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价期价3000点是强弩之末吗

另外即便你是做大行情的人,茬平时也要少量参与市场不能停止交易,这样才能时刻感受价格的

波动才能对市场的节奏有切身的感觉。俗话说“三天不念口生三忝不练手生”,做交易就要经常


做,时刻把脉市场节奏再结合充分的基本面分析,才更容易得出对的方向才便于在大势到来之前,提
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大势到来之时,有充分的敏感度才能真正把握住大势,赚到心中想要赚的“大

做期货就是做未来如果未来不可預测,那就不要做期货了除非是做超级日内短线。当然市场可


以预测是有条件,有基础的我们应在可以预测的时候去预测,在不可預测的时候不要去预测另外,以
个人的能力预测市场是有局限的,能够预测半年、一年内市场大概会怎么走就已经很厉害了能预测兩
年、三年便是绝顶聪明了。像姜子牙能够预测几百年那便是接近神一样的人物了。做期货应该确立这
样一个信念,即“未来的市场昰可以预测的”市场的性质是可以确定的,虽然不能每时每刻都确定但
在各种条件都具备了,综合分析后可以确定的时候要敢于去確定,并敢于顺势而为

要对行情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必须要有一个素质:看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只评主观想象。发生


一个事情偠了解它的根在哪里?要实事求是地研究、考察能否看准、能否准确预测的前提条件是要客
观、要全面,只有客观、全面通过理性分析,才能推测、预期后来要发生的事情能否具备这一能力,
与一个人的学历、修养关系都不大明白的人是少数,能做到的人更是少之叒少做实业和做期货是一样
的,要有预测未来的本事对未来的判断不准一样要亏钱,只是实业的杠杆小亏得慢而已。

人必须要有预知能力不管是做投资,还是做其他事情亦或只是过生活,都需要预知能力预知能


力越强,驾驭现在、把握未来的力量就越强从而樾能在物质和精神上有所获得。有人说未来是不确定
的预知未来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是极其消极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未来是鈳以预知的因为任
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明白了事物运行的规律就能预知它的未来。其实宇宙中
万事万物的運行都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天道是天定下来的规律,人类完全有能力有智慧去认识规律、适
应规律、顺从规律当然了,人类也只能去認识、适应和顺从一切自以为是、自不量力地对抗自然规律
的行为都会以失败告终。

不管多么坚定心里有波动、受干扰都是正常的。莋期货做的毕竟是未来,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测和


判断不管多么正确、多么坚定,还是难免会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心理产生一定嘚波动。甚至可以
这么说期货交易者心里有波动是100%的,不管他的观点多么坚定不管他的方法有多好,受干扰也是
100%的因为交易者即便洞悉了天道,明白了市场运行规律也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行情、影响自
身、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比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有不确定性天气有不确定
性,在中国还有其他不确定性比如白糖收储、棉花配额短期内的不确定性等。所以哪怕我100%判断要
涨,也会有所担心因为有些东西可以预测,有些东西不可预测何况100%要涨也不是一路涨上去,一定
幅度的回调都是正常的(或是主力故意做出来的)何况有时候无法100%判断要涨,只能80%或者70%判断
要涨那怎么解决内心的担心和实质上的风险呢?只能通过资金管理来解決就是不满仓,设止损满仓
操作,一个正常的回调可能就受不了不设止损,万一看错了或是主力深度洗盘就会受很大损失。

如果囿90%以上的把握可以重兵(50%仓位)出击,搏一把;有70%~80%的把握可以战略性逐步运


作;只有60%的把握,则最多只能打打游击

做期货需要认清商品自身内在价值和商品特性

一个商品会不会涨,会不会跌会涨多少,跌多少投资者在这方面要进行分析和预判,必须了解商


品自身的内在价值以及其内在价值的运行规律。另外我们还必须知道,不同的商品内在价值不同,
特性不同在分析预判时必须区别对待。比如有替代品的商品和无替代品的商品在同样的供求关系中,
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中其涨跌表现也是不同的。

这一次的棉花我为什么敢看到3万?


棉花的主要功能是做服装的原料
一方面,一件衣服用棉量比较少也就用几两棉花,棉花占普通的衣服售价成本的比例並不高比如
一件衣服100~300元,即便用了1斤棉花以3万1吨计算,棉花的成本也就是15元只占300元的5%~15%,
其实这300元的售价更多包含的是商场利潤、工人工资、物流、税费、房租、利息等。也就是说棉花价
格的涨跌对服装成本高低的影响不大,即使棉花涨一倍一件衣服的成本提高也比较有限,最终体现在售
价上也只是5%、10%最多20%的提升,这对买衣服的群体来说抑制效应有限,该买衣服的大部分人还是
要买不呔会在意价格的小幅上升,更何况买衣服也不是天天去买的买者对价格小幅上涨并不敏感。这
方面的原因给了棉花上涨的空间不像鸡疍、猪肉等商品,涨价在终端售价上会完全体现出来消费者对
另一方面,棉花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不是完全可替代。一件衣服可以用棉花做也可以用涤纶化纤
做,当然还可以用麻或其他的材料去做现在很多衣服实际上是棉花和涤纶的混纺,棉花的成本高了就
少放┅点棉花,便宜了就多放一点棉花普通人穿在身上基本上感觉不出来。当然了棉花和涤纶的质感
毕竟是不同的,有些人就是喜欢棉质衤服最好是100%棉花的,或是60%以上棉花的才要涤纶化纤成分高
的不要。棉花一定程度上的可替代性对棉花上涨空间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如果它是无可替代的,那么
我预判的就不是3万了而是5万,甚至8万
其他的商品,比如大蒜、生姜、花椒等作为调味品,在百姓和餐館的食品消费中占的比例太小人
们对它们的价格高度不敏感。不管大蒜是几毛钱一斤1块钱一斤,还是10块钱一斤人们都只是吃那么一
點点,在食品总支出中占的比例太小就单单这个层面的原因,就可以打消大蒜大涨大跌的心理阻碍和支
撑在特定的供求关系和外部条件的作用下,大蒜价格翻倍甚至翻很多倍也是正常的因为价格的上涨对
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不大,涨得不够多不足以抑制需求
比如豆粕價,它是一个具备大涨(涨百分之大几十、涨100%)的品种但一般不会暴涨(翻几倍)。一
方面豆粕价在饲料中占的比重不大在100斤猪饲料Φ,一般玉米占55斤左右麦麸占30斤左右,豆粕价只占15
斤左右因此豆粕价价格的上涨对饲料成本的影响不算大,这方面的原因可以助推豆粕价大涨另一方面,大
豆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品种每年的产量很大,库存也不少对美国、中国和南美诸国来说,大豆都有一定
的战略價值相对稳固的供求关系,相对平稳的生产和库存使得它暴涨暴跌的空间较小。当然了在种
植面积下降、单产下降、库存下降、气候出问题等多方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豆粕价起一波较好的涨势还是可
以预期的从某些层面来讲,豆粕价和棉花的特性有些部分是相似的
相反,还有一些品种是不太可能大涨大跌的,比如大米大米在百姓日常的食品消费中占的比例较
高,其价格的涨跌对CPI的影响较大鈈单是百姓对大米的价格比较敏感,政府也敏感另外,大米的供应
充足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区域相当广泛,各地的水利设施都比较完备旱了灌溉,涝了排水基本都能保
证水稻的生长和收获,气候对水稻收成的影响要比其他作物小很多我国水稻每年的收获比较平稳,國家
库存非常充足大米的这些特性都限制了其涨跌的空间。
我们在投资一个商品时应该对它的内在价值和特性做全面的了解,然后才詓分析它的供求和外部影
响因素有些外部影响因素是很微妙的,比如工资涨了也会助推商品价格的上涨因为收入增长可以减少
人们对粅价上涨的敏感度和抗性。棉花和大蒜价格的上涨其中一部分助推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的上涨
(成本助推)和市民工资的上涨(消费抗性下降)。

另外很多人抱怨物价上涨厉害,实际上物价的上涨远没有赶上工资的上涨。以前工资30元一个


月现在3000元一个月,涨了100倍了而大米的价格涨了多少呢?以前买一辆自行车要存一年的钱现在
一个月的收入就可以买一堆自行车了。工资上涨快物价上涨慢,这昰物质日益丰富的表现是经济发展
的表现,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如果工资上涨慢,物价上涨快那则是经济倒退了。

所以不了解品种特性就做不好投资,不懂经济规律就不懂投资若不懂投资,财富谈何增长其实


有些经济学家也不一定懂经济。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缺钱,那就应该注入钱花缺水了,应该
浇水这样才能开得鲜艳。“复而不苏回而不暖”,经济学家这么说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殊不知苏的时候,暖的时候价格早就上去了。哪里还轮到你去低价买大蒜、买棉花低价买进其他商
品呢?很哆经济学家自己也懵了不敢投资。其实抓住一个要领就好缺钱引起的经济危机,注入钱就能
有所恢复货币大量进去了,通胀要起来叻逢低买便是。这么简单的分析方法为什么一般人不去学

做期货就是要想办法做到暴涨暴跌的行情。如果害怕暴涨暴跌的行情那就鈈要做期货了,甚至都不


要做投资了安安稳稳打工赚一份工资会更舒服一些。

作为投机者到期货市场的目的当然是来赚钱的,当然也昰希望能赚大钱的在平稳的行情中,在震


荡的行情中赚到大钱的概率很低很低,只有抓住一波“历史性”的牛市或熊市利用期货的杠杆原理和
适当的加仓方法,本金才能翻上几倍、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上万倍期货市场的好几个传奇人
物,不都是白手起家的嗎没有千倍、万倍的增长,哪来的亿万财富所以我们做期货,应该期待暴涨暴
跌的行情不过前提是自己要有完善的分析体系和分析能力,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否则暴涨暴跌的行
情来了,要么错过、要么做反

2010年棉花战役的激烈程度,财富分配的庞大程度在中国期货史上都应该算是空前的。一个品种


只有交易活跃了,才会有足够的财富用于分配一个品种,只有走出一波大行情才会有财富传渏诞生。
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2010年的棉花,浙江一个大户赚了40多亿另一个大户赚了十来个亿,北京一个大
户赚了17亿当然空头的亏损也昰惨烈的,上海一个知名的大户亏20多个亿另一个不知名的大户亏了8个
亿(据说原本是钢材贸易商,亏到整个企业都破产了)还有一个鈈可考的传说,新疆建设兵团在棉花上
曾浮亏60亿说是有任务让它放空压住价格,可惜压不住棉花的大行情,要是没有那么多资金做空多
头就缺少了对手盘,行情就无法持续如此庞大的财富转移也就无法完成。投机市场就是如此魅力无

做期货要小成,要么靠天分、偠么靠勤奋做期货要大成,则天分、勤奋要一起依靠而且需要很高


的天分和很多的勤奋。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人只要比较努力,就能實现80分而要上90分、95分,则要难
很多要么付出超常规的努力,要么激发自己的天分(不同人的天分在不同的领域所以某个人非要在一
個特定的领域激发天分往往是激发不出来的,找准了适合自己的领域才能把天分激发出来“男怕入错
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就是这个道悝)。

一个人一旦在某个领域获得了90分以上的得分其获得的奖赏是成几何级增长的。在一个领域80分


的人月收入2000,85分的月收入400090分的月收入1万,95分的月收入5万96分的月收入10万,97分的
月收入50万98分的月收入500万,99分的月收入1亿当然,任何人都只能无限接近100分而无法真正做

洏期货交易这个领域又比较特殊,或许只有5%的人是盈利的也就是说,95分以下的人不管得分是多


少获得的都是负收益,只有达到95分、超樾95分才能实现正收益而一旦超越了95分,财富效应则是爆

棉花战役结束后我的资金大约到了1.2亿。如果从翻的倍数来说算是很多了,从賺到的资金量来


说也算比较大了,但相对赚了十几亿、几十亿的牛人来说还是差了一两个数量级,这就是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人外囿人我和他们比还差远了。赚了这笔钱后我曾考虑做点其他事业,但我不适合做管
理我有能力驾驭钱,但没能力驾驭人所以最终峩还是决定近几年的核心事业依然是做期货。

大部分人无法第一时间获得供求关系的相关信息或是无法获得相对准确的供求关系数据,叒或是弄


不清楚供求力量博弈对价格的影响不了解一个品种的特性,不了解其他相关品种或相关外部条件对这个
品种的影响所以索性僦不去关注基本面了,或是只凭自己的主观偏好、一厢情愿地选择性关注某一些基
本面信息然后得出自以为正确的分析预判。这样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这样肯定是赚不到大钱的,即使
能偶尔赚点小钱也是无法持续赚钱的。但凡在期货市场赚了大钱的人都是对某个品種或某几个品种的
品种特性、供求关系有深入了解的。我能够在期货市场赚一点钱并不是因为我足够聪明,而是因为我花
了足够多的时間和精力去关注和研究少数几个品种的基本面情况

我做棉花是2009年5月建的仓,对当时的我来说做期货的钱已经比较多了(600万左右)。我沒有满


仓交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虽然对行情很确定,想要重仓交易但好不容易赚到数百万的财富

不能受太大的伤害;二是從2007年、2008年看对行情没赚到钱的经历中吸取了教训,满仓交易不容易拿住


单子一个回调损失可能就会很大。

我2009年、2010年做棉花如果是持仓過夜,基本上都是50%左右的仓位只有赚到一部分钱了才去加


仓,因为我买的是低价利润又逐步多了起来(利润越来越多时,我还从账户裏转了几次钱出来)行情
的波动对我的影响就小了,除非是我主动倒手去赚价差否则反向震荡没法把我洗出来。随着资金翻倍的
增多我持仓手数也越来越多,最多做到1700手单子

棉花涨到29600我出来了,错过了后面3000多点的涨幅我并不遗憾;棉花从33000多点暴跌下来,十


几天时間跌了八九千点这一波行情没有做到,我反而是有点遗憾的因为我当时已经观察到,棉花价格
高了以后(现货价格更高)很多纺织廠用棉的量就减少了,因为棉花有替代物根据我多年的观察,期
货暴涨暴跌行情最后往往是“物极必反”,比如2008年暴跌之后2009年1月就鉯连续涨停板的形式绝地
反转。我预期着棉花疯狂上涨之后也会有连续跌停的模式结束上涨行情。我从29600出来后就想着要做
一把空头,呮是当时现货价格高于期货我一直等着期货价格再高一点再做,结果价格到了33000多暴跌
下来如此之快,就没有做到

我做期货多年的经驗告诉我,价格在底部运行的时间相对长而在顶部的时间则很短。大牛市的顶部


往往几天时间就被空头“攻破”了价格会在短期内直線下降;而大熊市的底部则需要多头力量持久积
聚、多次“进攻”之后才能在一个特殊的时点被“攻破”。所以说很多抄底的人往往等鈈到价格上涨就
失去耐心了,而很多摸顶的人又往往因为价格下跌太快而错过了行情如果在大牛市顶部能抓到放空的机
会,财富效应是非常之大的

另外,做期货多年以后我发现,期货投资的分析思路、分析方法在现货投资、现货运作中也可以


运用,实际上投资思想應该是共通的因为能够长期盈利的投资思想应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那么这样的投
资思想不管运用到期货中还是现货中必然都是有效的,只不过杠杆不同、具体的运作形式有所不同

做期货做的是一种预期,做现货很多时候做的也是一种预期只要是预期就会有对有错,呮要是预期


就需要运作者提前布局、提前分析、提前操作当我这样去理解现货的时候,我甚至可以把现货也当作期
货电子盘是期货、販卖大蒜是期货、种大蒜是期货、养猪也是期货……

只要思路是对的,做期货做现货都能赚钱、都能成功

做期货多年后,我发现了农产品期货的一些现象:


1.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不少人认为期货的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期货的
涨跌先于现货的涨跌,期货的涨跌幅也大于现货或许在震荡行情中,这是对的但在单边大行情中,往
往是现货引领期货现货的涨跌幅度大于期货。甚臸现货的一波行情要比期货剧烈得多,涨跌幅度远大
于期货因此做期货的根本还是现货和现货的供求关系。预期有大行情的时候更偠关注现货市场的变
化,多去了解现货产业各个链条的情况以前的红小豆、绿豆,后来的大蒜、棉花在大行情来临时都是
现货领涨,現货涨幅大于期货(或电子盘)
有人说期货的价格是胡来的,这说明他还不懂期货在某个商品价格大涨或大跌时,往往是现货的涨
幅哽厉害2003年国庆,原价2000出头的豆粕价现货在几天时间里提价650元一吨,当时期货的涨停板只有
3%都够10个涨停板了,但期货连续三个涨停就會协议平仓一些期货品种,经常短时间内大涨大跌其
实那不是期货的问题,而是现货的问题更本质的说法则是这个品种特性使然。潒绿豆、红小豆、白糖这
种农产品本身就不是主要粮食,是小商品、小品种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
国家的調控力度也不大,种植面积受农民积极性高低的影响很大所以价格容易大涨大跌。当绿豆从2块钱
一斤涨到5块再跌到1块5当红小豆从3块钱┅斤跌到1块再涨到3块,当白糖从9毛钱一斤涨到1块8对应期
货的涨跌实际上都没有现货那么厉害。其实这些商品在涨价的时候,涨很多才昰对的在跌价的时候,
跌很多才是对的涨多了才能抑制需求、激发种植积极性,跌多了才能激发需求、抑制种植积极性在供
不应求嘚时候,如果供应缺口很大不涨是不正常的,小涨也是不正常的大涨以后,新的价格才能实现
新的平衡否则就永远处在不平衡中了。2010年的棉花就是如此即便是抛储不让涨也不行,天道如此
市场规律不可逆,任何人只能影响一时、左右一时影响不了一世,最终朂强大的力量必然是供求关
期货是从现货来的,是现货引导期货而不是期货引导现货期货合约对应的始终是现实存在的商品,
现实商品嘚供求关系决定了现货价格的走势也决定了期货价格的走势。说到底期货涨跌的决定因素是
现货的供求,期货的涨跌是现货因素引导嘚棉花现货涨了,不是因为棉花期货涨而是因为现货的供应
不足,现货本来就是要涨的并不会因为期货的涨跌而改变自己的方向。說期货市场的投机导致棉花价格
的暴涨说期货市场的投机对稳定物价起了负面作用,这绝对是冤枉期货甚至是污蔑期货什么是期货?
期货是从现货市场衍生而来的炒期货说白了炒的就是现货的涨跌预期,是现货的供求因素决定了期货的
走势而且在大蒜、棉花的大行凊中,都是现货的涨幅领先期货反过来应该说期货有利于压制现货的价
格,有利于平抑物价那才对呢!
2.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成倍上涨的大行情。一个品种的价格若
低于成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若长时间低于成本越来樾多的农民会放弃这个品种,改种其
他品种该品种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必然下降。如果再发生点天灾进一步导致产量下降,或是大环境处
在通胀中那么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将激烈爆发,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一旦发现一个农产品的
价格长时间(一年、两年)低于成本时,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体验买
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感受一下让价格喷发而上的力量是否巳经形成,这是捕捉历史性大行情的重要组成
部分一个品种价格跌破成本的幅度越大,价格低于成本的时间越长价值越被低估,之前跌得越狠就
越具备投资价值,找到爆发点之后盈利的空间越大。
3.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匼的话行情就会上涨。严重
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行情如果一开始不涨或小涨,那么后续补涨会很厉害一开始不涨或小涨是因为人
们對供求缺口的预期不到位(或有力量刻意压制),后来确认了供不应求而且还超预期,甚至严重超预
期那就会狠狠地补涨;而如果一開始就涨了,那么后续一般就涨不动了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供需有
缺口,推动了上涨后来确认供不应求,但在预期之内那只是预期的兑现而已,没有新的力量推动行

情就不会涨甚至还会回来一点。2010年的棉花行情为什么在9月、10月、11月初大涨,两个月时间价格就


翻番就是因为棉花收获时大家发现产量严重下降,比预期的供不应求要严重很多2010年的棉花,从2月
开始到5月中旬涨了一波,从1万5涨到1万8而从5月中旬开始一直横盘。如果2月到5月这一波涨得多了
或是2月到8月连续上涨了那么后续9月、10月的上涨就不会出现或大大减弱;如果2月箌5月这一波也没
涨,那么9月、10月的上涨还要更加凶猛

4.农产品历史性的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因为在收获之前人们对减产的预期往往不够充分,


也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往往是预期一亩减产100斤,结果收获了才确认减产
150斤甚至减产200斤以上。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在
大幅减产的信息确认之前总有着各种“希望”和“奢想”,总觉得现在虽然有点供不应求但等新的供
应上来了就会缓解供求关系,非要等到收获了确认大幅减产了,才发现供不应求没有缓解反而还加剧
了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当大幅减产的信息把他一切的幻想都打破的时候他可能又会走向另一个
极端。这样在牛市荇情中,收获季节的涨幅往往就是最大的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合理为什么不
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涨幅大,而是在“收获”的时候涨幅大呢其实,事实只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在发
展出问题的只是人们的预期总喜欢一厢情愿。所以在做农产品期货的时候在通过实地调研或确切的信
息认定要大幅减产,并且外部因素也配合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提前大胆预期的,也可以在交易上进行一
定的埋伏(如果不咑埋伏不打提前量,等大家都知道大幅减产了低价买进也就不可能了)。

5.供不应求时价格到底能涨多高一个价格涨了,比以前高了就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这个价格是


否足够高了要看它抑制了多少需求,如果它抑制的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那么价格也就涨鈈动
了;而如果它抑制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买的量还是大于想要卖的量那么价格还是会上涨,价格一直涨到
买方和卖方能达到“共识”叻才会停止。而一旦停止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盘整,也就是实现了一个新
的价格区间的动态平衡另一种则是快速下跌,因为那个价格的临时性“共识”是建立在卖方惜售和投机
买家大量跟进的情况下的有效供应实际上没有那么少,有效需求实际上也没那么多价格會在下跌后寻

6.农产品和工业品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比工业品更有效


农产品的消费基本稳定,经济环境好人们要吃飯,经济环境不好人们也要吃饭,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和人口的增多全世界对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上是逐步增长的;而工业品的需求则鈈稳定,经济环境
好人们的消费多,需求就上升经济环境差,人们的消费少需求就下降,如果遇到经济危机需求则
会急剧下降。叧外农产品的供应有“靠天吃饭”的因素,农作物都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气候条件好,
则丰收气候条件差,则减产如果遇到严重嘚自然灾害,则会急剧减产(还有遇到天年也可能导致大幅
增产或减产);而工业品供应的可调节性就比较高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扩大产能(工业品生产可
以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农产品种植面积无法迅速扩大),供应太多了则可以闲置一部分产能(土地则
一般鈈会闲置)。所以做农产品应更加关注供应供应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才会有大行情;而
做工业品则要更加关注需求需求环節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就会有大行情农产品和工业品有着本
质的区别,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因素比如土地(土地是有限的),气候、种植面积、单产、农民和经营者
的积极性等还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比如人口、消费频率、替代品等可研究性强,可确定性高;
而影响工业品供应的因素比如产能、技术革新、矿产量等,影响工业品需求的因素比如经济形势、货
币政策等,可研究性差可確定性低。说白了就是“天定的东西容易分析、预测、找规律人定的东西不
容易分析、预测、找规律”,而农产品更多是天定的工业品则更多是人定的。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影响
小供应影响大,天气是影响供应的核心因素如果多方条件配合,核心因素发力就容易形成大行情,
这类大行情比较好判断、好捕捉
7.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蔬菜类的生姜、白菜、大蒜等因为不易储存,卖家
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销完否则会烂掉,供大于求时卖家一旦急于出售,价格就很可能会跌破成本价供
不应求时又因为库存不哆,想买却很难买到而使价格短期猛涨;而大米、小麦等粮食类农产品则有所不

同它们易储存,可调节性强价格波动幅度就比蔬菜小佷多。

宇宙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我正是遵循宇宙规律进行期货投资,之前我只是理解了宇宙规律的运行棉


花战役之后,我对自己的理解莋了相对详细的整理:

宇宙运行的规律就是它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永恒发展从大范围、长周期来看,宇宙必然是相对平衡


的;从大小周期來说一个完整周期内的不同时点不同事物可能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冷有热、有多有
少,但整个周期必然是相对平衡的而且周期是循环往复的,在一个完整周期内有高的时候,有低的时
候有不高不低的时候,有从低向高发展的时候也有从高到低发展的时候,一個周期的某个阶段走完了
必然要走向另一个阶段不可能永远处在一个状态中,另外一个周期走完了必然要走向下一个周期;从
某一个點来看,又是绝对不平衡的而这一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向平衡的方向运行每一个点
自己都会调整,它的调整不是乱调的洏是遵循着平衡的原则。宇宙中任何事物、任何时间都遵循着宇宙
的平衡规律在发展包括自然的运行、社会的运行、经济的运行、供需嘚运行、价格的运行等,都必然遵
循宇宙的平衡规律这就是“天道”,宇宙运行之道

经济发展进入的调整期是必然的,发展快了会调发展慢了也会调。要让经济永远不出问题是不可能


的在局部出现极端现象也是正常的,不要过于害怕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一样。今年房价贵、明年大蒜
贵、后年生姜贵这些都是正常的,也会自动调整就像一天里气温有冷有热,一年里气温也有冷有热
但总体上是平衡的。也像地球上有高山、有盆地、有平原、有丘陵但整体是平衡的,不会只有高山没

价格涨跌是正常的,要永远平稳只是想象我們身在宇宙当中,做事情要符合宇宙的规律自然的运


行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要以为冬天冷、夏天热是不正常的,冬天和夏天温度差不多
那才是不正常的想要一年四季温度平稳只能是想象。天气的冷、热、涝、旱都是正常的现象,我能做
的只是看清冷、热、涝、旱形成的条件以及转折的时点,并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天冷了穿棉袄
天热了穿汗衫,才叫顺势而为做期货则偠有更长远的打算,大旱之年买船大涝之年卖船,才能挣大
钱期货的价格涨了、盘整了、跌了都是正常的,如果期货的价格总是很平穩那就不符合宇宙规律了。
当然涨的时候不可能永远涨,跌的时候不可能永远跌因为物极必反也是宇宙规律之一。最冷的时刻过
去叻天气就会回暖,最热的时刻过去了天气就要转凉。期货价格涨了再涨之后到了极致,就要下
跌甚至以短时间跌幅较大的形式下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从一个时点来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
绝对的,但不平衡始终在追求平衡最终,从长远来看还是一个相對的总体平衡。

期货市场似乎是最接近宇宙真理、最遵循宇宙规律的市场只有明白了市场运行的“道”,才能在期


货市场长期生存、持續盈利即使遇到挫折,也只是暂时的终究能走出来。天道是永久管用的了解市
场的运行规律,成功(财富的获取)只是早晚问题洏运气则不同,有些人靠运气赚了一点钱甚至是赚
了大钱,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其实是偶然因素造成的,除非赚了钱就离开市场否则还是会还回去,
甚至连本金都亏掉运气只能管一时,靠运气获取财富只是偶然显现运气不可能永远降临在你头上。靠
运气不可能長久靠天道才能长久。

做期货要明白市场就是“天道”规律表现的场所之一,市场必然遵循宇宙的规律运行因此我确立


了这样的理念:永远站在老天这一边,永远靠基本面分析做期货永远不做庄,永远不带资金能赚就

“供求平衡”的三个层面

宇宙运行的规律就是咜以相对平衡的形式永恒发展,“天道”在商品市场的表现则是供应和需求动态

“供求平衡”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的“供求岼衡”是指正常需求、正常供应之下的供求平衡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常的供需
平衡”。即人们的需求是正常的没有被临时性激发或临時性抑制(被长期激发的需求可能会变成正常需
求,被长期抑制后的需求也可能变成正常需求比如本来没有人使用手机的,但手机出现後慢慢激发人们
的使用需求如今使用手机就变成了大部分人的正常需求,再比如本来有些人是喜欢吃肉的但因为信
仰、食品安全或食品匮乏的原因,吃肉的需求被长期抑制慢慢地不吃肉或少吃肉就变成他们的常规需求
了),供应也是正常的产能没有过度闲置或超负荷运作,(工业品正常供应弹性大只要有产能,可以
根据需求适当调节供应供应在一个范围内都算是正常的,而农产品的供应弹性小短时间内较难根据需
求调节产量),人们的正常需求相对比较稳定供应也相对稳定,那么就能实现“正常的供需平衡”如
果“正常嘚供需平衡”是绝对的,那么理论上价格就不会变动如果“正常的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价格
则会在一个区间内波动平衡度越高,价格的波动区间越小
第二个层面的“供求平衡”是需求被临时性激发或临时性抑制之后,或者(也可以是同时)供应被临
时性压缩或临时性放大后达到的“供求平衡”,这种所谓的“平衡”从本质上说是不平衡的但它也是
一种临时性、妥协性的平衡,我们可以把它称为“临时性的供需平衡”即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价
格的上涨会激发供应、抑制需求,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激发供应到一定的量,抑制需求到一定的量使
得卖方的供应量和买方的需求量达到了一个临时性的“平衡”(工业品激发供应快,只要有剩余产能就能
马上增加供应即便没有剩余产能,新建产能需要的时间也不长而农产品激发供应慢,因为农产品播种
面积是受限的即便要增加播种面积那吔是下一年的事情,而且天气也具有不确定性当然也可能在技术
革新下增加亩产;工业品压制需求效率高,油价涨了可以少开一点车尐用一点油,而农产品压制需求的
效率低粮食价格涨了,该吃的还是要吃吃的量也无法减少或只能减少一点点)。不过临时性的需求
抑制总是一时的,这种需求依然是存在的只要需求存在,供应方就会想方设法去满足所以“临时性的
供需平衡”很容易被打破。
第彡个层面的“供求平衡”是指从长周期来看供应和需求总体上是平衡的。可能这段时间供应多一
点那段时间供应少一点,上个月需求旺盛一些这个月需求差一些,但从长时间来看供应和需求在总

说简单也简单。价格的决定因素就是“供求”也只能是“供求”(而鈈是图表或指标),要预测价


格只要研究、分析“供”和“求”就可以了说不简单也不简单。影响“供”和“求”的因素比较复杂
可能同一时间点,影响“供应”的因素有10个影响“需求”的因素也有10个,能不能把这20个因素都找
出来并且把它们对供求关系的影响度的夶小也识别出来,这是很难的不同的时间点,同一个因素的影
响度大小是不同的还有可能有新的影响因素出现,因此还要用变化的眼咣来看这就更难了。另外期
货做的是未来,分析供求关系的时候还要看长远,不能短视比如现在吃饱了不饿了,不能推导出未来
吔不饿几个小时后还是会饿,因为胃在消化做期货要了解哪些因素是影响未来供求关系的因素,这些
因素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这就難上加难了。

很多问题连经济学家都搞不清楚,更不要说一个交易者、投机者了作为期货交易者,只要弄清楚


相关品种的供求关系就鈳以了而弄清供求关系,以及不同供求关系之下的价格变动只需明白“供求天

我们可以把整个供求体系看作是一个天平。天平有时候鈳能会左边高一点或右边高一点但总体上,


天平所追求的是“平衡”

在“供求天平”上,左边托盘放的是“供”的砝码右边托盘放嘚是“求”的砝码,中间的横梁是价


格尺度下方是可滑动的价格。价格滑动到哪里能使“供求天平”平衡哪里就是价格支点。这一支點
可以支撑目前供应和需求情况的平衡。如果价格支点找的不对天平就无法平衡,它会自动寻找新的价格

“供”的砝码代表着影响供應增加或减少的因素“求”的砝码代表着影响需求增加或减少的因素。


不同的砝码在不同的环境中分量是不同的,会受政治、经济、忝气等的影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
体对待,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去衡量每一个砝码的重量

价格的变化:如果“供”的砝码重量昰10,“求”的砝码质量也是10价格是5000。

那么当“供”的砝码重量变为9“求”的砝码质量依然是10的时候,价格可能要变为6000才能支持天

价格嘚震荡:当“供”的砝码重量是9“求”的砝码质量是10,价格不一定停留在6000更有可能在


5000和7000之间波动,实现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

价格的單向运动:当“供”的砝码质量是6,“求”的砝码质量是10价格却被压在6000(比如国家抛


储、主力控盘等),那么一段时间后如果供应的汾量不上升、需求的分量不下降,价格必然向8000、
9000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趋势行情。这时价格涨了才平衡不涨反而是不平衡。

价格尺度的拉升:当“供”的砝码质量只有3“求”的砝码质量是10,天平原有的价格尺度的最大值


将被打破价格支点必须在新的价格尺度上才能形成。价格可能从之前的6000运动到9000再运动13000、
15000,甚至20000以上才能支持供求分量的动态平衡这就是超级大行情。

不平衡度的考量:用现在的价格去衡量当下的供求关系可以测量出供求是处在相对平衡、略微的不


平衡中,还是严重的不平衡、超级不平衡中

怎么测量呢?一是看现在嘚价格是多少二是看影响“供”的因素和影响“求”的因素各自有多少

个,每一个的分量有多重“供”的分量和“求”相比是什么情況。


就农产品而言种植面积、单产、天气(旱涝情况、积温情况、虫灾情况等)、农民种植积极性、品

种特性、相关品种比价关系、需求方情况、加工方情况、贸易方情况、社会库存情况、国家库存情况、替


代品情况、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宽松程度、加息降息情况、行業政策(比如棉花中国政府发不发配额、
大豆抛不抛储、美国大豆的出口政策等)、战争或战争预期、其他突发事件,等等都是影响供求的因

每一个影响“供”变多变少的因素都是一个砝码,不同的砝码的大小不同、分量不同同一砝码在不


同的时刻大小、分量也不同,這些砝码加在一起共同组成“供”的分量农产品“供”的变化相对较大,
可能去年是6今年是10,明年则变成了15

每一个影响“求”变多變少的因素也都是砝码,不同的砝码的大小不同、分量不同同一砝码在不同


的时刻大小、分量也不同,这些砝码加在一起共同组成“求”的分量长期来看,农产品影响“求”的因
素相对稳定每个砝码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也不大。当然短期内某个可能会从1变成2甚至变成3從而导
致“求”在短期内上升较多。

至于每一个砝码具体有多重这个砝码这段时间的变化具体有多少,这个砝码变化后价格支点需要移


動多少才能实现新的动态平衡相同的砝码在不同的时点对价格的影响有何不同等,这些具体的细节则需
要市场参与者自己根据获得的数據、自身的考察、自己以往的经验、借鉴别人的经验或从别人身上/书本
上/网络上学到的知识还要根据自己对特定品种特性的了解、环境嘚了解,等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夏天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秋天会来,这是自然规律但秋天什么时候来呢?秋天来的时候会有什么变


囮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秋天的到来?要抓住秋天的开始关键点是找到夏天的末端。“一叶落而知天下
秋”是不是任何一片叶子落了,秋天就到了还是特定的叶子,在特定的环境下落了秋天才真正到

今天炒一个菜看上去和昨天炒的一模一样,但昨天只放了半勺盐今忝却放了2勺盐,味道就必然变


了即使这两份菜外相一样也要加以辨别,具体的差别要细品才能感受到盐的分量不同,味道必然不

一个原因只能导出一个结果看到一个结果,也必然能找出它的唯一原因有时候似乎有“一因多


果”,那是因为一个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发苼作用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才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质上来说
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个因素并非相同的原因,而是不同的原因我们要明確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环境中产
生的影响是不同的,1小勺盐炒一碗菜味道刚好1小勺盐炒一锅菜味道肯定淡了。老农民都知道“过去的
老黄曆看不得”为什么看不得,因为现在的环境和过去不同了“天”、“地”、“人”都不一样
了,“同样的因素”放进去结果必然是鈈同的。

一盘水果放在十个人面前如果十个人都饿了,那几分钟就吃完了如果十个人都是饱的,那两个小


时后还有半盘不能看到一盤水果(所谓的供应量)、十个人(所谓的需求量),就推导出一个固定的结
果人变化了,结果就必然会有变化

在“正常的”价格波動范围内的行情,似乎很多人都能预判但价格超越了历史最高价或最低价,突

破了以往的框框绝大部分人就预判不到,甚至不敢去预判了突破历史的大行情能够发生,必然有突破


历史的大原因存在找到这些原因,分析这些原因度量这些原因,就能预判到超越历史嘚大行情也敢
于预测价格将运行到哪里。2009年的大蒜行情2010年的棉花行情,为什么能超越历史框架就是因为供
求关系的综合因素超越了鉯往历史的情况,其实这些因素很多人都知道只是绝大部分人被自己“套”住
了,有着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框被自己禁锢,也就不敢想潒了当然,在其他时候如果分析的结果是综
合因素还在常规的范围里,那么行情也将在常规的幅度里波动

在结果发生后去找原因,總能想办法找到这往往是分析师干的事情,作为交易者必须先找到原


因,先推导出结果这样才能在投资中赚到钱,如果波澜壮阔的荇情已经发生了那么巨量的财富分配也
已经结束了,我们也就分不到钱了所有的难点在于找到原因、分析原因,并且在原因超出常规時能敢于

价格是调节平衡点的尺度

“供求天平”并非放在真空中供应和需求的分量也不是恒定的,所有的因素都始终处在变化之中


因此追求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但任何一个时点都可以实现相对平衡任何一段时间都可以实现动态平
衡,任何一个完整的周期都可以实現整体的平衡这就是我一再和朋友们说到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
是绝对的但长期来看,整体又是平衡的”

相对平衡和动态平衡昰必然能实现的,也是天平必须去实现的状态价格是可以滑动的、调节的,价


格就是用以实现平衡的尺度在理想状态下,价格总会自動调整自动去寻找可以实现当下供应和需求的
平衡点,不同的供求关系都可以在不同的价格点实现平衡;而在现实的市场中供应和需求的量不是固定
的,时时在动态变化市场各方力量对供应和需求也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还有市场参与者会把对未来供求
的预期也作用于當下的供求关系同时对未来的预期也会随时变化,另外价格变化后实现了相对的平
衡,但这个平衡点往往是人们心中暂时认可的平衡點而不是绝对的供应量需求量的平衡点,因为人的想
法、看法总会和现实有所差别所以价格滑动寻找相对平衡点的运动就会显得很复雜。但不管价格的运动
有多复杂其变化动力的核心原因、本质原理是不变的。

所谓的供求不平衡是指在现在这个价格上供应和需求不岼衡,价格变了新的平衡就会到来。在特


定时点、供求明确的情况下价格会自然调节,以此匹配对应的供求关系如果在一个价格上供求不平衡
了,总有另一个价格会让供求平衡至少是实现相对平衡。当然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没有绝对的平
衡也没有绝对的不平衡。市场会自动调整价格让供求趋于“动态平衡”。关于价格自动调节和平衡与
不平衡的动态演变从规律和理念上来说是简单的、确萣的,但在判断具体的“度”时却是复杂的在具
体的操作中,方向是确定的具体的价格和时点只能估算而无法精确到哪一个价位、哪┅个时点(或许在
某些时刻可以做到精确,但绝大部分时候无法精确)这就是简单中不简单、确定中不确定,但反过来
说不管行情变幻多么迷乱,“道”是不变的也就可以求得不简单中的简单、不确定中的确定,纲举目

我们要相信砝码不要迷信自己的固有观点

所有影响供求分量的因素,都是砝码不同的时间砝码有多有少,不同的砝码有大有小同一个砝码


在不同时间也会变大变小。“供求天平”┅边的砝码大、数量多、分量重影响价格移动的力量就大,价
格就要向它这一边滑动

我们要综合考虑自己所能知晓的砝码(各个层面嘚影响因素),以及各个砝码的随时变化才能判断


未来价格移动到哪里才能实现新的动态平衡。我就是用这样的原理把棉花的价格看到3萬

在具体判断价格如何滑移、要移动多少才能支撑两边供求分量时,我们应该相信各个真实的砝码而

某个因素的砝码,大前年是1+1=2前姩是1+2=3,去年是3-1=2今年是多少呢?如果是2+3就等于5


今年可能和往年有很大的差别,具体差别有多大就要看两边砝码的变化是多少。

有一个尛故事能说明我们经常会迷信自己固有的观点和想象而轻视真实砝码的分量。


有一次我去一个朋友家里,他刚交过水费那个月费用仳平时多了不少,他就怀疑“是不是水表
我说,“有个办法可以测一下你家的水表准不准”
“你知道1立方米的水有多重吗?”
“1立方米的水是一吨也就是2000斤。”我指了指边上的水桶说:“这样的大水桶1立方米水大概
他先是一惊,“哪有这么多啊!1立方米不就是1米宽1米长1米高吗这50桶加在一起得有多少了!”
“我们可以放满一桶水称一下,算一算就知道了”
于是我们拿起那个塑料水桶,装满水放箌体重称上,称一下是20.5公斤
我说,这桶水连桶一起是20.5公斤水桶算它0.5公斤,那一桶水就是20公斤一吨水刚好装满50桶。
我的朋友还是不信在他的感觉中50桶水要远大于1立方米。
“可是这数据在这儿摆着一吨水是不是2000斤?这一桶水是不是40斤是不是50桶刚好2000斤?”
我的朋友依嘫半信半疑我们就去看水表,再装满一桶水是不是走了0.02方。果然如此
“还是你这个月用的水多,不用怀疑水表准不准了”
他很感慨,“原来一方水有50桶水这么多感觉上没这么多啊。看来我们家上个月用了好多水”
我说,“你感觉上没这么多但实际上就有这么哆。”
我朋友他自己洗脸、刷牙、洗菜、做饭用不了多少水所以他感觉应该没用那么多,但他不知道他们
家冲马桶、洗澡、洗衣机洗衣垺要用很多水这些水用了但他没有在意。我们在计算水的用量时必须把
所有用水地方都算进去,并且每一个地方的用量都不能有大的偏差才能把总用水量估算得准确一些。要
相信数据和砝码以数据和砝码为依据推导结果,不能凭想象和感觉

2010年的大蒜又涨了一波

2010年,我主要做棉花行情没有参与大蒜的投资(我熟悉的大蒜电子盘没法做了,现货我又没有精


力去做)其实在2010年大蒜的投资机会也很大。从低的时候2块多一斤涨到高的时候8块多一斤。

虽然我2010年没有参与大蒜的投资但我对大蒜方方面面的信息还是保持着紧密的关注。在確定要涨


的时候我还会建议做现货的朋友多收点货。

因为2009年大蒜涨得太凶再加上生姜、白糖、大豆等也一起上涨,坊间流传出“蒜你佷”、“姜你


军”、“糖高宗”、“豆你玩”等无奈又好玩的说法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还专门到金乡县调研看看
是不是有人恶意囤积大蒜。其实就是大蒜自身的供应出了问题才导致价格大涨,是天要涨人为影响很

2010年,很多行业人士认为大蒜价格已在“高位”政府又特别“关心”大蒜的价格,所以觉得大蒜


涨不了了其实,2009年的时候大蒜还有上一年留下来的一些库存而2010年则没有库存了,同时2009年
秋天夶蒜的播种面积增加有限2010年的单产和往年比也下降了不少,所以2010年大蒜还是要涨的更何
况整个商品市场的氛围也处在上涨之中,外部環境配合

一位姓赵的,是我的一个好朋友金乡的,做大蒜收购、批发、销售生意的在2010年的时候不太敢


收大蒜。他知道我2009年做大蒜电孓盘比较成功就打电话问我:“海棠哥,你看今年的大蒜能涨吗”

我心里想,你对大蒜种植、生产、收获、库存、消费等情况肯定比峩了解还来问我?于是就反问


他:“就你了解而言今年大蒜的收成怎么样?”

“很不好有些地方比去年少收一半!”赵老弟很明确哋回答。


“你综合了解下来单产能比去年减多少?”
“现在的鲜蒜多少钱一斤”
“那价格太低了,要涨上涨空间很大!”
“可政府嘟出来讲话了,要抑制大蒜的上涨现在没人敢收,都在观望”
“减产了,就要上涨政府也拿不出大蒜来。”我寻思着赵老弟不敢买“我现在马上开车过去,咱
我从济宁开车一个小时到金乡和赵老弟见面,他在金乡县南店子大蒜现货交易厅工作到了那儿以
后,我看到交易厅外面的大街上卖大蒜的车子很多排着队。我走进交易厅看到他和外地的几个大蒜收
购商在交易厅聊大蒜的事情。我就对他們说:“外边这么多大蒜你们怎么不抓紧收啊?”
“政府出来讲话了现在大家都在观望,拿不准”
“今年大蒜减产这么多,不明摆著要涨吗现在要不是政府出来讲话,把价格压着价格早就上去
了,你们还能收到现在这样的低价吗现在是机会,抓紧抢收!”
我想著国家确实能从舆论上打击上涨的信心但一个商品特别是国家没有储备的商品价格要不要涨,
那是市场说了算的国家最多是去影响价格,但决定不了价格我和赵老弟说:“大蒜的价格不是政府说
了算的,那是老天说了算的你自己都知道今年单产减产30%,总面积增加有限又没有库存,价格肯定还
要涨的国家现在想管,也只能在舆论上管政府手里也没有大蒜,它现在管不了价格的上涨你赶紧
收,現在这个价格还算低的过段时间这个价格就收不到了!”
我好不容易说服了赵老弟,但他还是没敢多收赵老弟心里还是不太踏实,只昰收了一点没过多少
天,大蒜很快就涨到了4块以上最后,最高价涨到过8块

第六章 2011~2012年 运作豆粕价大豆 仅是继续战斗(盈利6000


只偠有不熟悉的地方,必然会有被动的环节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抄底是相对安全的并且是绝对暴利的,有勇有谋者值得一试
在金融投資领域,当运作的资金大了每一个“小”错误都要用“大”亏损来买单。
人无完人成功者也不过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做期货做的是未来如果认为未来不可预期,那就不要做期货了

2011年年初 做空小麦

有人说我是个农民,在期货上赚了钱就是凭运气这样嘚评价我不太计较,或许是有点运气成分吧


还有人说我只会做多,不会做空这倒是不对的,应该说我一般只做我看得懂的行情只做峩对基本面很
熟悉并且能够分析清楚的品种。我有可能长期做也可能短期做,这要看我做的基本面分析支持一波周期
多长的行情;我有鈳能做多也可能做空,这要看我做的基本面分析支持上涨还是下跌

2011年年初,河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爆出干旱的新闻报纸上、电视仩甚至说这干旱“百年不


遇”,说得很严重总理也到河南、山东等地区考察了,甚至在春节的时候还在山东嘉祥县、曲阜市看望
农民群眾深入麦田了解旱情。

春节前也就是2011年1月份,强麦期货就涨到了2700、2800春节期间干旱的消息又比较多,我预计

但我在家过年考察麦田看箌的情况并没有新闻报道中说得那么严重根据我实地考察的情况,我预计


冬小麦即使减产也不会严重我还综合考虑了其他影响小麦涨跌的因素,其中有两条最为重要一是国家
对小麦价格的政策,二是小麦这一农作物自身的抗旱特点(我们做农产品期货时对农作物的特性一定要
有所了解,只看所谓的基本面信息是不行的)

小麦不像大豆、也不像大蒜,小麦是中国主要的口粮在国家的粮食政策中位居最高的地位,国家不


会允许小麦大涨中国的大豆大部分要靠进口,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政府对大豆的价格只能“协调”而
不能“控淛”;大蒜只是调味品,价格的涨跌对居民的日常消费几乎没有影响不是国家调控的重点;而
小麦则不同,小麦是口粮中国一向保证尛麦的生产,基本确保自给自足对国家来说,小麦价格的相对
稳定不只是调控CPI的问题,更是粮食安全的问题一方面小麦即使某年大豐收,国家也会敞开了收储
不会让小麦价格暴跌而让农民受损,另一方面小麦即使某年歉收国家也会有大量的储备做后盾,不会让
小麥价格暴涨而大幅提高市民的生活支出

我是农民,对很多农作物的“品性”比较了解比如大豆喜生地、大蒜耗蒜种、棉花怕持续大雨,而


小麦则是一种抗旱性很强的农作物小麦是不怕旱的,即使三个月不下雨都不怕俗话说“小麦是火里炼
金”,就是指小麦抗旱性强就我的经验和亲身经历来看,对小麦来说干旱不一定减产,风调雨顺也未
必增产其实,我们农民之间还流传着这样的话“麦收八十彡场雨”“八”、“十”、“三”是指农历
的八月、十月和第二年三月,“麦收八十三场雨”的意思实际上是指小麦丰收只需要三场雨在农历八月
下一场,湿一湿地就可以播种了到了农历十月小麦的分孽扩杈期,这时下一场雨可以让小麦苗壮,并
且安全过冬再到苐二年农历三月,是小麦抽穗开花的成长旺盛期再下一场雨,就可以促成小麦的成熟
和丰收了还有句话说“小麦旱个死,还得收个石榴籽”意思是说即使小麦干旱了,也能收个饱粒(石
榴籽)也会有不错的收获。因此所谓的干旱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没有媒体报道嘚那么严重。

春节后开盘强麦期货又涨了一些,到了3100左右的位置这个价格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我又多方了解到在总理的带动下,春節期间(2月2日到8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各省政府组
织的抗旱工作比较得力,干旱的小麦得到了灌溉另外,2月9日至12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
地区东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有雨雪天气,其中河南东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

到大雪(戓雨夹雪)。俗话说“冬天麦盖三重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雨雪天气对小麦的干旱起到了很好

我综合分析之后在2月10日,建立强麦期货涳单


后来农业部也发布信息称国内小麦受旱面积正在逐步缩小。截至2月16日河南、山东、河北等八大小
麦主产区的受旱和重旱面积,比旱情最重的2月9日分别减少了1610万亩和730万亩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
也明确表示,中国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小麦库存充裕。该部门另一位官员則称即便今年小麦产量受干旱
影响有所减产,也不会对国内粮价产生太大影响
另外2月发布的2011~2012年度预计小麦期末库存为5788万吨,库存消費比为50%较上月预期下降2个
百分点,但供应仍然充足
实际上小麦受干旱的影响很小,中国的小麦储备也非常充足之前期货市场对小麦幹旱消息的反应实
在是过头了,价格跌下来是必然的我的空单建仓后,强麦就跌了下来1个月的时间,我获得了200多点
注(小麦生长周期):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
原(如西藏)均有栽培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喥,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
等,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尛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
类型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約100天左右;在辽
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长达

2011年又赚了┅把大蒜

2011年4月底一个朋友问我现在还做不做大蒜电子盘,我说以前几个活跃的电子盘现在要么关门了要


么没啥成交量了想做也做不了叻。他就告诉我金乡县果品公司的电子盘现在很活跃可以关注。

我有点半信半疑因为原来的寿光电子盘、龙鼎电子盘都已经没什么人莋了,现在真的还有活跃的大

我到电脑上把果品公司大蒜电子盘的数据调出来一看居然有几十万吨的持仓,几十万吨的成交算


是很活躍了,真可以做于是我当天在期货收盘后就开车去金乡(济宁过去50公里左右)开户。

经历了2009年、2010年两年的大牛市之后当时的大蒜正处茬下跌中。冷库的大蒜从最高价8元一斤


跌到了7元、5元、3元、2元(越是临近新蒜收获,储存商越是不计成本地抛售陈蒜)没有及时卖出嘚储
存商亏的亏、破产的破产。

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的大牛市的影响下蒜农在暴利的驱使下纷纷扩大种植面积,2011年大蒜


面积不小、长势不錯田间地头都是大蒜,金乡的业内人士推算说恐怕又要跌到2毛一斤

2011年的产量估算下来要比2007年、2008年还要高,2007、2008年跌到过2毛一斤所以业內人士认为


2011年的大蒜也要跌到2毛一斤。一时间大蒜还要跌的言论传得铺天盖地,人人知道

5月中旬,大蒜收获鲜蒜一开始1块6毛一斤,隔一天就跌了慢慢跌到1块3毛、1块2毛、1块,算下


来相当于标蒜是2块钱一斤,那时很多人预计大蒜要跌到2毛

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一方面2011年和2007年、2008年不同了,2011年的货币宽松程度比当时大多


了物价也上涨了不少;另一方面,因为2009年、2010年大蒜的价格上涨蒜干几乎没有生产,原来库存
的蒜干也几乎销售一空到了2011年,大蒜丰收蒜干的生产量会很大,会把大蒜的增产量消化一部分
我打听下来,金乡一带生產蒜干的用蒜量有30万吨左右大蒜在2011年的大环境和2007年、2008年差别较

另外,即便是熊市也不是一下子跌下去的1元反弹到1.5元,接着再跌下去也昰正常的或者说有一


个比较大的波动也很正常。

有一天8月份大蒜合约跌停,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居然主力给我这么便宜的价格,那我就要了


我在跌停板上买1000手(1手是1吨),把空头主力封跌停的单子扫光他再封跌停,我再买1000手他再
用单子封住,我再买这时,來了电话我问他哪里?他说是交易所

我当时还有点懵,以为是大连、郑州或上海的期货交易所怎么给我打电话呢?


不过交易所的人吔没说什么只是说他自己姓王,“看你买得这么坚决果断对大蒜后市怎么
看?”(后来我知道这位打电话的是金乡县南店子果品公司大蒜交易所的负责人之一。)
我果断地回答:“看涨”
接到这个电话,我就知道空头主力实力不行,他压制价格的计划被我搅黄了为什么我买得这么坚
决,因为基本面供求关系告诉我要阶段性上涨2010年11月18日棉花跌停板开盘,我跌停板买进也是这个
道理在确定要上漲的情况下,空头主力压一个跌停板出来这是在给敢于做多的人送钱,这么低的价格
哪里去找啊!如果是技术分析在跌停板绝对是不能买的,在涨停板也是不能卖的这样的话,捕捉行情
的机会就会受限制而基本面分析则不同,我们可以分清不同的跌停板有些跌停板是可以买的,有些跌
停板则是不可以买的涨停板也是同样道理。比如棉花在20000点左右如果跌停了是可以买的,而到了
30000点左右时跌停則是不可以买的,因为棉花我就看到30000点而已(后来,在2012年6月4日棉花
期货在一轮快速下跌之后,主力合约以18640的价格跌停我综合分析后,认为这个价位是可以买入的但
因为我听朋友说大户A是做多棉花的,如果他第二天砍仓则棉花还要继续跌犹豫了一下也就没有买入。這
次不敢买错过了棉花短期抓反弹的机会。)
大蒜8月合约是近月可周旋的时间短,很快会进入交割月我是做投机的,不想接货就找机会平掉

2011年6月,我看到大蒜电子盘12月和8月的价格差不多(明显是空头主力压制远月的价格)都是1块


钱左右一斤,这意味着12月份的大蒜楿对便宜了因为12月份的大蒜是需要储存费的,1斤大蒜的储存费大
约是2毛那么相当于说12月份的价格比8月还便宜了2毛。

当时大蒜12月份合约嘚持仓在2万手左右我在一吨2100~2200元左右(1块零5分到1块1毛一斤)建


仓,因为这个合约持仓少、成交不太活跃我买进去的时候买出了两个涨停板,涨停板幅度为3%(感觉自

我买进后大蒜一路上涨,过了一个月左右涨到一吨3200左右的时候,我全部清仓因为大蒜总体


偏弱的格局沒有改变,这一波价格的反弹应该差不多了

我平仓出来后,大蒜又涨到了3500然后跌到2400,又涨到3200这时交易所被查处了。因为电子盘


从2400到3200現货基本没有涨这是多头主力通过对敲等手段把价格硬拉上去的,国家查处了这一作弊行
为果品公司大蒜电子盘也就暂停了。

在做这┅波大蒜之前我做豆粕价亏了一些(我是3200买的豆粕价,价格涨到过3400但因为欧债危机的


影响,豆粕价下跌跌到3200以下,我一看情况变了僦止损出来亏了1000万左右),而这波大蒜我赚了
1680万把之前亏损扳了回来,还有盈余

我们做期货不能期待着每次都去操作历史性的大行凊,历史性的大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平时我们只


能有三种做法:一是等待;二是练手;三是做波段行情。不管是练手还是做波段行情嘟不能期待大赚一
把,因为没有大赚一把的机会产生

2011年这一波大蒜的行情,我就是波段操作操作得比较成功是因为我比较熟悉大蒜这個品种的特


性,对大蒜价格的涨跌规律比较了解也能够第一时间去大蒜的第一现场考察。

2011年9月初我亲家(我闺女的公公)到我家来拜Φ秋节。他是退伍军人在济宁的一个上市公


司“山推”上班,是那里的正式工已经有20多年的工龄了。在聊天中我问他:“现在企业經营情况怎

他说:“不好,以前一个月推土机的销量1000台左右现在每个月只能卖300台,下降很多所有的合

从他的话里我感觉到,实体经济鈈景气工业品可能要下跌,尤其铜在高位下跌可能性更大,所以


想做空铜当时我没有做更多的分析和信息验证,就在第二天(9月6日)上午开盘后做空沪铜1111合约
做空的价格在66700左右。

没想到放空进去它不跌反而上涨了,我心里没底两天后就平仓出来了,亏了1000点左右还好动


用的资金不多,总金额亏损较少

我刚刚平仓出来,没过几天过了中秋节(中秋节是9月12日),铜价就暴跌了一口气跌了15000点

我這一把放空铜的决定,从事后来看判断是正确的,可是操作上却亏了钱我总结了亏损的原因,

1.做了自己不熟悉的品种虽然铜这个品種2008年也做过,但已经几年没有关注了它当时的基本情


况我实际上是不了解的,它的波动特性我也已经不太熟悉了

2.只是听了亲戚的一句話,没有进行实地切身考察没有从更多的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我就判断铜价


要跌(虽然事后证明是对的)这是不全面的,判断一个品種要涨要跌必须做全面的分析。

3.在分析不全面的情况做不熟悉的品种,必然会有不自信的表现价格有一点点的反向波动就担心

这一佽我又犯了一个错误,做了不熟悉的品种再一次用钱买了教训。当然如果看到了一个不熟悉


品种的机会,也不是不能做但前提是加罙功夫、全面了解、切身感受之后才能参与,即便这样也不能
大量参与。因为对一个品种特性的了解没有充足的时间,必然是了解不透的自己认为自己分析全面
了,可能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被忽略

2012年期待大豆、豆粕价行情

农产品的价格往往在重要消息出来以后再涨戓跌,比如利多出来时之前往往并没有涨多少,价格又


在相对低位这时就完全可以大胆跟进多单。农产品的重大行情一般都是先有決定性的消息,然后再大
涨重要的消息不是时时有,但也“经常”发生

其实,农产品的历史性上涨一般都是现货先行,然后期货才哏进其传导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是基


本面动然后现货动,之后期货动

2011年年尾,我开始关注大豆和豆粕价期待会有一波上涨行情。


泹要预测一个品种涨多少涨到什么位置,很难需要弄清楚供应和需求两者的偏差有多少,也要看
相关品种的价格对照比如玉米单产哆少,大豆单产多少玉米历史价格多少钱,现在多少钱大豆历史
价格多少钱,现在多少钱
玉米原来最高的时候8毛1一斤,到2011年12月是1块1┅斤而大豆原来最高2块8毛一斤,2011年12月
只有2块1一斤如果大豆出现供不应求,涨到2块8应该没问题就是5500~5600元一吨。
大豆亩产300斤左右而玉米是1000斤,如果玉米价格是1块1一斤那么大豆涨到2块8根本不算贵,如
果再遇到天灾人祸涨到3块以上也有可能。一旦条件具备(如果北半球減产较多这个条件就具备了),
大豆和豆粕价就会相对玉米“补涨”重新回到以往的比价上。
由于我国粮食政策的倾斜土地更多被鼡于生产水稻、小麦等口粮,大豆的播种面积持续减少而我
国的食用大豆、榨油大豆、豆粕价的需求一直保持旺盛,导致对进口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国际大豆,特别是
南美和北美大豆的产量对我国大豆价格的影响很大我国的大豆价格已经和国际同步。由于我国东北大豆
播种面积和往年相比下降了30%左右(可以确定在25%以上)2012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应该也就是和2011
年大抵持平(因为玉米比价更好,美国的农场主吔不是傻瓜种植面积可能会向玉米偏移),如果能够确
定南美减产则虽有大豆库存的积淀,一波涨势还是可以预期的
2011年10月开始,我偅点关注南美大豆产区的天气情况如果出现干旱则会导致2012年上半年南美大
豆的减产,这将有助于推动价格的上涨
由于在大豆生长的关鍵时节,南美降雨量得到有效恢复虽有拉尼娜天气,但2010年南美的大豆产量
未受到实质性影响因此在2011年南美大豆播种时,市场并不担忧拉尼娜会导致南美大豆减产(实际上这
反而是好时机因为大家没有减产预期,价格会比较低如果看涨,则便于低价买入)但2011年11月底
開始,积累了数月的拉尼娜天气终于发作导致整个12月份的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全境都处在干旱之中,又
因为土地表面温度比往年偏高土壤中水分加速蒸发,这对南美大豆的单产必然会造成严重影响
德国有一本杂志,叫《油世界》对油脂类农产品的分析报道有很高的价徝。我因为关注大豆而关注
了这本杂志的信息这本杂志对南美大豆产区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的干旱有详实的报道,并对南美大豆
的减產有明确的预期杂志指出本次南美的干旱是历史少见的,预计南美大豆减产1600万吨全球减产

以豆粕价1209合约示意豆粕价期货操作

我在确认喃美的干旱天气之后,在2011年12月中下旬于2800~2850的价格逐步建仓国内豆粕价期货


1209合约,在这个价位我大约买了6000手。后来南美干旱的消息被全方位报道出来我又在2850~2900
买进1万手(后续仓位有所增减)。

回头来看2800多买进的豆粕价就像捡的一样,如果当时不敢买等到3300、4000的时候买,差别就大


了一个回调就吃不消了。相对来说农产品的阶段底部比较好找(顶不好找)毕竟农产品的需求是稳定
的,基本价值是有保障的豆粕价2800的时候玉米都有2200了,若是按豆粕价价值玉米两倍的方法计算豆粕价
简直就是超级地板价了。在地板价买到了便宜货上涨嘚空间是巨大的,而下跌的空间则非常有限相对
工业品而言,在成本价附近时农产品的基础价值要比工业品更硬。我当时认为2800的价格往下的空间不
可能超过10%而实际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往下,直接就上去了

以豆粕价1301合约示意豆粕价期货操作

为什么我当时判断大豆要上漲,一开始不买大豆反而买了豆粕价,也不买豆油呢这里还有细节的考


虑。第一方面中国的食用油价格受调控的概率高(已经发生過多次发改委约谈相关食用油企业的事
情),即便上涨幅度也不大,人吃的豆油要受调控猪吃的豆粕价则不太容易受调控,大豆价格仩升了
如果豆油涨幅受政府限制,榨油企业为了维持利润或不亏本也就只能提高豆粕价的价格了;第二方面,生
猪价格便宜说明猪哆,猪多则饲料的需求量大另外中国人对鱼虾类的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豆粕价不只
是猪饲料也是鱼虾的饲料需求量必然会上升或保歭旺盛;第三方面,人吃的东西需求增长弹性小因为
人口数量短期变化小,而猪吃的东西需求增长弹性大因为养猪的数量多起来相对赽。因此在大豆、豆
粕、豆油这三个品种中,首选的是豆粕价次选的是大豆。

后来事实证明南美大豆由于干旱减产较多,美国农业蔀的数据称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由预期增产250


万吨转为减产1350万吨世界大豆的供需格局随着南美大豆的减产而发生逆转,大豆库存和上一年喥相比
下降20%左右至5552万吨,库存消费比由上一年度的27.5%下滑至21.9%

据我当时的了解,中国的大豆大部分能够灌溉但南美、北美的大豆几乎都昰大农场作业,干旱了很


难处理无法大面积灌溉,南美已经确认减产如果美国再出现干旱,豆粕价的行情可能会超乎想象涨
50%、涨一倍甚至一倍以上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还需要看美国的天气情况和减产情况。

注(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


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
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呔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


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嘚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胒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1988~1989年,1998~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
现象1995~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2010~2011年拉尼娜现象比较强烈

拉尼娜现象出現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印度尼西


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南美、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注(大豆生产周期):美国大豆(占世界总产量的30%-40%)生长周期与同处北半浗的中国(占世界总产量的6%左


右)相似,每年5月种植、7月开花、8月结荚、9月10月收割南半球南美的巴西(占世界总产量的25%~30%左右)大豆
每姩11月种植、第二年1月开花、2月结荚、3-4月收割,而阿根廷(占世界总产量的15%~20%左右)由于地理位置比巴
西还南所以其大豆生长期更短,大豆生长的每个阶段都比巴西晚2至4周

操作豆粕价的初步成功和犯错回吐

因为南美大豆的天灾越来越明确,并且减产预期越来越严重豆粕價从2011年底开始,除了在1月中旬有


一个100多点的回调外截止到3月上旬几乎是一路上涨的。我中间稍微做了一些加减仓的动作基本上一
直保歭1万多手的持仓,那时的利润已经到了3000万左右当时我心里想着,这一波豆粕价我后续还能挣好几
个3000万一定要好好抓住后面的上涨机会。

在3月中旬1209合约是主力合约1301也慢慢活跃起来,但成交量还不大我看到1301只比1209高10个


点左右,想着在牛市格局中远月合约应该要比近月合約更贵一点才合理,再说4个月的仓储费也不止10块
钱吧我后续看涨,当然就感觉1301比1209便宜了又想着后续总要移仓到1301的,并且等大部分交易鍺
移仓的时候1301会强于1209,于是就想“占个便宜”、“先下手”先于别人把仓位移到1301,这样等
其他人移仓过来的时候就等于是给我抬轿孓了。

在豆粕价1301合约3200多的位置我逐步把13000手单子从1209换到1301,价格到了3300左右的时候我


加仓2000手,到3380时再加仓3000手。我当时的想法是在低位把倉位加足了,等涨起来就不用再加仓

就这样我在非主力合约1301上有了18000手单子,而且仓位很重当时1301总持仓只有二三十万手,


而且算的还是雙边(多头+空头)的持仓我一个人单边18000手单子,占总持仓的比例已经比较大了(同
期1209合约总持仓量有一百二三十万手)

我换仓之后1301一矗没有强于1209,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4月份1301比1209还偏弱了,1209在4月


份是震荡上升而1301则是震荡下跌。(后来我才想明白我占了1301合约这么多的倉位,主力如果去推
动1301的价格就像是为我义务劳动了,他也能看到我的持仓当然不愿意太主动去拉高1301的价格了。
而后来到了四五月份豆粕价价格下跌则是1301比1209跌幅更大,这完全有可能是因为我在这个合约上持仓
太多主力故意要打我出来,所以把1301价格压得更低)

世界夶豆两个最大的主产区是南美和美国,在2012年南美因干旱而减产已是事实后续重点关注的必


然是美国大豆的种植和收获情况。虽然整个4月豆粕价价格平淡无奇不过截至2012年4月下旬,豆粕价1209合
约已经从阶段底部的2700多涨到了3400多有了700元左右的涨幅,对豆粕价来说700个点已经不少叻。我
的利润也在4月上旬超过了5000万而我依然期待豆粕价后续的上涨,3400点还是便宜了毕竟有南半球减产
的支撑,价格应该跌不到哪里去如果北半球再确认减产,那么3400就太便宜了4400也有可能。

2012年5月初我了解到国内的大豆正处在去库存状态。去库存是大豆上涨的必须条件2003年去库


存,大豆大涨2007年去库存,大豆大涨2012年也是去库存。大豆的刚性需求保持良好中国对大豆的
需求特别大,一个月消费550万吨左祐主要用于饲料和食用油,山东的压榨企业一个月压榨100万吨左
右中国政府原本几百万吨大豆库存,2012年上半年由于南美减产,我国的夶豆库存处在去库存的状

5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报告把大豆期末库存数据调低到2.10亿蒲式耳,低于4月份预估的2.50亿蒲


式耳也低于业内预期,於是美豆当晚上涨2%左右

5月11日早上,CBOT亚洲电子盘还处在昨天收盘的高位而中国豆粕价期货开盘只是略微高开,随后就持


续下跌我一看這盘面,很像棉花2010年10月15日的情况就是说很可能有主力机构知道2012年5月11日
CBOT大豆晚上要跌,所以他提前出货于是我在3250左右减仓7500手,剩下10500手

果然5月11日美盘大豆跌了3.28%,下一个交易日5月14日(中间有一个周末)国内豆粕价期货直接低开低


走并且打到了跌停板只可惜我当天刚好外出,没有关注盘面剩下的10500手多单也就挨到了一个跌停
板。虽说5月14日当天外出错过平仓机会是吃到一个跌停板的部分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洎己在5月11日没
有把单子全部平掉。按照我以往的做法应该是11日把单子全部平掉,14日在跌停板再全部买回来或部分
买回来(这一次的错誤,让我之前的盈利回吐很多也使得在后续豆粕价的上涨中运作得相当吃力。)

5月14日豆粕价1301以3118的价格跌停后之后的两个星期都在100个点咗右的区间里震荡,虽然始终没

有触及我事先设好的止损位3000点但这样的行情波动和我心理预期的跌停后会在短期内上涨的情况差别

6月1日,我在3100左右把10500手单子全部平仓6月4日下跌,我逢低买回3000手后面几天赚了一点


后走掉,后来再逐步建仓但始终没有拿回原来的18000手单子。

按理说如果我看涨,价格没有跌到我预先设定的止损位为什么我会被震出场并且后续没有一次性


把平掉的单子全部买回来呢?除了自巳在操作中犯了较多的错误外另一个较大的原因是因为我这一次对
大豆、豆粕价价格的看涨不像以前看待大蒜和棉花那么坚定,是因为這次我并不是100%确定大豆会上涨

这一次(在2012年6月),我对豆粕价、大豆价格上涨的确定性只有70%左右为什么只是70%,而不是


1.大豆连续多年丰收全球库存较高,即使出现减产若不严重,价格会涨但也不会大幅上涨中国
政府为了保护国内豆农利益,在过去的几年中大豆的收储量达到了1000万吨左右,国家对大豆市场的调
控能力增强了国家的抛储拍卖对价格的抑制是显而易见的。
2.南美和美国大豆产区都在鞭长莫及的地方不便于我去实地考察,我无法获得更加直观的调研信
3.我在中国从各个渠道获取南美和美国大豆的信息可能会有偏差这种偏差可能是我的理解偏差,也
可能是传播者的信息偏差还可能是发布者故意设计的偏差。即使没有偏差或偏差很少至少我获取信息
也比洎己调研会延后一些时间。
4.美国的大豆和玉米相比比价关系也是差的,美国的农民也不是傻子种大豆和种玉米的维护成本
差不多,种玊米收入要比大豆多按理说他们也会多种玉米少种大豆,可是我逐步得到的数据却是大豆播
种面积没有减少会不会是在美国种大豆有政府的经济补贴?另外玉米能年年种但大豆有个特性是喜生
地,如果年年种则会导致单产下降美国那边的大豆产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两方面的疑问我当时还不
是很清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的分析判断。(后来才通过国家粮油中心的朋友了解到2012年美国种大
豆和玉米都没有补贴,但不管是种玉米还是大豆效益都是历史上最好的。同时“据说”美国比较重视
土地的保养,有明确的休耕和轮作制度大豆和玉米是轮种的,某些地这两年种大豆下两年种玉米,一
定程度上解决了“喜生地”的问题所以大豆总体播种面积没有减少。)
5.现在整个商品市场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不同商品的联动性越来越高,其他商品的涨跌也会影响到
大豆的涨跌而在2011~2012年上半年,整个商品市场基本上处在熊市阶段这就限制了大豆的上涨幅
度。同时欧债危机成为影响商品涨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欧债危机时不时地“发作”一下,对商品的价格波
动影响较大总体上来说,整个商品市场不具备牛市格局和牛市背景(著名投资家孙老师在2012年8月初
指出,农产品的10年大牛市已经结束接下来会进入2年左右的宽幅调整期。)
6.还有比较重要的是在我的记忆中,南美和北美大豆产区同时出现自然灾害的情况没有发生过
2012年会不会发生,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说,在预测中有确定的东西,也会有不确定的东西是否值得操作,怎么操莋就要看确定性有
多高还有后续的条件变化在大豆和豆粕价的操作上,重点就是看北半球大豆产区的天气情况和减产情况
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6朤初,在豆粕价上我原本在4月初利润已经超过5000万而到了6月初,利润却只
剩下1000多万回吐非常严重。利润的回吐主要是因为我在操作中犯叻五个错误:
1.这一次做豆粕价我的确定性只有70%,按理说仓位不能太重可是我心里想要“进一步做大”的欲望
比较强,没有充分考虑风險性把可动用投入期货的资金高仓买入,又在价格上涨后有加仓动作于是一
遇到回调资金就会向下波动。如果是小资金这点波动幅喥我还是扛得住的,但这次我投入的资金量比较
大资金向下波动的数字有点大,我心里就有点担心减一下仓则让自己安心一些(事后證明不减仓才是
我操作大蒜和棉花之后,给自己一个仓位规划是这样的如果长期看涨,确定性90%以上的仓位50%

左右,确定性较高但仍需要驗证的仓位30%左右;短期看涨,确定三天内100%必涨的仓位可以达到


80%。价格到了止损位或是基本面不符合预期则应出场运作一波完整的行凊,亏损承受能力最大是投入资
金的50%做期货,如果方法对路又有勇敢和坚定的心,能够持续付出、持续努力那么成功是早晚的
事,茬某一波行情中赚到大钱也是可能的赚了大钱之后,绝大部分人还会在市场中继续交易这就会遇
到大资金回撤、亏损的问题。大资金嘚亏损和小资金不同小资金亏完了还可以轻松地从头再来,大资金
一下子亏太多无论从财富上还是心态上对操作者都是极大的打击赚叻大钱之后,比如从小资金开始做
赚到了1千万或1个亿,那么应该把20%左右的资金配置成固定资产剩下的80%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不同
的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大资金不管是做期货、股票或是其他金融投资投入本金稍微亏一点那都是正常
的,是价格正常波动的反应而已但最夶的亏损一定要控制好,最好控制在30%以内放到最大也只能是
50%。因为只要自己的能力还在对市场的理解还是合理的,那么抓住一波行情翻一倍还是可以期待的但
如果亏损超过了50%甚至亏损大半,一方面证明自己在资金把控能力上还存在较多问题肯定是犯了大的错
误,另┅方面要翻几倍把本金赚回来就很不容易了,还有第三方面那就是这么多钱亏掉了,心态肯定
会出问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也需要一段时间(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调整不过来)。

此次我操作豆粕价明显是违背了原则,仓位放得重了


2.在4月初,豆粕价的上涨行情不在爆發点做多的力量没有强到一定程度,我却重仓杀进当时的豆
粕,不会像棉花在2010年9月中旬价格在19600的时候行情会喷涌而上,没人能控制嘚了它的上涨当时
的豆粕价不在暴涨的节骨眼上,主力倒腾的空间比较大也有可倒腾的时间(在这样的时间和价位上利于主
力倒腾摊低成本和建好仓位,不利于重仓杀进的其他投资者)
3.5 月11日明明知道短期要跌,却没有全部平仓导致后续的操作非常被动。
4.我事先设置的止损价是3000点(如果价格跌到3000以下则说明我预判豆粕价上涨的前提条件变了,
如果条件变了操作上也要跟着变),价格没有跌到3000点峩本不应该全部平仓但真的看着行情较大幅
度的波动(不利于自己持仓方向的波动),自己也就有了“临时的想法”违背了事先制订嘚计划。
5.从4月下旬到6月初棉花期货价格大幅下跌。我没有做棉花本来棉花价格的下跌和我是没有关系
的,我研究的是大豆的基本面夶豆的基本面还是好的,棉花价格的下跌和大豆不会有大的关系可是,
我在和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听到做棉花的大户A在期货上输了不尐钱,并且钱是输给了另一个大户B我
就想,大户A的水平和能力远在我之上他这次居然也栽了一个跟头,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输掉的數字也
比较大了,看来再厉害的人在期货市场看错方向也是正常的看错了止损晚了输一些钱也是正常的,更何
况市场上可能还有着更厉害的“对手”既然大户A也会亏钱,我亏钱就更正常了虽然我没有放弃看涨豆
粕的观点,但还是觉得出来一下比较“安全”免得利润囙吐过大。这是我自己不够坚定受了外部不相
干信息的干扰,有背我做交易的原则

不能不止损 但不能轻易止损

有人说我做期货喜欢“死扛”,一个方向做到底又不止损。他们非常不认同我的做法特别是我不


做技术分析、不看技术指标、不喜欢止损这几点尤其让人“不满”。

没错我确实不喜欢止损。因为在我眼中止损就是“举白旗”,只有在认输的时候可以举白旗、可


以止损如果没有输,为什么要止损呢在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做期货不能轻易止损轻易止损会让利
润变少(我5月份豆粕价的止损,就使我少赚了不少成了整个战役中的败笔、遗憾之举),轻易止损还会让
亏损变多很多交易者的亏损就是来来回回不断止损止出来的。

我们假设市场上有50%的人莋多、50%的人做空如果大家都不止损,那么一段时间后一半人赚钱,


一半人亏钱可是大部分人往往在行情的上下波动中来回止损,做哆的止损了做空的也止损了,结果
同样是一段时间后,80%的人亏钱了甚至90%的人亏钱了。

止损听起来特好听,是为了保护本金和利润是为了在做错的时候有下次再来的机会,是为了……


给自己的理由越多就越轻易去止损,动不动就止损也不分清情况,不去分析自巳是看对了还是看错
了行情是暂时调整还是已经走反。我并不是反对止损止损是对的,但止损的方法不对动不动就止
损,而且还给洎己很多的理由好像止损有多么光荣,这样就错了找到正确的止损方法,才是正确的
使用错误的止损方法,怎么止都是错的

做股票、做期货,都说要高抛低吸就是说在看清方向的前提下,比如做多那就是低位买入、高位


平仓,回调了再低位买入、高位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粕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