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朝鲜战争 美军战俘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

二战时,日本是一个疯狂的国家,侵略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日本妄想天开挑衅美国,最终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合力进攻下,战败投降。
日本虽是输多胜少,但是抵抗一般都十分顽强,有时还会与敌人同归于尽。当然也有一些日本兵抛弃他们信仰的天皇,为了保命而投降。我们从一些历史照片上发现,美国军队都会扒掉日本俘虏的衣服,有些甚至被扒得一丝不挂。这是为什么呢?
防止诈降,怕日本人俘虏藏武器
之前日本军队战败经常有这样的事:诈降后,趁着美军不注意,然后拉响手雷之同归于尽。这是因为日本军队长期给士兵们灌输畸形的武士道精神,报效天皇,以死为荣。
吃一堑长一智,美军后来变精明了,俘虏日本兵后,先远远用枪包围起来,同时勒令日本兵脱光全身衣服(有时包括内裤),然后用冰往这些战俘身上浇灌。
一番操作下来,面对身无片缕的日本兵,美军就安全得多了。
报复日本人
美国本来在美洲大陆隔岸观火,大发战争财。没想象到一场珍珠港之战把山姆大叔拖下水。不远万里来参战的美国大兵当然恨日本人。
而且,日本人对待战俘也是出名的残忍,就连平民都惨遭其害,臭名昭彰的731部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在“巴丹死亡行军”中,日军押送近8万名美军战俘到160公里外的战俘营,竟不给一滴水。一口饭,导致19%的美军丧命。
巴丹死亡行军
美军文明一点,碍于战俘政策,不能杀,扒光日本战俘的衣服报复一下,一点都不奇怪。
卫生,防止传染病
太平洋战场炎热潮湿,日本人进行坑道作战,几个月不洗衣服,衣服经常藏有跳蚤、虱子这种携带病菌的虫子。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染,扒光衣服之一操作简单粗暴。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淘沙历史事其它文章
袁术,四世三公,贵胄之家嫡子,手拿一副好牌,在群英倍出的东汉末年迅速地崛起,又迅速地陨落。其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四个性格上的缺陷。袁术“骄”袁术的骄傲是与生俱来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袁术有着骄傲的资本,时出妄语。如刘备有着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资格
曹操一直以一个乱世之奸雄的政治家出现在我们脑海中,但其实曹操早年也有当治世忠臣的理想,只是后来这一理想与当皇帝的野心相矛盾。曹操曹操一开始是想当治世之能臣,仿效周公的。曹操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正宗的儒家思想,儒家的功业观对曹操影响甚深,这决定了他成为儒家
目前通常使用的“抄家”一词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历史上的官方典籍文献中其实并不常见,直到清代雍正之后随着抄案大量出现,“抄家”作为约定俗成的语汇才逐渐“登场”于正式文献。雍正那么在清朝,到底犯了什么事才会被抄家呢?有以下几点原因。一、谋逆反叛及奸
1908年11月,正当壮年的光绪与垂垂老矣的慈禧先后去世,死亡的时间相距仅一天。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因为缺乏确凿的证据,光绪之死就成为晚清的一大疑案。慈禧太后2003年以来,经过先进的技术和精密的仪器,对光绪的尸体及遗物等进行反复的检验后,最终得出了光绪系
众所周知,各种教科书里都认为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外条约的最早样本。但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新研究的拓展,我们发现还有一个中外条约签署得比《尼布楚条约》早,它就是《清荷协约》。清军入关《清荷协约》,日(康熙二年)由清朝的靖南王耿继茂和闽浙
十七世纪中叶,战事频繁,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先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不久清军从东北打入山海关内,直取北京,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此时的清王朝还没有完全控制全国,明朝灭亡后,原明朝官僚绅士们拥立明朝皇族后裔,在南方建立起自称正统的“南明”政权进行反抗。
刘备(161一223),三国蜀汉的建立者,为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是汉室远亲。刘备刘备父亲早逝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刘备不得不自食其力,贩履织席,过着一般平民生活。这样的家庭出身,对他的成长以及为人处事自然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其突出表现便是“折而不挠”。“折
中国历史上不乏抄家事例,唯在清代将之作为惩罚官员的手段广泛推行。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抄家案最多的朝代,据统计,至少不少于2500次。抄家它们在时间分布上高度不均,而以18世纪雍正、乾隆两朝发生频次最高。抄家的发生与清代律例规定关系并不密切,特别关于官员的抄家,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君主,他虽据四川等地与曹操相抗,但其军事上的才能远远不如曹操,要不是麾下人才济济,蜀汉早被魏国灭了。刘备刘备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度过的。所以,他同曹操一样,可谓是鞍马劳顿,倥偬军旅数十年。他重视兵书的学习,并在战争实践中得知兵书之
刘备重义、爱民,甚得历史好评。但是,细审则不难发现,刘备固然有一些可以称道的仁义之行,但同曹操一样,也有着两面性。刘备义以待人,爱民得民厚待宾客,善遇部属,力播信义于天下,是刘备自始至终都注意的问题。刘、关、张结义的佳话,长期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社会道德培养中
作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后,袁术出身世家大族,是兼具豪族和侠者双重身份的重要人物,在战乱不断的东汉末年迅速崛起,成为汉献帝前期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之一。袁术但不过短短十年,袁术集团土崩瓦解,袁术也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是什么导致了一个数一数
袁崇焕的军事天赋了得,但是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环境及其自身性格的短板导致了他悲惨的结局。崇祯帝杀了袁崇焕并不是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但时势造英雄,袁崇焕的死绝对是明朝灭亡的一个催化剂。袁崇焕关于袁崇焕的死,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我们纵观明末的历史,袁崇焕的死
崇祯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他为挽救明朝免于灭亡而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特别是他在用人制度上采取的一些措施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崇祯皇帝至于明朝的灭亡,客观原因是根本的,当时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中兴之主。当然,崇祯帝付于亡国也负有不可推却的责任,而这方面,不但
唐朝作为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其文化和技术的大输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虽然唐朝依然是个男权社会,但唐朝妇女的社会地位高于其他朝代,也是有史以来,改嫁的皇室公主人数最多的朝代。唐朝公主安史之乱后唐朝史书的编撰和资料的收集己经不能很有效地进行,
黄马褂在清宫影视剧中屡有呈现,如《鹿鼎记》里韦小宝因为智擒鳌拜有功,得到小康熙的信任,而被赏赐黄马褂。黄色不应该是皇帝的专用颜色吗?黄马褂究竟什么人才能穿?韦小宝马褂,实为行褂之俗称。马褂便于马上民族使用。据《大清会典图》可知,行褂,与行冠、行袍、行
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的三十年间,中国派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支援越南,还勒紧裤带为越南提供了价值两百亿美元的无私援助。中国提供给越南的武器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政府却忘恩负义,疯狂反华排华侵华。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主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日,中国
松州之战是唐蕃之间的首次武装冲突,是唐蕃直接重视对方的开始。正史描述松州之战时,称唐方“大捷”。松州事实上,吐蕃军队达二十万之众,受到唐军偷袭,损失千余人,就撤军回蕃。战后,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唐朝势力逐渐退出吐谷浑,吐蕃取代了唐朝在吐谷浑的地位。唐朝
摩纳哥,欧洲西南部的“国中国”,因为没有个人所得税而成为全世界的“避税天堂”与“赌城”。然而,这个富饶小国度的王室——格里马尔迪家族,其成员一700年来在感情生活方面却个个没有获得完满结局。摩纳哥摩纳哥王室这一情殇魔咒,其由来有两种传闻 :其一,是说最初
摩纳哥公国准确的译名应为摩纳哥亲王国,是位于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被法国包围,主要由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边地区所组成。摩纳哥摩纳哥全国领土面积1.98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一个村大,但是在这2平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关于清朝的史料记载也十分的丰富。《还珠格格》掀起了流行十几年的清宫剧。《甄嬛传》也使近几年宫斗题材的影视剧特别火。甄嬛传很多人对后清廷后宫里的女人们格外的好奇,而且一提起后宫,不少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各宫嫔妃们为争宠上位,
淘沙历史事二战时期相比苏联对待日军战俘 日本对待美军战俘更狠更绝
来源:老汤闲谈历史
人类战争期间,肯定会有一方的参战人员被另一方抓住,这些被抓住的士兵被称作战俘。对待战俘方面,每个国家的政策都不一样,能够优待战俘的国家基本上很少。大多数都是极其残忍的。很多人都知道二战后,苏联在我国东北俘获了60万的日本兵,这些日军战俘被押往西伯利亚,在冰天雪地里干苦工,苏联也是有意折磨这些日本人,据说有20万日本战俘死在了苏联的西伯利亚大地上,应该都是被折磨而死。那么日本是如何对待其他国家战俘的呢?今天以美军战俘为例,对比一下到底是苏联残忍还是日本残忍。抗战期间,很多外国军队和人民来到中国,帮助我国人民抵抗日军的侵略,最著名的则是美国派到中国的援华志愿航空队,人们称之为“飞虎队”。抗战期间这支飞虎队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不过自身也是伤亡惨重。根据相关历史文件记载,1944年的冬天,日军俘获了3名美军飞行员,先是刑讯逼供,接着让伤痕累累的3名美军穿着内裤在武汉大街上游行,最后直接把他们推进了火葬场的焚尸炉,这就是灭绝人性的日军。二战中的巴丹半岛战役,美菲联军和日军交战了4个月的时间,由于援军迟迟未到,难以忍受饥饿和疟疾的折磨,美菲联军共计7万多人选择了投降,面对这么多的战俘,日军军部发来命令,处死全部战俘。为此日本还专门派曾经制造南京大屠杀的第16师团来执行此任务。美菲士兵投降原本是想得到食物和药品,没想到日军压根就想整死他们。日军押着这7万多战俘在湿热的菲律宾丛林中走了100多公里。高温之下,战俘们极度口渴,尽管沿途有很多水塘,但是却喝不到水。有个战俘给日军用手比划着想喝水,那个日本兵同意了,等到战俘快跑到水源跟前的时候,日本兵用枪扫射这名战俘,可怜的战俘就这样死去了,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在这次行军途中枚不胜举。战俘们稍有反抗,日军就用军刀看下反抗战俘的头颅。同时日军还强迫当地人民挖了许多大坑,活埋了一大批战俘。这段仅仅100多公里的路程,总共死了22000名战俘。日军把剩下的5万多战俘关进了只能容纳1000人的战俘营里面,战俘在饥饿、疾病、折磨中一个个死去,在战俘营的2个月时间内,美菲士兵又死掉了2万6千人,等到3年后美军打败菲律宾的日军后,当年的战俘剩下的已经是寥寥无几!
在《独孤天下》中,太师宇文护嚣张跋扈,谁敢惹他,他必定双倍奉还…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独孤天下》,剧中由徐正曦饰演的太师宇文护的历史…
最近很火的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中,由安以轩饰演的独孤家的长女…
历史上,独孤般若是独孤信的长女,她嫁给了宇文毓。她嫁给宇文毓的时…
如今网上流传着一个太平天国余部横扫南美的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
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宇文护权倾朝野、嚣张跋扈,甚至连北周开国皇帝…
杨丽华被母亲生下来之后就送走了,剧中丽华这个名字是伽罗取得,后…
最近正在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宇文毓就是独孤般若的丈…
帝国/明朝王小波曾经评价说这本书是“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确实,万…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美国在日本投原子弹的原因 看看日本是怎样对待美国战俘就知道了
来源:历史先森
大家都知道在全世界史上第一次对某个国家使用的核武器的也就是美国在二战对日本投放的原子弹了吧!不知道大家想没想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二战时期,美国敢向日本投原子弹,但在越南战争或朝鲜战争中美国为什么不敢放或者就不想放原子弹,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有好多种,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其中的一个吧!
不知道大家看过二战史没有,日本这个法西斯实在是太可恶了,他对待战俘的手段实在是太残忍了,被日本抓了的美军就遭到了日本这个国家的残忍手段。美国加入到二战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事件吧!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后,也就爆发了太平洋战争。
在太平洋在战争初期美军还是打不过日本的军队的,毕竟美军的舰队刚刚受过挫,据当时的记载,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的六个月里面,日军所向披靡,没有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胁,日本对其它列强在东南亚的力量可以彻底忽略,此后它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太平洋西南部,它的势力一直扩张到印度洋。可见当时的日军是多么的牛逼,为此美军也常常败于日军,当然也就有许多美军被日军俘获了,从此这些美军的噩梦就开始了。
据二战资料显示,日本惩罚美军战俘的手段有首先就是强行要其但“徒步旅行”,当然小编这里的跟大家所认知的不一样,因为这里的徒步旅行是要美军和菲律宾被俘的士兵从巴麦徒步走到卡帕斯集中营,这个路途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非常的差,为此在途中就有很多战俘受不了折磨而死,据统计在途中有1000多名美军死亡,10000多名菲军死亡。
除了这个之外 ,大家都应该知道日本害人最厉害的就是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了吧!比如在我们国家的731部队,在日本的集中营中,日军对待美军士兵也是经常使用人体实验,他们就是想到是么做什么,据当时的记载,日军当时想到人体在没有某某器官能够活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上多次对战俘进行人体实验,大多数的美军战俘都是在缺少某某器官的痛苦挣扎下死亡的。在战后,美军统计过死在日军战俘营的死亡率,那可是非常非常高的,为此美军与日本就结下了非常大的仇恨。
到了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开始反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上屡屡受挫,当然就少不了成为美军的战俘,美军知道自己的士兵在日本战俘营吃着什么样的苦也就会让日军在美军的战俘营吃着什么样的苦,据史料记载美军对待日军战俘的方法可是要比日军更残忍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美军处理日军战俘都是直接割他们的命根子,更是让他们痛苦不堪。也许割他们的命根子也消不了他们的仇恨吧!于是在二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
在《独孤天下》中,太师宇文护嚣张跋扈,谁敢惹他,他必定双倍奉还…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独孤天下》,剧中由徐正曦饰演的太师宇文护的历史…
最近很火的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中,由安以轩饰演的独孤家的长女…
历史上,独孤般若是独孤信的长女,她嫁给了宇文毓。她嫁给宇文毓的时…
如今网上流传着一个太平天国余部横扫南美的故事,大致内容是这样:…
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宇文护权倾朝野、嚣张跋扈,甚至连北周开国皇帝…
杨丽华被母亲生下来之后就送走了,剧中丽华这个名字是伽罗取得,后…
最近正在热播的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中,宇文毓就是独孤般若的丈…
帝国/明朝王小波曾经评价说这本书是“不新的《万历十五年》”,确实,万…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二战日军有多残忍:美军战俘的治疗条件比自己好
导读:核心提示:前菲律宾上校军医格拉特里曾在中国台湾被监禁了三年,他在讲述战俘经历时曾说:“美军战俘获得的治疗条件要比日军好。在战俘营中,盟军的军医可以照顾彼此的战俘,而日军却几乎没有一个军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就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到后来变成了一个中士,而这位中士自己每年最多也只能见到军医一两次。”
文章摘自《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 辽宁教育出版社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经常去看内外科医生或者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美国
核心提示:前菲律宾上校军医格拉特里曾在中国台湾被监禁了三年,他在讲述战俘经历时曾说:“美军战俘获得的治疗条件要比日军好。在战俘营中,盟军的军医可以照顾彼此的战俘,而日军却几乎没有一个军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就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到后来变成了一个中士,而这位中士自己每年最多也只能见到军医一两次。”文章摘自《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 辽宁教育出版社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也不会像美国人那样经常去看内外科医生或者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美国人对一个人伤病的关注和怜悯程度要远远地超过对其他福利的关心。有关这一点的看法,即使是在和平时期,来美国进行旅游的欧洲人也常常谈论到。而这种对弱者的关照对日本人来说很明显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在战争中,日军从来不会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伍,能够在纷飞的战火中搬运伤员,并进行最及时的抢救,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医疗设施,例如前线救护所、后方野战医院以及在远离前线的地方建立一些康复医院等,至于医疗药品的补给就更不用说了。在一些紧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带来麻烦,干脆就会直接把伤病员干掉。尤其是在菲律宾和新几内亚,由于欠缺成熟的考虑,日军往往会在伤病员还没来得及被转移的情况下,就不得不从还有临时医院的阵地上撤退,而在敌人即将占领这个阵地的时候,日军医院的负责人就会开始执行所谓“撤退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就是在临走时将伤员全部杀掉,或是给伤病员留些手榴弹让他们自杀用。如果日本人可以连自己国家的伤员都当成垃圾一样处理,那么想当然他们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美军战俘(日军在“二战”中对战俘的虐待程度令人发指,而在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丹死亡行军。日,美军在菲律宾最后的抵抗据点巴丹半岛的守军投降。日军命令这78000名美菲军战俘在得不到任何水米供给的情况下步行到60多英里山路外的战俘营,在这途中倒毙和被杀的战俘高达15000人,到达战俘营后又有26000人因为极度恶劣的条件而死亡。有一些报道对此作推测,这是日军为了减少给养的消耗而有意为之)。依照我们的了解,日本人不仅对战俘,就算是他们自己的同胞,也同样施以暴行。前菲律宾上校军医哈罗鲁得·格拉特里曾经在中国台湾被监禁了三年,他在讲述自己的战俘经历时曾说:“美军战俘获得的治疗条件要比日军好。在战俘营中,盟军的军医可以照顾彼此的战俘,而日军却几乎没有一个军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日军看病的唯一的医务人员就只是一个非专业的下士,到后来变成了一个中士,而这位中士自己每年最多也只能见到军医一两次。”这听起来虽然很残酷,但是,日本的不投降主义要比这种不计伤亡的思想更为极端。任何一支西方的军队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后,如果还是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取得胜利的希望,那么就会选择向敌军投降,他们仍然会觉得自己是光荣的战士。而且根据相关的国际协议的规定,他们的名字也会很快通报回自己的祖国,以便让他们的家人能够知道他们还活着。这种行为,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乃至于对这个家族而言,都不会有人感到羞耻。但是,对日本人来说,却远非如此。在他们的心中,荣誉与战斗至死密切相关。如果已经身处绝境,日本的士兵就应当用最后一颗手榴弹自杀,或者赤手空拳地上演一场集体自杀性的攻击,绝对不能做的就是投降。即使日本士兵由于受伤太重或者丧失意识而做了俘虏,那么他 “在日本也永无抬头之日了”。他已经丧失了名誉,之前的他就已经“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悉尼”号巡洋舰在重创德国 “艾姆登号”时曾向德国舰长发出劝降信,德国舰长也接受了劝降,同样不卑不亢。然而,这种事情如加之于日军身上则会毫无意义。在硫磺岛一战中,美军曾经发给日军战车联队长西竹男爵骑士般的劝降书以敦促其投降,保留自己的有用之身,但虽然曾经深深受到西方影响,西竹在这一刻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日本人的方式 在发动一场毫无意义的反击后剖腹自杀。日本战败以后,做过战俘的日本人在故乡依然生活在这种阴影之下,比如曾经乘有去无回的袖珍潜水艇偷袭珍珠港被俘进而被称做“日本第一个战俘”的酒卷直男,战后回到家乡,就曾经遭遇过非常尴尬的情形)。当然,日本军队中的确有一些这样的规定(当然,也不算是正式命令,只是强调士兵都应该尊崇武士道精神的《战阵训》,而这其中就有告诫大家不能当俘虏的内容),因此虽然在前线没有再对此进行特别的教育,但日军还是都忠实地遵守着这条军规,以至于在北缅会战(中国远征军反攻缅甸的战斗)中,被俘者与战死者的比例达到142:17166,简言之也就是1:120。而这142名俘虏之所以被俘是因为他们当时都已负伤或昏迷,只有极少数是例外(不过,关于这场战役俘虏少的原因,中国的报道里还有另一种说法,是说孙立人将军曾命令部下去查证核实,去过中国的一律枪毙 )。而独自一人或两三人结伴“投降”的情况更几乎不存在(虽然在冲绳等地,主动投降的日军在逐渐增加,但不能忽视的是,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娃娃兵”。而传统的正规日军最后还是多半会选择战斗到死或者自杀)。在西方国家里存在一个公认的原则,那就是如果阵亡者数量一旦达到了全军兵力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就需要停止战斗。投降者和阵亡者的比例大体上是4:1。日军在霍兰迪亚(位于巴布亚新几内亚。1944年4月,美军攻占了霍兰迪亚,这场战役可以说是麦克阿瑟率领的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第一个较为大型的胜仗,在这之前的胜仗例如瓜达尔卡纳尔则是以美海军陆战队为主、陆军为辅的作战,麦克阿瑟对此一直耿耿于怀。不过在霍兰迪亚之战中日军的失败最主要是在后勤方面出现了问题,美军对全靠精神支撑的日军的评价是“好像他们只要有空气、树叶以及水就可以打仗似的”)有了第一次大规模投降,在这一次中,上述比例为1:5,与在北缅的1:120相比可以说是大有进步了。所以在日本人眼中,仅仅投降这一件事就足以让那些美国战俘名誉扫地。即使没有受伤或者是严重患病,他们也都不能再被称为“完整的人”了。许多美国战俘都有过类似描述,在日本人的俘虏营里,大笑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因为这会刺激到看守。在日本人心中,做战俘可以说是一辈子的奇耻大辱,而美国人居然不懂得这种羞辱,还可以笑得出来,这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并且让人难以忍受。另外,日本看守们也必须要遵守一些美国战俘必须服从的命令,这也是日本军官的要求。例如,急行军或是突然乘坐拥挤的船只转移,对日本看守们来说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曾经有很多外国人都万分惊讶,为什么日本人在整个战争中都如此缺乏对人命的尊重?无论是对敌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如此。但是,如果你深刻地研究日本的民族性的话,你就会体会到,这本身其实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条件上的恶劣,日本自古以来就不推崇所谓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文化,而一直崇尚能够像灿烂樱花一样死去。正是因为如此,受过这种思想教育的日本兵,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就会与大多数其他民族不太一样。更为有趣的是中国国民党的首领蒋介石并没有在这方面意识到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有过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的经历,使得军人出身的蒋介石对这种敢于赴死的精神十分推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当政后就有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口号。但遗憾的是国民党军人毕竟不是日本人,作为传统的中国人,内心深处自然更推崇中庸之道,于是大量蒋介石发给部属在无奈时用于自尽的“成功成仁”的短剑都成了别人的战利品。了解内情的美国人说,日本哨兵坚决禁止美国战俘隐瞒自己的违章行为,而这其中最大的犯罪莫过于公开违抗命令。通常在战俘们白天外出修路或上工厂做工时,按照规定是严禁从外边把食物带回来的,这个规定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只要把水果、蔬菜偷偷地包起来就可以带回来。但是,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那就是犯了重罪,因为这就等于是在挑战日本哨兵的权威,而且是公然向权威挑战。在日军中,即便仅仅是“顶嘴”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很令人讨厌的,在军队中对此行为的惩罚就更为严重。战俘营里的确曾发生过很多暴行和残害,虽然我们可以客观上把作为文化习惯导致的行为和虐待行为进行区分,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宽恕这样的暴行。在战争初期,日本人深信敌军会虐待并且杀掉所有战俘,这就更加坚定了他们绝不投降,以投降为耻的心理。曾经有一个谣言在日本广为流传,美军曾把瓜达尔卡纳尔战役中被俘的日本士兵用坦克全部碾死。这样的事情发生,是因为虽然有些日本士兵打算投降,但介于曾经的案例,我们怀疑他们很有可能是诈降,为了安全起见只好把他们全部枪杀。这种怀疑往往是合情合理的。对一个将死的日本士兵来讲,他最大的骄傲就是能够与敌人同归于尽。被俘的状态同他这种行为并不起冲突。就正如某日本战俘所说,“既已决心赴死,更以苟活为耻”。因此,面对着这样的一群敌人使我军不得不加倍警惕,由此才导致了投降人数的减少。被俘可耻的这种思想在日本人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的一系列的行为准则与美军截然不同。而同样,我们的行为在他们的眼中也同时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无比惊讶并且蔑视地说,居然还会有美军战俘要求把自己姓名告知本国政府以此让自己的家属亲人知道自己还活着,这简直太丢人了。对普通的日本士兵来说,美军没有跟他们的同胞一样选择决战到死而是选择投降,这让他们觉得无法理解。他们实在无法明白美国人这种不以投降为耻的行为。更富有戏剧性的是,日本士兵会与敌人合作,而西方士兵却不会。日本战俘基本上都不知道战俘生活的行为准则,在这种失去名誉就等于失去生命的思想的影响下。直到战争结束前的最后几个月,才会有极少数人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结果如何,他们都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国。甚至有些日本士兵在请求处死自己的同时会表示:“如果你们的习惯不允许这样做,那么就让我做一名模范战俘吧。”这样他们简直成了模范中的模范。这些老兵和一些长期的极端国家主义者们在这个时候可以详细地把弹药库的位置、日本兵力配备情况告诉我们,并且还为我军写宣传稿,甚至与我军轰炸机一起轰炸指定的军事目标。这个时候他们的生命就好像翻开了新的一页,虽然在这新的一页上写的东西与过去可谓天壤之别,但他们同样会全力以赴。当然,绝不可能每个战俘都是这样,还是会有少数人同我们誓不两立,当然不管怎样我们都还是要给他们点好处促进他们改善。或许我们可以理解,有些美军指挥官不敢接受日本人的帮助是因为固有的警惕以及对这些敌人的不信任。但是随着时间的变换,成功的先例总是会逐渐地使得疑虑被打消,这些人可以越来越相信日军战俘。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美国人始料未及的,因为这同他们的信念是明显不一致的。日本人通常的行为准则是:选定一条道路就要全力以赴,一旦失败,就再换条道路从头再来。我们真的能从其中学到管理战后日本的方法吗?还是这只是个别战俘的一种个别行为?就如同我们对战争时期日本人的其他特殊行为不得不作的思考一样,我们还是需要思考,因为它们不仅涉及了日本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以及各种机制运行的方式,还广泛地涉及日本人自古以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美援朝美军战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