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第一二次合作分裂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无锡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认识,解题思路是“(1)要求学生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军校的名称以及第一次合作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名称是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2)问题(2),(3),(4)要求学生回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和分裂时期为东北和北平解放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以及第二次国共分裂的后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为解放东北全境的关键战役是辽沈战役,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傅作义,第二次国共分裂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路长期分离,至今还没统一。(3)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史说出处感悟,实践证明,国共合作合对双方有利,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复兴,分则伤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在这个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知识点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样,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历史条件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历程第一阶段()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由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以“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年回归祖国)。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将“三民主义”取代的革命斗争,也是中国社会制度进步的象征。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的革命对象。官僚资本指四大家族及军阀控制的资本。
考点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从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主要特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1、全国共同抗战。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 胜利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看下列图表,然后回答问题(11分)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第一次合作
1924.1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第一次分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合作
抗日统一战线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分裂
1946.6撕毁“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4分)(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即可)。(2分)(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5)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1分)
(1)黄埔军校;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4分)(2)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意两例即可)(2分)(4)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有理即可)(2分)(5)加强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加快大陆经济发展,缩小两岸的经济差距;加强两岸人员往来等。(有理即可)(1分)
试题分析:(1)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创建军校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37年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全民族抗战开始。(2)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3)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是指1946——1949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即可)。(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演奏了一部由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构成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交响曲,谱写了中国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最宏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篇章。国共两党在辉煌的战绩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第二次国共合作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历史新篇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国共两党的威望空前提高,双方的力量空前壮大。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后,双方进行了十年的对峙,频繁的内战使国共两党受到严重的创伤,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后,双方的内战使千百万生灵涂炭,国民党败退台湾,偏安一隅。共产党则在极度贫困的大陆上艰难地求发展,以完成民族振兴的大任。因此两党和则两利,分则两伤。
试题“看下列图表,然后回答问题(11分)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自秦朝以来,中国历朝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具有特色、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材料二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将所谓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常赦不原的“十恶”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法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请结合德国当时的状况,分析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ConceptsofChiootandthe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泛滥于何时?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毛泽东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带着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瘦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3)材料中“红星耀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5)上图反映了部分人西方描述的21世纪中国形象,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看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养廉银制度正式推行大致始于雍正二年。此后不断补充完善,到雍正十三年最后确立。其基本原则是“为官员定养廉之资,为公事留办公之费”。具体做法是“将州县之火耗(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火耗”或“耗羡”)重者严行裁汰”,并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从解公之火耗中“酌中量留耗羡抵补无著之亏空”,然后再由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从赫德(英国人,年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执政时起,海关关员的高薪待遇多达9项。此外还实行年资加薪制度,一般洋员每2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后来)华员每3年晋升或加薪一次。年资越高,等级越高,待遇越好。……赫德还在海关实行退休制度,并(在中国)首创推行养老储金制度。……这样,养老储金实际成了促使关员保持操守、廉洁行政的保证金,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效力……此其一。其二,海关对贪污案件处分极严厉,对发案的基层主管,亦因监管不力而受连坐处分。……其三,近代海关有严密的税款完纳和呈报制度……从而使不法海关职员无机可乘,想贪而贪不到。……赫德在海关所实行的高薪养廉,不是一项孤立的措施,是与严格的考试录用、考绩、监督、奖惩等制度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
——据文松《关于赫德评价问题》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比材料一、二,分析赫德的养廉政策与雍正的养廉银制度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知识点 &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考察学生对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认识,解题思路是“(1)要求学生回答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军校的名称以及第一次合作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第一次合作时期军校名称是黄埔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2)问题(2),(3),(4)要求学生回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和分裂时期为东北和北平解放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以及第二次国共分裂的后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为解放东北全境的关键战役是辽沈战役,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是傅作义,第二次国共分裂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蒋介石败退台湾,造成了台湾和祖国大路长期分离,至今还没统一。(3)要求学生根据以上史说出处感悟,实践证明,国共合作合对双方有利,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复兴,分则伤不利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言之有理即可。分析:
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 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在这个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知识点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总的来说所谓“新”主要含义指: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革命理想(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拥有一个新的救国阵营,有一场新的、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民主革命,这样,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历史条件国际环境  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经济条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政治条件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这个转变的转折点,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历程第一阶段()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起工人暴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1927年,在国民党右派的破坏和中共内部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下,接连出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宣告失败。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由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无数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成功粉碎国民党数次“围剿”。1933年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开始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在此期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并虎视眈眈、不断向南推进。中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战;而国民党为了稳固政权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最终导致国土沦丧。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 时期。以“七七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极大地提高了国际地位。中国在此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第四阶段()  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重庆谈判,签订关于和平建国问题的协定(即“《双十协定》”)。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台湾、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陆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门分别于年回归祖国)。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无产阶级将“三民主义”取代的革命斗争,也是中国社会制度进步的象征。&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最主要的革命对象。官僚资本指四大家族及军阀控制的资本。
考点2: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 &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指从日的“卢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日,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 主要特征 & &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一场战争。其主要特征有5条:1、全国共同抗战。2、国共两党在民族大义面前,开始第二次合作。3、两个抗日战场,中国国民党面对日军海陆空军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5、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中国 胜利意义 & &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空前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主要考察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与“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相似的题目:
中国近代最早的外交机构是&&&&军机处户部吏部总理衙门
致使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俄国英国英法联军八国联军
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军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西……和德国配合起来。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罗斯福的话说明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作出了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历经了两次合作两次分裂。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2分)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1分)(2)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和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4分)(4)简述第二次国共分裂的严重后果。(1分)(5)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1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