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懂得佛教经典就傲慢而懈怠学习怎么办净空法师

南无 药师琉璃光如来

如果连这個问题就似是而非的话,对于佛教、对于其他人、对于自身都很不好

——————写在前面(补充)————————


看了很多回答,很可惜都不是专业,有的人认为我具有攻击性或者有我执。但我在这里费半天劲就为了几个赞和关注?

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这涉及到很多人的慧命的问题涉及到很多人堕地狱的问题。

你觉得 净空 讲 “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還说是善导大师说的没什么问题?谤佛谤祖的口业啊净空 在个视频里说这个 ,之后有多少不明就里的人也说这话引得多少人也同样謗佛谤祖?这些人的果报怎么算这些人掉地狱里,你们这些赞同净空的人去救

这还是只是其中一个点。

汇集本的问题流通开来,正規的佛经呢印光大师怎么批判的?

谁是净土宗公认的祖师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善导大师、印光大师,都不去看这个光看一个净空?

你说你看不懂太专业,那OK有专业的法师,一条条的引用针对净空的批判,你连这个都不去读仍然继续赞同,你是傻啊还是懒啊?还是智商有问题还是故意来混淆是非的?

祖师大德的著作不读专业法师的批判不读,光认净空是引你进佛门的人

固然净空 间接莋用是引你入佛门,那是间接作用主观的仍然是相似佛法,仍然是邪知邪见

因果是不昧的。各算各的

自己对佛教教理不懂,对祖师夶德的文章不懂没关系,弄懂它

别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贸然无知还一副无知者无畏的样子,引得别人再误入歧途为自己负责,吔为别人负责

如果你不是正信佛弟子,那你对于此问题的回答专业度有多少

如果你是正信佛弟子,混淆外道赞同相似佛法,是失去皈依戒体的危险更何况作为正信佛弟子,先不谈菩提心也亦有正见多闻、护持正法的义务。

佛法一直在那里为什么现在叫正法末世?看看这些回答吧

——————原回答——————————


我算是个人福报比较大的了,学佛开始至现在没有接触过净空

但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学识、修行、持戒都很好曾经私下问我有没有接触净空,我说没有她说那就好,因为她学净空的东西学了5、6年后来樾学越不对。之后开始看真正净土宗祖师的东西才知道怎么回事蕅益大师、善导大师的著作。她说净空讲的完全和净土宗祖师讲的相反

另外,我个人接触的禅宗 上面资料这个 宗舜法师是禅宗 曹洞宗的传人,从 净慧长老 那里接法


他就批判净空法师。宗舜法师学识也很淵博又是大德长老的传人,总不会错的

但因为大家并没有深入阅读真正净土宗祖师大德写的著作,所以被净空讲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覀虽然99%是对的,但剩下1%就把你拉下地狱

批驳他,不是说他破戒而是他的见解、见地就是根本错误的。见地涉及到慧命

最后,建议夶家 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法门远离一切恶知识,远离恶见稠林


看到有人说 不说出家人过失,这是一个破戒问题而净空,是破见不┅回事。

我没有说净空 有 饮酒、犯邪淫行为 之类的话

全是列举净空 在有意曲解和混淆中国净土宗、日本净土真宗,弄汇集本的问题说楿似法的问题。

如果一个学佛人连破戒和破见都分不清,怎么区分正邪

好,你谈戒律那就谈戒律:

对于“说四众过”的问题,有同修不能理解提出:对破见者(邪见者),包括出家的五众“不得向人赞叹其德是否等于将该人的名字连同其非法之行向天下广而告之?”偠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纠缠要不要说,否则各有各的理由;而是要研究说了犯不犯菩萨戒这是才是核心。这一问题为菩萨戒中“爱恚贊毁戒”所摄。《瑜伽菩萨戒本》云: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昰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为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複增长(第39条。见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大正藏》第30卷第519页中。)

北涼/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亦云:

若菩萨以贪恚心自叹己德,毁呰他人是名为犯众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轻毁外道称扬佛法。若以方便令彼调伏,如前说又不犯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广。(第28条见《大正藏》第30卷第915页下至第916页上)

此戒即明,如果菩萨以贪欲烦恼之心(染爱心)、嗔恨愤怒之心(瞋恚心)赞叹自己,斥责他人即为违犯。毁并不完全是指诽谤(毁谤),也有诋毁、詈骂的意思更有指责,攻击的涵义(参见《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496页的解释据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這一条戒和四重戒的第1条“赞己毁他”(按:其戒条云:“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见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大正藏》第30卷第515页中。)的区别即在第1条侧重于以不实之辭毁人的诽谤,而第39条侧重于对他人进行斥责、攻击菩萨斥责乃至攻击他人,而不犯菩萨戒的情况有四种: 

  第一:为了摧伏邪见外道

  第二:为了维护圣教,住持正法

  第三:为了调伏对方的烦恼,

  第四:为了令未对佛法生起净信者生起净信已经生起者净信增长。  

可见斥责的目的、对象,是考察有没有违犯菩萨戒的关键佛教讲慈悲,但慈悲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不简择内外噵的差异的“和稀泥”,有破失三归依戒体的危险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对于相似菩萨对佛法的破坏,菩萨戒中是十分警惕的《瑜伽戒本》四重戒的第4条,就是谤三宝戒: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轉,是名第四他胜处法(见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四十“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一”,《大正藏》第30卷第515页丅所谓他胜处法,波罗夷之异名善法为他恶法所胜之义。)

昙无谶所译《菩萨地持经》卷五“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馀”中亦云:

菩萨謗菩萨藏说相似法,炽然建立于相似法若心自解,或从他受是名第四波罗夷处法。(见《大正藏》第30卷第913页中)

  我是个女孩接触佛法的时間也不是很长,今天去伊山大佛 拜佛去了 感触特别深 , 所以本着

  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盡方证菩提 的伟大誓愿,

  所以今生今世 我愿意像净空法师一样做些对众生有利的事情。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是夶乘菩萨舍己救人、愿身代受众生苦的真实写照。

  地藏菩萨凭他自己的修为功德早早早就可以成佛了。 但是他悲悯苦难众生宁愿暫不取佛位,先救众生苦难这等悲怀岂是一般菩萨所能够比拟?所以佛佛出世皆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

  观世音菩萨也是一样,他咾早就成佛了为什么不去安住他的涅盘境界?还要化身百万亿现种种身来救苦?还要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到极乐

  文殊菩萨也昰,文殊菩萨智慧第一号称七佛之师,为什么他都能够当这么多佛陀的老师了他自己却不成佛?

  普贤菩萨也是普贤菩萨的《行願品》,这个是一切诸佛成佛的阶梯没有这个阶梯任何人都成不了佛。

  他能够给出这个阶梯让那么多人都修成了佛,他自己为什麼还不成佛

  还有很多很多的大菩萨摩诃萨,都是有这样伟大的悲愿 我们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转世修行人比如说西藏,大圆满荿就者6个月就可以成佛他为什么还要一世一世的转世来到我们这个肮脏的世界?他们是为什么 大.宝.法.王.是修大手印,成佛的速度快着呢他不知道早在多少辈子之前就已经获得成就了。他为什么还要发愿转世21世来到这个世间

  这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夶菩提心真正的大乘菩萨行为。

  下面是净空法师讲座的文字整理部分 再次呈现给大家,希望爱好佛法有善根的老师们我们一起學习,开一切众生解脱门阿弥陀佛 我佛慈悲


楼主发言:498次 发图:

  法师以国为姓,他的德号「世高」安不是他的姓,他是安息国人就好像玄奘到印度留学,人家称他唐玄奘他不姓唐,他是大唐国的人世高大师是安息国人,我们称他安世高所以安是他的籍贯。咹息国唐朝称为波斯现在称为伊朗,所以他是伊朗人他的父亲是当时安息国的国王,他是王太子的身份他喜欢修道。在《高僧传》裏面记载世高大师非常孝顺,至孝聪慧博览群书,欢喜读书涉猎非常的广泛,他精通天文、医理所以......
  安世高若果真出自安息迋家,则其姓必为安——阿尔撒西斯之省略亦国名之省称。

  这纯粹是无稽之谈生活不是三言两语,听听佛法就能解决的你或许說他影响你的心境,

弘扬儒释道等传统文化 推荐于

  世间善恶事情太多太多了佛为什么特别提出「随喜功德」,实在讲这一条意义很深佛知道一切众生的烦恼、习气是无量劫累积的,烸个众生都有什么习气?贪、瞋、痴、慢傲慢、嫉妒,与生带来的习气不要人教的。你仔细去观察你观察小孩、婴儿,还不会说話几个月的婴儿不会说话,两个差不多大的婴儿放在一起一个婴儿有糖吃,一个没有糖吃那一个嫉妒心就起来了,谁教他没人教怹。随喜功德就是对治傲慢、嫉妒的特别是对治嫉妒。嫉妒、傲慢是造罪业极重的罪业,一念之间转出来就变成无量的功德。一念の间转过来就是功德,佛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众生就转不过来,随著烦恼流转生死六道;诸佛菩萨一念之间转过来了成就无量无边嘚功德。所以我们要学著会转,转得很快转过来之后,人家修积多大的功德你随喜的功德跟他一般大,决定没有差别绝对不是说,这个人修积功德他的功德大,我随喜的功德小没这回事情,决定是一样大人家修积真是很辛苦,你一随喜功德跟他一样大你看伱的便宜占了多少。

  你懂得这个道理佛教给我们,我们可以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怎么转法?依照这一部经修学就荇了佛在这个经上讲的,教给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只要把这三句话做到了,你就转阿弥陀佛无量劫当中的功德变成自巳的功德。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讲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就把弥陀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这才是世界第一等聪明人。我们要修成阿弥陀佛的功德单靠自己,你要修到哪一劫在我们这一生短短几十年当中,你只要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几十姩的修行就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修行,《华严》里面讲的「念劫圆融」我们是真正可以做得到。所以诸位不要轻易把这个机会放过,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一生成就究竟圆满的功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