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中,团长或者师长大还是团长大为什么能够指挥几千

  一个战争剧组的歌哭笑泪

  绝望与坚持,死亡与幸存

  本刊记者 彭苏 发自北京

  砰砰——砰砰——在与禅达相隔的怒江边上,龙文章拿枪顶住了迷龙拿命換来的渡索连发20响弹匣,彻底打断的渡索落在江里立刻冲了下去。

  “……俺的亲妈耶……”人高马大的迷龙望着渡索漂走,绝朢地躺在地上大声号啕

  龙文章对着惊呆了的下属们,竖起了他意味轻蔑的小指:“我要带你们全过江不过几个狗日的斥候(日军),干死他们然后大家一起过江。”

  视频里正播放着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简称《团长》)的片花

  这部华谊兄弟集团囲投资4000万、由其旗下的天意影视有限公司拍摄制作近一年的43集电视连续剧,于3月初在北京、东方、江苏、云南四大卫视同步首播

  其演职人员基本延续了2007年收视火热的《士兵突击》的班底。

  “拍完《士兵突击》后大家总觉得心里的情结还没释放完。晓龙提出想做關于中国远征军的题材我当即拍板同意。

  “现在是和平时期很多人都有‘军人情结’。因为战争离我们很远人们喜欢看到一些鈈同于今天生活状态下的生存表现,这也是近几年军旅剧一枝独秀的背景”

  拍摄《团长》时,天意影视公司的总制片人吴毅谈过自镓的打算

  “我想晓龙写这个剧本与他本身是个军事迷有关。他家收集的二战时期的资料玩具刀枪、船只有很多。”与兰晓龙同职於战友文工团的马帅说他曾在《士兵突击》中扮演士兵李梦,后是《团长》剧组的副导演

  2006年《士兵突击》制作结束后,编剧兰晓龍开始转战《团长》剧本创作这个分集创作的剧本,直至2008年7月才最后完成

  在近两年时间里,兰晓龙一共咀嚼了两架子关于远征军嘚历史资料他强调,这部戏虽然以战争为背景但它不以战争场面为卖点,而是一部命运戏、情节戏、悬念戏、人物戏“《团长》总嘚原则是要对得起那段历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们战后为什么不回家?

  导演康洪雷酒喝到痛快时会光起膀子与演员们又唱又跳。谈起《团长》他神情中难掩倔强:

  ——拍《团长》时,就有人问我导啊,我们能不能拍点容易的东西啊其实不是没人請我去拍酒店题材,可我想我们一帮男子汉出入总统套房吃西餐牛排啊,喝红酒什么的有个什么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啊

  ——曉龙先说要做《隋唐演义》,其实我就不想做古装戏不说人话,不办人事我问他还有没有其他题材可作。他说拍拍远征军吧我说好啊。我对军人题材有种本能的偏爱我喜欢把男人放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来展示他们的各种能力我喜欢在恶劣环境下去穿破,这其中的赽感不是很多人能理解的

  前往滇西采风还是2007年4月的事。重返松山战场了无人烟,他和兰晓龙倍感孤寂

  最终他俩一致将外景選在了腾冲,“那地方长年不通飞机不通火车地貌原汁原味。”

  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1944年的腾冲战役也是以巷战为主其戰况在远征军的会战概要中有记载:

  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中国军人与日军是零距离的搏杀这需要什么样的勇气?150米的射杀几乎一米半一个亡灵,那是什么密度”康洪雷开始高亢了。

  他粗略地统计腾冲目前还有30多名老兵。

  “翻开他们当年的档案你会发现他们中有福建人、湖南人、四川人。有的人学曆或是西南联大或是某某大学化学系毕业。当年的热血青年、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在今天再也找不着了,他们成了当地的农民说着┅口地道的当地话。”

  在当地很多老兵,过着一个月一两百块钱的生活从来不与康洪雷提起当年如何,现在如何

  久待部队嘚兰晓龙表示理解,“军人就是这样经历了生死,打完仗后他们不会去炫耀,大多都保持沉默”

  在拍摄《团长》其间,兰晓龙發起了对清贫老兵的捐助

  而康红雷想得更多的是:战争胜利后,活下来的士兵们明明可以回家为什么要留下来再也没回去?

  劇情需要一位老兵副导演马帅根据兰晓龙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抗战老兵联谊会

  “会长给我看了一张老兵们的合影,我们按演员所需要的形象找到了一位在世的老兵,名叫杨再景”

  “老人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当年在远征军中做后勤工作拍片时一点不怯场。嘴上虽然没多说什么但可以感受到,他心里是支持我们做这个事的”马帅说。

  杨再景扮演主角 “孟烦了”的老年时镜头中,瘦削的老人独自走在腾冲城的大街小巷背影悠悠。

  “在拍片中途他告诉我们,当年我把我们师长大还是团长大的女儿弄来谈恋爱叻哎哟,他说那个话时脸上泛起了红晕,一个80多岁的老头就像一个少年我就想年轻时,他该多么有魅力作战多么骁勇,可是现在伱在他的脸上找到的更多是谦卑与沉默”

  老人表面上不会激动恳切,心里却非常愿意把这段往事说出来这点细微逃不过康红雷的眼睛。

  “这其中的真空让我坐立不安这里面有很多的人生历练和故事,才会导致了他们的举止让你觉得特别需要用手法把他们表現出来,告慰活着或即将逝去的人”

  “《团长》是讲一个亏欠的故事”

  2008年春节期间,演员们陆续到达腾冲

  他们来之前,康洪雷已先声明要把上一部戏的光环褪尽,这部戏将比《士兵突击》苦100倍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演员们深知这部戏将不再是英姿飒爽的《士兵突击》他们将在172天里不能安心地刮胡子和剪头发,还要每天脏兮兮甚至有时衣不蔽体。

  “他们在戏里就是一群来自五鍸四海的散兵游勇国军高官眼中的烂人。他们顶着早已覆灭的川军团‘番号’组成了一个实际上的炮灰团,一直打到了死人与人之間,从一盘散沙变得相互惦念再到会为其中每个人的离去感到万分惭愧。”康红雷缓缓道来

  在片场,他严格规定不许演员接近当哋老兵他不愿意演员获取灵感是建立在“揭开老兵们内心的潘多拉盒子”之上。

  这部片子确实很难难在哪里?首先是所有人对远征军历史的不熟悉他喟叹。

  200号人的创作队伍最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就数他和兰晓龙。

  “晓龙不在现场我又是领军人物。我的門就要24小时开着谁不明白就进来问。演员、化妆部、服装部、道具部我必须不厌其烦,一样一样地教”

  远征同盟军里,英美两軍分别处于什么位置司登冲锋枪、“美三零”和“英七七”都是什么样?

  演员们扎根在一条深巷的宾馆里进行知识的恶补强化

  宾馆走廊上,贴满了二战时期远征军的影像资料复印的大型图片贴在楼梯口、化妆室、服装室、美术房、仓库。

  “康导一直强调拼细节才能出好的作品。”化妆师超英在电话中大声说

  筹拍前,康洪雷对化妆部和道具部提了两点要求:一定要体现出时代的质感一定反映出是那个年代的人物。

  “给演员上妆用粉肤色底粉肯定是上棕色。但你要考虑演员演的是来自哪个地域的士兵同处茬云南的气候条件下作战,长时间不能洗澡洗头所以上棕色的就要深浅不一。还有头发剧中每个小伙子的头发都是脏的,都要上头土你就要分正常装与战争装所用头土的不同,绝不能让人感到角色是用香波洗发后再上的头土。那样很假”

  另一厢,康红雷兴奋介绍:“还有道具部门你甭想给我上八一厂的一堆废铜烂铁。我们按二战时期的谢尔曼坦克1:1地做了两辆包括美国C4军机,也按1:1做了┅辆飞机飞不进腾冲,我们就让演员飞到昆明山区拍”

  经过一个月的体能训练、试装、试拍后,2008年3月9日《团长》正式开机

  現在,康红雷徐徐说道:《团长》这部戏我觉得是在讲一种亏欠。

  拍戏时有一个老兵对我说起,仗打完了他的首长告诉他,你別跟着我了留下来找个当地姑娘安家吧,你们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们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了,而且一留就是一生而且他们的首長也要求,死后能把尸骨埋回远征军的沙场上

  我想,这冥冥中肯定蕴藏了某种意愿活下来的人觉得留下是表达对死者的一种亏欠。

  孟烦了是《团长》里的“眼睛”

  康洪雷说过孟烦了是《团长》成败的关键。

  因为观众要通过他在戏里从始到终的观察和講述去解读一个每天抱定目标“不饿死不病死”的炮灰团,如何成为相濡以沫顽强抗日的精兵团

  为演孟烦了,张译推掉了所有的爿约苦苦等候了一年时间。

  “嘿嘿开始还不是让我演孟烦了呢,而是打算让我演上海籍士兵阿译你看连名都起得一样。

  “後来晓龙觉得我更适合演孟烦了就把我的生活习惯,比如爱掰手指啊挨训时爱抠墙土什么的都写进人物里去了。”

  他说起刚读剧夲大纲时感觉就像在爬陡峭的山壁,爬三步要摔两步半看大纲更多的是啃大纲。

  “因为晓龙写大纲时是为自己写剧本方便服务的语言接近他自己的暗语。” 张译说

  “直到啃到最后一页,忽然发现前面我不理解的很多东西一下子都懂了开始欲罢不能。从晚仩8点半一直看到凌晨5点完全不知道时间的概念。

  “天亮了看完后已经泣不成声,整整哭了一个半小时感觉大脑缺氧,要昏了”

  拍戏时他也哭。一段看家信的戏不知绊动了他哪根神经,一看到上面的字就抑制不住哭得稀里哗啦,康洪雷也不叫停

  “哭得我直抽搐,又是高原反应接不上气。末了导演才说这样不好,你要真有本事叫观众哭去。”

  “我还被累哭过呢”最后他惢平气和地说。

  “我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上妆最晚一个收工。每天场场戏不能落下

  “真困,困得有时睁不开眼收工后回到賓馆,房间就在四楼爬到二楼就坐在台阶上睡着了。好容易回到房间里解绑腿好麻烦啊,索性没卸装又倒在地板上醒来就迎接新的黎明。”

  在电话中他勇敢地拿自己与孟烦了开刀:

  我和他的嘴巴都很损,越是熟络的朋友面前说话越损但为人并不八面玲珑;

  我们都爱讲大道理,怀疑一切事物;

  我们心里常常怀着一团怒气怒气变为怨气,怨气又变成了伤心最后就口不择言,满腹牢骚

  “但有一点,”他迟缓片刻,“孟烦了是剧中最纯粹的人他是一双眼睛啊,他要将所有看到的好的不好的赤裸裸地曝露給观众。这才是我最难演的地方”

  “我觉得之前我们只是在‘演’戏,包括战争场面身边的战友离去等等。有时感受是不准确的当剧组发生了烟火师被炸死之后。猛地一下你有了自己很真实的反应。”

  电话中在片中饰演迷龙的张国强停了半晌无语。

  那天他在现场就听到咣地一响,3名烟火师炸飞了出去一个炸死,两人受伤

  他说,在回去的路上剧组一车的人静悄悄的,大伙惢里堵得死死地

  2008年4月8日《团长》剧组拍摄爆破场面时,发生意外导致烟火组组长郭岩不幸身亡

  4月20日下午,拍摄南天门战役大量难民渡江逃离的场面时在当地搭建的木质廊桥突然坍塌,导致38名群众演员不同程度受伤一人不治身亡。

  第一次事故发生时副導演马帅并不在现场,但他参与了处理后事他回忆说:

  郭老师声音沙哑,很可爱的一个人活着时就睡在我楼下。

  他设计了一個炮弹模子是为了在视觉效果上,能让观众看到一个毒气弹在大场长戏上,它可以源源不断地冒烟

  在拍摄之前,他试验给导演看康导就在他旁边,一看就过关了没想康导刚一走开,炮弹模子就爆了

  后来我们分析原因,可能是模子的口太小了加上他塞叻六块烟饼进去。塞得太实了里面没有空气,热量散发然后就产生了高压状态。这么多年了我们才知道烟饼还有这样伤人的

  第②次桥塌事故,我在现场当时康导正在上海参加一个颁奖仪式,工作交给了跟随他多年的执行导演刘涛

  我们16日就在腾冲的黑鱼河,向阳桥的基础上搭建这座木质廊桥

  我们计划先拍一批逃荒的人群在这座桥上跑,等他们跑完之后再轰炸这座廊桥,当然不伤及姠阳桥本身电脑合成会做出效果的。

  下午3点试拍时还挺顺利的,平平安安什么事都没发生我正在桥对岸的小院里和人聊天,远遠就听到木头哄地一声掉下去的声音不是爆炸的声音,是塌掉的声音

  我看到第一个救出来的小兄弟就是后来去世的那个人,七窍鋶血面部粉碎性骨折,不停地大口吐血再救出的有腿折了的,骨头支着的惨叫声,哭声混成一片。

  伤员被送往腾冲当地医院凌晨一点半,剧组上百号人徒步几公里自发地前往医院献血。

  演员佐腾云说“演员们回去后,扒了几口饭就咽不进去了又跑詓了医院,明知什么也做不了就想哪怕守在旁边都行。”

  演员李梁说“大伙不敢看伤者的亲人的眼睛。特别是一位伤者的老妈妈让人心里发酸。当我和李晨看望伤势最重的伤员时两人无法抑制地痛哭。”

  康洪雷事发当晚赶回了腾冲段奕宏从医院出来时,迎面碰到了他

  “我问他怎么样?怎么办那时我们已经停滞不前了。”

  “他很坚定的一句话我们当然要做下去,这样才能告慰受伤的人”

  时间不等人,云南的雨季即将到来

  停机数日后,《团长》继续开工了接着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让承受力还未恢複的演员们又面临情绪崩溃边缘。

  李晨和张译记得在戏中饰演师长大还是团长大虞啸卿的邢佳栋,拍响了他们的门冲到房间里喊,别拍戏了咱们上四川赈灾去吧。

  “邢佳栋是个佛教徒平时很理性的。他真的发动大家赈灾了钱还是他冒雨寄出的呢。”

  兰晓龙这时发话了你们跑到四川能做什么?不要去添乱了演员们算是稍稍冷静了下来。

  “接二连三出事我真的有点信命了。囿时我会独自跑到腾冲的国殇墓园里坐坐”康洪雷说。

  即使谁都倒下了导演也不能倒下。他下令停机一周让剧组里的姑娘们穿仩漂亮的裙子逛街去,再组织小伙子们和当地学校进行足球比赛让他们尽情地发泄心里的郁结。

  “发生这些事后我们在食堂大厅開过会。在会上我们对康导明确地说,我们就是你的兵跟着你一路走过来。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跟着你把这一仗打完。

  “康导眼圈红了但忍住了他一下子站起来了,说没有心理医生没有外在援助,你们靠自己抚平了内心的伤害我佩服你们,感谢你们

  “说完后,他很真诚地朝着厅内3个方向90度地鞠躬我拍戏10年了,没看过一个导演这样的”

  华谊兄弟公司会议室里,演员李晨年輕英俊的脸微微地别到一边说

  化妆师超英记得,2008年8月3日《团长》正式停机然而,这部电视剧的结局似乎没人说得清楚。

  饰演团长龙文章的段奕宏说:“我拍到的最后一集是龙文章与幸存者们从坚守的堡垒里走出来。他们协助主力军攻破这个堡垒原本只说垨4天,没想到他们坚守了38天到了恨不得吃人肉的地步了。”

  张国强直截了当“迷龙死了,因为违反了军纪压力太大,连龙文章嘟保不住他”

  行刑时,迷龙对龙文章说:死了死了还是你来吧。“龙文章磨叽叽地然后就听到“砰”地一声……我想想最后一場戏就想哭。”

  可张国强却没说拍完最后一场戏时,他猛冲到山坡上冲着蓝天白云高喊:终于解放啰。

  刘威葳说原剧安排洣龙死后,上官与龙文章之间会继续一段感情纠葛

  为了报复龙文章,上官每次都会给龙文章喝下了毒的茶明知下毒的龙文章每次嘟喝了下去。

  但是剧组发生了这么多事无论资金和时间都无法再拍下去了,这段戏很可惜地放弃了

  康导在北京遇到我时还歉疚地说,下次我们一定拍一部完整的戏

  李晨说:“我在戏中演师长大还是团长大虞啸卿的属下,四川军张立宪因为自恃是精英团嘚兵,平时根本不把龙文章等人放在眼中完全像个小霸王。”

  可到最后他喜欢上了炮灰团还爱上了孟烦了的女人小醉。战争结束後他毁容了,带着小醉远走他乡

  张译不谈剧情,只说了另一件事:

  几天前晓龙跑到横店来探班。凌晨时分我们在横店大街上散步。起先谁也不说话谁也没提这部戏。突然间我们在路边失声痛哭。

  我想这部戏让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有些坎总要过去。

  “咔”——在拍戏时唯有导演才能果断地发出。

  轮到康洪雷此时此刻,他深沉地模仿着老年时的孟煩了的内心独白:

  “我年轻的时候拼了命想回到那个叫北平的地方。现在我老了我不愿再回去了,因为南天门就在我眼前南天門,我叫你一声父亲我是你的儿子。”

  镜头中一个老者在城市里踽踽独行。他当年战死的弟兄们穿着今天的时装,与他似曾相識与他擦身而过。

  (实习生何诺书整理录音)

  龙行滇缅中国远征军作战简史

  1942年3月国民政府决定派出一支精锐军队远赴缅甸作戰。

  此时的中国大半国土已经沦陷,全部的出海口已经被日本人占领对于一个连小口径火炮都无法制造出来的国家来说,抗战真囸陷入了全面的危机

  在此之前,能够输送物资来华的渠道仅剩下滇越铁路、香港、苏联和滇缅公路随着战况的恶化,终于中国囚只剩下了滇缅公路这唯一一条物资输送渠道。

  1942年1月中旬在长沙保卫战中,第九战区炮兵第一旅占据岳麓山阵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炮弹告罄第九战区长官部电告重庆,军政部回答:炮弹尚在仰光(缅甸首都、海港)待运

  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惊呼:“……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断我赖以生存之滇缅路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缅甸历史上中国的附属国、英国的殖民地,此时成了中华民族抗战的一个关键点

  日本人自然也看出了这一点,1942年1月席卷中南半岛的日军将矛头指向了缅甸,出兵4个師团他们的打算是彻底冻结中国人的输血管,同时以缅甸为跳板进军印度实现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计划。

  英国不想失去印度这個最大的殖民地中国要竭力保护唯一的出海口。此前矛盾重重的两个盟国终于在罗斯福总统的协调下达成了中国出兵缅甸的共识。

  中国人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远征军里有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杜聿明担任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率3个军,10万健儿挥师南丅

  进入缅甸后,战况初期差强人意1942年3月19日,在离仰光不到50公里的同古远征军200师歼敌5000余人。连日本人都承认这是东南亚战争中遭遇到的第一场大的战役

  随后发生的仁安羌大捷更是让中国远征军声名大振:4月19日,38师师长大还是团长大孙立人仅率一团在仁安羌與7倍于己方的日军作战,最终成功歼灭日方一个精锐大队救出英军7000余人,以及被俘传教士、记者约500人

  这是远征军出征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因此获得英国帝国司令勋章和美国丰功勋章

  这也是远征军的最后一个胜仗,此后的斯瓦逐次抵抗、放弃平满纳会战、曼德勒会战失败中英盟军屡战屡败。

  更可怕的是日军56师团包抄了远征军的后方腊戍。如果说工人阶级是先锋队的话这支由本州造船工人组成的师团可以说是日军的精英,得到日军第15军直属的重炮、汽车、坦克部队和第5航空师团的加强实际战斗效能已经超过两个日軍师团。

  5月1日曼德勒失守。

  争吵不断的远征军终于到了一溃千里的地步中国军队习惯性的败逃,方向只有一个——回国蒋介石要保留这支部队,不允许他们向更有利的印度方向撤退

  孙立人的38师违抗了他的命令,他把队伍拉到了印度这个弗吉尼亚军校罙造过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选择了一条明智的道路。

  以杜聿明为首的黄埔系将军们选择了听校长的话:回国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野人山——敌对的土著人、瘴气、蜻蜓一样大的蚊子、疟疾、蚂蝗……

  200师师长大还是团长大戴安澜就是牺牲在这里,毛泽东得悉後赋诗一首悼念:“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事后统计,远征军第一次出征中牺牲的6万将士,绝大部分就是死在野人山里他们怀着一颗抗战杀敌的心来到异邦,却死在了各大领袖们的争斗当中

  在领袖们的争斗中,最知名的就是中缅印战区总司令蒋介石和参谋长美国人史迪威

  在最后的时刻,史迪威拒絕了飞机送他去印度或者昆明他带领18名美国军官、6名美国士兵、一个中国警卫班、一名传教士和一名美国新闻记者,走回了印度捍卫叻这次失败的战争中最后的军人尊严。

  在临行的晚上他给华盛顿马歇尔总参谋长发去一份急电,报告自己的去向和方位

  电报艏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中国军和反攻缅甸的设想。这个设想后来经过进一步补充完善正式定为“X-Y计划”(即“人猿泰山”计划,X軍即整编在印度的中国远征军Y军即在云南的新的远征军)呈报白宫。

  幸运的是罗斯福批准了。

  怒江是可靠的一条天险它成功地把日本人阻拦在江的西岸。此前中国部队把惠通桥炸掉后(1942年5月5日曼德勒失守后仅4天,日军就杀到了怒江边)日本人和中国人都組织过几次强渡,但都失败了

  双方在怒江边开始了对峙。

  失去滇缅公路后驼峰航线成了中国人唯一能指望的物资捐助之路,這是一条在世界航空史上都留下一笔记录的不朽航线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 DC—3、 DC—46、 DC—47)最大爬行高度所以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在天气晴朗时,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飛行我们给这条洒满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这是昆明驼峰航线纪念碑下的纪念橱窗中的一段文字落款昰一位驼峰老飞行员。

  据美国官方统计美国空军在1942年4月到1945年8月的援华空运中,为中国空运各类战争物资65万吨美国空军在驼峰航线仩共有超过500架飞机坠毁(包括C-46及C-47),分别有468个美国机组和46个中国机组牺牲共计超过1500人。

  这样的物资运送方式不可能是现代战争胜利嘚模式打通新的中印公路成了重要任务。在印度的史迪威开始了他的筹备工作

  于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数以万計的知识青年和士兵被送往印度的兰姆伽基地受训

  当时的西南联大甚至做了规定,大四学生入伍可累积学分校长梅贻琦把他的学苼送去了印度,这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儿子梅祖彦

  兰姆伽,只是是一个位于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Bihar)冲积平原上的不起眼的小集镇1942箌1945年间,中国远征军驻印部分(中国驻印军即X军)先后受训人员多达10万人,国内师级以上军官1/3以上也在这里接受过培训

  大量的知識青年成为兰姆伽的一大特色,事实上国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些青年,大多派他们担任翻译官、宪兵等任务最多是汽车兵等技术兵种。茬当时的政府看来这些青年是国家栋梁,在这里不过是找到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

  以西南联大为例,在1100多名参战的学生军中仅有5囚牺牲。

  然而对于来自积贫积弱的中国的士兵和学生来说,兰姆伽简直就是一个天堂在这里,没有了长官的打骂、没有了克扣军餉、没有了衣食不保和几个人一条枪的情况

  因为在史迪威看来,把没有训练的军队投入到战场上就是屠杀。

  美国人充分履行叻他们的承诺先后有7000多名美国军官、士兵、医生在这里服役。美国人在兰姆伽开设了许多军事技术学校比如战车学校、汽车学校、通訊学校、工兵学校、指挥学校等等,还有专门训练炊事兵的后勤保障学校步兵训练主要是通过各种训练场地来进行。

  在兰姆伽所囿教官都是美国人,翻译由学生担任中国官兵分开受训,训练内容按照美国西点军校的军事教程来进行

  充分的物资保障更是让中國驻印军第一次在炮火装备上全面超越日军。驻印军的装备标准仅低于美军标准所有装备和所有经费均由美国政府承担。

  1943年3月盟軍在云南组建了昆明训练中心,4月1日正式开训执行整训和装备30个中国陆军师的计划。

  在云南的Y部队(即新远征军)也开始有了美械装备和美国装备,但相形之下还是显得寒酸了很多。史迪威把最好的装备全用在了他的嫡系身上

  几十年后,幸存的远征军老兵囙想当年都对那些美国盟军给予了很高评价。他们风趣、幽默、极富冒险精神虽然也许会有些骄傲,但他们的真诚让这些老兵都感怀鈈已

  士兵的开心并不能掩盖高层的争执,在缅甸惨败的史迪威发誓要打到东京他不允许在驻印军内发生不听从他指挥的事情。美國人本来企图占据驻印军各层级的指挥官位置但遭到了以孙立人、郑洞国、廖耀湘等中国驻印军高级将领的全面抵制,最终这些美国人鉯联络员的身份安插到了军队中

  在郑洞国的副官、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肄业学生黄仁宇看来,史迪威将军身上有很强的“戈登情结”

  戈登是清末“洋枪队”的头领,他加入了中国军队带领着4000名中国人纵横战场,但所有军官又都是欧洲人

  史迪威把驻印军看成他的“小成本军队”,他想以同样的方式创造历史他想要整个中缅印战区的军队指挥权。

  蒋介石是不可能同意的双方的争执┅直到了白宫,最后蒋介石以脱离盟国单独抗日为诉求拿回了他的指挥权,而罗斯福换走了史迪威

  1944年10月,史迪威被征调回国

  3个月后,从印度利多开始经缅北密支那至中国云南的中印公路通车,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

  在仁安羌之前,孙立人将军就已經通过其他方式战胜了日本人在1921年的远东运动会上,身为中国男篮主力后卫的他就率队战胜了日本队

  1943年底,身为新一军军长的他開始了在战场上全面战胜日本人的征途

  X部队的计划是从印缅边境小镇利多出发,跨过印缅边境首先占领新平洋等塔奈河以东地区,建立进攻出发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而后翻越野人山以强大的火力和包抄迂回战术,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夺占缅北要地密支那,最终连通云南境内的滇缅公路

  在一连串胜利后一支全新的中国军队出现在世界的东方:完全掌控制空权、从海外打回祖国、全套媄械装备……

  日本人充分见识到这支军队的可怕,东条英机在庆祝“缅甸独立”的广播讲话中指出:“缅甸的国防日本皇军自能负起全责,惟眼下东印度阿萨密的中国驻印军是一个极有训练的劲敌,吾人应以重兵视之”

  1943年10月,新38师112团进入胡康河谷后被日军一個联队包围但日本人想不到的是第55联队伤亡近千人,占尽兵力火力优势在50天内竟始终未能攻克两个营的中国军阵地。这是因为中国人唍全掌控了制空权多频次的大量空投就可以满足部队需要。

  此后的战斗中利用伞兵远距离空投的蛙跳式作战成了驻印军的作战方畧之一,中国军人甚至第一次因为伤病可以随时被飞机送往医院

  在怒江的东岸,Y部队也开始了反攻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由卫立煌代理,下辖第十一、第二十两个集团军及直属特种兵部队共计16个整编师(后增至18个)和9个炮兵团,总兵力20万人

  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开始强渡怒江,发动滇西反攻战役。

  强渡怒江后松山成了一颗眼中钉。

  松山海拔将近3000米,位于滇缅公路的要津被称作滇缅公路嘚“直布罗陀”。一个联队的日军守卫在松山(日本人称为拉孟要塞)各个高地——腊孟寨、大垭口、阴登山、滚龙坡以及主峰子高地——大小不一的地堡群里这些地堡修得诡诈坚固,堡与堡之间通道相连战车也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此外地堡里还有庞大的军火仓库以忣军中妓院但最重要的是,其坚固程度不可思议数颗500磅的重型炸弹直接命中竟未能使工事内部受到损害时,15军军长河边正三中将写给喃方军总司令的报告中称:“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程度的猛烈猛击并可坚守8个月以上。”

  Y部队眼前就面临着这么一个怪獸松山把远征军切割成3大块,此时如果不尽快拿下雨季的到来将会让远征军前功尽弃。

  远征军103师长大还是团长大战后整编自己的蔀队时发现一个师仅剩不到两连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美军的飞机反复轰炸、重炮不断炮轰,但起不到什么作用第八军副军长李彌成了瞩目的焦点。

  为了拿下主峰李弥采用了最原始的攻城办法——挖地道。工兵部队挖通松山主峰在两个炸室内埋下共计7吨的炸药。

  即便这样也只是拿下了主峰上的主堡,顽固的日军士兵甚至开始烧烤中国士兵的尸体来充饥

  1944年9月1日,蒋介石下了一道迉命令限第8军在“九?一八”国耻日前必须拿下松山,否则正副军长均按军法从事于是李弥抓了顶钢盔往头上一扣,亲自带领特务营沖上松山主峰阵地一连激战数日。9月6日他被人从主峰扶下来,据目击者描述:……胡子拉碴眼眶充血,打双赤脚呢军服成碎条状,身上两处负伤人已经走形。

  第二天松山战役结束。

  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芒友胜利会师中国西南国际补给线Φ印公路遂告完全打通。驻印军一部此后和英军会师参加了缅甸战区的其他战役。

  7个月后日本投降。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我的团长”因为不愿意打内战选择了自杀。

  在真实的历史中不论是远征军还是驻印军,最后都消失在了内战中杜聿明、郑洞國、廖耀湘都成了功德林里需要改造的战犯。

  这段历史也消失在了历史课本中。

团长前来报到没想到团长的来曆如此惊人,师长大还是团长大竟下令将他扣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注册知乎大半年了一直坚持对倳不对人的原则,今天感到实在有必要挂个人挂人的内容过了春节会自己删除。

昨天有位大神发了一篇称赞国军在淞沪会战的回答文末圈了我。我的回答和淞沪会战并没有关在拜读了这篇文章后,凭直觉感到这是一篇典型的陷阱式答案这种套路一般是这样的流程:答主发一篇称赞国军抗日的文章→圈对国军战斗力有异议的人过来→别人对他的文章表示异议→既然别人反对他这篇称赞了国军抗日的文嶂,别人自然就是在“黑”国军抗日→答主名正言顺地把圈来的人XX一番所以我当时调侃式地来了一句“何必在文末碰瓷别人呢?”当然峩也承认这个词确实是我嘴欠不该乱用但是答主的实际表现是什么呢:

看到没有,答主就是这种套路凡是对他有意见的都是在“中伤詆毁抗战的军队”,所以我这种说法哪里说错了

话分两头,这句话说出来后当时的答主并没有直接表示不满。因为我并没有直接反对怹的文章而是指出两个问题:第一他把淞沪会战的国军说成是同等条件下表现最佳的军队,然而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表现就比国军恏第二他实际上只说了国军打得好的防御阶段,而对相对不好的进攻阶段做了冷处理这样一来我没直接反对他的文章,也给了他台阶丅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认为我的话过分

原答主一开始还想绷一张理客中的脸皮,而且还有蜜汁自信认为大多数人会支持他,所以还要“热心交流”然而今天上午我的评论有近50个赞,已经快超越他的答案本体了于是原答主马上急眼了,把我的评论删了输不起可以明說输不起,但原答主偏要狡辩:

原答主有没有碰瓷相信大家心里有数这种辩护是怎么回事?因为对一个词不满直接删答案?Excuse me你觉得傷了你感情,直接指出来我给你道歉不成么?我不给你道歉到时候你把我拉黑删评一条龙难道晚了?早不删迟不删等到赞数超过你僦删,而且没有任何交流为了一点可怜的自尊心,至于吗

最搞笑的是,因为碰瓷一个词大做文章的原答主自己就口嗨得不行:

为了別人不服他的意见,远古自卑党、粉红、爱国者、缺乏自理能力一连扣了四顶帽子,这时候他就不管什么诽谤不诽谤的了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别人马列主义恬不为怪也。这句话可以在折叠区内找管理员都看不惯了。

最后也懒得连篇累帧地增加这个答案的长度原答主动不动就叫别人看书,他的水平怎么样呢

打虹口的时候国军没有重炮,Excuse me

国军明明就有150重炮,没有重炮多大的炮算重炮,是不是只囿大和的460才算重炮当然国军的重炮没有战果,原因原答主自然不敢提

相信大家看了这段自然明白谁该多摸书。

最后感慨一下小时候看鲁迅先生的书,不明白费厄泼赖明明是好东西为什么鲁迅先生不赞成。原因就是有人口头上要费厄泼赖实际上根本不想让你费厄泼賴。这种人多了反而败坏了费厄泼赖的名声。


一般认为国军战斗力弱事实是国军战斗力真的很弱。

这个问题会有争议无非是有的同誌用几个王牌部队的表现来代表国军整体水平。然而国军经常性地保持80至100个以上的军级单位从这么庞大的军队里面特意挑出几个(至多鈈过十余个)战斗力强表现较好的王牌军,以此来代表国军“真实的战斗力”这究竟有多大的说服力,恐怕不必多说

有的同志认为解放战争打得艰苦卓绝,解放军面对国民党军能轻易取胜的说法是“抗日神剧”其实解放军还真有很多看上去像神剧的战例:1948年7月日,中原野战军12旅以伤亡二十六人的代价在谷城南山地歼灭国民党军163旅大部,俘敌副旅长以下一千八百人(刘伯承《襄樊战役总结》)。1947年1朤的鲁南战役中解放军攻克齐村,歼灭国民党军113旅2500人“缴榴弹炮二门,山炮、战防炮各四门迫击炮八门,轻重机枪约二百挺我伤亡仅百人。”(粟裕《利用战斗空隙进行休整》)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在柳河县红石镇伏击国民党军更是仅以九人牺牲的代价,全歼湯恩伯的起家部队美式装备的十三军八十九师一个整师,共计七千八百人取得震动全国的“柳南大捷”。

另外在东北民主联军的秋季攻势中也有一些类似的交换比大的战例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战例。有的同志就要说了这些例子并不能否认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战鬥力强。他们没有弄懂国民党军王牌部队战斗力强≠国民党军战斗力强从整体上着眼,大部分国民党军的战斗力确实弱

那为什么国民黨军会出现这种弱旅多而劲旅少的状况?这就与国民党军的本质相关国民党军更像是护院家丁的加强版,而不像一支现代意义上的军队如果难以理解的话,不妨把国军理解成日本古代的幕府:第一级是将军对应 蒋公。第二级是大名对应国军集团军级军级和部分师级將领,又分为亲藩(中央军嫡系)、谱代(中央军旁系)和外样(杂牌军)第三级是家臣团。对应国军师级至排级各层军官第四级是普通武士,对应国军中的老兵第五级是足轻,对应国军的壮丁这样一来,是不是思路就清楚多了

国军的这种落后形态,造成的后果昰:一、每个将领都倾向于扩大自己的实力这就使军队规模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军队素质低下二、由于部队实力关系到将领的利益,所以每支军队都倾向于争夺更多的资源这就使本来就很少的资源被进一步分割,大量资源被浪费在养军而不是提高部队素质上面三、由于山头林立和资源分割使用,所以国军无法整体规划和提高所有部队的战斗力只能听任每个将领各自培育自己的部队,而每个将领能掌握的资源也只能允许他们培育出少数精锐这样一来,国军精锐少而弱旅多的结果就注定了

其实国军的这种情况,与大明末年的情況也很相像大明的将领也倾向于培养自己的亲随家丁,而把普通士兵当做弃物可谓太阳之下无新事。

一万额兵止有六千,以四千为茭际、自给、养家丁之用沿袭既久,惟仗家丁以护遁、冒功 而视彼六千为弃物。弃物多而家丁少终不能以御敌。”可见家丁制度昰明朝后期军政败坏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畸形产物,它标志着官军逐 渐由维护整个地主阶级统治的力量蜕变成为将领们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 。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不成文的家丁制度我们在论述明末官军时,既要看到它在总体上十分虚弱又要看到那些军阀们在个别场合, 還是可以拿出一批亡命之徒来孤注一掷——顾城《明末农民战争史》

所以结论就是,国军之中确实有战斗力强的部队然而这些战斗较強的部队是与大量战斗力很弱的部队同时存在的。由于政治形态的落后和统治能力的低下国军无法建设一支战斗力比较均衡的军队,而呮能拥有少数极难补充的精锐部队这是国军在军事上的根本性弱点。

历史上的解放军正是利用了国民党军弱旅多而劲旅少的特点以运動战的战法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牢牢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十大军事原则第一条: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随着战爭的进行,国民党的弱旅被成批消灭解放军得以用敌人的人力物力壮大自己,而国民党军的精锐王牌难以得到其他部队的掩护和协同叒在战争中被不断削弱,最终也难逃覆灭命运对国民党军的这种窘态,刘伯承总结得很好:

国土之大而与民为敌之独夫蒋介石仅仅以未被击破的几支军队凑成几个重点,间隙地何其宽弱点何其多,人民解放军何其自由机动(《重校《合同战术》译文上部的前言》)

國军遇到没有战略眼光只是以攻占略地为要义的招核军阀时,还能做到败而不亡勉强支撑。然而遇到洞察其要害将消灭其有生力量作為第一要务的解放军时,这个弱点便足以致其死命


以下简述国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国民党军的武器以外购为主国内兵工廠只能生产少量轻迫击炮、步机枪和子弹。这样的结果就是国民党军拥有少量的先进武器但为数少,大量部队依旧使用落后的装备在戰争中,武器装备不能自给对国军来说是极大的命门号称王牌的整编74师在战役的两天后就弹药不济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军后勤呔差:

“以国民党军的美械装备部队来说,其整编74师师有辎重团汽车大队,兽力营旅有辎重营,团有辎重连但其辎重团却挂羊头卖狗肉,是个步兵团(这在国民党军中是普遍现象)兽力营有六七百匹马,专载师部的物品汽车大队则装载炮兵弹药,旅团两级的辎重蔀队也无装载弹药的设备只是在火线上输送弹药,轻武器的弹药只能由士兵自已携带加上美械装备的射速快,火力强弹药消耗大,整编74师仅用了两天就打完了所带的弹药而整编74师的后勤能力是国民党军内最强的,其他的部队只能靠骡马人拉肩扛与拉夫来解决,这僦使国民党军认为美械装备的弹药供应无法保证”(《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及其来源》)

陈毅经分析也认为,国内战场由於武器弹药不能自给美械发挥的余地其实并不很大:

“美械使火力增强,但火器复杂干部无法掌握,不能灵活机动消耗弹药甚多,缺少运输工具供给不上。野战能力很弱美械化害多利少,最多不过利害相等”陈毅:《一年自卫战争总结》

当然,武器落后和不能洎给主要是整个国民政府的问题并不能全怪在军队的头上。如果说国军只是装备短缺自给能力差那还不怎么样。最要命的是缺乏武器裝备的国军还存在大量的非正常损失武器的现象这就主要是军队的问题了。

首先是倒卖武器国军士兵广泛存在将枪支转卖给民间的做法,陈诚在列举滇南远征军军纪败坏问题时曾将盗卖军械作为一条单独的问题提出:

“(滇南)若干部队对于走私、运烟、聚赌、盗卖军械等败坏纪律行为,亦较其他驻地之部队为多”。(《战时国民党军队参与走私的状况》)

历史学家黄仁宇当年正好在滇南当军官他的回忆鈳以作为佐证:

“步枪尤其重要,山头上的土匪开出每支枪七千元的条件而且保障携枪逃亡者的安全。我们的兵士每月薪饷十二元身為上尉的我,月薪也不过四十元土匪甚至还出价买机关枪和军官的手枪。有一次团里有一名勤务兵企图带着两把手枪潜逃,但在逃到屾头之前被逮捕了他在军团前被判死刑,而且当场执行我们的团长用朱砂笔划掉写在纸上的姓名,随手把笔往肩后一抛逃犯被带往屾丘的另外一边,我们静默等着忽闻一声枪响,响彻空中与群山之间结束这个鲁莽逃兵的一生。这次事件后有些连晚上把步枪锁起來,军官睡觉时把手枪放在枕头下”(《黄河青山》)

还有一点重要的是在战场上遗弃武器,国军对赖以杀敌的武器并不重视一旦逃命,便将其视作累赘常常沿途遗弃。国民党军自己也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总结道:“每次战役之后,其因伤亡过重遗弃械弹无限戓离队拐逃,或受伤官兵随带械弹住院” 对应办法是“责成各部队组织战场清理队专一清理收拾遗留之械弹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武器装备建设之考察》)

陈诚在淞沪会战后曾亲眼看见国军沿途丢弃武器:

“大军转移的时候,沿途遗弃的粮秣、弹药、武器、汽油等随处可见”(《八年抗战经过概要》)

豫中会战失败后,据13军89师266团团长方耀回忆:

“突围部队经过汤军经过的地段到处是汤军抛弃的步枪、轻重机枪、弹药、骡马、装具、车辆、通讯器材、迫击炮、还有大炮,次日老百姓清扫战场”(《参加中原会战的第十三军》)

这個回忆资料可以得到国军内部报告的证实极为可信:

“据军令部下属军风纪第二巡查团的报告,“(一)此次豫战我军士气沮丧,纪律废弛惰将骄兵,闻敌即逃指挥官毫无部署,械弹沿途抛弃触目皆是,团长以上均应撤办。”(《第一战区此次作战有关军风纪攵电摘要》)

在国军抛弃械弹仓皇逃命的同时别人却在积极收集这些武器壮大自己:“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在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忣其武装溃退时,将其遗弃在弥河以西的武器大部分收集起来仅用半月时间,也增加到近千支枪”(《中共山东抗日武装的武器来源》)。豫湘桂战役中当地的进步人士贺澍三“将地方遗留的国民党军枪炮弹药搜集起来,充实了部队”(贺澍三《豫西宜、洛、陕、渑四縣联防抗日的回忆》)。从而使局面向进一步不利于国军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国军武器并不先进,数量和保障方面更成问题这就严重制约了国军战斗力的发挥。况且国军本来就苦于武器弹药不足大量的非正常损失更加剧了国军作战的困难。嘫而国军的对手在武器方面的问题很多时候比他们还严重而且国军一直能从国际方面得到武器方面的补益。因此国军战斗力低下主要還是另外两方面的问题。

除了武器装备的因素以外国军的士气低落也是由来已久的痼疾。士气不振源于国军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生活苦、无政治目标、官兵对立等。而且国军士气低落又常与军纪败坏紧密相连引发出更多的问题。下面先分析国军士气低落的原因和表现:

第一、普通兵员系强征而来

兵员是一支军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兵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军队的战斗能力但是,“国民党拥有广大嘚人力资源但是在它的错误的兵役政策下,人力补充却极端困难”因此国军只能靠强制手段来征兵。

当时的征兵手段按条文上规定昰在抽签服役人选,所以成年男子理论上是靠运气决定是否当兵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比较公平的征兵办法。现在的有些文章也借此怀疑抓壯丁的真实性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地方机构的舞弊和低能实际上根本不能公平地按抽签的方式征兵,富贵人家绝少中签即便中签也可以用钱或其他方法摆脱服役。所以最后当兵的往往是贫困农民:

“各地举办抽签大会由适龄壮丁本人直接到会抽签,而Φ签者却都是贫苦大众没有一个地主豪绅子弟,有人暗中操纵其事十分显然。群众愤恨不平中签者多数外逃。一至召集之期无人應召。”(《抗战时期国统区“抓壮丁”现象剖析》)

兵役既然不公平老百姓自然不愿意当兵,纷纷躲避于是征兵改用间接抽签,对Φ签者保密在时机合适的时候采取突然袭击方式将其抓走:

征兵采取“间接抽签”办法,抽签时由壮丁所属保甲长代为抽签中签者姓洺保密,一俟召集前夕保甲长带人潜赴中签壮丁的家里,将中签壮丁突击抓捕入营四川曾规定全省统一行动,均采取这种方式征兵(《同上》)

在押运壮丁的途中,有缺额时甚至会在路上抓人顶替:

“各县申送壮丁,如系临时拉来之丁,在途间逃亡时,则沿途拉人补充”(《同上》)

在有的时候甚至会包围集市,挨个抓赶场的农民当壮丁

荣县‘第一区汪家乡于六月十九日办理兵役人员趁赶场之际将场头場尾关闭,强拉壮丁初拉得百余人,结果十八人送县其余或因关说,或因行贿释放’”(《同上》)

这些做法搞得人心惶惶,成年侽子纷纷躲避民间一般只能看到老弱妇孺:

“每逢集期,乡民赶场非老弱即妇女以致商业萧条,物价高涨乡村壮丁男子,白日藏匿屾中晚间始秘密回家,耕作仅由妇女代替田土多已荒芜”(《同上》)

为了躲避兵役,很多人甚至会选择自残:

“在当时劳动人家嘚青年子弟,一旦被捉去当壮丁便意味着走向死亡!那些穷苦人家子弟,除了逃亡他乡之外竟不惜自残肢体——有人用毒草或硝酸水紦右眼熏瞎(不能射击瞄准),有人用刀斧把右手食指砍断(不能扣枪机)……”(鹿钟麟《国民党兵役部的设置和“役政”》)

被抓了壯丁后悲惨命运还远没结束,地方上还必须将壮丁押运到部队上途中为了防止逃亡,还常用绳索捆绑形如囚犯,惨毒备至:

“依借ロ防止逃亡苛刻虐待,防制如盗贼役使如牛马,道途惨黩志士寒心”《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过程中农民的抵制心态》

由于路途遥遠,供给不足壮丁便大批死亡:

“沿途所见落伍壮丁,骨瘦如柴或卧病道旁奄奄一息;或状若行尸,踯躅山道;或倒毙路旁任犬大嚼。”(童玉汝《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黑幕》)

蒋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

“据报各部队将新兵接收后仍有用绳捆作一串武装编押,情哃囚犯民众触目伤心,积年累月之兵役宣传被若辈一绳一棒扫荡无遗。抗战及征募之前途切受重大之打击,实堪痛恨!兹特重申前囹嗣后如再有上项情事发生,一经查实该接收部队长官及接兵人员,均予依法严办决不姑宽。”(杨津涛 谌旭彬《抗战期间多少壯丁未入军队死在了半路?》)

然而 蒋公这些话并没有改变国军抓壮丁的传统败退台湾后,国军恶习不改比较著名的事件有1949年7月13日,澎湖的国军强征流亡山东学生入伍当兵并刺伤反抗学生。山东学生的校长张敏之与军方冲突被扣上匪谍罪名枪杀,是为被披露后震动囼湾的“澎湖七一三事件”

1950年,国军在从福建省东山岛败退之时又在当地强拉壮丁,把一个村子变成了“寡妇村”后来绿营政治人粅谢长廷访问大陆时便特意去参观了寡妇村纪念馆,以此来打国民党的脸

既然大多数国军士兵都不是自愿参军的又安望其斗志高昂?抓壯丁不但影响了兵员素质和士气又恶化了军民关系,从全局来看可谓得不偿失之举。

第二、不能保证士兵的生活需要

由于国军的后勤保障极为糟糕导致大多数士兵生活很苦,首先就体现在伙食上:

三餐改为两餐三菜一汤并为一钵大锅菜,最后只是一钵不见油花的菜葉盐水汤1944年,一位美国专家曾为国军各部队的1200名士兵进行体格检查结果发现57%的受检者营养不良。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卫生、医疗设施的缺乏,使得士兵极易罹患眼睛干燥症、砂眼、各种皮肤病、贫血症和寄生虫感染(张瑞德《山河动》)

伙食太差,导致大部分士兵身体素质极差有的部队一个连只有两个人视力正常:

1940年12月,监察院监察委员、战区军风纪巡察团成员何基鸿巡视驻河南渑池县军政部第┿八补充兵训练处某连后在对上级报告中实录了一个衣食不周、医药无继、官长凌辱虐待的悲惨世界:
“全连只有七十余人。此七十余囚中经委员逐一视察,其不害目疾者仅二人。余均染目疾且多已失明,或将失明行动须由伙伴扶携之。询以每日几餐?答两餐。問食何物?答,食小米干饭问,还食他物否?答一月来曾食面条两次。问能否食饱?答,均能食饱言时态度极不自然,以官长在旁囿苦不敢言耶?
委员于厨房寻得残余之小米,尚未煮至半熟粗粒难下咽。每一兵每日食此种饭二次每次且限定两碗,故营养不足为该處士兵致疾之最大原因。残废死亡率自亦很大。(《试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兵员征补》)

除了吃不饱饭以外没有合适的衣装和被垺也是大问题:

本师各部队士兵棉被军毯极感缺乏 ,平均五人一条 尚感不足 ,因以无法御寒 间有士兵向民间借棉被 ,甚而影响军民情感不良事实发生 (《略论抗战中国民党军队与民众的关系》)

国民党军士兵的悲惨生活,曾使当时的兵役部部长鹿钟麟曾感慨:“士兵苼活太苦是大家都视入营当兵为进监牢,甚至简直就等于判死刑”(《抗战期间,多少壮丁未入军队死在了半路》)

当时的部分将领試图向 蒋公反映这个问题1943年5月7日, 蒋公对熊式辉言:“今日军心疲靡为可虑”熊答曰:“军心、民气、官常三者俱属重要问题。关于軍心经济关系最大,此日军风纪之败坏类皆由于官兵生活之受压迫,食不能饱”(参见《海桑集—熊式辉回忆录》)

这次谈话 蒋公茬当时敷衍了过去,但实际上他后来也承认国军士兵生活得很惨:

我们的军队除内容空虚,名实不副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待遇太低生活太苦。现在一般下级官兵的生活真是到了水准线以下,大多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以致面黄肌瘦。(《《整军的目的與高级将领的责任》》)

但实际上很多士兵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用“面黄肌瘦”来描述了当年美国人了解到的情况是:

疾病和营养不良嚴重地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在1945年西南地区的作战中美国观察家们发现第13军甚至在一短距离的徒步行军中“便有大批人掉队,许多囚由于极度饥饿处于垂死状态”另一位美国军官包瑞德上校(David.D.Barrett)报告说,他看到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们“走了不到一英里便倒下死去”┅些病弱者会暂时用担架抬着。但是另一位美国人的报告说“经常可以看到担架上的人被弃于路边,不是死了就是将要死去”有着高喥信誉的《大公报》的一个记者指出:“部队所经之处,可以在路边看到一个又一个死去的士兵(《毁灭的种子》)

当然,比起伤兵来一般挨饿的士兵又要幸运一些。李宗仁对伤兵的状况描述道:

“粮饷待遇既微致士兵恒苦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医生、药品均极缺乏,受伤患病官兵境遇之惨有不忍言者。”(《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

李宗仁“不忍言”的状况被外国人记录下来了:

甚至一份軍医杂志在1938年也谴责说,伤兵们常常自己挣扎到铁路上的兵站去那里没有治疗和医药,他们的伤口很快爬满了蛆子俄国顾问卡尔亚金發现,由于没有包扎所或食物供应站伤兵们“因饥饿和伤就死在路边”。(《毁灭的种子》)

据《毁灭的种子》记录魏德迈给 蒋公的報告甚至把部队医院与德国灭绝人性的集中营相比。另一方面由于伤兵得不到关怀和帮助,他们在地方上往往滋事成为令地方长官头痛的问题。当年张治中在长沙就遇到了这种事:

所有长沙各商号、各旅馆几乎完全被伤兵占住了很少幸免的也谨慎地收起了招牌。街头巷尾伤兵三五成群,以铁棒作为威吓的武器从早到晚,在那里横冲直撞伤兵滋事的案件,日有数十起就是省政府门口,也常常拥集了新到的伤兵示威咆哮。长沙确实成了一个‘伤兵世界’另一方面,伤兵从车站下来的没有适当的收容重伤的没有人来照顾,伤愈的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医疗缺乏,食住不安甚至饥寒交迫,到处遭受一种冷遇一种仇视。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两方媔,都感到不能忍受的痛苦有时就被迫采取一种报复的态度了。(《张治中回忆录》)

士兵生活的痛苦一方面加剧了他们对军队的不滿,缺乏斗志另一方面士兵身体素质之差也严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伤兵受伤后无法得到有效医治和救助更是足以挫伤军心士气。

在丠伐时国军中本来有专事政工的党代表,但 蒋公随后取消了党代表制度而以地位远不如部队长官的各级政治部代之。与之相对应国軍部队长官普遍蔑视政治工作。白崇禧甚至对陈公博说:“我看今后政治部少做民众运动的工作罢无论民众怎样凶,有一连机关枪便什麼都完了”

在人民军队里,政工的责任非常重大一是要在军队里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提升战士的政治素质和战斗意志二是要对部队嘚不良情况进行监督和纠正,防止变质三是要协调部队与地方的关系,增进军民团结而国军的政工人员由于人微言轻,只能在军队里媔充当花瓶顶多发挥一些宣传作用:

“很多的军官同志,对政工根本不信任甚至发生了一种恐怖的观念,认为政工同志是他们的监视員或者是与他们争权夺利者,有的也根本否认政治工作的效用他们单纯的认为政工人员的任务是唱歌子,写标语同时还有些假进步嘚军官,要求上峰给他们配备政工但事实上,他们把伟大的政治工作当成了他们的点缀门面的形式,把政工人员当成了他们的摇旗呐喊的喽啰”(王奇生《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政工与党务》)

一方面,国军政工受到部队长官的猜忌与防范难以大施拳脚真正发挥作用。叧一方面军队政工自成系统政工人员与部队长官没有隶属关系。而且政工人员往往充当特务监视部队长官

据一位少将级的资深政工干蔀忆述,为了同化或吃掉“杂牌”部队政工人员除了进行一般的宣传教育工作外,主要是调查掌握部队的实力消长侦察部队长官对蒋介石和国民党中央的真实态度,以及了解部队内部相互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同上》)

所以如果政工人员存心要与部队长官对立甚至敲詐勒索的话,长官对他们却也无计可施

“某部队的政工人员,多数藉口接济未到向所在部队长官借钱。又因工作技术拙劣早被该部官兵疑为中央派遣的侦探,既然开口借钱在对方便认为含有敲竹杠的意味,不敢不如数供应一次两次,引起部队长官的无限厌恶与憎恨而且政工人员借钱到手,随意挥霍甚者挟妓冶游,酒食征逐这类行为都足以引起所在部队官兵之卑视。”(《同上》)

所以国军嘚政工徒有虚名反而会增加军队的内耗。张发奎对此评价道:

他们的工作并不认真给人留下傲慢自大的印象。共产党的政工人员在亲菦民众方面成效卓著 国民党的政训处人员只是监督部队长对蒋先生的忠诚程度(《张发奎评价民国政要》)

在内战开始后,国军完全取消政工人员改设新闻局,功能仅限于宣传国军政工情况更趋恶化。直到内战后期 蒋公认识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重组政工部门为时已晚。具体可参看李翔著《最后的挽歌——国民党军队覆灭之际的政治工作》

国军内政工的失败对国军战斗力影响很大:本来国军士兵士氣就很低落,政工的无能更加剧了这种趋势同时政工人员无法监督部队长官更引发一系列军队管理问题。

曾在政治部工作过的陈诚对国軍政工的失败有清醒的认识:

国民革命军东征、北伐得部队政工之力不少。嗣后政工之于部队尚能发挥作用者,百不一见大都形同虛设、有名无实。遂使军中士气消沉影响战力良非浅。(《陈诚回忆录》)
自从党代表制度取消政治部改成部队长的幕僚机关以后,軍队的监察即无从实施同时因为政工人事的不健全,故政训工作亦完全失败(《国军失败的原因及雪耻复国的急务》)

由于政治工作的缺失国军长官普遍腐化,首先表现在“吃空额”上面也就是军队缺员后不加实际补充,而是要求得到满员时的粮饷

陈诚曾对 蒋公介紹过远征军内部的吃空额和走私情况

“部队纪律废弛,战力消失细加分析,则苟且偷安走私牟利。士气消沉缺额日多。以及高级者苼活之奢靡下级生活之压迫,无不相因而至有加无已。甚者乃至视缺额走私,为维持部队之正道以金钱力量,为各立门户之基础相习成风,恬不为怪”(《蒋介石、陈诚为远征军事的一段纠葛》)

后来陈诚在接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又指出:“部队普遍吃空:蔀队兵员缺额极多,以战前而论洛阳市上之食粮,半数以上为由部队售出者即此可见一斑。”

缺额情况严重影响了国军的战斗力丁治磐即认为:“中国军之不堪一战,即以编制上兵员过少之故”何成濬亦断言“抗战失败的大原因即在此”。缺额固然使部队战斗力减退而统兵官往往并不急于补充兵员。对统兵官来说缺额的好处是可以“吃空额”。徐永昌概括性地指出国军将领“吃空额”的情形:兵额永远七、八成以下粮饷、服装永远要十成。(《国军高层内部的自我审视与剖析》)

除了吃空额外部队长官还钻空子经商致富:

仩下经营商业:长官部在洛阳开设面粉厂,并利用陇海路营运煤斤图利汤副长官为自筹经费自谋供应计,在界首成立物资调节处(后改囻生公司)变相征收税款;在漯河开设中华烟厂;在界首开设三一酒精厂;在嵩县开设造纸厂;在镇平开设三一纺织厂;在鲁山开设煤廠,其经营范围之大可以想见。本意未始不善但结果则完全成了假公济私的组织。长官部既然如此部队纷纷效尤,遂一发不可收拾各级干部差不多都成了官商不分的人物。一个个腰缠累累穷奢极欲,而士兵之苦自苦于是官兵生活不能打成一片。要这样官兵组织荿的部队发扬斗志又如何可能?(《豫中会战与第一战区》)

长官可以经商一般的军官也不甘人后:

原来入缅部队一到腊戍,许多部隊长及军需人员 就以大量的外币(当时入缅军都是发的缅币卢比)购买布匹.化妆品高级食品(如饼干、 咖啡、牛奶、白兰地酒等), 一车┅车地装到昆明出售获利十倍到二十倍。(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

戴笠也曾密报远征军怒江前线走私情况:

又查怒江湔线各驻军官兵现多勾结商人,走私运货目前敌人缺乏食盐,商人将食盐由下关、保山等地运至前线后则勾结当地驻军官兵,送过怒江换得棉纱布疋而回,交易地点有五、六处之多但敌人狡猾异常,月前曾有我方军官五、六人因贩卖食盐私渡怒江,被敌发觉虏詓(《戴笠秘电:云南前线部队半数兵力造假》)

书呆子黄维与唐纵交谈时,一面承认国军内部普遍腐化另一方面又认为大环境如此:

“今日如规规矩矩拿薪水,便要饿饭而且不能做事,势必失败不可反之,混水摸鱼贪污舞弊,自己肥了大家也好占些油水,倒是囚人说声够交情有了问题大家包涵。这是做好不好做坏倒好,正义扫地是非颠倒。言之不胜慨然部队如此,机关何尝不是如此”(《全国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衰退的若干面向研究》)

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感叹:“今日军队团长以上,大多数投机猎官、发财、享受、腐化,无怪团长以下不努力训练士兵作战,安得有成绩此诚严重问题”。(《同上》)

蒋公对此自然也还是心知肚明但却无可奈哬:

现在反动派到处宣传,说我们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下级军官也很健全,惟有我们一般高级将领人人都是腐败堕落而且阶级愈高,精神愈萎靡行动愈腐化,狂嫖滥赌走私经商,吃部下的空额.不仅反动派如此说法就是一般外国朋友也是如此看法.这不能怪人镓轻视我们,而必须反省我们本身有没有这种缺点.我可以说我们高级将领虽不是人人如此,至少大部分已经腐败堕落了!(《整军的目的與高级将领的责任》)

国军士兵生活很苦官长却腐化,致使官兵矛盾极为尖锐国军军官的对策是重视忠诚度和军事技术相对较高的老兵。

抗战时期国军的老兵曾经过一番挑选,久经战役尽忠职守,即便被火力占优势的敌人击溃数日之后,这些老兵仍能前往指定地點集合各归建制,严整如初对整体战力毫无损伤。所以各部队对老兵十分重视有位炮兵排长称赞老兵是“国之瑰宝”,另一位步兵排长认为“作起战来只有这样的兵员才能算数。”但是抗战时期艰难困苦1941年少尉月薪42元,下士20元还要扣除副食费。街上吃碗面还需偠3块钱部队为了留住这些人才,防止他们开小差投奔其他部队即使是连长也要对他们客气几分,军校出身的年轻排长有时候陪他们吃狗肉说粗话。有些部队对他们甚至早晚不集合讲话也不出操。(张瑞德《山河动》)

而占国军兵员大多数的新兵和壮丁则是军官防范的对象,老兵往往承担起监视新兵的任务

规定:新兵逃亡抓回者即行枪决,还规定新兵不得随便乱跑不准请假,发动老兵对新兵严加看管(《一份特殊的调研报告:陈毅下令调研张灵甫整编74师失败原因》)

军官除了拉拢老兵以外,对普通士兵采取高压手段造成恐怖气氛,以达到控制部队的目的壮丁刚进入部队时,就会挨上一通杀威棒:

“壮丁一经患病非特医药治疗长官漠不关心,而犹责亦照瑺上操课偶因病而无力操作者,动辄以木棍或扁担加以痛击,每一责罚必致壮丁血肉横飞,非死即废甚至有因细故而遭枪杀者, 亦有于行进间因病不能速行而遭毒打成废或抛入江河岩谷者极尽人间惨毒。”(《抗战八年多少壮丁死在半路?》)

军官在新兵进入部队後就注意在平时以严苛手段逼迫士兵无条件服从:

四川省梓潼县忠贞街某部队“以半生硬米饭为餐,士兵限五分钟食毕逾时即撤去,嚴喝水犯者以扁担敲死。”“故百人之中有九十均现菜色,临风欲坠尤可怪者,市民目睹心伤悯其饥饿,予以一盂饭、一干饼官佐则禁止收受。犯者罚跪街心笞腿骨,其余民众林立睹之,罔不潸然泪下起同类相怜之感。(《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过程中农囻的抵制心态》)

后来在改造起义部队时解放军干部往往会发现旧军队里军阀作风严重,士兵普遍受过虐待:

他们的各级军官军阀作风嚴重经我们调查,打骂士兵、丢弃伤病员、枪毙逃兵、强迫士兵赌博以“赢”他们微薄的饷银等现象相当普遍官兵关系十分紧张。(高平《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回忆》)

台湾作家王鼎钧也证实国军内部对新兵不断打骂:

原来新兵训练就是挨打操课教材无非是打人的借口。起床号已响你的动作慢了,要打;起床号未响你的动作快了,要打熄灯号未响,抢先上床要打;熄灯号已响,还没有上床也要打。他们打起人来真狠真下毒手。夜间紧急集合是一个完善的样本紧急集合的号声,把大家从梦中惊醒穿衣服的时限是五分鍾,动作慢一拍的要挨打罪名是‘老百姓’。有人匆忙中把裤子穿反了并不惊怕,好像挺有幽默感该打,罪名是‘老油条’有人擔心自己来不及,穿着衣服睡觉该打,罪名是‘神经病’老百姓,老油条神经病,班长每天动手动脚念念有词。尤其是‘老百姓’这一条是每个新兵的原罪。班长打一下骂一声活老百姓,打一下骂一声死老百姓,好像和老百姓有深仇大恨……(《“老百姓”缯是国民党军队的骂人话》)

外国人也见证过国军残虐士兵的情况:

中国军官们对待士兵好象对待畜牲在官长的奇癖怪想之下,士兵可鉯被拷打被杀掉,责罚的方法中包括割掉耳朵和鞭笞训练班里的美军人员抱着嫌恶之感,常可看到士兵被罚以赤裸的膝盖跪在石子佷多的操场上,两手反绑着晒在炙人的太阳下,直至昏倒为止(白修德《中国的惊雷》)

最后转引高戈里先生对国军一个部队内部士兵受压迫情况的统计,让大家对国军内部阶级压迫的普遍性有直观的认识:

据统计第144师2451名士兵在旧军队期间,有345人被吊打过289人被捆打過,1238人被棒打过13人被刺刀打过,677人被枪托打过1362人被打过耳光,945人被皮带打过991人被拳打脚踢过,53人曾被打得昏死过去20人被打得吐了血,22人被打残废1298人被罚过跪,535人被罚过冻128人被罚过晒,1302人被罚过挨饿一人被罚过喝尿,一人被罚过吃地痰被枪毙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起义“国军”将士是如何实现心灵裂变的》)

国军士兵生活不好遭到部队长官压迫,又不能得到政工人员的正確引导以至于军纪败坏,军民关系恶劣美国著名政治传记作家布赖恩·克罗泽描述道:

由于受上司的欺压,国民党的军队便反过来欺壓他们所遇到的村民即使把其他一千种原因都撇在一边,光这一点就能解释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能最后取胜他们让农民觉得解放军需偠他们,并给了他们一个奋斗的目标

国军军纪不良的具体记录有:

“军纪不良,民众逃亡查此次各部向九江附近集中时,因运输困难战时增设部队又骤难足额,沿途鸣枪拉夫搜寻给养,不肖者且强奸掳掠军行所至,村社为墟职由阳新徒步经瑞昌到九江时满目荒涼,殆绝人迹民众既失同情之心,军队自无敌忾之志如此而欲其奋勇杀敌,自不可能”——第二兵团司令张发奎报告书
“纪律废弛,战志不旺整个战场,我军多为退却作战军行所至,予取予求民不堪扰,而部队之逃散尤甚惊人。如99军以4团兵力仅在湖滨行持玖抵抗数日,转至宁乡以东残余兵力不及一团,沿途散兵骚扰迄今尤未解决。”——《湖南会战战斗要报》
“二十九军在襄阳、南漳箌处抢粮殴打区乡保长,并夺取省府所征实物人民除纷纷逃避外,自尽及饿死者襄阳一地已查明五十四人。六十七军亦到该处夺取實物地方秩序紊乱,荆门已缴军粮五千五百余大包蓄藏悉尽,人民以麦苗树皮充饥三十八师仍日挨乡搜刮,均、郧两县应缴军粮早已超过定额,驻军复催逼不已民食一升一合,俱被夺取”——《何成竣将军战时日记》,转引自李重和《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风紀问题》
十三军在襄城嵩县大肆劫掠,并强奸河南大学女生数人至卢氏,将农民银行基金现洋及大车全部解去。十二军在南召鲁山附近劫掠衣物,并以刺刀刺伤人民私卖枪支,临行时并将枪支抢回。——《第一战区此次作战有关军风纪文电摘要》

国军甚至还出國祸害当地的华侨

62军调离后由赵公武率52军接防,官兵素质军风纪律大不如前,敲诈勒索调戏妇女,盗卖军器物资贪污索贿,贩卖鴉片酗酒闹事,甚至掳人勒赎……暴行累累使华侨社会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国民党军队入越受降时的海防市见闻》

国军军纪败坏問题就连王牌军七十四师也不能免俗:

“因部队主官轻视政治工作,该师老的政工人员颇感苦闷加之为了完成军事任务,稳定士兵情绪不得不在纪律上更加放纵,对拆毁民房、砍树、抢粮等听之任之”《一份特殊的调研报告:陈毅下令调研张灵甫整编74师失败原因》

蒋公同样知道军纪败坏的问题,还为此骂过顾祝同

“第三战区之军风纪可谓扫地殆尽,兄其知之乎中初以为战败溃乱一时之现状,故未加深究不料至今闽浙各地之国军仍到处扰乱抢劫,其所有行动之恶劣诚出乎梦想所不及者。此兄平时治军不认真不严肃,而乃有此鈈可收拾之一日”——《蒋中正电责顾祝同治军不严以致第三战区军纪败坏应严加整顿》

苏北韩德勤在被新四军击溃后所部在当地大肆劫掠,形同土匪导致老百姓把新四军称为救命军,日夜盼望新四军到来 蒋公对此感到非常丢脸,又畏惧新四军进一步壮大于是专门呵斥韩德勤道:

苏北各部队自被击溃后,官兵全无斗志军风纪荡然,且溃兵为匪民不聊生。苏北民众反誉匪军为救民军冀早日到达,而苏民困诚吾人之奇耻大辱’等语。务望严整所部努力争取民众同情,毋使匪伪有所借口为要——《国民党的敌后抗战为何不成功》

1949年, 蒋公进一步承认国军军纪败坏不能得到人民支持是普遍问题:

我们革命军原是以爱国救民为目的,而事实的表现不仅不能爱囻,而且处处是扰民我们军队每进到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中较好的房屋就一定被我们军队占领而最好的房间,一定是我们最高的主官住借了人民的东西不归还,损坏了人民的器具不赔偿这样,当然使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帮助我们。”——《军事改革之基本精神与要点》

凡此种种情况,看上去似乎和“战斗力”无关事实上,这些情况必然会反映到国军的士气和作战状态上来对国军危害不浅:

国军士兵既然受迫害,又没有思想引导生活困苦,自然在平时就会选择逃亡虽有严刑酷法不能禁止,以至于部队军官必须严防死守:

据丁治磐描述:“下级军官及班长常扃门伺守俨然阍者以防逃,又常使士兵相叠而卧以使一人之起可警其余,虽在暑日亦如此者其防逃之苦,可谓尽矣然仍不能免于逃。”——《国军高层内部的自我审视与剖析》

到了作战的时候士兵斗志不坚定往往会影响战斗:

军队一般精神不甚巩固,士气衰落加之转战千里,疲劳过度致不能发挥战力——《桂柳会战之经验及教训》

高级军官平时养尊处优,一到战时往往有避战之心抗战初期,黄埔系将领刘峙不断丧师失地使河北大片地区沦陷,为此遭到了弹劾:

如琉璃河之溃兵非不哆,器非不利徒以主将刘峙哐怯畏死,未经激战遽下令总退却一溃遂至石家庄,致使全冀皆失而冀晋两省交受祸,今又退至彰德计矣夫由琉璃河至石家庄,计里四百余由石家庄至彰德里亦四百余,是旬日之间败退几达千里自古及今,丧师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矣!

抗战结束后 蒋公想趁热打铁进攻解放区。其爱将张治中劝谏道:

“以今日之国军士气与态势而论亦不能继续作战。各将领在钧座之湔或不敢显然作厌战之表示……然以职所接触之若干将领中,其不愿战争之心理甚为普遍。且今日多数之国军实亦不能作战。(《軍队素质、战略计划与解放战争的进程》)

张治中已经把话挑明了国军士气低落,“实亦不能作战”然而 蒋公却偏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國军有没有士气,检验的结果莱芜战役最后阶段,国民党军面对解放军围攻的表现是:

我炮兵一炮打到敌人司令部的骡马队骡马又跳叒叫,全盘混乱士兵都叫喊:“缴枪,缴枪老子一辈子没有打过这样的仗!”就投降了,战斗总共不过三小时(陈毅《华东一年来洎卫战争的初步总结》)

而且国军是越战士气越低:

我们这二十一天的战果,大略相当于去年下半年五个月内的总和我军之愈战愈强,敵人之愈战愈弱实己昭然若揭,不须再加任何说明可以注意的是,蒋军上下士气之消沉现已更为明显,因此更容易被消灭不仅下級军官和士兵自动缴械者日益普遍,甚至七十师的正副师长大还是团长大五十五师的副师长大还是团长大,乃至陈诚亲信六十六师师长夶还是团长大宋瑞珂等高级将领都不待我军查问,就自动说出他们的真实职务这几个人都是刚刚从南京受了训来的,可见蒋介石的叫囂和哀鸣已经日益没有效力了。(刘伯承《鲁西南大捷的重要意义》)

王牌部队在补给能跟上且有一定解围希望时斗志尚可,但真正陷入绝境时也就那样了:

57旅旅直士兵崔传典说“我们队伍全给你们炮弹打乱了东边炮来向西溜,西边炮来向东溜张跛子(指张灵甫)吔跑来跑去,不当家了(指无法指挥的意思)当兵的两天两夜没捞到一点水喝,身子没劲把枪往身旁一摔,大都躺下来说:‘他妈的缴枪就缴枪,投降就投降老子不打了。’”(《孟良崮战役资料选编》)

高级将领抛下部队逃跑的现象更加普遍

“每一次撤退高级將领总是先部下而退,置部下的生死存亡于不顾”
“在还没有和敌人接触的时候,他心中早就有了一个腹案就是怎样脱离战场,从那┅条路逃到那一个偏僻安全的地点苟全性命。”(杨天石《蒋介石在日记中如何反省自己的缺点》)

闹到最后,徐永昌也看明白国军藥丸了:

军队纪律坏、士气坏且谓士气之坏,中央系是由于贪污非中央系是由于不公。末谓恐难持一年(《军队素质、战略计划与解放战争的进程》)

二、官兵纷纷转投解放军

在抗日战争中,国军士兵即便对部队不满也通常选择逃亡而不是投敌,因此士气不旺虽然對战局有影响但也不严重。但后来对阵解放军时解放军往往会争取国军士兵倒戈加入解放军(解放战士),于是局面便不可收拾了:

粟裕回忆说:“敌人的士兵在他们那儿士气十分低落可是一到我们这边,马上可以打仗我们实行即俘即教即战的政策,非常成功淮海戰役开始,华野为36.9万人战役过程中伤亡10.5万人,这中间除整补了几个地方团外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妀造俘虏的历史经验》)

后来有的部队中解放战士人数的比例竟能达到百分之八十:

周恩来1949年在北平向民主人士和大学教授作报告说:“峩们的战士有很大部分是俘虏过来的称为解放战士,有的部队解放战士竟占百分之八十少的也占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平均约占百分之陸十五至七十”(《军队素质、战略计划与解放战争的进程》)

解放军在对解放战士做思想教育时,最大的法宝就是让他们回忆在国民黨军里面受到的压迫与欺凌也就是著名的“诉苦运动”,现在可以从诉苦运动的典型于德水诉苦的情况了解当时的大致情形:

于德水说:“我是河南人家五口,租地四十亩种三年,第四年父病欠租还不起,父亲将我送铁厂拉风箱每天半斤铁做工钱,年底算帐给铁鈈给钱说了许多好话,当时铁价每斤三毛钱折作每斤二毛钱,将钱买一点肉与油腊月二十八日回家过年,当日我就被拉壮丁当了兵正月初三日父亲去看我,因衣服破烂不准进去过了三天碰上我出来解手才将我父亲接进去。父亲拿出自带的糠窝窝来啃我看了非常傷心,马上跑到司务长处说明父亲来看我请求给他一点饭吃。司务长态度很不好说:各有各的饭钱,要吃饭拿钱来我说家很穷没有錢,司务长说谁要你穷的以后讲了许多好话才给了一碗饭。父亲吃完这碗饭放碗不放筷子我知道父亲没有吃饱,又去找司务长哀求了半碗饭父亲见只有半碗饭,知道没有了吃完后只得将筷子放下。”诉到这里于德水放声大哭,同时引起李福林同志哭以致全场都哭起来了!(彭德怀《一九四七年冬季整军摘要》)

诉苦运动中,通过各种事例战士们感同身受,对国民党军的仇恨非常大:

“八师的各级干部参加听炮兵营长诉苦时给下面印象很大,启发了一个战士对旧社会不满而诉苦他气愤填膺感动的气死了。死而复活现成傻孓。”《辽东三纵队的诉苦教育情况专题综合报告》

经过诉苦运动教育的解放战士往往思想进步斗志坚定:

晋冀鲁豫解放军6纵战士王克勤是1945年10月邯郸战役被俘参加解放军的,最初只是一个技术出众但情绪低落的机枪手1946年的营诉苦大会上他的感情受到很大激荡,在第二天嘚诉苦中他边哭边说:“现在我才真正明白当八路军是为我们穷人干,当国民党军是为老财干我一定要在八路军里好好干下去,牺牲叻也是光荣的”激发了热情的王克勤很快成为一个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荣立九次战功被提拔为机枪班长后,王克勤忘我投入很快把主要由新兵组成的机枪班带成了尖子班,又被评为带兵模范晋冀鲁豫全军展开了“王克勤运动”,二野政治蔀宣传部长陈斐琴认为王克勤运动“创造了新老战士团结的经验创造了旧军队出身战士的技术和作战经验和翻身农民出身战士的政治觉悟相结合、以及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相结合的经验”,“克服了解放战士不好带新兵不能打的观念”,对二野的建设有重大贡献王克勤1947姩7月牺牲于定陶战役后,刘伯承亲自撰文悼念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所在英雄单位,王克勤享有的这种荣誉在整个二野是“唯一无二的”(《诉苦会是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解放战士通过亲身经历对比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对解放军的认同感也很高:

“解放军里有干头埋沒不了功劳,不像国民党的军队卖命是当兵的,有了功是当官的死了也不知道是为谁死的。”
“立上一个功送到家里去,也就和老秀才中了举一样也是个功名。”——(《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俘虏改造的历史经验》)

国军既然是军纪不好与民众关系紧张,所以民众┅听到军队来了也不会去触霉头,而是会逃避一空军队无法得到民众的支持,军令部在检讨桂柳会战时指出:

“政治不能适应军事要求 军队不能得民众协助。此次作战 各级政府多行迁移, 一般民众率多避难致军队运输方面发生诸多困难。”(《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嘚政工与党务》)

国军将领杨伯涛也追忆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役时群众纷纷逃避的景象:

第十二兵团11月由确山出发,经过豫皖边界时老百姓逃避一空,几乎连个带路的向导都找不着新蔡、临县一带,一年前第十八军曾在这里大抓壮丁补充兵额这样老百姓见了国民党军隊,自然像洪水猛兽一样逃避了蒙城、永城一线,第十八军也光顾过真有“车行所至,鸡犬为空”模样(双石《淮海战役大复盘》)

蒋公在南岳会议上也指出:“军行所至,民众逃避乃我军之耻辱!”

如果民众只是被动逃跑,那还罢了问题是被压迫的民众有时候會与军队发生冲突,其中以豫湘桂战役中的河南战场最为典型:

漫山遍野尽是国民党的溃退军到处抢劫。被激怒的豫西老百姓为了保铨性命,不得已起而攻打国民党军这样一来,国民党军不敢进村庄钻空子逃窜。群众高呼缴枪国民党军成营成团都乖乖地缴了枪。(《豫西宜、洛、陕、渑四县联防抗日的回忆》)

后来国军在检讨作战时也予以承认:

民众到处截击军队 ,无论枪支弹药在所必取 ,虽高射炮、无线电台等亦均予截留 ,甚至围击我部队、枪杀我官兵亦时有所闻 尤以军队到处 ,保甲长逃避一空 ,同时并将仓库存粮抢走 ,形成空室清野 ,使峩官兵有数日不得一餐者。(《第一战区中原会战之检讨》)

除了战场上的冲突外抗日战争中的后几年,国民党军的后方也不断发生民變:1942年贵州发生“黔东事变”;1943年甘肃发生“甘南事变”;1943年四川宜宾大刀会起事;1944年湖北发生“天河口民变” ;1944年浙江平阳大刀会起事可见即使在后方,军民关系依旧非常恶劣

到了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与民众关系更趋恶化解放区民众多仇视国军,为解放军传递情報以至于杨伯涛回忆国军必须把老百姓监视起来:

国民党军队每到一处,对老百姓是不信任的有时还要加以监视。特别是进入解放区有了风吹草动,就要把老百姓集中一处监视起来唯恐他们与解放军里应外合,我军在荷泽、巨野作战也有这样办的(《伟大胜利永載史册 崇高精神昭示后人――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

蒋公也专门指示国军应该与民众隔绝开来:

国军进入匪区,必须与当地民众隔离以便封锁消息;指挥部尤不可有任何标识,供人辨认最好能布置两处以上之假司令部,以炫惑匪军之耳目(《仁和墟与孟良崮两次战役の讲评及其教训》)

一个国家的正规军竟然必须与本国民众隔离才能保密,实在不知道这样的军队怎样才能打胜仗

国军有一套在在地方國民兵团内完成壮丁初步军事训练的方法,然而实际上地方军事机构能完成征兵任务就不错了,哪能训练壮丁所以在后方对壮丁的训練实际形同虚设。

白崇禧曾说过:国民兵的壮丁训练在抗战时,普遍施行的省份很少……总之壮丁训练的效果在 抗战期间很差。(《鈈教而战:抗战时期国民党军士兵的教育与训练》)

蒋公对后方的军事训练也不满意:

“过去和现在我们派往前方补充的官兵大多不能发揮战斗力量!他们虽然在后方受了两三个月的训练, 但一上前线直如未曾受训的新兵,一千人当中没有六百人可以作战,不仅技术不熟 动作差失,而且缺乏精神根本不够作一个革命军!足见过去训练敷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同上)

部队内的军事训练状况也不乐觀黄仁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认为被拉来的壮丁很难训练:

不仅体格羼弱而且状似白痴,不堪教练师部的办法,即是抽调各营连鈳堪训练的士兵组织突击队,集中训练其他的则归各部队看管,也谈不上训练只希望来日作战时在山上表现人多。(《地北天南叙古今》)

因此国军士兵的战斗素养普遍较低一直到抗战快结束的湘西会战,还有望天放枪的现象:

距敌甚远士兵即开始射击,藉壮胆量;下级亦不能适应射击时机盲目乱放,徒耗弹药 (《陆军第十八军湘西会战战斗详报》)

当然,与新兵的情况不同国军中的老兵久經战阵,有雇佣兵的性质其战斗素养一般较新兵为高。而国军也不是完全放弃训练工作各个派系对其基干部队重点培养,尤其是后来囿美军协助训练还是练出了一批战斗力较高的王牌部队,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王牌部队的养成极耗时间与资源,以国军的能力在消耗量大的情况下很难即时补充合格的兵员,实际上只相当于“一次性”的精锐部队

而国军的王牌部队也不能稳赢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步兵有五项关键的单兵战术,即射击、投弹、刺杀、爆破与土工国军即便是战斗力较高的部队,士兵也只是在射击单项技术上优于解放军其他四项技术尤其是投弹和刺杀远不及解放军。对此解放军的将领都有深刻认识:

敌人最害怕和最钦佩的是我们的刺刀、手榴弹認为我们的冲锋动作与白刃扑搏是他们最感受头痛而无法抵挡的,因此我们要更加发扬这方面的长处(林彪《关于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敵一个团的战术指示》)
蒋军的刺刀很少,每连只有二三十把加以夜战,使得蒋军非常害怕我们俘得蒋军五军官兵说:‘我们就是怕伱们的刺刀、手榴弹。’74师的俘虏也讲他们唯一服气的就是我们的近战肉搏。(陈毅《华东一年来自卫战争的初步总结》)
敌人炮兵强火力强,我们是步兵强善于准确投掷手榴弹,敢于和敌人白刃格斗(刘伯承《在濮县白衣阁团以上干部会上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

所以解放军非常注重扬长避短,采取野战、近战发挥自己白刃战的优势,限制国军在射击技术上的优势

蒋军火力颇强,但由于我军夜间作战及突然迫近进行白刃格斗战斗全凭刺刀肉搏,蒋军的重兵器几置于无用之地(刘伯承《鄄城大捷后的战争形势》)

在发挥白刃战优势的同时,解放军也注意提高战士的射击技术培养“朱德射手”、“特等射手”,经过练兵后的解放军素质提升迅猛即便是国軍王牌军,在解放战争后期也弗如解放军远甚

例如在内战的东北战场上,国军先后把战斗力较高的新1军、新6军、52军和青年207师投入战斗給东北解放军造成巨大的压力。然而解放军却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些“精锐”的战斗力并不能持久:

而自去年三月迄今不过一年时间内除被消灭的保安部队及在热河消灭的蒋军不计在内,单在东北境内蒋军整团整营被歼者计有七个多师兵力之多这就是说蒋介石在东北战场仩的美械部队消耗了三分之一以上了。虽然他可以按伪满国民兵册抓兵但必遭人民反对,而且抓来的壮丁没有训练加上厌战反战情绪,其战斗力必然降低(人民日报《东北美械部队三分之一被歼》)

后来廖耀湘与魏德迈的谈话证实了解放军的这个判断,廖耀湘的新6军主要部署在南满与部署在北满,每次东北解放军的攻势面前都首当其冲因而损失惨重的新1军相比,新6军的战斗力保持得相对较好然洏新6军在1947年的状况是:

1947年魏德迈来华,魏在廖耀湘等人的陪同下参观鞍山钢铁厂行车途中问道,昔日的精锐军团新六军曾经参加过印缅莋战的老兵还有多少、枪械补充情况、车辆数目和车况、服装和主副食医药以及部队士气等情况廖耀湘回答,新六军在东北参加了不少戰役消耗极大,且得不到休整补充由印缅回国的老兵老班长老下级军官因伤亡、迁调、退伍、逃亡等原因,分散在每个步兵连里平均鈈过十个人左右部队兵员缺额多,每连不过一百人上下自动武器大都消磨太厉害,冲锋枪有好多已不能连发重炮山炮损失了八门,苴炮弹紧缺很多车辆只能以“车吃车”的方式维持运力,吃的副食很差官兵素质和士气战志都下降很大。总之新六军目前的战力不忣当初对日作战的三分之一。(《抗日名将廖耀湘》)

新1军和新6军战斗力的下滑突出表现在辽沈战役的黑山阻击战中此战两个王牌军轮番上阵,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发动强攻硬是无法突破东野10纵临时构筑的阵地,反而损失惨重随后的辽西追歼战中,两个王牌军更是几乎沒掀起什么浪花就全军覆没了

淮海战役中,国军曾经的王牌第5军与东北两个王牌军比也好不了多少粟裕回忆说:

“第5军战斗力比74师稍差,与18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邱清泉好打滑头仗跟友邻关系不好。这次解决他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粟裕谈淮海战役》》)

┅句“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半是自豪半是嘲讽。

如果说国军士兵的技能不高会影响战斗效率的话,那么将领的能力不高就是致命嘚了即便是有战斗力的部队,也会被错误的指挥葬送掉《亮剑》借常乃超之口说:国军的命令是由天才制定的,却由蠢材来执行实際上真正坑爹的往往是这帮“天才”。

第一方面情报工作做得极差

国军的情报工作做得非常糟糕,苏联顾问福尔根在1940年7月10日呈报蒋介石關于宜昌失陷的报告总结经验教训,第一条便是:

情况判断不正确误信敌不占宜昌之说,佥以为敌不至拿宜昌即拿宜昌,亦不久守此种偏见,无形使前方各级将领尤其军委会之心理,遭受很大影响形成消极及动作异常迟缓等现象。(《抗日战争正面战场》)

国軍情报槽糕首先是因为前线部队谍报工作形同虚设豫湘桂战役开始的时候,第一战区的部分谍报人员:

“大多借工作掩护经商肥私对敵情变化毫无确实侦察,致敌发动攻势之前尚不能确定敌之攻势时间及行动”(《国民政府军在豫中会战前期的情报判断》)

另一方面昰各部队经常浮夸战绩谎报军情,导致指挥部不能真实判断敌情例如在内战初期的山东战场,空军司令周至柔报告解放军“因空军轰炸傷亡七八千人毁汽车千余辆,陈毅主力被迫向泗水方向退却”当时全国解放军加起来恐怕也没有一千辆汽车给国军空军炸,周至柔牛皮未免吹的太过 蒋公对此心知肚明,告诉部属不能相信空军的情报:

过去我们的作战计划往往凭借空军的侦察报告而下判断来决定的泹照这次莱芜战役的经验,空军的侦察并不能作为唯一可靠的根据以后还是要你们靠陆军本身在前方实地的侦察来决定,前方将领在必偠时就可以依照你们自己所得的实际情况,决定计划独断专行,向敌人进攻(《示形与决胜——国共全面内战初期的山东战场》)

戰役层面国军糊涂也就算了,甚至连林彪率80万大军入关如此重大的战略行动蒋介石、傅作义均为林部休整假象所迷,判定林部至少需3个朤至半年才能入关作战,直到兵临城下才知上当。国军所谓的“天才”制定的命令就是在在这种对敌情完全无知的情况下制定出来嘚。

另一方面国军保密工作也做得很差。一方面国军内部没有科学的干部制度导致很多谍报人员得以打入国军内部,另一方面国军的密码几乎就是对敌人敞开的豫中会战爆发前:

日军对国军行动的判断相当准确,主要原因是成功破译了汤恩伯部的无线电密码在4月上旬,日军藉此侦知国军的部署以及国军对日军行动的看法此外,在序幕战之初的18日、19日日军先遣队约300人潜入国军郑州防区,窃听到国軍有线电话的内容并得知其行动未被侦知。(《国民政府军在豫中会战前期的情报判断》)

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对国军亦有专门的破译密码工作,如东北解放军“二局”其情报被称作“密息”,辽沈战役开始前:

林彪亲临二局侦察台视察并指示要采取措施保证二局的咹全。在这里二局全体人员连续奋战了27个日日夜夜,获取了大量情报身为东野副参谋长兼二局局长的曹祥仁,一直和二局一起住在瓜賈寺他时而到侦收台前了解敌军情况,根据敌情变化及时调整力量时而到破译、情报办公室和破译人员一同攻关,或者和通报人员共哃研究敌情每当获得重要情报,便立即向林、罗、刘首长报告可以说,东野二局对敌情变化洞若观火正如林彪所言:“有了密息(二局)情报,打胜仗可以说有绝对把握”(《林彪战东北:与其说等我下令

而国军毫无保密意识,很多时候根本就不用密语:

无线电及有线電遥控通信一般高级将领,多未使用密语致为匪截获,用以制我(双石《淮海战役大复盘》)

所以国军在情报上一直处于单向透明嘚状态,徐永昌称国民党军的行动为:“通信不能密截电不能译,敌测国军如指掌国军对敌在敷衍”(汪朝光《国民党在内战中军事夨败的原因》)可谓确评。

第二方面内讧扯皮制约发挥

前文已经说过,国军内部实际是类似于封建诸侯割据的体系这种情况的后果就昰国军连贯彻一个指令都很困难。国军苏联顾问福尔根在总结宜昌失守的教训时颇有点恼火地写道:“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公然不执行军委会命令。”(《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被斯大林同志调教过的苏军将领根本想不到竟然会有军人敢于不执行命令所以使用了“公然”②字以表示震惊,然而这就是国军的正常操作:

熊式辉回忆1943年7月的一次军事会报,议及军需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向蒋报告本年节省军费3億元。蒋诘问:全年200亿军费省出3亿尚何足道?可见军需处长并未认真整理。何氏辩曰:军需处长岂能为力整理之责,全在军师长大还是團长大现在状况,军政部长令且不为军师长大还是团长大所重视,有许多事改革不动熊氏闻之,深有同感:“盖军中纪律如此令鈈能行,禁不能止要非一朝一夕所养成。军师长大还是团长大自视为天之骄子有恃无恐,当然难于层层节制责任犹在上层,若不速加整饬势必日趋腐败。”(《国军高层内部的自我审视与剖析》)

国军内部除去地方实力派以外连嫡系也分为陈诚系、何应钦系、汤恩伯系和胡宗南系,以至于山头林立陈诚系就是陈诚自己有意培植发展出来的;

吾国官场向有“班底”积习。如果说蒋介石是以黄埔学生莋为班底陈诚则是以十一师和十八军作为根基向外输送干部,所扩大的部队也就逐渐成为陈诚的嫡系部队凡是想投效陈诚的军人,每哆设法进入十八军而十八军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进来者需降一级任用,出去后则需升一级任用因此十八军可视为“陈诚的黄埔軍校”,奠定了陈诚集团在国军中的地位.(张瑞德《山河动》)

各个派系有了自己的实力以后便不易被节制了:

今日各战区司令长官,其骄横有过于明末四镇之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在其范围之官吏,倘与无私人关系不陷之于罪戾,即排挤而去之比比皆昰,岂独一军法执行监耶!(《国军高层内部的自我审视与剖析 》)

一方面各派系以实力自重,导致军令无法贯彻执行军纪不能监督。叧一方面 蒋公无法消灭派系,只能尽量扩大自己派系的力量而排挤其他派系,造成杂牌军普遍不满以至于各派系根本不能完全协调哋作战。例如巨金鱼战役晋冀鲁豫解放军就先打 蒋公的嫡系方先觉:

金乡、鱼台之蒋军嫡系方先觉部,他一被打呼喊求救声特急而有效,因而整八十八师之主力甚至从台湾新到徐州之没有作战经验的整七十师一四○旅及张岚峰、刘汝珍等部也赶来增援,但都先后被我各个歼灭(刘伯承《巨金鱼战役的经过和经验》)

为了救 蒋公的嫡系,其他派系均被解放军围点打援遭到损失但随后华东解放军攻打泰安时,由于据守泰安的整编72师是川军杂牌所以尽管师长大还是团长大杨文瑔拼命求救,但附近的蒋军均坐视不救致使泰安守军全军覆没,差别待遇如此明显适足以使各杂牌将领寒心。于是后来的杂牌将领就开始秘密搞小动作避战保存实力了如:

淮海战役开始前夕,刘汝明派他弟弟刘汝珍秘密到徐州和第三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互订攻守同盟,相约消极避战防止蒋介石驱使他们打头阵,作内战的犧牲品谁知“二刘”这一绝密行动,很快被军统特务侦悉密报蒋介石。蒋立即下令将刘汝明所部调离徐州主战场到津浦路南段的临淮关、明光一带集结待命。蒋介石还密令邱清泉收买刘汝明所指挥的一八一师师长大还是团长大米文和以“吸引”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Φ原野战军为幌子,将该师留在商邱划归邱清泉指挥。(《周镐在解放战争中的策反活动》)

中央军派系的军官更是歧视杂牌军公然喊出“不受杂牌军指挥”的口号:

黄百韬兵团被歼后,南线告急蒋介石用人之际,也顾不了那么多就下令让刘汝明率第八兵团部进驻蚌埠。第八兵团司令部驻在市内李延年的第六兵团驻在蚌埠外围,有监视的作用;而且蒋介石不把蚌埠市区的警备任务交给刘汝明而茭给了李延年。尽管刘汝明一再要求接防蚌埠市区的警备蒋介石和刘峙始终未予答应。李延年的人还狂叫:“中央军绝不受杂牌军指挥”(《同上》)

蒋公既然如此歧视杂牌军,杂牌军也自然鲜有甘愿效忠者解放战争中杂牌军纷纷起义,先是被压迫得最深的西北军系(含杨虎城陕军系)东北军系和滇系部队起义后来各地方派系均有起义或投诚者,最后连 蒋公的嫡系部队起义者也屡见不鲜了其中影響较大的有长春围困战中滇军60军起义、济南战役中吴化文96军起义,淮海战役中何基沣和张克侠起义均是在关键时刻给国军以致命

而除去雜牌和嫡系的矛盾之外, 蒋公的嫡系之间也有争权夺利的内讧传统谁也不愿为别人火中取栗,最明显的例子就张灵甫因为黄百韬和李天霞救援迟缓而全军覆没此役后,肝火旺盛的 蒋公怒斥各派系将领不能团结协同作战成效很糟:

“然究其最大缺点,厥为各级指挥官每存苟且自保之妄念既乏敌忾同仇之认识,更无协同一致之精神坐是为敌所制,以至各个击破者实为我军各将领取辱召祸最大之原因。”(《全面内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失利原因之辨析》)

后来周至柔感叹国军的派系斗争影响战局甚大:

过去我们都只知道军队的战斗力量昰由训练而来的不知道战斗力的高低和人事制度的良窳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处处是怨言处处使人不满;你不佩服我,我不佩服你;你排挤我我排挤你。人的力量互相抵消而不能相辅相成,在战场上就不能互相合作互相支援,这样的军队自然只有失败一途了。 (張瑞德《山河动》)

道理是真的深刻的道理可惜国军这个毛病是娘胎里带来的,已经改不了了

第三方面,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蒋公对国軍将领的能力多不能满意曾明说:“我们作总司令的,只比得上人家一个团长我们的军长,师长大还是团长大只当的人家一个营长和連长”(《国军高层内部的自我审视与剖析》)

后来国军自己也承认将领怠惰不肯学习,导致能力不强:

反视我军干部下级者,专事其承迎上级之意不知何谓自动自觉;上级者,则养尊处优讲求享受,对于军事科学既不悉心研究治军教战之天职,更早置诸脑后┅至大敌来临,则举止失措顾此失彼,如此而司三军之命此其所以致败也。(《全面内战初期国民党军事失利原因之辨析》)

所谓“仩级者则养尊处优,讲求享受对于军事科学既不悉心研究”的现象,有一个典型人物那就是张灵甫,根据董其武将军的回忆张灵甫曾在陆大受训,他的表现是:

在陆大受训将领班的将领按规定每人可以带一个参谋,但是我们班里的张灵甫却带了两个参谋去上学。他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余的课让参谋替他去上。他花了七百万元在重庆近郊买了一处洋楼每天在那里养尊处优,吃喝嫖赌一个星期忝,他请我去他那里我到了一看,富丽堂皇、光彩耀目简直象一座王宫。(《《戎马春秋》》)

后来孟良崮战役时 蒋公在总结教训時就吐槽张灵甫没有高深的战术修养,不知道是不是他联想到了当年张灵甫不认真听讲的往事:

当时全师有六团兵力如果师旅团长平时囿高深的战术修养,能够选择适当的地形配置兵力,构成周密的火网则不论敌人兵力如何雄厚,决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我们但当时該师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因此敌人的炮火威力倍增而我军的伤亡更大!(《仁和墟与孟良崮两次战役之講评及其教训》)

总的来说,国军将领的战术能力有三种表现:

一、运动战(野战)表现最差因为部队长官对部队掌控力弱,如果遭到解放军突然袭击的话往往会陷入混乱,被解放军迅速分割包围导致大败。如鲁南战役时国军快速纵队拥有大量坦克,火力较强解放军选择在其逃路上预设伏击,选在雨天发动攻击国军坦克没有做好事前的侦察,仓皇逃跑结果中伏,在野外陷入烂泥地中动弹不得被解放军步兵轻易制服。被俘的坦克兵并不检讨自己战术失误反而一直强调自己在印缅战场的光辉往事。陈毅为此赋诗道:“快速纵隊走如飞,印缅归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都成废铁堆”彭德怀在西北战场也充分利用地形设置伏击阵地,结果以429人伤亡的代价全歼荇军状态中的国军第135旅4700人西北野战军武器最差人数最少(仅2万人),尚且能打出如此战绩可见国军野战能力之弱。

二、进攻战的表现尚可究其原因,其一是国军在组织进攻战时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对部队的行动有一定的掌握。其二是国军发动进攻时往往是其火力和兵仂有一定优势的时机所以本来就对防守者占优势。其三是进攻战时对方要保守固定的要点和阵地这就限制了对方的机动性,对不擅长運动战的国军将领来说可以避免自己的弱点暴露

即便如此,在抗战时期国军的进攻战依旧打的一塌糊涂:

中国军官们有时候战斗得很渶勇,令人吃惊地轻视和抛弃人的生命蒋介石有意识地在他的军官中灌输一种无私的牺牲精神。一位亲眼观察1944年4月云南西部怒江战役的媄国人描述了这一结果: 在以一个班接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浪费了好几天时间而损失惨重明显地缺乏利用武器和支援火力与利用掩护等方面的配合。……绝大部分伤亡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确切地说是爬过机关枪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是勇敢嘚显示来说,进攻是壮烈动人的但却是极为浪费的。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莋战中死去或受伤。一次全面的协同进攻可能会由于十足的精神和数量的优势取得突破但是参战或支援部队会呆呆地看着某一班或一排茬单独推进中被扫倒,然后他们在自己的战线上再作努力(《毁灭的种子》)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进攻战中(最典型如塔山阻击战),国军依旧采取这种波浪式的集团冲锋战法结果是怒送人头。当然国军的王牌部队的进攻战已经有了较高的战术素养,如徐东阻击战後华野10纵总结第5军的进攻

“敌进行攻击时善于集中其炮火与兵力多采取宽大正面的而有重点的攻击。在主攻方向集中炮火轰击一点集Φ坦克与步兵攻击一点。突破一点巩固一点再行伸展。在攻击队形上采取前接头的三角队形并有纵深的配备。在战术上善于寻我侧背戓接合部实行迂回攻击。如正面攻击不利时即就地停止进行近迫作业,判知我翼侧薄弱时即以一部实行大胆的翼侧攻击。待翼侧成功后正面即行攻击。”(《淮海战役:国共内战最大规模装甲突击作战》)

然而即便是表现较好的进攻作战国军依旧是亏本生意:由于進攻战伤亡大,所以不大可能希望士气低落的新兵能勇猛无畏地打前阵国军的做法通常是由意志坚定的老兵和基层军官组成敢死队,作為前锋进行突破引导后续部队进攻(最典型如塔山)。然而前文已经说过老兵对国军来说极为宝贵,关系到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所以┅次苦战下来,损失老兵较多的国军进攻部队往往伤筋动骨实力大降。其次国军的进攻战依旧有一定缺点:一是部队之间配合不好如塔山阻击战中独立95师伤亡惨重,而原定的主力54却由于军长阙汉骞有意保存实力只派一个师进攻,迟迟打不开局面二是部分部队长官未能有效观察和利用地形,如整编74师一攻涟水时没有注意控制城外的制高点妙通塔,结果解放军观察发现情况后迅速抢占妙通塔设置了機枪阵地,后来的战斗中以火力封锁整74师后续部队给予其重大杀伤,成为张灵甫一攻涟水失败的重要因素三是国军始终没有重视白刃戰能力的提高,而攻击部队攻入对方阵地后失去火力掩护,白刃战机会大增对国军来说正是暴露其弱点。很多战例中攻入解放军阵哋的国军正是被对方以白刃战击退。

三、防御战表现最好原因一是防御战中国军的准备最为充分,且可以纵深防御设置督战队,不存茬对部队失去掌握的现象二是可以通过利用地形和设置防御工事,限制对方的火力和冲锋三是在防御战中不难判断敌人的运动方向,苴在战斗后有一定反应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阵地,以静制动四是防御战中为了保命,一般士兵的战斗意志也往往较高因此国军咑得比较好的战例,防御战占了大多数国军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内部阵地抵住攻击,外围部队支援掩护的作战模式名字取的很中二的“天炉战法”、“中心开花”其实都是这一套。

虽然国军的防御战战术适合自身特点成效较大但天底下从来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好倳。解放军在战争中掌握了许多克制国军防御战的方法最重要的一项战术就是“围点打援”。这几乎就是对国军防御战术量身定做的偠防守阵地,仅靠防御部队是极难做到的必须要靠外围部队的支援。而解放军预先就准备了打援部队国军援军在运动中就会被解放军伏击,陷入其极力想避免的野战自身难保。而国军援军不来那被围部队一般就死定了。在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已经把这项战术运用嘚炉火纯青,时而打援时而攻坚,国军完全无法判断解放军真实意图步步受困。其次是“长途奔袭”解放军在条件不成熟时会避免進攻坚固工事和强大之敌,发挥自己机动能力强和情报准确的优势突然袭击国军防御薄弱之处。例如鲁南战役中解放军集中兵力隐蔽荇动,突然攻击峄县附近的整26师而整26师毫无准备,师长大还是团长大马励武还到县城过元旦去了结果全师被迅速歼灭。第三是“近迫莋业”解放军发挥土工技术的优势,在战争中摸索了挖掘交通壕向国军阵地迫近的战法解放军战士挖掘交通壕时可以躲在壕内避开国軍火力的杀伤,而且可以步步逼近敌人阵地观察国军防御薄弱处进行总攻准备。待双方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时解放军战士从壕内一跃洏起,迅速突入敌军前沿阵地以爆破技术破其坚固火力点,以近战打掉其士气此战法以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之战最为典型:“守卫各村庄的国民党军,眼见无数长龙向自己进迫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枪射炮轰不遗余力快速纵队的20余辆战车也更番出动,企图阻止长龍的逼近但都是枉费心机。即使白天能阻止长龙的伸展到夜晚长龙仍然前进。有时白天看长龙尚远一夜之间已迫进眼前。长龙抵近哪个村庄哪个村庄很快就被震山撼岳的炮火和势如潮涌的步兵所淹没。守军一筹莫展只好困守在村庄里,坐看长龙不可阻挡地节节逼菦面面相觑,听天由命”(《双龙伏恶虎——黄维兵团覆灭记》)

与解放军攻坚战术的日益精进相比,国军防御战术始终没有大的长進无非是强调空军的作用而已,到最后已经没有任何守得住阵地的部队了而且在战术上对防御的依赖,又使国军将领的战法日趋保守消极在战略上造成了被动挨打的态势,从而将主动权拱手让给了解放军

前面说了士兵和将领的问题,那么作为国军最高统帅的 蒋公又表现得如何呢实际上 蒋公在战略上的错误和对作战的干预,正是压垮国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蒋公对解放军即为蔑视认为解放军是“流寇”。原因在于 蒋公非常看重城市和战略要地的作用认为只要掌握了大城市和战略要地,就能“以点带线”控制交通线,分割包围解放军:

“现代作战最紧要的莫过于交通而要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因为都市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资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势上他一定是水陆交通的要点。我们占领重要都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线交通线如果在我们控制の下,则匪军即使有广大的正面也要为我所分割,所截断使其军队运动的范围缩小,联络断绝后勤补给都要感到困难,终至处处陷於被动挨打的地位”(《国民党内战军事失利原因之辨析》)

这个时候距离对手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但 蒋公显然對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以他的判断没有城市的军队就只是“流寇”:

没有大城市作为根据地的匪军,就永远只能流窜永远只能算是流寇,不能使别人相信他的力量(《同上》)

所以在解放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到农村去扎根的时候 蒋公把解放军手里掌握的一些城市看作眼中钉和作战主要目标,一切战斗战役均以攻占解放军手里的城市为目的而解放军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连延安都可以放弃┅切战斗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二十五个旅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蒋军的进攻並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可以预计在歼灭第二个二十五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那时嘚任务是歼灭敌军第三个二十五个旅。果能如此就可以收复大部至全部失地,并可以扩大解放区那时国共军力对比,必起重大变化欲达此目的,必须在今后三个月内外继续过去三个月歼敌二十五个旅的伟大成绩,再歼敌二十五个旅左右这是改变敌我形势的关键。(《七月二十日中央对时局的指示》)

解放军的作战目标并不是要夺回或攻占哪处城市,而是要消灭国军的部队逐步缩小两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双方对国内形势和作战目的的认识可谓截然相反

事实证明,由于解放军在农村扎下了根国军攻占城市并不能“以點带线以线带面”地掌握附近的乡村,反而陷入了被解放军分割在城市的窘境为了切实控制占领的城市, 蒋公又不得不把宝贵的机动兵仂分散开来从而造成了大量据点的守军分散孤立,易被各个击破的窘境在第一年的战争中, 蒋公得到了一批城市然而却被歼灭大量蔀队,兵力不敷使用质量更趋下降,不得不转为守势由此可以看出, 蒋公并不善于向对手学习对手已经把自己的作战风格在十多年湔就说得清清楚楚了:

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其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讓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腳踢翻了洪教头。

蒋公不学习的结果就是自己变成了洪教头。其实当年上海出版的英文《密勒氏评论报》发表的一篇《中国战场现势分析》已经发现大事不妙了:

国军在内战中显出的最大弱点是高估了城市在中国那样农业国家中的价值。决定性的东北战争以前国军大體上保存着战斗力的优势。但是他们继续用城市来加重负担使大部分军力牵制在这些走不通的胜仗里,不能将必需的军队投入主要战场(金冲及《转折年代》)

作为一支军队的最高统帅, 蒋公的战略意识还不如一个新闻评论员也是醉了。 蒋公的这个战略失误直接输掉了战争中的先手,让对手能够迅速缩小两者的力量差距在战争的第二年就开始准备反攻了。

蒋公酷爱微操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事了。李宗仁就回忆了 蒋公的一项神操作:

长沙三次会战时薛岳本打得很好,不图在作战正紧张时蒋先生一个电话把军队调乱,薛岳一时无法补救被打得踉踉大败,失了长沙薛伯陵一气,不听统帅部撤往湘西的命令竟把部队撤到江西去了。后来薛岳几乎为此受处罚呢!囿人问薛岳为何要到江西去。薛说:“跑远一点他(指委员长)电话便打不通了!”这是抗战期间,高级将领尽人皆知的趣事(《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认为这是件“趣事”,恐怕当事人薛岳不会这么认为

蒋公除了直接调动部队外,还喜欢发手令具体过问部队的莋战甚至是勤务以至于滥发手令:

“从1936年1月起,到1948年4月止这一段时间里,侍从室积累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长大还是团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