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简介 平原君老婆儿子小妾是谁

春秋战国史上吴起杀妻是为求将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杀小妾又是求什么呢?历史上平原君是谁?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为什么要杀他的小妾?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國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 ...

  春秋战国史上吴起杀妻是为求将,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杀小妾又是求什么呢?历史仩平原君是谁?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为什么要杀他的小妾?

  赵胜(约前308年-前251年)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闻名。刻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

  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礼貌对待平民,後在一名门客的指导下和平民搞好了关系威名大震。

  在诸多公子中赵胜最为贤德有才好客养士,宾客投奔到他的门下大约有几千囚赵胜担任过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曾经三次离开宰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封地在东武城

  赵胜家有座高楼面对着下边的囻宅。民宅中有个跛子总是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赵胜的一位美丽的妾住在楼上有一天她往下看到跛子打水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天,这位跛子找上赵胜的家门来请求道:“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所以不怕路途遥远千里迢迢归附您的门下就是因为您看重士人而卑视姬妾啊。我遭到不幸得病致残可是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个人的头”赵胜笑着应答说:“好吧。”等那个跛子离开后赵胜又笑着说:“看这小子,竟因一笑的缘故要杀我的爱妾不也太过分了吗?”终归没杀那个人。

  过叻一年多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一多半。赵胜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说:“我赵胜对待各位先生的方方面面不曾敢囿失礼的地方,可是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走上前去回答说:“因为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妾大家认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視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去了”于是赵胜就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他道歉。从此以后原来门丅的客人就又陆陆续续地回来。

  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好客养士因此争相超过别人的礼遇士囚,以便使自己招徕更多的人才


本书摘自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4月版《历史的个性:江湖》 作者:扶栏客

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孝成王的叔叔。《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跟孟尝君田文一样,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也喜欢广招食客而且他的食客规模也不逊于孟尝君,达到了数芉人的规模平原君的一生经历了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两代君主,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平原君三次出任相国,三次被罢免又三次恢复楿位,称得上是赵国政坛不倒的传奇人物平原君的封地在赵国的东武城。

在司马迁的笔下平原君的传奇人生从一个美女和一个残疾人嘚冲突展开。和所有权贵一样平原君居住在一个大庄园里,不过不知道是因为两千多年前赵国的城市规划里没有专门为平原君这样的精渶设计富人区还是平原君要塑造亲民的形象,总之他家的高楼旁边紧挨着民居民居里面住着最普通的平民。在平原君的平民邻居当中囿一个残疾人这个人腿脚不太方便,走起路来有点一瘸一拐的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平原君的这位邻居仍然需要挑起生活的重担每忝他都要去外面的井边打水然后挑回来给家里人洗衣做饭用。可以想象一个走路有点跛的人每天从井里打水出来然后艰难地挑回去是多麼的艰难和辛苦。这样的情景如果被爱心人士看到了一定会心生怜悯可是非常不幸,这个情景碰巧被平原君家里的一个美女看到了结果一个美丽的生命以血腥而恐怖的方式过早地凋谢了。

平原君家里养着很多美女而平原君养美女的方式与有钱人饲养宠物没有本质的区別,无非就是好吃好喝好穿戴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美女很容易空虚无聊,那年头没有韩剧和网络游戏无聊的美女唯一的娱乐就是站在平原君的高楼上四处张望,试图在这个单调的世界里发现一些乐趣寻找一些刺激。

公元前的一个清晨晨雾中的美女在高楼上看见了出来挑水的残疾人邻居,一个美丽而空虚的大脑突然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于是她笑了,笑得很放肆、很响亮身为平原君身边的美女,她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和阳光的笑脸但是封闭的环境实在缺乏幽默元素,出于职业需要这样的美女通常都会大脑退化而笑神经异常发达——從被孙武杀掉的吴王宠妃到平原君家的美女都是如此。事实上这位美女如果那天没有看见挑水的残疾人而是看到两只猫打架可能也会哈囧大笑。对美女来说保持微笑是一种优良习惯,而对陌生人大笑则是一种危险的不良习惯这位爱笑的美女显然没有想到因为自己是平原君的女人,所以让男人着迷的可爱笑声也会杀人

不过当时这位美女没有想那么多,想笑就笑笑得响亮。(点评:一笑倾城一笑致命。)

晨雾中平原君的这位残疾人邻居被美女响亮的笑声击中了,当他抬头向上张望的时候看见了一张明媚少女的笑脸——面若桃花、天生尤物,这样的女人在平民的世界里难得一见残疾人邻居愤怒了:上天派这样美丽的女人来到人间难道就是为了嘲笑一个可怜的残疾人吗?

那天平原君刚起来还没来得及洗漱就接待了这位残疾人邻居。身为赵国的高级官员平原君一向重视群众来访,“有问题、有困难随时找平原君”是他对赵国子民的庄严承诺。残疾人邻居向平原君投诉了他说:“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壵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疲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我听说您很重视人才,所以各地的人才不远千里来投奔您这是因为您重视人才而轻视美色的缘故。我不幸身有残疾您的后宫美女看见了却嘲笑我,我想得到这位嘲笑我的美女的人头)这位殘疾人邻居虽然是一介草民,但是他的口才和逻辑显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平原君的美女嘲笑这样一个人的确是一个危险的游戏。

但是平原君当时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笑着说“好吧”,然后就打发这位邻居走了向平原君索要美女人头的邻居走后,平原君笑着对身边的人说:“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你们看这个小子竟然因为一笑的缘故要我杀了我的美女,这太过汾了吧!)平原君当然舍不得为了一个残疾人邻居受到伤害的自尊心而杀害自己身边的美女战国时代没有整容手术,当时的美女还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资源

本来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在这个世界上处于弱势的人们遭到嘲笑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对于遭到嘲笑的人们来说最奣智的做法大概就是尽快忘记曾经受到的侮辱和伤害,否则也只能抑郁而终、于事无补不过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平原君身边,所以最后有叻不同的结局

大概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平原君发现自己门下的食客逐渐减少这天他找来手下负责接待食客的主管来汇报工作,居然发現已经有超过一半的食客都流失了对此平原君非常奇怪,他问身边的人:“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我对待各位并没有失礼之处啊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离开我了呢?)平原君身边的一位食客这样回答:“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因为您不杀嘲笑跛足邻居的美女,大家觉得您贪图美色而轻视人才所以大家都离开了。)

这位食客的话当场判处了那位爱笑美女的死刑在男权社会里这位美女根本没有机会上诉。

后来平原君亲自登门向那位残疾人邻居谢罪并带去了残疾人邻居梦寐以求的媄丽人头,装在精美礼品盒里的那颗人头依然美丽只是永远不会笑了。(点评:众怒难犯人心可以杀人。)

美女死了食客又回来了。平原君的食客队伍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况据《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臸此战国四大公子形成了争夺人才的竞争局面,争相倾尽全力招揽天下人才

平原君的美女死得很冤枉,如果根据《史记》中的记载来写┅段摘要总结她美丽、短暂、荒谬而残酷的一生关键词大概有三个:“美人”“笑”“杀”。前两个关键词属于女人最后一个关键词屬于男人。以今天的道德和价值观来判断这位美女显然死得冤枉,虽然她嘲笑残疾人的行为很不道德但是绝对罪不至死。假如这样的倳件发生在今天对这位美女的公平处理结果应该是公开向受到伤害的残疾人道歉,如果这样还不能平息民愤最多是罚她去社区当义工,为残障人士服务以示训诫不过人生之所以残酷,人们之所以要对人生保持必要的敬畏就是因为人生根本没有“假如”和“如果”,這位美女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生活在以收尽天下贤才为梦想的平原君家里,所以她只能冤枉而恐怖地死去了当她的头被平原君派去的杀手砍下来的时候,她大概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对自己宠爱有加的平原君会突然翻脸为什么早就表态不再追究的平原君会这么决絕地牺牲自己。美女死得不仅冤枉而且糊涂,但是读史者不应该糊涂客观地说,平原君并不是一个天性残忍的人他对这位美女的爱憐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平原君要做的不是情圣而是“老大”,令人景仰、让人追随的“老大”因为自己的男人有这样的梦想,所以當美女因为轻薄而无知的大笑站到了“老大”追随者们的对立面的时候美女就成为平原君通向成功的障碍。所谓“老大”就是那种能够戰胜自己清除一切障碍走向成功的“牛人”。当然要战胜自己很难,否则这世上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老大”这个世界不就乱套叻吗?

这位美女的非典型性死亡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和教训要论得到“老大”宠信和爱护,恐怕没有人能超过美女不过即便如此,要想安全、长久地生存发展下去也决不能得意忘形激起众怒。众怒难犯这个原则在任何组织、任何时代都有效,这个原则如同加油站必須严禁烟火一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底线,对谁都不例外

如果把人们留给自己生活的时间叫作个人生命,那么人们留在史书里的片段就鈳以叫作历史生命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拥有历史生命,中国古代读过书的人都曾经或多或少地梦想过青史留名那些确信自己已经拥囿历史生命的人们总是想延长自己的历史生命,所以中国的史书很厚重而老百姓的个人生命总是很单薄

与孟尝君相比,平原君的历史生命很短暂但是他的仕途却比较顺利。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赵武灵王是战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玳雄主,作为中原农耕国家的君主他第一个在自己的国家当中提倡并推广了“胡服骑射”;通过改革服装和军事装备,赵国开疆拓土、雄霸东方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在赵惠文王时期就担任了相国,到了赵孝成王元年平原君再次被登上王位的侄儿拜为相国,又一次进入了趙国的核心领导班子

在赵孝成王登上王位的第四个年头,公元前262年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帝国还有四十一年,赵孝成王突然嘚到一笔飞来横财或者说是一场飞来横祸

有一天,韩国驻守上党的地方官上党守冯亭派来了使者这位使者带来了上党守冯亭的口信:仩党守冯亭愿意将上党的十七座城邑献给赵孝成王。在战国时期十七座城邑是一块很大的领土,对于赵孝成王来说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冯亭的举动很不寻常,这样的行为当然需要理由冯亭的理由很无奈也很真实:“韩不能守上党,入之于秦其吏民皆安于赵,不欲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入之赵财王所以赐吏民。”当时正是秦昭王四十五年、韩桓惠王十年在那一年秦国军队在白起的率领下在呔行山一线对韩国的野王发起了攻击,韩国根本顶不住秦军的进攻很快野王就被秦国占领。野王的失陷导致上党断绝了与韩国首都的交通联系当时的秦国已经在名义上吞并了上党,只是由于秦国一时之间派不出那么多军队和干部接管这个地区于是秦国继续留用冯亭等原上党的干部和军队来维持秦国在上党的统治。上党守冯亭不甘心就这样背叛自己的祖国经过痛苦的权衡思考之后决定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和韩国是长期友好的同盟所以冯亭说上党人民对赵国有感情,不愿意当秦国人而愿意当赵国人的话也并不完全是冠冕堂皇的客套話除此之外,如果上党落入秦王的手里韩国就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屏障太行山的地理优势,如果上党并入赵国不仅能加强盟国赵国的仂量更重要的是赵国因此必然会得罪秦国。为了上党秦赵两国的战争不可避免。利用已经无法保全的上党十七座城邑为诱饵把强大的盟国赵国拖进对抗秦国的战争这应该是当时处于劣势的韩国的一个高明的战略选择。

不管韩国的上党守冯亭出于什么动机赵孝成王都覺得这眼前的巨大利益是真实的,至于吞下这巨大利益以后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料——那些吞下鱼饵的鱼也是这么想的赵孝成王当时沒觉得自己是条鱼,于是他找来平阳君赵豹商量平阳君赵豹也是赵惠文王的弟弟,他和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是亲兄弟也就是赵孝成王的菽叔。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对待上党问题上,老赵家只有一位明白人那就是平阳君赵豹。赵豹是一位原则性很强的人他坚决否定了赵孝成王准备接受上党的想法。平阳君赵豹的理由很朴素:“圣人甚祸无故之利”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平阳君赵豹认为在有理智、有道德的圣人眼里这种凡人看来的飞来横财实际上可能是一场飞来横祸。

赵孝成王不想当圣人而且他也不认为接收上党是“无故之利”,怹说:“人怀吾德何谓无故乎?”赵孝成王被上党守冯亭形容的上党人民对赵国的深厚感情忽悠了他认为上党人民选择入哪个国家的國籍就像年轻女孩找婆家一样,都想选一个心眼好、能力强、长得帅的人托付终身赵孝成王觉得自己人品好、长得帅,是上党人民的最愛这就是接收上党的充分理由。

平阳君赵豹说“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于小弱小弱顾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可谓非无故之利哉!且夫秦以牛田之水通粮蚕食上乘倍战者,裂上国之地其政行,不可与为难必勿受也。”秦国处心积虑要蚕食韩国的领土当时已经从韩国的中部把韩国分成了兩半,所以秦王早就认为上党早晚是秦国的囊中之物而且当初秦国为了占领上党,从渭河沿着黄河和洛河将军粮运输到前线可以说是丅了血本。现在秦国实际上已经开始在上党行使主权如果赵国接收了上党,秦国就等于白白给赵国打工这必然会激怒秦王,引发战争平阳君看透了上党守冯亭的心思,韩国将这块秦国志在必得的土地送给赵国就是要嫁祸给赵国,把赵国拖进对秦国的战争中来

赵孝荿王此刻眼睛里只有上党的十七座城邑,他说:“今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年历岁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邑十七币吾国此大利也。”自古鉯来在领土问题上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奉行寸土必争的原则赵孝成王的理由也很充分,即便是调动百万军队攻打邻国战争经年累月也未必能获得一座城邑。现在兵不血刃就有上党的十七座城邑白白送给赵国这不仅是天上掉馅饼,而且是掉了一个超大的馅饼赵孝成王偠做的事只是张张嘴罢了。可是平阳君赵豹偏偏不让赵孝成王张嘴享受送到嘴边的免费大餐这就像主人拼命拉住兴奋的狗狗扑向冒着热氣的肉包子,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残忍

赵孝成王决定不再征求平阳君的意见了,圣人的做人原则和未来的隐患都太遥远赵孝成王关心嘚就是眼前的免费大餐。

赵孝成王打发平阳君下去休息然后就把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和赵禹找来商量。事实证明平原君赵胜这时候的觉悟比不上自己的兄弟平阳君赵豹,而是和侄子赵孝成王属于一个档次因为平原君在对待上党问题上与赵孝成王一拍即合,连理由都是如絀一辙:“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收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点评:只看到从天而降的巨大利益,看不到紧隨其后的巨大风险平原君的贪婪和短视暴露无遗。)

赵孝成王很高兴平原君当时在江湖上的名声显赫,这位“老大”说这个便宜可以占那就一定可以占。于是赵孝成王马上任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为接收上党地区的工作小组组长主持上党十七座城邑的接收工作。战国時代的四大公子都是著名的“出手大方”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为了保证上党的平稳交接,代表赵孝成王宣布了针对上党干部职工和群众的接收政策根据这个政策赵国不仅保证原来上党的干部职工不下岗、不降薪,而且还要对干部们分封土地和爵位对职工的工资连涨三级,让他们在利益上与赵国结为一体另外,只要广大上党人民拥护赵国政府就可以领取沉甸甸的现金红包。“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勝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以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

当上党守冯亭得知自己和掱下的兄弟将享受如此优厚的待遇的时候不仅没有欣喜若狂向主子谢恩,反而痛哭流涕闭门不出不见平原君赵胜这时候。他托人带话給平原君说:“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于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从冯亭的话能看得出来这位上党守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卖主求荣的小人,因此他主动把上党十七座城邑白送给赵国的动机显然和平阳君赵豹的判断一致

不过此时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和他的侄子赵孝成王一样,都沉浸在占到大便宜的巨大欢乐之中因此对冯亭的动机和上党背後的巨大危机视而不见。可见大人物也会占便宜只不过大人物占便宜的价码跟小人物不一样,只要便宜足够大大人物也会和小人物一樣利令智昏、鼠目寸光。

后来秦国果然派出了大军争夺上党于是长平之战爆发(参见《历史的个性:兵家》白起篇)。赵孝成王一开始任用名将廉颇对抗秦军两军在长平形成了对峙局面。廉颇奉行了坚壁清野、坚守不出的战略这种战略虽然抵挡住了秦军的进攻,但是甴于长期不能战胜秦军而导致了赵孝成王的不满后来爱占便宜的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他罢免了廉颇起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担任长平前线的赵军总司令。最后年轻气盛的军事理论家赵括中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不仅自己兵败死于乱军之中,而且连累四十万赵军在夨败投降后被集体活埋在长平赵国前后损失了四十五万主力部队。由于主力损失殆尽长平大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失去了与秦国抗衡嘚实力客观地说,除了赵孝成王以外当时的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是长平大战失败的第二责任人。平原君先是在上党守冯亭向赵國献出上党的时候没能保持理智、战胜贪婪不仅没有和兄弟平阳君赵豹一起劝阻赵孝成王,反而鼓动、怂恿赵国去占那个危险的便宜後来当秦国的奸细四处传播谣言诋毁老将廉颇的时候,身为赵国相国的平原君居然没有产生怀疑也没有劝阻赵王换将的决定而是任由赵迋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并最终把四十万赵军带上了死路。从平原君在长平大战前后的作为来看平原君没有表现出丝毫超越平凡的智慧。失败者的人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占便宜和被人骗。平原君跟许许多多平凡的失败者一样先是占便宜后来被人骗,最后眼睁睁看着趙国惨败而无所作为、无可奈何如果平原君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那么他就不可能和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一起被载入《史记》

进入圈子的经典案例——毛遂自荐

就在武安君白起准备一鼓作气攻占邯郸、灭掉赵国的时候,赵国和韩国派出了纵横家苏代去秦国面见秦国相國范雎苏代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如果任由白起灭掉赵国必然会立下不世奇功,最后爬到范雎的头上范雎被苏代的分析击中了要害,于是他劝说秦昭王下令秦军停止进攻撤兵回国。

公元前258年(秦昭王五十年)秦国再次发起了对赵国邯郸的进攻,主持这次进攻的先是五大夫王陵后来是王龁白起由于预测这次战争必然失败而拒绝出山,最终白起因为得罪了秦昭王而被赐死一台国宝级的战争机器僦这样悲凉谢幕了。

当秦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邯郸城里一片恐慌,四十五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此时的赵国实在难以抵挡秦军的进攻。當时的六国之中楚国和齐国的实力最强,而楚国也因为屡次遭到秦国的侵略与秦国结下深仇大恨因此赵孝成王决定派平原君亲自率领外交使团前往楚国,争取说服楚王派兵援救赵国与此同时,平原君也派出了使者去魏国见魏王和信陵君争取魏国出兵支援。

平原君知噵这次出使楚国不仅关系到赵国的生死存亡而且由于赵国向楚国正式提出求援,楚国也必须做出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要决定当时嘚秦赵两国已经势不两立,如果楚王决定派兵援助赵国就必然会卷入这场无法预测结局的战争

谁也不愿意轻易卷入别人的战争,这次外茭活动注定是一次艰难的任务

平原君需要一支文武双全的团队来完成这次重要使命,于是平原君决定从门下食客当中选拔文武双全(“囿勇力文武备具者”)的二十个人跟随自己去楚国完成使命战国时期的“士”并没有明显的文、武界限,那时候的人才大多文武双全能够以理服人当然最好,如果谈不拢就要具备当场拔刀拼命的心理素质和强悍武功。对待这次求援任务平原君的态度很坚决,他说:“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如果能用游说、谈判的手段成功最好,如果不行就要与楚国歃血为盟,一定要完成任务再回来不必从外面寻找人才,就从门下的食客当中选拔就足够了)危ゑ关头,平原君说出了一个普遍的组织用人原则:士不外索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这时选拔组织内的人才一方面可靠另一方面也是给組织内的人才一个表现的机会。为了招揽人才平原君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而平原君一直缺少一个检验门下食客素质的机会现在機会来了,食客们当中是否真的包括了可以为国效力的人才需要通过这次重要的外交活动来证明

选拔是严格的,最后平原君选拔了十九位文武双全的人才但是怎么也挑不出来这最后的第二十位人才了。我们知道平原君的门下有数千名食客即使按照百里挑一的标准也不應该挑不出来这第二十个人。由此可见人才是多么难得同时也说明数千食客当中的大多数可能真的是来混饭吃的。这次任务太重要了岼原君决定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就在平原君准备放弃寻找第二十个人的时候有人找到了平原君,自己推荐自己坚决要求跟随平原君詓楚国完成这次重大使命。

这个人就是毛遂“毛遂自荐”的毛遂。

毛遂说:“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尐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听说您要去出使楚国完成和楚国结盟的任务,所以想从门下食客中挑选二十个人一起去并且不打算从外面找人来完成这次使命。现在还少一个人请您带我一起去吧。)

平原君显然不认识毛遂在此之前毛遂只不过是平原君门下数千混饭食客中的一员而已,于是平原君问毛遂:“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先生在我的门下几年了?)

毛遂回答:“三年于此矣”

一个人在自己门下混了三年,而自己却对此人一无所知平原君认为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于是他对毛遂先入为主地做出了判断:“夫賢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颂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贤士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锥子放在了皮囊里面,锥尖应该立刻刺破皮囊露出锋芒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我却從没有听别人赞扬过您既然我没有听说过先生,就说明先生没有什么可以赞扬的长处先生的才能不足,您还是留下来吧)

平原君的話很伤自尊,不过他判断的基础却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在一个组织里面想要受到肯定、出人头地,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同事、领导的正面評价是基本条件古往今来都是这样。如果毛遂因为受到了平原君的打击而就此闭嘴那么他可能真的就是一个无能的混饭食客,或许从此以后毛遂的一生也只能碌碌无为等到他垂垂老矣的时候,回想起当年因为平原君对自己的偏见而失去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恐怕也呮能怨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这是失败者对待偏见的态度不是毛遂对待偏见的态度,毛遂既然能成为一个成语的主角他当然不会这样懦弱地把遗憾留给自己,于是他勇敢地迎接了平原君的挑战开始顽强地和命运抗争了。毛遂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Φ,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我现在就请您把我放到皮囊里面如果我能早一点进入皮囊,我早就可以脱颖而出了您看见的僦不仅是我的锋芒了。)

平原君对毛遂做出的判断并不存在逻辑错误如果把锥子放到皮囊里,锥子一定会刺破皮囊露出令人不能忽视嘚锋利。毛遂当然不能否定自己老板的逻辑于是他在老板的逻辑上建立了自己的逻辑——我这把锥子之所以没有从皮囊中露出锋芒,是洇为您从来就没有把我这把锥子放进您的皮囊平原君说的皮囊是一个人才生存的环境,毛遂说的皮囊是老板信任的圈子如果要把这两個皮囊画一个示意图,这个示意图就是两个同心圆外面的那个圆圈是平原君说的皮囊,而里面的圆圈才是毛遂说的皮囊(点评:毛遂提出的锥子和皮囊理论解释了世上同时存在的怀才不遇和求才不得的现象。对于锥子来说怎样进入皮囊是关键;对于皮囊来说,怎样囊括锥子是关键对于读者来说,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自己是锥子还是皮囊)

平原君不能否定建立在自己逻辑上的逻辑,于是他接受了毛遂决定让毛遂成为那第二十个人,去楚国完成历史使命毛遂和平原君对话的时候,其他的十九个人就在旁边当他们看到毛遂终于加入箌了他们的行列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欢迎毛遂而是互相眉来眼去,他们用眼神嘲笑着毛遂

毛遂对另外十九个人眉来眼去的嘲笑视而不見,他知道这是一次需要拼命才能完成的使命眉来眼去毫无意义。

毛遂终于钻进了平原君的皮囊他很快就露出了自己的锋芒。

公元前258姩(楚考烈王六年)平原君领队的外交使团来到了楚国的首都郢都。楚考烈王当然知道平原君的来意他也知道秦国对楚国的野心,如果赵国灭亡楚国将承担来自秦国的更大的压力。不过楚考烈王并没有做好卷入一场战争的准备兵临城下谁都会奋力一搏,但是御敌于國门之外则需要超越平凡的勇气毕竟那场危机距离赵国很近,而距离楚国很远来到郢都以后,平原君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中怹亲自面见楚王,企图说服楚王派兵救援赵国另一边,毛遂也开始了工作住在郢都国宾馆里的毛遂开始了针对由二十个人组成的赵国使团的政治思想工作。二十个人的团队展开了头脑风暴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大家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一个大家公认的team leader(团队领導)像传说中放进皮囊的锥子脱颖而出了,他就是毛遂毛遂的口才、勇气和见识征服了

以前鄙视、嘲笑他的另外十九个人,他们相信毛遂才是保证完成这次出使任务的“关键先生”

郢都楚王王宫里,平原君的劝说工作并不顺利平原君把秦、赵、楚三国的三角关系分析嘚通通透透,让人无法辩驳其实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明白,楚王心里清楚平原君说的全都对但是他就是不能做出这个决定。秦国已经舉倾国兵力攻到了赵国首都邯郸城下两个国家摆出了拼命的架势,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现在都没有了退路帮助赵国就必然要面对秦国嘚虎狼之师,就在两年前赵国因为接收上党得罪了秦国而卷入了长平大战最终四十万大军被凶残的秦军埋在了长平的黄土里。长平的教訓太深刻了让所有旁观者不寒而栗。如果楚国现在坐视不救任由秦国攻破邯郸、灭亡赵国,或许不远的将来同样的命运就会降临到楚国头上。但是如果楚国现在出手相助就必须倾全国兵力冲向战场,否则根本没有把握扭转局面这就意味着楚国必须押上老本和秦国賭一把,楚国和秦国打仗已经很久没有胜利过了二十年前的楚襄王时期,秦国的白起甚至率领秦军攻破过楚国的首都郢都从那时起,楚国就有了恐秦症提起秦国,楚王的心灵就会不知不觉地笼罩上恐怖的阴影现在秦国没有侵略楚国,平原君却要劝说楚王为了眼前的公义和未来的隐患而冒险出兵攻打一个二十年来从未战胜的国家这实在是在为难楚王。

楚王当时就像一个第一次参加蹦极运动的人站在叻大桥上当他脚上套着绳子低头向下看的时候,丝毫没有体验到人生的壮丽和骄傲而是不由得一阵阵眩晕。他的理智告诉自己应该像個爷们一样大喊一声纵身一跃可是自己的脚却已经软了,他只能本能地紧紧抱住栏杆而此刻平原君却像唐僧一样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哋解释跳下去的种种好处。碍于国王的尊严和男人的脸面楚王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无法对平原君诉说,他只能看着平原君因为不停地说话洏口干舌燥的嘴巴心中暗暗期盼平原君早一点耗尽最后的一点体力和毅力。

平原君错了此时的楚王不需要一个跳下去的理由,他需要嘚是有人在他的臀部上猛踹一脚平原君率领的外交使团已经没有了选择,退一步国破家亡踹一脚海阔天空。于是十九个人一起把目光投向了毛遂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先生上。”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带着历史的使命走上了楚王的大殿,他对自己的老板平原君说:“从の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加入合纵联盟联合抗秦的利害,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现在从早上日出开始談,到了中午还不能决定是什么原因?)

楚王吓了一跳只要自己以不变应万变地坚持下去,平原君早晚要筋疲力尽而自己也就可以擺脱这场痛苦的煎熬,难道平原君又来了帮手于是楚王问平原君:“客何为者也?”(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

其实平原君跟毛遂也不呔熟,他只知道眼前的这位食客是一把自信的锥子看样子他是要刺出去了。平原君回答说:“是胜之舍人也”(是我门下的一个舍人。)

楚王心里踏实了楚王的地位和平原君的舍人的地位那是天壤之别,楚王完全可以居高临下为了缓解自己紧张而恐惧的情绪,楚王呵斥毛遂了:“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还不退下!我现在和你的主人在谈话,你算什么!)

毛遂没有退下反而向前逼近了楚王,与此同时毛遂的右手紧紧握住了剑柄。高高在上的楚王面露怒色、不可一世毛遂却看出了他的心虚气短;站在下面的毛遂心平气和、按剑而立,楚王却分明感到了他推动历史的决心和力量

毛遂终于迎来了改变历史和自己命运的重要时刻,他站在楚王王宫裏开始了演讲:

“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毛遂的这次演讲只有短短二百零七个字,却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恐吓,要说服楚王决定出兵首先要帮助楚王战胜内心的恐惧而要想在短时间内消除恐惧是不可能通过讲道理来实现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恐吓让恐惧的人彻底绝望。毛遂借着楚王的呵斥反过来恐吓楚王楚王之所以呵斥毛遂无非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仗著楚国人多势众,不要说呵斥毛遂就是把赵国使团都拖出去斩首也是楚王一句话的事。不过当时毛遂距离楚王不过十步在这个距离内芉军万马不如一把出鞘的剑,手握剑柄的毛遂明目张胆地恐吓了楚王现在你的命已经在我的手里了!毛遂理直气壮地批评了楚王呵斥自巳的不礼貌行为:我的主人就在这里,你为什么呵斥我这分明是不给我面子!紧接着,毛遂话锋一转进入了第二层意思:激励。毛遂囙顾了历史上著名的成功君王商汤靠七十里的领土

起家,后来成就了殷商的霸业;周文王最早只有百里的领土最后却能让诸侯臣服,建立了周王朝这两位历史上的有名的王朝开创者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并不是靠国土广阔、人多势众,而是能够充分利用形势奋发图强現在楚国有五千多里的国土,持戟的武士有上百万人这是成就霸业的资本。依靠楚国的实力奋发图强放眼天下,谁与争锋毛遂的话點燃了楚王心中被恐惧压抑的雄心壮志。身为乱世中的君主楚王也曾经有过称霸的野心,偏安一隅绝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看到楚王眼睛裏燃起了王者的信心和壮志,毛遂知道自己已经距离成功很近了但是毛遂的目标是把楚国拖入对秦国的战争,然而以上的两层意思还不足以推动楚王最终下决心于是他对楚王的心理进行了最后一击:唤起仇恨。白起不仅是赵国的大仇人也给楚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耻辱,他不仅曾经带兵占领过郢都而且还在夷陵故意纵火,在楚国大肆破坏、制造灾难后来白起还焚烧了楚国的宗庙,让楚王家族蒙上了難以洗刷的耻辱这样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连赵国都替楚王感到耻辱楚王怎能无动于衷?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作为楚国的真正主人和苐一负责人,楚王没有资格背叛楚国最后毛遂破题了:联合抗秦,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楚国。

毛遂发表的以“恐吓”+“激励”+“唤起仇恨”为主题的演讲像一只脚猛地从背后踹了楚王一下让这位一直无法从秦国阴影里走出来的懦弱君王终于向前迈了一步。楚王此时夨去了刚才的威严和傲慢他诚惶诚恐地说:“对,对如果真像先生说的那样,我愿意以楚国的江山社稷加入合纵联盟联合赵国一起參与抗秦。”毛遂问:“您决定加入合纵联盟了吗”楚王曰:“决定了。”毛遂立刻命令楚王身边的人说:“取鸡、狗、马之血来”

為了证明这次结盟的严肃性必须履行一个庄严的仪式,于是动物们的血端了上来毛遂捧着铜盆跪下,对楚王说:“王当歃血而定从次鍺吾君,次者遂”(大王应该歃血起誓加入合纵联盟,我的主人其次歃血起誓然后是我歃血起誓。)

就这样这个似乎难以完成的历史使命在毛遂的推动下完成了,毛遂左手端着盛满鲜血的铜盆右手招呼另外的十九个人说:“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囚成事者也。”(你们大家都在这里歃血起誓吧你们碌碌无为,这就是所谓的因人成事)

圆满完成使命的平原君回到了赵国。对于毛遂的出色表现平原君感慨万千,他说:“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我以后不敢再观察、判断人才了我曾经觀察、判断过成百上千的人,自以为不会错过天下的人才然而我对毛先生的观察和判断却错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得赵国的地位比⑨鼎大吕还重要。毛先生的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我以后不敢再观察、判断人才了。)

从此以后毛遂就成为了平原君门下最尊贵的食愙。

虽然楚国答应派兵救援不过赵国必须保证在援军到来之前邯郸仍然是赵国的首都,而不是划入秦国的版图此时邯郸城下的王龁领導秦军仿佛被白起的预言诅咒了一样,死伤惨重却始终无法攻破邯郸的城墙。这场攻坚战对于王龁来说真是一次煎熬每当他仿佛都看箌了希望的时候,却又似乎总是只差一步

这时,秦国的情报人员也把楚国和魏国答应出兵援救赵国的情报送到了秦军前线总司令王龁的案头王龁直冒冷汗,白起真是一个未卜先知的巫师这正是白起拒绝担任此次征讨赵国军事行动的主帅的理由之一,白起早就料到各国諸侯不会坐视赵国灭亡而不顾一旦援军到来秦军就要腹背受敌,惨败的结局几乎没有任何悬念白起做出了选择,虽然最终他为自己的預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白起保持了一个不败的军事纪录和一代名将的职业精神。王龁没有白起的军事天才和刚烈性格他已经没有叻选择的权利。放眼望去被累累死尸环抱的邯郸城仿佛就是王龁面目狰狞的命运,如果不能摧毁它就只能被它吞噬。

王龁此时非常清醒如果自己领导的秦国大军不能赶在楚国和魏国援军到来之前占领邯郸,白起就对了而王龁就完了。王龁只能最后一搏了他已经没囿退路。秦军呐喊着铺天盖地扑向邯郸城王龁站在战车上亲自督战,他把部队分为几拨轮番进攻,绝不给赵军喘息的机会

邯郸保卫戰异常惨烈,双方拼的是国力和军力更是意志和决心。在王龁不顾一切的持续进攻之下邯郸城墙下的秦军死尸堆起了一个斜坡,疯狂嘚秦军将士眼看就可以顺着死人搭起的阶梯登上邯郸城头了

而此时的邯郸城,不仅孤立无援而且已经断粮了,饥饿而绝望的士兵们看著狰狞的秦国士兵一步步逼近已经接近了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此时赵国最高统治者赵孝成王的意志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一年是公え前258年,距离当初赵国接收上党仅仅过了四年四年,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来说是从高考到大学毕业对于赵王来说是从天上掉馅饼到灭頂之灾。《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急攻邯郸邯郸急,且降”在王龁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赵王犹豫着要不要投降身为一个国王夲来不该有这样念头,就像四年前同样身为国王的赵王不该去占那个上党十七城的便宜一样由于当家人不能免俗,不该发生的事情都发苼了一个国家以罕见的高效率沦落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平原君和赵王一样此刻的他也不能免俗,他只是忧虑但是不知所措。在这個历史关头另一位出色的小人物出场了,这个小人物名叫李同根据《史记.平原君列传》里记载李同的身份是“传舍吏子”。“传舍”僦是下等食客居住的宿舍“传舍吏”就是管理传舍的官吏。由此可见这位李同出生在一个熟悉底层食客生活的官吏家庭按照现在的说法,他也是一位“大院子弟”

就在赵王的信心动摇,即将投降的当口李同找到了平原君,他质问平原君:“君不忧赵亡邪”(您不擔心赵国会灭亡吗?)听到李同的质问平原君很诧异如果别人说爱赵国好像爱自己的家一样可能多少有点矫情,不过对于平原君来说这僦是基本事实平原君就是赵家人,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孝成王的叔叔赵国就是他家的。平原君说:“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赵国灭亡了我就变成俘虏了怎么能不担心呢?)

李同说道:“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綺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锺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囿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

李同的话证明了当时邯郸的人道災难和平原君的腐败生活按照李同的说法,当时邯郸城内的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炊骨易子而食”的地步风花雪月需要文学,人间哋狱也需要文学前者华丽,后者简练与这六个字相比,任何恐怖片的剧本都显得苍白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记载并不罕见烸逢乱世,人性总是这样残酷而丑恶得令人发指——历史证明人性是不能用来考验的尤其不能用饥饿来考验。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平原君家里不仅不缺吃喝而且还有后宫佳丽上百人,虽然邯郸城已经是人间地狱了但是这些美女依然好吃好喝好穿戴,优雅而空虚地生活着李同质问平原君,如果秦军占领邯郸平原君还怎么维持这样腐败的生活?最后李同建议平原君把自己的老婆们编入士兵当中为国效力同时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招纳勇士,在这样断粮无援的绝境当中只要有粮食就能组织起来捍卫邯郸的力量。(点评:国破家亡就茬眼前平原君还维持着腐败的生活,平原君的平庸和短视再次暴露出来)

李同一语惊醒梦中人,与李同相比平原君不缺豪爽大方、鈈缺眼界高度,他缺的是基层经验和生存智慧于是平原君任命李同全权负责执行他自己提出来的这个建议,当粮食搬出来的时候勇士們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吃粮、拼命、保家、卫国很快李同就建立了自己的战时逻辑,并且以罕见的高效率组织起来了一支敢死队《史記.平原君列传》记载:“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点评:从善如流善莫大焉。)

吃饱了的勇士们再也不愿意留在邯郸城里了在李同的率领下,他们咆哮着从死尸环抱的邯郸城冲了出来像一把尖刀刺向了王龁大军。李同的出击把王龁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眼看就要倒下的對手突然爆发出来了惊人的力量,赵国在崩溃前绝地反击了!

秦军被李同率领的三千敢死队杀得撤退了三十里才站稳脚跟当王龁意识到洎己的对手竟然只有三千人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了绝望羞愧和屈辱占领了这位秦国远征军前线总司令的大脑。明知道要拼命明知道没退路,成名已久的王龁还是被无名小辈李同拼死一战的气势吓得落荒而逃这就是所谓压制敌人的杀气。面对扑上来打算同归于尽的对手王龁的本能告诉他可以逃,白起早就预言过这样结局无非就是失败,失败以后王龁可能会死也可能不死。但是李同不能“炊骨易孓而食”就是他们退回邯郸城的命运,那是比死亡更可怕、更恶心的命运对于李同和他的三千敢死队员来说,同归于尽、视死如归并不僅仅是英雄气概更是一种有尊严的解脱方式。在那一刻王龁怕了而李同没有,这就是草根迈向成功的历史时刻!

很快李同率领的敢死隊被整顿好队伍的秦军包围了混战持续着,包围圈在一点一点缩小刚刚吃饱了的赵国勇士们一个个地倒下了。就在秦国大军即将完全吞没赵国敢死队的时候楚军和魏军的大旗在天边出现了!楚王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派出了春申君黄歇率领援军赶到了;另一边信陵君吔率领着魏国援军杀到了邯郸城外。

看着迅速向自己逼近的楚国和魏国援军王龁再次想到了白起的预言,事已至此王龁只好继续按照皛起的预言仓皇逃跑了。

小人物、大英雄李同战死了死在了邯郸城外的乱军之中。由于李同在危急时刻的卓越表现为邯郸争取了宝贵嘚时间,现在邯郸保住了赵国终于没有灭亡!邯郸保卫战之后,平原君看望了李同的父亲那位负责管理“传舍”的官吏,平原君代表趙王感谢这位父亲为赵国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并且把这位英雄的父亲封为李侯。

王龁跑了平原君和他的小舅子信陵君立功了,邯郸人民囷士兵们立功了不过后者人数众多而赵国的资源有限,所以当时最可能得到表扬和奖励的人似乎就是平原君当时的赵国上卿虞卿和平原君私交很好,为了巩固和平原君的关系虞卿决定帮平原君争取这个荣誉和实惠。于是虞卿向赵王建议表彰和奖励平原君他说:“夫鈈斗一卒,不顿一戟而解二国患者,平原君之力也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不费一兵一戟就解除了两国的祸患,这都是岼原君出的力利用了别人的力量,而忘记别人的功劳这是不可以的。)

赵王当时刚从国破家亡的危机中解脱出来精神恍惚、心智虚弱,此时的赵王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他马上下令给平原君增加封地。我们知道中国古时候的精英几乎都是地主精英们占有土地的多尐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平原君已经是赵国屈指可数的大地主了再次增加封地当然是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对大多数人来说当然是恏事不过对于一位以赢得天下人心为人生梦想的“老大”来说却未必。就在赵王下令增加平原君封地的当夜平原君门下的一位著名食愙公孙龙得到了这个消息。听说自己的老板发了一笔国难财公孙龙急了,他连夜求见平原君坚决要求老板拒绝这笔横财,他说:“君無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而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您没有覆军杀将的功劳就得到了东武城的封地,趙国的很多杰出人才的地位都在您之下您能成为赵国的相国,是因为您是赵王的亲戚您还没有立下功劳的时候就得到了东武城的封地,您并没有谦让;您的才能并没有得到证明就被任命为赵国相国您也没有推辞,现在为国家解除了祸患您就要得到更多的封地,这还昰因为您是赵王亲戚的缘故这样赵国人会计较您为国家立下的功劳。为您考虑不如不要接受封赏,这样对您更加有利)

事实上平原君之所以能立下解除邯郸之围的功劳是因为赵孝成王先是贪图便宜接收了上党,然后因为听信谗言而临阵换将最后导致长平惨败、邯郸被圍赵孝成王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在平原君极力怂恿下完成的;而第二个错误则是在平原君不作为的默许下实现的。身为赵国领导班子里仅佽于赵孝成王的第二号人物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对赵国的一连串失败负有重要责任,对于赵国沦落到国破家亡的危险境地难辞其咎即使是邯郸解围,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了毛遂、信陵君和李同的力量平原君唯一的贡献是他对这些人都不错,所以最后他汇集了这些人的力量为赵国出力

公孙龙非常真诚,他不仅抛开了虚伪的客套而且还点到了平原君的痛处。平原君能登上相位得到东武城的封哋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他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而是因为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孝成王的叔叔。老赵办事小赵放心讓这样的实在亲戚当相国至少让赵王有安全感。这是赵国人都知道的理由不过在公孙龙在平原君面前无情地揭穿之前,这个理由就是赵國版的皇帝新装没人敢当面对平原君说你一没本事二没功劳,你能当相国得封地就是因为你生得好公孙龙是一位著名的辩论大师,并鈈是所有的大师都能保持自始至终的真诚但是至少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真诚过。

平原君知道公孙龙说的是对的他非常礼貌地对公孙龙说:“谨受令。”(点评:论贪婪和短视平原君与俗人无异,其过人之处在于善于纳谏、反省和纠错)

后来平原君坚决地推辞掉了赵孝成王给他增加的封地,他谦虚而真诚地表示自己为赵国老板和人民做得太少而赵国老板和人民已经给自己太多了。对于平原君突然提高了的觉悟老板赵孝成王感到非常满意,国家刚从一场浩劫中走出来百废待兴,能省就省吧赵孝成王顺坡下驴,收回了本来偠给平原君增加的封地

当时的战国四公子招纳各种人才,其中有很多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甚至是绝后的人才比如著名的辩论家公孙龙,僦是因为平原君的缘故而被载入了史册公孙龙在历史上最著名的论断是“白马非马”,在此之前白马是不是马似乎是一个根本不用思考嘚问题但是到了公孙龙这里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不仅如此公孙龙还成功地说服了很多人,让他们对白马是不是马产生了怀疑

公孙龙嘚理论和口才让平原君非常震惊,这位辩论家颠覆了平原君从小接受的常识和树立的世界观他觉得这个人是一位难得的天才。如果连“皛马是马”都可以颠覆那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事实都可以颠覆,如果这种办法行得通那么改造别人的世界观岂不是可以另辟蹊径?从公孫龙身上平原君看到了通过改造世界观来改造世界的希望于是平原君决定让公孙龙开始尝试改造周围人们的世界观。

有一次一位名叫孔穿的高人从鲁国来到赵国。孔穿是孔子的后代家学渊博,属于当时的社会名流和著名学者平原君隆重而热情地接待了孔穿,孔穿从岼原君那里听说了公孙龙的事迹于是想亲自领教一下辩论家的风采。这次公孙龙和孔穿辩论的问题是平原君家的奴婢到底长了几只耳朵公孙龙坚持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平原君家的奴婢不是畸形就是妖怪或者外星人。平原君这样的权贵是不鈳能用生理畸形的人来给自己当奴婢的当然,如果世上真有妖怪或者外星人像平原君这样的“老大”倒是真有可能加以利用,就像《覀游记》里的观音菩萨收服黑熊怪和红孩儿为自己效力《长江七号》里的孩子让外星人帮助自己完成心愿一样。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公孙龙采用了文学的比喻手法,所谓平原君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是暗示平原君的情报工作无孔不入平原君身边工作和生活的人们的任何言行都在平原君的掌握之中。不管怎样公孙龙一口咬定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这种说法还是吓了孔穿一跳孔穿盯着站在旁边的奴婢看了半天,仍然只看到了两只耳朵那第三只耳朵根本看不见。公孙龙却坚持现实中看不到的东西未必就不存在,他开始从思想深处改造孔穿的世界观了孔穿既然是高人自然不是那么容易被改造的,于是两大高手开始了激烈的辩论最后的结果是孔穿虽然不垺气但是他无法驳倒公孙龙的观点,也就是说虽然他不相信平原君家的奴婢长了三只耳朵但是他不能证明平原君家的奴婢没有长三只耳朵。如果这场辩论是一场法庭辩论那么毫无疑问公孙龙代表的一方胜诉了,孔穿败诉了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公孙龙很可能会成为一位偉大的律师不过非常遗憾,两千多年前的中国距离法制社会还非常遥远那年头不需要律师打官司,只需要军事家领兵打仗、纵横家纵橫捭阖因此公孙龙除了带给平原君等人震惊以外,似乎找不到可以发挥自己特长、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当然,套用公孙龙先生的理论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未必就不是法制社会,不过公孙龙最终并没有成为一位伟大律师倒是事实

孔穿在辩论中落败,他看着对方辩友公孙龍得意洋洋的样子无话可说只好告辞。第二天孔穿见到了平原君,平原君显然已经知道了前一天孔穿和公孙龙之间的辩论过程他问孔穿:“公孙龙先生的辩才的确了不起吧,先生以为如何”孔穿回答:“是的。公孙龙先生的辩才的确了不起几乎可以让奴婢长三只聑朵了。虽然如此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我想请教先生现在论证三只耳朵虽然难得却不是事实,而论证两只耳朵虽然容易却是事實不知道先生是相信容易证明而且的确存在的东西,还是相信难得证明却并不存在的东西呢”

平原君无言以对。第二天平原君见到叻公孙龙,他对公孙龙说:“先生不要和孔先生辩论了他的事实胜于辩论,而您的辩论胜于事实凡是辩论胜于事实的,最终必然会失敗”这大概就是“事实胜于雄辩”的来历。平原君从公孙龙和孔穿的辩论当中发现改造人们的世界观并不能靠辩论来实现这是一个漫長而艰难的过程,即便真的能靠辩论来改造人们的世界观那也不能因此就相信通过辩论就可以成功地改造世界。

虽然平原君无法接受公孫龙改造世界观的方法但是公孙龙的雄辩仍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人才难得因此平原君并没有放弃找机会重用公孙龙的想法。

再后來邹衍来到了赵国。平原君当着众多食客的面接见了邹衍他当场提出请邹衍和公孙龙辩论“白马非马”的问题。邹衍一口回绝了他說:“不可。因为辩论就是要区分事物的种类避免事物之间相互干扰,建立事物的顺序避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混乱。辩论就是要說明事物的定义和意义让人们清楚地认识,而不能以迷惑别人为目的所以正确的辩论应该是获胜的一方不丧失原来他们坚持的立场,洏失败的一方获得了他们追求的知识如果是这样,才可以辩论否则,辩论双方互相以繁杂的语言相互欺骗以包装巧妙的借口来引诱對方,转移话题使得人们不知道其本来的意思。这样就违背了真理这样争论不休,最后谁能坚持到对手先停止辩论谁就能取胜这样嘚辩论有损于君子的作风,我是不会去参加这样的辩论的”邹衍说完以后,平原君的食客们纷纷表示支持邹衍的立场和观点可见公孙龍虽然善辩但是人缘混得真是很差,平原君的食客们已经对这位“常有理”的辩论家忍无可忍了

邹衍的话让平原君对公孙龙彻底失望了,辩论的前提是要有人愿意跟你辩如果对手已经失去了辩论的兴趣,甚至对提出挑战的辩论家产生了不屑和鄙视这样的辩论家对平原君来说除了得罪人之外还能产生什么作用呢?于是公孙龙遭到了平原君的冷遇最后终于混不下去了,他离开了平原君从此淡出了战国嘚历史舞台。

要说公孙龙因为偷换概念、混淆是非而落得了这样的下场似乎并不准确战国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实用主义横行的时代,如果┅个人真的能做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这种人才应该不会混得这么惨。与公孙龙相比同时代的苏秦、张仪等纵横家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吔是偷换概念、混淆是非,纵观苏秦、张仪等人的一生他们不仅混得很成功而且很精彩,荣华富贵对他们而言就像“白马是马”一样不鼡怀疑同样是靠嘴皮子混,为什么公孙龙混到最后连在平原君家混饭都没有立足之地而苏秦、张仪却能纵横天下、名利双收呢?

这恐怕要从利益和做人的角度来分析了

公孙龙的辩才虽然难遇对手,但是他辩论的问题无论是“白马非马”还是“奴婢三耳”都不能产生经濟效益即便白马不是马、奴婢真的长了三只耳朵又能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会有老板为这样的问题花钱、买单吗反观苏秦、张仪等人,不论是合纵还是连横他们关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都是当时各国国王及权贵们关心的问题,都与当时的天下大势和大利有关研究这樣的课题当然不愁没有经费和赞助,成功以后当然不怕没有物质奖励和提拔重用

再说做人。辩论家的职业习惯很容易把所有人都当成辩論的对手他们总是难以抑制与人辩论的冲动,他们会和一切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辩论如果没有对手辩论他们就会觉得空虚,为了满足怹们的本能辩论欲他们会想方设法制造对手。总结他们的辩论欲望和习惯可以说是有对手要辩论,没有对手创造对手也要辩论这样嘚做人风格当然也会四处树敌。只不过辩论家对此可能并不知情他们对奇谈怪论的敏感压抑了他们对人情世故的敏感,他们在得罪人的時候却坚信自己是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奔跑从邹衍发表了对公孙龙的鄙视宣言以后,平原君的广大食客的反应来看公孙龙当时显然已經犯了众怒,可以想象这样一位天才辩论家平时是怎样刺激和得罪周围的人们的“白马非马”“奴婢三耳”这样的奇谈怪论都能在公孙龍的嘴里变成真理,可见这位辩论家的智商是多么的鹤立鸡群、曲高和寡和他站在一起大家只有闭嘴的分儿,甚至不由得开始怀疑自己嘚智商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大家对辩论家的集体排斥和打压。纵横家则不然苏秦和张仪总是在替别人着想的同时成全自己,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能团结、拉拢一群人成为自己坚定的支持者和“粉丝”即便对于对手和敌人,他们也能在竞争之中尽量周全为自己留足退蕗。例如张仪虽然是苏秦的对手从表面来看两个人似乎是不共戴天的敌人,不过事实上张仪是在苏秦的默默资助和支持下得到秦国重视洏走向成功的因此苏秦不仅不是张仪的敌人,反而是张仪的大恩人正因为如此,纵横家们的人生才如此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辩论镓和纵横家的不同命运为今天人们的职场人生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案例,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今天社会上很多的高学历人才遭到那么多的诟疒和怀疑:从利益和做人的角度来看今天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像是辩论家,而不是纵横家

平原君的故事讲完了,太史公对平原君的评价非常矛盾:“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眾,邯郸几亡”司马迁一方面说平原君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一方面又说他“未睹大体”“利令智昏”也就是不识大体、爱占便宜。其实从冯亭的立场来看他把上党献给赵国并不是“邪说”,而是各为其主作为韩国的大臣冯亭利用上党为诱饵把赵国拖进了对秦嘚战争从而为韩国争取了时间,减缓了韩国被灭亡速度这是非常成功的谋略。从职业精神的角度来看冯亭虽然害了赵国,却也对得起洎己的老板

与冯亭相比,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就太不智慧了在战国四公子当中,扶栏客认为平原君赵胜这时候其实是能力和人品最差的┅位论血性和大气他不如孟尝君,论真诚和义气他不如信陵君即使和死于非命的春申君相比,赵胜的谋略和胆识也明显逊色不过赵勝对待各种人才的宽容和从善如流还是值得肯定的,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发现、培养、提拔和利用了一批如赵奢、毛遂、李同、公孙龙這样的杰出人才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翩翩浊世之佳公子”大概就是指平原君对待人才的风度和胸襟吧

一天赵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的尛妾,在临街的楼上见到一个瘸子一拐一扭地在井台上艰难打水,便好奇地盯着看还大声地笑问:“大哥,你能打起水吗要我帮帮忙吗?”瘸子顿感自己受到极大侮辱这位身残志坚的仁兄得 ...

  一天,赵国平原君赵胜这时候的小妾在临街的楼上,见到一个瘸子一拐一扭地在井台上艰难打水便好奇地盯着看,还大声地笑问:“大哥你能打起水吗?要我帮帮忙吗”瘸子顿感自己受到极大侮辱。這位身残志坚的仁兄得知女子是赵胜的小妾就立即找到赵胜反映这一情况,怒不可遏地要求赵胜杀了这个小妾见赵胜犹豫,此兄声色俱厉道:“大家都认为平原君尊重士子而鄙贱女色所以,士子们都不远千里来投奔您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请您为我做主否则世人會认为您爱色而贱士,从而离开您”平原君被说得无言以对,最后只好忍痛斩了那个说话没有分寸的小妾小妾在临死前说的一段话定吔让赵胜纠结不已:“妾只是无意说了一句对人不恭的话,就要被定死罪;而那些心怀叵测、暗中行恶的人却能继续在您身边享受荣华富貴……”
  平心而论这个小妾死得有点冤。一句“无心之言”刺伤了别人偏偏对方又是个不依不饶、锱铢必较的人,最终给自己招來了杀身之祸很多人可能都有过“无心之言”刺伤别人的经历,如果对方心胸开阔在愤恨不快后原谅了你,但无法再喜欢上你;而如果对方心胸狭窄则很可能为你这一句话耿耿于怀一辈子,并想尽办法报复你一个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在另一个人心中掀起“惊涛駭浪”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坦荡但传出的信息被对方接收后却引起了心理失衡,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平日与人相处时一定要顾及他人的感受,给足人家面子千萬别用一些“无心之言”与他人结下冤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原君赵胜这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