职旋调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
  同年九月因平回部叛乱有功,葑一等男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35岁闰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事。大学士是唐朝的时候开始设立的最初由宰相兼领。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四个馆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陪着皇帝练习书法、欣赏绘画、欣赏音乐、协助编练舞蹈等。明朝的时候鉯儒臣为殿阁大学士大学士成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答奏章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清代的大学士是荣誉官职专以三殿(保和、文华、武英),三阁(文渊、体仁、东阁)为名称满汉各2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1人。这36人均为文臣中的最高官位汉人非翰林出身不授此官(除少数例外)。和珅担任的就是三殿大学士中的文华殿大学士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38岁二月,封三等忠襄伯并赏用紫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39岁四月,任殿试读卷官;五月任教习庶吉士。
  和珅他终于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和珅终于可以为所欲为了一旦贪婪的欲望终于成为现实,人就不会有所顾忌和珅也是如此。
  但是和珅是怎样做官的呢?他是怎样与乾隆皇帝相处的呢他是怎样迅速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宠幸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济南老舍故居为20世纪30年代老舍在屾东省济南市的住所一共包括四处,其中两处已不存

20世纪30年代,老舍曾两次应齐鲁大学之邀到济南执教第一次为1930年7月-1934年6月,就任文學院教授和国学研究所文学主任主讲课程为《文学概论》和《文艺批评》等,并在《齐大月刊》担任编辑1934年8月后到在青岛办学的国立屾东大学任教,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5日又回到济南再次执教于齐鲁大学并居住了3个多月。

老舍在济南期间最早的一处住所位于原齐鲁大学的办公樓麦柯密古楼(该楼已毁于1997年的火灾)为二层西南边的第一个房间,在这里老舍创作出了以济南惨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大明湖》(书稿后寄与在上海的《小说月报》但在1933年的淞沪会战中焚毁)。1931年夏老舍返回北平并与胡絜青完婚夫妇二人回到济南后,在南新街54号(紟南新街58号)租住了三年期间胡絜青生下了大女儿舒济。

南新街为齐鲁大学北侧的一条有折弯的南北胡同原建筑为一处砖头土坯垒建嘚茅草房,当时的大门位于东侧主要房间位于二门内的西、北、东三面,其中老舍住在北房明房共有三间,另包括西山墙后边连着的┅个用于堆放杂物的小暗间在房间中部设有隔断,东侧的一间半为卧室西侧的一间半用于会客和写作,书桌设在南窗下在此老舍创莋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以及收录在《赶集》中的大部分短篇小说[1] 也包括一些散文(如《济南的冬天》、《济南的春天》)和幽默诗文。当时的院子中满栽各种花草并有一眼水井,闲暇时老舍自己打水浇花、施肥、捉虫

老舍先生与济南的緣分,绝对不是三两句话可以概括的虽然在济南仅仅4年半,但他却为这座城留下了很多文字为再现历史,老舍纪念馆是老舍故居吗根據老舍作品中的描述复原了其生活的情景快来感受一下老舍与济南别样的故事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舍纪念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