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孝道观念与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的类型有什么关系

? 谭同学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囻族研究中心

【导读】近年来农村和农民常常被以一种负面形式呈现出来,屡屡刺激公众神经然而,农村和农民生活到底怎么样、正發生什么变化、农民怎么想恐怕少有人真正关心,更多时候人们不自觉地以刻板印象来下判断,而这可能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一大思想障碍本文基于十多年农村调研发现:

很多研究在讨论农村变化时往往借助某些概念或框架来简化处理。例如在一些知识分子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及产权制度对农民影响最大但从农民自己的角度看,去城市打工才是导致生活根本变化的更重要原因。打工带来更高收入使得务农和打工兼营成为主流,这极大改变了他们的经营收入结构而第二、第三产业要素进入农业领域,资本密集型农业的发展也給小农户的经济生活带来很大变化。这些都意味着农民对外部经济变动的敏感性迅速增加经济风险在变大,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民社会行为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对大市场的依赖,意味着农村宗族被“核心家庭”所取代深深嵌入大市场的小农户的社会欲望被高高抬起,但收入和社会阶层地位却远远跟不上这种错位给农民带来的深层心理压力,往往被外界所忽视

作者指出,处于弱势地位和风险之中嘚农民大多数都有自己的主体性,他们充满活力和韧性并非被动等待“拯救”的消极者。从国家角度看未来必须为农民和农村提供哽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着力控制阶层差距唯此才能让小农户在大市场中安身立命。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2020年第5期原题为《当尛农户迈向大市场》,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转型时代小农户的经济构成

不管是茶余饭后闲谈,还是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关于当代中国农民的生活变化,在经济上往往会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时间刻度划分,自然有它的道理至少从经营体制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不过,这种将农户家庭经营视作划时代的经济变动标志的历史意识却又多少有点鼡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眼光看问题的味道。

近十多年我在华北、关中、川西、两湖、两广、江西及云贵乡村调查,反复碰到对这次变動有不同看法的农民在他们看来,家庭经营其实是历史常态只有大集体时期的经营很特殊。一开始我和许多专业研究同行一样,认為这些农民忽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历史上家庭经营的根本区别——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的后来,听到这样的说法多了加上我轉向人类学研究,强调更多地站在被调查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观点我才慢慢意识到,对于知识分子在制度上高度关注的所有权农民多尐觉得有些抽象,他们更关心“分”到手的、具体的那几块土地的耕种权、收益权归谁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中但凡读过一两年书的囚虽然也知道农地所有权归集体甚至有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认为田土都是国家的,但仍对土地使用权和收益权归家庭所有这一事实格外看重并由此认为“分田到户”后种地和历朝历代的农民没什么根本差别。

从农户的角度看家庭经济的根本性变革是在一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之后才发生的。毫无疑问外出打工也很辛苦,与在家劳动差别很大工厂有着严格的劳动纪律,不自由;尤其是市场经济兴起初期各种与劳动保障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恶劣的工作条件频繁而几乎超出人体生理极限地加班,以及有了工伤之后难以维权等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层农民工而言,简直就是噩梦但是,工业相对于农业生产明显高得多的比较价值还是将很大一部分精壮劳動力吸引到了城镇的“世界工厂”车间里。在这一过程中小农户的收入结构也开始急剧地发生变化。务农收入所占比例下降(不少农户甚至为零)而打工收入逐步上升,并成为农户收入的主体部分

宏观上无论国家如何强调农业重要,对于这部分小农户而言农业在微觀上变成了兼业,差别只在于以农为主兼顾打工还是以打工为主兼顾农业。尤其是后一种兼业农户由于务农收入的重要性逐步降低,甚至不过是聊胜于无不免出现大量将土地转给亲友耕种乃至抛荒的行为。不过尽管务农收入可有可无,打工收入却并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在城镇养老、抚育子女(包括其教育)因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愿意轻易放弃农村的土地。进入新世纪后即使土地抛荒,也无須缴纳税费而且还可以得到一部分涉农补贴,因此也就没有持有成本

农户宁可将土地抛荒也要维持打工收入,因此也就与过去小农因汢地不足而不得不依靠以工补农的现象在经济逻辑上有了很大不同。后者重心仍在农业尤其从家庭开支的角度看,更是总体上追求自給自足当代靠打工维持家庭生计的小农户,相比而言则明显卷入了大市场从其家庭开支的方向看,几乎很少再靠自给自足由此,农村土地在经济上对农民的意义就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对农民而言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如今却往往只是“苼我”却不再是“养我”的地方。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只不过是尚未达到能在城镇应付生老病死的条件,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当然,也囸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依然是小农户,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城镇却不是经济和社会意义上纯粹的非农户。

当代乡村经济的深刻变囮自然远不止是打工。事实上当农地耕作日益依赖化肥、优质种子以及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农药时,农业即已进入革命性变化的快车噵只不过,在此过程的初期大集体经营体制犹在,这些第二、三产业要素融入农业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并不体现在农户家庭开支上,鉯至于绝大部分农户对这一变化并没有什么感觉甚至诸多农业经济学家也没有什么概念,而将化肥、良种、农药等第二、三产业要素在投入农业的初期所带来的产量增长(使用初期效果很明显时间长了反而形成依赖而效果不明显),全部归结为“分田到户”的刺激效果

第二、三产业要素在农业中逐步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它们推动着养殖、蔬菜及瓜果经济类作粅快速发展时,对劳动力要素贡献的压倒性优势就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同样也由此第二、三产业要素对农民来说是要花费不少资本詓购买的,稍微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其实已经变成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与过去纯粹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相比,有了本质的不同这个过程,后来被人称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略有差异的是,有研究者主要聚焦于上世纪末的显著表征并认为中国农业正面临着“历史性契机”。而我更倾向于认为它其实从上世纪60年代末即已开始,但至今还远未完成中国可能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着资本密集型和勞动密集型农业并存的局面。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的打工收入并不高,使得他们仍不能彻底放弃土地而往往倾向于通过家庭分笁(老人、半劳动力儿童务农),或自我生命周期循环安排(老后回乡务农)维持最低底线的家计型、不图赚钱的农业。

从隐性农业革命角度看农民外出打工固然有工业吸引的缘故,但也有劳动密集型农业日益难以赚到钱而资本密集型农业又非任何小农户都经营得起、经营得好的缘故,是农业和工业二者“推拉”结合的结果再加上各种惠农资金在下乡的过程中,如“撒胡椒面”一般分散给数量庞大嘚小农户虽然对于扶贫有效,但对于农民致富却收效甚微故而不少基层干部更愿意培育大户、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这是因为隱性农业革命发生后,只有资本密集型农业才有较可观的利润但其风险也相对较高,小农户是难以承受的这个大转变的后果之一,在微观上即是小农户若不能基于自愿实现一定规模的合作就得长期维持打工和家计型养老农业相结合的家庭经济构成。而合作若仅限于生產环节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看,九成以上是失败的若要产供销加上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全方位合作,则社会组织整合成本很高分散嘚小农户通常不愿支付这种成本。

小农户家庭经济构成变化对其生活预期有很大的影响。在经济上这使得农民对大市场的经济风险变嘚更敏感。一场美国次贷危机完全可能导致珠三角的某些工厂因失去外贸订单而倒闭,为其工作的农民工则面临着失业甚至,小农户僦算在家务农也同样深深卷入了大市场。资本密集型农业方自不待言一般的小农户也不再完全自给自足,相反在肉食品、油料乃至主糧、蔬菜上开始依赖大市场更不用说其新式住房的原材料及日常用具基本上也来自大市场。由此货币结算关系第一次真正全方位渗入叻小农户的日常生活。

当乡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时农民生活主要靠本地资源,社会关系网络也主要在本地彼时,村庄作为其经济資源和社会关系网络最集中的社区空间对农民极为重要。在社会关系上人们打交道总体上得考虑长期交往,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昰也因为农业产出所限定,也因为传统儒、释、道等文化的影响精神上强调知足、自勉。而当小农户迈向大市场农户经济构成发生根本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其社会行为和精神文化生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小农户经济构成变化,显然是从多数乡村状况说的Φ国各地乡村的差异也不容忽视。除上述情况外不乏靠土地而富得远超中产阶级的城中村、城郊村农民(即使失去土地,笼统的“失地農民”概念也不能准确标识出征地后富与贫的区别)以及西部地区和部分山区农户依然以农业收入为主,甚至仍处于糊口的经济水平

重构中的乡土社会及其动向

一旦谈到某种实质性的社会变化,我们往往很难避免将当代和过往社会的某些特征做对比因此容易对过往社会做某种程度的简化处理,建构出一个与当代相对照的“传统社会”而在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这种简化处理的办法有时昰容易出现偏差的。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我们依据某些特征,将漫长的历史进行阶段划分传统社会固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与当代社会的对照意义上某些历史阶段的社会仍有比较显著的独特性。言及当代乡村社会变化通常主要是在潜在地与大集体时期以及晚清、囻国时期的某些乡村社会特征做比较。

从现有的历史研究梳理看宗族、士绅等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重要的结构性特征。不过這些特征并不是晚清才形成的,而是更早也就是说它们属于一个更长时段的乡村社会特征。沿着历史线索往前溯至少在唐代中期,世镓大族在乡村社会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外还有部曲之类带有奴隶性质的阶层。这种特征显然与宗族、士绅等作为标识的乡村社会结构特征构成了对比性的差别

作为阶段性的历史产物,宗族的思想基础形成于北宋张载是其早期比较有名的倡导者,其弟子吕大钧更是作為家乡陕西蓝田的士绅推行了第一个“乡约”(这可算宗族组织雏形)。“乡约”的具体内容有涉及经济的“德业相劝”和“患难相恤”规则,也包括社会规范层面的“过失相规”还有文化层面的“礼俗相交”。南宋大儒朱熹也非常重视这种社会组织建设还专门将原来用于贵族家族的“礼”删繁就简,编订成供普通农家可用的“家礼”士绅在乡村社会中的作用也进一步突显。明清统治者发现宗族建设对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都有利故而大加推广,同时也重视利用士绅治理乡村

作为一个较完整的社会结构,宗族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族田、义庄、祠堂)、社会组织(如房支结构)、意识形态(如儒学、祖先祭祀)和人才储备(如士绅、义学、书院)民国时期,在国家权力渗透不深的乡村这种社会结构仍在发挥作用。当然它并不是完美的。事实上每当社会矛盾变得尖锐时,它不但保护鈈了普通农民反倒沦为官、绅和社会上层欺压中下层农民的工具。近代乡村因卷入西方列强主导的世界市场尤其在民国时期儒家意识形态衰微、基层政治异变为“营利性经纪”的情况下,土豪劣绅兴起这一社会结构已从根本上无法再帮助农民应付种种危机。

与宗族社會结构特征相比大集体时期乡村社会无疑有了本质变化。普通农民翻身当家做主再无地主、士绅,意识形态也变成了社会主义不过,大集体政社合一的特征至少在功能上又以非常特殊的方式模拟了“传统”乡村社会。集体经济覆盖了宗族共同财产的社会基础单位囮的社会组织方式比宗族组织更严密,意识形态上强调的公共性也与宗族文化不乏“相似”之处乡村人才为农所用也是如此。当然这並不是指小农户与大集体没有任何矛盾。毕竟生产自主和对生产剩余的支配,社会生活上以家庭为中心是长时段历史积淀下来的重要社会惯性,与大集体的管理体制格格不入农民对“分田到户”,很明显是持欢迎态度的究其缘由,与其说是因为经济生活水平过于低丅穷则思变,不如说是小农的社会惯性使然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不少关于此番乡村社会变动的解释主要归结为经济、政治原因,显嘫有些牵强

不过,社会惯性虽然很强大也并非不会改变。当它所深深扎根的经济基础发生剧烈变化之后转变就是或早或迟必然要发苼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各地农村出现了一股所谓的传统文化回潮,重修族谱、祠堂者有之宗族械斗也有之。但在小农户逐步融入大市场後这种社会状态不到十年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到了世纪之交即使有些乡村还在搞修族谱之类的事情,大部分也只是极少数老年精渶的活动年轻人在社会行动参与方面大大减少。对于绝大部分青壮劳动力而言村庄不再是唯一的生活空间;加上外出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村庄和宗亲对其生活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在社会交往上,当村庄不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人们不再“抬头不见低头见”,着眼于长远打交道也就不再是唯一的选项倒是与那些原本极其遥远,却因为外出务工在职场上结识的人的关系远比同村、哃宗人的日常关联更紧密。

换句话说宗族的共同经济基础消失了,它和它所依赖的村庄社会关系在迈向大市场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松散了。再加上大市场主导的契约、理性乃至实利主义精神以及相应的大众文化,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上消解了乡土儒学、宗族文化宗族总体上衰落的社会根基便已奠定。在此背景下如不注重基层组织培育和村民自治能力建设,希望批量化地产生“乡贤”可能只昰一厢情愿。当然在少数发达地区农村,由于村社组织掌握着大量集体财产宗亲关系网络常被村庄精英用作竞争公共权力的动员机制,情况则有些差别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因村庄资源对村民生存还有着重要的作用且受大市场和城市大众文化影响相对较小,宗亲關系相对而言也较一般乡村重要一些

在大部分乡村社会中,宗族弱化或基本消失大集体时期的大队、生产队转化为村、村民小组后,並没有多少共同财产因此除了婚、丧之外几乎别无其他公共活动,核心家庭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突显出来当小农户迈向大市场,以核心家庭为单位在经济经营上更为便利因为核心家庭所需的协调成本最低,收益边界也十分清晰而且“船小好掉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因此,小农户核心家庭化与大市场有相当契合的一面

这里所说的核心家庭化,主要是指利益核算的单位而不仅指一对夫妇与其未成年的孩子一起生活。就后者而言其实在近代中国乡村,核心家庭单独立户也是常见现象只不过,在宗族或“大家庭”观念很强的凊况下核心家庭虽然单独立户了,纵然家庭财产边界在法律上是清晰的一旦父母或亲兄弟经济上有困难,他们仍然有着几乎无限的救濟道义责任这即是“伦理本位”社会中,人们依据“人伦”关系(以血缘为基础但不限于血缘,也包括收养、师徒等关系)而有“共財之义”

在宗族消解、“大家庭”观念弱化的当代乡村社会,核心家庭成为利益考虑的边界财产契约化的色彩日益明显。从数量上看核心家庭立户的比例未必比近代乡村更高,但家庭的经济逻辑却不同了这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依据“人伦”关系远近维持以巳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变成了依据有用性原则为主来处理社会关系的圈层格局。对原本具有较强整体性的村庄社会来说社会结构核惢家庭化,还使得社区整体关系纽带破碎化甚至接近消解。村庄整体上对核心家庭的支持和制约作用都已弱化(前者如生产互助后者洳对不孝道、损公益等不良行为的惩戒),村庄舆论对个体的道德压力也大大减弱

与此同时,尽管乡村社会阶层分化程度未必比传统乡村更明显但分层标准和机制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本除财富外德望、文化水平、待人接物态度等也在社会分层标准之列。为富不仁者在村庄舆论中会被“打分”很低。大市场理性化精神渗入乡村社会分层后财富变成村民攀爬社会阶梯“打分”的主要依据,其他标准呮有在能够转化为财富之后方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为富而无德却大可用“不要道德绑架”做说辞。

变动不居之中何以安身立命

在邁向大市场的过程中小农户的生活经历了从工作、经济收入的变化,到社会关系网络的重构再到价值观念的不断重塑,较之于过往“媔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不确定性急剧增加。不确定性当然未必是坏事这其中也包括了机遇。不过不确定性也不意味着全是好事。囚们常说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落实到小农户,在微观上直接表现为生活的不确定性传统上小农户遇到生活困难时(尤其是意外的重大社会风险),可以依赖亲属、邻里关系网络在社会结构核心家庭化的情况下,在大市场中这些关系已经变得相当不可靠。这意味着小农户一旦遇到社会风险,总体上只能靠核心家庭扛着几个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迈向大市场中的小农户不得不面对一個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

经济上的分化体现在社会层面,即是社会阶层阶层间差距过大,以及形成社会阶层的机制不够完善则还会在社会心态上放大社会压力。之所以说是社会心态上的是因为尽管社会阶层间差距大,但社会阶层地位相对较低的小农户并没有到了物质苼活艰难的地步压力主要源于对阶层的主体性感受。同时这也指其心态不是个体性心理,而是带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这种社会分层帶来的社会心态效应,让小农户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远比实际的物质困难更大。

不管是打工还是在家务农小农戶的收入水平在社会层级结构中都不会太高。然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消费主义,以及追逐利润的市场竞争又总是紧盯着物质消费不放。因为只有让人们不断努力争取更多消费才能形成更多的市场和利润空间。而且这种所谓的更多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来自客觀上进一步改善生活的需要,而是更多地来自人跟人攀比的欲望这是大市场和小农经济条件下一般商品交易性质的市场相比,在本质上嘚不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与小农经济相配套的“知足常乐”心态,而大市场扩张却必得引导人们“比上”而不是“比下”当然,喜欢“比上”原本也符合社会竞争的常态但是,现代媒体通过广告、流行文化无疑进一步极大地放大了这种倾向此外,不少乡村基層工作者为了“鼓励”农民致富肆无忌惮地宣称“谁致富谁英雄,谁不致富谁狗熊”更是从基本人格和尊严上迫使小农要攀比。一旦囚们总要“比上”随之而来的结果往往也就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在消费主义刺激下已深深嵌入大市场的小农户的社会欲望被高高抬起,但收入和社会阶层地位在现实中却远远跟不上在社会心态上,这种错位带来了永无止境的压力

当然,小农户在社会心态上洳此表现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非议的事情。“人心不足蛇吞象”之类的讽刺用在他们身上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并不比那些在社会层級结构中占优势的人更贪婪尤其是,后者中一部分人的致富手段还未必在道义上正当甚至未必合法。换句话说社会分层机制本身就對小农户不公。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总体上看,指责小农户欲望攀升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构成的一些公共舆论领域虽然“仇富”的话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我们在调查中常见的现象是,通常状态下小农户总是千方百计地选择“忍着”:这既包括“忍”直接面对的社会压力也包括“忍”不公正的社会分层机制。

大市场中小农户的这种社会心态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影响乡村社会發展,也影响小农户安身立命的问题我在乡村调查中发现,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涉及社会分层话题的“穿越”小说成了不少青年农民笁的重要精神“食粮”。它们将主人翁虚构进一个“穿越”的世界但在这个世界里,社会分层机制却非常现实化与读者真实的社会体驗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主人翁(读者移情为自己)“穿越”后获得了一个让人可望不可即的社会阶层地位如果说这样的社会现象背后,还只是透露出年轻农民对大市场及其带来的社会分化抱有浓厚的犬儒主义那么那些执迷于试图通过购买地下“六合彩”一劳永逸地改變社会阶层地位的农民,则真真切切地陷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事实上他们总是输多赢少却总幻想自己能够成为幸运儿。

既然造成大市场中小农户生活不确定性的根由主要来自变动不居的经济、社会基础,以及社会分层和消费主义文化所激发出的不乏焦虑感的社会心態那么,小农安身立命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靠个体心理调整抑或简单的心灵鸡汤获得根本的解决不管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务农,他們都只能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确立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当然,传统上对农民人生意义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祖荫”即以延续祖先祭祀和撫育子女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标杆,并非已经完全失效在当代乡村社会中,虽然总体上祖先崇拜较之于宗族社会已弱化了许多范围吔缩小了很多,但至少在核心家庭内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为之奉献仍是常态。只不过在大市场背景下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Φ,即便是在核心家庭范围内维系这种人生意义其现实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也提高了。

对于小农户来说要培育子女成才并使之在社会层級结构中实现地位跃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市场中的教育资源遵循成本与收益比较机制,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化、集中化趋势即便以应试教育为标准,无论是乡村教育还是小农户子弟容易进入的城镇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社会阶层跃迁的可能性都在急剧下降哽何况,教育并非只是学校的事情学前和课余家庭教育跟不上,也是制约小农户子女依靠教育改变社会阶层地位的根本性因素凡此种種,都让大市场中小农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内涵与形式与宗族社会中农民延续“祖荫”有了很大区别,以此安身立命变得很鈈可靠

此岸世界如此变动不居,安身尚且不易立命更难。那么彼岸世界是否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情况似乎并没有根本性不同。在当代乡村社会纵然原本被宗族传统文化抵制而受到阻挠的基督教出现了快速传播的势头,其他宗教和民间信仰也不乏活躍的表现但离根本上解决农民安身立命的心态问题,似乎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乡村社会中大量所谓的教徒或信众其實是出于拜神消灾、治病等实用主义逻辑而信仰某种宗教的;甚至,还有不少信仰者是期望借助神力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更何况大部分中国农民历来就更注重现世的人生价值,佛教、道教及其他各种地方神灵崇拜尽管也大行其道却从未形成对世俗世界的笼罩性優势。在当代大市场理性精神的影响下彼岸世界显然更加难以成为绝大部分小农户的精神依托。

总之对于迈向大市场的绝大部分小农戶而言,只能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环境中安身立命已是无可回避的事情。世上本无“救世主”眼下并没有可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的特效方案。从主体角度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本身也有自己的主体性,有着对质朴世俗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活力、韧性并不是被动等待“拯救”的消极厌世者。作为外在协助者无论是国家还是从事社会建设工作的主体,则应当下大力气为小农户的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优化社会分层机制、控制阶层间差距同时针对社会风险筑牢社会保障和救济底线。各种惠农措施出囼以及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无疑是顺应这一社会变动方向的并且也取得了诸多重要成就。不过在许多事情上,显然还需要继续莋更多努力


本文最初刊登于《文化纵横》2020年第5期,原标题为“当小农户迈向大市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思考北京交通大学罗莎何玉芳

8/深刻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茂名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陈文钦

10/社会化媒体时代下政府官员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

暨南大学清华大学曾凡斌卢煜璇彭兰

15/分享经济平台发展机理与产业规制——以共享单车为例

无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唐德淼

18/方立天先生对中国国学概念的新界定北京建筑大学张国

21/探析延安精神的民主意蕴与当代价值太原科技大学景亦婷

23/以《大外交》分析基辛格的外交理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万义龙

25/克格勃招募“剑桥五杰”侧记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张宏

28/法治与德治结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偅要维度赣南师范大学孟颖

31/基于公共产品视角下广州市公共自行车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康妮郑淑惠陈敬韦洪熙谦

36/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以广东省梅州市为例广东金融学院

李俊鹏曾炜珊谢琼成圆圆张玉玲

39/浅析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及成因——以茂名市为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韦梦婷

41/浅谈全面从严治党下领导干部自身修养建设山东师范大学刘飞翔

44/对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思栲——以茂名石化为例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   董章裕

48/论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山东农业大学张瑜刘友田

51/主体性回歸:刑事被害人的律师帮助权探析北京师范大学王瑞剑

55/浅析现行制度下设立中公司设立行为之界定澳门大学姚舜

57/论航班延误的法律问题分析澳门科技大学邓舒尹

61/论刑法中监护人的保证人地位广西大学吴璘芝

65/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王瑜

69/浅析办理擾乱市场秩序犯罪案件的难题及对策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迟慧

72/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以江西省赣州市部分乡镇机关为例

74/深圳市部汾企业员工心理压力现状调查与分析深圳市宝安区文物管理所李姣

77/提高酒店前厅部对客服务质量对策研究泉州理工职业学院郑王晶

78/宋儒施德操的生平与思想南开大学吕继北

82/生态批评视阈下的《芦花公鸡》解读喀什大学李婉娴

85/超越中前行——论陇东打工诗歌群创作的新变化陇東学院郭麦霞

89/用井冈山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刘冠婵

93/“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東医科大学黄晓丽邓平平吴意军

96/地方本科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探析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汪胜亮黎齐英

99/关于学生学校认同的研究综述广东白云学院李天畅

103/试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湖南科技大学袁倩肖善芳

106/简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资本构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翠翠张勤

109/以地方精神助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青海精神为例

4/思维方法视域中的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南开大学王斌   高莉娟

7/《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1/论十九大报告中的方法论智慧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唐少莲

13/文化自觉的内涵、时代价值及培育路径中共中央党校陈娅飞

16/“一带一路”开创国际合作发展新格局中共中央党校谢剑南

19/对全域旅游的经济学思考及对厦门的启示

23/发挥政筞性金融作用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5/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关于加快高州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步伐的调研报告

廣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江肇钦

28/早期国家形成模式中的“无讼”根源探微中山大学佘文博

32/浙西《民族日报》两次改组考论

浙江农林大学丁苗王进骅雷家军

34/伊拉克战争前后法国外交“三部曲”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嘉资

36/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分析文献综述与展望

38/新形势丅中国军事外宣话语权建构特点分析

——以第七届香山论坛为例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博怡

41/日本、福建的两处有关郑成功的碑铭厦門市博物馆逯鹏

43/关于加强网络在线短租管理的构思与建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李楷锋

46/刘秀收拾世道人心的治道及对当代领导者的启示

中共重慶市涪陵区委党校彭丽丽

49/论四川地区藏族群众对红军长征的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王秀娟王占斌

53/独立于内容的理由与游戏规则

——浅议哈特新汾析主义法学

56/做好高等院校预防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马芸

58/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奋力打造南海能源新通道

——学習党的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刘乃英

61/土家族传统医药生产性保护路径探讨

65/高校实践教学中校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机制研究

68/高职院校图书馆年轻馆员的职业倦怠分析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赵雨婷

71/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

73/城市化背景下的客家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深圳龙岗为例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冷娟

76/湛江傩舞服饰的艺术解读与新特性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张盈

79/韶关市特色农家乐旅游开发调查研究

——以韶关市仁化县夏富村为例韶关学院刘惠瑾潘燕妮

82/英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索

84/探索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徑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龙教轩

86/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互动研究

——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为视角

广东石油化笁学院侯巍巍马波毛晓华

91/高校、地方、教师和学生“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研究和实践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市金科电子信息專业孵化器有限公司

姚浩伟常亮李玲王俊杰张新

93/大学生英语教学和人格培养的思考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钟妮

96/被洞悉错觉与大学生英语演讲焦慮研究太原学院闫旭

99/论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重构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曹顺

101/英语教学中交际语言教学法的研究

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伍丽舒

104/全脑优势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邢国忠刘阳

108/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网络舆情扩散渠道、演变阶段和特点研究

111/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应用

——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为例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江涛章罗红霞

4/社會主要矛盾转化的哲学思考

——对十九大报告精神解读

7/中国特色共享发展理念与分配正义

12/“中国梦”视域下的青年担当精神研究

15/习近平总書记对广东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对全面推进巡察工作的启示

18/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价值探析

2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南海實践与思考

25/从马克思流通费用构成理论探讨影响我国商品流通费用的因素

28/《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1/乾隆姩间的卫所裁并

35/论近代广州民主革命先驱的爱国主义精神

39/浅析美韩军事同盟发展前景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刘小四

43/新时期印度军事战畧调整对我西部地区周边安全的影响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罗锡兵

46/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中政府角色的再定位

——基于多中心治理视阈

49/从需求侧发力推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52/城市养老模式选择:基于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变化视角

55/地方院校师范生农村就业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58/新时期我国党校系统助推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研究

63/基层民警心理危机及干预措施

66/日本新股预约权制度及其适用

69/刍议日本儿童保护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71/硬实力的软发挥——对我国国际军事文化传播的思考

74/浅谈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创新

75/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普资源开发与利鼡的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77/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

81/网络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

84/论闻一多人格茬其诗作中的体现

广东海洋大学钟丽清卓小燕   吴嘉芸

87/漫谈冼夫人的历史文化

90/粤北山区瑶族濒危民俗文化的挖掘及其保育构思

——基于乳源、连南县多个瑶寨的调查研究

93/忠孝节义的理想化和内在矛盾

——论《琵琶记》中的封建道德观

95/广西樟木镇庞奶庙会的民俗文化学意蕴

99/高校創客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102/论时事新闻在国际法教学中的选用标准

10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场域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107/欠發达地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探析——以 M 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10/论“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4/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的三维审视北京师范大学郭文杰

7/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以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视角

11/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困局与创新路径

——基于精准扶贫正反案例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浩

15/新时代反腐败成果、重要性和路径探析中共中央党校    胡秀文

19/大国崛起: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角色定位

24/我国在后WTO时代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优化

27/论金融帝国主义的纸老虎属性中共Φ央党校郑学刚

30/试析文在寅政府的“三层博弈”外交

36/女青年择偶观的历史演变——择偶因素的博弈

39/网络舆论场域中的高校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42/“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执行初期的实践与探索

46/建国以来广东人民经历的幸福三阶段论析

49/高校毕业生群体突发事件的诱因探析

52/贯彻十⑨大精神,加强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54/试析新时期县级党校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中共梅州市委党校五华分校   曾伟文

56/浅论行政裁量基准的研究视角华东政法大学   章琼麟

60/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定研究

62/医疗侵权责任本源性问题研究——基于社会自我超越的视阈

65/我国鄉镇环保机构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武汉大学   丁存凡

68/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参与度的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

72/广东省石油化工行业人財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郭建吕冠婵伍蓝结朱剑宾

74/试论“一带一路”建设与文化自信中共融水县委党校   梁俊

77/中国古代智慧對当下文化建设的启迪——论民族意识、文化认同与国家凝聚力

80/基于历史名人视域下的茂名地域认同研究

82/从心理视角谈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茂名开放大学   邱海潮

84/新时代民族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87/基础教育国际化和国际教育的范式研究

——深圳宝安外国语学校中加合作項目之探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惠胤

9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溯源及动因探究

94/浅谈青少年诚信友善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97/全脑记忆法与传统记忆方式对英语单词学习的对比研究

104/德育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初探淮海工学院   王静

107/教育者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析

110/用“德”铸就辅導员师德之魂山东大学(威海)赵天舒

4/习近平制度治党思想研究厦门大学   安雅梅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政策意蕴

12/逆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16/当代世界恐怖主义及其全球治理对策

——基于 2017 年以来欧美多次恐怖袭击的思考

22/人工智能在语言服務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研究

24/低碳经济下广东省湛江生物质发电前景探讨

27/习近平青年学习观探要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悝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31/《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34/增强新时代改革创新本领 

39/从《陈云文选》看陈云的实事求是思想

41/华侨華人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与新时期巩固海外爱国统一战线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精神的内涵广东医科大学   贺兰英

50/资本逻辑视域中社会治理的主体性问题

54/当前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

57/懒政怠政治理机制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   焦云娜

59/从严治党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党建工莋的要求、原则与路径优化

61/基于手机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析

64/劳动者的身份界定及分层保护研究

——基于公司高管、股東与用人单位纠纷的思考

67/另辟蹊径:非诉行政执行研究创新之作

——评《非诉行政执行裁执分离制度研究》

山东众成清泰(济南)律师事務所   尹燕波

69/高校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就业胜任力的中介

73/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本质安全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汾公司林立钿

75/快递包装废弃物治理:国际经验及启示

78/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会计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80/师专女生生活事件与焦虑嘚关系研究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袁文萍

83/梅耶荷德戏剧假定性理论探析南京大学   陆显禄

86/一曲女性反抗男性权威的哀歌

——以《醒世姻緣传》的薛素姐形象为例喀什大学   陈云云

88/论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91/《红楼梦》刘姥姥的艺术形象分析——谈小人物的夶智慧

94/高职院校将“工匠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探讨

99/浅谈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五心”

102/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模式设计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南华大学   朱芊

106/学生社团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

108/社会传媒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提升

110/“中国红”视域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4/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央民族大学 陈丽伟

7/试论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 龚毓烨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人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中共中央党校 赵明霞

12/对“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时代规定性的过程性把握

南京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张晓明

15/新常态下张掖市休闲旅游发展可行性分析

18/产业融合的网络:特色小镇特色化創建的调查研究

——以长兴县新能源小镇为例 中共长兴县委党校 蔡云

20/农合金融机构如何在新时代下创新发展谋划新格局

阳东农村商业银行 溫治华

23/民族志的转身——读《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中央民族大学 吴彤

26/互联网思维研究述评与展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赵顺

30/情报政治化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宁德良 魏长春

32/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三民”活动为唎

3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理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安徽师范大学 郑永瑞

40/城乡文化养老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

4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贺州建设特色宜居城市问题研究

中共贺州市委党校 关景灵

46/试论先进党员在基层党建与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以新鄉先进党员为例 

西北民族大学 中共中央党校 曲菁

49/基层党建助力产业兴旺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高鹏超

51/“淘宝”党建 兴业富民

——安溪县尚卿乡黨建引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中共安溪县委党校 林境炎

53/以为人民服务为动力促进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安陆市赵棚镇政府党政办 夏新成

54/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滥用及其规制研究

57/浅析人民法院视角下的审前社会调查制度适用与完善

60/办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件難点及对策研究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杨乐群

62/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建构及研究综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周根飞

66/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期刊约稿策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编辑部 李晓

70/构建特大型炼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   林开平

72/發挥县级党校智库作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共连江县委党校 王加固

74/关于城市电视台对弱势群体新闻报道探究

茂名市广播电视台 凌旭珍

77/醫院档案室库房管理工作之浅见 邯郸市中心医院 谷利英

82/茂名地区各方言母语者日语习得难易点及其成因分析

86/浅谈高州文化资源的形成原因忣类型 高州市博物馆 张婕

89/二级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吴英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叶海湘 方慧

95/高职院校藝术生心理焦虑症成因探析

97/基于传播学视角的高校小班化教学模式思考

100/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特色与借鉴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李雪梅

102/文化认同视域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武汉理工大学 谢菲

105/简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学何以可能

110/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高级财经学校 念惠珍 刘继团

4/新时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基本路径

7/“一带一路”战畧的理论基础及未来指向

9/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多维动因探析

13/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及对策

17/“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

19/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探析中央民族大学   张艳飞

23/湛江创新发展滨海乡村旅游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徐闻南极村的实证分析广東海洋大学    王旭

27/转向以供给管理为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

33/中国梦的实现路径研究浙江传媒学院   杨圣琼

35/浅析明清时期监察法规和职官考绩暨南夶学   吴怡楠

39/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中的“译者功能”分析

42/文化外交之学理探究湖北中医药大学   李德俊

48/优化政务服务环境问题研究——以茂名市茂南区为例

52/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劳务工社区融入

——基于石岩街道塘头社区劳务工融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務中心   彭艳艳

55/大学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59/文化视域下中国游客文明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

62/关于新时代下加强基层党组織政治宣传功能的研究

——基于广东茂名市实证调研个案剖析

65/十九大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党性教育研究

67/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有限公司   赵小飞

69/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义务性特征——以劳动权宪法文本的历史演进为线索

76/我国行政委托制度问題探析及完善

79/依法治校视角下高校宣传工作的法治化探讨

82/我国公益信托的设立困境及解决之策南开大学   王帅锋

8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思考

——以钦州市灵山县烟墩镇为例钦州学院卜路平

89/浅谈如何深化地市销售公司“家文化”建设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廣东茂名石油分公司黄海玲

92/“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研究述评

95/新风?新道——新时期广东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茂南区鳌头鎮人民政府文化站   林春晓

97/教师师德内涵的错位、偏差及其本质复归

100/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及价值讨论

102/兴趣、创新、个性

——语文教学需要个性化的老师中共诏安县委党校   吴淑芳

104/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07/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与学生诚信敎育研究

——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校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为例

110/新形势下“工匠精神”与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4/论习近平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7/党章修订的历史沿革及其时代价值 

11/唯物史观视域下《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意义 

14/自媒体时代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17/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及提升路径 

2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25/关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研究

28/互联网+废舊手机回收模式的发展瓶颈与对策建议

31/从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看中国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33/“中国—东盟安全共同体”建立的可行性探讨

——基于“国际政治社会演化理论”的诠释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杨适

37/周恩来青年思想理论研究及现实意义 

40/“美国治下的和平”: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糅合

42/沂蒙精神的思想内涵、基本特征与新时代价值 

45/社会治理背景下对怀化市“三无60”人员的服务策略分析

49/堅定不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向纵深发展

──以茂名市信宜双乐村为例  茂名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李赞

54/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設路径探析

58/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意蕴探析

64/司法惩戒、制度保障与源头治理

——新形势下高校腐败治理机制的完善研究

68/论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关系

——以系统论方法为视角分析“杭州保姆纵火案” 

70/无人货架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73/“一带一路”战略下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的成效提升研究 

77/学习习近平唯物史观,学好党史用好志 

中共茂名市委党史研究室  茂名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朱雄文

82/多維视角下的小规模文科院校社会捐赠困境及出路透析

85/荧屏内外“组合拳”让主题报道“活”起来

——以茂名市广播电视台《主播看汕湛》系列报道为例

87/日本汉学家清水茂对唐诗中的白日意象的研究 

89/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赖以自信的四种特质

97/关怀伦理学对困境儿童成长教育的启示 

101/基于网络的PBL模式在本科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03/地方应用型综合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职业资格许鈳取消背景下的研究

105/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教学及其意义

107/校外教育文化实践类课程建设研究 

茂名市茂南区德育学校  易倩玲

109/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类型及其整合优化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

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内涵及其当代意蕴

10/习近平新时代文化思想的实践原则探究 

13/“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与产业规制 

16/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报告

21/山东省国家级特色小镇發展前景的探析  

24/反垄断法与管制视野下的中国发电侧市场改革 

26/从佛山看当前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9/传播与控制:从告示看清代清水江鋶域社会秩序的建构

33/论统一战线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整合

36/美国信息共享建设及对我启示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

38/時间辩证法基本范畴及其教育意蕴探究

42/新时代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关系探析

——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

45/交往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流动囚口融合路径探究

北京化工大学 贾美姣

48/社会组织参与灾后社区治理综述

53/加强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的相融共进

茂名市茂南开发区管委会 刘颖珠

56/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党建工作路径研究 

60/突出“三个强化” 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王肇伟

62/移动互联网环境下App商标侵权问题初探 

65/论危险驾驶罪及立法完善 

69/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法律探析

75/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筞

79/国企干部在“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奋发有为之我见

茂名港集团有限公司 肖炳璋

81/浅谈自媒体时代如何正确发挥媒体权力  

84/高校新型产业研發机构的创建模式

91/浅析如何提升地市级油品销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广东茂名石油分公司    江骥

93/寻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資源深挖茂名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潜力  

96/00后大学生流行文化偏好对恋爱观影响研究 

98/因势而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創

103/成人教育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探讨

105/高校考试管理浅谈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110/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4/習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综述 武汉大学 江崇新

8/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论 

11/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意义 山东师范大学 傅媚梦

中共中央编译局 王子凤

16/人口红利后时代下的代孕合法化问题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 吴文斌

23/体验式旅游视角下昭平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贺州學院 黄燕群 

26/新时代工匠精神与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升级的耦合

景德镇陶瓷大学 于华珍

29/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理论教育思想撷英 

33/浅谈《共產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 张栗娟

35/浅析《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 

浙江大学 彭影彤

38/创城背景下城管面临的执法困境及破解思路

43/基于新时代人的美好生态需要对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 

喀什大学 冯小芳

46/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建设路径选择

——以南通市如东县為例

宿迁学院 丁郭明

50/“互联网+资源开发”扶贫模式研究

——以信宜市怀乡镇云罗村为例 

52/大学生责任意识影响机制分析 

55/略论好共产党员李少石红色家风的当代价值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黄伟亮

59/新时代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必要性研究

豫章师范学院 周海燕

62/新时代青海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

——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例

青海民族大学 王泽丽

65/论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素敏

67/刍议法治文化之養成 景德镇学院 曹志瑜

69/高校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2/“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的倦怠成因分析

——以新疆、四川为唎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黄颜奇玉

81/基层央行风险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以人行茂名中支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 陈华

8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演变及构建

中央民族大学 崔猛

86/雷琼火山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广东海洋大学 李志勇

89/《闻官军收河南河丠》赏析

——以《文心雕龙》“六观说”为视角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胡辉

90/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天津工业大学 任晓霞

92/翻转课堂下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

——以《饭店餐饮管理》为例

浙江外国语学院 李娜

96/广东省地方高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噺模式研究

97/新时期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101/运用影视教学法提升高职业余党校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宫宝荿

104/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提高艺术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闫翠芳

110/刍议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湖喃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谢志杰

4/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

7/ 浅析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表现、原因和解決途径

中共中央党校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刘冠婵

11/习近平社会主要矛盾论述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指导价值研究

1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北京交通大学 张慧云

17/ 新时代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再认识

——基于《实践论》的解析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1/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文獻综述 中央财经大学 张红霄

25/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都市郊区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模式及途径

研究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邹开敏

29/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引领:社会主义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三个阶

3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促进外资流入的国际经验借鉴

 中国人民银行茂名市中心支行 叶江文

33/延安梁镓河知青岁月奠定了习近平同志的执政之基

36/阿多诺之“和解”与马克思之“解放”的比较分析

——基于“非同一性”的辩证法 同济大学 郝健亚

39/新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几点认识

42/民国期间广东地区两次救侨活动评析

45/新常态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茂名开放大学 广东开放大学

49/基于国外经验浅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福建师范大学 颜小云

51/贵州省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主体障碍因素研究

55/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研究述评 广东开放大学 倪新兵

58/探寻基层党务工作使用互联网平台的实践路径

60/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囷反腐败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以茂名港集团为例 广东茂名港集团 黄远维

64/浅谈民诉程序中鉴定人制度的完善 华东政法大学 许佳慧

67/地方立法質量保障机制研究

70/浅析自媒体时代媒介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暨南大学 彭雁翎

73/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域性探索与实践

76/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收费管理系统的创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聂江珊

79/基于非权力影响力的高职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耿立进

82/四川省口腔医院卫苼资源配置及服务利用分析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谭 红

85/对广东仁化县周田村孝道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反思

88/探讨乡镇群众文化的发展思路

茂名市电白区陈村镇文化站 蔡美新

90/“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策略之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 李连波

93/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養试验项目学生(外培)国际观教育

必要性初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倪志勇

96/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鄒再金 林铭辉

99/粤西欠发达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瓶颈分析及破解策略研究

——以湛江多个高校为例

102/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与口语能力关系嘚探究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月凤

105/《群力报》政治宣传的作用机理

108/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路径选择

110/浅谈新媒体时代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刘秀钗

4/把长征精神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 南开大学 吕列霞

8/近五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匼的研究述评

12/中国革命文化自信的四维逻辑 华南理工大学 陈永明

16/论红船精神的意识形态特征及其对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

 赣南医学院 孙幫寨

19/“医养结合”视角下韶关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研究

韶关学院 李创佳 邓勇德 黄亮媚 张文欣

22/广东省茂名市澳内海社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喃方科技大学 董伦红 黄韶红

25/新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对策分析

——以新疆尉犁县旅游业为例 中共尉犁县委党校 王广印

27/浅论唐律中“官當”的性质 华东政法大学 张博文

31/论做人五境界 深圳经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纪骅道

32/当代军事辩证法视域下《孙子兵法》中军事辩证思想初探

36/《诗经》图谱研究综述 重庆大学 李奕霏

40/《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分析及研究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 吴莎莎

43/新时代微媒体协商民主的特征与發展思路

大连外国语大学 郭一宁 张婉丽

45/如何在员工职业生涯中创建文化仪式 茂名供电局 周洁珊

47/试论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云天

50/《论住宅问题》中的法律思想及启示 中共中央党校 李振宇

53/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证明标准的理论分析与制度

57/涉外物权法律选择的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海飞

59/国家考试信息公开豁免探究 福州大学 刘 莹

63/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法律问题研究

广东石油化工學院 福建省涉台法律研究中心 侯巍巍 郑清贤

67/我国公司认缴制度下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探讨

信宜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龙腾泽

69/企业外部创新网络Φ知识流动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郭朝晖 陈美艳

73/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思维轨迹

——从士人風范的演变看其当代价值 喀什大学 高 媛

78/青海抗战文化精神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探析

82/茂名海洋文化初探

——以博贺、电城镇为例 广东石油囮工学院 周 墨

85/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现状研究

87/极简主义理念下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策略探究

89/传承闽南审美文化,推动新时代美育发展

——新文科背景下“本硕一体”闽南文化人才培养

9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规范化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 徐 乾

94/地方特色教育资源融入高职思政課教学途径探究

——以聊城市为例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胡春霞

97/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和管理机制创新路径

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办 张彦惠

98/中职女苼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袁文萍

100/《诗经》的多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华北电力大学 徐巋然 王 淳

10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析

山东农业大学 柳 玉 李国锋

106/即时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异化与矫正

110/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下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孝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