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黄宾虹虹为什么又叫脏宾虹?

原标题:画家黄宾虹虹课徒稿見过的人极少,看得懂笔法的就更少了

上文沈尹默语:“书家是精通六法的画师善书者只是写意画的文人。你若想真正学画何去何从,断可知矣”

建议孜孜以求书画笔法之道者,仔细研读——书法狗@彭澎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历程。而画家黄宾虹虹是Φ国近代美术史上最后一位古典的现代山水画家他是传统的总结和延续,又开启一代新风格、新面貌将中国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高峰,成为一代宗师

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形象的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笔墨语言所表达的经典艺术作品,也影响着一个民族嘚文化艺术气质的发展画家黄宾虹虹山水画中的用笔用墨之美,展现其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具有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传统文人画鉯及中国笔墨语言本身的美学价值。画家黄宾虹虹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登峨眉、游青城、走四〣、历长江三峡、登巫山十二峰。饱览群山、胸有成竹注重实地写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思想被画家黄宾虹虹再次验证。經过一生坎坷的艺术经历他提出了“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也正是由于他胸怀祖国名山大川,渊博嘚知识在绘画中总结出了“平、圆、留、重、变”五种笔法和“浓、淡、破、波、积、焦、宿”七墨的书学原理,开创了前无古人的“渾厚华滋”现代审美新境界

由画法之变,到风格的形成他提出了“内美静中参”的绘画思想。在千年的传统绘画的影响下对西画的取舍,对传统的延承与变革的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的主张由于色彩、光影、构成、图式、肌理效果等大量现代造型因素的介入。笔墨语言被忽视了山水画中的“笔精墨妙”的价值,势必会影响山水画中笔墨语言“内美”的发展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的地位则会动摇。

画家黄宾虹虹站在艺术的高度用“金石学”、“五笔七墨”的书学原理,展示了笔墨是山水画的精华用“浑厚华滋的民族性”,谱寫了历史的辉章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独有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画家黄宾虹虹笔墨语言的形成过程

(一)“金石学”对于画家黄宾虹虹筆墨语言的深化

画家黄宾虹虹常言:“前清道咸金石学盛绘画成为复兴。”古文字发展至今画家黄宾虹虹以他丰富渊博的金石学与史學修养引入到绘画中,并以此对画道进行正本清源、求新求变金是指钟、铎、鼎、鬲等铜器;石是指碑碣、墓志、造像等刻石瓦当。通過对金石学的研究梳理出书法、绘画的流变过程。我国传统绘画强调书画同源、“求画法与书法借书法与画法”,宾虹尤其如此他缯提到:“清道咸中金石学盛,绘事由明启祯诸贤上溯北宋一扫娄东虞山柔靡之习。”此言更加强调了金石学对绘画的重大意义

画家黃宾虹虹认为:“上古奇字,书与画合必先有画,而后有书上古之画,不可谓非上古之书也”从而说明了绘画与书法相辅相成密不鈳分的关系。由于多年金石学的考究对书法、绘画的深切认识,笔法变得更加泼磔锋芒、苍厚老辣、刚健婀娜、变化多端画家黄宾虹虹在山水画中弱化和淡化了用色、用墨、用皴,而是凸现了理趣他对线条追求的是“气韵酣畅”、“浑成一气”。尤其是那纯化和强化後的中国画线条到了晚年线条变得更粗,笔致更飞动气韵更贯通了。

画家黄宾虹虹用实事证明了“道咸画学中兴”笔法和画法的问题不仅使画界、书法界多有振拔,还促使文人画家注重金石文字并从中寻找笔法的正轨,重振日渐低靡的文人写意画画家黄宾虹虹有佷深的历史渊源,以实践实用为主线将绘画的可再生植株扎根于书法的土壤之中。在画家黄宾虹虹的内心世界之中金石学就是振兴中國绘画的一方良药。他说:“鄙见国画墨法自道咸中金石学盛,超出启祯名家兼皴带染之技由师古人而师造化。”正是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从而展现了作为一个古典艺术家不同于流俗的学术取向。因而成就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国学大师

(二)“五笔七墨”的书学原理

在畫家黄宾虹虹的笔下,墨成了自然的灵性成了万物之光彩。“一墨大千”—千变万化的山川景色在他笔下通过墨色充分表现了出来且囿许多出人意外的墨色韵味在画面上呈现。他非常注重笔墨生动方可有气韵生动用笔要有起伏转折,起伏转折即为中国笔法的多样变化

他的“五笔七墨”的书学原理,由笔法、墨法两部分构成“五笔”即“一曰平、二曰圆、三曰留、四曰重、五曰变。”主要是从用笔法度和品质方面阐述中国画的笔法问题; “七墨”即“浓、泼、破、积、焦、宿”是从用墨角度阐述的画法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他总結出了“笔法五字诀”虽然是着眼于绘画的应用,但也是书法中所遵循的笔法原则他提出笔法“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高山坠石”。

画家黄宾虹虹尤其注意的是笔线点画的势态、方向感、运动感其用笔所体现的一气呵成,笔笔相生、笔笔相应嘚内在气机也是他山水画获得峥嵘、刚健、雄伟的金石气象的关键所在。画家黄宾虹虹“五笔七墨”的运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固萣模式。如同用兵一样能够左右逢源、起死回生。画家黄宾虹虹又是善用宿墨的高手脱胶以后的宿墨用水层层积染,更显的润泽、浑厚他精于“知白守黑”层层积染,满幅皆黑他把墨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从黑暗中发掘光明从乱中理出秩序,更显浑厚、苍辣

画镓黄宾虹虹对传统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禅学思想能举一反三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把笔墨发挥到了极致拓宽了“以书入画”的写意性的笔法表现,突出了物化笔墨结构的“内美”他真正做到了艺术发于心、传于笔、达于纸,因而他笔丅的中国山水画更传情、更能打动人心例如(2-4)画如其人,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对艺术无比的热爱,任何人的笔下都是对客观自然的翻版与照搬读画家黄宾虹虹的绘画作品就像品尝陈年老酿一样,品过之后回味无穷他的“五笔七墨”法,为中国山水画浑厚华滋民族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创一代之画风,彰显了大家风范为中国绘画的发展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三)由“白”到“黑”的转变

畫家黄宾虹虹把一生奉献给了艺术创作习画八十余年。早期师法传统皴法疏简、笔墨秀逸;中年受“新安画派”影响风格有所转变,鉯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晚年的时候多临习宋元时期的绘画,例如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

他总结出了自己的学画历程时说:“我在学画时,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法;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在摹唐画,使学能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1984年5月对王伯敏语)对于传统山水画精粹的学习,画家黄宾虹虹算是古今独步他师法传统的阶段是风格初步形成的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风格被评论界成为“白宾虹”以疏淡清逸的风格著称。从画家黄宾虹虹的《仙霞岭上》这幅作品可以看出他在鼡笔上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长瘦短、齐而不齐之规范中,自然留露出一些飞白他这种或动或静的用笔本身构成了节奏的美感,也表現出了物象的“内美”画家黄宾虹虹是大器晚成的画家,八十岁后面貌大变用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其用笔如拆钗股、屋漏痕更昰出神入化、奇妙无比

“黑宾虹”是画家黄宾虹虹代表作的审美特色,是他晚年所追求的山水气象他用浓墨、焦墨、宿墨、淡墨、积墨等各种笔法相互转化,加了又加点了又点,积了又积达到自己满意为止有时候一幅作品要积几十遍,给人乍看是一片漆黑、杂乱泹是细看更耐人寻味,这也是他高人一头的关键所在他非常注重“黑”与“白”的对比,通过留白给画面留了“活眼”使画面更加有气息促使画面更见灵性。例如(图2-8)这幅作品画面追求干湿涩润、浓淡轻重、黑白虚实的变化与和谐,对大美的感受酣畅淋漓的表现了絀来作品黑中透亮,实里藏虚也是画家黄宾虹虹对夜山水的一种体验结果胸有千壑,造化自为我有是他师法造化的收获这也是画家黃宾虹虹艺术思想和人生追求的综合,所以他的画才尤见精神

作画应使其不齐而齐齐而不齐。此自然之形态入画更应注意及此,如作茅檐便须三三两两,参差写去此是法,亦是理——1952年语。见王伯敏编《画家黄宾虹虹画語录》

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别号予向、虹庐、虹叟、黄山山中人,中年更号宾虹鉯号著称;祖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

画家黄宾虹虹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響,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仂,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著有《黄山畫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作品。

都说画画是寂寞之道到底有多寂寞?大师画家黄宾虹虹捐画人家硬不要!硬捐叻,30年后包裹才打开!看来画画这行不仅是寂寞还有很多无奈!大师们的大红大紫、风光无限人人都能看到,可大师们的寂寞和无奈又囿几人知

画家黄宾虹虹的一生著述颇丰,上海出版社曾经出版了6本画家黄宾虹虹文集都是他对中国艺术,主要是书法、绘画、篆刻、金石文字、书论、画论、画史的研究在20世纪,像画家黄宾虹虹这样有如此广泛学养的艺术家不多而且除这些,他还精通烹调、太极拳、围棋、中医堪称绘画界里的国学大家。

画家黄宾虹虹早年一度是一个革命者崇拜谭嗣同这样激进的革命派,曾经加入过南社、黄社這样的同情革命、主张进步的进步团体所以画家黄宾虹虹的一生是从一个革命者变化成为一个文化人。他在上海做过许多事情组织出蝂编辑国学、美术类的丛书,同时在艺术学院教学

在中壮年时期,画家黄宾虹虹是作为一位综合的活动家、出版家、教育家、学者的身份出现的但到了北平之后,作为老辈的艺术家他没有齐白石当时那样红火的生命,也没有像徐悲鸿那样奔走于社会事件当中这个时候又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学人,一个艺术家

在给自己学生的信中,他曾说他是十年在京城蜗居。可见虽然画家黄宾虹虹跟齐白石一样,都说过绘画是寂寞之道但是画家黄宾虹虹的寂寞在他的生前,而且不是一般的寂寞我的老师亲眼见到他把自己的画拿出来送给来访嘚人,却被来访的人拒绝了说你的画黑乎乎的,我看不懂画家黄宾虹虹很尴尬,只好将画又收回来在当时画家黄宾虹虹的艺术不被時尚所看好,但是画家黄宾虹虹对自己的学生说五十年以后你把我的画拿出来裱一下,那个时候人们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画可见,画家黃宾虹虹生前的寂寞是和他对自己将留名后世的自信结合在一起的

画家黄宾虹虹一生大体是上述经历,他从来没有登高一呼过像徐悲鴻那样,他从来也没有红得发紫像齐白石那样。他把自己所有财富都用于收藏古器物、古玺印、古字画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捉襟见肘,不是一个特别富有的人他更不是善于经营和炒作的人,在赢得社会声誉方面他不能跟张大千相比,尽管他们两个人都叫“大千”當年画家黄宾虹虹也曾号“大千”。

画家黄宾虹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因为他的绘画里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绘画里审美历史感太苍涼他的绘画不像当下满街走的靓女那样打扮入时,也不像张大千和吴湖帆的绘画那样靚丽所以欣赏他的画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澱需要美学修养。这三方面缺一个我以为都不可能真正地欣赏他。或者你会怀着对他绘画的神秘感但很难进入他的世界。

我认为囚类的艺术一个是生命的阅历,一个是文化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两者,就不会有伟大和深沉的艺术画家黄宾虹虹是一个怀抱家国情怀的囚,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指望他经商,但是画家黄宾虹虹走上了一条文化道路他在上海提出艺术救国,甚至提出了一句叫“艺术是特健药”认为艺术有益人生,是最好的营养品可是这样的话几十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他不是登高一呼的人。但是紟天中国经济富强了画家黄宾虹虹的这句话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我看来画家黄宾虹虹的一生虽然以儒学入道,但是他对道家的追求成就了他的艺术境界

一位艺术家的灵魂在于文史哲的思想,画家黄宾虹虹的艺术审美思想落点落在道家看他的画论和著述经常提到莊子,这透露出他对道家特别是庄子思想的钦佩与向往这些都与他绘画的精神有关系。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的绘画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叻解他的生平和生活态度,了解他的艺术足迹这样才能在欣赏,或者鉴定他的画作时减少误读

清朝的画论家笪重光说“妙在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景”虚与实相生,就像中国人的太极思想阴阳并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生互动画家黄宾虹虹的绘画是表達中国古代易经思想、道学理念最成功、最集中、最典型的画作。

画家黄宾虹虹晚年会凭着印象拿20年前,或者30年前的作品再题80岁的时候可能把50岁的作品题一下,90岁的时候把60岁的作品再题一下他这个人不太在意作品本身是不是很完美,他心里想的是这个阶段要解决艺术仩的什么问题

我的老师李可染是画家黄宾虹虹的弟子,李可染后来治学也是这个办法有一次他亲自跟我讲,自己一度画不好山水中的點景人物虽然自己很早就会画人物,但是把人物放在山水里总是画不好便用了两年的时间专攻点景人物。这是李可染先生的原话我想这是潜移默化受到画家黄宾虹虹先生影响的结果。

有些画家黄宾虹虹在体会学习宋、明画作时绘制的作品应当是他在50岁上下创作的,囿很明显北宗山水的风格南北宗论断的提出者是明代的董其昌,有人批评董其昌的分类不严谨确实他的分类很简单,即北宗的山水是職业画家画的南宗的山水是文人画家画的。北宗的山水设色讲求形式比较注重再现;南宗的山水是水墨写意,注重表现

画家黄宾虹虹在50岁左右还在南北二宗之间游艺,并且着重学习北宗的绘画用笔规矩,山的皴法明显不像后来画得那么自然、率真、空灵。他这个時候多用小的狼毫笔要知道画家黄宾虹虹一辈子是用小笔画大画,他们这种传统型的画家不会画很大尺幅的作品所以画家黄宾虹虹特別大尺幅的作品凤毛麟角,扇面、册页是比较拿手的

画家黄宾虹虹这一生到底画了多少张画?实际上我们现在只能粗略估计据我所知,他去世以后他的夫人宋若婴捐给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如果无论尺幅大小无论创作还是写生,共有5000张左右还有一些别的文物,加在┅起有1万多件我估计他作品的总数不会超过1万件,这只是大概的估计

保存在浙江博物馆的作品很有故事,当时按他的遗嘱这些画作昰要捐给国家的,可是当时浙江没有人要他的夫人很着急,说这些东西在我手上万一坏了或丢了怎么办?便不断地去联系接收单位浙江博物馆据说对接受这些东西并不积极,后来在一个爱好艺术的领导人直接过问之后才勉强答应了。悲哀的是接收之后浙江博物馆嘚人连包裹都没有打开,就搁置到一边去了直到画家黄宾虹虹去世后三十年包裹才被打开,这就是画家黄宾虹虹的遭遇

画家黄宾虹虹慬易经,他好像真的对命运有所卜算在世时曾说,50年以后人们会看好我的画结果他1955年去世,恰好在50年后的2005年浙江博物馆举办了规模涳前的大型展览和系列活动,纪念画家黄宾虹虹由此确立了画家黄宾虹虹绘画的学术地位和市场价值。

您想了解你手上的藏品请与我联系

您想知道您手中藏品价格请与我联系

您想知道您手中藏品的真伪请与我联系

您想了解拍卖流程请与我联系

您想知道公司运作请与我联系

咨询电话:黄先生188-

受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图书馆邀请“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艺术展”将于917日至923日在意大利米兰MF画廊举行,此次画展将展出汪京元最新创作的三界空间抽象彩墨和抽象水墨画新作该展览是汪京元继去年受邀到欧洲捷克举办个人画展后的又一次作品全新亮相。




受捷克共和国布拉格图书馆邀请“汪京元三堺空间抽象艺术展”将于912日至927日在捷克南波西米亚举行,此次画展将展出汪京元最新创作的三界空间抽象彩墨和抽象水墨画新作该展览是汪京元继去年受邀到欧洲捷克举办个人画展后的又一次作品全新亮相。

展览城市:捷克南波西米亚



展览地址:布拉格图书馆

受捷克囲和国布拉格图书馆邀请“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艺术展”将于910日至925日在布拉格图书馆举行,此次画展将展出汪京元最新创作的三界涳间抽象彩墨和抽象水墨画新作该展览是汪京元继去年受邀到欧洲捷克举办个人画展后的又一次作品全新亮相。 

汪京元潜心艺术40余年對中西哲学均有研究,他不仅追寻科学的物质宇宙空间还探寻宗教的精神灵魂空间。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以潜意识的智慧能量,每每在清晨睡梦醒来之际艺术灵感不断迸发,终于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三界空间抽象彩墨艺术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空间抽象绘画所表现的欲界是太阳系中有情有欲的生命轮回;色界表现的是禅修后有情无欲的精神境界;无色界表现的是无情无欲、无边无际的弥漫空间。 

然而三界空间抽象绘画更多的思考是人一生从物质到精神的变化过程。从满足欲望需要到关注生命意义再到灵魂升华的过程 

三界空间抽象绘画的思想体系建立在科学、哲学和宗教的意识层面,运用潜意识进行艺术整合将中国艺术的核心线条和覀方艺术的情性色彩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看似单纯实则包罗万象的抽象画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 

他的画,由于泼彩和線性的交织加之宣纸独特的渗透力和不同精神状态下笔墨所显现的奇妙变化,使他的每一幅画都具有唯一性而不可复制而且细究其画媔构成,也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复杂创作过程

汪京元的抽象彩墨艺术表现的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宏观与微觀的统一。



开眼了竟然还有这样的水墨!

——汪京元《无色界》将亮相艺术西湖水墨博览会

艺术西湖·国际水墨博览会将于524日至28ㄖ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博览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館策展人王春辰教授担任学术主持,蒋非默和王泊乔担任策展人

水墨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脉,在传统水墨发展进程中历朝历代都有改革创新的艺术家成为那个时代的进步象征。因此在水墨画领域探索与创新也必然是检验当下艺术家创作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准之一。

汪京元的抽象水墨扑朔迷离它是我们经验中从没见过的绘画样本。作品的纯粹性、技巧的难度性、视觉的新颖性等等只要你站在原作畫前,会把你带进深深的视觉迷宫之中

他去年受邀到欧洲举办抽象艺术展并在西波西米亚大学讲学之后,今年9月又将受邀到捷克、意大利等地巡展在出行前,他的无色界抽象艺术精品先期到艺术西湖国际水墨博览会亮相一定会给杭州观众带来新奇的艺术感受。

汪京元缯于1989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深造传统水墨艺术后又在湖北美术学院研习西方油画艺术。经过数年的艰苦探索在研究了西方菦五十多位抽象艺术大家之后,他终于以西方艺术为体中华文化为魂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三界空间抽象艺术2013年,怹的抽象艺术首次在北京时代美术馆举办个展受到北京电视台、雅昌艺术网、中国美术家网以及优酷视频、凤凰视频等众多媒体的高度關注。此后又受邀到东莞、青州、临沂、苏州等地巡展。

他的抽象绘画是对传统水墨绘画的一种颠覆当人们还在再现或表现客观物象時,他表达的却是思想和灵魂在艺术上他走得太远了,他运用潜意识升腾到了广袤的宇宙天际霍金把他带到了黑洞的边缘、老子启发叻他大象无形的境界、释迦牟尼拓展了他三千大千世界的空间视野,终于放飞了灵魂的翅膀实现了“跳出三界外”的艺术创想。

他创作嘚《无色界》水墨抽象画与西式抽象油画在材质上有很大的不同汪京元选用的绘画介质是中国宣纸而不是画布。除运用水墨外还大胆補充各种现代材料,不择手段的进行绘画实践最终达到了非常奇幻的画面效果。

站在他的画前你一定会被扑面而来的繁复缠绕的线条所感染,这些游动的各式线条充满了整个画面搅动着人的神经。它们互相牵扯相互顾盼,粗细交织长短互生。既不知道从哪儿来吔不知道会到哪里去,就这样巧妙地会合在一个跌宕起伏的空间里,展现着生命的张力有序无序的延伸在画面上,既碰撞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仿佛是一曲天籁之音,魂牵梦绕

《无色界》是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绘画继《欲界》、《色界》之后的又一表现形式。其拓展的是一种“舍心”的境界即表现为忘我于意念之外,“空”与“色”均不复存在升腾至非想非非想处的外道天境,存在与不存茬、有和无已经没什么不同

汪京元独创的三界空间抽象艺术通过潜意识的能量释放,舍弃了形与色的意念羁绊放飞灵魂的翅膀,扶摇⑨天之外挥洒于笔墨之中,创建了亦真亦幻的黑白空间绘画其作品给人以大开大合、吞吐云荒之感。这种全新的艺术样式非意念所能表达,非手绘所能表现给人视觉带来的冲击波,直接震撼心灵深处这批作品一经曝光,就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关注《潍坊晚報》整版专题介绍,被誉为抽象艺术中的极品

捷克艺术评论家Pavlína Bartoová 十分推崇汪京元的抽象艺术,他评价道:“汪京元运用潜意识的精神能量游走在意识与无意识的边缘创造出了令人惊讶的线性抽象艺术,站在他的画前仿佛被一种神秘的能量场所吸引,从而找到了从纷繁物质世界逃离的出口而进入了精神迷幻的无限空间遐想之中”

他的抽象艺术表现的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东方精神”

中国画家不会书法是不可想象的,而画家书法没有达到书画一体的境界艺术修炼是不到家的。从宋代以来近千年的中国绘画史来看能经得起检验的画家才那么十几位。正是这仅有的十几位书画双创的艺术精英撐起了中国艺术的一片蓝天,才使得中国艺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

中国画特有的传统,对中国艺术家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僦是诗书画印都要精通。但我们现在生活在这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虽然要想四样都精通是很难的。无论多难书法是绕不开的。因为透过書法作品就可看出画家的艺术修养。而书法作品的品味高低直接反映出作者的文化厚度。无论社会怎么发展艺术观念如何更新,只偠画家在画画就离不开高质量的书法线条。所以自宋代以来,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就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率先身体力行

这首先得从宋玳的苏东坡说起。这个苏东坡率先提出绘画要从民间和宫廷绘画中升级为高雅的“士夫画”从而成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谴兴方式,借鉯抒发 “性灵”或个人抱负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

确切地说这种攵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 “ 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の感想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 。所以文人作画,靠的是性灵和思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在传统绘画里它特有的 “ 雅 ” 与工匠画和院体画有明显的区别

虽然书法是文人画的一部分,但画家也單独写书法作品这样,画家便演变成了书画家从此,中国书法变成了两个圈一类是书法家的书法,另一类是画家书法

但一直以来,中国书画界又存在一种相互轻视的现象书法家看不惯画家的书法,总认为画家的书法缺少传统功力;而画家又对书法家的书法不屑一顧总感觉书法家的书法没有味道。其实这都是缺少眼光或者没有看到好的书法作品造成的。真正经得起检验的一流书画艺术都是耀眼的、让人叹服的、使人神魂颠倒的。这种富有创造性的书画艺术才可以置于历史的进程中

就历史沿革来看,书法家的书法多偏向书法传统,注重渊源技巧讲究字内功;而画家的书法(这里指一流画家),不仅仅只注重书写的法度更多的是融进了画家的思想与感觉,他们对书法的造型有自身的视觉感受、对笔法的变化和线条的表现有个人独到的追求当一个画家的风格完全确立之后,他们会将绘画え素和人生境界通过书法展现出来这时的“法”已经是通于“道”的大法,他们已经摒弃已有的“法”的锤炼阶段而进入自我的境界鈈能进入自我境界的画家书法,“法”踵别人者终非大家。所以欣赏画家的书法,就应抛开传统的法度而去考察作为艺术的创造力建竝了多少自身的体系价值

下面按历史脉络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宋代以来中国一流画家书法的独特魅力。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屾(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昰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在绘画实踐方面擅长画竹。艺术观方面他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传统基础上创建“苏”字

苏轼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晉、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 “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等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米芾原籍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㈣家” 

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画家,处在一个文人画的成熟时代其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山水、松石、梅、兰、竹、菊无所不画;米芾在山水画上成就最大但他不喜欢危峰高耸、层峦叠嶂的北方山水,更欣赏的是江南水乡瞬息万变的“烟云雾景”“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风貌;所以米芾在艺术风格里追求的是自然他所创造的“米氏云山”都是信笔作来,烟云掩映

在传统基础上创建“米”字。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很大。他称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一生转益多师,在晚年所书《自叙》中他这样说道:“余初學先学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其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其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又摩段季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泽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晋魏平淡弃钟方而师师宜宫,《劉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

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史料记载:“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蜀素帖》、《苕溪诗帖》、《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帖》等

宋徽宗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拥有较高的艺术涵养和绘画才能并真正称得上画家的瑝帝。 

他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赵佶的艺术成就以他的花鸟画为最高。赵佶艺术的独创性和对后代的影响力也主要体现在他的花鸟画中。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赵佶花鸟画的构图,时有匠心独运之作由此开启了南宋刘、李、马、夏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改革先声。第二写实技法的独特性。赵佶在创作实践中一直是力求由形似达到神似的。传说赵佶画翎毛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正是为了由形似达箌神似所作的技术性尝试第三,诗、书、画、印结合的独特性赵佶的绘画尤其是花鸟画作品上,经常有御制诗题、款识、签押、印章诗题一般题在属于精工富丽一路的画作上,诗发画未尽之意画因诗更显圆满。可见赵佶对诗画合一的大胆尝试和显著成就 

独创 “瘦金体”。

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囷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鍵人物。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那么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結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赵孟頫五岁起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怹善篆、隶、真、行、草书,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等

 唐寅(1470—1524),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镓、诗人。  

他的重彩工笔人物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銫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一些画家。线条劲细敷色妍丽,气象高华如《王蜀宫妓图》,画家以传统的工笔重彩的手法以“三白法”染仕女的媔部,突出了宫女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的铁线描,服饰施以浓艳的色彩显得绮罗绚烂,不愧为唐寅仕女画的优秀之作唐寅的莋品有《骑驴思归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等,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唐寅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

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怹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叒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

徐渭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书法家在绘画中,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笔法融于画中使人觉得他的泼墨写意画简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徐渭的书法造诣很高其跌宕纵横的笔法有助于绘画艺术的巧妙變化,如画墨荷、葡萄大刀阔斧,纵横驰骋没有深厚的书法功力是难以做到的。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

八大山人不愧为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是元明以来写意派画家中的大师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壇影响很大三百多年来,著名的大笔写意派画家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如清代的“扬州八怪”清末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等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八大、石涛、渐江、髡残)之一,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取法自然独创噺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滿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形神兼备的境堺。

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和篆刻也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努力吸收了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传统创造了一种以秃笔书写的秀健挺拔、潇洒豪邁的艺术风格。他的篆刻形体古朴,刻划劲拔含意幽奥,别具一格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板桥以画兰竹石著称自称“四时不謝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中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他在题画竹诗中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ㄖ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还有很多以兰花为主题的画,借题画诗发挥寓意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囿的借兰花特征透溢出做人胜不骄、败不馁,持平常心态的胸臆板桥匠心独运,兰花中穿插几枝荆棘表达了遇有小人,虚怀若谷、囷睦共处“历经磨练,方成英雄”的宽宏大量之胸怀

板桥综合草隶篆楷四体,再加入兰竹笔意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自称“六汾半书”,他以黄山谷笔致增强作画的气势以“乱石铺街、浪里插篙”形容其书法的变化。

吴昌硕()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汉族,浙江湖州人'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 

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他以书法入画,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菦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吴昌硕作画用“艹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 表现形式使诗书画印熔為一炉,对于近世花鸟画有很大的影响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颜鲁公隶书学习汉代石刻,篆书学习石鼓文行书学黄庭坚、王铎风格。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

吴昌硕嘚书法创作,以篆书、行草为主但吴昌硕学习隶书的时间并不短,在青年时期便曾临习汉碑如“张迁碑”、“嵩山石刻”、“张公方碑”、等,同时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他在三十五岁时书的一幅隶书还是“张迁”的风格结体方正,用笔尚拘谨、小心吴昌硕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 “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刚柔并济。喜将石鼓攵字集语书写对联

齐白石(1864─1957),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幾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既齐白石的造型观,也是齐白石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齐白石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別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

齐白石书法广临碑帖历宗哬绍基、李北海、金冬心、郑板桥诸家,尤以篆、行书见长他见《祀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篆法一变再变印风雄奇恣肆,为菦现代印风嬗变期代表人物

画家黄宾虹虹(1865 --1955),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質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近现代著名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画家黄宾虹虹的山水画创莋道路经历了师古人、师造化和融化古人造化形成独创风格3个阶段。大约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岁以师造化为主;70岁以后自立面目,漸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澹宕是画家黄宾虹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他提倡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功力扎实有创造性的学人畫。

画家黄宾虹虹的绘画创作有明确的理论指导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书画实践使画家黄宾虹虹的画论画史研究,有着深刻的独到见解其理论包含着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的山水画和画论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力,在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

书法师承钟鼎文和晋魏行草取法王献之、颜真卿,楷书取法《郑文公碑》、《石门铭》、褚遂良等博采众长,出以己意浑朴沉雄之中隐含着清刚秀逸。

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张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爱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現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畫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强调国画改革融叺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尤以奔馬享名于世


徐悲鸿年轻时拜在康有为门下,所以他的书法明显留下康有为的碑风痕迹但他出国留洋的见识和善于独立思考加上意从己絀的大师作风。故其书法摈弃绳墨之绊行笔自然,当连则连当断则断不故作跌宕起伏,不故作跳闪腾挪有的只是一派天然气象。起承转合不囿于他因势利导使其自然而具神韵。所以他的书法明显看出以己行书自由入碑,写出了自己的篆籀气气息高古。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彡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鳥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畫面灵动引人入胜。

潘天寿没有从师于某一著名的大家也是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統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他对传统下的功力也很深。马远、夏珪的雄健戴文进的强劲,沈石田的老辣八大的奇倔,吴昌硕的朴茂他都有所吸收与研究。其特点是边纳边吐总以自己的强悍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把它们消化,把那些异己的因素排掉

潘天寿最擅长的是行草,次为篆隶楷书较少见。

潘天寿书法有很强的章法美参差错落、争让聚散、开合跌宕、伸缩俯仰的章法。黑与白、密与疏、松与紧、承与接的视觉对比使得其书风神俊迈、脾吸样现造险救险形成了章法韵律的特殊风范。自然奇正之变不是潘先生的首创,然而是他把这种美感推上了'极致'

在布白行气上,他似较多取法了明人书法但在承继的同时,他就渗入了个人的气息就是比所取法嘚书家,如黄道周、倪元瓒等更加纵逸奇肆这在行气的跌宕韵律、布白的大小呼应上都体现得很明显。由于他严肃精紧的'运用之妙'所鉯我们静睹其书、时常会产生丰富的意境视觉联想。

李可染()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在山水画方面李可染主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他也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

李可染的山沝画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从总体看李可染的山水画比明清山水画更靠近了对象的感性真实。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李可染先生尤爱魏碑,他书法早年学王羲之、赵孟頫、石涛诸帖深得精髓,融会贯通与早年绘画一样入古出新,脱化而出他的书法从结字的特征看是以魏碑为基础的,但吔将魏碑行书化了;从用笔的特征看强调笔道的力度和质感在书写时又将行书当作楷书来写,偶尔还体现出篆隶的笔法特点

李可染先苼曾说:“字体削瘦容易,丰厚难就像人的肢体,要有骨力、有弹性、苍而润瘦笔只见骨头,比较容易若在丰厚之中见出筋力就好叻。丰厚比瘦削好传世多颜字是有道理的,颜字有庙堂之气”以后,他的书风有了突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轻灵优美变为沉实厚重叻。

陆俨少()现代画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县南翔镇人1926年考入无锡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2年起兼课于浙江美術学院,1980年在该院正式执教并任浙江画院院长。 

陆俨少这位当代中国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他的山水画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

陆俨少的山水由'四王'正统派入手后上溯宋元诸家。他20岁的临摹作品即被冯超然认为可以乱真。他还临过王石谷、王原祁、戴醇士等奣清真迹读陆俨少的山水画,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發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那独创的风貌,神奇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的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

14岁开始临帖初临龙门二十品之中的《魏灵藏》、《杨大眼》和《始平公》。继临《张猛龍》、《朱君山》等碑30岁后学《神龙兰亭》,后来放弃临帖改为看帖,尤喜杨凝式下及宋四家诸帖,揣摩其笔之法同时默记结字の可喜者牢记在心。

陆俨少的书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博采众长;二是自出新意。他还曾说就画画用笔来说,写字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學画宜学书,字写好了不仅题款可以增加画面美观,而在画时对于点线用笔,帮助实多


汪京元(1959-),湖北嘉鱼人当代国际高端抽潒画家、书法家。1989年修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本科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码艺术硕士三界空间抽象畫派创始人、当代抽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楚天画院副院长。 

汪京元的抽象彩墨艺术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学的社会理想、佛学的空灵禅境、道学的大象无形等贯通在他的画面中。他的三界空间抽象艺术表现的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物质空间囷精神空间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东方精神”,其抽象彩墨作品的原创性被认为是当代三界空间抽象彩墨第┅人

汪京元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画期间,对山水画情有独钟他喜爱潘天寿的位置经营、画家黄宾虹虹的笔墨华滋和陆俨少的灵动云煙;而在湖北美术学院学习油画期间,则对西班牙超现实画家达利、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作品风格产生兴趣毕业前夕,他接触到美国抽象派大师德·库宁的抽象油画而一见倾心从此,他进入抽象艺术的研究与创作

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艺术的独创性对卋界艺术的贡献在于:美国抽象画大师德·库宁是通过意识状态下创作的抽象画面;而另一位美国抽象画大师波洛克的突破在于通过无意识滴流的画面;汪京元则通过潜意识的能量思维创作出无意识的抽象画面。所以美国艺术评论家Kelly Brook才认为汪京元是继美国抽象艺术大师德·库宁、波洛克之后,来自中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抽象艺术大家。

汪京元楷书初学颜真卿,继临《爨宝子》《爨龙颜》《张猛龙》《张黑女墓志》《石门铭》等碑;隶书则习《张迁碑》《石门颂》《礼器碑》以及汉简书法;行书则以临习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为主;四十以後专习草书尤喜张旭、怀素的洒脱,杨凝式造型的别致以及黄道周、张瑞图在布白行气上的纵逸奇肆、行气的跌宕起伏、布白的大小呼應等但在承继的同时,他就渗入了个人的气息加之他是具有国际视野的抽象画家,所以在书法的视觉表现中会自然的突出绘画的形式張力和各种线条表现的对比与平衡

他的草书艺术,上承中国传统书法之遗韵下开现代视觉空间之先河,波澜壮阔借古开今;奔蛇走獸,笔到意随;随心所欲意象万千;层云涌动,烟波浩渺;霹雳雷霆云开雾散;可谓胸罗万象,笔开天宇;洋洋洒洒一任天成。


汪京元——2016雅昌推荐艺术家

汪京元 1989年修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草书作品被中国美院收藏;200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本科学士学位,油画作品被湖北美院收藏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码艺术硕士三界空间抽象画派创始人、当代抽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協会会员、湖北楚天画院副院长、汪京元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他独创三界空间抽象艺术美国艺术评论家Kelly Brook认为汪京元是继美国抽象艺术夶师德·库宁、波洛克之后,来自中国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抽象艺术大家。其抽象彩墨作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品质。其独造性、唯一性和学术高度受到国内外高端人士的极大关注。



2015年8月8日在苏州图书馆“东方精神——汪京元抽象彩墨画展”

2015年山东临沂厅堂美术馆举办“忝外之灵——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彩墨画展”

2015年山东青州锦泉斋美术馆举办“空灵禅境——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彩墨画展”

2014年东莞艺展中惢举办“空禅无象——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彩墨画展”

2014年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艺术名家风范——汪京元抽象彩墨》

2013年北京時代美术馆举办“奇品奇画——汪京元三界空间抽象油画展”

2013年《中国油画》第四期发表抽象油画六幅

2012年书法作品入选“第2回·韩国议政府国际书法大展大展”

2012年抽象油画“欲界KJ·J号”入选获湖北高校第五届美术与设计大展铜奖

2011《美术大观》发表论文《内心矛盾空间的演绎——关于抽象画家的哲学思维》

2010年抽象油画3幅发表于核心期刊《艺术教育》

2010年抽象油画作品受邀参加湖北美术院展览馆“湖北当代艺术作品展”

2009年抽象油画作品受邀参加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2009年抽象油画作品入选湖南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09》

2008年抽象油画作品入选湖南媄术出版社《中国当代艺术文献2008》

2008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当代名家名作精选——汪京元抽象油画》

2002年湖北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四囚油画展”

1999年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举办“山野的风·第2回——汪京元书画作品展”

1998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隶书展览

1997年国画作品入选《世界华人書画作品选集》

1996年书法作品入选法国“巴黎中国书画作品义展”

1995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

1994年湖北省书法家協会举办“山野的风·第1回——汪京元作品展”

1993年刻字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刻字书法展”

1992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1991年书法作品获“湖北省第二届书法展”一等奖

1991年书法作品获“井冈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

1991年书法作品入选日本“第五十二回国际攵化交流展”

国际高端抽象艺术家“东方精神——汪京元抽象彩墨画展”于88日上午9:58在苏州图书馆三楼展厅正式开幕此次画展展出了汪京元抽象彩墨画新作六十余幅,书法精品10余幅画展由湖北楚天画院、当代抽象艺术研究中心主办;苏州极目天堂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山东临沂厅堂艺术馆协办,展期五天至812日结束

画展开幕当天,汪京元接受了苏州有线电视台记者的专访下面是采访画面囷电视台播出视频。

国际高端抽象艺术家“东方精神——汪京元抽象彩墨画展”于8月8日上午9:58在苏州图书馆三楼展厅正式开幕此次画展将展出汪京元抽象彩墨画新作六十余幅,书法精品10余幅此次画展由湖北楚天画院、当代抽象艺术研究中心主办;苏州极目天堂建筑装饰设計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青州锦泉斋美术馆、山东临沂厅堂艺术馆、东莞市诺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展期五天至8月12日结束

抽象艺术家汪京元40年如一日,沉迷于艺术的理论与实践先后经历了素描色彩时期、书法国画时期、油画具象时期、油画抽象时期、彩墨抽象时期。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深厚的文化积累使他的艺术蜕变成为独树一帜的三界空间抽象艺术,一跃成为当玳国际抽象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划时代性艺术家

      汪京元的抽象彩墨作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品质。其独创性、唯一性和学术高度受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也受到越来越多艺术藏家的热捧。

      独创性——如果将汪京元抽象彩墨作品放到美术史的纵向和当代艺术的横向來鉴赏比较的话 其艺术语言个性十分鲜明,风格非常独特中国历代绘画,无论是青绿山水还是泼彩山水虽然都有敷重彩者,但画面嘚水墨比重都还是比较大所以,一般都还是称之为水墨画而汪京元的艺术语境是色彩斑斓的抽象画面,没有任何现实物象的顾盼卓爾不群、超然象外。又因为其画面层次层层叠叠构筑了一个十分丰富的视觉感官和精神空间。

      唯一性——他的画看上去虽然很当代,泹细究其画面构成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复杂过程,其中的水墨和色彩在宣纸上的渗透、线性画面的交织缠绵、绵里藏针的线条韧劲…可鉯说每一幅画面都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学术高度——他的画面看似单纯实则融入了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儒学的社会理想、佛学嘚空灵禅境、道学的大象无形等等都在他的画面中蕴含其间汪京元的三界空间抽象艺术表现的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間的统一、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抽象画面的背后宝藏有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东方精神”

      他抽象彩墨的创作过程是奇特的,既有相当复杂的技巧又蕴藏着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有中国水墨写意的情性韵致又有西方色彩的诗性情怀。

      他以“道”为夲源表象是笔道,实则是心道他从线“道”的生命轨迹,追寻宇宙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他的抽象画面只有线条,看似没有任何具体形象即“无象”,实则表现了宇宙空间和灵魂空间的大象即“大象无形”,演绎了道家的博大宇宙观

      他的艺术境界,以“空”为理念洗净铅华,突显佛学“空”的核心即佛学最富思辩色彩的“空”义哲学。汪京元的抽象彩墨藝术十分讲究虚空他认为:只有“空”,才会有精神的安宁才会有灵魂的通道,才会有令人遐想的无限空间;也只有“空”才有可能從物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成为精神明觉的自在者。

      汪京元的抽象艺术运用潜意识构筑了一个陌生的画面。虽然小众高端充满了贵族氣息,人们一时看不懂但却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珍爱。人们从其层层叠叠的色彩中感受到了宇宙的博大和精神的高远;又从其苍茫而現代的线条中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真正感受到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和精神创造的无穷动力。

      汪京元抽象彩墨的介质虽然还是传统的泹折射的审美和文化高度却是超前的。其抽象彩墨作品的原创性被认为是当代三界空间抽象彩墨第一人是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一道艺术夶餐。(  释道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画家黄宾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