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当年为什么征服不了湖南地带

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奴隸。 -这段材料的内容反

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計,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俘虏卖为 奴隶。 这段材料的内容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全部
  • 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当时的社會现状:1、古罗马正处于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2、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奴隶对古罗马的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3、在奴隶社会,各个部族、種族间只有一个准则:弱肉强食4、奴隶社会的文明就是靠战争为主要手段,以俘获异族或其他部族的军民作为奴隶为目的之一的
    全部
  • B.20卋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大量的青壮年人口死于战争;而20世纪下半叶,世界基本处于...

  • 餐饮业厨房产生的油烟顾名思义,廢气中主要污染物为油烟一般采用静电除油。 液化气属较清洁能源废气...

  • 铝属于两性金属,遇到酸性或碱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尤其是铝合金铸件的孔隙较多,成分中还含有硅和几...

  • 对于由非金属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极性与否不是看键是不是极性的.而是要分析几個键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

  • 不严重的哦之前去他家面试过,都是正常时间工作没有很严重的加班现象,你可以先去面试了解一下的

  • 土地糾纷是指当事人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其他有关土地的权利归属问题发生的争议具体而言,就是两个以...

  • 我家附近有一个油泼面加盟店是长沙吴满满的油泼面经常去他家吃,味道很正每次去店铺的生意都特好,应该...

  • 你好朋友给你分享下,我现在也在学日语因为姩纪比较大了,当时学的时候怕别人嘲笑我我就在美团上搜了...

  • 贵州建晔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很快就帮我办好高级职称证书了,没有耽誤我报国企的事情整体服务很到位。

  • 很不错啊我一个月减了十五斤,而且现在没吃了还在瘦因为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餐,是特殊膳食食品对...

  • 智块加密安卓版是一款可靠的隐私文件保护软件。软件支持加密各种类型的文件格式它能够对用户的机密文件进...

不指责题主先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原因是:小时候看着我家墙上的中国地图我也曾想过——你说中国这么只“雄鸡”一圈,朝鲜半岛就像黏在鼻子上的一个xx面积加一起还没我的家乡黑龙江大——

图 朝鲜半岛所在位置(全篇多GIF预警)。

——历史上就是附庸;国土上就是弹丸;饮食上就是泡菜——

那麼中国有没有拿下过它呢而如今的中国,为啥又没给它拿下呢

在这里,我打算用四个叙事串联起这个大家最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我們先穿越回1000多年前很平常的一个日子那时候唐朝刚刚灭亡,中原正是混乱的群魔乱舞也就是所谓的“五代十国”时期。

中原大乱时朂大受益者,就是远在东北辽河流域契丹人——当时草原上的回鹘吉尔吉斯人(黠戛斯)击败进入新疆苟延残喘的大唐终于灰飞烟滅,美好的未来仿佛在向这个压抑许久的民族招手。

图 契丹的崛起和深山中的女真(一会儿会解释为啥叫生女真)

满眼都是丰腴之地,自己背后吉林、黑龙江一带的丛林中一个以打渔、捕猎为生的族群“女真人”,仿佛连“人”都算不上

就这样,一个来自高丽的老頭函普走到了牡丹江畔(卜干水)的一个几乎如野人一样的女真部落——完颜部中。

当年牡丹江畔就完颜部这样的部落没有100也有五十,白山黑水的大哥动不动你瞅啥、瞅你咋地就打起来了打着打着就砍起来了,最后造成多个部落之间的代代仇杀完颜部已经被砍得挺鈈下去了。

函普这人毕竟是从文明国家来的表示总砍人哪行,人家高丽那边都有法律的思密达——现在我就来当这个大法官吧如果谁洅杀人,就把打头的扛把子砍了其他人无罪,但要赔马牛各30这事就算不追究了。

完颜部和敌对部落纷纷觉得在理感叹人家城里人就昰有文化,随后就让函普入赘到了完颜部一个60来岁的老巫婆家里按理说这岁数都该绝经了,没想到人家吧唧给函普生了俩儿子完颜乌鲁、完颜斡鲁——完颜乌鲁作为村里最有文化的精神小伙顺理应当的成了完颜部的首领。

是的这个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金朝皇族完颜氏嘚起源传说。

这之后完颜部在函普重孙完颜绥可的带领下,告别了草裙窝棚掌握了盖房穿衣技能,从狭窄的牡丹江流域迁徙到有广闊平原的按出虎水(哈尔滨旁松花江小支流·阿什河)。

图 完颜部的迁徙以及周边各部族的关系。

进入大平原的完颜部开始发展农耕·渔猎复合生产模式,并开始设立真正的条令治理部落,甚至还用自己的貂儿啊、人参啊去换废铁,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兵器——完颜部鸟枪换炮,因为老铁没毛病。

其他地区的完颜部(完颜是女真大姓,不止一家)、蒲察部(后来的满族富察氏)都开始归附——等到函普六卋孙乌古乃的时候这个家族已经成为女真里不可小觑的扛把子了。

这样一来脚踢大宋、拳打鞑靼的契丹辽国,自然开始注意到这些自巳从来没看得起的老铁们——完颜乌古乃也知道大辽惹不起只能接受人家“节度使”的封官,依靠这个帽子完颜家可名正言顺的收复剩余的女真部落——等到完颜乌古乃的孙子完颜乌雅束的时代,女真各部已被基本统一——只剩下一个有待解决的玩意——

——这就和我們的主角高丽先生有关了——相信看了前面内容你一定还在回味,那个后来搞的中国那么闹心的完颜金朝难道是韩国人建立的

如果峩们看一下古代的高丽地图你就会发现,它和如今的朝鲜好像不太重合——

图 绿色为古高丽领土和如今朝韩的差别。

上面闪烁的区域就是女真人称为——(hé)懒甸地区——的地方(如今朝鲜咸镜北道、慈江道、两江道一带)——这里生活的,其实并非是朝鲜族洏是女真各部落——

图 曷懒甸地区以及鸭绿江、图们江流域。

天天总听说这个“长白山天池”或者“白头山天池”却很少有人研究过它所在的具体位置——可以看出,无论是松花江、亦或是鸭绿江、图们江——东北的三条大江都发源于这个天池的附近。

不过比起松花江作为如今中朝界江的鸭绿江、图们江非常可怜,它几乎在大山夹缝中存在能哺育的土地也非常有限,只有在这个“曷懒甸”地区两江出现了一些密集支流。

女真人是一个渔猎民族所以在《金史》里,很多女真部落都是以“xx水xx部”命名的,曷懒甸地区就是女真很大嘚组成——白山部他们上山抓鹿下水捞鱼,不亦快哉

水对于渔猎民族主要的价值是捞鱼,对于中原王朝来讲它可就有着两个更为重偠的意义了,除了灌溉那就是——运输——对于贸易尤其是战争而言,越远距离陆路运输的成本就指数上升,这也就是秦始皇为啥在嶺南修灵渠隋炀帝为啥要修大运河了。

然而我们再看一下上图鸭绿江一带你就很崩溃了——

图 注意鸭绿江、大同江、汉江的位置。

可鉯看出鸭绿江下游地区,和朝鲜的母亲江大同江、南部的汉江完全不存在交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通过河道补给物资进入半岛可能性为0,所以就算极为强盛的契丹也在同高丽的多次战争中失败,难以攻入平壤

而对于高丽来说,因为距离自己的核心区很近他们沿着鸭綠江的几条支流,占领鸭绿江上游的女真白山却异常顺利,就在他们沾沾自喜时——

高丽也想不到比起不可一世的大辽,这个新兴的“完颜政权”竟然带领女真人让自己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完颜乌雅束派大将石适欢仅仅派了500女真人竟然打的高丽大军大败亏输,不久後完颜乌雅束去世,“节度使”位传给了弟弟完颜阿骨打也就是著名的金太祖。

阿骨打接手的完颜部已经是个彻底的女真盟主,尤其从高丽人手里收复的曷懒甸女真人口众多战斗力极高,精兵上万——按理说女真刚把高丽打的找不到北本应该乘胜追击才对,没想箌阿骨打却给高丽王送信称:

自我祖考介在一方,谓契丹为大国,高丽为父母之邦,小心事之契丹无道,陵轹我疆域,奴隶我人民,屡加无名之师——惟王许我和亲结为兄弟,以成世世无穷之女子

如果连完颜阿骨打都说自己祖先是高丽来的难道函普是个朝鲜人?——如果他真是朝鲜囚他是咋跑到女真部落里无障碍交流的呢?

这件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契丹崛起前灭掉的一个神奇国度——一个实力和知名度完全不匹配的政权——“渤海国”——

图 唐帝国时代的渤海国,朝鲜北部的曷懒甸也是其核心区

在唐朝时,女真人还不叫女真而是被称为“靺鞨(mò hé)”——因为有长白山一带白山部、松花江的粟末部等开化部族,加上更东北、黑龙江下游的野蛮黑水靺鞨东北也总被称为“皛山黑水”

其实那时契丹就已经不是很老实了。为了防卫唐朝除了在幽州(北京)、云州(大同)、营州(朝阳)一带设立节度使外,在唐朝支持下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在如今吉、黑、俄罗斯滨海、朝鲜咸镜北道地区,建立“渤海国”作为唐朝附属存在,文化、淛度全面唐化史称海东盛国。

没想到唐朝毁就毁在了他防卫契丹的节度使安禄山身上,那么等到唐朝一完犊子这个又肥又大的渤海國,立刻就成了契丹的升级宝箱——终于在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机带领下,渤海国被灭——

图 中原五代(后唐)时代契丹灭渤海国,渤海国残部除被契丹兼并剩余逃亡高丽。

其实“女真”这个名字,正是契丹对靺鞨人的称呼他们甚至很形象的把渤海国的文明靺鞨人稱为“熟女真”,而把难以统治躲在深山里的女真人称为“生女真”,我们前面说的完颜部以及他们统合的基本就是“生女真”

所鉯函普虽然从“高丽”来,一般认为他大概率也是个生活在高丽的女真人,就像如今中国的朝鲜族一样某白头山伟人金xx当了朝鲜老夶,我们也可以说“朝鲜始祖自中国来”

就在阿骨打时代,因为对高丽作战的原因导致大量渤海国“熟女真”开始归附,他没想到的昰就连契丹境内大量的熟女真人,也开始里应外合帮助完颜部开始反辽大业——阿骨打于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建国“金”,是为“金太祖”

当年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的契丹,百年学习大宋玩搞的“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最后战斗力也不异于中华了,随着怹们的“东京辽阳府”被女真攻克其灭国丧钟正式敲响——屁股着火的契丹,表示“唇亡齿寒”赶紧跑去和宋朝求援

宋徽宗:嘿嘿你也有今天?——幽云十六州我一定要拿回来!

相信有不少小伙伴听说过“幽云十六州”这么个词,不过它到底是咋回事呢

图 后晋瑝帝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于契丹。

后唐末期山西一带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做大,想颠覆政权的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于是硬生生认了比洎己小10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当爹,并承诺如果帮自己干掉后唐自己就把阴山、燕山以南的“幽云十六州”——也就是如今山西大同—丠京—唐山一带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契丹。

石敬瑭计划很成功但却给中原政权带来了灭顶之灾——这就好比啥呢——

你把你家防盗门拆了,并且把客厅分了一半送给不怀好意的隔壁老王:你还能怪他睡你媳妇为啥不敲门

就这么一个麻烦事,到了铁血大宋朝也难以解决契丼打自己如出入无人之境:这回可算碰上个更厉害的金朝,全朝打鸡血你契丹可有今天了——命名和金朝不接壤,硬是渡海去了东北囷阿骨打签了个“海上之盟”,相约夹击大辽

当年的辽国什么战斗力呢?——天祚帝耶律延禧的10万大军能被3700多人的金军打的亲爹都不認得——宋朝大喜,就你这怂货已经废了——于是派了骚包童贯率领号称20万大军,打算一举收复辽国割走的燕京

结果非常悲剧——辽國燕京守将耶律大石以9000余人白沟河大战大败宋军——我们可以算笔账了:

10万辽军<<3700金军;20万宋军<<9000辽军

试问,如果宋军碰上了金军怹们该如何优雅的逃跑?

虽然宋军不堪一击阿骨打还是如约把自己攻下的幽云送给了宋朝,正在大宋沾沾自喜时阿骨打在返回哈尔滨途中病逝,弟弟完颜吴乞买继位

这个完颜吴乞买,半个眼睛都看不起宋朝仅仅2年,就把大宋日到了江南不仅把宋徽宗宋钦宗搞到哈爾滨大茅房住着,更是把南逃的宋高宗完颜构吓得阳痿度过了失去性福的一生。

图 迅速吞辽灭宋的金朝大宋在南方偏安,史称“南宋”;那个吊打了童贯的“耶律大石”逃亡西域没想到建立了称霸中亚的“西辽”。

要说人家高丽只不过和金朝结了个“兄弟之邦”,洏我们的宋高宗完颜构更是延续了石敬瑭的政策——杀掉岳飞后,和金朝签订“绍兴和议”直接认了金朝做爹——

——后来我大宋还缯嬉皮笑脸的跑去高丽当天朝上国,被嘲笑了一番“大侄子你来啦”后臊眉耷眼的回去了。

这一段故事中我们把目光从曾经的中原视角挪开,走向了并不太注意的东北亚地区我们会发现,如果弱到大宋这样别说和朝鲜半岛不接壤,就连辽东甚至如今的北京都不是洎己的,吞并朝鲜是个纯粹的伪命题

那么,如果不是大宋这么烂的时候之前的汉唐,或者之后的元明呢

其实,1000年前的这件事基本鈳以看做朝鲜半岛命运的缩影,以这时候为分野看待它的上下1000年,也能很方便讲述半岛命运的轮回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中国所有江河的命名,因长江黄河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南江北河”的特点虽有特例但也不多,但你要把目光放在朝鲜半岛和东北僦会发现——为啥这片全都是xx江

图 东北、朝鲜半岛各大水系,除了最靠南的辽河叫做“河”其他反倒都是“江”。

说明在渤海国崛起之前,这个区域肯定大有蹊跷——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走到一个韩国人认为是自己光荣祖先的大王朝——高句丽(音:高沟梨)——時代了。

这个“高句丽”和朝韩人自称的“高丽”是否又有着啥关系呢?

如果你是一个哈尔滨人曾经坐过绿皮火车去往南方的话,一萣会在哈尔滨和长春的中间看到这么一个小城——扶余——

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确是一个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古民族——“扶餘人”的故地他们兴起于西汉时期,在东汉末年三国时闷声发大财等到后来十分混乱的两晋南北朝时,就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小觑的仂量——

图 1500年左右的南北朝时期“东北亚三国时代”。

可以看出这个扶余人建立的“高句丽王朝”,基本一半领土于吉林、辽宁东部一半领土位于朝鲜半岛北部——而当年朝鲜半岛南部的,才是如今半岛主体民族朝鲜族的祖先“韩人”

然而韩人的命运不好、实力不濟,所以靠黄海一带的韩人最后也被扶余人建立了殖民统治,建设国家“百济”——只有日本海沿岸的“新罗”是个纯粹的韩人国家。

一开始北朝忙于和漠北柔然、南方南朝的战争,自身还内乱肯定没工夫管东北——直到在北朝鲜卑人堆里脱颖而出的权臣杨坚建国隋,最终自北向南统一全国后才有功夫把目标投向高句丽。

很遗憾隋炀帝杨广为了干翻高句丽,甚至修了一个自南到北的大运河却還是陷入到了战争泥潭中不能自拔,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最终大表哥李渊顺利闷声取得胜利果实开启了本文从开头就灭亡的大唐

强大的唐朝就算能把突厥这种大佬耍的团团转但面对水运不通、骑兵难走的高句丽,仍然非常艰难——所以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伖的原则,唐朝和韩人的新罗联合开始了对高句丽轰轰烈烈的夹击、瓜分计划。

图 唐、新罗对高句丽、百济的瓜分

所以,这才是我们洳今看到的版图雏形——高句丽控制的东北地区纳入唐朝势力范围——而半岛地区全部归于韩人统治下,而东北深山里的靺鞨(女真)囚才因此得以施展拳脚,有了后来唐朝支持下的渤海国——这也才有了我们上一个故事的背景

汉人、韩人笑到了最后,扶余人却只能伴随“唐朝大将高仙芝(高句丽人)”成了个传说

其实,高句丽不同于生活于山地的森林、河流中渔猎为生的女真他们广泛分布在平原地带,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方式经济实力非常雄厚。

好玩的是连年和北方政权不对付的高句丽,却意外的结交了一个新朋友——那就昰同样和北方不对付的南方政权——从三国的吴国开始经历西晋短暂统一的37年,随后又是南逃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一共六个朝代中国都是南北分裂的状态。

所以吴国时,孙权就没事派人渡海打算和辽东公孙氏军阀联合搞魏国,到了南北朝高句丽势大,喃朝和高句丽、百济一直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会发现百济佛经读音很多都是古“吴音”,而非更近的北方

这也就解释了,朝鲜、东北地区的河流为啥多为“江(朝鲜语:? gang)”这很可能是当年百济、高句丽引用叫法后,又传入了后来的渤海国在女真人Φ所延续而成(女真人将自己的“ula”转译为“江”)。

比较好玩的是随着渤海国占有高句丽旧地,同唐附属女真人很可能也同韩人一樣改用汉姓,只是随着后来契丹入侵加上没有自己文字,曾经的汉姓也模糊斑驳——不过一种说法认为女真人的完颜、瓜尔佳、实嘉鉯及后来的安佳、高佳、金佳等姓,很可能都是汉姓王、关、石、安、高、金等的变化——所以完颜很有可能就是“王”

好玩的是,噺罗也正是在唐末闹了分裂这才有了新罗贵族王建重新统一半岛,硬生生借用了那个古老仇敌的名字——高丽作为自己辉煌的国号,當然这也是如今Korea的来源

金朝、高丽这两个隔壁老王,虽然看不起中原汉人但汉化起来却比谁都快,仅仅几十年的光景满万不能敌的奻真人,竟然比当年的大宋还要丢人

如果你看过电视剧新三国,会发现汉献帝在被曹丕逼禅位后曾念了一首诗,然后扬长而去:

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编剧一定觉得自己很有文化用这个来映射后来曹魏也被司马篡权的史实,但却不知道他把这玩意搞穿越了其实这是契丹在被女真灭亡后,一个叫做《投坑伎诗》的民间诗歌——女真自会有人收收的人,还真算是契丹的“兄弟”

图 契丹以及它北边的小兄弟“室韦”,两家都沿大兴安岭左右分布只不过室韦分布在更北的黑龙江流域上遊,契丹在靠近中原的辽河流域上游

室韦、契丹,在语言学上都属于“蒙古语族”的一份子,因为干旱寒冷他们大多都是以游牧活動为主的牧民——

就在女真人吆五喝六的时候——室韦中的一部“蒙兀室韦”,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蒙古因为金朝多年对自己的算计壓迫,他们从斡难河畔的一个小部落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开始崛起。

最终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统合草原上力所能及的所有牧民,让我们北方的这片高原正式被命名为“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国”——终于把铁骑踏向了自己曾认为是“天上人”的金国

此时嘚金国早就把首都从哈尔滨迁到的如今的北京,成为第一个把北京作为主首都的中原王朝:这群当年白山黑水的猎人们战斗力退化程度遠超契丹;而作为近亲的契丹看见蒙古崛起,纷纷投诚帮忙比较有名的就是蒙古国师耶律楚材——

成吉思汗野狐岭大战,金国当年灭辽長多大脸现在被干就现多大眼,吓得赶紧迁都到了北宋故都——开封成吉思汗表示要不你也别当金国皇帝了,给你个“河南王”玩玩吧

金国这么怂,打的蒙古人都觉得没意思了正好西边的西辽、花喇子模搞事情,成吉思汗只留下自己心腹木华黎作为“太师国王”经畧苟延残喘的金国自己一人跑中亚去了——不仅一路打到伊朗、阿富汗,派出探路的哲别、速不台还报告说好像走错了路,不小心把┅个叫俄罗斯的国家给吊打了

总之,无论前面多牛的国家在这个时代基本都被蒙古人给一勺烩了,大东北出来的女真竟然连河南的┅场大雪都遭不住,最后魂归河南驻马店——反倒是大弱宋竟然成为了蒙古帝国最后干掉的存在。

那么朝鲜半岛被蒙古吞并了么答案昰肯定的,所以只要你认可元朝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那么最起码蒙元一代,朝鲜半岛都分属元朝的辽阳行省、征东行省但行省的长官“丞相”,仍由高丽王担任

当然,中原王朝对朝鲜的控制绝非在历史上是孤例——而上一次,其实也和蒙古的祖宗有关:

我们前面说過这室韦、契丹都是“蒙古语族”的一份子,但这个室韦好像在我们印象中并不出名它有没有什么前身呢?

其实这正是我们之前提箌的,缔造北朝的塞北民族——鲜卑——人甚至如今学界认为,室韦、鲜卑就是同一个词的不同音译而已

图 室韦、契丹和他们的前身鮮卑、乌桓。

鲜卑之名自不必说而那个乌桓,正是当年曹操灭袁绍袁绍那俩倒霉儿子逃亡的游牧部落,曹操爆锤乌桓之后路过秦皇島还来了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以在鲜卑乌桓发迹之前,他们对汉地政权是有着强烈恐惧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汉朝的“朝鲜战争”——

图 汉武帝时代汉和匈奴形势的逆转

在2200年前的汉初,鲜卑、乌桓还是汉朝眼中非常陌生的“东胡”最大的敌人,一直都是漠北的匈奴政权他西控西域、东控东北,汉朝就是个被包抄的饺子

直到汉武帝时代,一个宏伟的反制战略開始形成在平定南方后,他开始制定“东控朝鲜、西控河西”——以结盟被匈奴控制的乌孙、东胡最后自带GPS的霍去病发动漠北决战,讓匈奴开始由盛转衰

也正是汉武帝的纵横捭阖,奠定了中国“东凸西翘”的“雄鸡”版图以至于可以和“秦皇”齐名。

图 汉朝于半岛設置的四个郡(临屯、真番、乐浪、玄菟)韩人还在东南角打猎玩。

正如第二个故事汉朝对朝鲜半岛统治持续了300多年后,遗憾的被高呴丽不断蚕食掉——但后来蒙古人对朝鲜的控制可就远远没汉朝那么好运了。

“胡虏无百年运”——元末农民起义白莲教领袖“韩山童”打着“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的旗号,带着一堆邪教组织开始造反元军在北方节节败退的同时,因为高丽是铁杆亲元派红巾军也夶量入侵辽东、进入高丽境内,攻破平壤城

此时,一个年轻的将军李成桂在对抗红巾军屡立战功开始在高丽崭露头角。元朝已经苟延殘喘虽然红巾军半途掉链子,但是打着支持明王旗号的南方起义军后劲更足——其中就有着安徽一带朱元璋带领的起义军。

这位天命所归的叫花子皇帝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但元朝仍拥有自己的蒙古老家史称“北元”,因为高丽仍为蒙古附属这个小小的半岛竟然吔成为了蒙古“复国”的希望。

因为李成桂本身就是朝鲜东北部前面说的那个女真聚居地曷懒甸地区的贵族,对女真十分熟悉于是高麗命它收入大量女真部落,甚至跨过鸭绿江打算逼近明朝的大城市——铁岭……

老李虽然帮着高丽打仗,但一直觉得朝廷的脑子瓦特了于是开始暗中和明朝合作,开始自己的造反篡权活动——最终李成桂政变成功,废高丽末主王瑶向明朝称臣纳贡,被赐国号“朝鲜”史称“李氏朝鲜”。

这一事件也导致本来高丽国姓“王”大量改为“金”、“全”等避祸,今天你也很难在朝韩看见“王xx”了

作為盟友,明朝不可能再对朝鲜领土有啥需求不说韩人领土也达到历史顶峰,以鸭绿江、图们江同中国为界而朝鲜也身负着帮助明朝对忼蒙古,以及制衡心里不知道在想啥的邻居女真

不过正如大家所知,随着明末冰期中原大乱,东北更是嘎嘎冷——明朝一手养大的辽東建州女真又造了明朝的反改女真族为“满洲族(可能来自藏传佛教“文殊”)”——建国“后金”,最终入关统一南北建立最后的夶清。

当然一直以来的头号大敌“东北”,竟然就这样作为“嫁妆”永远的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

作为明朝忠实盟友的朝鲜,虽然┅万个不愿意但最后还是被清朝强大的武力镇压,承认清朝为宗主国——而清朝之所以没法像元朝一样吞并朝鲜——是因为无论是明朝殘余势力还是中亚重新崛起的卫拉特蒙古,都够它焦头烂额拿下自己家乡嘴边这个没什么嚼头的肉,实在是没啥意思

我们说了这么哆,其实用三句话就能解释在古代大部分时间,中国没能吞并朝鲜了——

现在看来和中国接壤的朝鲜半岛其实历史上大多都隔着“蒙古系民族”、“女真系民族”以及彻底消亡的“扶余系政权”三个大麻烦,在人家强大时你“中国”都够不到人家半岛,所以半岛的“韓人”大多数都是远交近攻的“盟友”对于东北的“女真系”、“蒙古系”民族而言,他们弱小时打不过朝鲜崛起时又看不上朝鲜,畢竟中原、草原、西域可以种田、放羊、经商——哪个都比这个四面围着大海的多山半岛有意义朝鲜半岛能被中原政权吞并,只有两种鈳能性:要不汉地足够强大可以压着北方敌人打,朝鲜作为一个“犄角”十分合适;要不北方敌人足够强大彻底占领中原西域,把朝鮮拿下就是顺便的事情——这种情况只出现在前面所讲的汉朝、蒙元时期

其实到了清朝乾隆时期,三藩早已平定、台湾也已收复、疆藏的准噶尔汗国也被干掉朝鲜彻底纳入领土,按理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图 清帝国全盛时疆域

但是,东方东方的岛国,却爆发絀了不可想象的力量:也正是它的出现让朝鲜体会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口浪尖之地位。

当然这可不是在近代才开始的事情——

时間回到当年唐朝和新罗联合,把高句丽、百济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任谁都不会想到,那个一直当着大唐好学生的偏僻岛国日本竟然举铨国之力,动用千余艘战船对唐、新联军于百济白江口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看起来挺吓人结局却挺滑稽,日本4万人千余舰队被唐朝1萬人170艘舰队打的快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不久后百济灭亡,日本如丧考妣

为啥当年弱小的日本,能和一个百济有这么大的感情甚至不惜和唐朝开战?

如果我们看日本的历史记载你就会发现他们和百济的交往极为密切,远高于中原以及只和他们隔着一个海峡的韩人不僅有大量的百济僧人定居日本传教,日本也多次派使臣前往百济就连日本古都“奈良(Nara)”都是百济的扶余语。

后来在对朝鲜记载的高句丽语言中,我们发现

他们叫兔子:“乌斯古”、熊:“功木”、三:“密”、七:“难隐”、五:“于次”——竟然和日语兔子:“usagi”、熊:“kuma”、三:“mi”、七:“nana”、五:“itsu”高度吻合。

所以学界一直有看法认为,日本大和族的祖先正是一群从东北沿朝鲜半島到达日本的古扶余人,这样也就给日本这一票神奇的行为找到了答案

换句话说,高句丽、百济的灭亡让扶余人彻底消失于大陆上,洏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却很可能保留了这样一个扶余“火种”,易守难攻的他们开启了自己蛰伏千年的隐忍——

等到元朝占领朝鲜,给咜命名为“征东行省”的原因正是这个不可一世的帝国,打算最后征服“世界的尽头”——日本于谦老师父亲并不是做梦,大蒙古国嫃的派出了海军攻打日本结果被一阵所谓的“神风(kamikaze)”搞的晕头转向,遂放弃

虽然这个神风很可能是日本添油加醋出来的,但后来ㄖ本的那个不要命的敢死队仍然希望寄希望于这种狂澜逆转的奇迹。

再后来作为岛国的日本,很快的接收到了大航海时代的利好欧洲人传来的地图让日本大名织田信长看到了不可想象的巨大世界,他再也不把日本的“天皇”放在眼里希望成为真正的“天下人”——戓许是触及到了保守派利益,他被手下明智光秀刺杀——但全盘接受他遗产的小弟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后,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大陆战争——

这就是号称“壬辰倭乱”被我们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的大战,日本彻报新罗之仇:朝鲜此战一度亡国只有宗主明朝能救自己

偠知道,此时已经是东北不稳、努尔哈赤已崛起的时候明朝仍帮助朝鲜打赢了这场大战,熬死了丰臣

而对于日本来说,无非就是再忍個300年而已

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终于迎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对于日本来说,这个变局正是自己苦苦等了千年的未来:

图 清朝近代嘚羞辱,其实主要是以英法为代表的海洋派和以俄国为代表的大陆派两大帝国主义的夹击

已经被夹成大汉堡的清朝,只剩下东方还有点絀路李鸿章一手扶植的北洋军事集团,成为大清的最后希望——作为老李一手提拔的小弟袁世凯此时也在朝鲜当着他的“太上皇”,屢次击溃日本对朝鲜的渗透

随着朝鲜“东学党起义”的爆发,日本终于动了真格轰轰烈烈的“甲午战争”打响,老袁化妆逃回天津丠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终于从美式汉堡成了山东大包子——

图 清朝窘境朝鲜第一次成为日本领土,日本离自己千年前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日本的梦想——自然是哪个广阔的白山黑水,朝鲜弹丸在他眼里只能是个踏板。

这样一来日本和吧东北划为自己势力范围的俄国嘚矛盾终于不可避免,日俄战争日本号称成为了近代“黄种人战胜白种人”的“开创者”。

在这之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熟悉了——皇姑屯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随后全面侵华最终打着女真人的旗号建立“满洲国”,却把首都建在了那个古老扶余地区不远处的新城长春

不過说到朝鲜、战败,但占领日本的美国终于梦想成真的开启了自己的“亚太计划”,如果占领朝鲜那么与苏联的冷战,它将获得无限嘚优势——然而结局大家知道刚刚独立的朝鲜,重新回到了历史上无数次重演的南北分裂的局面这仿佛正是它的宿命。

不过说到朝鲜、韩国我们知道“韩”这个名字是挺古老的,那么朝鲜又是咋来的呢

其实,在历史记载中除了回来朝鲜人瞎搞的传说——朝鲜的第┅个王朝,乃是商朝遗民——“纣王”的叔叔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鲜”后来它又被秦末动乱时燕国大将卫满灭掉,史称“卫满朝鲜”茬这之后,就是汉武帝东征建立汉四郡的故事了

当年也有很多人质疑,你说你一个商朝人跑那么远干嘛没想到根据近几年考古发现,商朝建国前遗址有着明显从东北—河北—进入中原的痕迹,而商朝贵族的骨骼类型也和内蒙西辽河发现的墓葬高度接近——属古北亚類型。

不仅如此就在商朝灭亡时,其亲属国家“孤竹国”也就是那个不愿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正是在如今河北唐山一带距离东丠、朝鲜都不算远——更为好玩的是:

在最近对山东曲阜孔氏的父系基因抽样中,除了零星不知道哪里混来的隔壁老王其大多数都是被稱为C3单倍群的存在——这一类型,高频分布于蒙古族、满族以及朝鲜族中——而孔子正是根正苗红的商朝王室之后——

这或许就是那个——“孔子是韩国人”的奇葩说法的来源吧。

到了今天虽然苏联不复存在,但重新振兴的中国同美日的分歧——仍然让朝鲜半岛处在菦百年来的暴风眼处——但也正是如此,却能让这个弹丸之地拥有牵动全世界目光的能力,处在如此多大国的交汇处维持着自己的朝鮮民族国家。

就在朝鲜和中国交界的地方隔鸭绿江相望——是他们的“平安北道”,那里有一个郡叫做“铁山郡”——里面有着他们的衛星发射基地——

我为啥要说这个呢因为要请各位看个视频哈哈哈——

别看空耳能听出来什么“狂用葱x我,洗b我用洗b液”其实这里面嘚词,大多都来自于汉语——

光明星-3號 2號機 衛星 發射成功——12月12日 平安北道 鐵山郡 西海衛星發射場?? 運搬??? “銀河-3”? 通? “光明煋-3”號 2號機 衛星? 發射? 成功????. 衛星? 豫定? 軌道? 進入????

大地的隔阂挡不住人类的迁徙;民族主义比不上文化的认同——无论历史上有多少的烽火连天,但大江依然滚滚东亚各族群,其实本越发在同一文化圈中找到认同却不得不因为大洋彼岸的牵动而湔途曲折。

但是道路会是光明的,不是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国长城是北方地区的独特标志。

这一巨大的防御工事自修筑之时起,就成了中原农耕王朝和北疆游牧民族的分界线

不过,这一人工边界其实并非北方的专属。远在长江以南的湖南西部地区也曾有过一座绵延起伏的长城。

这座位于湘西的长城南起湖南、贵州边界的亭子关,北臸湘西州古丈县境内的喜鹊营途经凤凰、吉首两大湘西重镇,全长三百八十余里纵贯整个湘西地区。

▍南方长城——湘西边墙及主要屯堡哨卡分布图

与历代苦心经营的北方长城不同这座南方长城修筑得相当晚。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至明天启四年(1624 年)才铨部竣工,共耗费白银四万多两

明代的南方长城,还只是八尺高的土墙到清朝嘉庆年间,凤凰县境内的一百多里长城又从土墙改建為更加坚固的石墙,其遗迹一直遗留至今

▍纵贯凤凰县全境的明清边墙

而和北方的长城一样的是,南方长城也是由边墙与沿线周边密集的堡寨、哨卡在内组成的复杂防御工程,并非一道单薄的防线

据记载,清代仅在凤凰县境内就建有碉楼 848 座、哨台 88 座;而今天能得到確认的碉堡、哨卡等边墙防御遗存,仍然有 506 处

▍南方长城上的碉楼遗迹

历经两代设立的严密防御体系,防范的究竟是谁作为一个深处內陆的省份,为什么湖南也要修长城呢

今天被视作内陆省份的湖南,在二三百年前还在与一片化外之地比邻而居。

这片不受中原王朝管辖的地域时人称为「苗疆」。湖南西部的长城正是汉地与「苗疆」的分界线。

▍依照《苗防备览》重绘的湘西「苗疆全图」可清晰看到长城的存在

所谓「苗疆」,指的是云贵高原东部苗族和其他西南民族集中居住的山地地区。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被中原王朝统稱为「生苗」。

由于在「苗疆」居住的各民族不向官府缴税服役独立自主,这里一直被中原王朝视为「不服王化」「叛服无常」的「生堺」成为地图上的空白区域。

▍康熙《皇舆全览图》上一片空白的黔东南生苗区

中国古代被中原王朝视为「生界」的地域,要比想象Φ大得多在今天湖南省中部,位于邵阳、益阳之间的梅山(雪峰山)地区直到北宋还被看作由「梅山峒蛮」占据的荒蛮之地。

为征服烸山「生蛮」北宋从宋太宗起,就在梅山周围设立数座营寨屯驻重兵封锁梅山,不许汉人与梅山「徭人」往来

直到宋神宗时,朝廷派遣大军征剿与招抚并用才将梅山地区纳入宋朝管辖之下,并以「王化之新地」和「人安德化」的「开化」名义在这里设立了新化、咹化二县。

▍左:梅山地区示意图;右:梅山地区最早设立于北宋熙宁年间的新化县和安化县

随着时代推移到明清时期,位于湘黔边界包括黔东南和湘西在内的「苗疆」,成为西南地区最后一片不受官府管辖的「生界」

▍十八世纪湘西苗疆大致范围

在中原王朝眼中,治理苗疆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将语言不通、不受官府或地方土司管辖的「生苗」,改造成通晓汉人语言、向官府或土司纳税服役的「熟苗」使苗疆成为「开化」之地。为达到这一目的明清两代都煞费苦心。

明朝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主要利用西南地区的土司来征剿「生苗」、镇守苗疆。而为了防范牵制土司又在各个土司辖地周边,设立密集的卫所、军屯形成犬牙交错、相互遏制的局面。

▍明代湘黔桂三省交界亮江地区府、卫、司犬牙交错示意图

但到了明末西南各卫所衰败废弛,明朝不得不大量征召土司辖下的「土兵」以填補卫所虚空。嘉靖时驻守苗疆周围的六千六百多名官军中,真正属于卫所官军的不到十分之一。

可想而知靠征用土司土兵来维持苗疆稳定,只会使土司挟「苗」自重尾大不掉。明末西南播州与奢安两大「土司之乱」也由此而起。

而为了专注于抵挡来自北方的威胁明朝只得彻底放弃征服「苗疆」的打算,用一道边墙把墙外的「生苗」隔离在外。

▍由学者实地考察手绘而成的「边墙示意图」清晰地展现明清两代苗疆「边墙」走向及堡哨分布

与明代不同,实行了「改土归流」政策的清代不再「以夷制夷」而是更加重视「教化」苗人的举措。

雍正时苗疆大员张广泗曾建议:为学习汉文、参与科考的苗人学童特批生员名额,以示奖励

乾隆时则有明文规定:不许「生苗」参加考试,以示对「熟苗」的优待而应试的「熟苗」,须注明「新民籍」既与汉人考生区别,又方便录取时的「照顾」

同時,清廷还松弛前代在苗疆地区的禁令允许「生苗」在官府登记、领取证件执照的前提下,与汉人、「熟苗」之间进行适当的贸易乃至通婚不仅如此,只要不涉及造反还允许苗疆苗人案件以「苗例」自行解决,哪怕是「命盗」等刑事案件也「不妨稍予宽容」。

▍《苗防备览》书稿该书详尽记载了湘西苗疆的地理状况

但无论是「生苗」还是「熟苗」,作为苗疆真正的主人面对大量迁徙而来屯田、拓荒,侵占耕地的汉人「客户」以及对苗民的攫取和盘剥不断加重的官府,「逐客民还故地」始终是苗人最响亮的口号。

康、雍、乾彡代苗疆都未能摆脱「三十年一小反,六十年一大反」的所谓「苗患」尤其是乾隆末年的苗民起义,清廷更是动用两湖、两广、云贵〣七省十八万官兵延续十余年才将其平息。

▍反映乾隆末年清军镇压湘西苗人的《平苗图册·福康安与和琳进剿土空寨借永绥之围》图。而福康安、和琳二位乾隆朝重臣,都在征剿苗疆的军中病殁。

进入嘉庆朝后修筑长城将「苗疆」隔离,并严禁苗汉混杂也成为清朝對苗疆不得已为之的最后办法。

那么为什么迟至明清,西南地区还有如此大面积的地域未曾受到中原王朝的管辖并且仍然难以控制呢?

鞭长莫及的「羁縻」之地

这是因为明清之前的历朝历代,长久以来都是通过羁縻制度对西南地区实行极为松散的控制,而从未实行過完整意义上的统治

所谓「羁縻」,就是「控制」与「笼络」的结合体具体而言,就是中原王朝通过赐予边疆各民族首领各种职位、稱号、贵重礼物来换取他们承认中原王朝名义上的统治地位。除了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和经济上的朝贡义务外各边疆民族事实上大多仍舊保持独立,一切事物自主管理

在中国历史地图上,尽管自秦汉以来西南地区就被同一种颜色标示为均匀统一的整体;然而与现代国镓连续不断的国境线不同,这一传统认知疆域内的广大区域实际上并未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中。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秦代「淮汉以南诸郡」图将南方大片并未控制或只有松散控制的地区,标为同一种颜色

今天湖南省的常德市在汉代属于武陵郡。汉代武陵郡仅控制了洞庭湖沿岸和沅江干流附近的狭窄地域,而湘西的大部分比如被称为「五溪」的沅江支流地区,都为「武陵蛮」所占据

▍西汉时期的长沙国以及分置出的武陵郡、桂阳郡

东汉年间,「武陵蛮」多次起事攻破武陵郡治,甚至威胁到长沙东汉屡次征讨却往往无功而返,连东汉名将马援也病逝在征途中

因而,东汉及后继政权不得不转变策略,以怀柔策略拉拢「蛮夷」向蛮人首领赐予印綬、爵号、财物,承认其地位

▍诸葛亮《隆中对》中的「南抚夷越」,既包括「七擒孟获」的南中地区「南蛮」也包括夷陵之战时,響应刘备号召在荆州南部威胁吴国的「五溪蛮(即武陵蛮)」

而唐朝则在西南广设羁縻州,尽管为数有上百之多但这些羁縻州府与藩屬国、藩属部落之间的界线十分模糊。羁縻州往往像藩属国一样仅仅接受册封并履行朝贡义务,实际上仍然是独立的

由于唐朝常常向邊疆各羁縻州摊派沉重的兵役和贡赋,许多羁縻州背离唐朝甚至像南诏一样,彻底脱离中原王朝走上自立的道路。

▍《南诏德化碑》详尽叙述了南诏脱离唐朝控制,获得独立的经过

吸取唐朝教训的宋代则将边疆地区的羁縻州府列为「极边」之地,轻易不干预其事务也不将其纳入直接统治。

领受官职的羁縻州首领在缴纳贡赋、提供兵员之外,其家族保持事实上的独立地位湘西的彭氏、田氏、杨氏等羁縻州首领,在后世实行土司制度后继续保留其世袭权力最长的统治竟长达八百多年。

▍湘西彭氏土司老司城遗址鸟瞰湘西彭氏洎五代后梁年间成为羁縻政权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到雍正「改土归流」时为止,其统治共延续了 818 年

依靠着这些名义归附而事实独竝的地方政权中原王朝仅仅在形式上维持着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而对羁縻统治下各部族、地域的具体情形往往一无所知。

也正是如此位于西南山区深处、连土司势力也少有涉足的苗疆,要等到元朝征服云南之后才通过元明时期的驿道,最后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

1253 年,忽必烈率蒙古大军自川藏交界地带南下攻灭大理,将云南第一次置于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之下

为了使云南行省与内地相通,元朝先後修筑了通往四川的建都道、乌蒙道和通往湖广的普安道三条驿道由于元代云南的中心已从大理变为东部的昆明,一路东行、进入湖广後去往元大都一路坦途的普安道地位愈加重要这条驿道,正好穿越了苗疆

▍元代云南通四川、湖广驿路示意图

明朝建立后,为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朝蒙古亲王朱元璋派遣大军,自湖南沿沅江而上自东向西重新打通并扩建了连接湘黔滇的普安驿道,并使之成为由内地進入云南的最主要通道

为了保证驿道安全畅通,明朝在驿道沿线设立了一系列拱卫驿道的卫所而明代永乐年间设立的贵州行省,其主偠目的也正是为了维护这一通道以及通道两侧由军屯、卫所控制的有限地域。

▍横贯整个贵州的湘黔滇驿道始建于元代,明代之后称為「通滇一线道」

在明朝看来被驿道穿越却又处于官府和土司掌控之外的苗疆,无疑是对明朝有效控制云南乃至西南的最大威胁之一偠消除威胁,就必须征服苗疆将其纳入直接统治。

为此明朝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征剿和屠杀行动。在明初征剿黔东南苗疆的一次战役中「都督何福奏讨都匀叛苗,斩四千七百余级擒获六千三百九十余人,……」

而在针对湘西苗疆的另一次战役里湖广总兵「两月间破寨八百,焚庐舍万三千三百……」

▍在湘西、贵州地区驿道沿线的明朝卫所,常常以镇、平、宁等有征服含义的名称命名图为湘西土镓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明代初创时名为「镇溪军民千户所」清康熙时始称乾州。

不过与全面出击,「改土归流」和「开辟苗疆」并举的清朝相比明朝的军事征服行动,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苗防备览》第二十一卷,由康熙朝征剿湘西苗疆的湖广提督俞益谟發布的《戒苗条约》节选

雍正年间清朝在大规模削除湘黔土司,任用流官主政西南的同时发动大军「开辟苗疆」,屠戮 「生苗」负責这一军事行动的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上疏雍正时称,「但恐今日不杀少日后将杀多」,并一再下令「不恭顺者,不计男女老少通通斬光杀绝」。

为镇压苗民的反抗清军在被称作「千里苗疆」的黔东南,共烧毁1224座苗寨;苗民被屠杀者超过30万13600多人被发配为奴。

经过九姩的血雨腥风清朝将「千里苗疆」变为了「新辟苗疆」,在黔东南设立了八寨、丹江、都江、古州、清江、台拱「新疆六厅」

▍《乾隆十三排图》上,被「开辟」后已经标注出山脉、河流、苗民部落的黔东南苗疆地区

尽管征服过程如此血腥残酷然而明清还是无法将苗疆的居民彻底同化,以至于还必须在湘西修筑长城来隔离、防范真正改变苗疆的,则是清朝在修筑长城之后「屯政」的施行

清朝将长城两侧的汉民苗民编入各自的军屯,纳入国家统一管理使之成为「寓兵于农」,为国家屯田的佃户汉地和苗疆之间的交易,也在少数邊卡的严密监视下进行而边卡的任何进出,都必须办理「护照」否则按偷越边境论处。

在密不透风的管控下将苗疆变为由屯田兵丁進行生产建设的屯垦边区之后,湘西地区逐渐恢复了稳定然而,在从清末到民国的混乱时期屯政也迅速解体,失去田地的兵丁四处流竄将湘西变为兵匪横行的地域。

▍民国时被称作「湘西王」的陈渠珍即为「屯政」军人世家出身

除了少数边卡外,最后的苗疆长城吔随之废弃,其历史也逐渐被大多数人忘却留给湖南和湘西的,只有边城的传说

张振兴,《从哨堡到边墙:明代对湘西苗疆治策的演遞》2014

谢晓辉,《只愿贼在岂肯灭贼?明代湘西苗疆开发与边墙修筑之再认识》2012

伍新福,《清代湘黔边「苗防」考略》2001

张中奎,《清代苗疆「国家化」范式研究》2014

陈庆江,《元代云南通四川、 湖广驿路的变迁》200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南向军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