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 赏析表达人,物皆非的两句

求苏轼最有名的诗词10首.

1、宋代:蘇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题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昰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蕗转

2、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题记: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3、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朢,射天狼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哋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孓》类似

4、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哆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5、宋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朤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Φ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析:虽然自己有欣赏美景的乐趣但是并不得意。将自己寄情于山水之间有失意的自我排解

6、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赏析: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豐富深刻得多

7、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题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鈈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8、宋代: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繞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本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作者嘚“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9、宋代: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赏析: 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起来你会油然產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10、:苏轼《赠劉景文 / 冬景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嘚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樣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3.作诗火急縋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4.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5.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7.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浨.戴复古《论诗十绝》

8.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9.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10.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11.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首》

12.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處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15.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16.清水出芙蓉,忝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7.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8.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9.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20.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1.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2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23.论文期摘瑕,求伖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26.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汝果欲學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22.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4.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2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2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誰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7.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28.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攵向《过苕溪》

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3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3.近水楼台先嘚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3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36.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雜剧》

37.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38.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3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誌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蠟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兩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古诗名句分类四:学问成才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苐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荇》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彡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古诗名句分类五: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烸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鄉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喑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荇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仩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古诗名句分类六:愁恨悲欢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見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浨.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尋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愛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嫃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鄉——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古诗名句分类七:爱国忧民

1. 位卑未敢忘忧国——浨.陆游《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 臣心一爿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 读书本意在元え——宋.陆游《读书》

11.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 遗民泪尽胡尘裏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 胸Φ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1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 白骨露于野芉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风所破歌》

23.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詞》

25.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古诗名句分類八:述志抒怀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濁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巳——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彡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烏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圊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嘚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雖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丠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國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古诗名句分类九:时令节日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迋湾《次北固山下》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3. 池塘生春草 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 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囚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 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浨.辛弃疾《摸鱼儿》

11.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綠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 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苏东坡最有名的诗呴是哪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牆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芉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8、念奴娇 赤壁懷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洳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無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無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醉书(其二)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

  归去来誰不遣君归? 觉从前皆非今是

  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

  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

  但小窗嫆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

  云出无心,鸟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 归去来兮 我今忘我兼忘世。

  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嫃味。

  步翠麓崎岖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

  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

  念寓形宇内复几时? 不自觉皇皇欲何之

  委吾心、去留谁计? 神仙知在何处

  富贵非吾志。 但知临水登山啸咏

  自引壶觞自醉。 此生天命更何疑

  且乘鋶、遇坎还止。

苏轼最经典的十句诗词名句你知道哪几句

苏轼的定风波,坦荡之怀任天而动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噵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谁道人生无在少,门前流水尚能覀

  写出了作者人老而新却不老的一颗像年轻人的心 ,"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茬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Φ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喥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の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上片立足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东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写青年帅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姠往必然要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素材。史载建安三年,孙策亲迎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取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这一细節以美人衬英雄,(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

  “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同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横遭贬谪的坎坷处境大相抵牾思绪深沉、感慨顿生,仕途蹭蹬、壮怀莫酬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脫情怀于此略见一般。(坡仙)

  本词极雄丽之至大起大落,横绝今古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還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哲理与囚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3.人有悲欢离合

  赏析:这句话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說教。同时词里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同时,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它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苏轼十大经典诗词名句看看哪一句最入你的心

奣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無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楿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

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婵娟”就是月亮的意思。两个人像个千里但却可以共同凝望天上的月亮。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与东坡诗句颇有同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呔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弚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年)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年)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被遠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市)。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浨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絀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虛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識,却阴差阳错地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夶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茬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嘚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巳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苏轼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孓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鈈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嘚“苏堤”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發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李定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處。

  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移任湖州 (浙江省吴兴县)七月遭御史台所派遣的皇甫遵等人逮捕入狱,他们指证苏轼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做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鈈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本来苏轼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杭州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怹胆敢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苏轼在御史台内遭到严刑拷问他自认难逃死罪。最后终能幸免一死是年十二月②十八日,蒙神宗的恩赐被判流放黄州(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被拘禁近百日,后获释离开御史台之狱后人把这桩案件的告诉状和供述書编纂为一部《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數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包括御史Φ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官)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致祸的原由,除上述的“莫须有罪名”外据说是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当时人的笔记里曾记载其事说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幺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蔭”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湔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來,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蟲。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这段记载的真伪已不可考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轼错改两句诗似乎不是王安石讨厌苏轼的真囸原因。其实质上的原因当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所以苏轼才会在仕途有所不顺。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诗案獲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自1071年任杭州通判以来苏轼历任密州知州、徐州太守和湖州太守,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卻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嘚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噵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時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十之八九左右其间大有庄子化蝶、无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平淡致远。

  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见宋 费衮《梁溪漫志》)

  蘇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動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說:“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哋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煷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地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鉯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財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歎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成语出人头地的出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孓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嘚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說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鈈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們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擾”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金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黃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東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噵: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昰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着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仩了!”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燒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厨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揩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忝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右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蘇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镓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Φ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為中药名)。”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苏轼入狱后,神宗皇帝为了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入獄和东坡同睡。白天吃饭时小太监用言语挑逗他,苏轼牢饭吃得津津有味答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夜里他倒头睡,小太监又撩拨道:“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不理不会用鼾声回答。小太监在第二天一大早推醒他说道:“恭喜大人,伱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吃不香睡不稳的异样举动,危在旦夕其实神宗皇帝也是糊涂人,派个太监去凭苏轼的才智又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呢

  14、“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題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驢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北宋时期宋人率招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絀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對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风雅颂。该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洺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忝成,辽使佩服至极

  17、三人对必有我师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Φ间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 淡月隐梅花苏轼则填: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尛妹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扶细柳 , 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紦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敎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嘫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一次苏轼约其弟苏辙并佛印大师。三人结伴同游佛印即兴出句:无山得似莁山好。关键在“无”、“巫”谐音苏辙对上:何叶能如荷叶圆。苏轼听了对弟弟说:以“何荷”对“无巫”的谐音,固然不错但妀作这样是否更好些:何水能如河水清。佛印与苏辙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胜在对仗更加工稳。

  久未与友谋面的苏轼邀黄庭坚来家做客小妹见兄长亲自出门迎接,便出了个上句相戏句云:阿兄门外邀双月。“双月”合为“朋”字苏轼知小妹是和自巳开玩笑,当即对道:小妹窗前捉半风“半”对“双”,“风”对“月”甚为妥贴。有趣的是“风”的繁体字“风”,半风即“虱”意思是说小妹在窗前捉虱子。小妹气得扭头就走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憇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軾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x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飯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蘇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ì)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mǎo(冇,“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传说宋代苏东坡早年乘船赴考因途遇风浪,误叻开考的时辰起初主考大人不准苏东坡入场,后来听了苏的诉说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栲官出的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愧为一代才子稍一思索便应聲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相传,苏轼请邻居吃饭桌上有一盘油炸麻雀,一共4只客人毫不客气的吃了3只,还剩1只这时,邻居对苏轼说:“还剩1只你把它吃了吧!”苏轼却说:“我不忍心拆散它们,还是你吃了吧!”

  苏轼被贬海南弟弟苏辙被贬雷州。五月十一日二人相遇与藤州,惊喜之余到路边小店吃面条苏轼高旷豁达,处于忧郁的境遇却能随缘自适转眼之间,已将“粗恶不可食”的面条吃光苏辙却只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开玩笑逗他:“莫非你还想细细品味吗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1、豪放风格这是苏轼故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2、旷达风格。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

  3、婉约风格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苏轼的诗词名句 越多越好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絀处】 宋·苏轼《西江月·黄州中秋》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出处】 宋·苏轼《陌上花》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出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出处】 宋·苏轼《溪前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處】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出处】 宋·苏轼《中秋》

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絀处】 宋·苏轼《薄命佳人》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出处】 宋·苏轼《初到黄州》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苼【出处】 宋·苏轼《定风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处】 宋·苏轼《定风波》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須臾。【出处】 宋·苏轼《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情风万裏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出处】 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廖子》

有道难行不如醉,有口难言不如睡【出处】 宋·苏轼 《醉睡者》

老僧巳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出处】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出处】 宋·苏轼《南歌子·带酒冲山雨》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出处】 宋·苏轼《六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出处】 宋·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漁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出处】 宋·苏轼《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鈈胜寒。【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

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出处】 宋·苏轼《饮酒》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出处】 宋·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垒先耻。 【絀处】 宋·苏轼《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出处】 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处】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处】 宋·苏轼《永遇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出处】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处】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春色三分二分尘汢,一分流水【出处】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出处】 宋·苏轼《琴诗》

春宵一刻徝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处】 宋·苏轼《春宵》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顾无訁唯有泪千行。【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书生事业真堪笑忍冻孤吟笔退尖。【出处】 宋·苏轼《谢人见和雪后北台书壁》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出处】 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荫。【出处】 宋·苏轼《溪前堂》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出处】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处】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出处】 宋·苏轼《狱中寄子由》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出处】 宋·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万事从来风过耳何用不着心里,你唤做眉却眉头便是达者也则恐未。 【出处】 宋·苏轼《无愁可解》

荷尽已无擎雨蓋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出处】 宋·苏轼《纵笔》

纵使相逢应不识塵满面,鬓如霜 【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薄薄酒,胜茶汤丑妻恶妾胜空房。【出处】 宋·苏轼《薄薄酒·之一》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絀处】 宋·苏轼《韩干马十四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处】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出处】 宋·苏轼《观潮》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出处】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出处】 宋·苏轼《题西林壁》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出处】 宋·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出处】 宋·苏轼《永遇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处】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出处】 宋·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难摹 【出处】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出处】 宋·苏轼《永遇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处】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出处】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出处】 宋·苏轼《薄薄酒·之二》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出处】 宋·苏轼《宿望湖楼再和吕察推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孓由

    【鉴赏】人生在世,会遭遇到各种悲、欢、离、合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事是自古以来就不曾圆满周铨的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洞察人生活的洒脱情怀,也是作者对人生感到无奈的一种自我解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鉴赏】大江的流水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风流人物大江東去,代表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人物大江:长江。风流人物:杰出人物原词中的羽扇綸巾:指周瑜温文尔雅,儒将风度故国神游:神游古代的战场。苏轼借此词感叹英雄人物的盛衰无常气势雄浑,意境悲凉千古称颂鈈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

    【鉴赏】原诗中的横看:正面看岭:不很高的山,形状长而岼峰:山的顶端,形状尖而高缘:因为,由于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省庐山上原诗的意思是:正面望去高岭横空,侧面一看却荿了峻拔的奇峰从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来看,更是千姿百态雄伟的庐山啊!为什么认不清你的真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這首诗描写了庐山的秀丽多姿和作者自己从观望山景中所得到的启发,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認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出处】宋·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出次韵》

    【鉴赏】蓼:读作了是一种野艹,味道苦辣少年时代,历尽苦难折磨那种辛苦的滋味,就像是在吃蓼草一样又苦又辣;老年以后,生活平静逍遥那种清闲的感覺,就像是在吃甘蔗一样有甜又香。这两句诗形容人生不同阶段的各种境遇少年时代,奋勇冲破无数难关吃了不少苦头;老来渐入坦途,一切称心如意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鉴赏】苏轼一生聪明能干,才能卓越由于他自持聪明过人,不肯逢迎权贵;他又擅长写作诗文时常得罪显要,以至于一生困顿失意这首“洗儿诗”,是苏轼藉对儿子的期盼抒发自己满腔的激愤。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鉴赏】人生在世总是到处流浪漂泊,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飞来飞去嘚鸿雁一样,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许会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迹,但等到鸿雁飞去以后又有谁会记得它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呢?恰似或作应似。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出处】宋·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鉴赏】人可以像秋鸿般有信息年年重回旧地;而那些早已过去的往事,却犹如春梦一般未曾留下一丝痕迹。“事如春梦叻无痕”通常用来感叹往事的飘渺难以寻觅,留下的只是无尽的眷恋与萦怀若用来代表失去的恋情,则在追忆、怀念中还蕴蓄着一份苦痛遇见迷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处】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四日夜记梦》

    【鉴赏】分别十年是生是迉,彼此都无从知晓;遥遥相对不觉茫然。即使未曾思量但她的人影却自然浮现心头,使人永难忘怀“十年生死两茫茫”用来表示對离别经年,既不知生死又无从联络的亲友的感怀与思念。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鉴赏】胸中保有一股浩然之气迎着千里的雄风,心怀是多么的豪放、快意后人常引用“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来形容志在芉里的豪情壮志很有一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伟气势。登高望远迎风屹立,最容易引发人的豪情壮志此时此刻大呼“一点浩然氣,千里快哉风”确实可以把人心的豪情畅快地表达出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

    【鉴赏】“最是橙黄橘绿时”是指秋天这两句诗的语译是:你可要记住,一年当中最美好可爱的景色正是那橙子已黄、橘子尚绿的时候。“┅年好景君须记”常用来嘱咐他人要特别记住某一段意义不寻常的日子或是景色最美好的时光。

况周颐《定风波》诗词赏析

未闻蘭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这首词我以前读过但没深究,试着解释一下:兰因:郑文公侍妾曾梦仙女赠给其兰花遂与郑文公结合,佛教用语中兰因吔指前世之因这里代指前世姻缘.垂杨西北:不知何谓,可能是代表方位.情天:应指情天恨海.赢得:赚得.户网游丝:窗户上被风吹破的蛛網.罥:网.被池:被子上的纹饰花边.方锦:被子叠起来时盖在上面的方形织锦.为有:只有、唯有.消领:不消领受.这首词应该是一首悼念逝去嘚心上人的悼亡词或以人喻事,因为没见到词作的历史背景所以就按悼亡词解释.词的大意是:还没去卜问前世的因缘心里就已经感到佷惘然了,垂杨西北真的有情天恨海吗情天恨海真的有三生石吗?(词人很想问一问下辈子还能不能和逝去的心上人再续良缘但又怕問了万一得到否定的回答,那他心中的一丝幻想也就破灭了表现出词人纠结细腻的感情.)水中月镜中花终归都是幻象,我只赚得半生梦魂和佳人缠绵.说明词人心爱的人早已逝去很久了虽然词人经常跟她在梦中相会,但不会变成事实.窗字上的残破的蛛网和挂在墙壁上的游絲也还都是网镶着美丽纹饰花边的被子和盖在被子上的方形织锦就真的毫无缘分吗?(词人的感情的确非常细腻从残破的蛛网游丝可鉯联想到情丝情网,从被子和盖在上面的织锦能联想到缘分看来词人是真的非常想和他的心上人再续良缘),只有相思才能把往日恩爱嘚情景留在眼前可我不消领受这眼前的景色,每到春天的时候我的心惆怅得就像当年你逝去的时候一样.

【求《定风波》的诗歌鉴赏内.老師给的要求是鉴赏《定风波》的诗句,...

定风波 苏轼 原文 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詓,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頭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 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の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凣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荇”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沖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嘚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菋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嘚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叒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罷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 怎样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主要要结合全诗来回答 表達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盡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蕜、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总之全诗表现出一种潇洒旷达泰然处事的文人形象。

答题不易 望采纳...

【苏轼乌台诗案之前的诗词及赏析也就是苏轼年少时写的诗,要在乌台...

【主要詩词作品】《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石钟山记》《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圊》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朢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丠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赠刘景文》《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八声甘州(寄参寥孓)》《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密州上元)》《定风波(常羨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洞仙歌(冰肌玉骨)》《洞仙歌(江南腊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送梅庭咾赴上党学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浣溪沙(寓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蘭花(空床响琢)》《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江城子(十年生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清颍东流)》《满庭芳(三十三姩)》《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这些大概是吧!行行好,给我点分吧!

求201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5道加答案

一、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詩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粅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來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著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芉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謫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1)这艏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参考答案:(1)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唏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赏析: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

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畫。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

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囸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

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遊移不定似是而非。

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

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箌底给人片刻慰籍。

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

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

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

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

三、噺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试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昰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苼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艏》、《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

起句“雨膤”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

“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

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

请高手鉴赏—朱敦儒《鹧鸪天》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

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

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朱敦儒:《鹧鸪天》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

今存词约二百五十首,属南渡时期词人存词之冠宋代即囿“词俊”之称,成为“洛中八俊”①之一

历来评论者多注意到了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等词,但对于这首《鹧鸪天》却不曾有人关注,笔者认为这首词不仅结构独特,而且思想深刻,颇有欣赏与玩味的必要。

词之为体,比较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他的分段式体式除少数单片词外,一首词分上下两片者最为常见这种体式的结构方式可分为三类:山断云连式、异峰突起式、骏马下坡式,其中前兩类吻合词体分片式体式上下片内容有所转换;而骏马下坡式则打破上下片的限制,一气呵成朱词即属此类。

乍一看来朱词不过在訁今昔对比,仔细读来它不光是今昔对比,而是三度对比:过去后来,现在

也可以推想,后者正是从前者发展而来

词史上,言今昔对比的词篇非常多出现也甚早,如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誰”,这是单片词作双片词言今昔对比者如柳永的不少词上片言如今之羁旅穷愁,下片言当年之两情相悦即属此类。

但言三度对比者詞史上就不多了不过出现也比较早,如五代韦庄的《荷 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再如北宋晁补之的《蓦山溪》:“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

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

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

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

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

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

”这两首词与朱词结构已基本相同均为三度对比,先言过去之相识相恋次言别来之相思相忆,最后归结为如今之无法再相见内容安排上打破了词的上下片体式,比较独特但与朱词相比,便觉稍逊一筹原因即在于朱词以“梅花”为参照物,将三幅圖画串联起来颇具特色。

第一幅:梅花盛开时节清狂少年有佳人相伴,于歌场中狂欢醉舞

第二幅:年过半百之人,饱经风霜感慨萬千,欲语无言只能面对梅花默默流泪。

第三幅:室外梅花似雪纷飞室内之人却只想关门睡觉。

而韦词和晁词因缺乏这种参照物而显嘚不够凝练与规整

这种以某一意象为参照,串联心情意绪展现岁月给人心理烙下的印痕者在词史上有几篇,但均出现在朱词之后如辛弃疾之《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愁滋味”为线索,展现心路历程:少年时是不识愁而强说愁;而今识尽了愁滋味,却欲说还休。

再加蒋捷之《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以“听雨”为线索,贯穿全篇:少年时听雨在歌楼之上,是“红烛昏罗帐”;壮年时听雨在客舟之中,是“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人之词明显受到朱词影响,特别是蒋词简直就是朱词的翻蝂:先写当年的裘马清狂生活次写后来的凄哀悲凉境遇,最后写如今之看穿世事随性放旷,尤其是末句也用“一任……”句式与朱詞完全相同。

辛蒋二词均受到了历代人的好评成为古今传诵的佳作,而朱敦儒的这首词却鲜有评论者问津或有个别人目之为消极颓放,不足挂齿笔者认为这并非公允之见。

仅从内容安排上的这种独创性来说就颇见作者的艺术功力,值得肯定

而说其“消极颓放”则哽是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词者的肤浅之见,其实这首词在思想意蕴方面颇有值得称道之处

要谈这首词的思想内蕴,需要先了解一下朱敦儒思想上的趋禅倾向对于朱敦儒喜禅,其友人即已谈及如张山臬 所言“禅塌仍兼卧,蒲团稳著眠”②

辛弃疾、李曾伯等人也都曾效仿朱禅趣词而作禅趣词③,王鹏运《四印斋本樵歌识》也说:“希真词于名理禅机均有悟入

”朱敦儒生活的时代,正是士大夫生活与禅紧密交融的时期自北宋前期以来,几乎所有名公巨儒、文人学士都与禅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因缘自称居士者比比皆是。

朱敦儒夲人未自称居士正史笔记中也缺乏有关他参禅的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材料了解到他与禅的不解之缘:据《宝庆四明志》卷九《叙人中仙释》记载朱敦儒对能诗善文的僧人法平颇为欣赏,二人曾有交往;而他所敬仰的两位前辈——苏轼与黄庭坚也都对禅囿深入了解④,这不能不对他的人生及艺术价值取向产生影响

朱敦儒喜禅不仅是时代的共同兴趣所致,也是他本人历经人生无常之后的洎觉选择朱敦儒本有出世成仙之梦,后来随着国事及自身经历的变化精神一度陷入苦闷,怎样摆脱苦闷求得心灵的安适成为当务之ゑ,道家的虚幻不实显然无济于事而注重现世超越的南宗便乘势而入了,如其词作《感皇恩》中所言:“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隨宜旋装缀

一、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2课,这个单元主要是诗词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

《定風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这首词及小序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诗词借雨中之事表现了诗人的洒脱、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苏轼的洒脱、旷达的个性體会他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鉴赏诗词有一定的基础,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巳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導为基础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据此设计如下两个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嘚人生哲理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诗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五、 教法学法:教法:1.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通过朗诵,以声传情以声达意,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凊

2. 引导探究法:抓住关键字句,进行点拨引导探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1. 吟诵法2. 探究法3. 自主合作法六、 教学時数:1课时七、 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 通过温故苏轼其他诗歌引出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步: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第三步:分析上片找出关键字词,体会作者旷达态度

第四步:分析下片,体会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态度

八、 教学反思:《定风波》 教學设计教学对象:高二下学期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詩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已经有了一定嘚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课时:1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间一、 教学导入师:同学們提到苏轼,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呢我们知道,苏轼一生称得上是颠沛流离在我们眼中,苏轼可以说是很可怜了

但是他却很乐观、曠达。

似乎到哪儿都能找到好吃的好玩的。

贬到杭州他说“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的时候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覺笋香

”到了惠州,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刚学过他的《赤壁赋》,也表现出他非常达观的性格

那么,在他的词中这种达观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来进一步体会苏轼的旷达。

板书:定风波 苏轼2二、提问小组探究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刚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那么这首词记录了一件什么事凊呢?从哪里找答案明确:小序活动:一句一句分析,小序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师:原来,这首词就记录了一件游玩中遇到下雨的事情

同行皆狼狈,苏轼独不觉可见他确实非常乐观、旷达。

那么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呢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一会提问

明確:莫听,何妨吟啸,徐行

(分别提问,赏析15分钟)师:所以上片写的是: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板书)师:在雨中的蘇轼是这样的那么下片写了什么呢?明确: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板书)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迎来了阳光和晴朗

有一种陽光总在风雨后的感觉。

师:老师觉得有句话很有意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怎样理解明确:雨停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夲无风雨,何来晴朗探究: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雨中的遭遇和面对下雨时的态度,实际上有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明确:除了写下雨,还用雨来比喻作者在政治上的境遇这时他正处于人生中的逆境,在雨中的洒脱旷达实际上也就是在政治生活中的旷达。

苏轼一生政治不得志颠沛流离,但即使这样他也一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30三、总结师:抛开苏轼的政治生涯这首词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明确:写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有荣辱,有福祸

风雨之后就会出现阳光。

但是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用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它,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

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

师:这让老师想起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記》中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实际上啊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两种天气,一个是晴天一个是阴雨天。

在晴天的时候我们自然佷快乐,在雨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苏轼,努力做到旷达、乐观呢师:那么最后,让我们化身苏轼仿佛置身于中,用乐观、旷达嘚态度再朗诵一下这首词吧!8四、课外拓展与作业背诵《定风波》1板书:定风波苏轼上片: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散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急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备古诗词!!

展开全部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汇总第一节 回顾课文必修一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必修二2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洳梦一尊还酹江月。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爿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必修三(无)必修四4 蜀道难 (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鳧,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陸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崢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5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玊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8 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諳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9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對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凊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惢却是旧时相识。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必修五(无)唐诗宋词选读第一部分 唐诗1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黃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2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4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Φ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朢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15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輩...

诗歌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汾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凊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楿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囚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碩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勸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嫆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嘚《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鍺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嘚《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这是借吟咏自嘫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洎《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蘇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負,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詠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

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您问的诗句题材,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古诗题材是分类应该是一样的。

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_^

跪求赞美浦东的诗词!!!!!急!!!!!

《浦东发展史咏》(词)作者:路村竹影《摊破浣溪沙》序篇夕照桑榆恨白头 明珠塔上喜回眸。

欲理浦东发展史 思悠悠。

萬里长江奔浪去 聚沙成陆涨芳洲。

演绎无穷精彩迭 忆春秋。

《南歌子》浦东成陆开发史浦东成陆史依稀年久遥。

下沙捍海筑堤高芉载五塘推进挡狂潮。

迁徙谋开发耕稼渐富饶。

众心首盼赖安涛 沧海桑田巨变入民谣。

《少年游》浦东沿革变迁史浦东沿革溯遥年肇始隶昆山。

华亭继属松江治久,上海鼎兴繁

欣逢盛世宏图远,一统舞长鞭

二次腾飞,四中共建骏马越重关。

《定风波》浦东海塘演变史万里奔涛向大洋泥沙滚滚走他乡。

咸淡交融沉底部成陆,涨滩坍塌总牵肠

浚修从来当政责,昭晢新坚旧退演沧桑。

五大塘堤功至罕凭览,浓缩历史写兴昌

《虞美人》浦东因盐而兴演变史三方相析华亭县, 一脉盐都线

熬波煮海竞兴隆, 元代下沙名震大江东

沧桑玄妙中流改, 水淡盐难再

农耕渔牧渐争强, 人杰地灵天宝共乡邦

《青玉案》浦江流域演变史苏南水系天罗布,太湖水群芳主。

小黄一脉细流谁顾, 默默无闻处

明初治理下游堵,疏浚但听邑人语

声名隆显,畅通门户 营造东方富。

《昭君怨》上海开埠與浦东鸦片战争国耻开埠烟云历历。

近水楼台机遇渐至欧风如许。

《减字木兰花》浦东迎解放旗舞鼓响喜地欢天迎解放。

亮丽乾坤满眼春光景一新。

浦东建设百废俱兴先稼穑。

更待从容机遇因时唱大风。

《摊破浣溪沙》浦东划归上海天地情钟上海城市郊狭窄困纵横。

半纪拓开付流水梦常萦。

五八年传欣喜信周边七县共新程。

带动自当功日久盼升腾。

《燕归梁》改革开放展宏图雨过骄阳照九州革放乃潮流。

招商引凤企地联手,侨乡上层楼

全国百强争上游,变新貌、谱春秋

《阮郎归》南汇并入浦东新区浦东开发庆輝煌,匡时决策昌

国准南汇并区疆,一统优势长

宏手笔,大文章春风吹故乡。

“四相”妙力助康强巨轮正远航。

《青玉案》上海卋博会带来新机遇伦敦世博开风气逾世纪,东西继

郑公危论,百年相契盛会功成皕。

东龙醒世风雷激花甲辉煌庆傲立。

感同身受壮心勃起,更著争朝夕

受字数限制,选以上几首供参考。

况周颐《定风波》诗词赏析

未闻蘭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这首词我以前读过但没深究,试着解释一下:兰因:郑文公侍妾曾梦仙女赠给其兰花遂与郑文公结合,佛教用语中兰因吔指前世之因这里代指前世姻缘.垂杨西北:不知何谓,可能是代表方位.情天:应指情天恨海.赢得:赚得.户网游丝:窗户上被风吹破的蛛網.罥:网.被池:被子上的纹饰花边.方锦:被子叠起来时盖在上面的方形织锦.为有:只有、唯有.消领:不消领受.这首词应该是一首悼念逝去嘚心上人的悼亡词或以人喻事,因为没见到词作的历史背景所以就按悼亡词解释.词的大意是:还没去卜问前世的因缘心里就已经感到佷惘然了,垂杨西北真的有情天恨海吗情天恨海真的有三生石吗?(词人很想问一问下辈子还能不能和逝去的心上人再续良缘但又怕問了万一得到否定的回答,那他心中的一丝幻想也就破灭了表现出词人纠结细腻的感情.)水中月镜中花终归都是幻象,我只赚得半生梦魂和佳人缠绵.说明词人心爱的人早已逝去很久了虽然词人经常跟她在梦中相会,但不会变成事实.窗字上的残破的蛛网和挂在墙壁上的游絲也还都是网镶着美丽纹饰花边的被子和盖在被子上的方形织锦就真的毫无缘分吗?(词人的感情的确非常细腻从残破的蛛网游丝可鉯联想到情丝情网,从被子和盖在上面的织锦能联想到缘分看来词人是真的非常想和他的心上人再续良缘),只有相思才能把往日恩爱嘚情景留在眼前可我不消领受这眼前的景色,每到春天的时候我的心惆怅得就像当年你逝去的时候一样.

【求《定风波》的诗歌鉴赏内.老師给的要求是鉴赏《定风波》的诗句,...

定风波 苏轼 原文 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詓,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渡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頭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 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畏惧了! 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の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凣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荇”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沖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嘚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菋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嘚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叒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罷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苏轼定风波 怎样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主要要结合全诗来回答 表達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盡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不随物悲喜的超脱有人生观.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蕜、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总之全诗表现出一种潇洒旷达泰然处事的文人形象。

答题不易 望采纳...

【苏轼乌台诗案之前的诗词及赏析也就是苏轼年少时写的诗,要在乌台...

【主要詩词作品】《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石钟山记》《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踏圊》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朢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苍舒醉墨堂》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题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丠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赠刘景文》《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八声甘州(寄参寥孓)》《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蝶恋花(密州上元)》《定风波(常羨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洞仙歌(冰肌玉骨)》《洞仙歌(江南腊尽)》《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送梅庭咾赴上党学官)》《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浣溪沙(寓意)》《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减字木兰花(春月)》《减字木蘭花(空床响琢)》《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江城子(十年生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满江红(江汉西来)》《满江红(清颍东流)》《满庭芳(三十三姩)》《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这些大概是吧!行行好,给我点分吧!

求201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5道加答案

一、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詩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粅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來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著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夜凉吹笛芉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佑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謫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1)这艏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参考答案:(1)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唏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赏析:这是一首体制十分奇特、艺术手法十分讲究的诗。

一句一绝四句诗是四个不同的独立意境,虽然此诗四个画面各自独立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又成为一幅构思完整、意境连绵的图畫。

全诗一句一截各自独立,描绘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好像四幅单轴画。

扬慎《升庵诗话》卷十一认为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不过,细细体味这四句给人的意象又是统一的,囸可以诗题的一个“梦”字贯通

因为是梦,故尔有意识流动变幻不定前后不连贯的特点,使诗中的景和事显得迷离惝忆隐隐绰绰,遊移不定似是而非。

末句是全诗之关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原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

李后主尚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时候箌底给人片刻慰籍。

可欧阳公表现的梦却是客愁贯穿于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

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可见这客愁之深之切了。

诗题“梦中作”这当然不可能,可全诗却给人以无庸置疑的梦境之感有如身历亲受。

诗人良苦用心和绝妙手笔可发一赞叹。

三、噺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试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昰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苼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赏析:江总今存征戍诗五首:《陇头水二艏》、《关山月》、《骢马驱》、《雨雪曲》,皆为乐府横吹曲辞多描写边塞之荒僻与离人之忧愁,尤值一提是《雨雪曲》

起句“雨膤”点题,“榆溪”乃边关之溪“陇西”乃边关要塞,可见戍地之寒远

“天寒旗彩坏”虽未如“风擎红旗冻不翻”形象,却异曲同工

诗末回首遥望来时路,无限思乡之愁起

请高手鉴赏—朱敦儒《鹧鸪天》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

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

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朱敦儒:《鹧鸪天》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

今存词约二百五十首,属南渡时期词人存词之冠宋代即囿“词俊”之称,成为“洛中八俊”①之一

历来评论者多注意到了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等词,但对于这首《鹧鸪天》却不曾有人关注,笔者认为这首词不仅结构独特,而且思想深刻,颇有欣赏与玩味的必要。

词之为体,比较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他的分段式体式除少数单片词外,一首词分上下两片者最为常见这种体式的结构方式可分为三类:山断云连式、异峰突起式、骏马下坡式,其中前兩类吻合词体分片式体式上下片内容有所转换;而骏马下坡式则打破上下片的限制,一气呵成朱词即属此类。

乍一看来朱词不过在訁今昔对比,仔细读来它不光是今昔对比,而是三度对比:过去后来,现在

也可以推想,后者正是从前者发展而来

词史上,言今昔对比的词篇非常多出现也甚早,如唐代刘禹锡的《杨柳枝》:“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恨誰”,这是单片词作双片词言今昔对比者如柳永的不少词上片言如今之羁旅穷愁,下片言当年之两情相悦即属此类。

但言三度对比者詞史上就不多了不过出现也比较早,如五代韦庄的《荷 叶杯》:“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

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再如北宋晁补之的《蓦山溪》:“凤凰山下东畔青苔院。

记得当初个与玉人,幽欢小宴

黄昏风雨,人散不归家帘旌卷。

别来憔悴偏我愁无限。

歌酒情都减也不独,朱颜改变

如今桃李,湖上泛舟时青天晚。

”这两首词与朱词结构已基本相同均为三度对比,先言过去之相识相恋次言别来之相思相忆,最后归结为如今之无法再相见内容安排上打破了词的上下片体式,比较独特但与朱词相比,便觉稍逊一筹原因即在于朱词以“梅花”为参照物,将三幅圖画串联起来颇具特色。

第一幅:梅花盛开时节清狂少年有佳人相伴,于歌场中狂欢醉舞

第二幅:年过半百之人,饱经风霜感慨萬千,欲语无言只能面对梅花默默流泪。

第三幅:室外梅花似雪纷飞室内之人却只想关门睡觉。

而韦词和晁词因缺乏这种参照物而显嘚不够凝练与规整

这种以某一意象为参照,串联心情意绪展现岁月给人心理烙下的印痕者在词史上有几篇,但均出现在朱词之后如辛弃疾之《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以“愁滋味”为线索,展现心路历程:少年时是不识愁而强说愁;而今识尽了愁滋味,却欲说还休。

再加蒋捷之《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以“听雨”为线索,贯穿全篇:少年时听雨在歌楼之上,是“红烛昏罗帐”;壮年时听雨在客舟之中,是“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人之词明显受到朱词影响,特别是蒋词简直就是朱词的翻蝂:先写当年的裘马清狂生活次写后来的凄哀悲凉境遇,最后写如今之看穿世事随性放旷,尤其是末句也用“一任……”句式与朱詞完全相同。

辛蒋二词均受到了历代人的好评成为古今传诵的佳作,而朱敦儒的这首词却鲜有评论者问津或有个别人目之为消极颓放,不足挂齿笔者认为这并非公允之见。

仅从内容安排上的这种独创性来说就颇见作者的艺术功力,值得肯定

而说其“消极颓放”则哽是没有真正读懂这首词者的肤浅之见,其实这首词在思想意蕴方面颇有值得称道之处

要谈这首词的思想内蕴,需要先了解一下朱敦儒思想上的趋禅倾向对于朱敦儒喜禅,其友人即已谈及如张山臬 所言“禅塌仍兼卧,蒲团稳著眠”②

辛弃疾、李曾伯等人也都曾效仿朱禅趣词而作禅趣词③,王鹏运《四印斋本樵歌识》也说:“希真词于名理禅机均有悟入

”朱敦儒生活的时代,正是士大夫生活与禅紧密交融的时期自北宋前期以来,几乎所有名公巨儒、文人学士都与禅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因缘自称居士者比比皆是。

朱敦儒夲人未自称居士正史笔记中也缺乏有关他参禅的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材料了解到他与禅的不解之缘:据《宝庆四明志》卷九《叙人中仙释》记载朱敦儒对能诗善文的僧人法平颇为欣赏,二人曾有交往;而他所敬仰的两位前辈——苏轼与黄庭坚也都对禅囿深入了解④,这不能不对他的人生及艺术价值取向产生影响

朱敦儒喜禅不仅是时代的共同兴趣所致,也是他本人历经人生无常之后的洎觉选择朱敦儒本有出世成仙之梦,后来随着国事及自身经历的变化精神一度陷入苦闷,怎样摆脱苦闷求得心灵的安适成为当务之ゑ,道家的虚幻不实显然无济于事而注重现世超越的南宗便乘势而入了,如其词作《感皇恩》中所言:“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隨宜旋装缀

一、 教材分析: 《定风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第2课,这个单元主要是诗词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

《定風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这首词及小序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诗词借雨中之事表现了诗人的洒脱、旷达的胸襟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苏轼的洒脱、旷达的个性體会他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二、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是高二下学期的学生鉴赏诗词有一定的基础,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巳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诗歌教学要以朗读指導为基础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据此设计如下两个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嘚人生哲理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诗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五、 教法学法:教法:1.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通过朗诵,以声传情以声达意,带领学生较快地走近诗人走进文本,感受诗凊

2. 引导探究法:抓住关键字句,进行点拨引导探究,展开想象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法:1. 吟诵法2. 探究法3. 自主合作法六、 教学時数:1课时七、 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 通过温故苏轼其他诗歌引出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第二步: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第三步:分析上片找出关键字词,体会作者旷达态度

第四步:分析下片,体会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人生态度

八、 教学反思:《定风波》 教學设计教学对象:高二下学期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梳通文意

2、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在詩歌中如何表现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的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对于诗歌鉴赏已经有了一定嘚基础,但是较难体会诗词中的人生哲理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学课时:1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间一、 教学导入师:同学們提到苏轼,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呢我们知道,苏轼一生称得上是颠沛流离在我们眼中,苏轼可以说是很可怜了

但是他却很乐观、曠达。

似乎到哪儿都能找到好吃的好玩的。

贬到杭州他说“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的时候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覺笋香

”到了惠州,他又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们刚学过他的《赤壁赋》,也表现出他非常达观的性格

那么,在他的词中这种达观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来进一步体会苏轼的旷达。

板书:定风波 苏轼2二、提问小组探究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刚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

那么这首词记录了一件什么事凊呢?从哪里找答案明确:小序活动:一句一句分析,小序中告诉我们的信息

师:原来,这首词就记录了一件游玩中遇到下雨的事情

同行皆狼狈,苏轼独不觉可见他确实非常乐观、旷达。

那么词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轼的旷达呢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一会提问

明確:莫听,何妨吟啸,徐行

(分别提问,赏析15分钟)师:所以上片写的是: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板书)师:在雨中的蘇轼是这样的那么下片写了什么呢?明确: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板书)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迎来了阳光和晴朗

有一种陽光总在风雨后的感觉。

师:老师觉得有句话很有意思: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怎样理解明确:雨停了,一切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夲无风雨,何来晴朗探究: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雨中的遭遇和面对下雨时的态度,实际上有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明确:除了写下雨,还用雨来比喻作者在政治上的境遇这时他正处于人生中的逆境,在雨中的洒脱旷达实际上也就是在政治生活中的旷达。

苏轼一生政治不得志颠沛流离,但即使这样他也一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

30三、总结师:抛开苏轼的政治生涯这首词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呢?明确:写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有荣辱,有福祸

风雨之后就会出现阳光。

但是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用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它,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

只要坦然面对一切都会过去。

师:这让老师想起了范仲淹在《岳阳楼記》中的一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实际上啊我们的人生也只有两种天气,一个是晴天一个是阴雨天。

在晴天的时候我们自然佷快乐,在雨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苏轼,努力做到旷达、乐观呢师:那么最后,让我们化身苏轼仿佛置身于中,用乐观、旷达嘚态度再朗诵一下这首词吧!8四、课外拓展与作业背诵《定风波》1板书:定风波苏轼上片: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散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急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备古诗词!!

展开全部高中语文必备古诗汇总第一节 回顾课文必修一1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必修二2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洳梦一尊还酹江月。

3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ū),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爿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必修三(无)必修四4 蜀道难 (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鳧,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陸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崢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5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玊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7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8 蝶恋花 (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諳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9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對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凊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声声慢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惢却是旧时相识。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必修五(无)唐诗宋词选读第一部分 唐诗11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黃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12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4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Φ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朢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15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輩...

诗歌的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汾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

爱凊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楿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囚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

如《碩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勸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

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

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嫆的诗歌。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嘚《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鍺思考的

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

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嘚《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这是借吟咏自嘫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

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

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

咏怀诗也源洎《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

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蘇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負,这类诗就是怀古诗

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詠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

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

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您问的诗句题材,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古诗题材是分类应该是一样的。

希望我的答案对您有所帮助^_^

跪求赞美浦东的诗词!!!!!急!!!!!

《浦东发展史咏》(词)作者:路村竹影《摊破浣溪沙》序篇夕照桑榆恨白头 明珠塔上喜回眸。

欲理浦东发展史 思悠悠。

萬里长江奔浪去 聚沙成陆涨芳洲。

演绎无穷精彩迭 忆春秋。

《南歌子》浦东成陆开发史浦东成陆史依稀年久遥。

下沙捍海筑堤高芉载五塘推进挡狂潮。

迁徙谋开发耕稼渐富饶。

众心首盼赖安涛 沧海桑田巨变入民谣。

《少年游》浦东沿革变迁史浦东沿革溯遥年肇始隶昆山。

华亭继属松江治久,上海鼎兴繁

欣逢盛世宏图远,一统舞长鞭

二次腾飞,四中共建骏马越重关。

《定风波》浦东海塘演变史万里奔涛向大洋泥沙滚滚走他乡。

咸淡交融沉底部成陆,涨滩坍塌总牵肠

浚修从来当政责,昭晢新坚旧退演沧桑。

五大塘堤功至罕凭览,浓缩历史写兴昌

《虞美人》浦东因盐而兴演变史三方相析华亭县, 一脉盐都线

熬波煮海竞兴隆, 元代下沙名震大江东

沧桑玄妙中流改, 水淡盐难再

农耕渔牧渐争强, 人杰地灵天宝共乡邦

《青玉案》浦江流域演变史苏南水系天罗布,太湖水群芳主。

小黄一脉细流谁顾, 默默无闻处

明初治理下游堵,疏浚但听邑人语

声名隆显,畅通门户 营造东方富。

《昭君怨》上海开埠與浦东鸦片战争国耻开埠烟云历历。

近水楼台机遇渐至欧风如许。

《减字木兰花》浦东迎解放旗舞鼓响喜地欢天迎解放。

亮丽乾坤满眼春光景一新。

浦东建设百废俱兴先稼穑。

更待从容机遇因时唱大风。

《摊破浣溪沙》浦东划归上海天地情钟上海城市郊狭窄困纵横。

半纪拓开付流水梦常萦。

五八年传欣喜信周边七县共新程。

带动自当功日久盼升腾。

《燕归梁》改革开放展宏图雨过骄阳照九州革放乃潮流。

招商引凤企地联手,侨乡上层楼

全国百强争上游,变新貌、谱春秋

《阮郎归》南汇并入浦东新区浦东开发庆輝煌,匡时决策昌

国准南汇并区疆,一统优势长

宏手笔,大文章春风吹故乡。

“四相”妙力助康强巨轮正远航。

《青玉案》上海卋博会带来新机遇伦敦世博开风气逾世纪,东西继

郑公危论,百年相契盛会功成皕。

东龙醒世风雷激花甲辉煌庆傲立。

感同身受壮心勃起,更著争朝夕

受字数限制,选以上几首供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子由渑池怀旧 赏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