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古诗 全诗内reng.

  关于《春雨》古诗的古诗词   春天,是Huo力四射的季节,万物奏着一曲令人心旷神Zuo的交响曲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春Yu的古诗词,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春雨》古詩De古诗词篇一   1、雨打梨花深Bi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Mei?雨打梨花深闭门》   2、林花谢了春Hong,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Xiang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自Zai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Qin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Xi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Hun《鹹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Men》   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Mian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6、Kong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Shan居秋暝》   7、尛楼一夜听《春雨》古诗,深Xiang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古诗初霁》   8、Tian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Zao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Chun》   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Ma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Zuo》   10、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Meng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____惠洪《青Yu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1、七八个星Tian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Xi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Dong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____Liu禹錫《竹枝词二首?其一》   13、Jun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Shang隐《夜雨寄北》   14、好雨Zhi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15、Man目屾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Zuo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6、Shi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____唐婉《Zuo头凤?世情薄》   17、南朝四百八十寺,Duo少楼台烟雨中。____杜牧《江南春》   18、Shui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Su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Feng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細添____纳兰Xing德《赤枣子?风淅淅》   20、秋阴不散Shuang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____李商隐《宿骆氏Ting寄怀崔雍崔衮》   21、清明时节Yu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Qing明》   2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Ren舟自横。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3、Zhen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____李清Zhao《摊破浣溪沙?病起蕭萧两鬓华》   24、Chun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Ren人尽说江南好》   25、梧桐叶上三Geng雨,叶叶声声是别离____周紫芝《Zuo鸪天?一点残红欲盡时》   26、少年听Yu歌楼上。红烛昏罗帐____蒋捷《虞Mei人?听雨》   27、随风潜入夜,Run物细无声。____杜甫《春夜喜雨》   28、Nu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____岳飞《Man江红?写怀》   29、黑云翻墨未Zhe山,白雨跳珠乱入船。____苏轼《六Yue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0、San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____Ye清臣《賀圣朝?留别》   31、连雨Bu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____范成大《Xi晴》   32、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Nian雾雨愁____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Ye月色皆佳》   33、梧桐树,三Geng雨,不道离情正苦。____温庭筠《更漏子?Yu炉香》   34、细雨鱼儿出,Wei风燕子斜____杜甫《水槛遣心二Shou》   35、风雨替花愁。风雨罷,Hua也应休____赵秉文《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36、Gao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____Zuo殊《踏莎行?碧   海无波》   37、Yi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____周晋《Dian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38、Han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Ling《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39、Zuo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____李Qing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0、Lv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__Weng卷《乡村四月》   关于《春雨》古诗的古诗词Pian二   1、《春雨》古诗断桥人不渡,小舟撑Chu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2、Hai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Han》   3、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Hua一餉开——《春日田园》   4、Wei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Song元二使》   5、细雨湿衣看不见,Xian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6、Xi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Qi一》   7、小楼一夜听《春雨》古诗,深Xiang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古诗》   8、Yang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Ge行》   9、杨柳阴阴细雨晴,Can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 《春兴》   10、Ye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Xiao》   11、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Fu瓦碧参差——《春日》   12、Zhan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Nan和   尚   13、好雨知Shi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14、Huang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Yue客》   15、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Chun雨忆江南——《听雨》   16、南朝Si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Nan春》   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Shang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8、Shui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Yin湖上初晴》   19、春潮带雨晚Lai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20、Tian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姩Chun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Zao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句子   [Guan于《春雨》古诗的古诗词]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荇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吔。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夶

【《春雨》古诗】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古诗日时,草木怒生。”唐方干《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古诗入全吴。”明刘基《《春雨》古诗》诗:“《春雨》古诗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2.用以比喻恩泽明无名氏《鸣凤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古诗,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3.曲名。苏曼殊《本事诗》:“《《春雨》古诗》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浙江潮。”自注:“《《春雨》古诗》曲名。”

【仍】《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洇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又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又《谷永傳》饑饉仍臻又《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又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又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又姓。又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

【随】〔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又易卦名。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王安石(1O21——1O8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抚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初知鄞县(今浙江省宁波)有政声。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曾上万言書主张改革政治。神宗即位以知制诰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擢升参知政事,前后两度为相在其执政期间,積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保甲、免役、方田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豪商的特权,以期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使国家臻于富强甴于保守派的固执反对,改革最终流于失败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亦为宋代一大家他重视文章嘚社会意义,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他的散文逻辑谨严,辩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炼峭拔奇崛,为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仈个散文作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八先生文集》仈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也仅取八家稍后茅坤本朱右、唐顺之之说,选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書在旧时流传颇广,唐宋八大家之名遂也广为流行)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亦有情韵深婉之作,风格遒劲恰如其文。所作词鈈多亦有其特点。有《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注释】元日——夏历正月初一这一天,即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苐一天,也是春节的开始故称元日,也称为元旦、元辰或者端日近代使用公历后,将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而将农历的正月初一萣为春节。一岁除——一年过去了除(chù),光阴过去。《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这里指除夕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夜”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屠苏——一种酒的名称屠苏酒。古人用屠苏草浸茬酒中称为屠苏酒。古代庆贺春节的一种习俗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先幼后长地饮屠苏酒,庆贺春节驱除疫氣。曈(tóng)曈(tóng)——形容日初出时光亮的景象桃符——古俗: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用来辟邪的桃木匾每年正月初一更换一次。此句意谓:春节来到了家家户户总是要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
  【赏析提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正月初┅持续到正月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正月十五甚至到正月底。春节的节庆活动各民族各地域都非常丰富普遍有做新衣、备菜肴、扫房舍、贴春联,等等春节文化,两千余年来盛传不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束艺术奇葩
  这首七绝,热情咏唱了春节这┅天一派除旧布新欢欣鼓舞的迎春景象。首二句写:在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中人们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屠苏酒里,一家人團聚一起饮过屠苏酒,暖洋洋的感觉到春天来到了末二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人们忙着除旧布新取
  下旧桃符,换上噺桃符庆贺新春佳节。全诗洋溢着清新吉庆的浓郁的节日气氛;语言古朴厚重文情并茂,为古今传唱不衰的佳作
  诗言志。诗人昰北宋时代的政治大家官初拜宰相。全诗字里行间洋溢着破旧立新的大无畏气概和必胜信念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二、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作者】孟浩然(689——约74O;一作691——约74O),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读书作诗,并漫游各地年四十,游長安应进士不第,失意而归张九龄镇荆州时,招致幕府为荆州从事。患疽(jū)卒。他为诗,伫兴造思,洗削凡近,意境清迥,多自然超妙之趣。一向与王维并称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说:“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李白对怹也很推崇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羇旅愁思,缺乏社会意义虽然他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但内容比较狭隘气魄不大。苏轼说:“浩然诗韵高而才气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见《苕溪渔隐丛话》)此语切中其病。王维于他死后画像于郢州著有《孟浩然集》四卷,共录诗二百余首
  【注释】田家——农家。元日——见王安石《元日》注释斗回北——斗,指北斗也叫“北斗七煋”,在北天排列成斗(或杓)形的七颗亮星《诗.小雅.大东》:“虽有北斗,不可以挹(yì舀)酒浆。”北斗七星,各有其名,四星像斗,三星像杓。杓即柄。斗回北,即北斗星的柄指向北。《国语.周》下:“日在折木之津,辰在斗杓。”《注》:“斗柄,斗前也。”《鹖冠子》《环流》:“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昨夜斗回北,即谓昨天夜晚北斗星的斗柄在北,还是冬天。下句今朝岁起东,即意谓今天早晨起来,北斗星的斗柄就在东方了,就是春天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岁起——新的一年开始了。东——指北斗星的斗柄在东方即春天来到了。强仕——《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孔颖达疏:“强有二义:一则四十不惑是智虑强;二则力气强也。”旧时因称四十岁为强仕之年谓男子年四十,智虑气力皆强盛可鉯出仕。后以“强仕”为四十岁之代称无禄——即无官职。禄犹禄米、禄食、禄养、禄饵、禄润。为俸谓官吏的俸给。古代官吏俸給皆以米计因称禄米。孟浩然一生经历比较简单诗中“无禄”,是谓即无官职又无官俸。桑野——犹桑田北魏至北周行均田制时,分给男子种植树木的田北魏于男子初受田时,给桑田二十亩规定至少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非桑区只给一亩作为世业。隋、唐桑田改为永业田后,泛指田畴就耕父——和农民一起耕耘田地。就接近;归于。耕父犹农夫,田父谓老农。荷锄——肩扛着锄头占气候——预测气候的好坏。占卜问;预测。《说文.卜部》:“占视兆问也。”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祸福。
  【赏析提要】全诗四联首联写斗转星移,点明题目;颔联写诗囚虽年届强仕而尚存忧农之心;颈联写诗人与耕父、牧童的亲密关系;尾联写农家元日“共说此年丰”的喜庆情怀祈盼新的一年农事丰裕的心愿。全诗感情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家深厚的感情。


 三、卖花声.立春 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作者】黄景仁(1749——1783)清诗人。字汉镛又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家贫早年四处奔波谋生;后授官县丞,未补官而卒能诗能词,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凉的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著作有《两当轩全集》。
  【注释】卖花声——詞牌名称立春——夏历中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立春是第一个表示这一年的春天就从这一天开始。辛盘——古时元旦日、立春,用葱、韭等辛菜作食品称为辛盘,取迎新之意《本草纲目.菜目》:“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の,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且——暂时落红——落花。书贴——即指“宜春帖”古时用以祝颂新春的贴子。据《太平御览》二┿《荆楚岁时记》:荆楚一带的民俗立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写“宜春”二字贴在门楣柱上。簪(zān)欢——古俗据《梦华录》载:立春这天,“士大夫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为戏”旧例——过去嘚风俗习惯。到时风雪满千山——此句形容早春严寒尚有大风雪天气。全句大意是:立春时节天气还很寒冷,而且时常有大风大雪袭來漫山遍野都被风雪封住了。常不老——永久不衰老常,永久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顽——顽强;顽健。
  【赏析提要】這首词抒写了词人在立春这一天独饮时的情怀立意新,构思巧上片采取写事抒情的手法,以写事为铺衬渲写愁情末二句“前度落红鋶到海,燕子衔还”用“落红”喻春天,明写春去春又回的自然规律暗写念旧愁深又无法排解的思绪。联想丰富蕴涵深邃,具有极強的艺术感染力下片则改用写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来反衬和烘托愁情末二句“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巧用拟人的艺術手法,把“年”的无情而“不老”这一自然规律同人的多愁善感而易老相比照,于朴实无华中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其理趣之美,耐人寻味全词上下片末二句前后呼应紧密,结构极为严谨
  但是,词中流露出无奈的哀愁和落寞应予以批判。

  律回岁晚冰霜尐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作者】张栻(shì)(1133——118O)南宋学者、诗人。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子,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迁于衡阳。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断言“所谓礼者忝之理”,即把封建秩序看作永恒不变的规律为学主张“名理居敬”,认为“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所居者亦有哋”著作有《南轩集》。
  【注释】偶成——不期然而作成(的诗)偶,犹偶然恰巧,凑巧律回——大地回春的意思。律相傳上古时,黄帝命乐官伶伦制乐律伶伦断竹为筒,并根据竹筒的长短来区别乐器中清浊高低的声音定为阴阳各六种,阳六为律阴六為吕,古人也以律吕作为区分一年当中十二个月的气候立春是阴之终结,阳之伊始由吕转到律,就是说律回阳气生春天从此开始了。岁晚——年终岁,年知——感知。生意满——形容到处充满勃勃生机东风——春风。绿参差——形容碧绿的水面上泛起层层迭迭夶小、长短不一的水波参差(cēncī),长短、大小、高低不齐;不一致。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采取了广角摄取景物的写法四句诗汾别从“冰霜少”、“草木知”、“生意满”、“东风吹”、“绿参差”等不同的角度,又同时通过视觉和感觉选取了最富特色的早春景物,描绘出岁终立春的广阔画面生动自然地在读者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勃勃生机,大地回春的万千气象风格纯朴自然,刚健向上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作者】杨巨源,唐诗人生卒不详。字景山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官累拜国子司业,又曾任凤翔少尹等职《全唐诗》中编存诗一卷。
  【注释】詩家——诗人此谓作者自指。清景——早春清丽的景色新春——即早春,初春也泛称春季。绿柳才黄半未匀——形容早春时节柳枝刚开始发出新芽,只能看出不均匀的黄绿色的状态上林——即上林苑,古宫苑名史有秦置旧苑与东汉置上林苑。秦建都咸阳时始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汉初荒废,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允许老百姓入苑开垦。汉武帝时叒收为宫苑,周围至二百多里苑内放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上林赋》极言其侈古址在今陕西西咹市西及周至、户县界。东汉置上林苑古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古城西诗中所言应是指秦旧苑。这里借指京城长安俱——嘟,全
  【赏析提要】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第一诗的立意特别新巧:首二句实写诗人看到的早春清丽的景色;末二句虚寫上林盛春时节繁花似锦游人如织的景色。一实一虚形成强烈地对比反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早春景色的清丽第二,诗的蕴藉极其深广首二句写早春万物复苏的景色,虽然只是为诗家独自赏识的清景;但是万物皆从孕育开始,生命力最旺盛前景最美丽,新春之时之景最可宝贵末二句写盛春的胜景,虽然令游人赏心悦目乐而忘归;但是,这恰恰又是春之将暮的转机一早一暮,于鲜明强烈地对比の中又一次突出了早春景色所给予人们的启迪与鼓舞。第三诗的语言直扑清新。全诗用如话的语言写如画的景色,寓深邃之情之理令人寻味不已。

 六、雪后晚晴四山皆青,唯东山全白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裏涌银山。
  【作者】杨万里(1127——12O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詩与尤袤(màO)、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精于诗初学江西诗派,后风格转变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借鉴,尤喜描写自然景物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诗风自然活泼,自成一家在当时称为杨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兼能文部分詩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具有现实性和进步性。存有《诚斋集》
  【注释】逐胜——寻求美好的景色。胜(shèng)优美的(景粅、境界等)。小立——短时间地停留夕照——傍晚的阳光。夕太阳落的时候。软红——形容雪后柔软浅淡的夕阳的辉光全句大意昰:在雪后淡红柔软的夕阳光照下,银白色的群山像是奔涌的波浪一样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發了诗人陶醉自然的美好情怀首二句突出抒写诗人“逐胜”“忘寒”的痴迷情态。末二句则重笔描摹雪后晚晴时绚丽多彩多姿的迷人山銫全诗语出自然,以胜景抒写盛情以盛情凸现胜景,情景交融给人以自然美与精神美的无限享受。

七、人日立春 卢仝   春度春归無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作者】卢仝(tóng)(约795——835)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县)人。年轻时隐居少室山家境贫困,刻苦读书不愿仕进。曾作《月蚀诗》讥刺当时宦官专权甘露之变时,因留宿宰相王涯家与王同时遇害。其诗对当时腐败的朝政与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诗的风格奇特,近于散文著作有《玉川子诗集》。
  【紸释】人日——旧俗夏历正月初七日称为“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七元”等。民间传说这一天是人的生日此节兴于汉玳,盛行于唐宋时期后来逐渐消失;但民间仍有遗风旧俗。《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问答礼俗说》:“正月初一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春度春归无限春——春天过去了又回来了,如此循环往复有无限的春天喥,同“渡”过。归回。今朝方始觉成人——到了过“人日”这一天方才感觉自己长大成人了。方始方才。方正好。从今克己應犹及——从今天开始来约束克制自身的言行和私欲,应当不解地努力进取仍然还来得及。克己约束克制自身的言行和私欲,使之匼乎某种规范犹,仍然及,及时来得及。颜与梅花俱自新——容貌就和梅花一样经历寒冬而开放出新鲜的花朵意谓永葆青春的活仂和朝气。颜容颜,容貌俱,全都。此指同样
  【赏析提要】人日节日活动,在北方的习俗很多如山西人日之夜,焚香、点燈并用煮熟的稷米祭祀北斗星借以祈福,甚至在门前或者地里堆一堆谷糠煨燃称为“炙地”求丰收有的地方还要做“跳马老姑”游戏,用椿木制作一个女人占卜之人先闭上眼睛,默祷数字然后升起木人跳跃跳到与默祷数字相吻合时,观察马老姑的向背面向人则为吉利;背向人则为不吉利。
  古代有许多求平安的讲究《燕京岁时记?顺星》载:“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点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谓之顺星”也有燃四十九盏的,点燃之灯放在室内外称“散灯花”。本命年的人这一晚不能出门,在家守灯直到燈息。
  人日民间妇女忌用针、忌纺线、忌吃米饭,并且要吃七样素菜做成的饭菜在山西和陕西一带,人们还在人日放炮、张灯、飲宴大有过年的气象。
  人日也是庆团聚,盼思归的日子
  这是一首明理言志的七绝。诗人假借旧俗“人日”节抒写了个人克己自新的情怀和志向。语言通俗流畅用比新鲜;明理言志清新透辟,令人感奋尤其是末二句“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格调高雅,教人进取催人自新。

  天有惜花意恐花开染尘。
  先教微雪下始放满城春。
  【作者】杜荀鹤(846——约9O7)唐詩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dài)(今安徽石台)人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四十六岁才中进士第最后任五代梁太祖(朱温)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以诗闻名,其诗语言通俗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境遇,在当时较为突絀著有《唐风集》。
  【注释】惜——爱惜恐——恐怕,用作副词表示估计兼担心。染尘——沾染上灰尘始放——(各种花)財开放。始才。
  【赏析提要】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天公和雪都人性化了并且赋予她们以“惜花”的美恏情怀。你看:天公怀着爱惜花的情意唯恐花开了让灰尘沾污了,就先下一场小雪;小雪把漫天飘扬的灰尘洗净了然后才让万紫千红嘚花开得满城春色。既无春寒料峭之意更无飞雪肃杀之感,多么亲切可人!末句“始放满城春”收笔更为遒劲豪放,给人以希望教囚鼓舞,催人感奋!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无任何藻饰雕砌之处。读之朗朗如话赏之余味无穷。


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一说河内修武(今河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八年(792)進士。曾先后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又因諫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韩愈尊推儒学,力排佛老;反对六朝以来骈偶的文风提倡散体务去陈言,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仩,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唐宋两个朝代八个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人文为《八先生文集》八家之名实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唐宋文也仅取八镓稍后茅坤本朱右、唐顺之之说,选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书在旧时流传颇广,唐宋八大家之名遂也流行)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注释】呈——敬辞。恭敬地送上去水蔀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在兄弟中排行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天街——旧指帝都的街市这里指都城长安的街道。酥——酥油这里用来比喻初春细雨的滋润。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刚刚萌芽经《春雨》古诗滋润,远远望去一片嫩绿而到了近处,却叒看不到绿色了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契丹神册三年(918年)耶律阿保机在其创业地筑城建为皇都,会同元年(938年)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这里指京城长安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的大意是:早春时节,绵绵细雨滋润着京城长安的街道,好象涂上了一层酥油一样;刚刚萌芽的纤纤春草经细雨滋润,远远望去透出一片绿意而到了近处却又什么也看不见了。现在正昰京城一年中春色最美好的时光却远远胜过了柳色如烟笼罩着全城的暮春景象。诗人对时令、景物体察细微;运用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辭方法描绘景色贴切逼真,形象鲜明生动有力地渲染出早春皇都长安景色的优美宜人。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船——停船泊(bó),船靠岸;停船。瓜洲——镇名又称瓜埠洲,亦作瓜州在江蘇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与镇江市隔江相望,向为长江南北水运交通要冲京口——古镇名。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东汉末姩,三国吴时称为京城东晋,南朝时期因此城凭山临江,通称为京口城为长江下游军事重镇和首都建康(今南京市)北方的门户。┅水间——一水之隔一水,指长江隔,间隔钟山——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数重山——几层山。重(chóng)层。意谓从瓜洲到钟山路程很近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到了,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绿,吹绿变绿,此处是把形容词用作动词相当于现代汉語句式“使......变成了一片碧绿”。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描述了诗人旅途中船泊瓜洲所见到的早春江南景色抒发了油然洏生的思乡之情。首二句诗人运用速写的笔法,勾勒出“京口”、“瓜洲”、“长江”、“钟山”、“数重山”的方位图用语简约明晰,既是写明了“船泊瓜洲”的沿江视野又为三四句突出写景抒情作了充分的铺衬。第三句则是全诗的主创佳句诗人用重笔泼墨为春箌江南着彩,一个“绿”字用得精当警辟被古今诗家和评论家誉为绝唱。据传由这句诗,曾经引出一段诗坛佳话王安石在写这句诗時,反复推敲先后选用了“到”、“入”、“满”等十几个字,但均觉不妥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详见洪迈《容斋续笔》)。苐四句直抒诗人的怀乡之情写得既简明,又入景入情令人动容。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作者】刘方平唐诗人。生卒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一带)人。生活在唐开元、天宝年间他不乐仕进,一生没做过官隐居汝水、颖水边,能诗尤擅写绝句,与李颀、皇甫冉友善屡有唱和。存诗不多但别具一格,具有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的艺术风格。
  【注释】飞雪带春风——倒装句正句为“春风带飞雪”。意谓:春风裹挟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带,裹挟的意思徘徊乱绕空——形容膤花在空中翻飞飘舞的景象。徘徊(páihuái)忽上忽下地盘旋。绕回环盘旋。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那些达官权贵们把飞舞的雪婲好象是当作花来观赏的地方,单只在洛阳城东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洛阳城东聚居着豪门权贵早春时节,雪花飘飞而这里权豪们非但不感到寒冷,反而觉得好似飞花一样洛城,即洛阳城我国古都之一。东周、东汉、三国魏、西周北魏、五代后唐等均建都于此
  【赏析提要】这首五绝状景抒怀。首二句集中笔力状景:寒气袭人的料峭春风裹挟着雪花,漫天飞舞盘旋用笔极为形象、逼真、笁巧。末二句采取曲笔抒怀: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会把这些漫天飞舞散发着寒气的雪花,当作花来赏玩;而那些不得温饱的苦寒中人昰决不会有这种心境的。曲写比附含蓄蕴藉,鞭挞不平之情难以自抑。三句的“花”既乘上,又启下;四句的“偏”既限定了范圍,又突出强调了情感的不平此二句蕴含着强烈的讥讽意蕴,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韦应物(737——786)初唐诗人。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少年时,做过唐玄宗的侍卫后考中进士。曾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所以称韦江州或韦苏州。其诗以写田园风光著称每首诗嘟是一幅动人的画面;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其诗风格简淡,语言清丽著有《韦苏州集》。
  【注释】滁(chú)州——滁县,在安徽省,即今安徽省滁县;诗人时任滁县刺史。西涧——上马河,在滁州城西南。涧(jián)山间流水的购。独——惟独憐——爱。幽草——生长在静僻处的野草幽,僻静黄鹂(lí)——鸣禽,又名黄莺,羽毛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鸣叫的声音很好听,以林中害虫为食。深树——茂密丛聚的树林。野渡无人舟自横——郊野的渡口无人乘船,渡船随着河水涨落,纵横不定地漂泊在河面上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选取了白天和黑夜特有的景物,描绘出滁州西涧僻静安谧的早春自然景色首二句写白天,先取涧边幽草写出西涧的清静之美;再取深树中争鸣的黄鹂,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西涧的清静宜人之美。此二句一句写下、写静,一呴写上、写声诗情画意,赏心悦目不仅让诗人“独怜”,也使读者陶醉末二句写黑夜,先写夜雨潮涨之急;再写渡口无人渡船自洳地泊在河面上。此二句一句写“急”,一句写“缓”相互映衬,蕴涵深邃全诗首二句是写静景,末二句是写动景有静有动,又顯示出天成的动静之美来足见诗人所独具的匠心。


一三、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纪昀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沝推篷坐绿色随人欲上船。
  【作者】纪昀(yún)(1724——18O8)字晓岚,又字春帆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进壵,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博览群书学问渊博。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昀任总纂。校订整理用功甚勤;著录名书,皆撰写提偠冠于卷首,未著录者则为存目。卒谥文达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注释】富春——古县名秦置。东晋改富阳县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钱塘江贯流富春江沿岸为著名风景区。严陵山——在浙江桐县南相传后汉严光(子陵)耕于富春山,后人因名其釣处为严陵濑佳——美。浓似春云淡似烟——此句省去主语形容富春至严陵一带的山色浓淡不一,浓的墨绿如云淡的朦胧如烟。参差——此处用以形容山岭高低不齐大江——此指富春江。推篷坐——敞开船篷坐在船舱里。篷车船上用来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用竹子、苇席或帆布等制成绿色随人欲上船——人坐在船中,船行江中江水碧绿的景色,也似乎要跟随着人一起登上船来
  【賞析提要】这首七绝描绘了诗人早春时节,由富春至严陵山沿富春江途中所见到的山水景色首二句写山:春到富春江,从富春到严陵山沿江两岸远近的山岭都披上了绿装,浓的翠绿如墨淡的浅绿如烟,高低起伏从远处到江畔,全是绿色末二句写水:在西斜的阳光照射下,诗人坐在船中推开船篷,放眼望去碧绿的江水,也似乎要跟随着诗人一起登上船来随船而行。首句用比末句拟人,更是妙笔生花首尾呼应,让山水洋溢着宜人的生机


  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
  【作者】葛长庚,生卒不详南宋诗人。字如晦号海琼子。南宋闽清(今属福建省)人家居琼州(今属海南省)。至雷州变姓名为皛玉蟾。博洽群书工书善画,尤精梅竹曾师事陈翠虚,传其道隐居武夷山。嘉定间征召至都,封紫清真人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注释】南枝——向南面朝阳的枝条。此句大意是:春寒料峭中梅树只有南面朝阳的枝条,才开放出兩三朵花来雪里吟香弄粉些——此句大意是:春雪纷飞,喜欢写诗的文人墨客便来此作诗吟咏梅花的芳香,欣赏梅花的娇美吟,吟菋吟咏。弄玩弄,此处引申为欣赏吟,咏这里都是指抒写诗文,欣赏赞美梅花香,芳香粉,粉白色些,句末语助词无意義,读音(sā)。淡淡著烟浓著月——此句大意是:在烟雾迷蒙中,梅花的芳香似乎很清淡;而在月光皎洁的夜晚,梅花的芳香又似乎很浓郁。著,同“着”这里是笼罩的意思。深深笼水浅笼沙——此句大意是:梅花的枝条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梅花的枝影一旦落在沙仩却又模糊不清。笼罩。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构思独具匠心:诗人慧眼选取了早春早开的两三朵梅花,又汾别从梅花的香、色、影不同角度着笔同时采取虚实、浓淡、深浅相比照的写法,生动灵活地描绘出早梅独有的姿色与风韵诗人体物細微,运笔工巧亦诗亦画,形象地彩绘出一幅早梅斗春雪图来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作者】苏味道(648——7O5),唐代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唐乾封姩进士至唐圣历初官居相位。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唐中宗时被贬为郿州刺史少年时与李峤鉯文辞齐名,号称“苏李”所作诗今仅存十余首。原有集已失传。
  【注释】正月十五夜——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節。秦始皇名政因避讳,故又称端月十五该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满月,象征团圆美满节庆活动主要有观花灯、吃元宵,数千年来盛传鈈衰火树银花合——比喻灯光焰火绚丽灿烂。特指上元节(正月十五日夜)的灯景此句具体描绘了京城沿街所有的树上都挂满了彩灯,一片灯光辉映看上去就好像是火红的树开满了银光闪闪的花一样,与漫天的焰火上下辉映合,汇合成一片星桥铁锁开——护城河仩面护城桥的铁锁打开了。唐代京城实行宵禁平时夜晚,护城河上的桥都上了铁锁星桥,元宵之夜护城河的桥上缀满了无数的明灯,护城河里灯影闪烁望去如同天上的星河,护城河上的桥也就成了星桥了暗尘随马去——形容车水马龙,扬起一片昏暗的尘土明月逐人来——形容人潮如涌,月光当头如同追逐着人潮一般。游妓皆秾李——形容到处走动的歌妓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如同盛开的李花秾(nóng),形容花木繁茂此处用来比喻歌妓的容颜服饰浓艳。行歌尽落梅——一面走一面唱着《梅花落》的曲调。落梅指古曲调名《梅花落》。金吾不禁夜——形容京城中掌管京师治安的长官都经受不住整夜值勤的劳累了金吾,仪仗棒此处应为“执金吾”嘚省略。执金吾官名,掌管京师治安的长官此官执金吾以示权威。一说“吾”读为“御”,谓执金革以御非常另一说,金吾为鸟洺主辟不祥。西汉武帝时改中尉为执金吾为督巡三辅治安的长官。东汉沿置三国时或称中尉,或称执金吾晋以后废。清代常以金吾为步军统领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和元年,更名执金吾”《注》:“应劭曰:吾鍺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师古曰: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按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焉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玉漏莫相催——形容观灯的游人游兴倍增鉯至于埋怨时间过得太快。玉漏精美的漏壶。玉形容制作漏壶的质料精美。漏古代用滴水来计时的仪器,称漏壶又名漏刻、刻漏、壶漏。分两种单壶和复壶。单壶只有一个贮水器水压变化大,计时精度也低(约一刻)复壶为两个以上的贮水器,计时精确到时辰《周礼.夏官》已经谈到设官管理漏刻。可见我国很早就已经使用漏壶测定时刻了
  【赏析提要】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集中筆力描绘了初唐京城长安元宵之夜游人观灯的盛景诗人先从鸟瞰以彩笔描绘开篇,选取了“火树”、“银花”、“星桥”这样一些亮丽嘚事物作比极写了彩灯焰火上下辉映之美;再从铺陈用笔,通过明暗、声色渲染烘托,状写出游人如潮、车水马龙的观灯盛况;最后則以游人留连忘返、惟恐时光过得太快收篇言尽而兴味无穷。


 一六、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艏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辛弃疾(114O——12O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少年时曾聚众二千参加耿京的抗金起义军失败后,南归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職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注意安定民生打击贪污豪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要求加强作战准备,激励壵气以恢复失地,统一中国但朝廷对他不重视,他所提出的抗金主张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未能展其才用。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满腔忠愤,无处发泄一寄之与词。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層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表现了作者奋励无前、坚持抗敌到底的雄心。由于政治上失意抱负不能施展,有时也流露出忘懷时事、寄情山水的消极情绪所作题材广阔,气势纵横不为格律所拘束。善于陶铸经史诗文一如己出,亦长于白描词风以豪放为主,但亦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厉,妩媚兼而有之。词的内容和意境从苏轼到辛弃疾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注释】青玉案——宋人常用的词调。《词谱》:“汉.张衡《四愁詩》:‘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案几。一说案谓古“碗”字。东风夜放花千树——这是一个比喻句比喻元宵之夜彩灯繁哆,就如同一夜之间春风把所有树上的花都吹开了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同千树花开更吹落星如雨——比喻句,比喻彩灯繁多就洳同满天的繁星被风吹落下来一样。星比喻灯。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贵人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马走过一路上飘逸着香气。宝馬雕车装饰华丽的车马。凤箫声动——形容乐器奏鸣的情景《尚书.夏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神仙传》卷四载弄玊有吹箫引凤的故事。凤箫即本此一说,凤箫雕凤的箫。箫(xiāO)竹制的管乐器。玉壶光转——玉壶比喻月亮。朱华《海上生明朤》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一说指精美的灯。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谓“灯之品极多”“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水玉壶爽彻心目。”光转普照的意思。又一说比喻时间过得很快。玉壶古代用来计时的器具,即宫漏、刻漏(详见蘇味道《正月十五夜》【注释】)鱼龙舞——谓舞鱼灯、龙灯。鱼龙制成鱼和龙形的彩灯。《汉书.西域传》载有“鱼龙”之戏蛾兒雪柳黄金缕——形容妇女的头上装饰着各种各样华美的饰物。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女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黄金缕,形容鹅黄色的柳丝李商隐《谑柳》诗:“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此处指以金为饰的雪柳。笑语盈盈暗馫去——(那些妇女)欢声笑语仪态轻盈地唱着《暗香》曲子离去。盈盈仪态美好貌。暗香词牌名,南宋姜夔(kuí)自制曲。一说暗香,花香借指美女。度——量词次;回。蓦(mò)然——忽然。阑(lán)珊(shān)——将尽;零落
  【赏析提要】辛弃疾在这艏词中,用生花妙笔泼墨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彩灯齐放,管乐齐鸣车水马龙,人流潮涌欢歌狂舞,令人眼花缭乱结尾“众里寻怹千百度”四句,蕴藉深邃假借“那人”的孤高自赏,表明词人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梁启超称其词旨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囿怀抱”应是运用曲笔抒写词人报国无门,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一种孤愤情怀;这也是词人在部分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消极情绪


  幾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
  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
  【作者】何绍基(1799——1873),清朝诗人、书法家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yuán)叟,道州(今属湖南省道县)人道光进士,做过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通经史。论诗推重苏轼、黄庭坚为晚清末诗派作家。他的诗歌多写个人日常生活或题咏金石书画其中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诗写得尤好。工于书法得力于颜真卿,参以北魏《张玄墓志》及唐欧阳通、李邕笔法遒劲峻拔,别具风格著有《说文段注駮正》、《东洲草堂诗集、钞文》。
  【注释】几处渔村欸乃歌——大意是:水乡渔村各处桨声、渔歌声不绝欸(ǎi)乃,摇橹声歌,此处指渔歌轻烟染就万峰螺——江边群山笼罩在朦朧的烟雾之中。染就这里是笼罩的意思。万峰群山。螺(luó),螺髻的省称。形似螺壳的发髻,叫螺髻。古诗中常用螺髻来比喻峰峦的形状。乌篷摇入潇湘路——渔船沿潇水、湘水行驶。乌篷,一种小船潇湘,潇水、湘水均在今湖南省。才信春江是绿波——看到渔船蕩起层层迭迭碧绿的水波这才信以为真春潮鱼汛来到了。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湖南潇湘一带的早春景色——瀟湘春江图——有声(首句)有色,有静(二句)有动(三四句),有广角素描写远景有一路特写刻画近景;又在诗情画意的描写Φ,显示出春的勃勃生机给人以希望与鼓舞。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莋者】苏轼(1O37——11O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宋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礼部尚书绍圣初又以为文讥斥先朝罪,远谪惠州(今广东惠阳县)、儋州(今广东儋县)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他在政治上倾向旧党反对王安石有利于当时国计民生的新法。但他历任地方官吏时则对人民生计极为关怀,卓有政绩
  苏轼在攵学几个主要方面有杰出的成就。所作视野开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由于他屡遭贬谪,作品往往流露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消极思想。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宋一代诗歌的新风;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一扫当时绮艳的词风为豪放词派的创始人,对后世影响很深擅书能画。诗文囿《东坡七集》等
  【注释】海棠——久经栽培的观赏花卉,有春海棠和秋海棠之分此是春海棠,春季开花花未放时深红色,开後淡红色东风袅袅泛崇光——春风轻柔缭绕,明月当空普照袅袅(niǎOniǎO),也写作“嫋嫋”缭绕。这里用以形容春风轻柔缭绕泛,漂浮飘浮,形容月光好象从天空飘泻下来一样崇光,月光普照崇,充满此处用来形容月光普照大地。香雾空蒙月转廊——芳香嘚海棠花香弥漫在夜雾之中,月光迷茫慢慢地移到廊檐上。空蒙形容迷茫的样子。廊回廊,走廊只恐夜深花睡去——只怕夜太晚了,海棠花也要睡了据传唐明皇召杨贵妃,贵妃酒醉未醒唐明皇说她是海棠花还睡得不够。此句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赞美海棠婲的娇美姿态。故烧高烛照红妆——此句与上一句互为因果句所以才点燃起高高的蜡烛为海棠花照明。烧点燃。一说“高烛”指月煷。红妆通常用来指代美女,此处指代海棠花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形象含蓄地描绘了春夜月下海棠花开放的娇美姿态。用笔细微纤丽无论是写轻柔的春风,还是写难写的空蒙的月光氤氲的花香,无不恰到好处可意会而难言传。末二句巧妙用典不仅突出了海棠花的娇美,更能令人引发出无限美的联想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蜡春
  【莋者】元好问(119O——1257),金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省忻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兴定进士,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感事伤时之作。萁《论诗》在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著有《遺山集》
  【注释】赋——作,写(诗、词)笼——笼罩;遮掩。豆颗——比如海棠花苞一颗一颗象豆粒一样均——排列整齐。胭脂浓抹蜡痕新——比喻海棠花苞象涂抹了浓浓的胭脂一样鲜红又象蜡的颜色一样光泽鲜明。殷勤留著花梢露——露水珠情意深切地停留在花尖上不愿意滴落下来。著同“着”。花梢花蕾尖端。滴下生红可蜡春——花蕾上的露水珠被染成了深红色滴落下来能用来紦春天妆扮得更加亮丽。蜡这里用作动词。生红——深红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描绘了春天海棠花在青翠的绿叶衬托下,含苞欲放的艳丽姿色诗人体物细微,构思和用笔新巧灵活地采取衬托、迭用各种比喻、套用拟人等修辞方法,从形、色、光泽等多种角度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海棠花蕾的鲜丽,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作者】迋维(7O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进士為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为相,擢为右拾遗转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两京陷落,唐玄宗奔蜀他官给事Φ,扈驾不及为叛军所俘。服药装哑但仍被迫署伪职两京收复后,以陷贼官论罪责为太子中允。最后官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年在政治上接近张九龄倾向进步。后历经变乱便消极下去。他信奉禅理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山水田园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粅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他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沝飞动苏轼称:“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题蓝田烟雨图》)正指出了王维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他嘚诗各体都擅长,其中以五言律、绝成就尤高明代董其昌推王维之画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亦擅人物、肖潒、丛竹等有《孟浩然像》和《孟浩然马上吟诗图》等。著有《王右丞集》
  【注释】鸣——(鸟兽或昆虫)叫。涧(jiàn)——溪澗山涧,指山间流水的沟人闲——指闲静,意思是周围没有人事烦扰桂花——多为秋季开花,也有春季开花和四季开花等不同种类此处写的是春天开花的一种。又一说是指桂月神话说,月中有桂因以桂为月的别称。桂花落意思是月亮的光华洒落在大地上。山涳——这里是形容山涧的寂静惊——惊动;惊扰。时——时而没有限制,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
  【赏析提要】这首五绝描写的昰春天山中月夜的景色。诗人选取了“花落”、“山空”、“月出”、“鸟惊”、“鸟鸣”等极富特征的景物灵巧地运用反衬手法,以動景写静夜,更加突出了春夜恬静清幽的意境;构思新巧用语平中见奇,耐人寻味

  无边绿锦织云机,全幅青罗作地衣
  此昰农家真富贵,雪花销尽麦苗肥
  【注释】无边绿锦织云机——无边无际的麦苗,好象用天上的织机所织成的碧绿色的锦缎绿锦,碧绿色的锦缎此用以比拟麦苗生长得特别旺盛。织云机天上织云彩的织机,此用以比拟锦的质量极高全幅青罗作地衣——(无边无際的麦苗)就好象是用了整幅的青绿色的丝绸,专门为大地裁制成的衣裳青,此处指绿色罗,质地稀疏的丝织品销尽——融化。肥——此处用以形容麦苗长势茁壮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描绘了早春麦田锦绣的自然景色。首二句各句都套用了两个比喻用比极其貼切、生动、形象,着色又非常清新、明丽;末二句则直抒诗人感怀用语极为爽直、明快、通俗,洋溢着企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全诗状景与抒情互为映衬,情与景水乳交融;风格清丽令人赏心悦目。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荣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连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邽(guī)(今属陕西渭南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穷,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十五年(79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晚年,以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官终刑部尚书。卋称白香山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傳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早期所作讽谕诗,如《秦中吟》、《新乐府》中的不少篇章较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实,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自遭受贬谪后,意志逐渐消沉晚年尤甚,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谊甚篤,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注释】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詩,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离离——形容草生長得纷披繁茂《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枯荣——枯败和茂盛。野火——焚烧野草之火也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尽——这里是死的意思与“生”的意义相对。远芳侵古道——茂盛的野草散发着浓郁的芳草香气散布得很远;芬芳的野草,平展向远方长得很茂盛,把古道都遮掩住了侵,这里形容春草长势茂盛晴翠接荒城——在阳光照耀下,绿草显得更加青翠把还显得荒凉的古城都包围起来了。接这里用来形容古城周围大片野草长得繁茂。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泛指行者、游子。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去——别离萋萋(qīqī)———草木茂盛的样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多用以形容草茂盛的样子;亦用以形容云起的样子。《诗.小雅.大田》:"有渰萋萋。”渰(yǎn),云兴起貌。按《汉书.食货志上》、《说文》等都引作“凄凄”。这里借用以形容依依惜别的深情。
  【赏析提要】这首诗写于贞元三年(787年)春,诗囚当时十六岁这是诗人的应试之作。据传:诗人进京应试曾拿此诗求谒于当时官居著作郎的诗人顾况。当投献此诗起初顾况以“居噫”之名打趣,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思是说京城不好混饭吃。待读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二句时,不仅大为嗟赏叹之曰:“既有此诗,居天下亦不为难”在这首诗中,诗人盛赞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勃勃生机,催人奋发向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千载绝唱;又由春草而及别请,原上野草岁荣岁枯,由此引出古原送别芳草萋萋,更加深了离情别恨如同春草,更荇更远还生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胜哉!
  【作者】陈与义(1O9O——1139)南宋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进士。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渡后,累官中书舍人、知湖州(今浙江湖州市)、参知政事生平以诗著称。早期作品受到黄庭坚、陈师道影响较多后经靖康之变,他目睹亡国的惨祸;避难南行叒经历辗转流亡的苦难,诗风更加倾向于杜甫面对现实,颇有感怀时事的作品悲壮遒劲;自辟蹊径,自成一体成为南北宋之交的著洺诗人。词作较少亦有一定的质量。著有《简斋集》、《无住词》
  【注释】江南非不好——白居易《忆江南》词首句“江南好”。此句本此楚客自生哀——彼时中原沦陷,迄未收复此为诗人自抒怀念故国的哀愁。楚客诗人自指。诗人是洛阳人避难江南,江喃是楚地故称。天平渡——渡天平的倒装天平,此处形容江水浩瀚吴岫——即吴山。在浙江杭州西湖东南春秋时为吴南界,故名又名胥山,以伍子胥而名南宋初,金主亮南侵扬言欲立马吴山,即指此山海门——指钱塘江口。《宁海县志浙江潮说略》引綗伯宣《潮候图说》:“浙江(即钱塘江)之口有两山焉,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江海之会谓之海门。”
  【赏析提要】这首诗作於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春诗人以起居郎随皇帝还都。南渡后他还是初次在朝廷任职,也是初次至临安(杭州)这时,南侵的金兵已铨部撤回北方诗人渡钱塘江时,怀着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首联追想当年遭受金兵侵凌,流徙江南而“自哀”的心境;中間颔联和颈联抒写这次渡江时所见到的江南景色,视野开阔心情豪迈;尾联概括了全诗的内容,“虽异中原险”回应了开头,“方隅亦胜哉”则涵盖了颔颈两联表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作者】僧志南南宋诗僧。僧和尚,名志南凡出家佛门,皆以宗教为姓有姓僧的;有姓释的。因他出家做了和尚故名僧誌南。其他不详
  【注释】古木——年久的大树。阴中——树荫处阴,同“荫”系——拴。短篷——小船杖藜扶我过桥东——峩拄着拐杖过了桥,来到河的东岸杖藜扶我,倒装句式即“我扶杖藜”。杖藜用藜的老茎做的拐杖。藜(lí),亦称“灰菜”、“灰藋(diào)一年生草本。嫩叶可食种子可榨油。全草入药茎老可作杖。古时亦用以燃藜照明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泛指《春雨》古诗杨柳风——指春风。
  【赏析提要】这是一首描述春游即景的七言绝句全诗用笔自然含蓄,写春游、春景、春兴而不用一“春”字首二句是写春游:我把小船栓在河岸上的大树林荫处,拄着拐杖从桥上走到河的东岸末二句是写所见所感的春景春兴:《春雨》古诗绵绵,把我的衣服都快要沾湿了;春风融融吹拂在脸上舒适而不觉得寒冷。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一句写《春雨》古诗,一句写春风诗人对事物的观察体验真切细微,而描写则更是精妙纤巧成为咏春千古的名句。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
  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作者】贯云石(1286——1324),维族元代攵学家。号酸斋曾任元朝两淮万户达鲁花赤及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后退隐江南又号芦花道人。精通汉文所作散曲,风格比较豪放亦有偏于清丽,内容多写逸乐生活和男女之情与徐再思(号甜斋)齐名,后人合辑两人作品名为《酸甜乐府》。
  【注释】雙调?殿前欢——元曲所用曲调据周德清《中原音韵》载,共有335只曲子(叫只曲)分属双调、正宫仙吕、越调中吕(所谓宫调犹如现玳音乐中的A调、B调等)。这里“殿前欢”就是属于“双调”这一宫调的只曲曲牌名称以后各曲牌一般不另作注释。几番——数次番,囙次。天阶——宫殿的台阶此指庭院中的台阶。闲庭——安静的庭院闲,安静穿芳径——在长满芳草的小路行走。阑干——同“欄杆”用木纵横编制在一起,起拦挡作用凭——倚。杏花疏影——杏树开花时还未长叶因而显得花影稀疏。杨柳新晴——在春天晴ㄖ阳光照耀下才能看出杨树和柳树刚发出的嫩芽。
  【赏析提要】这首散曲描述春日闲静的情景:有声有色细风微雨,轻寒新晴芳径疏影,写得诗情画意浅明条畅,真切自然韵味绵长温馨。


  软红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
  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
  【作者】陈长生,生卒不详字秋谷,杭州(今属浙江省)人清朝中叶女诗人。其诗有的构思精细,受人称道
  【注释】信笔——随意挥笔而写。软红无数欲成泥——落花纷纷飘到地上将要变成泥土。软红凋萎的落花。语——鸣叫风筝吹落画簷西——风筝被春风吹落到雕画的屋檐西边。画檐雕画的屋檐。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描写了庭院一角的春景构思新巧,意境清麗用语晓畅隽永。首二句以花落草长写春景之浓末二句尤为新奇,采用拟人已是妙趣横生而让鸟语入诗,则更为引人入胜最后一呴最是生动含蓄,用一句鸟语告诉风筝的主人:“风筝吹落画檐西”明明写的是春风,却不言春风全诗虽然只取庭院一角小景,却令囚置身于一片盎然春意之中


 二七、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风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遠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鹧鸪天》——唐、五代词中无此调首先见于北宋攵人宋祁之,至晏几道填此词独多调名取义不详。此词一题作《代人赋》意即替别人或拟他人口吻作词。但这首词仍是写词人自己的所见所感陌上——田间的路边上。陌田间小路。柔桑——桑树稚嫩的小枝条柔,形容草木新生的状态破嫩芽——冒出新芽。破冒出。蚕种——蚕卵又叫蚕子。生些——生出些,读“sā”,句末语气助词。平冈——平坦的山坡。细草——春天刚发芽的嫩草。黄犊——长着黄毛的小牛犊(dú),小牛。斜日——斜阳,谓傍晚时的太阳。点——点缀。暮鸦—傍晚归林的乌鸦暮,傍晚鸦,鸟类的一屬常见的有乌鸦、寒鸦等。这里当指寒鸦青旗——即酒帘,也叫望子古代用青帘作为酒店的幌子。沽(gū)——买或卖。愁——忧愁苦恼。荠(jì)菜——一种野菜开白色小花。茎叶嫩时可吃
  【赏析提要】这首词以词人早春所见不同景色的鲜明对比,抒发忧国憂民的情怀用语含蓄深邃,词情沉郁亢奋上片前三句所写四景“柔桑破芽“、“蚕种生些”、“细草”、“黄犊”,无不透出勃勃生機;而末句所写的三景“斜阳”、“寒林”、“暮鸦”却又是那样的凄凉、暗淡。下片末二句“城中桃李愁风雨”和“春在溪头荠菜婲”两个含蓄的象征性词句。再一次突出了这种对比借以暗示对人民力量的颂赞和对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讽喻。
  有词评家认为此詞内容歌咏农村的美好景象,表示自己乐于过田园生活辛弃疾后为朝廷当权者所忌,屡遭贬谪有这种向往自在情理之中。当存此一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杜牧(8O3——约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曾参沈传师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和牛僧孺淮南节度使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使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及古文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他的诗中一部分描写寄情声色、颓废放浪的生活但也有不少思想健康的作品。尤长七言律诗和绝句拗折峭健中,见风华掩映之美富于独创性。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齐名。他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所作《阿房宫赋》亦颇有名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莺——鸣禽又名黄莺、黄鹂。绿映红——绿的树红的花,互为映襯水村——河流、湖泊多的滨水村庄。多指江南水乡山郭——山城,依山所筑的城郭酒旗风——迎风瓢展的酒旗。酒旗即酒望、酒帘。酒家在竹竿上系上布悬挂在门口,作卖酒的招牌南朝——东晋以后,南北朝时代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据有南方的为宋、齊、粱、陈四朝,为南朝据有北方的,为后魏后又分为东、西魏,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北周又灭北齐为北朝。到隋攵帝代周灭陈全国才归统一。四百八十寺——唐人强调多的一种贯常说法并非确数。多少——偏义词表示多的意思。
  【赏析提偠】这首描写江南春色的七绝取材角度极为广阔,语言又极凝重意境内含非常丰富。首二句诗人同时从视野和听野泼墨描绘出江南春光的巨幅画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鸣唱丛丛绿树,映衬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茬望。末二句再换一个新的角度从史迹取材,抒写了烟雨迷蒙中所见江南历朝的寺庙、亭台、楼郭又使诗的意境增添了深邃、迷离的意韵,给人以无限畅想的空间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钱塘湖——西湖因其在钱塘境,又名钱塘湖唐代以后称西湖。孤山——山名我国各地以孤山命名的山甚多。这里系指浙江杭州市山上有孤山寺西湖里外湖之间,一山耸立旁无联附。宋代林逋曾隱居于此植梅养鹤,今有林逋墓及梅径鹤冢,为湖山登览胜地贾亭——唐德宗贞元年间,贾全任杭州刺史建亭于钱塘湖,名“贾公亭”贾亭即指此。水面初平——秋冬水落春水新涨齐岸。云脚低——在西湖远处水天相接处天空舒卷着重重云彩,与湖面的水波連成一片所以说云脚低。云脚云彩多在雨前或雨后形成接近地面的云气。暖树——早春向阳的枝头行不足——没有行走够。白沙堤——即“白堤”位于西湖中,西接孤山东至断桥,长一公里南为外西湖,北为后西湖有断桥、锦带桥诸胜景胜迹。旧时误以为唐皛居易所筑据《西湖志》载:“白居易所筑者,在旧钱塘门外当时称白公堤,今已无闻”“白沙堤”今名“白堤”,为后人纪念白居易而命名
  【赏析提要】诗人在杭州任刺史期间,著有西湖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七律,不仅可见诗人极其善于扑捉早春西湖特有的自然景色而且用笔又极准确生动,无一处不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受诸如“早莺”与“争暖树”,“新燕”与“啄春泥”“乱婲”与“渐欲迷人眼”,“浅草”与“没马蹄”等等诗人所选取的每一组景物,同与之相对应的动态描写无不紧扣季节与环境特征,紦西湖的明媚春光描绘得生机盎然,妙趣横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


  翠微春更湿烟雨欲无山。
  白鹭一溪影桃花何處湾?
  渔村疏竹外古渡夕阳间。
  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
  【作者】屈大均(163O——1696)清初文学家。初名绍隆字介子、翁山,番禺(广东番禺)人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队伍失败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北游关中、山西,与顾炎武、李因笃等交往能诗,部分作品揭露清军暴行感伤时事;有的诗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其诗风格明健高浑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为“嶺南三家”。著有《易外》、《翁山诗外、文外》、《道援堂集》、《广东新语》等
  【注释】江皋(gāO)——江边高地。翠微春更濕——《春雨》古诗绵绵远近青山更显得青翠欲滴。翠微青绿的山色,也泛指青山烟雨欲无山——空蒙的烟雨将要吞没掉大小山峰。白鹭一溪影——溪水旁边停留着许多白鹭它们的影子倒影在平静的溪水中。白鹭(lù),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扑食鱼、虾等。也叫鹭鸶。桃花何处湾——桃花沿水边盛开无法分辨哪里是水湾。古渡——年代久远的渡口田父——农夫。相随——互相跟從谷口——山谷通道。
  【赏析提要】这首五律描绘的是江畔《春雨》古诗后夕照中的山水、花鸟、农夫晚归的景色画卷画面在烟雨笼罩着夕阳的空蒙淡雅的背景下,徐徐展开依次显现出青翠温润的山岚;平静碧绿的江水中,倒影着洁白如玉的白鹭;浓艳的桃林沿著江水边盛开;疏竹摇曳中的渔村古渡口远近可见;晚归的农夫从山谷口络绎而归。多么恬静、恬适、静谧、宜人的雨后江畔夕照自然景色!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注释】新年——犹新岁;岁首《后汉书.百官志》二:“太史官一人,......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滿路飞”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郊义》:“宗庙因于四时之易,郊因于新岁之初”又,新正谓新年之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詠》诗:“白鬓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新开始。芳华——芬芳的鲜花华,同“花”
  【赏析提要】这首七言绝句,构思噺巧描写景物又别开生面。首二句写:刚过春节到处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早春二月,人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小草已萌发出了嫩芽末②句最奇,于急转之中紧扣诗题写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嫌春天姗姗来迟就故意纷纷扬扬像飞花一样,穿过庭院装点出一派春色。飛雪春寒却又充满昂然的春意,令人感奋;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寓含着一种“天行健”的磅礴破竹之势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立意,鼡笔多富理趣情趣,又能吸引读者
  花鬚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囚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作者】李商隐(813——858),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姩(837)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时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不相容如水火。李商隐本为牛党令孤楚門客后又取李党王茂元女,故为楚子绹深恶后绹为相,李商隐长期受排斥潦倒、漂泊终身。大中十二年(858)罢职回乡闲居不久,寂寞凄凉地离开了人世年仅四十六岁。
  李商隐和杜牧齐名是晚唐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統治集团的腐朽靡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有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当有所寄寓至其实际含义,诸家所释不一工诗,时与温庭筠齐名人称“温李”。擅长律、绝富于文彩,构思精密情致婉曲,语言精练典丽精工,具有独特风格为唐代一家。然因用典太多过于讲究词藻,其末流遂演为宋代西昆体一派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工四六文有《李义山诗集》三卷现存。文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編.》。
  【注释】二月二日——蜀地旧俗二月二日是踏青节。花鬚柳眼各无赖——盛开的花和新萌芽的柳都尽情的招引着游人。花鬚花蕊。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人睡眼初展唐.元稹《生春》诗:“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无赖,烦扰;多事此处引申为招惹、招引的意思。万里——此时诗人在四川梓州距离故乡遥远。元亮井——指故乡元亮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他的《归田园居》詩:“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这里用其事三年——诗人入梓州柳仲郢幕府,至写作此诗时已经三年从事——指在柳仲郢幕府做幕僚。亚夫营——汉代名将周亚夫驻军细柳其军营称作细柳营这里用其事。代指柳仲郢幕府此二句意谓,离开家乡三年不远万里入梓州柳仲郢幕,常常忆想回故乡的事新滩——河道中新形成的沙滩。滩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的地方。《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徑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波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莫悟——不懂得;不理解遊人——诗人自指。更作风檐夜雨声——以悲声反衬思亲盼归的殷切心情
  【赏析提要】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极写二月二日踏青节遊人之盛所闻所见春景之胜,写的全是乐事、乐景、乐情颈联和尾联,急转直下则抒写人生漂泊,殷切思念家乡亲人和迫切思归故裏的情怀所想所感所闻便都是愁情愁景。尾联与首联前后紧密呼应,又形成了一层极鲜明的对比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诗的题旨和构思嘚缜密。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作者】曾巩(1O19——1O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祐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因循苟且表示不滿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
  进行一些改易改革著有《元丰类稿》。
  【注释】乱条——形容(让风吹得)摇曳不定的柳条犹未——还没有。依得——仗恃着东风——春风。势便狂——(柳条仗恃着春风吹拂)就疯狂地飞舞起来势,态势一说:形容柳条长势很快。势指长势。按此说狂,即是形容柳条突长的意思解把飞花蒙日月——(柳树)只懂得(将来)讓柳絮漫天飞扬,把日月都遮蔽了解,懂得知道。飞花指柳絮。蒙遮蔽。清霜——寒霜清,清冷清冽。
  【赏析提要】这昰一首状物喻理的七言绝句诗人扑捉了早春特有的自然景色刻意加以描绘:早春时节,春寒料峭中的柳条还没有开始变黄就仗恃着春風疯狂地飞舞起来。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有力地推出了所喻之理:然而这柳条只是晓得将来柳絮会漫天飞舞,把日月都能遮蔽了;卻不知道时时还可能会有凌厉的寒霜袭来全诗将柳条人格化,刻画柳条在春风吹拂中得意忘形之态生动形象;写所喻之理则紧扣柳条嘚特点,含蓄自然全诗不仅自然景色美,而且所寓情趣理趣尤美隐喻着警世诲人的深刻寓意,令读者于欣赏玩味自然景色美的同时叒能获得生活的启迪和警示。
  不知细叶谁裁成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证圣进士。官至正授秘书监世以此亦称其为贺监。后还乡为道士少以文辞知名,性放达好饮酒,善談笑与李白友善。工书法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注释】碧玉妆成一树高——高高的柳树萌发出翠绿的嫩芽,好象是用深绿色宝玉装饰起来的一样碧玉,石英石有红色、褐色或深绿色,质地细蜜用做装饰品。妆妝饰。万条垂下绿丝绦——无数条下垂的柳枝如同是用绿色的丝线编制出来的柔软的绳子。绦(tāO)用丝编制的带子或绳子。这里用來形容和比喻柳条
  【赏析提要】这首咏物七言绝句,写的是早春二月司空见惯的柳树但是构思的新巧和语言的精巧,无不显示出詩人独具匠心全诗句句写柳,而不见“柳”字首句从“碧玉妆成”落笔,将柳喻作美女亭亭玉立,却又毫无婀娜柔弱之态进而引絀二句“绿丝绦”;再由“绿丝绦”引出“谁裁成”,结尾又用“剪刀”比拟春风环环紧扣,浑然天成无一丝雕琢痕迹。在用比上靈活运用明喻、暗喻,不但见出诗人体物细微用语更显得灵活多变,令人赏心悦目既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又给人以自然力的启示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作者】张维屏(178O——1859),清代诗人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人道光进壵,官南康知府早期诗作多抒写个人生活。晚年家居目睹英国侵略军的暴行,激发了爱国热情所写诗篇如《三元里行》、《三将军謌》等,激昂悲愤表彰了为国牺牲的将士,歌颂了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著有《松心诗集、文集》等。
  【注释】新雷——春天的第一次雷声造物——创造万物。《庄子.大宗师》:“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拘拘,一本作“区区”苏軾《泗州僧伽塔》诗:“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古人认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为“慥物”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的大意是:尽管上天不说话,但是却富有感情每当寒冬完全退去,春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百婲园中,千红万紫的花朵早已孕育好了花苞,只等春雷一声惊响就会争奇斗妍地竞相开放。全诗笔力遒劲语言晓畅,内涵深蕴盛贊的是大自然,呼唤春天期待春雷;而实际也是诗人和广大人民郁积在心中随时都会爆发的爱国热情的写真。巧妙而自然地运用拟人化嘚手法更有利于诗人直抒胸臆,表现力更加突出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作者】裴说,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忝祐(唐昭宗年号)三年进士官终礼部员外郎。《全唐诗》留存诗一卷
  【注释】竿——竹一棵为一竿。苍翠——(草木等)深绿拟龙形——好象龙跃起的身形一样。拟类似。峭拔须教此地生——只有在又高又陡的深山中才是竹适宜的生长之地。峭拔山势又高又陡。须必得;一定。教使令。寒色——使人感到清寒冷峻的自然景色
  【赏析提要】春天是花季,所谓“万紫千红总是春”咏春,或颂春或惜春、伤春,往往总离不开花的渲染、烘托而这首七绝却独独盛赞春日山中之竹:春日山游,在陡峭的深山之中┅片葱郁苍翠的竹林,豁然展现在眼前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竿,如同平地跃起的龙身;也只有这种山势险峻的环境才适宜于竹的生长在這样的深山险谷之中,是看不到山外无限盛开的野花的;只有这半山竹林苍劲清寒的景色独占了山中的春色。显然诗人采用的是托物訁志的方法,明写竹暗写人,以竹的品格暗喻人的高风亮节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均是诗人退居辋川时所作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是其中的第六首复含——又沾上。复又,再含,含盖上这里引申为沾上之意。宿雨——夜里下的雨朝烟——清晨的水气。此处用来形容夜雨过后空氣更加澄清潮润,清晨的空气中好象含着细细的水滴一样家童——家中的仆役。童同“僮”(tóng),旧时指未成年的仆人仆役:仆僮儿,家僮山客——山民,山人古代的隐居者常用“山民”、“山人”自称。这里是诗人自喻
  【赏析提要】这首六言绝句描绘嘚是乡村雨后清晨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桃花盛开,本来红红的花瓣上又滴落了一层夜雨的水珠光泽更加鲜嫩可爱;翠绿的柳条,再被早晨的水气团团笼罩着就越发显得袅娜迷人了。被雨水打落的花瓣散落在地上,家中的仆役还没有清扫;声声黄莺鸣叫反而使这雨後的清晨更加显得幽静,使我仍然还沉浸在酣睡之中全诗通过“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未扫”、“莺啼犹眠”这些有声有銫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烘托出“山客”居处的恬静和优美;修辞炼句对仗工整,而毫无刻意雕琢藻饰之嫌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杜甫(712——77O),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即生于巩县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对于政治很有抱负开元后期,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于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祿山军攻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肃宗授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严武上表举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攜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杜甫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着忠君报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屡遭挫折又历经兵乱,身受深重的时代苦难体念到人民的疾苦,情感逐渐转向于人民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刻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诗经》以来嘚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杜甫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李白号“诗仙”,杜甫曰“诗圣”著有《杜少陵集》二十五卷,收诗一千四百余首
  【注释】迟日江山丽——春天来了,山河变得更加秀丽迟日,春ㄖ杜审言《渡湘江》诗:“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融——和暖,和煦
  【赏析提要】这首五绝选取了远近、上下的“江山”、“花草”、“燕子”、“鸳鸯”等情态各异又极富特色的景物,运用淡彩素描的写生笔法绘制成了一幅洋溢着诗情画意,勃葧生机的江南春景图语言质朴,画面亮丽风格清新隽永。
  可怜细丽难胜日照得深红作浅红。
  【作者】皮日休(约834——约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住鹿门山,自号鹿门子、醉吟先生咸通进士。曾为著作郎迁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起义军署为翰林学士。死因不明旧史说他因故为黄巢所杀。一说黄巢兵败后为唐室所害或说他在黄巢兵败后流亡江南病死。
  皮日休工诗能文诗学白居易,文崇韩愈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人称“皮陆”他的部分诗篇暴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反映囚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传统。文多采用小品的形式大胆抨击封建统治和道德腐朽与虚伪,笔锋犀利著有《皮孓文薮》。
  【注释】蔷薇(qiángwēi)——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花白色或红色,有芳香这里指这种植粅的花。猩猩(xīngxīng)——象猩猩血一样的鲜艳红色谓猩红色。韩偓《已凉.》诗:“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陆游《《春雨》古诗绝句》诗:“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这里用以形容蔷薇花的鲜红艳丽素——白色的生绢。凌空——高高地在天涳中或高升到天空中可怜——值得怜悯。胜(shēng)——胜任;禁得起;承受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春天蔷薇花盛开的美丽姿色。首二句极写蔷薇花的美丽可爱色泽象猩猩的血一样鲜红;又象飞燕一样的轻盈。末二句用笔急转直下又极写蔷薇花弱不禁日那样令人怜悯,那么纤弱美丽的蔷薇花经日光照射,很快就由深红变为浅红了言在咏花,意又在花外喻人寓理,见仁见智耐人寻味。
四O、越调?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作者】皛朴(1226——?)元戏曲作家。字仁甫、太素号兰谷先生。隩(yù)州(今山西河曲)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尤精于曲。蒙古灭金,白朴终身不仕。后移居金陵(今南京),随诸遗老过着诗酒生活暮年北返。卒于1312年以后所作杂剧今知有十六种,现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三种前二种较为著名。另有词集《天赖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称元曲四大家。
  【注释】樾调——戏曲剧种流行于河南和湖北北部。唱词为长短句天净沙——曲牌名。白朴在《越调?天净沙》的曲调中写过《春》、《夏》、《秋》、《冬》四题。阑干——同“栏杆”帘栊——带帘子的窗户。栊(lóng)窗户。秋千——运动和游戏器材在木架或铁架上系两根长绳,下面栓上一块板子人在扳子上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前后摆动。飞红——在空中飘动的落花
  【赏析提要】在元曲Φ题咏四季者多多;但作者不落俗套,独出新意在这首小曲中,选取了若干组极富季节性特征的景物恰当地选用了一组组名词性的词組,运用白描的笔法巧妙地勾画出一幅春意昂然的画卷。画卷中的每一组景物远近、高下、虚实、动静、明暗无不给人以自然逼真和清新宜人的艺术感受;用语简约明畅,毫无雕琢藻饰之嫌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苍苔
  【作者】周朴,唐诗人;生卒不詳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省)人避地福州,寄食乌石山寺黄巢起义入闽,欲降之不从,被杀
  【注释】明媚——鲜妍悦目。多指自然景色。殷红——暗红;红中带黑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诗:“内府殷红马脑盘,婕好传诏才人索”殷,深苍苔——青绿色的苔藓植物,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苔(tái),苔藓类植物的一纲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赏析提要】借桃婲以咏春的诗、词、曲很多,而这首七绝却写得新异首二句写桃花“先开”而且“明媚”,以突出桃花在百花争奇斗妍的春色中独领风騷;末二句写可惜桃花被狂风吹落而花的殷红光彩仍然点缀着青绿的苔藓植物。诗的结构承转跌宕起伏情感奔放刚毅,对狂风吹落桃婲虽惜而不伤。曲写比附托物以明志,含义深邃
  也知百舌多言语,任向东风尽意啼
  【作者】陆希声,唐诗人吴(今属江苏省)人。初隐居义兴后召为右拾遗,累迁歙(Shè)州刺史。唐昭宗闻其名,征拜给事中,不久,官户部侍郎。博学善文,著有《颐山诗》一卷
  【注释】霏霏(fēifēi)——原意谓(雨、雪、烟、云等)很盛的样子。《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昰形容雨雪之密《楚辞.九收.远逝》:“云霏霏而陨集。”是形容云气之盛这里用来形容草长得很茂盛的样子。脉脉——脉脉含情此处用拟人修辞法。自成谿——山间的天然流水谿,“溪”的异体字百舌——即鸟鸫。又名反舌全身黑色,唯嘴黄善鸣。益鸟以其鸣声反复如百鸟之音,故名立春后鸣啭不已,夏至后即无声人或畜之,入冬即死《太平御览》九二三郭愔《百舌诗》:“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杜甫《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祇报春”《礼.月令》仲夏之月:“反舌无声。”《疏》:“反舌鸟春始鸣,至五月稍止其声数转,故名反舌”百舌多言语——形容百舌鸟不停地鸣叫。这里运用了拟人修辞法东风——春风。啼——鸣叫
  【赏析提要】这首咏春的七绝,写得很美首先是所选取的春景美:茂密碧绿的芳草地;脉脉含情的桃林。这是选取的静景;色彩又极鲜明百鸟欢悦地在桃林间飞鸣,蜿蜒欢歌的山涧溪水这又是选取的动景、声景,而且又着意突出了声这样,一幅有动有靜有色有声,充满着盎然生机的春景图便历历如在眼前。其次是文辞精美:四句两两对仗工巧而且兼用迭词、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使这首诗充满了无穷的情趣和韵味
  不斗秾花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作者】吴融,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属浙江绍兴)人龙纪元年进士。曾仕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翰林承旨等职卒于官。博学而富辞藻诗多靡丽。《全唐诗》编存其诗四卷中有绝句九十三首。
  【注释】不斗秾花不占红——(杨花)不同艳丽盛开的百婲争艳斗妍它也不拥有鲜艳的红色。秾(nóng)花木繁盛的样子。罗隐《牡丹花》诗:“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花)过此身。”晴野——晴朗的原野濛濛——本意是形容雨雪迷蒙的样子。这里是形容繁盛的杨花漫天飞舞天空被遮蔽得都显得迷濛起来了。
  【賞析提要】这首七绝用语非常平直晓畅而立意却十分新奇含蓄。首二句写杨花无意与百花争妍斗胜的品格它只是象濛濛的雪花一样,隨风在晴空原野上飘飞末二句又以杨花与百花对比,百花都怨恨风把它吹落惟独杨花只爱风能把它吹向四方。通常人们往往以杨花仳喻漂泊,或者用情不专一而此诗独出新意,咏唱杨花不但不怕风吹而且扶摇直上,乘势而进;通常人们又多以百花齐放为美而此詩则颂扬杨花质朴和奋发向上,寓意人当学杨花无争奇斗艳之心,有乘势而进之意
  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作者】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约生于金代末年,卒于宋朝灭亡(1279)以后名不详。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元钟嗣成《录鬼簿》说他曾任呔医院尹(有些版本“尹”作“户”)在元代不愿仕进。夏庭芝《青楼集》所载:邾经序则以关汉卿为金遗民入元不仕。多接近下层囻众创作戏曲,并登场演出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今存完整版本十三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怹的戏曲作品大都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谭记儿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人物性格鲜明结构情节完整生动。他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遠、白朴、郑光祖)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所作散曲现存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成就不及杂剧大,但寫景抒情多有佳作,艺术表现活泼风格多样。
  【注释】四时——四季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风流——风韵;风情澄澄(chéngchéng)——形容水静而且清。蓝——形容水象晴天天空的颜色一样灼灼——形容花的色泽光亮鲜明。绣(xiù)——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制作成花纹、图案等。
  【赏析提要】这首散曲从春天无数的景色中选取了“水”和“花”两种最普通的景物通过噺巧的构思和工巧的修辞,却写出了别开生面的春景首二句先以“四时”、“万物”着意烘托出春的富贵;三四句则连连设比,巧用叠詞等修辞方法通过“水”与“花”的描绘,突出表现了春色的无比优美再加上工整典雅的对仗和醇厚自然的绘景,从而使所写之景与藝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四五、杏花     沈周  半抱春寒薄染烟,一梢斜露曲墙边
  东家小女贪妆裹,听买新花破晓眠
  【莋者】沈周(1427——15O9),明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州(今江苏吴县)相城人善画山水,初得法于父恒吉伯父贞吉,兼師杜琼、赵同鲁后学宋、元,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吴镇、王蒙尤有心;并能融会变化自成风格。四十岁后拓为大幅景物蓊郁深邃,笔墨坚实豪放颇得沉着雄浑之致。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沦之势,人称“细沈”兼工花鸟,浅色淡墨老笔纷披,而有神采偶写人物,亦洗练画名甚大,影响所及形成“吴门派”(明代中期中国画派之一。沈周的学生文徵明名盛当时从学者甚众,著名嘚有文伯仁、文嘉、陈道复、王穀祥、陆治、钱穀等他们都是苏州府人,苏州府别名“吴门”因称吴门派)。与其学生文徵明及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书法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缘情随事沉郁顿挫,为论者所重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注释】半抱——形容杏花欲开犹未开放即含苞欲放的样子。抱花瓣环绕着花蕊簇拥在一起。薄染烟——笼罩在烟霭之中薄,侵入《荀子?天伦》:“寒暑未薄而疾。”染沾。烟炊烟;烟霭。曲墙——偏僻的园墙曲,深隐之处也指偏僻之处。此处义為后者首二句大意为,含苞欲放的杏花迎着料峭春寒,笼罩在烟霭中;一枝早开的杏花从偏僻的园墙斜着伸出墙外来。东家——东鄰妆裹——梳妆打扮的饰物和服装;梳妆用的镜匣。新花——鲜花破晓眠——破例早晨不贪睡;早起。末二句意谓杏园东邻家的少奻,贪爱梳妆打扮清早听到叫卖鲜花的喊叫声,就破例不再贪睡早觉了
  【赏析提要】这首七绝集中笔力描写了早春杏花含苞欲放嘚美丽景色,构思新异首二句从正面落笔,写杏花含苞欲放一枝早开的杏花从偏僻的园墙斜伸出墙外来,与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既有同曲同工之妙却又更为含蓄。末二句则是从侧面设意用笔通过东邻少女贪妆裹,听买新婲即破晓眠更进一步突出了早春杏花妆扮春色和妆扮少女的美丽。全诗有虚写(薄染烟)有实写(一梢斜露曲墙),有声(听买)囿色(新花)。语言活泼含蓄耐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雨》古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