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中国通史有感文化通史)有感

2009年辽金史论著目录(一)周峰
2009年辽金史论著目录(一)
1. 中国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李伯钦主编&
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
2. 中国文化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任崇岳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话说中国大历史·伍·辽金——元明繁华之后的衍生&
王昊、夏炎、夏冬、胡滨编著& 华艺出版社2009年
4. 王曾瑜说辽宋夏金& 王曾瑜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5. 金元史十二讲&
陈广恩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6. 辽金西夏英法德——中外文明同时空——宋元VS王国崛起&
林言椒、何承伟主编&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
7.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辽、宋、西夏、金卷& 刘建丽著&
民族出版社2009年
8. 女真帝国传奇&
孙昊、杨军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9.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编,孙建华主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辽上京契丹·辽文化研究学会编&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2.&&&&&&&&&&&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宋辽金元卷&
中华书局2009年
13.&&&&&&&&&&&
宋辽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黄聪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
辽会要& 陈述、朱子方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5.&&&&&&&&&&&
女真族的一支后裔——仝姓&
仝道荣主编& 凤凰出版社2009年
16.&&&&&&&&&&&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研究&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著& (日本京都)松香堂 2009年
17.&&&&&&&&&&&
《辽史》、《金史》、《元史》研究&
吴凤霞&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18.&&&&&&&&&&&
辽金元史学研究& 吴凤霞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
辽金元史学与思想论稿& 王明荪著&
(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景爱、孙伯君主编&&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21.&&&&&&&&&&&
北京龙泉务辽金墓葬发掘报告&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
&文物出版社2009年
22.&&&&&&&&&&&
宋金青瓷考证& 陈雨壮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23.&&&&&&&&&&&
辽代玺印研究& 辛蔚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
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集&
刘凤翥、唐彩兰、青格勒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5.&&&&&&&&&&&
金代石刻辑校& 王新英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
内蒙古辽代壁画& 孙建华编著&
文物出版社2009年
27.&&&&&&&&&&&
辽金钱币& 李卫著&
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8.&&&&&&&&&&&
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
杨曾文、肖景林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9.&&&&&&&&&&&
释迦塔与中国佛教& 温金玉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30.&&&&&&&&&&&
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申喜萍著& 巴蜀书社2009年
31.&&&&&&&&&&&
辽金元朝状元诗榜眼诗探花诗&
师毅编& 昆仑出版社2009年
32.&&&&&&&&&&&
辽金元明清绝句品读& 张学淳编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33.&&&&&&&&&&&
人物中国——隋唐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
《人物中国》编委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34.&&&&&&&&&&&
阿骨打传奇& 马亚川讲述&
王宏刚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5.&&&&&&&&&&&
女真谱评(上下)& 马亚川讲述&
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6.&&&&&&&&&&&
红罗女三打契丹& 傅英仁讲述&
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
金世宗走国& 傅英仁讲述&
王松林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8.&&&&&&&&&&&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辽金史研究述评&
关树东&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
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 历史研究& 2009年第6期
40.&&&&&&&&&&&
2007年辽西夏金史研究综述&
曹流&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1期
41.&&&&&&&&&&&
2008年辽金西夏史研究综述 王德朋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10期
42.&&&&&&&&&&&
2008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李华瑞&
杨芳&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43.&&&&&&&&&&&
20世纪《辽史》《金史》《元史》研究及其影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44.&&&&&&&&&&&
辽代斡鲁朵问题研究综述& 王德忠&
李春燕& 东北史地& 2009年第3期
45.&&&&&&&&&&&
简论二十世纪的俄罗斯女真学研究&
霍明琨& 光明日报&
4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俄罗斯学界女真研究述评&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47.&&&&&&&&&&&
辽代汉人世家大族研究综述& 齐伟&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48.&&&&&&&&&&&
20世纪以来辽属汉人人口问题研究述评&
李月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
49.&&&&&&&&&&&
金上京研究综述 李冬楠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0.&&&&&&&&&&&
中韩第三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左旗召开&
冯启良& 赤峰日报, 日第1版
51.&&&&&&&&&&&
中韩日百名专家研讨“宋辽夏金元史”&
徐永升& 内蒙古日报(汉) 日第2版
52.&&&&&&&&&&&
河南新出土宋金名窑瓷器特展座谈会热议北宋官窑&
李珍萍& 中国文物报&
日总第1772期第7版
53.&&&&&&&&&&&
关注辽上京 推进契丹—辽文化研究 陶建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年第1期
54.&&&&&&&&&&&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5.&&&&&&&&&&&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工作简述&
黄凤岐&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6.&&&&&&&&&&&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杨路平&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7.&&&&&&&&&&&
诚挚祝贺& 殷切期望&
萨仁图娅&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8.&&&&&&&&&&&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田立冬&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9.&&&&&&&&&&&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马宝杰&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0.&&&&&&&&&&&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孙进己&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1.&&&&&&&&&&&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冯永谦&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2.&&&&&&&&&&&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费振斌&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3.&&&&&&&&&&&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蒋立新&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4.&&&&&&&&&&&
我的一点感想& 张国庆&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5.&&&&&&&&&&&
阜新:契丹族的摇篮& 刘国友&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6.&&&&&&&&&&&
中国契丹文化研究中心在平泉揭牌&
马国臣& 承德日报&
67.&&&&&&&&&&&
讲座策划的实践与思考——以金史系列讲座为例&
董绍杰& 闻德锋 图书馆建设&
2009年第6期
68.&&&&&&&&&&&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席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71期第10版
69.&&&&&&&&&&&
辽金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刘秀娟& 文艺报&
70.&&&&&&&&&&&
辽金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杜莹杰&
中国文化报& 日
71.&&&&&&&&&&&
宋德金会长在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宋德金&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2.&&&&&&&&&&&
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程尼娜&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3.&&&&&&&&&&&
陈垣赠诗励陈述& 景爱&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58期第6版
74.&&&&&&&&&&&
关于陈垣赠陈述诗& 陈智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62期第6版
75.&&&&&&&&&&&
金启孮先生与女真文字研究& 金适&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6.&&&&&&&&&&&
为后人铺一条平坦的路——记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
艾童&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56期第6版
77.&&&&&&&&&&&
契丹文字缘& 李俊义&
草原& 2009年 第7期
书评、序、出版信息
78.&&&&&&&&&&&
期待金元诗文研究的繁荣——《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序 邓绍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79.&&&&&&&&&&&
崇尚杜诗,推尊诗教—— 《宋金三家诗选》述略&
王宏林中华文化论坛& 2009年第1期
80.&&&&&&&&&&&
《契丹语和契丹文》读后& 聂鸿音&
满语研究& 2009年第2期&
81.&&&&&&&&&&&
《金代女真语》读后& 景爱&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2.&&&&&&&&&&&
《金代官印》评介& 周峰&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3.&&&&&&&&&&&
《金代官印》评介& 周峰&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3期
84.&&&&&&&&&&&
《女真满汉语辞典》稿本读后 &景爱&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5.&&&&&&&&&&&
读《蓟县独乐寺》有感 周学鹰 建筑创作 2009年第2期
86.&&&&&&&&&&&
《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增订本)评介&
刘凤翥& 中国文物报&
日总第1700期第4版
87.&&&&&&&&&&&
简评《历史上的金兀术》& 苗天娥&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88.&&&&&&&&&&&
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读《金源文化史稿》&
步庆权&& 王宇彤&
美术之友&&&
2009年第3期
89.&&&&&&&&&&&
《辽西古塔》序& 郭大顺&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90.&&&&&&&&&&&
家族兴衰与社会变迁: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案例——《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评介&
游彪 陈小伟 光明日报& 日第12版
91.&&&&&&&&&&&
《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介绍&
白明春& 高着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
92.&&&&&&&&&&&
断代史学与民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辽金元史学研究》序&&
瞿林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93.&&&&&&&&&&&
辽金社会与文化的探索——《宋德金集》评介&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94.&&&&&&&&&&&
评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和辽金史研究的新作 太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95.&&&&&&&&&&&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3年&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1期&
96.&&&&&&&&&&&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4年&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2期&
97.&&&&&&&&&&&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5年&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3期
98.&&&&&&&&&&&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6年(上、下)&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5期&
99.&&&&&&&&&&&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7年&&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00.&&&&&&&&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8年&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101.&&&&&&&&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8年&
周峰&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102.&&&&&&&&
21世纪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
周峰&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103.&&&&&&&&
&&2008年辽金西夏史著作目录&
周峰& 孙伯君&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三、史料与文献
《辽史》、《金史》
104.&&&&&&&&
《辽史·耶律鲁不古传》辨误&
邱靖嘉& 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105.&&&&&&&&
增补《辽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长及世次兼论唐与契丹的关系&&
赵冬梅&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6.&&&&&&&&
《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所载节镇州比较研究&
曹流& 北大史学(1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7.&&&&&&&&
《辽史》二“秃里”& 张旭东&
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第3期&
108.&&&&&&&&
乾隆改定辽金元三史译名探析&
金鑫&& 满语研究&
2009年第1期
109.&&&&&&&&
《四库全书荟要》辽金元三史提要校议&
江庆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110.&&&&&&&&
《金史》标点正误二则 周峰&
东北史地& 2009年第3期
其它史料与文献
111.&&&&&&&&
《契丹国志》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舒习龙& 河北学刊& 2009年第3期
112.&&&&&&&&
《大金国志》所载“太行山忠义社抗金”纠误 仝建平 晋阳学刊 2009年第1期
113.&&&&&&&&
辽行均《龙龛手镜》杂考& 王孺童&
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114.&&&&&&&&
《资治通鉴》辽代北京记事辑稿&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
115.&&&&&&&&
《松漠纪闻》若干问题探讨& 潘瑞国&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6.&&&&&&&&
简论《金源纪事诗》中宋金文化交融现象&
汤天生& 华章& 2009年第11期
117.&&&&&&&&
简论《金源纪事诗》中宋金使臣交聘&
宋佳东& 华章& 2009年第11期
118.&&&&&&&&
《盘山佑唐寺创建讲堂碑铭并序》校释&
陈雍&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9.&&&&&&&&
《贞观政要》在辽、西夏、金、元四朝&
周峰&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120.&&&&&&&&
辽代的政治文明和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黄震云&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1.&&&&&&&&
浅析辽代后妃频繁参政之原因& 张宏&
李丹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
122.&&&&&&&&
辽朝为何18次更改国号?& 景爱&
百科知识& 2009年第8期
123.&&&&&&&&
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 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第4辑
124.&&&&&&&&
契丹未能统一中原的原因探析——以耶律德光南征为例&
孙政&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125.&&&&&&&&
拿来主义:辽廷招降取士的策略&
蒋金玲&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26.&&&&&&&&
辽朝における士人层の动向——武定军を中心として&
高井康典行& 『宋代中国』の相対化(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九集)&
汲古书院2009年
127.&&&&&&&&
论辽朝汉族官僚群体的地位及其影响&
姚雯雯& 东北史地& 2009年第1期
128.&&&&&&&&
辽末后妃参政述略 张宏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期
129.&&&&&&&&
契丹与旗鼓补论& 关树东&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30.&&&&&&&&
浅析哈剌契丹人建立的起儿漫王朝&
范雅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31.&&&&&&&&
奚国觅踪& 姚德昌&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32.&&&&&&&&
奚国觅踪& 姚德昌&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133.&&&&&&&&
试论金朝对山西的经营& 吴建伟&
中国地方志& 2009年第2期
134.&&&&&&&&
试论金朝对西部边疆的经略——以西夏和西辽为中心&
周峰& 东北史地& 2009年第4期
135.&&&&&&&&
浅论辽末金初汉族仕人政治灵活性之原因&
齐伟&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6.&&&&&&&&
论金初统治者对汉族士人的重用&&
刘美云& 沧桑& 2009年第6期
137.&&&&&&&&
论金朝中央集权对女真皇族的防范对策&
李玉君& 满族研究&
2009年第3期&
138.&&&&&&&&
论金代对僧侣阶层的压制政策&
宋立恒& 满族研究&
2009年第4期&
139.&&&&&&&&
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赵永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第4期&
140.&&&&&&&&
金朝皇位继承研究& 茌家峰&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141.&&&&&&&&
正隆大定之交契丹人起义若干细节问题的再思考&
金鑫&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142.&&&&&&&&
论金宣宗“九公封建”& 都兴智&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143.&&&&&&&&
论括地对金朝灭亡的影响& 黄运刚&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144.&&&&&&&&
也说“横帐”& 都兴智&
民族研究& 2009年第6期
145.&&&&&&&&
营口地区谋克居址考略& 崔艳茹&
孙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46.&&&&&&&&
契丹国(辽朝)の宰相制度と南北二元(二重)官制&
武田和哉& 『宋代中国』の相対化(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九集)&
汲古书院2009年
147.&&&&&&&&
辽代南面官再探& 何天明&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48.&&&&&&&&
辽代酒务官初探& 高劲松&
任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49.&&&&&&&&
辽代功臣制度初探& 陈晓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
150.&&&&&&&&
辽代功臣号考论& 陈晓伟&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51.&&&&&&&&
辽代致仕制度初探& 王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5期
152.&&&&&&&&
辽朝行宫宿卫制度&&
张宁&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53.&&&&&&&&
辽代后宫制度研究& 祝建龙&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54.&&&&&&&&
金代官吏休假制度研究& 晓飞&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155.&&&&&&&&
金朝大宗正府考论& 李玉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156.&&&&&&&&
金朝东宫制度探析:以金海陵王朝为中心&
曾震宇&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49期) 2009年
157.&&&&&&&&
金代盐使司& 孙久龙&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8.&&&&&&&&
金代吏员集团的内部分层& 王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
159.&&&&&&&&
浅从《揽辔录》标点之失谈金代符牌制度 杨春俏 兰台世界 2009年第4期
160.&&&&&&&&
辽代的文化转型和法令修订& 黄震云&
东北史地& 2009年第2期
161.&&&&&&&&
辽代流刑的由来与司法考& 黄震云&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162.&&&&&&&&
金朝地方社会治安的女真民族特色考论&
林永强& 张晓芳&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163.&&&&&&&&
唐朝契丹朝贡述略& 袁本海&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4.&&&&&&&&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贾志扬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65.&&&&&&&&
辽圣宗对宋政策研究& 崔再尚&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66.&&&&&&&&
浅议澶渊之盟& 白翠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167.&&&&&&&&
苏颂与《华戎鲁卫信录》——一失传的宋辽外交档案资料汇编&&
蒋武雄& (台湾)东吴历史学报(21期)&
168.&&&&&&&&
&“语录”缘起与宋人出使辽金“语录”释义&
赵永春&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9.&&&&&&&&
铁骊女真与辽政权的朝贡关系研究&
程尼娜&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170.&&&&&&&&
宋金交聘中的南宋泛使考略& 刘春霞&
戴伟华& 求索& 2009年第7期
171.&&&&&&&&
牢记历史应该记住些什么——从海上之盟和联蒙灭金谈起&
张剑锋& 学习月刊&
2009年第15期&
172.&&&&&&&&
略论张觉事件与宋金寒盟 都兴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73.&&&&&&&&
沁水境内梁兴太行忠义 田同旭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174.&&&&&&&&
宋抗金失败原因简析& 潘红玉&
天水日报& 日第4版
175.&&&&&&&&
浅析宋朝对金治下契丹人的招诱 夏宇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76.&&&&&&&&
大散关和陆游抗金主张的转变&
王荣 杨焱& 宝鸡日报&
177.&&&&&&&&
南宋三次内禅与宋金之和战& 杨树森&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8.&&&&&&&&
辽夏关系的变动与东西方贸易的走向——《李继迁兴起与西域朝贡年表》补释&
杨浣&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9.&&&&&&&&
辽道宗朝辽与高丽使者往来的初步研究&
石艳军& 大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0.&&&&&&&&
金丽使节“贡赐贸易”探析 赵永春 吕士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81.&&&&&&&&
麻答军与义州城& 任爱君&
东北史地& 2009年第4期
182.&&&&&&&&
契丹、女真民族与中国重甲骑兵的复兴&
刘庆&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3.&&&&&&&&
辽朝军队后勤保障制度研究&&
郭满&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4.&&&&&&&&
辽墓出土兵器探索& 崔跃忠&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5.&&&&&&&&
雍熙北伐——宋太宗二次伐辽的失利以及杨业之死 明甫 深交所 2009年第10期
186.&&&&&&&&
宋辽高粱河之战考辨& 顾宏义&
郑明&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7.&&&&&&&&
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
石坚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年第1期
188.&&&&&&&&
辽代契丹民族经济概述& 王成国&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89.&&&&&&&&
从应感通宝观辽金时期的经济特点&
郭东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90.&&&&&&&&
论金与周边政权的商业贸易 王德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191.&&&&&&&&
论金代商业经济的若干特征&&
王德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192.&&&&&&&&
近三十年来金代商业经济研究述评&
王德朋&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2期
人口、户籍与移民
193.&&&&&&&&
辽代人口考述& 武玉环&
学习与探索& 2009年第6期
194.&&&&&&&&
渤海国人口考述& 武玉环&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5.&&&&&&&&
辽朝斡鲁朵户试探& 辛鹏龙&
东北史地& 2009年第2期
196.&&&&&&&&
辽朝初期对汉族人口的安置与管理政策&
马慧丹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197.&&&&&&&&
金代和籴利弊初探 陈德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贸易、商业
198.&&&&&&&&
南浅析宋朝与金国之间的非正常贸易&&
康妮& 经营管理者& 2009年第12期
199.&&&&&&&&
论金代的茶叶贸易& 蔡定益&
农业考古 2009年第2期
200.&&&&&&&&
金丽使节贸易研究&&
吕士平&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自然灾害及救灾
201.&&&&&&&&
试论金代地震与救济 陈德洋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4期
202.&&&&&&&&
辽代农业发展刍议& 刘本锋&
农业考古& 2009年第6期
203.&&&&&&&&
辽代牧农经济转型与屯田的出现&
邵东波& 今日财富&&
2009年第3期
204.&&&&&&&&
辽朝时期阜新地区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朱蕾&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05.&&&&&&&&
区田法実施に见る金?モンゴル时代农业政策の一断面&
东洋史研究(67-4)&& 2009年
206.&&&&&&&&
浅谈金代的农业 冷雯雯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207.&&&&&&&&
辽代酿酒业及其发展 高劲松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208.&&&&&&&&
辽宋金时期的钱币特色 李速达& 华章
2009年第9期
209.&&&&&&&&
辽宋金钱币琐谈& 王冠仁&
江苏钱币& 2009年第3期
210.&&&&&&&&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看辽南京地区的流通货币——兼论宋钱北流之缘由&
柳彤& 北京文博& 2009年第1期
211.&&&&&&&&
内蒙古发现大量辽代铜钱& 勿日汗&
新华每日电讯& 日第8版
212.&&&&&&&&
千山出土窖藏汉——辽、金古钱币内涵初探&
王莉&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13.&&&&&&&&
关于辽钱的一点质疑& 马建勋&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14.&&&&&&&&
大辽永安从何而来& 裴元博&
中国商报& 日第8版
215.&&&&&&&&
契丹国钱“开泰元宝”& 海泉&
收藏界& 2009年第9期
216.&&&&&&&&
辽钱珍品“应历元宝”& 陈瑞海&
收藏界& 2009年第10期
217.&&&&&&&&
辽代“大康通宝”折五钱赏析&
叶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12期
218.&&&&&&&&
谈“家国永安”钱 董大勇 收藏界&
2009年第1期
219.&&&&&&&&
辽钱新品“大安年宝”悄然面世 何文育 收藏界 2009年第1期
220.&&&&&&&&
我收藏的千秋万岁钱& 王彤&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1.&&&&&&&&
两枚稀见得辽代千秋万岁小钱&
程正航&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2.&&&&&&&&
西辽王朝的第一枚钱币——“延庆元宝”赏析&
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12期
223.&&&&&&&&
金代前期货币制度研究& 黄澄&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1期
224.&&&&&&&&
金代后期货币制度研究 &黄澄&
学理论& 2009年第21期
225.&&&&&&&&
康乐县出土的金代窖藏钱币研究&
马谋星& 司建华& 西部金融&
2009年第8期
226.&&&&&&&&
和林格尔县发现金代钱币窖藏&
王培义&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7.&&&&&&&&
金朝钱币鉴赏——关于金代铸钱历史之我见&&
刘存忠& 收藏界& 2009年第5期
228.&&&&&&&&
&“皇统通宝”面世记 叶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3期
229.&&&&&&&&
一枚特殊的正隆元宝合背钱& 马聪&
收藏& 2009年第1期
230.&&&&&&&&
谈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 吴进&
江苏钱币 2009年第1期
231.&&&&&&&&
契丹:马背诞生的铁血一族& 彭勇&
章回小说(下半月)& 2009年第7期
232.&&&&&&&&
铁马冰河建契丹& 台声&
2009年第2期
233.&&&&&&&&
浅谈契丹族的起源& 张宏&
于雯雯& 李冬雪&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3期&
234.&&&&&&&&
契丹迁徙研究& 郭虹虹&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5期
235.&&&&&&&&
辽朝建立前契丹族文化与习俗考&
张志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36.&&&&&&&&
初探金代契丹人的部族及乣组织 夏宇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237.&&&&&&&&
试述唐代营州契丹人& 宋卿&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8.&&&&&&&&
论辽代契丹的正统化运动 李文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年第1期
239.&&&&&&&&
契丹人种考& 朱泓&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240.&&&&&&&&
试论金蒙鼎革之际的契丹人& 都兴智&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1.&&&&&&&&
浅谈建为辽六院部的“六爪”&
葛华廷&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42.&&&&&&&&
辽奚迭剌部及相关问题浅谈& 葛华廷&
北方文物& 2009年第2期
243.&&&&&&&&
肃慎女真族系历史演变、地理分布及对鹤岗地区的影响 范忠泽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3期
244.&&&&&&&&
铁骊新考& 程妮娜&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5.&&&&&&&&
女真董鄂氏探源 张其卓 满族文学 2009年第1期
246.&&&&&&&&
安徽省肥东县的完颜氏& 景爱&
苗天娥&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7.&&&&&&&&
金兀术的后代“藏”在甘肃平凉 路生 丝绸之路 2009年第7期
248.&&&&&&&&
沉默了400年的金兀术后人——河南鹿邑“完颜部落”揭秘&
张涵& 文史月刊&
2009年第11期&
249.&&&&&&&&
河南省完颜姓女真遗民探析 任崇岳 中州学刊 2009年第1期
250.&&&&&&&&
辽河流域渤海人与辽政权的关系& 张利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51.&&&&&&&&
辽朝对奚族诸部的征服及其统治方略&
任爱君&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2.&&&&&&&&
辽代奚族的地理分布& 王宇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253.&&&&&&&&
关于辽代奚族的部族& 纪楠楠&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4.&&&&&&&&
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陈永志&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5.&&&&&&&&
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的民族政策和文化特点&
田索菲&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5期
256.&&&&&&&&
试论金帝完颜亮对女真族的政策&
李玉君&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257.&&&&&&&&
浅析辽朝前期的“胡人汉化”&
李月新&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8.&&&&&&&&
金源统治者特定心理与中原文化引进及其汉化关系&
沈文雪& 文教数据&
2009年第24期&
259.&&&&&&&&
从“金以儒亡”谈起——评女真汉化及其影响&
陈晓宁& 消费导刊 2009年第9期
260.&&&&&&&&
金朝“南人”胡化考略& 张其凡惠冬&
史学集刊 2009年第4期
261.&&&&&&&&
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缔造者&
黄凤岐&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62.&&&&&&&&
耶律德光与母后斗智进占燕云十六州&
刘肃勇& 学习与探索& 2009年第6期
263.&&&&&&&&
试析辽景宗时期的用人特点& 张儒婷&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64.&&&&&&&&
金熙宗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
王观&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265.&&&&&&&&
论金朝完颜亮迁都&&
刘肃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266.&&&&&&&&
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 苏鹏宇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
267.&&&&&&&&
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
苏鹏宇&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268.&&&&&&&&
&“金海陵王诗”的真相&
金文明& 咬文嚼字& 2009年第11期
269.&&&&&&&&
金世宗参与海陵王弑君夺权史事考&
董四礼& 北方文物& 2009年第3期
270.&&&&&&&&
小议金世宗为君之道——从金世宗时期的赈济措施谈起&
林利&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71.&&&&&&&&
金世宗对金源故地的经略 刘肃勇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第1期
272.&&&&&&&&
金章宗与北京山水 高文瑞 文史知识 2009年第1期
273.&&&&&&&&
试析金宣宗迁都开封& 霍明琨& 胡晔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274.&&&&&&&&
阿保机在世时代的述律后& 宋抵&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275.&&&&&&&&
断腕太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妻述律平&
招福& 各界&&
2009年第1期
276.&&&&&&&&
述律平及其家族& 康建国&
程嘉静&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77.&&&&&&&&
钦哀太后摄政辨析& 刘国友&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78.&&&&&&&&
浅析辽朝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张宏
刘延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279.&&&&&&&&
历史小说杨家将中的萧太后 景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
280.&&&&&&&&
历史上的畲太君与肖太后& 商豫&
文史月刊& 2009年第1期&
281.&&&&&&&&
论辽代帝后——萧观音诗歌的艺术特点&
修新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282.&&&&&&&&
论东丹王浮海去国事件的性质& 田野&
沧桑& 2009年第6期
283.&&&&&&&&
耶律宗教生平及大事略考——以耶律宗教兄弟的墓志为主&
付璐& 孟凡云&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9期
284.&&&&&&&&
糯思回鹘身份说新证& 康建国&
兰州学刊& 2009年第12期&
285.&&&&&&&&
萧干建国称帝及其失败&
姚德昌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286.&&&&&&&&
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
王玉亭& 北方文物& 2009年第3期
287.&&&&&&&&
梁援家世考& 李桂芝&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第2期
288.&&&&&&&&
论女真词人完颜璹& 王定勇&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4期&
289.&&&&&&&&
试论金初宰相韩企先与隐者政治 李秀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290.&&&&&&&&
试论金初宰相韩企先与隐者政治&
李秀莲&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91.&&&&&&&&
朱弁对苏黄的评价及其在金代的影响 贾秀云 晋阳学刊 2009年第2期
292.&&&&&&&&
金朝传奇诗人——施宜生& 牛贵琥&
文史知识 2009年第6期
293.&&&&&&&&
宇文虚中事件与南宋社会的道德期许 贾秀云&
史学月刊& 2009年第6期
294.&&&&&&&&
金代状元陈载考略& 李琳&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295.&&&&&&&&
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 邹自振&
陈宗沅& 闽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296.&&&&&&&&
论金代王寂词的艺术特质& 李楠&
集宁师专学报& 2009年第1期
297.&&&&&&&&
浅析王若虚的诗学思想& 张丽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298.&&&&&&&&
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
尚永亮& 社会科学&&
2009年第9期
299.&&&&&&&&
一心自得浑然天成——论王若虚文论的审美指向&
苏利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00.&&&&&&&&
取法自然——论王若虚文论中的“理”& 苏利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01.&&&&&&&&
金代王若虚的“史例”思想& 吴凤霞&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302.&&&&&&&&
李纯甫佛学思想初探& 封树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03.&&&&&&&&
论金朝名士党怀英的泰山情结&
卢成轩& 聂立申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年第3期
304.&&&&&&&&
刘祁在金源时期的交游考略& 夏英琳&
滁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305.&&&&&&&&
《西使记》作者刘郁事迹考& 杜成辉&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306.&&&&&&&&
房皞《戊子》诗杂考& 胡传志&
晋阳学刊& 2009年第6期
307.&&&&&&&&
万松行秀新考——以《万松舍利塔铭》为中心&
刘晓& 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1期
308.&&&&&&&&
金末元初儒士梁斗南事迹钩沉& 周峰&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八、元好问
309.&&&&&&&&
元好问与元初文坛& 沈文雪&
考试周刊& 2009年第36期
310.&&&&&&&&
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
尚永亮& 文学遗产& 2009年第4期
311.&&&&&&&&
李治与元好问交游考& 赵平分周新华&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12.&&&&&&&&
金代士人的遭遇与元好问的悲剧意识&
贾秀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313.&&&&&&&&
元好问与南阳 张建伟 文史知识 2009年第11期
314.&&&&&&&&
论元好问“避难南渡”时期的散文创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第12期
315.&&&&&&&&
东园花柳西湖水 剩着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 李献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16.&&&&&&&&
元好问、严羽唐诗持论考察& 刘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317.&&&&&&&&
元好问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 张秋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
318.&&&&&&&&
民国诗话中的元好问研究史料发覆 刘达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
319.&&&&&&&&
从《杨叔能&小亨集&引》看元好问诗歌“诚”“正”的创作标准&
王亚然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320.&&&&&&&&
析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李杜优劣论”——兼论其中第十五首的解读&
骆礼刚& 肇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21.&&&&&&&&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看潘岳的文品与人品&
胡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22.&&&&&&&&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在金代文学中的现实意义&
牛贵琥&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23.&&&&&&&&
浅析元好问的词& 于新&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324.&&&&&&&&
遗山词中的“梦”&&
邓昭祺& 民族文学研究& 2009年4期
325.&&&&&&&&
元好问与词序的进化& 颜庆余&
兰州学刊& 2009年第4期&
326.&&&&&&&&
元好问的宋词观&
黄春梅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327.&&&&&&&&
论遗山词的仙家情思 祁秋娟 青年科学 2009年第3期
328.&&&&&&&&
329.&&&&&&&&
元初理学背景下的《续夷坚志》&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30.&&&&&&&&
《元好问全集》增补诗辨误& 张静&
民族文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331.&&&&&&&&
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 中国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李伯钦主编&
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
2. 中国文化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任崇岳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话说中国大历史·伍·辽金——元明繁华之后的衍生&
王昊、夏炎、夏冬、胡滨编著& 华艺出版社2009年
4. 王曾瑜说辽宋夏金& 王曾瑜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
5. 金元史十二讲&
陈广恩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6. 辽金西夏英法德——中外文明同时空——宋元VS王国崛起&
林言椒、何承伟主编&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
7.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辽、宋、西夏、金卷& 刘建丽著&
民族出版社2009年
8. 女真帝国传奇&
孙昊、杨军著&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9.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编,孙建华主编&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编&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辽上京契丹·辽文化研究学会编&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2.&&&&&&&&&&&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宋辽金元卷&
中华书局2009年
13.&&&&&&&&&&&
宋辽金元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黄聪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
辽会要& 陈述、朱子方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5.&&&&&&&&&&&
女真族的一支后裔——仝姓&
仝道荣主编& 凤凰出版社2009年
16.&&&&&&&&&&&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研究&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著& (日本京都)松香堂 2009年
17.&&&&&&&&&&&
《辽史》、《金史》、《元史》研究&
吴凤霞&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18.&&&&&&&&&&&
辽金元史学研究& 吴凤霞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9.&&&&&&&&&&&
辽金元史学与思想论稿& 王明荪著&
(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9年
20.&&&&&&&&&&&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景爱、孙伯君主编&&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21.&&&&&&&&&&&
北京龙泉务辽金墓葬发掘报告&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
&文物出版社2009年
22.&&&&&&&&&&&
宋金青瓷考证& 陈雨壮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23.&&&&&&&&&&&
辽代玺印研究& 辛蔚著&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
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集&
刘凤翥、唐彩兰、青格勒编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5.&&&&&&&&&&&
金代石刻辑校& 王新英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26.&&&&&&&&&&&
内蒙古辽代壁画& 孙建华编著&
文物出版社2009年
27.&&&&&&&&&&&
辽金钱币& 李卫著&
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
28.&&&&&&&&&&&
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
杨曾文、肖景林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29.&&&&&&&&&&&
释迦塔与中国佛教& 温金玉主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30.&&&&&&&&&&&
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
申喜萍著& 巴蜀书社2009年
31.&&&&&&&&&&&
辽金元朝状元诗榜眼诗探花诗&
师毅编& 昆仑出版社2009年
32.&&&&&&&&&&&
辽金元明清绝句品读& 张学淳编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33.&&&&&&&&&&&
人物中国——隋唐五代十国辽宋西夏金元&
《人物中国》编委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34.&&&&&&&&&&&
阿骨打传奇& 马亚川讲述&
王宏刚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5.&&&&&&&&&&&
女真谱评(上下)& 马亚川讲述&
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6.&&&&&&&&&&&
红罗女三打契丹& 傅英仁讲述&
王宏刚、程迅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
金世宗走国& 傅英仁讲述&
王松林记录整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38.&&&&&&&&&&&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辽金史研究述评&
关树东&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
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 历史研究& 2009年第6期
40.&&&&&&&&&&&
2007年辽西夏金史研究综述&
曹流&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1期
41.&&&&&&&&&&&
2008年辽金西夏史研究综述 王德朋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10期
42.&&&&&&&&&&&
2008年辽宋西夏金元经济史研究述评 李华瑞&
杨芳&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43.&&&&&&&&&&&
20世纪《辽史》《金史》《元史》研究及其影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44.&&&&&&&&&&&
辽代斡鲁朵问题研究综述& 王德忠&
李春燕& 东北史地& 2009年第3期
45.&&&&&&&&&&&
简论二十世纪的俄罗斯女真学研究&
霍明琨& 光明日报&
4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俄罗斯学界女真研究述评&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47.&&&&&&&&&&&
辽代汉人世家大族研究综述& 齐伟&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48.&&&&&&&&&&&
20世纪以来辽属汉人人口问题研究述评&
李月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
49.&&&&&&&&&&&
金上京研究综述 李冬楠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年第5期
50.&&&&&&&&&&&
中韩第三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左旗召开&
冯启良& 赤峰日报, 日第1版
51.&&&&&&&&&&&
中韩日百名专家研讨“宋辽夏金元史”&
徐永升& 内蒙古日报(汉) 日第2版
52.&&&&&&&&&&&
河南新出土宋金名窑瓷器特展座谈会热议北宋官窑&
李珍萍& 中国文物报&
日总第1772期第7版
53.&&&&&&&&&&&
关注辽上京 推进契丹—辽文化研究 陶建英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年第1期
54.&&&&&&&&&&&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纪要&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5.&&&&&&&&&&&
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工作简述&
黄凤岐&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6.&&&&&&&&&&&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杨路平&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7.&&&&&&&&&&&
诚挚祝贺& 殷切期望&
萨仁图娅&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8.&&&&&&&&&&&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田立冬&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59.&&&&&&&&&&&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马宝杰&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0.&&&&&&&&&&&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孙进己&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1.&&&&&&&&&&&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冯永谦&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2.&&&&&&&&&&&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费振斌&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3.&&&&&&&&&&&
在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蒋立新&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4.&&&&&&&&&&&
我的一点感想& 张国庆&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5.&&&&&&&&&&&
阜新:契丹族的摇篮& 刘国友&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66.&&&&&&&&&&&
中国契丹文化研究中心在平泉揭牌&
马国臣& 承德日报&
67.&&&&&&&&&&&
讲座策划的实践与思考——以金史系列讲座为例&
董绍杰& 闻德锋 图书馆建设&
2009年第6期
68.&&&&&&&&&&&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席玮&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71期第10版
69.&&&&&&&&&&&
辽金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刘秀娟& 文艺报&
70.&&&&&&&&&&&
辽金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杜莹杰&
中国文化报& 日
71.&&&&&&&&&&&
宋德金会长在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宋德金&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2.&&&&&&&&&&&
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契丹女真史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程尼娜&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3.&&&&&&&&&&&
陈垣赠诗励陈述& 景爱&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58期第6版
74.&&&&&&&&&&&
关于陈垣赠陈述诗& 陈智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62期第6版
75.&&&&&&&&&&&
金启孮先生与女真文字研究& 金适&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76.&&&&&&&&&&&
为后人铺一条平坦的路——记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
艾童&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日第56期第6版
77.&&&&&&&&&&&
契丹文字缘& 李俊义&
草原& 2009年 第7期
书评、序、出版信息
78.&&&&&&&&&&&
期待金元诗文研究的繁荣——《金元诗文与文献研究》序 邓绍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79.&&&&&&&&&&&
崇尚杜诗,推尊诗教—— 《宋金三家诗选》述略&
王宏林中华文化论坛& 2009年第1期
80.&&&&&&&&&&&
《契丹语和契丹文》读后& 聂鸿音&
满语研究& 2009年第2期&
81.&&&&&&&&&&&
《金代女真语》读后& 景爱&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2.&&&&&&&&&&&
《金代官印》评介& 周峰&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3.&&&&&&&&&&&
《金代官印》评介& 周峰&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3期
84.&&&&&&&&&&&
《女真满汉语辞典》稿本读后 &景爱&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85.&&&&&&&&&&&
读《蓟县独乐寺》有感 周学鹰 建筑创作 2009年第2期
86.&&&&&&&&&&&
《内蒙古辽代石刻文研究》(增订本)评介&
刘凤翥& 中国文物报&
日总第1700期第4版
87.&&&&&&&&&&&
简评《历史上的金兀术》& 苗天娥&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88.&&&&&&&&&&&
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读《金源文化史稿》&
步庆权&& 王宇彤&
美术之友&&&
2009年第3期
89.&&&&&&&&&&&
《辽西古塔》序& 郭大顺&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90.&&&&&&&&&&&
家族兴衰与社会变迁: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案例——《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评介&
游彪 陈小伟 光明日报& 日第12版
91.&&&&&&&&&&&
《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介绍&
白明春& 高着军&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
92.&&&&&&&&&&&
断代史学与民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辽金元史学研究》序&&
瞿林东&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93.&&&&&&&&&&&
辽金社会与文化的探索——《宋德金集》评介&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94.&&&&&&&&&&&
评乌拉熙春女真契丹学和辽金史研究的新作 太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95.&&&&&&&&&&&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3年&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1期&
96.&&&&&&&&&&&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4年&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2期&
97.&&&&&&&&&&&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5年&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第3期
98.&&&&&&&&&&&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6年(上、下)&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5期&
99.&&&&&&&&&&&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7年&&
周峰&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00.&&&&&&&&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8年&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101.&&&&&&&&
21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2008年&
周峰&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102.&&&&&&&&
21世纪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
周峰&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103.&&&&&&&&
&&2008年辽金西夏史著作目录&
周峰& 孙伯君&
辽金西夏历史文献(20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2009年
三、史料与文献
《辽史》、《金史》
104.&&&&&&&&
《辽史·耶律鲁不古传》辨误&
邱靖嘉& 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105.&&&&&&&&
增补《辽史·世表》之唐代契丹君长及世次兼论唐与契丹的关系&&
赵冬梅& 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6.&&&&&&&&
《亡辽录》与《辽史·地理志》所载节镇州比较研究&
曹流& 北大史学(14)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7.&&&&&&&&
《辽史》二“秃里”& 张旭东&
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第3期&
108.&&&&&&&&
乾隆改定辽金元三史译名探析&
金鑫&& 满语研究&
2009年第1期
109.&&&&&&&&
《四库全书荟要》辽金元三史提要校议&
江庆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110.&&&&&&&&
《金史》标点正误二则 周峰&
东北史地& 2009年第3期
其它史料与文献
111.&&&&&&&&
《契丹国志》的编纂特色与史学价值&
舒习龙& 河北学刊& 2009年第3期
112.&&&&&&&&
《大金国志》所载“太行山忠义社抗金”纠误 仝建平 晋阳学刊 2009年第1期
113.&&&&&&&&
辽行均《龙龛手镜》杂考& 王孺童&
中国佛教的佛舍利崇奉和朝阳辽代北塔:中国·朝阳第二届佛教文化论坛论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114.&&&&&&&&
《资治通鉴》辽代北京记事辑稿&
孙国军& 周峰&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8期
115.&&&&&&&&
《松漠纪闻》若干问题探讨& 潘瑞国&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6.&&&&&&&&
简论《金源纪事诗》中宋金文化交融现象&
汤天生& 华章& 2009年第11期
117.&&&&&&&&
简论《金源纪事诗》中宋金使臣交聘&
宋佳东& 华章& 2009年第11期
118.&&&&&&&&
《盘山佑唐寺创建讲堂碑铭并序》校释&
陈雍&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9.&&&&&&&&
《贞观政要》在辽、西夏、金、元四朝&
周峰&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120.&&&&&&&&
辽代的政治文明和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黄震云&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1.&&&&&&&&
浅析辽代后妃频繁参政之原因& 张宏&
李丹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
122.&&&&&&&&
辽朝为何18次更改国号?& 景爱&
百科知识& 2009年第8期
123.&&&&&&&&
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 中华文史论丛& 2009年第4辑
124.&&&&&&&&
契丹未能统一中原的原因探析——以耶律德光南征为例&
孙政&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125.&&&&&&&&
拿来主义:辽廷招降取士的策略&
蒋金玲&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26.&&&&&&&&
辽朝における士人层の动向——武定军を中心として&
高井康典行& 『宋代中国』の相対化(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九集)&
汲古书院2009年
127.&&&&&&&&
论辽朝汉族官僚群体的地位及其影响&
姚雯雯& 东北史地& 2009年第1期
128.&&&&&&&&
辽末后妃参政述略 张宏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期
129.&&&&&&&&
契丹与旗鼓补论& 关树东&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30.&&&&&&&&
浅析哈剌契丹人建立的起儿漫王朝&
范雅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31.&&&&&&&&
奚国觅踪& 姚德昌&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32.&&&&&&&&
奚国觅踪& 姚德昌&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133.&&&&&&&&
试论金朝对山西的经营& 吴建伟&
中国地方志& 2009年第2期
134.&&&&&&&&
试论金朝对西部边疆的经略——以西夏和西辽为中心&
周峰& 东北史地& 2009年第4期
135.&&&&&&&&
浅论辽末金初汉族仕人政治灵活性之原因&
齐伟&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6.&&&&&&&&
论金初统治者对汉族士人的重用&&
刘美云& 沧桑& 2009年第6期
137.&&&&&&&&
论金朝中央集权对女真皇族的防范对策&
李玉君& 满族研究&
2009年第3期&
138.&&&&&&&&
论金代对僧侣阶层的压制政策&
宋立恒& 满族研究&
2009年第4期&
139.&&&&&&&&
试论金人的“中国观”& 赵永春&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第4期&
140.&&&&&&&&
金朝皇位继承研究& 茌家峰&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141.&&&&&&&&
正隆大定之交契丹人起义若干细节问题的再思考&
金鑫&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142.&&&&&&&&
论金宣宗“九公封建”& 都兴智&
北方文物& 2009年第1期
143.&&&&&&&&
论括地对金朝灭亡的影响& 黄运刚&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144.&&&&&&&&
也说“横帐”& 都兴智&
民族研究& 2009年第6期
145.&&&&&&&&
营口地区谋克居址考略& 崔艳茹&
孙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46.&&&&&&&&
契丹国(辽朝)の宰相制度と南北二元(二重)官制&
武田和哉& 『宋代中国』の相対化(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九集)&
汲古书院2009年
147.&&&&&&&&
辽代南面官再探& 何天明&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48.&&&&&&&&
辽代酒务官初探& 高劲松&
任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49.&&&&&&&&
辽代功臣制度初探& 陈晓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3期
150.&&&&&&&&
辽代功臣号考论& 陈晓伟&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151.&&&&&&&&
辽代致仕制度初探& 王雷&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5期
152.&&&&&&&&
辽朝行宫宿卫制度&&
张宁&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53.&&&&&&&&
辽代后宫制度研究& 祝建龙&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54.&&&&&&&&
金代官吏休假制度研究& 晓飞&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155.&&&&&&&&
金朝大宗正府考论& 李玉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156.&&&&&&&&
金朝东宫制度探析:以金海陵王朝为中心&
曾震宇&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第49期) 2009年
157.&&&&&&&&
金代盐使司& 孙久龙&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8.&&&&&&&&
金代吏员集团的内部分层& 王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
159.&&&&&&&&
浅从《揽辔录》标点之失谈金代符牌制度 杨春俏 兰台世界 2009年第4期
160.&&&&&&&&
辽代的文化转型和法令修订& 黄震云&
东北史地& 2009年第2期
161.&&&&&&&&
辽代流刑的由来与司法考& 黄震云&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162.&&&&&&&&
金朝地方社会治安的女真民族特色考论&
林永强& 张晓芳&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163.&&&&&&&&
唐朝契丹朝贡述略& 袁本海&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64.&&&&&&&&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贾志扬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65.&&&&&&&&
辽圣宗对宋政策研究& 崔再尚&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66.&&&&&&&&
浅议澶渊之盟& 白翠莲&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167.&&&&&&&&
苏颂与《华戎鲁卫信录》——一失传的宋辽外交档案资料汇编&&
蒋武雄& (台湾)东吴历史学报(21期)&
168.&&&&&&&&
&“语录”缘起与宋人出使辽金“语录”释义&
赵永春&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9.&&&&&&&&
铁骊女真与辽政权的朝贡关系研究&
程尼娜&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170.&&&&&&&&
宋金交聘中的南宋泛使考略& 刘春霞&
戴伟华& 求索& 2009年第7期
171.&&&&&&&&
牢记历史应该记住些什么——从海上之盟和联蒙灭金谈起&
张剑锋& 学习月刊&
2009年第15期&
172.&&&&&&&&
略论张觉事件与宋金寒盟 都兴智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73.&&&&&&&&
沁水境内梁兴太行忠义 田同旭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174.&&&&&&&&
宋抗金失败原因简析& 潘红玉&
天水日报& 日第4版
175.&&&&&&&&
浅析宋朝对金治下契丹人的招诱 夏宇旭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76.&&&&&&&&
大散关和陆游抗金主张的转变&
王荣 杨焱& 宝鸡日报&
177.&&&&&&&&
南宋三次内禅与宋金之和战& 杨树森&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8.&&&&&&&&
辽夏关系的变动与东西方贸易的走向——《李继迁兴起与西域朝贡年表》补释&
杨浣&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9.&&&&&&&&
辽道宗朝辽与高丽使者往来的初步研究&
石艳军& 大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0.&&&&&&&&
金丽使节“贡赐贸易”探析 赵永春 吕士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181.&&&&&&&&
麻答军与义州城& 任爱君&
东北史地& 2009年第4期
182.&&&&&&&&
契丹、女真民族与中国重甲骑兵的复兴&
刘庆&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3.&&&&&&&&
辽朝军队后勤保障制度研究&&
郭满&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4.&&&&&&&&
辽墓出土兵器探索& 崔跃忠&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
185.&&&&&&&&
雍熙北伐——宋太宗二次伐辽的失利以及杨业之死 明甫 深交所 2009年第10期
186.&&&&&&&&
宋辽高粱河之战考辨& 顾宏义&
郑明&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87.&&&&&&&&
年蒙金关河争夺战初探&
石坚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0年第1期
188.&&&&&&&&
辽代契丹民族经济概述& 王成国&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89.&&&&&&&&
从应感通宝观辽金时期的经济特点&
郭东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190.&&&&&&&&
论金与周边政权的商业贸易 王德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191.&&&&&&&&
论金代商业经济的若干特征&&
王德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192.&&&&&&&&
近三十年来金代商业经济研究述评&
王德朋&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年第2期
人口、户籍与移民
193.&&&&&&&&
辽代人口考述& 武玉环&
学习与探索& 2009年第6期
194.&&&&&&&&
渤海国人口考述& 武玉环&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5.&&&&&&&&
辽朝斡鲁朵户试探& 辛鹏龙&
东北史地& 2009年第2期
196.&&&&&&&&
辽朝初期对汉族人口的安置与管理政策&
马慧丹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197.&&&&&&&&
金代和籴利弊初探 陈德洋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贸易、商业
198.&&&&&&&&
南浅析宋朝与金国之间的非正常贸易&&
康妮& 经营管理者& 2009年第12期
199.&&&&&&&&
论金代的茶叶贸易& 蔡定益&
农业考古 2009年第2期
200.&&&&&&&&
金丽使节贸易研究&&
吕士平&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自然灾害及救灾
201.&&&&&&&&
试论金代地震与救济 陈德洋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4期
202.&&&&&&&&
辽代农业发展刍议& 刘本锋&
农业考古& 2009年第6期
203.&&&&&&&&
辽代牧农经济转型与屯田的出现&
邵东波& 今日财富&&
2009年第3期
204.&&&&&&&&
辽朝时期阜新地区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
朱蕾&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05.&&&&&&&&
区田法実施に见る金?モンゴル时代农业政策の一断面&
东洋史研究(67-4)&& 2009年
206.&&&&&&&&
浅谈金代的农业 冷雯雯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
207.&&&&&&&&
辽代酿酒业及其发展 高劲松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208.&&&&&&&&
辽宋金时期的钱币特色 李速达& 华章
2009年第9期
209.&&&&&&&&
辽宋金钱币琐谈& 王冠仁&
江苏钱币& 2009年第3期
210.&&&&&&&&
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掘看辽南京地区的流通货币——兼论宋钱北流之缘由&
柳彤& 北京文博& 2009年第1期
211.&&&&&&&&
内蒙古发现大量辽代铜钱& 勿日汗&
新华每日电讯& 日第8版
212.&&&&&&&&
千山出土窖藏汉——辽、金古钱币内涵初探&
王莉&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13.&&&&&&&&
关于辽钱的一点质疑& 马建勋&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14.&&&&&&&&
大辽永安从何而来& 裴元博&
中国商报& 日第8版
215.&&&&&&&&
契丹国钱“开泰元宝”& 海泉&
收藏界& 2009年第9期
216.&&&&&&&&
辽钱珍品“应历元宝”& 陈瑞海&
收藏界& 2009年第10期
217.&&&&&&&&
辽代“大康通宝”折五钱赏析&
叶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12期
218.&&&&&&&&
谈“家国永安”钱 董大勇 收藏界&
2009年第1期
219.&&&&&&&&
辽钱新品“大安年宝”悄然面世 何文育 收藏界 2009年第1期
220.&&&&&&&&
我收藏的千秋万岁钱& 王彤&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1.&&&&&&&&
两枚稀见得辽代千秋万岁小钱&
程正航&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2.&&&&&&&&
西辽王朝的第一枚钱币——“延庆元宝”赏析&
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12期
223.&&&&&&&&
金代前期货币制度研究& 黄澄&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1期
224.&&&&&&&&
金代后期货币制度研究 &黄澄&
学理论& 2009年第21期
225.&&&&&&&&
康乐县出土的金代窖藏钱币研究&
马谋星& 司建华& 西部金融&
2009年第8期
226.&&&&&&&&
和林格尔县发现金代钱币窖藏&
王培义& 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
2009年第1、2期合刊
227.&&&&&&&&
金朝钱币鉴赏——关于金代铸钱历史之我见&&
刘存忠& 收藏界& 2009年第5期
228.&&&&&&&&
&“皇统通宝”面世记 叶柏光 收藏界
2009年第3期
229.&&&&&&&&
一枚特殊的正隆元宝合背钱& 马聪&
收藏& 2009年第1期
230.&&&&&&&&
谈正隆元宝和大定通宝& 吴进&
江苏钱币 2009年第1期
231.&&&&&&&&
契丹:马背诞生的铁血一族& 彭勇&
章回小说(下半月)& 2009年第7期
232.&&&&&&&&
铁马冰河建契丹& 台声&
2009年第2期
233.&&&&&&&&
浅谈契丹族的起源& 张宏&
于雯雯& 李冬雪&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3期&
234.&&&&&&&&
契丹迁徙研究& 郭虹虹&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年第5期
235.&&&&&&&&
辽朝建立前契丹族文化与习俗考&
张志勇&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36.&&&&&&&&
初探金代契丹人的部族及乣组织 夏宇旭&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237.&&&&&&&&
试述唐代营州契丹人& 宋卿&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8.&&&&&&&&
论辽代契丹的正统化运动 李文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年第1期
239.&&&&&&&&
契丹人种考& 朱泓&
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 科学出版社2009年
240.&&&&&&&&
试论金蒙鼎革之际的契丹人& 都兴智&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1.&&&&&&&&
浅谈建为辽六院部的“六爪”&
葛华廷&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42.&&&&&&&&
辽奚迭剌部及相关问题浅谈& 葛华廷&
北方文物& 2009年第2期
243.&&&&&&&&
肃慎女真族系历史演变、地理分布及对鹤岗地区的影响 范忠泽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3期
244.&&&&&&&&
铁骊新考& 程妮娜&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5.&&&&&&&&
女真董鄂氏探源 张其卓 满族文学 2009年第1期
246.&&&&&&&&
安徽省肥东县的完颜氏& 景爱&
苗天娥&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7.&&&&&&&&
金兀术的后代“藏”在甘肃平凉 路生 丝绸之路 2009年第7期
248.&&&&&&&&
沉默了400年的金兀术后人——河南鹿邑“完颜部落”揭秘&
张涵& 文史月刊&
2009年第11期&
249.&&&&&&&&
河南省完颜姓女真遗民探析 任崇岳 中州学刊 2009年第1期
250.&&&&&&&&
辽河流域渤海人与辽政权的关系& 张利锁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51.&&&&&&&&
辽朝对奚族诸部的征服及其统治方略&
任爱君&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2.&&&&&&&&
辽代奚族的地理分布& 王宇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253.&&&&&&&&
关于辽代奚族的部族& 纪楠楠&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4.&&&&&&&&
奚族为辽之萧族论& 陈永志&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5.&&&&&&&&
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的民族政策和文化特点&
田索菲&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5期
256.&&&&&&&&
试论金帝完颜亮对女真族的政策&
李玉君& 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4期
257.&&&&&&&&
浅析辽朝前期的“胡人汉化”&
李月新&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58.&&&&&&&&
金源统治者特定心理与中原文化引进及其汉化关系&
沈文雪& 文教数据&
2009年第24期&
259.&&&&&&&&
从“金以儒亡”谈起——评女真汉化及其影响&
陈晓宁& 消费导刊 2009年第9期
260.&&&&&&&&
金朝“南人”胡化考略& 张其凡惠冬&
史学集刊 2009年第4期
261.&&&&&&&&
耶律阿保机——辽王朝缔造者&
黄凤岐&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62.&&&&&&&&
耶律德光与母后斗智进占燕云十六州&
刘肃勇& 学习与探索& 2009年第6期
263.&&&&&&&&
试析辽景宗时期的用人特点& 张儒婷&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64.&&&&&&&&
金熙宗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研究&
王观& 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9年
265.&&&&&&&&
论金朝完颜亮迁都&&
刘肃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266.&&&&&&&&
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 苏鹏宇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
267.&&&&&&&&
浅论完颜亮改革对契丹人的影响&
苏鹏宇&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268.&&&&&&&&
&“金海陵王诗”的真相&
金文明& 咬文嚼字& 2009年第11期
269.&&&&&&&&
金世宗参与海陵王弑君夺权史事考&
董四礼& 北方文物& 2009年第3期
270.&&&&&&&&
小议金世宗为君之道——从金世宗时期的赈济措施谈起&
林利&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71.&&&&&&&&
金世宗对金源故地的经略 刘肃勇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第1期
272.&&&&&&&&
金章宗与北京山水 高文瑞 文史知识 2009年第1期
273.&&&&&&&&
试析金宣宗迁都开封& 霍明琨& 胡晔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274.&&&&&&&&
阿保机在世时代的述律后& 宋抵&
辽金史研究通讯& 2009年第1、2期
275.&&&&&&&&
断腕太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妻述律平&
招福& 各界&&
2009年第1期
276.&&&&&&&&
述律平及其家族& 康建国&
程嘉静& 首届辽上京契丹·辽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年
277.&&&&&&&&
钦哀太后摄政辨析& 刘国友&
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一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年
278.&&&&&&&&
浅析辽朝萧太后的治国方略& 张宏
刘延丽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
279.&&&&&&&&
历史小说杨家将中的萧太后 景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2期
280.&&&&&&&&
历史上的畲太君与肖太后& 商豫&
文史月刊& 2009年第1期&
281.&&&&&&&&
论辽代帝后——萧观音诗歌的艺术特点&
修新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282.&&&&&&&&
论东丹王浮海去国事件的性质& 田野&
沧桑& 2009年第6期
283.&&&&&&&&
耶律宗教生平及大事略考——以耶律宗教兄弟的墓志为主&
付璐& 孟凡云&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29期
284.&&&&&&&&
糯思回鹘身份说新证& 康建国&
兰州学刊& 2009年第12期&
285.&&&&&&&&
萧干建国称帝及其失败&
姚德昌东北史研究& 2009年第2期
286.&&&&&&&&
辽代韩德昌及其子嗣职官述略——兼论玉田韩第五代权势问题&
王玉亭& 北方文物& 2009年第3期
287.&&&&&&&&
梁援家世考& 李桂芝&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9年第2期
288.&&&&&&&&
论女真词人完颜璹& 王定勇&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24期&
289.&&&&&&&&
试论金初宰相韩企先与隐者政治 李秀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290.&&&&&&&&
试论金初宰相韩企先与隐者政治&
李秀莲&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291.&&&&&&&&
朱弁对苏黄的评价及其在金代的影响 贾秀云 晋阳学刊 2009年第2期
292.&&&&&&&&
金朝传奇诗人——施宜生& 牛贵琥&
文史知识 2009年第6期
293.&&&&&&&&
宇文虚中事件与南宋社会的道德期许 贾秀云&
史学月刊& 2009年第6期
294.&&&&&&&&
金代状元陈载考略& 李琳&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295.&&&&&&&&
金代作家吴激生平与创作简论 邹自振&
陈宗沅& 闽江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296.&&&&&&&&
论金代王寂词的艺术特质& 李楠&
集宁师专学报& 2009年第1期
297.&&&&&&&&
浅析王若虚的诗学思想& 张丽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298.&&&&&&&&
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
尚永亮& 社会科学&&
2009年第9期
299.&&&&&&&&
一心自得浑然天成——论王若虚文论的审美指向&
苏利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00.&&&&&&&&
取法自然——论王若虚文论中的“理”& 苏利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01.&&&&&&&&
金代王若虚的“史例”思想& 吴凤霞&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302.&&&&&&&&
李纯甫佛学思想初探& 封树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03.&&&&&&&&
论金朝名士党怀英的泰山情结&
卢成轩& 聂立申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年第3期
304.&&&&&&&&
刘祁在金源时期的交游考略& 夏英琳&
滁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305.&&&&&&&&
《西使记》作者刘郁事迹考& 杜成辉&
北方文物& 2009年第4期
306.&&&&&&&&
房皞《戊子》诗杂考& 胡传志&
晋阳学刊& 2009年第6期
307.&&&&&&&&
万松行秀新考——以《万松舍利塔铭》为中心&
刘晓& 中国史研究& 2009年第1期
308.&&&&&&&&
金末元初儒士梁斗南事迹钩沉& 周峰&
辽金史论集(第十一辑)&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八、元好问
309.&&&&&&&&
元好问与元初文坛& 沈文雪&
考试周刊& 2009年第36期
310.&&&&&&&&
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
尚永亮& 文学遗产& 2009年第4期
311.&&&&&&&&
李治与元好问交游考& 赵平分周新华&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12.&&&&&&&&
金代士人的遭遇与元好问的悲剧意识&
贾秀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313.&&&&&&&&
元好问与南阳 张建伟 文史知识 2009年第11期
314.&&&&&&&&
论元好问“避难南渡”时期的散文创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年第12期
315.&&&&&&&&
东园花柳西湖水 剩着新诗到处夸——元好问在山东的文学创作及贡献 李献芳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16.&&&&&&&&
元好问、严羽唐诗持论考察& 刘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
317.&&&&&&&&
元好问诗学视野中的陶渊明 张秋爽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
318.&&&&&&&&
民国诗话中的元好问研究史料发覆 刘达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
319.&&&&&&&&
从《杨叔能&小亨集&引》看元好问诗歌“诚”“正”的创作标准&
王亚然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320.&&&&&&&&
析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中的“李杜优劣论”——兼论其中第十五首的解读&
骆礼刚& 肇庆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321.&&&&&&&&
从元遗山《论诗绝句》看潘岳的文品与人品&
胡鸣&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22.&&&&&&&&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在金代文学中的现实意义&
牛贵琥&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23.&&&&&&&&
浅析元好问的词& 于新&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
324.&&&&&&&&
遗山词中的“梦”&&
邓昭祺& 民族文学研究& 2009年4期
325.&&&&&&&&
元好问与词序的进化& 颜庆余&
兰州学刊& 2009年第4期&
326.&&&&&&&&
元好问的宋词观&
黄春梅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
327.&&&&&&&&
论遗山词的仙家情思 祁秋娟 青年科学 2009年第3期
328.&&&&&&&&
329.&&&&&&&&
元初理学背景下的《续夷坚志》&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中华书局2009年
330.&&&&&&&&
《元好问全集》增补诗辨误& 张静&
民族文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331.&&&&&&&&
论《中州集》作家小传的文学史意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全球通史有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