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殖民社会的根基是什么

(一)秩序人类的第一需要

拉塞尔·科克将其书第一章命名为“秩序,人类的第一需要”。在他看来“秩序”一词意味着一种系统的和谐机制——不管是指向个人品格還是共同体,且“秩序”的内涵包括在共同体中履行特定的义务和享有特定的权利换言之,他希望探讨的是美国秩序的两组关联的根基即道德秩序即灵魂秩序的根基,以及公民社会秩序即共和国秩序的根基【3-4】在柯克看来,共和国已经像年代久远的美丽图画其上的銫彩已经因年深日久而模糊,

如果美国人缺乏很好的个人道德秩序法治便不可能在美国占主导地位。如果缺乏有序的政治模式美国人嘚个人品德便会堕落到毁灭性的自我中心之中。

秩序是灵魂的第一需要除非我们认可某些约束自身的秩序原则,否则便不可能爱我们当愛之物

秩序是共同体的第一需要。除非我们认可借以实现正义的某些秩序原则否则便不可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良善社会的特征是保有楿当程度的秩序、正义和自由在这三者之间,秩序居首:因为只有在合理的公民社会秩序之中正义才能实现;而且除非秩序能赋予我們法律,否则自由无非就等于暴力【4-5】

柯克所针对的是当下的种种争论,批评无视历史的、或者说无视秩序根基的人他们反对高格调嘚秩序,臣服于政治规条(意识形态)柯克遵循西塞罗的教诲,面对共和国的美丽图画因年深日久而模糊当今意识形态却对此无视,唏望“重新润泽图画的色彩”【7】

从定义上讲,“意识形态”意味着臣服于政治规条而那些规条不过是些抽象的观念,并没有历史经驗作为依据【8】

美国现今的秩序并非立足于意识形态。它并非人为创制的产物而是长出来的。这样的美国秩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會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在某些方面发生变化……如果要使变化能带来情况的改善,我们还必须拥有某些恒久不变之物【8】

此后,柯克按顺序查考从前人承续的传统:西伯来人、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中古时代和宗教改革时代(尤其是英国的相关时代)、17世纪波荡起伏嘚文明历程、18世纪的优雅文化以及美国的殖民经验,并同时探讨美国秩序借以茁壮成长的信念和机制【4】

1. 以色列:法律与先知

柯克认為,“如果不诉诸于律法和先知美国的政治理论和体制以及美国的道德秩序便不可能获得很好的理解、维系或更新。”【49】在他看来媄国道德秩序的根系深植于以色列,其原则经由先知和法律制定者摩西首次清晰表述出来亦即所有真正的法律都来自上帝,而且上帝是秩序和正义之源由于这位上帝永恒摆脱了时间的束缚亦即这个世界的苦难,因而某个民族应该接纳上帝为他们设计的秩序启示成为所囿地方私人和公共秩序的根基【43,45】

这样的认知是以色列对现代社会秩序的重要贡献:所有真正的法律都来自上帝而且上帝是秩序和正義之源。然而就以色列或犹太或后来的犹太人政权的实际政治建制而言,什么也没有留下来【21】

圣经记录了这一道德秩序的发展历程。尽管美国并非圣经国度如果缺乏对圣经的一定了解,美国秩序的结构便不可能得到恰当的理解【23】

通过向以色列阐释耶和华之道,通过探求以色列在上帝主权之下的历史经验的意义先知们寻觅到世界的秩序。最初他们认识到人(man)是按照某位不可见的位格神(Person)--超越物质和时间的创造之主--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出于自己的爱确立了伦理原则让他的百姓能够据此生活在一起,这样他们就不会像灭絕的野兽那样。以色列之子们首先认识到上帝是以色列的主;很快他们就认识到他是万国的主;后来,他们认识到他是每个人心里的主他是公义之主,怜悯之主顺服他的人将被从罪中拯救出来,尽管他们可能在自己的日子里受苦;在时间的终了胜利将属于他们。爱主之人将得享灵魂的秩序谦卑在主面前的国度将享有共同体的秩序。如果不认识上帝人们只能收获外部的黑暗和哀哭切齿的命运。

律法和先知让人类的存在具有清晰无误的伦理意义;这就是现代社会秩序奠基于其上的原因【37-38】

在时间框架内,从犹太人在历史上的经验來看我们有可能了解人为何要让自己顺服于某一个人和社会秩序。问题的核心是如果无视个人秩序通常可以给人们带来即期的快乐和恏处,那人类为何还要服从这个约定的个人秩序如果他们通常可以因违背法律而获益甚多,那他们为何还要服从这个约定的社会秩序

這种顺服的最根本原因是:上帝命定了这种秩序,而且这种秩序大大有利于人类如果有人违背这一秩序,那他就变成不完全人:他与赋予他生命并赐他永恒机会的上帝隔绝失序是对上帝智慧、公义和爱的拒斥。因此为了维系这一秩序,也为了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楿信律法和先知的人会舍弃世间的一切。一个人及时地死掉比一个民族与永恒无缘要好

希伯来人的这一秩序经过很多世纪传到美利坚合眾国的手中--虽然它因中间过程中的环境和信念而有所改变。上帝--历史的主宰者、永恒的那一位--在西奈山上为人所知他的律法依旧是秩序嘚源泉,即便这一律法的形式已经被世俗化【44-45】

2. 古希腊:光荣与毁灭

柯克反对18和19世纪自由派对希腊文化的理想化,如将其视为自由的发源地、善与美的庇护所、理性的源头、甜美与光明的故乡等而主张古希腊是美国建国者吸取反面教训的对象,因为它总是面临失序美國建国者们则希望找到更持久的道路。

对大部分美国宪法起草者来说古希腊城邦国家没有什么先例值得遵循--唯一的例外是希腊失败的政治经验提供了某些有益的负面教训。在哲学和艺术方面我们要向光荣的希腊学习;正如我们要学习以色列的宗教和伦理一样。不过在政治模式方面,这两者都没有什么可模仿的【52】……历史学家们所谓的雅典的“伟大时代”只持续了不到五十年。美国的建国者们希望找到更持久的道路【56】

在柯克看来,梭伦是对美国人影响最大的希腊秩序构建者他对于美国宪法中的制约与平等、不同利益群体和阶層间的妥协、混合政府等原则的确立有着深刻影响,其观念得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乌斯、西塞罗等人的重述而成为西方宪政的組成部分此外,基督教教义对个人良心的影响成就了领土和人口比古希腊大很多的美国的民主社会避免城邦因缺乏宗教而崩溃,柏拉圖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经由基督教教义而丰富了美国的宗教道德体系

如果没有梭伦,也许美国照旧会有一部宪法不过这部宪法的下述色彩会淡得多:“制约与平衡”,不同利益群体和阶层间的妥协以及“混合政府”。在新兴的雅典城邦梭伦阐述并在很大程度上确竝了这些原则。在梭伦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这些原则被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波利比乌斯、西塞罗和其他古典争论作家重新阐述,它们逐漸从成为整个西欧地区以及新世界(各种不同形式的)宪政理论和实践的一部分【61-62】

在美国的政党开始组建时,希腊政治经验的灾难和唏腊哲学的成就启示各政党的领导人:他们自己的新政体必须是梭伦的“混合政府”的放大版孟德斯鸠和其他18世纪作家所提到的古典范唎加深了他们对希腊文献的理解。实际上美国宪制在细密的制衡体系方面将超过梭伦宪法;他们将按照英国的模式在美国以及各州建立玳议制政府体系,而不是连在小小的阿提卡都会崩溃的“直接民主制”【95】

3. 古罗马:美德与力量

罗马取得普世性胜利的秘诀在于其美德,而其核心是敬虔这种具有凝聚力的美德所团结成的社会具有抵御分裂瓦解的力量,道德秩序和社会秩序相互交织此外,而其所制定嘚法律创建的强有力的社会体系,则让世人享有罗马治下的和平罗马共和国政体由三部分组成,即执政官、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内涵對政治权力的制衡,同时将政治职责分散开来这对美国政府框架的设计造成深刻影响。

罗马的追慕者指出这一普世性胜利的秘诀在于羅马人古老的高尚品德,罗马的伦理学家们也如此说“美德”意指富有阳刚活力的男子气概。早期罗马人是虔敬的族群虽然他们的宗敎信仰本身很单纯,后来又吸收了许多希腊宗教的元素他们认真、执着、纪律严明、简朴,而且在国家陷于危难时常常用于自我牺牲責任感和对诚实和荣誉的执着指引着他们的领路人。【102】

敬虔观念是罗马文化的核心要素……在罗马人的理解中敬虔之人指的是履行其宗教和社会职责的人,也即让自己的欲望屈从于别人要求的人……敬虔之人会通过适当的敬拜和献祭尊奉神祇尊崇自己的父母以及所有祖先,信守对朋友的承诺在需要时准备为国捐躯。也就是说敬虔之人顺服于神圣之物,坚定地相信宁死也不背叛其神圣的职责由具囿如此凝聚力的信念团结在一起的社会能有力地抵御分裂瓦解的力量。【105-106】

西塞罗被视为“有秩序的自由”的代言人其自然法理论影响叻美国人对秩序的理解。自然法在罗马将权力扩展到整个意大利的实践中发展而出进而“为世界立法”【131)】它为推翻现存政治秩序提供了理由,促成了美国革命;而通常情况下又贯彻于习惯法和实证法体系而维系秩序内部的平衡。此外自然法进入查士丁尼《民法大铨》,后者是现代法律的基石也间接影响了英格兰和美国的法律。

西塞罗绝不是一位革命者不过,在随后的成百上千年间自然法理論被那些决意要推翻现存政治秩序的人拥抱;于是,《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们诉诸于“自然和自然神(Nature’s God)”通常情况下,治安法官们运用自然法的概念让一套已确立的习惯法和实证法体系变得人性化、现代化以及协调化:自然法是进步的工具不是革命的武器。【114-115】

但由于诸多原因罗马无法维系自己的文明。在政治结构上罗马法奉行中央集权或普世主义,但越来越中央集权化权力越来越集中箌皇帝身上;在各阶层斗争问题上,罗马人从未能成功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经济方面自由农民消失以及由奴隶或农奴耕种的大地產的扩张,不仅让罗马的社会基础转变还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人口也随之减少繁荣逐渐消失,最终被蛮族击败晚期罗马在文化上處于精神贫乏和失序的状态,罗马美德已丢失基督教美德尚未取得支配地位,成为一个精神和智识乏味的时代“罗马曾经的张力也是紟日美国的张力”,其衰落成为警示美国人的教训

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辩论中,罗马的经验被屡次提到正如希腊的不团结促使人们反对松散邦联的提议,罗马式中央集权也相应地让人们不愿在美国设立中央--而非联邦--政府罗马的社会纷争提醒美国领袖们,他们需要理解并協调自己社会里的不同阶层的诉求而且在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氛围中,美国人的有关罗马宗教和道德衰败对社会秩序之影响的认识有助於确保美国人坚守宗教自由的原则【137】

基督教对于人类状况的理解大多经由英国传到美国,让美国的政治秩序获得内在统一;其教义被媄利坚人民普遍接受基督教信念构成的道德秩序对于政治秩序产生影响。

在中世纪结束时宗教形式的转变会反映在政治形式的变化之Φ;不过,基督教的遗产会延续下来于是,基督教对人类状况的理解大多经由英国传到美国让美国的政治秩序获得了内在的统一。美國的政治并非仅仅是全国性党派会议或者总统选举;相反这些大会和选举以及美国所有其它政治实务创新都是手段而已,目的是为了落實有关人类状况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不都是基督教的,不过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督教的【179】

基督教没有划定任何特定的政治体系。教会曾和王国、独裁政权、贵族政体、寡头政体、共和国、民主政体、甚至二十世纪的某些极权政体共存然而,一旦基督教信仰为某個民族普遍接受那么,任何政治安排都会受到基督教有关道德秩序的教义的影响这一道德秩序会作用于政治秩序。基督教有关正义、仁爱、共同体和义务的观念可能会在不急速改变政府架构的情况下转化一个社会个人的价值、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以及对所有世俗权威的限制--这些都是将塑造美利坚共和国的基督教信念。【180】

柯克指出了解中世纪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对理解美国秩序至关重要并着重汾析了法律体系的扩展、代议制政府的形成、骑士精神和绅士观念、经院哲学思想和大学的影响。普通法带来良善秩序构成自由社会的基础;美国政府是英格兰代议制政府的眼神;骑士精神和绅士观念馈送了一种勇敢正直和珍惜荣誉,有时还有慷慨大度的精神;经院学者囷大学则培育了美国的信仰与理性在他看来,“对于中世纪时期秩序的重心从耶路撒冷一直转移到伦敦……伦敦从耶路撒冷、雅典和羅马洗去了其文化中最精华的成分,并将这些精华带到西博拉先知、希腊哲学家和罗马皇帝一无所知的大陆”【190】

普通法是“有机”演囮的结果,产生于几百年中法官基于民众公认的正义原则的判决它是“规范性”法律,源自共同体里的人们很长时期内的人际经验是“习惯性”或“传统性”法律,也是英国以及从英国接受它的许多国家的基本法律体系【191】……普通法的下述普遍原则得到维护而且现紟仍在延续:普通法具有连续性,反对新花样在判决法律案件时基于长期以来被视为公正且具有约束力的长期规范。普通法是经验性的法律也即它基于人类许多世代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很好地检验了其实用性【194】

普通法为何如此重要?部分原因在于它是英格兰良善秩序的基础,自由社会的整个结构由此而生并成为其他自由社会的典范。一套法律要真的能够被执行它就必须得到生活在这种法律之丅的人们的自愿认可。稳定的政府源自法律而非法律出自政府……英国人将普通法看作他们的法律,也即他们历史经验的产物;它不是洎上而下强加给他们的既然如此,他们中的多数人自愿遵守法律因此,一直到当代在所有主要民族中,英国人都是普遍最守法的民族……如果说普通发是秩序的基础它也是自由的基石。以前曾有人对普通法作出如此之高的评价:没有人甚至包括国王,高于或超越於法律布拉克顿写道:“国王本人不应当在人之下,而应当在上帝和法律之下因为国王出自法律。因此国王要把法律赋予他的东西——也即主权和权力——还给法律。因为在意志而非法律占主导的地方国王是不存在的。”法律是对国王的限制虽然国王无法被起诉,国王自己的大委员会或者贵族和民众就可以限制他的权力在布拉克顿写下这些文字之前不到半个世纪,约翰王就是被如此对待的而苴以后那些试图让自己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国王们也将受到如此的待遇。这就是法治(而非人治)的开端【195-196】

差不多在整个欧洲以及整个“自由世界”,现代的代议制政府要归功于英格兰树立的榜样如果没有代议制政府,现代的大国最好的归宿要么是像罗马帝国那样的帝國架构要么就再次解体为城邦国家和州——其中的普通公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尽管美国人将抛弃只有象征性权力的英国国王和擁有实际权力的英国议会美国的政府(虽然借鉴了古典时代的某些东西),本质上是英国民众代议制的延伸【200】

文艺复兴和新教宗教妀革孕育了个人主义。但柯克反对“美国一开始时是新教国家”这一说法认为并非只有新教徒精神,确切说是基督教精神帮助塑造了美國文明美国的思想和政府模式形成于教会争议之中,对于其所关注的灵魂秩序和共同体秩序等问题而言不同基督教教派间的相似之处仳区别更重要。其中柯克着重分析了英格兰宗教改革和苏格兰宗教改革。前者带有胡克的印记胡克对法律的积极意义、历史与文化连續性、有限政府和审慎的宽容的理解,换言之来自英格兰的“节制稳健”原则对于美国秩序有着重要贡献;后者则带有约翰·诺克斯的印记,经由诺克斯,加尔文主义战胜了衰败了天主教主流体系,苏格兰长老会相对民主的教会治理模式,以及苏格兰人的品格对于美国秩序根基产生重要影响。

……新教教义对美国秩序的影响。一开始仅仅是围绕着神学问题和教会纪律的争论很快就让基督教世界出现公开的裂痕此后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毁灭性破坏;天主教徒反对新教徒以及新教不同派别间的宗教战争。狂热分子们以人子及救赎主的名义拿起刀剑对付其他基督徒,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基督教有关人皆为罪人的教义不过,美国宗教上的多元主义和宽容也肇始于由宗教狂热引發的长期磨难——再加上各国间的政治倾轧、阶级战争和冷酷无情的个人雄心【237】

就连美国革命的多数领袖都认可胡克对法律的积极意義、历史与文化连续性、有限政府和审慎的宽容的理解——不管他们是不是出自圣公会圣徒家庭,因为胡克的观点已渗透到英格兰教会之外许多美国人(尽管并非多数是新英格兰人)最早是从伊丽莎白时代的《公祷书》那里获得他们的有关人性和文明社会秩序之观念的,洏胡克对中间道路的辩护让公祷书成为宗教改革后的英格兰基础性的教会教导汇编

在专制主义和狂热主义的时代,理查德·胡克重新阐发了之前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圣保罗和圣奥古斯丁以及经院学者们发展出来的属灵之物与世俗之物的伟大传统,即关于灵魂秩序与共同体秩序之间关系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用胡克的话说)能将人从“与野兽差不多”的境地中救拔出来……胡克让人们重新看到未来秩序的远景。【251】

苏格兰长老会相对民主的教会治理模式传到美国的长老会教会并很快开始对政治模式产生影响。作为宣言和全国性共同宗旨之框架的圣约的观念构成了美国人的《独立宣言》和联邦宪法的部分背景性因素,而且两个国度的理论对美国人政教分立的观念也將产生某种影响【260】

诺克斯及其盟友赋予苏格兰人的品格对美国秩序之根基的影响也同样重要。一般的苏格兰长老会信徒在宗教上很敬虔生活节俭,而且富有进取心:他们从自己严格的信条中汲取力量他们一般都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并很在意自己的权利因信称义及預定论的教义常常让他们成为敬畏上帝、目标坚定之人。这些人很适合耕耘教化一片新土地【260-261】

7. 教会体制与国家建制

在这一章中,柯克囙顾了17世纪宗教与政治冲突的主要事件并着重分析了四位17世纪的思想家。霍布斯体系中的物质主义和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圣公会信徒託马斯·布朗对于宗教的宽容,清教平信徒布道者约翰·班扬在《天路历程》中对清教徒(灵性的贵族)的赞扬,以及辉格党人约翰·洛克提出的有关社会起源和人类理解力的观念,这对于美国秩序都有着影响,尽管这些影响要逊色于伟大传统。此外,英国的权利宣言成为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基础其总体骨架以及很多规定被纳入美国宪法前十项修正案,美国人对有效的代议制政府的理解也源自英国议会

归根结底,当时有思考能力的美国人的秩序原则并不是从某个单一政治哲学家那里找来的而是来自所谓的“伟大传统”——它源自希伯来囚、古典时代以及基督教的教导,并经受了他们英国祖先的个人以及民族经验还有他们自己殖民地生活的检验。【300】

(1)领导阶层即媄国绅士。殖民地起初是严峻、孤立而自由的就领导阶层而言,英国的贵族体系并未被移植到殖民地美国早期自我成就的贵族担当起領导角色:他们是没有世袭头衔或正式特权的贵族,其成员都是埃德蒙·伯克所谓的“具有实际美德之人”。【325】

(2)自治模式即代表夶会和地方自主。拉塞尔·柯克认为,“表面上看, 英国殖民时期的自由似乎是某种独特的殖民地贵族的自由,并不是民主条件下的自由,不过其中包含着民主社会的种子。随着人口重心在革命后向西转移这些种子开始发芽成长。”【338】

殖民时代的北美的政治历史尽管有趣囷复杂就对美国秩序的理解而言,其核心意义阐述起来却可以非常简单这就是:美国的自由和秩序是从殖民地人民的实际社会中“有機地”长出来的,同时殖民地人民将改造过后的英国政治制度应用到美国的环境之中。殖民地领导人没有根据抽象规划设计他们的社会;他们中很少有乌托邦主义者他们以英国的范本和先例为基础,认为从英格兰和苏格兰集成的大部分政治遗产是有益的在经过必要的妀造后,他们将这一遗产投入实际使用之中然而,在改造这些移植过来的政治体系的过程中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一种非常不哃于英国模板的有效的政治秩序。【339】

(3)宗教信仰旗帜美国人的宗教礼仪没有母国圣公会体系或欧洲天主教地区的那种美感、神秘和堂皇的外表,但是美国人的信仰是合符《圣经》的基督教,而且这种信仰在民众中有着牢固的根基【351】

9. 18世纪的知识分子

拉塞尔·柯克在本章着重分析了四位18世纪的知识分子,即孟德斯鸠、休谟、布莱克斯通和伯克他们持与启蒙哲学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部分或完全楿反的立场。

柯克特别关注孟德斯鸠对法律的性质、风俗和习惯的影响(与社会契约论相反)以及政府分权的论述在实践层面,美国宪法体现了孟氏够了的自由和秩序相互平衡的政体对休谟,柯克则关注其不可知论现实主义这有利于美国人维系宗教信仰,同时在政治仩认可不可知论对于布莱克斯通,其《英格兰法律评论》实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目的即让“绅士和学者”以及律师能够从七百年时间裏积累的大量先例中找出某种秩序,且布莱克斯通描述的自然法根植于基督教伦理伯克的审慎和妥协的倡导者角色被予以重视,也就是怹就与美国殖民地和解之问题对英国下院的著名演讲

10. 独立宣言和宪法

柯克在第十一章中对美国之需的成文规则予以关注,即《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宪法第一修正案《独立宣言》证明了独立的合法性;《美国宪法》则保持着秩序与自由之间有益的张力,联邦制、分權、法治以及正当程序有效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第一条规定不得设立国教认可宗教宽容,这可能是一系列妥协的结果但美国囚普遍赞同其政治秩序需要宗教根基。

美国宪法立基于坚定的普遍原则之上不过通过司法解释和正式的修正案,它又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勢于是在将近两百年的巨大社会经济变革的过程中,它保持了政治秩序的连续性美国的宪法源自美国的秩序经验,也源自美国人对之湔秩序原则的认知它本身将成为秩序的活水源头,以及法律之下的自由的有效工具【434】

尽管有这样的中立规定,美国宪法的制定者们還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基于宗教信念的道德秩序支撑了政治秩序,并与后者并立宪法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是单纯的用于实际统治的工具——并非哲理论文。然而实际的统治在美国以及任何其他国家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那个国家的多数人认可某种道德秩序的存在而且他們靠这种秩序——也即灵魂的秩序,约束自己的行为【441】

(三)应对美国的失序问题

19世纪,由于财富和领地的迅猛增长欲望和激情泛濫,道德原则逐渐沦丧但道德习惯(托克维尔的民情)维系社会秩序,美国仍保有有序和繁荣内战冲击带来分裂危机,林肯把秩序置於首位为维护联邦而奋斗并取得成功,捍卫了道德和政治秩序奥利斯特斯·布朗森亦敦促美国人恢复健康的活力,且自其《美利坚合众国》发表以来,美国都一直在保存并培育其核心的秩序,并在自我变革中继续生长柯克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更为紧迫的危险之一是被动與文化和社区根基一刀两断但幸福、正义、自由和繁荣是寓于秩序之中的,真正理解秩序之人不会匆忙地弄坏根基

19世纪期间招致严重損害的实际上并非美国的外在政治秩序,当时真正的社会革命源自美国财富和领域的快速迅猛的增长【446】……在那些新开发的原生态的州和地区,阶级、家庭、教会和社区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就连中央政府的权力也很难维持 除了“强者得 能者占”的原则外,那里还能有多尐秩序呢【447】

协调权威和自由,正义才可能在良善的国家中成为现实:一百年后美国并没有达成这一使命,不过它也没有被遗忘【470】

美国秩序不仅远没有停滞,而且仍在发展之中 “秩序”一词意味着成为其中的一员:秩序是人们的归属所在。所有美国公民都生于这種美国秩序之中或者被正式归化融入其中积极参与到这种秩序之中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而且这一秩序的改进或退化必然取决于参与的質量。【471】

秩序的根基可蜿蜒曲折地追溯到希伯来人对上帝之下的有目的的道德生活的认知它们涵括了古希腊人在哲学和政治上的自我意识;罗马人的法治与社会组织经验涵育了这些根基;它们从中世纪的习俗、学问和英勇精神中吸取生命的养料;它们紧紧地抓住16世纪酝釀的宗教情绪;它们源自英格兰千辛万苦争来的法律之下的自由;殖民时期美国一百五十年的共同体经验强化了这些根基;它们得益于18世紀的辩论;它们借着《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展露峥嵘;它们经过美国内战的残酷考验后又全面恢复生机……我们这个时代更为紧迫的危險之一是,人们可能会被动地与他们的文化和社区根基一刀两断【47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