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1927年北洋北洋时期和民国时期期的保卫团服装是什么样的?

  政府建立全国性的保卫团制喥也是对历来的保甲制度加以整合。中国的保甲制度从秦朝开始宋代较为完备,其本意是为了寓兵于农后来它的性质和目的逐渐演變,与赋役、警卫、户政紧密联系起来

  由于社会散乱、人心迷茫所以重振社会纲常、重建社会组织,成为新生民国政府的大事地方保卫团即是当时发起的一种社会组织。地方保卫团是由地方官署领导和监督的、以原有乡团保甲为基础的基层治保组织带有相当程度嘚武装性,大都配备有枪支弹药

  1914年5月20日,袁世凯政府公布了《地方保卫团条例》紧接着又颁布了《关于整顿团防案》的命令。“當此盗匪充斥之际必人人各尽其捍卫桑梓之责,始足以促公众之安宁”命令要求各地方长官“慎选”所谓“正人”,以“共担义务”对地方保卫团要尊敬和放权,“优于礼貌以崇其体”“宽假事权,以尽其能”各地方保卫团及其人员,如果办事得力“勤能卓著”,则当“量请褒扬”

  条例设计的保卫团体系,差不多就是一个全民性的治保制度条例规定,各地凡是还没有设立警察的必须設立保卫团。已经设立警察的保卫团则是警察的辅助,“得协同警察助理之”

  地方保卫团可以说是所有社会组织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县一级以县知事为总监督并由县知事遴选地方绅商协同办理。未成年人、家无成丁者、老弱病残除外每户出一人编入保卫團。保卫团按照团户数编列:十户为一牌置牌长一人;十牌为一甲,置甲长一人;五甲为一保置保董一人。每团设团总一人由县知倳兼任的总监督遴选委任。团丁由保董督率教练全团教练由团总确定时间,各团合练由总监督确定时间农忙时节停止教练。

  保卫團的基本职责很简单当然也很重要,就是两条――“编查户口”和“围捕匪徒”根据基本职责和《条例》安排,各省份差不多都制定叻实施细则还设置了省一级的地方保卫团督办机构。叫保卫团总局、叫全省保卫团督办处各地还具体规定了参加保卫团的资格,特别昰担任一定职务的资质如贵州规定,担任团总的资格是:年满30岁必须在该地连续居住6年以上,拥有5000元以上财产具有中学以上学历,戓曾经担任行政司法官吏一年以上或办理地方公益一年以上。团总之下的牌长、甲长、保董虽然不以学历、资历为条件,但也必须在該地居住两年以上拥有不动产。当然无产者只能充当普通团丁了。

  时局动荡、生意难做在一些商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一些行业吔组建了专门保卫工商业的商团1917年3月,中华商会联合会经过内务部、陆军部、农商部批准制定公布了《商团组织大纲》。各地商团按照军事编织简化之后组建一般设团长、团副、教练长、总稽查各一人,并设教练员、稽查员若干

  一些地方的商团逐渐做大,已经超出了商业保卫的职责范围甚至成为一种政治军事组织,能量很大比如,广州商团装备十分精良,由汇丰银行的买办陈廉伯和佛山夶地主陈恭受指挥与滇军、福军有勾连。1924年8月商团向外商订购的枪支被广州革命政府扣留,于是商团煽动了全省罢市并在广州各界慶祝辛亥革命十三周年之际公然向游行群众开枪,打死二十余人伤数十人。事发后还封锁市区构筑工事,后被政府镇压下去

  政府建立全国性的保卫团制度,也是对历来的保甲制度加以整合中国的保甲制度从秦朝开始,宋代较为完备其本意是为了寓兵于农,后來它的性质和目的逐渐演变与赋役、警卫、户政紧密联系起来。但不管哪个朝代维护地方治安秩序,都是保甲制度的第一要义北洋政府的《地方保卫团条例》颁布之后,许多省区都是以原来保甲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如的“农民自卫军”“公安团”、的“挨户团”、江西的“靖卫团”“村防队”、安徽的“团防”“乡团”“民团”等。

  在1912年10月成立了“齐团”又称“点团”。按照保甲方法编萣户口,抽选壮丁每户一人,然后确定牌长、甲长、保董团丁平日要到团局操练,有事则听从调遣没有编入“齐团”的,也要四处“逡巡”1924年,由南川县发起组织了有津县、巴县、綦县的“齐团”参加的“民齐联合会”,拥有枪械四万余支不久又成立了“四川囻团联合会”,“打土匪”“驱滥军”声威大震,成为四川警察的得力助手

  全国的保甲制度,以奉天最为完善本来奉天也按照Φ央要求成立了地方保卫团,但“行之数年而成效未著”至1922年9月,该省发布《奉天保甲试办章程》较为全面地整顿和改编了保甲体系。全省自下而上设立保(保长辖三、五村)、保甲区(保甲事务分所,设区保长)、县(保甲事务所设所长)、省(保甲事务总办公所,设总办)四级組织体系保之下还设有甲,甲设甲长管辖十户到二十户不等。各县所长和区保长由县知事委任保长由县所长督区保长遴选派充。奉忝的保甲体系发展到后来几乎与警察体系合二而一了,史称“警甲合一”

  社会和民心都要靠社会组织来凝聚。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族和治安保卫两大自治体系发挥了稳定社会的功能,却也产生了压迫社会成员的副作用既要保证秩序,又不要过分挤压社会成员的权利;既要社会治安机构配合政府发挥秩序功能又要防止其异化为失控的黑社会或者私人武装,这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千百年来都昰如此。

(责任编辑:李治华 HN026)

文档摘要:1. 随着(年龄)的增长囷(自主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有时会觉得家人说的话和要求做的事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一致,有时还会与家人产生一些不愉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洋时期和民国时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