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军日军残忍还是日军残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德國和日本一个是想把咱们变成肥皂,一个是把咱们变成奴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成欢驿一役清军日军血战三个哆小时,最终阵地尽失官兵折损百人。作为中日甲午首场陆战清军日军战败原因何在?

1、清军日军之败首要原因系清政府战略误判導致。

清军日军与日军几乎同时开始进入朝鲜日军进入朝鲜的8000余人“皆屯王京,据要害”而清军日军直到成欢驿之战打响前,全军都“逍遥牙山”使原本“心怀战功褒赏之愿”的清军日军官兵士气低落。据成欢驿之战后打扫战场的日军记录清军日军营帐内散落着赌博工具、诗书等,日军认为清军日军因据朝多日“颇感无聊”以致“耽于赌博”。

清军日军这一消极对阵的态度与清政府和李鸿章对日搖摆不定的态度分不开史料记载,就在400多日本海军护送日本公使大鸟圭介强行进入汉城后不久聂士成曾建议“令带洋枪队四百人入汉城保护公署”,但袁世凯以“倭议未成”拒绝假设清政府听取聂士成建议清军日军进入汉城,很有可能取得战略主动权随后改变整个戰局走势。因为当时日本军队上层也主张“不可使用武力”然而战略机遇稍纵即逝,等日军的混成旅团进入汉城后抢占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很快扭转了两军态势对比

另外,在开战之前在朝日军人数已3倍于清军日军。驻朝清军日军将士聂士成和叶志超以及中国驻日欽使汪凤藻都请求李鸿章发兵支援。但一心和谈的李鸿章害怕一旦增派援兵则“倭亦必添调”,他自以为拥有2465人的牙山驻军“足可自固”直到日本军队闯入朝鲜王宫控制朝鲜王室,中日之战箭在弦上时才匆忙调拨2200人的支援部队,但已经无法改变局势发展此外,驻朝清军日军在请求援兵不得进退维谷之时,曾提出“撤队内归”的建议但却得到朝廷“暂静守勿动”的指令。

战不能战走不能走,清軍日军自从登陆朝鲜就战守失据最后焉能不败?

2、清军日军之败其次败在战术指挥上。

其一预先留好退路,动摇军心由于情报错誤,清军日军守将聂士成一直误认为进攻牙山的日军有三万多人因此聂士成在制定攻守策略时,首先想到的是保护撤退路线他选派500多官兵,守护重要的交通要枢公州并保护辎重表示如果在成欢驿无法打败日军,便可由公州“绕道而出”进入朝鲜内陆但对于当时士气低落的清军日军而言,最需要的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而不是退路。可惜聂士成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不是最后清军日军陷入围攻,才迸发出驚人的战斗力参加成欢驿作战的2800多人很可能全军覆没。

其二军力部署分散,部署不当削弱战力。其实当时进犯牙山的日军共有4000人,在兵力上与清军日军相差不多且清军日军占据地利优势,因此战胜日军并非不可能结果,聂士成先是派出500人守公州然后又派500人守衛牙山的通道,成欢驿的守军仅剩下2800人只有日军兵力的2/3。随后聂士成又将2800士兵分成六路,分别驻守在各个堡垒中每部兵力最多不过500囚。这样一来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当日军进攻时,对任何一路清军日军都形成兵力和火力上的双重优势清军日军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此外清军日军忽视侧翼这一致命的战术失误被日军指挥官大岛义昌看得非常清楚。清军日军将主力几乎全部部署在成欢驿驿道两边扼守日军南下的主要通道,炮兵驻扎在西南山顶应对从大路进犯的日军。然而聂士成没想到的是,从正面进攻的武田秀山只是佯攻部隊真正的主力是迂回到清军日军右翼的由大岛义昌率领的9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大队。所以日军很快夺下清军日军甚至包括大本营在內的两座营垒,致使清军日军的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军日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