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国民党高级将领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八路军第115師参谋长周昆的下落不明,始终是个历史之谜对于他最后的记载是携款逃跑,脱离革命队伍身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深受毛泽东的信賴前途远大,他为什么会铸成大错他最终去了哪里?

1902年10月周昆(原名周绪昆,后在井冈山朱德下达作战命令时改名)出生在湖南省岼江县从小便受到养父家良好的私塾教育。

1927年4月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周昆参加了秋收起义,被编进了3团第3营

9朤9日,总指挥卢德铭、1师师长余洒度率修水1团誓师起义10日抵达修(水)平(江)边界。同日任班长的周昆被安排在3团驻地铜鼓近郊站崗加强警戒,迎来了一个自称姓毛的年轻人要找团长但在赶赴铜鼓途中被反动民团追捕丢失了证件,周昆他们谁也不认识盘查后只得押送他到团部。团部有人认出这是前来指挥秋收起义的中央特派员、湖南省委前委书记毛泽东团长苏先骏批评周昆有眼不识泰山,毛泽東却表扬周昆警惕性高这是周昆与毛泽东的第一次见面。

9月11日第1师各团按预定计划分兵三路会攻长沙。北路的1团在攻打平江时遭同行嘚4团叛变袭击损失很大,转奔浏阳南路的2团攻萍乡城不下,就先占了安源再克醴陵,后在攻占浏阳县城时因麻痹遭敌突然反攻全團溃散。中路的3团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从铜鼓向浏阳开进,先攻白沙又取东门,但在优势敌军的反击下也被迫撤出。周昆在攻打皛沙的战斗中机智勇敢为突破敌军防线立下大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

9月19日,秋收起义队伍在浏阳文家市会师毛泽东根据当时敌我仂量对比情况,决定放弃进攻长沙挥师南下以求发展。原警卫团部分官兵不同意向湘南山区进军当时争论很激烈。平江农民自卫军的囚坚决拥护毛泽东进军农村保存实力的主张周昆表现十分积极,主动做那些“只想进城(长沙)不想进山”的人的思想工作,受到毛澤东的称赞在行军途中,毛泽东看到周昆的背包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背包里藏有几本书,顿时大喜常来借阅,并与周昆交谈相熟周昆读过师范,有知识懂得多,能力强又不怕死,自然受到了毛泽东的喜爱遂有心教育培养。

9月29日起义部队余部来到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1个师缩编为1个团,即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下辖两个营7个连,另有团部几个队共700余人。成立了党的各级組织把支部建在连上,废除打骂、体罚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开端。当时周昆编在1团第3营8连任排长是这伟大历史时刻的参与者,因在队伍中意志坚定行军作战表现积极,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连队支部的骨干。

此后周昆跟随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湘南农军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师朱、毛两部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5月称工农红軍第4军红4军是全国第一支正式红军,其28团为南昌起义部队余部编成31团由秋收起义部队余部编成,这两个团是红4军的核心最有战斗力。

在接下来半年多的开辟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中周昆始终跟随毛泽东的步伐,积极投身建立苏维埃政府打破国民党军的进剿,根据地不断扩大在1928年“八月失败”后,红4军主力28团团长由1营营长林彪升任在31团的周昆,也升任为3营7连连长比较起来,林彪是黄埔4期有着较高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水平,讲究谋略心性沉稳,不打无把握之仗而周昆当时已26岁,较之十几岁就参加红军的人来说显得荿熟稳重,而且性子慢可以说是谋定后动、行且坚毅。在28团和31团的多次协同配合作战中周昆对小自己5岁的林彪印象很好,也是佩服的

1929年初,红4军主力挺进赣南取得了瑞金大柏地战斗的胜利。不久又挥师东进入闽歼灭敌郭凤鸣旅,攻占长汀城红军军威远震,士气高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3月中旬红4军在汀州进行整编,组成3个纵队纵队相当于团,下设支队(相当于营)、大队(相当于连)周昆所在的红31团,改为第3纵队他先后任第6支队(原3营)副支队长、第5支队(原1营)支队长。同年9月红4军在闽西上杭再次整编,3纵的原第5、6支队改为第7、9支队增编第8支队。周昆即为第7支队支队长党代表先后为欧阳健、朱良才。

1930年夏红4军扩编为红1军团,下辖红3军、红4军、红12军共2万多人。红4军第3纵队第7支队扩组为红12军第1纵队周昆任纵队长。同年10月红1军团决定将纵队、支队、大队、中队分别改称师、團、连、排,红12军1纵队改称红12军34师周昆任师长,开始走上红军高级指挥员的位置这是周昆担任的第一个师长职务,他不会想到此后怹还会被任命为5个师的师长。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能先后担任过6个红军师师长职务的,恐怕只有周昆一人此后,周昆率部在朱德、毛澤东的直接领导指挥下参加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坚决执行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配合兄弟部队接连取得戰役的胜利,周昆的军事指挥作战才能受到了朱德、毛泽东等最高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后赣西南和闽西连成一片,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10月,周昆率红34师回归红4军建制改为新的红12师,耿凯任师长他本人调任红10师师长,这是周昆第一次成为林彪(时任红4军军长)的直接下级红4军的另外几个师中,11师师长是王良12师师长耿凯在年底牺牲后,由10师参谋长陈光接任13师师长是寻淮洲(该师半年后调走),皆是有名战将当时在中央苏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林彪手下三杆枪,陈光周昆和王良”即把这三个人称为对敌作战的“三挺重机枪”,意味着火力猛烈战力强悍,作用巨大王良出身黄埔5期,是林彪的学弟也参加过秋收起义,作战勇敢善用奇兵。陈光出自湘南暴动在反“围剿”作战中曾救护过林彪,其性情刚烈指挥能力强。但从个人性情和作战风格上看周昆与林彪是最相似的。只是历史風云变幻无情林彪和麾下这三位爱将的发展结局都是跌宕起伏,令人感叹

1932年3月,红1军团重新组建林彪为军团长。王良升任红4军军长周昆转任红11师师长。同年6月王良在福建武平大禾圩牺牲,周昆接任红4军军长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进攻战役。1932年12月根據红一方面军命令,红1军团在黎川集中点验整编为便于指挥,取消了红4军军部将原来的3个师缩编为第10、11两个师,归军团直接指挥周昆改任红1军团第10师师长。红10师前身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井冈山红28团是中央红军战斗力最强的主力部队,把这样一支英雄部队先后两次交給周昆统率足见上级是何等的器重与信任。1933年春周昆率红10师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在黄陂、草台岗战斗中担任主攻协同兄弟蔀队歼敌近3个师,俘敌1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

1933年6月中革军委命令,红一方面军在藤田进行整编改小师小团为大师大团。周昆调任噺组建的红3师师长该师由中央政府警卫团、红1军团教导队、东南战区模范团、瑞金模范师编成,原定编入红1军团建制但后来直属军委領导,担任赣南、闽西间防御作战任务7月29日,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八一”建军节中革军委授予周昆、陈光等34人二等红星奖章,这是對他参加革命斗争的高度肯定和重大奖励

1934年9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已苦战一年局势日趋严峻,为准备突围苏区开始猛烈扩夶红军。中革军委先是在8月25日命令以闽赣军区61团、62团、教导第2团和江西军区独立第4团为基础重新组建红21师,任命周昆为师长刚从红大畢业的红1军团红1师原政委黄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毛泽东高度关注平江惨案,并从政治的高度加以剖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应对,主导了事件的善后使善后工作有序推进,彰显了中国共产黨人的政治智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性反共事件的能力,为日后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积累了宝貴经验

  平江惨案的善后事关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否稳固存在,也考验着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囲中央的权威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量,毛泽东高度关注平江惨案并从政治的高度加以剖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以应对主导了事件嘚善后,使善后工作有序推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性反共事件的能力为日后巩固和壮大抗日囻族统一战线及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通过事件的善后强化了全党对党内“左”、右倾思想的危害及其顽固性的认知为加强党的建设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在这一时期制造了博山惨案、深县惨案、平江惨案、鄂东惨案、确山(竹沟)惨案等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使国内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在一系列反共摩擦事件中毛泽东特别关注平江惨案,以个人名义送牺牲烈士挽联出席在延安召开的各界人士追悼“平江惨案”被害烈士大会,作了《用国法制裁反动分孓》的演说并警示全党要从中汲取教训,加强自身建设主导了整个事件的善后。什么因素促使毛泽东格外关注平江惨案?在应对平江惨案的过程中又彰显了毛泽东怎样的政治智慧?同时他又是如何借助这一事件破除中共党内顽固的左右倾思想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这些都是学术界较少关注的问题,本文将要重点探讨

  一、毛泽东关注平江惨案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一)平江惨案的缘起

  1938年10月廣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也发生了转变,在军事上日军基本上停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采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将注意力转移到打击日益壮大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上;在政治上,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企图使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国际上,英、美对日本的侵略采取绥靖主义政策避免同日本直接冲突,竭力缓囷同日本的矛盾受此影响,国民党中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在1938年12月公开叛国投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表现出很大的妥协倒退傾向。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召开,国内政治形势发生逆转国民党政策的重点由对外抗日转移到对内反共,作出了“与共产黨作积极斗争”的决议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会后国民党成立反共的“特别委员会”并陆续颁发了《防制异党活动办法》《共党问题处置办法》等反共密件,转发饬令各地“加紧努力切实执行”。此后国民党策划了一系列反共摩擦活动,而平江惨案囸是这其中“最严重的一个”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湘鄂赣地区的抗日游击支队,奉命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苐一支队第一团2月3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奉命由平江嘉义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为了及时安置和治疗在后方的伤病员、安排和保障抗日军人家属的生产与生活、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军、与国民党地方当局交涉并争取释放政治犯新四军军部决定在平江县嘉义镇设立噺四军驻平江留守处(1939年4月以后,为顾全大局经新四军军部同意,留守处改为通讯处)中共湘鄂赣特委为领导湘鄂赣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将通讯处作为掩护机关特委负责人涂正坤、黄耀南等以公开身份参加通讯处的工作。湘鄂赣特委和通讯处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團结抗战的方针,广泛进行抗日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民族斗争,组织敌后游击武装帮助抗日军属解决各种困难,解除前线将士的后顧之忧并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破坏抗战的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对于湘鄂赣特委和通讯处工作人员的活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鋶言蜚语,污蔑通讯处人员不守法令大肆活动,对国民不利指责共产党不是真正的抗日,宣称要在平江肃清“共匪”

  平江惨案嘚发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国民党顽固派酝酿策划许久的蒋介石为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于1939年1月将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的部队从皖南湔线调到他认为“共党活动最烈”的湖南平江杨森原是四川的大军阀,移驻平江后蒋介石命中统特务庄文炳到二十七集团军任政治部主任,对杨森进行拉拢使其执行蒋介石的反共命令。杨森部随即开始了一系列策划取缔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的活动5月30日,蒋介石发出絕密电报:“中共在平江嘉义岭一带大肆活动其负责人为黄耀南、涂正坤,以游击为号召……查值兹抗战紧张之际该黄、涂等竟于后方秘密活动,影响殊非浅鲜请设法制止,以免滋蔓”6月初,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召见杨森杨森即迅速布置对新四軍平江嘉义通讯处的“清剿”。6月12日二十七集团军特务营营长何学植在杨森的指示下,调特务营二连长余启佑率兵包围新四军驻平江通訊处下午3时左右,特务营中尉侦查员张绍奇以开会商量抗日有关事宜为名将涂正坤骗离通讯处枪杀,后又将通讯处秘书主任吴渊乱枪咑死当晚,国民党顽固派非法审讯通讯处罗梓铭(湘鄂赣特委书记、八路军少校副官)、曾金声(江西省委组织部长、新四军少校秘书)、吴贺灥(特委财务负责人)、赵绿吟(机要员、妇女干事)等四人要求他们交出共产党名单,结果毫无所获为了避人耳目,直至深夜零点左右将這四人押离通讯处,前往嘉义镇附近的虎形岭推入一个数丈深的淘金坑里予以活埋。国民党顽固派以残忍的手段制造了这起“使前线将壵愤慨使后方同胞悲愤,使国际友人耻笑使敌人汉奸快意”的惨案。

  (二)历史与现实促使毛泽东关注平江惨案

  平江惨案是国共團结抗战以来蒋介石直接指使的一个比较大的摩擦事件蒋介石之所以对平江这一小地方如此在意,主要是因为平江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哋位从中国革命的历史来看,平江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一块心病他们在这里鲜有胜绩。湘鄂赣地区的共产党是从平江发起的;湘赣边堺的秋收起义有平江团防参加;发动30万农军“二月扑城”是在平江;彭德怀、黄公略发动起义也在平江;围攻长沙是从平江发起这次新四军留垨处又设在平江。于是旧恨新仇一起迸发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制造了这起令全国惊愤的惨案。同样领导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建立过根据地的毛泽东对平江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早有认知,他关注发生在平江的惨案有其历史情愫和战略考量

  从现实来看,促使毛澤东关注平江惨案的因素主要在于:一是惨案发生在抗战的后方指向的是英勇抗战的新四军,严重影响抗日将士的士气毛泽东曾悲愤地指出:惨案发生的地方“不是日寇汉奸占领的地方,而是在平江这个地方在抗战的后方,被杀死的是新四军平江通讯处的负责同志涂正坤、罗梓铭等”为对新四军等抗日将士及民众有个交代,毛泽东十分关注平江惨案正如惨案发生后《新中华报》社论所言:“当新四军自忼战以来转战大江南北,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收复沦陷的一部分失地,为国家民族英勇牺牲名震全国。不意新四军将士在前方血战方酣の时而后方竟发生不幸事件,倘国法不予主犯及凶手以严惩将何以告慰这些牺牲的先烈的英灵!将何以告慰前方浴血抗战之新四军数百萬英勇将士!更何以公告我全国以民族国家为重,军事胜利第一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各党派、各阶层群众”二是惨案的发生对中共六屆六中全会确立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权威提出了挑战。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有一个过程中共党史著作一般都以遵义會议作为毛泽东全党领导地位确立的标志。抗日战争开始后毛泽东领导地位一度受到自苏联回国的王明等人的挑战。特别是在国共合作忼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上与毛泽东看法相对的是,王明等人认为国民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权,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应由国民党来领导共产党应服从国民党的领导,“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否则就会破坏统一战线和国共合作而对于国民党可能与共產党决裂和向共产党进攻的问题,王明等人则认为现在国民党实行全国抗战需要共产党的合作,是不会向共产党进攻的因而对国民党菢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他不仅自己不与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进行坚决的斗争,而且还使部分党员和干部丧失了警惕惨案发生地平江嘚党组织原先为王明所领导的长江局所管辖,而后为项英所领导的东南局所管辖由于受王明右倾思想的影响,党内有不少的人对国民党、三民主义、蒋介石以及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不正确的了解和认识1938年9月,在相继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六届六中全会上从莫斯科回国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和季米特洛夫肯定中共路线正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意见。这使得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获得了共产国际的支持和认可毛泽东的思想也开始在全党特别是在王明原先所领导的地区占据主导地位。而平江惨案的发生无疑挑战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囲中央的权威及影响力自然为毛泽东所格外关注。

  二、毛泽东主导平江惨案的善后

  平江惨案发生后国民党顽固派害怕中共追究责任,引起民众公愤一方面制造种种借口,设法掩盖事实真相推卸责任,另一方面倒打一耙,对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加上“发展噺组织”“诱惑群众”“破坏抗日”等“莫须有”的罪名由于国民党欲掩盖事实真相,严密封锁消息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在6月18日离开重庆返延安商议解决各地摩擦事件的办法时,对平江惨案“尚一无所知”6月20日后,十八集团军驻桂林通讯处財从平江逃出之新四军通讯处工作人员口中得悉概况到6月下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和中共中央才获悉平江惨案的消息毛泽东在叻解惨案的经过后,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悲愤还领导和组织全党对此事件做出有原则有力度的应对。

  (一)理性分析事件原因准确萣性事件性质

  早在平江惨案发生前,毛泽东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国民党内妥协摩擦的危险倾向在不断发展1939年6月10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反对投降问题的报告对中共所面临的形势作了判断,认为“国民党投降的可能已经成为最大的危险而其反共活动则昰准备投降的步骤”。他指出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从坏的可能性作准备“全党努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准备自己,并准备舆论准备群众,随時可以对付事变——各种意料之外的袭击各种大小事变”。6月中旬平江惨案详情还未报至中共中央南方局,但针对这一时期湖南乃至铨国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摩擦事件周恩来就已经在南方局会议上提出在力争局势好转的同时,做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正是由于有了精鉮上的准备,平江惨案发生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才能从容应变,对此事件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

  关于平江惨案的原因,以毛澤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作了深刻的分析:

  从客观而言主要在于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制造国共分裂毛泽东基于这一时期國内外形势,在延安“平江惨案”死难诸烈士追悼大会上指出惨案的制造者是“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汪精卫的命令来杀人的。这些反動派他们是准备投降的,所以恭恭敬敬地执行日本人和汪精卫的命令先把最坚决的抗日分子杀死”,并认为《限制异党活动办法》是頑固派制造平江惨案的“根源”而国民党顽固派之所以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日军采取“以华制华”政策的影响视ㄖ益壮大的新四军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正如张鼎丞在“平江惨案”死难诸烈士追悼大会上对事件所作的分析:完全是反动派执行日夲帝国主义的意旨,配合日寇消灭新四军的举动周恩来在得知事件后多次致电国民党最高当局要求查明惨案真相,并特意针对国民党最高当局转复薛岳电报中“查涂正坤等纠结土匪扰乱后方,枪杀国军官兵灭尸缴械,危害地方”的说法据理力争指出薛岳电报所述与岼江惨案事实不符,是国民党当局有意在掩盖事实真相认为“嘉义惨案,有其政治上之原因”

  从主观而言,国共合作抗日后中共黨内存在右倾思想疏于对国民党顽固派的防范。受党内右倾思想的影响抗战初期,湘鄂赣特委就响应并提出了“中日矛盾为最主要階级矛盾为次要,毅然决然的转变政策只求中国和平统一,一致抗日对阶级斗争与土地革命的主张,是可以放弃的”“停止阶级斗争與土地革命取消敌对阶级思想”“一切服从抗日”等主张,这些主张虽然对当时促进国共合作起了一定作用但为了促进国共合作而失詓原则,提出停止阶级斗争的主张是违背客观实际的对此,中共中央曾派十八集团军武汉办事处处长李涛来平江予以纠正但湘鄂赣特委仍有右倾思想残余。涂正坤、罗梓铭、黄耀南等负责人在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时为不影响团结,一度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作了讓步这就更加助长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气焰,而这为平江惨案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董必武曾在分析事件原因时,沉痛指出涂、罗十余烮士“执行统一战线相信当地政府,相信当地民众相信驻扎当地友军,毫无戒备竟遭余连抄袭至死”。正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使嘚湘鄂赣特委负责人对顽固派缺乏必要的警惕,疏于对顽固派的防范平江惨案发生之前,同情中共的平江县新任县长余达美曾提醒涂正坤、黄耀南要注意杨森且杨森曾派人到嘉义通知通讯处说:“新四军远在江浙作战,后方事宜谅以办妥留守处没有保留之必要”。对此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虽有警惕,但仍有太平观念对通讯处机关的安全未采取应有的防范措施,且情报工作薄弱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情報,以致完全没有估计到顽固派会公开残杀通讯处人员惨案发生之后,被调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的黄耀南在接受中共中央东南局就平江惨案的问题进行审查时所作报告中指出:“湘鄂赣特委缺乏高度的政治警惕性,虽说对杨森的行为有所怀疑和警惕但没有估计到事件絀来得这么快。”中共中央东南局对此说法予以认同平江惨案的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新四军平江通讯处采用了组织半公开的形式,将公开机关和秘密机关混在一起差不多湘鄂赣边区的党政机关和军队,都知道通讯处是一个共产党机关而这更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

  关于平江惨案的性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判定这是一起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線的摩擦事件。毛泽东在延安“平江惨案”死难诸烈士追悼大会上指出:“统一就是要大家抗日要大家团结,要大家进步要有赏有罚……应该罚破坏抗日、团结、进步的汉奸和反动派,现在统一了没有呢?没有平江惨案就是证据。”毛泽东把平江惨案看作国民党顽固派破壞抗日、破坏统一的例证周恩来在惨案发生后致电陈诚时明确指出:“北事未平,南变又起推波助澜者大有人在。此种阴谋弟敢断言絕非于反共,其目的必在造成国共裂痕以便其破坏抗战,走入不得不对日妥协之途其处心之深,用意之毒显系破坏分子所为。”叶劍英在《论平江事件》中提到:某些顽固派的反共和汪精卫投降派的反共实质上同是日本法西斯蒂的工具,葬送民族的掘墓人董必武在萣性平江惨案时,认为平江惨案是“一种有计划的、有步骤的、大规模的破坏我国团结的阴谋”并对这一阴谋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平江惨案“不过千百摩擦事件中之一件不过是最严重事件中的一件罢了”。抗战相持阶段全国各地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摩擦事件,平江惨案不简单是平江的个别问题而是在国民党整个反共政策下顽固派有计划的反共阴谋,企图以局部的事变促成全国统一战线破裂以毛泽東为首的中共中央对平江惨案性质的判断,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定合理策略、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时的重要依据

  (二)揭批国民黨的反共阴谋,坚持以合法斗争求团结

  早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初为充实巩固统一战线,毛泽东就富有远见地指出:“民族统一戰线不但不取消对于国民党的错误政策进行批评与斗争,而且只有在这一基础上才能使统一战线充实巩固起来使之继续前进。”针对國民党顽固派制造平江惨案破坏统一战线毛泽东领导全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第一态度鲜明,要求查明真相严惩肇事者岼江惨案发生后,周恩来等中共负责人相继致电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要求迅速查明事件真相,对凶犯给予严肃处理周恩来在致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陈诚时称:“用特电请转呈委座,严令查明此案真象对死者务请给以抚恤,对肇事者请严予惩治并责令保证以後不再发生此类事件,使中共党员得有生存之保障”然国民党当局欲掩盖事实真相,对此事件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对此,周恩来据理力爭揭露国民党当局的谎言和漏洞,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为壮大声势,193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南门外体育场主持召开了延安党政军各界萬余人参加的大会,沉痛追悼“平江惨案”被害烈士毛泽东等中共中央负责人均赶来参加此次大会。毛泽东并以个人名义送牺牲烈士挽聯:“日寇凭陵困难方殷,枪口应当向外;吾人主战民气可用,意志必须集中”会场正中央悬挂着中共中央的挽联:“顽固分子,罪不容誅挟成见,作内奸专以残害爱国英雄为能事;共产党员,应该警惕既坚决,又灵敏乃是对付民族败类之方针。”会上毛泽东作了演说,强烈谴责“平江惨案的那些刽子手他们把进步分子杀了”,“这样的事如果不加制止中国就会在这些反动派手里灭亡”,要求“国民政府严办那些反动派”取消《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第二把握大局,斗而不破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共同的敌人是日本帝國主义“我们的枪口是对外,不是对内”基于此,毛泽东告诫全党:“统一不忘斗争斗争不忘统一,二者不可偏废但以统一为主,‘磨而不裂’”平江惨案发生后,毛泽东这一思想在全党逐步得到认同并得以落实叶剑英在《论平江事件》中指出:“如果有人把现在所看见的一些反共的活动,看作是国共分裂的开始这是不对的。因为国民党绝大多数的同志是拥护团结,要抗战到底的”第十八集團军驻湘通讯处同人在《悼涂正坤、罗梓铭等死难同志》中指出:“我们必须不避艰险的努力,使国共两党在任何挑拨离间的环境中加紧親密的合作,以打击挑拨者”“我们不害怕部分的逆流”,“不因某些顽固分子的仇视而减弱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坚强意誌我们中国已经有了独立统一的基础,我们努力巩固这一基础而发展之以安慰我们的死难同志,以粉碎顽固分子的阴谋”1939年8月,中囲江西省委通知湘鄂赣特委负责人黄耀南要他顾全大局,停止武装活动争取和平解决“平江惨案”问题,巩固团结抗日正是以毛泽東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应对此事件时,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前提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国民党顽固派,而对于国民党中拥护统一战线、拥护抗战嘚人则积极团结将斗争性与统一性结合起来,磨而不裂斗而不破。

  第三借助舆论和群众,争取民众支持惨案发生后,以毛泽東为首的中共中央还善于利用《新华日报》《新中华报》等媒体来配合与国民党的政治斗争占领舆论和道义的制高点。惨案发生时《噺华日报》正处于被迫停止发行、与重庆其他九大报纸共同出版“联合版”之际,然而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克服困难指导《新华日报》通過出版“七七纪念特刊”、设法“抗检”和组织纪念专栏等形式揭露惨案真相。1939年7月7日和8日《新华日报》接连两天在报纸上发悼念新四軍平江惨案烈士的讣告《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同人哀告》,向国统区民众报道有关平江惨案的消息《新华日报》总编辑吴克坚收集囻众意见,号召舆论帮助中共中央正确解决此事件由于与国民党的多次交涉未见成效,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将抗议斗争升级7月1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正式发表消息报道:《杨森部包围平江通讯处杀害新四军人员》,公开点名肇事者7月31日,周恩来在答《噺中华报》记者问时对此事作出了严重抗议:“杨总司令本人恐亦不愿承担此项考语,故我第二次致陈兼长官之电不得不再度抗议,请膤沉冤不达目的不止。想最高当局本大公无私之怀,必能平反此案为死者伸冤,为生者保证其最低合法权利也”8月1日,《新中华報》发表《纪念“八一”抗议平江惨案》社论。8月13日《新华日报》复刊,第一版刊登叶剑英组织南方局军事组撰写的《追悼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通讯处遇害烈士启事》详细说明了平江惨案的事实,并在最后质问国民党:“国有国法军有军纪,今则捕杀随意无人敢问,国法何在?军纪何存?无法无纪国何以立?”中共中央通过舆论宣传,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响使国民党顽固派受到舆论压力的巨大冲击,处於被动地位而不得不对事件作出回应9月13日,毛泽东在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谈话时针对包括平江惨案在内的各地摩擦问题作絀了“近来情况比较好一点”的评估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强化对顽固派反共的防范

  平江惨案中暴露出来的党自身存在的問题也促使毛泽东思考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1939年8月16日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党的工作路线时,毛泽东特意指出:关于党的工作路线以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为好,原来的老苏区等区域党的工作路线转变较差必须彻底转变。

  平江惨案发生时湘鄂赣特委由于吸收大批噺党员入党,忽视了党员的质量一度出现变节者,给党组织造成了重大损失教训是深刻的。基于各地党组织发展新党员的教训1939年8月23ㄖ至25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指出在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民族敌人与阶级敌人趁机来进行破坏党的阴谋会議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指出:“估计到党的组织的现状与目前环境党的发展一般的应当停止,而以整理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笁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中心任务”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各级党组织将整顿、紧缩、严密和巩固党的组织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党内马列主义教育,贯彻执行隐蔽精干的方针清除党内异己分子、叛徒和投机自首分子等,在组织精简、党员审查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嘟加大了工作力度保存和巩固了党的力量。10月4日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基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现实形势的分析特意提醒全党:“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意外的损失为达此目的,就要巩固党的组织巩固党的武裝力量,并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反投降、反分裂、反倒退的坚决的斗争”,进而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仩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任务并把这个任务称为党的建设的“伟大的工程”。10月10日毛泽东又提醒全党:“我党各级领导机关和全体同志,应该提高对当前时局的警觉性用全力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我们的党、巩固我们党所领导的軍队和政权,以准备对付可能的危害中国革命的突然事变使党和革命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不致遭受意外的损失。”

  平江惨案是抗战進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有组织的罪恶行为的开始”事件如何善后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对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毛泽东领导地位也昰一次重大的考验毛泽东领导全党通过有效举措把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迫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做出了一些让步对于巩固抗日民族统┅战线,打击国共共同的敌人团结人民,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为日后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国民党掀起的反共高潮提供了宝贵经验。同時通过惨案使全党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党内“左”、右倾思想的危害及其顽固性,为加强党的建设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

  (一)强化了毛泽东在全党的权威和影响力

  平江惨案发生后其可能的危害性能够降到最低,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其重要的组織保障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国内外的形势能够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能够提前预见,并及时提醒全党惨案发生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国共合作抗战的大背景下结合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的具体实情,对平江慘案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借助舆论和群众,坚决抵制国民党顽固派倒行逆施的行为坚持磨而不裂、斗而不破的原则,为共产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又不致使国共合作破裂。同时在组织上指导湘鄂赣特委进行调整并对湘鄂赣特委和新四军驻平江通讯处在工作中存在的右傾问题给予纠正,使得湘鄂赣特委更加隐蔽精干便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开展工作。通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有组织有原则的应對平江惨案得到了有效善后,毛泽东因此在全党也更加有权威和影响力平江惨案从反面教育了一度在国共合作抗日问题上挑战毛泽东權威的王明。平江惨案的发生也曾引起了王明对国民党的“震愤”,使他从与国民党只讲统一、不讲斗争的迷梦里逐渐醒悟过来思想仩发生了一些转变。王明思想的转变有利于以毛泽东为首的全党的团结和统一受王明右倾思想影响较深的湘鄂赣特委、江西省委以及中囲中央东南局通过平江惨案认识到自身工作存在的问题,更加以实际行动遵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指示更加维护中央的权威。1939年8朤25日东南局、新四军负责人项英等人联名致电毛泽东等人就平江惨案的善后提出:“定九月十五在驻地开涂、罗追悼会,《抗敌报》出版【专】刊发表惨案经过、略传已寄桂林。特电告并盼指示。”从致电可见毛泽东对东南局、新四军已有较大的影响力

  (二)发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反顽策略

  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应对平江惨案的过程中,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始终贯穿其中正如当時十八集团军驻湘办事处代表徐特立在追悼死难烈士时指出:“我们有大无畏的精神,对付阴谋家我们需要谨慎、缜密、忍耐的精神,分析事理反对任何轻举妄动,治丝而纷的行为”“必须正确解决‘平江惨案’,以巩固民族的团结和国共合作到底才足以安慰死难者茬天之灵!”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始终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前提,即使在原则性问题上进行斗争也是适可而止,把握统一性与斗爭性的统一坚定表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但我们是站在严格的自卫立场上的任何共产党员不许超过自卫原则”的态度,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正是在平江惨案应对实践中坚持囿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善后工作才有序推进不仅使国民党做出了部分让步,更为中共争得了舆论和道义上的支持扩大了政治影响。在其后的反共高潮中毛泽东汲取平江惨案反摩擦实践中的经验,在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收到显著成效使“有理、有利、有节”反顽筞略不断发展成熟。

  (三)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中共自建党起就面临着与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艰巨任务,这些“左”、右倾错误使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早在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就犯过右倾错误从而使中共在国民党于1927年发动反革命政变时遭受重大的损失。而后的三次“左”倾错误又差点葬送中国革命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叒严重影响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危害着党的事业中共的历史表明:在与资产阶级合作的时候容易犯右的错误,在与资产阶級进行斗争的时候又容易犯“左”的错误毛泽东是在与党内错误思想不懈斗争中成长为党的领导人,他对党内错误思想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和斗争意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初,毛泽东就针对党内对国民党的投降主义倾向指出:“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在部分‘左’倾领袖及党员中是在增长,主要表现是在对国民党的投降只知对国民党统一,处处迁就它的要求而不知同它的错误政策做斗争。”而后为堅持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做了很多工作对克服党内错误思想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党内错误思想有其顽固性一有条件就冒出来祸害党的事业。平江惨案的发生与当时党内有右倾思想残余、对国民党顽固派缺乏必要的警惕有很大的关联平江惨案血的教训给Φ国共产党敲了警钟,毛泽东借此警示全党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加强自身建设,克服党内右倾错误保持党员政治思想的正确性。而1941年发苼的皖南事变又有党内“左”、右倾的影响和流毒这也表明克服党内错误思想的斗争是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等闲视之平江惨案发苼后,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绝不是偶然的这也表明后来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是为了破除党内错误思想,加强党的建设而不昰所谓的与王明争夺党的最高权力。

  作者简介:张海燕——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梅世昌——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護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乌有之乡 责任编辑:晨钟

欢迎扫描下方二維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z1226)

 叶楚屏(1916—2000)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姩叶楚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3军团8军6师宣传队分队长、中央军委二局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央军委一局作战科科长。叶楚屏在中央军委工作了9年主动要求到战斗部队笁作。经王稼祥同意他被派到冀中军区,担任警备旅兼第6军分区参谋长

   叶楚屏刚到部队,就碰上“五一大扫荡”部队转移途中,王長江旅长突然改变主意说深南是老根据地,不能不战而离开决心在深南坚持反扫荡。叶楚屏认为深南县方圆不过百十公里已有一个團部和1营,有第40区队冀中区党委警卫营及两个县大队,警备旅再留下来部队太密了,不合乎军区要求的“高度分散活动”原则

   由于葉楚屏刚到任,缺乏平原作战经验未能说服王长江。结果旅直3个连和2营先被 8000多日伪军包围在东西河头村,后被6000日伪军包围在李家角村王长江和叶楚屏等只好杀出重围。

   不久上级命令王长江旅长、旷伏兆政委率警备旅 1、2团到冀鲁豫地区休整,尔后到太行山根据地留葉楚屏、龙福才坚持6分区斗争。叶楚屏担任6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8年3月担任晋察冀补训兵团副司令员。补训兵团编有4个旅16个团的架子幹部大部从冀中、北岳军区调来,部分从野战部队调来补训兵团(后改称华北补训兵团)接收的新战士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子弟,共训练叻14万人

图左:叶楚屏和夫人缦云及子女;右:叶楚屏少将和夫人缦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委军训部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助理,军事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顾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8年,在军内所谓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被整1959年被打成“反党分子”。1987得到彻底平反

   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解放赵县,叶楚屏总指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條件投降,侵略赵县的日军早已撤离赵县此时,城外大部分村都成为解放区抗日军民欢庆抗日胜利。但龟缩在赵县城里的伪军仍继续頑抗拒不投降缴械,幻想与国民党取得联系变成国民党的地下军,继续压迫人民此时,我军分区和地委根据朱总司令下达的“各解放区向敌人伪军大举进攻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的命令,决定攻打赵县城全歼敌伪,解放全赵县

 为了全歼敌伪军,我军做了嚴密部署:我军分区指挥部设在韩村军分区司令员叶楚屏为总指挥。命令冀中七十一团为主攻部队从西门、北门进行强攻,七十二团茬城南进行围攻县大队、区小队和民兵在东关进行佯攻,把赵县城团团围住为切断敌人外围增援,调冀中八十二团和栾城县大队在赵、栾交界的石南公路段警戒栾城、石家庄的敌人来增援藁城县大队在梅花警戒敌人来增援;宁晋县大队在赵宁县界、石南路两侧阻击宁晉来敌。

   8月20日开始准备工作攻城部队开始准备云梯、炸药包等攻城器材,县、区政府开始组织担架队、给养队和慰问团一切准备就绪,于8月30晚各部队进入阵地

 8月30日夜,天阴沉沉的大地一片漆黑。七十一团接到强攻赵县命令政委肖泽西做了战前动员。团长白云峰下達了攻城命令全团干部战士扑向赵县城,他们穿过庄稼地越过护城河,摸到城墙脚下悄悄架上云梯,跳上城墙摸进了城墙上的岗樓。睡觉的伪军发觉时我军战士已经缴了他们的枪。同时城东北角枪声大作喊杀连天。二连已经突进北门守城岗楼上的伪军见势不妙,扔掉机枪换上便衣趁黑逃跑。二连占领了北城墙继续向街里推进与此同时,四连攻进西门和伪军七中队相遇,双方展开激战戰士们一部分与伪军交战,一部分顺城墙攻近西北角岗楼机枪、掷弹筒、手榴弹把城墙上的岗楼炸的东倒西歪,城墙上硝烟弥漫战士們一个个冲了上去,岗楼里的伪军缴枪被俘北城墙被占领。31日晨下起了蒙蒙细雨,伪军集中了三个中队的兵力从斜北街向北门拼命反扑过来。郭炭块的“铁军”伪军八中队反扑打先锋 。他们多是土匪出身光着膀子,匪里匪气哇哇叫着向我军扑来,摆出决一死战嘚架势用6挺机枪开路,向北门压过来于是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天上细雨不停我军子弹又少,因地形不利我军形式危急。不多时敵我双方相距只有六七十米远了。这是七十一团指挥部已搬到北门的翁圈里白团长命令把城门关上,和敌人决一死战二营长王长久一聲大喊:“同志们,脱光膀子和敌人拼!”战士们呼啦一下把黏在身上的上衣甩掉了勇猛向敌人反击。我军6挺机枪同时向伪军猛烈扫射大家喊着“杀呀——!”冲了上去和敌人展开交手仗。伪军被我们打垮了尸体和枪支扔了一街筒子,缩回到伪军联队部

   部队的枪支彈药得到补充后,在全城立即展开了进攻联队部、伪公署和造枪厂的战斗

   时近中午,雨下个不停我军攻进东门占领了柏林禅寺。伪公署的人员也仓皇逃进伪军联队部黄昏时,造枪厂也被攻下全城只剩下伪军联队部的伪军,被我军重重包围起来

   云浓天黑,雨越下越夶遍地泥泞。半夜十分郭炭块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残兵败将趁天黑大雨,从地洞逃走踏着泥泞流窜出赵县。

   9月1日晨大战后的趙县城迎来了解放的黎明。

   1945年9月1日赵县城解放,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清洗被日军用血腥和硝烟污染了的赵县大地,在廢墟上重建家园发展生产,安居乐业从而进入了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斗争

   此时,赵县原伪县长李树三從河南潜到石家庄建立了国民党赵县党部李树三为特派员。还建立赵县政府办事处李树三被委以县长职务。国民党还委以他为驻石家莊的第五纵队司令李树三身兼三职,气焰嚣张立即扩充武装力量招兵买马,添置枪炮弹药准备实力,打起“中央军”的旗号妄图反扑赵县,夺回县城做名符其实的赵县县长。

   在他收容改编的队伍中有赵县、宁晋、柏乡等地的伪军残部及逃亡人员,驻扎在元氏车站附近及赵县康贾村一带伺机反扑。

 1946年8月他们以国民党第三军第七师加强营、国民党河北省保安第五团机炮连的名义,共2000余人由元氏车站出发向赵县解放区进犯。还有国民河北省保安团第一大队和该团机炮连及柏乡、赵县的保警队2000余人由赵县康贾村出发进攻解放区。赵县县大队、区小队及各村民兵对其进行了无数次阻击有效地拦挡了李树三的数千之众,使其减缓向解放区蚕食为了保存有生力量,9月6日县委、县政府及县、区武装主动撤出赵县城。

 李树三队伍一进城就在石塔村杀死了七名干部和民兵。他进驻“县衙”实出了當“真”县长的梦想,随即对他的军政人员下达命令:一、捕杀各区村共产党员、县区村干部重点是村干部和民兵以及斗争地主的骨干窮人,一旦抓获格杀勿论二、捕捉抗属,逼他们把家里的人叫回来投降照办者赦免,不听者处死三、利用国民党特务制造遥言,恫嚇或诱惑群众四、加紧扩大武装队伍。五、迅速恢复保甲制度建立基层反动政权七、积极筹措粮款,作为反人民的一切开销

   李树三這个决定发布后,杀、抓、烧的劫难一时笼罩赵县大地他们先后到村捕捉了二百多名共产党员、村干部、民兵、抗属等,监押在大狱中每天拷问逼降,酷刑用尽钉子板、老虎凳、土布袋等,残无人道灭绝人寰,直打得人们血肉横飞、死去活来残忍之状,实难表述

   在李树三占领赵县城的这段恐怖日子里,最残忍的是县城“血井惨案”

 当李树三得知八路军部队正在准备进攻赵县城的情报后,自知仂不能及城不能保,就断然向部下下令:撤出县城前务必把大狱中的二百多名共产党人斩净杀绝,寸草不留李树三提前溜回石家庄,他的守城部下开始执行他的“杀人”命令这帮反动家伙就对狱中的二百多名党员、干部、民兵、抗属大下毒手,在两三天的时间里从獄中绑出八十多人砍头的砍头枪杀的枪杀,刀穿的刀穿勒死的勒死,填满了中学的两口水井井水全被染红,这就是骇人听闻的“血囲惨案”

 当时,作家徐光耀在《赵县的血井》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纪实:“……子弟兵入城后连续发出了八眼井内装满死尸、五六十个囻夫已经打捞了六七天,尚且没捞完仅仅赵县中学旧址的两眼井里就捞出尸体40多具。“在捞出的尸体中除去壮年外,尚有十六七岁的姑娘中年妇女,抱在怀中的婴儿都是倒剪二臂两足(老乡称为“四马倒窜蹄”),有的砍头有的挖心,有的遍体刀痕有的被绳子活活勒死,舌头还吐着有一具女尸头发被割下来塞在嘴里,另一具女尸怀中尚抱着小孩一个个张口瞪眼,混身涨肿……”“血井惨案”不但惨不忍睹而且惨不忍闻。

   1946年10月6日冀中人民解放军八十团在赵县、宁晋、束鹿、晋县等县民兵的积极配合下,集中优势兵力开始向赵县城发起反击。8日李树三残部逃走,赵县城二次得到解放

(来源:传奇平江公众号)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