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的反意词

作品中运用到的《汉语大词典》词汇已以连接方式标示出来。由于是电脑自动分析,词组划分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文王之什 文王(·)文王,于于天。周虽,其命。,。文王,在帝。()文王,。周,侯文王。文王,。凡周之士,。(二章)之,厥犹。,生此。克生,维周之桢。,文王以宁。()文王,于。,。商之,其。既命,侯于周服。(四章)于周,。,于京。厥作,。王之,尔祖。()尔祖,厥德。,。殷之未,克配。宜殷,。()命之,无遏尔躬。,殷自天。之载,。文王,。(七章)毛诗大雅陆曰:自此以下,至《卷阿》十八篇,是文王、武王、成王、周公之《正大雅》,据盛隆之时而推序天命,上述祖考之美,皆国之大事,故为《正大雅》焉。《文王》至《灵台》八篇,是文王之《大雅》,《下武》至《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
《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而王,于况反。
[疏]“《文王》七章,章八句”。○“文王”至“作周”。○正义曰:作《文王》诗者,言文王能受天之命,而造立周邦,故作此《文王》之诗,以歌述其事也。上“文王”,篇名之目。下“文王”,指而说其事。经五章以上,皆是受命作周之事也。六章以下,为因戒成王,言以殷亡为鉴,用文王为法。言文王之能伐殷,其法可则于后,亦是受命之事,故序言“受命作周”以总之。○传“受命”至“周邦”。○正义曰:言受命作周,是创初改制,非天命则不能然,故云“受命,受天命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立周邦也。《无逸》曰:“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注云:“中身,谓中年。受命,谓受殷王嗣立之命。”彼谓文王为诸侯受天子命也。此述文王为天子,故为受天命也。按《春秋说题辞》云:“河以通干出天苞,雒以流坤吐地符。”又《易坤灵图》云:“法地之瑞,黄龙中流见于雒。”注云:“法地之瑞者,《洛书》也。”然则《河图》由天,《洛书》自地。谶纬注说皆言文王受《洛书》,而言天命者,以河、洛所出,当天地之位,故托之天地,以示法耳。其实皆是天命,故《六艺论》云:“《河图》、《洛书》皆天神言语,所以教告王者也。”是《图》、《书》皆天所命,故文王虽受《洛书》,亦天命也。帝王革易,天使之然,故后世创基之王,虽无河、洛符瑞,皆亦谓之受命。以其得有天下,是命与之,故此亦云受天命而王天下也。文王虽未得九州,以其称王,故以天下言之。文王受命,毛无明说。《鸱鸮》之传,谓管、蔡为二子,则毛意周公无除丧摄政、避居东都、罪其属党之事,其受命之年,必不得与郑同也。《尚书·武成》篇曰:“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勋,诞膺天命。惟九年,大统未集。”孔安国云:“言诸侯归之,九年而卒,故大业未就。”刘歆作《三统历》,考上世帝王,以为文王受命九年而崩。班固作《汉书·律历志》载其说,于是贾逵、马融、王肃、韦昭、皇甫谧皆悉同之。则毛意或当然矣。文王九十七而终,终时受命九年,受命之元年,年八十九。其即诸侯之位,已四十二年矣。故《帝王世纪》云:“文王即位,四十二年,岁在鹑火,文王于是更为受命之元年,始称王矣。”乃引《周书》称“文王受命九年,惟暮之春,在镐召太子发作文传”。九年犹召太子,明其七年未崩,故诸儒皆以为九年而崩。其伏生、司马迁以为,文王受命七年而崩,故《尚书·周传》云:“文王受命一年,断虞芮之讼。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七年而崩。”《史记·周本纪》云:“西伯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虞、芮既让,诸侯闻之,曰:‘西伯盖受命之君也。’”此是受命一年之事。又曰:“明年,伐犬夷。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明年,西伯崩。”此虽伐犬夷与伐耆、伐邘其年与《书传》不次,要亦七年崩也。郑不见《古文尚书》,又《周书》遗失之文难可据信,依《书传》、《史记》为说,故《洛诰》注云:“文王得赤雀,武王俯取白鱼,皆七年。”是郑以文王受命为七年之事。《中候·我应》云:“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入丰,止于昌户。再拜稽首受。”《尚书运期授》引《河图》曰:“仓帝之治八百二十岁立戊午蔀。”注云:“周文王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命。”《易是类谋》曰:“文王比隆兴始霸,伐崇,作灵台,受赤雀丹书,称王制命,示王意。”注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时,赤雀衔丹书而命之。”是郑意以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而命之也。郑知然者,《易干凿度》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注云:“受命后五年乃为此改。应犹如也,如前圣王所得《河图》之书。”由此而论,既云“入戊午蔀二十九年”,虽连以“伐崇、改正”之事,云“受箓应《河图》”,则二十九年之文为受箓而发。受箓者,即谓受丹书王命之箓也。以此知“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即是赤雀所命之年也。先言“伐崇,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然后始言“受箓”者,以文王之时,所为大事唯此而已。此由天命而然,故既言受命之年,即言所为之事,下乃继以“受箓应《河图》”。此等之事,皆由受箓而为之,故受箓之言与二十九年文不连耳。《是类谋》亦先言伐崇,然后言受赤雀丹书,亦以伐崇、作灵台是文王大事,由受命而然,故在赤雀之上先言之也。且《干凿度》云:“亡殷者,纣黑期火戊,仓精授汝位正昌。”注云:“火戊,戊午蔀也。午为火。必言火戊者,木精将王,火为之相。戊,士也,又为火子。又火使其子为己塞水,是明仓精绝殷之象也。”是言文王受命在戊午蔀之意。既言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箓,复说在戊午之意,明以二十九年为受命年也。受命之月,已是季秋,至明年乃改元,故《书序》云:“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注云:“十有一年,本文王受命,而数之是年入戊午蔀四十岁矣。”是郑以受命元年为入戊午蔀三十年,故改至十年而四十也。又以历校之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岁在戊午,其年殷九月二十五日得甲子,明年乃改元。则元年岁在已未,至十三年在辛未,其年正月六日得甲子。《谱》云:“以历校之,文王受命十三年辛未之岁,殷正月六日杀纣。”是得赤雀之命后年改元之验也。又《中候·雒师谋》云:“唯王既诛崇侯虎,文王在丰,丰人一朝扶老至者八十万户。”是受命六年而伐崇居丰也。即云:“至磻溪之水,吕尚钓崖,王下趍拜曰:‘望公七年矣。’”所以言七年者,以本丹书命云“雒授金钤师名吕”,故得命即望之。今受命六年,而言“望公七年”,通得命之年数之,故七是得命之后明年改元。郑所参校,于兹明矣。若然,郑于《金縢》之末注云:“文王年十五生武王,又九十七而终,终时武王年八十三矣。”若文王受命七年,武王八十三,至十一年观兵得鱼之时,武王八十七矣。至九十三而终,则通数取鱼之年乃得为七年。郑云:“文王得赤鸟,武王俯取鱼,皆七年。”文王以明年数,武王以其年数者,文王改元,须得岁首为之,武王未及改元,唯须正名号耳。《我应》说文王之戒武王曰:“我终之后,恒称太子。河、洛复告,遵朕称王。”故《太誓》说武王升册称皇太子,得鱼即云俯取,是得告之即须改称,故不与文王同也。如上所说,受赤雀之命,必是岁在戊午蔀二十九年矣。案《干凿度》云:“历元名握先纪日甲子岁甲寅。”又曰:“今入天元二百七十五万九千二百八十岁,昌以西伯受命。”注云:受《洛书》之命为天子,以历法其年则入戊午蔀二十四年矣。岁在癸丑,是前校五岁,与上不相当者,其实当云二百八十五岁,以其篇已有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箓之言,足以可明,故略其残数,整言二百八十,而不言五也。知必加五年当戊午蔀二十九年者,依《三统历》七十六岁为一蔀,二十蔀为一纪,积一千五百二十岁,凡纪首者皆岁甲寅日甲子,即以甲子之日为初蔀,名甲子蔀一也。满七十六岁,其后年初日次癸卯,即以癸卯为蔀首二也。从此以后,壬午为蔀三也。辛酉蔀四也。庚子蔀五也。已卯蔀六也。戊午蔀七也。丁酉蔀八也。丙子蔀九也。乙卯蔀十也。甲午蔀十一也。癸酉蔀十二也。壬子蔀十三也。辛卯蔀十四也。庚午蔀十五也。己酉蔀十六也。戊子蔀十七也。丁卯蔀十八也。丙午蔀十九也。乙酉蔀二十也。是一纪之数终而复始,纪纪还然。今《干凿度》入天元二百七十五万九千二百八十岁,以一纪之法一千五百二十岁除之,得一千八百一十五纪,馀有四百八十岁,即是入后纪之年,其初年还岁甲寅日甲子,以甲子、癸卯、壬午、辛酉、庚子、己卯等六蔀除之,馀有二十四年,即是入戊午蔀二十四年,更加五年为二十九年,受赤雀之命。若推太岁,即以六十除积年。其受命之年,太岁在戊午。若欲知日之所在,乘积年为积日,以日行一匝六十除之,得日之所在。又案《三统》之术,鲁隐公元年岁在己未,其年前惠公之末年,岁在戊午,计文王受命是戊午之年,下至惠公末年,六复戊午,当三百六十年矣。而《雒师谋》注云:“数文王受命,至鲁公末年,三百六十五岁又馀五年者,本唯云三百六十耳。学者多闻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因误而加。遍校诸本,则无五字也。或以为文王再受天命,入戊午蔀二十四年受《洛书》,二十九年受丹书。”若如此说,于《易纬》之文上下符合,于《中候》之注年数又同。必知不然者,以谶纬所言文王之事最为详悉,若赤鸟之外,别有洛命,则应有文言之。今未有闻焉,明其无也。所论《图》、《书》,莫过《中候》,而《我应》及《雒师谋》皆说文王之事,只言赤雀、丹书,不言更有所命。详捡诸纬,其辞亦然。《易通卦验》曰:“有人侯冂,仓姬演步,有鸟将顾。”其意言文王得赤鸟而演《易》也。《是类谋》曰:“受赤雀丹书。”《春秋·元命苞》曰:“凤皇衔丹书于文王之都。”皆言丹书鸟雀而已,曾无斥言别有他命。郑言《洛书》即“丹书”,是也。不然,郑何处得《洛书》之言乎?说者虽云再命,既言七年而崩,则亦赤雀命后始改元矣。若二十四年已后受《洛书》,所以不即改元,而待后命,何也?且郑云“受《洛书》之命为天子”,若前命已为天子,后命更何所作?既天已使为天子,犹尚不肯改元,便是傲慢神明,违拒天命,圣人有作,决不然也。又郑于《六艺论》极言瑞命之事,云:太平嘉瑞,《图》、《书》之出,必龟龙衔负焉。黄帝、尧、舜、周公是其正也。若禹观河见长人,皋陶于洛见黑公,汤登尧台见黑鸟,至武王渡河白鱼跃,文王赤雀止于户,秦穆公白雀集于车,是其变也。文王唯言赤雀,何得更有《洛书》?“且《洛书》龟负而出,乃是太平正法,于文王之世,安得有之?此其所以大蔽也”。然则文王所受,实赤鸟衔书,非洛而出,谓之《洛书》者,以其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此为正也。故得《图》者,虽不从河,谓之《河图》;《书》者,虽非洛出,谓之《洛书》,所以统名焉。故《元命苞》云:“凤皇衔《图》置帝前,黄帝再拜受尧坐。中舟与太尉舜临观凤皇负《图》授。”是不从河者也。《坤灵图》云:“黄龙中流见于洛。”注云:“谓《洛书》不必皆龟负也。”言《河图》、《龟书》,见其正耳。所命文王衔丹书者,《我应》、《是类谋》谓之赤雀,《元命苞》谓之凤皇,《通卦验》谓之为鸟。鸟者,羽虫之大名,赤雀、凤皇之雏,神而大之亦得称凤,文虽不同,其实一也。受命六年,乃始伐崇。既伐于崇,乃作邑于丰,则受命之时,未都丰矣。而《我应》云“赤雀衔丹书入丰,止于昌户”,《元命苞》云“凤皇衔丹书,游于文王之都”者,郑作《我应序》云:“文王如丰,将伐崇,受赤鸟。”是当时行往丰地,未都丰也。所居有屋,故称昌户。从后言之,谓之文王之都。《太誓》云:“至于王屋。”《谱》云:“周公避居东都。”亦此类也。《文王世子》称武王谓文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无诸?”文王生称王也。其称王也,必在受命之后。《元命苞》云:“西伯既得丹书,于是称王,改正朔,诛崇侯虎。”称王之文在诛崇之上。《是类谋》云:“称王制命示王意。”《干凿度》云:“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二文皆承伐崇、作灵台之下。伐崇在六年,则亦六年始称王也。但彼文以伐崇之等皆是文王大事,故历言之,其言不必依先后为次,未可即以为定。《书传》称“二年伐邘。三年伐密须。四年伐犬夷”。《书序》云:“殷始咎周。”注云:“咎,恶也。纣闻文王断虞、芮之讼,后又三伐皆胜,而始畏恶之,拘于羑里。”又曰:“周人乘黎。”注云:“乘,胜也。纣得散宜生等所献宝而释文王。文王释而伐黎。明年伐崇。”案《殷传》云:“西伯得四友献宝,免于虎口而克耆。”《大传》曰:“得三子献宝,纣释文王,而出伐黎。”其言既同,则黎、耆一物,是文王伐犬夷之后乃被囚,得释乃伐耆也。《出车》说文王之劳还帅云:“春日迟迟。”是四年遣役,五年始反乃劳之。当劳讫被囚,其年得释,即以岁暮伐耆,故称五年伐耆也。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若五年以前既已称王改正,则反形已露,纣当与之为敌,非直咎恶而已。若已称王,显然背叛,虽纣之愚,非宝能释也。又《书序》“周人乘黎”之下云:“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若已称王,则愚者亦知其叛,不待祖伊之明始识之也。且其篇仍云“西伯”,明时未为王。是六年称王为得其实,故《干凿度》“布王号”之下注云:“受命后五年乃为改。”此是郑意以为六年始王也。但文王自于国内建元久矣,无故更复改元,是有称王之意,虽则未布行之,亦是称王之迹,故《周本纪》云:“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皇甫谧亦云:“受命元年始称王矣。”正以改称元年,故疑其年称王。斯言非无理矣。但考其行事,必不得元年称王耳。然则六年称王,七年则崩,是称王甚晚。《礼记·大传》注云“文王称王早矣”者,以殷纣尚存,虽于年为晚,而时未可称,故为早也。时未可称,而必称之者,《我应》云:“我称非早,一人固下。”注云:“我称王非为早,欲以一人心,固臣下。”是早称之意也。然则伐崇之时未称王矣。《皇矣》说伐崇之事,而云“是类是祃”,《王制》云“天子将出征,类乎上帝,祃于所征之地”,然则类者祭天之名,未称王而得祭天者,文王于伐崇之后,寻即称王,于时天期已至,崇又大敌,虽未称王,已行王事,故类、祃也。文王虽称王改正统,得行其统内六州而已。《礼记·大传》曰:“牧之野,武王之大事,改正朔,易服色。”谓克纣之后,又复颁布,使天下遍知之,犹未制礼,未是大定,故《召诰》云:“惟二月、三月。”注云:“当为一月、二月。不云正月者,盖待治定制礼乃正言正月故也。”然则从是以后始大定矣。文王之得太公,无经典正文言其得之年月。《雒师谋》注云:“文王既诛崇侯,乃得吕尚于磻溪之崖。”是伐崇之年得吕尚也。《书传》云:“散宜生、南宫括、闳天三子相,与学讼于太公。四子遂见西伯于羑里。”是文王被囚之年得太公也。《史记·齐世家》云:“西伯政平,及断虞、芮之讼,伐崇、密须、犬夷,大作丰邑,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则是断虞、芮之前得太公也。皇甫谧以为,未受命时,已得太公。群言不同,莫能齐一。案《左传》称吕伋为王舅,则武王之后,大公女也。文王受命六年,武王以八十二矣,不应此时方取正室。且文王为今年得之,明年即崩,以人情准之,未应便为武王取其女也。又《书传》之美太公,言其翼佐文武,身有殊勋,世祚太公,以表东海,以其有大功故也。若伐崇之后方始得之,则文王于时基宇已就,太公无所宣其力,亦何功业之有乎?若武王承父旧基,太公因人成事,牧野一战,贤圣多矣,杖钺之劳,不足称述,而使经传之文褒扬若此!六年始得,深可惑矣。《齐世家》云:“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鱼钓于周。西伯出猎,得之。或曰太公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或曰:吕尚隐海滨,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等知而招尚曰:‘吾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焉?言吕尚所以事周虽异,然要之为文、武师。’”司马迁驰骋古今,良亦勤矣,尚不能知其事周所由,安能知得之年月?今虽考校,未能正之。《尚书帝命验》曰:“自三皇以下,天命未去飨善,使一姓不再命。”然则文王已受赤雀,武王又得白鱼者,一姓不再命,谓子孙既衰之后,天不复重命使兴耳,非谓创业之君也。文王虽天意与之,而仍未克纣,复命武王,使之统一,故再受命焉。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在上,在民上也。于,叹辞。昭,见也。笺云: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天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也。崩,谥曰文。○于音乌。注及下“于缉”并注皆同。见,贤遍反。下“著见”同。著,珍虑反。谥音示,慎也,悉也。生存之行,终始悉录之,以为谥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乃新在文王也。笺云:大王聿来胥宇而国于周,王迹起矣,而未有天命。至文王而受命。言新者,美之也。○大音泰。后“大王”皆同。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有周,周也。不显,显也。显,光也。不时,时也。时,是也。笺云:周之德不光明乎?光明矣。天命之不是乎?又是矣。
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言文王升接天,下接人也。笺云:在,察也。文王能观知天意,顺其所为,从而行之。
[疏]“文王”至“左右”。○正义曰:言文王初为西伯,在于民上也。于呼,可叹美哉!其时已施行美道,有功于民,其德昭明,著见于天。言治民光大,天所加美以此,故为天所命。周自大王已来居此地,周虽是旧国,其得天命,维为新国矣。以明德而受天命,变诸侯而作天子,是其改新也。天既命文王,我有周之德岂不光明乎?由有美德,能受天命,则有周之德为光明矣。天之命我文王,岂为不是乎?皇天无亲,惟德是与。当时天下莫若文王,则天之所命为是矣。又美文王云:文王升则以道接事于天,下则以德接治于人,常观察天帝之意,随其左右之宜,顺其所为,从而行之。○传“在上”至“叹辞”。○正义曰:此言“于昭于天”,是说文王治民有功,而明见上天,故知“在上,在于民上也”。《书传》引“于穆清庙”乃云:“于者,叹之。”是于为叹辞也。《尚书》注云:“于者,呜声。”则于、呜古今字耳。○笺“文王”至“曰文”。○正义曰:下言“其命维新”,则此未受命时事,故郑本而言文王初为西伯,未受命之时,已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为天所命也。言初为西伯,以对后为王、总受命之前为初,非谓为西伯之初耳。以言在上著见于天,明治民之功见也,故知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言著见者,为天所加美而知之,故天命之为王,使为君于天下,至崩而谥之曰文。《曲礼下》曰:“君天下曰天子。”《檀弓上》曰:“死谥,周道也”。○笺“大王”至“美之”。○正义曰:言大王自豳来,相其可居之处,而为国于周。大王巳来居此地,是周虽旧邦也。《閟宫》云:“寔始剪商。”是王迹起焉。《国语》言“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虽为周兴之兆,而未有书文授之王位,是未有天命。至文王而受天命,以诸侯国名变而为天子国名,是其改新之也。言新者,美文王能使之新也。○传“有周,周也。时,是也”。○正义曰:以“周”文单,故言“有”以助之。《烝民》曰“天监有周”,《时迈》曰“明昭有周”,皆同也。犹《左传》谓“济”为“有济”。传叠而解之,有周,正周也。“时,是”,《释诂》文。○笺“周之德”至“是矣”。○正义曰:此言文王德著,为天所命,故反其辞以结之。言“又是”者,言周德既明,天命复是,对上句,故言“又”也。王肃云:“天命之是也。言时天下莫若文王。”○传“言文”至“接人”。○正义曰:人君在人之上,在天之下,其升降惟天人耳,故知言文王升接天,下接人,谓与之交接。天则恭敬承事以接之,人则恩礼抚养以接之。○笺“在察”至“行之”。○正义曰:此言文王之接天、人,而云在帝左右,明是察天动作而效之。言文王观知天意,解“在帝”也。顺其所为,从而行之,解“左右”也。《易》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故顺其所为而效之。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亹亹,勉也。哉,载。侯,维也。本,本宗也。支,支子也。笺云:令,善。哉,始。侯,君也。勉勉乎不倦,文王之勤,用明德也。其善声闻,曰见称歌无止时也。乃由能敷恩惠之施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亹音尾。闻音问。注同。哉如字,毛“载也”,郑“始也”,《左传》作“载”。本又作“载”,同。敷音孚。施,始豉反。适音的,字或作“嫡”。
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不世显德乎!士者世禄也。笺云:凡周之士,谓其臣有光明之德者,亦得世世在位,重其功也。
[疏]“亹亹”至“亦世”。○毛以为,亹亹乎,勉力勤用、明德不倦之文王,以勤行之故,有善声誉为人所闻,日见称歌不复已止。文王能布陈大利,以赐子孙,于是又载行周道,致有天下。以此德泽,流于后世。维文王孙之与子,皆受而行之。维文王孙之与子,不问本宗支子,皆得百世相继。言由文王功德深厚,故福庆延长也。文王之德,不但德及子孙而已,凡于周为臣之士,岂不有显德乎?言其皆有显德,而亦得继世食禄。言文王德人及朝臣,所以常见称诵,行复已止也。○郑唯以哉为始、侯为君为异。言文王能敷陈恩惠之施,令德著于天,遂受天命而造始周国。由此故为天下之人君。其文王孙之与子,其本适为天子,支庶为诸侯,皆得百世。馀同。○传“亹亹”至“支子”。○正义曰:“亹亹,勉也”,《释诂》文。哉与载古字通用。《中庸》言“栽者培之”,注引“上天之载”,是其通也。以其通用,故云“哉,载也”。《释诂》云“维,侯也”。郭璞曰:“互相训。”是侯得为维也。适譬本干,庶譬其枝,故言“本,本宗。支,支子”也。王肃云:“文王能布陈大利,以锡予人,故能载行周道,致有天下。”维文王孙子受而行之,美其及支子孙。言文王之功德,其大宗与支子相承百世之道。○笺“哉始”至“百世”。○正义曰:“哉,始”,“侯,君”,《释诂》文也。以文王受命,创为天子,宜为造始周国,君其子孙,故易传也。受天之命,本由明德,其用明德,即“陈锡”是也。行能敷陈恩惠之施,故得受命造周,令长世称诵,是用明德而致令闻不已也。昭十年《左传》曰:“‘陈锡载周’,能施也。”夫故知云恩惠之赐以施予也。宣十五年《左传》亦引此诗,乃云:“文王所以造周,不是过也。”是造始周国也。既造周国,当子孙嗣之,故天下之民君其子孙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也。○传“不世”至“世禄”。○正义曰:传以经言不显则为显也,由显而得世,故并及之。不世显德乎?其世显德也。谓臣有显德,令子孙世之仕者世禄,欲举轻以明重。若子孙复有显德,爵位亦世之。“仕者世禄”,《孟子》文。○笺“凡周”至“其功”。○正义曰:以士者,男子成名之大号,下至诸侯及王朝公卿大夫,总称亦可以兼士也。凡为总辞,显为光明,故言谓其臣有光明之德者,亦得世世在位,以重其功劳故也。传言“世禄”,笺言“在位”者,以言亦世者,亦前本支百世也。百世谓继世在位,知此亦世世在位也。以此知毛言世禄,举轻包重耳,不谓不得世世也。文王之时,则其功未定,不得定之长在卿大夫之位。若武王以后,则大封群臣,或为列土诸侯,或为王朝卿佐。维为王朝之臣,其大功亦得世之,故直言世世在位,而不辨其内外也。《郊特牲》及《士冠礼》云:“继世以立诸侯,象贤。”则封为国君,固当世矣。其卿大夫有大功乃得世也。《王制》言:“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注云:“选贤置之于位,其国之禄如诸侯,不得世。”又曰:“大夫不世爵。”注云:“谓县内及列国诸侯为天子大夫者,不世爵而世禄,辟贤也。”又曰:“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也。”《公羊传》曰:“世卿,非礼。”则卿大夫正法不得世也,异义卿得世。又《公羊》、《谷梁》说卿大夫世,则权并一姓,妨塞贤路,专政犯君,故经讥尹氏、齐氏崔氏也。《左氏》说卿大夫得世禄,不得世位,父为大夫死,子得食其故采,而有贤才则复升父故位。故传曰:“官有世功,则有官族。”谨案《易》爻位三为三公,二为卿大夫,曰食旧德。食旧德,谓食父故禄也。《尚书》“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不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绝尔善”。《论语》曰:“兴灭国,继绝世。”国谓诸侯,世谓卿大夫。诗云:“凡周之士,不显亦世。”《孟子》曰:“文王之治岐也,仕者世禄。”知周制世禄也。此许氏亦以卿大夫世禄为常。虽以世禄为常,而有大功德亦得世位,故《裳裳者华》“刺幽王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郑《箴膏肓》云:“公卿之世立大功德,先王之命有所不绝者。”是大功特命则得世位也。《白虎通》曰:“诸侯继世者,南面之君,体阳而行,阳道不绝。大夫人臣,北面体阴而行,阴道有绝故也。此托之阴阳之义。其实诸侯以大功而封故也,卿大夫本以佐君,欲令非贤不可,所以不世也。其得世者,又违常法,以大功而许之耳。”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翼翼,恭敬。思,辞也。皇,天。桢,干也。笺云:犹,谋。思,原也。周之臣既世世光明,其为君之谋事忠敬翼翼然,又愿天多生贤人于此邦。此邦能生之,则是我周之干事之臣。○桢音贞。为,于伪反。下“天为此”同。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济济,多威仪也。○济,子礼反。后“济济”皆同。
[疏]“世之”至“以宁”。○毛以为,因上“不显亦世”文反而详之,言此世禄之臣,岂不光明其德乎?言其世世有光明之德故也。以有光明之德,其为君之谋事,则能翼翼然忠诚而恭敬也。所以得有此臣者,天以周德至盛,欲使群贤佐之,故皇天命多众之士,生之于我周王之国。我周王之国能生此贤人,收而用之,则维是我周家干事之臣。臣能干事,则国以乂安,故叹美之。此济济然多威仪之众士,文王以安宁,言文王得赖此臣之力。思,语辞,不为义。郑以思为愿,言此世显之臣,非直谋事恭敬,又推诚恕物,所及弘广,乃思愿皇天,令其多众之士,生此我王之国,得与我周家为干事之臣。此世显之人,谋则忠敬,心则诚信,故叹美之,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济济多士”还谓世显之人,与“思皇多士”不同也。○传“翼翼”至“皇天”。○正义曰:《释训》云:“翼翼,恭也。”敬是恭之类,故连言之。以此覆述世显之人,不宜更有所思,故以思为辞。皇与多士连文,能生多士,维天乃然。皇者天号,故皇为天也。王肃云:“言天思周德至盛,故为生众士于此周国。王国能生此众美之士,维周以之为桢干也。”○笺“犹谋”至“之臣”。○正义曰:“犹,谋”,《释诂》文。以思之为辞,止在句末。今句首言之,不宜为辞,故易传。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故以思为愿。朝廷之士,多妒忌贤能,故《嘉鱼》美太平之君子,乐与贤者共之。朝臣之原多贤,实为美事,明此“思皇多士”,是世显之人复思使皇天更生多贤也。下“济济多士”即世显之人,与此多士不同也,何者?此“思皇多士”,乃是世显之人思天生之,尚未知思得以否。假令得之,犹是后世之事,文王未得赖之以宁也。以此知“济济多士”还是世显之人,传以翼翼为恭敬,而《论语》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谋者主忠,故言忠敬翼翼然也。言此邦能生,则是生而用之,故云“则是我周家干事之臣”。干事是已用之语,明克生为用之矣。○传“济济,多威仪”。○正义曰:此多士是上世显之人,则诸侯及公卿大夫此文皆兼之。《释训》云:“济济,容止也。”孙炎曰:“济济,多士之容止也。”然则济济总为在朝之仪,故云威仪也。《曲礼下》云“大夫济济,谓行容之貌”,与此别。《少仪》云“朝廷之仪,济济翔翔”,与此同矣。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穆穆,美也。缉熙,光明也。假,固也。笺云:穆穆乎文王,有天子之容。于美乎!又能敬其光明之德。坚固哉!天为此命之,使臣有殷之子孙。○缉,七入反。熙,许其反。假,古雅反,固也。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丽,数也。盛德不可为众也。笺云:于,于也。商之孙子,其数不徒亿,多言之也。至天已命支王之后,乃为君于周之九服之中。言众之不如德也。○丽,力计反,沈又力知反。
[疏]“穆穆”至“周服”。○毛以为,穆穆然而美者,文王也。既有天子之容矣,于呼美哉!又能于有光明之德者而敬之。其敬光明之德者而甚坚固哉!言尊贤爱士,心能坚固,故天命之,使臣有商之孙子而代殷也。商之孙子,其数至多,不徒止于一亿而已。言其数过亿也。虽有过亿之数,以纣为恶之故,至于上帝既命文王之后,维归于周而臣服之。明文王德盛之至也。○郑唯以侯为君,言商之孙子为君于周之九服之中为异。馀同。○传“穆穆”至“假固”。○正义曰:“穆穆,美”,《释诂》文。又云:“缉、熙,光也。”敬之云学有缉熙于光明,故传连明言之。假虽有别训,以言敬事有德,而为天所命,宜为坚固,故为固也。○笺“穆穆”至“子孙”。○正义曰:于为叹美之辞,故言“于美乎”,言又能敬其光明之德,以文王身有圣德,复能敬人,故言“又”也。直言光明之德,不言止,则止为辞也。《大学》引此诗,注云:“敬其所以自处止。”《缁衣》亦引此,注云:“敬其容止者。”彼各有所證,故与此不同也。此言“缉熙敬止”,明有缉熙之德者敬之,故言敬其光明之德。“假哉”文虽下属,而理结于上,故云“坚固哉”。天为此命之,言能敬德坚固,故能受天命,使臣有商之子孙,谓使之为臣,以为己有。即下云“侯服于周”是也。○传“丽数”至“为众”。○正义曰:以亿是数名,故知丽为数也。德之小者,犹可以众敌之。盛德不可为众,言德盛则难为众,故虽多而服周,深美文王,言非众所敌。王肃云:“商之孙子有过亿之数,天既命文王,则维服于周。盛德不可为众。”毛于上章训侯为维,则其意如肃言也。○笺“商之”至“如德”。○正义曰:以举多而服文王,故知不徒亿也。文王所得,六州而已。殷之同姓,未必有归之者,况其子孙乎?而云不亿者,此作在成王之时,从后见其归周,本而美之耳,非实事也。言天既命文王之后,乃为君于周之九服之中,言其贵者耳。其数既多,亦有不为君者也。九服者,《大司马》、《大行人》千里之畿外,每云又其外五百里,即侯、甸、男、采、卫、要、夷、镇、蕃是也。此亦据在后言之,天命文王之时,服名未定也。其服名自古而有,故《禹贡》有甸、侯、绥、要、荒五服,《皋陶谟》所谓“弼成五服”,是也。但不知夏、殷服名耳。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则见天命之无常也。笺云:无常者,善则就之,恶则去之。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殷士,殷侯也。肤,美。敏,疾也。祼,灌鬯也。周人尚臭。将,行。京,大也。黼,白与黑也。冔,殷冠也。夏后氏曰收,周曰冕。笺云:殷之臣壮美而敏,来助周祭。其助祭自服殷之服,明文王以德不以强。○祼,古乱反。黼音甫。冔,况甫反,《字林》作“?”,又火于反。鬯,敕亮反。夏,户雅反。
王之荩臣,无念尔祖!荩,进也。无念,念也。笺云:今王之进用臣,当念女祖为之法。王,斥成王。○盖,才刃反。“为之法”,一本作“为之法度”。
[疏]“侯服”至“尔祖”。○毛以为,商之子孙既众多,今维乃服臣于周。以商之族类变为周臣,如是则见天命之无常。去恶就善,是无常也。命既无常,故殷之诸臣多士皆有壮美之德,见时之疾,于周祭宗庙则助其灌鬯之礼,而行之于京师。言其知命服周之无贰心也。因其服周之事,而言文王之宽。此殷士其为祼献行礼之时,常服其殷所服黼衣而冔冠也。文王若以强服之,则当改其衣冠,令之从己。今仍服殷冠,明其自来归从,文王以德服之,不以强也。以既陈文王之盛德,因举以戒成王,王之进用臣法,可无念汝祖文王乎?言当念汝祖文王之法,修德服众,为天下所归,是进用臣之道。○郑唯上一句言为君列在九服于周家,是天命无常。馀同。○传“则见”至“无常”。○正义曰:天之所为,不可得见。以纣之恶,文王之善,致使商之孙子臣服于周。如是观之,则见天命之无常也。《太学》引《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笺亦引彼文,是无常之事也。○传“殷士”至“曰冕”。○正义曰:此殷士,即前商之孙子服周者,故知殷侯也。“肤,美”,《小雅·广训》文。“敏,疾”,《释诂》文。王肃云:“殷士有美德,言其见时之疾,如早来服周也。”祼者,以鬯酒灌尸,故言灌鬯也。举祼言之,故取《郊特牲》文云“周人尚臭”。尚臭者,一代之礼,文王之时未必已然,亦可据后而言也。以祼是祭礼,当须行之,故言“将,行也”。《天官·小宰》云:“凡祭祀,赞祼将之事。”注以将为送,则此言“祼将”,亦宜为送。但祼时送爵,亦是行之。其言虽异,义亦同也。“京,大”,《释诂》文。桓九年《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此京亦谓京师,故训为大也。《冬官·缋人》云:“白与黑谓之黼。”周冕无缋绣之饰,则殷冔亦不以黼为饰。黼自衣服之所有也。《礼器》云:“冕,诸侯九旒。”注云:“似夏、殷制。”则殷之诸侯祭服亦九章,而下不止于黼而已,举一章而表之耳。《郊特牲》及《士冠礼》皆云周弁,殷冔,夏收,故知“冔,殷冠”也。既以冔为殷冠,更取二代以明之,故言夏后氏曰收,周曰冕也。彼云周弁,此云冕者,以周自大夫以上,祭服皆用冕服,故传以冕言之。实冕而谓之弁者,《周礼·弁师》注云“弁,古冠之大号,官名弁师,职掌五冕”,故知弁是大名也。○笺“殷之”至“以强”。○正义曰:殷臣壮敏,来助周祭,祼将是也。王肃亦云:“殷士自殷以其美德来归周助祭,行灌鬯之礼也。”然宗庙之祭,以祼为主。于礼,王正祼而后亚祼,则祼将主人之事矣。而云助行灌者,《天官·小宰》“凡祭祀,赞祼将之事”。注云:“又从太宰助王祼,谓赞王酌郁鬯以献尸。”言太宰赞王,小宰赞太宰,是祼将之事,有臣助之矣。此周人尚臭,举祼将以表祭事,见殷士助祭耳,不必专助行祼也。以祭言已代,而服举其本,故云自服殷之服,明文王以德不以强。本以德服之而来,不以威强使至何者,若为畏威,当改从其周服,今服其故服,是慕德而来故也。《武成》云:“大邦畏其力。”此言不以强者,彼美文王有威可畏耳,其实文王化人先以德,故言不以强也。此文王之时,故殷士仍得服殷之服。若制礼之后,皆从时王之法,唯二王之后,服其故服可也。○传“荩,进。无念,念也”。○正义曰:“荩,进”,《释诂》文。无念,是反而言之,故云念也。○笺“今王”至“成王”。○正义曰:以承上文王进臣之道,而言念之,文王实成王之祖,故曰斥成王也。此美文王之诗,当以时王之意,称述先祖之美,不应篇末更戒成王。而以为戒成王者,以下章云“殷之未丧师”,“宜鉴于殷”。是时已灭,举以为鉴。若文王之时,则纣实未亡,不得为戒。又卒章云:“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是欲使后世法文王也。下言文王之道,可以与后世为法,此云“无念尔祖”,明是上念文王,以文王为祖,非成王而谁也?戒后世使法文王,即是述文王之美,故美文王,可以戒成王也。传虽不明意,当同郑。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聿,述。永,长。言,我也。我长配天命而行,尔庶国亦当自求多福。笺云:长,犹常也。王既述脩祖德,常言当配天命而行,则福禄自来。○聿,于必反。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帝乙已上也。笺云:师,众也。殷自纣父之前,未丧天下之时,皆能配天而行,故不亡也。○丧,息浪反。注同。已上,时掌反,本作“以”。纣,直久反。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骏,大也。笺云:宜以殷王贤愚为镜。天之大命,不可改易。○骏音峻,又音俊。易,毛以豉反。不易,言甚难也,郑音亦,言不可改易也。下文及后“不易”,维王同。
[疏]“无念”至“不易”。○毛以为,作者戒成王,既无不念汝祖文王进臣之法,当述而脩行其德。王当云:长我当为之者,我所配天命而行也。又当告庶国云:尔庶国亦当自求多福。言勤脩德教,福自归之。又陈所以我当长配天命而行之者,殷自纣父以前未丧失众心之时,其德皆能配上天之命而行。由纣不能配天命,令臣民叛而归我,我宜鉴镜于殷,观其王之贤愚,以为己戒。何则?天之大命不可改易。○郑唯“永言配命”二句为异。以为王常言当配天命而行,则自求而归之者,多众之福也。○传“聿述”至“多福”。○正义曰:聿,述。言,我。永,长。皆《释诂》文也。直言配命,知是长配天命者,以下云“克配上帝”,故知配,配天命也。言尔庶国亦当自求多福者,以上章说殷侯助祭,还是殷侯念祖,自求多福,是戒人之辞,故知还戒此殷侯众多,故谓之庶国也。○笺“长犹”至“自来”。○正义曰:“长”虽异理通,不若“常”为便,故“犹”焉。以戒成王宜以多福与配天相成,故不为庶国也。又“言”字不训为“我”。○传“帝乙已上”。○正义曰:以失众而卒亡天下者,纣也。经云“未丧”,故知帝乙以前,其间虽行有善恶,不丧众心,故能配天。以王者为配,在位不失,则能配之,故《酒诰》云:“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成王畏相。”举未亡以驳亡者耳。其实以前非无恶者,故《无逸》说殷之三宗之后云:“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是有恶者矣。○传“骏,大”。○正义曰:《释诂》文。○笺“宜以”至“改易”。○正义曰:鉴,镜也。镜照物,知善恶,故以殷为镜,知存亡。言天下之大命不可改易者,谓天意善者与之,恶者去之。此命一定,终不变改也。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遏,止。义,善。虞,度也。笺云:宣,偏。有,又也。天之大命已不可改易矣,当使子孙长行之,无终女身则止。遍明以礼义问老成人,又度殷所以顺天之事而施行之。○遏,于葛反,或作“谒”,音同。《韩诗》“遏,病也”。义,毛音仪,郑如字。度,待洛反。下同。遍音遍。下同。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载,事。刑,法。孚,信也。笺云: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仪法文王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疏]“命之”至“作孚”。○毛以为,戒成王,言天之大命既不可改易,故常须戒惧。此事当垂之后世,无令止于汝王之身而已,欲令后世长行之。长行之者,常布明其善,声闻于天下。又度殷之所以顺天,言殷王行不顺天,为天所去,当度此事,终当顺天也。既言行当顺天,因说天难仿效。上天所为之事,无声音,无臭味,人耳不闻其音声,鼻不闻其香臭,其事冥寞,欲效无由。王欲顺之,但近法文王之道,则与天下万国作信。言王用文王之道,则皆信而顺之矣。○郑唯“宣昭义问”为异。以为汝当遍明以礼义,问老而有成德之人。馀同。○传“遏,止。义,善。虞,度也”。○正义曰:“遏,止。义,善”,《释诂》文。“虞,度”,《释言》文。○笺“有又”至“行之”。○正义曰:以上已有所行之事,下复言之,故知宜为“又”也。《荡》曰:“虽无老成人。”谓老人而有成德者也。殷王之能顺天者,谓成汤与三宗耳。前文以贤愚为戒,而不言修其道。以不亡为配天,非皆顺天,与此意异也。此又度其殷王之中,贤圣能顺天者而行之,故可福流于后,与其宜鉴不同也。此经云“自天”,自,从也。从又为顺,故言顺天之事。○传“载,事。刑,法。孚,信也”。○正义曰:以其说天之事,故载为事也。“刑,法。孚,信”,《释诂》文。○笺“天之”至“香臭”。○正义曰:以其令法文王,故知为难知而言也。凡言闻者,谓耳所知也。香臭非声,云“鼻不闻其香臭”者,但以知其气,故借闻名之。《中庸》注云:“无知其臭气者,闻即知也。”
《文王》七章,章八句。
《诗经通论》:大雅
说见小雅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本韵。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本韵。○赋也。下同。[评]每四句承上语作转韵,委委属属,连成一片,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本此。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本韵。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本韵。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本韵。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本韵。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本韵。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本韵。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本韵。厥作祼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本韵。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本韵。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评]此以第二句承上第三句,奇变。宜鉴于殷,骏命不易!本韵。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通韵。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评]奇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本韵。[评]须知此语一更不可作转。
小序谓「文王受命作周」,非也。文王未尝为王,无受命之说。伪武成曰:「文王……诞膺天命,……惟九年,大统未集」,正与此同,皆诬文王也。吕览引此诗,以为周公作,近之。集传因以为「戒成王」,则亦可以想见尔。[一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有天下以后之辞,虽原本于文王,不可泥为命文王耳。「不显」,「不」字,杨慎、陆深皆作「丕」,谓古字通,从之;后放此。丕,说文「大也」。[二章]「亹」,尔雅训「勉」,毛传亦云「亹亹,勉也」。集传云「勉强之貌」,增「强」字,非。又云「文王非有所勉也,纯亦不已,而人见其若有所勉耳」。按圣人岂无勉功?中庸云「不勉而中」,非是。集传乃为此斡旋之说,岂信中庸,不信周公乎?「不显亦世」,倒句法。[三章]此章单承「凡周之士」言,而归美于文王也。[四章]严氏曰:「侯,维也。服,释文云『事也,用也』,言服行其职也。」旧说以「侯」为「君」,谓为君于周九服之中。此解「侯于周服」则顺,解「侯服于周」则不通。[五章]「王之荩臣」,承上「殷士」言,谓「此殷士今皆为王所进用之臣,岂得无念尔祖文王之德乎!」义自明顺。集传曰:「于是呼王之荩臣而告之曰:『得无念尔祖文王之德乎!』盖以戒王而不敢斥言,犹所谓『敢告仆夫』云尔。」其自为迂拙如此![六章]言殷「克配上帝」,与上「永言配命」对照,更觉可畏。所以宜鋻殷而知大命之难得也。[七章]「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非写天事微妙,无声气可寻,若是,亦何关于正旨哉!正言其可畏也。予庸言录云:「天畀人以是日,听人之为善为恶,可畏哉!」正此意。【文王七章,章八句。】
(1).的组成部分之一。旧训雅为正,谓诗歌之正声。《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雅》为 周 王畿内乐调。《大雅》多为 西周 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 厉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吴公子
札 来聘……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体,其 文王 之德乎!’”后亦用以称闳雅淳正的诗篇。 唐
之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清
《司成公家传》:“自 杜甫 后,大雅不作,至 明 乃复振。”(2).称德高而有大才的人。:“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李善 注:“大雅,谓有大雅之才者。有《大雅》,故以立称焉。” 明
蒋灿 《题杜少陵像》诗:“大雅长往矣,遗容后代看。” 清
感惺 《断头台·受谳》:“那议会啊,聚四方里耆英大雅。”(3).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附文》:“至于分类分得不伦不类,那是小子底学识不到,还得大雅指正指正呢。”(4).谓高尚雅正。 宋
诗:“端庞还有北人风,大雅元非 楚 士同。” 清
《〈野香亭诗集〉序》:“其音和平而大雅,其旨绵渺而蕴藉。”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这样不伤大雅而又含有象征意义的词儿正合于一个青年人寄兴的需要,他就常常用它。”分类:指 秦 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多指 春秋
战国 时期。:“ 献王 所得书,皆古文先 秦 旧书。” 颜师古 注:“先 秦 ,犹言 秦 先,谓未焚书之前。” 明
《震泽长语·文章》:“先 秦 文字,无有不佳。余所尤爱者, 乐毅 《答燕惠王书》、 李斯 《上逐客书》、。”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列入儒家经典,称为,为“五经”之一分类:(1).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 宋
《策别十八》:“昔 周 之兴, 文王 、 武王 之国,不过百里,当其受命,四方之君长,交至于其廷,军旅四出,以征伐不义之诸侯,而未尝患无财。” 明
《汉昭烈》诗:“名儒 卢
郑 久周旋,正值黄星受命年。”(2).泛指接受任务、命令。《仪礼·士冠》:“筮人执筴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于主人。”:“ 齐景公 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朱熹 集注:“受命,听命于人也。”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太行山
庞炳勋 集团军是受命专门反共的。”(3).特指受君主之命。:“ 石恶 将会 宋 之盟,受命而出。”:“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 宋
《上相府书》:“伏惟阁下方以古之道治天下,而某之不肖,幸以此时窃官于朝,受命佐州。”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王
魏 为东宫之臣,受命于 高祖 也。”(4).犹受教。:“公( 齐景公 )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南朝
颜延之 《白鹦鹉赋》:“思受命于黄发,独含辞而采言。”(5).获得生命。:“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 南朝
褚澄 《褚氏遗书·平脉》:“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6).授命,牺牲生命。 明
《读史·张千载》:“﹝ 张千载 ﹞又密造一椟, 文山 受命日,即藏其首。”分类:(1).:“穆穆在上,明明在下。” 孔颖达 疏:“言 尧 躬行敬敬之道在于上位。”后因以“在上”尊称帝王。 唐
郑万钧 《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翌日,敕使来问,﹝公主﹞口自附奏:‘在上千万珍重。’”(2).在上位。对长辈或上司等的敬语。《水浒传》第八回:“ 林冲 执手对丈人说道:‘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 高衙内 ,吃了一场屈官司。’” 清
《桃花扇·争位》:“元帅在上,小将本不该争论。”第二一回:“众人连忙一齐跪倒,口称:‘太老爷在上,小人们都是些乱民。’”分类:(1).历史长久的国家;故国。:“ 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王逸 注:“心愁思者,念高丘之山,想归故国也。”(2).故都。 汉 蔡琰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3). 三国
魏 鼓吹曲名。 缪袭 作。:“改 汉 《翁离》为《旧邦》,言 曹公 胜 袁绍 于 官渡 ,还 谯 收藏死亡士卒也。”其首句为“旧邦萧条心伤悲”,故名。分类:谓乃始更新。:“ 周 虽旧邦,其命维新。” 毛 传:“乃新在 文王 也。” 陈奂 传疏:“维,犹乃也;维新,乃新也……言 周 至 文王 而始新之。”后因称改变旧法推行新政为维新。:“耄年被病,岂可赞维新之朝?”:“彼专卖国以取利,不可立维新之朝。” 清
《流求歌》:“一旦维新时势异,二百馀蕃齐改制。” 鲁迅 《书信集·致宋崇义》:“世之守旧者,以为此事实为乱源;而维新者则又赞扬甚至。”分类:周 代。有,词头。:“王先服御事,比介于我 有周 御事。”:“ 有周 不显,帝命不时。” 毛 传:“ 有周 , 周 也。” 汉
《郭有道碑文》:“先生讳 泰 ……其先出自 有周 。” 晋
《杨荆州诔》:“邈矣远祖,系自 有周 。”分类:(1).不显明;不清楚。:“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朱熹 集传:“不显,幽隐之处也。”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吴也仙》:“以签语末句观之,此生结局当在水云乡里。然仙语隐而不显,从无如是之明白昭示者也。” 王老九 《进北京》诗:“只怨我没生千里眼,几十丈远看不显。”(2).不显达。《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父 道 ,独留事 晋 而不显。”(3).盛大貌。不,通“ 丕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不显遗烈,之德之纯。”一本作“ 丕显 ”。分类:(1).犹天命。天帝的意志。:“有 周 不显,帝命不时。”(2).天子的命令。:“ 夔 典乐,和神人; 龙 作纳言,出入帝命。”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吴郡
张邵 恭承帝命,建旟旧 楚 ,访怀沙之渊,得捐佩之浦。” 明
《官箴上》:“慈匪予爱,帝命溥时;威匪予憎,国有恒规。”分类:(1).不适时;不合时。:“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李贤 注:“不时谓不合于时也。” 唐
:“风雨雪霜,天地之权也,山川薮泽,鬼神之所伏也。故风雨不时,则岁有饥馑,雪霜不时,则人有疾病。” 宋
《后山丛谈》卷三:“步之西有异木,人莫能名。相传数百岁,荣落不时。”(2).随时;临时。 汉 晁错 《论贵粟疏》:“﹝农夫﹞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唐
《柳子厚墓志铭》:“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清
《履园丛话·祥异·食鳖食鼋》:“吾乡 葛友匡 为里中富翁,一生好食鳖,常买数十头养于瓮中,以备不时。”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七章:“ 杨世兴 正呆在天井上面穿堂门边,照顾着上房两间大办公室不时的呼唤。”(3).时时。 汉 董仲舒 :“人主有喜怒,不可以不时。” 唐
诗:“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第一○三回:“又过继了一个混账儿子,把家业都花完了,不时的常到 薛 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田野上,这里那里的丛林深处,不时传过布谷鸟婉转的啼唱。”(4).不及时。:“ 河南 尹 何进 当迁为大将军, 杨赐 遣 融 奉谒贺 进 ,不时通, 融 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 唐
《羯鼓录》:“ 黄幡绰 亦知音。上尝使人召之,不时至,上怒,络绎遣使寻捕。”:“大军征 洮岷 ,道其境,坐犒劳不时,下狱瘐死。”(5).不善。:“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 孔 传:“帝用臣不是。” 曾运乾 正读:“时,善也。”:“匪上帝不时, 殷 不用旧。” 高亨 注:“时,善也。”分类:(1).升降,上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传:“盖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无时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孙蒙其福泽,而君有天下也。” 马瑞辰 通释:“《集传》之说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诗曰:‘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监在兹。’此言天之陟降也。《闵予小子》诗曰:‘念兹皇祖,陟降庭止。’《访落》诗曰:‘绍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随天神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后因以为祖宗神灵暗中保佑之义。 唐
包佶 《祀雨师乐章·迎神》:“陟降左右,诚达幽圆。” 宋
《重华宫正谢表》:“付托得人,爰上 唐 家之寿;陟降在帝,孰知 文后 之声!” 清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灵游。”(2).犹往来。 唐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郑序》:“今则囊如悬罄,佣室寓食。方将适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栈道。”:“大礼史 王曾 言:‘皇帝执玉被衮,酌献七室,而每室奏乐章,恐陟降为劳,请节宫架之奏。’” 王国维 《观堂集林·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古又有陟降一语,古人言陟降犹今人言往来,不必兼陟与降二义。”(3).谓中晷影的长短变化。:“中晷长短,谓之陟降。景长则夜短,景短则夜长。积其陟降,谓之消息。”分类:(1).帮助;辅佐。:“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孔颖达 疏:“左右,助也,以助养其人也。”:“此三人者,实左右之。” 唐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以公用经术左右先帝五年,稔闻其德。” 清
《程孺人传》:“ 吴 君竭力以养其兄嫂,抚其兄之子,延师教督,而孺人常左右之。”(2).袒护;保护。 晋
:“君观吾方略、士众,足辨(办) 郭多 不? 多 又劫质公卿,所为如是,而君苟欲左右之邪?” 宋
:“有告监文思院 常良孙 赃墨事,朝廷下之 临安 狱,久不得其情,上意谓京尹左右之;尹不自安。” 清
《程之藩传》:“ 鸣球 濒行属巡抚 宋一鹤 、巡按 汪承诏 斥逐之。两人不肯,且为左右之甚力。”(3).支配;控制。:“公以 楚 师伐 齐 ,取 谷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杜预 注:“左右,谓进退在己。”:“寡君帅 越国 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韦昭 注:“左右,在君所用之。”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九:“ 本 ( 周本 )已昏耄,不知时变,皆其子 祚 左右其事。” 李大钊 《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切宗教没有不受生产技术进步的左右的,没有不随着他变迁的。”(4).分辩或论断其高低、优劣。 宋
《上资政晏侍郎书》:“请露肝膂之万一,皆质于前志,非敢左右其说,惟公之采择。” 宋
《刘定伯墓志铭》:“或不约经造,至则善为言谭,名理蜂出。意所左右,辩者不可诘。”(5).左面和右面。:“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卷二六:“御史再三推辞,定要傍坐,只得左右相对。”(6).附近;两旁。:“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晋 人逐之,左右角之。” 北魏 郦道元 :“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7).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 汉
王充 :“语称上世之人侗长佼好,坚强老寿,百岁左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生携 莺 宵奔 蒲州 ,时二更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钱玄同》:“他大约十日左右总可到。”(8).犹言向背。:“ 恽 善恕己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 李贤 注:“左右犹向背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方乱事之初作也,叛者不过工程等三营,其馀马步炮各营并怀观望,意将伺动静,以为左右。”(9).身边。:“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唐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方书、《本草》恒置左右。” 清
:“又在 萧中道 者,日侍左右。忽得罪,黜为外郡监。”(10).近臣;侍从。:“﹝ 楚子 ﹞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 炀帝 为 晋王 时, 君素 为左右。”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离了官房没了倚靠,绝了左右没了牙爪。”:“知县大怒,教左右执下庙官送狱勘罪。”(11).将帅和车右。:“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 杜预 注:“左,将帅。右,车右。”(12).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战国 乐毅 《报燕惠王书》:“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 唐
《秀师言记》:“小僧有情曲,欲陈露左右。”(13).信札亦常用以称呼对方。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清
恽敬 《与赵石农书》:“前送马圉人回州,曾有书奉谢,并陈一切,想达左右。”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季黻 君左右。”(14).各方面。:“ 嗣源 危殆者数四,赖宣徽使 李绍宏 左右营护,以是得全。” 宋
《祭亡妻晁氏文》:“事姑之礼,左右无违。”(15).反正;横竖。 元
《争报恩》楔子:“左右这里无有外人,咱两个慢慢的吃。”:“一不做,二不休,左右是歹了。”第一一三回:“左右我们丫头们更算不得什么了!”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眼下 东山坞 的人,还能说旁的事情?左右都是分麦子。”分类:(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汉 王充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三国
王弼 注:“此一章全说天气以明之也。” 唐
诗:“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第十八回:“那先生开讲《中庸》,开卷便是‘天命之谓性’一章。”(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卷下:“十九岁为一章。”“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颖达 疏:“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馀尽故也。” 宋
诗:“成佛经千祀,镌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汉 历十九年为一章。”分类:(1).勤勉不倦貌。:“亹亹 申伯 ,王缵之事。”:“今陛下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复何所惮而不亹亹。”(2).行进貌。:“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亹亹孤兽骋,嘤嘤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3).水流貌。:“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诗:“溯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茜,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诘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辂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5).不绝貌。 唐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馀音亹亹。” 明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杯咏诗,亹亹不自休。”(6).委顺貌。 明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7).美妙;美好。 晋
:“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分类:美好的声誉。:“尔惟践修厥猷,旧有令闻。” 孔 传:“汝 微子 言,能践 汤 德,久有善誉,昭闻远近。” 晋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赞》:“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音允集。” 宋
:“永怀忘年友,死矣馀令闻,念子颇似之,老我何所恨。”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当 清 氏御世也,岂不欲褒扬其祖考,滂沛令闻,棻香无穷?”分类:(1).不止,继续不停。:“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孔颖达 疏:“言天道转运无极止时也。” 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 明 王阳明 《传习录》卷下:“先生慨怅不已,曰:‘江涛烟柳,故人倏在百里外矣。’” 峻青 《秋色赋·傲霜篇》:“只是这地瓜的丰收,就足以使人兴奋不已了。”(2).岂非。 汉
牟融 《理惑论》:“吾子弱冠,学 尧 、 舜 、 周 、 孔 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不已惑乎?”(3).不得已。《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臣观 华光 非故造反,乃因事逼不已,乞我主宽恩。”分类:布施,施予赐给。:“亹亹 文王 ,令闻不已。陈锡哉 周 ,侯 文王 孙子。 文王 孙子,本支百世。” 孔颖达 疏:“ 文王 能布陈大利以赐子孙。” 朱熹 集传:“陈,犹敷也。”:“子孙本支,陈锡亡疆。”分类:(1).子孙后代。:“文王孙子,本支百世。” 郑玄 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 晋
:“假我皇祖,绥予孙子。” 唐
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宋
:“既复其官爵,又赐之冢地,疏以宠命而禄其孙子。”(2).儿子的儿子。 宋 王谠 :“ 杜甫 拾遗乘醉而言曰:‘不谓 严挺之 乃有此儿也!’ 武 恚目久之,曰:‘ 杜审言 孙子拟捋虎须耶?’” 宋
诗:“拈得一书还懒看,卧听孙子诵琅琅。”第十七回:“ 赵爷 今年五十九岁,两个儿子,四个孙子。”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大奶奶,叫我的小孙子给您捎了点乡下玩意儿。”即 荀子 ( 荀况 )。:“今 孙子 ,天下贤人也。” 鲍彪 注:“ 孙子 , 荀卿 。”参见“ 孙卿子 ”。分类:谓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文王 孙子,本支百世。” 毛 传:“本,本宗也;支,支子也。” 郑玄 笺:“其子孙适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追观往法,政皆神道设教,强干弱枝,本支百世之要也。”:“夫五代之臣,以道事君,泽及草木,仁被率土,是以福祚流行,本支百世。”亦作“ 本枝百世 ”。 汉
《南都赋》:“据彼 河
洛 ,统四海焉,本枝百世,位天子焉。”分类:奕世,累世。:“凡 周 之士,不显亦世。” 马瑞辰 通释:“引作‘不显弈世’,注引作‘不显奕代’……奕世即长世也。”《金石古文·汉执金吾丞武荣碑》:“廉孝相承,亦世载德。” 罗大经 卷十六引 宋
汪应辰 《除郭振节度使制》:“不显亦世,尚继 汾阳 之休;无竞维人,孰云 充国 之老。”分类:(1).恭敬谨慎貌。:“惟此 文王 ,小心翼翼。” 郑玄 笺:“小心翼翼,恭慎貌。”:“王侯秉德,其邻翼翼。” 颜师古 注:“翼翼,恭敬也。” 宋
《祭袁大监文》:“不贵以骄,不富以奢,翼翼其行,坦坦其衷。”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三篇:“至叙 范进 家本寒微,以乡试中式暴发,旋丁母忧,翼翼尽礼,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诚微辞之妙选,亦狙击之辣手矣。”(2).整齐貌。:“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朱熹 集传:“翼翼,整饬貌。”:“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马茂元 注:“翼翼,整齐之状。” 唐
《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翼翼 仁师 ,惟仁之硕。”(3).庄严雄伟貌。:“缩板以载,作庙翼翼。” 孔颖达 疏:“作此宗庙,翼翼然而严正,言能依就准绳,墙屋方正也。” 晋
《魏都赋》:“翼翼京室,眈眈帝宇。” 宋
《会圣宫颂》:“宫成翼翼,在陵之侧。” 明
《荣养堂歌》:“翼翼兹构兮,实显敞。” 清
《明按察司佥事金君石阙铭》:“立此高阙,峨峨翼翼,以旌遗闻,以播于后昆。”(4).蕃盛貌;隆盛貌。:“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郑玄 笺:“蕃庑貌。” 晋
:“播原菽之与与,茂嘉蔬之翼翼。”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萋萋翼翼,沃沃油油。” 唐
诗之一:“翼翼宸恩永,煌煌福地开。”(5).众多貌。:“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 注:“翼翼,众貌也。” 明
《霍山辞》:“鸟萃兮翼翼,兽伏兮般般。”(6).飞动貌。:“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 李贤 注:“翼翼,飞皃。” 晋
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分类:古指众多的贤士。也指百官。:“猷告尔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济济多士, 文王 以宁。” 晋
诗:“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 唐
《李娃传》:“当砻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连衡多士,争霸群英。” 清
《陆军官学校开校》诗:“广厦千万间,多士宅尔宅。”分类:(1).谓天子之国。:“太史,司寇 苏公 ,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 唐
:“王国称多士,贤良复几人?”(2).指诸侯之国,或王爵之国。:“ 秦 故王国, 始皇 君天下,故称帝。”:“﹝ 宣 ﹞入为右扶风,迁廷尉,以王国人出为 太原 太守。”(3).指古代边疆少数民族所建之国。:“是时,名都王国有献名马、宝剑、直百金。”(4).古谓施行王道的国家。 隋
:“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5).近代指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如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荷兰王国 等。(6).喻相对独立的领域或范畴。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一:“他们的灵魂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 徐迟 《向着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最近问津于自然科学……在数学、在解析数论的王国里,探索隐微。”分类:(1).众多貌。:“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诗:“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大波》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2).整齐美好貌。:“四骊济济,垂辔沵沵。”:“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庄敬貌。济,通“ 齐 ”。:“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济济者,诚庄事断也。”:“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华国 ,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分类:(1).三条法律。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 明
王象春 《书项王庙壁》诗:“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关又纵 阿房 炬。” 清
《徙兵行》:“重臣遥遥仗节钺,抚循备至逾三章。”(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莫严五辟于明君之朝,峻三章于圣主之日。”分类:(1).端庄恭敬。:“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曾运乾 正读:“宾读为傧。四方诸侯来朝者, 舜 宾迎之也。四门穆穆,云:‘诸侯远方宾客皆敬。’”:“穆穆,敬也。”:“亹亹穆穆,为纲为纪。”(2).仪容或言语和美。:“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毛 传:“穆穆,美也。”:“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澄 尝谓 衍 曰:‘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衍 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然也。’ 澄 由是显名。” 明
:“愔愔于思,夔夔于守,穆穆语言,不惊左右。”(3).宁静;静默。:“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群而遁逸。” 晋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唐
诗:“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4).盛集貌。 宋
《上时相议制举书》:“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分类::“穆穆 文王 ,于缉熙敬止。” 毛 传:“缉熙,光明也。”又:“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郑玄 笺:“缉熙,光明也。”后因以“缉熙”指光明,又引申为光辉。:“隃于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雍雍。” 南朝
梁 刘协 :“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唐
《赠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缉熙远略,绳准嘉言。” 宋
《天道如张弓赋》:“又尝观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缉熙,令先禁于强暴,心不忘于茕嫠。” 明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 周公 以元圣而受缉熙之传,制礼作乐,有身致太平之功。”敬仰。止,语词。:“穆穆 文王 ,于缉熙敬止。” 朱熹 集传:“止,语辞……言穆穆然 文王 之德,不已其敬如此,是以天命集焉。”:“瞻望郊廛,缅怀敬止。”分类:(1).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唐
《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宋
卷六:“且人之生也,贫富贵贱,夭寿贤愚,禀性赋分,各自有定,谓之天命,不可改也。”第一回:“天命早已安排在那里了,倒不如听命由天的闯着作去。” 徐迟 《狂欢之夜》:“好比太阳一定从东头出,西头下,农民们都相信悲惨的生活是天命,是天理。”(2).指自然的规律、法则。:“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清
:“是以天之命,物之性,本非志意所与;而能尽其性,则物性尽,天命至,有不知其所以然者而无不通。”(3).古以君权为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谓之天命。:“ 周 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晋
《劝进表》:“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 唐
《请迁玄宗庙议》:“ 太祖
景皇帝 始为 唐公 ,肇基天命。”《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久闻公之大名,今幸一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何故兴无名之兵?”(4).谓天赋。:“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郑玄 注:“天命,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 明
《〈大学〉问》:“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5).犹天年。谓人之自然寿命。 汉
《上书谏吴王》:“今欲极天命之上寿,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 子张 病将终, 恽 往候之。 子张 视 恽 歔欷不能言。曰:‘吾知子不悲天命长短,而痛二父雠不复也。’”分类:指 商 代, 殷商 。有,词头。:“皇天眷佑 有商 ,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昔者 武王 伐 有商 ,诛 纣 ,断其首,县之赤旆。” 清
唐甄 :“此亿万臣中,有陈《洪范》之 箕子 ,若 纣 能早用之,则彝伦叙于 有商 ,肃、乂、哲、谋、圣并为之用, 武王 之圣亦终为 商 之良臣,而 有商 岂至于灭亡!”分类:(1).超过亿数,形容其数甚多。:“ 商 之孙子,其丽不亿。” 郑玄 笺:“其数不徒亿,多言之也。” 孔颖达 疏:“其数至多,不徒止于一亿而已,言其数过亿也。” 明
《五杂俎·事部二》:“此在笔端游戏,偶为之可也,而动成卷帙,其丽不亿。” 清
卷一:“ 永鳌 言重兵萃京畿,需饟不亿。”(2).叵测,不可推测。引申指阴奸。 汉
:“今陛下将尊不亿之人,与之众,积之财……其策安便哉!”(3).不臆测。亿,通“ 臆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分类:(1).天帝。:“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晋
:“愚以为天不言,以灾异为谴,告政之治乱,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应以灾祥者也。”《西游记》第五回:“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2).指君主,帝王。:“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毛 传:“上帝,以托君王也。” 孔颖达 疏:“王称天称帝,之通义。”:“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 李贤 注:“上帝谓天子。”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果州
谢真人 上升前,在 金泉山 道场,上帝锡以马鞍,使安其心也。”(3).远古的帝王。《素问·六节藏象论》:“ 歧伯 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王冰 注:“上帝,谓上古帝君也。” 汉
王充 :“曰:‘ 黄帝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 周公 曰:‘上帝引佚。’上帝谓 舜
禹 也。”(4).指先帝。 宋
《西掖告词·安焘三代妻》:“朕初见上帝,严配文考。”(5).基督教传教士借用 中国 原有语词,对其所信奉之神God的译称。天主教译作“天主”。 丁玲 《母亲》二:“现在 武陵城 里也有了福音堂,是他们来传教的,他们不信祖宗菩萨,他们信什么上帝、 耶稣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四个 美国 兵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同时说:‘谢谢上帝!’”分类:(1).古代王城外围,按距离远近划分的区域之一。(1) 夏 制称离王城一千里的地方。:“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 孔 传:“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2) 周 制称王城周围方千里以外的方五百里的地区。:“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 郑玄 注:“服,服事天子也。”旧说以所记为 夏 制,所记为周制。参见“ 五服 ”、“ 九服 ”。(2).服王侯之衣。 晋
:“出连骑以游畋,入侯服而玉食。”参见“ 侯服玉食 ”。分类:无常,没有一定的规律。:“天难谌,命靡常。” 孔 传:“以其无常,故难信。” 汉
班彪 《北征赋》:“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沿海沙地滩涨靡常。”分类:殷 人。指 殷商 的臣属。:“ 殷 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 传:“ 殷 士, 殷 侯也。” 郑玄 笺:“ 殷 之臣,壮美而敏,来助 周 祭。” 朱熹 集传:“诸侯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则 殷 士者, 商 孙子之臣属也。” 南朝
《石阙铭》:“似 夏 民之附 成汤 , 殷 士之窥 周武 。” 元
《赠陈提举》诗:“ 文
武 既兴 殷 士贡, 申
辕 犹比 汉 儒贞。”分类:优美敏捷。:“ 殷 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 传:“肤,美;敏,疾也。”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殷 士有美德,言其见时之疾,知早来服 周 也。”:“ 不疑 肤敏,应变当理,辞 霍 不婚,逡遁致仕。” 宋 沉遘 《都官郎中杨佐可司封郎中制》:“惟尔 佐 ,学行材智,廉正肤敏,实吾士大夫之望。” 章炳麟 《人无我论》:“ 震旦 虽衰,硕学肤敏之士犹不遽绝。”谓助王行祼祭之礼。:“ 殷 士肤敏,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将,行也。”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 殷 士自 殷 以其美德来归 周 助祭,行灌鬯之礼也。”:“凡祭祀,赞王币爵之事,祼将之事。” 郑玄 注:“又从大宰助王也。将,送也。祼送,谓赞王酌郁鬯以献尸。” 孙诒让 正义:“以将训送,祼送即是送祼,经言祼将者,文到耳…… 毛 传云,将,行也。 毛 训祼将为行祼,与送祼义亦相近。” 晋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祼将天邑,舒藻旧京。” 宋 吴自牧 :“冕旒奕奕接灵光,酌醴惟勤举祼将。”《封神演义》第九八回:“江山依旧承柴望,社稷重新乐祼将。”(1).古指军服。:“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毛 传:“常服,戎服也。”:“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 杜预 注:“韦弁服,军之常也。”(2).通常之服。:“戎服急装缚裤,上著绛衫,以为常服,不变寒暑。” 宋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分类:(1). 殷 代的帽子,绘有黑白斧形花纹。:“厥作祼将,常服黼冔。” 毛 传:“黼,白与黑也。冔, 殷 冠也。”(2).戴着 殷 冠。 清
《默觚下·治篇九》:“然后量能而授之职,授之田宅,又率以祀 文王 ,黼冔祼将,骏奔走于庙。” 王国维 《海上送日本内藤博士》诗:“眼见 殷 民常黼冔,归去便将阙史补。”分类::“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朱熹 集传:“荩,进也,言其忠爱之笃,进进无已也。”本谓王所进用之臣,后引申指忠诚之臣。 唐
《韩愈等二十九人亡母追赠国郡太夫人制》:“生此哲人,为我荩臣,率由兹训,教有所自,恩不可忘。” 清 薛福成 《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盖既经荩臣硕辅,内外合谋,苦心经营者亦逾二十年, 中国 之声威稍稍异于畴昔。”分类:(1).犹言勿忘,不要忘记。:“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毛 传:“无念,念也。” 马瑞辰 通释:“传以‘无’为语词,但据:‘勿念,勿忘也。’……《孝经》释文引 郑 注:‘无念,无忘也。’”(2).佛教语。谓无妄念。 唐
诗:“借问不流水,何如无念心。” 唐
诗:“北阙停朝簿,西方入社名,惟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分类:(1).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 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 清
沉育 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2).泛指五采。 唐
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3).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4).指 孔子 所作刺时的乐章。:“自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于 鲁 ,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 司马贞 索隐:“按所云 孔子 嗤 季桓子 ,作歌引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谒,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五章之刺也。”(5).指五言诗。 唐
:“昔闻 牛渚 吟五章,今来何谢 袁 家郎。”(6).指诏书。 明
:“五章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参见“ 五色诏 ”。分类:亦作“ 聿修 ”。
:“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毛 传:“聿,述。”聿本助词,后多训为“述”,因以“聿脩”谓继承发扬先人的德业。:“聿脩祖宗之志,思辑战国之苦。” 吕向 注:“聿,循;脩,治也。”:“朕以眇身,祗承宝运,虽庶几聿修之志,敢忘燕翼之心。” 唐 玄奘 :“今 戒日王 者,聿修前绪,笃述惠施,五年积财,一旦倾舍,于其施场,多聚珍货。”分类:长言;吟咏。:“诗言志,歌永言。” 孔 传:“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 晋 何敬祖 :“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清
《抒哀赋》:“援 灵均 以永言兮,绎 羲
文 之所指。”分类:配合天命。:“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郑玄 笺:“常言当配天命而行。” 朱熹 集传:“使其所行,无不合于天理。”一说,天所给予之命。分类:自己去寻求更多的福祉。:“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滂 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 南朝
《与陈伯之书》:“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中国 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分类:(1).谓失去民心。:“ 殷 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郑玄 笺:“师,众也。”(2).谓战败而损失军队。:“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晋
《辩亡论下》:“彊寇败绩宵遁,丧师太半。” 明 王琼 《双溪杂记》:“ 毛锐 丧师不加罪。”分类:亦作“鉴于”。
考虑到;觉察到。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鉴于他们的错误,自己更谨慎一些。”分类:大命。指上天或帝王的命令。:“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毛 传:“骏,大也。” 晋
:“皇皇帝祐,诞隆骏命。” 宋
《搜访唐末已来忠臣子孙诏》:“朕祗膺骏命,景慕前王,虑忠孝之臣僚,有替陵之苗裔。”分类:(1).艰难,不容易。:“宜鉴于 殷 ,骏命不易。” 朱熹 集传:“不易,言其难也。”:“为君难,为臣不易。” 清
《闲情偶寄·词曲》:“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 毛泽东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二》:“对于一些不易看懂的名词,作了一些注解。”(2).不改变;不更换。:“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王弼 注:“不为世俗所移易。”:“制节谨度以防奢淫,为政所先,百王不易之道也。” 颜师古 注:“言为常法,不可改易。” 宋
《仇池笔记·记张憨子》:“冬夏布褐,三十年不易,然近之不觉有垢秽气。”分类:谓青、赤、黄、白、黑、玄六色。:“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孔颖达 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六章者,兼天玄也。以玄黑为同色,则五中通玄缋,以对五方,则为六色,为六章也。”分类:宣扬;显扬。:“宣昭义问。” 王引之 :“宣昭犹言明昭。”:“伯父若肆大惠,复二 文 之业,弛 周 室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 唐
诗:“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清
《姜斋诗话》卷二:“经义之设,本以扬搉大义,剔发微言,或且推广事理,以宣昭实用。”分类:善声;美好的声誉。:“宣昭义问。” 毛 传:“义,善。” 孔颖达 疏:“布明其善声,闻于天下。” 王引之 :“问,读为‘令闻不已’之闻,言明昭善名于天下也。” 晋
《祖考颂》:“天纲与先代比隆,义问与前修接响。”有误(1).天空,天上。:“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三国
诗:“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唐
诗:“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 刘绍棠 《花街》三:“ 蓑嫂 心满意足,象嫁了个上天下界的星宿。”(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今 商王受 ,弗敬上天,降灾下民。” 唐
诗:“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常是不明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为什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什么呢?” 丁玲 《水》二:“他们祈祷着上天,他们怕那水跨过堤而淹死下面的人。”(3).前一天或前几天。 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五:“我上天不是和你讲,把 三子 也送到学校去。”(1).升天;登天。 汉
《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唐
诗:“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 茅盾 《子夜》十八:“ 珊 !你细细儿一想就知道我这话并不算错,要他们通过比上天还难。”(2).指死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醒世文》:“自古怕死就会死,几多贪生不得生,诛妖上天是好事,永远光荣传子孙。”分类:(1).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常形容天道、神意幽微玄妙,难以直觉感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郑玄 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唐
:“既高既远,无声无臭。静言格思,惟神保佑。” 清 恽敬 《读〈孟子〉一》:“性、道、教无可言而归之命,命无可言而归之天,天无可言而归之无声无臭矣。”(2).形容默默无闻。《孽海花》第十七回:“先几个月风声很紧,后来慢慢懈怠,竟无声无臭起来。”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三:“‘五一’,在 康泽 主持下,无声无臭地渡过了。” 秦牧 《花城·青春的火焰》:“一粒种子,可以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也可以长成为参天的大树。”分类:(1).效法。:“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朱熹 集传:“仪,象。刑,法。” 晋
:“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唐
《襄州别驾府君事状》:“故中外凡为冢妇者,皆景慕而仪刑焉。” 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斯三人者,朕甚嘉之。使四海亿兆,皆当仪刑斯人,垂范将来。”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学》:“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2).为法,做楷模。 晋
:“德苟成,故能仪刑家室,化流天下,礼苟顺,故能影响无遗,翼宣风化。” 唐
诗:“卜筑三川上,仪刑万井中。” 宋
《贺谢枢密启》:“岂惟康济于兹时,固足仪刑于后世。” 明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如此之人不弃绝则已,安可使仪刑后进,执事何为欲强之乎?”(3).楷模;典范。:“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仪刑式瞻,岂宜至是。” 明
《陈野翁字说》:“余违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恒惴惴然恐为浅薄之归,而不获闻故老之仪刑,何幸乃得先生乎!” 清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杖履从容,示仪刑于 黄山 、 白岳 之间,其高情逸韵,尤非世俗之所能及也。” 游国恩 《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敬赋》诗:“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4).仪容,风范。 唐 郑万钧 《大唐故代国长公主碑》:“乃数月后,侦其仪刑,稍稍憔悴。” 宋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小儿致语》:“慈俭之化,无德而能名;保佑之功,如天之难报。惟流传于歌舞,庶髣髴其仪刑。” 宋
《王夫人画像赞》:“尔孙尔曾,象其仪刑。”分类:(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郑玄 笺:“仪法 文王 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国
:“君临万邦,万邦既化。” 唐
诗:“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明
《恭励圣学诗》:“元后辅万邦,绥猷良不易。”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古代邦国狭小, 虞
夏 之交,计有万国,而后世遂有万邦之语。”(2).泛指众多的国家。 郭沫若 《新华颂·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我们反抗侵略,睦邻万邦,要保卫世界和平,必须有力量。”分类:(1).信服、信从。:“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宋
《王制二》:“繇家及国,罔不作孚。”(2).谓示以诚信。:“所以作孚万国,贻则后昆。”分类:世世代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光如梦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