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语文课学易经合理吗 是不是农村封建迷信盛行 老师讲授阴阳 太极 二仪四象

传统文化 学海拾珍 易经八卦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出自《易传?系辞》上传的第十一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远古之时,盘古尚未开天辟地,天地宇宙混沌一片,仅有太易太初太素。太易乃气之始,太初谓形之始,太素为质之始,此三类混为一团,无光无声无形无影,浑浑沌沌。老子称之为:夷、希、微。此时称为太极,亦称太一,又称太无。
  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太极生“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古人概之为:阴阳。
两极符号:
阴:|| ||
两仪生四象。四象符号为:
四象生八卦。八卦符号与卦名字为:
《一叶苦舟》作者;别道林 保留所有著作权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586号 邮编:430070
/ship/    MSN:两地书书店学易经 用易经
(货号:5)
开&&&&&&本:16开页&&&&&&数:336页字&&&&&&数:I&&S&&B&&N:5售&&&&&&价:33.20元
原书售价:49.80元品&&&&&&相:配送方式:快递、挂号印刷品、普通包裹&&&&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50件)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基本信息书名:学易经&用易经&&&&&作者:&&&&谭德贵出版社:&九州出版社ISBN:5&页码:336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出版日期:原价:49.80元商品标识:内容简介&  《易经》中含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源头。本书作者从分析《易经》卦象入手,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剖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用现代的眼光多角度解读《易经》,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鲜的看法。  《周易》又称《易经》,是古典哲学的源头,经文虽为占筮之书,但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本书作者从分析《易经》卦象入手,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剖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用现代的眼光多角度解读《易经》,提出了许多独特、新鲜的看法。作者简介  谭德贵,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哲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多年来一直全身心研究《易经》,专著《多维文化视野下的周易》一书,2005年由齐鲁书社出版。从1997年开始,多次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大高校及商会、金融系统、集团公司讲解《易经》。编辑推荐目录前言第一章 源头活水第一节 活水一 对西方文明引发的六大危机的反思二 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矛盾心态三 中华文明的复兴与崛起四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节 源头一 轴心时代与世界文化元典二 《易经》的自身特殊性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最高地位第二章 生生谓易第一节 天地之大德日生一 生生二 广生第二节 天人感应一 天谴二 神授三 博爱第三节 自我实现与不朽一 不朽二 传统价值观下的重重矛盾第三章 自强不息第一节 天行健第二节 明夷而正,韬光养晦第三节 自强不息与民族精神一 中国历史上的天灾人祸二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第四章 厚德载物第一节 至柔而刚,戒躁远倭一 至柔而刚二 戒躁远佞第二节 求同存异,以诚相待一 求同存异二 以诚相待第三节 兼容并包一 和平意识二 尚杂意识第五章 屈伸随时第一节 能屈能伸第二节 知进知退一 适时而退二 退的更高境界谦三 退的表现四 进退有节第六章 慎始慎终第一节 进必以渐一 循序渐进二 克服急躁第二节 持之以恒第三节 不固执第四节 从小事做起第五节 善始善终第七章 迁善改过第一节 吉凶、悔吝、休咎一 吝二 厉三 悔四 咎五 凶六 吉第二节 虚心改过第三节 对待大小错误的不同态度第八章 知言知微第一节 慎言避祸第二节 慎言敏行第三节 言必有中第四节 知几则吉第五节 知微知著第六节 知无之益第九章 三易之道第一节 易简之理第二节 变易之理第三节 不易之理第十章 中正而立第一节 诚信一 信用二 反思第二节 修德第三节 中和第十一章 否极泰来第一节 知否第二节 保泰第三节 知祸福第十二章 损益之道第一节 吃亏是福第二节 失为本第三节 止得第四节 舍得第十三章 制器尚象第一节 “制器尚象”与“取象比类”的异同第二节 《易经》对古代科技的具体影响第十四章 神道设教第一节 设教第二节 宗教与术数一 术与教的关系二 绝地天通第三节 术数与礼制一 本是同根生——礼之渊源二 “八佾之舞”——术数与礼之政治化三 “三年之丧”——术数与礼之伦理化第四节 《易经》与道教一 “太极”的神化与道教诸神的易学光环二 贯通内外炼丹术的象数思维模式三 符咒斋醮科仪文化的易学影响第五节 《易经》与佛教一 佛教的中国化二 佛道之争与佛儒之争三 佛教对《易经》的认同与靠拢第十五章 乐天知命第一节 术数文化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术数文化的演化过程第三节 象数与义理的分野及术数文化体系的建立后记参考文献前言  人谋?鬼谋?  一提到“易经”两个字,就会引起许多朋友的浓厚兴趣,这是为什么?  《易经》自古以来就被奉为“群经之首”、“三玄之冠”,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之一。它自诞生起,就与我们民族的所有存在息息相关: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生产、生活、思想,从安邦定国到衣食住行,从贯通天地、玄而又玄的诸子百家到家常里短、日用而不知的百姓,从大文化到小文化,处处、时时都闪烁着《易经》的光辉。也正是这种原因,才导致了对于《易经》“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局面的出现。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易经》,应该系统了解《易经》的哪些内容?  第一,《易经》的神秘性。许多朋友由于没有真正全面接触过《易经》,只是通过算卦、风水等对《易经》有些一知半解的认识,就认定《易经》不过是卜卦算命的方法而已。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上号称懂《易经》的人一下子多起来,什么特异功能人士、道教的内丹与符篆派、佛教的宿命通等,无不打着《易经》的旗号,其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虽不缺乏真正的高手,但大部分不过是骗子而已。这样一来,就更加混淆了视听:《易经》到底与算命有无关联?“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应如何理解?《易经》与道教、佛教有何种联系与区别?算命到底有无科学性?《易经》是不是宗教、封建迷信?一句话,《易经》是“鬼谋”,还是“人谋”?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  第二,《易经》的争议性。《易经》在先秦时期身负无上荣耀,秦朝焚书坑儒之际幸免于难但又被打人冷宫,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却被奉为“六经之首”。《易经》的地位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如此大的起伏?东汉以后,《易经》的义理一派成为正宗,而象数却被打入民间与道教。文革期间,象数被说成是封建迷信,改革开放后又引起肯定与否定双方的激烈交战。到底应该如何看待《易经》的两派六宗?  古人曾明确提出过,不知易不可以为将相,不知易则不知医、易医不分,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这是为什么?精彩书摘  第一章 源头活水  第二节 源头  二&《易经》的自身特殊性与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最高地位  与《易经》同时代的几部元典中,《尚书》深奥难懂,《春秋》用辞多变,“三礼”繁文缛节。但是,后几部书只要在文字音义上下工夫,再多方参照有关的注解和研究文献,就很容易过关。《易经》则不然,它素有“宇宙代数学”之称,即使文字音义全懂,也是枉然。再加上后代几千年卷帙浩繁的注经之书,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令大众读者望而却步,只得徘徊于这座“神秘殿堂”之外。  《易经》是一部奇书,首先在于其独特的结构。别的元典都是由一篇篇短文构成,每一篇独立性较强,篇与篇之间的序列固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十分严格。而《易经》一书由六十四卦构成,六十四卦的序列自有确定的含义,不允许颠倒,《杂卦传》对此有明确的说明。近几年发现的帛书本《易经》虽卦序不同,但只是为了记忆方便,并不具科学性,恐怕这也是其不能流传的原因之一。《易经》六十四卦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乾、坤为上经之首,咸、亨为下经之首。  《易经》包括经与传两部分,这也是它的特别之处。别的元典如《诗》、《书》、《春秋》等,经传并行,各自流传,传是释经的,不能算作经。如《春秋》所指的就是那大约16000多字的经文,解释经文的《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则不包括在内。而《易经》则不同,它包括了《易经》与《易传》两部分的内容。  如果我们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易经》的最大特点,那就是用筮与卦来表达思想,也就是用象数来表达思想。套用现代语言,就是用符号表达思想,并由此形成了许多的特殊性。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象数与义理的统一  《易经》之象主要包括阴阳之象、实物之象,数包括大衍之数、太极八卦之数等。简单地讲,“象数”是指《易经》六十四卦卦象及三百八十四爻爻象和体现卦爻象的数字。象数易学的特点是,重点探索卦爻象与卦爻辞乃至与《易传》之间的种种关系。象数派的学者们认为,《易经》经文字字。句句无一虚设,皆出于卦象。具体到《易经》的解说方面,表现为侧重于解释《易经》经文在卦象上的依据。  至于“义理”,是指《易经》中所蕴涵的各种自然、社会及人生哲理。义理派的特点是,全面揭示与阐发《易经》中所包含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具体到《易经》的解说方面,重在阐明《易经》之微言大义,很少或几乎不问津经文与卦爻象之间的种种联系。  象数与义理虽有区别,但却是有机的统一。象数是义理的基础,没有象数则义理无从谈起。同样,没有义理,象数就得不到升华,只能沦为术数。易学发展史早已证明,东汉的象数易学正是因为忽略了义理的指导而造成了妄说泛滥,迷信横行,直到魏晋玄学家王弼的扫象之后才使易学重整旗鼓。而改革开放以前,大陆的易学研究则因过分偏重义理,忽视乃至批判象数,并机械地用唯物主义来解释义理,造成了易学研究的空洞化。  (二)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  任何一部书,都存在着抽象性与具体性的问题,、但这种抽象乃是理论上的一般,总是有其确定的含义的。无论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还是马克思的“商品”范畴,虽是抽象,仍为具体,这乃是语言表达之结果。而《易经》则不同,它主要是用象数表达思想。为什么要用象数来表达思想呢?因为这样做具有最大的抽象性。具备了最大的抽象性,也就具备了最大的灵活性、适应性与具体性,这就使它与别的元典,如《诗经》、&《尚书》、《春秋》等有了很大的区别。后者所讲的道理,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但实际上是比较具体的,肯定或否定什么是很清晰的,最多有语言文字上的障碍,但这类问题只要借助工具书,是不难解决的。  《易经》则不然。它的六十四卦要极尽三才之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对任何时间、地点、条件、人物都适用,就必须“只讲一些空套子”,使得“任何事物都可以套进去”(冯友兰语)。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象来表达,而且必须是最抽象之象,才能够灵活表达三才之理。《诗》之比兴和《孟子》、《庄子》中的比喻和寓言,是一种有确指的象,偏主一事一物而言,易之象则无所不通、无所不指。例如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就是一种无所不包的象。这个象无非是要表达一个“健”意,上自天子王侯,下及庶民百姓,都能适用。初九“潜龙勿用”,描述的“潜龙”之象,对任何人与事物都适应。这种极其广泛的适应性,用其它任何方式都不能准确表达。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易经》的象数是没有确定的含义的,从中可以引申出无限的含义来。稍懂易学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经学研究的方法,不是“六经注我’?,就是“我注六经”,但不管以哪种方式,都是解易的著作最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易经》的最高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易经》具有最大的抽象性,可以任想象力纵横驰骋、。冯友兰先生把《易经》比作“宇宙代数学”,可以说是对《易经》抽象性的最准确表达。这就像爱因斯坦的统一场方程一样,具备最大的抽象性,也因此具有了最大的包容性。  同时,《易经》又具有最大的具体性。因为它不仅有卦爻辞,而且有传,这些文字都有非常具体的含义,既包含确切的历史、地点、人物、事件,又表达了明确的思想与价值取向。特别是象数方面,它能对上至天文,下至人事的许多具体问题做出吉凶判断。每当涉及一具体问题时,它的含义就变得非常明确,可见,《易经》既具有最大的模糊性,又具有最大的准确性。这一点与现代的符号逻辑不同,符号逻辑乃纯符号的运动,而《易经》的逻辑既有符号又有实物,所以这种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自古及今从未有过的,这也是《易经》一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三)理性与神秘性的统一  《易经》一书是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来表达三才之道的:“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其功能虽大,却不是来自天神所赐,也不是什么上帝的启示录,而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杰作。“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画八卦之后,又经文王、孔亏的发展才最终定型。从结构上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完全排除了任何神的因素。  在古代世界,宗教信仰是很盛行的。_纵观中国历史,尽管宗教从未像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和当今的伊斯兰教那样占据统治地位,然而,中国古…代的祭天、崇天意识却十分浓厚。《易经》产生的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对对许多现象充满神秘感,对天有一种神秘的畏惧。周代的统治者以德治天下,但却处处宣称自己代表天意,这是为何?因为在那个时代,任何统治,如果没有天意的支持,就会失去统治的依据。而殷代的崇鬼仪式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有《易经》这种披着神秘外衣的理性符号结构,才能使被统治者死心塌地地视其为神物,自觉地接受它,崇拜它,从而达到“神道设教”的目的。  易的神秘性表现在卜筮和卦象两方面。用卜筮决定吉凶,百姓以为它是神意的体现,心里确信不疑。如果不用卜筮,依据自己的分析判断来指导别人的行动,纵然正确,也会令人半信半疑。更何况统治者的许多言行是完全不合理的,只有靠神秘性来充门面,才能够使民众信服。但是光用卜筮也不够,还必须把卜筮断出的吉凶用卦象表现出来,让人们觉得卦象所显示的吉凶,是言之成物、持之有据的,这才能让受众深信不疑。所以,占卜最早是为了寻找统治合理性的最重要手段。一远古统治者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素质——与神沟通、秩序权威、技术权威中,神通是第一位的,“王”字的书法结构,就说明了统治者通天的重要性:将“王”字分解来看,上中下三横分别代表天、人、地,而中间的一竖则将天地人贯通起来。插图
快递方便快捷,建议使用!北京一天到!我们会尽量降低您购书的附加成本!7日内免费退换货!挂号印刷品我们会尽量降低您购书的附加成本!7日内免费退换货!书店首页友情链接书店均为一家书店普通包裹我们会尽量降低您购书的附加成本!7日内免费退换货!书店首页友情链接书店均为一家书店店主推荐150.00元55.00元30.00元605.88元17600.00元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10.00元12.00元50.00元34.66元33.80元98.00元12.00元17.50元43.00元15.00元44.90元20.00元可开发票,税点4%。当日付款,过期无货。
&260.00元6.00元15.00元45.00元5.00元16.00元9.00元10.00元5.00元32.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学易经怎么学&如何学周易
&<img ALT=""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uploads/allimg/-536.png" STYLE="padding: 0 margin: 0 border-style: color: rgb(14, 34, 8); font-family: 宋体, Verdana, Arial, Tahoma, 微软雅黑; line-height: 25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width: 367 height: 322"
TITLE="学易经怎么学&如何学周易" />
易经是群经之首,被誉为大道之源。它的应用方方面面,中医、军事、预测占卜、数学、管理等方面都与易经联系紧密。很多人对周易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开运神家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学习易经的思维和方法。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的人可能是想通过学习易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有的人可能是想学习易经来预测占卜。其实不管学习易经的目的如何,学习易经首先要先明白用怎样的思维态度去看待易经,学习易经。以及从什么方向着手学习入门。
一、用什么样的思维态度学习易经,
有的朋友看见易经能过预测,以及一些达到一些科学达不到的作用效果,就觉得易经很厉害,产生“科学是不是比不上易学?”类似的疑问。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无缺的事物,所以我们看到现代科学的缺陷,认识到易经的神奇之处时也不要认为易经胜过科学。看到易经的不足之处,也不要贬低易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西方国家在认识到他们的科学、思想的不足之处时同样在借鉴我们的思想和智慧。同样的,不论学习易经是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现代科学我们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如果说科学像西方的油画或者素描,那么易经智慧,中国思想就如同我们的中国画。一个写实,一个写意,各有千秋。学易经就像是写意,它需要联想,类比。但是写意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实。如果把易经看成一幅中国山水画,那么画中的一山一水就不只是一山一水,而是比喻,是象征。如:易经中乾卦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是将人或者事态,或者其他东西比作潜藏的龙,无法施展本领,用潜藏的龙来象征,难有作为。又如,初九,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在天,大人造也。用龙腾高空,比喻大有作为。等等这些句子我们就当是比喻和象征。易经的各种卦也就看成是事物的代表,比喻。
开运神家网命理大师高勇强认为:如果把学习易经看成是学画画,那么我们要表达意境,或者说写意的同时也要借鉴油画、素描的手法来通过“实”的东西表达“虚”的东西。只有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蕴虚。太虚了就过于抽象,太实了又会过于生硬,死板。学易经就要首先确立这样一种思维态度。至于什么时候能画出既形象具体又有意境的画作,则个人要慢慢努力了。
二、学易经的方法
有了思维和方法还要有具体的方向方法才能具体学习,学易经首先要认识阴阳、五行。事物是相对的,有阴就有阳。有白天就有黑夜,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寒冷就有灼热……易经用太极表示世界本源,太极生两仪(阴和阳),两仪生四象(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又生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再演六十四卦,而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就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来演变。易经就是用各种卦来代表事物,每个卦有各自代表的事物,但是也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各种联系:本卦,互卦,错卦,综卦,变卦。
学习易经首先要掌握阴阳五行的关系,五行的相关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及认识卦,了解掌握各种卦的知识,认识爻。爻辞,爻位等基础知识开运神家只是介绍方法,就不赘述了。基础打牢以后,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吸取易经的思想智慧,循序渐进。无论运用易经做什么,最重要的还是吸取其中的思想来形成自己的想法,观点。到一定高度是它就是你的指导思想了。
以上就是开运神家为大家带来的学习易经的方法,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或者有命理,运势方面的困难疑惑请咨询老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学易经看不懂?没关系,只需要记住易传这6个字,立马高大上2
学易经看不懂?没关系,只需要记住易传这6个字,立马高大上2
我们学习国学,学习易经,常常为记不住64卦而烦恼。其实记住并且了解它们是有方法的。比如说易经中有八个卦,他们的外卦(上卦)和内卦(下卦)就好像照镜子一样。他们是乾、坤、颐、大过、中孚、小过、坎、离。也有的人把这八个卦叫做八经卦,不过无所谓,是不是八经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他们、理解他们。乾、坤、坎、离被我们反复说过,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样。本文说一说剩下的四个:颐、大过、中孚、小过。这个卦就像是上边的艮卦或者说下边的震卦在照镜子,上卦下卦互为镜像。此卦的特点:阳爻在两端,阴爻在中间。古人看到这个卦,特别像人的口,上下的阳爻就是嘴唇,中间的阴爻就是牙齿。故卦名是颐。颐,就是讲养生的,养生当然是说吃的,吃就要靠口。这样的联想顺理成章。这个卦就像是上边的兑卦或者下边的巽卦在照镜子,上卦和下卦互为镜像。此卦的特点:阴爻在两端,阳爻在中间。我们知道,阳气是扩张的,阴气是收敛的。阳爻从中扩张,超过了中位,所以叫大过。大过,就是阳爻、阳气从中生发,超过了(中位)。“大”指的是“阳”。这个卦就像是上边的震卦或者下边的艮卦在照镜子,上卦和下卦互为镜像。此卦的特点:阳爻在中间,阴爻向内收敛,并且过了中位,所以卦名叫做小过。小过,就是阴爻向内收敛,并且过了中位。“小”指的是“阴”。这个卦就像是上边的巽卦或者下边的兑卦在照镜子,上卦和下卦互为镜像。此卦特点:中间是阴爻,外边是阳爻。从象上看,就是“虚心”,我们常说“虚心”,就是这样的感觉。这个卦卦名叫做“中孚”。中孚,中就是中位,孚就是信。我更愿意解释为虚心。以上就是今天所说的四个卦。这四个卦,都是从大象上看到什么,就去解释它,而没有去从爻位关系,是否当位等方面去解释,也是因为易经本来就是仰观俯察,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唯变所适。相信这样说,是最容易记住的办法了,还是那句话:假如和当时给这几个卦命名的人想到一块的话,只能说实属巧合。《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之一】:《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包括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交替的变化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易经》的根本精神为生生之谓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即体现了易的生生之性,《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说明。《系辞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交代了先天八卦按照一分为二的方式生存。用图示表示如下: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为下图中最下一层:一阴一阳;两仪生四象。四象为下图中第二层:四个图,二阴二阳;四象生八卦。八卦为下图中最上层:八个图,四阴四阳。八卦:用“一”代表阳(称为:阳爻(yáo)),用“--”代表阴(称为:阴爻(yáo)), 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间一横叫二爻,上面一横叫三爻。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duì),悦也。”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特征来表示。即: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有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后天八卦配图更正:(一)八卦歌诀先天八卦:“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后天八卦:“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数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二)八卦代数先天八卦: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后天八卦: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离九,坤二,兑七,五为中宫。(三)八卦方位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后天八卦: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四)八卦所属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五)八卦生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六)八卦旺衰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七)八卦的五行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木—震、巽,震为雷,巽为风。土—坤、艮,坤为地,艮为山。水—坎, 坎为水。火—离 离为火。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八)八卦分割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八卦。太阳 少阴 少阳 太阴 , 四象。阳 阴, 两仪。(九) 八卦分阴阳乾、坎、艮、震四卦,属阳卦, 其中 艮为少男, 坎为中男 ,震为长男。(震、坎、艮中阴多阳少,表示阴从阳,故为阳卦)坤、兑、离、巽四卦,属阴卦 其中:兑为少女, 离为中女 ,巽为长女。(兑、离、巽中阳多阴少,表示阳从阴,故为阴卦)后天八卦九宫排列:巽四、离九、坤二。震三、宫五、兑七;艮八、坎一、乾六;中国古代就有关于填写九宫格的口诀: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以上后天八卦九宫排列数,横竖相加、对角相加之和,均等于15。即:8+1+6=15;3+5+7=15;4+9+2=15。8+3+4=15;1+5+9=15;6+7+2=15。8+5+2=15;4+5+6=15。我们学习国学,学习易经,以前说过,主要是为了趋吉避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从而在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情况下,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正如我昨天所言:写易经的原创文章有很多,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享学习心得,体验法喜之乐,传播国学义理的;一类是吹嘘本事多牛,故弄玄虚引人入胜,文尾留公众号让你找他算卦看风水的。聪明的读者们,你们应该可以分辨这二者的区别。为了避免学习进入误区,我刻意弱化了占卜的功用。减少骗子成功骗你的机会,但并不是不能占卜。而且从根本上说,易经包括了象数理占四个部分,本来就是允许占卜的。我自己也占卜,也给别人占卜。我反对的是对占卜的神话,反对是利用占卜来骗人,希望大家可以分清楚。我们占卜,只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修为。所以,本文讲一个数字卦小例子,通过这个小例子,也让大家了解下易占本来的样子,也了解一种有趣的占卜方法。日,某人问事:我在某公司上班,下个月要离职了,可是新来的领导,老是针对我,我想问走之前会不会有处分或者其他事情?我让对方起数字卦,对方报数586,486,279。(注:数字卦起卦用3个三位数)起卦后是节卦之需爻辞: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此卦怎么解呢?分析:首先这个事,卦主的疑问是因为是当事者,又比较年轻,所以不明白一些简单的“职场”问题。新官上任,是会立威的,当然用快要离开的人开刀立威是最合适不过。但等你真走的时候,他不会真的难为你。因为真难为你会让留下的人心寒:这领导怎么这么冷酷无情?所以,你需要的就是和他演好这出戏。看卦:节卦之节,是控制自己,于你,就是你的情绪。互卦,颐,就是明哲保身,尽量不犯错误。(互卦就是本卦234爻为下,345为上形成的卦)变卦需,等待时机的意思。需卦二五相争,二弱于五,所以三爻无事。爻辞的意思就很明确了:不节若,则嗟若。无咎。意思就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配合领导演好这出戏,如果因为自己年轻气盛,目光短浅,吃不了亏,把假戏真做了,自己就会不好受。但是如果控制好了,就不会有咎害。说到这里,卦主也就明白怎么做了。此卦结束。其实易占不神秘,更不是神神叨叨的,而是经世致用的学问,这点还需学习易经的人能够用切合实际的观点去看。当然我的水平有限,能够解释的就这么多了。不足不对之处,尚请方家指正。另外,我觉得我这番话,对于卦主(起卦人)来说是无害的,这点在易占中至关重要。
发表评论:
馆藏&4377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