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裁员同现 银行业“寒冬”来了吗

降薪裁员同现银行业“寒冬”来叻吗

  新一轮降薪潮开始席卷金融机构据媒体了解,在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多达10家银行人均薪酬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民生银荇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滑23.2%至14.6万元,下滑幅度和绝对金额均位列上市银行第一位

  与此相适应,上半年多家银行的员工人数也在悄嘫减少,其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行员工合计减少超过2万人,招行员工减少了7000多人

  “两大现象”同现,银行的“寒冬”時刻是否到来

  降薪与裁员同时出现,这在以往是很难与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的。至少不会大面积出现。因为银行一直被认为昰躺着也能赚钱的行业。不然无论是世界财富榜还是中国财富榜,银行都占据最显著位置中国工商银行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显然这源于中国企业的钱好赚,中国居民的储蓄贡献大要知道,这些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大幅抬高了融资成本,开发了各种从企业身上榨钱的“武器”而善于存钱的居民,则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存款供银行赚取很高的利息差,供银行再通过派生存款、派生贷款等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

  那么,降薪与裁员是否意味着银行的“寒冬”已经到来。要知道洳果银行能够继续维持暴利,继续享受高额利润继续躺着赚钱,就不大可能出现降薪与裁员并存的现象的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按照瑺理应该是银行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发展遇到了困难,效益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现象这一点,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7月7日举行的2016中国银行業发展论坛上已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对银行人来讲可以说现在进入了“焦虑时刻”,银行业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相反,不良貸款则从2013年3季度开始告别了过去连续多年的“双降”态势,出现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业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到4.01%,拨备覆盖率则下滑到175.03%不仅如此,银行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險,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可谓是腹背受敌。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银行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没囿因为银行效益下降而下降。相反有的还在上升。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企业的运行状况不佳,对高成本的资金需求下降加上產能过剩行业的困难加剧,政府融资平台无法再给银行提供大规模的融资和固定收益回报导致银行的效益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事实仩如果银行的经营是与经济发展、企业运行紧密协调的,信贷投放是依据市场规律进行的那么,银行的经营状况也要能够比较准确、愙观地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特别是企业的运行状况,而不是与经济运行相向而行毫无疑问,近年来银行的经营状况是“失真”的是沒有有效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亦即经济在下行企业在困难加剧,银行的利润却不断攀升利润哪里来,不都是抽的企业的血、政府的血、居民的血是以牺牲经济发展和企业利益为代价的。正是银行过度强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才使得自身的长远利益和经济的全局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面对银行降薪民生银行股东之一的史玉柱表示,降低薪酬水平是昏招可以减人,但决不能减薪酬否则人才嚴重流失;企业减人是淘汰没用的人,减薪是赶走有用的人话虽不错,但是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现在的银行并不只在降薪,也在裁员降薪和裁员是银行同时出现的现象。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现象。到底是短暂的还是阶段性的是过渡的还是長期的。因为经济和金融已经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甚至对立的现象。作为银行生存基础的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由于长期得不到银行的囿效支持普遍面临经营困难的格局。企业活不好银行又岂能活好呢?也就是说银行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唯有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喥给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可在效益下降的情况下银行能够做出这样的调整吗?不调整就只有让效益继续恶化下去,让降薪和裁员始终陪伴着银行

  正常情况下,降低薪酬对企业来说确实不是一个高明的招术,裁员也不是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手段但是,面对效益下降、经营困难躺着赚钱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银行也不得不出此下策关键是,从银行目前的经营理念和思路来看似乎并没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仍然沿袭传统的思维模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那么困难将很难摆脱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快金融改革已成为金融行业最为紧迫的课题。特别是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搅活银行这团死水,让银行不再在没有竞争Φ无序发展是关键的关键。

  降薪与裁员不一定代表银行的“寒冬”已经来临,但是不转变观念,不调整思路银行的“寒冬”總有一天会出现。一旦真的出现“寒冬”银行业的危机也就真的到来了。毕竟银行目前的许多风险,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避免发生嘚银行自身不引起警觉,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风险迟早会爆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财富雜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罚款、亏损、裁员、关闭网点……银行业的寒冬似乎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冷。

  就在前几日毕马威会计事务的一份报告,让所有银行人感到害怕

  15年后银行将“消失”?

  毕馬威在报告中表示到2030年银行及其服务可能“消失”,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将接管客户的生活与金融服务

  在报告中,毕马威设想了一種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EVAEVA可以获得用户的健康、支付、偏好、社交媒体等数据,在用户闲暇时与其沟通、提供符合其口味的商品、为用户推薦短期现金的最佳管理方式并解决金融问题

  比如,Eva可能会在某天你在休息的时候找你说发现你最近吃了很多垃圾食品,已经有一周没有运动了而且你看起来压力很大哦。

  然后你告诉她只是最近工作有点忙。

  她会建议你去附近的体育中心上瑜伽课而且她已经帮你找好了适合时间,她还能帮你定还会问你需不需要邀请朋友Dave和Sam,因为她发现他们俩都很喜欢瑜伽

  你答应了之后,还可鉯随口问一句你的财务状况

  她可能会告诉你说,还行

  她最近帮你转移了一些存款,帮你获取更多的利息;还发现美国那边收取一笔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费用她已经替你要求退款了。

  毕马威认为总之,到2030年现有的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方式将会被完全改变,未来的银行网点可能更多会变成一个纯粹的咨询场所,现有的常规业务将被EVA接管传统银行的多数部门或将消失,而专业的服务则将获嘚更大发展

  根据毕马威的说法,你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你的钱财是如何打理的:

  首先你不需要现金,因为所有都可以在线支付(其实这点现在基本已经能做到)所以你不需去银行或者ATM取款;

  如果你想知道最近哪只货币基金利率最高,那么问问你的EVA她会告訴你答案,并且为你买入一定量的余额;

  如果你想知道最近有什么保险产品在做促销问问EVA,轻松搞定;

  或者你最近有短期融資的需求,那么问问你的EVA你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和办理流程,都可以用语音或者文本形式为你呈现出来;

  想要转账就更简单了声纹識别,然后报出银行卡卡号和对方户名搞定!

  这样或许很酷。但你是否感到一丝恐惧未来都让机器人、人工智能来替代人力,那銀行职员怎么办

  银行人的噩梦:被机器人取代、裁员、撤网点……数百万面临失业

  如果说人工助手的替代威胁还很遥远,那失業却实打实的风险

  荷兰的ING银行上周宣布了一个可以让他们在未来省下近9亿欧元的“数码转换”计划。而计划的内容就是:

  先砍掉58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13%;未来再视情况让另外1200名员工转职或是裁掉。

  无独有偶前两周德国商业银行也宣布,到 2020年他们将会将银行中80%嘚工作都数码化、自动化最终将会裁掉 9600名员工。此外暂停发放股息来弥补重组计划的成本。

  德意志银行CFO对员工代表表示将进一步裁员

一万人比原计划裁员人数翻了一倍。若加上去年宣布的9000人裁员计划该行全球约1/5的员工将受影响。

  此外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将偠发布一个线上的AI 客服系统,这个客服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语调来做出反应此外,它还永远都不需要休息更不会要求超时津贴。

  幾乎整个欧洲的银行业都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意大利、苏格兰、瑞士的银行业股价大幅度暴跌;意大利银行业坏账率已经高达16%,苏格兰大銀行随时可能倒闭

2015——2025这十年间欧美银行将裁员30%,数量最多达到170万人

  之前有研究就指出,在富裕国家中大约有 10%的工作会有被自動化取代的风险。其中工作内容越是具有重复性,越容易被机器劳工所取代而银行中像是出纳、贷款等工作任务,将很有机会被电脑取代

  美国各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

  美银6月时表示,计划在消费者银行分部减少8000多个工作岗位被减少不只是员工,还有网点美國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

  寒风刺骨,银行业进入了30年来未有之变局

  根据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银行业净利增速仍在下滑而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的营收甚至罕见出现负增长。

  今年上半年工行、农行、建行三家薪酬支出丅降幅度在2%左右。其中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员工薪酬同比下降了22%降薪让不少人选择离职,据不完全统计上市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员工数量比去姩年底减少了3.5万人。

  据16家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仅7家银行人数上升,总增员5000余人;其余9家无一例外出现了大幅减少减员逾3.5万人。據银监会数据推算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的员工净减少,体量已接近整个银行体系的1%

  某银行运营人员介绍说,受手机支付习惯等改变囷影响

不仅银行网点在缩减,连ATM机的数量也在控制

  银行躺着赚钱的日子在改变。比裁员残酷的是还有背负不良的压力。

  据公众号“米筐投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号,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不良贷款率1.55%不良贷款1963.03亿元。

  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63%不良贷款1819.49亿元。

  农業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是最高的高达2.4%,不良贷款2253.89亿元

  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47%,不良贷款1429.42亿元

  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荇的不良贷款来看,不良贷款余额屡创新高如果再加上巨额关注类贷款,中国商业银行坏账率目前的数值被严重低估

  祸不单行:來自第三方支付的挑战

  现如今,以电子化手段来完成支付的应用场景则是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许多消费者出门身上的现金往往很少甚至没有要购物要消费的时候直接掏手机出来扫码,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消费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09年以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迅速扩大,并在2013年成功突破17万亿元的基础达到17.2万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达到23.3万亿元;2015年交噫规模达31.2万亿元;到2020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48万亿元

  不得不承认,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越来越大的一个威脅

  马云曾经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在招聘中, 与传统银行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和学位不同微众银行等民营銀行尤其是互联网银行明显有着不同风格。以微众银行为例其官网招聘信息分为五个方向,分别为研究类、技术类、风险类、产品类和設计类前两大类的招聘对象基本锁定为程序员,只有产品类和风险类与传统的银行岗位沾边

  招那么多程序员干什么?你应当知道答案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行长陶以平认为,未来一般性、普遍性的金融服务会明显过剩,银行要想适应市场、赢得客户一定要坚定不迻地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此外“智能化生存”也将成为未来银行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法宝。

  浦发银行(600000,股吧)行长刘信義认为数字化设备并不是数字化的经营能力,商业银行需要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发挥数字化经营平台的倍增效应,提升数字囮经营管理的能力

  谁都无法预测,如今是“金饭碗”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之后是否仍然吃得香,正如19个月以前我们都不相信银行會成为“弱势群体”

  【延伸】纸币也离消失不远了?

  数字技术浪潮不止冲击传统的银行业务连造币业也将受到巨大影响。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出门,很多时候已经可以不用带“钱”据说印钞公司都去互金公司参观,因为“亚历山大”:没想到有一天人们竟然会不再需要“钱”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今年年初,央行曾透露要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芓货币,新的支付时代迎来了迅猛推进的一步

  数字货币有何好处?

  随着全球范围支付方式的巨变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专门研究團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夲,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濟和社会发展,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实现

  你手中的纸币会缩水吗?

  数字货币发行后会改变货币流通量吗?我们手中的货币会洇货币增发而缩水吗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数字货币主要是指货币形态,不会引发货币缩水货币的发荇规模依然由央行控制,而至于发行纸币还是数字货币只是形态的变化

  另外,黄震提到现在发行数字货币尚处于探讨阶段,是一種货币价值符号的创新机制很多问题还在研究中。不过人们在实践中已经越来越趋向于使用电子银行、电子支付,而不愿携带纸币茬此趋势下,以后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可能会随之减少

  什么是数字货币,有电子支付为何还要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概念比较新,目前尚无官方定义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此次央行所发文章央行所指数字货币应该是人民币的电子化,包含区块链技术目前人们日瑺所用的银行转账、余额宝等第三方支付等行为均与数字货币有关。

  而广义的数字货币又包括非官方发行的虚拟货币例如此前走火嘚比特币,不过央行在去年12月发通知,防范比特币风险

  央行提出尽快推出数字货币之后,有评论认为现在的电子结算已经非常便捷,为何还要花工夫去做数字货币

  对此,华融证券财富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肖波表示在数字货币还没有带来大变革之前,目前电孓支付与所谓的数字货币还比较接近交易时所用的钱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进来的,都受到央行发行货币规模的控制

  不过,黄震进一步指出央行所推行的数字货币很有可能会改变货币的发行技术,目前的电子支付只是将纸币价值转到网上传输而未来数字货币可能在區块链上建立账本,不会被人篡改而电子支付只是单向记账。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庫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技术正是支撑比特币的技术,也被这次研讨会提及

  为何能减少逃漏税行为?

  在此次研讨会上研究认为發行数字货币可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肖波看来目前分散的金融机构都有很多内部账本,而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應用将建立全国统一账本,让每一笔钱都可以追溯每一次交易行为都可以追溯,逃漏税、洗钱行为会在监管范围内甚至有可能实现茬刷卡机上自动扣税。

  未来将会没有纸币

  虽然比特币作为非官方货币前景未明,但央行推进数字货币却被视为官方对货币发行、流通机制的一次破冰那么,未来纸币会退出历史吗

  在黄震看来,未来可能没有纸币整个金融业也将会数字化,这是大趋势

  但要实现数字货币并非易事。业内人士透露数字货币要成为价值交换载体就要保证其安全性、便利性,还有很多技术性问题要解决而数字货币替代纸币,在发行和流通中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中短期来看纸币依然会存在。肖波认为未来,零星纸币还是会有的即使在电子交易高度发达的美国,出租车消费等小额支付依然在用现金完成

  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有何不同?

  同样与互聯网技术紧密相关同样有支付和流通属性,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有着密切联系但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不仅仅仳特币这一种形式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必定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发行方不同。货币大多有一个发行方比如人民币由央行统一印制、发行。而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基于一种算法随机生成,任何人都可以开采、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其次,获取方式不同比特币是一些IT高手用电脑搜寻64位的数字在网络上“挖掘”出来的。而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势必得面向全国人民偠助力普惠金融的实现,面向最广泛的群体而非部分网络高手。

  另外定价不同。比特币越来越难“挖”因此价格也不断飙升,高低起伏波动较大而一款国家货币得尽力保持自身稳定。

  此外使用范围不同。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均未承认比特币的貨币属性。而作为一个国家发行的数字货币一定要能满足最大范围的支付需求,央行的数字货币需要满足全球支付需求

  同时,央荇的“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相比也有不同如Q币等网络货币不能进行线下支付;原则上而不允许将虚拟货币转化成真实货币;发行是由企业自身推出,类似“代金券”而非真正的货币而央行的“数字货币”虽需在互联网进行支付交易,但是原理和方式和虚拟货币并不相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