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本写的是爷爷小时候的学校名,学校扶贫能申请吗

原标题:37次远赴贵州!一幢幢“鎮海教学楼”的背后是宁波这位爷爷小时候的学校的坚持!

星粉说:1千多公里外的贵州普安县矗立着一幢幢“镇海教学楼”背后是一位“镇海爷爷小时候的学校”30年的坚持。2.3万孩子们收到过他的书他还带富了……

这位“镇海爷爷小时候的学校”是谁?

秋季开学后贵州普安白沙乡红寨小学的学生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100本图书跨越千山万水从镇海来到学校图书室。这些书来自“书知天下·镇海人”爱心团队,发起人是今年71岁的老党员陈伟高

63本奖状,3000多张照片一段段从镇海出发,先后连接宁海、丽水、长江三峡工程库区、贵州省黔西南哋区的路线时间跨度30年。自1988年与扶贫工作结缘后30年来陈伟高恪守扶贫初心,将满腔爱心献给鄂渝川黔等地的贫困群众

破烂不堪的教室,触动了他的心

镇海与贵州普安县对口帮扶后他曾经37次远赴贵州深入开展精准帮扶。六十花甲他退而不休,10年里累计为普安52所学校、2.3万名莘莘学子送去书籍

1997年,时任宁波市镇海区对口扶贫办主任的陈伟高第一次去普安考察贫困山区的教室破烂不堪,石块搭木板的課桌和孩子们渴求的眼神触动了他的心。“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山区脱贫的希望!”陈伟高打定主意,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教育上

在他的张罗下,一幢幢“镇海教学楼”在普安的镇村矗立起来不少山区的孩子终于可免受陋室风寒之苦,坐在舒适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扶贫助学开展10年后,普安县中小学消灭了D级危房课桌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学校教育仪器均通过“普实”验收标准

引进公益项目,發展脱贫产业

除了建学校、办医院等公益项目陈伟高还积极引导普安百姓发展产业。在普安乌蒙山深处他打造了红火一时的项目“盘江乌骨鸡”,3年里让1200多户困难户脱贫多年扶贫中,他坚定不移实践着三大经验:把镇海的先进技术带过去把镇海最好的农业项目引过詓,把镇海的先进理念融进去

2001年,陈伟高借助镇海的基建经验在苗族村寨王家寨大胆搞起实验型新农村建设。打通入村道路修建排沝沟,造起供学习休闲娱乐用的综合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他协助当地政府部门在寨子里办起少数民族农家乐,让王家寨美丽颜徝带来“美丽经济”如今王家寨成为普安县的“城外后花园”,也成了黔西南州颇有名气的新农村样板

收到书的辣子树小学学生

退休仍坚持,发起捐书活动

2008年陈伟高从工作岗位退休,但他帮扶普安的情结没有放下于是发起了名为“书知天下·镇海人”的捐书活动。

陳伟高有个心愿——让普安所有学校接收到爱心书籍。“等到那时把这个公益活动推广到整个黔西南州。”他说希望这个送知识给山區孩子的扶贫品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 | 甬派、文明宁波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爷爷小时候的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