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相信哪个啊,请大德开示法身释义.出处谁知道


· 作家、文化领域创作者

不对為成就何来法身,他有何德何能替众生受苦如果有人能替我们受苦,佛陀何必讲法直接送我们出离三界不就好了,一切众生苦皆是自業感召和他人无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这个......可能是我的业障重对于这种说法是不信的,因为根本背不起我还昰比较信服成观法师的观点,原话是怎么说的忘记了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他说债能推就往后推要慢慢的还,因为根本还不起想想荇愿品中是怎么形容众生恶业的......还本身的债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替众生受苦再说因果这个铁律是能够替的吗?对此我表示怀疑外道嘚圣人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曾说这是替众生受难,替众生还罪债可众生该苦的还苦,该难的还难明显他说了大话......

谁知道呢,如果这位师父说的是真的哪怕他只是想象中这么认为的,那也是很伟大的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永嘉禅宗集注(18)

修学佛道的人你要一定要记住:无诤,还有很重要的:心要柔和要尽量地宽恕众生、忍辱。这个忍辱一定要通达空性跟无相否則忍不下来。

牙齿的基本、基础上的肉那么这个龈,这个腭字就是齿龈上下肉,一个是根部的肉一个是上下的肉,就是龈腭【而為语言,】语言所以没有牙齿的人讲起话来就会很麻烦了,就会很麻烦以击喉舌龈腭而为语言。【非徒喉舌龈腭而能语言也】这不呮是说只有喉咙、舌头、龈腭而能够语言。【若能语言则诸死者尚有舌存,】那么那一些死的人还有舌头的存在【胡不言耶?】为什麼不讲话呢【相亲善者,不过四大诈为亲善】对不对?我对你好你对我好,这也不过是四大在这个作用其实无我。【其实与我作諸怨妒】妒嫉的妒,其实是跟我作种种的怨怼【譬若有人,与怨家结为亲友】明明这个四大是我们的怨家,而我们把它当作是自己朂亲的一天到晚……噢!你看那个广告,噢!就不得了了单单这个洗发精你看就是几十种了,洗发精还有为了这个脸部这个化妆那哽不得了,是不是唉呀!你看起来像我高中的阿公,是不是广告很多,CD的什么欧蕾的,噢!那个多了不得了了,不得了是不是?为了这个四大所以这个世界上,在我们学佛来讲四大是我们的怨敌可是我们却每天保护它跟别人打仗、仇视,这刚好颠倒这个四夶让我们造恶,我们却一直拚命地要照顾它可是时间到,又不得不死时间到,它撒手就走了你照顾它,它还是要死的还是要死的。它一生一世为我们造业可是我们怎么样?还是要受苦的所以它是跟我们造了无量无边的恶业,我们还拚命地保护它它还继续让我們轮回,我们还这样子跟它亲近、亲附你看这众生严不严重的颠倒,这个色身是不是?可是你也不能对它太坏太坏它会抗议,它病嘚病歪歪的咦!它没办法修行,提不起劲所以也不能太宠它,可是也不能太过放弃它也不行,你弄得病得半死可是就提不起精神起来,虽然是冤亲债主可是还是要靠它,这要中道【自虽不即行杀,惟教作诸不善使之败德障道,以为罪魁、】就是罪魁祸首就昰首先领导或者策划作恶造罪的人,魁首领,魁就是首领、主帅我们罪魁祸首【为死因。四大亦然相与百年,诈为亲友】跟我们楿处,我们这个灵性清净的本性,咦!相处了百年认为跟我们本性最好的。可是我们的【淫杀盗妄靡不由之,】都没有不是这个色身不是这个色身你怎么造作呢?它拚命地造业我们拚命地照顾它,你说这个是最大的冤枉最大的冤枉,我们给它骗得实在是东倒西歪的所以我们要稍微克制一下。【为过至重】我们现在把它转变过来,拜佛、念佛、参禅、精进、听经闻法用这个色身来修行,所鉯借假修真我们变成是最好的善友了,不要太宠它请它来听听佛法,每天带着这个四大来听法【是故智者,应当远离如避怨贼。

是故智者观之如毒蛇想。宁近毒蛇不亲女色。何以故毒蛇杀人,一死一生女色系缚,百千万劫】所以如果说太执著于这个感情,诸位!要冷静、冷静你什么地方看不破呢?值得这样子吗这样痛苦吗?是不是但是这个自古以来小说都是写男女的感情,尤其是电影那真是百千万劫,像《金瓶梅》不管是什么小说,那个都是中国古代来的爱情小说的那一种牵缠、缠绵,那个悱恻难分難舍,真是百千万劫没办法脱离我们稍微冷静一下,就觉得时间到你走你的,是不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执著也没囿用的,因为那个是无常的东西是不是?【种种楚毒】痛苦,苦楚毒害【苦痛无穷。谛察深思】要深深地观察,谛察就是你要真實性地去观察才不会死黏着,活黏着不会放手要深深地思维,【难可附近】依附亲近,难可依附难可亲近。

前因女色而通明囚身不净、苦、空、无常、无我,妄执成过】我们虚妄的执著成过,所以我常常讲冷静一下为什么佛陀开示的,祖师大德开示法身释義的我们连一句都听不进去?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笨没有学佛的人很悲哀,我们学佛的不会用那不是更悲哀吗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这呴话一点都不错的我们学佛的人每天都要降伏自己,观照:啊!这冤亲债主我拚命地替它做事侍候它,它给我们造无量无边的恶业咜还让我下三途,是谁这个色身啊!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是不是?【今则会人身之过而的归女色,】而的的确确归,确实的是洇为女色而起的。【应当以智慧观之】应当以智慧观察对方的色身。这样种种的不净、无常、苦、空【犹如毒蛇,不可亲近】不可親近。

是故智者切检三愆,】切检就是杀、盗、淫这三种过失【改往修来,背恶】这个背就是舍弃或者是远离,舍弃这些恶【从善不杀不盗,放生布施不行淫秽,常修梵行

前已三业别明止行二善,今则总明三业要在时时切检三愆,】愆就是过失【恶則改之,善则行之此亦总言止行二善也。】止就是消极的善行就是积极的善。【别明中不杀不盗不淫,止善也;放生布施梵行行善也。然有即止善而为行善如《涅槃》云:】不但是止善,而同时也是行善比如说【不饮酒肉,】不喝酒、不吃肉但是,【施与酒禸;不服花香】自己不妆扮自己,但是【施与花香,如是施者无分文之费,而得名为大施檀越】这样的布施自己也没有浪费一点東西,但是是大施檀越,因为他持戒不饮酒肉就是持戒,不服花香这个也是持戒【此佛为世间人能布施,而不能持戒故赞戒而具夶施;】我持不杀生戒,不杀生就不得了了不杀生,你今生今世就可以救多少众生不被你杀掉是不是?所以持戒它本身就具有大布施【使人知施之胜,】就是布施的殊胜利益【而莫大于戒;】莫大于持戒。【非谓持戒而不必行施也。】并不是说我们持戒就好了而鈈行于布施不是这个意思。

日夜精勤行道礼拜,】日夜精勤行道礼拜。【归凭三宝志求解脱,于身命财修三坚法。】什么叫莋于身命财呢就是指修习舍弃,身体命就是身命,财就是财产而得到这个三坚法,修三坚法就是得到这个坚固不坏之法意思是说修行人忘却了这个身命,舍弃了财宝等等就可以获得到无极限的身,无穷尽的命无限量的财,这三者天地焚烧而不坏劫数尽而无穷,所以称为坚法《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于身命财而修坚法。那我们大乘讲就是坚法,就是法身,当你一個人可以放弃生灭的色身、生灭的命、生灭的财富,你就可以得到不生不灭的清净法身就是这个意思,大乘佛法来讲法身就是坚固不坏

上明止行二善,犹是人天戒善不坚牢法,】不坚牢它会散失的。【不足以为出世之因必须日夜精勤,志求解脱于身、命、财,修三坚法此则应依止观四种三昧,四种三昧就是常坐三昧、常行中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常坐三昧就是他有空他就以咑坐为主禅定,坐在那个地方常行三昧就是我们常常讲的般舟三昧那种的,不坐就是用站的,要不然就用行走的行走的。半行半唑呢一半用走的,一半是用坐的叫做半行半坐,走一走坐一坐,坐一坐走一走。非行非坐三昧呢那就是随意三昧,不拘泥于行吔不拘泥于坐就随自己的意思,但是心都在定中【备修十大愿王,方合其法】还要齐修,备修就是齐你还要准备而且不可以少修┿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对不对?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这些统统要方合其法。【三坚之法出《本事经》。】《本事经》总共有七卷唐玄奘所翻译的,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本事经》总共有七卷,唐玄奘翻译的【一不坚財,贸易】就是换取【坚财】我们放弃这个有限的色身、财富。而取得无限的法身慧命第一个叫做以不坚财,贸易就是换取换取坚財,换取不生不灭的本性如果你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那是什么都可以放得下没有一样他放不下,不可能的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怹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没有什么叫做看不破、放不下的东西,看不破、放不下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境界的问题。所以有的人要来出家侽孩子要来出家,要嘛!要出家又不敢出家,他的家人唉呀!他家人怎么样子,他是独生子他是怎么样,借了一堆的理由我跟他講:今天如果你真的要出家,是你的问题谁都挡不住你;你要是不出家,谁都劝不了你你不要把这个境界推到你家,你是独生子你镓有万贯的家财要你继承怎么样?所以这个不是家人的问题是我们一个,我们这样子本身的问题是不是?所以我们用这个不坚财就昰生灭换取不生不灭的本性。【谓一切世间财物体非坚固,】体当然不是坚固【聚散无常,不可久保】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说,你想偠在这个无常世间里面想要得到快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你是只有自计苦吃应当学习放下,了解它的变化是必然性在每一个动点上鈈要情绪化这个就是解脱,不要安上任何的见事相本来就是如此,生生灭灭、增增减减你就清楚地看它,不要起心不要动念,就是這样变你今天还是过得好好的,隔天碰!一下子你姊姊死掉了,车祸死掉了一下子,啊!你儿子死掉了你一直认为这个是实在的卋间,那如果说我们体会到这个是无常世间那这个很正常,今天听到那个死明天听到这个走,后天听到那个死这个很正常。有的讲:唉呀!学佛的人很没有感情对!学佛的人没有感情,但是很慈悲这句话你怎么不讲完呢?怎么讲到一半而已唉呀!学佛的人很没囿感情。对!学佛的人没有感情但是很慈悲。你这个话不能讲一半的这要讲整句的才对,是不是所以最慈悲就是最有感情的人,他嘚感情是升华是建立在智慧之上,是不是所以聚散无常,不可以久保所以一切的生生灭灭都是……我们要用平常心来看待,所以将來你妈妈、爸爸死掉的时候如果你是世间人,在别人的面前如果你那个孝道那就在别人面前你就表示哭一哭嘛!掉几滴眼泪嘛!如果昰很镇静的话,这没什么好哭的唉呀!如果师妈有一天她死掉,我绝对不会哭的我哭不出来,因为这个是七十五、六岁了这本来就應该死的,每一个人他统统要死的你叫我怎么哭呢?本来就是这样子哪一个妈妈她不会死的,是不是这不是说我们没有感情或者……我们的感情是最丰富的,可是我们这个……这无常本来就是这样子你还要怎么样,不然你要怎样对不对?师妈师妈,你丢下我自巳走她会爬起来:你三八得要命,你哭这个能听吗不是笑死人了吗?对不对每一个人他都一定要走这一条路的。啊!这是很正常的谁统统要走这一条路的,今天他比较早走我有一天比较晚走,统统要走的这个四大不可能是久留之地嘛!【若能持用布施清净梵行の人,远求无上安乐涅槃或求当来人天乐果,即为坚固之财永久不坏矣。】永久不坏那么当然这是指求的还不够,应该得到清净法身才对安乐涅槃那个才对的,人天这个乐果怎么是坚固之财那这个是方便一切众生,有的人不肯得到也没有能力得到,那当然就是囚天果报了【是为不坚之财,贸易坚财也

二不坚身,贸易坚身谓父母所生之身,乃四大假合而成危脆不实。】不安全、不坚凅、不实在【体非坚固,生灭无常不可久存。若能持守五戒清净无染,修习菩提无上之道以证金刚不坏之身,是为以不坚身贸噫坚身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一般人是谁比较大?一般众生是火大火大就发脾气,发脾气火冒三丈,是不是洏我是风大,一天到晚感冒一天到晚打喷嚏,我去 邱医师那边拿药去邱医师那边拿药。我说:邱医师!我打喷嚏然后邱医师就不用問了,邱医师写:流鼻水、头痛他就统统写出来,因为每天看的都是一样过敏、打喷嚏、流鼻水,我这个人是风大风大就是这样子,风大就是常常感冒感冒,所以中国人很会命名风邪,噢!这个是很厉害中国人这个名词很厉害,风邪这风一进去身体就邪了,僦邪了风邪,中国人学问很好的风大。【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

】第三以【不坚命,贸易坚命謂人所受之命,虽寿夭不齐】这长寿或者短寿不一样。【皆同梦幻体非坚固,】它的体不是坚固的这个有几个人知道的,这个有几個人知道是不是?当时候黛安娜嫁给那个什么查尔斯王子的时候啊!羡煞了全世界多少人,他们就像童话一样的一个白马王子,一個公主一样的白雪公主一样的,这么样子的一对对不对?现在走上离婚了离婚的这个路线,那你说这世间哪里有永恒以他们那一對,一个是王子一个是王妃,住的是王宫出门都是那个马匹,马匹出来或者开车子英国我去过,每次看到英国那个骑马的交换那個,骑马的保留以前的中古时代的风气,变成一种形式卫兵要换班就在那边骑马,骑马有的人,如果有的人要照相的时候你太靠菦它,它会踢你屁股的它不让你靠近的,好像很跩的样子我都不喜欢去看,我都在旁边你骑马有什么好看的?身体脱光还不是一样这个有观照能力的人他就……对不对?那个马噢!那个马很俊俏,四大和合的那个马还是会死的马还是会死的。你用这个无常一观照我看全世界都差不多没什么好,就这样子心就很平静,是不是唉呀!穿那个衣服什么帅气十足,是不是那你说女人她喜欢购物,她看了这个衣服对不对?很漂亮我说:那你就穿看睡觉好了。你晚上还是要脱起来那你洗澡不脱起来吗?还是要脱起来对不对?你死了以后就给你穿这一件埋葬那还是一样。所以无常是参禅的根本苦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你知苦才会想要离苦嘛!有厌离心嘛!伱才下精进勇猛嘛!你不知道无常你不知道苦,你不观无常你不观苦,大小乘其实都是一样的大乘下手你还是要观无常,是不是伱小乘下手,你观苦啊!大小乘没有什么分别的所以我们要有厌离心。否则体非坚固【倏忽无常,不可久保】短促迅速,或突然戓忽然,不可久保的【若能了知四谛,】苦、集、灭、道【(修)习正法,超越生死以续常住不朽慧命,是为以不坚命贸易坚命也。

知身虚幻无有自性。】这一段很重要这一段我们务必要好好仔细地看。知身是虚幻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虚幻,无有自性很多人对这一句话他搞不清楚什么叫做无有自性?无有自性就是……自性就是永恒无有自性就是没有永恒,因为以前没有这样的名词所以我们看起来好像有一点很吃力,什么叫做没有自性实在是看不懂。没有自性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茶杯茶杯没有茶杯的自性,咜没有一个永恒的性其实这个人,人他没有这个永恒的性,没有永恒叫做无自性因为是条件所构成的缘起法,所以我们称为无有自性无有自性就是没有永恒。知身是虚幻而没有一个永恒性,找来找去找不到一个永恒【色即是空,】这色法生生灭灭当下就是空性【谁是我者?】你是指的哪一个是我【一切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定实。】一切的诸法我们今天眼见的一切种种的法,只有假名沒有实在的,没有实在的这个相无有定实,没有一定实在的东西所以师父已经重复地讲过,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圣人的标准就是一切法不标准叫做圣人。圣人是以什么为标准以不标准为标准,无有定法可说嘛!它会变的东西这个世间是什么东西都会变,你拿出一个什么做标准呢你拿什么做标准,对不对是啊!就拿我们那个磅秤来讲的话,是不是有时候我秤,咦!五十三点多公斤有时候秤,咦!才五十公斤有时候秤是五十一点多公斤,连那个秤都没有一定的标准不一定准的,到底是由什么做标准呢是不是?我这个身高來讲的话我曾经量过,是不是咦!站挺身一点,一百六十几公分咦!站正常一点,一百六十公分再站稍微缩一点,一百五十八公汾磅秤量得也不一定,如果躺着量的话躺着量,为了怕当兵量,一百五十四公分躺着量,为了怕当兵量,一百五十四公分这僦看功夫了,量咦!师父!你怎么才一百五十四,就是啊!就有办法啊!所以这个没有一定包括我们量这个身高都没有办法一定的,什么东西它都在变的什么都在变的。无有定实【是我身者,四大五阴一一非我,和合亦无】和合亦无。【内外推求】你好好地找一找,找一找怎么样?【如水聚沫】聚沫就是小水泡,唉呀!就像水中搅起的小水泡一下就破掉了。【浮泡】浮起来的泡那一丅子泡沫就暴烈了,【阳焰】初春的这个沙漠上,太阳光的反应阳焰,阳焰就是海市蜃楼不实在的,阳焰就是海市蜃楼【芭蕉】芭蕉是很脆弱的,一经过风雨一打就坏掉了我们这个色身是不能够经过这个病苦一摧残的,唉呀!一个歌星噢!长得很英俊,结果一聽到癌症,癌症还没经过一年、半年,癌症一直消瘦、一直消瘦、一直消瘦到明年,哇!变成一个人的骷髅了昔年的那种英俊,這个俊俏啊!没有了,没有了也不过一年的时间,没什么好骄傲的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还没有讲《华严》我们一讲《华严》的時候,不晓得你们老了多少对不对?真的一个女人是不能经过长年累月的病苦摧残的,一下子你就变得面目全非来到讲堂就问:你昰某某人吗?认不出来了很快的,不相信你就等着瞧看这个世间是不是很快的。修行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芭蕉【幻化镜像水朤,】如镜中像水中月,不实在的【毕竟无人。】实在讲没有一个真实的我们自己你在辛苦什么?你在忙什么东西【无明不了,妄执为我于非实中,横生贪著杀生偷盗,淫秽荒迷竟夜终朝。】从早上一直到晚上【矻矻造业,】矻矻(矻矻 kk1.辛勤劳作的样子2.石坚貌。引申为坚阻貌;坚执貌矻k:〔矻矻〕努力、勤劳的样子。矻矻金汤:辛苦经营,使其牢固不破)就是指勤奋不懈,盲目拚命造業矻矻造业,放眼看天下哪个不是这样子的放眼看天下哪里不是这样?这描述得一点都不虚假是很实在的,竟夜终朝是矻矻造业嘚,为了生存嘛!吃饭嘛!没有听到佛法谁知道这个色身是假的谁知道这个是无我,谁知道要修行呢我们没有听到佛法我们知道要修荇吗?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可怕吗不知道,不知道的【虽非真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虽然不是真实的,站中理上来说是无生鈳是站在事相来讲的话虽非真实,站在理上来讲当然是空性可是站在事相来讲善恶报应是如影随形,站在因果生灭的角度来说站在事楿的角度来说,虽非真实这是站在理上来说可是站在缘起的因缘果报你逃不掉的。【作是观时不以恶求,】恶求就是强横不如理之索求,不是我们的拚命地求,【而养身命

此大师诫劝行人,不可以恶求而养身命】不可以恶求而养身命。【何以故】为什么呢?【世人只为不达一切法空以身命而为实有,】那么身命认为是实在的【是故恶求、多求】多求就是无厌地求,不是少欲知足噢!这个就造业,【以养身命】多了还要多,多了还要多不肯拿出来布施,东西宁可放在冰箱里面冰得坏掉他也不肯拿出来让人家吃。唉!这个真糟糕糟糕!众生那个贪那个执,所以恶求多求以养身命。【不知身非实有命不我延。】身不是实在的命不是说我要延长就我要延长的,就是没办法控制的命不我延,你的生命没有办法说我想要延长你就能延长的时间到你就要走的。【何得以人间虚幻之身造地狱真实之罪?】造这个地狱痛苦的罪【以阎浮须臾之命,】这南赡部洲南阎浮提吾人所住的世界这个阎浮,须臾之命峩们这个身命是非常短暂的,一眨眼就消失了一眨眼,释迦牟尼佛说人命在呼吸间【贻恶道长久之因?】贻留这个恶道三途这个长久嘚因为什么要这样子?【以五欲苟合之乐】就是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指贪图五欲之乐不顾将来之乐。【婴摧折色心之苦】婴就是遭受,这个婴是古时候的文言文遭受了摧折,色心就是身心的痛苦意思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子。【文有法喻】有法、有比喻。【合有結责】结就是结束,责就是责难要求我们要看开一点,【细寻可知

我们再从头看一下。诸位!把它写几个字看那个46页黑字体的。知身这个知的旁边写:11的底下写:法,法这知身虚幻,无有自性色即是空,谁是我者一切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定实,是我身鍺四大五阴,一一非我和合亦无,内外推求到这个地方就是法。底下如水聚沫,这个是第2写一个:第2,是比喻喻,就是比喻这一段是比喻,我们这个色身很快就消失的浮泡阳焰,芭蕉幻化镜像水月,毕竟无人底下,无明这个地方写个3叫做结责,这个結就是结束了这一段结束。那么责就是说叫我们要回光返照你回光返照、返照看看,责备那一些愚痴的众生千万不要这样子无度地著迷于五欲六尘,应当有所节制无明…,第3叫做结责无明不了,妄执为我于非实中,横生贪著杀生偷盗,淫秽荒迷竟夜终朝,矻矻造业虽非真实,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作是观时不以恶求,而养身命这个就是结责。

应自观身如毒蛇想。】我们要看看这個色身观照它就像这个毒蛇一样【为治病故,受于四事】饮食、医药、卧具,是不是等等这些四事供养。【身着衣服】当我们穿著衣服我们就这样观想。【如裹痈疮;】裹就是包着叫做缠,缠裹着痈,痈疮这个痈就是皮肤表面的恶性脓疮,脓疮皮肤肿起来發脓或者是溃烂等病的总称,痈疮【口餐】这个餐就是食,口嘴巴吃的,【滋味】就是美味,或者各种味道的食物怎么样?【如疒服药;】我们只是为了治这个恶病我们不要贪吃,不要贪吃我们只是为了这个治病而已才来吃这些东西的。【节身俭口不生奢泰;】我们要节俭这个色身,我们要俭口要好好地注意这个口不要太享受,不生奢泰不要奢侈,不要过度的浪费【闻说少欲,深乐修荇】唉呀!听到这个少欲知足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很快乐地去实行,我们的生活愈简单愈好我们身上有金钱应当多多的布施,不要为這个色身拚命地储蓄金钱拼命地造业。我们能够留一点急用就好了我们金钱尽可能地施舍救度一切众生。

此及下文乃劝行人为治疒故,应受四事】应受四事。【盖人身者法身慧命之一大疮疣也。】疮疣就是皮肤上肿起来的颗粒叫做疮疣比喻疾苦或者是祸患。法身慧命之一大疮疣【身疮畏寒丑,】身体这个疮因我们畏寒,还有就是我们遮丑我们这个是有羞耻心的,当然及衣服遮遮身疮畏寒丑。【非衣服之药而不治;】如果我们今天来讲做个假设我们大家都不穿衣服来上课,你说这个课上得下去吗你说,我这个看起來像法师吗因为我也光光的没穿衣服。咦!还要看清楚唉哟!你是慧律法师?一看大家都一样的色身都一样的,是不是那你看这個不穿那怎么上课呢?没办法上课的是不是?【口疮畏饥馑】唉呀!我们这个口就是有病,什么病呢我们有饥饿的病。【非饮食之藥而不治故曰身着衣服,如裹痈疮】我们身体穿这个衣服就像包这个脓烂之疮一样。【非饮食之药而不治故曰身着衣服,如裹痈疮既因病而设药,弗执药以成病】也不要执著这些药,所以我们现在只是说使这个色身能够维持下去修行衣服遮遮羞耻的地方也就可鉯了。【宜节身而俭口少欲而知足,不生奢泰深乐修行。

故经云:少欲头陀】头陀就是苦行,这头陀是对衣、食、住来讲的修头陀的人他要舍弃这些贪著来修练自己的身心,在《法苑珠林》里面这么说:西方就是印度讲的头陀那么中国话叫做抖擞,我们说精鉮要抖擞能行此法就能够抖擞,抖擞就是振动抖擞烦恼,就是把这个烦恼振掉去离贪著,就像衣拿起来抖擞、抖擞衣一抖擞的话僦除掉尘垢,就除掉尘垢所以这个少欲头陀,就是我们要修少欲修苦行头陀。【善知止足】知止知足,要安分守己【是人能入贤聖之道。如果一个人能够少欲修毕竟苦行,修学苦行善知止足就是知止知足,安份守己这样的人才能够入贤圣之道,所以这些徒弚我都不希望他出去攀缘出去攀缘,我们没有办法修很深入的苦行至少他不攀缘,出去外面这个心动荡不定不随境而转就不错了。

引证中意言欲修少欲知足之行。】我们想要修少欲知足之行【须尚头陀抖擞之教,事具《十二头陀经》】《十二头陀经》总共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刘宋期间求那跋陀罗所翻译的,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说明修治身心净除烦恼的十二种头陀,无非是去掉貪、嗔、痴【既依】把笔拿起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解释:【阿兰若、】旁边写:阿兰若,阿兰若就是静处离城市不要太远也不要呔近,阿兰若第二个【树下、】就是没有避风避雨的地方,知道是世间唯苦树下,我们今天根器不行的你到树下坐的话马上明天重感冒,马上送医院我们一个晚上都不行,【冢间、】就是坟墓旁边第,冢间就是观无常观这个骷髅,观这个我们将来的去处就是坟墓冢间。第露地】而坐地上不铺任何东西,露地坐没有什么设施,不重享受露地坐,第4常坐不卧,】因为卧是懈怠懒惰の相坐是精进之相,所以常坐不卧那么修行的时间就更长,那么常坐不卧就表示精进不倒单,我们一般人没办法第5,常坐不卧【则能于住处】则能够在这个住处,怎么样【卧具而修止足也。】在任何一个地方住,安住这个地方在卧具就修这个止足,就修知足上面总共五个了,五个苦行:阿兰若;树下;冢间;露地;常坐不卧所以我们出家修行人尽量地坐要少卧,所以一天的睡眠不要超過五个钟头或者尽可能四个钟头,慢慢地培养【既依常乞食,】这第常乞食,这个在中国行不通在中国就没办法,行不通第叫莋【一坐食,】一坐食就是坐下来就不起座不要说我坐下来坐一坐,吃一吃又起来等一下又跑来吃,等一下又跑来吃这贪婪无厌,┅坐食一坐下来就要吃饱才起来叫做一坐食。再来叫做【次第乞】就是第叫做次第乞,次第乞食次第乞食就是不拣择贫富,平等心次第乞食,这个乞就是乞食次第来乞食就是不跳房子,在这里二号、四号、六号、八号不会用跳的,唉呀!这个人很穷我来跟他囮缘他就没有了,不你不要跳,这个人很富有啊!我们不要攀缘,也不可以一家、一家这个分,没有分别这样乞食【则能于饮食洏修止足也。既但三衣、粪扫衣】那么但三衣就是只有三衣五衣、七衣、九衣,三衣但三衣就是第,这食是次第乞食是次第乞,就昰次第乞食是第8,但三衣就是出家人只有三衣一钵嘛!五衣、七依、九依再来,粪扫衣是第粪扫衣就是人家不要的布拿来裁缝剪一剪,现在在台湾来讲也没有这种情形【不畜余长,】是编号第身上不储存任何的东西,全部布施光光的布施光光的。【则能于衣服洏修止足也】能于衣服修止足。食次第乞那么就是常乞食、一坐食、次第食次第食就是没有分别心,不管是富人、穷人一律平等乞食昨天讲到这个地方刚好停电,停电夏天大家用冷气用得太凶了,电量负荷所以停电了。则能于饮食而修止足也只要我们常乞食、┅坐食、次第食,古时候的出家生活就这样子那么饮食就自然能够知足,既但三衣三衣就是只有持这个五衣、七衣跟九衣,持这个三衤着粪扫衣,粪扫衣就是人家不要的破破烂烂捡起来再补起来的,三衣编号:粪扫衣编号:,不畜余长长就是多出来的,不储蓄哆出来的东西凡是有多出来的全部拿出去布施,那么只要持三衣着粪扫衣,也不畜余长长就是多余,也没有任何的多余的东西则能于衣服而修止足也。前面是饮食知足现在是衣服知足了。【既依腐烂药而治病】这个腐烂药就是捡人家一些不用的这些药物,然后紦它储存起来这个腐烂药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人家捡不要的剩下来的腐烂药,那么这个当然还有其他的解释简单讲就是我们用的僦是很平常的,不是很贵重的腐烂药而治病。【则能于医药而修止足也此为比丘入道之行门,三乘圣贤之标帜也

何以故?恶道眾生经无量劫,阙衣乏食】这个“阙”跟那个“缺”是一样的,这恶道的众生经无量劫,缺衣乏食他们缺乏了衣服也缺少了食物,不要说这个恶道众生就人类现在(来讲)就是分配得不公平,缺衣乏食【叫唤号毒,】大声的呼喊叫唤。号毒就是极为厉害的高聲呼叫高声呼叫,叫得很可怕的意思很厉害。【饥寒切楚】这个切就是切骨,彻骨的意思透骨的意思,形容极甚这饥寒切楚,這个楚就是痛苦痛苦,这是指饥寒交迫是极为痛苦,饥寒切楚【皮骨相连,】皮骨相连就中间没有肉了皮骨相连,那中间没有肉那就表示说饿得太可怕了,没东西吃了皮骨相连。【我今暂阙未足为苦。我现在只是暂时阙少也不会说觉得很苦。

古德云:絀家之人三常不足:】三种东西常常不足比较好修行:第一个【谓衣】不足【第二个】不足【第三个睡眠】不足【這个不足不是我们一般的观念不足就是少欲,对衣服很少的欲望对饮食欲望也少,睡眠的欲望也少这样讲才是正确的,所以不足是形容得比较强硬一点其实这个就是少欲的意思。此三】种少欲【不足】就是少欲。【真实为道】这是真正为修行,这个衣服、饮喰、睡眠这个一点都不执著。【于是满足多生放逸。】说在这三种东西如果太多了多出来就会放逸。【长而说净】长就是长物、長衣,多余的衣或者是物说净就是对……出家人都知道这个说净,说净的意思也就是说观照、观想观想这个东西不是我的,观想这个東西暂时寄托在我这个地方说明清楚再把它取来这个叫做说净,就是我要拿可是我要作观想观想不是我的或者观想暂时放在我这里,戓者是说我确确实实缺少须要这种东西简单讲说净的意思就是说透过说明我拥有这些东西,都是清净的东西合法的,合乎佛陀的戒法这个就是说净。那么在戒律学叫做净施净施。长而说净【不生放逸,】不生放逸【亦有道之士也。既头陀而苦行必三常之不足。】三种常常是不足的【人于不足之时,当念恶道之苦虽不足而常知足也。我们现在衣服虽然二件没有关系,可以够穿就好了夠穿就好了。

这是总结叫我们要净修身业,总结净修身业是故智者,贵法贱身我们遵从这个法,因为法它会让我们解脱贱身僦是我们不要太放纵这个衣、食,那么这些的享受或者是睡眠太重视这个不好。勤求至道不顾形命,是名净修身业

愚人必贵身而贱法,则身先而道后】那么身体就比较重要了,第一个想到就是自己的身体太执著自己身体的享乐,而道他就会摆在脑后面【惟形命是顾。】这个“是”字是句中的助词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惟形命是顾那么只有我们这个躯壳,形嘛!身就是身命是顾就是呮有专门照顾这个色身,表示忘记了道这是愚痴的人,你只注重你的色身却把这个法——解脱的法放在后面,你只有照顾你的形体軀壳,身命;却不照顾怎么样?道业【智者必贵法而贱身,】有智慧的人一定是尊崇这个法而贱这个身【则身后而道先,】那么把這个身体衣、食、睡摆在后面,修行摆在最前面【惟大道是求,】只有大道求不求其他的饮食、衣服、睡觉。【愚智不相及者如此】不相及就是差别很大,这个愚痴跟有智慧的人不相及及就是关联,两者是南辕北辙是差别太大,大概就是这样子吧!智者以道为先愚者以身为先。【道不道亦因是以判矣。这一个修行人有道跟没有道也是看他是不是太重视饮食的享受,这没有道太重视衣垺的浮华这也没有道;说这个人能够大餐的吃可是他也可以平淡到极点,不管你摆出任何的东西他都不会烦恼他都不会烦恼,也不会说這个不好吃那个好吃(就是道)我一定要执著吃什么,那这个世间人太多了这要是老婆炒出来的菜不满先生的意,两个人就吵架了這先生要喜欢吃鱼,一天没有鱼那回来就吵架了,两个人为了吃那个鱼噢!闹得不可开交。唉呀!这个多这个多,这家庭你要听到這个讯息这个太平常了。这先生如果喜欢吃肉你不给他弄肉给他吃,咦!马上就翻脸了到晚上两个夫妻吵得不可开交。修行人不要這样子修行人有时候我们受人家应供,会弄得比较好一点我们也不要生这个贪念,比如说回到讲堂来吃这个家常饭菜咦!也不要起煩恼,再简单一点煮个稀饭、弄个酱菜也不要起心,不要动念就是很好招待,出家的修行人让人就非常的好招待不要给人家一个很苦恼。所以有人讲说:师父!你喜欢吃什么我说:你弄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对不对就是这样子,你弄什么我们就吃什么道不道,道僦是有道不道就是无道,有没有道也是因是……是就是此就是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判断得出来,随缘出家修行人,那我们在家居士也偠慢慢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下功夫,有嘛!不贪念不贪,没有嘛!也不要烦恼就是这样一个躯壳而已嘛!

云何净修口业?深自思惟口之四过,】四种过失是【生死根本】口要造恶太简单了,开口闭口就是搞小团体、搞是非、搞动乱看不对劲就加以批评,用自己嘚感觉就安上种种的不满见地好像煞有其事,好像炯炯观照过人其实是愚痴,根本就是愚痴把自己装做很有智慧的样子,看别人的缺点看得那么准如果我们能够把别人……看别人的缺点……看自己的缺点像看别人的缺点看得那么准,保证成佛所以,口之四过是苼死根本。你不相信你看那个女众,女众你看这几个人咦!她就有很多的是非,三个一个团(一个兵团)四个一个兵团,五个一个兵团那生命很脆弱,心灵很空虚当我自己的意见为大众所采用的时候,噢!我的党派人就多了所以我当然要攻击别人掩饰自己,我掩饰自己然后拉拢其他人赶快组成一党怕自己被欺负。你看!当你欺负我的时候你看!他们也都是这样讲,其实只有她在讲而已其怹人都受她影响,你看!都跟我的看法一样围堵变成一道墙,要把人家围堵死了一样没办法,她内心里面空虚脆弱她不这样子她会恐惧感,明明知道自己是错误的她也不肯向人家低头为了这个面子,死要面子宁可一错再错,死不后悔这是女众啊!真的,她就到迉她也不会说:我没有错!到死她也会这样子:我没有错你有什么办法呢!【增长众恶,倾覆万行】增长一切的恶,倾覆万行倾就昰破坏,覆就是障碍障碍,覆障碍,万行这张嘴巴很可怕的,很可怕的【递相是非。】互相拨弄是非造成争论纠纷所以说递相僦是:这个递的意思就是说依次,就是一个接一个一直传是非嘛!互相拨弄是非,然后造成争论纠纷所以一个人应该怎么样处事态度呢?处事的态度就是说不管你听到什么我们统统很冷静理性地不要受到影响,不要受到影响他来讲那个人坏,那个人并不一定很坏對不对?那个人来讲他好那一个人并不一定是很好,好跟坏……师父!那怎么样能够分辨是非呢我说很简单,当你内心解脱的时候所囿的是非到这里统统停止这个叫做是;当一切的是跟非,就算“是”来到你这个地方(你)烦恼,你就是非不得解脱。是非到这个哋方不管是跟非统统如如不动,你怎么知道它是是跟非呢我问你,你当场看到你亲眼看到,还是谣传你有没有证据?你怎么样证奣他讲的是正确的他如果讲我的感觉那是用他的感觉在讲,他的感觉是错觉啊!一切法无所受才叫做正受有感觉那是错觉,那他的感覺可以讲一套他的感觉也可以讲一套,他的感觉也可以讲一套啊!傻瓜!对不对难怪这个人死了(女人死了)嘴巴先烂,就是这个意思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真的当然我讲的,你们不会的你们一定不会烂,因为你们用火化的怎么会从嘴巴先烂呢所以你们没有几个鍾头全都烧光光了,我们不会从舌头先烂的我们一同,是不是在这个火葬场里面一同火化的。所以这个递相是非这个太平常,或者昰说你也可以这样子来度过这个是非有人的地方它是一定有是非,众生他是没有学佛会很严重,有学佛会比较轻一点比较轻一点,怹会观照真的,有学佛的他讲得太重:唉!不要讲人家这样子嘛!自己弄好就好。他碰到一个善知识他会说:不要再讲了我没有时間,我要拜佛了他会停止;唉呀!没有学佛的人他不晓得要依靠什么,他以这个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是非就是众生生命的一部分,大半的时间都在是非里面通过而一无所得是又怎么样?于生死能够如何非又怎么样?于生死又能如何唉呀!我觉得我最聪明,我很聪奣是非,好、好……OKOK!是非……OKOK!统统是好嘛!对不对没什么差别,你讲什么我都如如不动没效,对不对这事情很多是假相所盖住的,我对你印象不好我怎么会讲你好话傻瓜!是不是?我对你有恨我怎么会讲你好话不可能的,用一点智慧吧!当你们……师父跟你讲一句很有把握的话当你们每一件事情都把它追根究底,你亲眼看到吗没有!好!你在那里看到,时间、地点你再继续追求,到最后99%都不实在的都不实在。看人家的缺点都是用放大镜的他只有一,却放大一百万倍有的人口业很不清净的,他这个人明明是表现得非常好的给他一讲起来,这个人比所有的流氓更严重更严重,也没有头脑没有头脑。说有一个人写黑函黑函,然后诽谤师父说诱拐少女十三个十三个哦!然后欺,什么骗人财物三亿三亿,说骂我这样子我看到那一张我很好笑,交给徒弟看徒弟:噢!怎么写这样子。我说:唉!他写这样子鬼也不会相信中华民国有法律的,中华民国它会有法律你说诱拐二个,说写少一点人家会相信嘚十三个,你简直开玩笑嘛!怎么骗呢对不对?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信的心即是魔法出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