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天净沙秋秋描写的景物有什么

您当前的位置: >
> 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景物描写的层次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虽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共有三首,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却是第一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对于另外两首:&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李陵台下,淡烟衰草黄沙。&则知之甚少,致使人们提及《天净沙&秋思》的时候,马上想起的就是&枯藤老树昏鸦&。
  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各家在选编马致远作品的时候有所侧重,对后面的两首只字不提,例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只收录了2首马致远的小令,一首是《寿阳曲&远浦归帆》:&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另一首就是《天净沙&秋思》的第一首&枯藤老树昏鸦&,而马致远的另外113首小令,对于读者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
  而更本质的原因,是第一首的景物描写比后面的两首更加具有层次感,从而营造了苍凉衰败的意境,抒发了悲戚哀怨的情感,成为悲秋的名篇。
  悲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自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之后,骚人墨客在仕途无望之时,都会像宋玉一样,借景抒情,把秋天的景物着力渲染一番,以抒发他们心中的那份悲凉与绝望。《天净沙&秋思》作为&秋思之祖&,其精妙处,却是在秉承这一传统的同时,不是单纯地排列景物,而是十分注重景物的层次安排,形成了时间与空间、人与物、个人与群体、自然与社会相交织的立体画面,使全曲的抒情效果远远好于后面的两首曲子,更加具有艺术震撼力。
  虽然学术界不乏对该首小令的溢美之词,如刘大杰先生认为,&《天净沙》一曲,更为杰出,在短短二十八个字里,刻画出一副非常真实动人的秋郊夕照图,由苍凉的景色,反映出旅人飘泊的情怀。作者将许多自然的鲜明形象,精巧地凑合组织起来,灌输着富于诗情的血液,使那些孤立的现象,形成一个有机地不能分离的整体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下卷874页)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说:&这是马致远小令中最着名的一支。作者以凝练的语言,通过一幅秋郊夕照图的描绘,准确而委婉地刻画出旅人飘泊的心境。前三句用九个并列的实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下编第一册95页)但都是单纯地分析景物本身,没有关注景物之间的层次安排,因此也就不能从层次感的角度对该首小令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一、时间与空间层次
  在该首小令景物描写的层次中,最直观的是景物的时间与空间层次。时间的层次体现在瞬间被定格的景物中,如果说&枯藤老树昏鸦&体现着生命由繁茂到衰亡的漫长时间和自然界昼夜交替的时间变化,那么&古道西风瘦马&,则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漫长进程和自然界季节的时间变化,而且包含着个人艰难求索、奋斗与追求的漫长时间。&夕阳西下&同样表现了自然界的昼夜交替,但较之&昏鸦&的&昏&,却更加直接地把趋近黑暗和绝望的感觉写了出来。伴随着这些代表时间的景物,是直接代表空间的&天涯&和展示空间布局的或高高挺拔或曲折扭曲的老树、或精致或简陋的小桥、或湍急或舒缓的流水、或富贵或清贫的人家,还有直通天涯、漫长不知所终的古道。这些景物,把时间和空间灵活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视觉上的立体交叉的画面,时间决定着景物,而景物又在展示着空间的同时,体现着时间,时空的层次感非常分明,不待辨析自能一目了然。
  二、人与物的层次
  人与物的层次,是该首小令景物描写的第二个层次。在秋夕羁旅的画面中,我们既看到了作为植物的枯藤老树,也看到了作为动物的昏鸦瘦马,甚至还有无生命却永恒存在的西风、夕阳、流水,在这些自然物之外,作为统领全篇的,则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的&人&。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小令中所有景物中的&物&,都不过是为了有情的&人&而存在。不是所有的秋景都令人伤情,刘禹锡《秋词》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但由于人的断肠,才从众多的秋景中,屏蔽了令人愉悦的景物,而选择了令人伤感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瘦马,所有的植物与动物的景物,都是为了指向断肠人的这份孤独与痛苦,那匹瘦马,载着也许是失意也许是从未得意过的文人,不知道是从繁华的都市走出,还是继续向诱人的官场走去?没有衣锦还乡,没有意气风发,瘦马的落魄,既是断肠人的落魄,昏鸦的归巢,既是断肠人思乡的写照。小桥边的人家,那份温馨与宁静,正是天涯游子心中企盼的港湾。人与物相伴,物与人相衬,既相分别又相依存,层次分明而又情感相通,共同营造了凄迷哀怨的意境,三、个人与群体的层次
  小令中景物描写的第三个层次,是个人与群体的层次。&小桥流水人家&中,代表从此岸到彼岸的希望的桥、代表着生命力的流水、代表着多人一起生活的人家,共同构成一幅温馨幸福、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画卷,属于群体生活的一部分。而&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则属于个体的层次。多少文人墨客抱着兼济天下的雄心,迎着萧瑟的西风,走过漫漫古道;行者本已孤独,那堪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幸福作为陪衬!这时候的诗人,似乎是灵与肉的分离体,他把自己的灵魂,高高飘扬在空中,如电影镜头般俯视着孤独行走在大地上的自我的肉身,在别人幸福的群体生活中感受自我的痛苦的个体人生。
  四、自然与社会的层次
  小令中最高境界的层次感,是具有深奥哲学韵味的自然与社会的层次。作者以天地人的大视角,洞察自然、社会、内心的一切存在和变化。自然界的秋天,西风凋落了曾经繁华丰硕的树叶,老去了曾经挺拔粗壮的树干,也枯黄了曾经柔软缠绵的青藤,在这不可抗拒的自然运化中,一切都无能为力。正如李白《日出入行》所感叹:&谁挥鞭策趋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季节在变换,日月在更迭,夕阳的余晖,挽不回曾经的光芒,黄昏中鸣叫的乌鸦,寻找着归巢的温暖,小桥下的人家,勾起了旅人思乡的情感,也许一切都很平凡,也许没有厚禄高官,但是,一家人共处的天伦之乐,会引起多少漂泊者发自心底的艳羡?
  在枯藤老树昏鸦这样衰败的自然景物中,大地苍凉、流水无言,羁旅的愁思,如浓雾般笼罩着画面,并从画面中弥漫开来,丝丝缕缕、游荡漂浮,浸染着每一位读者的情绪。作者通过自然与社会的景物描写,将多层次的开阔的视野与细腻的情思相结合,抒发诗人的落魄失意情怀。诗人通过一个个自然和社会的景物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抒发出悲戚低回、忧郁伤感的情绪。
  王国维评论《天净沙&秋思说》: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正是由于马致远借鉴了唐诗借景抒情、以情取景的特点,才能在写景的时候,将景物的层次感很好地展现出来,使得本首小令情景交融,成为悲秋的佳作。
图说历史_老照片
相关历史文章
历史栏目更新
热门历史栏目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天净沙秋描写了什么?
天净沙秋描写的景物 天净沙秋描写了什么?
相关解答一:天净沙秋思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描写的画面: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秋思》作为描绘秋天的最著名的一首词,运用了白描、对比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断肠人在天涯”的内心感受。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对比分明;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孤旅之悲。相关解答二:天净沙 秋思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是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白描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儿回巢、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柔肠寸断呢??!《秋思》作为描绘秋天的最著名的一首词,运用了白描、对比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断肠人在天涯”的内心感受。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对比分明;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孤旅之悲。相关解答三:天净沙秋解释描写的是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作答天净沙·秋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①,轻烟老树寒鸦②,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 ①残霞:晚霞。 ②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大 意】 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我一眼望过去,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O(∩_∩)O~~相关解答四:《天净沙秋思》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图画 深秋傍晚您好,答题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相关解答五:天净沙·秋思描写了一副怎样的景象?你感觉到了什么?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相关解答六:天净沙秋思通过哪些景物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景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天净沙·秋 》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两首词的共同点:1、都是描绘秋天;2、都运用了白描写实的手法3、都通过秋天的人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两首词的不同点:1、秋思作为描绘秋天的最著名(至少是之一)的一首词,开篇连着三句,通过每句三个名词,即每行三个简单的事物描绘,最后点出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心情,由外及内,由物及我,既有由物转情转换的流畅,又有由情及物的淋漓,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词;秋也是写物,但是通篇没有一句写情,只是播放风景优美的秋天的画面,但是没有象秋思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配音,只是通过画面人观众自己去体会。2、秋在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上也和秋思有很大不同,同样是写秋景,秋思是从一开始通过几个细微事物的描写,感受作者内心的那份惆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都是近景,但是秋则是从远景“孤村落日残霞”到近景:“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然后又是远景“青山绿水”,然后又是近景“白草红叶黄花”。显示出秋的作者心情和秋思作者的心情还是有差别的。3、色彩感的不同:秋思整首词里没有一个颜色的词,但是整体看确是灰色的;但是秋里面却有“青、绿、白、红、黄”等色彩,同样说明了作者的心情是不一样!4、情感宣泄的程度不同!秋思和秋相比,知道秋思的人是占多数的,这也说明了秋思这首词更被大家认同,其主要原因就是这首词通过白描的方式,描绘那些让人感觉昏冷幽暗的事物,来点出作者心里(其实也是所有普通人)对秋天的那种肃杀的悲冷,而情感上要欢快多的秋,在人带来的情感宣泄的撞击力上,要比秋思稍逊,所以大家更容易记住秋思。相关解答七:天净沙 秋 天净沙①·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②,轻烟老树寒鸦③,一点飞鸿④影下⑤。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注释〕①天净沙:曲牌名②残霞:晚霞。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⑤飞鸿:天空中的鸿雁。有一首相同格式的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大意:太阳渐渐西沉,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乌鸦栖止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几声令人心寒的啼叫。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远山青翠、溪水清澈;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菊花,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冶,正是一派浓浓的秋景啊!赏析:本文选自《天籁集》,作者白朴(以后),原名恒,字仁甫,后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与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一起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本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本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至此,读者眼前的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本曲仅二十八字,但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刘禹锡曾云:“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本曲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真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啊!本曲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将十二个意向自然地黏合到一起,仿佛信手拈来。开首的两个分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渲染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衬托出人们悲凉的心境。“一点飞鸿影下”这一幕极富动感,打破了先前画面的沉寂。而后两个分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则以多种颜色+名词的组合渲染了一种明朗清丽、色彩绚丽的画面,以写秋天极其美好的事物与先前的宁静、寂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主旨。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沉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余下全文>>相关解答八:《天净沙 秋》是 《天净沙 秋》是(元)代(文学\杂剧)家(白朴)写的一首小令。相关解答九:天净沙·秋思 一、《天净沙·秋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1.简约与深细相依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象。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余下全文>>相关解答十:《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注释〔注释〕①昏鸦:黄昏时的乌鸦。乌鸦色黑,黄昏时天色昏暗,人们更不易看清乌鸦的头脑,故称昏鸦。赏析赏析〔赏析〕《天净沙》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都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天净沙·秋思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西风 瘦马 夕阳 天净沙·秋 孤村 落日 残霞,轻烟 老树 寒鸦,飞鸿青山 绿水,白草 红叶 黄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捞1捞,天净沙秋思写了哪些景物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xhTG31KD66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枯藤,老树,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夕阳,断肠人这道词的出彩之处就是全词尽是景物,写尽秋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调天净沙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