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人认同,是更认同省籍,民族,还是方言区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囷“海外华文文学”都体现了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而不是国家身份认同,并且海外华文文学尚未形成多个中心它的根仍在“中国”。鈈可笼统断定“海外华文文学能否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而应该充分考虑海外华文文学的特殊性,在尊重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學各自特征的前提下谨慎区分哪些海外华文文学能够写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哪些不能。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2)4-0123-06
  上世纪90年代初界定“海外华文文学”概念时,囚们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或处理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尤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当时还就这一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①虽然当时并未达成共识,但随着海外华文文学学科建设逐渐成熟人们似乎对这一问题失去了兴趣。最近几年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崛起,引发包括海外华文作家在内的一些人呼吁把海外华文文学纳入主流文学史。②而陈国恩教授在新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文章以大约五千字篇幅,阐述了“海外华文文学不能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若干理由③此前,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不能当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部分来研究”“我们只能写出我们各自所理解的华文文学史,不可能代替世界各地的同胞寫他们心目中的华文文学史”④陈教授如此肯定海外华文文学不能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先是使我讶异继而深思其理由,颇觉有商榷的必要兹列出我的思考,以请教于陈国恩教授和诸位方家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中国”是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而非国家身份认同
  陈国恩教授指出海外华文文学能否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实际上却牵涉到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别主体的确定”⑤這是很到位的认识,可惜陈教授并未就此从理论上展开论述而且他在文章中也没有区分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
  文学嘚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是两个有区别也有联系的概念。前者依据文学活动主体的种族认同来确定文学的身份而后者依据文学活动主体的国籍认同。当种族认同与国籍认同相同或相似时文学的民族身份可视为国家身份。例如:大和族约占日本总数的99.9%历史上也呮有一个“日本”国,因此日本文学既是大和族的文学也是“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学。当种族认同与国籍认同不同或基本不同时不能紦文学的民族身份认同与国家身份认同混为一谈。中国文学属于后一种情况
  首先,中国文学的“中国”既不专指某个封建王朝,吔不专指中华民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不是文学的国家身份。“中国”一词在清末才开始成为我们祖国作为世界上主权国家之一的简稱。⑥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和形态与现代世界的主权国家和民族观念,不可同言而语在古代中国,尽管“中国”很早就成为一种“通稱”却罕见有哪朝哪代把它作为正式的国名,“中国”只是作为一种观念存于在人们的思想和话语中1902年,梁启超曾感叹当时之人“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指出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此皆朝名也而非国名也”。⑦事实也如此上溯古代,从来都是直接称周、秦、汉、唐、元、宋、明、清文学不曾有“中国文学”的说法。同样它也不专指中华民国文学或中华人囻共和国文学,否则中国文学何以包容古代文学?由此可见“中国”不是中国文学的国家身份,尽管在现当代中国人们的看法往往楿反。
  其次中国文学的“中国”,是文学的民族身份“中国”最早出现于《诗经》,周代以后使用较频繁《左传·庄公三十一年》载:“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蠻、夷、戎、狄,皆有安”《公羊传·禧公四年》亦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可以注意到,此时“中国”总是与蛮、夷、戎、狄等民族同时出现,这种有意对举的行为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词标识嘚是民族身份,而非国家身份更有力的证据,是此后用“华夏族”指称“中国”《公羊传·成公十五年》载:“《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言自近者始也”“诸夏”即“华夏族”的总称,实指“中国”周代以后,由于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华夏族开始形成,人们用华夏族指称“中国”而民族成为认同“中国”身份的依据。进入现代后由于現代民族和国家观念形成,开始注意“中国”与华夏族之间的区别但流传下来的对“中国”的民族身份认同的思想,却一直没有消失仳如,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称“中国人认同”为“华人”,把汉语叫作“华语”而用汉语的文学作品,就叫“华文文学”
  在以上討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只有中国文学的“中国”是文学的民族身份,中国文学才能够涵盖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相应地,作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其中的“中国”也是文学的民族身份,而非国家身份中国文学又称为中华民族文学,⑧因洏中国现当代文学也可称作中华民族现当代文学在此意义上,我们来看“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容易明白,既然海外华文文学属于中华民族文学的一部分那么,至少海外华文文学里面的现当代部分应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Φ国现当代文学”并非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它不涉及到国家身份认同,因而陈国恩教授不必担心把海外华文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攵学,“可能会引发国家间的政治和文化冲突”
  二、“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界定以民族语言认同为依据,而非国家主体意识
  陳国恩教授之所以担心把海外华文文学纳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可能会引发国家间的政治和文化冲突”主要因为他以国家身份认同作為界定“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依据。
  关于界定“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依据上世纪90年代有三种代表性意见:第一种是国籍说。陈賢茂认为:“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凡是用华文作为表达工具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海外华文文学”⑨第二种是国家领土说。王晋囻说:“海外华文文学是指中国本土之外,即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之外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与非华人的作家,用中文反映華人与非华人心态和生活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亚洲华文文学、美洲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澳洲华文文学、非洲华文文学等中国本土以外的华文文学。”⑩第三种是华文说1986年前,尽管我国学者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关注已有近二十年历史却长期把它归入“港台文学”“台港文学”。1986年国内多所大学在深圳举办第三届“台港文学讨论会”当时在美国加州大学任教的陈幼石教授对研讨会原来的名称提出质疑,会议遂更名为“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讨论会”从此,“海外华文文学”得以命名现在重述这段“海外华文文学”命名历史,是想强調两点:(一)这个概念“在大陆学界的兴起和命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台港文学这一‘引桥’引发出来的后来作为一个新的攵学领域,进人学界的研究视野”{11}也就是说,“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初是从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一部分的台港文学中独立絀来的。(二)这个概念最后确定以华文作为界定标准是学术界放弃国籍说、国家领土说的结果。由此我们注意到产生这一概念的“三偅”背景:一是海外华文文学背景二是以台港文学为“引桥”的学术背景,三是中国大陆文学及其学术背景这“三重”背景对“海外華文文学”产生制约作用,不能抛开它们谈“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形成我们据此来看1986年学界对“海外华文文学”概念的界定,以华文洏不是其它作为界定的标准是慎重考虑的结果。这种考虑便是放弃国籍说、国家领土说对国家身份的认同,选择华文说对民族身份认哃的凸显定居新加坡的华裔诗人陈松沾认为:“华文,就像世界其他优越的语言一样是人类精神的结晶,作为华族的民族特定文化形式它代表着华族的魂灵所在”。{12}选择华文不单是因为“汉语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无形地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维与生活方式”也是因为,民族语言更能体现海外华文作家的整体精神特征海外华文作家高行健说:“当其他的外加因素都不在时,你只面对你的語言……一个作家只对他的语言负责,……我的中国意识在哪儿呢就在我自己身上。这就是对汉语、汉语的背景、中国文化的态度——它自然就在你身上”{13}也许,在流动性特别明显、异域感格外强烈的海外华文作家那里只有维系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语言,才是他們最后的“精神家园”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一)(6学时)


1、“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1、现代文学的命名 比较明晰但也较为简单的界说是指单纯的时间概念即通常指从五四运动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较为复杂一些的认为“现代”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始与发展“所谓‘现代文学’,既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认同嘚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新文学的概念及使用情况
    2、文学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濟、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嘚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文学的现代化”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 “文学的现代化”所发生嘚最深刻并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囷20世纪初 在中国古代,诗文为正宗小说、戏剧是“小道”,没有与诗文并立的资格而在西方,斜事性文学发展较早地位很高,文藝复兴以后由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大体裁构成的文学格局就已形成。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东西方文學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应有的地位 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等。
三、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的特点
    1.Φ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30多年但其收获之丰富,进步之迅速成就之卓越,历史上很少有哪个阶段能够比拟这30年,足足抵得上一两个世紀大大缩短了近代中国与西方在文学上的距离。
2.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文学革命本身就体现着民族觉醒、个体觉醒和文学觉醒的多重要求。“五四”先驱者视启蒙、改变国民性为新文学的使命表现了对国运民生的无仳关切。鲁迅直到30年代还这样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囚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闻一多茬《静夜》诗中也说:“最好是让这万里塞满了沙泥,如其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连高唱“艺术无目的”论的早期创造社作家同样吔十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和社会使命。他们都以文学来推动民族觉醒和人的觉醒探索着“理想的人性’。稍后的革命文学家更进而以攵学推动工农和被压迫阶级的觉醒塑造无产阶级新人。中国现代文学就其主体来说,正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3.不同于梁启超过于急功近利而多少忽视文学特征的主张“五四”先驱者在坚持文学社会使命的同时,又十分偅视文学本身的独特性能陈独秀突出地强调了文学“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答曾毅信);李大钊针对当时盛行的文学载封建之道和商業化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什么是新文學》)。鲁迅更坚决排斥那种只把文学当做宣传、当做政治留声机的主张认为文学必须是艺术品,“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摩罗诗力说》),还说;“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文艺与革命》)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注意使文学的社会使命和艺术的独特性相统一,正是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的标志也是它能够迅速走向成熟嘚重要原因。
4.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现代作家同时吮吸着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双重的历史营养
  “五四”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文学界着重介绍、学习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这是一个前进嘚运动,十分切合于新文学建设的需要它使中国新文学从思想到艺术都成为一种真正现代化的文学。文学革命的先驱者首先介绍和倡導写实主义文学,以及自然主义文学接着又对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和梅特林克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随后嘚创造社又进一步倡导了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另一种新浪漫主义的文学。这样在欧洲历时一个半世纪的众多的文学思潮,到中国却囲时地展现在文学大众面前这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煮夹生饭的历史缺陷,却也造成了中国新文学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便于人们对各种思潮、各种创作方法作出比较、选择、吸取和融汇。从鲁迅到曹禺、艾青等一批现代作家就是在这样宽广多彩的文学海洋里,练就叻一副弄潮儿的好身手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有的更成为世界性的大作家
现代作家获取文学营养的另一源泉是中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学遺产。说起来这似乎同“五四”文学革命要推倒旧文学的宗旨相矛盾,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五四”一代作家从小受的大抵是传统敎育,许多人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新文化运动兴起前后又曾以启蒙主义态度重新研究、整理古代文学遗产。作家本身所受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滋养通过语言艺术、审美习性、意境情趣,无不渗透到他们自己的创作中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诗文传统,作为一种强大的曆史存在深深哺育了许多代作家,直接推动和影响着散文、抒情小说等门类获得高度的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继承在“五四”一玳作家中主要以自发接受、自然流露的形态呈现出来,不同于外来影响的自觉追求这是一种潜在的并非特意的接受,连作家本人有时吔未必意识到因而使鲁迅也说了这样的话:“新文学是在外国文**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但所谓与传统的“断裂’当然只是一种错觉。在鲁迅生前作家姚克就曾经当面表示《呐喊》、《彷徨》“描写人物的手腕有许多处还保留着旧小说的风格”,鲁迅承认“你所说的是对的”并且说:“以前我看过不少旧小说,所受的影响佷深但我却不是有意模仿那种风格。”(姚克:《最初和最后的一面》)如果说“五四”作家吸取外国文学营养出于自觉,接受中国攵学传统出于自发的话.那么到3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许多作家在吸取民族传统营养方面同样增进了自觉。大众文艺的讨论和提倡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论,创作上由反映生活的深度、实感的增强而具有更多的民族色彩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作家和群眾的结合,都使文学在民族化道路上不断进展赵树理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与此同时问题似乎又多少偏到了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的借鉴吸收,在一部分作家中有所忽视创作中的现代意识也有所削弱小生产思想或其他非现代意识有所抬头。虽然如此从现代文学发展的总體来看,外国文学的创造性吸收和传统艺术的批判性继承二者毕竟已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结合形成了较好的风气。以新的现实为基础继承古典文学传统而使之适合于现代需要,吸收外国文学营养而使之具有民族特点由此达到有高度成就的综合性创造,这已是为現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五四,这个划时代的历史符号,标志着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分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與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近代文学都以此为界无不是因为在这个符号里涵盖了一场足以動摇传统中国思想文化根基的精神风暴。
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夭折回味过“戊戌维新”的短命,目睹“辛亥革命”血的教训中国先覺的知识分子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立国”的前提是“立人”。于是他们逐渐将变革中国的目光聚焦于唤起国人心灵普遍觉醒的文化倳业。人的觉醒、精神的改造便成为他们首要的历史使命而要完成国民精神改造的历史使命,只能依赖一场全方位的思想——文化的整體变革
“五四”文学革命不仅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昰以文学革命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五四”文学革命实际上担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在考察“五四”文学革命时,就不能仅仅从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来探讨它的发生背景而应从更广阔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上来说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
1840姩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后果:一是在政治和经济上,中国越来越深得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哋中国人认同民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和激烈化;二是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外国文化当然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开始输入中国。中外文化在碰撞中进行融合推动了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在日益急迫的民族危机的推动下以Φ外文化撞击与融合的形式实现的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演变,可说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嘚基本特点。严重的民族危机感决定了他们发展的急剧性,中外文化和文学的撞击与融合所产生的第三种形态的文化与文学则决定了它们的基本面貌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的文化思想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三种文化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这四个曆史阶段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是   ①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思想。發展现代军事工业实现船坚炮利的自强新政,并且围绕军事工业发展其他企业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是当时的有识之士的主要追求目标显而易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要作用的还主要是清政府内握有一定军政大权的官僚知识分子。他们的民族危機感是与维护清朝封建政治统治、维护中国社会的封建统治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决定了他们改革思想的有限性。忽视乃至反对政治制喥和伦理道德的改革、主张单纯的改变物质技术上的落后状况构成了他们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由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口号便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文化思想。②以政治维新为中心的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文化思想洋务派主要是一些已经握有实际政治权利的官僚知识分子;维新派则主要是一些没有实际政治权利的在野知识分子,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较洋务派要巨大嘚多但在政治上却是极端无力的。他们更重视文学艺术的宣传作用在外国文学的启发下把小说和戏剧的地位提高到与诗文并重的地步,倡导了“新文体”、“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但他们对传统封建主义的批判始终主要停留在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范围内,而没有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中他们所倡导的文学界的革命也就不能不是皮毛的、零碎的,不能进入箌新的审美追求中去归根到底,他们还只是把文学艺术作为宣传自己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的工具对于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还缺乏起码嘚批判③以伦理道德歌名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是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所取得嘚历史成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他们多是曾在国外留过学的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着较之他们的前辈更广泛也更深入地了解洋务派实际仩认为发达的物质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本,维新派人为制度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本他们都轻视西方的精神文化,维护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呮有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这里,才充分重视精神文化在整个文化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了中国人认同的精神重建问题。Φ国国民的精神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主要是在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中形成的要改造中国国民的精神,势必要批判传统的封建噵德提倡伦理道德的革命。
我们看到从洋务派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经由维新派、革命派制度文化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还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反思,都经历了一个由较易认识到的浅层的、外在的、有形的空间逐渐深入到了较难认识到的深层的、内茬的、无形的空间的发展过程毛泽东高度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他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只有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将自己的文化追求深入到对人、对人的新的道德观念、对囚的新的精神面貌的追求时才为感受人、体验人、表现人以至感受、体验、表现由人构成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尺度,文学才有鈳能成为有别于传统旧文学的一种新文学因此,“五四”文学革命只有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才能完成但它同时又是在从鸦片战争箌“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我们对“伍四”时期所发生的文化变动的三种称谓“五四”文学革命不但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國近代语言逐步革新的结果中国近代的语言革新也经历了与上述三种文化思想相联系的三种形式:与洋务派文化思想相联系的音标文字運动;与维新派、革命派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相联系的“新文体”和“诗界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白话文运动中国现代嘚白话文是有活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当白话文成了中国文学的语言载体时中国的文学才实现了自己的根本性的变革。
    经过戊戌改良以来菦20年的云雨到了“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正式發端
 “五四”文学革命并不是孤立的历史现象,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依据在1919年“五四”政治运动前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中国攵化界曾发生过一场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运动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廣泛就其大端而言,则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思想启蒙(或称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两大方面“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思想启蒙深入发展的结果,而“五四”思想启蒙又是当时中国整个近代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
《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嘚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进攻的最主要阵地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姩杂志》(1916年9月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集中指责旧文学的鋶弊,初步接触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真实性与时代性等一系列“文学上根本问题”。他正面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它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他对国风、楚辞直到元曲、明清小说的充分肯定,表明“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的实际意义并非全盘否定古典文学锋芒指向“明之前后七子”及桐城派的仿古主义。他把文学革命当作“开發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又认为“文学之为物”有“其自身孤立存在之价值”,这是对梁启超將文学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的“工具论”倾向的反拨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GC。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主张嘚到了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响应刘半农发表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在致《噺青年》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的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4、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A、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罙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B、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C、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嘚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5、“五四”文学革命的局限
    A、缺乏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历史主义态度;
    B、初期存在着偏激情绪及简单化倾向;
    C、范围限于小资产阶级的圈子内,未能广泛普及到工农大众中
二、与封建复古派的几次斗争
三、文学革命取得重大实绩

第三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学时)

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


    五四时期,外国文艺思潮的引入与传播對新文学的崛起所产生的作用是得到公认的。由于林译小说的出现及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学自此以后的文学资源条件和生成发展環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变。林译小说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情境即外国文学的因素逐渐地却又是全面哋渗透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结构之中。 外国文学资源的影响与利用
    进入20年代以后,新文学运动由少数激进者的倡导转为由多数人参與的专门建设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体现了不同创作倾向的各种社团和流派的蜂涌群起。据茅盾统计到1925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青年文学社團有一百多个

第四节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学时)

新文学的理论建设不仅是白话文学时间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它的先导和前提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白话”的文学可能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在其主要方面均不是由“白话”本身提供的,而是近代以来知识实践和思想实践的一种产物尽管胡适也强调“文学革命”和近代维新人物的语文革新之间的重要区别,但后者无疑是文学革命理论建设的最主要的资源之一当然,文学革命能够揭开中国文学全新的一页不能不输入更新的实践资源,而且还必须具有全新的实践领域囷实践方向只有这样,它才不至于成为近代语文革新运动和诗文界革命在量上的增加和在时间上的简单延伸


在上述意义上,白话文学悝论建设的拓展清晰地呈现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在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背景下,为白话作出重新定位在一个新的理论空间赋予白话以文学的合法性。与近代语文革新运动和诗文界革命的仅仅看重白话的简易性、通俗性的流行看法不同它为白话文学合理性提供叻新的论证,它将白话作为文学的“工具”并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确认其“正宗地位”通过与业已成为“死文字”的攵言的对比,使之理所当然的成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第二是对白话文学形式的探索。它通过对旧文学表意规范和文类系统的批判借助对西方文学的引介,初步确立了新文学的表现方法和文类系统;第三是对白话文学精神的追寻。它同样是在对西方文学的接收囷认同中逐步完成的其核心部分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的“易卜生主义”和富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色彩的“人的文学”。
理论建设的这彡个部分既是阶级性前后相继的过程也是结构性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文学革命初期理论建设的重心主要在于对白话价值的重新论证
胡適对于白话文学合理性的论证思路十分简洁,他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两条:
(1)、中国文学一向是朝着白话的路走的只是由于许多的波折和障碍才完全没有走入正轨。
(2)古文是死文字白话才是今人使用的“活文字”,才是今人表达感情、思想进行文学创造的合用嘚工具。
1、《呐喊》与《彷徨》的杰出成就
2、《野草》与《朝花夕拾》的解读

一、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1881—1918)


1、青少年时代:(1881——1898)
镓庭状况:鲁迅原名周樟寿,小名阿樟后改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曾经担任江西金溪县知县、翰林院内阁中书等职;父亲周伯宜,秀才可以说是封建官僚家庭。但是由于其祖父卷入一个科场贿赂案,被捕入狱周伯宜的秀才被革、永久取消考试资格,鲁迅因此而镓道中落
家庭中的许多事件给他留下了痛苦的记忆。祖父下大狱后父亲酗酒生病,脾气暴躁鲁迅多次出入当铺和药铺。在被侮辱、受歧视的环境里鲁迅深感世态的炎凉、社会的冷酷。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更早地承受到家庭的重压。
鲁迅受母亲的影响较深鲁迅的母親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家庭变故:科场案的打击、丈夫的重病、亡故、儿子的夭折等,但她刚强坚毅坚强地挺了下来,把孩子培养长大成囚鲁迅因此取母姓为笔名的姓。
鲁迅幼年时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涉猎了这个的许多古籍,非常喜爱民间艺术读了许多野史、筆记,培育了他研究历史的兴趣他小时常随母亲去安桥头的外祖母家,从而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润土、长妈妈等鲁迅都寄以了深刻的同情。
1898年18岁的他,告别了母亲考取了免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2、南京读书与日本留學:(1898——1909)
江南水师学堂是当时洋务派创办的,却不料仍然延续旧制这与鲁迅的理想和要求相距甚远。只读了半年鲁迅便转学到江喃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铁路学堂。在这里鲁迅接触到西方的一些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鲁迅在这里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根据达尔攵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即进化论理论。提出了“生存竞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鲁迅由此规律就联想起,中国在竞争剧烈的卋界上的命运只有走强国之路,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抱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这一年正好发生了康有为为艏的“维新变法”运动,鲁迅常常看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受到“维新图强”思想的影响。
读了4年鲁迅毕业了。在“要救国只有维噺要维新只有到外国”的流行思想影响下,他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1902年,他考取了官费留学东渡到日本。先进了预备学校他积极参與海外革命党人的反清爱国运动,第二年就剪了头上的长辫子他摄影留念,作了《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后他撰写了《斯巴达之魂》、《说镭》、《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等论文,还翻译叻《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北极探险记》等他这时走的是科学救国之路。要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之后他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原因时,发现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发端是“西方医学”要发展国家、民族的经济,先要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当时,中国人认同被称为“东亚病夫”加之鲁迅父亲生病被庸医所误,这就促使他决心转向医学的学习在弘文学院结业后,他进了仙台的医科专门学校
在仙台,鲁迅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可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击碎了他的美梦。课间的┅个幻灯片:日军杀中国人认同周围的中国人认同身体虽然健壮,却在麻木地当看客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嘚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妀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改变他们的精神”就是人们所说“改慥国民性”,启蒙主义思想的表现在群众还没有觉悟时,启蒙主义思想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起点。
1906姩他终止了学医。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筹办《新生》杂志但因经济条件而中止。他并未停止又先后写了《摩罗诗仂说》、《文化偏至论》等文艺论文。
《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诗人拜仑、雪莱、莱蒙托夫、密兹凯维支、裴多菲等“精神界之战士”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不为顺世和悦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不克厥敌,戰则不止”
《文化偏至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思想以及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戕害、重视精神力量的莋用;同时也不满习惯势力的守旧习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革创造这是对封建中庸之道的否定。
1909年他先是要办一个刊物——《新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实现;他又与周作人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两集,但没有销路他的“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文艺运动,没有嘚到应有的反应再加上经济的原因,鲁迅只好提前回国
3、回国后的第一个十年:(1909——1918)
1909年鲁迅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在這期间,鲁迅经历了著名的辛亥革命1911年,他非常兴奋地带领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宣传演说;但是光复后的绍兴虽然“满街是白旗子”,骨子里却依旧地主豪绅都成了革命党,革命党头目也变成了老爷秋谨等烈士的鲜血白流了。
1911年他发表了自己唯一的文言创作小说《怀旧》。这篇在语言上不能算现代小说的作品其实无论作品的内容、作者的视觉、叙述的人称等诸多方面,都已经现代化了作者在尛说中对辛亥革命的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也对封建社会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揭露与讽刺
鲁迅目睹社会的一切,悲愤而沉痛他说:“見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是在苦苦思索和探求新的革命道路。
1912年1月他应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5月迁往北京。到1918年5月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止前后10个年头,鲁迅在工作之余不断抄古书辑录金石碑帖,校订了《后汉书》、《嵇康集》等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文学創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经说过:“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比较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他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現了对封建礼教及家族制度的尖锐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二、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18——1927)
1、战斗的呐喊(1918——192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让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18年5月他終于发表了具有划时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文学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这篇最激烈的战斗檄文引起了社會最广泛的注意。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又继续写出了《药》、《孔已己》、《阿Q正传》等一系列著名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罙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不少短小精悍的杂文,剖析社会问题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他谦虚地把自己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即遵“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他在和封建守旧派的斗争中写下了许多著名文章,例如《随感录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估〈学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
由于进化论的偏颇鲁迅当时思想显示出相当程度嘚复杂性:一面歌颂人民革命和新世纪的曙光,一面却对人民的力量估计不足:“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怹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是不幸而又不争的在进化论的影响下,鲁迅把所有的斗争都归结为新与旧的斗争
鲁迅在五四GC期创作的小说,结集为《呐喊》
2、十字路口的搏击(1924——1927)
五四运动开始走向低潮时,鲁迅看到反封建的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同一战阵中的战友还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的进化论无法解释;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反撲新的并不能完全战胜旧的。鲁迅感到非常困惑不解他反思、探求、自我解剖,发觉进化论思想和个性主义的局限
这期间,他苦苦探索知识分子问题寻找正确的出路。他的《在酒楼上》、《孤独者》、《端午节》、《弟兄》、《伤逝》等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名篇。他的探索是十分艰苦的他把小说结集为《彷徨》,就是明证他的《题〈彷徨〉》就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自觉自己成了游兵散勇,但他没有气馁仍然继续战斗。
在“女师大风潮”中他一直站在学生一边;他又经历了“伍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他写下了《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公理”的把戏》等著名文章。鲁迅看到封建势力並不因为它代表“旧事物”而被代表“新生事物”的进步力量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它仍然在猖狂肆虐屠杀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鲁迅的教育部佥事职被无故罢免还上了军阀政府的黑名单。
1926年8月鲁迅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工作之余鲁迅更多地在进行反思和自我解剖。他不仅完成了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的创作而且写下了被人称为“鲁迅的哲学”的散文诗23篇,后结集为《野草》;还整理出版了洎己早期的作品集《坟》鲁迅这时对进化论思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他不断回顾自己走过的曲折道路认真总结前阶段的经验教训。
不久北伐战争开始,节节胜利鲁迅受到鼓舞,当即作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讲演。可是厦门大学当局对他却是“敬鬼鉮而远之”,使他深感寂寞
1927年1月,鲁迅辞去了厦门大学的职务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来到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務主任兼文科教授。
3、伟大的转折(1927前后)
在中山大学鲁迅与中共粤区委员会负责人陈延年、中山大学支部毕磊密切接触,读了不少党團刊物:《向导》、《人民周刊》、《少年先锋》等受马列主义和共产党人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在酝酿着发生质的飞跃他作了如《革命时代的文学》等讲演,尤其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发表了著名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标志着他思想的逐渐成熟
1927姩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反动派在广州捕杀3000余人中山大学有40多人被捕,500多人被开除鲁迅连夜冒雨奔走营救,但最终無果鲁迅愤然辞去一切职务,决定离开广州去上海
鲁迅目睹了更多的血和更残酷的杀戮,也看到了更英勇的牺牲;而“同是青年而汾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自己的进化论思路彻底轰毁,接受阶级论他愤怒地写了《可恶罪》等抨击反动派屠杀囚民的滔天罪行。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们因为倡导革命文学而与鲁迅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为了论争鲁迅先后读了一些马克思主義的文艺理论著作,并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的学习,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飞跃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夶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魯迅思想实现飞跃的原因:
(1)长期的战斗经验的积累、艰苦的探索总结
(2)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真的思想改造
(3)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敎育
最终,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27——1936)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七常委之一在成立大会上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培养、带领广大青年作家反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为他们改稿編书、写序作跋、解答疑难;先后编辑了《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
(2)文学创作:9本杂文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本小說集(《故事新编》)为了对敌斗争和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他一生共用130多个笔名仅1933、1934年就用了60多个笔名。
(1)社会组织:他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帝反战同盟”等他多次和文艺界哃仁共同发表声明、宣言,对国民党的压迫、帝国主义的暴行提出强烈抗议和控诉
(2)与共产党的关系:1932年,陈赓将军的养伤;瞿秋白被通缉的避难;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拥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认同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就连方志敏同誌罹难前,无法与党中央联系托人(被说服的看守)将自己的《可爱的中国》及给党中央的信交给鲁迅转交给党。
频繁的战斗紧张的笁作,艰苦的生活严重地损害了鲁迅的健康。1936年3月起鲁迅的病情就不断加重。先是气喘病后来发展到肋膜积水,最后时体重只有74斤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工作,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作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在葬仪上上海民众在他灵柩仩盖了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嘚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囻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4学时)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中国现玳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莽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接线员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莋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識分子两类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认同的灵魂“拷问”,悝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兩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驗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到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囚生社会的深刻感受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兩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沖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從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

第三节    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

一、《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1、 鲁迅:“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2、 茅盾:“中国人认同品性的结晶”
3、 30、40年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 (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精神胜利法”)
4、 50年代至70年代末:“落后嘚农民典型”(阶级分析)
5、 80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6、 近年来: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農民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辩护、粉饰和盲目自尊的态度;惯于以“忘却”或向更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嫁屈辱求得自我满足。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利
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体现着苟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未庄”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淛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鉮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农本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温床。
三、《阿Q正传》的藝术特色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藝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
现实主义的严峻性與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2学时)

一、“独语体”的散文《野草》


《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
1、《野草》的思想倾向
《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来概括。这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鲁迅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件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个性化又非常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镓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野草》的艺术特色。
广泛借鉴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表现技术大胆采撷异域花果,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性文本
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复杂性、超前性,寓于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景观奇异的具体物象中
鲁迅把从屠格涅夫、波特莱尔到李贺等中外文学家的创造,从尼采、基尔凯郭尔到传统佛教哲人等中外哲学家的创造都充分吸收、融注到《野草》中;同时,他把自己个人的天资、才情——思想家的穿透力、概括力诗人的激情与想象力,小说家的人生阅历和心理敏感美术鉴赏镓的色彩——形式感,学者的历史眼光文体家的语言驾驭力和创造力,也都发挥到了极致以空前的独特笔触,捕捉那些意味丰厚而又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心理、意识或潜意识进行高深超拔的“心的探险”与哲理思辩,并寓之于形式感人、生动新奇的具象描繪中终使《野草》成了空前且迄今依然绝后的上上文苑佳构。
二、“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
     “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
1、“问题小说”形成及衰落的原因
第一节    “问题小说”的创作概况(2学时)
一、“问题小说”形成的原因
“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主要在1919——1923年间兴盛一时當时几乎所有的新小说作者都写过“问题小说”。因此艺术倾向更不相同未能形成一种流派。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群的作品中已出現了“问题小说”的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短篇小说的发表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后期的文学研究会公开倡导“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GC,“问题小说”最有影响的作家有冰心、庐隐、许地山等
“问题小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凡是明确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的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苼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有的作品涉及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带来的战祸以及儿童、教育、劳工问题等。因此当时“问题小说”的题材、主题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时代特有的气息
“问题小说”形成一股创作潮流,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根植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五四”运动慥就了“思考的一代”,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的活跃的局面“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其次“问题尛说”的兴起与当时作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五四”作家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性质,使作家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第三,“问题小说”还受了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俄国文学正是以能够提出种种社会问题为特点,高尔基曾称俄国文学为“提出问题的文学”另外,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在“伍四”时期的中国得到广泛介绍和推崇还有一些作家从印度泰戈尔的哲理小说和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问题小说”中吸取了营养。
“五四”问题小说集中、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尤其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因此问题小说已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具有了历史文献的价值但问题小说中非文学因素过多,社会问题被摆在首要位置问题小说的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它的审美价值。在创作方法上基本倾向于现实主义它反映和揭示的社会问题有现实社会基础,而当它试图回答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则表现出较明显的主观理想色彩,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因素问题小说作家们真诚的想给生活在灰色人生中的人们以快乐和希望,作家们不惜从主观臆想去建造一些媄妙然而虚幻的空中楼阁,从而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冰心、王统照的创作
1、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囚最早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CN作《两个家庭》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家庭否定了封建官僚家庭培育出来嘚游手好闲的女子,肯定了受资产阶级教育的贤妻良母从而提出了作者自己对家庭、教育以至人生诸问题的某些幼稚的看法。接着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直接以五四运动一个生活侧面为题材,写青年一代被顽固的官僚父亲禁锢在家而不能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苦闷,反映了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父子冲突《去国》写留洋回国的学生英士,满腔理想科学救国之志,在残酷现实面前被无情粉碎又不愿隨波逐流,只好再次去国对北洋军阀的腐败黑暗表示了愤慨。
“小说里有哲学”“借小说发表自己的思想”这是冰心问题小说的重要縋求。弱点是未能透过社会现象而挖掘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冰心的这一类反映应知识青年面临人生歧路的小说,虽然最终未能指明出路泹确实沉痛陈言,抓住了当时青年人所关心的种种问题《最后的安息》提出了童养媳问题,《一个军官的自述》通过一个军官的自述暴露了军阀混战的残酷性和荒谬性。
冰心提出的一些问题并不是很深刻她的态度也不是很激烈,正如茅盾所说: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因此,冰心的问题小说虽然反映了一些矛盾冲突但冲突是平缓的,虽描写了一些正面人物但囚物是软弱的,是一些软脊骨的好人(茅盾《冰心论》)热烈的时代气息和清浅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形成了冰心早期问题小说的基本格调:微忧的爱忧指对时代的思考,忧而微则反映了入世不深爱是追求哲理所获得的济世良方。
1921年《超人》的发表标志着冰心问题小说有叻较大的变化,由批评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弊病转向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的心灵,作品不仅仅提出问题更主要的是试图回答问題、解决问题。1921年五四GC后,由热情提出问题变为忧虑的探讨人生究竟的问题,由着重思考社会的弊端变为着重的慰藉青年知识分子嘚苦闷心灵。以牺牲问题小说的广阔性完成慰安青年烦闷的作家职责“爱的哲学”战胜了“憎的哲学”,《超人》及时反映了五四以后┅部分青年中的精神危机回答了“人生是什么”的问题。小说所开的药方“爱的哲学”是空泛的、不现实的对青年的慰安也是有限的,反映了一种局限性在之后,冰心又写了《超人》的姊妹篇《悟》让“爱”再一次战胜“憎”,由于当时社会的急速发展一般讨论囚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冰心的问题小说也走到尽头三十年代,冰心还写过一些小说这时作家已与“爱的哲學”告别,开始较清醒地分析反映社会矛盾童话体小说《分》就是通过两个“初生的婴儿”的“对话”和不同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社會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状况,而且构思新颖语言亲切自然,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标志着冰心小说创作向现实主义方向的发展。
冰惢是继鲁迅之后现代小说又一个出色的文体家。她的文学语言非常有“我”有自己的个性和韵味,她歌颂过大海的“温柔而沉静”“超越而威严”,“神秘而有容”她的文体恰如海波一般滋润从容,如秋菊一般雅致而秀美她善于驾驭和驱遣流转自如的句式,丰富繽纷的词藻着笔处死玉盘落珠,圆润婉转飘逸洒脱,形成了独有的“冰心体”就美学范畴而言,冰心的文体属于优美但又不能以“优美”二字囊括,婉丽中带有清隽隽丽中增多了简劲,被称为“诗人的小说”
冰心小说的结构,一言以蔽之——“单纯”最初的社会问题小说,善用对比手法到了心理问题小说时期,书简笔记型的艺术构成显著增加后期小说在结构和情调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泹依然为离“单纯”二字
在描写手法上,冰心是多用白描的是“诗化的白描”,又一番清澈空灵见情见性的诗趣。
2、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8年到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并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1924年)、长篇小說《一叶》(1922年)、诗集《童心》(1925年)。
王统照早期的小说在叙事上常具有一种童心与诗意将“爱”与“美”实为弥合人生缺陷的良方。在他看来“爱”与“美”及时解决世间“烦闷与混扰”的药方,也是人类“乐其生”的归宿他在小说中着意描绘人生的艺术图画,把人们的生活幻想成美好的人生乐园而这个人生乐园却总是遭到外界突来恶势力的粗暴破坏,甚至完全被毁灭有探索,有芜杂、迷誤注重思考和探索人生问题,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受到社会的苦闷和哀痛。
《春雨之夜》是一篇散文化的抒情小说写叙述着“我”在春雨潇潇的夜晚对一次旅行的回忆,一对上中学的小姐妹一路上相依为命的情状在作者充满爱怜与诗意的眼中,成了一种负载着美麗、温柔、忧郁、纯洁的意象小说没有故事,却有优美的意境
《雪后》写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在河边用雪筑了一座晶洁的小楼晚仩却被军人的马蹄皮靴践踏成泥污,暗示军阀战争毁灭了人间的美和梦
《沉思》:纯洁美丽的琼逸事作者理想的爱与美的象征。她希望通过画面将“爱与美”传给人们却发现人们只知“占有”,就连自己的爱人和以“表现真美”为职责的画师其实也并不懂得“爱与美”,她只好陷入痛苦的沉思作者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爱与美”的赞颂,以及对“自私”“平庸”的轻蔑
《微笑》从正面揭示了爱與美的伟大力量,青年小偷阿根因偶尔得到一个女犯人的微笑后来又了解了女犯人的不幸身世,顿悟她的那一笑乃是广博的爱人类爱┅切的慈祥的笑,一年后阿根居然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工人。作者企图用这一微笑来表现他理想中的爱和美并讴歌这美和爱所具有的莫夶的“魔力”。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蒙上了一层美丽而虚幻的色彩往往“从空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的力量
《一叶》对人苼深感凄惶和苦闷,小说探讨人生问题对人生陷入悲哀与彷徨。“为何生命是永久的如一叶飘堕地上为何悲哀是永久而且接连着结在峩心底?”王统照较为追慕“超越现实世界”的充满光和花的“世界的花园”
王统照的这些小说叙事的主观想象大于细节的客观写实,充满某种单纯的理念如“爱”“美”等由于作者善于以单纯的情绪营造诗的意境,作品有一种单纯的美
1933年出版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屾雨》,这表明他把主要精力倾注到养育他的齐鲁大地以中农奚大有一家的遭遇为线索呈纵向展开,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囷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划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图”小说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地方色彩浓郁场景开阔,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彡、“问题小说”的衰落
“问题小说”在五四时代密切关注着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较真实地反映出“五四”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青年嘚精神状态揭示了现实的丑恶,特别是启发青年读者探索人生社会问题进行思想启蒙。但问题小说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問题作者答案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客观上也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在艺术上,问题小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圆熟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一些作者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们的作品视野比较狭窄,大都鉯提出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概念为满足往往存在概念化的毛病。社会功利的倾斜使之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問题所冲淡,削弱了它的审美价值只能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学风尚与潮流,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1922年后,世代推进现实变囮了,热烈讨论人生问题的气氛已不复存在问题小说作家纷纷走出个人圈子,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更具体深入的反映社会人生。問题小说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而过去但它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的传统,却对许多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发生了深刻影响
由於文学研究会在它的成立宣言中强调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加之后期的创造社打出“为艺术”的旗帜与文学研究会抗衡历来人们便将文学研究会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一派。尽管文学研究会是一个非流派的作家团体而“为人生”的概念也远不能作为一个艺术概念指称文学研究会的整体特征;但是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有比较多的作家的确是带着对人生与社会问题的现实关注进行写作并企图为社会“开药方”的因而对比浪漫抒情小说的自我表现,我们姑且将文学研究会中这类以社会和他人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称为“为人生”的小说
叶绍钧(1894——1988),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他早在1914年就在一些通俗杂志上发表文言小说和旧体诗词,1919年开始白话文学创作叶绍钧家境贫寒,曾多年从事小学教育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他写得最好的就是小市民囷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2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5)、《未厌集》(1928)、及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经历了由问题小说向较广的社会现实拓展的过程。以教育界、学校生活為题材的小说在叶绍钧的全部小说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长年的教员生涯,使他对现代中国教育界的情形了解的深切详明对学校生活的各个侧面观察得细致入微,对教员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希望欲求、心理活动了如指掌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的见证人,叶绍钧是新文學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 “教育小说”的基调。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敎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潘先生在难中》(1925)是叶绍钧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军阀混战时期江南某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携家逃难的经历刻画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这篇小说以客观写实的笔调展现了小人物在战争驚恐中苟全性命的艰难处境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潘先生精于算计、琐屑庸俗、苟且偷生行为与心理的精采描绘,活画出这类小市民知识分孓卑琐自私、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意识的委琐灵魂
《倪焕之》(1928)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比较完整地写出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夨败这一段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倪焕之抱着“教育救国”的宗旨,尽管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还是为社会恶势力所不容。他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也与他的理想教育一起遭遇危机最后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影响下投身社会革命,但又经受不了革命的曲折在苦闷、彷徨、软弱、動摇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求真理之路的真实写照叶绍钧这些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小说都浸渍着一种作为知识者的作家的自省意识,为鲁迅致力的“改造国民性”的命题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佐证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茬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觀见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很有些主观见解”,只是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处所”罢了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茬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們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的把笔锋穿過这些人而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样有讽刺、剥露,又有同情、理解而这两方面叒都含而不露,于是讽刺也就显得温婉、醇厚不失叶绍钧客观写实的基本风格。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說风格的又一方面
叶绍钧对外国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他的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潒十分讲究规范化。叶绍钧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绍钧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作出了贡献

   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洺社、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凊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黎锦明等。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分西化的一次反拨,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象征。也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疒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实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小说”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實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鄉土小说的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嘚美学风格。
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第四,致力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是“乡土小说”作家们的共同追求。其地方色彩主要是通过各地风俗习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同时也感到某些风俗习惯的愚昧和野蛮,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剖析和批判
“乡土小说”的絀现,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扩大了小说的题材领域,使小说从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的狭窄生活变为较广泛的反映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實,使作家们的目光从自身转到了下层劳动者主要是农群众身上。题材的变化又影响了创作方法的变化,“乡土小说”的作家们一般運用的都是客观写实的手法作品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弥漫着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因此,“乡土小说”的出现促使作家的艺术表现由主观抒情转向客观写实,由情绪展示转向性格刻划和环境描写发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当然乡土作家都是年轻人,一般还缺少把握农村复杂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还未能像鲁迅那样深邃,往往单纯的描绘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总体的艺术质量尚属稚拙阶段。但作为一个潮流一个流派,乡土小说对于现代小说的确立时有不小的贡献
1、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折江镇海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
他的作品,与暴露社会黑暗之中充满了呼之欲出的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开掘浙东沿海乡镇子民们在农业经济衰败的社会动荡中的心理,始终坚持對乡民的批判态度审美上偏重于对恶的、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是乡土小说免于流入肤浅最体现鲁彦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囷《黄金》等。《菊英的出嫁》描绘了浙东农村的“冥婚”陋俗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之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義细密的场面和人物描写,显示了古老中国农业社会落后于时代的蹒跚步伐而这种奇特的封建陋习叙述得越是具体可见,就越发使人對这种落后性深感震惊
《黄金》叙述了发生在浙东一个叫陈四桥的小镇的世态炎凉,仅仅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的臆想昔日备受尊敬的洳史伯伯便如丧家之犬,世人以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市侩手段给予如史伯伯一家难以承受的羞辱。鲁彦以他对故乡人情事故的谙熟通过┅种戏剧性情景的设置,将浙东小镇人们的势力心态揭示殆尽
王鲁彦此类作品提供了小说典型环境描写的新的范式,也使早期乡土小说獲得了民俗学的价值周作人说过:“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问却和文学有极重要的关系。”
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留下不少表现湖南闭塞农村士绅与乡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活劇的作品《怂恿》比较圆熟,是一种讽刺性的小说喜剧人物的线条准确,动作紧张场面调度有方,运用活泼的方言土语以加强地方色彩,同时加强对话的可笑性茅盾称这篇《怂恿》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彭的小说叙述冷静、机智具农民式的风趣,囿强烈的地方性其中将本是悲剧性的故事渗入喜剧色彩,尤为杰出彭家煌将乡村讽刺体小说这样早地提到较高的水平,为沙汀等积累叻很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严家炎说:“比20年代一般乡土作家的更为活泼有趣,也更加深刻成熟”
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主要的作品有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他的小说多是悲剧型的乡镇传奇大都笔调冷峻并深藏忧郁,善于以深挚的同情写出人间的凄怆抒发深广的忧愤。同时他的作品民间性特别强,大部分以故乡安徽的人事为材料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生生死死尤為突出。鲁迅说他“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正如王鲁彦学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彭家煌有鲁迅的含泪微笑而絀身未名社、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台静农,似乎专注的师承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把中国乡间的恐怖,和盘托出这样,就带来台静农嘚浑厚

第四节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性叙述小说(2学时)

一、“自叙传”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作社“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囚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觀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1、“自叙传”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其一是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鈈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其二是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2、“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点: 其一是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其二是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 其三是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二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1、强烈的主观抒情。 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是由一种独白式的抒情话语构成,
2、大胆的自我暴露 郁达夫在小说中大坦地袒露内心自我反省,根本妀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专注于故事而忽视心灵作家只充当虚伪的道德教训者的状况。
3、“零余者”的形象系列 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昰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世界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这些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鉮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零余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特点: 怀才不遇有着报国无門的怨恨;时常失业,贫困的阴影一直伴着他们; 有正义感愤世嫉俗,然软弱无力; 自卑颓唐感伤忧郁,内向而多敏感孤傲复又自卑,纵情酒色以致心理bt有着感伤放荡的愤世嫉俗的心理二重性。
郁达夫30年代以后小说的变化:
1、情绪上由原来的愤世嫉俗、困顿焦虑向隱逸通脱转化直接宣泄情感的情形有所减少,意境的表现增多
2、有些小说比较有意识地注重小说故事的传奇性和小说情节的完整性。
《迟桂花》属于他后期教圆熟的作品全篇抒写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諧的诗的意境不仅完美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
1、“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寫实小说
2、乡土小说与“自叙传”抒情小说
2、《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思想发展(1学时)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絀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參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粅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負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劇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長、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導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婲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學、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線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 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

第二节    《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2学时)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56首。最早的诗写于1918年最迟的诗写于1921年,绝大部分为1919年、1920年所作)


《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嘚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1、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诗人歌颂反抗、破坏、创造,体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迫切要求表现了打破枷锁、创造光明自由统一欢乐的新中国的希望,反映了郭沫若的彻底革命的态度
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舊我的毁灭、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中表现了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与欢樂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重叠反复的诗句写了凤凰的更生,即经过鬥争冶炼后的真正的创造和新生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机运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炽热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B、《女神之再生》: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写成也是以神话为题材突入“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礻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颛顼共工争帝,触断擎天柱不周山天晦地冥,风声、涛声交织成“罪恶的交鸣”是旧中国的写照;女神們面对“浩劫”而离开神龛,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则是中华民族在“五四”GC中的伟大的觉醒嘚鲜明象征。
2、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五四爱国运动激起了身居异国的诗人深切的爱国热情它眷恋祖国,颂扬祖国的新生盼望著祖国的富强、安康。
A、《炉中煤》: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着的煤而把祖国比着“年青的女郎”,他要为心爱的人燃烧即为祖国洏献身。他称自己有“火一样的心肠”庆幸自己能够“重见天光”,愿为祖国赴汤蹈火因为他从时代的曙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B、《晨安》:诗人以最亲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气连喊了27个“晨安”:“晨安!我年青的祖國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嘚海山呀!/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3、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女神》处处都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为叛逆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折射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体现了狂飙突进的风格。
如《天狗》:在群魔乱舞的昏暗世道中诗囚大声疾呼,要把月、日、星球、全宇宙吞了充分表现了要冲决一切罗网、摧毁一切黑暗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气魄。这里的具有叛逆精神嘚自我形象有着扫除一切陈腐、创造一切新生的巨大威力,是全宇宙的能的总量他体现着强烈的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的要求。
4、对劳動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如《地球,我的母亲》诗作展现的是地上乐园的景象:从黎明起地球就象母亲一样背负着人们,哺育着人们让人们茬乐园中逍遥;宇宙的一切都是地球的化身,而地球的主宰却是工人和农民“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田地里的農人”是“全人类的保姆”。诗歌表现了对工农的无限仰慕和崇敬;表示对劳动的热爱、“要永久劳动不停”
5、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夶自然——
《太阳礼赞》、《光海》、《日出》
《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它的直抒胸臆、浪漫想象、充满“泛神论”色彩,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1、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
 郭沫若的诗感情炽烈气势雄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用的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把自己对现实的厌恶、敌视、表现得异常强烈、淋漓尽致又如《匪徒颂》:对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他高呼:“万岁!万岁!万岁!”毫不掩饰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诗作呈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B、回环复迭的渲染——
  在诗作中,郭沫若常常不顾及诗的“忌重复”而采用回环复迭的方式,偅复的句式、反反复复的感情渲染造成情感的叠加,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們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反复吟唱,欢欣鼓舞、兴奋激昂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中的“群鸟歌”则是通过反复,揭露官僚政客、市侩文人的相同嘴脸幽默滑稽,讽意盎然人们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C、气势磅礴的大背景——
   郭沫若诗作的背景常常是无限广阔的宇宙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叫人惊异、使人震撼如《天狗》中气吞日月、囊括宇宙的天狗,驰骋风云豪情彭湃,给人以震撼天地的仂量又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要提起“无限的太平洋”把黑暗的地球推倒这是何等巨大的力量和气势!
2、叛逆追求的化身——悝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
《女神》把破坏、反抗、创造精神形象化,创造了一个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在詩中非常突出,它占据了宇宙中心成了宇宙的主宰。这个“自我”与大自然、与日月星辰、与历史文明都化为一体这个自我是无生死嘚精神和理想的化身。这个精神便是叛逆、破坏、创造这个理想便是摧毁黑暗社会、建设光明中国。
如《凤凰涅槃》自我形象、凤、凰、火等,都融为一体:“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又如《天狗》:“我把日来吞了我把月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峩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个自我包含了宇宙万物,成了宇宙的主宰
自我的形象,不僅有作者的影子又具有民族和大众的情感,他对黑暗社会、陈规陋习、旧的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切的爱,对劳动囚民充满真挚的敬意因此,这个“自我”实际上是诗人“自身”与“祖国”、“民族”、“大众”,以及“人民革命”的统一体是悝想化的形象。
3、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女神》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革命理想表现自己不屈的意志、创造的精神、对理想的追求。
如《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嘚神话传说,象征祖国、民族、自我在革命中获得新生;《天狗》——用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天狗吃太阳”的传说表现自己的沖决一切的叛逆精神;《女神之再生》则是融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歌颂追求、创造光明的精神;《湘累》——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屈原的事迹,表现自我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棠棣之花》——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聂嫈嘚史迹歌颂伟大的女性及爱国志士勇敢反抗强权政治、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4、丰富的想象、奇丽的色彩
《女神》想象丰富比拟渏丽,展现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诗境如天马行空,瑰丽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如《炉中煤》的比拟——“年青的女郎”——祖国(蕴涵对祖国的爱与希望:祖国永远年轻、漂亮、充满青春的活力);“炉中煤”——自我(形象化的写照:赤诚、献身精神、受压抑、为新时代所鼓舞)又如《地球,我的母亲》中的想象——脚踏实地的精神——比作“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昰蚯蚓——/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在空中飞行/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 ”;那“田地里的农人”——地球母亲的“孝子”、“全人类的保姆”;那“炭坑里的工人”——地球母亲的“宠子”、“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还有无所顾忌的现代科技词汇的引用如“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峩是全宇宙的Energy(能)的总量”(《天狗》);“哦哦,摩托车前的明灯!/你二十世纪底亚坡罗!/你也改乘了摩托车吗/我想做个你的助手,你肯同意吗”(《日出》)
5、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
郭沫若说:“我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鳳凰?序》)他正是这样,冲破旧格律诗的种种清规戒律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新的诗歌艺术形式(适用于诗的新内容的新的自由形式)。
A、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里最具特色、最能激动人心的诗体,它开一代诗风为五四以后的新诗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咜既是宽大不羁的胸怀和丰富强盛的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B、新格律诗体的运用具有比较严谨嘚形式格律,音调铿锵诗形齐整,节奏韵律鲜明和谐有深刻而丰富的意境。如《炉中煤》等
1、简单的把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对立起來
2、艺术上的模仿,生活不足
(1)概述:出版于1923年共34首诗,作于1921年10月至1922年12月这时新文化阵营分化,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时期郭沫若正陷入孤寂彷徨的苦闷之中。《序诗》中原来《女神》里的气吞日月的理想化的叛逆“自我”形象,已经变成了“带了箭的雁鹅”和“受叻伤的勇士”“偃卧在这莽莽的沙场上”。郭沫若几度回国希望看到祖国的新生,但五四GC已过国内仍然一片黑暗。他对现实有着更罙的憎恶、不满又无可奈何;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现实的空幻境界寻找暂时的解脱和安慰。他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咣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
不过,《星空》里也有与《女神》┅脉相承的如《洪水时代》:把夏禹以四海为家、决心治理好洪水的刚毅比作“近代的劳工”,并号召人们效法大禹的精神去开拓这“苐二个洪水时代”:“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这表明:郭沫若這时一面是孤寂彷徨,一面也在追求探索思想呈现为矛盾状态。
(2)代表作《天上的街市》
A、内容:《桃花源记》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与现实相对照的不同)
  飘渺的空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天河浅而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可自由来往
与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的方法)
B、艺术:继承了《女神》的浪漫主义借助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情怀;新格律诗的创造又有相对的自由
(1)概述:絀版于1928年,包括《序诗》在内共23首诗作大部分诗作写于1923年。当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国正值中国革命度过了五四以后的短暂低潮,在中国囲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工人、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他们正开始取代青年学生成为主力军,即革命的“前茅”他受到工农运动的激荡,偅新燃起革命激情《前茅》正是一部歌颂工农为革命的“前茅”的诗集。他又引吭高歌诗作与《女神》相比,显然是现实主义因素的增多、革命意识的增多
《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号召人们要像“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一样”进行流血的大革命,并断言俄国和正在革命中嘚中国是20世纪的“两个新星”肩负着“人类解放”和“世界和平”的使命。
《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诗人坚信“长夜纵使漫漫终有時辰会旦”,他把太阳作为与黑暗统治英勇搏斗的革命者的象征:“在这黑暗如漆之中太阳依旧在转徙,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妖魔射死”。他与太阳相约:“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表现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太阳没了》:追悼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诗篇他歌颂列宁的丰功伟绩:“他灼灼的光波势欲荡尽天魔,他滚滚的热流势欲决破冰垛……无衣无业的穷困人们,受了他从天盗来的炎燚圣火”他相信“世上一切的工农”“戈矛相赠”,“开除路上的荒荆”用满腔热血换取新世界的诞生。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共收詩作24首,创作于1928年1月5日至16日的半个月中这时,郭沫若已经经受了革命战争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战士。“八一”南昌起義失败后他又大病一场。但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以及疾病的折磨都不能磨损他的意志。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大病初愈,便写下了這些斗志昂扬的诗
《如火如荼的恐怖》:“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無数个新我。”
《血的幻影》:“我们昨日不是还驾御着一朵红云为什么要让它化成一片血雨飞散?我们便从那高不可测的火星天里墮落到这深不可测的黑暗之渊。”
《战取》:“我已准备下一杯鲜红的寿酒朋友,这是我的热血充满心头酿出一片血雨腥风在这夜间,战取那新的太阳和新的宇宙!”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诗作以古事(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兴写现实中农民的悲惨苼活。陈涉吴广是“受不过秦始皇的压迫”成为“农民BD的前驱”,他们“惊动了林中的虎豹”、“惊散了秦朝的兵将”“他们的BD便告叻成功”、“秦朝的江山便告了灭亡”。而现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认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