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年代初是指几几年哪几年?

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

時间:2006年3月4日上午9点
地点:杏林山庄综合楼六层会议室

迟福林:各位早上好在“两会”正在召开之际,当前各方面对改革比较关注在妀革攻坚处在很关键的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邀请在座的各位利用周六的一天时间就当前改革的形势和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荇讨论目的是我们能够就当前的改革形势做一些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集中在座各位的一些观点、意见争取通过这次会议能夠形成一些有参考价值、一些建议、一些观点。


今天上午的会议由我来主持上午我们做了两个单元的安排,9:00到10:30就宏观改革形势进行討论;第二单元是做“农民土地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今天请高尚全会长就当前宏观改革形势做一个重点发言,大家欢迎

高尚全:哃志们,早上好!我先抛砖引玉谈一下对当前改革形势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讲一下对改革形势的判断当前对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論和反驳,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过去有争论现在也有争论,以后还会有争论为什么呢?因为一え主体多元化也带来思想多元化,所以各种思想就反映出来我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改革的成果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有这样的局媔没有。前天找到马威同志说天气那么冷还不戴帽子,他说帽子太多了以前戴说是右倾主义。不要戴帽子这样不好。
对当前的形勢有两个基本的判断归纳起来,第一种判断总体是上好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改革形势认为符合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精神促進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增强了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达瓦斯会议现在也在中国举行不仅是在冬天举行会议,夏天也要举行会议会议就在中国北京。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因为中国的实力增强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没有改革,有这样的进步吗没有。二是前进中的问题、矛盾、体制性障碍确实不少比如说贫富的差距、收入分配的不公、腐败等等,产生这些问题要做具体嘚分析有的人认为改革不到位,有的人认为假改革造成的这些问题需要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靠运动来解决呢靠反右能解决吗?靠批判私有化然后上升到市场化能解决问题吗?所以中央在“十一五”建议当中强调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靠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政府的重视最近一系列的措施、一系列的会议都是解决这些问题。三是对今后的方向和重点“十一五”建议当中讲得很清楚,提出要下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这句话讲的很好,方向很明确所以这是一种判断。
另外一种判断认为形势早得很,为什么认为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原则,违反了《宪法》说国务院36条是违宪了。最近物权法某一位教授写了一封公开信现茬又搁浅了,为什么搁浅了不是物权法本身的问题,人大常委会的主任跟我讲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认为中国的改革方向出现了问题,鈈是搞资本主义是搞私有化了。所以现在保护私人的汽车一样来保护是不行了二是认为作为90年代以后选择一个破坏社会条件的道路,90姩代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了;三是认为市场化侵犯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房改之后老百姓住不起房,以来之后老百姓看不起疒教改之后小孩子上不起学。四是改革以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来指导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内应,因为他们希望和平演变改革实现了和岼演变,所以内应了这些问题都有。
这次争论跟过去几次争论比较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纲上线比过去上得好。过去姓資姓社现在姓资姓社的争论在继续,这次争论同新自由主义改写说中国的改革是按照新自由主义来设计,所以新自由主义怎么回事峩想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在改革当中看新自由主义也不多主要是实践。广东渔业也没有了因为价格管得太死。后来价格放开了放开後养鱼的人没有积极性了,广东不是按照新自由主义搞的而是按照实践来搞的。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小平理论怎样评价所以改革走上私有化的道路,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新自由主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前几天总参国际战略部长熊光凯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北京饭店┅起吃饭,我问他现在人家批评新自由主义能否讲一下新自由主义怎么回事?他说不知道个他说新保守主义知道,他对新自由主义也說不上来新自由主义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就批了。外国领导说要解决新自由主义因为是不好的,所以要批所以新自由主义要改,这样嘚话价格非乱不可。
第二是煽动性比较大利用群众的不满情绪来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这方面的压力也是挺大的而且否定党的历来嘚建议。比如关于“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党对它已经做了明确的结论。当然还是出了一两奇文,一篇是说“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級革命的要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搞文化大革命”,还有一批是“人民公社解体给我们的歧视歌颂人民公社是伟大的尝试”,为什么说是偉大的尝试呢在共同劳动中,农民思想从小农思想斗争中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通过人们公社集体的劳动来改造小农思想,所以说是人囻公社伟大的尝试
第三个范围广影响很深,过去外研书是少数人写,少数人看现在通过网络向全国、向世界都传播了。而且现在许哆年轻人都参加进来为什么网上对郎咸平的支持率那么高,支持率达到36%国内的大概达不到10%,超过10%的只有两个为什么支持率那么高?洇为青年不了解而且网上出现北大19岁的旁听生叫“周子星”坚决否定产权制度改革,他说“国有企业被一帮别有用心的披着学者话的骗孓、帮派们不遗余力的仇杀、扼杀过去面临着任人宰割的格局”。改革这样的舆论今天在网上还有人支持,说周子星及时组织经营政误国的理论,实现了改革的本来面貌
第四是缺乏理性,以骂人为昭示不是以平等的进行学术改革,而是断章取义耸人听闻,好象昰骂人的越多越好谁讲改革开放就骂谁。黄埔批的一篇文章出来以后说改革不可动摇,遭到了网上一片骂声给他扣了六顶帽子,尤其原来的社会科学院的副院长写了一篇文章马上遭到了舆论。不能讲改革的正面只能讲改革的错误。景伦同志在50论论坛当中讲到改革嘚四大缺陷等于是承诺了错误。
另外还要看到改革的这种声音出现这种声音,我觉得不可避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改革的成绩泹是这种声音需要我们要取得共识,否则改革就没有办法搞下去了一个人一封信就会耽误好多事,一个人一句话就会耽误很多事情所鉯,改革的合法性受到了争议现在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能不能说现在到了改革决定中国命运这样的关键时期所以,这是我第一点讲嘚
第二点讲三个建议:第一,建议中央最高领导胡总书记出来讲话讲什么?不要讲很多主要讲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定鈈移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不要争论不要搞分裂,不要分左派、右派“三个不要”。我想过去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来看过去媔临着这样的关键时期,比如说90年代初搞计划和市场争论的时候姓资姓社争论的时候,小平同志出来讲话:第一讲了不要争论我们要依靠无“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是非;二是计划和市场多一种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样把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一丅子瓶颈下来到90年代中期,我记得“十五大”报告的时候外研书不断往中央送,我们参加起草的同志有的担心是否听了以后就软了認为改革不好弄了,但是江泽民同志说了不要动摇,要有理论的勇气所以“十五大”在改革方面有很多新的理论,因为有了理论的东覀
现在能否在关键时期如果争论下去,我认为有四个不利于:一是不利于和谐社会;二是不利于改革开放;三是不利于发展;四是不利於团结我们研究会也开了会,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态度: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二是不希望有争论,不希望扩大因为扩大以后对国家有什麼好处?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这是我们在会上一致的意见。
我今天不是要批判谁因为确实有这种形势摆出来,这是第一条建议
第二個建议是更加关注困难群体,使他们不断地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1.是基尼系数很高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不同地区的差距,不同贫富差距荿为了扩大趋势这些扩大趋势怎样解决呢?所以中央进一步说用了缓解扩大趋势而没有用消除扩大势,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消除是不鈳能的,扩大是在一定的时期、一定范围不可避免的现在要素很多,掌握要素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样就是瓶颈主义了。所以现在要缓解缓解主要是在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来缓解,当然一次分配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2.我们要弄清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贫困人口到底昰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前绝对贫困人口是二亿五千万,贫困人口当时是四亿占四分之一,到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是三千万占了十三亿人口的十四分之一,这说明改革开放能够减少绝对贫困而不是增加了,这个数字我相信还是仳较可靠的
3.加大政府对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比如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要为农业、农村和农囻提供更多的支持力度我想这一条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也采取了措施二是土地增值收益应该留给农民,因为农村改革的难点是土地问題失地农民是最大的困难群体,从农村来说城市可能是下岗职工那些,他们种地无地就业无岗,处于这样的困难所以一是要提高夨地农民的补偿标准。第二是要缩小征地的范围第三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农村的土地不是一次性买断,而是每姩可以分享发展的成果这就需要探索。第四要改变城乡分配的二元结构建议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我想对于这个困难群体偠加强还有政府和社会都要支持。
第三个建议建立调解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利益表达和对话協商体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的、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的诉求要改变只靠网上回帖的办法,网上有的用的是日本的名字太随便叻,不负责任要从政策上开辟一个渠道,让大家来参与大家来参与各种改革的方案。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扩大公民依法有序地参加社会治理的空间,使公民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当中形成新的和谐关系。我想这也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在这方面应该加強改进,包括现在的立法立法现在已经征求了一万多条意见,已经经过反复几次了但因为某个教授的一封信,这件事被影响了立法的囸常程序
我就先开这么一个头作为开场白,因为今天没有媒体在所以可以放开一点,也不要去传某某讲了什么这样对大家畅所欲言吔有了一个空间。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迟福林:高尚全会长对当前改革形势和下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开了个头。下面请石小敏副会长做一个重点发言大家欢迎。

石小敏: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发言我想这场争论,从观察来看这场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争论停止不了怎么办?能不能够因势利导把争论引导为建设性的方向上去。为什么争论起来呢要有几个条件:一是正赶上中央高层战略包括一些方针在调整过程中。自从前两年提出统筹协调、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开始,而这两年对外开放继续往前走對内逐渐的开明,有这样一个背景这样的背景是争论起来很重要的源头。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社会发展有力度,我们积极的同学毕业嘚那年,社会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的人总共连前辈七老八十算起来是五六百万,现在是七千万这个社会刷新得很厉害,网络的发展近姩来媒体的变化,我们的年轻人十年前入网的时候是网上聊天、玩游戏现在他们开始关心公共事业,他们自身的发展、创业、就业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光关心自我不行了得关系他物,得关心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有一点感觉,就像现在的天气三月份了,各种生命活动都起来了草也长起来了,花也开了挡不住,怎么办怎么引导?他们都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可能很偏激。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的时候一方面是重大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是风险的出现最高层加了一句话“多年积累的问题不可回避,多少问题层层的在涌现”仅仅像一个矿难、一个上访,次数之多每一件事情的份量之大,是多年积累的所以,它有一些因素峩们这场讨论是在这种种的背景下产生的,怎么引导我想有一个面对的争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共识我认为很重偠。国外有华盛顿共识那是多少年前为了解决全球问题而出的,这两年媒体在说有北京共识看来北京共识并没有形成。前两年有点味噵所谓北京共识是对20年改革的总体肯定,现在又讨论出来了真的共识是要面对未来,而不是总结过去未来20年,中国怎么走这个共識现在好象还不清晰。所以这次讨论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高主任很担忧第一个层面是在旗帜的层面,在意识形态的层面是新自由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的改革上诸多的领域,国企改革、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诸多改革上都产生了意见的争论第三个层面,这些改革都开始向某些最关键的环节并且在今后三到五年当中必须集中解决,政府改革怎么办政府方方面面的改革,一个现代政府的治理结构一个适应未来发展的叫法治国家、责任政府、公民社会这样指向的现代政府的治理应該怎么做?现在还没有政府多年的改革是适应经济的开放、经济的改革,基本上是单打一的进行机构改革、公务员体系现在连公务员怎么涨工资也处在多难的境地。我想有这么三个层次过去20几年前,打倒四人帮以后一场大争论最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把夶家团结起来往前走,我们现在意识形态在旗号上的创造的需求也紧迫起来我想这三个层次的讨论,怎么引导我想共识非常之重要,洏共识说到底是和官产学媒不但喜欢用中产阶级,也不大喜欢用经营阶层或者叫中坚阶层,对这个国家富有责任感、终极关怀承担著一定力量的阶层,他们能否形成公式官产学媒,对眼下、对中期的前进方向的具体操作慢慢的这是中国非常需要的。这是我们一个夶民族在中间转型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果这场争论不能很好停下来,挡也挡不下来我们都有一个责任。通过思考通过理论和现实的思考,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来把它深化,我想这是一个
最后,因为中国的改革方方面面都在展开总体上来讲,我们处于一种深刻的二え结构的社会还有城乡二元、内外二元,我们外需这块机制和体制与内需的这块机制和体制有重大的差距还有垄断的二元,说到底还囿政府和经济的二元这些二元结构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比如像土地就带有二元性成立国有企业的土地,最后企业不行了可以卖掉,给职工买保险农村农民的土地,种粮食可以种农作物可以,但把土地卖掉给农民卖保险这个问题就要打疑问。我们要分析现状光靠国外的认识是不行的,光靠传统的和过去的理论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才行。我们理论界也好学者界也好,官员也好這次讨论都是对我们的考量,对经济学家的一种批评其实也是对官员的批评,也是对整个学者界的批评

迟福林:小敏提出了怎样思考當前改革的问题,昨天我看了张维迎写的文章请张维迎接着发言。

张维迎:文章匆匆忙忙写完具体的文章内容就不讲,我提出一个概念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理性思考我理解为四点含义,第一个是必须要有超脱的环节要换位思考不是穷人就从穷人角度考虑,富人就從富人角度考虑但我认为作为政府来讲应该整体来考虑。第二你不能在没有可行性的环节考虑问题;第三,你在讨论时必须讲清逻辑與事实现在很多判断多于分析,这是很容易误导了第四是要向前看,整个改革不能向后看世界成功的经验都是这样的,改革当前的問题我们目的是为了将来活得更好,而不是往过去看


高主任谈到一个意思,就是收入分配我最近做了一些研究,现在大家谈起和谐社会收入分配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现在网上炒得更多的是平均主义的和谐社会我们提出一个观点,就是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發展了就有和谐,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我这有资料分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来进行分析的话26年当中,就平均而言经济增长最快的那些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那些地区恰恰是基尼系数最低的地区,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另外,我们也发现原来是国有企业解决的问题,城市就业人口当中国有企业占的比例越高的地方牵涉到的基尼系数越高的地方。另外我们发现财政的支出目前来讲并没有用于解决收叺分配的问题如果各个地区政府的支出,像本地区GDP的比例比例越高,基尼系数也越高这说明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以发展为核心的和谐社会
第二,靠过去的国有企业是解决不了收入问分配的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刚才讲到2.5亿绝对贫困人口减到现在2600万贫困人口这没有发展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
第三,靠财政解决分配問题需要更多的有效手段,不是简单的说国家财政比例增加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大家如果放眼从世界看的话公立大学一个教授做了非常好的研究,1980年到1998年全世界范围来看,收入分配的差异是降低了而这个降低相当一部分的贡献是来自中国人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的基尼系数降低了
另外,如果我们看地区差距实际上国外有人算过,全国基尼系数上升里面有30%-50%的因素是与地区差距相关的就是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如果你进一步看大部分的,比如2001、2002有全面数据的年份,我们会发现分省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下甚臸在0.3以下,0.35都比较低,而一到全国就超过了0.4这说明很大问题,如果每个地方是绝对平均主义如果一些地方大的话,一加起来基尼系数就很高,这是我们认识的一个现象如果这个是对的,我们很大分配问题就是缩小地区差距中国地区差距为什么有差异?无非是体淛改革速度的差异企业家精神的差异,还有国有企业比例的差异那些越是落后的地方,牵涉到体制改革越慢企业家精神越缺乏,或鍺是企业家创业环境越不好国有企业占的比重越大,是这样一些地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话要解决问题,只能是这些地方创慥更好的环境才可以
第三点,我想谈一下我们现在看中国的问题必须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讲,简单地来说中华民族本身在全球的竞爭力,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一个前提我们现在不是一个关起门来讨论中国的问题。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的任何一个政策,比洳贫富差距的政策损害到中国政府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损害到中华民族的竞争力损害到国家在未来的竞争力,我们有一部分的收入分配的差距是来自于全球化带来的我们看一些系数,高级白领的工资年薪达到一百万他就是一个劳动者,工薪阶层达到了一百万,甚臸更高的普通的一个劳动者制造业一年还不到一万,相当于一百倍而其他国家,世界深很少有这种情况这也是因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怎么办我们用税收的办法把高层的压下来,另外一种办法可以把低层的抬上去但是全球化以后为什么形成这麼大的差距,越是高技能的劳动力流动性越强它是一个全球市场,他要拿到全球的工资越是低技能的,越是地方性的流动性越少,洇为拿的是地方的工资中国高技能工人、高素质工人的工资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高但是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是美國的四十分之一,这个差距是必然的如果我们用税收的办法把高技能的人压下来,人家跑了不呆在这,因为可以移民有很多办法,Φ国还是搞不好如果我们用了法律的办法,要求不断地最低工资提到非常高不是一年一万,而是二十万企业就垮了,外资企业也跑箌其他国家了我想作为民企老板可以移民,但中国的农民不能移民所以最后对谁的损害最大,所以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
昨忝我和韩国一位教授谈话,他谈到韩国人也是这样经过三四十年但是韩国为了国家的生存发展,很多东西有困难要忍着点意思是中国能不能过这个槛,如果过早地介入这些内部问题争论你们可能就完蛋了。我们韩国是经过了40年现在才能回过头来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峩们对收入分配和其他社会问题关起门来还是封闭经济,封闭经济就平均主义也行全国人民都高兴,就共同贫富但现在共同贫富都鈈可能。英国就是这样的为什么英国的工会主义在国际上没办法走下去,没有日本人的话英国的工人可以生活得很好,但由于有了日夲所以改变了。所以要提到一个高度的精神,这次改革的争论我们要往这个方向走,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而不是像過去那种环境下再讨论问题。

迟福林:刚才维迎谈到从国际事业看中国改革前些日子我在印度呆了十天,这十天我接触到一些中央部委說到农村看一看我总的感觉,我们国内的一些宣传与印度的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印度的改革起步比中国晚了十年,而印度高层来看印喥的发展与中国相比相差15年左右,国际组织的一些代表认为至少在七到八年我自己看可能要有个十年左右。但是中国的改革这个差距囸好和改革起步的时间是比较一致的,我就不谈了


我们谈到国际视野,春霖来谈

张春霖:如果说国际视野,刚才高主任和维迎都到减貧的问题世界银行也做过很多研究,消除贫困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应该说世界银行几十年有这样的共识,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最主要的嶊动性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推动减贫,全世界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我在几个场合利用了这个数字,国际的数字和中国的数字不太一樣因为用的是国际贫困人口的数字,每天消费一美元按照每天消费一美元的标准,大概从1980年到2001年在二十年当中中国贫困人口减少4个億,全世界20年期间减贫一共减了3.6个亿上次有同志说数子不对,怎么全世界3.6个亿而中国4亿呢?因为撒哈拉的贫困人口是减低的最后算絀全世界20年期间一共减少3.6个亿,而中国减少了4个亿相当于拉美国家和非洲贫困人口的总合。把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减少的大量數据放在一起回归最后算出经济增长的减贫弹性,什么概念呢在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话,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会加快0.24个百分点也就昰GDP增长加快1个百分点,这个国家的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按概率来说,贫困人口的减少会加快0.24个百分点所以,应该说邓小平这句话“发展是硬道理”不仅仅是理论推断,而有着非常坚实的数据证明的也是最近几十年全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经验。所以我想這是补充的或者复议刚才高主任和维迎的观点。


第二刚才谈到怎么看待这场争论。我昨天看到张曙光老师的文章说经济学家当了冤大頭,把腐败的问扣到经济学家头上认为经济学家是罪魁祸首。讲到理性思考的四点准则啊我还是觉得经济学家是否太书生气了一点,這场争论本身就不是学术讨论这件事不像经济学家坐在一起反思改革,这场讨论是关于公共政策的一种讨论所以它本身不是按照学术利益出台的,我觉得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比如网上的情绪化的骂人,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言论这种东西永远是这样的。包括发达国家的穷囚也是这样的只要是社会有贫富差距,总会有一些人使用这样的逻辑、使用这样的办法来发表他们的意见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按照这种规则来进行讨论这样的公共政策的讨论当中,经济学家的角色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怎样介入到这个讨论当中,或者像石小敏讲的引导这场讨论我们不能指望媒体的评论家们隔三差五写一个评论,如果指望评论家写的评论用我们经济学家的眼光来看都是言之有理、詞之有据的这也不太现实。
另外左翼的意见,比如对贫富差距的控诉、对富人的控诉、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如果翻翻历史,几百年都昰这样的你翻翻十五世纪、十六世纪空想主义控诉现在社会也是一样,这是社会阶层的一个本质特征包括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可能妀变不能劝着他们说学着理性的说法,讲道理、摆事实这个事情也做不到,在这种环境下这场讨论会走到什么地步这是我刚才想到嘚。

迟福林:下面请李罗力同志讲


李罗力:本来我们从地处一隅,在深圳很偏的地方,这次来想来学习一下昨天我们早到,高主任找了一些同志座谈了一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刚才高主任和石小敏也都讲了我谈一些体会,有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现在的这场争論,争论也好或者社会的反弹也好,其实说到底就是那么几个主要矛盾,我认为现在我们一定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我认为就是偠解决当前民众最关心的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主要解决城市的下岗工人和农民工的问题,现在看得很清楚第二个问题,就是教育改革的问题教育改革的问题,我觉得教育的一种市场化的趋向不能没错,但是完全搞市场化的教育改革忽视了教育公益性的理念是错误的,是扭曲了所以在教育中间如何解决群众的弱势群体的这些子女教育的问题,也就是公益性的问题苐三个问题是医疗问题,跟教育问题也是一样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农村农民问题。农民、农民问题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失地农民,對失地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间怎样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二是对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财政的投入,农村的公共服务事业怎么建设起来我认为这四个问题是争论最激烈,大家最关心对改革批评最多的四个问题,我认为在当前应该集中精力解决从我们的政策上,从我们的改革方案上要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第二个观点昨天晚上王德培讲了一些观点,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现在在北京讨论,往往没有这个声音就是重视地方政府的作用,不能妖魔化地方政府现在北京普遍的声音是妖魔化地方政府,认为這些问题都是引起地方政府引起的地方政府和官商勾结,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勾结侵占农民土地。大家想想中国的农村改革先从安徽開始,小岗村然后推向全国。中国的开放也是从地方开始比如先从深圳作为试点,从广东珠三角推向改革中国的主战场应该在地方,真正20年推向改革的很多措施、办法都在地方政府产生然后中央政府予以承认、推广。我认为解决现在社会矛盾也应该依靠地方政府這里一个核心思想是什么?是一个差异化的问题刚才维迎已经讲到这个问题,不同的地方遇到的改革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所面临嘚群众要解决的问题、最关心的利益也不同中央不重视地方政府,想“一刀切”想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出“一揽子”的方案把所有問题都解决,不可能你在解决沿海地区问题的时候,落后地区可能因为你一刀切的政策就受到损伤为什么中央政策很多贯不下去呢?洇为不符合地方的实际在地方不能做,做不下去从改革的思路,解决现在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要依靠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制订大的遊戏规则,把大的原则制订下来然后给地方政府充分的事权、财权、法律制订权,然后把这些问题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的指标地方政府囿办法。你让地方政府发挥积极性发挥两个积极性,现在在北京听到声音就是一个积极性总想中央政府出台一个政策,包罗万象解決饲料问题的一个药方,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声音重视地方政府,一方面扭曲了一方面纠偏,错误了要考核每个地方政府出台本地的情况出台政策,大原则出来以后他来解决包括法律、包括政策,把事权、财权来让来定而现在出问题板子都打到地方政府身上。你不给他实权、财权和法律制订权中国这么大,想一个政策就把所有问题解决这是不可能的。我是从地方来的我能体会箌,所以一定要发挥地方积极性
第三个观点,刚才大家都谈论到这个问题这次讨论我们再上一个台阶看这个问题,就是现在社会进入網络时代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我们整个的民意的表达反映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形势。现在包括中央政府包括党的机构,用传统的手段壓制、控制、封杀最可笑的,我们在深圳广东台时不时就凤凰台给盖了,动不动就封杀广东封杀得很厉害。用传统的办法对待新形勢下的舆论非常愚笨共产党过去夺取政权是靠民主,是反独裁、要民主这是共产党夺取政权的方法,现在怎么怕民主现在关键的问題,刚才维迎等几个人都讲到了我们怎样应对现在新的一种社会群体表达的方式,其实高主任已经讲到了我们用什么方式?一方面怎樣开辟一个正规的让他参与的渠道另一方面,怎样因势利导刚才小敏讲了。说到底不是一个具体的问题是我们党和政府怎么样面对噺形势下的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来用一种正确的办法,我认为包括这场争论我刚才很同意春霖讲的,你说理性化你让他理性化,情绪囮也好偏激很正常,他就是要搞我认为主要是从大的问题、根本问题解决我们面对网络化时代的争论。
第四个观点真的要成立综合妀革部门。现在改革为什么扭曲从跟上来讲,就是部门利益趋向改革每一个部门都要改革,改革的目标都是保住自己的利益、改别人嘚利益我们说到底,看看这个问题都是这样所以,如果不解决现在以部门利益为趋向的改革,改革就永远扭曲这个部门改革了,鈳能就伤了另外一个部门、另外一个领域或者另外一部分相当群众的利益所以,确实应该建立综合改革部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現在北京经常讲到的在国家层面上建立综合改革部门,比如发改委、体改委等还有一种办法是地方推动,现在深圳已经成立了改革办恢复了,改革办现在是设没有设为政局级单位,只是发改局的一个副局长但是作为发改局的副局长作为改革办主任又是市委局长和正局长,我认为其实还可以地方成立改革把改革办恢复起来,恢复起来以后把地方的改革通过一个综合部门来统筹这个地方,这也是一個办法从底下再巩固上面,现在到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时候了以某一个部门来操作改革,我认为这肯定是不行的
第五个观点,政府的妀革政府的改革,其实说了这么多还是要靠政府改革,所以政府的改革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我觉得政府改革有几方面:一是政府公开运行的公开、透明这在技术层面可以解决。二是要在政府的运作上增加民主参议和社会监督靠内部自己监督自己是不行的,怎样用一种比较好的现在有网上的愤青式的我们不应该,但给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好形式也能因势利导化解网上非理性的争论讨论。三是确实要解决政府改革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法律权应该放在改革的“一揽子”考虑当中。四是要把解决社会问题納入到地方政府考核指标原来GDP不对了,单纯GDP现在讲绿色GDP,科学发展观转变生产方式,这也纳入了我认为解决社会问题,也应该纳叺到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中

迟福林:刚才罗力讲的三个问题,利益表达、利益需求讲的非常好下面请孙立平讲。

孙立平:讲三个问题苐一个还是接着春霖的话来讲,如何看待这场争论我非常同意他刚才的表达。这实际上是一个基于利益冲突、利益关系而上的一场关于公共政策的争论我认为定位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现在我看到了这样一场争论产生了一个表象,就是一个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需要继续来分析原因


第一个原因,我们再从意识形态或者政治决定一切的时代进入利益时代的时候,我们的思维和语言没有跟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比如说在这样一个利益的时代尤其像利益关系,发生公共政策冲突的时候对应的一点鈳能都是对的,不存在对和错的问题比如饿的人认为吃饭最重要,渴的人认为喝水最重要想睡觉的人认为睡觉最重要,你说这个哪一個最重要哪个对哪个错,可能没有对错是非我们过去过于强调对错,但又把对错的问题和路线的问题、方向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就很嫆易导致争论,很容易使它意识形态化所以,要使得这样一个争论能够尽量的、更多的到一个理性层面而是更多的增添理性的色彩,峩觉得需要去认识这样一个争论发生的最基本的背景和基础
当一个时代变革的时候,语言和思维也需要变化我们的理论基础,也需要楿应的理论色彩和程序来说就利益的机制相反的归结,要使利益的问题鲜明好象只有把它意识形态化,我觉得现在是这样一种情形這是第一个,我认为和这个因素有关系
第二个原因,和结构因素有关系结构的因素,我前几天概括为这个社会越来是上头寡头化下層民粹化,我觉得有点超前我同意更多只能当成趋势来看,形成这样一种结构有它独特的原因所以这样一种争论发生了这样一种上层囷下层相当对立,而且上头越来越寡头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专横下层越来越民粹化,我觉得对立情绪争论可是不小的现在上层对下層,包括在讨论的时候也是不自觉的就是体制的一种态度上层对下层不能说是恨之入骨,至少感情不是很好上层出点丑闻,下层非常嘚高兴网上一片欢呼,就像一个节日一样所以这跟结构的背景也是有关系的。刚才我不在春霖讲的我都赞成,但是有一点不同意歸结为老百姓,我不这么看待我们这些精英、学者有责任,我认为弄成这样的意识形态有责任现在左和右都有责任,如果不用左和右來分的话左一直在讲某种程度上来说,别看荒谬的左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有合理的因素,我把它叫正当利益的荒谬式的表达僦是说你仅仅看到这种荒谬其实是不够的,表达出来的东西回到旧体制回到市场方向等等,表达上可能是这样但是,你不能去忽视掉咜背后作为基础是有政党的利益要求或者这种东西有这种背景。但是它采取了这样一种表达的方式结果把意识形态弄偏了。所谓的右吔是如此基于正当的某些利益形成的这种右的表达方式,它更多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理解跟你这个是反对改革,像黄普平这篇文章僦很明显的表达出这一点黄普平可能到现在也不太明白,90年代写的文章和这篇文章的调子是一样的为什么在90年代受到人们普遍的赞同,而这次挨了那么多骂因为时代不一样,在90年代的时候写的是由于中国的走向,所以这篇文章使得如何走向正确的方向上去这次背景不一样了,这次主要是利益的矛盾和利益的冲突你说改革不重要,另外一边理解为你还要改包括普通老百姓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的妀革,你仍然要坚持你是不是这个意思?是不是对我这样一种利益的表达你完全是不屑一顾,完全是这样的理解所以,我觉得这里知识分子有责任学者有责任,我们不能把意识形态化因为老百姓没有别的语言,而知识分子本身又往往推动了意识形态化所以,在這种情况下我觉得作为知识分子也好,精英也好应该发挥这样的作用,尽量考虑理性的因素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的共识我認为是必要的。
现在来看看起来分歧很大,甚至人民把情绪表达起来的时候对立很严重,其实我认为对立没这么严重相反这种争论當中,互相的抨击当中也存在很大的共识就是大家对现状的不满,要求社会进行变革但是这里我想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提絀来积极推动改革者应当把对改革的反思抓到手,应当拿到主动权而不是说把对改革的反思与推给在意识形态上很少的一部分人将来意识形态层面上来符合改革的人,我觉得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
第二个大的问题,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化的争论其实背后有一个结,什么結呢我认为就是左和右的结,就是怎样来看左和右的结的问题因为这20年的讨论,包括我们去想问题的基本方式我们都是用一个两分法去想,左和右再分配和市场,国家和民间等等我们都是这样一系列的两分法。这两分法把它重叠起来好象一端代表了旧体制,另外一端代表了新体制我们要从旧体制走到新体制。昨天在讨论当中我也讲到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简单地把這个过程回顾一下最早的时候,实际上是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一个说不平等是市场造成的,一个说不平等是权利和市场造成嘚最后新自由主义形成了,最基本的观点说不平等不是权利和市场固有的特征而是说看它的位置,任何社会都有权再分配和市场关鍵是看谁是老大,老大那个肯定是推动不平等老二肯定是弥补不平等,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说法,就是在中国走顺了这是在不公岼新制度里面来看,第一位的和第二位的经济整合机制市场或者再分配,作用和方向一定是相反一个造成不平等,一个来弥补不平等但是中国的情况下,我觉得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这两个东西走到一个方向去了,就像走路走顺一样本来胳膊和腿是两个方向,但走箌一个方向了所以,世行97年报告当中讲15年当中一个国家由平均主义国家成为不平等的国家,这在世界没有过为什么在这么短的一个時间里,不平等的状况急剧地恶化就是这两个重要的机制共同地推动不平等的扩大。这也就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现在很多争论,包括國际上很多看法或者几十年来很多看法的一个基础,就是把权力和市场看成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东西是此消彼涨的东西,是很多理论背後的假设但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两个东西在中国结合起来了所以,有时候我开玩笑的说现在在中国,原来人们眼中两个人最不能结婚的人结婚了不但结婚了,而且日子过得很好这样使得背后理论的很多假设可能有问题了,所以这两个东西实际上是合到了一起合箌一起就出现了人们所谓的权威资本主义或者这个市场是权力在当中起作用的市场,这个权力是在市场当中行使的权力有一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我不知道理解对不对,过去的领导干部的的权利是绝对的市场情况下受到限制,所以受到利益损害我这不完全同意,过去嘚权利虽然很绝对很强,但行使的场所和范围很少恰恰市场出现了,使得权力有了更大的行使的机会和场所所以这时候,这个权力僦能卖出价格这是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过去的组合又有了一个说法就有了很夶问题过去一直讲三句话,现在讲第四句话原来第一句现在是左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和右的社会政策相结合,第二句话是这种结合是一種最愚蠢的结合为什么?用左的政治意识形态去作上层建筑用右的社会政策去作老百姓。第三句话就是政治意识形态向左转上层建築向右转,第四句话就是政治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都往左走简单的就是把某个集团概括为左和右,可能太简单了我们认识到一个问题鉯后,它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涉及到我们究竟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选择是什么它也涉及到我们应当或者不应当为什么付出代价。如果这两个东西不是结合在一起又有好的东西,我们可以不付出代价但问题是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了,结合在一起後究竟是作为过度的阶段还是定型化成为一个独特的体制,现在还不敢说假如按照过去的思路,我们可能是这样的一方面把现在的問题可以归咎为市场,解决的用权力参与市场解决校正市场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把现在的问题归结为权力,就要用市场尽量地去冲擊权力这是过去一个对立的基础,或者两个基本的思路但是如果把这两个东西,如果现在结合起来的话面对的问题可能不是这样,媔对是什么问题面对的是需要如何对这两者各自进行规范,而且防止两者结合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可能和我们一个过去大的思路、左的思路、右的思路、市场的思路、国家管制的思路可能不一样,我想左右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这个基础是有关的
第三个大问题,昨忝讨论到城市和不平等的问题城市毕竟是社会的中心,我个人有一个判断现在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在城市当中的问题过去由于城市当中的改革和发展本身的逻辑所造成的问题的这个阶段已经基本走到了最高点。也就是说包括改革本身造成的问题,包括它对弱势群體的一些伤害问题都已经做到了进一步走会朝好的方向走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在去年的时候麻省理工学院一个人和美国外交关系学院的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他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比如十年、二十年,可能中国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向城市转移或鍺城乡关系问题,在城市当中进行这样,我们可能面临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说了。

迟福林:下面请張晓山说一下前一段刚刚给政治局讲过课。

张晓山:会议之前小敏跟我说的是一个命题作文,就是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工问题当然,因为原来看材料讲2005年改革年最后变成了改革反思年,2005年整个的改革一些大的举动恐怕是乏善可陈的但是,2005年在农村这方面的改革步伐比较大关键的是取消农业税。取消农业税这个改革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改革关于取消农业税我个人以前也讲过,取消农业税所解决嘚问题没有它引发和凸显的问题多但是这是一个好事。取消农业税一下子把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而且摆到议事日程上来逼着在农村和各方面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所以现在中央讲进一步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深化改革,“十一五”提出来的是巩固农村的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该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管理体制改革。这不是我今天说的范围但是,无论是乡鎮机构的改革和县乡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宏观的改革、宏观经济政治和宏观改革,涉及到整个格局问题涉及到政府的职能定位问題。这方面农村的深化入改革又遇到和整个的宏观改革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是下一步农村改革能否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的一个基本的前途囷制约因素。


我下面用十几分钟时间讲一下关于农村的土地问题去年的改革论坛有过专门的论题,我今天不讲了通过税费改革之后,尤其在地方财政以中西部地区、落后地区,农业大省和农业集中的产区农业税取消之后,相应的财力的使各方更把目光集中在农村的汢地上无论是农户、村、社、地方政府,各方面都把眼光盯着老百姓的地改变土地应用以及借地生财,这是很多的地方困境这些行為对农村带来很大的隐患。2005年很多的地方的农民群体的冲突部分60%集中在土地问题,关键是征地的分剖问题、土地出让金的问题这些造荿了恶性的事件,这样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和不安2005年引起政策关注的问题是广东省的举措,2005连11月发布了广东省使用权流转的办法這个办法我们原来介绍过,这方面不再多说实际上是对现行的1998年实行的《土地管理法》的很多方面的突破。《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單位和个人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当然说兴办的乡镇企业,村民住宅经依法使用经济体制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等等除外土地法的管理有些东西是有一定的弹性,但是怎么理解我们现在讲广东的出台的东西和以前的国土资源部搞的芜鍸的试点等等,实际上农村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对土地的使用,使用权的实现形式做了一些探索
另外,关于土地出让金的这方面也茬进行一些探索包括国土资源部正在研究农村集体非切实用地的市场扭转问题。一号文件讲的土地出让金一部分用于农村农业土地的开發和监督另外加快征地制度的改革,这是2006年的1号文件都讲了文件方面都有一些探索,实践中也有一些探索包括广东的南海以及芜湖等等其他的一些地方。但是有两个问题前一段包括学界比较多的就是农地转成非农用地争夺比较多,这块的收益基本由政府和企业各方媔的地方政府企业瓜分政府作为第二部分生财。然后农村在转值用地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收益这是比较突出的观点。包括在改革这么多姩我们有几万亿的收益,从农民那里拿去的这部分,国土资源部的领导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归于國家不用于社会,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原则包括提到当前国腹孙中山的建国大纲,土地收为国家所有这里包括国家为了公共意义僦是把土地收为国家所有。
但是国家社会本身是一个比较虚的,就是说增值税到底归谁现在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包括公共利益怎么界萣公共利益背后谁是代表公共利益,这里面往往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原来我看老孙写了一篇,现在进入了利益博弈的时代现在属于国镓和社会,最后落实到部门和集团所谓的公共利益,我们原来讲过所谓的公共利益的土地开发很多最后真正收益的是各个不同的利益集团。所以农民讲的很清楚,国家为了要征地建高速公路,我们好像很低价的把土地给你们开发之后最后给公司手里,公司拿到土哋是作为公司的自己的利益所以,农民就不干了觉得在这方面吃亏了。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利益问题。所以以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为名,实际上使用的是既得利益的集团之实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现在很多的冲突。这是第一
第二,增值收益目前看到的很多这方媔的观点,没有说所有的增值收益都归农民只是在增值收益中给农民补偿,包括土地保障没有土地给新的生产饲料和就业机会这方面談的比较多。包括土地换社保给失地农民生存权、发展权,这块谈的比较多并不是说把土地的增值收益给留给农民,而且留给哪一部汾不可能说把土地增值留给成交的农民,使他们暴富生活这也不符合社会的公共原则。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和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些观点
第三,就是集体建设用地进入一级市场这是很多的学者呼吁的无问题。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进入土地市场使农民分享笁业化、城市化的土地的收益。实际上也是修改土地管理法中禁止农民的建设用地出租转让的条款制订规范农民集体建设用地的法律,這是一种学界的观点当然,另外一种观点国土资源部讲的应该由政府垄断城镇土地一级市场,认为有它的合理性如果没有垄断既不鈳能控制投放数量就不可能产生租金,就不可能有偿使用单个农户不可能垄断土地市场,如果政府不能严格控制进入建设用地市场的数量土地势必贱买,不仅不能筹集城市建设的资金而且会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所以这是比较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垄断是为了产生租金,有偿使用最后能够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如果不垄断的话就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利益。所以我想,政府的垄断最后实际上垄断的收益到底归谁这还是刚才讲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农民的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谁来代替集体?显然不是一个单个的农民进入而是一个集体的问题。所以涉及到理论和现实的问题,宪法讲的土地归集体所有谁是集体,谁代表集体行使权利集体对土地所有權的实现行使怎么体现。我们现在讲集体都是讲干部,温家宝讲集体经济之所以溃败,就是集体经济沦为干部经济谁是集体的代表,这是一个问题包括现在,有一次一个领导提出问题就是说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一个是集体转为非农业用地还有就是农民种地的時候,这个集体的所有权怎么行使怎么体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集体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在经济权的實现形式就是地租就是集体向农民收地租,但是集体由农民组成农民就是向自己收地租,或者作为集体的代表把一部分地租取之于囻、用之于民,提到这个问题就是现在没有承包费了,村里的运作靠谁怎么搞?是不是收取地租了有这么一个理论实践问题。这里峩们考虑因为现在中国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世界上应该是相对来讲比较独特,或者是国有或者是私有对集体所有怎么实现,这里设计箌很多理论实践的操作问题包括农地专为非农用地,是不是能够进入一级市场谁来运作,我们讲很多的土地股份合作制等等这是一個。另外农民自己种地的时候,这个集体的所有权怎么体现我们现在讲的更多的是保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但是集体的所有权怎么体現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第一点关于农村土地的问题。
第二关于城市化和农民工的问题。刚才前面讲了实际上罗力也好、老孫也好,讲到农民工的问题讲到城市这块已经到了谷底,下面可以往上走但是农民工尽力了,这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又跟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各方面的热点,但是有不同的意见典型的意见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反映的思路是城鄉割裂,城市人率先现代化农村人就地城市化,所以有的观点认为是不是从农村做起,而是从城市做起头二十年要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中不再回去的问题,所以建设新农村的问题的主战场在城市,先要城市是的空间改造为开放的结果门槛降低,让农民浸得来住得來,再来谈农民工的问题这个新农村建设是随着城市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福利等等形成的2005年出来的政策,1号文件我不多讲了
这裏有一个问题,我们原来讲注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但是有一种观点,初次分配如果扭曲比较高的话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也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初次分配是劳动者原始占的份额农民工和城市的职工,在2004年之前差别是将近一万块钱,78年到2004年城镇职工的货币工资是765え到16204多元原来是五千到六千元,农民工经常说二十年前自己挣多少工资现在还是挣这么多工资,城市的工人的工资上去了但是农民笁没有涨,所以这样考虑一下,低价的农民工给城市补了5000多亿的资本他们可以用这部分钱补充家庭的活动。所以有初次分配扭曲的問题。这里有几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劳动力价格扭曲,恐怕不能说因为市场调节,工资由市场决定这是公平。
第二我们讲到很多嘚欠薪、讨薪,农民工跳楼的问题这是法律供给不足,不能说市场扭曲因为法律不执行,尽管有这么多的问题还有这么多人来,农囻工说我没有什么本事只能干这个活,只能拿这么低的工资
第三是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低工资有关如果提高农民工的問题,势必削弱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几方面的典型的观点。
这方面相应的一些分析我认为一是初次分配的扭曲和市场的扭曲是两回倳,因为在初次分配当中劳动者的原始收入包括三部分,一个是劳动者收入福利资金和津贴补贴其他收入。根据劳动法根据参照比唎是八千,企业社会责任劳动争议,应该说收入比如说工资按照市场决定,但是社会的福利包括劳动条件待遇这些方面很多都是处於被积压的状态。所以初步分配的扭曲应该从这方面理解等于农民工没有基本的保障,如果农民工断了胳膊就回家了回到家就成为农村的负担,吃救济等等这样农民工一生当中最好的几年,他的光阴、智慧都在城市里用完成了渣子或者半废回到农村成了农村的包袱,所以初次分配的扭曲从这个角度来讲。
第二初步分配的扭曲来自于二元结构,和行政机构和干部考核机制的错误定位这里是权力囷基本的结盟,官商的结合包括山西煤矿等等,看得很清楚最终,社会政策把最底层的老百姓给惹了上面的左的意识形态把精英给惹了,实际上把农民工给惹了农民工一个是自行收入再分配,或者走入极端有一些恶性的事件或者过激的抗争,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這是基本的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要解决农民工,所以说主战场在城市解决农民工主战场在城市,这个观念我不赞同因为农民工待遇的问题,两块政府要做的社会福利的问题,劳动条件的问题这都应该是怎样来做的。但是工资的问题还是由供求决定的。供求決定的关键是劳动力的素质问题农民工从无限供给到有限供给,有限供给的是哪部分是素质比较高的,文化程度比较高的这部分人昰缺的,有一定的所谓的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岁数大一点,识字比较少只能写名字的工人,那部分的工人很多但是,这部分的劳动仂供给和需求不对称原因就是劳动力素质低下,本身就在于农村没有提供一个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提升,本身的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的机会为什么?我们讲农村的整个的社会事业各方面的滞后这又最终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收入分配的调整,公共事业、社会事业更多嘚向农村倾斜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农村解决,真正的使农民工本身的工资待遇提高相应的支付在城市定居的成本,这样才是真正所说的04姩43%的所谓城市化变成真正的城市化使这部分的边缘性的亚城市人口变成真正的城市人口。所以主战场在城市,而不在农村应该是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农民工问题和农村的发展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彼此是良性的互动的关系

迟福林:下面请谢平同志讲几句。

谢平:峩现在忙于经商不怎么搞学问了。我把最近的金融改革和大家讲一下我不知道这个争论和刚才说的大的争论有没有关系,你们可以分析有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析。我感觉多少有点联系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对国有银行的改革争论比较大。


第一个争论该不该紦一部分的股权卖给外国人,听起来有点意识形态的味道最后我们决定,还是把中行、建行包括工商银行三家银行的10%到19%左右的股权让給外国战略投资者,银监会对外国战略投资者也有明确的界定但是我们三家行都引入了外国战略投入者,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是,峩们的前提是国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卖一部分股权给外国的投资者所谓的国家长期内绝对控股,我想在十年内甚至┿年以上,会国有控股在66%以上就是三分之二,这个概念在这不是51%,为什么一定给战略投资者人民银行、银监会,正方的意见是老外尽管我们缺的不是钱,但是外国人可以带来治理结构的改善带来新的技术,带来管理和风险控制而且不排除外国人直接参与大银行嘚副行长的级别的高管,名额都让给他们董事会有他们的董事。反方认为这么做太过分国有银行怎么能这么做?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尤其是建行已经上市,建行上市可以看出来这么做从经济上是划算的,尽管我卖给美洲银行10%的股份但是,建行上市以后现在的价格已經3.7元1块钱1股,现在已经到3.7股虽然我没有卖,但是市值涨得不得了如果卖的话,可以把过去的不良贷款弥补掉我付出的成本可以弥補掉。所以从最终的上市价格看这一步走的对的。同样的案例发生在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正因为有汇丰的引入,所以价格比较高,已經涨到4.7元有一段时间涨到5.2。这是第一个争论按的问题
第二个争论的问题是卖给外国人的价格是不是太低了,所谓的贱卖这也有点意識形态的味道。我们卖给外国人当时的情况,卖给美洲银行是每股净资产1.15倍不到1.2,后来卖给大马西是1.18很多人认为价格太低。他们认為IPO的价格达到了2.35元而卖给美洲和大马西的价格折成现金绝对额是1.2元,认为这些差价被老外白白的赚去但是,老外冒着很大的风险事後看赚了钱,但是事先看如果他不进来,上市的IPO价格不见得这么高所以,这个东西很难说得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证明从现在的建行、交行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来,如果当时抬价人家跟着你抬价,也许你抬价人家就跑了婚姻就完了,所以那个时候很难掌握谁對谁错?因为美洲银行和建行谈最后一天的时候他出的价远远高于当时花旗的价,花旗就是1块钱一股你们建行一塌糊涂,你们就是借峩们花旗1块钱1股的招牌上市我们一分钱不多出,而美洲银行出到1.15再往后就不出,这时候就得拍板卖不卖?之后上市后来我们拍卖,跟美洲银行拍板多一分、两分没有什么意思,1.15多到1.22,这个很少不上市是几千万,但是上市的话就是三、四亿,这个基数很大這样的情况下我们决定卖,这个价远远高于每股的净资产现在有争议,认为价格低第一,这个价格比IPO的价格低的多第二,有一个案唎花旗招标广发,出价的非常高花旗非常后悔,因为和建行没有谈成而现在就剩下广发银行了,所以他们出的非常高他们认为广發这样的银行都出这么高,你们建行才1.15元但是这个话也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建行上市了中行马上要上市,工商银行也马上上市所以,行情特别好最后把我们的烂银行的价格带下来,因为都没有了最后一个谁多不要的就是农行,这和新农村建设有关系最后就剩广發了。
第三外汇上市。最近有些人提出来中行、建行、工行三大行在外国上市,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有人认为是卖国主义,市场边緣化我解决有三个原因,第一是我们等不起不知道股改什么时候完成。第二就是在国内要排不知道排到什么时候上市,而在国外没囿时间要求第三,在国际上透明度的标准、监管标准对我们的大股东来讲是有利的因为要求越严格,保护投资者的能力就越好对股東来讲越有利。我举一个例子来讲国内的证监会,建行这么大的行两顿饭就搞定了,但是建行永远搞不定美洲银行所以,我希望搞鈈定的来监管它所以,国外的会计制度、国外的透明度、国外的监管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是很好的保护这里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就是所謂的改革的成果应不应该国内的股民分享,很多的经济学家说国家花了这么多的钱,把中行、建行的历史包袱清理干净然后海外上市,每股3.7元如果每股4块钱国内也能够买,这样国内的人有能够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个话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严格的从公司财务和资夲市场的逻辑来看是不成的什么叫做改革的成果?股票的改革每个投资者买来都承担很大的风险,你怎么知道会涨或者会跌股票本身不应该说改革的成果,本身任何的有钱的人是投资中国居民之所以没有办法买H股,完全是因为人民币不可兑换造成的如果可兑换,峩在香港上市中国的居民也可以随便买,所以这是我的一种答复。另外一种答复只要国内市场好了,随时中行、建行都可以响应蕗是通的,只要证监会同意我以前说了,中行、建行随时上可以增发,随时都可以响应但是,要中国的这个制度改好了
还有最后┅个争论,国有银行的改革让外国人持股到海外上市会不会影响所谓国家金融安全?这里就细分了什么叫国家金融安全?过去肖刚在噺华社的文章也进行了阐述现在最典型的就是建行,建行李董事会有外国人高管也有外国人,又海外上市什么叫国家金融安全?首先是这个国家不发生像人民币货币危机和汇率危机这些和我们H股没有问题,是中央银行的问题还有就是自身的系统会不会崩溃,这和商业银行没有关系和商业银行有关系的就是客户信息,从交行、建行外国人持股以后外国人愿意看,个别部门经理能够看见但是不見得能够上升到国家的金融安全,也够不上因为实际上全世界的前一百的大银行都搞不清楚是哪一个大银行,我们还算国家控股66%以上卋界上第一大银行大股东超过5%的持股都没有,系统怎么弄银行有自己系统的保密措施,这和国家的金融安全并不见得特别的有关我们提出来好象这个银行让外国人持股会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这个命题本身有一点意识形态的内容这个东西大家争来争去,没有什么特别嘚结论从银行改革,其他的汇率改革、利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介绍了。
从国有银行来讲工、农、中、建这次改革的争论如此之激烈,文章如此之多和刚才的说的争论有某种联系。只不过银行的改革更技术层面一点

李曙光:我从改革為什么会发生这场争论分析谈一些看法,我们之所以会发生这场比较大的改革争论可能主要是基于改革当中三个比较大的盲点:


一是改革走到今天,现在关于改革的争论我认为实际上对于改革的定义应该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和二十多年前启动时的改革以及进程当Φ这么多年的改革发生了冲突。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从老百姓的心态,还是从领导者的心态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改革的战畧、改革的路径目前来看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改变要重新定义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的改革,我认为一直是单向型的改革主要以经濟核心的改革,经济改革有最大的自由度可以佐证其他方面。但是其他方面的改革基本是采取限制或者禁止的方式到今天改革已经取嘚了重大的成果,很多的经济改革走的很远可以说走到头了。我个人认为经济改革实际上已经结束了。这么多的经济学家包括维迎、樊纲,你们都在写法制的文章说明改革超越了经济领域,进入其他的领域因此,改革的定义要重新定但是,目前社会治理的方式還是沿用以前的方式特别是这一届中央政府,我个人感觉为什么现在成立消防队整天处理消防栏的问题,是基于对战略改革的深层次嘚认识我个人反对“十一五”规划这样的搞法。“十一五”规划严格说还是在传统的改革思维框架下的规划,是一种政策宣言“十┅五”规划,我们搞的程序从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到国务院提出规划纲要,最后“两会”讨论全国人大通过。这样的一种程序目前只囿《宪法》能够相比。但是“十一五”规划严格说来就是政策宣言,没有对政府的具体指标要求据说现在是六个指标,包括降低能耗囷翻两番但是这些标准不能说是可操作性的规划。最重要的就是“十一五”规划没有用法律的角度来做包括它的问责制。对于起草、淛订、实施、完成这个规划有没有法律的问责制和可塑性的法律机制?如果没有费这么大的劲,发动这么多人对地方政府影响这么夶,搞这个东西最后在实践当中可以说没有什么效果所以,现在是治国者应该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如何走向用法制化的手段来做“十一五”规划也好、治理也好,包括改革我个人认为现在改革应该说已经走到了新的阶段,对改革要重新定义包括在改革、发展、穩定的框架下制定的所有的改革的战略、方针、路线要做重新的定义,这个定义可能走向更加强调法制化和综合性的改革这是第一点。
苐二个是改革动力机制的盲点为什么这样说?传统的改革很多人认为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中国二十八年的改革┅直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底层的刚才有几个发言,我觉得还不是精准为什么不精准?可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更多的看箌物质利益的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了对改革前途的讨论。我个人认为实际上应该说目前老百姓在利益表达上不是以物质利益诉求为主要嘚,可能是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可能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权力的贫困,主要是这几个:
一是目前这样的侵权的数量昨天有一个小会,王夢奎讲了一个数据1979年到1982年,全国上访的数量是2万起去年全国上访的数量是3000万起,增加了500万倍这是不是我们的社会不稳定也增加了500万倍?实际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改革面临的老百姓权力贫困的现象和二十多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就是在表达渠道上可以说現在有几个发达的渠道,一个是大家说的网上
二是上访的,刚才我说的数据
三是本地的抗争,甚至是演化成一定的暴力的抗争原来Φ央政法委有一个定义,关于群体性的事件定义是三人以上现在数字提高了是20人以上,去年是8万多起这样的群体性事件,就是本地抗爭其实上访是以命相博、以命相抗,这样的表达的渠道是非常不畅的下一步权力贫困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在改革的动力上,我们要建立新的维权渠道原来我们是靠领导批示,政府的市长、省长到中央总理的批示个案的解决权力的贫困问题,用传统的行政方式来解決这些问题是不行的可能更多的是将来如何通过一个程序正义的方式找到一个司法的渠道。这方面涉及到法院方方面面的改革提高现茬的法官的素质,还有就是专家我认为第二个盲点是动力机制,因为权力贫困带来对改革动力机制的不足
第三是改革领导者的盲点。妀革的领导者的盲点就是在什么样的改革的平台上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主导改革我们目前的机制可以说是在一个政府的部门的权力爭夺上。如果把这样一种政府部门的权力的争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非常不清晰,整个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际不明晰如何引向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刚才有人讲成立综合改革部门我们立法中大量的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个人对成立综合改革部门表示赞成但是峩不认为综合改革部门就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成立新改委或者这样的机构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在于有没有独立的政府部门做这个事,反垄断法也遇到这个争论到底是把这个机构,价格垄断在发改委市场竞争在工商总局,公平竞争是商务部所以,学者认为搞一个正蔀级的单位成立一个执法机构但是现在很多的协调也在法制办,立法在法制办他们也协调不了,他们也对付不了各个部门的利益最後到总理那去,一个总理面对这么多的部门的卡位和部门权力争夺就没有办法做。所以把改革的平台如何转移或者构建新的平台,很鈳能对议会机构的重视要建立新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平台上如何引到立法机构上去。所以下一步的走向,改革的主要的走向是如哬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立法的平台下一步肯定是对立法以及各个方面要争夺的。
今年来看立法上有六个大热点,一个是物权法《物权法》在法学界也有争议的,但是不是一个形态我个人比较反对搞《物权法》,我们反对搞《物权法》是从专业的角度国内的民法学者夶多数是从大陆法系过来的,物权比较学术化因为他们用了大陆法系的专业术语,实际上英文版叫财团法我们的很多的公司法、证券法都是物权法制度,搞物权法和其他的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全相配从法理上来讲是这样。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搞财团法更适合中国的事凊,这就引到意识形态用专业的术语来否定物权法。这不仅仅是恐限权的问题而设计到中央的高层的批示。但是有反应了目前的立法者对目前比较大的立法缺乏政治上的统筹。我们今年涉及到物权法、反垄断法、税法、预算法、破产法和刑法法律制度的制订如果说原来我们的立法更多的是技术形态,比如说公司法、证券法更多的是技术性的立法,社会公众的参与是比较低的目前这些立法,我刚財讲的七个方面的立法都涉及到公共政策和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因此,每一步法律都会引起非常大的争论包括像反垄断法,反行政性垄斷要不要加到反垄断法里有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我们改革不到位不能归到里面去,建议把反行政性垄断去掉但是,现在的行政权利对于市场公平竞争,滥用行政权利对市场公平竞争的限制是非常厉害的如果没有反行政法的规定,对反垄断法就基本没有什么作用现在的预算法就是政府部门如何建立公共财政预算,国有公共部门预算和社会的财政预算的问题国有资产的资本运算,现在国有企业┅分红利不交留给企业发工资,这是变相的国有资产流失给本企发福利,但是大量的挪用国有资产之后和纳税的人来竞争这是公平嘚,这是一个预算法和财政法的问题我们面临都是非常棘手的,涉及到老百姓政府部门以及方方面面利益的事情因为我判断下一步改革的走势,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把利益博弈的平台转移到立法上每一个制度,新的立法出台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总的感觉可能丅一步改革包括吴敬琏教授看到金融时报采访我的文章,专门找我去说不同意我的观点说经济学家不能治国,法律学家就能治国吗峩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下一步更重要的就是有一个专业阶层就是不是学者治国,经济学家不能治国法学家不能治国,社会家不能治國但是一定是法律职业工作者、会计职业工作者,这些专业的阶层这样的中间阶层成为治国的指导,那么我们的改革会在比较坚实嘚基础上。不是学者治国不是这个概念,但是可能更多的重视包括专业人士和公务员都是有法制理念的,都是有法律技术的这样一來,我们下一个时代更多的是走向法制的时代

迟福林:这次我去印度我发现一个问题,他们有法不依相当严重不仅是其他的法律,基夲法法律的执行程度也是20%不到30%。像这样的国家法律执行当中最基本的法律层面到20%-30%的层面,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有请贺卫方讲一下。

賀卫方:我来自高会长说的写一封公开信阻止物权法的北大法学院,和那位哥儿们是同志而且我们俩是很独特的搭配,我们俩搞学生答辩的时候我们俩的座位是他永远在最左边,我们在右边如果别人坐错位置了,他们知道是让给我们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麻烦,他們往往是左边看看、右边看看怎么回答问题,而且会提到尖锐的涉及到毛主席评价的问题他是完全的毛泽东主义者,他一直抵制小平哃志的改革开放他对邓小平表面不说,但是心里却是怀恨在心的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非常宏观的不同角度的问题。包括李曙光教授刚才談到的问题我认为之所以改革遇到一点点问题,还有背景上的因素我自己理解有两个背景,我稍微补充一下一个是经济体制改革,剛才李曙光也谈到单边突进带来的必然性。威尔分析美、法国大革命的时候说许多国家的大革命发生崩盘,不是因为不改革而是因為改革,不改革反而平静不改革反而会出现暴力化的东西。所以改革过程中,如果不是立体交叉多条腿同时推进的话,这样的改革會有非常大的问题或许是因为改革而社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第二方面的一个因素涉及到改革的大方向的问题讨论中间,我们姑且用左祐左边的朋友他们旗帜鲜明,灵活执掌把一些理论亮出来,比如说社会主义甚至说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开创的立法传统,苏联都变荿的今天的坚持的方向他们可以这么说,一点风险都没有政府可能害怕这样说法,打到政府的软肋吓得要命,马上委员长督促高级幹部到他那请教到底怎么改而站在右边的人,遮遮掩掩、躲躲闪闪甚至个别的时候畏畏缩缩,因为有些话亮不出来我们说图穷匕首線,我们的匕首是一大堆地图把匕首包起来我们没有力量,我们天机不可泄漏我们不敢说。到底往哪方面走我们都有目标,这个目標就是实际上现在说不得将来一定要走这个道路,比如说多党制度比如说新闻自由,比如说这个国家的真正的民主真正的个人的自甴,整个国家的权利建立在保障每个人的自由的基础之上比如说台湾现在的模式,我们现在想中国应该朝这个方向走但是现在我们说鈈得。这样一说不得显得我们跟别人打架就是好人打不过坏人,好人一打一个死掉就死在战场上。所以左翼的东西在网上多少的猖獗,但是这边人没有办法说透说清楚,所以我们现在尤其是体制改革这些年一直在推动,在座的前辈或者同辈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泹是这个过程中都是艰辛甘苦的。

高尚全: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有这样的原因,所以凡事要左三分,左比右好左是革命,右不是革命凡是是左好,是革命到处可以批评人家,最后得到好处的就是这些人

贺卫方:所以,我赞成刚才维迎教授他们提絀的有健全的理性的声音我想我们能不能慢慢的形成小的群体,这和改革的群体人有差距比如说我个人追求这样的目标,我先不把话說透不管喜不喜欢听,但是我告诉你我的几篇演讲在网上传播的比较多,我明确的说希望共产党形成两派希望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唏望解决大是大非的问题我是建设性的态度,希望新闻自由包括十三个学者上书,我们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因为侵犯了自由,践踏叻法律而且有一个在法律上没有任何机构,不断的行使媒体的生杀与夺之大权这样的体制是什么样的体制?严重违反了《宪法》说的任何的活动都是在宪法的基础上活动,自己打自己的耳朵中宣部、团中央中选部,我们整个党没有注册登记一个民主的国家,最基夲的要求团体要有一个资格,才在法律上有被起诉和起诉的权利资格我们没有,我们参加了这个组织我在这个组织20多年,但是它没囿注册登记这是很麻烦的事情,那他行使的权利是什么权利是法外权利。这是严重的违法依法治国怎么说?胡锦涛同志说我们要嚴格纠正全国人大和各级人大都要严格的纠正各种违宪的行为,但是他本身就是一个法律之外的机构怎么违宪呢?无从谈起我们明确嘚清晰的表达观点是否更好的形成改革话语的形成,有些人偏向说改革错了当然这也不见得不正当,我同意立平说的有些人在体制类畏畏缩缩、忍辱负重的往前走,别说错话还有一帮人不是体制的敌人,到底清晰的表达了自己这样形成了更好的一种平衡。过去我说嘚第三种人往往变成敌对集团,现在敌我矛盾非常强烈的存在很多的人说海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如何地结合起来。我们要和敌人剥离開来我们不是敌人,是朋友我们不是朋友,我们非常爱你爱这个党才有话直说,不爱才不说所以,我想形成这样的机制


我接下來简要的讲一下法制方面的几大的问题,点到位置
第一方面是权力架构方面的严重的混乱,这不是法制的、宪政的模式比如说党和议會之间的关系,党和司法之间的关系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到了必须要解决的时候了刚才杨东平教授说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麼?我认为在这党和教育的问题,大学里面有没有必要成立党组织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整个权力架构的反宪政
第二,人大本身嘚反议会性质它不是一个议会,我们的人大是每年一度的全世界最大的Patay每年大家都来,说参政议政刚才我接到一个短信,说这次人夶时间短了就开九天半,我认为一天不开都好

杨启先:这次网上报导说这次“两会”的保安人员动用了65万人。

贺卫方:所以人大的財政职能这方面的东西太多。


第三方面严重的问题是宪法第35条规定的政治性的权利普遍得不到实现,比如说结社自由比如说游行示威洎由,宗教自由几个基本的权利实现不了。
第四方面是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我们的司法体系现在正在稳步的下降,司法的地位稳步的丅降现在周永康同志到最高法院视察工作,肖扬向周永康同志汇报工作全世界讲法制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敢叫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姠警察头子汇报工作,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近开的是“十六”大,“十六”大政治架构很严重的值得我们关注的趋势越来越不独竝,最近党对司法的干预不断地的强化而不是弱化。
第五方面我们的规则政出多门,越来越混乱最高法院说,涉及到拆迁的问题法院一律不受理,法律受理不受理什么案件是法律规定的,我们拒之门外规则混乱不堪,红头文件高于法律
第六是民法上的基础就昰私有制,尤其是农村的土地问题下一步一定要推动私有化,土地真正的私有而不是集体制度的方式,否则农民最受损害
第七,交噫安全方面的保障问题这也涉及到司法独立问题,法律的明确清晰问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问题。
总而言之经济改革越来越和法制方媔的东西关联在一块,这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趋势这样的会议,大家携手共同做一些事情特别的有必要

迟福林:我们今天是内部的座谈會,讨论一些很难讨论的问题

张曙光:刚才听了好多非常好的发言,我想讲几个问题一个是争论,刚才说的都不错本质是利益的争論,而且这个争论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打着意识形态的招牌二是这场争论其实来源、根子在高层,是高层挑起的利益争论如果没有高層的某种支持、某种纵容的话,高层的趋向不是这样的话也不会这样。就拿刚才说的“孔宪泉”对物权法提出的意见也是高层的意思,有点像大字报的味道可能这几个特点是需要考虑的。改革的过程很简单以至于到现在到底形成了什么东西,我不想用别的带有某种褒贬词义的话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有多种模式美国是一个,法国是一个韩国是一个,新加坡是一个有各种各样的概括,中国有点潒对于德国的市场经济,我觉得形成这样的东西刚才几个人说到了,首先与我们的选择有关的这一点,我同意杨继承的一本书讲的話就是《毛泽东的遗产》,毛泽东闹革命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民族问题,中国把帝国主义赶跑中国人致力于世界之林,但是毛泽東遗留的两大遗产:一是经济上的贫穷落后;二是政治社会的专制、统治这两个遗产,谁都不可能离开这个东西这是我们的基础。所鉯改革二十多年,在坚持另一个遗产的情况下解决贫困问题由于贫困,由于这两个问题我们致力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基础不牢,腰杆不硬我们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到现在来看确实贫穷落后的事情大家看到了,事实摆在这他刚才说的是单边独进,而我们也可以看箌另一个遗产现在还是在继承另一个遗产。所以我想考虑一下,几种市场经济其实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民主社会和专制社会,有㈣种模式结合起来昨天有一个人在讲,陈志武讲了四个东西几个框架,他把现在把中国放在第四种非市场、非民主、非议会的里面,我认为不恰当的实际上中国现在是一个非民主的、非待遇制的,但是是一个市场化其实经济上的很多的自由度比人家好多了,现在市场的经济自由度大了很多从这一点来说,从世界上来看尽管市场是一个多元的,和政治上基本可以说是一致的但是,世界上凡是囿市场经济不一定有政治民主,但是有政治民主必然是市场经济。所以从中国现在的状况来看,我觉得中国现在形成了这样一种状況


现在有个问题,刚才孙立平讲是共产党和市场结婚结合在一起这里有一个前提,不是市场的转向而是共产党的转向。我们可以看改革开放前,共产党完全站在工人、农民一边是小米资本家,现在共产党又站在业主一边对付工人、农民。

贺卫方:所以我说不能叫结婚,叫通奸因为违背了原来的宗旨。

张曙光:这个变化可以从各个方面看出来比如说广东现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农囻工打工断资在职因为劳动条件、卫生条件非常差,农民工到那以后断资的问题发生相当多所以,现在珠江三角洲从乡镇医院等等都囿断资在职而且供给的原因,基础提高的很快但是,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而且相应的能够给农民工提供的法律的部门,比如说番禺的打工者之家现在仍然不让它以非盈利组织登记,以盈利组织登记而且公安局、工商局经常到那名义是检查,实际是给我老实点叧一方面来看,今年一件事情非常清楚中石油政府给它补100亿,以什么名义补“819”给它一定的行政能力在里面,而且补200亿说是由于价格的原因。刚才有人说资源这一块补偿占用或者计价占用,占用了多少而且这是补给外国人的。所以政府的屁股坐在国内的业主和國外的业主之间,就偏向国外的业主而在国内的劳工和业主之间,他就偏向国内的业主所以,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我再讲一个问题,过去讲市场解决效率问题政府解决公平问题。我认为市场是可以解决效率问题因为竞争本身使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它最有利的實现自己的目标的途径,这是竞争的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但是,问题在于政府是不是能解决公平问题有可能解决,有可能不能解决这個事实在国外内的状态里面已经清楚的东西,我们现在的状况到底是政府在解决公平问题还是在加剧不公平的问题?看很多表面的现象似乎是平民政府,似乎我们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但是,说实在的以这样的东西来解决不是这样的问题。比如现在教育里面的经费的問题用在基础教育是5%,用在高等教育是95%为什么用在高等教育95%?而且对学校现在来说不要独立思考,只要听话、不惹事就可以政府嘚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大家都去追求金钱,都朝这个方向努力为什么这样?恐怕政府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一点,更严重的一个問题我们看社会的领域,大家把领域分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恐怕要再看在这两个领域之上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社会伦理公共领域或者是自主公共领域。我们说的公共领域是强制性的国家领域而那个领域是自主的公共领域,而这个领域不管理论上怎么解决,理論上有分歧的但是,西方的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的成功恐怕对于这个领域归属有相当大的关系大家想这个问题,在传统社会里面这个領域的归属是和政治领域相结合的不管西方的思想也好,还是传统的儒家社会思想也好这个领域和那个结合在一起,社会的文化统治昰非常重要的事情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这个东西和国家的公共领域脱离出来以后它回归到私人的领域里,马克思主义说和资产结匼起来从唐德到“哈毕马斯”这些人说这个社会有一种公共性,我们不管分歧但是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再来看我们的社会说实在的,我们转型以后遇到非常大的问题消灭伦理的基础,整合社会的伦理基础我们现在是在小米层面,为什么我们这套意識形态,这套东西说实在的连最上层都把它当做弃物在里面。当他移交权利的时候他去说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按照宪法办事,但是當权力到手之后就完全不管这个事情这套东西没有人,整个市场化以后又把整个的潮流向金钱方向去,这个社会里没有这套观念所鉯,我们把整个的市场转型以后伦理公共领域的基础全部破坏。所以这个结果是什么结果?所以确实对中国的问题恐怕要多一些更罙层次的思考。我同意刚才卫方讲的我们把这样一套民主、自由、宪政、法制、市场已经在社会的现象的层面已经形成,确实是这样峩们现在直接的可能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有一条,前面我们已经是单边独进了后面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恐怕简单的一个三權分立、简单的新闻自由能不能保证这个社会我看值得打一个问号。我自己回过头来想我们过去把转型过程看的太简单了,从经济领域里扣这些东西俄国的什么东西,其实太简单了就是把政治问题都考虑进来都不够,还需要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迟福林:今天上午十一位同志做了发言。研究会请大家来开这个会就是在当前比较复杂和比较的关键的改革中间阶段,就当前的改革形势以及下一步的妀革听取大家的意见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些东西,对促进改革产生一点作用所以,很希望在今天下午的讨论基础上我也想,对在座嘚各位专家来讲更现实的讨论有助于我们在推动改革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聚合优质的创新信息和人群! 虎嗅致力于为创新创业生产与海选多领域里有启发性的内容向他们描述“世界正在发生哪些变化”,并解释“为何发生”

关注互联网行業大动态,大爆料新趋势,在互联网行业融资行业整合并购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对湖北互联网有很深的观察

资深互联网专家,著名互联网企业高管全平台自媒体KOL。

IT之家是业内领先的即时IT资讯和数码产品类网站IT之家快速精选泛科技新闻,分享即时的IT业界动态和紧跟潮流的数码产品资讯提供给力的PC和手机技术文章、丰富的系统应用美化资源,以及享不尽的智能阅读

  [汽车之家中国汽车工业在经過了70年代、80年代的飞速发展之后很快来到了90年代,90年代是全民奔小康的年代当时公务车、领导用车都已经逐步完善,而市场严重紧缺嘚就是私人用车所以在90年代像捷达、富康、奥拓等经济型车的出现也变得顺其自然。

捷达(1991-至今)

  印象中的它:皮实耐用的车坛常圊树

  提到捷达人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皮实耐用”,这样的连锁反应是其他热卖的轿车所不能做到的人们总爱用奇迹來形容捷达在中国市场上20年的热销,但回顾捷达引入的历史却发现这并不是偶然。

  说到最初引入捷达车型的原因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贯彻早在1987年一汽就已经制定的轿车发展方针。1987年在十堰会议上一汽就决定:一汽首先从3万辆奥迪项目入手,解决公务用车、领导用車再从上而下,建设一个上规模的普及型轿车厂经过一系列的谈判,1990年11月20日一汽与德国大众集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

  ┅汽-大众公司在成立的当年就利用一汽现有的生产条件以CKD方式生产出第一辆捷达轿车当时国内国产的都是1.6L发动机车型,1992年又建成自己临時的总装线开始CKD生产截至到1996年底累计生产轿车75263辆。自1993年以后捷达以每年20%的递增速度,连续四年迈出四大步到1996年底,捷达轿车的国产囮率已达到84.02%

  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第一次改型工作历时3年半,1997年7月捷达王投放市场。动力方面捷达王这款1.6L发动机最大功率100马力,最夶扭矩150牛米可以使新捷达王的最高时速达到190km/h,成为当时国产车的性能之王捷达王在当时成为了人们眼中是高性能家用车的代表。而至此捷达车也开始了不断的技术升级步伐。

  1998年3月8日全新改型“新捷达王”上市,该车在原捷达轿车的轿车上进行了27项改进。外形妀变了平面、小圆角的设计使捷达王轿车的车身线条更为流畅,更具动感1999年1月,国内首台装备自动变速箱的捷达“都市先锋”上市;2000姩换上全新外壳的捷达又以“捷达前卫”上市;2001年4月,全新内饰捷达轿车闪亮登场;8月以两气门电喷发动机装备德国大众AG4自动变速箱嘚捷达“海风之旅”上市。2002年6月6日中国第一辆国产柴油轿车-捷达SDI在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会上亮相10月12日,捷达SDI在正式投放市场开创了Φ国家庭轿车新动力时代。

  从第从1991年12月第一辆捷达在长春下线,1993年捷达累计销量超万辆,到2006年7月14日第一百万辆捷达下线,截至2011姩年底捷达在中国的总销量达到220万辆。 如今捷达依然经久不衰不仅有1.6L和1.9L柴油车型在售,而且每月的销量依然在轿车销量排行榜中名利湔茅

  印象中的它:“老三样”的代表,国产较早

  九十年代初期“小康”是关注频率最高的词汇。东风雪铁龙ZX命名“富康”鈈仅仅契合了当时的时代特质,还准确的通过命名将其车型定位表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来到1992年5月18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武汉成立甴东风汽车公司、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巴黎国民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合资组成。第一款产品就是富康轿车该车原型车是雪铁龙投资10亿媄元开发的ZX系列,有出色的底盘操控性和经济实用性

  1992年9月,第一辆组装的富康轿车在襄樊东风试装厂下线当时富康轿车最大的特點是小尺寸轮胎、两厢轿车、车内仪表台中嵌有红色的装饰条,铝质发动机该车配置排量为1.36L双腔化油器式发动机,最大功率49千瓦五速掱动变速器,五门两厢式车身此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又生产了神龙·富康XZ 1.6i系列五门两厢式轿车该系列轿车的发动机排量为1.587L,供油系統为电喷式

  当时富康车虽然技术含量是当时“老三样”中最高的(如晶体管点火化油器、四轮独立悬架等),但由于外观属于十分前卫時尚的两厢车刚一出现还不能被当时的消费者所接受。不过从现在来看即便经过10多年富康车的整体造型仍然没有过时。

  1998年6月18日清华大学选择了富康轿车对国产轿车进行首次碰撞试验,富康通过安全性检测碰撞试验被称为“中华第一撞”。同时1999年5月配有4速自动變速箱的富康轿车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有两厢1.6L AT和三厢1.6L AT两款投放时两厢车价格为16.4万、三厢车价格为18.8万。

  2000年以后富康依然不断推新2002年東风雪铁龙将1997年海外上市的赛纳Xsara带到了中国,定价16.98万到19.8万元令雪铁龙郁闷的是,当时中国消费者对这款车型并不认可因为当时雪铁龙富康的售价已经下降到了大约10万左右,所以这样的价格也注定了赛纳销量上的失败

  而到了2005年2月起神龙汽车推出了新富康,这是富康洎1992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新增16v(16气门)发动机系列16v发动机功率从8v的65千瓦提高到78千瓦,最大扭矩由原來的135牛米提高到142牛米二是在配置上进一步提升,如增加了后排中间安全带、在ABS系统中增加了紧急制动辅助系统BA新车分自动和手动车型,价格分别是:8v发动机7.58/8.58万元(手动/自动)16v发动机8.88/9.88万元(手动/自动)。在新车型推出的同时原r系列(1.36L发动机)车型停产。

  随后富康便没有太多的妀变到了2007年,当市场上车型增多的时候消费者有了更多的挑选余地。富康车型销量渐渐下滑当年富康的全年销量仅2.8万辆,退市是一個迟早的问题而到了2008年年底富康正式停产,它的接班人就是爱丽舍并且一直销售至今。

  (1992-至今)

  印象中的它:国内最便宜的

  1992年底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兵总”)获得日本铃木奥拓车型的相关技术及生产设备,在旗下4家军工企业开始生产民用微型轿车奥拓重庆长安、吉林江北、湘潭江南、西安秦川四家工厂统一组装,分别称之为长安奥拓、江北奥拓、江南奥拓和秦川奥拓形荿四个“奥拓”兄弟同时并存的奇特局面,这在中国汽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可是,实际市场却并没有按照美好的计划去发展吉林江北由于成本居高不下,每造一辆车就亏损一万元不但没有盈利,反而还负债累累、濒临破产;湘潭江南因为投放力度不大一直都力鈈从心;西安秦川也并没有靠奥拓火起来,而是转产福莱尔后小火了一把后来也被比亚迪收购。奥拓四兄弟中最后胜出的是长安奥拓。

  当时兵总之所以要这样安排是遵照国家计委、经贸委等主管部门的部署。原来主管部门指示在四大企业生产奥拓,是希望在兵裝系统内最大限度地解决“军转民”的问题同时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大批量的生产能力。当时引进国内国产的是第二代铃木奥拓(CA72)搭载796毫升三缸发动机,提供36马力(26.5千瓦)的动力匹配4速手动变速箱。而且这一代奥拓在国内一生产就是15年从1993年上市到2008年停产,长安奥拓累计销售了50余万辆成为中国微型轿车的传奇。

  而在长安奥拓发展的这15年中还不断的推出新的车型,包括都市贝贝、快乐王子、大迋子等车型但是这些车型基本都是外观和配置上有略微的差距,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都基本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长咹老奥拓停产以后此时的江南奥拓也因被众泰收购而进行转型,转型上市的江南奥拓被命名为“江南TT”并且以最高仅2.38万的“低价王”稱号出现,惊动了整个车市当然这一款江南奥拓依然是没有太多改变,和老长安奥拓没啥区别没有ABS、没有阻力转向、大多车型没有安铨气囊、发动机也依然是0.8L,这样的车型驾驶的感觉可想而知而如今这款车型依然在生产。

  同时在2009年9月与国外同步的第七代长安奥拓在国内上市。与老长安奥拓相比新奥拓在技术、动力、外形、空间等方面脱胎换骨,让人耳目一新新奥拓全系搭载1.0L三缸发动机,匹配有5速手动和4速自动变速箱这款车型在上市之初还一度出现了加价的现象,如今在微车市场上也依然热销

  印象中的它:90年代的官車

  在90年代初,奥迪100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当时它是德系豪华车型的代表,填补了90年代初中国市场严重缺乏高档车的空白并且与当时嘚日系豪华车不一样的是,其一面世就被各地的政府部门抢购所以在当时无论是北京、上海、广州还是成都,“官车”中它占有率都是朂高的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当时进入国内的奥迪100是奥迪100的第三代车型在德国这一代车型在1982年问世。奥迪在第三代车型上运用了大量先进技术不仅其风阻系数达到了惊人的0.3,此外包括每缸5气门、Quattro四驱系统、以及TDi柴油发动机都出现在了这一代奥迪100身上在1991年德国方面宣布停产的时候,第三代奥迪100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108万辆

  奥迪100(第三代)首次进入中国是在1988年,一汽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奧迪100(第三代)第一年一汽就组装了499辆奥迪100,结果被政府部门抢购一空从此奥迪100便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官车。在动力系统上国产第彡代奥迪100共计搭载了有1.8L、2.0L、2.2L三款发动机,其中1.8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90马力2.0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115马力,2.2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138马仂而另奥迪引以为傲的2.5L TDI柴油发动机并没有引进国内国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8年,德国奥迪公司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00时大众就应許了一汽可以将奥迪100 C3平台与其之前向克莱斯勒购买的发动机整合为新一代红旗。所以到了1995年一汽推出了采用C3平台技术的红旗CA7200系列车型,這款红旗就是大家后来常说的“小红旗”其在零部件设计上与奥迪100几乎一致,不过发动机早期的红旗CA7200系列装备的是克莱斯勒2.0升和2.2升4缸488发動机

  同时在1995年,奥迪在德国车型开始更变命名方式放弃了100这种纯数字的型号,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A6高性能版前缀为S。而奥迪V8在1994姩也换名为奥迪的顶级轿车A8不过国内并没有随时改变,而是开始生产第四代奥迪100(德国1991年诞生)第四代奥迪100最大的变化是一台2.8L V6发动机嘚引入,随后2.6L发动机也加入产品线代表奥迪核心技术之一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也作为选装型号列入配置单,并配备ZF的4速自动变速器

  1996年,随着一汽生产出奥迪200奥迪100便寿终正寝了,值得说明的是当时中国的奥迪200并不是纯种的德国生产的奥迪200,而是一汽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咑造的一款车型这款奥迪200所使用的V6发动机并不是奥迪的发动机,而是来自克莱斯勒而奥迪100真正的后续车型是后来的奥迪A6,如今奥迪A6在Φ国还演变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A6L

  在90年代初,说到日系豪华车相信大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两个名字:丰田皇冠和尼桑公爵。那个时候nissan还是尼桑而不是日产尼桑和日产虽然是同一个品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讲却是两个时代的标签。

  时间来到1987年日产的主流豪华轎车已经推出到第七代产品,它就是第七代公爵Y31车型继第六代车型Y30首次搭载V6发动机后,第七代公爵Y31又是全球第一款采用了5AT自动变速箱的Φ高档车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所谓的4S店,所以大部分用户都是从港口购车1991年时公爵Y31在国内的售价大概在68万元左右。

  1992年的时候第七玳尼桑公爵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到95年左右短暂的停止进口。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也就是这一代公爵当时中国版的Y31全是配备3.0L V6自然吸气VG30E发动機,最大功率160马力而日本版Y31则搭配有VG30E、增压版的VG30ET以及一款采用DOHC设计的小排量V6发动机VG20DET。

  到了1996年第八代公爵Y32(海外91-95年发售)开始在进叺中国,不过在当时来说这一代车型保守的外形让国人觉得已没有太多新意并且此时人们的目光已经转移到了性价比更高的丰田佳美和ㄖ产风度上去了,当时同一品牌的风度销量几乎是Y32几倍

  随后到了Y33(第九代公爵),其实从这一代车型开始国内日产公爵就已经渐渐變少当时日本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产当时受到了严重的亏损受亏损的影响,Y33的换代显得极为保守只是对Y32进行了局部改动。而Y33进口臸国内的也并不多动力上搭载的依然是VG30E发动机。

  1998年Y34(第十代公爵)全新登场外型变得更为流线和大气,无疑是日产在向豪华车市場的回归也是从这一代开始,日产的发动机普遍的改为了VQ系列并且这一代车型还是日产第一款使用无级变速箱的中高档轿车,不过可惜的是Y34不再向内地发售只在日本和香港等地小范围销售,一代名车公爵就这样在我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公爵的后繼车型为Fuga(风雅)也曾经进口中国市场,不过在日产导入高端的英菲尼迪品牌后Fuga便更名换姓,变身英菲尼迪M35而如今的天籁·公爵是2008姩日产将风雅和天籁进行整合,推出的新一代天籁·公爵,算是天籁和风雅的混血产品。

  陆地巡洋舰L80(年)

  印象中的它:富有超強越野性的豪华

  陆地巡洋舰LC80系列是一个传奇尽管它没有路虎揽胜那样的高贵,没有Jeep一样更为悠久的传统但它却是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最受欢迎的车型。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与同时期的其它车型相比拥有更为可靠的越野性能。

  上世纪80年代大街上跑着的ㄖ系豪华车还是丰田皇冠(Crown)的时候,丰田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就已经深入人心。丰田人用这样一句广告语传达著自己执着的企业精神随着丰田顶级越野车-陆地巡洋舰(Land Cruiser)在1989年来到中国,这句广告语变得更加贴切几乎是完美阐述了丰田车的品质。

  当时进入中国的陆地巡洋舰是LC80系列它拥有强壮的整体桥式前后底盘,驾驶它的人往往在面对马路牙子时都是一冲而上而除了这一点,发动机方面也是很让人放心最初推出的LC80拥有三种动力:3F-E直列六缸4.0排量汽油机、1HD-T涡轮增压直喷柴油机和1H-Z自然吸气柴油发动机。而我们更為熟悉的莫过于那款4.0L的汽油机最大功率155马力,最大扭矩298牛米它具备极强的适应能力,甚至实际标号低于90#的汽油也能让它继续驰骋这對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代的中国西部地区显得极为重要。

  尽管这一代车在国内的越野圈中被称之为至宝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油耗尤其是化油器车型,基本上很难将百公里油耗降低到18个以下而LC80一直到1998年才正式停产。同时在年丰田为了对抗当时的帕杰罗还推出叻LC90系列它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普拉多的爷爷辈。

  而LC80的下一代车型是LC100在1998年开始生产,并且一汽-丰田还从这一代车型开始对陆地巡洋艦进行了国产所以LC100系列车型在国内是最为常见的,而如今国内在售的陆地巡洋舰(已经改名为:兰德酷路泽)已经升级到了LC200系列此外豐田普拉多(LC150系列)在国内也有进口和国产两个版本在售。

  作者:LC150系列来源汽车之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初是指几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