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迁移户口需要什么手续总部要哪些手续

资本在线总部迁移意欲何为 揭开投资方神秘面纱|停牌|上市公司_凤凰资讯
资本在线总部迁移意欲何为 揭开投资方神秘面纱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前,一则“资本在线母公司成功战略重组,总部将迁移北京”的消息,迅速在业内掀起了波澜。尤其是在年底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上,这样的一则消息在投资用户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猜测、疑问,接踵而至。对此,记者收集了广大投资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专门采访了资本在线董事长黄东福先生。
原标题:资本在线总部迁移意欲何为 揭开投资方神秘面纱——专访资本在线董事长黄东福日前,一则“资本在线母公司成功战略重组,总部将迁移北京”的消息,迅速在业内掀起了波澜。尤其是在年底这样一个关键时间节点上,这样的一则消息在投资用户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猜测、疑问,接踵而至。对此,记者收集了广大投资用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专门采访了资本在线董事长黄东福先生。前海小企贷、资本在线董事长黄东福记者:您好,黄董!在贵公司官方网站上,我也看到了“资本在线母公司成功战略重组,总部将迁移北京”的这样一条消息,称“资本在线母公司——前海小企贷已于日前成功引进重量级战略投资者,并以股权置换的方式成功实施战略重组计划”,能给广大投资者详细介绍下这位重量级战略投资者吗?黄董:好的。前海小企贷引进的重量级投资者是东方美亚投资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东方美亚集团,该集团在京成立20多年,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团队,板块涉及文化、科技、地产、和保险。目前,我们双方已经正式签署了战略重组方案,相关手续已在办理中,将择机正式向外公布。通过此次战略重组后,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与资源,共同构建全新的“文化+科技+金融”战略思维,赋予互联网金融全新的概念与想象空间。记者:资本在线总部为什么要迁移北京,原深圳公司要搬迁吗?黄董:这次战略重组后,为了配合公司在全国的战略布局,我们决定在北京成立新的总部,而原资本在线深圳公司保持不变,以运营和技术两大块为主。记者:那么北京总部和深圳公司未来在资本在线发展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黄董:北京总部定位为管理中心,负责以后资本在线全国分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而深圳公司的定位是平台运营中心。记者:黄董,还有很多投资者想知道,这次母公司战略重组后,资本在线的业务以及商业模式会变化吗?黄董:在这里,我向全体投资者保证,不论未来资本在线如何强大,创新供应链直融模式作为公司立足的根本,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而资本在线的业务要说有变化,那也是随着不同合作机构的加入,涉及的面越来越广,投资者可选择的优质产品越来越多。记者:这次战略重组,对资本在线将带来哪些影响?黄董:通过这次战略重组,资本在线将充分利用北京独特的优势,以北京总部为中心向全国布局,有利于“创新供应链直融模式”的快速实现,并有望提前完成既定目标。记者:资本在线继母公司战略重组和成立北京新总部后,下一步发展有什么计划?黄董:资本在线在2014年年底成功转型后,公司制定了“1+2+3战略计划”,即用1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搭建和创新模式的试运行,并不断检验和完善;再用2年时间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本在线的腾飞;最后再用3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市场布局。目前,2015年已顺利完成1年计划。包括我们成功自主研发了强大的交易系统,搭建了自己的后台服务器并托管于央行等等,为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同时通过首批合作机构的引入以及近一年的试运行,不仅全方位验证了“创新供应链直融模式”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创造了1年“0坏账”的奇迹,而且培养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为将来向全国复制作好了充分准备。记者:黄董,最后一个问题,资本在线近期还有没有其他重大举措,方便透露下吗?黄董:在这次战略重组后,资本在线还在紧锣密鼓地并购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已初步达成意向,该上市公司已于前几天停牌,双方正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同时我们还积极布局和参股银行、保险板块,打造“互联网金融+”商业生态圈。记者:非常感谢黄总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相信通过黄董的详细解答,广大投资者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并深深感受到资本在线蓬勃发展的势头。在此,衷心祝愿资本在线在黄董的带领下,蒸蒸日上,越做越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42498
播放数:89933
播放数:186863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曾将一把小小木梳做成上市企业,如今总部搬迁、店面减少、利润下滑,谭木匠的焦虑与反抗!
将一把小小木梳发展到上千家连锁店并做成了上市公司,谭木匠的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是个传奇。可这个公司却在3年前将总部从一个直辖市搬到不知名的县级市,面对外部的质疑、加盟店的减少、研发团队的离散,营收利润的下降,他究竟如何挺过,并实现品牌的新生?希望通过我们对谭木匠案例的剖析,能给中国发展中的企业一些参考和启示。
作者:寇尚伟 来源:中华手工
2014年7月,谭木匠总部从重庆观音桥搬到江苏句容之后打了一场烂仗。
搬迁带来的影响很快便反应在经营数据上,根据其公布的年报显示:2015年,谭木匠迎来上市后的首次业绩下滑,营收同比下跌7.5%至2.76亿元,毛利同比下跌9.3%至1.78亿元,而加盟店数量也首次出现减少的情况,一年锐减73家。
当时,对于谭木匠的这一举动,多数人不看好,而上述年报数据也正好印证了他们的观点。这一年,有两家知名企业搬离了重庆,一家是龙湖地产将总部从迁往北京,并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全国性地产公司,另一家就是谭木匠,总部迁至江苏一个不知名的小城句容,却很快迎来了重要拐点——营收与利润双双下降。
这一正一反的对比,俨然将谭木匠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出走句容真相
谭木匠为什么要搬迁?是过去两年业界热议的话题。龙湖地产的做法显然更符合商业发展的逻辑,而谭木匠将总部从一个直辖市搬到不知名的县级市,确实令人费解。有人猜测是当地政府为其开出了更好的招商政策和有利条件,但知情人士透露,外界的种种猜测都不准确,这一决定是出于公司的未来发展,经过深思熟虑的。
谭木匠董事长谭传华不止一次表达过一个观点:谭木匠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所以我们一直努力地与浮躁对抗。自2009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后,谭木匠就面临这种危险。尽管从经营数据看,每年的增长率仍处于高位,但谭传华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公司患上了“大企业病”,公司上下被一团浮躁之气包围,尤其是公司管理层,每天坐在43楼的办公室里享受“指点江山”的感觉,越发官僚化以及脱离市场。谭传华可以忍受销售业绩下滑,但绝不能忍受这种浮躁之气。
搬迁至句容,是打破这种局面的非常之举。虽然城市级别和其他硬件条件句容都不比重庆,但长江三角洲的有利地理位置却赋予其得天独厚的物流和信息流通优势。搬迁之前,谭木匠电商部门已在此地运营两年,而线上渠道的发展越来越被谭木匠所重视。除地理优势之外,句容作为一个小城市,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浮躁,更有利于静下心来潜心研发和倾听市场的声音。
当然,这种激烈的方式也成了对谭木匠原班人马的一次重大的考验和筛选。据了解,2014年总部搬迁时,谭木匠有2/3的员工没跟过来,对公司近20年的组织架构可谓是“削骨之痛”。然而也因此,谭木匠彻底实现了组织的精简和换血,为企业组织变革腾出了空间。
如今的谭木匠总部矗立在句容市的一个小岛上,上下两层楼的结构,无论从建筑风格还是周围环境,都更像一个文创工作室,这也正是谭传华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状态,他多次强调谭木匠就是一个家庭作坊,不要把它看成一个大公司。新办公楼根据“楼上办公,楼下市场”的理念来设计,楼上全部是开放式办公,领导和员工都坐在一个大办公室里,组织架构也打破了过去的层级,董事长下面是总监,总监下面就是员工,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楼下是微型工厂和消费者活动体验中心,设计师的作品可以直接拿到微型工厂去打样,交给销售部门和被邀请上岛的消费者手中,直接接受市场检验。
过去,研发中心在43楼,打造一个产品要几个月时间,现在通过“楼上办公,楼下市场”的组织变革,最快只需要十几天。
华夏基石咨询集团副总裁李志华博士曾表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企业发展有三大瓶颈,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出现规模瓶颈,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传递市场温度的温差瓶颈,企业不断加码就会出现信任瓶颈。这三大瓶颈,谭木匠都遇到了。
以退为进,正是谭木匠搬迁的初衷,只有退到这样一个小地方,才能刨去浮躁,重新审视自己的顾客和市场。
逼出来的新战略
历史上所有的变革都是要流血牺牲的,企业经营亦然。谭木匠的搬迁无异于壮士断腕,付出了惨痛代价。据知情人士透露,谭木匠因搬迁流失了大批优秀员工,尤其研发部,几乎全军覆没。
之后谭木匠也尝试从高校重新招聘人才,但无奈句容地方太小,根本留不住人,来一批走一批,到最后沦为了毕业生实习基地。
整整一年,谭木匠都被这种恶性循环困扰着。对于木制工艺品来说,产品的研发设计何其重要,没有研发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这也是导致其搬迁之后,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研发人才的流失将谭木匠逼上了绝路,那段时间,公司只有依赖与香港、台湾以及国外研发团队合作,但这些设计师费用高昂,给企业增添了很多运营成本。
谭木匠工厂
但正如谚语所说,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肯定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这扇窗就是“梳子设计大赛”。
据了解,“梳子设计大赛”的想法诞生还跟谭传华的两个儿子有关,两人都是“宅男”,跟其他伴随网络成长的年轻人一样,吃饭、购物都通过网络,作为父亲的谭传华希望他们走出去做点事情,晒晒阳光。由此及彼,他希望帮更多年轻人,给他们提供一些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梳子设计大赛”的初衷就是这样来的,没想到竟一举成功。不仅一举解决了研发问题,还带来意外收获——通过这群80后、90后设计师拉近了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起到了很好的品牌公关效果。
大赛举办两年来,吸引了超过2700多名设计师参与,收到3000多件作品,其中34件作品成功投放市场。
设计大赛还帮谭木匠招揽了一批散落民间的优秀设计师,比如第一届大赛中,一位90后设计师有七件作品入围,其中一件还获得了年度大奖,一人独得17万元奖金,而让人猜不到的是,这位设计师竟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当代宅男。可以说,谭木匠的“梳子设计大赛”真正为这些宅在家里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把理想变为现实的通道。
目前,谭木匠已跟六七位这样的社会设计师签约合作,随着设计大赛的持续举办,谭木匠的设计师资源将越来越丰富。
设计大赛上市作品-木写山水
在许多人看来,谭木匠近几年最大的战略转变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过去,这个品牌对很多人而言更像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没有明星代言,没有广告宣传,外界对它的了解仅仅是通过其遍布全国的街边店。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他对外开放的强烈意愿,无论是“梳子设计大赛”“木梳彩绘大赛”,还是“给妈妈梳头”活动,都是这种转变的体现。以前是自己玩,现在更倾向于带大家一起玩。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这就是“参与感”。很明显,谭木匠也感受到互联网对传统零售的冲击,在努力打破自身的封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时代。
消费者到哪就跟到哪
在过去两年,外界对谭木匠有很多误读,比如门店数量减少,一些媒体将根源简单归结于总部搬迁带来的影响,认为有些加盟商不认同其做法,所以选择了退出。其实不然,据了解,这几年谭木匠的加盟店一直维持在1300家左右,每年还会收到大批入网申请,但谭木匠对于特许加盟一直比较谨慎,似乎在有意控制发展速度。
谭木匠三代店
我们看到的门店减少,其实是谭木匠的自我淘汰。其过去的店铺主要以街边店和超市店为主,而这两年,商圈发生了很大变化,具备综合消费体验的购物中心已成为消费者的新宠,所以,谭木匠关掉了大量街边店和超市店,进驻购物中心和机场、高铁等交通口岸成为其未来的重点发展战略。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在这轮门店系统调整中,谭木匠在县级市的店铺占比大幅下降,而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占比上涨。在2016年加盟商年会上,谭木匠线下营销总监张传金提供了一份数据:2015年度,谭木匠省会城市覆盖率96.3%,地级市覆盖率83.55%。在他看来,减少小城市的占比,这符合谭木匠未来的品牌发展战略。
为了配合这轮门店升级运动,谭木匠甚至已启动新的CIS系统。其实,早在2005年谭木匠就已启动门店升级,前后经历了国内设计师高铁、艺术家米丘、香港设计师李永铨、韩秉华、德国设计师Jose等店面设计方案的筛选,但都没有找到符合谭木匠理想的店面设计,直到2015年才正式确定下来。
谭木匠总裁助理谭力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解释为什么要启用新的LOGO和门店VI。他说:之前的店铺形象执行了十几年,已经审美疲劳了,没有新鲜感。老LOGO比较个性,偏艺术,而新LOGO更平滑、柔和,更易吸引女性消费群体,而且这套体系也更符合购物中心的要求。
除了线下的商圈转移,网购的快速发展也让谭木匠产生了很强的危机意识。2011年,线上出现一些同业品牌,最多的一家一年销售达六七百万元,并且公然叫嚣打败谭木匠。正是这件事才让谭木匠下定决心耕耘线上。
其实,谭木匠的线上起步并不晚,早在2008年就注册了官方网店,但为了保护加盟商的利益,一直采取淡化网销的策略,直到2011年的销售额也不到1000万元。竞争品牌的出现反而让加盟商想通了:如果不能及时在线上建立起防御,最终线下的生意也会受影响。
2016年,谭木匠线上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4%。今年谭木匠正在推出一套打通线上线下的O2O体系,线上接受订单,然后通过智能筛选派单,实现就近配送,将线上的流量重新引回到加盟商的门店。目前,这套系统已在深圳、昆明试点运营。
从“我善治木”到“我善治本”
“我善治木”这四个字,曾是谭木匠VI形象系统里非常醒目的字眼,已成为谭木匠的品牌标志。然而,从2015年开始,在谭木匠新的门店系统里,在“木”字下悄悄加了一横,变成了“我善治本”,一横之别,却是两重境界。
根据谭木匠官方的解释:木和本,一个是术,一个是道。“我善治木”时代的谭木匠以匠人精神打磨产品,而“我善治本”时代的谭木匠,更加注重事物表象背后的规律,不断地去触摸本质和内心。
不得不佩服谭木匠对品牌的理解深度,做产品是一重境界,做情感、文化又是一重境界,哪一个更持久、更强大,答案很明显。正如可口可乐前总裁道格拉斯·达夫特所说:如果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光,只要品牌还在,一夜之间它就会让所有的厂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品牌代表的是什么?是产品,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
谭传华曾说过一句话,他认为谭木匠真正的价值不是这把梳子,也不是多少亿的市值,而是谭木匠工厂里那群做出世界上最好梳子的残疾人员工,这才是谭木匠品牌真正的价值。他认为,企业刚开始都是逐利的,因为要生存下来,所以没有精力顾及其他,但一旦有了利润之后,就要把逐利的心态退到第二位,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样你就不会陷到商业规则之中,企业发展得反而更从容。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只有找到超越赚钱之外的存在意义,才能走得更远。这可能就是谭木匠的经营哲学:谭木匠是一把梳子,又不仅仅是一把梳子;谭木匠是一个人,更是一群人。
无论是在员工、加盟商的管理上,还是跟消费者的沟通上,谭木匠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和传递,比如“给妈妈梳头”活动就是倡导一种孝心文化。1995年,谭木匠曾火烧15万把质量不合格的木梳,当时曾有批发商出价30万元购买被拒绝,这对于当时资金窘困的谭木匠来说需要何等的勇气。笔者还曾听闻一件奇事,曾有竞争对手乃至基金公司通过各种渠道想要得到谭木匠的经营数据,但最后都大失所望,因为这些数据在每年的公开年报里都有列出,对内对外也都只有一套数据。
日,谭木匠在香港上市,残疾员工魏薇向香港联交所赠送雕刻梳硕果累累
不做假账,是一家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诚实,但这话说到的企业很多,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说到做到,这也正是谭木匠的企业文化令人信服的地方,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才会真正打动合作伙伴和消费者。
也许有人质疑,虚无缥缈的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到底有多大作用?这就好比为人处世,越是德高望重的人越受人爱戴,同样,讲信誉的企业才能得到消费者的尊重和喜爱,也才能减少沟通和教育的成本。
在物欲横流的互联网时代,产品的工具属性逐渐让位于情感价值,有态度、有温度、有人格的产品才能俘获消费者的心。从这个角度来看,谭木匠的这一横加得恰到好处。
在研究谭木匠这个商业案例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令人好奇:一把小木梳做了二十几年不改初衷,并且期间还经历了中国股市、楼市的大开大合而不为所动,谭木匠的战略定力究竟来自哪里?现在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回归”,不断地推翻自己,回到初始的地方,以“小公司”的平和心态对抗浮躁。
不管外界怎么质疑,走下43楼的谭木匠已经获得了新生。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100强研究报告在美国波士顿揭晓,谭木匠以2.95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上榜。而其刚刚公布的上年度年报则是对外界质疑的最强回应:自去年12月,其营收已经止跌回升,实现同比1.24%的正增长,而这是在减少95家店的情况下取得的。
版权声明:转载系为创投人提供知识支持。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谢谢!
创业派「icypai」
案例 | 人物 | 营销 | 干货 | 趋势 | 商业模式
关注互联网与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它行业。我们提供最新鲜的创业故事、案例剖析和行业趋势,以帮你应对变化的世界。创业无涯,让我们拉帮结派!
投稿、内容合作请联系派主QQ: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区位决定(三)
中国网 .cn  时间:
(二)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目标城市及财富转移
1.上市公司总部的地理集中度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总部的地理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即不断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聚集。中国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的目标区位,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上海等29个城市;迁出城市分散在拉萨、天津、哈尔滨等58个城市。2005年上市公司100强的总部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集中度是37%,2006年则上升到45%,增加了8个百分点。最大的100家上市公司总部向北京集中最为明显,从2005年的14家,上升到2006年的20家,集中度达20%;向上海的集中度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5%下降到2006年的13%,减少了2个百分点(见表14)。
上市公司100强在三城市的资产集中度、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度、利润总额集中度和市值集中度都在不断提高,分别从2005年的84.02%、67.56%、66.68%和65.82%提高到2006年的95.03%、75.91%、80.21%和85.2%。伴随着上市公司100强总部向北京的集中,资产也向北京集中。最大100家上市公司总资产的集中度变化尤为明显。企业总部在北京的100强上市公司总资产集中度由2005年的40.86%上升到2006年的86.58%,增加了45.72个百分点。而上海同一指标则由2005年的36.18%下降到2006年的6.05%,下降了30.13个百分点。
2.财富向北京转移的可能性分析
企业纳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财富和税收在地区间转移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下文所指的财富转移实际上是指财富转移的可能性。因上市公司总部的迁入,为北京带来的所得税是63.78亿元;为上海带来的所得税为1.41亿元;为陕西、江苏、广东、湖南、浙江带来的所得税从100万元到2500万元不等(见表15)。但上市公司总部迁入河南、安徽、四川,并没有为当地贡献所得税。
迁出上市公司总部的以广东损失的所得税最多,高达32.3亿元,占税收转移的50%以上;其次是天津,迁出上市公司总部所引致的所得税损失为7.7亿元;新疆、辽宁、甘肃因上市公司总部迁出而导致的所得税损失分别是7.3亿元、6.6亿元和2.2亿元(见表16)。
从表15和表16可以看出,通过上市公司总部的迁移,主要为北京带来了税收的增加。根据中国的税收制度规定,公司所得税在企业总部所在地完成。2006年,由于上市公司总部迁移给北京带来238.53亿元利润总额,所得税为63.78亿元。尽管北京也有企业总部迁出的情况,但是迁出的上市公司多是亏损企业,在所得税上对北京没有太大影响,不过营业税等也有损失。
(三)上市公司总部“西东”迁移的动力机制
上市公司总部为什么会如此明显地向北京等东部中心城市迁移?这是因为上市公司总部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机构,它对区位或区域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在空间上会形成高密度的聚集,以便于获取信息,加强沟通,招募高管和技术人才,并享受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服务,从而帮助企业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决策判断。
1.上市公司对资本的流动性以及融资的便利程度要求高研究表明,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动性较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动性较弱,资本流动性与融资便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资本流动性强,融资途径更为广泛、便利。
第一,各地区存贷款资金分布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存贷款总额要远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007年末,在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中,东部地区占61.2%,中部地区占15.0%,西部地区占16.3%,东北地区占7.5%;在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中,东部地区占61.3%,中部地区占14.8%,西部地区占16.6%,东北地区占7.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8)。
第二,民间资本在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活跃得多,并且通过资本市场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拥有两家证券交易所(上海、深圳),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向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所在地,当地企业可以更为便利地利用这种信息优势进行融资。2007年,东部地区在国内股票(A股)市场筹资额占全国的81.2%,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分别占5.5%、8.5%和4.8%(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8)。
第三,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引的外资非常有限。在年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82.6%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仅分别占全国的7.1%、4.2%和6.1%。
综上所述,东部地区资金实力雄厚,融资渠道多,且流动性较强,因而企业把总部选择在东部中心城市,融资将更为便利。
2.上市公司总部对技术、人才的丰富程度要求高
北京、上海等地高校众多,科研院所林立,是全国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突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一些企业将其总部和研发机构迁往这些地区,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地区丰富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使自己能够站在全国的技术和管理前沿,紧紧跟上甚至引领世界潮流。一般来讲,技术和人才资源是导致知识型研发总部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上市公司总部对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要求高
在信息时代,信息对企业至关重要,掌握了丰富信息的企业往往能占尽先机。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市场,参与的也是全球化的竞争,信息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外资企业众多,信息发达,并且与海外市场联系紧密。对于那些想要拓展海外市场、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来讲,将企业总部迁往这些中心城市能更方便地获取信息,随时掌握海外市场动态。企业迁移的实例也表明:大型企业集团一般选择了将公司总部迁往上海和北京这两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这种管理型总部迁移的重要动因,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迅速做出反应。
4.北京等东部中心城市的市场潜力大
东部地区人口众多且购买力强,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有效市场。内陆地区的企业经过在原诞生地多年的经营,本地市场已接近饱和,如果要扩大企业的规模,就必须放眼并抢占东部广阔的市场。在企业空间扩张的过程中,有很多企业选择了接近市场布点的策略。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利用迁入地的优惠税收等政策,还能更快地适用目标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迁移使外地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利用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强大的辐射作用拓展全国市场。一些营销总部的迁移主要就是为了更大程度地获取市场效应。此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还具有多方面的首都优势。一些上市公司把总部迁往北京,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这种首都优势。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从本土快速成长起来的企业在其规模逐步做大之后,开始谋求总部的迁移,寻找更适合总部生存的沃土,以适应企业从区域性公司到全国性公司,进而到跨国公司甚至全球公司的战略转变。
可以说,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企业总部大迁移的时期。未来中国的崛起无疑需要拥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型企业,而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将成为这些大企业总部区位的首选之地。
因此,在当前以吸引总部、研发机构等高端产业进驻的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将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种市场行为可能会导致更多的企业总部向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迁移和集聚。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近年实施的促进东西产业转移政策将难以在总部和研发等高端环节发挥作用,而将更多地集中在生产制造环节,由此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脑体”分工格局。
责任编辑: 蔡经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总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