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弹道核导弹导弹和核弹的区别在哪?

深度:美国陆基洲际导弹是中国9倍 我核导弹只有50枚|洲际导弹|中国|美国_新浪军事
深度:美国陆基洲际导弹是中国9倍 我核导弹只有50枚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图集是外国媒体拍摄的阅兵式现场解放军主战装备方队受阅场景观;其中包括战略核杀器东风-5B导弹尾部发动机超猛视角。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近年来,关于中国陆基洲际导弹的报道和文章有很多。其中大多数都只提我国洲际导弹的进步很快,或者计算这些导弹有多大的威力。的确,通过数十年的洲际导弹现代化,我国的洲际导弹不断更新,其中一些型号可以同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导弹相媲美。但与此同时,我国同美俄这种第一序列的核大国相对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将专注于陆基洲际导弹领域,对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进行分析。
  其中最重要的是数量上的差距。我国目前配备的洲际导弹有东风-5A、东风-5B、东风-31和东风-41,这些导弹加起来总共有50枚左右。另外有10枚左右东风-4型导弹,不过这种导弹算不上洲际导弹,应该划入远程弹道导弹一类。东风-4型导弹没有办法打到美国本土,只能威胁到它的前沿基地。
东风-5乙战略导弹尾喷角度亮相
  东风-5型导弹是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研制的弹道导弹,也是我国第一种洲际导弹。这种导弹采用液体燃料发动机,尺寸较大,但是使我国具备了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能力。尽管这种导弹相对较老,但我国似乎并没有放弃它。新的改进型东风-5B导弹在今年的胜利日阅兵中进行了公开的展示。东风-5B导弹可以携带4~6枚核弹头,其弹头的总爆炸大量为400万~500万吨,相比老型号,突防概率获得大大提升。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研制出采用固体燃料的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它便是东风-31型。东风-31型包括基型、东风-31A型和东风-31B型三个子型号。东风-31系列导弹可以携带1枚当量为100万吨的核弹头,或者是3枚分导式核弹头。东风-31系列导弹的威力比东风-5型导弹要小得多。这可能也是我国选择继续改进东风-5型洲际导弹的另一个原因。
  我国未来的洲际导弹主力是东风-41型导弹。该型导弹可以携带1枚当量为550万吨的核弹头,或者是10枚当量不等的分导式核弹头。东风-41型导弹的射程已经超过民兵-3型弹道导弹,成为世界上现役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这种导弹在2010年时已经交付部队,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数量还不多。因为东风-5B导弹和东风-41型在功能上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如果东风-41已经大批量生产,那么就没有必要再配备采用固体燃料的东风-5B了。
发射井中的民兵III弹道导弹
  美国的陆基洲际导弹部队仅保留一种洲际导弹,它便是民兵-III型。这种导弹的射程为1.3万千米,采用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归美国空军管理。美国空军现在总共拥有450枚民兵-III型洲际导弹,每枚导弹最多可以携带3枚核弹头。但按照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要求,这些民兵-III型洲际导弹每枚导弹仅仅配备1枚核弹头。
  即便是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美国陆基洲际导弹的数量就相当于我国洲际导弹的9倍。如果民兵-III型洲际导弹全部满配核弹头,我国洲际导弹同时也满配核弹头,仅从数量上来看,中美两国的差距没有陆基洲际导弹载具数量那么大。但即便是这样,美国陆基洲际导弹相对于我国的优势也是压倒性的。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一枚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次试射检验了该型号导弹的命中精确度和可靠性,为美军作战提供了宝贵数据,以确保美国核武器力量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不过,这次试射的民兵III导弹并未搭载核弹头。民兵III洲际导弹美国现役的一种洲际弹道导弹,它是美国第三代地地战略核导弹,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发展的,其突出特点是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打击硬目标的能力,开始采用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也有进一步提高。现正仍在美军导弹部队服役。
  在美国的三位一体核力量中,陆基洲际导弹仅仅是其中的一翼。而实际上,美国战略核威慑的主要支柱是14艘“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这些潜艇枚目前总共可以携带1152枚核弹头。如果“俄亥俄”级核潜艇满配核弹头,其可携带的核弹头数量还会增加。在海基核力量方面,我国同美国的差距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领域还要大得多。
  虽然存在着差距,但这种差距并非一成不变的。另外,如果能够形成相互确保摧毁能力,超过这个临界值的核弹头就意义不大了,还会浪费巨大的生产和维护成本。我国在核力量方面一直保持着“有效且够用”的原则,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中国的核导弹数量并没有大规模增加,但质量已经有了巨大的提升。(作者署名:云上的空母)
  全文完,谢谢欣赏。欢迎关注军事微信公众号:云上的空母。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全球十大洲际导弹最新排名
全球十大洲际导弹最新排名
编者按:   洲际弹道导弹(ICBM)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核威慑力量,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拥有发射这种远距离武器的技术。美国一家专业军事网站以射程为参考,列出了排名前十的洲际弹道导弹。  相关消息:  &  &  延伸阅读:    &  &  利器全球十大洲际导弹最新排名中国导弹占据两席  去年年底,俄军战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宣布:俄将研制使用液体燃料、固定发射井发射、发射质量达100吨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2018年~2020年装备部队,用于替换“部队长官”RS-20V型洲际弹道导弹(北约命名“撒旦”)。新“撒旦”将携带10个分导式弹头,性能超过“白杨-M”型和“亚尔斯”等世界上同类导弹…【】  俄罗斯专家称,这些导弹发射就绪状态可以保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俄罗斯“联盟”和“安加拉”重型火箭使用的低温燃料不能长时间保存,要在发射前直接补给。这些火箭在发射前需要数天时间准备,不适合摧毁小型天体,因为这些小天体只能在其与地球相撞前数小时被发现…【】  中国开始对其核导弹部队进行现代化:利用相同数量的改良型、以固体发射井为基础的东风-5A导弹替换了早期的东风-5导弹,并且研制出了射程为公里、固体燃料推进、机动型新导弹东风-31,以及更大的射程在11200公里以上的东风-31A导弹。五角大楼在其8月16日提交给国会的最新中国军力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拥有不超过10枚东风-31以及“10-15”枚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  根据美国国防情报局的数据,在最近3年中国可能拥有的50-75枚洲际弹道导弹中,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不足50枚,其中约有20枚“东风-5A”。这意味着,从开始部署至今,中国“东风-31”新型导弹的数量还不足30枚。2011年美国国防部没有公开对中国导弹力量的详细划分,只是做出了基本推测,认为中国“东风-31A”导弹数量约为20枚,装备2到3个旅…【】   PCM-54 “轻舟”导弹(北约称为SS-N-23 Skiff)----属于俄罗斯第三代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日,进入俄罗斯海军武器库。导弹的射程可达1万千米以上。按照计划,从潜艇上发射导弹的目的是检测海上战略核力量的安全性。导弹的战斗部在规定时间内降落在试验场,击中目标…【】  俄罗斯直到新一代955型“北风”级潜艇和“布拉瓦”导弹服役才需要“Liner”弹道导弹,维持俄罗斯海基战略力量在最新的水平上,以反击潜在的威胁。海军并没有给“轻舟”的现代化设置最后期限,更新过程将持续到2020年。在今年早些时候,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宣布“Liner”潜射弹道导弹将安装在667型潜艇上…【】  导弹由水下俄亥俄级核潜艇发射。试验源于执行国防部发布的的要求确认海上核威慑可靠性的命令。美国自1989年以来已有148次成功试验了由潜艇发射的D-5弹道导弹。洛克希德公司称,该可靠性记录相比其他所有重型弹道导弹都更好。据美国国务院最新数据,美国3月初拥有已部署三叉戟导弹232枚,未部署潜艇发射弹道导弹176枚。三叉戟导弹是美国海军核武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海军战略系统项目办公室上周在华盛顿将两份“三叉戟”Ⅱ升级合同分别授予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公司(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和航空热动力技术公司(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对“三叉戟”Ⅱ弹道导弹制导系统进行升级。德雷珀实验室收到了2.578亿美元的合同,负责提供“三叉戟”Ⅱ导弹的MK6 MOD1制导升级组件,包括电路板组装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以及数据包组件…【】  报道称,“东风-31A”的试射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中国并未透露战略核力量建设的细节。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托德-布雷西尔拒绝对这次试射发表意见,“我建议你们联系中国大使馆”。目前,中国驻美大使馆发言人还没有对此事做出回应。“华盛顿自由灯塔”还称,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进行了两次试射…【】  据报道,已获取相关情报的美国官员表示,中国此次公路机动的“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试射7月24日进行,凸显北京正在展开大规模核力量构建。不过,无法获知最新试射使用的是单弹头还是多弹头。报道称,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文章称,在过去一年内,“东风-31A”已进行过两次试射…【】  叶欣在俄新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通过与导弹防御局局长的接触得知,为了拦截一枚我国‘白杨-M’导弹,美国方面需要用5-7枚拦截弹。”他说,目前美国总共部署了30枚拦截弹。他进一步说:“26枚在阿拉斯加州、4枚在加利福尼亚州。”他指出,目前美国拦截弹的效率是非常有限的。叶欣还指出,与美国关于导弹防御系统的谈判不会取得有效成果…【】  普京称,俄将在未来10年投入23万亿卢布,列装至少400枚陆基和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并采购8艘“北风之神”战略核潜艇。日,“白杨-M”导弹在红场首次亮相后立即成为全球军事专家、媒体的关注焦点,甚至被称为“红场宠儿”。国际军事观察家认为,所罗门诺夫主持研制的“白杨-M”导弹已经成为俄军的“绝对主角”——俄军准备装备总计700枚“白杨-M”,到2012年底先装备320枚…【】  可携带多枚核弹头的“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正在逐步退出现役。美国总统布什曾在日表示,美国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减至1700枚到2200枚之间。美军在2002年公布的《核态势报告》当中也表示将让“和平卫士”洲际弹道退役…【】  这次发射也是经过翻新的MK21装备和引信组件的首次测试。这次测试被称为“荣耀之旅206GM”(Glory Trip 206GM),发射导弹在30分钟内行驶了大约7725公里(4800英里),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飞行到夸贾林环礁的罗纳德·里根试验基地。此次测试演示并评估了武器系统的准确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法国媒体援引国防部官员的话说,法国海军于当天上午9时30分进行试射,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启动自毁程序。由于导弹发射和残骸坠落均发生在专门为试射划出的禁区内,因此对环境和居民未造成可证实的影响。这名消息人士还表示,这是该国1996年以来首次导弹试射失败。海军当局正在动用海上和空中力量搜寻导弹残骸。 M51型弹道导弹从2010年年底开始服役…【】  M51导弹的第一次测试是于2006年11月进行的,这种导弹长12米,重56吨,装有六枚核弹头,射程达八千公里。与目前法国核潜艇装备的M45型海对地导弹相比,其射程大幅增加,精确度也明显提高。据介绍,这种新型导弹还将试射近十次,逐步取代M45型海对陆弹道导弹导弹,装备法国新型战略核潜艇。专家认为,M51导弹将有助于提高法国海洋战略力量的装备水准…【】  俄罗斯武装力量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日前在谈到俄核力量时说,俄战略导弹部队配备的SS-19洲际弹道导弹至少可以使用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目前还有30枚这种型号的导弹从未参加过战备值勤。俄退役少将向媒体透露说,俄罗斯的SS-19洲际弹道导弹配备有最先进的装置,可以突破梯次配置多层防御系统…【】  据俄战略导弹部队新闻处发布的消息,该导弹进入战备值勤已经有25年的时间,发射该导弹的目的是检查长时间战备值勤导弹的系统及机械工作性能。俄战略导弹部队将认真研究该导弹发射试验的结果,以延长现有处于战备值勤状态导弹的服务期限。SS-19导弹可以携带10个核弹头…【】  俄国防部表示,“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在最近的试射中正常射出发射管,但在飞行的第二分钟发生故障,导致导弹发射失败。为此,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决定暂停该型导弹的5次测试计划。同时,俄海军正在调查此次试射失败的原因。有数据显示,该导弹的发射成功率只有40%。有评论称,此次试射失败将会延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和“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号于11月交付海军使用的计划…【】  奇尔科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俄海军事实上已经装备了‘布拉瓦’导弹,目前正在办理一些必要的技术性文件。”他说,专门携带这种导弹的第一艘955型“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预计将在俄罗斯海军日(7月29日)之前加入海军。此外,另一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目前也在测试中。在2017年前,俄罗斯将拥有8艘该型潜艇…【】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战略导弹_百度百科
[zhàn lüè dǎo dàn]
战略导弹 strategic missile 是指用于打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它是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携带核弹头,战略弹道导弹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用于打击政治和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核武器库、交通枢纽等目标,以及拦截来袭战略弹道导弹。 战略核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和军事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战略导弹发展沿革
战略导弹二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V-1和的基础上,开始发展战略导弹。美国先重点研制战略巡航导弹,于50年
代初期和中期,先后研制成功&斗牛士&、&鲨蛇&等中程、洲际巡航导弹,有的装备了部队,但由于性能较差,不久陆续退役。与此同时,美国也注意了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并先后研制出&雷神&、&丘辟特&、&宇宙神&等中程和,于5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部队。前苏联先着重发展战略弹道导弹,并在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又进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采用了并联捆绑技术,将4台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避开当时研制大推力、多级火箭分离、高空点火等技术障碍,于1957年8月试射成功,从而缩短了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时间。美、苏两国早期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都是。这种导弹的主要问题是:导弹在地面存放和发射,地面设备复杂;液体推进剂需在发射前临时加注,发射准备时间长;生存能力弱,可靠性差,命中精度低,圆概率偏差约为4~8千米。
战略导弹冷战时期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为克服前期战略弹道导弹存在的问题,采用发射井内贮存、井内发射,并研制水下发射的,提高生存能力;采用固体推进剂、可贮液体推进剂,缩短发射准备时间;采用全惯性制导,改进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使圆概率偏差缩小到4千米以内,最小可达几百米;采用诱饵、假弹头和抗核加固等突防技术,研制和分导式多弹头。美、苏两国分别于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装备了集束式多弹头;70年代初期和中期,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提高了突防能力和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
战略导弹冷战末期
70年代中期以来,除进一步改进和加固导弹发射井外,为提高战略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一些国家着手研制机动性能好的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例如,前苏联的由铁路列车载运机动发射;SS-25导弹由汽车载运,在公路上机动发射,也可部署在加固的发射井内发射。同时还注重增大潜地弹道导弹的射程,扩大作战巡逻海域,加紧的研究,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使其具有摧毁硬(点)目标的能力。此外,加强新型战略巡航导弹的研制,以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命中精度。
战略导弹英法发展
60年代初期,法国开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70年代初,地地中程弹道导弹和潜地中程弹道导弹先后装备部队,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并装备分导式。60年代末期,英国开始装备&北极星&A3潜地战略弹道导弹,并装配了集束式多弹头。
战略导弹中国发展
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战略导弹,日成功地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此后,又发展了远程、洲际弹道导弹。
战略导弹现状发展
东风5战略导弹
美、苏等国先后研制和装备的战略导弹已达90多种型号,现装备的战略弹道导弹有30余种。此外,还装备有战略巡航导弹。战略导弹经过几次更新换代,战术技术性能不断提高。射程在千米以上;弹头由单弹头发展到集束式和分导式多弹头 ;弹头(战斗部)威力有万 、十万、百万、千万吨梯恩梯当量级;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由数千米精确到几十米;发射准备时间由十几小时、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发射方式由地面发射发展到半地下、地下、水面、水下和空中发射,由地面固定发射发展到机动发射,由发射井热发射发展到冷发射等。
战略导弹技术特点
战略导弹导弹用途
用于打击的导弹。进攻性战略导弹,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携带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政治经济中心、军事和工业基地、库、交通枢纽,以及对方来袭的战略等重要目标。战略导弹是的主要组成部分。
战略导弹组成部分
战略弹道导弹主要由、动力装置、和弹头等组成。弹体是安装弹上各部件的圆柱形承力壳体,通常选用比强度高的金属及复合材料制成。动力装置是为导弹高速飞行提供动力的装置,通常采用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系统是导引和控制导弹飞行的装置,通常采用、星光 -惯性制导等。弹头是摧毁目标的装置,主要由壳体、核装药及引爆装置组成,有的还带有突防装置。战略的组成与战略弹道导弹所不同的是:弹体上安装有弹翼;(即巡航发动机)通常采用空气;一般采用全程制导;(即弹头)安装在弹体内的前段或中段。
战略导弹发射方式
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可采用地面固定发射、机动发射或地下井发射。潜地战略弹道导弹,采用水下发射。战略巡航导弹,可在地面、或飞机上发射。
战略导弹导弹分类
战略导弹总体分类
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战略导弹、潜(舰)地战略导弹、空地战略导弹等;
按作战使用分为进攻性战略导弹、防御性战略导弹() ;
按飞行弹道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
按射程分为中程、远程和。中程导弹射程为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弹,其发射装置和控制设备不同,发射方式也不同。
战略导弹常见类型
■美国(陆上发射)
■美国“”潜对地战略导弹
战略导弹最初导弹
V2工程开始于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正是德国的V2火箭曾给英国带来巨大灾难,当时又叫“飞弹”。V2工程起始于A系列火箭研究,由冯·布劳恩主持,是1936年后在佩内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点项目。A系列火箭经过许多新的改进,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V2工程的目标是扩大容积和承载重量,以容纳自控、导航系统和战斗部。日,V2试验成功,年底定型投产。从投产到德国战败,前德国共制造了6000枚V2,其中4300枚用于袭击英国和荷兰。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日夜,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日(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后,纳粹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V2是单级液体火箭,全长14米,重13吨,最大射程320千米,射高96千米,弹头重1吨。V2采用较先进的程序和陀螺双重控制系统,推力方向由耐高温石墨舵片操纵执行。V2在工程技术上实现了宇航先驱的技术设想,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航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战略导弹洲际导弹
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无翼飞行器。它沿一定的空间轨迹(即弹道)飞行,攻击固定的目标。根据射程远近弹道导弹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四种。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根据发射位置的不同,它可分为地对地弹道导弹和潜对地弹道导弹两种。所谓潜对地,即从导弹上对准目标发射。 导弹点火以后,先垂直向上飞行,几秒或十几秒后,导弹进入安全预定高度,开始调节弹道曲线,向指定目标飞行。当导弹的位置和速度符合预先设定的曲线后(能保证导弹命中预定目标),发动机熄火。这时,导弹的弹头与弹体分离,依靠惯性飞向目标。因为这一段飞行是在大气层外,弹道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呈椭圆形。这一段飞行的最大高度离地面100公里以上,约飞行30分钟,最大速度每秒7公里。
战略导弹发展趋势
继续研究改进制导技术,注意发展多种发射方式和多种弹头;对导弹和导弹发射井采取抗核加固;在进一步完善大型战略导弹的同时,注意研究机动的、小型的和单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简化发射装置和设备,使之轻便化和提高机动能力。战略导弹指携带、攻击对方各种战略目标的导弹。它包括战略弹道导弹和战略巡航导弹。
战略弹道导弹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上,根据射程分洲际导弹、远程导弹和中程导弹。战略弹道导弹已发展到第五代,并开始采用星光中制导和相关末构成的复合制导方式,发展高性能分导弹头,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生存能力和摧毁硬目标的能力。
战略巡航导弹的射程通常在600公里以上,主要装备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新一代巡航导弹多采用模式化多用途设计方案,使一种导弹靠更换不同部件或分系统就可担负战略和战术双重任务。
战略导弹世界导弹
德国:“”、“”、“”
俄罗斯:“”、“”、“日灸”、“”、“骄子”、“”
中国大陆:“东风”、型号“”、“红旗”、“上游一号”、“海鹰”、“鹰击”、“红箭”、“霹雳”、“闪电”、“红鸟”
法国:“”、“西北风”
美国:“战斧式”、“ ”、“”、“”、“阿萨特”、“”、“”、“民兵”、
中国台湾:“天剑”、“”,&天弓&、“靑锋”
印度:“天空”
:“哈塔夫”
朝鲜:“劳动”式导弹、“大浦洞”式导弹
伊朗:“”、“泥石”
英国:“”
导弹的各种符号的用途
A(Air)表示空
S(Sur-face)表示面
U(UnderWater)表示水下
I(Intercept)表示截击
G(Ground)表示地面
N(Navy)表示海军
M(Missile)表示导弹
例:SS-N-2
其中,美国现役的各种导弹编号为三个字母,
第一个字母表示发射方式:
A-空中平台发射 如:中距空空导弹
B-多种平台发射 如:BGM-109C“战斧”巡航导弹
C-地面发射,水平贮藏如:“波马克” C I M-10地对空导弹
F-单兵携带发射 如:FIM-92“毒刺”单兵防空导弹
H-竖井贮藏,地面发射 如:H G M-25 A“大力神” I 洲际弹道导弹
L-竖井贮藏,地下发射 如:L G M-30 G “民兵” I I I地对地洲际导弹
M-由地面车辆或移动式发射架发射;如M G M-31 A“潘兴” I 地对地战术导弹
R-舰载发射,如“标准” R I M-66/67舰载防空导弹
U-潜艇发射或水下其他装置发射。如UGM-96 A“三叉戟” I 弹道导弹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途
G-对地攻击或对海面目标攻击
I-空中拦截(对空中目标攻击)
对于还处于试验阶段的导弹会在第一个字母之前加上表示导弹状态的字母
如:X表示实验性质的导弹
西方对于俄罗斯(或苏联)的导弹编号方式相对简单
一般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两个字母组成
第一个字母表示发射环境:
S表示陆地或海面发射
A表示空中发射
第二个字母表示打击目标
S表示地面或海面目标
A表示空中目标
第二部分是数字,表示导弹具体型号
如:“瘦子”SS-10地对地洲际弹道导弹 “环礁”AA-2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 “斗士”SA-12地对空导弹
注:由海上舰艇发射的导弹会在这两部分中间加上字母“N”,表示舰艇发射
如:SS-N-19舰对舰导弹、SS-N-27潜对舰导弹
战略导弹中国研制
战略导弹总体概述
迄今为止中国已经研究生产了三代战略核导弹。
中国第一代的战略导弹除巨浪-1以外,都是使用液体燃料的弹道导弹,机动性能比较差,自动化性能也不高,洲际的导弹基本上都储存在固定的发射井里,容易被发现,尽管经过了抗核加固,战时生存能力仍然不高。中国的第一代战略导弹是: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巨浪-1,共六类型号。每个型号都有性能改进的亚型号,增加射程,提高制导精度(CEP),增加弹头载荷,等等。在中国的第一代战略导弹中,东风-4和东风-5是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威慑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及地区。
中国的第二代战略导弹几乎都是的导弹,体积小,机动性能强,自动化性能高,洲际的导弹基本上都储存在机动发射车上。储存、竖起、发射三个功能都在一部汽车上,汽车在不同的洞库之间机动转移,和侦察飞机很难发现,具有相当强的战时生存能力,是很厉害的核反击力量。中国的第二代战略导弹是:东风-21、东风-25、东风-31、东风-41、巨浪-2,以及一个型号的中程巡航导弹。在中国的第二代战略导弹中,东风-31、东风-41、巨浪-2是洲际弹道导弹,可以威慑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及地区。
中国的第三代战略导弹主要是在头上的改进。中国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战略导弹的核弹头几乎都是大当量的氢弹头,准备核反击时极大地摧毁敌方的城市用的。以大当量的核爆炸来增加其核武器的威慑力。中国第三代战略导弹的不同之处在于,核弹头向单一性能方面变化,极大地加强核爆炸的某一方面能量释放,抑制核爆炸其他方面的能量释放。例如以冲击波能释放为主,辐射能很小的核弹头;以中子辐射波能释放为主,冲击波能很小的核弹头;以热辐射能释放为主,核辐射能较小的核弹头,等等。核弹头性能和效能的改变,使核导弹便于在战争中使用,这是中国第三代战略导弹的重要特点。
在中国的第三代战略导弹中,长程的巡航导弹研究生产出来,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核武器的威慑力。
战略导弹导弹代次
第一代简介
中国的第一代战略导弹由东风-1,2,3,4,5等陆基弹道导弹和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组成。
(一)东风-1弹道导弹(DF-1)
东风-1战略导弹实际上是德国V-2导弹的变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从德国夺取了制造导弹的专家,设计生产了SS-2弹道导弹,苏联又将SS-2导弹转让给了中国。中国对SS-2导弹进行仿制,仿制的成品便是东风-1。
东风-1导弹在一九六0年十一月仿制成功。导弹射程仅仅六百公里,没有实战部署过。但是中国通过仿制SS-2导弹建立了导弹研究体系,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二)东风□2弹道导弹(DF-2,CSS-1)
东风-2导弹仍然属于苏联弹道导弹的仿制品,射程一千五百公里的东风-2导弹在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试射成功。东风-2
导弹的制导系统比东风-1导弹有较大改进,采用惯性制导和并存的制导系统,导弹射击精度有所提高。
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中国以东风-2携带第一枚核子导弹弹头,从甘肃省双城子基地发射,导弹在新疆爆炸成功。东风-2导弹曾经实战部署过,现已退役。
(三)东风-3弹道导弹(DF-3,CSS-2)
东风-3是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种战略导弹。射程二千八百公里的东风-3导弹在一九六七年五月发射试验成功。东风-3导弹的改进型射程增加到三千五百公里,可以携带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武器。
东风-3的射程覆盖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国家,中国生产的数量也较多。一九八七年中国曾经一次性卖给三十六枚东风-3导弹。
(四)东风-4弹道导弹(DF-4,CSS-3)
东风-1,2,3等导弹均采用一级火箭发动机,东风-4导弹采用二级火箭发动机。东风-4导弹的增程型射程达一万公里。东风-4在一九七0年试射成功,一九七七年正式装备部队。
东风-4导弹采用捷联式全补偿惯性制导系统,这个以气浮陀螺和气浮陀螺加速度表为核心的制导系统,使东风-4导弹的命中精度高出东风-3导弹所用的捷联式双补偿制导系统数倍之多。
(五)东风-5弹道导弹(DF-5,CSS-4)
东风-5导弹的射程覆盖全球。中国设计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是可以威慑美国本土的重要目标。
东风-5导弹也采用二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其制导系统采用三轴静压气浮,制导精度达到攻击战略目标的要求。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携带多达十个以上的分导多弹头,具有相当大的摧毁能力,东风-5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
(六)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JL-1,CSS-N-3)
巨浪-1导弹是中国第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巨浪-1导弹是装备在夏级核子动力导弹潜艇垂直发射装置内的潜射弹道导弹,具有比较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尽管美国有些人认为夏级潜艇噪声极大,很容易跟踪(5),但中国海军的一些特殊战术战法仍然能够使夏级潜艇脱离跟踪进入太平洋。
巨浪-1导弹射程二千七百公里,一九八八年八月发射试验成功。上装备十二枚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巨浪-1导弹也有改进型,它的陆上型便是东风-21战略导弹。实际上巨浪-1导弹乃是中国第一代战略导弹和第二代战略导弹之间的过渡导弹型号。
第二代简介
中国的第二代战略导弹有东风-21、东风-25、东风-31、东风-41、巨浪-2等等。
(一)东风-21弹道导弹(DF-21,CSS-5)
东风-21等等是从巨浪-1潜射导弹衍生而来的,中国称为「巨浪上岸」。中国考虑到需要机动性较强的中程导弹,所以将巨浪-1变成东风-21。
东风-21导弹在一九七八年开始研发,一九八五年五月试射成功。装载于汽车上的东风-21战略导弹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一般的公路桥梁它都可以通过。导弹的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是效能可靠的战略导弹。
(二)东风-25弹道导弹(DF-25)
东风-25导弹的特点是弹头重量比较大,大约二千公斤,它可以配载多个核子弹头,也可以配载常规弹头。东风-25导弹射程1800公里,具有比较突出的功能。
东风-25战略导弹同随后的东风-31洲际战略导弹之间有突出的继承性,东风-31导弹的前二级运载火箭与东风-25导弹的二级火箭相同。东风-25导弹改进型射程二千五百公里,它覆盖大多数亚洲太平洋国家。
(三)东风-31弹道导弹(DF-31)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储存、竖起、发射三用车运载,是机动性很强的洲际导弹。由于东风-31采用车载机动,所以在敌方发动第一次核打击的条件下具有比较高的生存能力。
采用弹上计算机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导弹命中精度较高,也能配载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武器。东风-31导弹的射程达八千公里以上,对美国有一定的威慑力。东风-31洲际导弹同中国的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巨浪-2有著导弹型号上的血缘关系。
(四)东风-41弹道导弹(DF-41)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同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在一九九五年五月东风-31导弹试射前,东风-41导弹就进行过高弹道试射。射程达一万四千公里。
东风-41洲际导弹同东风-31导弹的差异主要是第三级运载火箭的不同,东风41的第推力更大。东风41洲际导弹也能够配载导弹头,也采用地面车载机动发射,也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五)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JL-2,CSS-N-4)
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是东风-31洲际导弹的潜艇用型号。中国领导人称此为「东风下海」,意思是在陆地上的东风-31导弹下到海里去,变成潜艇发射的海军用洲际导弹。
巨浪-2导弹装备在中国的094级新型上,该导弹核潜艇装备了十六枚巨浪-2。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其核潜艇的静音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094级导弹核潜艇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核威慑力量。
第三代简介
中国的第三代核子导弹主要是在核弹头效能和性能的改变,在运载工具方面的改进并非主要的方面。中国的第三代核导弹,主要是开发出各种单一破坏力加强型的核弹头。由于单一性能核弹头的技术开发,中国在战术核武器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核武器实用化,便于在未来高科技局部战争中使用。
战略导弹种类介绍
中国最让人恐怖的战略导弹
DF41--在逆境中成长的“赤色火焰”。
DF41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晚期开始研制。它是在原有中国DF4
型老式弹导弹基础上的研制的。老式的DF4弹道导弹是60-70年代开发的产品。由于采用了液态发射模式。导致的性能很差。绝大多数只能部署在陆基地面发射井中。
单弹头弱势明显:老式DF4弹道导弹因其早期中国国力与技术能力不足。因此,只能使用单弹头打击。不具备分导控制能力。同时没有机动规避能力。曲线弹道一旦进入后,将无法再执行设定修改。美国国家防务安全评估委员会1993版评估报告:“中国DF4型弹道导弹目前已经基本不具备“杀伤能力”,国防部可以在其尚未进入打击阶段,将其有效拦击。”所谓“有效拦击”主要是指:DF4并不具备“核云爆”的二次软杀伤的后期效应,再加之其不具备分导能力,1颗导弹仅可以搭载1枚100万吨级弹头,一旦遭到拦击,整个导弹或者弹头将不产生任何作用,最低起爆距离为20000米,低于SM2的有效拦击距离。
中国随后于1991年开始更新DF41弹道导弹。这种最新研制的弹道导弹,改进了原有了制导措施,采用分导技术增加成功打击概率。每颗导弹可以搭载3枚核弹头,每颗当量10-25万吨,总计当量约为30-75万吨。后期于1995年在此进行改进,增加了1颗诱导弹头。
采用末端制导+GPS全程定位跟踪。修改早期弹道设计,增加了二次进入能力。弹头采用“不可摧毁”设计,即增加了核高空云爆的能力。每颗15万吨级的核弹头,在米高空遭受拦击后,会自动起爆,制造大约可以覆盖1-2座大型城市的“核乌云”。单体弹头装有一排小余度弹道变化发动机,可以修正大约5-1500米距离。
软杀伤能力按照战略情报机构探测发射数据推算,可一次性软杀伤20-70万人。(中低档人口密度)。导弹最大射程11240公里,采用3级固态装药的火箭发动机。采用一二级二次分离技术,在返回大气层初期,分导弹头散落角度成不规则运动,随之启动弹头助推发动机。修改每个分导弹头的轨道。便于规避对方所发射的拦击导弹,这一设计模式被美国军方称作“多次修正式规避”,类似于美国侏儒-13弹道导弹。
常规装药可以使用子母弹,总装药量750-1000公斤。在进入大气层后,实施分导自爆,可以一次性抛射大约20-100颗小型子母弹,每颗子弹质量100-15千克(按照预置的子弹数量),可以打击覆盖一座以上中型城市,最小杀伤概率不低于200000人。
最大打击精度一次修正精度范围355米,二次修正小于300米。同时它还可以采用半核装药,即在3枚弹头中其中1枚为核弹头,其余均为等同质量的常规弹头,以增加核弹头的生存几率。
采用MZA重型军用载重汽车搭载实现了运输—发射一体化,即运输车也就是发射车。采用90°垂直发射。每辆载车1枚。从准备到启动发射由原来的75分钟缩短到34分钟,仅次于侏儒-13的32分钟。全自动化定位装填弹道。
美国国防部预计这种导弹中国从1995年开始,总计试验了大约5-7次,总计制造了大约40枚。但是此数据不包括2002以后持续生产的数字,预计总数不低于80枚。
战略导弹导弹名称
001 中国“东风3号”地对地导弹
1970年发射成功的中、远程导弹,射程约2500千米。在“东风3号”和“东风4号”的基础上,1980年5月中国又成功发射了“东风5号”战略弹道导弹。该弹最大射程12000千米(射程大于8000千米的称为洲际导弹),核弹头威力400~500万吨(相当于产生同样能量所需的黄色烈性炸药重量),命中偏差250米,其精确度相当于用箭射中百米以外的一只蚊虫。
002 中国CY—1型反潜导弹
从水面舰艇发射,能对付隐藏在水下150~300米深,以33节(1节=1.852千米/小时)速度在水下航行的潜艇。它的战斗部是一枚,可以发射和接收,利用声波制导而导向目标。
003 中国XW—41巡航导弹
中远程导弹,可以从陆地或空中发射,用于攻击大型舰船和地面目标,重量轻、射程远、维护方便。
004 中国KS-1“凯山1号”地对空导弹
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和导弹。长5.6米,直径400毫米,最大速度1200 米/秒,最大射程42千米,最小射程7千米,最大射高25千米,采用先进雷达制导,可同时追踪、拦截多个飞行目标。
005 中国“红旗2号乙”地对空导弹
1979年开始研制,用于对付中、高空飞机。可全天候、全方位(从各个方向攻击)作战,抗干扰性能好,且有敌我识别能力。弹长10.8米,直径650毫米,最大速度M4.2,作战高度27千米,射程35千米,采用雷达和电视制导技术,单发命中率92%。
006 中国M型地对地战术导弹
80年代开始,开发了第一代M—9型和新型M—11型战术导弹。射程大于400千米,命中偏差小于200米,采用惯性制导或利用地形制导,弹头约1000米
007 中国“红旗61号”地对空导弹
图为车载机动发射型,1988年定型。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除雷达制导外,还采用了电视跟踪技术,从而提高了导弹的作战适应能力。
008 中国C801反舰导弹
1987年设计定型的多用途导弹,可从飞机、舰艇和地面车辆上发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命中精度高、作战威力大等特点,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弹长5.814米,直径360毫米,重815干克,速度M0.9,射程42千米(舰射型)和50千米(空射型)。导弹发射后先爬高、加速,再下降至20米高度处,接近目标时降至5~7米掠海飞行,随后俯冲,在舰船水线附近命中目标,命中率为95%。一枚即可重创或击毁一艘3000吨级。其性能指标部分优于法国“飞鱼”导弹。
009 中国“红旗61型”舰对空导弹
1988年定型。弹长3.99米,直径286毫米,最大射程10千米,最大射高8千米,采用,单发命中军可达80%。舰首、舰尾各配一套,可同时攻击不同来向的飞机。
010 中国“海鹰3号”岸对舰导弹
中国继之后发展的弹头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岸对舰导弹。弹长9.85米,直径0.76米,飞行速度M2。可达180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
011 中国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
1985年发射试验成功,有舰射型及空射型(可装于轰6丁轰炸机上)。弹长6.5米(舰射型)或7.5米(空射型),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2,巡航高度50米,掠海飞行高度5米,有效射程45千米,主动雷达制导。
012 中国“海鹰1号”岸对舰导弹
1974年定型,主要用于对付入侵的大、中型水面舰艇。弹长5.8米,直径760毫米,飞行 速度M0.8,巡航高度100~300米,有效射程85千米,主动雷达制导,“发射后不用管”。以后又改进为“海鹰1号甲”,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于1987年通过技术鉴定。
013中国“海鹰1号”舰对舰导弹
1983年定型,装备,用于对付水面舰艇。该弹用3联装旋转发射器进行发射,测试时取得4发全中的成绩
014中国“海鹰4号”岸对舰导弹
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弹长7.36 米,直径760毫米,飞行速度M0.9,有效射程135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
015 中国“飞龙2号”舰对舰导弹
飞龙1号”的改进型。1986年公开展示。弹长6米,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0.9,有效射程50千米,主动雷达制导
016 中国“海鹰2号”岸对舰导弹
1967年研制成功,以后又不断改进,发展了多种改进型,其中“海鹰2号乙”弹长7.36米,直径760毫米,飞行速度M0.9,巡航高度30~50米,有效射程95千米,采用主动雷达或红外制导。机动性好,发射及撤离时间短,弹头威力可击沉或重创3000吨级以上的中大型军舰。
017 中国C802反舰导弹
比C801导弹长一些、轻一些(弹长6.392米,重715千克),而性能更好一些,射程从42千米增至120千米,也是可空射、舰射和岸射的多用途导弹,岸射型配备4辆发射车,每辆3枚导弹。可以封锁160度以上的扇形海域。
018 中国“飞龙7号”舰对舰导弹
飞龙”系列中的最新发展型。弹长6.6米,直径540毫米,飞行速度M1.4,有效射程30千米。
019 中国“上游1号”舰对舰导弹
1966年底,中国仿制“冥河”导弹成功,命名“上游1号”,1983年完成改进型“上游1号甲”。与此同时,中国自行研制了“上游2号”,该弹体积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1980年试验成功。
020 中国“海鹰2号甲”岸对舰导弹
“海鹰2号”的改进型,用红外制导取代主动雷达制导,提高了抗干扰能力,1982年定型。以后又改进了制导技术,可全方位攻击并可降低飞行高度。
021 中国“霹雷7号”空对空导弹
中国空对空导弹的研制始于50年代末期,现已形成“霹雷”系列。“霹雷7号”是1986年鉴定的中国第二代空对空导弹,装备中国歼—7M歼击机,有效射程0.5~14千米,采用红外制导技术,具有空中格斗、自动搜索、捕获和跟踪目标的能力。
022 中国“霹雳9号”空对空导弹
中国第三代空对空导弹。弹长3米,直径160毫米,速度M2。最大作战高度21千米,最小作战距离500米,最大射程15千米。采用红外雷达制导,可自动搜索、截获和跟踪目标,“发射后不用管”,有较高的机动性和近距格斗能力。
023 中国“红箭8号”反坦克导弹
中国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可供步兵携带,单兵发射,也可车载机动发射,弹长875毫米,直径120毫米,射程3000米,破甲厚度大于900毫米,抗干扰能力强,命中率大于90%,由行军转为战斗状态不到1分钟。采用光学瞄准和红外制导。不怕恶劣气候,也经得起路面不平引起的颠簸。
024 中国台湾“天弓二型”地对空导弹
台湾自行研制的防空导弹。“天弓一型”1989年服役,射程30~40千米。“天弓二型”为改进型,射程增至100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具有敌我识别、同时攻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反应时间短,抗干扰能力强。一型和二型分别用于取代从美国购买的“雷克”和“奈基Ⅱ”导弹。
战略导弹相关知识
战略导弹与战术导弹区别
主要根据射程区分,大概400-600公里以内的算战术性的,以上的算战略性的。不过具体的区分各个国家不一样。根据国情决定,无统一标准.按照西方也就是美军的划分标准,700公里以下算战术导弹,700公里-3000公里算中程导弹,3000公里以上算洲际导弹也就是战略导弹。在时代,美苏进行导弹控制条约谈判时,争论最大的就是中程导弹的划分,苏联认为部署在中欧的应该算战略导弹,因为这些都对自己的战略纵深有威胁,美国不算,由于有两洋的保护中程导弹威胁不到他,他认为中程导弹都只算战术导弹。因为以色列的杰里科-2可以打遍中东任何国家,虽然其基本型射程不过800-900公里,阿拉伯还是坚持把他视为战略导弹。同样的道理,日本把朝鲜的劳动-1以战略导弹对待,而在美国眼里只算战术导弹。
中国空地战略导弹的发展
作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的一部分,中国的空中核打击力量的发展是鲜为人知的。普遍的认为是空中核打击能力有限,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事实上中国自爆炸成功后,曾先后研制过几种型号的供战略部队使用。
在中国成功地发射之前,为了对付前苏联迫在眉睫的核威胁,首先使用轰炸机甩投原子弹成功,之后具有极佳低空突防能力的强5改装机也能利用内部弹仓甩投原子弹,但强5航程有限,作为一种&玉石俱焚&的攻击方式,在超过作战半径的地方甩投原子弹还是有可能进行核报复的。据说当时选拔的特等优秀飞行员在接受训练时,无一人打退堂鼓,其爱国热情感人肺腑。在地地导弹发射成功后,并不断有新型号出现的情况下,执行空中核打击的压力有所减轻。
70年代后期,有关的科研部门在成熟的巡航导弹基础上研制空地核导弹,据信至少曾有过两种型号的空地导弹服役.这方面的保密性极强,外界对其知之甚少,随着新型导弹的服役,老型号的退役,人们才对其有一定了解。在84年的&航空知识&的某一期里,在介绍国产轰炸机时,曾提到用空地导弹进行战略核轰炸任务。中国发展的一型空地导弹发射重量大约1.5-2吨左右,射程100公里左右,单弹头20万吨当量,制导方式惯性导航加主动雷达,轰6使用。估计歼轰7,歼10,歼11及歼8Ⅲ也可使用。另一种型号是增程型,400公里左右,而不是外界认为的中国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不超过200公里,但其3吨多的发射重量只有轰6能使用。一个有趣的现象,的轰6反舰导弹是在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不是战略轰炸机在普通导弹攻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这可能是需要有先后。这两种型号的导弹从当时发展的舰舰导弹水平看,存在着不少不足,首先是巡航高度高,至少要在几百米的高度,其次是精度低,偏差在几百米到1千多米,不过使用核弹头可能不会太计较精度,另外准备工作复杂,使用液体燃料,发射前加注。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在成功地吸收了前苏联部分成熟技术后,发展了新一代空地导弹。这种导弹在某些方面很接近美国的&战斧&式,超低空飞行,采用GPS全球定位技术,有多种制导方式,射程在600公里左右。而且有多种发射方式,可从陆空发射,估计未来的中国的大型军舰可能也会装备这种导弹的发射箱,届时将拥有与美国军舰相似的打击能力。这种导弹可携带包括核弹头在内的多种弹头,精度极高,传说偏差只有十几米,在定型的多枚实弹射击中,&其极高的命中精度连专家也没预料到&。
中国还正在积极研制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巡航导弹,预计下一世纪服役。在精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后,技术难点是解决固体火箭技术,一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将极大地提高中国巡航导弹的性能。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洲际弹道核导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