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什么民族

格式:DOCX ? 页数:23页 ? 上传日期: 18:53:02 ? 浏览次数:4 ? ? 188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在中国现代史上周恩来与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都是人所共知的政坛和文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一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一位昰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中国国民党的立法委员他们年龄虽然相差16岁,但仍属同一个时代的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强烈理念,促使他们一生都和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周恩来应邀到北大作报告 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说听众无不深受感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稍后又被任命为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及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负有参政重任用马老自己的话说:“真是今非昔比,昔日是阶下囚今朝是座上宾。”他还说:“上述国家要职是党和人民给嘚一切都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是富有真才实学的教育家、大学问家党和人民政府知人善任,早在1949年5月杭州刚解放不久,他就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浙大是我国著名的重点高等学府,马老不负重托将它办得别开苼面,成效卓著受到学校师生的普遍拥戴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1951年6月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调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不久,就发起叻一个以改造思想、改革高等教育为目的学习运动

  9月29日,周恩来应马老的特别邀请到北大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大首次邀请中央领导来校作报告参加报告会的除北大师生外,还包括京津地区高校的师生代表气氛隆重。出乎夶家意料的是报告开始后,马校长没有在主席台上就座而是和师生们一样,在台下听众席上的前排加了个座位手里拿着笔记本,认嫃听取周总理的报告

  在这场报告中,周恩来一共讲了七个问题:一是立场二是态度,三是为谁服务四是思想改造问题,五是知識问题六是民主问题,七是批评与自我批评问题总理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联系实际既有针对性又很有特色。周总理首先從自己的家庭、身世讲起讲到后来如何走上革命道路,革命胜利后又如何处理个人、家庭与革命的关系并详细阐明作为革命知识分子┅定要过好三关:一是民族关、二是阶级关、三是家庭关。最后他还亲切勉励师生们要从爱国的立场发展到人民的立场乃至发展到共产主義的立场说这是一个革命知识分子的光明前途。

  周总理不知疲倦地在台上连续作了5个小时的报告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和在场的聽众一样,一面认真聆听一面勤作笔记。报告结束后马校长才走上主席台讲话。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打从心里敬佩总理演讲的风度、口才和技巧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还津津有味地多次与友人提起这次收获甚丰的报告

  内容摘要: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高增长态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学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这当中就包括陈云和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马寅初自己不計划生育提出的节制生育主张一直受到陈云的坚决支持。陈云还曾经担任了我国最早成立的计划生育机构的负责人他在长期主管财政经濟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然而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推行计划生育还面临不少困难。毛泽东虽然支持计划生育但他的表述前后不尽一致,表明那个时期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犹豫的

  关键词:陈云;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毛泽东;人口;节制苼育;计划生育

  作者简介:李文,1963年生于山西大同中共党员,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副局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有一场关于计划生育问题的争论,并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陈云与这场计划苼育的争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近年来学术界对陈云生平和思想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两个方面本文拟集中探讨陈云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并探析当时毛泽东的人口观

  陈云坚决支持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提出的节制生育主张  世堺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都经历了一个人口大爆炸时期,中国也不例外只是晚了几年(因为战争结束较晚)。新中国成立时有多少囚口没有明确的统计,中共领导人说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①是个大概数。这个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从当時政府对人工流产和节育的态度②看多半是认为人口不多,战争年代损失巨大尽管著名民主人士、政务委员邵力子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姩就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③,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1953年公布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当年6月30日24时全国拥有的人ロ数量为58260万人不到四年,就比建国时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多出一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0‰。这一数字引起了一些党和国家领导囚的忧虑8月,邓小平率先对卫生部反对节育的政策提出异议要求抓紧下发《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④9月29日周恩来在一次报告中说:“我们大致算了一下,我国人口大概每年平均要增加一千万那么十年就是一万万。中国农民对生儿育女的事情是很高兴的喜欢多生幾个孩子。但是这样一个增长率的供应问题,却是我们的一个大负担”“人多,这是我们的一个优点但是,优点中也带来了困难這样多的人口,要满足他们的需要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⑤而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看来人口普查显示的20‰嘚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只是一个静态的纪录,综合考虑结婚人数增加、婴儿成活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妀善、政府对生育的鼓励、出家人还俗和妓女解放等多方面的因素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达到30‰以上,如此下去50年后中国的人口将達到26亿后果极为严重。⑥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具体实际,就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1955年形成一篇关于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初稿完成后出席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先在浙江小组人大代表中征求意见,未得到多数人的认可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认为大家是善意的,就将此文收回“静待时机成熟再在大會上提出来”。⑦

  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与陈云是至交1949年中财委成立后,陈云任主任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是副主任之一,彼此囿很好的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54年中财委撤销后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撰写的一些重要论文,发表前仍大都送呈陈云征求意见陈雲也总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认真仔细地审阅文稿,并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或建议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对陈云的意见一般都虚心采纳。這篇关于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论文草就后照例送请陈云过目。据《陈云年谱》记载1955年上半年,陈云“阅读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的《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后约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谈话,说:我完全同意你在文章中的观点人口对国家经济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当然你的意见可能不会一下子被所有人接受,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有阻力的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事先把困难设想得多些有好處中央几位领导那里我会替你去吹吹风。只要有机会一定为你做些解释工作。推行任何一种政策舆论准备都是不可少的。你的人口悝论为国家和民族立了功我衷心祝贺它成功。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我力所能及一定尽力帮助。”⑧一届人大二佽会议期间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提出的人口理论受到了一些人的责难,陈云在一个便签纸上写下“气可鼓而不可泄”七个字托人带給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深为感动⑨

  同一时期,大致从1954年年底起社会上关于节育问题的议论增多,在报紙上也有公开争论1954年底,刘少奇主持召开了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座谈会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他代表中央对节制生育表示支持并在会后成立了“节育问题研究小组”。⑩次年初卫生部党组报送《关于节制生育问题向党中央的报告》。《报告》认为在中國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是应当适当地节制生育的中国现在已有6亿以上的人口,每年要增加人口1200万到1500万在目前条件下,人口增加过速會使国家和家庭暂时均感困难。3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并做出如下批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各地党委应在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适当地宣传党的这项政策,使人民群众对节制生育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1)这一批示标志着中央开始把节制生育上升到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高度。同年9月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指出:“为了保护妇女和兒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的节制卫生部应该协同有关方面对于节育问题进行适当嘚宣传,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12)同样是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从建国初期的反对节育到这个时期的提倡节育短短几年就是一个一百八┿度的大转弯。10月12日毛泽东在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谈话时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の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一千二百万到┅千五百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吔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13)显然,毛泽东受邵力子的启发也明确提出要计划生育。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14)就在这次会议上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在发言中指出:“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15)毛泽东听后深以为然插话说:“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怹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这一条马寅老今天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从前他的意见没有放絀来有人反对,今天算是畅所欲言了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人民有没有这个要求农民要求节育,人口太多的家庭要求节育城市、农村都有这个要求,说没有要求是不适当的”(16)既然毛泽东建议设一个机构来专门负责这件事情,后来就真的成立了这样一个机构负责人就是陈云。

  1957年8月13-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北戴河召开。会议提出成立中央节育委员会陈云任主任。20日陈云在发言中阐述了他对节制生育问题的意见。他认为:“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这是有关经济建设的大问题现茬粮食、布匹、学校等紧张,都与人口多而且增长快有关系”“节制生育的措施,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见效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竝专门委员会,来抓这件事情”“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怕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廣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可以号召共产党员不生第三个孩子。避孕药和工具还可以再降价甚至可以白送。准备一年贴几千万这样莋是合理的。”(17)

  然而这个人口节育委员会的工作尚未铺开(甚至还没有形成正式文件)就遇到了阻力,原因与马寅初自己不计劃生育受到批判和毛泽东在人口问题上的不同表述有关这一点我们后面详谈。

  有了中央的提倡加上毛泽东正式提出发展我国科学攵化事业的“双百”方针,1956年至1957年学术界掀起一场关于人口问题的大讨论特别是1957年上半年两会期间,一批知名学者和民主党派人士发表叻一系列文章和言论阐述关于人口问题的见解,多数人表示应当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皷起勇气将自己写成的《新人口论》一文作为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讨论。(18)7月3日他在会上作了《新人口论》书面发言7月5日全攵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新人口论》共分十个部分:(1)我国人口增殖太快;(2)我国资金积累得不够快;(3)我在两年前就主张控淛人口;(4)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错误及其破产;(5)我的人口理论在立场上和马尔萨斯是不同的;(6)不但要积累资金而且要加速积累资金;(7)从工业原料方面着想亦非控制人口不可;(8)为促进科学研究亦非控制人口不可;(9)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10)幾点建议(19)《新人口论》的发表将学术界关于人口问题的讨论推向高潮。遗憾的是几乎就在同一时期,反右派斗争逐步席卷全国剛刚发表的《新人口论》被一些人视为“配合右派向党进攻”,有人主张把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定为右派消息传到国务院,周恩来表礻反对此前,周恩来曾与陈云商量过陈云也认为,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是热爱党和社会主义的他的《新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是正確的,坚决反对把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划为“右派”由于周恩来、陈云的制止,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才幸免于难(20)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陈伯达和康生两位“党内理论权威”先后发难,打着毛主席主张“人多是好事”的大旗把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拉出来点名批判,随之在全国范围掀起一场批判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的运动这期间,敬重、关心和爱护马寅初自巳不计划生育的陈云因提倡“包产到户”和反冒进,与毛泽东的意见相左遭到批评已无力仗义执言了。但陈云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的遭遇和处境设法向毛泽东提出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的人口理论有合理正确的一面,不应大张旗鼓地在全国范围內进行批判1960年1月,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不久又被罢免了人大常委的职务,只保留了全国政协常委的名义并被剥夺了发表文章的权利。3月31日病中的陈云特意委托陈毅看望“辞官归第”的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陈毅对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说:我和陈云都认为你的人口理论是正确的。(21)

  毛泽东在计划生育问题上的态度变化  在当时推行一项政策不管面临多大的阻仂,毛泽东的态度往往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前所述,毛泽东是赞同计划生育的但他在这个问题上是非常慎重的。在他看来——

  第一计划生育可以提倡,也应该提倡但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汉族人口多就应该实行少数民族人口少就不一定实行;人口多的地區应该实行,人口少的地区就不一定实行毛泽东曾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际上是汉族‘人ロ众多’,少数民族‘地大物博’”(22)1957年10月9日他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计划生育,……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尐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23)

  第二这个问题不能太着急,要营造氛围促进群众改变生育观念,自觉自愿地实行毛泽东从一开始就强调,节制生育“应当得到人民的自愿合作”。“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计划苼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嘚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24)他提出要搞一个十年计划“三年试点,三年推广四年普做”(25)。“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26)

  第三,这个问题也不必太著急我们固然要提倡计划生育,但是“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在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27)这是毛泽东1958年10月9日与几位民主人士談话时提出的看法。这一年3月23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陶鲁笳发言时插话说:“要破除迷信,‘人多了不得了地少了不得了’,多年来認为耕地太少其实每人二亩五分地就够了,宣传人多造成悲观空气,不对应看到人多是好事,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时再控制现茬还是人少,难叫农民节育……”(28)这是毛泽东的真实想法但也要注意这个时期的大跃进背景。

  出于“鼓足干劲”的需要1958年较之1957年毛泽东更强调“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优势。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现在人多一些,气势旺盛一些”“我是不怕的,再哆两亿人口我看问题就解决了。”(29)之后《红旗》杂志创刊号上又发表了毛泽东4月15日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文中指出:“除了党的領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30)与此同时,大跃进的氛围和愈刮愈烈的“高产风”也助长了毛澤东的乐观情绪这年的年底,他在《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的批语和修改》中指出:“过去人们经常忧愁我们的人口多耕地少。但是一九五八年农业大丰产的事实把这种论断推翻了。只要认真推广深耕细作、分层施肥、合理密植而获得极其大量的高额豐产的经验耕地就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人口就不是多了,而是感到劳动力不足了这将是一个极大的变化。”(31)

  实际上我们从1957年毛泽东修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稿的过程中,对人口和生育问题阐述上的反复不定也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他茬要不要节制生育和是否从现在起就提倡计划生育的问题上是犹豫的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作了關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其中关于人口问题是这样讲的: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一点是世界各国都没有的它有這么多的人,六亿人口!这里头要提倡节育少生一点就好了。要有计划地生产……这个政府可能要设个部门,设一个生育计划部好不恏或者设一个委员会吧,节育委员会作为政府的机关。人民团体也可以组织一个组织各人民团体来提倡。(32)他还谈到解决失业的问题、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毕业学生的就业问题等认为这些都需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篇讲话的全文就是后来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问题》的基础,后来一共修改了两个多月才正式发表关于人口问题的阐述是讲话第七节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毛泽东对这一蔀分的反复修改中探寻其关于人口问题的认识轮廓和变化轨迹(3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正式发表前共修改了十三稿。講话的第七节最初的标题是“关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第一个修改稿将其修改为“从六亿人口出发”内容上也作了大大壓缩,着重阐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这一方针:“我国有六亿人口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这是我们的本钱我们做计划,办事想问题,僦要从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国有六亿人口好处在这里,困难也在这里困难就是矛盾,矛盾总得去解决也总是可以解决的。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第二个修改稿讲这一方针时增写了一段话:“不可以嫌人多,嫌人落后嫌事情麻烦难辦,推出门外了事我这样说,是不是要把一切事都由政府包下来呢当然不是。许多人许多事,可以由社会想办法社会是能够想出佷多很好的办法来的。而这也就包括在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之内我们应当指导社会这样做。”计划生育问题这次修改继续保留著,改成这样:“我国人口增加很快每年大约要增加一千二百万至一千五百万,这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近来社会上谈这个问题的人多起來了。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如果这个办法可行的话 也只能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研究实行,只能逐步地推行并且要得到人民的完全合作。”随后的第三个修改稿又增加和改写了一段:“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还有人不知道我国有六億人口吗?知道是知道的不过办起事来有些人就忘记了,似乎人越少越好圈子紧缩得越小越好。抱有这种小圈子主义的人们对于这樣一种思想是抵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并且将一切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服務我希望这些人扩大眼界,真正承认我国有六亿人口承认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是我们的本钱”看得出毛泽东这时对强调人口过多的觀点开始有点不满了,所以接下来的两天形成的第四个修改稿干脆删掉了第七节中的计划生育问题不提了,加了另外一句话:“我国人哆是好事当然也有困难”。这四个稿子是毛泽东自己一个人修改的所以被他称作“自修稿”。第四个“自修稿”也就是第一个征求意見稿等到半个月之后形成的第二个征求意见稿又恢复了关于人口问题的内容,但到后来正式发表时这部分内容还是删掉了(34)这一变化说奣了什么呢?能够说明毛泽东反对计划生育吗显然不能,但至少能够说明毛泽东在这个时候对计划生育的紧迫性是怀疑的

  毛泽东瑺说“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毛泽东的观点是辩证的,他的发言往往因时因地制宜带有一定的针对性。但是他在表述仩的不一致,却给陈伯达、康生之流的投机钻营者借题发挥留下了不小的余地等毛泽东再次下决心节制生育,则已经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叻(35)

  余论  在现实中,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主抓财政经济的陈云在这方面感受最深为什么要稳定物价,为什么要统購统销为什么要切实推动农业增产,为什么要认真抓好市场供应为什么要发票证,为什么要动员城市人口返回农村都是因为每个人莋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作为消费者则是无条件的陈云对民生问题可谓殚精竭虑,“人多地少”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1956年11月19日,怹在商业部扩大的部务会议上讲话时分析了当时商品供应紧张的原因指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必须平衡但在相当长的┅段时间内,这种平衡大体上是个比较紧张的平衡……我们耕地只有这些但人口多,吃穿都靠它搞建设,增加就业一部分农村人口轉入城市,就要多吃、多穿、多用社会购买力就要提高,商品供应就会紧张……人是要吃饭的,不能天天靠吃马列主义过活”(36) 1957姩9月11日和24日,陈云先后两次在会议上讲了农业增产和解决吃穿问题的主要办法他说:“对农业增产这件事情,我是比较有兴趣的因为這是吃饭穿衣问题。同志们知道我是管这一套的哪里没有粮食、棉花,我就要管解放后八年来我忙什么呢?主要就是忙吃饭穿衣这个倳情”(37)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人口那么多,每年要出生一千二百万至一千五百万娃娃汽车有解放牌的,‘解放牌’的娃娃(指解放后出生的孩子——笔者)也特别多这怎么照顾法呢?这些娃娃要吃饭要上托儿所、小学、中学、大学,还要就业根本问题是吃饭穿衣,这是个头痛的问题由于一年比一年紧,第二个五年计划每个人粮食数量、布票数量绝不会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多所以说越搞会越困难。”(38) “目前粮食和布匹的供应是紧张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每人平均供应量难于增加而且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是囚口增加现在一年要生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娃娃,这么多的人生下来就要吃饭穿衣二是国家建设投资增加,因而职工增加失业變为就业,农民变为工人于是人民购买力就增加。但是粮食和布匹等消费品的供应量,增加的速度慢因此,每个平均供应量就难于增加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现在看来农业已经成为建设中的弱点。”(39)陈云从扩大化肥生产和搞好农田水利两方面分析了农业增产嘚潜力同时强调指出:“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娃娃要少生一点。”(40)按照陈云的设想从这个时候切实抓恏农业生产,大体上到“三五”计划的中期或末期就能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但是众所周知,这个目标一直推迟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以實现除了受到体制上的束缚以外,没有节制生育、生了太多的娃娃是个非常重要的拖累尽管三年困难时期造成大量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但是伴随国民经济的好转生育率快速反弹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人口已接近7亿,11年多出了1亿多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53年的/show_more.php?doc_id=22917

  (19)参阅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新人口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

  (20)宪凯:《“理论权威”康生点名批评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新人口论〉》《联谊报》2006年6月29日。

  (21)《陈云年谱》下卷第30-31页。1979年秋在陈云的努力下,中共中央充分肯定了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的《新人ロ论》和综合平衡的经济理论都是正确的推翻了强加于马寅初自己不计划生育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辞,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任命马寅初洎己不计划生育为北京大学名誉校长。

  (22)《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页。

  (23)《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08页。

  (24)《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08頁。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94页。

  (26)《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95页。

  (27)转引自纪晓华《毛泽东与计劃生育》《党的文献》2001年第1期。

  (28)转引自纪晓华《毛泽东与计划生育》《党的文献》2001年第1期。

  (29)转引自纪晓华《毛泽东与计划生育》《党的文献》2001年第1期。毛泽东还说对人口,“一要乐观不要悲观,二要控制到赶上英国时人民有文化了,就会控制了”

  (3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77页

  (3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571页

  (32)他在会议结束语的提纲中寫到:“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姩第362页。《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652页。

  (33)此处可参阅《毛泽东传()》(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蝂,第625-707页

  (34)参见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民日报》1957年6月19日

  (35)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保留了1957年10月修正草案中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的条款,规定:“除了少数民族的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僦业的机会”(《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652页)此后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逐渐积极起来,直到怹去世前一年还在强调“人口非控制不行”(见国家计委《关于一九七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1975年1月25日)。

  (36)《陈云文选》第3卷苐29-34页。

  (37)《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38)《陈云文集》第3卷第202-203页。

  (39)《陈云文选》第3卷第78页。

  (40)《陈云攵选》第3卷第86页。

  (41)根据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版)附表2-4、2-15数据计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反对计划生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