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妙祥法师师是哪个寺院的

什么是有为法?什么是无为法?(慧祥法师)
一切法,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其中一类的分法,就是依需不需要因缘才能存在来分的。而所谓“一切法”就是一切现象。在一切的现象中,属于需要因缘才能产生的,名为“有为法”。属于不需要因缘就能存在的,就称为“无为法”。因此,有为法,中的“有”是指有因缘,“为”是造作,“法”是现象。也就是有因缘造作的现象,名为有为法。无因缘造作的现象,名无为法。
现举例说明,同一物中,实同时具有有为法及无为法的。以纸,为例。我们现在来观察“纸”,有哪些现象是有为法,有哪些是无为法。
第一、纸的名字,需要因缘才能产生吗?需要因缘才能持续、改变、消失吗?
答案是明确的,是需要因缘的,因为纸的名字,是人给的。不同国家方言,对纸的名字是不同的。当纸,还未被发明前,没有纸的名;当未来纸不再被需要,甚至不能生产,所存的纸也都烂坏后,人们不再谈纸,则纸的名字就消失了。
第二、纸的颜色,也是需要因缘的。
第三、纸的形状。
第四、纸的用途,都是需要因缘的。
又因为纸的名字、颜色、形状、用途都是需要因缘,所以纸的“性质”也是需要因缘的。因为,一般人在形容一个东西的性质,就是用名字、乃至用途等来形容它的。所以第五、纸的性质也是需要因缘,是有因缘会令其改变的。
我们再进一步观察,虽然纸有很多方面会改变,就算我们将纸烧成灰,那也都只是改变,而不是真正真正的完全消失。
因为质能不灭。
也就是说,它,不论如果改变,那只是改变,不会真正的消失。
也就是说,它是以改变的方式永远存在著的。而它这种“永远在当下随著因缘改变的方式而永远存在著”这特质是不需要因缘就这样的。这是它本来就有的特质。所以这是无为法。因此,我们就知道,它同时具有需要因缘才会产生的部份特质,也有不需要因缘就存在的特质,所以它是不二之法。也就是非纯粹是有为法,非纯粹是无为法。而是有为无为同体的。我们再深入观察: 正因为纸,是如此,而一切万法也是如此。我们的心性也是如此。我们的心性,有时是醒著,有时是睡著,有时是苦,有时是乐;有时是忧,有时是喜;有时是定,有时是乱;有时是觉,有时是迷…
这些都是需要因缘的。不论我们的心性,在当下是苦是乐,是迷是觉,它都不曾真正的消失过。它都是永远随著当下的因缘在变化著的方式存在。所以我们的心性也是断常不二的。
正因为心性,永远随著当下的因缘在变化著的方式存在。所以它是“不灭”的,因为不会真正消失。
也正因为心性,永远随著当下的因缘在变化著的方式存在。所以它是“不生”的,因为不曾被产生。
因为它本来就是以改变的方式存在,这以改变的方式存在的特质,不需因缘就这样了。所以,心性,是生灭,与不生不灭,同时具有的。
因此,六祖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又我们再深入观察:当我们知道心性是生灭与不生灭同时,我们就要了解,我们是以改变的方式永生的。
这时我们的未来要如何改变就很重要了。
我们要让自己的未来是愚痴的呢?或是智慧的呢?要未来是生病的或健康的呢?要富有或穷困的呢?要有人缘的或无人缘的呢?要轮回三界或解脱三界的呢?要成佛或不成佛的呢?
这一切的决定权都在我们自己。
虽然决定权在我们,可是如何展现,是要靠因缘的。 
所以我们要知道愚痴,在什么因缘下会产生?在什么因缘下会持续、改变、消失?则我们才能停止愚痴。我们也要知道智慧,在什么因缘下会产生?在什么因缘下会持续、改变、消失?才能发展智慧。
同样的,生病健康,富贵穷通、解脱轮回、成佛不成佛,这一切现象,我们都要了解其生住异灭的因缘,我们才能停止我们想停止的,才能发展我们想发展的。
又不论我们停止什么,或发展什么,其实我们本自具足,不曾增减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心性无量的功能所能展现的。
一旦我们觉遍一切法,则随时可以展现一切。
为了学习觉遍一切法,所以就要去观察,如实了知一切法,这就是修慧。
为了停止想停止的,发展想发展的,所以有些事不可以做,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要看情况做,这就是戒。 
又为了真能如实了知,所以我们要开发我们的觉照力,要让觉照力遍十方三世,所以要修禅定。
又因为三界的轮回,会让我们学过的戒定慧,在轮回的过程中漏失,所以我们要解脱三界,成就无漏法。
又因为想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要在解脱为基础下修的,所以要开发解脱知见。
这以上所说的这一切,都是在当下起修的,因为我们不曾离开当下,也不会离开当下。当下是展现一切的契机。
所以我们要发愿觉遍一切法,觉遍十方三世。让我们真正的自由自在,一切无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静空老法师在哪个寺院出家_百度知道
静空老法师在哪个寺院出家
法名觉净,法师一九五九年北上台北台北圆山临济寺,因缘成熟,依白圣老法师剃度出家、字净空。在台中受学期间,于圆山临济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寺院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耀一法师是哪个寺院_百度知道
耀一法师是哪个寺院
衡山一曲《是心做佛祖》让我们认识了耀一法师,一位僧相庄严的比丘尼,一位正当年华步入空门的艺术工作者,人们为她的歌声所感动,更对耀一法师的真实身份产生极大兴趣,一时间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把耀一法师认做了当年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李娜。耀一法师,俗姓张,1968年出生于四川成都。自幼能歌善舞,酷爱艺术,长大后考入艺术学校,学习六年。毕业后分配到四川艺术剧院。98年被评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同年获得四川省戏剧一等奖。法师出家后即就读于四川佛学院,本科毕业后读研,之后又去闭关实修,打下了扎实的佛学和修持功底。法师认为,弘法利生有百千法门,她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大心愿,用音乐艺术的形式把佛法传播给大众,在社会各界获得了不俗反响.耀一法师俗姓张,所以并非李娜,李娜是昌盛法师,这两位都是艺术工作者,都有天赋的歌喉,一样打动人心的震撼,耀一法师出家前为戏曲工作者,昌盛法师留下了很多经典作品《青藏高原》、《嫂子颂》等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耀一法师- -
9月6日,《江城晚报》《长春晚报》《海峡都市报》以及《大河财经》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李娜现身吉林北山法会”的消息,还刊登了照片,其实该人根本不是李娜,而是广东某佛陀教育中心的教务长:释耀一法师。那么为什么在耀一法师再三解释说:“自己不是李娜”的情况下记者还坚持做了报道呢?吉林市广厦影音的自由制片人齐文成先生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北山关帝庙的法会上,耀一法师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那气度不凡的身影从寺庙二楼的长廊上掠过,来到大殿前带领大家唱颂佛号,她那嘹亮、宽厚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酷似李娜,所有在场人无不惊叹。消息不径而走,迅速传遍江城的大街小巷,引来无数记者,才引起了错误的报道。
大佛寺为二十八寺中北七寺之新藏寺。据史载:此地前临仙湖,后枕西湖,绿水澄清。至宋代日渐荒废。元代(年)再建殿宇,各曰福田庵。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其规模南控南南城脚(合之北京路丽都酒家附近),北枕拱北楼(北京路兴西湖路口交界处),山门朝西,直通龙藏街(龙藏街由此得名)。明末被当局改建为巡按御史公署。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受命南征,直逼百粤,史称“两王八粤”,合围穗城,攻战持续十个月,公署毁於兵焚。康熙二年(1663年)春,尚可喜自捐王俸重建佛寺,并亲自董理;翌年冬竣工;主要建筑每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两侧建廊庑、方丈室、香积厨、斋堂、库房、僧舍、客堂。殿宇布局及制式,悉仿京师官寺。大雄宝殿坐北向南,面阔七间,深进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通灵佛教网&||||||
--(463)[] newsbody
慧祥法师:如何让钱来追您,而不是您去追钱
如何让钱来追您,而不是您去追钱慧祥法师开示一印:学生我有疑问。智慧吉祥:请说!一印:智慧吉祥对所有人说:别在迷于外境的一切人、事、物!别在迷于外境的一切财、色、名、权。别在迷于五蕴身的色、受、想、行、识。智慧吉祥:嗯!一印:学生对这几句有疑问。智慧吉祥:请说!一印:比如,我想通过学习佛法,来求财,这是不是属于【迷于外境的一切财、色、名、权。】?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如果您是通过觉悟,自性本具的永远的财富,那可也!但是如果您是向外求财,那就是迷失方向了!智慧吉祥:一印!一印:请问师父,【向外求财】,是指一些什么情况?一印:师父1智慧吉祥:其中最大的效果的差别是:一印:嗯。智慧吉祥:觉悟本具的财富者,是这些财来自动上门。智慧吉祥:迷于外财者,是很幸苦追求,而求得的同时,也是失去的同时。一印:学生对此一直很疑惑。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您难道没有看过佛陀说过:「世间财富五家分,水火官盗不肖子」。一印:学生看过。据学生观察,求财,一定会伴随着辛苦,痛苦。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追求财富,跟「让财富来求您」。是两个很大不同的做法。智慧吉祥:您所说的都是属于「追求财富」,当然就很苦!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我希望您们学习的是「让财富来求您」。一印:学生也希望能够学到这个法门。一印:但是,学生实践下来,感觉很难。智慧吉祥:想学,就要真的来学。而不是想学,又不相信可以学到。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您觉悟自性本具的财富了吗?一印:学生对此有一些体会。智慧吉祥:请分享您的体会!一印:比如,有人为了追求财富,需要喝酒抽烟。一印:就算求到了财富,因为喝酒抽烟,已经伤害到了身体。智慧吉祥:嗯!一印:此时,再多的财富,也没有办法换回健康的身体了。智慧吉祥:是的!一印:又,有人,为了追求财富,结交了不该结交的女子。智慧吉祥:这就是迷于外财的结果。一印:就算求到了财富,却因为与女子种种恩怨,导致家破人亡。智慧吉祥:这也是迷于外财的结果。一印:又,有人追求财富,偷税漏税。一印:就算求到了财富,却因为违法犯罪,而进了监狱。智慧吉祥:这也都是迷于外财的结果。一印:是的,师父!可是,我发现,很多很多人,而且一般都是有钱人,他们需要同时做以上的事情,才能挣到钱。一印:如果一个人,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也不能得到女子的欣赏,也不会投机钻营,几乎不能求到足够的金钱。智慧吉祥:一印!他们同时,将过去世的福浪费了,而得到未来世的苦。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您别将自己求财不成功的例子,就以为一定得要抽烟,喝酒,得到女子的欣赏,投机钻营的人的短暂效果,就以为他们那叫成功。智慧吉祥:一印!您要先看到「钱」的永恒的真理。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您知道「钱」有哪些永恒的真理吗?一印:学生还不知道。智慧吉祥:一印!那您为什么不懂得请法呢?一印:请师父开示关于钱的永恒的真理。智慧吉祥:一印!目前我归纳有关钱的真理,共有八项。一印:呀,这么多啊!一印:请师父开示!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如果您真想学习,当一心听!于中间,先以不排斥的心,如实观照的心,才能契入!一印:好!智慧吉祥:一印!我问,您观察,并回答。一印:嗯。智慧吉祥:我引导您观照「钱的真理」。一印:嗯。智慧吉祥:当知,题目是:「钱的真理。」请别离题观照,在我未将八项说明毕,您也别问。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当钱,还未赚进来之时。这钱,算是您的钱吗?一印:答:不是。智慧吉祥:又一印!当赚进来的钱,已经被您花掉了。这花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吗?一印:答:是。智慧吉祥:又一印!当赚进来的钱,为不敢花,因为怕花掉就变成别人的钱了,所以就一直放放到自己死掉了!这自己死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吗?一印:答:是。智慧吉祥:一印!您死了,这钱,您还能用吗?一印:答:不完全能用。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您没有如实观照。智慧吉祥:一印!智慧吉祥:我问:「当赚进来的钱,已经被您花掉了。这花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吗?」您说:「是!」。一印:请问师父为什么说我没有如实观照?智慧吉祥:现在我深入问您!一印:嗯。智慧吉祥:如果我拿钱,向您买东西。付了钱给您。我可以给拿回来说,那是我的钱吗?一印:答:如果您把东西还给我,我就可以把钱还给您。智慧吉祥:一印!别离题回答!一印:师父,学生觉得没有离体。智慧吉祥:直心是道场!一印:学生明白这点。智慧吉祥:一印!我有说,我是还您东西吗?一印:答:学生看来,钱,不只是人民币,所以就做了以上的回答。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我的问题很简单,您别复杂化了!一印:嗯。智慧吉祥:重点是,被您用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吗?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一印:被我花了,比如买了消费品,或买了服务,那钱就不再是我的了。智慧吉祥:请您举实例,说明,哪一次,您用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一印:答:比如,我买了古董。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当您在古董店买了古董,付了钱,拿了古董回家。也没有将古董还人家,就想要去将之前花掉的钱拿回来,说,那是我钱。可以吗?一印:答:不可以。智慧吉祥:一印!就这么简单,当知,花掉了的「钱」就不是您的了!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我问:「当赚进来的钱,为不敢花,因为怕花掉就变成别人的钱了,所以就一直放放到自己死掉了!这自己死掉了的钱,还算是您的钱吗?」您说:「是?」为什么呢?一印:答:因为,当我死了之后,有人拿到那笔钱时,会说:这是某某某的钱。智慧吉祥:一印!是吗?您还能用这笔钱吗?一印:答:不能了。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就算您遗留给任何人,人家只会说这是一印留给我的钱,而不会说那是一印的钱。又只会说现在这是我的钱!一印:嗯,是的。一印:师父,其实到那个时候,是谁的钱,我都不在乎了,因为那时,一印没有了关于钱的压力了。智慧吉祥:一印!别说远了!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在!师父!智慧吉祥:请您要如实照一个事实。智慧吉祥:钱,在还未赚进来,或已花掉,或放到死掉都不花。都不算是我的钱!一印:嗯!智慧吉祥:因此,当知,钱的第一个真理是:智慧吉祥:钱,是无我的。一印:嗯!智慧吉祥:所以心中,不要有「我的钱」的妄想!一印:嗯。智慧吉祥:心中要随时,保持「钱,是无我的」的念头,才能跟钱的真理相应。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现在再深入观照钱的真理。一印:好!智慧吉祥:当过去还未发明「钱」这个东西之时,人们是如何得到他们所想要的呢?一印:答:那时可以借用或物物交换。智慧吉祥:一印!借用是要还的,就不说了!一印:嗯,那就是【物物交换】。智慧吉祥:一印!人们想要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在没有钱的时代,是用「物」来买物。也就是您所说的「物物交换」。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因此,当知,「钱」的第二个真理是「以物易物,物就是钱。」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智慧吉祥:在现代!一印:嗯.智慧吉祥:人们所需要的不只是物!有人需要我们的技术,则他们就可以用钱来付我们的技术费用。一印:是的。智慧吉祥:又有人需要人、事、时、地、物、智慧、能力、福报、人际关系、一切的一切,只要是他需要的!他就可以用钱来支付而跟我们换他所需要的!一印:嗯。智慧吉祥:因此,一印!钱的第三个真理是:「只要有人需要,一切的一切都是钱。」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再深入观照!一印:嗯。智慧吉祥:有人想要钱,而用偷、抢等行为而得到。问:有谁希望自己的钱是被偷或被抢的吗?一印:答:没有人希望这样。智慧吉祥:是的!一印!智慧吉祥:当知,「色身会死,真心不灭」。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因此,当有人偷、抢了人家的钱,就算是今生没有被捉到。未来世中,相遇之时,必非善缘。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因此,这种用偷、抢所得到的钱,不算是真的赚到钱,因为还得还回去。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因此,钱的第四个真理是,「不义之财,非真财」。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我要说明一个相关的事!一印:请师父开示!智慧吉祥:当我们会遇到「水灾、火灾、不好的政府、盗匪、不肖子孙」来分我们赚来的钱,这都是因为过去有造了这「不义之财。」一印:嗯。智慧吉祥:因此,当戒掉用不义的方法赚钱。智慧吉祥:所以才说「不义之财,非真财」。一印:比如,我孩子读书,需要大量的钱,也算是这种情况。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您所说的!这还不一定算!一印:哦。智慧吉祥:如果您孩子读书之时,所需的钱。只要到了要付学费之时,您就有足够的钱来付。那都算您跟孩子之间没有相欠的因缘。一印:嗯。智慧吉祥:如果您孩子读书之时,只要是到了要付学费之时,您就会大赚笔。付了学费还有多余。那表示您过去世是有支助孩子过。所以您有福报在他身上。一印:嗯。智慧吉祥:如果您孩子读书之时,只要是到了要付学费之时,您就生意很差。不但没有付学费。还得东借西欠的!那表示,您过去世欠您的孩子。一印:嗯.智慧吉祥:又如果您孩子读书之时,您没有钱付学费,但您孩子自然有福报,或有人支助,或有学校补助。那表示只是您个人没有修福报,而您孩子有修福报。一印:嗯。智慧吉祥:又如果您孩子读书之时,您没有钱付学费,也无人支助,而不能就学,则表示您跟您孩子都没有修福报。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修福报,佛陀比喻为「种福田」。当农夫认真种,而没有收成之时,当知,农夫不能说我种很好为什么没收成。而应自知自己种不好!一印:嗯。看来前世对今生影响真的很大。智慧吉祥:同样的!当自己自认为认真修福,而看不到福报,这时,不可以说佛菩萨为什么不保佑,而应自知自己根本错将没有修福,以为在修福。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再来深入讨论「钱的真理」。一印:好的,师父!智慧吉祥:钱的第五的真理是: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福田,想要如何收获,就要如何栽!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有关这第五项。我要您深入再观察,所以我问,您观察,并回答。一印:好的。智慧吉祥:当邻居有一只狗,您第一次看到之时,就踼它一脚。则下次您再遇到它时,它会如何对您呢?一印:答:两种可能:1、远远躲我;2、朝我吠。智慧吉祥:又当您第一次看到邻居的狗,就跟它玩,拿食物喂它,它很欢喜。下次再遇到您时,又会如何呢?一印:答:两种可能:1、找我玩;2、不认得我。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有的事,您要去试试才会知道。智慧吉祥:但请您试好的!智慧吉祥:一印!一印:嗯。智慧吉祥:众生的心,就是我们的福田。智慧吉祥:我们的造业,令众生起什么念,就是下的「种子」。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钱的第六项真理是:一切愿意帮助我们的众生,都是我们的仓库。一印:嗯。智慧吉祥:有关这项,我也得深入说明。一印:请师父开示!智慧吉祥:当知,众生就算愿意帮助我们,我们可以不经他的同意,随便取用它的东西而不还吗?一印:答:不能。智慧吉祥:又一印!智慧吉祥:如果众生就算愿意帮助我们,我们不经他的同意,随便取用它的东西而不还,则这仓库是会变大还是变小呢?也就是他想要帮我们的心,是变大还是变小?一印:答:会变小。智慧吉祥:因此,一印!当知,取用人家的东西之前,要经过对方的同意。那就是「开仓库之钥匙」。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取用人家的东西,要准时还、要清洁、要归回原位、用坏要赔新的或更好的!如此这仓库是会变大或变小呢?一印:答:会变大。智慧吉祥:然也!智慧吉祥:又一印!当我们一直都有好的习惯,要借用之前,会征求同意。并能准时还,清洁、归原位、用坏赔新的或更好的。当他相信我们的习惯很好,而说您只要保持好习惯,您就不用问,随意用。智慧吉祥:当知,这时,仓库,就变厨房了。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因此,当知,钱的第七个真理:一切愿意跟我们分享随我们用的众生,就是我们的厨房。一印:嗯。智慧吉祥:但是,一印,这都是用「施、戒、信(好习惯)」换来的!一印:嗯。智慧吉祥:又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当您能对任一种众生,种福田,下好种。令变成仓库,变大成厨房。则这个众生的一切就是您的了!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因此,钱的第八项真理是:智慧吉祥:如果能对一切众生种福田,下好种,变仓库,成厨房,则一切都是我的。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一印!钱的第九项真理是:智慧吉祥:钱,是无我的。一切也可以变成是我的。所以,钱是不二的,非我非非我,就看自己如何发展。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说一个故事!一印:请师父开示!智慧吉祥:有一个信徒,来到南华寺,我就跟他说「钱的真理」。智慧吉祥:当他听毕,很是感慨!说:「如果早点听到师父的这些开示该多好!因为我将我的仓库全都变没有了!」一印:^_^智慧吉祥:我就问为何您说:「您将您的仓库都变没有了呢?」智慧吉祥:他说他娶了一个富家女。一印:嗯。智慧吉祥:所以也庆幸自己可以少十年的奋斗!智慧吉祥:但是自己染上爱喝酒,爱赌博的恶习。一印:如果嫁一个富家子,就好些了。智慧吉祥:所以不久就为了还赌债而将太太的钱都用光了!一印:哦。智慧吉祥:后来还让太太去跟娘家的亲友借钱,也又赌光了!一印:哦。智慧吉祥:弄到最后,再也没有任何亲友愿意借钱给他及他的太太了。他的太太也忍受不了,就离婚了!一印:哦,可惜!智慧吉祥:所以他才会说:他将自己的仓库都变没有了!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别将钱,以为才是钱。一印:嗯。智慧吉祥:一印!钱的第十项真理是:智慧吉祥:当遇到人与钱物相冲突时,当重视人。一印:嗯。智慧吉祥:因为,人才是真的的福田,人的心念才是种子。钱、物只是水分肥料。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又一印!一印:师父!智慧吉祥:钱的第十一项真理是:自己的佛性佛能,才是水火官盗不肖子分不走的坚固财。一印:是的,师父!智慧吉祥:说明毕!智慧吉祥:如今,您知道要如何让钱来追您,而不是您去追钱了吗?一印:明白其中的道路了。智慧吉祥:愿您成就坚固财!一印顶礼智慧吉祥智慧吉祥:愿大家成就坚固财!智慧吉祥:好了!下课了!大家应休息了!通灵佛教网&||||||
--(269)[] newsbody
慧祥法师:发愿的重要性
一般人修福、修慧、修定,修得很多。可是很多人都不懂得发愿。因此造成效果显不出来。这都是被一些传统的观念给障碍住的缘故。什么样的传统观念呢?就是:第一、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是不圆满的,这不是佛陀教的)。第二、不懂得发愿的重要性。 第三、发不圆满的愿,所以效果也不太好。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现在一一来研究。首先我们先依经典来参考。 如地藏经中说: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从经中可以知道,发愿是很重要的。而且要发大愿,要将任何大大小小的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又,有人发愿只发一半也是不行的。 如何说呢?因为只发一半愿效果是出不来的。
今举例说明:有二个孩子跟父亲要很多钱,父亲会不会不问就给他们呢?不会的。父亲一定会问,您们要钱做什么?第一个孩子说,我身上放很多钱。随时要用就有了呀!第二个孩子说:我要将钱存在银行,生利息,用利息钱学技能,等技能学好了,再用那些钱来开店。您们想想,如果您是父亲,又有钱。您会给那一位?当然是给第二位。
为什么?因为第一位可能会乱花。第二位有理想,可能达到。同样的,发愿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有人做功德,不懂得发愿。就好像第一个孩子,有钱,但没有目标一样,心想好的福报支持您去做好的,可是心想不好的福报也支持您去做不好的。(这样说来,我们做善事,也有求回报的心了?那金刚经里说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应怎样理解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应该不要被任何的因缘给障碍住,要懂得善用一切因缘来护念自己及众生的菩提心愿。所以跟发愿不会有冲突。不求回报,则您的愿就是没有回报,则随因缘乱转,很危险的。)这也就是一般历史上及现实生活中,很多很有福报的人,用他们的福报来做坏事,这都是因为他们当时修福时,没有发善愿的关系。所以修任何的福报,发善愿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从另一角度来看,修福,没有发善愿。就会造成业障。有福报,但也有业障。所以,修福要懂得发善愿。又,发善愿,要发大愿。如我刚刚贴的地藏经的经文说的那样,如果修福,发愿给自己或家人,只有三生的福。如果发愿给一切众生,是百千万劫的福。所以发善愿时,当要发大善愿。又,有人虽然发大善愿,可是只发一半。如何说呢?您发愿给一切众生。但没有说明,给一切众生,要令一切众生成就什么。这就是只发一半。 这也是会造成果报不圆满的。
因此,我们要说得很清楚。例如:我依此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业障消除,福慧圆满,早成佛道,广度众生。请记得发愿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在是修任何福报之前、中、后,都可以发愿。又,如何过去有修过福报,但是不懂得发愿。怎么补救呢?有方法的。也就是现在重新发大善愿。又我举例说明,发愿不圆满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在南非有个地方叫新堡,我们有个信徒,名是蔡亮达。他常常修功德。也自己发自己的愿。有一天,他来新堡禅净中心,那时我刚来负责那儿,他要回去时,跟我说:师父,我以前发愿不圆满,现在我会发愿了!我就问:您如何发愿不圆满,现在您如何发愿?他说:以前他总是发愿订单要多一点(因为他是办厂)结果,虽然订单很多,可是常常工厂就有一些事,而造成不圆满。 我就问:什么事?他说:有时机器坏了,有时工人摆工。结果,货赶不出来,钱也没有赚到。 所以他认为是因为发愿不圆满所致。他就重新发愿。他发愿一切都顺利就好。机器顺利,工人上工顺利,订单顺利,家人一切顺利。结果,真得一切都顺利,就算有事,也都是正常的事。都是可以解决的。因此,可知发愿的重要性,发圆满愿的重要性。当然,他也只是发小愿。但至少已经体会发愿的重要了!
又,学习发愿,要学习发善愿,发大愿,发圆满愿,同时不可以随口愿乱发,否则会有负面的果报产生的。例如:在佛光山南非南华寺,我们有位在家女众职事。她叫雅玲。她之前脸上长满着青春痘,几年来一直都没有好,正值二十年华的她,常为此苦恼。有一天,我刚刚在办公室,跟一位义工,谈到随口愿不可以乱发的道理。刚好她进来听到,她就哎呀的一声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的青春痘一直好不了,而且愈来愈多。我问:为什么?她说:因为每一次,有人关心的说,雅玲,您的青春痘怎么越来越多呀!她就开玩笑的说:对呀!因为南华寺正在建大雄宝殿,需要很多柱子(台语,与青春痘同音),所以要生多一点。)结果她的青春痘就愈长愈多。于是,我就跟她说:是呀!您现在知道了,您就要忏悔,重新发愿。于是她就照做了,最近一次我看到她时,她的青春痘都消了,只剩下有点黑点而已。她很高兴我教的方法有效。从这个实例,各位就要知道发愿的重要,发善愿的重要,发大愿的重要,不要乱发随口愿的重要。
再举个随口愿的例子:有一次,佛光山办短期出家,那时我被派去当引礼法师,连续几次下来,有一件随口愿的实例可以提出来给大家参考。第一年,短期出家,要沙弥戒正授前夕,下了很大的雨,大家就说,明天千万要出太阳,不要下雨,否则,就很麻烦了!结果,太阳出得大大的,晒得大家快要昏了!第二年,再办短期出家,又在沙弥戒正授前夕,下了很大的雨。大家就说:千万不要在下雨,也别像去年一样,太阳太大要有云,有风。结果,一点儿太阳也没有,乌云密布,风又大,把大家冷得半死。第三年,再办短期出家,又在沙弥戒正授前夕,下了很大的雨。这次大家都说:也不要出大太阳,也不要冷得半死,只要让天气好,让大家都欢欢喜喜的参加授戒。结果,很奇怪,沙弥戒正授那天,天空的云,像网子一样,又有太阳,所以不冷,又有云,又有微风,所以不热。大众都很高兴。因此,从这个例子可知,随口愿也是很有力量的,所以不可以乱发随口愿。因此,随口愿不可以乱发。好了!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请大家要学习发愿。随口愿的实现,据我看过的经中(忘了出处),一般人第三次就有力量了!但如果是修实语的人,说第一次就有力量了!致于会不会实现,则还要观察其它的因缘,不是那么容易的。
今天就不上新的观念,就让大家提问有关发愿的问题。
(问)请问为什么有的愿发了却实现不了 比如祈求事业顺利之类的愿。
(师)是的!那有几个原因会造成虽然发愿而不会实现。
第一、有人发愿,但同时造作与愿心相违的业缘。例如:求健康,可是又杀生。所以还是会生病或短命。所以所愿不成就。
第二、有人发愿,也没有造作与愿心相违的业缘。但是也没有修福德故。善缘没有具足,所以也是所愿不能成就。例如:阿罗汉修慧不修福而托空钵。
第三,有人发了愿,也没造相违的业缘,也有造福。但因为修福后,后悔了。也会造成所愿不成。例如:经中有一些例子。我称之:布施而后悔,得富屋穷人报。享受不到。
第四、有人发了愿,也没造相违的业缘,也有造福,修福后,也没后悔,但是因为愿心不圆满,所以福德因缘难以成熟,也会造成所愿难以成就。我举例说明。例如:有人发愿我所造福,希望帮助某甲。结果,某甲,常起恶心。但又因为我们修福发愿回向给某甲,所以某甲对我们所起的恶心就会成就。那是因为我们发愿只发一半所致,所以我称之为不圆满。我们应该发愿:以此功德回向给某甲,希望能助消除恶念,助他善法成就,……等等。也就是说:要将功德回向清楚,不要只有回向,而没有说明要什么。
第五、有人发了愿,也发圆满,也没造相违的业缘,也有修福,也没后悔,但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因缘已成熟,现今业缘未成熟,所以所愿还不能成就。
第六、如果有人发了愿,也发圆满了,也没造相违的业缘,也有修福,修福后也没有后悔,过去的恶业因缘也清净了或未成熟,现今善缘也成熟了,则所愿就能成就。 以上就是说明为什么有人发了愿而不成就,或能成就的原因。但发愿很重要。
(问)法师,为何我在佛前发了大愿修行,却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忘了修行,怎样才能不忘初心?
(师)那要看什么愿。有些愿没人知道,比较容易成就。有些愿要大家知道则比较容易成就。发愿要发有可能的愿。您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让人家知道我们的发愿,就会让人家起不好的心或口业则不要让他们知道的好。先对佛前忏悔,然后重新发愿就好了。您要发大愿,但是做的时候,要从自己做得到的开始。
(问)如果是誓言呢?
(师) 一样的。发愿、发誓、回向,都是同一个意思。只要您发愿于一切因缘下都能如佛一样起智慧观照不为所动。自然能有因缘能时时提醒自己静下来,所以很快就学会静下来了。那不只是发愿的问题。还有刚刚我说的六项的问题。您都要思考的。
(问)请问法师如何判别预见事物的吉凶善恶呢,有些时候象是有些预兆,可信吗??
(师)如果您是如实观照,不会乱猜,则是可信的。可是我观察,大部份的人都没有学会如实观照,大都是乱猜的,所以是不可信。观察一切的可能性。 又修福比什么都重要。您有福了,则什么名都可以发财的。 修福比智慧还重要吗?福可以助慧的增长,慧可以圆满福的发展。所以福慧要双修身。
(问)请问法师,我妻子的姑姑总被一个死去的亲戚上身,有什么办法让他不上身呢?
(师)有些事情,是念佛法门可以解决的。有些则要再学其它法门才能解决。
(问)师傅能举个例子么
(师)当您说错话了,做错事了,是要改变自己的言行习惯,而不是光念佛。因为心中的想法不改,言行还是一样的。
(问)请问在网络上诽谤大德是什么果报?
(师)下次那个大德说法时,就会没有因缘听或有因缘听,也难以学到什么。
(问)对他个人有什么损害?
(师)有,如果大德说的是真理,他将会因此,不能了解这个真理而受苦,直到他了解为止。
(问)怎么样去判别大德说的是不是真理?
(师)如理观察,如理思惟呀!
(问)比如元音老人,南怀谨老师,他们说的是真理吗?
(师)我很少看他们的书,我都是看佛经。
(问)可是如果自己觉察不到是什么原因烦乱呢,就是觉得烦,坐在那念佛很烦,可是打开电视就觉得不是很烦。您以前讲过的如实观照,比如我尽量知道当时情绪,可是知道了还是会照旧。
(师)那是因为您不了解,那是前念,不是您的心。所以您才会被前念骗了!您知道了,就要
(问)对现实世界起厌离心 如何发起?找出您的观念是依据什么来的,则当您如实了解了,您的不好的念就会没有了。 ?
(师)观自身苦,则易起出离心;观众生苦,则易起大悲心。
(问)如果发愿让他人脱离附佛外道,容易吗?
(师) 可以发,但您不要管容不容易。
我们来回向。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十方三世佛 愿以今天讨论佛法的因缘,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愿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愿善根增长者,发菩提心。愿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愿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愿已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并以此因缘,回向给在座的每一位, 愿令每一位,业障消除,福慧圆满 身体健康 家庭和乐 事业顺利 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净佛国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妙祥法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