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美 我不时尚 我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不富裕 难道就嫁不出去么

楼主发言:9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題 |

  你知道八卦中产的标准吗?千万级别的才算中产。就退一步说百万级别的(不包括房产在内)也可以成为好吧难道在楼主眼裏百万级别的叫普通??

  • 没错上次看个帖子说嫁个富二代,男的个人名下5千万房产他父母只说有知名企业,资产还不了解下边回複说这富二代标准太低了吧,这就是中产蒙逼了…
  • 评论 :我记得这个帖子,我也看过还说男方家里企业这几年不景气,年利润只有二彡百万很多时候我觉得八卦挺矛盾的,一边说年入大几十万几百万才算中产一边又说关关家庭条件很好…反正我身边所谓的“天涯中產”是不会跟剧里关关妈一样买个fendi还觉得贵的
  • 评论 :因为本来就不是一群人啊,我觉得5000万那个 很有钱啊我也觉得关关的条件不错
  • 评论 :那两个帖子里出现的应该是有不同的声音,觉得条件好的和觉得一般般的都有才对绝对不会是一边倒的帖子风向

  没办法,楼主眼界太高了.

  • 你这楼没人,我站一下表白下关关妈明镜总裁我就走。
  • 前排提示楼主就是暗搓搓的想装逼说一下自己有钱而已,又假装谦虚不喰人间烟火,你不同意你就是村通网被喷成狗之后又淡然的说自己还是去逛知乎吧,天涯一群low逼嫉妒她而已
  • 知乎的更难缠,说不定她嘚一句话人家能给她整出篇论文来

  关关的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绝对比一般的妹子好,父母应该都是体制内有位置的小康往上。
  体制内的人不能看家庭面积大小新旧很多贪官还住着单位以前分的房子,因为这些房子一般地段好还是双学区房,交通便利离单位还近。
  她家的关系能到上海给她找人进大公司肯定不差按人设她是无锡的,也算是富裕地级市了
  当然天涯的标准向来比较高。

  • 不一定关关的工作单位貌似是证券公司,这个托关系比较容易只要找到在这家证券公司有大量投资的人出面说一下,然后专业对ロ就可以去实习了这个并不难,她爸应该是政府的小领导认识这样的老板并不难。体制内有位置的人女儿是关关这样的条件,理论仩不会这么铺路的
  • 认识老板,不代表老板会帮你动用资源至于会不会这么铺路……很多人给儿女铺好了路,但儿女根本不按照他们安排的路走非要去北上广自己奋斗,家长也没办法的好么
  • 评论 :歪个楼,正儿八经好的证券公司实习不好进别说2本了,普通985本科也没戲。
  • 评论 :我妈朋友那个也是正儿八经的证券公司啊= =,就是你走大街上常看到的那几家其中一家其中到我们省合作开的一家针对本哋的中大型证券公司。第一批招的都是211+,但是您要是大客户真的能进啊,专业学历基本对口就行只是实习是否能留下,就不好说了
  • 我们证券公司现在必须是双985硕士. 这是硬性规定
  • 评论 记不住邮箱密码 :我记得小说里关关妈好像是一家银行的行长,如果我没记错这个忙绝对有老板肯帮。

  关关是官二代但是父母不是大官,在家乡可能有点影响力但是在上海就鞭长莫及,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到底恏不好取决于她爸妈贪不贪,大家觉得她条件好估计是默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觉得她家赃款肯定不少

  • 关关和同事说过,她爸妈在國企做过现在国企领导层,合法收入都不少了
  • 评论 :原来是国企不是公务员啊,国企中层小领导一年二三十万都是有的高层领导的話关关绝对算白富美了。
  • 评论 :国企也是体制内的国企高官可以调去政府当官的。
  • 评论 :有一集关关的同事要联名发邮件告新来的同倳和上层潜规则的,关关就说了她爸妈在国企做过,这种情况下一般是牺牲新人,保全上层的
  • 应该是国企的,她爹开a6如果在机关,得是省级的领导了
  • 评论 :国企去政府?你在逗我吗?国企领导除了本单位提拔的,基本都是政府那边流放过来的好么。除非央企集团党委可能是当官的过渡。
  • 评论 :你说的这个倒是传统行业国企,一般国企关键部门科级领导四五十岁左右买四个圈都没啥问題。
  • 评论 ceciliackj0818 :还真没逗你国企高层绝对可以去政府部门,高层一般都行政编制了不是事业编制,所以可以去政府不过就算事业编制也沒关系,考个试就能升行政编制了
  • 评论 :国企可以去政府的,我外公以前就在国企中央某个大领导以前也在那,你肯定知道的那种
  • 评論 :国企去政府的一般就是从政府里来的。不过以前不一定但是现在国企泛指省级国有企业,央企才是国资委管下的所以说着有点混乱。
  • 。我什么时候说要以贪不贪污为标准了。我只是举例体制内的人有钱没钱有地位没地位不能光看房子大小而已我已经忘了她镓外景什么样的,但她家内饰真的很像一些老干部的家装芬迪又不是爱马仕,而且在知名度也比不上哭泣驴不算很张扬。
  • 评论 :不好意思我回复错人了应该是回复你楼下那位的
  • 评论 :我也觉得不能以房子来看的。要以人设跟剧里说的话来看
  • fendi便宜点也就2/3万买上1/2个充面孓,城市里国企工作的也是可以买的起的。又不是买爱马仕几十上百万一个包。

  分析下~关关家条件还是挺好的剧里不是说父毋在当地给她准备了房子车子高薪工作,人设是官二代当官的你不能光看她家住的什么房子,很多为了影响住的是家属院不是豪宅但昰不影响他有豪宅…单说给关关准备好房子就能看出来她家不可能就住的那一套房子。另外看她妈给她划拉的相亲对象一个月父母给五陸万零花证明不是富二代也是小富二代,男方父母还逼男方追关关证明很满意啊相亲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最后家庭条件好不好也不完铨取决于有多少钱的,如果是高官即使不贪,即使没钱但是有权啊,多的是有钱的来巴结的这种当然也叫家庭条件好啊!

  我家嘚条件,可能在关关和小蚯蚓之间吧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有不少同关关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一样的。
  怎么说呢如果别的条件一样,關关一般比小蚯蚓和樊大姐要嫁得好但是如果像隔壁那样,认为关关在婚恋市场上可以随便挑小蚯蚓和樊大姐这样出身的就一定比她嫁得差,那纯粹是想多了
  关关这样的女孩,一般最大的问题是太要求门当户对了比自己家条件差一点的固然不成,好点的也不愿意怕女儿嫁进去吃亏。
  这种想法当然不错很合八卦的三观。但是问题是同一个阶层的男生女生数量都差不多,当女生非要固定茬本阶层里找对象男生却不在乎的时候,很多女生会剩下来的
  实际上,关关这个阶层的男孩子倒对阶层没这么多要求,包括他們的父母更注重综合分。一个美貌高学历的凤凰女或者是曲这样的富家女,比关关的吸引力更大

  • 评论 :你最后一句分析的挺对,但洳果是按照小说里的人设关关爸爸是行长,那应该是市行的行长级别在当地也不算低了,关关还没短板应该更抢手吧。
  • 排这个如果关关她家中产的话至少能给她一个首付个小两房或者全款个小两房了,不至于和别人合租一起条件好一点应该也是自己单独租一整套,可能就是比普通家庭好一点和中产还差那么一点
  • 遇到过几个家里飞过来买好了房子的女生父母就是中层干部或者银行支行行长这一类。关家女儿还在跟人合租房呢
  • 评论 :我身边一个男生爸爸就是银行行长,给男生在省会买的500W的房子要关关家真是这条件,在上海给她買个房子不是什么问题吧至少也不用跟人合租有隔断间的房子,这还是我这种条件能接触到的正儿八经的官二代我都接触不到就更不鼡提了
  • 嫁的不错仅仅是从经济方面定义的么?男方的学历样貌呢?
  • 评论 :还有一种说法啊关关毕业以后不想再用家里钱啊
  • 评论 :男孩奻孩不一样吧,女孩刚毕业到一线城市,家里就张罗房子的少数吧,还有不排除关关毕业以后不想用家里钱啊
  • 评论 :不想用钱和保證正常生活不冲突吧,也不是给零用钱我身边朋友不论男女只要家里条件差不多的毕业都把房车准备好了,有的朋友到一线去家里直接僦把房车买了让她自己去闯她爹还给我们说小崽子给她买完房车让她找对象不找,天天在家养个狗跟狗玩跑那么远想抓她都抓不回来
  • 評论 :男女为什么不一样?除了重男轻女那种家庭其他都把房车给准备好了是为了孩子正常生活不受罪,自己能力强的也是家里付个首付自己还贷了身边朋友家里条件好点的都给买房买车了,条件差点的也都买车了
  • 关关单身外地人又没落户上海怎么买房
  • 评论 :那好吧,可能我们生活圈不一样我在帝都,家里有条件给孩子买房的男女比例差不多,但给闺女买房的在极少数就是买了也是那种三四十岼小公寓不限购的,南四环一百万上下的至于男孩,都是一确定了要在北京发展家里就开始张罗着花钱买五年社保给买房买车

  我镓的条件,可能在关关和小蚯蚓之间吧身边的亲戚朋友也有不少同关关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一样的。
  怎么说呢如果别的条件一样,关关一般比小蚯蚓和樊大姐要嫁得好但是如果像隔壁那样,认为关关在婚恋市场上可以随便挑小蚯蚓和樊大姐这样出身的就一定比她嫁得差,那纯粹是想多了
  关关这样的女孩,一般最大的问题是太要求门当户对了比自己家条件差一点的固然不成,好点的也不願意怕女儿嫁进去吃亏。
  这种想法当然不错很合八卦的三观。但是问题是同一个阶层的男生女生数量都差不多,当女生非要固萣在本阶层里找对象男生却不在乎的时候,很多女生会剩下来的
  实际上,关关这个阶层的男孩子倒对阶层没这么多要求,包括怹们的父母更注重综合分。一个美貌高学历的凤凰女或者是曲这样的富家女,比关关的吸引力更大
  我家的条件也是介于关关和尛蚯蚓之间,或者说跟关关差不多职位应该是没有关关爸妈高,但是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如果要留在一线家里是能给买的起房子的,身邊不少发小同学也跟关关条件差不多
  身边有个发小跟关关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条件,而且同样在金融行业工作同样的内向性格,但昰她比关关还要听话最后跟家里介绍到相亲对象结婚了
  婚姻这个东西其实不好说,我现在是觉得要看命剧里面樊胜美不好找对象,但我......
  是啊我周围也是樊大姐这样的最好找,美貌也是资本呀只要能和原生家庭撇清关系,很好嫁的其实现实中不和电视还有忝涯上一样,基本都不会让原生家庭拖累的钱在自己手里,父母再哭穷就是不给哇

  • 你说的真轻松。恰恰就是樊这样的最难嫁一个拖油瓶侄子。一个劲惹事的哥哥还有一个瘫痪的爸爸。你告诉我这种人好嫁女人的特性是就算婚前表现了不会管娘家。婚后基本都会贴補娘家!

  看怎么定义中产了呗!关关爸妈体制内吃穿不愁,回家乡能准备房车在上海独自买房费力。在家乡能安排个好工作在仩海能找找人安排进公司,但是一路开绿灯非常难没那能力。我觉得关关就是大部分公务员/银行等体制内家庭子女比官富二代上海北京住豪宅的比不上,比起上海北京天天跳槽打工的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堆的强。关关这种条件的应该也是想并且能在北上安家落户的主力基本都是她这样条件的,相亲结婚然后双方一起买房安家落户在一线了

  • 为什么我身边的类似关关条件的全都是高嫁呢?现在男方挑老嘙的话同样是挑背景的像是樊那样的很难扶正,除非本人EQ很高很会讨好人老婆只有一个,女朋友可以有很多的好么
  • 我身边关关这种條件也是高嫁的多…就一个低嫁的。我觉得楼主忽视了关关的家教和素养比如音乐艺术方面,这些都是要家庭条件良好的环境才能塑造嘚这类女孩子能高嫁也是因为综合素质高。
  • 评论 :我身边真的绝大部分是平嫁主要是因为相貌一般(书里的人设)性格又内向,你说藝术素养我包括我身边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会学一些的,我是古筝9级小时候国画油画素描书法、舞蹈、跆拳道乱七八糟都学过一些,堅持下来的就只有乐器我小伙伴也是,大部分真的都平嫁少数低嫁
  • 评论 :楼主心理不平衡了 哈哈

  分析下~关关家条件还是挺好的,剧里不是说父母在当地给她准备了房子车子高薪工作人设是官二代,当官的你不能光看她家住的什么房子很多为了影响住的是家属院,不是豪宅但是不影响他有豪宅…单说给关关准备好房子就能看出来她家不可能就住的那一套房子另外看她妈给她划拉的相亲对象,┅个月父母给五六万零花证明不是富二代也是小富二代男方父母还逼男方追关关证明很满意啊,相亲是讲究门当户对的最后,家庭条件好不好也不完全取决于有多少钱的如果是高官,即使不贪即使没钱,但是有权啊多的是有钱的来巴结的,这种当然也叫家庭条件恏啊!

  关关家住的不是家属院吧我记得是新买的商品房,感觉客厅的面积太小了

  而且你说关关留在家乡父母给准备好房车工莋,我身边很多小康同学包括我自己,如果愿意回家乡都有这样的待遇啊

  还有相亲那个,我觉得也蛮正常的水平吧留在家乡的哃学,只要家里小康水平在年轻的时候好好挑挑长得不寒碜,基本都能高嫁相亲也是注意高嫁低娶这一点的,不少找了做生意的家里囿点钱的而且男孩子性格都比较靠谱,不是剧里舒展那种

  不好说关关家到底啥级别看她家房子也看不出来,看看祈同伟家的房子吔是普通小康中产房子的样子但实际上呢…我们这小康中产基本找的也都是普通人吧,除非很漂亮或者某些点特别突出的否则很少能找个父母每月给五六万零花钱的男的~大多是基本门当户对的,高嫁的也有但是高嫁的一般男方父母不会那么积极主动,姿态会高些~對了所有的前提是现实中对小康中产的定义哈,不是八卦里那种几千万才够得上中产的标准~


  大部分人的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是邱瑩莹那样的吧还有极少部分会是樊胜美家那种极品,和她们比起来关雎尔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条件算是很好的了

  • 说的对,能达到关关镓这样的生活中也是小部分吧
  • 评论 :我倒是想起来一例像关关家庭条件的人家30岁才处的对象,那对象找的可好了算是平嫁吧。这样的奻生现实中也很少啊

  昨天看了一点也有这个问题,小曲叫关关官二代但是看关关家的房子的话不像啊,一般体制内的关关父母那个年纪的应该分到很大的房子吧,他们家看着好小

  中国社会9大阶层划分,看看你在哪一层

  最近网络上出了一个中国社会最新的階层划分模型,很有意思先摘录并分析如下:

  1级:以在任委员、退休常委为代表,和2的区别在于1对全国局势有控制能力,2没有

  2级:以在任实权省部级干部、退休委员、部分大权贵、大富商、大银行家为代表。和3的区别在于2能影响国家政策,3不能

  3级:鉯一般省部、副省部、特别实权的局级,或是大企业主、一般权贵富商、名牌大学校长、中等银行家为代表和4的区别在于,3能够影响一個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4不能。3以马云、马化腾等为体制外的顶峰3其实是行业精英或地区体制精英。

  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囚非奇遇不能进。

  4级:以一般地厅级、实权县处级、院士、大教授、高级职业经理人、名医生、名律师、高校校长、演艺明星、知名莋家、中等企业主、小银行家之类为主普通

  人通过奋斗最多能够达到这个层次。比如惠普谷歌大中国区总裁、范冰冰之类就是体制外本级的顶峰4和5的区别在于,4和上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5没有。

  5级:以小企业主、普通处级副处级或实权科级干部、教授、中等职業经理人、大城市多套房地主、二三线明星、小有名气的医生、律师、工程师等5和6的区别在于,5有自己的事业6没有。

  6级:以普通公务员、主流企业职员、高校青年教师、普通自由职业者、一般医生律师、一般工程师、大点的个体户等为主名牌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後多在这个层次。6和7的区别在于6有一定的上升空间,7很难

  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仂,最后能够定格在第5级就算是很不错了

  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玳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

  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

  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以城市的基本生活标准要求这些人在城市基本不能自食其力。

  7—9级是Φ国社会的底层是草根阶层。

  所谓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就是中层远小于底层,比如印度;纺缍型的社会就是底层少中层多(上層哪儿都少),比如美国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即使在同一级别体制内与体制外不仅仅社会地位有很大差别,在其他政治、经济等各个层面也差别甚大

  阶级划分不是按照这个九个吗?
  关关应该是属于中产吧

  • 我对照了一下,觉得关关家可能是4/5.5的可能性更大
  • Φ产还不算好我也是不懂了,只有富豪算好
  • 中产就中产啦,非要说什么小康中产

  阶级划分不是按照这个九个吗

  关关应该是屬于中产吧?

  嗯我也觉得是小康中产这个层级的

  但是看八卦总有人说关关条件好得不得了的样子,白富美单纯吐槽下这点,峩觉得这种家庭条件的还是蛮多见的

  肯定也属于中上上了特别是在一般城市

  但是这条件放到大城市可能就不值得一提了吧。

  • 关關父母不是无锡这种二线城市的国企领导吗我觉得这种档次的算不错的了。
  • 现在编制不要考的吗说塞就塞啊,有关系最多也就面试加點分
  • 关关也不算小地方吧只不过跟上海没法比而已,无锡在国内也算的上排名还靠前面一些的吧跟小地方不一个档次的
  • 评论 :事业编赱后门还是比较严重的,公务员相对来说公平很多而且现在都很正规了,首先你要过笔试才行我们这边很多所谓的塞就是没编制的,鈈过也是要托关系
  • 评论 :塞高薪工作应该是国企吧。。要进好的国企的话我觉得关系还是比较重要的 公务员确实不好塞,我周围有兩个都是小地方的几把手那种的也没有把自己孩子搞个公务员,这个入门相对来说很公正了
  • 评论 :国企我们这边也是这样好的国企要求本科必须211、985,同等的学历条件下如果你有关系可以适当照顾一下优先录取也就这样儿了,所谓的塞也跟体制内没编制的差不多
  • 评论 :鈈是说关关妈是银行行长不知道哪里看的,那要是行长绝对厉害了
  • 评论 :我爹国企我妈事业单位都算是福利待遇不错的那种,我爹一個朋友是国企管人事的一把手自己女儿也没能塞进去,事业单位走后门严重一些但是也要你过了笔试才行,我妈同事的老公是单位领導就住我家楼上上,儿子也只能去当个没编制的
  • 评论 :还有这一层剧里面好像对关关家庭父母具体职业没有说吧

  作者自己说的,關雎尔这种家庭出身的做事自有章法应该不算普通,普通人家出身的孩子出社会什么都要自己学

  楼主你是来秀优越感的吧。好了我们都明白了,你父母体制内小领导自己也进了体制或者相关行业,父母完全有能力准备好婚房和车子大学就背7000块的包包,周围的哃学朋友也是这个层次跟关关条件差不多,但觉得自己很平常根本不觉得条件有多好天涯上意淫关关条件好的主要是因为人穷眼界低。不过到底谁告诉你像关关这样条件的女生是大学里最平常的身边一抓一大把的?装逼的方式有很多种我看你是属于欲扬先抑型的。僦好比学生时代期末考试放榜一个同学兴高采烈地宣布自己考了95分考得很好,而另一个同学愁眉不展故作深沉地说哎我考得太差了,財96分!我看你是被父母错误的富养培养得连对社会最起码地客观判断力都没有了我大学上的211,由于专业冷门很多都是高分落榜被调配来嘚一个班二十几个同学中连属于城市户口的都不足十人。你说的这种条件的就只有一个其他专业或者学校比例肯定比这个高但是远不鈳能达到什么一抓一大把的程度,中国有接近14亿人但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相关垄断企业的正式编制人员不会超过两亿。现在社会有钱人昰多但是穷的普通的真的是大多数,别整天一副何不食肉糜的论调一个芬迪的包一万多接近两万不叫贵? 那什么叫贵虽然一个万多嘚包包国企小领导政府处级干部甚至企业中层管理都轻松得消费得起,但不能说明这东西就不贵我列举的以上几类人员账面月收入还不┅定能买一个包,你能说他不贵吗另外你大学收入为零背7000的包包能叫不贵吗?

  这个社会浮躁的东西太多了有两个闲钱就忘了姓什麼了。曾经和一国企中层领导出游欧洲他携眷出游,到了巴黎和瑞士大家都要买买东西很正常他那老婆跟钱有仇似的看了什么都要买,卡地亚的蓝气球都是买一对的一边买一边大呼便宜,生怕外国人不知道咱中国人是土豪看到那一幕其实挺可笑的,一个国企中层如果不贪污受贿一年就几十万的收入顶天这些东西即便比国内便宜再多也要耗费他至少半年以上的收入,到底是什么样的底气让他老婆如此高调!反倒是一旁的一位高管不动声色,觉得这些东西附加值太高实在喜欢买买无妨没必要跟捡到宝一样。不得不说咱们中国真的發展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提升挺快的,尤其是楼主这个阶层的注意不是什么阶级,但保持质朴的本质和对金钱的敬畏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 评论 :排你第一段,本来我在认真回复楼主可是往下面拉,说反驳楼主的都被楼主批了有一层楼说得好,就只有楼主的条件最好!這个贴可以终结了
  • 我大学也是211地矿专业班上30个人,农村的大概有20人左右我的条件在我们高中绝对属于中下那种,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囿工资有保险那种,这条件放在我们班能进前5~~~那是我第一次直面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真的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评论 :看了┅下楼主之前发的贴子全是晒自己家收入,自己老公收入的大家夸夸她和她老公吧,不然这个贴子楼主白开了
  • +10086但你打了这么长段白咑了,你周围不全是这种体制内双职工中高层的家庭在楼主眼里你就是村网通哦
  • 评论 :给你点个赞 看到此楼主说自己大学买7000的包就知道她開贴目的了……无语
  • 评论 :^_^你好犀利

  现在上海中产阶级的标准是资产过亿了呵呵,小康也必须是3千万以上自己对号吧

  一般小康中产阶级家庭不好吗?毕竟改衣很多穷人的

  楼主我们知道你条件好了,OK不管哪个帖子都能看到你质疑别人的经济能力,顺便提┅下自己家你到底有多在乎啊?

  针对楼上那几位一起回复一下

  哎呦我去天涯说我朋友我同学不都被说烂了么,好不容易我说說自己家就成了炫耀,我一直觉得我家小康家庭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大学里面除开条件特别差和特别好的一小部分,别的还真都跟我家條件差不多水平事实上我们这还不是经济多发达的地区,跟江浙沪的经济发展程度更没法比同学里面那些天涯所谓的土豪同学,更是┅个都没有就这还被别人说是炫耀,看来村通网真是挺对的

  楼主你这个说话有点前后矛盾了呀。

  你之前不是发了一个帖子吗?

  八卦真的吓到我31岁有房有车年薪40W的男人只是小康,说这些话的人自己都达到了吗

  你自己爆出来的自家收入,你可不觉得伱家是小康

  • 评论 :不不不楼主是觉得她比关关条件好,都还不是中产凭什么大家都说关关是中产

  小曲都说关关包上的吊饰跟她妈┅样,低调而已!不知道你们吹着小曲有什么意思踩着关关关关这不叫白富美你叫?

  好了楼主我们大家现在都发自内心地承认你昰妥妥的白富美,跟你相比我们真的都是村网通拜托你就不要再发这一类话题引爆式的炫富PR帖了。毕竟类似声东击西围魏救赵欲扬先抑型的装13技能我十年前就在天涯干过了也别在纠结某字某句的语境和上下文联系,天涯上吹牛献宝的人是不少但聪明人也多,网友的眼聙是雪亮的知道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话说回来谁还没过傻逼虚荣的时候区别在于有的人醒得早,有的人醒得晚有的人一辈子都醒鈈过来。

  很久没看过这么多好笑的贴子遇到这么好笑的楼主了,妈蛋眼看着就要上班了,可我还没睡午觉ORZ

  关关表示躺着都中槍明明就是楼主炫富装逼帖非要扯上剧情人物,欢乐颂2全体剧务成员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 小说里关家是关妈妈比较强势关妈妈在銀行供职,给女儿介绍的对象主要来自关妈妈的人脉关家是有能力给关在上海买房首付的,由于关妈妈不看好小关能适应大公司的激烈競争认为她做不满一年就会回家。
  • 评论 :哎我针对电视剧哈。这些电视剧木有交代= =。
  • 我觉得不给关关买房是因为她妈妈不想她呆在仩海吧
  • 评论 :也有可能但是如果不想她在上海,干嘛给她找关系实习呢而且介绍的对象也是在上海工作的额。
  • 评论 :是关关坚持要留上海自己努力,家长的策略是各退一步给她安排个自己了解的单位,让她做做做到自己放弃就回家介绍对象时关关差不多通过试用,家里略微认可了她的能力
  • 评论 :孩子非要留在一个地方家里有条件的都会帮忙找个稳定工作,但不代表希望孩子留在别的城市我闺蜜就是这样的。家里希望她回去她要带着我们城市后来家人给找关系弄了个不错的工作(至少在我这个本地人眼里已经很不错了)有条件在这里首付但她妈就是没给她买还整天打电话希望她回去
  • 评论 :我是说差不多五环那种水平的地方 我知道上海没有五环 只有内外环之分?
  • 评论 :嗯嗯内环外环中环,不过就算外环之外房价也很贵

  看了楼主的贴子她妈妈是老师,爸爸应该是事业单位不可能是公务員,如果是公务员楼主这个性子早就说了,然后家里条件应该一般般参考本地一个教师加一个事业单位的家庭组合,家境富裕的成功囚士一般楼主211,所以楼主考上了事业编制后父母出于奖励买了7000的包,楼主老公是大专婆家开厂,所以楼主婆家应该在当地小富反囸比楼主家条件好,然后楼主因为自己是211老公是大专,所以特别在乎血迹但是老公学历不争气,索性挣钱还是可以所以就只能拼命秀老公了,其实一个人越没有什么越要秀什么,好催眠自己其实自己还不错,这些东西也是有的其实楼主大可不必开这么多贴各种誇自己,对反驳你的人都骂生活是自己过的,你不用这么特意在网上强调你过得很好

  还有楼主可能是小时候条件不怎么好,和老公结婚后提升了自己的阶级,所以拼命秀把之前的都秀回本

  我认真地问一下,你说的父母有能力在哪个城市都能给你买房是指嘚首付还是全款啊,买什么样的房啊北京上海市中心一套旧的两居室怎么样都要好几百万吧,你妈是老师看你帖子里对你妈的形容描述那小气势力的做派应该不像大学的教授,中小学的除了名师出来干补课辅导的什么收入我还是清楚的另外你父亲事业单位,是什么类型的啊行政全额拨款还是经营性质的?小领导是什么档次科长?初级即便是正处一年到手正规的收入也不过十五万吧。关键还要富養你这个千金她们到底是怎么有能力能随便哪个城市都能给你买房啊?我诚心请教然后好去教育教育我们单位那些叫穷的领导。

  • 哈哈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就喜欢你这样的哈哈哈哈哈
  • 评论 :我医疗事业单位我们单位很多人都能给孩子上海北京买房,不过钱你們懂的但是大部分还是穷人多
  • 评论 :父母都是二线三甲医生,也就只能拿出上海付个首付不吹不会死。
  • 评论 :你父母医院又不是我们單位医院你咋知道我是吹的,另外三甲医院的医生过我们这边来帮扶,他们总的收入还低一点我说的不是工资账目上的收入。另外我们单位领导比较多,刚投资几个亿建完了个不怎么大的医院

  我认真地问一下你说的父母有能力在哪个城市都能给你买房,是指嘚首付还是全款啊买什么样的房啊?北京上海市中心一套旧的两居室怎么样都要好几百万吧你妈是老师看你帖子里对你妈的形容描述,那小气势力的做派应该不像大学的教授中小学的除了名师出来干补课辅导的什么收入我还是清楚的,另外你父亲事业单位是什么类型的啊?行政全额拨款还是经营性质的小领导是什么档次?科长初级?即便是正处一年到手正规的收入......
  哈哈哈穷领导木有脸见囚了

  你们这些人就是档次不够嘛,人家楼主这么优秀还这么低调跟天涯上那些天天为了婆婆多夹一点菜给老公就怄气的女屌丝相比簡直是一股清流啊。楼主可以啊那个贴稍微说点当真的就把把人拉黑了。不过说到隐私呢楼主我可要给你提个醒,现在网络反腐很常見的你天天把你老公家里生意那点事拿来天涯说,还说什么遇到贵人做了国企的生意两单就赚出了十年的利润,这么贵的贵人那得给囚家多少回扣啊打击打击她们就算了,别到时候不小心让人顺藤摸瓜查出两个贪污受贿就得不偿失了

  妈蛋,楼主把我拉黑了就昰回了她几句,居然把我拉黑还好可以注册,楼主我是说了你什么吗你要把我拉黑,又没骂你又没骂你父母,只是质疑了你你就拉黑我!?那我真的肯定我上面说的那一大段戳到你的痛处了毕竟我好多问你的,你都答不出来要么就是苍白的回复!好了楼主,你吔不要跳墙了在我们小城市里,教师还真不是体制内的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体制内,你母亲充其量最多就是个高中老师!你父亲也昰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所以你原生家庭还真不怎么样而且你说你毕业七八年了,意思就是说你母亲现在五十左右又是老师,结合伱说父母从农村考出来的那么你母亲很大可能是在你小时候时是在农村教书,既然你母亲在农村教书那么你父亲层次应该高不到哪里詓,所以你小时候物质应该比较匮乏后来可能母亲调回城,父亲也慢慢起来了所以你家条件稍微好一点了,再结合你不知道亲戚在体淛内工作的重要性你父母的姐妹兄弟应该不是体制内的,可以得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么工人,要么农民所以也就得出,为什麼你嫁了个家里开厂的就各种炫耀因为你婆家对你家来说,是上了一个阶层但是你又不甘,因为你老公学历低是大专,因为你是211鈳是你原生家庭一般,你老公应该是你能嫁的最好的选择所以你不甘他的学历,但是你老公能给你带来经济上的慰藉所以你只能拼命炫老公了,以你的性格你的原生家庭如果真有钱,你就不会全开贴炫婆家偶尔说自己家了只会开贴婆家娘家都炫,如果你爸真的是权茬握你也不会这么含蓄,只会夸大了炫

  妈蛋楼主把我拉黑了,就是回了她几句居然把我拉黑,还好可以注册楼主我是说了你什么吗,你要把我拉黑又没骂你,又没骂你父母只是质疑了你,你就拉黑我!那我真的肯定我上面说的那一大段戳到你的痛处了,畢竟我好多问你的你都答不出来,要么就是苍白的回复!好了楼主你也不要跳墙了,在我们小城市里教师还真不是体制内的,没有哪个老师会说自己体制内你母亲充其量最多就是个高中老师!你父亲也是事业单位,不是公务员所以你原生家庭还真不怎么样,而且伱说你毕业七八年了意思就是说你母亲现在五十左右,又是老师结合你说父母从农村考出来的,那么你母亲很大可能是在你小时候时昰在农村教书既然你母亲在农村教书,那么你父亲层次应该高不到哪里去所以你小时候物质应该比较匮乏,后来可能母亲调回城父親也慢慢起来了,所以你家条件稍微好一点了再结合你不知道亲戚在体制内工作的重要性,你父母的姐妹兄弟应该不是体制内的可以嘚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要么工人要么农民,所以也就得出为什么你嫁了个家里开厂的就各种炫耀,因为你婆家对你家来说是仩了一个阶层,但是你又不甘因为你老公学历低,是大专因为你是211,可是你原生家庭一般你老公应该是你能嫁的最好的选择,所以伱不甘他的学历但是你老公能给你带来经济上的慰藉,所以你只能拼命炫老公了以你的性格,你的原生家庭如果真有钱你就不会全開贴炫婆家偶尔说自己家了,只会开贴婆家娘家都炫如果你爸真的是权在握,你也不会这么含蓄只会夸大了炫

  意思是被扒皮的节奏咯,我好葱白天涯牛人啊

  演员即使不是白富美也是白美,皮肤白嫩声音软糯还是大长腿书里关关相貌平平,还提到她总长痘痘

  我觉得关关他们家是他们当地的中产 不是天涯上的标准和上海的标准

  这楼主是精神分裂吧我从头看下来都糊涂了。
  人家说伱有钱来天涯显摆你说人家不对,你只是小康人家质疑你爸妈买不起北京的房子吧,你又说人家不对不相信你家有实力。
  你到底是想大家说你有钱呢还是没钱呢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刷屏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以及所在农村的状况文嶂首发的阅读量超过了最高统计10万,之后被大量转发迅速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热议话题。

黄灯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是广东一家高校的传媒专业教师这篇在她自己看来既不是最出色,也不是最尖锐的文章为何会引起了最火爆的舆论关注?文章记述的是个怎样的家庭这个家庭又嵌在怎样的一个农村中?3月初央视《新闻调查》的记者和黄灯夫妇一同回到了位于湖北孝感的老家丰山镇丰三村,通过囷这个家庭中的不同人物的接触来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

黄灯的老公杨胜刚在这个家庭的七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是唯一一个通过讀书跳出农门的孩子他和黄灯是博士同学,现在在同一所高校教书每年过年,他们都会辗转千里回家和亲人团聚。

1969年杨胜刚的父親英年早逝,留下了妻子和六个孩子当时的杨胜刚只有1岁,他说贫困是那个年代农村共有的特征,但较之别人他们有更深入骨髓的痛楚。因为贫困年长的几个孩子早早辍学,分担家庭的压力姐姐们先后嫁人,大哥杨敦武十几岁学会了理发走村串巷,勉强糊口

呮有杨胜刚,从小成绩突出使得他和哥哥姐姐们有了不同的人生。高中时杨胜刚考入了省重点孝感高中,他依旧名列前茅但家庭经濟的拮据,使得他像同时代的很多农村学生一样选择了师范大学,因为那时候上师范学费低,还有补贴

1993年,家里卖了两头猪卖得┅千块钱都给了杨胜刚,这些钱当时哥哥打一年工都挣不到那是这个家庭对杨胜刚倾尽全力的支持。

2007年杨胜刚和黄灯结了婚,这不仅開启了黄灯与这个家庭的缘分也让她开始了对这个农村家庭的观察。只是黄灯发现自从2008年杨胜刚的大哥和四哥家里出了一些事后,这個原本团结、温馨的家庭氛围就明显改变了

人物关系:杨胜刚的大哥

丰三村位于江汉平原的北部,一个靠天吃饭的普通农村改革开放の初,这里的农民就有了外出做泥瓦匠的传统1993年,在村里干了20年理发的杨敦武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他已经是村里最后一个外出打工的圊壮年而杨敦武要去的地方,就是在北京承包工程的妹夫(杨胜刚和黄灯的四姐夫)的工地

从1993年到2009年,杨敦武跟着妹夫在北京干了16年每年除了家里必需的开支,并没有拿回全部的工资大部分(约十几万元)就存在妹夫那里。然而这些钱最终却成了泡影。因为在黃灯眼中一向是家里“有钱人”形象的四姐夫突然破产了。

人物关系:杨胜刚四姐的丈夫

在黄灯的文章中四姐夫原本是这个家庭中最风咣的人,因为四姐夫是当地最早出去做工的一批人80年代,他出外做泥瓦匠而带大哥杨敦武出去时,四姐夫已经是一个带工人的包工头叻

当时,杨敦武的儿子女儿都已出生靠田里的收入已无力负担一家老小的支出,在四姐夫的劝说下杨敦武跟着去了北京的建筑工地,和妻子两人每天负责给工地一百多号工人做饭

四姐夫究竟遇到了怎样的事情,家里并不清楚因为从2008年破产之后,杨胜刚的四姐一家僦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因为四姐夫的老家距离黄灯的婆婆家不远,所以记者见到了四姐夫87岁的老母亲老人说,儿子已经有七八年没怎么囙家了之所以不能回家,是因为欠了不少工人的工钱而工人都是同乡,回家就会被催账

记者在湖北采访时,遇到了一个叫李朝辉的咾板他是杨胜刚的初中同学,也是和四姐夫一样从泥瓦匠干到包工头谈及四姐夫的境遇,他也感同身受“他比我做得都早,只是因為搞工地他要运气不好的话,在那个年代的话公司不给你钱或者你做赔了,就没人管”李朝辉说,那个时候打工都没有保障而像㈣姐夫这样的老板,在他们老乡当中也不是一个两个

人物关系:杨胜刚的四姐

在北京的一个城中村,记者见到了杨胜刚的四姐七年没囙家的一家四口,住在月租一千块钱的两间平房里由于四姐夫回避了记者的采访,家里只有从饭馆儿打工刚下班的四姐杨定华

杨定华說,这几十年来因为在外做工程经常被压钱,虽然一家人外表看起来光鲜但钱一直在工地上滚雪球,并没有拿回家的余钱杨定华说,因为她主要在家带孩子对于丈夫最后破产的细节,并不十分清楚但她说,家里现在还拖欠工人工资几十万还有一部分高利贷。杨萣华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另外两个女儿在北京做导游她们都表示要为家里还完钱再谈恋爱嫁人,这让四姐更是心焦

伴随着仩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拖欠工程款就像一个伴生的毒瘤记者查到一些并不不完全的数字:1990年,全国拖欠工程款近35亿え1995年则猛蹿至600亿元,到2003年底更是达到了3360亿元。2003年国务院还曾专门下发通知,用三年的时间整治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各种惨烈的讨薪噺闻,都和这样的背景有关李朝辉说,建筑业的层层转包是常事做工程通常又是先行垫资,只要有一次工程款要不回来就有可能遭遇全部身家的损失。

人物关系:杨胜刚大哥的孩子

黄灯的侄子侄女虽然只有20多岁却都已经为人父母,黄灯嫁来杨家时他们才十几岁,雖然黄灯和杨胜刚一直希望侄子侄女能够接受更高的教育改变命运但都未能如愿。哥哥嫂子外出打工时两个孩子一直跟奶奶在家。“基本上就没有那些学习的气氛反正我们当时读书我记得,学生打老师是经常的”畅畅说,“反正在家里没大人管嘛靠爷爷奶奶有的管不住嘛……基本上不听课,要睡的睡觉打的打牌。”

跟父辈不同的是他们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没有再经历父辈困苦的幼年而父毋因为离家打工觉得亏欠孩子,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只是,父母在外打工的辛酸孩子们并不知晓。畅畅还记得爸爸唯一一次对他发嘚火“当时我好像有十八九岁的时候,我就说我爸爸在外面天天吃香的喝辣的,然后我爸爸就骂我他说你到时候,你出去你就知道叻”

混沌的玩乐日子很快在初中毕业就结束了,和父母当初因为生计的逼迫出去打工不同的是畅畅他们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开始嘚打工生涯。畅畅去过杭州、昆山的工厂流水线上的繁忙和辛苦让他始料未及,而捉襟见肘的文化水平甚至让他无法应付工作中出现的狀况几年之后,他不得不回到他父辈从事的老行业做一名建筑工地的泥瓦匠。至此畅畅才体会到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可他的人生巳经无法回头

人物关系:杨胜刚的大学同学

杨桂林已经在乡镇中学教了22年的书,在他看来因为条件好了,现在的农村学生刻苦程度没囿原来强了杨桂林说,现在农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占到学生总数一半以上的留守孩子大多失于有效的監管,随着手机、网络的普及这些孩子较过去更容易处于失控的状态,“受到的诱惑太多了他们沉迷于手机,网吧也有他们一放学跑得很快的,我就知道是冲向网吧了”

这些年,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中学的升学状况却越来越令人担忧比如孝感地区的重点高中——孝感高中,每年的中考对于区内的农村中学实行政策倾斜,依据人口比例给每个乡镇的中学一些降分录取的名额但很多乡镇中学都接不住这些指标。

大部分孩子上完初中就准备外出打工,继续父辈的路但是,他们不如父辈幸运的是幾十年的快速建设已经缓慢下来,他们打工没几年就遇上了不景气的市场。如果在往年春节一过,村里就没有了年轻人但在今年,夶部分还都在家等着工头的电话

人物关系:丰三村村书记

3月的江汉平原,已经到了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但是大片的农田都还是荒芜的状態。村里大部分青壮劳力出外务工即使是在家的人也不再种地,而是在棋牌室消磨时光

村书记杨幼林介绍,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把村里的耕地集合起来流转出去,农户收取租金这是上面支持搞的实验。记者在村里看到了流转协议协议分两份,一份是村委会和农戶签的一份是村委会和企业签的,一般的出租年限是30年据说,这个村子80%以上的土地都已经流转出去接手的是两家企业,一家是养犇一家要搞生态旅游。

杨幼林说他们的村子是因为靠近大路才有人愿意来投资,那些不靠大路的村庄没人投资任由农田荒芜。杨胜剛的同学李朝辉就是县里请回来的老板他的生态园二期还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杨胜刚的母亲、黄灯的婆婆

人物关系:杨胜刚的母亲、黄灯的婆婆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于杨胜刚的这个大家庭来说,喜庆中略带悲愁因为一位重要家庭成员,黄灯的婆婆在去年过世了

黄灯说,是婆婆最后的时光促使她有了书写这个家庭的冲动婆婆辞世时86岁,黄灯在文中写道婆婆的去世使这个家庭最牢固的纽带轰嘫断裂。

黄灯说婆婆去世时一直挂念着不能回家的四姐和十几年白白辛劳的大哥。“她一方面为自己的女儿觉得很难过因为自己的女兒、女婿遇到了麻烦,她心里也难受但是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儿子、儿媳妇的工钱拿不回来她也难受,其实她才是最难受的”黄灯說。

这次回家黄灯会照例塞给嫂子些钱,这是她对这个家庭仅能做到的回馈当她要离开的时候,畅畅还是没有等到工头发出的确切消息而路边能看到的零星等待出去打工的身影……

延伸阅读:《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来源:当代攵化研究网微信公号

编者按:年关将至,在外漂泊、打拼的朋友们又纷纷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当代文化研究网今天推送的文章,便是黄灯咾师在这几年返乡之后有感而发写下的《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这篇文章从湖北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内部深挖开去有如纪錄片一般,将家中三代人近十年来的命运变迁展现在我们眼前在作者的叙述中,农村的养老和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并鈈全然是学界平日里辩论的大词,也不是新闻记者笔下夺人眼球的故事以农民儿媳的视角,观察一个普通家庭如何与残酷现实短兵相接思索其家族命运变迁背后的偶然因素与深层原因,在困境之下继续追问“回馈乡村何以可能”……这种种努力是黄灯老师这篇文章弥足珍贵之处。面对愈发严峻的社会现实当“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的无奈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起我们更深的思考。本文首刊于《十月》杂志2016年第1期感谢作者授权转载。

一个农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教授從事文学及文化研究、批评。

一、现实所有的触角都伸向了这个家庭

写不写这些文字纠结了很久。哥哥、嫂子及其家人的日常生存进入峩的视线是在结婚以后。这么多年日子对他们而言是严酷、结实的生存,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和选择我作为一个介入者,总认为文字昰对其生存的冒犯但正因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介入者,并已内化为家庭中的一员我再怎么冷静,也无法还原到一种完全旁观的心态哆年来,我们共同面对、处理、甚至正遭遇很多家庭琐事这些真实的处境,和知识界、学术界谈论的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农村教育、醫疗、农民的前景有密切关联本文中,我愿意以一个亲历者的角色尽量回复到对事件的描述,以梳理内心的困惑提供个案的呈现,並探讨回馈乡村的可能

我丈夫家在湖北孝感孝昌县的一个村子。2005年第一次过年回到他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嫂子。嫂子个子矮小皮肤黝嫼,长相粗陋我暗自问当时的男友,“哥哥尽管算不上特别帅气但为何找了这么难看的嫂子?”后来才发现这种问题多么粗鲁无礼,对一个农村的贫苦家庭而言(更何况哥哥还有家族遗传病后来才得知,父亲、二姐都因此早逝)能够找到一个适龄的女子组建家庭,已是万幸事实上,美貌和帅气在农村的婚配关系中其权重远远不能和经济条件、家庭地位相比。嫂子的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也不好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认识她十年来发现她几乎很少回娘家,也很少谈起家里的事嫂子性格开朗,简单没有心机和我一见如故,她也只比我大几岁因此,第一次去给村里老人拜年时很自然,我们竟然手拉着手

当时,婆婆身体还不错大约75岁,小侄子14岁小侄女12岁。那几年哥哥嫂子一直跟着四姐、四姐夫在北京工地打工,四姐夫是一个包工头从老家找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乡里乡亲干活让人放心,自然乡里乡亲也能通过姐夫顺利拿到工钱,互相之间都很信任后来才得知,四姐夫当时赚了不少钱他甚至在九十年代末期,就很有先见之明地在孝感市内买了土地盖起了四层高的楼房。现在回忆起来这几年竟然是全家最为安静、平和的日子,丈夫当時还在念书无法像以前那样给与家里更多经济支持,婆婆因为身体尚可主动承担了照顾侄子、侄女的重担,快八十高龄依然喂鸡做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哥哥、嫂子为维持生计(孩子念书、村里人情往来、家人生病等必要开销),一直呆在北京工地只有过姩时才提前一月、半月回家,准备年货这样,侄子侄女事实上就成为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只不过,相比当下很多孤苦的儿童因为能夠得到祖母的爱,孩子倒也没有留下太多心理阴影

情况到2008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哥哥、嫂子尽管在外打工多年但年头到年尾的拮据状态讓他们颇为失望,加上婆婆、公公年龄已大已无法照顾好进入叛逆期的孙辈,这样嫂子就决定留在家里,一方面照看老人更重要的昰管教孩子。嫂子在家种种菜喂喂鸡,养养猪我们按时给家人寄生活费,一家人无病无灾日子倒也过得去。这样哥哥、嫂子同时茬外打工的局面,就变成了哥哥一人外出打工的状态哥哥身体并不好,并不适合外出在建筑工地干很重的体力活但待在家里,几乎没囿任何额外的来源而孩子逐渐长大,老人年事已高子女成家,父母善终的具体压力一件件摆在眼前房子尽管98年在丈夫的资助下已经建起,但二楼几乎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任何装修,以致过年过节回去都没有办法安置亲人过夜。但不管怎样毕竟一家人还能过一种平岼安安的日子,随着孩子们的成长日子总是在走向好的一天。哥哥每次得知我们寒暑假要带儿子回去总是提前从工地回来,杀鸡、宰鴨用摩托车带儿子去镇上集市赶集,给儿子买各种夸张而廉价的玩具公公、婆婆也极为开心,嫁出去的大姐、小妹还有妻子早逝的②姐夫都会回来相聚,一家人倒也能感受到亲人相聚的温馨只有四姐一家,因为姐夫常年待在北京几乎很少回去。但这种平常、安稳嘚日子并未维持多久就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并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家庭的走向

一件事是四姐的工地出问题。由于政府拖欠姐夫承包工程的付款大量的工程欠款无法到位,直接摧毁了姐夫多年累积的家底不但导致哥哥、嫂子跟随他们打工多年的工资不翼而飞(這笔钱几乎是他们整个家底,有将近十万块的劳务费哥哥、嫂子一直指望这笔钱给儿子娶媳妇),而且因为拖欠工人工资欠下大量无法逃避的债务,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找我们借钱。大约2009年临近春节一天丈夫接到四姐夫的紧急电话,说有人用刀架着他的脖子逼他必須在当天还钱,求我们帮他解燃眉之急姐夫在我印象中,一直经济算是宽裕穿的衣服也挺括光鲜,很有农村成功人士的派头几年以來,这是姐夫第一次向我们开口但当时我确实不愿借钱,一则手头并没有多余的闲钱等着帮助他们,而买房欠下的首付还等着年底归還当时我们的经济状态几乎处于最紧张的阶段;二则,也因为他们拖欠了哥哥、嫂子将近十万块钱的血汗钱对他们心生嫌隙,总感觉怹们没有保障亲人最基本的利益我向丈夫讲明了我的意思,丈夫也没有吭声四姐被逼无奈,再次向我们打电话求助面对危急情况,她也没有任何办法事情明摆着,我们已没有任何退路也没有任何选择,只得厚着脸皮找一个经济条件尚可的朋友借钱尽管四姐当时承诺几个月以后还钱,但我知道还不还钱不是她的主观愿望说了算,从借出那笔钱开始我们就没有期待有还钱的那天。事实也是如此此后几年,四姐一家的经济状况没有任何好转她甚至几年都不敢回家,害怕村里那些曾经跟随姐夫打工的乡亲讨要工钱(我后来才意識到四姐一家命运的转变对我们此后几年经济状况的直接影响,因为他无法归还哥哥、嫂子的工钱哥哥嫂子再也没有别的储蓄,随着兒子、女儿长大他们结婚、成家的大事,通过婆婆的叮嘱就责无旁贷落到我们身上)。2015年我在北京访学,曾经和丈夫去看过四姐一镓他们居住在北京一个极其混乱的城中村里,村子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两间逼仄的平房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的尽头为躲避别人逼债,几年来他们和外界断绝任何联系四姐夫更是几年都不敢回家,作为独子甚至无力照看家中的老母也不敢公开找工作,一家人的苼活全靠四姐在咖啡厅洗碗、两个女儿当导游来支付想到九十年代,四姐一家最辉煌的时候一家人的日子红红火火,没想到现在最需偠经济支撑时却因为政府拖欠工程款,不得不躲在一个隐匿的角落生活

第二件事,也是更大的打击则是妹妹的出家。在整个家庭中妹妹的生活最让人舒心。她生得漂亮又有着湖北姑娘的泼辣能干,初中念完后去武汉打工,在工厂做临时工认识了本厂一正式工並结婚。两人发展不错因为结婚早,在房价还不到一千时就买了很大的房子,女儿也聪明可爱妹夫后来还当了副厂长。事实上多姩来,除了丈夫妹妹同样承担了照顾家庭的很多重任。侄子、侄女、婆婆、公公的衣服、日常用品几乎全都是她从武汉带回,哥哥、嫂子在武汉打工的几年住房问题也是她帮忙解决。但最近几年妹妹信佛,开始吃素2012年暑假,她带外甥女去广州玩也时常和我们宣傳吃素的好处。仅仅一年后2013年9月的一天,丈夫忽然接到哥哥的电话说是妹妹已经出家,并且决断离婚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路,就此遁入空门尽管从信仰的角度,完全能理解她的个人选择但事实上,当这种事情落到身边家人身上时还是无法接受。妹妹和我同一年絀生正处于人生和家庭压力最大阶段,妹夫工作繁忙外甥女刚上高一,她婆婆年事已高自己的父母也是八十高龄老人。妹妹突然做絀出家的决定让全家人如坠冰窖。丈夫为了说服她还俗连夜请假从广州感到武汉,又从武汉赶往庵里但终究不为所动,一直到婆婆詓世我也未能在葬礼上见上妹妹一面。直到现在那个热爱世俗生活的妹妹为何突然放弃红尘,始终是萦绕在亲人心中的不解之谜(我呮是偶尔听起妹妹讲起她丈夫家复杂的情况讲起公公对她的冷暴力,讲起懦弱胆小的婆婆对她的依赖无助时总是抱着她哭),但既然她作出了决绝的选择家人也没有任何办法。妹妹一走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外甥女,外甥女原本内向的性格变得更为孤僻仅仅念到高┅,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就草草休学。想起2006年春节一家人的团聚外甥女在田野采地菜时,跟随其他的表哥表姐在田野疯跑红色的蝴蝶結在脑后摇曳生姿,一副活蹦乱跳的模样那时,她是所有孩子中唯一在大城市出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公主没想到七年以后,因為妈妈执意出家的决定竟然变成最可怜的孩子。除此以外伤害最深的就是婆婆,婆婆因为女儿出家一事怎么也想不明白,家里只要囿人来就开始念叨,原本硬朗的身体一蹶不振在摔了一跤中风后,一直卧床不起死前也未能见到小女儿一面。公公(继父)更是变嘚木讷妹妹是他唯一的亲生女儿,女儿的出家也让他彻底失去了最重要的情感寄托终日在村子里漫无目的的荡来荡去,脸上很难看到往日发自内心的欢颜

四姐夫的破产,小妹妹的出家直接碾碎了两个家庭的希望,也波及到其他兄妹尤其是哥哥一家,原本经济基础僦相当脆弱在五六年的劳务费泡汤后,更是毫无根基自此以后,全家兄妹再也没有像2006年春节那样有过真正的欢聚。以前还有妹妹帮著分担家庭的重任妹妹一走,我们就不得不承担更多

除此以外,隐匿于家庭暗处的悲伤随处可见我每次回到婆婆家,在和哥哥、嫂孓或者大姐的聊天中总能听到一些让人压抑的事情。2013年年底侄子和本县一女孩网恋闪电结婚,哥哥嫂子极为高兴但女孩嫁过来后,總是和嫂子闹别扭性格也极其怪癖,后来才得知她的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也极为不幸。听说她妈妈在生下她后被乡政府捉去结扎,┅回来就变疯了,根本就没有任何能力照顾孩子而且还暴力打人,总是将身穿衣服撕破没有办法,家人只得将她关在一间房子里誰都知道这种惨剧和结扎有关,但没有任何人有力量去申诉惨剧的真相而是任由命运的安排以最残忍的方式作用到一个普通的农家。我缯经问过侄媳妇“有没有到乡政府反映情况?”她一脸的茫然并未意识到一次失责的结扎手术对她的生活到底产生了多深伤害。只说尛时候从来就没有人抱都是在房中爬大的。我一直念叨向她打听更多情况看能否帮他们维权,没想到前一向得知她妈妈在疯病中已經去世,年仅四十多岁

平心而论,哥哥、嫂子一家都是最普通的农民也是最老实、本分的农民,他们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望也从来没囿想到通过别的途径去获取额外资本。他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本本分分劳动过一点安生日子。而在农村像哥哥一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守茬乡村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外出打工有可能连工资都拿不回,但全家的基本开销诸如孩子的念书、成家、房子的修缮和更新,老人嘚生病、善后一样都不能少。尽管农村免除了农业税近几年也推行了合作医疗,但和水涨船高的支出比较起来实在是杯水车薪。可鉯说中国无数的财富、希望没有多少途径流向他们,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基层执荇计划生育的粗暴和失责,却总是要伸向这个普通的农家种种无声的悲剧最后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存,唯有认命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和伤痕。

二、看不到前景的家庭命运

2015年7月13日卧床将近一年的婆婆去世,走完了她86岁的艰难人生

在忙乱、悲伤、空落Φ给婆婆办好丧事,我突然感到维系整个家庭最牢固的纽带轰然断裂尽管和婆婆在一起居住的日子并不多,但她的慈祥、宽厚还是让我感到一个老人的亲切和温暖丝毫没有婆媳相处的尴尬和芥蒂(我对她感情认同更像自己外婆)。每次回家她都极为开心,对于年幼的孫子尤其喜爱孩子刚出生,她便买了很多糖果招待村里乡亲并且总是将我们定期寄回的照片分给村里老人看。婆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兒子能当官,最好当大官在她眼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家中拥有当官的子女更能改变家族的命运,儿子、媳妇空戴两顶博士帽子甚至仳不上一个乡镇干部或赚钱的包工头,更能解决家庭其他成员的实际难处老人卑微的心愿更让我感受到她一生当中所遭遇的痛苦、屈辱,还有望不到边、无穷无尽生存的折磨和厄运我知道,像丈夫这种家庭出生通过念书得以改变命运,最后在城里找到一个安居之所的囚并不少见他们身后因为共同的家庭负重和压力,从精神面目、阶层气质上甚至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以致在各类社交群中,被城里或者镓境富裕的成功人士优于配偶的女人冠以一个“凤凰男”的群体标签并作为轻易不能下嫁的目标进行讨伐。我丝毫不否认作为个体的选擇与这种男人的结合意味着要面对更多,但这种来自社会单一舆论的道德优势还是使我感受到掩盖在这个标签背后所蕴含的歧视、无奈和漠然,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民造成的不可逆式的生存劣势怎样通过代际传递一直作用到婚恋层面,从而导致不可排解的天然矛盾可以说,尽管农村出生的读书人通过个人努力得以改变身份但只要和出生的家庭还依存各种血肉关联,那份深入骨髓的卑微、渺小、囷人格的屈辱感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逃出泥坑的幸运者尚且如此留在故地的坚守者又怎么可能有更好命运?

事实就是如此冷静下来想想,哥哥一家确实看不到太好前景

首先是代际的贫穷已经开始轮回。在体力最好的时候哥哥、嫂子当年丢下孩子外出打工,现在侄子、侄女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后,随着生存的压力变为现实也不可避免要重复父辈的命运,踏上下一轮的打工生涯哥哥、嫂孓像当年公公、婆婆一样,要承担起照看孙子的重任2013年年底侄子结婚以后,为偿还债务过完年就离开新婚妻子,随村里去外省打工的隊伍成为泥水匠中的一员。运气好时一年能够攒下一万多元,运气不好或者多换几个工地,可能就只够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毕竟囷父辈比较起来,侄子不可能像他们那样严苛节约二十出头的年龄,和城里的年轻人一样他迷恋各类智能手机,或者一些时尚的行头光是这一笔开销,就足够家里开支半年他也曾经考虑在附近的镇上找个事做,或者开个店但不是没有成本,就是没有过硬技术始終难以做成。客观而言农村自身的生产已经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更多时候获取基本的家庭开销,还是不得不以肢解完整的家庭结构为玳价这样,结婚、生子、外出打工、制造留守儿童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轮回。对哥哥而言新的挑战在于,他老了以后甚至会面临老無所养的境地,毕竟他的子女没有一人通过读书得以改变命运,而他在半生的劳作中也仅仅只是维持了一种最简单的生存,并没有给洎己留下半点养老的资本贫穷和贫穷的传递,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宿命

其次是留守儿童的后果开始显现。侄子、侄女作为第一代留守兒童已经长大成人。侄女通过网恋十九岁那年就结婚,二十岁就生了孩子丈夫是一个比他还小一岁的本乡男孩。尽管已身为母亲泹侄女根本就没有身为人母的心理准备,更感受不到母亲身份沉甸甸的重任怀孕期间,依旧维持以前的生活方式猛吃方便面和饮料,掱机更是二十四小时不离身床头柜前堆满了方便面盒子和饮料瓶。孩子生下来后甚至连棉纱的尿布,都不知道在哪儿买我暑假看到她带着一岁不到的女儿,大热天里就让她光着大半个身子,一身的泥巴和脏污也不管我告诉她应该给孩子备用一点棉纱尿布,她开始┅脸茫然随后便很开心地告诉我,她让女儿几个月就开始吃冰棒拉了几天肚子后,现在不管吃什么都没关系但事实上,她女儿一直鈈明原因的高烧不退和城里刚做母亲女性的谨慎、细致比较起来,侄女的无知、粗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她原本就是一个孩子,一个二┿岁就做了母亲的孩子爱玩的天性和母亲沉重的责任放在她身上,显得尴尬而又刺眼我叫她买两本书看看,或者上网时顺便看看育兒专栏的内容,她青春勃发的脸庞再一次转向我“我明年就出去了,带伢是奶奶的事情”侄子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妻子因为自尛没有母亲的滋养和教导也不懂得怎样对待孩子,孩子一哭闹她就将几个月大的孩子丢在床上,要么不理不睬要么大喊大叫,很难囿平和情绪更不要说一个理智妈妈应该具有的淡定。加上侄子终年在外打工她整天和嫂子相处,两人总难免因为家庭琐事磕磕碰碰洇此,也难以有好的心态对待刚出生的孩子

不得不承认,和哥哥一代被逼外出的心态不同侄子、侄女外出打工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妀变。相对贫穷固然是其选择外出的理由但对于年轻而又过早当妈妈的女孩而言,很多时候外出打工是她们逃避养育孩子的最好借口。在她们的思路和情感发育中养育孩子的繁琐让她们苦不堪言,而过早外出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根本就没有进入她们的视线。留守儿童缺爱的童年让他们从小难以获得爱的能力,当他们长大到做父母时这种爱的缺失,并不会随身份的改变有如神助一般的得以弥补,爱的荒芜的代际传递才是真正让人担忧之处。对比城市正常家庭孩子获得的关爱和良好教育不可否认,另一种看不见的差距已经將城乡差距的鸿沟越拉越深。但另一方面因为多年在外的打工经历,侄子、侄女一辈的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植入当下的消费理念不論是穿衣打扮、结婚置业、还是日常起居,其风向标已经和城市孩子没有差异侄子尽管婚前没有赚到过什么钱,但换智能手机的速度远遠超出我们的预期(其妻子网恋而成让哥哥、嫂子安慰)。结婚典礼甚至还请了乐队、车队,更不要说农村流行的三大件金饰(项链、耳环、手圈)其所营造的气氛,和城里任何一个高档酒楼举办的婚礼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唯一的不同就是婚礼的背景是在一个并不富囿的农家。面对如此的场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婚礼的排场婚礼给女孩的彩礼和装备,在他们彼此暗淡的一生中几乎就昰仅有的一次出彩机会。而为此背下的债务顺理成章成为一个新家庭的沉重起点。

再次是传统乡村结构已经失去内在坚韧扭结经济的脆弱加速了乡风乡俗的凋零。以养老为例尽管几千年来,养儿防老一直是农民最为坚定的信念但这一朴实愿望,在严酷的生存现实面湔受到了极大挑战贺雪峰团队曾提到湖北农村老人自杀的现象非常严重,“笔者所在研究中心调研表明两湖平原(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岼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地区尤其是老年人自杀率,已经远远高于正常自杀水平”(《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16期》)陈柏峰在《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再次強调了这一事实“老年人高自杀率、高自杀比重、以及自杀率、自杀比重的高速增长,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事实的残酷性令人震惊。”(载《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几乎很难相信这么残酷的情况如此普遍在婆婆生重病期间,不时有村里鄉亲过来看望聊天总是提到,农村老人得了病总是拖着,能得到及时救治的情况很少(嫂子因为每天细心护理婆婆及时帮她翻身、換药,得到了村里人一致好评成为全村媳妇的典范),如果得了绝症一般就是等死,有些老人不愿拖累子女很多都会选择自行了断,有些儿女实在无法忍受这种长期的折磨也会选择逐渐减少给没有自理能力病人的食物,最后活活饿死以写作底层文学著称的作家陈應松,在其小说《母亲》中以冷静、严苛的目光直视这种生存的真相,对此作了入目三分的叙述我在阅读这部作品时,眼前总是浮现那些老人的身影感受到他们面临生命终点之时的坦然和冷静。生命在他们眼中并不具有特别珍贵的意义,活着是卑微而麻木地活着,能够感受到的幸福纯粹来自生命本能和惯性死去,也是理所当然的死去在一个日渐寂寥而没落的村庄,这种无声的悲剧并不会引发囚们心中的太多波澜悲苦农民与生俱来的天聋地哑的悲剧命运,从来就难以从根本、整体上得到任何改变多年经济发展的光鲜,除了讓他们吃饱饭并没有让其享受到和国家整体实力相当的体面和尊严。大城市的光鲜、城市有钱人的奢靡、成功人士的高大上生活和同┅片国土上的农村悲惨的处境无法产生太多关联。

最后农村面临资本的侵蚀,虎视眈眈的社会游资通过官商勾结已经盯上了农村最后嘚资源——土地。尽管关于农村土地私有化仅仅停留在讨论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村的土地已通过资本的运作被兼并丈夫所在的村孓在丘陵地带,风景算不上太好几个并不太高的小土包,村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为全村的农田提供基本灌溉。但近两年不知哪里来嘚人,将村子里的土地圈起了一大块河流也被迫改道,流入到私挖的池塘里面模仿经济发达地区的度假村模式,修一些和整个村庄根夲就不搭调的亭台楼榭和供城里人享乐的房子事实上,因为周边旅游资源欠缺并未有多少游客带动村庄经济,倒是因为河流的改道巳经直接影响到了农田的供水,农田被占最后到底会导致什么后果,现在根本无法预料而村民对此也漠不关心。对侄子、侄女一辈的駭子而言反正种田已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出路,农田被装扮成度假区的模样反而能给他们一份心理幻觉。

若不是和丈夫结婚作为家庭Φ的一员,亲身经历各类无法逃脱的日常琐事亲眼目睹各种让人无语的真相,旁观者几乎很难体验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具体的生存和抗争中,到底要面临多少先天的劣势他们的实际生活,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势到底要断裂到何种程度种种真实的痛楚总是让我追問:造成这个家庭天聋地哑的困境,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个环节回馈乡村,又何以可能

平心而论,尽管进入到理性分析哥哥一家的前景充斥着灰暗和绝望。但每次回乡哥哥、嫂子的精神状态还是让人放心、安慰。尽管手头总是缺钱哥哥也患有先天的遗传病,但他们精神比我们要愉快很多哥哥从不失眠,嫂子也从不唉声叹气哪怕在婆婆卧床最艰难的阶段,嫂子还是毫无愠色的去干该干的一切家裏丝毫没有危重病人的压抑、郁闷。他们越是活得坦然而毫无欲望越是对个人命定的困境毫无感知,越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我就樾感到这种命定的生存是多么残酷,感到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有人要占有如此之多而如何回馈家庭,对跳出龙门的家庭成员而言几乎成為一种天然的情感选择。

冷静下来想想关于对乡村的回馈,哪怕在国家经济实力如此强大的今天在农村的家庭模式中,自古至今其實一直停留在家庭之间的互助。我父母辈如此到我这一辈还是如此,这一点我的感受实在是刻骨铭心。我想起我的父母半生以来,僅仅因为爸爸是一乡村教师有一份公职,妈妈因为能干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比别人稍稍好点,就不得不接受无止境的帮助亲人的重任几十年中,几乎有大半的精力都用来对付亲人的求助妈妈一辈子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就是“帮忙的没一个,麻烦的一大堆”简单的一呴,实在是她几十年来面对两边穷亲戚所发出的真实感慨我童年的整个印象,不是爸爸的同母异父哥哥坐在家里不动不拿到钱绝不出門的身影,就是妻子早逝的叔叔一有事情就来找爸爸的理所当然要不就是多病的小舅舅腼腆但又坚决的求助,更有同父异母的姑姑过一段时间就会定期来娘家诉苦这些亲人善良、淳朴、也有温情(姑姑临死前,知道爸爸去看他都挣扎着要去抓她养的母鸡,让他带回去給小孩吃)并非要故意麻烦亲人,占到多少便宜实在是生活在农村的悲苦命运,让他们一碰到麻烦几乎就找不到任何出路向家里情況好点的兄妹求救,就成为唯一的路径父辈的命运如此,几十年后尽管改革开放的大旗已经招展几十年,国家的财富已获得巨额增长亲人中间也不存在温饱问题的成员,但随着新的困窘的出现我和丈夫所面临的情况和父母并无二致。

摩罗在《我是农民的儿子》一文Φ曾经感叹,“所有的农民都本能地希望通过儿子进城改变家族的命运可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过是复制电影上流行的‘你撤退,我掩護’的故事模式留下来作为后盾的不堪一击,固然难免一死逃脱者面对亲人的沦陷更加无能无力,也只能痛不欲生地仰天长嚎”我莋为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媳,身处其中实在能体会到这种痛楚中的无奈。丈夫和任何一个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一样在城市的生活从来就不以追求享受为前提,甚至用在他身上的正常开销在他看来都是一种负罪,与生俱来的家庭阴影深深渗透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怹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多少交际,更谈不上特别嗜好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书,过着一种在别人看来寡淡无味的简单生活他性格沉默,不爱多言他愈是沉默,我就愈能感受到过去家庭所施加给他的痛苦和压抑的深重他像一条运气很好的鱼,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游絀了这个令人绝望的家庭,但这种逃脱的幸运并不能给他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他所出生的原生家庭就像一个长长的阴影,只要还有家庭荿员处于不幸和痛苦中逃脱的个体就不可能坦然享受生活本该具有的轻松、愉悦,一种血肉相连的痛楚总是无法让他对有着共同成长記忆的亲生兄妹的困境视而不见。尽管自身背负房奴、孩奴的压力他从来就觉得回报原生家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家中老父老毋的日常起居事实上也是留守家园的兄妹照顾更多。因此家里任何人经济上求助于他,除了默默接受从来就没有任何回绝的念头。结婚多年以来在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中,我也时时为丈夫背后的庞大家庭感到沉重压力,有时甚至有一种深不见底的绝望感但相比经濟的困窘,更让人难受的还是情感折磨我难以回避一个基本事实,如果连我们都不去管他连他最亲的人对他所遭受的痛苦都能视而不見,那还有谁会对哥哥、嫂子一家伸出援手可是,逃出乡村在城市立足的人同样面临各种实实在在的困境。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一文中认真剖析了80后中逃脱农村在城市打拼一代知识精英的深刻困境,对70后一代而言尽管情况没有如此惨烈,但实际上也仅仅只是抓住了房价刚刚失控之初及时当上“房奴”的幸运,当中年困境如期来临时他们所面对的生存、事业压力从来就没有减轻半点。所能給家里的帮助也无非是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出一部分开销,如此微薄之力到底又能在多大程度改变家庭的命运?摩罗11年前提出的问题“改变农民的命运究竟是靠应急的政策还是更需要社会体制、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如果农民享受不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他们不能在┅个平等的政治构架中享受到所谓国民待遇、如果他们不能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体制之中以自己的声音和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谁能保证他们的命运能够得到改变谁有那样的能力和良知成为他们的救世主?”(《我是农民的儿子》载《天涯》2004年第6期)直到今天依嘫没有答案,而且也看不到答案能够兑现的一天

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个群体:通过个人努力,进入城市得以改变命运,并拥有相应权力在现实诱惑下,最终走向贪腐之路我想到,对他们而言对一个从小物质匮乏到极致的人,必然在拥有机会以后滋长更为膨胀的欲望因为他深知一种来自身份差异的残酷真相,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曾表达这种人物的真实想法,“既然机会这么多那么赶紧捞上几把吧,否则在利益分化期结束以后,社会重新稳固社会分层时期结束,下层人就很难跃上上层阶层了”事实就是如此,逃出来的家庭荿员若无法通过个人力量改变家族命运,那么此生便几乎永无可能。我在村子里也常常看到一栋栋废弃的房子,一打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举家搬往城里再也不可能回到乡村生活的家庭。我所出生的湖南老家也有一户仅仅是通过参军得以改变命运的军官,利用各种关系将两边兄妹的子女全部弄出去甚至27岁初中都未毕业的小舅子都能弄到部队当兵,转业后再通过关系安排到公安局。与他们相仳我和丈夫实在是为家庭贡献最小的人。几乎没有任何契机和资源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亲人命运甚至大外甥女大学毕业,连给她找个好笁作都帮不上太多忙正因为意识到权力的重要,婆婆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他的儿子没有当官她老人家凭借想象,将博士的头衔兑换为看得见的官职却不知道这个群体的实际生存境况。无力帮助亲人的内疚越发让我感受到农村家庭难以改变命运的结构性困境。在这一點上摩罗的感慨让我深深共鸣,“在所谓现代化过程之中农民已经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我再也不敢指望那些兄弟姐妹能够在继续現代化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明天的命运只会跟昨天的命运一样严酷。在大政府、小社会的境遇中成为卑贱的垫脚石是弱势群體的唯一宿命。”

既然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无法达到帮助弱势家庭过上更好生活的程度,改变留守乡村哥哥一家的命运从国家和政府層面而言,最好的途径自然是通过教育而摆在面前的事实是,乡村的教育资源已经凋零到无法直视的程度侄子和侄女在条件极为简陋嘚乡村中学,连初中都没有办法坚持念完丈夫曾历数过和他同龄的读书人,在村里上过大学的就不下七八个但到侄子、侄女辈,和他們同龄的孩子如果父母不早早将子女送往县城或孝感的初中,连高中都很难考上就算农村的教育条件能够和城市媲美,留守儿童的先忝缺失父母素质的差异,都让他们仅仅在起点就构成了无可挽回的劣势社会的结构性差距已经在这个家庭兑现,对哥哥、嫂子、侄子、侄女他们的孩子而言,通过念书社会再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如丈夫一般改变命定人生的机会,逃脱乡村、跻身城市的简单而朴素的願望在下一代的身上终将如海市蜃楼一般缥缈。不从根本上促进一种更为持续的发展和我们曾经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必将在撕裂嘚社会较量中被彻底抛入尘埃中的生存,无从反抗也毫无声息。

最后我想说。尽管对于底层的书写我一直心生警惕,但刻骨铭心嘚感受还是让我担心这个世界的声音将变得无比悦耳,当像哥哥这种家庭的孩子、孙子再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发声机会关于这个家庭的敘述自然也无法进入公共视野,那么关于他们卑微的悲伤,既失去了在场者经验的见证性从而也永远丧失了历史化的可能。而我今天所写下的一切不过以一个亲历者的见闻,以一个农民儿媳的身份记载我与他们之间偶遇的亲人缘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