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888红己能领吗?包

拼多多黄峥:社交电商大有可为
稿源:亿邦动力网
【亿邦动力网讯】12月20日消息,在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上,拼多多、拼好货董事长黄峥发表了题为《社交电商大有可为》演讲。他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拼多多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购物方式,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就是有好东西和朋友去分享,拉上几个人拼在一起买东西。“和以前搜索电商不一样,这个东西有效的把优质的商品内容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结合起来。”黄峥谈到,回过头看过去的成长路径,有三点可以分享:第一,公司的努力对成绩的决定作用占了30%-40%; 第二,是趋势更加深刻,但是在当前整个行业中意识到的还是比较少;第三,消费品品牌快速的被分众化,单一品牌销售额比原来下降了,但是所有品牌的总和是上升的。据悉,2016亿邦未来零售大会由亿邦动力网主办,思路网协办,于12月19日-21日在广州白云万达希尔顿酒店举行。国内外电商领域知名企业高管、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共计2000余人出席。本届大会以“新物种、新规则、新电商”为主题,包括两天的主论坛、五场分论坛、电商经理人之夜以及马蹄社和亿邦疯人会等系列活动。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大会上,电商产业所熟知的如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当当、亚马逊等面孔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全部是新生代的零售平台和品牌商阵营,反映了电商领域正寻求破局、寻找新增长的行业心态。拼多多、拼好货董事长黄 峥(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以下是演讲实录:黄峥: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们算是开创了一个新的购物方式,这种新的购物方式就是有好东西和朋友去分享,拉上几个人拼在一起买东西。和以前搜索电商不一样,这个东西有效的把优质的商品内容和人和人之间的互动,还有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结合了起来。这种前端的微创新,加上后端的供应链端运营,在过去一年中,我们获得了让我们自己都惊讶的成绩,我们用了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已积累了超过一个亿的付费用户,每个月的GMV也从0开始增长到20多亿, 当平台前端流量起来以后,也吸引了很多商户、品牌、垂直类的有供应链基础的电商进入到我们的平台里,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知名的电商平台,更加包括一些顶级消费品的品牌。前面相当于做了一个成绩的分享,也算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果回过头来看我们过去的成长路径,去看我们靠什么东西走到今天,有两三点和大家分享。第一,我们自己认为,我们自己在这个大势当中的努力,对成绩的决定作用大概只占30%-40%,整个推动起来还是因为整个大的时代。这个大的时代是什么?我们每天花的时间从有明确目的的搜索的、追求效率的转向逐渐没有目的的、非搜索的、社交的、娱乐的。微影时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两个东西的结合:一是符合了人的消费转移,从实体商品到娱乐类的内容消费; 二是从流量源来讲从搜索流量变成社交流量。我们也一样,从原来电商抓取有明确目标要买某一样东西,去某个地方搜,变成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看到一样好东西和别人分享,好像在线下原来去带着一个购物列表去家乐福、沃尔玛,后来逐渐转变为很多时间我不知道有什么明确目的,去逛一逛,顺手看到好的东西拿回来,同时可能叫上很多好朋友或者几个人一起逛,这样一个变化是推动我们成长非常强大的动力。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是搜索电商的极致。我们刚刚做的这个事情,在非搜索、非目的性购物上做出了微小的创新,迈出了第一步,我不认为我们这个创新是最终的,也不认为未来这个方向上只有我们一个。我们认为我们好像三十年前第一波到了深圳创业的人一样,恰好处在大的时代转变的交界口,在非常大的正确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小步。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e6783cee32439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微信拼多多盈利模式? - 知乎103被浏览53171分享邀请回答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拼多多 拼好货宣布合并 社交电商想象空间有多大_网易科技
拼多多 拼好货宣布合并 社交电商想象空间有多大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拼多多、拼好货宣布合并,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想象空间有多大?)
36氪独家获悉,位于上海的两家社交电商“拼好货”与“拼多多”宣布正式合并。合并后,拼多多会从寻梦游戏完全独立出来并入拼好货,不过两个品牌将保持独立性,App端、微信商城继续独立运营。原拼好货CEO黄峥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拼好货”成立于2015年4月,同年12月份宣布完成了千万美金级B轮融资,主要资方为高榕资本与IDG,这两家投资公司也曾主导了“拼好货”8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从模式上看,“拼好货”是一家从生鲜品类切入的社交电商。用户可以在拼好货的平台上,发起价格更加实惠的水果拼单,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邀请好友参团,只有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单才会生效,人数不足则将自动退款。“拼多多”由寻梦游戏公司孵化,正式上线于2015年9月,2016年7月宣布完成1.1亿美元的B轮融资,资方包括高榕资本、新天域资本、腾讯等。和“拼好货”类似,“拼多多”的原理也是在电商的基础上添加了社交和游戏属性来吸引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进来。不过,如果把“拼好货”形容成一个水果店铺的话,那“拼多多”更像是外面的一个大型Shopping Mall,为不同的商家引流、提供一个卖货的平台,收取的是广告和入驻费。当前已入驻的品牌和平台包括:BLACKMORES(澳佳宝)、WMF(福腾宝)、花王、网易考拉海购、辣妈帮、丰趣海淘等。抓住移动社交的红利虽然外界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拼好货”和“拼多多”都可算是过去一年里跑出来的两匹电商黑马。前者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订单峰值就近100万单。相比之下,一些B2C生鲜电商做了多年,日均订单1万单到3万单;后者上线4个半月付费用户数突破2000万,截至发稿前,其在APP Store免费榜位列第三。移动电商市场发展到今天,各家的困扰总扰不开流量怎么尽可能便宜地获取?以及怎样精准地分发流量,高效地达到受众?“拼好货”和“拼多多”之所以能快速起量,和它们选择在流量最充沛的社交应用(微信)上做文章息息相关。这个玩法的特点在于:倚靠了社交媒体传播的力量和拼团者之前的信任链条,拼团的过程相当于为平台做了免费的推广,从而带来低成本的装机量。而对于用户而言,则节省了TA的购买成本(便宜)和时间成本(不用挑了)。另外在拼团的机制上,两家都没有采取利益驱动的方式,用户发给其他人后并不会有额外的优惠,而是共同获得一个更低的价格。这种“利他”的方式有别于层层分销的类微商体系,更适合朋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但光有流量还不够虽然社交拼团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让这两家公司把握住了电商的命脉——流量,但光有流量是站不住脚的,特别对于走自营模式、切生鲜品类的拼好货而言。过去一年间做微信拼团的公司不下几十家,但又很快销声匿迹,侧面说明了拼团模式在前端玩法上并没有多高的门槛,关键是大批订单来了,供应链和仓储能不能接得住?黄峥坦言,拼好货自己也吃过供应链的血泪教训。拼好货当时做荔枝拼团,由于预计失误,第一天涌进来20万单。但公司那时候只在嘉兴设仓,远超了仓库承受能力。但是团队又希望把量做上去,就没有叫停交易,只告诉用户会晚一点发货。结果,订单的累积和发货的延迟,导致很多用户收到的荔枝已经烂了,纷纷投诉退款。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拼好货团队就开始加速在全国20个城市设仓。各个原产地都设有自己的产地采购,再通过自有的仓配物流体系流转。黄峥心中理想的状态是水果永远在路上,不需入库,快速流转。据他透露,此次合并后,拼好货将拆分后端仓配业务,成为独立公司,并进行独立融资。合并后的想象空间?一个是走自营模式,一个是走平台模式,“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以后的想象空间在哪呢?在黄峥看来,拼多多和拼好货都已经长到了一个相当大的体量。但一个缺商品(只做生鲜品类),一个缺品质(“拼多多”发展至今屡遭用户吐槽,也是不争的事实)。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双方,也能进一步集中力量。对于拼好货而言,合并后商品类目能更加丰富;而对于拼多多,拼好货能带来生鲜水果上的品质优势以及高效的流通供应链体系。至于更长远的目标,黄峥给出的说法是希望成为一家全球性的社交电商公司。但具体如何进行海外复制,他并不愿意透露相关细节。估计要看拼团这个事儿能不能在Facebook上跑起来了?
在我看来,此次“拼多多”和“拼好货”的合并算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两个团队本身就有不少渊源。黄峥虽然之前不是拼多多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但早已是公司的股东。其次,两家的股东也有重叠,比如高榕资本。两家合在一起后,确实可以弥补一部分各自的短板。但是,单就社交拼团这个模式本身,个人认为,目前阶段还存在这样几点缺陷:1、“拼”的玩法导致用户冲动型消费为主,品牌意识较弱,对具体哪个平台发起的拼团并不关心,忠诚度低。2、消费体验上,如果每次买都需要转发拉人,无形中反而增加了购买的门槛。3、拼团的门槛很低,导致模仿者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市场有待规范。许多拼完后就没有了下文,用户体验大打折扣。4、用户“拼”的热情会一直高涨吗?仍是个疑问。
本文来源:36氪
责任编辑:彭丽慧_NT5727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