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什么不投降建国

文章来源:凤凰网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相关阅读:台词控|建国大业:痛心疾首的蒋介石
[摘要]“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了。”他该如何抉择?蒋介石:反,要亡党,不反,亡国。韩三平/黄建新,2009台词控第83期,这句台词来自《建国大业》。本片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以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为主线,对新中国的成立展开了全景式的叙述。国民党、国民政府的一步步溃败,而这一句台词更是引人深思。大厦将倾,蒋经国在上海整顿经济,不想撞上了强硬的孔家。他向父亲寻求支持,不想蒋介石另有打算,他说,“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了。这不是一个孔家的问题,反贪腐是件大事,要讲求时机、讲求分寸。难呐。”在《建国大业》中,蒋介石说这话时非常沉痛。如果强力反腐,他就失去了自己的权力基础,这比“亡国”更可怕。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duanwuzho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娱乐最深度
最新娱乐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蒋介石与“拜把子”们的恩怨 09:22:24  来源:人民网  (责编:黄凌、张祎)
  陈其美
  陈其美:惟蒋介石敢为其收尸
  结义兄弟拉蒋介石上位
  1913年二次革命时,陈其美被推举为上海讨袁总司令,与袁世凯公开决裂。“袁世凯曾派人找我祖父,送给他一大笔钱,让我祖父不要反对他,去国外舒舒服服地做寓公(凡流亡寄居他乡或别国的官僚、士绅等都称“寓公”)。我祖父不肯收,他就派人带口信说,那些钱早晚要用在你身上,意思是会派人暗杀他。”
  当时宋教仁已经被袁世凯暗杀了,孙中山很担心陈其美的安危。“我祖父知道自己很可能会死,就把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说您如何寄希望于我,请如何寄希望于蒋介石。”为了提高蒋介石的地位,陈其美与比他小9岁的蒋介石结拜为兄弟。
  惟蒋介石敢为其收尸
  1915年初,陈其美在上海和江浙一带,先后策划了一系列反袁军事行动。日,陈其美在上海日本友人山田纯三郎的寓所被袁世凯派的枪手所杀。“他的朋友不敢收尸,是蒋介石将祖父的遗体带走安葬的。”
  戴季陶
  戴季陶:既是兄弟也是文胆
  炒股发财合伙人
  1920年前后,戴季陶、张静江、蒋介石等人因为经济非常拮据,同时也想为革命筹集一些资金,在上海搞了个证券物品交易所。交易所开业初期,经营比较得手,股票行情不断上涨,戴、张、蒋等人骤然获得巨额收入。这时,戴、蒋换贴结为异性兄弟。蒋比戴年长3岁为兄,戴为弟。
  不愿残喘台湾服药自杀
  1949 年1 月21 日,蒋介石被迫下野,辞去总统职务。蒋介石下野后不久,就布置党政军要员撤往台湾。当有关人员通知戴季陶去台时,他一口拒绝:“不去了,但愿回四川老家以竟终年,伴父母于九泉,尽人子之责。”1949 年2 月10 日,他对秘书说:“国军难以据守西南,四川必为共产党所得。他们不会放过我,我也不甘当他们的阶下囚。”身病加心病的戴季陶,既不愿随蒋介石残喘台湾,又怕成为共产党的俘虏。1949 年2 月11 日,他终于吞服安眠药自杀。
  张静江
  张静江:影响蒋介石两次婚姻的人  
  万贯资产的强力外援
  蒋介石原是上海都督陈其美手下的得力干将,但是1916年陈其美遭袁世凯暗杀后,走投无路的蒋介石便开始结交张静江,并与许崇智、张静江、戴季陶结拜为兄弟。这一结拜之举对蒋介石以后的政治生涯影响甚巨,特别是家有万贯资产的张静江,更是对其竭尽全力帮助。张静江不但在生活上助蒋,而且还资助其去日本振武学堂学习军事,以待将来更大的发展。张静江利用一切机会把蒋介石推荐给孙中山予以重用。1921年,蒋介石在给张静江的一封信中,非常谦虚地请求张静江为其处世行事作指导:“关于弟以后之处世行事,请兄随时指教,以冀有成。”他称张为其良师:“季陶为我益友,而公则为我良师也。吾公患病,行动不便,又不能常亲聆教,此弟所以孤陋寡益甚,终生无长进也。”的确如此,无论对于蒋介石早期的生活,或者以后的政治仕途,张静江均竭尽全力加以帮助,由此蒋介石对张静江十分敬重。
  逐步登上国民党权力顶峰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张静江更是全力以赴支持蒋介石。1925年6月,蒋介石在广州遭到国民党内其他派系的攻击时,急忙电促张静江赴穗助己。据当时蒋介石所言:“单枪匹马前狼后虎,孤孽颠危,此吾今日之处境也。”在张静江的帮助下,蒋介石逐步巩固了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张静江由于在党内的重要影响,当选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为使蒋介石将来能够牢牢地控制住军权,张静江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提名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领导北伐事宜。翌年5月,蒋介石为在北伐期间使国民党的大权不至于旁落他人之手,便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极力推举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两个月后,张静江为树立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威望,力辞此职,提名由蒋担任,但在北伐期间仍由张静江代理该职。两人你来我往,通过张静江的步步扶持,蒋介石便逐渐登上了国民党的权力顶峰。蒋介石对张静江的帮助十分感激,曾言自遇张静江之后,犹如枯木逢春,对自己的栽培之情,犹如草木仰之泰山一般。由此可以看出,蒋介石在政治上的崛起很大程度得益于张静江的大力支持,蒋介石对张静江革命“导师”的称谓看来并不为过。
  另外张静江不但对蒋介石的政治前途多方提携,对其婚姻大事也颇为关心。最为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和陈洁如之间的婚姻,张静江可谓关怀备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婚姻之“合”乃张静江所为,“离”亦是张静江所劝。当然张静江为其婚姻的劝说“合”“离”的苦心也是为了其盟弟蒋介石在政治上的迅速崛起。
  在吃斋念佛中打发后半生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蒋介石和张静江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危机,主要是由于双方对建国之后在国家如何发展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张静江认为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按照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把被革命破坏的生产重新建设起来,使国家变得富强,以成为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摆脱鸦片战争以来的弱国被欺的局面。而蒋介石则想一心一意“剿共”,进而武力“统一全国”,确立自己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张静江的后半生,一直在吃斋念佛中打发时日,于日病逝于纽约。台湾方面闻讯后,国民党中央党部在台北特设灵堂公祭,蒋介石于灵堂之上亲书“痛失导师”的挽词,并臂佩黑纱亲自主祭。
  张群:蒋介石唯一的终身幕僚  
  唯一敢和蒋介石在饭桌上讲笑话的人
  张群为蒋介石经营台湾卖命,蒋介石自然对他也是恩宠有加。他是唯一一个敢和不苟言笑的蒋介石在饭桌上讲笑话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张群利用自己和蒋介石、张学良的个人关系,为张学良恢复自由而积极奔走。
  致力外交 卖命台湾
  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开始反思在大陆失败的教训,由此对国民党中的不少重要人物如陈果夫、陈立夫的成见更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以至于不批阅国民党中央党部呈报的文件,不出席国民党中央党部召开的会议,对一些重要人物不信任了。与此相反,张群等人仍然得到了蒋氏的信任和重用。
  许崇智
  许崇智:被蒋介石“杯酒释兵权”  
  蒋介石的好“二哥”
  这时,蒋介石受孙中山派遣来到山东,参加东北军事务。不久,经许崇智推荐,蒋介石被任命为东北军参谋长。不过,此时袁世凯病逝,讨袁已失去意义,蒋介石与许崇智只好离开山东,先后回到上海。
  许崇智回到上海后不久,就与蒋介石、张静江焚香换贴,拜为金兰兄弟。在他们三人中,张静江的年岁最大,许居二,蒋居三。所以,蒋介石口口声声称许为“二哥”,一时十分亲热。
  被蒋介石与汪精卫合谋“逼宫”
  蒋介石为了夺取许崇智的权力,与汪精卫合谋,进一步逼宫。当夜,蒋介石突然打电话对许崇智说:“现在广东空气,对总司令(指许)非常不利,不如请你短时期离开一下。等到我们把事情弄妥当了,以后一定再请你回来主持军事。”随后,他派人给许送去了一封长信,信中先是历数许崇智的过错:军纪散漫、侵吞军饷、用人不当等等;然后是威逼许崇智,让他暂时离开广东;最后是许诺3个月后让他复职。许崇智看完信后,见大势已去,又幻想3个月后真能复职,于当天深夜拿着蒋介石派人送来的2万元费用,乘轮船离开广州去上海。路上还有蒋介石派的一支队伍护送。自此,许崇智在国民党中的军事首脑地位被蒋介石取代。
  许崇智被蒋介石驱逐到上海后,就住在英租界一套豪华的洋房里,过起了寓公生活。不久,蒋介石又派人送去了20万元作安家费。以后,每月发给许崇智1万元作生活费。
  冯玉祥
  冯玉祥:与蒋介石二十年分分合合  
  “焕章兄”与“中正弟”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于日被迫下野,南京群龙无首,冯玉祥为张宗昌奉鲁联军进犯所苦。于是,他于日、9月25日、12月1日再三呼吁迎蒋复职,并约阎锡山一起于12月11日拥蒋出山,还派出部下张之江等东渡日本迎蒋回国,电文说“介公一身紧系党国安危,无论如何艰辛,无论如何谤毁,必须努力完成革命工作。”
  日,蒋介石通电冯玉祥、阎锡山等继续行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权。同时,冯玉祥大败张宗昌,蒋介石再次专程从南京到河南与冯相会。在郑州,两人交换兰谱,作了盟兄弟。蒋送冯的帖子上写着“安危共仗,甘苦同尝,海枯石烂,生死不渝”;冯回赠“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
  从此,蒋给冯来电必称 “冯总司令焕章兄”,冯去电必称“蒋总司令介石我弟”,煞是亲密。
  抢地盘 兵戎相见
  打败桂系后,蒋介石拉拢冯已没有必要,于是命令部下抢在冯部到达48小时之前占领了武汉三镇、并通电山东省主席孙良诚,不得在日军撤出后接收济南,随后在山东聚集重兵,活生生从冯玉祥手里抢了地盘。
  原来,困于西北的冯玉祥一直渴望拥有港口和铁路,部下孙良诚虽然担任山东省主席,因为青岛和胶州铁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始终未能完全如愿。蒋桂开战时,为稳住冯玉祥,蒋介石派邵力子赴豫会谈,除许诺200万,还答应让他完全控制山东全境。
  山东事件,让“结拜兄弟”公开决裂。于是有了5月19日冯部将领刘郁芬、孙良诚等28人联名通电“护党救国”,要求蒋下野,并拥冯为“护党救国西北路总司令”。另一方面,南京方面宣布开除冯的党籍和一切官职,下令缉拿军办。
  正当这个关口,不愿听命西撤、放弃地盘的冯玉祥部下韩复榘突然离冯而去。他说服石友三和马鸿逵等几位高级将领一起投靠了蒋介石。三人带走十余万精兵,约占冯玉祥部的三分之一。不久,杨虎城也脱离而去。于是就有了冯玉祥日下野的通电。
  白崇禧
  白崇禧:夹在蒋介石和李宗仁之间百般纠葛
  白先勇说:“后来,父亲与蒋介石分分合合,起起落落,在抗日、内战中心情矛盾,夹在盟友李宗仁与蒋介石之间百般纠葛,这些事3天3夜也讲不完。”1949年白崇禧赴台湾,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无法摆脱蒋介石、李宗仁之间的争斗。
  李宗仁是桂林西乡人,与白崇禧既是同学,又是同乡,两人惺惺相惜,亲密无间。李宗仁有勇,白崇禧有谋,在两人的主持下,桂系一派崛起,颇为蒋介石所忌。据李、白二人的老部下程思远讲述,曾有人对他说过这样一个灯谜:“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又是一人。”谜底便是“李白”(指李宗仁、白崇禧)。
  抗日战争中,李、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合作指挥的台儿庄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可刚一胜利,担心桂系过于强大的蒋介石就想着如何整军、裁兵。再加上受美国调停的影响,直到1947年11月,蒋介石才让白崇禧在九江设立指挥所,动员中原五省兵力,那是国共内战后,第一次赋予他指挥权。
  1948年3月,李宗仁不顾蒋介石的意愿,与蒋已经指定好的孙科竞争副总统并得选。“文武百官要照相,大家问蒋介石,是统一穿军装还是中式礼服。蒋说穿军装,李宗仁当天就穿着军装来了。等看到蒋介石,傻眼了,蒋穿的是中式礼服。穿着军装的副总统李宗仁站在他旁边,倒像是蒋的一个副官了。”白崇禧指着当时的照片说。
  这件事使得蒋、李之间的误会增大。当时流传着美国人打算“以李代蒋”的说法,蒋介石对李宗仁愈发忌惮。白崇禧也因此受到牵连——李宗仁一当上副总统,白崇禧便被蒋介石打发到地方,变成了“华中剿总司令”。
  1948年12月,国民党军队在徐蚌会战中一败涂地,精锐尽失。日,蒋介石宣布隐退,由李宗仁当代总统。白先勇说:“李宗仁上来后,发现黄金都被蒋介石运走了,蒋介石手底下的一班天子门生也不听他的,自己完全做不了事。美国当时通过了一笔援助,让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白吉尔将军同父亲联系,结果也被蒋介石破坏掉了。”11月初,白崇禧劝李宗仁与蒋介石妥协。李愿意蒋复职,但以放自己出国治病为条件,蒋不答应,调解失败。
  其后的结果便是,日,李宗仁自行飞美。到台湾后的白崇禧仍欲调停蒋、李关系,但两边积怨已深,李宗仁不管不顾地在美国发表“蒋介石复职违宪”言论,深深刺激了蒋介石。他连前往台湾会晤白崇禧的李宗仁机要秘书黄雪邨(同“村”)都扣下,再也不放其出台。白崇禧更是直至离世,也未能离开台湾。
  (左起)张学良、宋霭龄、于凤至、宋美龄、蒋介石
  张学良:如何和蒋介石拜了把子  
  宋庆龄为啥专程造访张氏帅府?因为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与孙中山先生、宋氏家族交往颇深。1922年,张作霖曾资助过孙中山先生;1925年,张学良在上海结识了宋美龄。张学良曾说,宋美龄是他的“保护神”、“恩同再造”、“知己”。1930年9月,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中央四中全会期间,受到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的特别接待。于凤至刚一走下专列,宋美龄便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拥抱于凤至。当晚,宋美龄在官邸设宴,为张学良、于凤至接风洗尘。接下来的几天里,宋美龄与于凤至形影不离。
  宋美龄的母亲见女儿与于凤至如此亲昵,便决意认于凤至为干女儿。从此,宋美龄与于凤至结拜为干姊妹,宋美龄称于凤至为“凤姐姐”。第二天,蒋介石也与张学良结为异姓兄弟。当前位置: &
揭秘:新中国成立这一天,蒋介石在做什么
15:57:36 &孟洪 & &
日这天,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之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举国欢庆,华夏沸腾。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铭记的重要时刻,尤其是对一个人,似乎更加难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的“老对手”——蒋介石。此时此刻,他在哪里,在做什么?这位曾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物,是如何度过这刻骨铭心的一天的?最后关头 放弃空袭计划日。清晨。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陈济棠公馆——蒋介石在广州的居所。蒋介石的官邸死一般地寂静。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寂静,也打断了正在思考的蒋介石。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已经打过几次电话了,但蒋介石一直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每一次,周至柔得到的回答都是“再等等”。“校长,再不起飞,我们就不能按时到达了。”周至柔焦急地向蒋介石说出了最后的底线。蒋介石猛地站起身,对着话筒说:“任务取消。”周至柔大惑不解,连忙问:“校长,请再考虑考虑,我们准备得很充分,保证完成任务。”“任务取消。”蒋介石又一次更加坚定地重复一句,然后放下了电话筒,他慢慢地坐回沙发,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不过,在今天看来,蒋介石倒是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他取消了用空袭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计划。这个计划蒋介石与周至柔密谋了很久,也精心准备了很长时间。蒋介石为什么在最后关头取消这一计划呢?因为他最终明白:即使他把天安门地区炸个稀巴烂,破坏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他得到的只能是中国人民的更加愤恨和美国人对他黔驴技穷的蔑视。而且,天安门广场与故宫相连,如果把故宫炸了,把北京的古建筑毁坏了,自己就成了烧阿房宫的项羽和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了,这样会招致全中华民族的指责和唾弃,成为千古罪人。所以,蒋介石最终放弃了破坏计划。正是出于对蒋介石孤注一掷冒险一搏的警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机全部带弹受阅,这在中外阅兵史上是极罕见的。一个重要的越洋电话一个时期以来,尽管美国政府对日薄西山的蒋介石政权的鄙弃和公开的侮辱言论使蒋介石大失所望,但在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天,蒋介石还是寄希望于美国政府对他继续支持和对新中国政府遏制的。此刻的蒋介石正在急切地等待着一个消息。通过总机,他好不容易接通了美国的电话,话筒里传来夫人宋美龄熟悉的声音,蒋介石心中一阵兴奋。当宋美龄讲到美国政府决定继续承认蒋介石政权,而不承认北京政权时,蒋介石愁云密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连声说:“好!好!好!”实际上,蒋介石深知美国方面的这种支持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可到了此时这等狼狈境地的他权且将这一消息作为一种掩耳盗铃式的安慰剂。为了争取美国更多的援助,日,蒋介石派夫人宋美龄前往美国游说。作为蒋介石全权代表的“蒋夫人”到达美国后,国务卿马歇尔只“愿意”以“私人朋友”的身份会见“第一夫人”,而不是以政府的名义,使蒋介石感到十分失望。美国礼宾司对宋美龄的到来没有表示出特别的热情,迎接她的尽是一些美国的二流官员。深感失落的宋美龄在发回国内的第一封电报上说:“没有人对我们感兴趣。”在苦等了9天后,宋美龄终于等到了杜鲁门总统的接见。会谈不过半小时,杜鲁门总统虽然表现得彬彬有礼,但却透露出几分冷淡。他强调了中美友谊的意义,并表示歉意地说:“美国不能向中国提供比计划中的4亿美元更多的援助。”此次,宋美龄访美目的有三:其一,是让美国方面明确表态继续支持国民党政府;其二,是得到一大批物质援助;其三,是请一位高级军事家赴华考察中国局势,人选是麦克阿瑟将军。那么,这三项明确的目标如愿以偿了吗?答案是:争取到的一点援助经费,早已被蒋夫人一年的游说花费一空,只是经过中央银行转手后又重新流回美国。请麦克阿瑟将军赴华考察的意见被否决。所幸宋美龄没有无功而返,她最终说动了美国政府表示继续支持国民党政府,实现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目的。因此,蒋介石还是比较欣慰,尽管这个结果没有任何实质的帮助。新中国成立不久,苏联政府就宣布正式承认中国共产党政权,这无异于给蒋介石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蒋介石忧虑地说:“俄帝之承认共党伪政权,实乃既定之事,且为必有之事;而其所以如此急速,盖以我在联大控俄案通过,彼乃不能不出此一着,以作为报复之行动耳。今后俄帝必与共党订立军事同盟,助共党建立空军与海军,则我为势更劣,处境更艰,此为最大之顾虑。”院中踱步 难掩无限失落日。上午。心情烦乱的蒋介石来到院中,下野已经8个多月的他在园子里来来回回踱着方步,低头不语,阴沉沉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虽然刚才收音机里传出的共产党新闻,将他称为“蒋贼介石”,使他非常生气,但让他更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惟一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对付共产党,而是要尽快复职就任总统,依靠广州或台湾,东山再起。可是,此时代总统李宗仁就是不交权,蒋介石十分恼火。1949年9月中旬的一天,中国共产党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解放战争的压倒性胜利,国民党面临全国军事大溃败,广东全境失守已经成为定局。自代行总统以来,由于蒋介石暗中指挥控制军队,使得李宗仁在长江、西南防务上的部署屡遭失败。李宗仁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今天我是以国家元首的地位来和您谈话。”李宗仁一开口就掷地有声,蒋介石顿感来者不善。李宗仁接着说:“因为国事已至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得不畅所欲言……您主政二十年,贪赃枉法之风甚于北洋政府时代。舆论曾讥评我们为:‘军事北伐,政治南伐’。其实,这种评语尚是恕辞,因为北洋官僚政客对舆论抨击尚有所畏忌,而我国民政府则以革命旗帜为护符,凡讥评时政的,即诬为‘反动分子’,以致人人钳口,不敢因片言惹祸。您对此情形竟亦熟视无睹,明知故纵!”稍作停顿,李宗仁继续不温不火地说:“记得在南京时,魏德迈特使曾在国府饯行席上痛诋中国官员贪污无能。他以一个外国官员公开侮辱我政府,实在不成体统,当时与会众人中,竟有当场掉泪的,不知您亦有所闻否?究作何感想?”李宗仁历数蒋介石在他代行总统后进行幕后掣肘的情形,说:“您此番已是第三次引退,您当时曾对张治中、居正、阎锡山、吴忠信等人一再声明,五年之内绝不过问政治。此话无非暗示我可放手去做,改弦更张,不受牵制。但事实上,您的所作所为完全相反,不仅在溪口架设七座无线电台,擅自指挥军队,而且密令京沪卫戍司令汤恩伯亲至杭州逮捕浙江省主席陈仪,并擅自派人接替。后到台湾,又命汤恩伯到福建挟持福建省主席朱绍良离闽,并擅自让汤代理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绥靖主任。凡此皆属自毁诺言、目无政府的荒唐行为!”蒋介石默坐着听李宗仁历数其过失时,面色极为尴尬。李宗仁见蒋介石低头静听如此严厉的诘责尚能容忍,没有咆哮和反唇置辩,遂不再多说,起身告辞。蒋介石一直把李宗仁送到楼下,看着李宗仁登车离去。反身上楼的蒋介石气得面色铁青,忍无可忍,咆哮道:“娘希匹,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李宗仁是个什么东西,也来教训我,我叫你立刻滚蛋。”后来,蒋介石指派亲信多次暗示李宗仁交权给他,公开拥护其复职,均遭到李宗仁的拒绝。次年李宗仁以“胃疾剧重”为由,赴美就医。3月1日蒋介石宣布继续担任“中华民国总统”职务。尽失人心 最后希望破灭日。下午。蒋介石一直守在收音机旁收听着中共的新闻,每听到他的许多老部下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典的消息时,蒋介石就愤然站起,破口大骂:“娘希匹,一群混蛋,老蒋待你们不薄,一群卖身求荣的王八蛋!”除此之外,蒋介石没有说过其它的话。据美国人易劳逸著《毁灭的种子》一书,蒋介石的失败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许多部队倒戈投向共产党。书中说:“自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部队投向共产党的第一次重大倒戈,发生于日,高树勋将军与他的整个部队一起投向了河北的共产党。此后,倒戈部队的数目迅速增长。共产党宣称在1946年7月至1949年1月间抓获了370万俘虏,这些俘虏中的许多人实际上是倒戈过去的。”事实上,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已成为大势所趋。日,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军舰“重庆”号巡洋舰在吴淞口宣布起义,给国民党长江防线以沉重的打击;4月27日,在南京即将解放前夕,在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的率领下,25艘舰艇1200多名官兵起义;8月4日,程潜、陈明仁这对黄埔师生在长沙宣布起义。被蒋介石称为“创造了人世间的奇迹,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将军在9月19日政协大会发言道:“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我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当时,蒋介石听到陈明仁的公开讲话,头一下子大了起来,不得不服降压药。而就在同一天,国民党驻绥远中将军长董其武,不顾蒋介石电报劝告,拒绝蒋介石派来的前军令部长徐永昌和空军副司令王叔铭的劝说,毅然在起义通电上第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起义通电迅速传向北平,传向全国;9月25日,国民党驻新疆的近10万部队由陶峙岳领衔宣布起义。第二天,包尔汉代表省政府通电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北京举行宴会,专门宴请了程潜、张治中、傅作义等26名国民党起义将领。席间,毛泽东几次举杯庆祝到会的原国民党军将领响应人民和平运动的功绩。毛泽东说:“由于国民党军中一部分爱国军人举行起义,不但加速了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的瓦解,而且使我们有了迅速增强的空军和海军。”夜深了。然而此刻的蒋介石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烦躁地反复调换着收音机频率,尽管收音机里杂音很大,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听着。这时,收音机里报道了一则北京破获一起国民党特务破坏活动的消息:“阴谋在人民政协开会期间进行捣乱活动的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分子木剑青,于20日为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逮捕。该犯为国民党特务,化名王建坤,于9月2日来京……经北京市公安局连日侦审,特务匪犯木剑青已初步供出该案为国民党中统局有计划之捣乱活动……”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再次落空,一股无名火直蹿上脑门,他不由得大发雷霆:“一群废物!”骂得身边的人半天没敢吱声。夜色越来越深,越来越深。对蒋介石来说,日这一天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漫长、最难过、最刻骨铭心的一天吧。(摘自《党史纵横》)
(责任编辑:张海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扫描到手机哪位原国民党高官建国后从不丑化蒋介石获胡耀邦称赞|国民党|高官_凤凰历史
哪位原国民党高官建国后从不丑化蒋介石获胡耀邦称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中,我听到父亲几次提到张治中,父亲讲张治中解放后从不骂蒋介石,说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核心提示:在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中,我听到父亲几次提到张治中,父亲讲张治中解放后从不骂蒋介石,说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张治中 资料图 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4年11期,作者:胡德平,原题为:《胡耀邦称赞张治中有独立人格》 &文革&中,父亲胡耀邦遭受迫害,被要求写无数检查,写检查当然要给自己上纲上线,要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还要痛揭自己的上级领导,甚至编造材料。在这种痛苦的思想斗争中,我听到父亲几次提到张治中,父亲讲张治中解放后从不骂蒋介石,说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所谓的独立人格,就是做人的基本条件&&阳光、坦荡、表里如一。作为政治人物、公众人物,就要不隐瞒自己的立场、观点,没有私敌,爱惜自己的历史,顺利时不会目空一切,遭打击时也不会丑化自己,同时也不会妖魔化对手。张治中不骂蒋介石,绝非对蒋不提意见、不进谏。蒋介石从总统位子上下野后,张治中认为还不彻底,还进而要求他出国,但这也不是封建王朝的逼宫,而是为了蒋好。他作为蒋的部属,在和蒋割袍断义、加入革命阵营,即在立场上彻底转变后,也不在人格上去丑化蒋。 有鉴于此,父亲主张要写张治中的戏,称他是位政治家。我认为,张治中的独立人格,对父亲在&文革&中尽管承认自己的若干错误但又不丑化自己的历史是大有影响的。 (维之摘自《纵横》2014年第4期,胡德平文)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729339
播放数:1503968
播放数:109020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为什么不独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