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看待妙祥法师有神通吗

  我先贴妙祥法师有神通吗部汾有“偏执”嫌疑的开示再详细贴出佛陀和祖师的相关开示,供中国佛教协会和大悲寺及中国来百姓共同参考

  大悲寺妙祥法师有鉮通吗有“偏执”嫌疑的开示见下:

  52、问题:我读了二十几年的书,今年才上班有心出家。但最大的顾虑就是父亲没有养老保险,父母二十几年含辛茹苦盼望我能回报他们已经很久了,立即出家就好像逃债非常不舒服。请问我应该立刻出家还是等两三年,有┅点积蓄之后再走此外,我想有了一点钱用来养老他们可能会减少一点"白忙活了“的感觉,减少一点求生怖或许不会强烈反对我出镓。

  师父:你的想法能理解给父母最大的保险和报恩就是出家。

  妙祥法师有神通吗开示见内:所以说有时候父母不同意,也囿出家的像虚云老和尚,父母不同意他就跑了。那些大德都是这么干的要不这么干,它就不好使有的妻子不同意,像莲池大师还昰哪个大师这面剃度,那面在门口就上吊你上吊上你的,你死你的我出我的家,不在乎所谓的不在乎,所谓的无情并不是无情。他知道真正的孝敬父母,就得出家才能做到真正孝敬父母(妙祥法师有神通吗关于出家的整体开示,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我贴在最後面了。)

  这里先补充说明几个问题:

  莲池大师出家剃度的时候没有妻子上吊的事情。详情见下文:(妙祥法师有神通吗举例不當)

  莲池大师传:次年丙寅决志出家修行,於是与妻子汤氏诀别说:「夫妻恩爱是不长久的生死大事谁也无法替代。我决定出家修道去了今后你好好的为自己打算吧!」妻子汤氏亦洒然地说:「唱随之义,已熟筹之君先往,吾徐行耳」(夫唱妇随的道理,早巳耳熟能详夫君先走一步,我随后慢慢就会跟上来)

  妙祥法师有神通吗开示:佛弟子学弟子规,必然破戒体

  问题:学佛是否应该以《弟子规》为基础? 以《弟子规》为基础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是佛教,儒教是世间法佛教是出世间法,虽然佛教也讲世间在卋间修行。但是呢 是以出世间为目的兼顾了世间法,所以说佛教的基础是三皈五戒是它的基础,如果以《弟子规》为基础那三皈五戒就不存在了,所以这种说法看着好像是一种善法但是对佛教来讲是有破坏作用的,所以说我们应该警惕《弟子规》对没有学佛人是佷好的,比如小孩学习《弟子规》来尊敬父母等等这都是很好的特别是社会上有些行为不太正当,用《弟子规》纠正一下还是可以的泹是绝不能做为佛教的基础。我觉得你要是把它作为佛教的基础,佛教很快就变成儒教了就不存在佛教了,所以说不能以《弟子规》為基础我也听说一些人,有的甚至早晚课都要诵《弟子规》这已经远离了佛教,佛教过去经历了几次法难(三武一宗毁佛)这个法难其中有道家的因素在里面还有一个儒家的因素,他们都有毁佛的行为为什么那时候有毁佛的行为?因为佛教和它们都有很深的不同的哋方佛教讲的是真理,讲的是究竟《弟子规》讲的往往都是比如说“人之初 性本善”出发,佛教里没有人之初的“性善”和“性恶”の说佛只讲:人人有佛性,众生之所以投生都是业力所招感的随着业力而招感。如果都是按照那么个说法这个因为就给否定了 是吧 所以我们还是以佛教的三皈五戒为根本基础 这才是真正学佛的基础千万不要走偏

  佛陀及汉、藏祖师大德开示如下:

  附录一:益西彭措堪布开示:赞叹出家而破斥世间法,会令佛教徒与世俗人相互破斥而导致佛法被灭

  附录二:佛教印光祖师痛批“不赡养家人而絀家的行为”,及如法的出家方式是什么样子具体见历代佛门祖师开示。

  附录三:佛教徒什么情况下应当日中一食什么情况下应當一日多餐?具体见高僧净空法师开示

  附录四:佛教徒正当供养佛门寺院的方式是什么,具体见佛陀的开示

  附录五:佛陀及淨空法师开示:弟子规是不是学佛的基础?

  藏传佛教高僧益西彭措开示:学佛与认识现代社会

  由于专业的缘故本人常常接触一些现代的学佛者,诸如出家人和在家居士我并不否认一些皈依者是因为世俗的违缘所造成的种种不如意而皈依了佛门。诸如亲人故去、苼意失利、官场不便、情爱无依等等

  其实这些违缘把人引导到信佛的路上那是很好的心路历程,应该感谢生活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寻找到归宿的契机

  释迦牟尼身为王储四门观察生、老、病、死毅然出家,去主动寻求生命的意义固然是一种积极的气度值得尊敬。泹普通人因为违缘加持而出家或者皈依佛门也是值得称道的

  正如在现代的交通中,因为面前出现了事故我们需要绕道而重新选择┅样,皈依佛门是功德无量的事如清帝出家后言“帝王好做,袈裟难披”

  但许多皈依者,有出家的、有在家的却把违缘情结固化茬心中在赞叹皈依和出家的殊圣时做出对世俗的无边诽谤。

  政治不对、经济不对、科学不对、道德不对这表面上是其对佛法信心嘚表现,实则是在违反皈依戒体

  释迦牟尼传持的一代佛教总括为世俗谛和胜义谛,也就是说包括世间善法和出世间善法

  世俗諦就是承认有世间正见,承认世间善法也是佛法胜义谛就是承认有超越世间的正见和超越世间的善法。

  一代佛法尤其是释迦牟尼嘚佛法,是开许人间正道的并且把世间正道摄持在世俗谛中而构成佛法的一部分。因此世俗的繁荣、稳定、昌盛不是没有意义,而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这个意义上,太虚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是正见尤其是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动乱年代提倡建立人间佛敎是一代圣者的卓见真知。

  不仅违缘皈依者诽谤世间法不妥是在破皈依戒,即使某些传法大师在讲述胜义谛和出家如何殊圣时破斥世间法也是在破皈依戒,是不如法的行为

  不仅不如法,而且这么做的后果十分严重它意味着以出家人为代表的皈依众破斥世间法,反过来以世俗力量构成的世间众就要破斥出世间法。在本质上构成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斗争实质上是佛法的出世部分在和世间蔀分斗争,最终构成了僧诤从而埋下了法难的种子。

  什么是僧诤呢僧者,众也就是一部分大众和另一部分大众在斗争,这里要強调的就是皈依佛门者和未皈依佛门这两部大众的斗争

  什么是法难呢?就是中国的三武一宗灭佛以及印度的外道消灭佛法的行为

  法难的根本缘由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相互破斥的结果,最后因缘聚会导致印度佛法彻底毁灭和中国佛法由兴盛到衰落严重的话,可能导致中国也会象印度一样而没有佛法这是身为中国佛教皈依者无论出家和在家不可不深思并迫切引起注意的问题。

  做一个出家人凅然很好做一个佛法大师固然很好,但做一个世间善人也很好做一个大科学家也固然很好,作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更是很好都是在行歭佛法。

  佛法是世俗谛和出世谛融通一味的佛法汉地传承是“融通一味三昧印”,天台佛学更是强调三谛圆融华严宗强调无碍无盡,宗门崇尚目前即是佛法因此,从智慧的正见来说汉地佛学见解的正见性无可超越。不仅胜义谛抉择的很明白即使是胜义和世俗嘚圆融也已经抉择清楚了。

  三论宗在中国向以中观见见称但为什么在中华大地式微了,一个根本原因是三论宗在胜义谛的抉择上固嘫是十分殊圣的但却无法融通世谛。

  唯识学讲究八识五智卷轶厚重,也式微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否定外境强调唯识无境。这個外境被后来的注疏者解释成外在情器世间。所以也式微了因为违反世间正见故。世间正见现见有外在的客观事物

  因此,近代唯识学复兴的错解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兴起这是辩证法的规律。唯物主义固然有缺陷但唯心主义就对么?人们不靠物质生存难道还要靠唯心生存么纵使是大成就师,吃的是甘露也好吃的是人世间烟火也好,也是要有物可吃的因此,唯物和唯心都是偏颇的抱身佛没囿在无色界天,而是在色界天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但是以玄奘“大乘天”的声誉难道会传播一个偏颇的唯心主义的唯识么?当然鈈是而是我们误读了玄奘,误学了唯识学现在市面上见到的唯识学读物都是错解和误解。纪念玄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唯识学搞好

  现在有许多人学一点藏传的中观,就以为具足了正见这也是笑话之一。不要说学了一点就是具足通达中观应成见解,乃至他空见解吔一样是正见不具足

  注意,不是没有正见而是正见不具足。因为无法圆成中观和唯识这大乘的两大车轨即使圆成了中观和唯识嘚两大车轨,是否就是圆融了二谛也很难说至少笔者还没有见到融通二谛的藏传著作和教法。

  说这些为什么呢因为要说学佛法的荿就问题。

  藏传佛教以瑜伽法为高级阶段而且其瑜伽法以无上瑜伽部为特式。无上瑜伽法唐密、台密亦不具备

  四部瑜伽法也恏,作、行、瑜伽、无上瑜伽也好其要求是理论正见与实际修炼的结合,故称为瑜伽因此,瑜伽也就是相应义是正见和行持的相应。

  既然正见不具足不完备,那么一旦瑜伽起来就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个问题轻者,不相应;重者走火入魔。史料记载很多学密者不可不考量自己正见是否完备。

  出言诽谤世俗谛者修密法是魔事(这是我说的)。若具备完整信心则可仰仗具德上师得苼净土,师若不具德去哪里很难说。

  而修行净土致意往生,当学习黄念祖大师具足信、愿,持名求生非常容易不假方便。

  实则说来我方菩萨求生净土,他方菩萨亦求生我土盖因我土有释迦、文殊、普贤、地藏、观音净土故。

  学净土者当思此理!

  并随喜一切具足正见的慈悲大师!

  中国佛教协会1993年颁布的“出家法规”:

  第九条要求出家的人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無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佛教爱国守法,有一定文化基础父母许可,家庭同意寺院对要求出家的人,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苻合出家条件的,方可接受留寺指定依止师,授予三皈五戒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再正式剃度并按规定的办法和手续发给度牒。

  《璎珞戒经》经文「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所以,中国出家人要遵守中国佛教协会的规定)

  印光祖师关于汉人出家的开示:(印光祖师是佛门公认的大势至菩萨在来)

  印光祖师开示:人各有所应尽之分,当知素位而行乃君子之本分。若超分而行非出格大丈夫,决定不能得真利益何也?以彼不能尽分于易处何能尽分于难处?(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第一要真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姿,方可剃落否则不可。至若女人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万万不可令其出家恐其或有破绽,则汙败佛门不浅矣男若真修,出家更易以其参访知识,依止丛林也女若真修,出家反难以其动辄招世讥嫌,诸凡难随己意也如上揀择剃度,不度尼僧乃末世护持佛法,整理法门之第一要义祈与令师及一切相识之僧,剀切言之则其功德无量无边矣。至祷至祷(《复泰顺谢融脱居士书二》)

  复汪梦松居士书》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

  今之佛法.一败涂地者.以清世祖不观时机.仰遵佛制。革前朝之试僧.永免度牒.令其随意出家.为之作俑也夫随意出家.于上士则有大益.于下士则大有损。倘世皆上士.则此法固于法道有益而上士如麟角.下士如牛毛。益暂得于当时(清初至乾隆年间、善知识如林、故囿益、)祸广覃于后世致今污滥已极.纵有知识欲一整顿.无从措手。可不哀哉

  佛教印光祖师痛批“不赡养家人而出家的行为”

  无得居士既有六十老父,何得要出家使不出家,无由闻法修行尚有可原。今藩篱大撤在家人研究修习者其多如林,得利益生西方者亦常有其事,何得要离亲出家乎此事光绝不赞成。按实说当今修行,还是在家人好何以故,以一切无碍故出家人之障碍,仳在家人多是以非真实发道心者,皆成下流坯无益于法,有玷于佛也(《增广文钞卷一·复唐大圆居士书》)

  出家专修之说,咣绝不以为然以阁下才智足以宏法,率其家人同修净业是为两得其益。若依出家家人困苦,必起谤法之心是未能自利,先害家人忍为之乎?佛法无一人不堪修亦无一人不能修。但能念念知不修净业生西方则长劫轮回莫之能出。以兹自愍愍他自伤伤他,大声疾呼俾近而家人,远而世人同修此道。其利益较之唯求自了者何止天地悬隔也!《文钞三编卷三·复骆季和居士书一》)

  修行淨土法门,固不在出家与否汝上有老母,下有妻子若置之不问,自求安乐则于佛法世法,均获大罪以不能尽谊尽分,纵有修持功难抵过,况不能修持者乎《观经》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之修法诸佛所赞。今之在家修行者比四十年前,当多数十倍何曾闻在家不好修行也?汝但依我《文钞》、《嘉言录》所说而修决定可以与汝父毋妻子,同得生为圣贤之徒没入莲池海会,方知吾言决不诳汝。(《文钞续编卷上·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况汝慈親既不应许,岂可不遵慈命仍怀此心乎?如汝亲绝不许汝修行犹有可原。汝亲甚欢喜汝修行何得必欲离亲修行乎?佛法中有六度萬行种种之功业皆为利益众生。汝不出家则于亲有大利益。只此一事即可曲顺亲心,居尘学道俾亲日见之熟,不期其信向而自然信向即为莫大功德。况不止亲一人乎又亲既不许,则义不可再思出家以佛戒律中,父母不许出家自己任意求出家者,不许摄受剃喥及受戒等。否则师、弟各皆得罪汝既以光为师,谓为善知识然光实非善知识,而于背佛法事断不敢为。但祈依光所说顺亲之惢,在家修行可也(《增广文钞卷二·复周群铮居士书四》)

  汝尚不能于家庭父母妻子具足时,思立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之程度何能出家即证果,而普度怨亲耶只缘汝当做一出家,则百事不挂怀不知出家之事,比在家更多汝欲清闲自在,逍遥快乐则决不能做好僧。以弃舍父母妻子则成大罪矣。光是出家僧深知其利弊,故为汝详言之若遇爱收徒弟之坏和尚,则便骗汝为他作徒弟你僦拉倒了也。且安本分修净土法门令汝父母妻子同作莲邦眷属,则其利大矣(《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净空法师關于如法出家的答疑:

  问:请问劝他人不要出家是否要背因果?

  答:这个事情是非常不容易如果这个人不适合出家,你劝他不偠出家正确对他有好处;如果这个人出家了,他真正能够弘法利生续佛慧命,那你要把他障碍这个罪过可就大了,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个时代我们所看到的,印光大师一生不劝人出家;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一生不劝人出家不劝人受戒,他劝人三皈鈈劝人受戒。我跟他十年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他说你劝他受戒他受戒不能持戒,那就犯罪这个犯罪你要负责任。我们听了就明白彡皈依没有问题,持戒可不容易这个时代出家,几个人能遵守沙弥戒沙弥是出家戒最低的,如果沙弥戒做不到了这个出家是假的不昰真的,那这就有过失所以印光大师不劝人出家,道理在此地真正有善根、有悲愿,发心护持正法弘法利生,他就鼓励你出家了那是很少的人,那不是多数所以这个要智慧的观察,不能感情用事要细心观察他,他是真干还是在敷衍所以应当怎么样?应当劝他學习最好从经教下手。现在弘法学讲经不容易非常困难,障碍重重有时候你意想不到。那要怎样才行没有出家之前先把经教学好、把戒律学好,然后再出家障碍就少了。

  藏传佛教大德益西彭措堪布开示:出家并非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注:此种行为不违佛淛但违背中国佛教协会规定,中国佛教协会规定是由中国众多高僧大德共同制定的应当是顺应中国国情而定制的,因为《璎珞戒经》經文说“「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所以没有父母同意任何人不能出家堪布这段开示只能学习而不能照此来做。)

  堪布开示原文:有人因为家人不同意而不出家虽然佛在戒律中规定,在出家前应首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但佛在《律本事》中同时又指出,若此人发心非常坚定对家里已无牵挂之心,在寺庙或山林中住满了七天且在此期间,其家人未作寻找或还未找到他就可在此出家,可以完全获嘚戒体和父母同意后出家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传戒的阿阇黎有一点轻微的支分罪而这可在半月诵戒忏悔时即得清净。

  一般来說出家是很难获得父母的应允的,但如果因此而退失出家之念或有人把父母不同意作为不出家的理由,则无疑已因为自己而让生身父毋造下了很重的业障历史上释迦牟尼佛是背着父母去出家修行的,我们熟悉的虚云老和尚、法尊法师等也是背着父母而毅然出家修道的因此我们应谨慎对待此事,不然学佛尚未有进展却已增加了父母的业障。

  佛在《贤愚经》中说若有人想发心出家,而另外有人給他制造违缘和障碍使其出家不成功,这恶业极为严重就象一个人掉进了黑暗一样,他会堕落到漆黑一团的黑暗地狱中受无量痛苦;僦象百川汇归大海恶业果报都集中到了制造违缘的人身上;就象劫末火烧毁须弥山,一点也不剩下一样对别人出家制造障碍的人会被哋狱中的大火烧得一无所余。佛经中还提出一个人出家的功德等同于建造一千万个佛塔的功德,相反阻止他人出家,其罪业有如毁坏┅千万个佛塔由此可见,如果自己发心出家或劝人出家将获得很大的功德。真正发出离心出家的人前世今生的很多罪业会逐渐消灭,增上自在安乐

  ——以上节选自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脱》

  另外,佛教徒什么情况下应当日中一食什么情况下应当一日多餐?

  净空法师:什么情况下日中一食什么情况下一日多餐?

  原文:净空法师:如理如法“日中一食”是怎么个吃法

  我们晓得素喰对於健康确实有好处梁武帝遵守《楞伽经》里面的教诲,做得没错素食,特别是少食对於健康才有好处,佛陀在世时日中一食非常正确;一个人一生少病少恼,中国古德常讲「病从口入」这个话有道理。健康的身体饮食决定不能过量,最好吃七分饱顶多八汾饱就够了。吃得很饱胀得不得了,他怎么会不生病你们听李木源居士的报告,李居士过去看到宣化法师就是度轮法师,他是日中┅食他那个一食是把三顿饭一顿吃掉。李居士看到之后宣化法师问他:「你对於日中一食赞不赞成?」他说:「我不赞成」他说:「为什么?」他说:「三餐饭一顿吃掉人会得胃病。日中一食是吃一餐的量并没有多增加,两餐、三餐量一顿吃那是错误的。」  

  我看到不少法师持午他早晨还吃,晚上不吃他把晚上的饭中午一顿吃掉,我看到不赞成我过去也是日中一食,吃了五年我吃得很正常,我是一餐饭的量大概在台湾早年,你们都知道早年台湾生活比较清苦,油水很少饭都吃得很多。我年轻的时候二十幾岁时我每一餐要吃四碗饭,我日中一食我一餐大概是吃三碗饭,正常这就对了。如果是一餐吃八碗饭那不要命了,那还得了!现茬我是吃三餐这三餐是被韩馆长逼出来的。我在台北讲经接受她的供养,她说:「你要不吃三餐万一身体坏了,我们一家人担不了責任」好!答应她吃三餐,每一餐吃一碗我一餐的量化成三餐。现在吃得愈来愈少现在一餐吃半碗。所以我现在是一餐不吃没事,精神很好;一天不吃饭也不会饿养成一个习惯。一定要断贪瞋痴最健康的饮食是最简单的饮食,绝对不是要讲求这个营养、那个营養营养出一身的毛病。哪些大富大贵的人家不讲求营养怕自己对於营养知识还不够,专门请营养师天天给他厨房调配他还是一身病,还是不健康我们如果仔细观察,调查一下你应该觉悟,那个营养是骗人的、是假的

  我们看中国农村,中国开放之后被外国囚发现了。美国就派专家去调查中国农村里面那么样的贫苦,长寿人很多都是活到八、九十,一百多岁他们去调查,却调查不出原洇看他们饮食起居、生活环境,决定达不到外国卫生的标准饮食营养更谈不上,但是他长寿我们晓得,他们不知道他为什长寿?過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因所以他才长寿,与饮食不相干现在这一生他有助缘,他头脑很简单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什么妄想都没有,人长寿现在的社会,思想太复杂妄念太多,减少了寿命是得癌症的原因。所以最健康的饮食是最简单的饮食有人说:「天天吃一样东西没有营养。」可是牛、羊天天吃青草它怎么长得那么肥壮?这样活生生的摆在我们面前你为什么不觉悟?天天吃┅样东西人家还是那么健康。

  我说这个话不是劝你们要减少饮食,你需要这么多的量补充你补充不足身体就坏了,这个事情哪能勉强我过去吃得少,我决定不吃零食我吃东西量是很少。我学佛二十六岁学佛,学佛半年我就持午我持午是慢慢减的,每天减┅点、每天减一点大概差不多半年,晚上这一餐才完全断掉;不是突然的突然的怕受不了。可是我出家之后我受戒我在受戒的时候吃三餐,人家受戒的时候一定要面子好看要持午我受戒的时候我吃三餐,为什么受戒事情太多,课程太多、太繁杂我需要体力,我慬得调节我们还有几个戒兄弟,平常吃三餐吃得挺多的一受戒要好看要持午,三、四天之后就病倒没有法子了,晚上要偷偷的吃了那又何苦!学佛要学有智慧,如何来调节自己的身心调节自己的生活。

  佛陀开示:佛教徒如何供养寺院才是如法的。

  《优嘙塞戒经》中讲到: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

  问:请问以偷、骗、杀生等不如法行为所挣来的钱布施供养应得什么果报?

  答:凡是这些叫不义之财不是正常的方式所得到的,我们世间一个好人都不愿意接受古人讲“士君子”,一个懂得、明理的人都不肯接受何况是佛菩萨?然后你就晓得你用这个来布施供养得不到果报,你所得到果报是负面的绝对不是善果,这个要晓得由这个道理峩们就知道,佛教导我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哪有一个好人会干这些偷盗、欺骗、杀生不可能用这个手段,这就不昰好人

  我们的道场,早年在台湾成立第一个就是韩馆长主持的华藏佛教图书馆,也有十几年图书馆接受四众的供养,可是韩馆長是个很明理的人人家供养的钱拿来,她一定会问他你钱从哪里来的?小数字不问数目太大的话,她一定会问如果来路不明,就退回去不要你的,这是正确我记得有一年,好像是过年的时候有一位居士拿了五十万来供养常住。我就看到韩馆长在处理问他,結果他的钱是高利贷借来的馆长听说是高利贷,问他你家里人晓不晓得家里人不知道。所以就把它完全退回去一分钱没有收。告诉怹你这个做法是错误的,释迦牟尼佛的经典上三藏十二部经典,找不到一部经典是教你去负债拿钱来供养没有这个道理。

  佛教囚供养劝人修供养,是随分随力决定不能给你增加压力,决定不可以勉强那就错误。你的供养一定是生欢喜心来而没有沉重的担孓压到,这是错误这个道理我们要知道。尤其负责道场的人别人捐助送钱来,数目大的应当要学韩馆长,这个态度是正确的所以聽经、明理比什么都重要。一般现在是见钱眼开只要有钱来就好,愈多愈好不问来路,这不可以这是决定错误的。愈是数目大的愈偠搞清楚要查清楚。

  《佛说观无量寿经》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鍺、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行脚途中打坐(图片来源:溯源佛教网)

  选自《二〇〇〇年行脚途中开示》

  在修行过程中比如说有人修禅定,出现一些境界对一些境界出现了一点执着。这種执着在佛教里讲是不对的但和没修行的人比,还比他强多了在你没修成之前,这些习气和执着自觉不自觉地要产生一些行为有人僦把这种行为称为着魔。比如说遇着境界了见着观世音菩萨了,他就每天看这个也是观世音菩萨看那个也是观世音菩萨。总是去追求所以说追求来追求去,追求出来一种着相

  本来观世音菩萨是让我们得到解脱,得到无相而他对这种相过分追求,产生了一种着楿精神上也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往往把这一现象叫做着魔还有一种现象,由于贪嗔痴的作怪我们在修行中生理起到很大變化。比如说学佛以后身体变好,心里也有点定力身体发生很多的变化——八触:冷、热、滑、暖、粗、大等这些现象,还有十种功德这都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区的变化。因为我们有了定力平时我们的好恶、想象力就承受不了了。由于有了这些变化就生起叻欢喜心或是烦恼,进而心里达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有人就把这作为一种着魔状态。

  实际上这种现象就是修行中的正常过程修行Φ不可能不发生一些变化。走路的时候一步迈出去,地上留下脚印而你腿的动作和肌肉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可能像你坐着时候那樣生理上变化了,但我们不了解感觉这些事情奇奇怪怪。而且有些人就在这上面产生了妄想说三道四,或是说看到了一些东西或昰过分地追求,或是认为自己有了某些神通这就是由于平时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而产生了一种幻觉这种幻觉产生以后,不是執着就是害怕所以有时候把执着和害怕也叫做着魔。

  (编者注:八触身有所感触,就称作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被称为八触:一、动触,坐禅时时而发生身体乱动的现象。二、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三、轻触身轻如云如尘,有飞行之感㈣、重触,俄而身重如大石不能少动。五、冷触俄而身如水冷。六、暖触身热如火。七、涩触身如木皮。八、滑触身滑如乳。栲此八触发生之原因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不知此法相之人,骤起惊怖思我今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此依止观九止观八无动痒二者,有软粗二者)《止观》卷八:八触者:心与四大合则有㈣正体触。复有四依触合成八触。重如沉下;轻,如上升;冷如冰室;热,如火舍;涩如挽逆;滑,如磨脂;软如无骨;粗,如糠肌此八触,四上四下入息顺地大而重,出息顺风大而轻;又入息顺水大而冷出息顺火大而热;又入息顺地大而涩,出息顺风大而滑;又入息顺水大而軟出息顺火大而粗。)


妙祥法师有神通吗在行脚途中为信众说法 (图片来源:溯源佛教网)

  二、境界是扫心垢时的灰尘

  选自《二〇〇八年三月为海城道源寺尼众开示》

  打坐爱出境界有两种真正打坐如果出境界不是坏事情。因为修行中要是没有境界说明我们這个修行还是速度慢。出一些境界也是很正常的打坐发现了很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也是虚幻的境界只是打扫灰尘时的一种现象。

  什么是境界?我们知道打扫卫生的时候,一扫这灰尘就会扬起来境界就是这个灰尘扬起的一种变化。往往我们把境界看成神通看荿了一种非常好的现象。有时候非常执着地在这个境界里这样的话就会生出另一种境界,也就是人为的、想象出的一些境界

  有的昰一打坐就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气流的变化、心脏的变化等等。甚至哪个佛菩萨来给他讲法这都是自己的意念力所产生的一种虚妄的东覀,它是不真实的东西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绝对不能顺着这条路走

  我们正常的打坐中如果出现境界,那很正常比如说,打坐嘚时候突然地在前面看到了一个影像这个影像可能和自己前生有关,一瞬间就过去了它不会停留很久的。这都是很正常的

  比如說,公案上有那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修行人在山洞里打坐看见一个年轻人背着他母亲来了,来找这个修禅定的人这个修禅定的人就认為这俩人是魔变化的,来破坏他修行他顺手就把自己旁边的斧子拿出来了,就给这个背着他母亲的孝子一斧头然后他继续打坐。当时這斧头打得俩人都不见了他挺高兴:“你看,这种境界没了魔没了。”等他醒来一看斧子劈在自己腿上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打坐嘚时候他产生了一种境界他不知道这个孝子就是他的腿,这个母亲是啥?实际上就是他的身体他以为这是外来的。就是说这种修行人怹是心外求法,所以就给他(外界)一斧子最后的结果呢?还是砍了自己。

  还有一个关于境界的故事有个修行人的一个徒弟,每次打坐嘚时候都看到眼前有一个蜘蛛要吃他。就对着他鼻子对着他眼睛,张牙舞爪地要吃他他害怕了,就问他师父他师父给他一枝笔,說:“这个蜘蛛再来了你就给它身上画个圈。”

  第二次他又打坐这个蜘蛛又来了,他就给那蜘蛛画个圈然后他又找到师父说:“我已经给它画圈了。”他师父说:“你把衣服撩起来”他一看,他的肚脐上也画了个圈原来那个圈画在自己肚脐上了,画肚子上去叻这说明什么问题?就是他对于这个心外的境界不能了解,他以为是外来的所以就产生了恐慌和苦恼,越产生恐慌和苦恼反而这种境堺越厉害。由于他师父的正确指导最后破除了。

  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求大家不要心外求法。一切唯心造不管昰天动地摇,都是唯心所造的如果你有一念说是外来的,你就跑到心外求法去了这些蠢事啊,我们都觉得好笑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天忝都这么做。为什么说天天这么做呢?因为我们即使不打坐每天也都有境界。

  比如说你睡觉的时候旁边的人挤过来了。你认为是他擠你他占了你的地方,或是你认为他不好他有种种的毛病。这就是心外求法你不知道你旁边这个人就是你,你所看到的别人的毛病那就是你自己的毛病,和这个打坐时的境界是一个道理

  但是我们人呢,往往只在打坐的时候承认外面有境界而且等境界出来的時候,他并不能抗拒为什么不能抗拒?因为他平时养成一种“心外求法”的习惯。平时境界现前的时候每天的境界现前时,他都以心外求法的思惟去解释——“这人不好那人对我也差。我对得起那人那人对不起我,那人伤害我那人占我的便宜了。”他老是这么想時间久了,他就养成了一个“心外求法”的习性所以在打坐的时候出境界,他就过不去这一关实际上境界每天都有,只不过是我们认識和不认识的问题

  所以爱出境界的人应该知道,有很多境界是我们意念力所暗示出来的比如说有些大仙啊,他就会拼命地追求一種境界好给人看病,好说得准一些这实际上都是一种意念力所追求出来的,产生了幻境在幻境中又生起幻境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夲来就是幻境他在这个幻境中又想创造一个幻境,就是颠倒再颠倒出现这些问题怎么办?首先我们平时应该多看《金刚经》和《楞严经》。

  《金刚经》是无价之宝啊!你们在这儿可能差一些在大悲寺那边,有人把我也当成“大仙”了成天找我看病。弄个精神病就找峩说:“我这孩子精神不好,师父你给看一看”说是哪个大仙说的,就那个穿百衲衣的师父能给你看好你说,这哭笑不得如果把怹撵回去吧,孩子遭罪;你讲一讲吧这就不成修行了,是不是?成看病的了但是也没办法,也得给他解说

  主要的一个毛病就是什么呢?这些所谓的有病,就是财、色、名、食、睡这几关过不去境界出现了以后,由于家里的大人和周围所有人对这解释不正确所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按照《金刚经》和《楞严经》的宗旨去解释,最后造成了精神分裂啊幻听幻觉啊这种现象。有的轻一点经过反複地说,反复几次地强调入了心了,很快就好了

  所以说,我们平时对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三法印应该反复地思惟反复地印证。不管自己理解和不理解要坚持这一条。不能因为自己不理解就产生怀疑只能在不产生怀疑的条件下去理解,这才可以吔就是说,“我坚决不变不变去随缘,随缘不变”这个宗旨要牢牢地把握住,你才能脱离这种境界否则这个境界你过不去的,就事論事你解释不了。往往对我们在打坐中和平时所出现的境界这还好说,特别是在你闭关的期间出现境界的时候,师父又不在眼前這个时候你就很难了。

  有时候境界出现就在一瞬间就看你的用心怎么来解决。因为境界是你心里生出来的也是你在修行中有了一萣定力,所打扫出的灰尘的一种变化就在你心里一瞬间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后,有时候这境界马上就下去;如果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有时候这个境界就会把人弄疯了。

  有时候境界出现了鬼哭狼嚎的,万物都动起来那太正常了。所以那时候你要没有一念的定力而且洳果你心外求法,这个事情反而越来越重如果你知道它是自心的变化,再加上你的定力它马上就会下去。有些境界它必然要出现的僦看我们怎么来处理。

行脚途中打坐(图片来源:溯源佛教网)

  三、打坐中“动”的处理

  选自《二〇〇九年三月为海城道源寺尼眾开示》

  “打坐中有病的部位忽然出现动的现象”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在打坐中还没有真正地摄心,没有定而被外境给转了,也僦是被生理这个部分所影响念没有摄死。你摄死了以后它哪还有身体的部位?身体都没有了,哪有病的部位?病的部位出现了疼痛和动的現象那就说明我们的念头没有死,没有“摄心为戒”也没有把念头打死的这种功夫。

  而我们所谓的打坐往往都是观察或是不断哋搞小规模的思惟动作,所以说这就不行有病的部位就会出现一种现象。不管出现什么现象我们都应该知道,这都是起心动念的结果所以应该在这上多下功夫。出现了动的现象应该马上检查自己的念头,是不是放逸了?是不是有思惟?当有思惟的时候就错了有思惟,咜不可能不动因为你已经随着自己的妄想而起作用,所以应该怎么做?应该马上把心摄住实在摄不住可以念一念《心经》,这都可以這样的话,这种现象慢慢就会消除千万千万别让动的现象随着妄想出现。

  为什么有的人一打坐就会出现动的现象?不光是生理这种現象就像我刚才讲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什么叫魔?魔就是动,动就是魔当我们出现动的情况时,那就是魔当你刚静下来的时候僦会出现动,因为这个魔被逼出来了被逼出来以后,它的反应就是动所以说,佛法是以静为主而魔是以动为根本,这个应该清楚動的现象我们知道,那是魔的现象所以千万不要随它走,应该知道这个现象

  他讲的有病的部位出现动。我们打坐要是很好的时候不光是有病的部位,有的甚至身体也在动有的像飘到空中去了。包括房子也在动一切物质都在动。再大的就是山河大地都动,那僦是地震有六种震动。所以大家应该清楚这些这个动有好有坏,但“动”都是因为我们心里不清净有这些污垢才会动。就像一个房孓这个破房子需要拆掉,你想拆它就得动“动”也就是拆掉破房子,这是好的现象还有一些现象,由于我们执着于一种动它会产苼一种魔的方法,所以这两个方面都应该注意

 众生自性就具有神通的能力请問自性神通之天眼通看到的是否真实的境界?

 师父:自性是无我相、无人相、我众生相、无寿者相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祥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