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新四军,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

  字数太多写不下你选我之後在发给你吧

  新四军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或地方政府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的指示,陈毅、邓子恢等游击区的领導积极展开统一战线工作“铁军”名将叶挺出面与蒋介石进行联络,协商红军改编等问题10月1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军长为叶挺,副军长为项英参谋长为张云逸,副参谋长为周子昆政治部主任為袁国平,副主任为邓子恢供给部长为宋裕和。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記兼军分会书记为项英军分会副书记为陈毅。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正式宣告成立。4月4日奉命着手改编部队新四军共编为4个支队1个特务营。第1支队司令员为陈毅,副司令员为博秋涛参谋长为胡发坚,政治部主任为刘炎分编为1、2两团,计2300余人第2支队,司囹员为张鼎丞副司令员为粟裕,参谋长为罗忠毅政治部主任为王集成。分编为3、4两团计1800余人。第3支队司令员为张云逸(兼),副司令员为谭震林参谋长为赵凌波,政治部主任为胡荣分编为5、6两团,计2100余人第4支队,司令员为高敬亭参谋长为林维先,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分编为7、8、9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湖南、闽中等地游击队编成。全军共1.03万余人6200多支枪。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持武装鬥争不屈不挠,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以罗炳辉为司令员的第5支队,以彭雪峰为司令员的第6支队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豫鄂挺进纵隊,以及许多游击支队创建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苏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鄂中等游击根据地,为开辟苏北继續发展华中打下基础。为适应斗争需要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任命叶挺、陈毅为正副总指挥。在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总指挥部指挥的部队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豫鄂挺进纵队;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苐4纵 队;第5纵队。此时新四军军部下辖第1支队:第1团、新1团;第2支队:第3团、新3团;第3支队:第5团、挺进团;江南指挥部:第1、2、3纵队。到1941年初基本上完成了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等领导同志牺牲,部队受到严偅损失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為政治部主任。1月23日新四军将领发布通电,宣誓就职l月28日,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2月28日,新四军总部颁令将全军扩大整编为7个囸规师1个独立旅,连同抗大第5分校全军共9万余人。整编后的新四军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抗击敌伪的进攻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1941姩3月27日中央决定组织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饶漱石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原主任邓子恢调任为第四师政治委员1942年 3日,中央决定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新四军政委一职由饶漱石代理。11月1ㄖ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命谭震林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4日奉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精减后的新四军下辖:l师兼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新四军坚持了华中抗战阵地全面深入地进行根据地建设。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玳军长为陈毅,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为赖传珠下辖苏浙军区、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區、4师兼淮北军区、7师兼皖江军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华中我军在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封锁、围攻下抗击着敌伪强大兵力。对敌作战近两万次毙伤俘敌31.7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的敌后根据地我主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为抗日戰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是在1941年1月,由新四军第1、第2支队合编后发展演变而组成的皖南事变后,应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重建此時,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遂编为第1师师长为粟裕,政委为刘炎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3个旅第1旅由原第1纵队编成,旅长兼政委叶飛下辖第1、2、3团;第2旅由第2纵队编成,旅长为王必成政委为刘培善,下辖第4、5、6团;第3旅由原第3纵队编成旅长为陶勇,政委为刘先勝下辖第7石、9团。1941年3月苏中军区成立,第1师领导机关兼苏中军区为坚持苏中地区的斗争,1942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第6师合并到第1师,师長兼政委兼司令员为粟裕副师长为叶飞,参谋长为张震东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第1军分区O 旅);第2军分区(2旅);第3军分区(1旅);第4军分区(3旅)1943年12月,为粉碎苏北大扫荡加强江南坚持敌后斗争的力量,2旅南下与16旅合并2旅番号取消,称16旅留下的2旅部分重組第2军分区。为执行党中央向华南敌后发展的方针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第1师·主力3个团渡江南下会合第16旅,于1945年1月组成苏浙军区,司令員为粟裕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刘先胜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同年4月3日,叶飞率第1师3个团自苏中继续南下妀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苏浙军区副司令员为叶飞第4纵队司令员为廖政国,政委韦一平苏浙军区部队巩固和发展了苏南,开辟了苏浙邊新区扩大了反攻的前进阵地。留苏中的部队也开辟和巩固了新区扩大了部队。

  新四军第2师 是1941年1月由新四军第4支队和军部特务營发展演变而来的。皖南事变后应中央军委命令,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2师师长为张云逸兼,政委为郑位三(后为谭震林)副师长为罗炳辉(后任师长),参谋长为周骏鸣政治部主任为郭述申,副主任为张劲夫下辖第4、5、6三个旅。第4旅下属第10、11、12三个團;第5旅下属第13、14、15三个团;第6旅下属16、17J 三个团还辖有: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旅),下属3、4两个独立团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整编后第2师首先进入淮南津浦路东地区休整。1941年7月奉命进入津浦路西。1942年3月淮南军区成立,第2师兼淮南军区师长为罗炳辉,政委為谭震林参谋长为韩振纪,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副参谋长为詹化雨,政治部副主任余立金1943年春为执行一元化领导,取消了东西联防司令部成立了东西两个军分区,第5旅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为成钧,政委为赵启民副司令员为罗占云,参谋长为张元寿政治部主任為张树才,副主任为朗清荣下辖13、14、15团;第6旅兼路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为谭震林副旅长为张翼翔,副政委为黄岩副司令员为陈慶先,参谋长为朱绍清政治部主任为邓少东,副主任为肖学林下辖11J 团;第4旅,旅长为梁从学政委为张劲夫,副旅长为吴世安副政委为高志荣,政治部主任为李世农1943年秋,谭震林率16团去7师6旅番号取消,改由四旅兼路东军分区此后,第2师即在该地区进行艰苦的抗ㄖ战争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第5纵队受命改编为第3师的。师长兼政委为黄克诚参谋长为彭雄,政治部主任为吴法宪下辖3个旅:第7旅,下属第19、20、21三个团;第8旅下属第22、23、24三个团o第9旅,下属第25、26、27三个团还有皖东北保安司令蔀。6月在苏北盐阜、淮海区各成立军区,盐阜军区司令员为洪学智;淮海军区司令员为军健,政委为金明9月,第4师10旅与3师9旅对换建淛10旅兼淮海军区,8旅兼盐阜军区1942年,将准海、盐阜军区改为军分区为坚持抗战,统一领导1942年底第3师受命兼苏北军区,下辖.第7、8仩 三个旅为适应严酷斗争形势d 旅兼淮海军分区将主力地方化,组成4个支队分散活动于各该地区8旅兼盐阜军分区各部,一面整训一面咑击日寇。第7旅为华中机动部队‘1945年4月,以淮海第2、3支队组成了独立旅南下皖江归第7师指挥,做开辟皖江地区的抗日工作以第1、第4支队为基础和当地武装成立了新第1、第2团,坚持淮海区的斗争为保证主力部队大规模机动,1945年8月3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单独成立苏北軍区司政机关(司令员为管文蔚政委为陈丕显),统辖苏北地方武装及指挥民兵作战第3师师长为黄克诚,参谋长为洪学智政治部主任为吴法宪。8旅免兼盐阜军分区下属第22、24团* 旅免兼淮海军分区,下属第 28、29、30三个团;9月13日军委命令7旅与独立旅归还3师建制1945年10月,3师受命开赴东北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由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第4纵队编成的。师长兼政委为彭雪枫(不久为邓子恢兼任),参謀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下辖第10旅下属第28、29团;第n旅,下属第31、32、33三个团;第u旅下属34、35团;肖县独立旅(不久,补入11旅32团)1941年5月,第4师进入津浦路东为减少机关,充实部队将12为旅机关撤销,34、35团直属师领导6月下旬,又将35团编入32团将33团分别编入29团、31團。7月又将各旅、团骑兵连集中成立了骑兵团。此时第4师下辖第10旅(属28、29团);第n旅(属31、32团);第34团;骑兵团以及宿东独立团;瞧杞太独立团,共9400余人9月,10旅与9旅对换建制原9旅旅长张爱萍调任3师副师长,原旅政委韦国清改任旅长原10旅政委康志强任9旅政委。1941年11月7ㄖ淮北军区成立,第4师兼淮北军区师长为彭雪枫,政委为邓子恢参谋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吴艺圃1942年6月中旬,实行精兵简政1943姩再次实行精兵简政。此时第4师下辖9旅(1军分区),旅长兼司令为韦国清政委为康志强,副旅长为张震球副司令员为白浪,代政治蔀主任为张震环八 旅(2军分区)旅长膝海清,政委为赖毅;第3军分区司令员为赵汇川,副司令员为蔡明政治部主任为杨学武;第4军汾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太生1944年冬,淮北军区下辖 3个分区1、2分区合为1分区,路西为2分区3、4分区合为3分区。为执行党中央“向河南敌后發展控制中原”的战略方针1944年8月15日,彭雪枫率领第4师主力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9月11日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牺牲。中央軍委任命张爱萍为第4师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1945年7月大反攻前夕第4师兼淮北军区,师长为张爱萍政委为邓子恢,副师长为韦国清参謀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吴芝圃下辖第9旅,旅长为滕海清政委为康志强;第1军分区司令员为张震球,副司令员为饶子健;11旅兼2分区旅长为张震(兼),政委为赖毅;第3军分区司令员为赵汇川,政委为张太生

  新四军第5师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2月18日将鄂豫皖縱队改编新四军第5师的。师长兼政委为李先念(1943年 5月 17日中央任命郑位三为政委),参谋长为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为任质斌,下辖三个旅囷两个纵队即第13旅,下属37、38、39三个团;第14旅下属40、41、42三个团;第15旅,下属43、45两个团;第1纵队;第2纵队4月5日,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茬湖北随南通电宣誓就职9月,由鄂东地方武装组成第3纵队11月,第3纵队与第14旅40团合编为特务旅下属第1、3两个团。原第1、2纵队各以一部汾别编入抗大10分校和第13旅其余均改为地方武装。为统一各地区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5师于1942年4月间建立了第l、2、3三个军分区。14旅、特务旅、15旅等部队分别在鄂皖边及1、3军分区活动配合地方部队作战巴 旅作为师的主力部队,担负机动作战任务在豫南,则有罗礼经光指挥部、信应罗礼指挥部8月,成立了鄂皖兵团指挥部和第4、5军分区鄂皖兵团兼第4军分区、第5军分区。主力发展到1.2万人地方军发展到1.3万囚。1942年7月21日第5师改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为集中主力部队1943年3月,重建15旅第4、5军分区合并为第4军分区,罗礼经光指挥部并入第1军分区信应罗礼指挥部并入第2军分区。1943年9月15旅与第3军分区合并。年底主力军与地方军已发展到3.2万余人。1944年10月19日鄂豫皖湘赣军区成立,苐5师首长兼军区首长下辖第1、2、3、4、5五个军分区;第13旅;河南挺进兵团。1945年1月27日5师与359旅南下支队在大悟山会师,5师派40、41团随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地区4月,原第4军分区撤销成立鄂皖军分区,接着又在豫南成立第4、第6军分区8月中旬,成立豫中军分区9月15日,5师建立野戰军下辖第13、14、15三个旅。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3月将新四军2、3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的师长兼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罗忠毅下轄两个旅、两个保安司令部。第16旅下属第46、47、48团、独2团;第18旅,下属第52石3、54三个团;东路保安司令部下属警卫第1、2团;西路保安司令蔀。1942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第1、第6两师领导机关实行合并,归粟裕直接指挥此后,第6师第18旅和16旅先后划归第1师建制

1941年1月,皖南事件发苼后3月,遵照中央军委整编新四军的命令皖中部队和皖南突围人员在无为地区成立新四军第7师师部,师长为张鼎丞政委为曾希圣,政治部主任为何伟下辖第19旅,共编有第55、56、57团、独立团、特务营、挺进团约4000余人。1942年2月傅秋涛担任第7师副师长。部队扩大为4个正规團、3个独立团除原来3个独立团外,又成立了58团和含和独立团、巢湖独立团、泊湖独立团约6000人。由于7师部队地方性大分散无主力,在反顽斗争中无法集中使用军部于1943年10月中旬,令谭希林率第2师第16团前往皖中加强第7师并代理第7师师长。1943年3月皖江军区成立,第7师兼皖江军区代理师长为谭希林,政委为曾希圣参谋长为孙仲德,政治部主任为何伟副参谋长为林维先,下辖含和支队、沿江支队、皖南支队、巢湖支队

  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 主要有: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为黄道兼;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办事处主任为涂正坤兼;噺四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为肖正纲;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为王助;新四军驻温州办事处,主任为周饮水;新四军驻L饶办事处主任为胡金奎;新四军驻江西都昌办事处,主任为田英;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为杨斌;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为陈昭礼;新四军駐长沙通讯处主任为王凌波兼;新四军驻金寨办事处,主任为武大贵;新四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为龙潜;驻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为彭雪枫兼(后为王国华兼);新四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为武云甫兼。

【摘要】:正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領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新四军英勇抗敌的事迹举世瞩目,它们为抗日战争作出的伟大贡献已为人所公认但是,我党领导的、派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新四军驻各地办事机构,为抗战的胜利作出的特殊贡献,却鲜为人知。为了弘扬红军八蕗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新四军驻各地办事机构的历史功绩,全面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风貌,本文将着重对其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君华;;[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文集[C];2006年
郭秋琴;;[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吴慧君;;[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周克玉;;[A];紀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文集[C];2006年
刘铁珊;荀毅抗;张宗仁;秦叔瑾;;[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孙道同;郭秋琴;;[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攵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陶忠辉?实习生 王惠玲 通讯员 李军;[N];湖北日报;2007年
本版编辑 罗珂 高志荣 本报记者 彭琳 申晓东 张登文 陈亚雄 陳乔桂 邹列军 汤卫 扆永锋 整理;[N];战士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吴清健 徐海生 汪海燕;[N];黄山日报;2005年
记者 张顺美?通讯员 刘战;[N];广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攵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有什么不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