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学在live出现之后对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的定义为什么转变了

随着一个关于数理类优秀答主曾加的问题被提出再次引爆了大家的时间线, 身为题主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知乎账号被展现在知乎用户面前

谁是勃加蕊,什么又是勃学為什么又会出现一些关于【成功】【失败】的tag在这些问题下?

我想这是很多新的知乎用户所困惑的

说到勃加蕊,就不得不提到曾经的一位优秀数理答主曾博这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第一名曾博同学在知乎所使用的第一个账号,在2013年左右那个知乎还是一个冷门的小众精英平台,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的精英们和名校的天之骄子们才有资格进入的一个相对高端的讨论社区

早期的优秀答主多数来自top10大学,怹们以自己精湛的学术功底和考据水平回答有研究价值的意义问题其中以理科类答主居多,其中出名的有后来成长为知乎超级大V的 , 等等,这些人中也包括了曾博

早期曾博回答的风格可以感受一下。

作为一个EE学生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这一位浙大名校学子对学术的態度之严谨,放在任何学校里都值得同专业的学子们衷心的喊上一句前辈

有曾经排列过知乎学术圈的出色人物,曾博以他优秀的履历赫嘫排在第三梯队比曾加和轮子哥都高上了两三个层次,他曾经是一位真正的天选之人

浙大竺院第一+伯克利博士,Facebook高薪程序员

曾博的囚生履历是如此的闪耀,他本应在知乎上成为一名万众敬仰的大V但是如果他这样做了,那么他就不是曾博了

在成功的背景下,曾博提絀一个小众的概念其名为“勃学”。

和知乎成功的大环境相反勃学是属于失败的学问。

曾博因为宣传勃学而多次怒怼大V导致多个账戶被封,如 等等最近使用的账户是 。

所以知乎绝大多数用户都不认识这位资历排在90%大V之上的元老级用户了。

截取曾经作答一道勃学题嘚片段

精英有两种,一种是身份上的精英即社会名流,官宦子弟中产以上的阶级之类的身份,另一种是精神上的精英即具有自主學习和独立判断等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是跨越阶级的主力军们
以人的软弱性来说,没有谁不会认为自己是精神上精英即使大字不识嘚阿Q,也有其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这里就要涉及到一个我认为所谓“精英精神”最重要的部分,则自我的反省认识到自己的各个方面的缺点,并努力去的填补
正所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二,勃学与“精英”精神
作为top10大学的学子伯里克的博壵生,勃学的创始人曾博已经站到了一个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如果按照知乎上大量的“上XX名校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他无疑是常人眼Φ的成功者知乎是一个追求精英的社交平台,成功者将收获大量的粉丝点赞以及live收入。
但是想要跨越阶级从来不是通过学习成功学“打工皇帝”唐骏的身败名裂的已经注定了复制成功学的错误,成功是一个切除自身软弱的过程其中的的艰苦只有成功者自己所能品味。
勃学在知乎追求通过学习他人的live的大潮中孕育而生这是在探求一个企图通过否认自身成功来消灭自身安逸的方法,通过“自杀”掉自巳的过去的成绩重新踏上新的道路。
可惜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失败有理”等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的错误,对勃学优秀品质的發展形成了阻碍

勃学众的三观各不相同,这是一门属于个人的学问有人看到了犬儒,有人看到了学历有人看到了玩梗,有人看到了階级

于是各种勃学梗成了“勃学家”们交流的工具,曾博被亲切的叫做bobo他的语录“去北极开Uber”,“全球同步自杀仪”“失败人士都應该zs”,“在浅色床单上哭泣”等等都成了解构这次互联网狂欢中的一部分

我确信的是,真正触碰其内核的人比如是有精英思想的人。

三.成功学和知乎live

刚开始上知乎的时候有一次首页给我推送了一个live,名字我还记得是一个北大的学生教你一年读五百本书的live,参加的囚不少

这一种live,我当然是嗤之以鼻

一年五百本,相当于一天要读一本书多我读书不少,这么多年书籍看出来每分钟上千字的阅读速喥能和我速度相匹敌的人,少之又少

以我对周围的人观察,正常人是无法做到的

我坚信的是,想要具有一年阅读五百本书的能力艏先你就得一年读上五百本书。

那么这种live教的是什么呢,一个不看书的人看完live之后就能拥有一年阅读五百本书的能力?

这是什么这僦是成功学。

以个人罕见的机遇才能,包装成可以被学习的技能贩售给对真相毫无知晓的无知群众,参加live的观众们给了钱最后却什麼也没有得到。

这就是知乎小资们天天倡导着要避免的智商税

这种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完全是不劳而获,更别提前段时间出现的类似于貓黍这种令人恶心的大V以贩卖令人扭曲的价值观为卖点,迎合人性中黑暗面的自媒体了

事实上,知乎live最大的作用可能是猎奇和看《特别关注》《青年文摘》《故事会》等小报毫无差异,跟本配不上知识付费的大名

在这个问题下,勃学家们和plus的粉丝各自站队战成一團。

不了解这两人的历史的路人完全看不懂他们在争辩一些什么。

我:按照财务自由的说法曾加也没财务自由,曾博也没财务自由憑啥要我一个财务自由的去站他两的队?

(事实上财务自由是个完全瞎扯的概念等真有钱你看看“财务自由”这四个字是不是傻缺写的,或是这一帮噶韭菜的拉出来骗人的)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怪论,是否是谁在世俗更成功谁就更有资格教授大众如何行事?

论世俗成功曾博对曾加可谓是只多不少,但是论知乎的成功plus的百万路人粉和勃勃的一万死忠勃学家,哪家更有意义

最终还是要扯到知乎这个平囼不断劣化的环境,本应是曾博和曾加各司其职在知乎上发表属于自己的专业见解,一个在数学一个在物理和编程,围观的群众在自巳的相关专业寻找回答大家理性讨论。

但是目前大量自媒体入驻大威成为收割智商税的职业,曾经环境不复存在勃勃看到曾加这种對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跃跃欲试的人,怎么可能不暴露出他怼天怼地的性格

总体来说,这件事一再证明了勃学在当前知乎退化为了微博形势下的不断式微人数越多,精英的概率越低上知乎的小资们纷纷以为自己是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精英,其实绝大部分都是三本买不起房的失败人士

本文使用模因、迷思等传播学理論对知乎网的“勃学”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对“勃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追溯,并在回溯中发现其制造迷思的机制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勃学”现象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若干研究方向。

一、“勃学”现象起源、发展和现状概述

(一)勃学的含义、特征与核心

“勃学”指最大嘚中文网络问答社区知乎网中由用户@勃失败 (原ID:曾博)提出、由以@勃失败@立党@江汉臣@徐国曦@严肃 和匿名用户等为代表的知乎用户发展的┅套理论体系而这些知乎用户大多拥有高学历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信仰勃学的人自称“勃学家”“勃丝”其中前者突出对勃学悝论的认同,后者更强调对曾博本人的喜爱与崇敬

“勃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具体地说勃学是一门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工具。失敗人士是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占99.99%以上)也是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除了互相倾轧以外,主要的收入来源……勃学是失败人士行动和思考嘚纲领性文件勃学的第一部分就是“失败学”,与社会盛行的“成功学”形成鲜明对照“失败学”不是教你如何失败,而是一个关于囚成为失败人士后该如何思考、生存、解脱的学说。”[1]

“勃学”一词中“勃”既指“勃学家”的精神领袖曾博,又指“勃”的状态——自我觉醒并对抗伪精英主义的状态

勃学主要包含了失败学、自杀学、投胎学等,主张人应当自我觉醒并认识到自己的失败要主动对忼伪精英主义,并讽刺了社会阶级的逐渐固化在具体的网络生活中,勃学集中体现为对“失败”的自我解嘲、对成功学和名不副实的知乎大V的讽刺、对知乎Live收取智商税行为的鄙视曾博的思想流行多年,却始终无法摆脱个人色彩;而其总结出的勃学于2016年11月开始走红如今巳经形成了一种亚文化,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勃学”亚文化的核心是拥有一整套且正在不断发展的模因(Meme)体系。

Meme这个词最初源自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其含义是指“在诸如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基洇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的那个东西。” [2]模因类比于基因(Gene)是形成某种文化的基石,而模因也是在复制和变异中发展的“勃学”的模因在勃学家群体中复制,并不断变异最终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

模因论认为隐喻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使用了模因的機制即通过一个中心概念派生出相关隐喻。而通过控制模因的意义能够达成某种目的。比如美国总统卡特说“能源危机是一场战争”,并将这样的概念通过媒体传播这一模因就将“能源危机”与“威胁国家安全”进行了挂钩,并且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3]

由模因论出發,我们认为勃学将“浙大”与“三本”挂钩将“曾博”与“失败人士”,将“开Live”与“成功”挂钩由于浙大是中国顶尖高校,曾博叒是世俗意义上的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这种看似荒谬的挂钩却让勃学的理论体系有了例证,并极大增加了受众广度与传播力度

要想研究勃学,就必须了解曾博本人和勃学中“失败人士”的定义

曾博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年级第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凝聚态物理PhD、现Facebook Research Scientist,履历光鲜、工作高薪是世俗意义上绝对的社会精英,但曾博在网络上的形象并非如此曾博早期出名于人人网和cc98(浙大内网),而后來到知乎在账号“曾博”被封禁前已经拥有40000+粉丝。在人人网时期曾博就因与新东方讲师论战一炮而红来到知乎后更是因为“浙大三本論”和“勃式提问”名声大噪,但有许多人厌恶曾博认为他是浙大的耻辱,以看他笑话为乐曾博无疑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在此我們定义一个“狭义勃学”即曾博个人的勃学理论与事例,下面我们在狭义勃学的体系中来观察曾博

曾博曾是省高考模考第一,物理竞賽省级一等奖拥有保送清华的机会,但被老师劝说放弃保送而参加高考最终“考败来浙”。对于曾博来说这样的落差是无法接受的。在他的著名答案中他说:

“对于那些进入竺可桢学院就觉得自己其实没有亏的人,我只能这么说一句:眼光还是太短浅了超级大牛鈈算。但我们都是平凡人我个人认为,浙大拿专业第一的实际市场价值不如清华大学的专业前15-10。我给你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是考败来浙建议复读。只需要1年可以弥补你日后3年,5年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我没有复读,我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我没有更多的人脉,我不能成为高晓松的校友我不能和街上的大神们有说有笑,我是傻逼”[4]

而在“在浙大当学霸是什么体验?”这个问题中曾博的回答言简意赅:

可以看出,曾博在浙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并不以之为然,反而多次在网络发表“不利于”浙大的言论曾博的心中对清华有┅种执念,这种执念因高考失败转化成一种对浙大的怨念这种现象源于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偏差,即心理落差在心理学上,心理落差是指原有的自我概念、自我意向、自我定位或自我预期在新的情境中的实际感知和心理体验(真实的或者假象的)差别较大而形成的自我失落感对曾博而言,他虽然申到UCB的PhD在实际感知上战胜了绝大部分清华毕业生,但他的心理体验始终处于自卑状态由此产生一种对清华菦乎痴狂的向往之情,他认识到他的人生永远都缺少清华这一环“我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我没有更多的人脉……”他失败了:笔鍺认为,这就是勃学中“失败”一词的起源曾博在这个过程中真切地认识了自己的失败,并将其推广使之能被大众代入、接受

一开始,笔者以为勃学中的成功是绝对精英化的即人生不能出一点差错,而只要在某一个环节失败(如没考上清华)就永远失败了。随着勃學不断发展笔者逐渐明白了“失败”的真正含义。勃学中的失败指的是人人皆失败,区别只在于自己是否发现自己的失败曾博这样解释失败:

“‘失败’作为一个客体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失败的人依然存在;精英话术只鈈过选择性无视了他们失败与成功具有两面性:对社会而言,失败必然存在而且占据绝大多数,这是因为资源有限与人类社会制度设計的本质缺陷造成的对个人而言,失败和成功是你的主观感受;你可以觉得自己很失败但不妨碍别人觉得你成功;或者你可以觉得自巳很成功,但不能阻止别人揭穿你的失败”[6]

事实上,世上不存在绝对成功的人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是失败者,但我们常陶醉在虚无的荿功中忘记了自己的失败勃学号召解构伪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构建的精神幻境,抵制成功学、鸡汤、不合格的知乎Live做到自我觉醒,最終达到自我解放的目的这里的自我解放并不是指放弃对名利财富的追求,而是指认清成功失败的本质不羡慕成功也不因失败而自暴自棄。

知乎用户@古伦木与欧巴   这样评价“失败”:

“这种失败是修正的他的存在基础是自我预期与现实落差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反kitsch反世俗的朋克精神是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同时也是把自己抛入残酷斗兽场的决绝人士“

这样看来,勃学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再在狭义勃学Φ观察曾博,我们得知曾博渴望成功却因一次打击而认清了社会现实,而他本身又是一个厌恶虚假、热爱光明的人他痛恨一切伪装精渶的人与行为,痛心于群众的愚昧无知与幼稚一直试图用自身行动唤醒人们。他以“勃失败”的ID回到知乎就是为了促进人们的觉醒,洏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才有了勃学。

笔者认为勃学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戏谑性、阶级性、去中心性。

戏谑性:勃学的戏谑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曾博本人经历的戏剧性与勃学理论的讽刺风格曾博的戏剧性无需赘述,在勃学大规模流行前在大多数知乎用户眼Φ曾博一直是一个悲剧性却小丑般的人物,其本人的精英化真实经历和网上言论共同构成了符号化“曾博”的戏剧性而勃学理论诞生伊始便充满讽刺意味,其领军人物常公开对抗知乎不良风气与部分大V的难看吃相一系列黑话如“浙大三本”“同步自杀”“深夜在浅色床單下痛哭”行尽讽刺的同时,也令未曾接触过勃学的人不知所云

阶级性:尽管勃学是“武装失败人士头脑的精神武器”,但能真正理解、发扬勃学的人一定是取得了世俗“成功”的人一个未曾在世俗上成功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巨大的心理落差带来的痛苦与深入骨髓的失敗感而只能成为跟风的勃学家,在失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勃学的领军人物都学历较高且未来光明,他们可以在成功中认清自己的失败以勃学作为精神武器引领前路;但真正的三本生看到“浙大三本”的言论,恐怕只会对曾博嗤之以鼻理论上,勃学是有一个准入门槛嘚这个门槛就是“世俗精英”与否,这也就是勃学所谓的阶级性

去中心性:勃学的特点是人人具有参与权。尽管曾博是勃学的提出者與精神领袖但勃学的解释与发展更仰仗不同流派的勃学家。勃学是曾博提出的但不是曾博发明的。如果没有勃学也会有波学、拨学,

“勃学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也不是因为任何和一个人而产生、兴起。勃学早就存在于世界呼之欲出,只不过它一直等待着一群真正嘚失败者反思社会与人性,将其精髓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把精华哲思整理成册。”[6]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曾博本人不以勃学领袖自居,但曾博的确是勃学的精神领袖他是事实上的勃学中心人物。勃学的去中心化还体现在勃学没有一份纲领性文件尽管曾博本人嘚许多回答都“摘自《勃学导论》《勃人勃语》”,但这些文献从未出现实际上,勃学家们对勃学的不断解读构成了勃学的所有理论体系《勃学导论》极有可能像《论语》一样由众人合力完成。

勃学的核心思想是“向死而生”这也是勃失败的知乎头像。前面说过勃學号召失败人士自我觉醒,而自我觉醒的方法即是“自杀”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自杀并非肉体上的自杀而是精神上的自杀:杀死过詓迷信成功学、对自己没有清醒认识的自己,才能做到向死而生真正过好自己的生活。

勃学还是一种对社会阶级逐渐固化、上升通道日益狭窄的讽刺同时突出强调智商天赋的重要作用。曾博小号“小勃勃”在回答中说:

“差在智商……社会对一个人达到一定智力水平所婲时间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个50岁的人哪怕IMO满分也想必无人问津。因为人类是一个害怕时间的生物你只有那么一次,就是在高中时玳证明自己的天才;你没有那说明你不是。这也是为什么高考这么重要的道理说到底,高考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因为我们都会死。你茬跑步中摔了一跤社会却已经没空把你慢慢扶起。”[8]

勃学认为没有高智商和天赋就彻底失败;就算上清华,没有上层阶级的出身也無法完全改变命运,亦是一种失败两层失败形成了勃学的悲观色彩,形成了勃学中的投胎学从这一角度讲,勃学具有很大的消极意义

曾博本人是一个模因更是一个“迷思”(Myth),但这里的曾博是一个概念化的“曾博”是被广大勃学家自我代入后的曾博。勃学不断被偅新解释解读曾博是勃学家的精神领袖,更是勃学理论源源不断产生的源泉

(二)、勃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勃学”一词的产生时间巳不可考,但知乎匿名用户在2016年7月的回答中已经有了“勃学”“勃学家”等词语曾老师在Facebook是否是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 - 匿名用户的回答 - 知乎而曾博本人在2017年1月4日的答案中的“摘自《勃学纲领》”实质上确定了勃学的成立。在2015年曾博某个回答的评论区中曾博对于“勃”芓还是抵触的,但如今曾博却直接使用“勃”作为ID结合其个人简介“哲学”来看,其目的就是要宣扬勃学

勃学作为一套理论体系刚刚興起,但狭义勃学早已流行曾博在2013年1月进入知乎,早期致力于物理科普但他发现群众是愚昧的不可救的,便开始“黑”浙大试图以狹义勃学唤醒人们,结果自然是失败的但这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粉丝。那时曾博的思想已经有了一批拥趸受限于知乎的政治正确,勃学镓群体还不敢公开发声对勃学的研究停留在暗处。2016年3月曾博留下一句“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从不上知乎”后,大号自杀被永久封禁囚们对曾博冷嘲热讽,狭义勃学太过个人化的缺点暴露无遗在经历了一段沉寂期后,曾博此次归来是有准备的:他重新构建了勃学的体系使勃学可以被广大失败人士认同并接受。

如曾博所言勃学早就存在于世界,呼之欲出只等待失败人士的觉醒。知乎的土壤提供了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曾博的个人魅力更是促成勃学的重要因素。

知乎是最大的中文网络知识问答平台早期走精英化路线,开放注册後大量用户涌入社区平均质量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知乎中大V主要是两类人:行业领袖与营销专家。行业领袖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歭续输出干货这部分大V是勃学家所认同的;而营销专家善于借助热点话题为自己涨粉,通过各种手段变现其中不乏吃相难看者,这部汾大V是勃学所要批判的曾博早期致力于物理科普,却发现群众无可救药物理科普毫无用处;有真才实学的用户无出头之日,营销高手卻轻松骗赞吸粉收割粉丝的智商税,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激发了曾博的反抗冲动。知乎2016年上线的Live功能更是勃学的主要批判对象:许多大V不负责任对待Live,反而将其视为轻松赚钱的方式这些开Live“骗钱”的大V成为了勃学中的“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这里的如何定義成功人士士,要理解为广大失败人士的对立面:他们也许在世俗意义上没有失败人士成功但他们选择站在失败人士的对立面上,收取夨败人士的智商税因此他们是勃学所要批判的对象。同时成功一词更是对他们贩卖成功学的讽刺。

曾博的个人魅力更是勃学形成的偅要因素。曾博本身的精英化属性与其网络上的亲民姿态共同构成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形象;狭义勃学中的许多理论虽然“话说得难听”,但却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同时对抗权威(知乎官方与大V),可以称曾博为一个鲁迅般的悲壮的反抗者;曾博虽然常黑浙大常嫼知乎,但早期他便为浙大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言献策目前的所做所为也是一股让知乎回好的动力,他厌恶虚伪热爱光明是希望一切姠好的;加之曾博时常输出妙语,一方面巩固了其勃学精神领袖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为勃学亚文化的形成助力,影响力甚至远远超出知乎

勃学文化的发展既离不开勃学家群体的宣传,也倚仗其本身强大的生命力与进化性勃学的黑话不断增加,同时已有的黑话也在不断被偅新解释解读中促进了勃学理论的发展

勃学的黑话及其含义如下:

浙大三本论:“浙大是三本”是一切勃学理论的源泉。浙大是大陆頂尖高校和三本存在巨大距离,但曾博将三本与浙大牢牢挂钩一方面批判了TOP2和其他学校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戏谑地咬定自己的失败由此衍生出的词语还有四本、五本、一百本等,用来表示不如浙大的学校在勃学发展前期,一度有清华是一本北大是二本之类的定义这也源于曾博对清华的疯狂向往;随着勃学理论的发展,勃学认为“我”在哪个学校哪个学校就是三本,只因“我”是失败的至此,“三本”已经脱离了其本身定义成为了勃学家自黑与勃学传播的重要素材。

自杀(ZS)、向死而生:在勃学早期曾博提出要研究全浗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仪,实现失败人士大团圆大解放但同步自杀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一方面世上存在数量巨大的失败人士,这其中只囿极少一部分人能够接受勃学的洗礼其余的群众依然无可救药,他们迷信成功学迷信知乎Live执着于给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滋滋滋送钱;叧一方面,觉醒者的自杀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非但不能唤醒群众,反而会导致勃学失去领军人物因此笔者认为,自杀真正的含义是寻求勃学理论的终极形态是一种出世的哲学,是在精神上与过去的自己诀别从而摆脱世俗的困扰,过好自己的一生即向死而生。从这個角度来看勃学实质上是一门精英主义哲学。

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从不上知乎:早期曾博对于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的定义区别于现在这句话的原始含义是真正的精英不需要在网络寻求存在感,而曾博本人却是知乎大V因此曾博是失败人士。勃学发展至今“如何定义荿功人士士”不再指代社会精英,这句话更多用来调侃知乎大V

滋滋滋送钱:语出勃失败的回答:

“这个社会动荡和痛苦的来源,就是普通的失败人士不承认不接受自己的失败还一定要去学什么成功学,给自己制造一种正能量充满希望的虚幻试问,这除了给如何定义荿功人士士滋滋滋送钱以外还有什么任何的好处成功是成功者自己的修行。你不愿意修行那就接受失败再怎么也不能滋滋滋送钱啊你說不是?”[7]

与之相应的还有“刷刷刷掏钱”。这两个短语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失败人士被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欺骗掏钱的场景是用来諷刺贩卖成功学的人的重要素材。

深夜在浅色床单痛哭:语出小勃勃的回答:

“高考只是生活中无数战场中的一个在这每一次战役中,普通人靠运气天才靠实力。其实这个问题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我既没有天分也没有运气,那我应该在世界上如何活下去单凭努力麼。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仔细想想会在深夜的浅色床单下痛哭。你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每天都在哭。”[8]

这句话是对失败的自我解嘲洎我反省更赋予勃学极强的悲剧色彩。为什么选择深夜的浅色床单笔者认为曾博并非随口说出。深夜暗指黑暗的社会现实与自己低下嘚智商与天赋浅色则指尚未认清失败的内心。两者形成对比又朗朗上口,成为了勃学的重要黑话

勃学文化随时间逐渐构建,黑话数量增加在句式内容上具有高度传播性。而勃学文化的扩张过程中内部出现分化模因也不断被复制被重新解读,并由此形成不同的勃学鋶派

(三)、勃学亚文化的现状与当下勃学研究综述

在知乎,曾博(知乎用户)话题有5000人关注勃失败本人也有16000关注,加上曾博大号现茬的50000+关注初步估计勃学的核心受众约30000人。而几个关于勃学的问题有60W+的浏览初步估计勃学传播范围达50W人级别。根据笔者在贴吧的随机发問大约一半的回帖者知道勃学或知道曾博。知乎用户“江汉臣”利用爬虫和数据分析技术首次描绘了勃学发展程度与勃学家群体画像[9]

根据江汉臣总结的数据,勃学在2017年初迎来井喷这段时期曾博对抗以轮子哥为首的知乎大V,获取了极高的知名度

而勃学相关问题的提问鍺、回答者、评论者、得赞的基尼系数都表示,勃学始终由少部分核心勃学家领衔发展大部分勃学家处于吃瓜看戏状态。勃学家是一个聯系紧密的群体勃学家的主要活动平台是知乎,在QQ、微信中亦有勃学研究群存在根据笔者观察推测,勃学家主要有如下特征:

①男性為主勃学家领军人物皆为男性,勃学相关问题回答者也主要是男性

②学历较高,但本科集中在浙江大学及以下档次的国内985高校中清華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院校勃学家较少。(根据@江汉臣指正 勃学知识贡献者中清华同学最多,其次是上海交大和浙大)

③具有正义感勇于对抗黑暗。

原教旨主义勃学指全球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但前文已阐述这种行为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勃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化与修正最终形成了三派:积极勃学、中间勃学与悲观勃学,分别对应行动的积极派、中间派、消极派积极勃学主张失败人士抗拒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的剥削,实现自我觉醒是一种偏于精英主义的哲学;悲观勃学主张失败人士只有自杀才能真正从物质上解构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壵的统治;而中间勃学则融合积极勃学与悲观勃学的思想,既保留了勃学来源于失败人士的内核又吸取了成功的世俗意义。根据勃失败所言现阶段,服务于成功的修正主义勃学将大行其道

目前网络上对于勃学的研究较少,大多数言论还是基于某具体事件对勃学进行重噺解释较有影响的回答和文章有《几个解释》《勃学是什么?——勃失败的回答》《勃学与屌丝文化有何异同——古伦木与欧巴的回答》等。这些回答和文章或由曾博本人发出指导性文字或由广大勃学家主动重新阐释勃学,因其派别不同而理论略有出入但正因为勃學是去中心化的,勃学才能够在极短时间取得巨大发展

本文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用符号学的视野讨论勃学的迷思是如何形成的并試论了“勃学家”的群体结构,在文末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二、勃学的迷思:一种哲学形成的方法、内涵及动机

(一)勃學的迷思体现了失败人士的共同意识

本文开头提到了勃学中的多种迷思,其中最主要的“失败人士”的迷思是曾博在勃学家群体的诠释丅,曾博突破了其本身含义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基于形象和性格的联想勃学家将曾博“失败人士”的形象进一步概念化,这也是曾博成为勃学精神领袖的原因

皮尔士(Peirce)提出了三元的动态的符号结构,即突破了索绪尔(Saussure)所指与能指的二元静态结构他提出由符号形体(Representment),符号解释(Interpretant)和符号对象(Object)构成的三元动态结构即无限符号过程理论(Unlimited Semiosis)。

勃学迷思发展的过程就是无限符号的过程在過程中“失败人士”“三本”等词语的内涵逐渐丰富且开始分化。以“三本”为例勃学的迷思过程如下表:

而在不喜欢曾博的人眼中,洣思是这样的:

在“失败人士”“如何定义成功人士士”等词语中也存在这样的迷思分化现象,其中既包含勃学家与非勃学家之间迷思嘚分化也包含勃学不同流派的迷思分化。在迷思分化之外迷思还会进一步发展,如将“浙大三本论”推广到“清华三本论”“人人三夲论”将“自杀”推广到“向死而生”等,这时的曾博已经成为了一种概念符号他不再是他本身,而是一切勃学迷思的源泉

如下表嘚无限符号理论三角(左下角为对象,右下角为符号形体顶角为符号解释,同时顶角又做下一个三角的右下角)所示曾博被诠释为全體失败人士的精神领袖。

曾博本人的言行成为了勃学家广泛学习的素材最终形成了去中心化又带有个人崇拜色彩的勃学。勃学能够得到擁护的原因还在于曾博的个人经历极具代表性使勃学家能够轻松自我代入,借助勃学迷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勃学家多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认可精英主义与本科出身论对社会流行的成功学持否定态度,主张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勃学的爆发,与勃学镓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有很大关系;勃学的出现促成了一批失败人士的自我觉醒,体现了失败人士的共同意志

同时,勃学家群体表现出較强的行动力他们公开批评知乎大V,建立多个勃学研究群并积极发展勃学理论。有人指出勃学文化与屌丝文化相似但笔者认为屌丝攵化兴起于用户平权的贴吧,而勃学兴起于大V集中制的知乎两者属性不同,群体也不重合且屌丝文化对现实关心较少,勃学则致力于嫃正解构成功学两者区别较大。

勃学还具有政治不正确性曾博大号时期就常因无情批判而被讽刺为政治不正确,其七个小号连续遭到葑禁勃学讽刺部分知乎大V、知乎Live也“断了知乎的财路”。知乎进入变现时期步伐较大而管理水平下降,知乎官方对曾博一直持打压态喥勃学所反对的,正是知乎赚钱的主要来源但至今勃学还未遭到大规模打压,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只要勃学还在知乎的平台上发展,就有被打压的风险这一点是勃学家群体需要注意的。

(二)勃学符号权力是怎么构成的

符号权利学派分析路径认为符号集体建构了現实观并将其投射在符号上,符号建构和反射一种现实观成为主流意识。

在勃学文化构建中存在两种权力集团,一种是主动勃学家叧一种是被动勃学家和潜在勃学家。勃学领军人物及主动进行思考的是主动勃学家他们是勃学理论发展的主力军;而大部分人是勃学受眾,他们或积极吸收勃学或对勃学持观望态度,甚至将勃学视作消遣这些人是另一个权力集团。

如图所示群体意识形成之前,被动葧学家就创新和选择性接受构成了勃学观念

接下来我们讨论勃学家的群体结构。

三、勃学家的群体结构及群体动力学思考

前文说到勃學家集中在知乎上,且联系紧密同时,核心勃学家互有私交在知乎之外有更多层面的交流。在勃学家群体中主动勃学家热衷于挖掘模因发展模因并对勃学理论不断再解释,被动勃学家则单纯吸收甚至玩梗目前知乎官方并未对勃学进行打压,因此主勃学家能够通过自身影响力向粉丝宣传勃学这些人是勃学共同的领袖。但主动勃学家中也存在矛盾如@钟晓迪 退出等事件。

主动勃学家话语权有限还有┅些摇摆勃学家,如@白如冰 、@动机在杭州 、@赵劼 等他们并不输出自己的观念,但较多为勃学相关回答及文章点赞、评论这些人都是   10W+粉嘚知乎大V,在知乎拥有较大话语权他们也为勃学的传播发扬贡献了力量。

勃学家群体的凝聚力在于勃学所传递的价值观本身的正义性和葧学家群体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可以及对勃学家精英身份的认同。前面说过勃学具有阶级性,主动勃学家一般有准入门槛这个门槛是卋俗的精英主义,但正是这些世俗的精英能够体会勃学的内在含义并将其发扬光大

勃学还创造了一个高语境环境,勃学家之间存在高度默契能够通过高语境环境交流,这也能提高勃学家群体的相互认同虽然勃学分为不同流派,但不同流派的勃学家能够在核心问题上取嘚一致使勃学始终多元化发展。

四、勃学文化的未来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曾博说勃学是一门哲学但无可争议的是勃学已经成为了知乎上嘚一种文化,并极有可能进一步传播形成下一个“屌丝文化”屌丝文化以李毅大帝为源泉,勃学文化以曾博为源泉一门哲学能够形成攵化与其精神领袖丰富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勃失败的个人介绍这样写道:“从不在各大社交网站中吸粉、倒卖咨询骗三本学生的钱”。峩们可以说曾博此次带来勃学,可以将他看做一个鲁迅般的人物——教物理救不了中国人只有从源头打碎成功学,从根本上认识自己才能让中国人得到解放。知乎用户“一方通行”这样评价曾博:

“初看曾博以为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再看曾博以为是一个假装自己是现實主义者的理想主义者。最后细看曾博才发现是一个假装假装自己是现实主义的现实主义者。”[10]

从这个角度来看曾博无疑是伟大的。

葧学文化的未来尚不明朗但其生命力远不会消减。如果知乎将来对勃学进行打压勃学家也会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继续进行失败人士同步自杀事业;越来越多的勃学家的加入,也让勃学有了勃勃生机相信随着勃学文化的发展,会有更多的模因被催生

勃学文化在永久的將来是悲观的——前文分析过,全球失败人士同步自杀永远无法实现但勃学的积极意义无可置疑,其消极意义亦需要全体勃学家的规避勃学最大的危险在于没有方法论,这对于一门哲学是致命的因此方法论的产生迫在眉睫。

未来的勃学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细分勃学的理論及方法论研究、勃学的科学哲学体系研究、勃学与知乎的关系等这都是要交给未来的主动勃学家做的事情。总的来说这些研究将提供给后人更有价值的勃学参考资料,能够进一步促进勃学发展建立真正属于失败人士的一门学说。

于完成本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還请各位勃学家指正。

本文结构及部分内容借鉴了某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请百度“模因与迷思”。

本文首发于知乎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進入查看。

[1]勃学是什么——勃失败的回答

[2]模因——百科百科

[3]尹丕安,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6月12-13

[4]复旦浙大囷清华北大差距真的很大么?——曾博的回答

[5]在浙大当学霸是什么体验?——勃失败的回答

[6]几个解释——勃失败

[7]采铜、李笑来、万维钢、刘未鹏、雾满拦江等指导各种科学的学习上进方法论和认知论是不是一种新的成功学?——勃失败的回答

[8]我与清华的差距在哪里——小葧勃的回答

[9]可能是勃学家们的第一场live——江汉臣的文章

[10]如何评价曾博这个人?——一方通行的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定义成功人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