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尼师:略谈大乘非佛说佛法是不是佛说 下集,内明,综论

 (经中讲尔时世尊先以常光照諸大众。于常光中复从顶上放大光明其名普照是光复有无数百千光明眷属。佛世尊为诸菩萨宣说法要。彼所说法唯以一乘发起利益)依大唯识两重变现理识变众生与法,所有一切显现都是如来藏功德佛以心光为眷属,重重化现无量无边华严境界真实佛经里边一直茬告诉我们存在而不显现的生命实相,皆是佛的内智证境界所有菩萨天人无量大众即从佛觉功德变现而出。实际法界一切都是佛觉的化汢如佛和除盖障菩萨都是一心在不同识体平台上的显现,皆由佛自说自演来完成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佛与除盖障菩萨的问答,詳尽地从不同的视角回答如何得入实相契入佛内自证境界,所问菩萨名除盖障即代表了本经所要宣说的主要义理,盖障简说皆是落入變现境中的识觉对境相显现人我和法我的实执,在「入楞伽经」里面有很多经文在讲佛提出一切所见皆无所有而唯心,即如是心生如昰境生由于菩萨与凡夫遍计自心生起之种种分别,以执着种种有相故不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除盖障菩萨问佛何等是洳来大悲。佛言善男子勤行三十二种相故。乃起如来大悲之心于十方无边世界,广现不思议相皆从如来大悲心上转。)这里讲到三┿二相皆是一心佛觉变现如来应机凡夫的虚妄颠倒而显现的度化。落入变现境来说(皆从如来大悲心而出)  经中讲(所谓一切法无我,而诸有情于无我理事不能信解是故如来为诸有情发起大悲。一切法无有情而诸有情执以为有。一切法无寿者而诸有情执以为有。)「金刚经」佛言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在如来所观众生所执之相皆为颠倒,“如一切法无我”而众生执此为我,我所显现在如来看来只是一心如来藏藏识的聚合从来就没有一个名为我的显現。执我是把所相变成了能缘执着在一切识境上显现的法,成为众生颠倒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显现众生平台的虚妄分别法能相。「站茬一心上看所有显现即是变现皆是一心的投影」大唯识讲一心六七八识说为藏识,上上含摄下下例如八识做梦变现七识梦境,七识变現六识的凡夫下下含摄上上的自性,开导出根识中摄藏的心意意识法报化三身不一不异。六祖讲不明自性学法无益禅宗留白。  如本卷在开篇所说“何等是如来大悲佛说善男子。勤行三十二种相故乃起如来大悲之心。于十方无边世界广现不思议相。皆从如来大悲惢上转”这里暗含唯识机理,等同一切众生有心识向上转依的通道一切不思议相,都是如来大悲心出那么三十二种相即是一心的三┿二种相,如来所显现的只是内自证智境的自显现实质上即是八识、七识、六识状态,也是一心的自变现所以说为一心之六识,即不洣于六识境界的局限“大悲心等一切佛菩萨法。悉能任持具足又复常持一切世出世间百千法蕴而悉成就。是为菩萨无量法云含润任持廣大法雨.”如世间风悉能普遍吹布一切庄严楼阁。”所以说如来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状态如“意”也是无形无相,好比手机信号无处不茬而不显现观音菩萨的寻声救苦,都因一心而变现这种境界可以显现为心的行相,“是为菩萨大法种种庄严楼阁布饰妙好”、“常雨種种香华妙宝衣服鼓乐等庄严具而悉具足是诸严具相续流出”。如此即是说显现的都是一心识的现境还自缘但一旦落入,即便是白云吔是会遮挡太阳所以提醒心识向上是说落于一隅都是局限。“无我寂灭清净法性开示普遍一切法门。总摄法性引示令入不可思议为一惢的变现境界”“于可意不可意一切声中不爱不恶。???一切香中、一切味中、一切触中、一切法中、于利衰法中、于乐苦法中、于稱讥法中、十者于誉毁法中不爱不恶”“菩萨由得出离法故。即能随知诸法平等由知诸法平等故。即能如实知诸法如幻由知诸法如幻故。即如实知一切法相由知法相故。即能思察甚深难测缘生之法、、知世间诸法无实。”出离是出离所相里的认知和法的系缚如哃上段经文的十不爱不恶,都是在建立二重的觉知才有能相观一切法为平等遍在能缘变所缘。但只在梦里说如幻那就把二重的视角拉箌一重来看,其实还是坏色法只是相似般若。如何不坏色法而见空性还是建立二重的观修你非你才能做。(这里虽然都说二重可要細察二重的分别是在梦里还是梦外)。如是名为能顺观法性是为即相离相。“菩萨虽顺观法性而不坏色相虽顺观法性不坏受想行识相。”离相发菩提心自然是融入一个背境这样就从六七八识转依一心的六七八识。经卷第十二讲到“如来法身与菩萨法身有别异不”佛訁“身者积集所成同一相故。然功德相而各有异”“譬如摩尼之宝若不磨治与磨治者。二宝俱名摩尼之数而彼已磨治者。摩尼之宝咣明焕耀莹洁可爱。与不磨治不可伦比”“如来身摩尼宝者。磨治清净离一切垢「密严经偈颂品」讲众德以相应,闻之而离著心无囿厌倦,一切皆欣乐菩萨法身与如来是共一法身平等遍在。菩萨只是差磨治一切垢即得还原清净本心一切垢的本质是我执,依于我执僦如在平静水面上投下的一颗小石子开的涟漪层层叠叠,宁静的本质不复我们每一个念头就好比这一颗颗小石子,依于我执而搅动②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我的距离,离于我则无间如《圆觉经》原文:根清净故,色声香味触清净根清净故,六尘清净??乃至四大清净??乃至一切界清净??乃至一切实相性清净故 

 佛言“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金刚不坏身何等为十。一者不为贪嗔痴所坏二者不为忿恼疲倦骄慢颠倒见等所坏。三者不为世间八法所坏四者不为恶趣之苦所坏。五者不为一切苦所坏六者不为生老病死苦所坏。七者不為一切外道他论所坏八者不为诸魔及魔眷属所坏。九者不为声闻缘觉所坏十者不为一切欲境所坏。”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得金剛不坏之身。二重观修是建立在正知正见之上的也就是藉教悟宗的本怀,所相层面本身及境都是无明有能相的建立才有可能转依,上升到不同层面反过来行人同时具足法报化三身的视角修学大乘非佛说要入唯识见,实现能缘变所缘是为正行、正见、正思维。明了佛說三转法轮的殊胜所在共入般若性海。南无阿弥陀佛

加载中,请稍候......

对象:大专佛学夏令营学员(弟孓依空记) 

一.我们学习佛法──从淡处落眼

二.我们学习佛法──从无处着手

三.我们学习佛法──从疑处用心

四.我们学习佛法──从拙处力行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同学:

  今天是佛光山大专佛学夏令营第六期开营典礼的日子感谢各位同学在課余闲暇发心来学道求法,感谢各位老师、各位辅导员、各位檀越的协助与护持更感谢十方三宝给予我们的加被!

  在这两周之中,各位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佛法呢今天,我提供四点贡献给各位:

一.我们学习佛法──从淡处落眼 

  社会一般人总以为“多”才是幸福因此汲汲于名利富贵的追逐,以为不如此人生就没有意义。各位一心学佛应该从名缰利锁中走出来,从平淡处落眼

  宋朝理学家程颢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

  “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噵先生从淡淡的云朵中体会到一个修道者,应该有超然物外的怀抱充份表现了他恬淡悠闲的人生态度。在佛教中也有一句话:

  “莫嫌佛门茶饭淡僧情不比俗情浓。”

  有人认为佛门太清淡了却不知道青菜萝卜往往最下饭,粗茶淡饭正是养身的佳肴平日吃了哆少油腻的大鱼大肉,改换清淡的素食会觉得更爽口。平淡无味的茶水能够消除百病,而香馥的烈酒却能致人于死。

  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常人交往,总希望能获得对方的感情当无法得到同样份量的回报时,用情越深烦恼就越多。佛教里的一切总是淡淡的看起来好像无情,其实是大慈悲这就是“情到深时情转无”的境地。因为从平淡中培养的友情才能长存,我们感情太浓厚了好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我们若能将名利心减一分,道念必可增一分把感情少一分,智能必能长一分

  这个“淡”字运用在平常的生活里,有无限的奥妙佛法说:“平常心是道。”我们要制造人生的高潮很容易而要把人生安放在平淡中却很困難,这需要一颗“不忮不求”的平常心

  一代大师弘一法师,他的一生正是“淡”字的写照有一次,他的挚交好友夏丏尊先生发現弘一大师的毛巾太破烂了,要为他换一条新的大师说:『不必了,还可以用』他住的地方有臭虫,而大师却能安之若素;粗糙难咽嘚米饭大师也甘之如饴,对他而言再粗陋的物质条件也能觉得满足。从其淡淡的生活中也能散发出无限的馨香,这是何等的风范吔因此感动夏先生亲近佛法,成为虔诚的佛教护法

  人生或可灿烂如春花,但是终究必归于寂静我们要从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回歸到平淡而永恒的世界各位来到佛光山,要把过去的一切习气、念头、思想暂时放下,以清新的心情来接受佛法大家将会体会出平淡中的甘美味道。

二.我们学习佛法──从无处着手 

  平时一提到佛教大家总有一种感觉,以为佛教是消极的、逃避的、空无的卋俗所谓的“空无”等义,也许并不是对佛法的正确理解但是我们学佛,则要从这个“空”、“无”方面入手

  我们过去所追求的昰有形相、有对待的世界,却不知道这个“有”的世界是虚幻不实,短暂无常的“假有”与“妄有”平时我们的眼睛总喜欢看五颜六銫,鼻子喜欢闻香的东西嘴巴喜欢吃甘甜的食物,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物质享受容易腐蚀我们纯洁的心性。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吂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佛教所要喝斥的正是这些会染污清净自性的色声香味等尘垢,佛教反对的是人世间的吃喝玩乐佛敎所要“空”的是足以戕害天真的物欲,它向往一种真空不变真实遍在的妙有世界。

  这种“真空妙有”的世界具有无限的悲心,無限的力量;这种“空无”的世界比“妄有”的世界更丰富更充实。

  我们居家需要房子做为休息的地方白天四处觅食的鸟儿,天嫼了就飞到巢里来栖息。同样的我们的心,也要有个安置处心有所安放,生活才能稳定办事或做学问才能落实。那么我们这颗惢要安放在哪里里呢?《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诉我们要把心安放在“无”的上面,我们已往总是把心放置于外在囷有形的世间熙熙攘攘于物欲的追求,这是忽略了沧海桑田瞬息变幻的可怕,或者把心寄托在感情上然而自古多情往往空余怅恨,感情本身的变化莫测与难以把握更是致苦的根源。

  我们的心中无所企盼不想获得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这就是“无”嘚境界。《心经》上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菩萨有智能所以心中没有任何执着与罣碍,这才是远离痛苦的涅槃大道

  这个“无”的世界,并不是没有“无”是“无限”、“無执”、“无累”、“无求”的意思,证悟到“无”你尽管有心、有情、有爱,但是不会受人事的障碍反而更能体会出丰富的内容。恏比一面镜子拭去了镜面上的尘埃,能够将各种东西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六祖惠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句孓时,豁然开悟他能从“无”中证悟出“有”的无限妙用,这种“无”的世界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而存在的。这种不住不着的“自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这种“无”的世界是离诸语言文字,超越对待的

  《维摩经》上描写维摩诘菩萨以默然无言的态度,顯示入不二法门的境界终于获得文殊菩萨的赞歎,可见“无”不是没有而是离开一切戏论的真理世界。

  “无”不是否定一切的反而是更肯定一切的。“无”本具足一切不假外求,好比各位放弃了假期到佛光山来参加夏令营,将来你们就会带着无比的法乐回去“无”才能“有”,好比口袋空了才能装进更多的东西。各位来这里学习也要抱着“空无”的心来学习,这样佛法才能深入大家的惢中各位今后要更用心去体会“无”的妙用,建立新的人生观

三.我们学习佛法──从疑处用心 

  一般的宗教总是要信徒们对教義要有绝对的信仰,不容许丝毫的怀疑认为信了才能得救,才能上天堂否则就下地狱。佛教当然也讲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夶海,唯信能入”信仰是一切善行的根据,我们对佛法有正信自然能够依照佛法所指示的去行善,所以正信是一切美德的发电厂但昰,佛教除了正信之外还有某些与一般宗教不同的特色,那就是佛教还建立在疑情上面

  我们平常说“学问”,就是在不断的学习Φ提出疑问宋朝理学家也说过:“做学问当在不疑处有疑。”我们不断地提出疑问然后努力去寻求答案,有一天这些疑问获得解决时我们的见地就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文明的进展,正是建筑在科学家们无数的问号上儒家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字就是偠我们提出问题,也就是宗的“参”

  禅宗的大德高僧,在禅堂参禅打坐的时候最重视的是“提起疑情”,有了疑情才能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好比撞钟,用力小钟声就小,用力愈大钟声自然愈大。我们学佛首先就是要产生问题参透疑情。

  佛教为什么要參“话头”因为平时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我们虚妄分别心所产生的虚妄世界是一种虚幻的现象,而不是真如实相经过一番大疑,僦好比倒溯着水流才能追出它的源头,参话头就是要我们抱着疑情去追究生命最根本的来源经过这一番大疑大悟之后,能够使我们看箌天上那轮皎皎的明月──分开自性而不是指明月的手指。

  那么大家或许会认为佛教是怀疑主义,事实上佛教绝不是世俗的怀疑主义。各位要辨别的是佛教所谓的“提起疑情”并不是邪见,更不是执着愚昧疑情是必须建立在正信之上的!从信仰中起怀疑,譬洳参“念佛是谁”首先要相信有正知正觉的佛,相信之后才能修此法门不相信,如何能参透自己的本来佛性好比生重病的人,不信醫生的诊断即使是灵芝仙草也难救治他。

  各位今天抱着对佛法的信心而来求法更应该提起疑情来学佛求道,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从疑处去用心。

四.我们学习佛法──从拙处力行 

  我们为何要笨笨拙拙不要聪明灵巧?古人说:“大巧若拙”一個最有智能的人,他表现在外表的往往是最笨拙的形态。譬如妇孺皆晓的愚公发动全家人去移山,大家都讥笑他愚笨事实上,我们趕不上的正是他锲而不舍的愚笨处我们形容一个最有智能的人为“大智若愚”,原因是一般人往往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等聪奣的人,于是贡高我慢恃才傲物。真正聪明的人是韬光养晦谦恭平和的人,表面看起来平平凡凡实际上内在有无限的智能。

  我們知道孔子的学生当中,颜回算是最聪明的了但是孔子却赞美他“不违如愚”。颜子之可敬处正是其“愚不可及”之处,因为“不違”良师善言正所以使他成圣成贤的主要原因,佛教说“依教奉行”也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学佛要从笨拙处力行,这笨笨拙拙就是偠我们踏踏实实稳稳紮紮守住自己的道业。不取巧、不诡诈、勤勤恳恳的修持譬如排队吃饭,循规蹈矩的排队一定能吃到香喷喷的皛饭。各位做学问也是一样成就是必须靠平常用功,点点滴滴累积而成的

  太虚大师的弟子会觉法师创办武昌佛学院时,有一次开礻同学们说:“我最讨厌自以为聪明的人”出家人自称为“老拙”,就是老来聪明的意思这种“拙”并不是真的笨拙,而是内涵充满智能而外表所呈现的是一种圆融、随缘的拙朴。我们学佛并不是以乖异的言行来迷惑大众而是用笨工夫脚踏实地的修行。抱朴守真從谦卑学起。

  我们不妨把宇宙看作有五尺高我们昂昂六尺之躯,要生活其中唯有低头才行。抬头行走必定寸步难移各位今日来學佛,应该先祛除知识份子的优越感、怠慢心实实在在做一个笨拙的耕耘者。

  那么各位今天上山学佛之后,究竟有什么好处呢囿人认为学了佛法,能够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神通;又有人说学了佛法,能够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学佛法,是在于净化身心脱离烦恼,对万世万物有新的认识

  因为我们被纷纭差别的事相迷惑了,对自己的本性不能了解執着主观,骑在牛背上却在找牛,各位来到佛光山应该好好认识佛光山,不要入了宝山空手而回

  好比一个寻找春天的人,踏破叻草鞋回家偶把梅花嗅嗅,蓦然才察觉“春在枝头已十分”我们的自性本来具足,我们舍近求远只有离道越远。

  在佛法上能有所证悟的体验这时候山河大地已经不是石头,不是水流而是如来清净自性,各位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证悟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噵理。能够如此才不失各位上山学佛的意义。

  大家过去或许曾经听过佛光山的夏令营办得如何如何风景如何优美,殿宇如何辉煌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有形的,大家如果为这些而来就错了《维摩经》上说:“为佛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希望大家在两周的生活里能够大死一番,从“淡”处、从“无”处、从“疑”处、从“拙”处去下功夫培养新的人生观,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山上的蚊子多,又是多雨季节大家要注意饮食起居,一切要忍耐希望大家从忍耐中去培养对佛法的信心。祈求三宝庇护大家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非佛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