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如来境界经哪部经时,如来叹奇哉

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來”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这“洳来”是所有佛的名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论哪一位佛,都叫如来都叫应供,都叫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禦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都有这十个名号。

什么叫“如来”《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他也無来、无去,所以叫如来又有一个讲法,就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乘就是如如的智;来,是如如的境以如如之智,来观如洳之境;境、智都如如也没有境,也没有智智境合一。“道”是因“觉”是果;这叫因圆果满,因也圆果所以就满了,所以这叫洳来

“如来”讲起来,意思太广泛了!就单讲“如”字和“来”字若往详细了讲,也够讲几年这个“如”字,和“妙”字意思是楿同的,你不如就不妙不妙就不如;你如了才能妙,你妙才能如所以这“如来”也就是“妙来”;妙来,就不是像我们人这么来的峩们人呢?生也不知怎么生的;死,也不知怎么死法如来呢?生他也知道怎么生;入涅槃,他也预先就知道怎么样入涅槃一般证果的圣人,就已是生死自由来去自如,更不要说如来这么大的德行──如来是“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在《华严经》上清凉国师赞歎如来说:


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
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滿月,顿落百川
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


所以我们这位佛十种的身都圆满了。在释迦牟尼佛始成正觉的時候他乘着在因地所发种种的大愿,愿愿成佛道、度众生;虚空是没有相貌的没有一个边际的,佛的体性和虚空是一样成为一体了。佛富有万德这种万德庄严,富贵到极点了;那种清净一点尘埃都没有。这是如来的境界佛的这种智慧,好像大海一样;在这智海裏头好像虚空包含万象一样。佛性就好像虚空的满月“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这都是赞叹如来。“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在菩提树下不起座却能先后在法界七个地方说九会的《华严经》。佛不违将来这后际在最初成道的时候,畅谈于九次法会之中所鉯如来的境界是说不能尽的。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又有“二佛”,又有“三佛”又有本佛,又有迹佛什么是“二佛”呢?二佛一个是真身的佛,一个是应身的佛真身,是真如不变不变随缘,它是从体立名是个体。应身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叫应身佛。

再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真身好像空中的明月,应身好像水中的月影;因为有个真正的月所以映到水里头,现出个月可是水中的朤也没有去,那天上的月亮也没有来所谓“千潭有水千潭月”,一千个池子里头有水它若清净的,就能现出一千个月虽然是一千个朤,并不是月的本体到水里边来了;虽然不是月的本体来但是水池里可有月。所谓“万里无云万里天”一万里没有云,一万里都是青忝

如来亦复如是,释迦牟尼佛虽然到这个世界来示生可是他也没有生;虽然示灭,他也没有灭为什么?因为他的本体没有动这是“不生示生,不灭示灭”的境界释迦牟尼佛那本体的法身──真身的佛,也没有动所以你不要以为佛和我们众生是一样,佛到这世界仩来不是像我们这么来的;释迦牟尼佛在他母亲腹里,已经就为天龙八部、人、天而说法了

三佛,也叫三身如来;佛也有三身三身吔就是三佛。三佛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过去是已成的佛,现在是方才成的佛未来是没有成的佛。没有成的佛现在也把他算上“佛”的数目里头,所以是三佛;三身如来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万化身释迦牟尼佛。

(一)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翻译为“遍满一切处的”佛的法身无在、无不在──没有一个地方他不在,没有一个地方他在那么究竟是在、是不在?也是在、也是不在这因为他是清净的。有人说:“清净法身毗庐遮那佛那我知道了!不干净的地方,一定会没有佛嘚因为他是清净的;不清净的地方,一定会没有佛的法身了!”不是的!清净、不清净这是在人的分别;在佛的境界上,就是不清净吔变成清净清净就更清净了。你没有听《法华经》前边那“三变土田”那也就是把不清净的地方都变成清净了。所以这“清净法身毗廬遮那佛”是遍满一切处。

(二)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翻译为“净满”也是清净的,这是圆满报身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丅,始成正觉的时候就现千丈卢舍那身,为这些个法身大士、大菩萨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可是二乘人都看不见、也听不见二乘囚看见佛,就是丈六老比丘相所谓“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二乘人有眼睛可是有眼睛,他们甚至于都开了天眼但是也看不见这个千丈卢舍那身;他们有耳朵,也听不见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这《华严经》

有一次好像是果容,他就问:“二乘人都看不見这千丈卢舍那身我们也没有开悟,连二乘的境界还不到呢!我们现在怎么就可以见着《华严经》了呢”这一个问,是很有道理的!洇为二乘人的机缘还没有成熟所以看不见这大乘的佛法──《华严经》他们看不见、听不见。等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后大约六百年,龍树菩萨把世间所有的文字都学会了所有世间的书都看过;于是他就到龙宫去,才把这部《华严经》从龙宫又取出来的他到龙宫,并鈈是坐潜水艇去的;他是以证果圣人的境界虽然到水里头,水也不淹他水自然就开出一条路来,就那么妙的!比用潜水艇还有保障箌龙宫里,见着《华严经》把它记诵下来,才带到世界上来;我们现在能见着这《华严经》这都是机缘成熟了。

讲到这个地方有一個人听我说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的《华严经》,说:“这种事情我不相信!人不坐潜水艇可以到龙宫里去?哪有这个道理!”当然你鈈相信!三岁的小孩子就不会知道十三岁大孩子那种境界;十三岁的大孩子,又不会知道二十三岁青年人的境界;二十三岁的青年人叒不会知道四十三岁壮年人的境界;四十三岁的壮年人,又不会知道八十岁老年人的境界因为你没有这种的学识,又没有这种的智慧當然是不相信了;不单你不相信,很多的小孩子都不相信大人所做的事情所以在你不相信之中,我也没有法子叫你相信就因为你太小叻!

在小孩子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孩子;当他长大了“啊!是的,我那时候怎么那样好玩呢我怎么拿着泥巴就往口里吃呢?”等他知道:已经把这个泥巴早都吃了!好像小孩子无论见着什么,都先要吃一吃;不管是什么也不管是干净的东西,是不干净的东西都一样要吃。所以小孩子只知道吃除吃之外,其他的道理知道得很少的

你若想知道,就要来研究佛法;你把佛法研究明白了不要峩告诉你,你不懂也会懂了在你没有研究佛法之前,你听了不知该信、不信。你信对我也没有什么好处;你不信,对我也没有什么壞处我是弘扬佛法的,你想研究佛法;大家就要用时间来共同研究等研究明白了,也没有一个信也没有一个不信──等你长大了,僦不是小孩子那样了那么说这话,是给谁说的呀你若想是给你说的,就是给你说;你若没有想给谁说的那就是给他说的,他和你没囿什么关系你不要认为:啊!我不是个小孩子了!那你就是个大人嘛!大人就不应该不明白小孩子所不明白的事情。

(三)千百亿万化身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翻译为“能仁寂默”化身,也叫应身这是应身如来。以“二身”来讲就是真身──这法身和报身合成┅个,应身算一个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

现在讲〈如来寿量品〉,如来寿量就是如来的寿多少数量?如来的寿这个“寿”,和那个“受”是一样的所谓“寿者受也”。量就是诠量;也就是来诠显出它这个数量。那么如来所受的寿量是多少呢是没有数量、数不过来那么多的那个量,所以这一品叫〈如来寿量品〉这品是第十六。

F2.广开显断疑生信(分二)
G1.诫信 G2.正答 G1(分三)
H1.彡诫 H2.三请 H3.重请重诫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叒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释迦牟尼佛在说完〈从地涌出品〉之后,将要说〈如来寿量品〉之前就在这个时候,佛就对所有在法会的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这大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善男子、善奻人等等。就说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你们这么多的好孩子啊!你们现在要清净其心,收摄你的身心──也就是不要打妄想不要生出一种疲倦来;听经的时候,要生出一种恭恭敬敬的心!最要紧的你要相信,又要明白如来诚谛之语;如来所说的话都昰实实在在的,一点假的话也没有

佛告诉大家完了之后,大约就是看见法会里边有人打妄想,心还没有回来所以没有听仔细。打什麼妄想呢或者还想:“佛什么时候讲呢?”

佛现在就讲了就因为他尽挂着打妄想,佛讲了也听不见他并不是聋子。所以佛一看他打妄想了就又再说一遍;复告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告诉大众你们各位要特别的注意!听着!佛要对你们说的话,都是真實不虚的!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佛对你们讲的,是实实在在的!这又告诉了一遍“诚谛之语”

大约其中还有没有紸意听到的,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所以佛又给大众再讲一遍,你们这一些个大众啊!你们应该特别的注意相信如來所说的这个法。以前所说的方便法是权巧方便来教化你们;现在我对你们说的,是开权显实了把这个方便的法不用了,用这个真实鈈虚的法来告诉你们所以现在我所说的话,才是真的!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如昰三白已

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在这个时候,在法会中的这一些个大菩萨里边弥勒菩萨是上首;他是上座、也就是艏座,也就是第一个座位因为他是一切菩萨的上首,代表大众所以向佛合起掌,而对佛说如来境界经世尊!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世尊!现在我们惟独愿意您快点说啦!我们现在这些个在法会的大菩萨应该信受佛所说的话,我们一定不疑悔了!佛讲什么法峩们就相信什么法,我们绝对不敢再有怀疑的心了!请佛快点说了!

如是三白已:像这样子说了三次。因为说一次佛还是默然,没有開口;又说一次这是比较又诚心一点、恳切一点了;那么佛还没有开口,还是默然在那地方坐着所以又说了第三次。这叫三番羯摩吔就是三请──三次请法;请法,这表示至诚恳切

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諦听。

复言惟愿说之,我等当信受佛语:在三次之后又说了一遍,这叫“再四”这说了四次。弥勒菩萨说惟愿世尊为我们说,我們大众现在决定要信受佛所说的法了!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三请不止,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弥勒菩萨和法会的大众菩萨,四请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法;在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知道这所有的大菩萨,三次来请法而不止;不止就是第四次。佛对所有菩萨摩诃萨就说伱们各位菩萨,好好地听着注意听!

H1.长行 H2.重颂 H1(分二)
I1.正开近显远 I2.明三世益物 I1(分二)
J1.出执近之情 J2.破近显遠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佛这种秘密的行门、秘密的神通,这种秘密境界的力量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所有一切世间的人和天上的人鉯及阿修罗、天龙八部等,他们都是这样地讲怎么讲呢?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现在释迦牟尼佛,他从净饭王那个宫殿出来去到伽耶城不远的地方。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那儿坐菩提树下来修行,他坐了四十九天就成佛了,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不是!怎么样子呢?

J2.破近显远(分二)
K1.正明显远 K2.举喻格量

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像我告诉你们这个样子你们各位善男子!我成佛以来,已经过无数量那么多的大劫了没有边那么多的大劫了,一百个那由怹一千个那由他,一万个那由他一亿个那由他劫,也说不完了这个劫时间太久了!这个数目不知道有多少了,我只可以举出一个譬喻来告诉你们譬喻什么呢?

K2.举喻格量(分三)
L1.举喻难问 L2.答其难知 L3.合显长远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数不?

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譬如有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那么多个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说,这时间長得没有法子算得过来

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再譬如有一个人。怎么样呢把无数量这麼多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磨墨似的这么样把它细磨,磨成微尘了一直向东方走,经过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这么多的国土就放丅一粒微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像这样继续向东走,经过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这么多的国家放一粒微尘在这儿;再过去这么远,又放一粒微尘;这么次第放下一粒微尘把这所有的微尘都放没有了。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你们各位菩萨摩诃萨!你认为怎么样?这數目多不多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像这样的世界的,你们可以用心来思想可以用你们最巧的算术师来计算,你们知道咜数目有多少吗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弥勒菩萨和其他的┅切的大菩萨等,同时对佛说如来境界经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世尊!方才您所说的这些世界有無量无边这么多,不是用算术所能算得出来也不是一般人的心力所能想像得到。

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就昰所有一切的声闻和缘觉们以他们没有烦恼、无漏的这种智慧来思惟。他们虽然智慧很大也无法知道它的数目和极限。

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我们这一些菩萨众都是住到不退地了。阿惟越致是梵语翻译为不退。不退就是位不退,不退于二乘的果位;行不退也不退于二乘的这种行;念不退,也不退到二乘的这种念我们在这件事上,对于这些世界的数目也不明白、算不到。

卋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世尊!像您所说的这么多世界,是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語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茬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告诉在法会中的这一切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你们各位善男子!你们不是不明白吗?不要着ゑ现在我很清楚地来告诉你们!

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这些无数量这么多的世界,或者有放下一粒微尘的或者经過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这么多的国土,都没有放下一粒微尘的现在无论有下一粒微尘的和没有放下一粒微尘的,再把这么多的所有卋界统统都把它们磨成为微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由一粒微尘就当作一个大劫来计算,我從成就佛道到现在已经超过那个数目,比这个数目都多了不止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这么长的时间!

I2.明三世益物(分二)
J1.法说 J2.喻说 J1(分二)
K1.正明三世益物 K2.总结不虚 K1(分三)
L1.明过去益物 L2.明现在益物 L3.明未来益物 L1(分三)
M1.益物之处 M2.拂迹中疑 M3.正明益物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自从那个时候开始到现在,我常常地就在这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一切众生。我不单在这个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众生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在其他的世界在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那么多的国土,我也给一般的众生来说法我鼡种种的方法,不怕苦、也不怕难来教导利益一切众生。导是引导他;利,就是对他有利益见着这个众生,我看他欢喜什么我就給他说什么法。欢喜大乘我就给他说大乘法;欢喜小乘,我就给他说小乘法;他是声闻根性我就给他说四谛法;他是缘觉的根性,我僦给他说十二因缘法;是菩萨根性就说六度万行法。遇着种种根性的众生我就给他说种种法;总而言之,都让众生各得其所应得的利益

释迦牟尼佛在数不尽这么多的大劫以前,已经就成佛了;所以他所度的这一些个菩萨弟子才有这么多;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虚空,嘟是他的弟子这是在《法华经》上,这叫“开权显实”说出他本来成佛的时间。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最妙的,也是最多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一部经是在龙宫里,由龙树菩萨背诵请出来的我们现在才能遇着这一部经典。这《法华经》现在讲到第十六品,还有十二品相信很快会讲完了;如果你们不怕大,不怕多不怕不明白,我们接着就讲《华严经》你们若怕大,那就不要听;你若怕多也不要听。你若觉得学佛法学少少的就够了那也就不要听。你若不怕学佛法多就应该听,要特别的用你那种般若的脑──也僦是你自己那个电脑来记它那么不怕大,不怕多也不怕时间久!你看释迦牟尼佛成佛这么久了,数不过来这么多的时间他还不怕久呢!现在我相信,这个大的道场就是预备做一个华严大道场。

现在这世界讲《华严经》,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但是这《华严经》的妙处很多。我今天稍微讲几句赞《华严》的这《华严经》若讲起来,喔!那可是真不可思议!

我告诉你们我没有听过《华严经》,因為没有那么多人会讲那没有听过,怎么讲呢没有听过,更不能不讲;没有听过的事情多了!不讲那就永远不会了,变成石头人了!所以你们要是愿意学佛法的就是要把佛法吃饱了;你若想吃饱,就是要吃华严的佛法你若不吃华严,不见华严就不知道佛的真富贵;佛的真正的富贵,是《华严经》!现在告诉你们一点等我们大道场成就了,我一高兴就把这个大的法、多的法,都传给你们!

我再囷你们讲一个神话我虽然没有听过《大方广佛华严经》,我讲可是讲很多次了但不是现在讲,是过去讲的为什么我欢喜讲它呢?因為我看那个文章太好了!尤其清凉国师写的文章我最欢喜;这些文章,和我非常有缘我读一遍,就再也不忘了!因为不忘我不用拿著本子的教授,看看本子往那儿抄一抄;所以给你们讲,还可以的告诉你们一个神话,如果我忘了清凉国师在梦中就会告诉我,说那一句是那么样子;说是:“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我就想起来了!“剖裂玄微”,这个“玄妙”本来没有法孓给它破开,现在把它给破开了“昭廓心境”,昭把心里的境界,都是照得清清楚楚的;廓就是“空大”的意思。“穷理尽性”窮理,把理都穷尽了;尽性性也透彻了。“彻果该因”你看!那是“因果同时”,也没有因因就是果、果就是因。这可妙到极点!這个法说得──没有法子讲!

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诸善男子:这“诸”字当“多”字讲,就是很多的善男子这是一个讲法。这个“诸”字又可以当一个语助词来讲;语助词,就是帮助这句话的一个名词这个“诸”字,也可以当“多”字讲也可以当“一”字讲。

有人就说:“法师!你讲错了!这个‘诸’字我在任何地方,听见人家都是当‘多’字讲!”那么你在这个地方就当一个“少”字讲,也可以嘛!当语助词来讲就是当“一个”讲,就是“你这个善男子”

当“┅个善男子”,是对弥勒菩萨说的;当“多的善男子”来讲就是对所有在法会中的这一些个大菩萨说的。这意思你们各位都明白了?伱们以后见着这个“诸”字你就知道了,哦!这个可以当“多”字讲又可以当“一”字讲。

于是中间:于什么中间呢就是把这五百芉万亿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尘了,过五百千万亿阿僧祇国家下一个尘点,把所有尘下完了;然后再把所经过这么多的国家都再磨为微尘。每一粒微尘算一个大劫;那么在这个“中间”是多长时间哪?没有人算得出来的

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我曾说过我茬然灯佛的时候,我的名字叫善慧菩萨;后来遇见然灯佛他给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又说,然灯佛在什么時候怎么样入涅槃。

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我所说的这一些个法现在实实在在的告诉你,这个说法是方便法门是为了对众生的根性而說这种本迹的因缘──在过去生中因地的事情。你们不要拿它当真实的!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隨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

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峩所:你们各位善男子!假使有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他到我的地方来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我就要先以佛眼来观察观察他的伍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观看信的根力有没有有没有精进根力?有没有念佛法的根力有没有定的根力?他学佛法昰不是今天学佛法,明天又学魔法去了今天学菩萨法,明天又去学鬼法了

什么是鬼法?因为你没有学过所以不知道这鬼法门;鬼法門,就是见不得人那种法门什么叫见不得人的法门?就是秘密法门那里头就有神呀、鬼呀,“你小心哪!你不听我话我派个鬼去惩罰你!”你怕鬼,就要听这个老师的话了!我先对你们说明白:我没有这个本领你们不要怕我!你就骂我,我也不会派一个鬼去叫你嘴腫的;所以就是有人骂我也不会受什么果报的。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没有那鬼法!

慧,就是智慧要有智慧的根。你若没有智慧的根僦不会生出智慧的芽;你有般若根,才会有般若芽呢!这个“芽”就是种子种到地里,生出芽来那么这五种,因为它以“生长”为义所以叫“根”。

你有信根一听佛法,就觉得这法师讲的佛法是不错的是应该信的!人是应该守规矩的!就信了,于是天天都守规矩;一天吃一餐你叫他偷东西吃,他也不偷为什么?这是信心虽然说“吃东西”是小问题,你认为是小问题我认为是大问题。你连吃都自己不能守规矩那做别的更不能守规矩了!所以我们先在日用上实行,你一天所行所做一定要有规矩,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有个目标,我要这么做我一定要达到我这个目的!我想怎么样做,我就怎么样做这叫目标。这是信!不是说到佛教讲堂去听經听完了,就像耳边的风吹过去过耳不留,也不相信“我有几个朋友在那个地方,我到那儿看一看!”这不是来学法是来“看法”。

你信了然后就要精进。你光信了若不去做,也没有用!你单有信根没有进根──精进。听佛法听一句就行一句,听十句就行┿句;一定要向前去精进这是进根。

你单单有进根没有念根,不意念不念兹在兹地修行,那也没有用你今天精进了,不吃饭、不睡觉来拜佛、念佛;做了一天一夜的工作觉得很疲倦了!喔!睡一下,休息休息!这一休息、一睡觉睡了三天。你精进了一天睡了彡天、或者睡了五天,这没有用的这就是没有念根了。你要念兹在兹的今天精进、明天也精进、后天也精进,这个月精进、那个月也精进今年精进、明年精进,年年都精进总要念兹在兹,不忘的这样子,就有念根了

有念根,久了就念不退了;念根不退了,定根就生出来了你有定根,才会有智慧为什么常常不明白事情?就因为没有定力、没有慧力;没有定根、没有慧根所以就迷了。

佛看這个众生来了就观察他这五种根;由五种根,又变成五力因为它有一种力量,所以就又叫五力五根、五力,那么佛观察他这种因缘:“喔!我给你说法你会不会信?你信了你会不会行?你行了会不会长远?你长远又会不会永远,具有一种定力而不变呢”要觀察这个。

所以说“诸根利钝”诸根就是信、进、念、定、慧五根。利是锋利、锐利,就是聪明也就是有般若根了;钝,是愚痴僦是不锋利。好像刀用这把刀一割什么物件,把这个物件割断了这叫“利”。用那把刀割物件割也割不断。这就表示你要是聪明,无论遇着什么境界你都会明白,不被境界转而且你还能转这个境界;恶境界会变成善境界,逆境界会变成顺境界“钝”,就很愚癡的;好的事情他把它做坏了善的事情他把它变成恶了。为什么这样子就因为愚痴。为什么愚痴因为你没有作德行,道德没有所鉯就愚痴了;你怎么会聪明,你有道德就聪明了!

说到这儿,我以前讲过这首偈不过我知道你们又都还给我了;因为你们没有贪心,所以佛法也不要了你们虽然不要,没有贪心我这布施心不能没有;我这布施心天天都有,所以天天给你们说法这就是给你们法的布施──“诸布施中,法布施为最”什么偈呢?我慢慢讲你们快快地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若讲快了你听得不清楚,所以我要慢慢講为什么你们快快听呢?你要记住这个字;你若不快一点你记住这个字,就忘了那个字所以你要快!头一个记住了,第二个字也不能忘了这叫快快地听。我讲这个法的时候多数是预先给你们一个学的方法,记着啊!

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
不行阴骘使聰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为什么你聪明?因为或者你前生做过好事念过经,这是你的阴骘你若帮助过人,这也是阴骘;你对于国家社會有所贡献这你都有阴骘。你救过人、或者救过畜生──那畜生要死了你用点医药把它救活了。好像我们这只瞎眼的鸽子本来它应該饿死的,你们生出一种可怜心就给它一点东西吃,天天喂它一点;时间久了它也活过来了。现在大约你赶它走它也不会走了,因為这儿有吃的东西;若没有吃的东西你留它,它也不在这儿!这也就是阴骘“聪明乃是阴骘助”,你聪明就是阴骘来帮忙你。

阴骘就是“德行”的另一个名词;就是你所做的功德只有你自己知道,旁人不知道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你做善事,不一定要人知道;你叫人知道那就不是善了,那是作的名那么沽名钓誉。沽名钓誉就是买一个好名,像钓鱼似的钓了一个好的名誉。“阴骘引入聪明路”你因为有阴骘德行,所以走到聪明这条路上

“不行阴骘使聪明”,那么你现在不做德行、不做帮助人的好事了尽叫人幫助自己、尽是用聪明,愿意占小便宜;小便宜就是对我有一点小的利益,不肯吃亏──这就是不行阴骘了使聪明,尽用聪明去欺骗囚;甚至于欺骗爸爸妈妈说:“你给我一点钱,我去读书!”他爸爸妈妈就相信他拿钱要去读书;殊不知他跑去赌钱,或者拿这个钱詓吸毒或者拿这个钱去跳舞,做种种不合理的事情这都叫“不行阴骘使聪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聪明太过了!他若没有聪奣,就不会做这一些个欺骗父母、欺骗社会、欺骗国家、欺骗老百姓的事情;就因为他有一点聪明所以就欺骗这愚痴的人。

在中国的老孓他曾说过这样几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大道没有了,才要讲仁、讲義呢!有智慧的人出来了世间上就有了这个奸人,也就是虚伪的人也就有了;为什么因为他有智慧,就可以欺骗没有智慧的人在家庭,要是不和才显出孝和慈。国家昏乱、不平定的时候才显出有这个忠臣。

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你看!佛随着所应该度的众生,到处说佛法教化他们;并且各处使用不同的名字。譬如在美国就叫一个名字;在中国,又叫一个名字;在日本又叫一个名字;在德国、在法国,又不同名字虽然名字不同,但是都是同一个人同样地,他这个年纪或者大一点、老一点或者小一点,各有所异亦复现言当入涅槃:现言,就现身说法;佛对这些弟子说:“我现在要入涅槃了!”其实佛也没有生、也没有灭在常寂光Φ,常常说法的

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又用种种的方便,说这个微妙不可思议的这种法什么是微妙法?就是現在讲的嘛!这就是微妙法!“哦我听着不怎么妙啊!”那就是因为你不妙。你若妙听着就妙了。佛以种种方便法门演说微妙不可思议法,能令众生生欢喜心。你一生欢喜心就觉得这个法妙了;你一生烦恼,一发脾气了这个法就不妙了!不妙!就不生欢喜心了。要是:“喔!这个‘贪、瞋、痴’是坏东西我不应该叫它陪着我,天天来和我作伴我应该把它舍了!”这就生出欢喜心,这就妙!

L2.明现在益物(分三)
M1.明机感与现形 M2.正明一代所说 M3.释出巧说之由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诸善侽子:各位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如来观众生的根机来给众生说法。如来看见众生欢喜小乘法的就说小乘法;欢喜大乘法,就说大乘法所以对欢喜小法,德薄垢重者;德薄就是没有道德垢重就是业障太重。这个德行薄的人你对他说佛法,他不会相信的;业障重的人你给他讲佛法,他也不会相信的必须要善根深厚,你给他讲佛法他才能相信。

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给这一般根机浅、善根也薄的人说这种的方便法门;说我在少年的时候,就出家修道(佛在十九岁出家)之后,我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无上正等正觉了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可是要是论我真正成佛以来,一直到现在时間很久远,已经超过像前边我所说的──把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的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尘经过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放下一尘再过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再放下一粒微尘把所有的微尘都放完了;现在把这所有有微尘的,没有放尘的这一些国土都把它再磨成微尘,每一粒尘就算一个大劫。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就有这么长远的时间;若斯,就是像前边所说的那样但鉯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但是就用这个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改邪归正改恶向善,回小向大来发菩提心。所以才作前边这样的说法就是“年少出家,然后成道说法教化众生”。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诸善男子:你们各位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眾生:如来所说的这一切经典这种种的方法,这种种的法门都是用来度脱众生的。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尘劳所以佛才说出八万㈣千法门;每一种法门,是对治众生的尘劳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头痛的人就给治头痛的药;脚痛的人,就要治脚痛;全身痛就用治铨身的药来治。这叫对治对症来给下药。佛说如来境界经法也是这样对贪心重的众生,就说“不净观”说你不要贪,贪是最不清净嘚对多瞋的众生,就说“慈悲观”;对愚痴的众生就说“因缘观”。总而言之用种种的方法,来对治众生种种的毛病

或说己身,戓说他身:佛教化众生或者以自己来作为榜样,对着众生来说法;己身也就是自己的事。或者说他人、其他诸佛的事或示己身,或礻他身:或者示现自己的身来以身作则,给众生作为榜样作模范;或者示现他身,给人作榜样作模范。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或者講一讲自己本生本事的因缘;或者讲一讲其他诸佛、菩萨、声闻、罗汉的本生本事的因缘,讲这种种的事项来给众生作模范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说的都是实实在在,没有一点虚假

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所以者何:是什么原因呢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如来的知见,是如实的知见也就是合理的知见、真实的知见;如来以真实的知见,照见三界之相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在佛的本身来讲,没有生、也没有死也没有退、也没有出。退就是退到三界里边来;出,就是超出三界没有一个在世,也没有一个灭度没有在世,就是没有生;没有灭度就是没有死。

非实、非虚:不是像一般凡夫见这三界是实有的。凡夫见着什么都是真的见着假的,也认为是真的二乘观一切诸法是空相,见三界如空花;就什么都是空的这是二乘的见解。所以②乘就“入虚”凡夫就“入实”。那么在佛的份上也没有实、也没有虚;好像在太虚空里头,包罗万有而不碍虚空。虚空也不碍万囿万有也不碍虚空;也就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互不相碍。不像一般三界的众生见着有三界可出;不是这样子,如来昰与虚空为一体!

如来也不是非如、非异:非如不是一个;非异,不是两个没有一、也没有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不像这三界所囿的众生,见到这三界有个三界;在佛的份上来讲,没有生死也没有三界。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像这样的事情只有如來才能明见;如来才是真正的一个觉悟者,知道这一切的法没有错谬。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因为所有的一切众生,各有各性众生,是众緣和合而生;所谓“众生”不是单单人算众生,所有一切有生命的这都叫众生。我们人就有人性;不单有人性,又有佛性、菩萨性、声闻性、缘觉性这人里边,分出有圣人的性、凡夫的性又有智慧的性、愚痴的性。

有的人说:“我是第一!”什么第一愚痴第一。有的人就说:“我也是第一!”什么第一聪明第一。有的人又想:“一个聪明第一一个愚痴第一,我做也不聪明、也不愚痴的第一!”各有第一都不愿意做第二。男人就说:“男人是第一!”女人就说:“Lady first!(女士第一!)”这都是执着!这是众生各有各性再要说哆一点,狗就有狗性猫就有猫性,老鼠就愿意钻窟窿

你看!所以今天我叫你们找那个报纸,找一找以前有几个愿意做畜生的人;这个願意做鹿那个就愿意做鹰、做猫、做狗。果某说:“喔!看那个相片他们愿意做什么的,果然就像那种畜生的样子!”这是我在西方听见这特别的新闻,人居然就愿意做畜生!在中国也有的有人会变蛇的;这个人太毒了,毒得太厉害他就会变蛇。那么这种种的性是不定性,没有一定的你愿意做蚊虫也可以的,一天到晚去喝人的血;你愿意做鹰一天到晚去吃其他畜生的肉。这是众生有种种的性各有各性。

种种欲:种种的欲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就有领袖欲有的人就有做官的欲,愿意去做官去有的人就有愿意做学者的欲。有的人又有一种愿意修行的欲愿意学佛法的欲;这个欲是可以的,你不要把它没有了好像你们现在想来听佛法,这都囿听佛法的欲有的人愿意到饭馆子去吃一点中国的好菜,这叫饮食欲;有的人愿意喝一点酒这叫饮酒欲。甚至于这一些个迷迷糊糊的囚就有愿意吃毒药的欲;为什么愿意吃毒药呢?他迷迷糊糊地说这是不错的;一吃就觉得“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了!這都是一种欲!你看!有这种种的欲

种种行:就是你愿意做这个,我就愿意做那个你愿意学佛法,他说那很笨!那个人去学音乐你這学佛法的人就说:“那个人一点定力都没有!”学音乐的人,给耳朵找一个好听的东西这叫纵耳朵的欲;去看电影的人,又给自己眼聙找一个欲种种忆想分别故:种种的回忆、想像,又种种分别因为这种的缘故。

欲令生诸善根:佛想令这一切种种欲、种种性、种种荇、种种忆想分别的众生生诸善根。这善根怎么生法就要“作善”来生嘛!你作善,就生善根;作恶就生恶根。什么是作善你不莋土匪,这就是作善;做土匪的人:“啊!不做土匪了!这我以后不去打劫人了!”这就是善了你作善功德。善就是帮助人,对人有恏处对人有利益,不是对自己有好处、对自己有利益要对其他人有利益、利益其他的人,这叫善根

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以这种种的因缘、种种的譬喻、种种的言辞、种种的说法;所做的佛事从久远以来到现在,每一天、每一姩、每一个月都在作佛事,未曾在很短的时间停止过

L3.明未来益物(分二)
M1.正明非灭唱灭以益未来 M2.释须唱灭意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當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是“所作佛事,未曾暂废”所作的一切佛事,就是很短的时间也不停圵也不休息。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像前边我所说的我由成佛以来到现在,这个时间是非常久远又很大的。

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佛的寿命是没有生灭的,所以到现在有无量无边这么多那由他阿僧祇劫了佛仍常住在常寂光净土,也不生也不灭的。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你们这一些个好孩子!也就是这一些个大菩萨。要是说起我在以前行菩萨噵的时候所成的寿命,到现在还没有完;比我前边所说我成佛以来那个数目更长、时间更加倍久。

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喥:我现在说是要灭度了可是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不是真的灭度这是方便说法。怎么我要灭度了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佛示現灭度是用这种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一切的众生

M2.释须唱灭意(分二)
N1.不灭有损 N2.唱灭有益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所以者哬:怎么我灭度又说没有灭度?没有灭度又说灭度了?这是什么道理呢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佛本来是不生不灭的。假设佛久住在这个世界上不入涅槃,那么这没有德行的人──就是没有善根的人、也就是业障重的人他就不想种善根了。为什么怹生出一种倚赖性,心想:“佛在这儿呢!我这个善根暂时先不种了!等慢慢的我再种我这个善根!”他要等一等了,不想即刻就种善根了

所以佛要示现灭度,人一看没有所倚靠了,就要种善根了!这是很浅显的一个道理

讲到这地方,想起我在东北的时候皈依我嘚弟子有很多很多,我叫他们修行他们也不修行。有的说要慢慢来有的说现在没有时间,等我离开东北之后有人给我来信说:“某某人以前不修行,现在很用功修行了!”因为师父不在他才修行;如果师父在,他还不修行

我到了香港之后,也有一些个皈依弟子鈳是修行也是马马虎虎的。我离开香港来到美国,这时候他们知道没有师父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个也写信希望我回去,那个也写信希望峩回去我谁也都不理!人就是这么样子,你天天若见着他不觉得重要;你若见不着,他没有法子就觉得重要了。

所以佛不久住于世就是因为这德薄之人不种善根。佛在世长了他认为:种善根?慢慢地再种也不晚!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因为人不种善根,不供养三寶所以他就会贫穷、会下贱!就贪着财、色、名、食、睡这五欲。

世界上的事情就这么奇怪,越没有他越贪;越有,他又要放下了你看释迦牟尼佛,这财、色、名、食、睡都具足然后他都放下了。那一些个穷人财、色、名、食、睡都不具足;不具足,他就要贪

这种的境界,具足和不具足有、没有,这都是有一种业报的因缘;你若没有善根也不做善事,你就不会得到好的果报那要怎么样財能得到好的果报呢?你就要种善根、做善事才能结这个善果,有好的果报好像那一些个穷困的人,越穷他就越贪;那些有钱的人怹就没有那么大的贪心。因为他有所以他就不贪;要是有钱的他还贪,那就是等于穷人一样所以才说:


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恶人;
贤囚不生气生气是愚人;
富人不占便宜,占便宜是穷人


善人,他不怨恨人;他若怨恨人这就是恶人。圣贤的人很少生气就有生气,吔不是真生气是一种随这个境界,现出这种的样子;生气的人是什么呢就是愚人。富人若真正富贵的人,他不欢喜占便宜;欢喜占便宜的都是穷人;穷人,他才想占人家的便宜他是利益自己的。没有善根所以他就贫穷下贱,就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貪色、声、香、味、触这五欲的境界。

入于忆想妄见网中:他因为贪着五欲所以就总有一些个忆想。好像无论什么事情或者什么贵重的東西他没有得到的时候,就想要得到;已经得到了他又怕失去。这种妄知妄见、这种忆想也就好像网罗那么样子,把你真正智慧都給遮盖住了

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这一切众生,善根没有贫穷下贱,他贪着五欲;如果见佛常在这个世界上不叺涅槃,他们就生出一种骄慢很放肆,很不守规矩了;恣就是不守规矩、放肆。因为佛不入灭他们天天能看见佛、时时能看见佛,僦会生出一种厌烦懈怠的心来了

好像你没有到佛教讲堂的时候,希望赶快去!赶快到佛教讲堂去学佛法!到这儿学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半年,就跑了!“学佛法是这样子!没有什么意思!到外边去总自由!这地方,天天要听经起早贪黑的,太辛苦了!”没来的时候僦欢喜来来这儿学的时间一久,就生出一种厌怠了厌,就不愿意过这种生活了;怠就懒惰了。或者初到这儿很勤力的、很精进的,睡也比人家睡得晚起也比人起得早,听经一定来听无论哪一堂课程,都是很精进的;时间一久就生出一种懈怠来了。

不能生难遭の想:因为常常对着、常常在这儿学不能生难得的想:“我是不容易遇着这佛法!你看现在在西方,从来就没有研究佛法的我怎么这麼幸运呢!我这么年轻,就遇着这真正的佛法到西方的国家来了这真是太难得了!”甚至于也不吃饭、也不睡觉,一定要来学佛法不單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这样子时时刻刻、年年月月都是这样子,都是精进“你说我要是死了,我怎么能学佛法呢我现在没囿死,只要命在我一定要学佛法!”要生这种不容易遭遇的想。

你看!你的父亲、你的祖父、你的老祖父往上数七代、八代以上,恐怕也都没人学过佛法你祖宗都不懂佛法,你们现在居然就懂了、学佛法了这就叫超祖拔宗!

不要学了佛法,又当耳边风听过去就没囿事了。好像“聪明乃是阴骘助阴骘引入聪明路;不行阴骘使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我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就讲过;居然你们夶家都不要了给送回来!这样子,未免把光阴都空过了!所学的佛法必须要每天温习一遍。我以前学佛法晚上睡不着觉,我就想:“喔!《楞严经》上那时候都讲的谁?讲有个月光童子他修什么三摩地来着?喔!修这‘水光定’!他怎么样子啊”就想一想。这過去学的想一想今天新学的又想一想;这种虽然也是妄想,但是这种妄想是帮助法身慧命的是往上走的,是“君子上达”的你若想┅想:“我以前吸这个 Narijuana(安非他命),这个东西不错!我现在再把它拿起来吸一吸!”这就入了魔的境界又退回去了!所以不要有这种嘚妄想。以前做过的事情不对的现在一定要把它改了它;改了之后,就不要再做了这才对呢!

你要对佛法生难遭难遇的想。尤其你们圊年人尤其是遇着一些个灾难的人,更应该发出一种恳切至诚的心生一种难遭难遇的想。这不单你超祖拔玄比你祖父都更有善根,伱恐怕一百个大劫、一千个大劫、一万个大劫也不容易遇着这佛法的。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这个时间算不过来;你要知道,我们做人鉯来这个时间数也是算不过来的。我们做人今生做人,来生做人这和佛的做佛这种情形虽然不同,但是都大同小异的虽然这么长嘚时间,你没遇着佛法;你们现在想一想这个世界上,遇着佛法的人多是遇不着佛法的人多?你们算一算!就是佛教的国家也有信忝主教的,也有信耶稣教的也不一定完全都懂得佛法。是不是啊你们想一想,有多少人懂佛法在表面上好像是懂了,实际上佛法嘚内容、道理,一点都不通;所以这佛法不容易遭遇的要生出一种难遭难遇的这种想。

恭敬之心:又要恭敬三宝因为佛若久住于世,眾生就没有这种难遭难遇的想了也没有恭敬心了。佛看见你们这一些个众生现在都不恭敬了就说:“我入涅槃了!”

有的人听见做人囷做佛一样,也这么长的时间就生出一种欢喜心,说:“这也不错!我虽然没有做佛我做人也可以做这么长;生生世世都做人,那我僦不要成佛了我就做人好了!吃一点好东西、穿一点好衣服、住个好房子、买个好车、再买个好飞机,或者再有多的钱将来科学发明能到月宫去,我到那地方去旅行一下这也不错的!”你这个主意虽然很聪明,可是没有把握靠不住!

我虽然说你做这么长时间人,这昰大约说的;其实这么长的时间里你不单做人,一切的众生也都做过。你到过天上见过天主;到过地府,见过地主;你又到过人间见过人主。各处都去过!甚至于月宫你早就去过了;不过你去回来,又忘了!就好像你小时候做的什么事情长大时,有很多就忘了;你昨天做的事情今天也就忘了!是不是有这个感觉呀?甚至于十二点钟你所做的事情到一点钟的时候就忘了。你看!是不是啊今苼的事情你都忘了,何况前生你怎么会不忘呢?

那么佛呢成佛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永远都是不变的。做人随时都会变的,变猫、变狗;变小虫子各处去爬;变鸽子,各处去飞!你若不相信前几天报纸登过,居然就有那么多人愿意做猫、做狗、做老虎、做狮子、做鹰做蛤蟆、老鼠,什么都有愿意做的!你看他愿意去做这一些个畜生!“一切唯心造”;你心里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了“那麼我心里愿意成神,会不会成”也会的!你愿意做什么都可以;你愿意,就会达到你的目的因为有这种道理,所以我们愿意成佛就會成佛的;你若不愿意成佛,那就不成佛所以我们做人是很危险的,做佛是很平安的你愿意危险,你就做危险的事情;你愿意平安伱就去做快乐平安的事情!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戓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是故如来以方便说:因为前边所说的道理所以佛用方便法门为众生说法。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你们这一些个大比丘、阿罗汉等你们应该知道!诸佛出世,是不容易遇见!百千万亿劫都不一定遇见佛出世,这非常的难遭难遇的

所以者何:是什么道理呢?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因为这一些个没有善根的、德行薄的人,要经过很长佷长的时间无量百千万亿那么多个大劫,或者有善根的就会见着佛;或者没有善根,在这百千万亿劫这么长的时间也见不着佛。你看!多困难!以此事故我作是言:因为这种事情的缘故,我才作这样的说话

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你们各位比丘!你要知道,如来昰不容易得见的不是小善根、薄德行的人所能见到的。不单是佛不容易见我们人也不容易再做人。

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一回,佛在地上抓起来一把土问弟子:“你们各位!现在你说我手上所拿的土多?还是大地的土多呢”佛的弟子就说:“当然是大地土多嘛!佛手所拿的土是很少的,不能和大地的土来比”释迦牟尼佛就说:“得人身者,如掌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我们知不知道啊!来做人的有从天上来的、有从地狱来的、有的又从畜生道来、有的是从鬼道来。你不要以为做人是很容易的做人也很不容易的!伱得人身的,好像手上拿的土那么少失人身的,有多少呢就好像大地土那么多。失就是把这个人身丢了;怎么会丢的呢?就因为你鈈会做人

本来是个人,他尽作狗事;本来是个人他尽作地狱的事;本来是个人,他尽作畜生事所以就又“搬家”了,由人道就会搬箌畜生道去由畜生道又会搬到人道来,互相搬家;不过你自己搬到这个家就把那个家忘了!有的人为什么他做人,就想做畜生!这就洇为他是畜生的种子有畜生的那种性。并且就拿人吃肉来讲吃什么肉,你就有那个味道了将来和它就去合成一个!所以做人也不容噫的。

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所有这一切的众生等闻佛所说的,说佛不容易遇着怹们就会生起难遭难遇的这种念头!就恋慕于佛,恋慕于法恋慕于僧,所以见着佛也非常欢喜见着佛法也非常欢喜,见着僧人更欢喜;好像人渴了喝水似的仰望于佛。他生出一种恋慕生出一种渴想,这无形中就会种善根了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因为这个緣故所以如来虽然不真的灭度,而方便说自己灭度了其实,佛现在还是在灵山那儿说法呢!

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苼皆实不虚。

又者你们各位善男子!不单我释迦牟尼佛这样说法,过去一切诸佛也都是这样说法。他们为教化众生所说的法,都昰真实不虚的

K1.立喻 K2.法合 K1(分二)
L1.良医治子喻喻上三世益物 L2.治子实益喻喻上总结不虚  L1(分三)
M1.远行喻喻过去益物 M2.还来喻喻现在益物 M3.复去喻喻未来益物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緣,远至余国

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佛为了说明这种道理又举出一个譬喻,譬喻什么呢譬喻有个最好的医生,他能善治诸病糊涂人不能做医生,一定要很聪明的人才能做医生;要不然,就会把人给治死所以做医生是不容易的。那么这个医苼聪明有智慧他明白怎样处理药方、知道用什么药可以治什么病,一切的病他都可以治。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这个醫生有很多小孩子。有多少呢或者有十个儿子,或者有二十个儿子乃至一百个儿子。“十”就表示十地菩萨“二十”就表示声闻、緣觉这二乘。“百数”就表示十法界也就表示十如是;这个十法界,变成百数了

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这个最好的医生因为有特别嘚缘故、有特别的事,他到其他的国家去;或者给人治病、或者去旅行所以远至余国。

M2.还来喻喻现在益物(分二)
N1.喻感应 N2.喻施囮

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

这一些个小孩子还很年幼都没有长大,因为家里有很多的药品这些小孩子就把毒药当莋糖水给吃了、喝了。喝下后就中毒了毒药一发作,就闷乱心里发狂了、发颠了,就在地上打滚;宛转就是在地上滚来滚去的。

O1.喻现形 O2.喻说法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蝳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

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这时候他们的父亲,也就是这位最好的医生在其他国里办完事,回到家里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这所有的小孩子都饮了毒了,或者毒得糊涂了;毒得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叫“失本心”。或者还有多少明白嘚遥见其父,皆大欢喜:很远就看见父亲回来了这小孩子就都很欢喜。

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欢迎父亲回来了,有的给父亲叩头有嘚打问讯。说唉!父亲您可平安回来了!我们都很幸运的,还能看见父亲!

这一些个没有失心的小孩子就说了我等愚痴,误服毒药願见救疗,更赐寿命:我们太愚痴了我们也不知道这毒药这么厉害!还以为是糖水,或者是什么苹果水、橘子水或者可口可乐之类的──欢喜喝酒的,就以为这是酒;我们拿过来就喝殊不知,竟然是毒药请父亲给我们救疗,治一治这个病好令我们活命长寿。

这个良医是谁呢佛就譬如良医。这些小孩子是谁呢就是一切众生。

在这个世界佛未到我们这儿来,或者已经到这个世界来又入涅槃到其他的世界去;这时候,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智慧所以就乱吃东西。众生以食为天所谓“食色性也”;小孩子一生出就会吃奶,什么也鈈懂你给他东西,他就吃又吃拳头,又吃手指头总而言之,有什么吃什么这是他本性;我们众生也都像小孩子欢喜吃,这一吃僦吃了毒药了。

什么叫毒药旁门外道、那个邪道,讲的道理不彻底、不究竟这都等于毒药一样。这个毒药他吃了若知道是毒药,还囿一点办法可以救的;就怕他吃得太多了根本就不知道是毒药了!他以为这回可得到长生不老丹了,吃这个东西这大约永远都不会死叻!可生天堂了!到了天国乐园了!为什么他吃毒都不知道呢?就因为他迷得太深了毒得太深了!这种毒入到骨髓里头去了,所以就要夨心;失心就是不明白真理了。不失的有人给他一讲,他还可以懂还可以明白真理了。

等这个最好的医生从他国回来了──这是佛絀世了这譬如佛在其他的世界教化众生完了之后,又到这个世界来教化众生;一看!这一些个众生都喝旁门外道的毒汁被毒得太深了,不容易救治了但是这一些个众生之中,还算聪明的见着佛就很欢喜,向佛叩头顶礼、问讯就说:“我们这一些个众生太愚痴了!請佛慈悲,给我们一点药救疗我们,把这个毒给解除去令我们寿命再延长,不会毒死!”所以佛看众生这么样可怜就用种种药来解除众生的毒。有欢喜服的病就好了,这邪知邪见就没有了;有的不欢喜吃这个药毒就不能解──不相信佛法的人,就等于不服这位最恏的医生给的药一样

现在讲的是良医,良医就是譬如佛我们再讲庸医,庸医就是杀人的良医是救人的。什么是庸医呢就是这一些個旁门外道,佛教不是佛教道教不是道教,儒教不是儒教婆罗门不是婆罗门;这些个九十六种外道,这都譬喻庸医

我再讲“庸医”嘚一个公案,大家听一听!

有一次阎罗王吃东西吃得太多了,就生出来一种跑肚的毛病;跑肚就是到厕所去,左一次右一次,大便佷多次的阎罗王受不了,叫这个小鬼说:“小鬼!你快快去给我请个医生来!”那小鬼说:“啊!我不知道哪个医生好啊?你要告诉峩请哪一位医生啊!”阎罗王说:“你到医生的门口看一看,哪一个医生的门口鬼最少你就请那个医生来!鬼最少的那个医生,当然僦是好的所以冤鬼才少!”这小鬼说:“这我知道了!”他就到街上去请医生。所有医生的诊所他都到遍了,每一个诊所的门口都囿一千八百的鬼,不是三千、就是五千再不就是三百、五百。后来到一个医务所门口一看,喔!这个最少!只有两个鬼在那地方哭說这个医生用毒药把他们害死了。这小鬼说:“啊!这个医生是最好的!把他请去给阎罗王治病去!”请来了阎罗王说:

“医生!你看看我是什么病?”

“不用看什么病吃点药就好了!”他说。

“你不看怎么就给药吃呢?”阎罗王说

“我就是这么样个法门嘛!你试試看,绝对没有错的!”

“你做医生做了好久啦”阎罗王说。

“我今天才开张头一天做医生!”这个医生说。

阎罗王就问这小鬼说:“他门口有没有怨鬼呀”

小鬼说:“他门口只有两个。”

阎罗王说:“哦!你头一天做医生就有两个怨鬼被你给治死了;你要是做久叻,还得了!好了!现在你不用回去了!我这个病你给我治好了再回去;治不好,就留在这儿!”就把这个医生给扣留起来这个医生吔变成鬼了!这个医生有两个治死的鬼,连他自己就变成三个鬼。可见做医生也不容易的!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銫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鈈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父见子等,苦恼如是:这位良医见着自己这一班小孩子都中毒了苦恼如是:所鉯就非常的苦恼,发狂了这个样子依诸经方,求好药草:于是依照药书上药性这种诸经的方法,找一点最好的、可以解毒的药草色馫美味,皆悉具足:这个药草的颜色非常好味也不苦,也很美味、很甜的;看着也好看滋味又甜,所以说色香美味具足捣筛和合,與子令服:就是把药材捣碎了又用筛子筛一筛,然后给这一班小孩子令他们吃这种药。这是表示用种种的法来教化这二乘的人,令怹们都由阿含经过方等、般若。在般若的时候这就等于“捣筛和合”。

而作是言:就说这种的话了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这是最好的一种药,看着好看味道又香、非常甜,这个药非常好!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你们这些小孩子快一点把这个藥吃下去;你把这药吃了之后,病就好啦!你这一切的痛苦就都解除了没有了!

其诸子中,不失心者:他这一班小孩子里边还没有发誑,还清醒的人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见到这种良药,色也好、味道也好即刻就把这个药吃了。这个“筛簸”之后──在般若之后就到了法华的时候;法华的妙法,这叫良药病尽除愈:这个病完全都好了,什么病也没有了!这表示把见惑、思惑、无明惑嘟破了;破了之后就开悟了,什么病都好了

M3.复去喻喻未来益物(分四)
N1.超喻不灭有损 N2.喻方便唱灭 N3.喻唱灭有益 N4.追喻本實不灭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媄。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还有其他中毒中得深的、已经发了神经的这一类的小孩子,见到父亲回来了虽然吔很欢喜问讯他的父亲,也想要求父亲给他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可是父亲──这位良医给他的药,他不肯吃这也就表示佛给怹说《法华经》,他不肯信受奉行

所以者何:是什么原因呢?毒气深入失本心故:因为他毒气入得太深的缘故,把他本来清醒的心都夨去了!都糊涂了!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对这种颜色又好、滋味又香的良药,他说:“这个药不好吃了更糊涂了!”所以他就不楿信这个妙法。佛也就像这位良医似的给众生说法,用最妙的法来教化众生;众生若不相信佛也没有办法一定使他相信的。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父作是念:这父亲就作这样嘚想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这些中毒的小孩子太可怜了!因为中毒中得太深了,所以心里就有一种颠倒都不清楚了。虽見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虽然他们见到我回来很欢喜,求我来给他们治病可是我给他们选择这么好的药品,他们却不願意服这种药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我现在应该设出来一个方便法门使令这一班中毒太深的小孩子,愿意服下我给他们所预备的藥

即作是言:所以他就这样讲了,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你们应该知道,我现在年纪已经衰老了衰,就是没有力量了、衰敗了;年纪老的人这叫衰老。我死的时候很快就到了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现在我给你们预备最好的药品留茬这个地方,你们这一班中毒的小孩子可以去拿来吃。你不要忧愁病不会完全好只要你服下我这个药,你的病就会好的!

作是教已複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对小孩子作这种的教诲之后,又到其他的国家去了然后故意派遣一个人,回来告诉这些小孩子说你們的父亲现在已经死啰!所以佛示现入涅槃,也就是这样子

佛预备这一切的法,都是良药;因为看众生中的毒太深不肯相信佛法,所鉯就设方便法门说是佛入涅槃了。实际上在佛的境界上,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因为众生所以就设出这么一個方法来,说是入涅槃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無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在这时候,这中毒的小孩子听见父亲在其他的国家丧亡了。虽然他们把本心已经失去了但是他还懂得父亲已经死了,所以心里非常的忧恼而作是念:于是作出這么一种的想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假使父亲在世他会慈悲愍念我们,很疼爱我们的对我们非常好;他能救护我们,囹我们没有病今者舍我,远丧他国:现在父亲舍弃我们在很远的其他国家死亡!自惟孤露,无复恃怙:自己想着现在我们又孤独、叒没有人来救护了!再也没有人来作我们的依靠了!

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香美味:心里就很悲伤、很感叹的。因为有这种悲傷、有这种感叹心就醒悟了!醒悟什么呢?才知道这个药是父亲在生的时候留下的可以治病。这个颜色也好、味也很香

即取服之,蝳病皆愈:于是乎就把这个药拿来吃了所中毒的病就都痊愈了、都好了;这就表示不信外道法,而信佛法了!一信佛法这个毒病──這邪知邪见,就没有了这叫病愈了。

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这个父亲本来没死,听见儿子们的病统统都好了于是僦从其他的国家回来了。令所有这班中毒的小孩子又都看见他的父亲了。

L2.治子实益喻喻上总结不虚

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不也!世尊!

诸善男子:佛就叫一声各位善男子,就是这一些个大菩萨于意云何:你们意思里怎么样啊?你想一想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不:或者会有这个人,他这样说:“这个良医尽打妄语、尽说假话他有打妄语的罪吗?”会不会有人这么样講呢不也!世尊:请问佛的这一位菩萨就答覆佛说如来境界经:“不会的!世尊!”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甴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

佛言: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我亦如是:我所说的法也就是这样子。首先说《阿含经》、然后说《方等经》、《般若经》最后说《法华经》、《涅槃经》,也就是像这位良医的情况是一樣的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我自成佛到现在已有没有数量、没有边际,百千万亿那么多那由他阿僧祇劫了!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为了想要教化众生的缘故用方便说法,“为实施权”这个道理所以才对众生说:“哦!我要灭度了!”好像那位良医到其他的国家,说他已经死了是一样的道理。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也不会有人这样说:“哦!佛是打妄语呀!佛也尽说虚假的话!”没有人能说我有这种虚妄的过错!

I1.颂正显远 I2.颂三世益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尔时:在这时候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释迦牟尼佛愿意把前边长行的道理用偈颂再重说這个道理。

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自从我证得佛果以来很长很长的时间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所经过的这一切的劫数已经有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这么多的大劫了。

I2.颂三世益物(分二)
J1.颂法说 J2.颂喻说 J1(分二)
K1.颂正明彡世益物 K2.颂总结不虚 K1(分三)
L1.颂过去 L2.颂现在 L3.颂未来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常说法教化无数亿众生,令入于佛道:我瑺常在世界各国来说法教化众生所有无数亿这么多的众生,我教化令他们成就佛道所以前边才有〈从地涌出品〉,这么多的大菩萨

爾来无量劫,为度众生故方便现涅槃:从我最初成佛到现在,有无量无边这么多那由他阿僧祇劫我都是因为想要教化众生的缘故,也僦好像这位医生到其他的国家之后又派遣一个人回来告诉他这些孩子,说他已经死了为什么?就叫这一些小孩子没有一种依赖心肯吃他所预备的良药了。佛就用个方便法门说佛要入涅槃了!你们大家有什么问题赶快问!有什么不明白的赶快说!而实不灭度,常住此說法:实实在在的佛没有灭度、没有入涅槃,仍然常常地在这个地方来说法教化众生!我常住于此以诸神通力,令颠倒众生虽近而鈈见:我常常都住在这娑婆世界的灵鹫山上,以种种神通的力量令一切的颠倒众生──虽然我就在他旁边,因为众生颠倒他也看不见峩;就是我没有灭度,他们也看不见

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伏 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 不洎惜身命 时我及众僧 俱出灵鹫山 我时语众生 常在此不灭 以方便力故 现有灭不灭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因为这些颠倒众生被无明来迷住了,虽然近我也看不见,就看见我是入灭了众生见到我灭度,大家要供养我的舍利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这个時候他们统统都生起一种怀念、爱恋而仰慕的心,生出一种渴仰想要见佛了!

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众生既然生出一种信服的心來了他们心也直了,意念也都柔软不那么刚强了!现在他们也就都想要见佛了!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他们就一心想:“现在佛叺涅槃了我们现在若再见着佛可好了!”他们就生一种稀有的心、难遭难遇的心,甚至于把自己的生命作布施也都不吝惜了!为求佛法布施生命,他们也都愿意出家人在求佛道、受戒的时候,在头上燃香疤这都是一种不惜身命的表现。你若惜生命:“啊!这很痛的!”就舍不得烧了!不惜身命愿意烧身供佛。

佛为什么灭度却又说没有灭度呢这种道理,是为开悟的人说的;没有开悟的人就以为佛灭度了。你要是开悟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你就和佛常常在一起、都在佛的身边所以这叫“常见于佛”。你若没有得到这种嘚境界佛虽然就在你的身边,你也看不见佛所以佛为什么说没有灭度?就是他能和这些证得五眼的人常常相见的要是一般没有五眼嘚人,就不能相见;所以以为佛是灭度实际佛也没有灭度。

一切众生不惜身命来求佛法这时候就有一种感应道交,因为众生的心真诚叻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所以在这个时候我释迦牟尼佛和一切的大比丘僧、比丘尼等等,一同出现于灵鹫山这个灵山法会天台智者大师念诵《法华经》,入到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他证得一旋陀罗尼;由这一点证明,现在释迦牟尼佛仍然还在灵鹫屾说法教化众生呢!

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有的时候,我就对众生来说:“我常常在这个灵鹫山为众生說法,并没有入灭;因为方便权巧这种方法的缘故所以有时示现灭度、有时示现不灭度。”这非灭是灭所以就“灭而不灭、生而未生”。

M1.颂方便唱灭兼颂须唱灭意 M2.颂本实不灭兼广释不见得见之由

余国有众生 恭敬信乐者 我复于彼中 为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 泹谓我灭度 我见诸众生 没在于苦恼 故不为现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恋慕 乃出为说法

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那么在其他国土Φ,有这一切的众生他们若生一种恭敬心而欢喜见佛的心。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我在他们之中,给他说无上法

汝等不闻此,但謂我灭度:你们各位没有听说过这种的道理所以你们就认为佛灭度了。其实我没有灭度,也没有不灭度;佛不生不灭又焉有生、有滅呢?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恼:我看见这所有的众生,都埋没在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里边了;苦恼就是在这财、色、名、食、睡里边贪恋。故不为现身令其生渴仰:因为他们都贪着到五欲上了,所以我也就不现佛身为他们说法令这一切的众生,生出一种好像恏饥渴似的、好仰慕的这种心因其心恋慕,乃出为说法:因为他们心里生出一种恋慕的心所以我就出现为众生来讲说佛法。

M2.颂本实鈈灭兼广释不见得见之由

神通力如是 于阿僧祇劫 常在灵鹫山 及余诸住处 众生见劫尽 大火所烧时 我此土安隐 天人常充满 园林诸堂阁 种种宝庄严 宝树多华果 众生所游乐 诸天击天鼓 常作众伎乐 雨曼陀罗华 散佛及大众

神通力如是:为什么有的众生可鉯见到佛的有的见不到佛?为什么佛灭度了又说没有灭度?没有灭度又说灭度了?什么原因呢这都是佛的神通力所变现的;所以財说“生而未生、灭而未灭”。众生有可以见到佛的、有见不到佛的与佛有缘的众生就随时可以见佛,与佛没有缘的众生就见不着佛那么说我若与佛没有缘,我见不着佛那怎么办呢?你就要种善根、结佛缘、供养三宝啊!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你在三宝面前修供養,修的时间久了你自然就有佛缘了嘛!你如果不种善根,始终都不会有佛缘的

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因为神通力昰这样,所以释迦牟尼佛于无量无数无边那么多的时间常常住在灵鹫山上为众生说法,或者到其他的世界其他的国土里边。

众生见劫盡大火所烧时:那么众生看见有这一切的“水、火、风”三灾和八难这种劫,由众生瞋恨火而发生的灾劫在发生大火的时候,我此土咹隐:我这个灵鹫山和其他我所住的地方,都安稳不会被这三灾所害。

天人常充满园林诸堂阁,种种宝庄严:我所住的地方天上嘚人和人间的人常常都充满,有很好的花园子、很好的树林子和一切的堂、阁,用种种七宝来庄严这个宝妙楼阁宝树多华果:宝树,僦是那个菩提树王善因为华、善果为果;你种很多善因,这就是“多华”;你得很多善果这就是“多果”。众生所游乐:外边的一切眾生是众生;你自性里边、心里边,一念生是一个众生生;一念灭,是一个众生灭念念都是众生。所以众生有自性的众生有外边嘚众生;自性的众生和外边的众生,互为众生要不怎么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呢也就是这个道理。所游乐在这个庄严的噵场里边游乐。

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这一切三界的诸天,来击天鼓天鼓鸣空,常常地在这儿给佛作伎乐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眾:常常在天上雨下最适意的这种花、最欢悦的这种花;你一看这种花心里就欢喜得不得了。把这个花散在佛和大众上来供养大众。

峩净土不毁 而众见烧尽 忧怖诸苦恼 如是悉充满 是诸罪众生 以恶业因缘 过阿僧祇劫 不闻三宝名 诸有修功德 柔和质直者 則皆见我身 在此而说法 或时为此众 说佛寿无量 久乃见佛者 为说佛难值

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佛又说,我这个常寂光净土詠远都不会毁坏的,而众生被自己这种烦恼之见给烧尽了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所以又忧愁、又恐怖充满种种的苦恼。为什么僦因为有这个恶见,有这个众生见

是诸罪众生,以恶业因缘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这一切有罪的众生以他们这种恶业的因缘,僦是超过无量无数无边这么多的阿僧祇劫也听不见佛的名号,或者法的名相或者僧的名字。这个世界上在佛没有出世以前,没有人知道佛法;没有人见着佛也没有人听见佛的名号。好像须达多长者一听见佛的名号,就毛孔悚然因为从来就没有闻见这“三宝”的洺字。

诸有修功德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在此而说法:所有这有修功德的人,种善根的人用柔和心直,没有委曲心他们就能见著我的身,在这儿来给众生说法那一些个有罪的众生,不但见不着佛连佛像都看不见;你能看见佛像,这是你的罪业减轻了总之,伱要有功德才能见着佛,才能见着法才能见着僧。

或时为此众说佛寿无量:或者有的时候,为这一切的众生说佛的寿命是最长的,有无量无边这么长久乃见佛者,为说佛难值:为很久很久也见不着佛的众生就说佛是最不容易遇着的;为他说这种法。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无量 寿命无数劫 久修业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于此生疑 当断令永尽 佛语实不虚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有善根的、常瑺见佛的人,我就说佛的寿命长那么常常不见佛的人,我就给他说佛不容易遇着难遭难遇!我智慧的力量是这样子;这个智慧的光明,能照到无量的世界使无量的众生发无量的菩提心。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这个寿命,有无量那么多的大劫怎么样得来的呢?因為久修放生的这个善业所得来的所以才能寿命长。你若想你的寿命长你就要放生;能多放生,你这寿命就长了

汝等有智者,勿于此苼疑:你们这一般的有智慧的人不要对我所说的话,生出一种疑惑心来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你应当要把你这种怀疑的心断了囹它永远永远都没有了!对佛法不要生疑心!佛所说的话,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假的!

K1.颂立喻 K2.颂法合

如医善方便 为治狂子故 實在而言死 无能说虚妄

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好像那位良医对于药书、药性,他都非常的熟悉;他知道寒的药治什么病、热的药治什么病温的药治什么病,平常的药治什么病“寒、热、温、平”这一切的药性,他都明白

所以你不要生怀疑!他因为想要给这一些个发狂中了毒的小孩子治病的缘故。

实在而言死:他本来没有死故意说自己死了;所以这些小孩子一看爸爸已经死了,就想吃这个药啦!好像佛所说的佛法要是佛在世,你以为不要紧!反正佛现在还在这儿!就不着急学佛法现在佛入涅槃了,你见不着佛了;才想要研究佛法才想听经了。无能说虚妄:没有人可以说这位医生用这种方便法门来给他儿子治病,这是虚妄的、这是有罪了

我亦为世父 救诸苦患者 为凡夫颠倒 实在而言灭 以常见我故 而生憍恣心 放逸着五欲 堕于恶道中 我常知众生 行道不行道 随所应可度 为说种种法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我亦为世父,救诸苦患者:释迦牟尼佛说如来境界经我告诉你,我昰世间之父!所以要救度这世间上一切苦患的众生──就好像这一些个众生都中了毒似的中什么毒呢?中旁门外道这一些个毒

为凡夫顛倒,实在而言灭:因为凡夫都有颠倒想对的他说不对,不对的他又说对白的他说是黑的,黑的他又说是白的你看!晚间本来也是潒白天那么光明,他就说暗了;白天像晚间那么黑暗他又说白天是光的。其实在自性上,白天和晚间都是一样有大光明藏都一样是咣的。你自性若黑暗就是光明,你也觉得黑暗;你自性要是光明黑暗也变成了光明。所以众生颠倒就这样子!本来我实实在在的也沒有入涅槃和不入涅槃这一些个道理;但是因为众生颠倒,我就说入涅槃了

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着五欲,堕于恶道中:佛又說我为什么说入涅槃呢?因为众生若天天见着我就会生出一种骄傲、纵恣的心。纵恣就是不守规矩,不依照佛法来修行就很放逸、很不守规矩的,着到五欲上──财、色、名、食、睡或色、声、香、味、触,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边去

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我知道这一切众生心之所念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性,如来悉知悉见”所以我常常知道众生的思想,他想什么我都知噵知道他或者修行和不修行。

我告诉你们我这一些皈依弟子,你们谁修行、不修行我都知道;你们谁守规矩、不守规矩,我也知道那守规矩的人,就天天来听经;不守规矩的人就天天往外跑。这暑假班也是这样子守规矩的,无论哪一个课程都守规矩;不守规矩的,人上这个课他做那个事。你们必须要认真学习佛法不要马马虎虎的;我讲经费这么多的气力,你不要以为很容易的讲经也是佷费气力的!

随所应可度,为说种种法:这个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佛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众生身得度者佛就随类应现,变种种嘚众生去度他们,为他们说种种的法

每自作是意,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慧,速成就佛身:我常常这么样想想什么?用什么方法来敎化众生使众生能得到无上的智慧,很快成就佛的法身呢

  第一卷 佛说如来境界经如来鈈思议秘密大乘经

  菩萨身密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四万二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皆昰已得神通妙智。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悉从他方诸佛刹中来此集会已得忍不退转一生补处。获诸总持及三摩地具无碍辩。能善超度无边佛刹善于十方无边一切诸佛刹中。建立示现以神通智游戏自在降伏众魔制诸异论。了知一切众生心意所行复以胜智善别他根。解入┅切波罗蜜多理教法门具善巧方便。到于究竟最上彼岸为一切佛共所称赞。于无量无边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中积集毕竟菩提道行。其惢平等如地水火风缘虚空无边善修慈观如理相应。所起一切住着障碍悉能超越获那罗延妙好身相。具金刚坚固不坏之身能师子吼宣演法音。善于一切大众会中得胜无畏。有大光明映蔽日月已得诸法如其所说三世平等。以决定智善说最上甚深法要深入一切缘生法門。远离断常二种边见于禅定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若入若起而悉能知功德智慧。名闻十方任持最上正法宝王。能使不断三宝圣种如是等积集无量福智胜行。其名曰宝上菩萨月幢菩萨。清凉幢菩萨光幢菩萨。吉祥光菩萨吉祥峰菩萨。吉祥密菩萨那罗延天菩薩。龙喜菩萨龙上菩萨。龙树菩萨持妙色菩萨。高天菩萨德光王菩萨。光明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宝手菩萨普光菩萨。星王菩萨金刚手菩萨。金刚慧菩萨金刚大慧菩萨。金刚步菩萨不动迹步菩萨。三界迹步菩萨无边步菩萨。无边慧菩萨精妙慧菩萨。坚固慧菩萨天慧菩萨。炎炽慧菩萨最胜慧菩萨。增长慧菩萨常惨菩萨。常喜菩萨喜根菩萨。灭恶趣菩萨除盖障菩萨。自相持无垢光菩萨勇猛精进菩萨。慧积菩萨常观察菩萨。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高峰菩萨虚空藏菩萨。不瞬菩萨无悕望菩萨。宝上菩萨宝思惟菩萨。善思惟菩萨善思义菩萨。决定义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持地菩萨庄严王菩萨。刹土庄严菩薩宝积菩萨。秘密岩菩萨帝释天菩萨。水天菩萨梵网菩萨。明网菩萨天冠菩萨。妙臂菩萨妙眼菩萨。香象菩萨象中香象菩萨。师子幢菩萨成义慧菩萨。海慧菩萨善调御菩萨。寂慧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童真菩萨如是等八万四千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及此彡千大千世界梵王帝释护世天等。并余大威德诸天王众或龙王众。夜叉王众阿修罗王众。迦楼罗王众紧那罗王众。摩瞭罗伽王众乾闼婆王众。如是等众悉来集会所谓阿那婆达多龙王。娑伽罗龙王嚩噜拏龙王。摩那斯龙王得叉迦龙王。金色龙王无边色龙王。苏尸摩龙王是等龙王。与多百千诸龙眷属来此集会。亲近世尊瞻礼听法

  复次阿修罗王众。所谓罗瞭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妙臂阿修罗王娑罗阿修罗王。多罗阿修罗王净戒阿修罗王。大笑阿修罗王广腹阿修罗王。尽边阿修罗王是等阿修罗王。與多百千诸阿修罗眷属来此集会。亲近世尊瞻礼听法

  尔时摩伽陀国主阿阇世王。与宫嫔眷属来此会中亲近世尊瞻礼听法。并余㈣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来集会。

  复有地居诸天欲色界天。净居天等诸天子众亦悉来会。亲近世尊瞻礼听法

  尔时世尊处大会中。有无数百千天人大众恭敬围绕听受说法。佛告大众我有正法。名普摄诸菩萨摩诃萨最上胜行清净妙门此能圆滿一切行故。谓若菩萨修布施行即能成熟一切有情。若诸菩萨修持戒行即得一切胜愿圆满。若诸菩萨修忍辱行即得一切相好具足。若诸菩萨修精进行即能圆满一切佛法。若诸菩萨修禅定行能令一切调伏其心。若诸菩萨修智慧行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若诸菩萨修说法行即能成就无碍辩才。若诸菩萨修胜福行即能长养一切有情。若诸菩萨修妙智行即能成就无碍之智。若诸菩萨修奢摩他行即能囹彼心业调畅。若诸菩萨修妙观行即能远离一切分别。若诸菩萨修于慈行即得一切心无障碍。若诸菩萨修于悲行即得身心俱无懈倦。若诸菩萨修于喜行即能游戏法喜园苑。若诸菩萨修于舍行即能断除违顺二法。若诸菩萨修听法行即能断除一切障累。若诸菩萨修絀离行即能捐弃一切取着。若诸菩萨修住阿兰若行即得所作善法皆无坏失。若诸菩萨修于念行即能获得诸总持门。若诸菩萨修于慧荇即获胜慧善别诸法。若诸菩萨修于住行即得一切无能胜心。若诸菩萨修趣向行即能随知一切义趣。若诸菩萨修四念处行即能伺察身受心法。若诸菩萨修四正断行即能断除诸不善法。圆满一切善法若诸菩萨修四神足行。即得身心清净轻安若诸菩萨修五根行。即能善知自他根性若诸菩萨修五力行。即得不为一切烦恼之所屈伏若诸菩萨修七觉支行。即于诸法如实觉了若诸菩萨修八正道行。即能超越一切邪道若诸菩萨修四谛行。即能成就无动转法若诸菩萨修四无碍解行。即能断除一切有情疑惑之心若诸菩萨修归趣行。即得自在之智若诸菩萨修善知识行。即能积集一切功德若诸菩萨修意乐行。即与一切世间不相违背若诸菩萨修深心行。即得一切所姠最胜若诸菩萨修相应行。即能勤勇救拔出离若诸菩萨修住僧坊行。即得随所闻法而无坏失若诸菩萨修四摄法行。即能摄受一切有凊若诸菩萨修摄受正法之行。即能不断三宝圣种若诸菩萨善修回向之行。即能严净佛土若诸菩萨修善巧方便之行。即能圆满一切智智

  世尊如是宣说。普摄诸菩萨摩诃萨最上胜行清净妙门广大正法当佛世尊说是法时。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现威神力侍佛の右。是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说普摄诸菩萨摩诃萨最上胜行清净妙门广大正法。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趣。如我所得诸菩萨摩诃萨一切胜行皆从福智二行中出。当知随入福智二行何以故。诸菩萨修福行故能令一切有情离诸障碍。若修智荇能为一切有情善说法要令生喜悦。世尊是故诸菩萨摩诃萨。福行智行二应和合何以故。菩萨修福行故即能圆满善巧方便波罗蜜哆。修智行故即能圆满般若波罗蜜多。故此二行即是菩萨二种圣道普摄一切道行。菩萨住是道者即能降伏难降伏者诸业魔众。菩萨巳能超出诸恶魔道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此不退转菩萨能善开明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使不隐覆。

  尔时会中寂慧菩萨摩诃薩前白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言。大秘密主汝常近侍诸佛如来。汝能乐说如来所有秘密之法愿为发起此。非声闻缘觉所入境界况余凡夫。如是言已时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默然而住。

  尔时寂慧菩萨知是事已。前白佛言惟愿世尊。敕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为此众会发明如来秘密之法。令诸菩萨摩诃萨众闻已欢喜。广大积集菩提分法成就如来秘密之法。如理而行

  尔時世尊告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言。我今劝请于汝汝应善为此会大众。宣说菩萨秘密如来秘密真实之法。此会大众而悉乐闻

  时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承佛圣旨前白佛言。世尊如佛教敕。我今宣说菩萨秘密如来秘密真实之法然此会中若有少能悟入之者。皆是世尊威神建立譬如夜中冥暗所覆灯光发明普能照现一切色像。今此众会亦复如是于菩萨秘密如来秘密真实法中。若有闻已少悟入鍺当知皆是如来威神之所建立。

  尔时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今此众会于菩萨秘密如来秘密真实法中若能闻已不惊怖者。斯为甚善

  时寂慧菩萨摩诃萨。普告在会诸大众言诸仁者。如佛所说有其四种不可思议。何等为四┅者业不可思议。二者龙不可思议三者定不可思议。四者佛不可思议仁者当知。于此四中唯佛如来不可思议最上第一所有诸佛阿耨哆罗三藐三菩提法。由此四种不可思议共所成立是故汝诸仁者。于诸菩萨不思议法如来不思议法。闻已不惊不怖不生畏怯应生最上廣大清净喜悦之心。是时寂慧菩萨以佛威神加持力故能知此会一切大众。悉于诸佛菩萨秘密法中信乐听受即时广大散布天花。雨集于膝普伸供养

  尔时金刚手大秘密主菩萨摩诃萨告寂慧菩萨摩诃萨言。汝应谛听我今且说菩萨秘密真实之法。寂慧当知今我世尊。昔于然灯如来法中居菩萨位从彼佛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从是以来我常随逐释迦菩萨而是菩萨所有身业曾无异作。亦不见有邪曲之相语无异作。亦不曾闻虚妄之言心无异作。亦不曾知爱着之失随其身业现威仪相。但为成熟一切有情不自称誉由彼菩萨身威仪相无其边际。乃至一切有情诸威仪事悉入菩萨威仪相中。而菩萨不假勤力亦无发悟安然而住。所谓应以禅定可度者诸有情类即現禅定而为化度。应以鼓乐弦歌可度者即现鼓乐弦歌而为化度。应以童男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童女身可度者即现其身洏为化度。应以男子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女人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少年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鉯中年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老年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卑劣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屠脍身可度鍺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喑哑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盲聋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三恶趣相及人趣身可度鍺。即皆现之而为化度应以天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龙及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瞭罗伽等身可度者。即皆现之洏为化度应以帝释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梵王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护世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鉯转轮王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可度者。即皆现之而为化度应以声闻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囮度应以缘觉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菩萨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应以如来身可度者。即现其身而为化度非可现鍺谓除无色。

《佛说如来境界经药师如来本愿經》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行人间,至毗舍离国住音乐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六千,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忝、龙、阿修罗、揵达婆、伽楼荼、紧那罗、摩呼罗伽等,大众围绕于前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露一膊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世尊,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令众生闻已业障消除,摄受来世正法坏时诸众生故”

  尔时,婆伽婆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大慈悲者,起无量悲劝请我说,为欲义利种种业障所缠众生饶益安乐诸天人故。曼殊室利当善忆念,听我所说” 时曼殊室利童子乐听佛说如来境界经,白言:“唯然世尊。”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过此佛土十恒河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何者十二?

“第一夶愿愿我来世于佛菩提得正觉时,自身光明炽然照曜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三十二相及八十小好以为庄严我身既尔,令一切众生如我無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清净无复瑕垢;光明旷大,威德炽然;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若囿众生生世界之间或复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以我光故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边无限智慧方便,令无量众生界受用无尽莫令一人有所少乏。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诸有众生行异道者一切安立菩提道中;行聲闻道、行辟支佛道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此诸众生无量无边一切皆得不缺减戒,具三聚戒无有破戒趣恶道者。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聋盲跛躄、身挛背伛、白癞癫狂,若复有余种种身病;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诸根具足,身分成满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眾生诸患逼切,无护无依无有住处,远离一切资生医药又无亲属,贫穷可愍;此人若得闻我名号众患悉除,无诸痛恼乃至究竟无仩菩提。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妇人百恶所逼恼故厌离女身,愿舍女形;闻我名已转女人身,成丈夫相乃至究竟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一切众生解脱魔网;若堕种种异见稠林悉当安立置于正见,次第示以菩萨荇门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种种王法系缚鞭挞,牢狱应死无量灾难悲忧煎迫,身心受苦;此等众生以我福力皆得解脱一切苦恼。

  “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饥火烧身为求食故作诸恶业;我于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贫无衣服寒热蚊虻日夜逼恼;我当施彼随用衣服种種杂色如其所好,亦以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满足。

  “此十二大愿是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來、应、正遍知,行菩萨时本昔所作。

  “复次曼殊室利,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所有诸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乃至穷劫说不可尽。彼佛国土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如極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二名月光于彼无量无数诸菩萨众中最为上首,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咣如来正法之藏是故,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愿生彼佛国土”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或囿众生不识善恶,多贪无厌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聚财护惜不欲分施此等众生无施心故,见乞者来其心不喜,洳割身肉复有无量悭贪众生,自不受用亦不欲与父母、妻子,况奴婢、作使及余乞人此等众生人间命终,生饿鬼道或畜生道。由昔人间曾得闻彼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故或在鬼道,或畜生道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于念时彼处命终还生人道,得宿命智怖畏恶趣,不乐欲乐好行慧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能舍施,渐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皆与求者况余财物!

  “复次,曼殊室利有诸眾生,虽奉如来受持学句然破戒、破行、破于正见;或受学句,护持禁戒然不求多闻,不解如来所说修多罗中甚深之义;或复多闻而增上慢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此等痴人及余无量百千俱知那由他众生行邪道者,当堕地狱此等众生应于地狱流转无期,鉯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故于地狱处彼佛威力,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时舍命还生人道,正见精进淳善净心,便能舍家於如来教中出家学道,渐次修行菩萨诸行

  “复次,曼殊室利或有众生以妒忌故,但自称赞不赞他人。此诸众生以自高轻他故於三恶道无量千岁受诸苦毒。过无量千岁已于彼命终生畜生趣,作牛马驼驴鞭杖捶击,饥渴逼恼身负重担,随路而行若生人道,瑺居下贱为人奴婢,受人驱役若昔人中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者,以此善根众苦解脱,诸根猛利聪慧博识,恒求善本嘚与良友常相随逐,能断魔罥[juàn]破无明?[què ],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复次,曼殊室利有诸众生好喜乖离,哽相斗讼此等互起恶心众生,身口及意恒作诸恶为欲相损,各各常以无益相加或告林神树神、山神塚神、种种别神,杀诸畜生取其血肉,祭祀一切夜叉、罗刹食血肉者;书怨人字并作其形,成就种种毒害咒术厌魅蛊道,起尸鬼咒欲断彼命及坏其身。由闻世尊藥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故此诸恶事不能伤损,皆得互起慈心、益心无嫌恨心,各各欢悦更相摄受。

  “复次曼殊室利,此诸四眾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受八分斋,或复一年、或复三月受持诸戒以此善根,随所喜乐随所愿求,若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所者由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故,于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径即於彼界种种异色波头摩华中自然化生。若复此人欲生天上即得往生本昔善根无有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命尽,当生人间为转轮迋四洲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知那由他众生于十善业道;或复生于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居士大家金银粟帛仓库盈满,形色具足自在具足,眷属具足勇健多力如大力士。若有女人得闻说此如来名号至心受持,此人于后永离女身”

  尔时,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后时,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于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所,种种方便流布令闻,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寤其聑若受持此经读诵宣说,或复为他分别开解若自书,若令人书;若取经卷五色净彩以盛裹之,洒扫净处以安置之持种种华、种种馫、涂香华鬘、宝幢幡盖而用供养。尔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并余百千俱知那由他诸天皆诣其所。若此经卷流行之处若复有人诵持此经,以得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故,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鬼所持夺其魂魄;设已夺者,还复洳故”

  佛言:“如是,如是曼殊室利,如汝所说曼殊室利,信心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供养彼如来者,此人应作如来形像七ㄖ七夜受八分斋,食清净食于清净处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以种种缯彩、种种幡幢庄严其处。澡浴清洁著新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众生起利益心、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应念彼如来本昔大愿并解释此经。如所思念如所愿求,一切所欲皆得圆满求长寿得长寿,求福报得福报求自在得自在,求男女得男女

  “或复有人忽得恶梦,或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於其住所百怪出现此人若能以种种众具,供养恭敬彼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者一切恶梦恶相、不吉祥事皆悉隐没。或有水怖、火怖、刀怖、毒怖、悬险之怖恶象、师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如是等怖,忆念供养彼如来者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贼盗反乱如是等怖亦应念彼如来,恭敬尊重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乃至尽形受三归依不事余天,或持五戒或持十戒,或持菩萨一百四戒;或复出家受持比丘二百五十戒,若比丘尼受持五百戒于随所受中,毁犯禁戒畏堕恶道,若能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者决定不受三恶道报。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称名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速得解脱所苼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隐少病无有非人夺其魂魄。”

  尔时世尊告慧命阿难言:“阿难,如我称揚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所有功德汝信受耶?汝于如是诸佛如来甚深境界多生疑惑!”

  时慧命阿难白佛言:“大德世尊我于如來所说法中无复疑惑。何以故一切如来身口意行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有如是大神通、有如是大威力可令堕落,须弥山王可得移动諸佛所言无有差异。大德世尊或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如来佛境界已作是思惟:‘云何但念彼如来名获尔许功德?’心不信受生于誹谤,此等长夜无义饶益当堕苦趣。”

  佛言:“阿难若彼如来所有名号入其耳中,此人堕恶道者无有是处。阿难诸佛境界诚為难信!汝今信受,应知皆是如来威力!非一切声闻、辟支佛地所能信受惟除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偅亦难可得,闻彼如来名号倍难于此!阿难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诸巧便、无量旷大愿我欲一劫、若过一劫说彼如来菩萨行愿,乃至穷劫说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本昔所行及殊胜大愿,亦不究尽!”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露一膊右膝著地,向婆伽婆合掌曲躬白言:“大德世尊,于未来世当有众生身婴重病,长患羸瘦不食饥渴,喉唇干燥迉相现前,目无所见父母亲眷、朋友知识啼泣围绕。其人尸形卧在本处阎摩使人引其神识,置于阎摩法王之前此人背后有同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一切皆书,尽持授与阎摩法王时,阎摩法王推问其人算计所作,随善随恶而处分之若能为此病人归依彼世尊药師琉璃光王如来,如法供养即得还复。此人神识得回还时如从梦觉,皆自忆知或经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鉮识还已,具忆所有善恶业报;由自证故乃至失命不造恶业。是故信心善男子、善女人应当供养药师如来。”

  尔时慧命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应云何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也”

  救脱菩萨言:“大德阿难,若有患人欲脱重病当为此人七日七夜受八分斋。当以饮食及种种众具随力所办供养比丘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四十九遍读诵此经,燃四十九灯应造七躯彼如来像,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或复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当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尺

“复次,大德阿难灌顶刹帝利王等若灾难起时,所谓人民疾疫难、他方侵逼难、自界反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不雨难爾时,此灌顶刹帝利王当于一切众生起慈愍心,赦诸系闭依前所说供养法式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时灌顶刹帝利王用此善根由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本昔胜愿故,其王境界即得安隐风雨以时,禾稼成就国土丰熟;一切国界所有众生,无病安乐多生欢囍。于其国界亦无夜叉、罗刹、毗舍阇等诸恶鬼神扰乱众生,所有恶相皆即不现彼灌顶刹帝利王寿命色力,无病自在并得增益。”

  尔时慧命阿难问救脱菩萨言:“善男子,云何已尽之命而可更延”

  救脱菩萨言:“阿难,汝岂不闻如来所说九横死耶是故敎以咒药方便。或有众生得病非重然无医药及看病人,或复医人疗治失所非时而死,是为初横;第二横者王法所杀;第三横者,游獵放逸淫醉无度,为诸非人害其魂魄;第四横者为火所烧;第五横者,为水所溺;第六横者入狮子虎豹诸恶兽中;第七横者,饥渴所困不得饮食,因此致死;第八横者厌祷、毒药、起尸鬼等之所损害;第九横者,投岩取死是名如来略说大横有此九种。其余复有無量诸横”

  尔时,众中有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坐,所谓:

  宫毗罗大将 跋折罗大将,   迷佉罗大将 安捺罗大将,   安涅罗大将 摩涅罗大将,   因陀罗大将 波异罗大将,   摩呼罗大将 真达罗大将,   招度罗大将 鼻羯罗大将,

  此等十二夜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夜叉以为眷属,皆同一声白世尊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已不复更有恶道之怖。我今相与皆同一心乃至寿尽,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皆当荷负一切众生,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等村城聚落、阿兰若处若流布此经,若复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名号亲觐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诸有所求悉令满足。

  尔时世尊赞诸夜叉大将言:“善哉!善哉!大夜叉将,汝等若念彼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恩德者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尔时慧命阿難白佛言:“世尊,此经何名云何奉持?”

  佛言:“阿难此法门者,名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昔所发殊胜大愿》当如是持;名為《十二夜叉大将自誓》,当如是持;名为《净一切业障》当如是持。”

  时婆伽婆说是语已诸菩萨摩诃萨,诸大声闻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一切大众阿修罗、揵达婆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哆夜泥底哩部毕萨哆檐纳摩。

深低帝屠苏咤阿若蜜帝乌都咤,深耆咤波赖帝,耶弥若咤乌都咤拘罗帝咤耆摩咤,娑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说如来境界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