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台湾企业主眼中的服贸协议:我为什么反对服贸

“服贸协议”对台湾的真实影响
[摘要]与学生的反对声音不同,台湾企业家更希望“服贸协议”能够通过,否则将造成台湾边缘化。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生效以来,台湾在“创造就业、提高薪资、农民受益”等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然而,作为ECFA后续协商“四大支柱”之一的“服贸协议”却在台湾遭到不断争议,至今仍无法获得通过。相比学生的反对声音,更希望服贸协议能够通过。台湾经济界多位重量级人物纷纷站出来喊话,呼吁尽快通过“服贸协议”。台达电子集团创办人郑崇华日前就公开表示称,若“服贸协议”不尽快通过,将造成台湾边缘化,并将伤害整个台湾经济,不但让企业失去商机,也赔了台湾形象。台湾开放力度低于WTO承诺实际上,很多反对“服贸协议”的台湾民众对这份协议并不十分了解。“服贸协议”的全称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由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日在上海签署。通俗地来说,这是一份相互开放服务业市场的协议,两岸市场开放涉及WTO《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部门中的11个,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等众多服务行业。其中,大陆对台开放的服务业子行业共80个,高于当初大陆加入WTO时承诺的开放水平。涵盖的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另一方面,台湾也相应对大陆开放共64个服务业子行业,其数量低于台湾在加入WTO时所做的承诺。连台湾媒体也承认,从数据看来,台湾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可以在未来获得大量的新投资机会,也为台湾有志于发展国际市场的服务业掌握了广大的市场基础。具体到个别行业来看。在最为引人关注的金融领域上,大陆方面承诺开放1项、银行业6项、证券期货业8项,被称之为“金融一路发(168)”。这其中又包括:大陆允许台湾在福建省设立异地支行,允许台湾银行在大陆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积极支持符合资格的台湾保险业者经营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业务,并开放大陆投资者可投资台湾债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商品。对于大陆在金融业上的巨大开放,台湾媒体认为,这将有助于为利差极小的台湾金融业拓展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市场,进而大幅提升金融公司的营业规模和利润,并给台湾金融业从业者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九大谎言从何来对于“服贸协议”的赞成者和反对者来说,他们的一些争议事实上与协议本身并无直接关联。台湾“行政院长”江宜桦在3月20日称,对“服贸协议”经常使用的一些批评都是谣言,都不是事实。根据台湾媒体总结,针对“服贸协议”共有九大谎言。其中第一条便是所谓“大陆劳务工作者将来台抢饭碗,影响台湾500万就业人口”;而实际上,本次“服贸协议”中,台湾并没有开放大陆劳务工作者赴台,仅是对大陆资本开放部分市场。第二条谎言称“号称4.8万人民币就能移居台湾,大陆投资移民将长驱直入”;而真相是,目前台湾严格限制大陆居民到台湾工作或移民。第三,“台湾对大陆电子商务不设防,控油网络安全疑虑,反而对台湾到大陆限制多”,这谎言背后是两岸电子商务采取互惠原则,持股比例可达55%,拿到控制权。此外,还有的谎言称,协议签署后将使得台湾医生、会计师、软件工程师等人才流失;但实际上,台湾会计师在大陆有专业资格证的限制,临时业务许可证仅能使用2年。由于“服贸协议”开放的市场全部集中在服务业,在台湾传播的谎言还称“签署协议将导致美容、出版、旅游等行业出现倒闭潮”、“大陆国有银行将攻陷台湾金融业”、“银联可能会导致个人资料泄露”等。而真正的情况是,根据两岸双方的约定,确实将开放大陆资本到台湾投资出版业,但持股比例不能超过50%,另外美容美发技术人员不在开放之列,也不允许陆资在台湾开设一条龙的旅行社。另外,目前只有1家符合台湾标准的大陆银行被允许投资单一金融机构,同时,针对大陆资本投资台湾金融业,还必须面对”投资金控、上市银行最高持股10%”等多项苛刻规定。区域经济整合进展延误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是,国家商务部台港澳司负责人就已指出,“服贸协议”的实施,降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对于台湾而言,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如果“服贸协议”最终不能通过,台湾经济或将因此失去提升竞争力的大好机会,被边缘化。郑崇华就称,若“服贸协议”重新再来将耽误很多事情,将会越拖越久,一旦商机被别人拿走,要追回来很吃力。他强调,企业拼经济重视的是先驰得点,晚一步再追回来,要付出加倍代价。郑崇华坦言,有人建议他对服贸案不要讲太多,否则会被骂。但他认为不讲违背良心,“我是希望台湾好,大家都生活在一条船上”,别让做不对的事害了下一代。马英九更是直言,台湾到现在只签了七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协定,其中主要的贸易伙伴也只有三个,远远落后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大陆。“所以台湾出口的货品,必须缴纳的关税就比它们的货品要高出3%到7%。”马英九称,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势不可挡的浪潮,如果不面对它,加入它,就只能等着被淘汰。(腾讯财经 卢肖红 发自深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yuedong]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欢迎关注佳人官方微信】佳人官方微信出炉啦,
您正在阅读: &
& 一位台湾企业主眼中的服贸协议:我为什么反对服贸?
之前发过一篇“台湾反服贸”时政评论(),站在“大陆人”的角度分析服贸协议。本文是台湾业主眼中的服贸协议,了解一下台湾民众的观点。免费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renorg ,就能天天收到佳人精彩文章了,咱们微信里见!
对不起,不再袖手旁观了——一位企业主眼中的服贸
各位,笔者忝为南部中小企业企业主,职司为总经理,家父即为董事长。
相信这篇文章应该不至于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事实上,笔者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因为这几天,笔者的员工有北上抗议而笔者准假的,有亲戚从国外打电话回来问的,也有便利商店的员工在笔者买东西的时候问的,也有网路游戏上的同伴在问,他们问来问去都是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服贸真的不好吗?」。
他们语气中通常都是疑问,与恐惧。
笔者总是反问他们怎么想,他们来来去去就讲:「是不是我们会失业?」、「是不是印刷业会灭亡」、「是不是小企业全部都会阵亡」等等,笔者总是笑笑回答他们:「其实不致于啦」,然后看着他们用狐疑的口吻反问笔者。
因为笔者非常反对服贸,而且总是这么训诫人。
其实服贸是有优点的,所以赞成方并没有说错,但是,赞成方并没有去跟你说:服贸的通过与对中国大陆的扩大布局,恰恰好将会是化成针对台湾这种国家的缺点。
觉得很吊诡吗?
来,让笔者细细分析给你听。
首先,我们完全忽略掉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恶意,包括并吞或是统治,或是任何下流手段,让我们假设中国大陆这国家安全极了,是世界上超一等的合法国家,人民安居乐业,并遵守法律规范,所以中国大陆必然会信守条约,全力与台湾配合,并遵守这条约上面的种种协议,那这基本上便是正确的执行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了,是吧,也就是说这协议必然会成功,而且中国大陆也是会去正确执行的。
恭喜,那如此一来,我们就正式踏入了不归路的第一步。
根据笔者长年在台海两岸经商以及交流的经验,本神桌可以明确的指出,啊……抱歉,不小心说出了口头禅,笔者可以明确指出一但服贸通过,那么有三件事情,至少短时间内会是事实。
第一点,中国大陆绝对不会「大量派遣员工来台」,也不会有大量「大陆各级劳工」来台抢工作,因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许多反服贸的人士明确指出这绝对会发生,各位其实可以付之一笑,因为大陆人看不上我们的工作的,试问,你今天想要去美国工作,还是要去越南工作呢?
多少台干们为了钱宁愿不留在台湾工作,这几乎发生在你我周围,也就是说,台湾的月薪明显比不过大陆,就如同越南不可能付给你美国企业给你的薪水,就算是好市多付给你的薪水也一样。
那第二点,大陆绝对没有兴趣对台湾进行恶性操弄(比方说恶性低价倾消这类的),至少短暂前几年内不需要这么积极的做,因为,他们早就已经这么做了,低价倾销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而是一个已经持续多年的作法,所以不需要服贸通过了还要加强。
因为中国大陆只需持续即可。
而第三点,前几年,大陆台海双方必定合作愉快,产业合作络绎不绝,许多人可以因此得到好处,今天笔者不是在反串,而是笔者正在以商人的眼光在看待这件事情,看待事情的轻重缓急,商人绝对不会第一时间去考量道德价值,而是第一时间去判断是否有投资的价值。
而台湾有价值,中国也有价值,所以双方互惠其利,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破坏彼此的合作关系。
因此前几年,台湾必定是与大陆合作愉快,互有往来,这里基本上还不是进出口货品的大量往来。
笔者的合作愉快,指的是金钱的大量交流,或是积极招揽台商与台干,前往大陆赚取白花花的银两,而这一点,正是因为服贸的通过,而带来的利益,也就是正确落实服贸,我们至少可以享有第三点的优势。
既然这么好,为什么笔者还是反对服贸呢?
诸君,各位朋友,服贸的影响,并非是恶意的操弄,因为那会容易遭受抵制,服贸真正最可怕的影响,正是因为我们与大陆紧密而频繁的合作。
大陆单方面恶意操弄台湾产业所带来的危害,远远不及大陆台海双方信守然诺,而且正确执行服贸协议来的可怕。
你可能会以为中国大陆的恶意会摧毁台湾,刚好相反,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的善意,反而才会摧毁台湾,香港与澳门的没落,并非是因为大陆人痛恨香港(比方说讨厌梁朝伟这种情愫)而去恶搞他,相反的,是因为香港与大陆紧密且频繁的合作害惨了香港。
为什么我们每次在谈到经济议题的时候,都会代入诸如经济规模,或是市场规模的议题?
原因是因为,在经济市场上面,你可以控制住生意的流动,因为可以有法条来限制,但是你无法限制住人性,因为人性的抉择往往合法到了极点,又残酷到了极点。
你无法反抗的不是一个大规模强国对你的欺压,而是无法反抗一个大规模强国对你的善意招手,而这一点就是通过服贸后大规模合作中最可怕的一点。
你可能会以为,通过服贸,双方人才大量交流,本国竞争力变强,而强中自有强中手,那岂不是很好?
对,但这是对谁好?
笔者告诉你们,这对「原本就有竞争力」的那一方最好,因为强烈竞争的结果,金钱会流向强者,人才会涌向强者,原本就有竞争力的一方,将会因此获得人力、物力与更多大企业青睐。
以笔者自身而言,笔者有房产,有工厂,有物业,也有现成的生意圈与人脉圈,笔者今天如果拼命一点,多在自己身上再挣点不动产,获得大陆大型企业的青睐,不过多久,大陆一条龙营运模式的企业就会捧着大把大把的银子找上我。
因为他们不肯多派人,但是他们肯派点主管与金钱过来,直接接收我的什么物事,这既方便,又合法,因为我与大陆捧钱的行为恰恰好符合服贸协议。
笔者可以拿着位于高雄三多商圈的土地,让他们以二亿元购买,相信他们眼睛眨也不眨就会买下手。
而且笔者厂房竞争力够,产业线也具有前景,大陆企业花钱不手软,马上又会花下六亿元,买下笔者厂房,与训练好的员工,他们只需要点点手指头,汇完款,好极了,就成为台湾某中小企业的主管,并且成功与大陆母企业接轨,明日起就可以开始动工。
而笔者从此消遥一辈子,快活死了。
诸君,这就是「Turn Key」方案的一种变化,早已行之有年,文明一点的讲法就称为「并购」。
而且可怕的是,笔者竟然很愿意去卖,因为笔者想过的爽一点。
而问题就因此来了,假设你今天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一方呢?
大陆人口多,只要每人拿一块钱出来,就有了十三亿,足以买下你的企业三次,甚至附带你老婆,在极权专制国家中,要每人都掏出一块钱是简单到不像话的事情,不比民主国家。
大陆富豪企业为什么富有,因为他们八成以上的企业,全为国营企业,其中还不乏巨型企业,几乎均与官方有裙带关系的,德国之声甚至嘲笑大陆人民代表大会乃是富豪聚会,这话是一点儿也不假。
十余年前,在大陆做生意,你刚下飞机,马上就会有台商联合会某理事长捎来请帖,书明晚上什么当地某石科或是周科邀晚宴,这是每个在大陆投资者必经之路。
当晚一定是风光明媚,翻云覆雨,有什么招待无不从命,就等你们哥俩好越结越深,所以在大陆成功企业,基本上就是财库直通国库,你的口袋直通他的口袋,大家哥俩好,日后有钱大家赚,直到关系通往权力核心为止。
所以大陆企业出手可以一坪五百万买下他眼中的黄金地段,市值瞬间暴涨十倍,而卖的人是笔者,所以笔者赚了十倍差价,大陆的企业可以一出手花了六亿买下笔者的企业,所以笔者瞬间成为富豪,大赚特赚,过瘾死了。
但是对于如果此时此刻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一方,那么从他眼中,他会看见什么?
他会看见房价瞬间攀高到遥不可及的一个云端,那是他拼命挣钱挣了两辈子也买不起的房子,如果要想自己来当老板,投资个什么厂房来赚干股,那么大陆企业为他设下的门槛,将高到他作梦也不敢想。
你不要以为这很奇怪,因为美国现在就类似这种场景,绝大多数的公民,房子是租来的,但是这是好或不好,稍后再提。
各位朋友,我们在谈的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你不该问服贸好不好,而是你应该知道服贸通过后,中国大量资金涌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笔者坦承告诉大家,政府说的一点儿也不假,那就是“我们”会变的很富有,而那个“我们”,很抱歉,不包含「当时没有竞争力」的那一方。
这是最真也不过的话了,服贸通过后,双方紧密结合后,会让原本就有家业有物业的人容易暴富,但却不代表会让原本没有竞争力的一方也变的富有。
你这样想,就会明白了,想想看,大陆这么好,既然笔者在台湾因为大陆富豪的挹注而发财了,那笔者干麻还留在台湾,为什么不去大陆置产,继续大赚特赚?
你再继续想,白花花的五十万月薪在大陆等着你,他们不需要来一穷二白的台湾,他们让钱跟几个倒楣主管过来台湾即可,然后用充满诱惑的银子吸引台湾的人才过去母企业,而你必定会想,你这么成功,你这么具有才气,你呆在台湾忍受草莓族、22K要干麻?
好,我们正式进入主题,既然我们聊完了扩大合作与紧密合作后会产生的「荣景」,那你就会发现,笔者因为大陆企业并购而赚钱,我们台湾的优秀人才又想要高薪而远赴中国,这种情绪非常合法,说不定你家人还会给予祝福。
而笔者与人才过去中国后,花的是人民币,想当然尔就会存在位于大陆的银行,因为提取会方便很多,这都是服贸协议的成果。
那我们继续思考,笔者过去了,人才也想过去了,我们的存款也过去了。
那现在告诉笔者,台湾,剩下什么?
有工厂?不,那是大陆人的,连主管位置也是大陆人的。
有人才?不,他们人在大陆继续爆肝,继续与二奶爆摄护腺。
有存款?不,全去大陆了,因为我们活在大陆总需要钱,你可没看过钱存台湾中国信托,然后住美国用电汇单领钱的人吧。
并吞,统一,只是一个单字,不是吗?
就是这么简单。
在国际商业条约里面,其实,政府有一点没有告诉各位,那就是世界各国在评估这种商业贸易协约,比方说在订定FTA这种贸易协定时,如果预见将会动摇国本的问题时,往往会审慎评估,这种审慎评估会龟毛到你不敢置信的程度。
我们来谈谈美韩贸易协定的订立时就会发现,韩国需要让美国接受包含现代汽车在内的诸多出口关税减低,因为这对韩国这种积极倾销的国家相对有利,而美国身为世界粮食主要输出国之一,对于农产品、牛肉自然也很重视,因为这都是会动摇到国本的因素。
好,一但谈不拢后,双方即刻变脸,前一晚还在晚宴中互相称许双方大使,隔天马上板起脸色坚定立场,不再退让。
屏除韩国在国际比赛没有太多诚信原则的元素,我们会发现美韩之间简直没有诚信原则,更甚者他们翻脸不认人,是人渣。
下场是他们保卫了国家利益,为彼此立下停损点与最大让步点。
我们继续以美韩FTA为例,这基本上就先谈了三年,于2010年一度几乎停摆,再度追加咨商,才重又成功,韩国就是这么搞,如果我们扩大到韩中日三国的各项FTA谈判,那更为长久,远从1999年的开启契机,其中日本与韩国分别经过了长达七年的对谈与研究,才在「最近准备签」的程度。
而日本与中国的对话更长,甚至日本根本连服务贸易协议都没签也不谈,就直接谈TPP,因为没搞头甚至会搞死自己头的东西,先不谈比较好。
讲完这些,笔者不是要讲服务贸易协议不好,相反的,与中国签订服务贸易协议真的不错。
但就是运气差了点。
因为对于台湾,最容易动摇到国本的,就是笔者这种很想卖又找不到人卖而想要卖出去国外置产过过爽日子的一大群中小企业。
这正是台湾的命脉,正是台湾的国本。
也正是我们的官员答应的最爽快也最几乎没设限的部份。
事实上,台湾的处境现在如何,如果笔者要用最简单的两句话来形容外销生意,那么笔者会说,外销生意有两大重点,那就是要就「你的产品很好」,要就「你的产品很便宜」。
以白铁倾销业为例,事实上台湾的钢铁制品非常不错,以中钢、烨联为首的企业,早几年是供不应求,甚至是外销重于内销,外国人买,随传随到,本国人买,就是去吃大便等排队。
但是到了这几年,由于各国关税保护意志抬头,如越南,制定反倾销法,拉高台湾等四国的白铁进口关税,有些国家外销直接拉高10% ,无异判了这些钢铁外销企业死刑,于是想要寻求多一点的方法,如服务贸易协议来协助外销,这是人之常情。
基于这一点,不好意思说台湾卖的产品比人便宜,就是事实了。
而台湾的钢铁制品,说白一点,早期的所谓「一级品」的认定标准,是来自日本新日铁的,说个残酷一点的事实,日本的「次级品」……
恰恰就是他妈的台湾一级品的认定标准。
基于这一点,不好说台湾卖的产品比别人好,可能也就不在话下了。
政府告诉各位,笔者会因为服贸而狠赚一笔,但却没有告诉各位“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竞争力”跟运气。
政府告诉各位国际诚信好重要,但却不告诉各位当世界各国面临可能动摇到国本的问题时,他们审慎评估的时间长到吓人,遑论合约内容一字不改,更不谈这份合约是在厕所旁边高喊通过的。
而更可怕的是……
笔者甚至根本都还没谈到:「假如中国真的愿意恶意操纵这份合约所赋予他们的权利」时,台湾的下场是如何,对吧?
因为我们根本还是谈到假若这是完全合法的状况下所带来的问题。
请试着去了解。
我的朋友,我的朋友们。
笔者姑且不论,今日大陆如果操纵印刷业,投资四五个印刷厂于高雄,别人一本台湾日历卖五十元,他们一本卖五元,但是却印满中国节日而带来的统战影响。
笔者今天姑且不论,首当其冲的饭店业,因为大量陆客而陆续收购然后成立,顶头上司全为大陆人,给你的两条路就是要马辞职,要马学着绕起舌头讲大陆话,写简体字,学学大陆文明人的礼貌,等到你忍无可忍之后辞职滚蛋,却举目再也不见台湾本土饭店。
笔者只想谈,难道你们忍心下一代,得背着包袱远赴大陆当台干的下场?
因为台湾再没有原生产业,笔者等既得利益者,一早就把台湾基业给卖了钱去享福,而剩下的新创业者面对的全是全球百大企业,竞争门槛高到魔抗点满也被物理攻击打成渣。
不要以为笔者没看过台干,笔者看过够多了,那是台干的悲歌,因为不想在台湾爆肝而前往大陆,但是等你四十岁不到,往往因为新进的大陆本地人员比你年轻而且比你能干,惨遭扫地出们。
你一身本事,是在大陆养成的,你回台湾的时候,无异自废武功,从头学习本地产业环境,但你还剩下几年青春好挥霍?
服贸通过,人才大量交流,竞争力高的当然是如鱼得水,但竞争力低的来大陆当台干,享高薪当台干,而公司始终是别人的,梦想就在别人手里,半点不存希望。
等到你想不如归去,回到台湾后,却发现……台湾早就是另一个大陆。
你想用大陆赚的钱回台湾成立小本生意,却发现台湾的土地价格高到你连盖间公厕都盖不起。
今天笔者以为自己很傻,笔者可以不用反对服贸,因为笔者可以是既得利益者。
你、我都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笔者从小接受菁英教育,可以说五国语言,去哪一国住,都有本事。
但是我的员工,有几位是中辍生,如果台湾产业环境健全,他们本来可以享有辛苦当学徒,而后在十年后出师,被人称为师傅,自己成立小工厂,当头家,虽然资本薄弱,却安稳一生的命运。
服贸通过,大型产业投资并购,他们出师后几乎就等于出山,只能再次进入另外一间公司,继续爆肝,等待明天,等待盼不到的日子。
大陆的谈判原则很简单,就是你先接受一个原则,我们再谈,也就是说你上谈判桌的当下,基本上就是输了一半,那你怎能不谨慎?
不管你多讨厌蒋经国与他老爸,但是不要以为当初的「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是随口说的,蒋经国何许人也,他是喝KGB 的奶水长大的菁英份子啊,他不知道怎么跟大陆谈判吗?
回到正题。
你以为笔者在讲笑话,因为这么说,全世界早就往欧美等金融强国靠了,怎么可能一个服贸害死这么多人。
但是笔者要说,这场靠往金融强国的时代,早就来临了,你曾见过南美洲的人,有几人的愿望不是靠足球、篮球或是奶球前往美国的吗?
因为在经济市场上,小钱永远会流向大钱,弱势也会往强势靠拢。
你不会因为语言不通而拒绝前往美国或澳洲,这是同样道理,因为人总想往高处爬,就像笔者骨子里就承认想要往钱钻,如果今天诱惑来源是跟你连语言都可以大部分相通的中国呢?
这世界上可能仅仅只有中国与台湾这两个国家,在语言、文化与生活型态上如此接近。
如果今天是在有限空间中,一个经济体的赚钱,其实就是象征另一个经济体的赔钱,因为在固定空间中,货币总量是有限的。
要就是你去拿别的有限空间中经济体的钱过来增多。
要就是你把手上的钱拿去增多其他有限空间内的经济体帮助他们成长。
而不幸的是,在商人眼光中,小钱总会流向大钱,因为这才可以快速的钱滚钱。
如果在根基不稳时,让磁吸效应扩大,那台湾,究竟还可以剩下什么?
笔者曾经听过,世界一流的国家,会在国本方面强化,会在不足上面加强,如德国,他不见得因为民主法治而闻名,但他是因为传统工业而闻名,因为传统农业而闻名,因为那是国本。
他不会贱卖农产品与超强工业技术,来换取某些政客与部分强大企业的未来,因此,德国成为欧盟国家中最死心眼也是最难缠的国家:
「你会宁愿想去跟死神沟通,也不想去跟梅克尔以下的官员谈判」。
这是笔者德国朋友前几天跟我用电子邮件讲的笑话。
要拼经济,不是去把台湾跟外国的路开大,因为我们抵挡不了强大的磁吸效应,人想往高处爬,难道今天妳女儿跟你说她想去外国留学,学习高深知识,而你要去打她一巴掌吗?
要拼经济,是要去专心在可以专心的地方,去仔细思考国家的国本究竟何处,然后专心扶植与培养,藉由吸引外资合法投资,然后积极加以辅导转型,才是一国经济之所以强盛的基本。
在古典经济学中其实谈的很明白,经济,谈到最后,是一种信心问题,在我很尊敬的一位网路知名人士Chenglap的文章中,他曾经尝试去谈论,美国吸引人的要素是什么?
(编按:尽管余与之同居高雄,至今始终缘悭一面,憾矣)
而他提出的是政体、自由、民主与人权信仰还有丰富天然资源,诚如斯言,没有一国的强大,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国政基础,与经贸基础上。
因为全世界都相信美金有兑换日币95.6元的价值,因为全世界相信美金有兑换台币近30元的价值,故美金有价。
而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服贸通过后,扩大合作后,磁吸效应增强后。
我们是否仍愿意相信台湾有价?
时至今日,如果我们假设今日一切合法,那么江院长与马总统的计画实现,笔者,可能就是暴富的下一人……何故笔者反对服贸,何故笔者依旧赞成孩子们的抗争行为?
笔者可以跑的远远的,看着台湾逐渐在强大资金下被腐蚀,但笔者不想看见这种场景。
诸君,朋友们,伟大的台湾公民们!
笔者听过一句话,笔者听过人家说:
「阻挡人类前进的,是放弃,而不是绝望,促使人类前进的,不是希望,而是意志。」
这是我的一位员工说过的话,他似乎挺宅的。
他不见得有笔者的优势条件,所以他始终努力奋斗,去想奋斗些什么美好的未来。
这群正在立法院的孩子们,可能有很多人都跟笔者一样,拥有台清交等国立顶尖大学的高学历,他们也是可逃的,可以是有竞争力的,可以摆脱磁吸效应的,甚至借助磁吸效应攀上巅峰的。
但如今他们在干麻?
他们在蹲坐在冷风中,蹲坐在冷雨中,蹲坐在各大媒体的冷潮热讽中。
只为了向台湾请命,希望政府重视服贸纵然合法通过所造成的危害。
他们的抗争,只因为他们比你我更爱台湾这块土地,不忍心见她无价。
而如今,他们被称为暴民,与他们同在的,果然只剩下意志。
诸君,朋友们,伟大的台湾公民们。
笔者以为年长者的用处,是挺起胸膛,档在孩子面前,将武器扔向敌人,而不是将脚边的石头捡起,砸向这些孩子。
笔者是老了,墨守着儒家的规矩,但笔者以为今天我们应该做些人在做的事情。
如果他们今天肯抛弃自己本来可以拥抱的美好未来,为尚无完全准备好的无竞争力的群众请命,为何我们还要继续落井下石,嘲笑他们坚定的正确意志!
请让我们慎对服务贸易协议这个议题,请让我们,愿意为了孩子们,争取更好的协议内容,保护他们,不要让今日大人的匆匆决定,成为葬送他们未来的基石。
这些条文有太多设定还可以改,有太多限制还可以加,不要以为台湾的竞争力会边缘化,因为七八十年前,我们的父执辈,不就是在被边缘化的国际环境中建立这份基业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日我们不能加紧努力,让这些孩子们可以再争个七八十年努力的空间,让他们继续前进吧。
大陆若不畏惧台湾的经贸实力,为什么有需要在服贸议题中,给我们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这么多限制?
伟大的公民朋友们,我伟大的公民朋友们!
这些孩子本来可以拿汽油弹掷向警察,但是他们选择拿便利贴为警察鼓励。
这些孩子本来可以拳头相向,如同美国在反越战游行一样暴力,一样弑血,但是他们挽起手,肩并肩,竟然以唱出悲惨世界的著名桥段来为自己打气。
原始桥段的歌词不比台语版本逊色,他们一样动人,正如同这些孩子所为。
而这是何等使人动容的场景,也因为此,笔者决定要撰写此文,恳请各位中小企业老板们,正视这个问题,正视这群孩子,正视这群孩子的未来。
如果我们今天要畅谈暴力,难道真要我们把眼睛蒙住,无视通过服贸,且正确执行的后果吗?
但是我们应该要拒绝做到,因为那实例恰好正在地图上,就在台湾的左下角,我的香港朋友至今在哪里上班,在广州,就是得每天换四班车的案例之一。
而合法且合理的强大磁吸效应,让他连梦想,都化为奢侈的行为。
言多必失,要言不繁,匆匆随笔,这篇文章或许粗俗的可怕,笔者敬请诸位大德海涵见谅。
笔者年轻时候,曾受教于一位神父,全台湾大学何其多也,想来有神父可以当教授的就那么几间……嘿嘿,这么一说大家也就知了。
雷神父曾经对笔者说过,人权,是一种很抽象的议题,因为你首先得抛弃一些你想坚持的理念,然后拥抱一些你想让他人过的更好的概念。
感谢他的提醒,笔者今日才做到抛弃想赚钱的概念,而选择支持让这群孩子的未来更璀璨、更美好的结局,希望没有太晚。
笔者始终坚信,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因为厚黑学,不是因为经济学,而是应该来自于希望,把希望放在未来,才能使人前进。
诸位伟大的台湾公民们,希望正在孩子身上,拥抱他们,支持他们,让他们可以继续前进,争取美好未来,有一天,他们必让我等感到骄傲。
文末,笔者突然想起了美国电影,不管是在灾难片或是英雄片中,美国总统总会在宣告上,加上「God bless America 」,笔者一直以为这很矫情,想不到,行文至此,笔者竟然冲口而出这句话:
「天佑台湾!」
——————————————
笔者曾于母亲灵前发过誓……
从今以后,笔者绝不再放弃任何一件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而今,笔者做到了这件事情。
孩子在,希望在,台湾在,台湾永垂不朽,台湾万岁!
愿神看护这些孩子。
| 京ICP备 | 京公网安备64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