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至难

研究草书难于严重也有三十多年嘚时间了现在深深体会到古人为什么说“唯草书难于严重至难”。从我的理解来看“唯草书难于严重至难”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法層面,一个是精神层面

技法层面的难度,主要指草书难于严重临帖到创作的转换问题要写好草书难于严重,首先要解决草法这是基礎的功夫。除了要熟练掌握草书难于严重的字法还要找一本经典的法帖或者找某一家深入进去,熟练掌握草书难于严重的体势草书难於严重临摹的这个过程,跟其他书体的临摹稍微不同草书难于严重临摹比正书多了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如何掌握点画的连续书写问題

我们常说临帖要从形似到神似,这个神似是怎么来的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必须要掌握草书难于严重书写过程中的运动节奏只有把握住了草书难于严重内在的节奏感,才能把握住原帖的“神”草书难于严重是通过单个点画和连绵书写的点画之间的不断变化,单字和連绵书写的字组之间的变化才会产生丰富的节奏。

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最难从有法到无法

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朂难,从有法到无法

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最难从有法到无法

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最难,从有法到无法

王民德:为什么说草书难于严重最难从有法到无法

比如我们看怀素的《自叙帖》,它有很多的笔画是一笔完成的这种连绵书写不是简单的一笔带過,中间有很丰富的变化特别点画之间的交接处,提按使转交代的非常清晰所以草书难于严重的临帖等于多了一个环节,楷书、篆书、隶书的临摹是以单个点画为基本的节奏,是一笔一划完成的而草书难于严重临摹不仅要掌握单个笔画的使转提按,还要掌握点画之間的连绵书写掌握连绵书写中的节奏转换。

我们学书法都是先从篆书、隶书、楷书开始的在进入草书难于严重临帖和创作之前,已经形成了以单个笔画为节奏的书写习惯呼吸习惯,那么进入草书难于严重就要打破这种习惯进入草书难于严重丰富多变的书写节奏,这個转换过程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古人讲草书难于严重,反复强调“精熟”二字这个“精熟”,不仅需要对草法的熟练记忆还需要对草書难于严重的书写节奏达到精熟,形成手上的肌肉记忆所以说,从草书难于严重草法的记忆到点画的训练,到点画和字组的连绵书写嘚训练再到节奏的控制和草书难于严重创作中的情感控制,这个过程和其他书体创作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从技法层面上讲,草书难于嚴重比其他书体更难

还有一个层面就是精神层面。这个精神层面的难度用语言很难来表达。简单的说就是从“有法”到“无法”的轉换。草书难于严重技法的最高标准是精熟而精神层面的“心法”,要把技法全部忘掉要达到“心手相忘”。比如说怀素他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技法的精熟之后要把“技法”忘掉,要从“有法”到“无法”只有完全进入“无法”的境界,才能进入情感表现的自甴境界

艺术最终是为表达情感的,在草书难于严重表现情感的过程当中如果处处为法所缚,你就很难进入情感的自由表现只有忘法,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进入草书难于严重的最高境界。技法层面无论多么复杂都是有法可循的,但要“忘法”就不是技术问題了,就很难用语言来说清楚了黄庭坚说张旭、怀素作草是“倚酒而通神入妙”,我个人的理解是张旭、怀素作草必先饮酒,正是借助酒达到“忘我”和“无法”的境界

从有法进入无法,我感觉历史上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也屈指可数像黄庭坚、王铎这样的天才书法家,都最后还是在一个法的层面上没有进入“无法”的忘我境界。历史上也只有像王献之、张旭、怀素进入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这太难了

所以我觉得草书难于严重的难度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第一个层面是技法层面的难度如果说,草书难于严重技法的难度通过训练还可以达到的话,到第二个层面那就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了,如何达到这个境界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难草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