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腐败就不能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了吗

反腐败与经济发展:把被扭曲了的东西扭回来|gdp|官员|投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反腐败”与“经济发展”: 把被扭曲了的东西扭回来
  日前,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斗争有利于净化政治生态,也有利于净化经济生态,有利于理顺市场秩序、还市场以本来的面目,把被扭曲了的东西扭回来。”
  反腐败斗争到底如何“把被扭曲了的东西扭回来”?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人民日报内参部饶文靖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反腐是保持社会公正的德政和良方
  问:十八大以来,中央正风反腐赢得了广泛的民心民意。但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经济发展从高速区间运行至中高速区间,有人就此认为反腐影响经济发展,您怎么看?
  饶文靖:确实,我听到过这个论调。因为反腐,“任性权力”受到了制约,以致于得到全社会高度肯定的持续反腐,在个别人眼里竟成为转型发展的“绊脚石”。
  我一直也在观察这个问题。我们现在的经济可能确实遇到了压力,但是这个压力是由几种因素造成的。一个是从外围来讲,世界经济整体性不景气。第二,我们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我们现在到了这样一个节点,需要来换挡减速,我们是主动作为的,实际上整个经济需要这样一个转型。
  在采访中,很多专家学者,包括一些官员,认为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的论调出现,可能有三个因素:有可能确实是有的人认识不到位;有的是糊涂;有的是别有用心,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一点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希望继续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者的一种托词和借口,可以说背后是一个大大的私字。
  可以说,反腐从任何一个时代来讲,都是保持一个社会公平公正和整个国家纯洁性的一个德政和良方。
  问:您认为反腐会影响经济发展吗?
  饶文靖: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网民朋友们可以自己做一个判断。
  第一个,安徽滁州,它是一个资源型城市,两任市委书记相继“落马”,当时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公众,都认为滁州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能会进入一个“休克期”。但事实上,2015年上半年,滁州的GDP增长是10.1%,财政收入增长是13.1%,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是11.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位居安徽省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你就会从中看到反腐并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恰恰相反,这个地方的经济,速度、质量都有了提升。
  这样的城市不只是滁州。在江苏的南京,这个大家都知道,市长、书记相继落马后,它2015年上半年GDP增长9.2%;还有西部青海省的西宁市,原来的市委书记落马之后,它2015年上半年的GDP增长高达10.7%;江西新余在连续三任市长落马后,2015年上半年GDP也到了8%的速度。
  所以,通过这些例子大家能看到的一种情况是什么呢?我们的持续反腐阻隔了权力的一种寻租空间,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潜力和活力,同时市场中资源配置的效率在提升,经济效益也在提升,反腐为我们这个国家经济长期的健康增长、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问:您刚才提到了环境,干事创业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您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说一说?
  饶文靖:好的。我们经常说,大的环境不好,个体很难有作为。
  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的正风反腐正在消除各种抑制市场主体活力、影响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这些因素,清除这些因素,然后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一种环境。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触及到有些人的利益、个别人的不正当利益,那么这些人不会轻易地屈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有争夺,甚至我们的反腐过程中也会有阵痛。但我们会看到,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是人民的意志。你放到历史的纵深去看,个别人的抵制其实只是一小朵浪花,很快就会过去。从长远的这种岁月长河里看,这个一定是历史的方向。
  反腐为普通人参与经济建设提供新机遇
  问:您观察到的反腐对于市场主体的影响是怎么样的?
  饶文靖:我们讲反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它会让整个社会环境更加良性。这种市场的因素,它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从内部来讲,反腐正在释放并激发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这个很重要,我们经常讲,你微观活了,整体它就会慢慢地好起来、活起来。
  我举一个例子。我采访过原来在北京务工的一个大姐,她是湖北恩施的,我们就叫她范女士。她原来开过一个餐馆,但是后来生意不是太好,她就到北京务工了。2014年她回去了,她又在原来那个地方开了一个同样的餐馆,我就问她现在情况怎么样?她说非常好,现在生意很不错。为什么原来开不起来,而现在生意好了?她告诉我说,原来她开那个饭馆时旁边有一家跟她一样的饭馆,所有的客人都到那一家去了。那一家是县里领导的亲戚开的,所有的机关干部也好、员工也好,都到那家去吃了。她就觉得没有资源,把生意做起来很不容易。
  范女士就说,现在情形完全变了,那个县领导亲戚的饭馆后来不开了,所以她又决定重操旧业。让她没想到的是,不但她生意好了,还有一个积极变化是什么?她说原来她开那个店呢,她办手续就花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她现在弄这个店,重新去办手续,仅花了几个工作日,全部都办齐了。她感慨地说政府效率提高了。她更深的感触是什么?她说在办事过程中,机关干部都规规矩矩了。她说,她办卫生许可证时没想到把红包拿出来的时候,对方吓坏了。
  你就会看到这是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领域的一个点滴的缩影。过去,我们不少的经济活动,普通人很难“参与”进去。那么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反腐打破了原有利益盘踞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说激活了各类经济主体尤其是微观经济主体的潜力和活力,释放了社会生产力。
  反腐正在阻隔权力寻租,市场活力越聚越多
  问:您刚才讲到的这个故事非常生动,我们也感到现在反腐正在阻隔权力寻租,市场的活力可以说是越聚越多。
  饶文靖:是的,在反腐压力下,我们刚才看到市场主体、微观主体的这种活力慢慢出来了。同样,我采访中有一个感触很深,作为配置资源手段的市场,也发挥它真正的作用了。
  我同样举一个例子,我采访中曾经遇到一个东部沿海城市某市属国有企业的副总,他姓刘。刘总就跟我讲,他说虽然很早就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但真正落实这个规定,实际上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
  他说前几年他所在的地方,那个市委市政府甚至省级部门领导经常以“关心”企业发展名义给他推荐和介绍一些项目,那也是领导对企业的一种爱护。既然是领导介绍,企业大部分都得接,接了之后最终是要投进真金白银的。最后项目结束后一结算,发现亏的多、赚的少。那么亏了之后呢,企业可能就按投资失败来算,但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这个副总就说,现在这个现象基本杜绝了,至少他那儿再也没听说、也没有接到过哪个领导来“推荐”和“介绍”项目。他的投资完全是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做的判断。
  我自己去上海、湖北、陕西等国企较多的地方采访,我也有这个发现或者说有这个感觉,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干预具体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现象大为减少。反腐正在斩断伸向市场的权力之手,市场调配资源的这种作用日益显现出来了。
  反腐让市场变得“单纯”且“有秩序”
  问: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市场机制的激活,都离不开公平竞争的一个环境,在您的采访中,这方面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饶文靖:我感觉一个公平的环境是一个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因素。我感觉反腐正在重塑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有了这样一个市场秩序,有了这样一种公平的环境,经济运行的成本和企业微观主体运行的成本会降低,相应的它经济的效益也就上去了。
  前段时间我在采访北京大兴的一家民营公司,做物流的。这个公司负责人说,他特别高兴,他最近拿到一家地方国企的订单,他特别“意外”。他说,过去没有公关,你中标一家根本不认识的、素昧平生的公司的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他现在做到了,他特别的高兴。他把这一切归功于持续的高压反腐。
  据他介绍,过去他一半的精力在经营各种社会关系,就是为了有一些订单。从公司层面来讲,这种吃请送加客户娱乐占到他运营成本的三四成。这两年,他说就算我敢送,那别人也不敢收。去年底,有一个事情对他的触动特别大,他认识的几个国企的人员中有两人“出事了”,他说原来觉得反腐离自己那么远,而自己认识的人突然出事儿了,他觉得对他的触动特别大。他说2013年以来,他的公关接待费每年都在大幅地下降。
  这个企业去年的营业额下滑了,但它的净利润不降反升,这主要就得益于成本的降低。
  在我的采访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会看到,反腐之后,一些招投标项目越来越规范透明,市场变得“单纯”且“有秩序”。我有这种感觉,很多企业的经营者有这种感觉,很多普通的百姓、整个社会的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我们讲,无论行政腐败还是商业腐败,它最终会提高长期交易成本、阻碍产业自然升级,同时会劣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降低经济潜在的增长水平。我们的反腐呢,从刚才的这些例子里面可以看到,它有利于提升长期经济增长水平,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持续健康的增长至关重要。
  反腐带来“有希望的未来”
  问:从您的采访看,可以说反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部生态。
  饶文靖:是的,刚才我们讲的,无论是说微观经济主体的这种活力、潜力,还是调配资源这种重要手段的市场以及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它都属于市场的内生性力量。那么反腐在激发市场内生性力量的同时,它实际上也从外部为现代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输入活力,提供一种保障。这个保障一方面它助力了社会创新,保护了“改革红利”,而且它有助于打破这种阶层固化、缓和两极分化,可以说,反腐是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个德政良方。
  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走到这一步,我们这么多年一直说创新型国家,这方面的成效应该说还是非常大的。反腐在这方面应该说是有助于为我们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问:现在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腐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您怎么看?
  饶文靖:我也有听到这样的说法。我自己认为,反腐败关系到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它的前途命运。在我的采访中,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在江西,有一个同志,他是市级领导的司机,靠着这层关系,他妻子在前些年注册成立了一家所谓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这个公司干嘛的呢?它主要承接一些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改造工程”。
  这个公司的业务员小陈告诉我说,这个公司既没有技术,也没有所谓人才。他靠什么来盈利呢?主要是打着领导旗号向政府部门要一些项目,然后再把这个项目转包出去,从中赚取高额中介费。你会发现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它享受过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我们想想,我们的经济需要这样的企业去“润滑”吗?
  我在科技园采访过很多这样的技术人员,许多人就说到,如果能在权力的寻租中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来获得财富,就没有人去尝试这种充满风险和艰险的创新事业,那么这样呢,它一定会扼杀这个社会的创造力,淹没这种创新的灵光,进而从根本上去削弱一个国民的创新基因。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创新,你在世界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不能遏制贪腐,就无法构建创新型社会。
  问:腐败不但破坏了咱们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机会公平,会吞噬改革的成果,而且会瓦解公众对改革的支持。
  饶文靖:是这样的,反过来说,反腐是顺应民意和时代的历史性选择,它不但有助于激发这种社会创新的活力,同时它也有助于增强政府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和金融冲击的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我自己采访一些普通民众、各个企业主,包括经营管理者,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反腐让人们看到一种希望,这是给全社会一种正能量的引导、暗示,这个非常重要。一个社会它只要形成一种势头、一种良好的风气,这个社会就有希望。反腐让社会一代又一代的人慢慢地感受到,将来只要你品行正直、只要你有才华有能力,你不需要做一些蝇营狗苟的事情,你就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引导所有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的法则,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经营谋划自己的发展、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不用挖空心思去取悦跟市场无关或者是跟经营无关的非市场因素。如果这样下去,市场环境会越来越纯洁,那么,整个社会的正能量,也会越来越强,社会生态会越来越好。
  这里我举个例子。我遇到过一个北京高校的前两年刚毕业的大学生,他姓朱。2014年作为合伙人搭建了一个“连接中小餐厅和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的互联网供货平台”,一年后,这个平台估值上亿元。我当时就问他,你作为一名普通学生,为什么有勇气走出这一步?他就告诉我说,他当时就是看到了一种良性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他说这种雷厉风行的反腐让他看到了一个“有希望的未来”。我觉得这一点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可以说反腐既在改变我们不良的社会风气,引导社会向正直、勤劳、公平正义的方向走,也在促进我们经济的这种活力,激发它的潜能。所以说我觉得反腐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的正能量、带来的影响,我们是既在享受到,也在感受到,同时我们相信它未来对社会的这种改变会越来越大,会让社会朝着更好的方向走下去。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谈谈腐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_百度知道
谈谈腐败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
我有更好的答案
腐败只有二个字,但有程度之分,新加坡有腐败没?当然也有,但和中国比,是一个天一个地,怎么能用简单的腐败二字来一视同仁呢?万分之一的腐败,和万分之一的不腐败,能一样吗?而且腐败要有腐败的资本,以前穷得一清二白,想腐败也没资源啊,所以一般都是有过经济的高速发展后,才开始大量腐败,因为经济停滞的时候各种利益都是有既得利益集团作为主人的。而经济快速发展后的国家利益格局显然没有那么牢固,在利益分配上没一个能和腐败的官僚阶级相抗衡,腐败自然也就无处不在。
采纳率:93%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热点辨析)
人民日报:“反腐败阻碍经济发展”的说法站不住
日08:22&&&&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坚决拥护。但也有少数人对反腐败存在不同认识,其中一个最大误区就是认为“反腐败阻碍经济发展”。持这种观点的人,或是认为反腐败会导致消费需求萎缩,把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反腐败硬扯在一起;或是认为反腐败会让领导干部变得消极怠工、为官不为,影响经济发展。对这些错误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
  反腐败会不会导致消费需求萎缩?从某些方面看,似乎有这种现象。“四风”被遏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公款消费少了,对一些服务业有些影响。但这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并无多大关系。如果说我国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主要是过去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性变化,而不能寄希望于铺张浪费的公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正常现象。事实上,反腐败与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腐败的实质就是滥用公权、以权谋私,这体现在行政审批、财务管理、工程建设、项目开发等领域。一些腐败分子在这些领域设租寻租,干扰正常的经济活动,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因此,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寻租,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减少不正当竞争和社会不公现象,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扫除障碍。反腐败力度越大、扫除的障碍越多,经济发展的路子就越顺畅。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反腐败只会提供正能量、释放新红利,而不会成为阻碍。
  反腐败会不会导致领导干部消极怠工、为官不为?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似乎存在这种现象。一些原来习惯于“吃拿卡要”的领导干部,在没了各种好处以后,办事不积极,得过且过。但这能归罪于反腐败吗?当然不能。这只能说明,这些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对于这样的领导干部,靠满足其以权谋私的要求来调动其干事的积极性,无异于饮鸩止渴。须知,不拿好处不干事的人,拿了好处必定乱干事。对这种领导干部姑息容忍,就会导致腐败现象泛滥,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疏离,不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而且严重损害党的建设和党的形象。应认识到,如果不把经济搞上去,不改善人民生活,我们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如果不解决腐败问题,不消除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等贪腐现象,同样也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因为反腐败就消极怠工、为官不为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无为者无位,腾出位置给那些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勇于干事的人。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不能任由蠹虫繁衍蛀蚀,否则就会枯萎;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就会衰亡。反腐败关系民心向背,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严重的腐败往往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造成经济停滞、社会溃败。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反腐败力度,营造良好改革发展环境。这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抉择,也是顺应民意的必然选择。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 人民日报 》( 日 07 版)
(责编:李源、姚奕)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反腐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日 08:00:00
来源:《求是》2015/14  作者: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核心要点:
■反腐败能杀灭经济发展中的“病毒”,形成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大量事实证明,腐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蛀虫,是破坏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定时炸弹”。规范了权力的界限,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利于促进良好政企关系的形成。
■反腐败矫正市场信号和市场秩序,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事实证明,反腐败打击的是公款和寻租消费造就的“虚假繁荣”,并没有抑制关系民生的正常消费,反腐败的强力推进,使那些肆意妄为干预市场机制的行政行为得以收敛,政府权力回归本位。
■反腐败倒逼市场主体发展创新,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增强。只有零容忍地反腐败,才能切断歪路、邪路,矫正市场主体发展的路径选择,让企业摆脱不正常的政商关系,回归市场本位,转向依靠创新、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内生发展道路。
■反腐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只有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快清理政策性腐败,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扫除改革障碍,加快经济发展和转型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举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巨大成绩,有效净化了我国的政治生态,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可谓大得党心、大得民心。但是,面对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的新情况,有一些人认为反腐败“过了头”、“阻碍了经济发展”。这种观点有一定的迷惑性,任其扩散会对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形成干扰,会对正确认识、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形成干扰。那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关系呢?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换挡减速,有其内在逻辑和客观原因。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来说,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在未来长时期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是不现实的。适当降低经济增速,借此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优化升级,有利于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在这一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这种时间上的重叠,导致一些人将二者错误地联系起来,得出一些错误认识,抛出一些错误言论。如有的人认为,反腐败“抑制消费”,是为经济发展“添堵”,烟酒、饭店、礼品等行业不景气就是证明;有的人认为,反腐败妨碍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部怕犯错误,不想干事、不敢干事,耽误了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些人还从理论上找根据,追捧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腐败有益论”、“腐败正社会效应论”,片面解读一些西方学者关于腐败问题的相关论述,而无视腐败的消极面和破坏性远远大于所谓的“正面效应”的现实。
在反腐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识始终是清醒的、明确的。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反腐败与推动经济发展是相统一的,经济发展需要反腐败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市场环境,决不能让腐败成为阻碍我们发展进程的“拦路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反腐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已越来越显著。
反腐败能杀灭经济发展中的“病毒”,形成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政治社会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好坏。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腐败是一种古老的丑恶现象,不仅不是发展的正能量,而且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这是被历史和现实证明了的。当前,我国在项目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产资源转让等方面腐败易发多发,极大地阻碍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败坏了经济发展的环境,还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战略性重点工程质量和信誉,留下诸多安全隐患。权力寻租的结果,终究是少数企业和个人从不公平竞争中获益,而多数守法企业将面临正常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发展处处受限的困难局面。大量事实证明,腐败是经济健康发展的蛀虫,是破坏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定时炸弹”。铲除腐败,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反腐败令老虎落马、苍蝇落地,形成清正廉明的政治生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了权力的界限,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有利于促进良好政企关系的形成。这能够有效减少企业发展、个人创业的各种干扰,减少发展的风险,促进企业发展内生活力加速释放。
反腐败矫正市场信号和市场秩序,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而价格信号又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价格信号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必然错误。那些认为反腐败“抑制消费”的人,罔顾我国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的事实。事实证明,反腐败打击的是公款和寻租消费造就的“虚假繁荣”,并没有抑制关系民生的正常消费,这实际上恢复了理性正常的市场需求,纠正了歪曲的市场信号,为市场功能正常发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反腐败的强力推进,使那些肆意妄为干预市场机制的行政行为得以收敛,政府权力回归本位,长期以来政府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将逐渐扭转和矫正。这不仅能够防止寻租腐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
反腐败倒逼市场主体发展创新,使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是靠关系,还是靠创新?当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很容易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形成以腐败牟取政策和经营便利的错误观念,形成以走关系、输送利益获得权力“保护伞”的思维定势。如果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追究,相比创新所需要的投入和承担的风险而言,通过各种“公关手段”来投机取巧、迂回获利,显然是推动企业发展成本更低、风险更小、效益更高的一种“优先模式”。在一些资源和传统行业,某些企业的“主攻方向”不是转型创新,而是希望继续借助潜规则、贿赂买通等办法,来套取项目资金、获得特殊待遇、排挤竞争对手、攫取非法利益,损害的是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形象,损害的是公平公正的市场规则。如果不能持续大力反腐,必然造成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错误预期,把权力变成落后产业的保护伞,影响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道路选择。而对于那些创新创业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腐败的环境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创业、经营和融资成本,使他们遭遇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严重挫伤其发展积极性,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只有零容忍地反腐败,才能切断歪路、邪路,矫正市场主体发展的路径选择,让企业摆脱不正常的政商关系,回归市场本位,转向依靠创新、依靠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内生发展道路。
反腐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就难以推进。腐败的背后,往往有不正当利益的身影。这种不正当利益的实现,靠的是权力寻租;这种不正当利益的保护,依赖于权权相护。只有坚持不懈反腐败,才能冲破这种利益固化的藩篱,为改革扫清障碍,为发展增添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借政府名义出台维护集团或部门利益的决策措施,如一些产业规划、项目建设、土地开发利用、要素市场交易规定,违反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巧立名目、堂而皇之地成为红头文件,成为牟利谋私的工具。这些政策性腐败隐蔽性较强,扭曲改革方向严重,对改革信心的损伤破坏力很大。只有加大反腐败力度,加快清理政策性腐败,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扫除改革障碍,加快经济发展和转型步伐。
(执笔:李 鹏)
责任编辑:刘云川
( 网站编辑:乔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经济的着力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