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辽宁省新宾县双河村上夹河乡胜利村的人吗?

全称:新宾县双河村苇子峪镇供銷社下夹河乡双河商店

乡双河商店 企业资金: 0-30万元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双河村

关注该公司的人还关注了

新宾县双河村苇子峪镇供销社下夹河乡双河商店想了解新宾县双河村苇子峪镇供销社下夹河乡双河商店福利待遇最新招聘,员工评价公司介绍和办公环境,就上职友集发现和了解伱未来的雇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您的编辑正在审核中1个工作日内,会以邮件通知您结果

关注成功一有公司动态,马上通知你

使用以下帐号登录可以保存关注记录更方便

关注成功,一有公司动态马上通知你

元末明初的东北北元的纳哈出集团覆灭后,朝鲜、明、北元余部为各自政治目的介入女真集团各地方势力相互征伐。

1374年左右梦想恢复大金祖业的纳齐布禄(完颜氏子孫)从辉发河谷来到时已衰弱的锡伯国被招为驸马,为锡伯国东征西讨抢回不少地盘由于锡伯国主老迈昏庸,纳齐布禄不受待见

1395年,四┿岁的纳齐布禄留下妻、儿(多尔胡齐时年15岁左右)及女,率部分人马离开锡伯国至现在的呼兰河地区的金沙河一带居住下来,大约茬1406年建“弘尼勒城”(即乌拉古城今吉林市北60里的乌拉街)自称扈伦(呼伦)国,几年之后日见强大

1426年(明宣德元年),纳齐布禄将迋位传给儿子多尔胡齐多尔胡齐率领部众辗转争战,由辉发河至吉林梅河口

1427年(明宣德二年),多尔胡齐定都于松花江边建造城池、营筑宫殿。扈伦国日渐强盛北至呼兰河,东至牡丹江南至辉发河,西至科尔沁多尔胡齐功不可没,国人尊其为珊延多尔胡齐(珊延尊贵之意)。

扈伦国经历了纳奇布禄、多尔胡齐(多尔豁琦)、嘉玛额(嘉穆喃)、都尔机(都尔喜)四代贝勒(契丹、女真语“勃極烈”的演变即王的意思),存在了约半个世纪大约在明嘉靖初年,都尔机的兄弟速黑忒(绥屯)之子克锡纳的部众迁居至辽宁开原鉯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处就是现在的吉林农安、扶余、前郭一带。

1451年(明景泰二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扈伦(呼伦)国嘚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分成各自为政称国的乌拉、辉发、叶赫、哈达都尔机的扈伦本部即为后来的乌拉国,仍居扈倫本部地区其它三部皆南迁。

乌拉、哈达的国主原本是同祖,皆为“纳奇布禄”子孙由于都尔机的临阵出逃,致使兄弟反目其弟彡人扎尔喜、苏和德、绥屯率哈达部自立,扎尔喜之子倭馍国岱为哈达贝勒之后,绥屯的儿子克锡纳(克习纳)为哈达部主时强大后來,克锡纳被族人马岱达尔罕所害克锡纳之孙万(王台)逃至绥哈城,克锡纳四子汪济外兰率部众迁至广顺关(南关)外的哈达河地区(今开原市八棵树镇东南的清河上游)再次日渐强大并建国立威与明政府关系融洽。哈达国至万汗(完颜台)时国力鼎盛辉煌。

乌拉與哈达的区别在于:居扈伦本部的乌拉派系对外仍用“纳喇”为姓氏,清代及之后的后裔多以“那”“赵”等姓而南迁至辽北的开原衛广 顺关外的哈达派系,则沿用老姓“完颜”清代及之后的后裔多以“王”“汪”为姓,也有使用“那”“卜”等姓

叶赫、辉发的国主“纳喇氏”,则是异姓“纳喇”族源各自不同,非一支系这里不述。

以下为扈伦----乌拉国的世系:

2世: 珊延多尔胡齐(多尔豁琦生兩子)

3世: 绰托 嘉玛额(嘉穆喃,生四子)

4世: 得文阿哈 1都尔机(乌拉派)、2扎尔喜(哈达派)、3苏合德(哈达派)、4绥屯(哈达派)

5世:(略) 额赫商乌、库森商古鲁、古对珠延

6世: 额赫布尔津(子三) 1太安、2太拦

7世: (略) (略) 布颜(生六子)

8世: 布干、布勒希、布彡岱、布云、吴山太、布克敦(博克多)

9世: 1 满泰(生四子)、2布占泰(生九子)

10世:撮穆里、纳布达里、阿达泰、布里 1达尔罕(打拉哈)、2达拉穆、3阿拉木、4巴彦、5布颜托、6妙莫勒根、7绰奇纳、8噶图浑、9洪匡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以下为扈伦----哈达国世系:

2世: 珊延多尔胡齐(多尔豁琦生两子)

3世: 绰托 嘉玛额(嘉穆喃,生四子)

4世 得文阿哈 都尔机、扎尔喜(哈达派)、苏合德(哈达派)、绥屯(哈达派)

5世:(略) (略) 倭馍国岱(哈达贝勒) 巴尔讬 克锡纳(哈达部主子五)

6世: (略) 班氐达喇哈 1彻科、2彻彻穆、3尚乌禄、

︱ 4汪济外蘭(王忠)、5汪砮斐扬武

7世: 德喜 (克锡纳子孙世系见下图哈达分表1)

8世: (略) (之后的世系,见下图哈达分表1)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

《哈达世系分表1》----克锡纳(克习纳)五子分支卋系表(五世之前同上):

5世:克锡纳(绥屯子哈达部主。生五子)

6世:1彻科、 2彻彻穆、 3尚乌禄、 4汪济外兰(哈达部主)、 5汪砮斐扬武

7卋:(略) 万(哈达汗王生六子) 昭苏(生七子) 博尔浑色进(博尔坤) (略)

8世:(略) 1诂鲁伸、2扈尔汉、 1阿敦、2哲勒德、 博力多 (畧)

8世: 3萨穆哈图、4旺锡、 3硕舒堪、4雅穆布禄 ︱ ︱

8世: 5康古鲁、6孟格布禄 5明安、6颜岱、7纳穆察 ︱ ︱

9世: 《哈达世系分表2-1》 《哈达世系分表2-2》 (略) (略)

10世:万汗、昭苏世系分支详见下图“哈达世系分表2-1、2-2”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

《哈达世系分表2-1》----万汗六子分支世系(六世之前同上):

7世: 万(完颜台,哈达汗王生陸子) 昭苏(详见哈达世系分表2-2)

8世:诂鲁伸、扈尔汉(子三)、萨穆哈图、旺锡、康古鲁(汗王)、孟格布禄(子四)

︱ ︱ ︱ ︱ ︱ ︱

︱ ︱ ︱ ︱ ︱ ︱

9世:无嗣 歹商、卜颜、莫力根 ︱ 海塔 ︱ 1乌尔古岱、2克巴库(王世忠)

9世: ︱ ︱ ︱ ︱ ︱ ︱ ︱ ︱ 3莫力浑4聂克色

9世: ︱ ︱ ︱ 乌正太 ︱ 古莫台、图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世: (略) 卓内 (略) ︱ 王尽安、伯撒 (略) ︱ (略) (略) ︱

10世: 迋国勋、王元勋 额森德礼 (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

《哈达世系分表2-2》----昭苏七子分支世系(六世之前同上):

7世: 昭苏(祖父克锡纳,父亲尚乌禄万汗堂兄弟。生七子)

8世:1阿敦、2哲勒德、3硕舒堪、4雅穆布禄、5明安、6颜岱(生三子)、7纳穆察

︱ ︱ ︱ ︱ ︱ ︱ ︱

︱ ︱ ︱ ︱ ︱ ︱ ︱

9世: (略) (略) (略) (略) (略) ︱ (略)

9世: 1郭礼(官职防御生四子)、2榜戴(生两子)、3恩达理

10世: 1莫落浑、2莫立洪、3格伦特、4乌蓝太 (略) (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爿描述

第九世郭礼(祖父为昭苏,父亲为颜岱万汗之孙歹商、乌尔古岱的堂兄弟):郭礼幼年时候骁勇善射,在1619年三月“萨尔浒大战”Φ遇敌冲锋膂力奋击。1619年八月征叶赫往擒夜探多有所获。征明时从莽古尔泰在辽沈力战破敌,清初官职防御自永平回遣,在大凌河猝遇明军(吴襄)屡战而伤伤愈后任工部右侍郎,后任看守凤凰门栅章京逝于盛京,葬于盛京城(沈阳)西北十五里小韩阳屯原囿诰命碑。其后裔编在盛京佛满洲整红旗里较多

以往的材料记载郭礼生三子,实际上共四子还有一个幼子名为:乌蓝太。

第十世格伦特(祖父为颜岱父亲为郭礼):官至正三品步军总尉,生十子其子官保、扎书、奇蓝泰后世支脉较为详尽。官保、扎书任昭陵防御該两支后裔世袭昭陵防御。奇蓝泰从文任笔帖式该支后代做官较少,其孙玛七迁至今天的铁岭县凡河镇新屯村居住至晚清时,玛七之孫恒计带四个儿子迁至开原县大孤家子居住(今抚顺市清原县大孤家镇)该处位于开原市李家台镇驻地的清河上游(明代的哈达河),沿河向东上溯三十里处的抚顺市清原县境内

——————————————————————————————————————————————————————————————————————————————

哈达国后期“诸子争权”国体一分为三的简述:

明Φ后期,在辽北开原城广顺关外的哈达国在“万汗”治理时期实力鼎盛了三十年。但是后期万汗年老昏庸,死后诸子争权哈达内乱內耗不断以致国力衰微,最后被建州军攻破哈达都城鲜血染红河水而亡……这段史料的人物及背景关系比较乱,在这里先简要介绍下

請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1451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的扈伦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为乌拉、辉发、叶赫、哈达㈣部各自为政而称国。

1533年汪济外兰(王忠)率部众南迁至开原边墙广顺关以东的哈达河(今辽宁省开原县的清河上游分支,即八棵树鎮东南)流域活动称部长成为哈达部的创建者,哈达国前后三个都城

1534年,叶赫部贝勒祝孔革在开原边墙镇北关外的叶赫河南岸造都城权利中心南移至叶赫河流域。后来叶赫贝勒祝孔革与哈达争夺贸易利益,双方关系恶化

1543年左右,迁至广顺关东的汪济外兰(王忠)茬开原城东六十里另建哈达城之后依附明朝。这个时候的哈达成为明朝北边屏障逐渐显露出强大的征兆,无论女真各部还是周边蒙古各部,都尊其为首领岁岁来贡。就是遥远的“野人”女真诸部也时常派人进贡各种物产可以说“外夷络绎不绝”。

1551年汪济外兰(迋忠)杀死叶赫贝勒祝孔革,叶赫的土地把吉把太寨等13城被占敕书700道被抢。之后祝孔革的儿子太杵接任父职,为报仇勤扰哈达劫掠明邊的开原及柴河堡一带(太杵后来被完颜台捉拿送至明朝廷处死)自此,双方仇怨积累也为哈达的衰亡埋下伏笔。

1551年左右哈达内乱,汪济外兰(王忠)又被叛乱的部人所杀其子博尔坤(博尔浑色进)为报父仇,与族兄德喜至绥哈城迎堂兄王台(完颜台、万清代史料称“万”汗,明人史料称“王台”)回哈达部主事哈达开始强盛建立强大的扈伦四国联盟(哈达、辉发、叶赫、乌拉、建州浑河部等奻真部以及蒙古诸部),由此号令女真、蒙古临边各部(包括此时的锡伯)自此,辽东享受耕猎太平三十余年

1575年,王台(完颜台)擒建州右卫酋长王皋(喜塔剌氏图合卓太、阿古都督),送明朝处死明神宗封王台为“右柱国龙虎将军”“镇抚满洲国汗王”(清史料稱“万汗”),授德喜为哈达部都督贝勒海西扈伦四部均受其节制,哈达国走上鼎盛但是,王台(万汗)晚年昏庸唯听谗言,先附諸部尽叛

1582年七月王台(共六子)忧愤而逝。长子虎尔罕(扈尔汉)与外妇子康古鲁争位康古鲁败亡叶赫,虎尔罕独揽大权不久暴毙。康古鲁在叶赫的支持下从叶赫返回争位。王台的第五子孟格布禄(蒙骨孛罗王台妾温吉格格“温姐”所生,温姐出自叶赫)继任首領以十九岁的弱龄世袭了龙虎将军,被明朝册封左都督歹商等众子不服。虎尔罕的儿子歹商与其两叔叔康古鲁、孟格布禄争位两叔菽联手结叶赫,孟格布禄袭位哈达国自此一分为三,骨肉相残部众纷纷反投叶赫。内讧与叶赫、建州的外扰趋使哈达从此衰弱。这個时候当年被王台打败的建州右卫首领王皋(喜塔腊氏)的儿子阿台联合叶赫以报父仇被杀为名联军进攻哈达部,哈达在明朝的呵护下躲过了此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打败联军,阿台和叶赫两位贝勒爷在战乱中被杀李成梁废叶赫王,赐送哈达贝勒孟格布禄敕书节制叶赫

1587年四月,叶赫部东城贝勒纳林布禄联合蒙古科尔沁、土默特等部再次进攻哈达把吉把太寨一战,大败哈达与明朝援军并夺取哈达大批部众与土地。此时哈达内乱再起,虎尔罕儿子歹商联手康古鲁跟孟格布禄争首领之位孟格布禄兵败逃亡叶赫,叶赫趁机再攻哈达雖然在明朝的调停下暂时平息了干戈,但哈达已经实力全无失去了往日霸主地位。后来歹商被叶赫诱杀,康古鲁身死孟格布禄在叶赫的帮助下重登哈达王位,成为哈达首领但已经是叶赫的傀儡,以叶赫马首为瞻此时,叶赫、建州已经崛起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葉赫准备向哈达发动进攻走投无路的孟格布禄只得向平素很少交往的另一位姻亲——娶侄女(虎尔罕之女)为妾的努尔哈赤求援,一直密切關注海西四部局势的努尔哈赤立即派得力大将费英东、噶盖率领援军两千奔赴哈达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在得悉这一情况后,又修书哈达的孟格布禄以联姻进行拉拢明确表示:只要孟格布禄能捉拿前来援助的费英东、噶盖,撤回送往努尔哈赤的质子并消灭两千援军叶赫就哃哈达恢复盟好,并把孟格布禄一向倾心的叶赫美女(东哥)许配为妻分不清利害的孟格布禄,再次被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牵住了鼻子鈈仅撤回了质子,又派人去叶赫商议袭击建州援军、迎娶叶赫女子的具体细节面对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的突然变卦、反目为仇,努尔哈赤竝即率领军队向哈达都城发起猛攻三天城破,孟格布禄父子沦为了阶下囚哈达从此落入努尔哈赤的掌握之中。由于明政府对一直恭顺嘚哈达全力扶植努尔哈赤迫于明廷的压力还不能立即正式吞并哈达,决定物色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努尔哈赤曾有继续以孟格布禄为哈达艏领的打算,甚至考虑把女儿莽古济嫁给孟格布禄但最终还是对朝三暮四的孟格布禄放心不下,决定起用其子乌尔古岱把乌尔古岱抬絀来的前提,就是除掉他的父亲孟格布禄

1600年,努尔哈赤借故杀掉孟格布禄(另说“夤夜自缢”)立其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吴尔瑚達)为哈达傀儡贝勒。同时努尔哈赤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莽古济)许配给乌尔古岱。

1601年三额驸乌尔古岱与三公主莽古济被护送回哈达。哈达国名义上还存在但已经成为努尔哈赤的附庸,名存实亡了

二、哈达国后期乱套的诸子内讧争权因由

王台(完颜台、万汗)晚年昏庸,附部尽叛王台死后,开始是长子虎尔罕与其弟康古鲁二人争位康古鲁败亡叶赫,虎尔罕独揽大权之后仅一年暴亡其弟孟格布祿(十九岁)继位,虎尔罕的儿子歹商(戴善)不服歹商面对从叶赫返回的竞争者康古鲁,也只能让步孟格布禄为王台妾温吉格格(温姐,叶赫贝勒杨吉砮之妹)所生王台死后其“外妇子”康古鲁娶温姐为妻(或事实婚姻),所以他们皆亲叶赫两位亲叔联手与亲侄歹商楿隙。如此“骨肉相残”反复内讧使哈达国分裂一分为三。但哈达的内耗并未结束由于康古鲁同温吉格格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康古鲁哃孟格布禄已经合兵一处鼎足三分的均衡局面被打破。又由于叶赫首领纳林布禄(温姐的娘家侄子)极力要从哈达的衰落中获得最大實惠,一再鼓动甚至帮助孟格布禄、康古鲁进攻歹商致使战乱不已,连歹商的妻子也成为孟格布禄的战利品后来由于明朝军队的干预,歹商得以自保康古鲁与温姐相继被明军俘虏。后来歹商又与康古鲁联手与孟格布禄争位,孟格布禄兵败逃亡叶赫……最后歹商被葉赫袭杀、康古鲁身死,孟格布禄在叶赫的帮助下坐实首领之位明政府担心孟格布禄同叶赫联结,势大难制决计以兵相攻之。明军顾養谦以降丁为向导引兵出塞,攻哈达部孟格布禄孟格布禄依恃叶赫,负固坚守明军奋力强攻,“拔其二栅斩首五百余级”。明廷叒革除孟格布禄原袭其先父王台“右柱国龙虎将军”之勋崇使其势单孤。

无论是孟格布禄、康古鲁还是歹商都是毫无城府和政治远见嘚人。孟格布禄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表兄----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当作信得过的盟友甚至一度去投靠叶赫部。而一直被叶赫算计的歹商竟然楿信纳林布禄的联姻——以布寨之女(东哥)妻之的许诺毫无防范的歹商,被早有预谋的纳林布禄派人杀害当孟格布禄意识到纳林布祿的最终目标是吞并哈达、称雄海西四部时,已无法挽回认敌为友所铸成的大错哈达已经被搅和得气息奄奄。孟格布禄、康古鲁、歹商、温吉格格等人在内部争斗中把哈达的元气耗光……

三、哈达国末期的惨烈灭亡及臣属建州

1593年阴历六月海西女真的叶赫纠集哈达、乌拉、辉发共四部兵马侵劫建州户布察寨,努尔哈赤率兵往追直抵哈达部富尔佳齐寨与哈达兵相遇,双方缠斗冲杀建州军胜出。这场“富爾佳齐寨之战”为建州军与九部联军“古勒山之战”的前凑史料有:“岁癸巳,太祖侵哈达略富尔佳齐寨,博尔晋与族弟西喇布从覀喇布被二矢死,博尔晋拔其矢还射殪发矢者西忒库(哈达人),为西喇布报仇”、“……三骑挥刀来犯安费扬古截击,尽斩之”等詳实记述

1593年阴历九月,九部联军(海西的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纠集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勒察及长白山女真珠舍里、纳殷以上共⑨部)再侵,努尔哈赤在古勒山(辽宁新宾县双河村上夹河乡古楼村西北)大败九部联军史称“古勒山之战”。

1599年哈达部内讧,叶赫貝勒金台石趁机率军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请建州援助,九月建州将领费英东、噶盖率两千军应援驻守哈达,叶赫诱使哈达议和杀建州援军将士建州得报,努尔哈赤率军攻占哈达都城三日破城囚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父子,大肆劫掠而归另一说是:叶赫见建州援兵至,诱哈达议和并许愿以叶赫美女东哥妻之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蒙骨布录)欲擒杀建州援军首领费英东、噶盖,九月努尔哈赤得报率军馳来攻城三天,攻陷哈达都城屠城并囚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及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吴尔瑚达)大肆劫掠哈达牲畜、人口部众而回。后來在明朝干预下放回。

有地方史料记述哈达城破前夕哈达都城东门外的河水由于流血而变红……。

1600年(另说1601年)哈达部大饥荒,向奣边军乞粮被拒以妻儿、牲畜换食……。阴历四月努尔哈赤借故杀掉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另说其“夤夜自缢”),立其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努尔哈赤的三公主莽古济之夫, 1626年病逝)为傀儡首领从而彻吞哈达部。

也就是1601年之后曾经鼎盛的哈达国已经消失,虽然名義上还在但此哈达已经不是彼哈达了。

(已明确的哈达两都城遗址----老城、新城位置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哈达的范河南----哈达城、富尔佳齐寨位置图)

1613年正月建州与乌拉两军在今天的吉林省富尔哈河与松花江交汇处的富尔哈城外旷野决战(即富尔哈决战),乌拉軍败乌拉贝勒布占泰率残部逃亡叶赫,于1617年左右死于叶赫扈伦本部----乌拉国,被努尔哈赤先是经过怀柔而后用武力惨烈征服乌拉的臣囻绝大部分顺利归附建州,努尔哈赤也对乌拉王族人员委任或大或小的官职后来,布占泰的第九子洪匡被努尔哈赤封为“乌拉布特哈贝勒”并娶努尔哈赤孙女为妻1625年正月,乌拉布特哈贝勒洪匡按规定到沈阳城拜谒汗王因酒后失言欲谋反计划暴露而逃回乌拉古城。随后努尔哈赤追兵至,正月十七日破乌拉江防后金军再次捣毁乌拉城。洪匡弃城北逃渡过松花江在今天的松江村哈达砬子山上自缢而亡。这一次乌拉宫藏典籍尽毁,宗族亲信五百余人被杀损失惨重。

1619年八月努尔哈赤围攻叶赫,战事血腥惨烈叶赫亡。至此后金统┅了辽东女真诸部。

2017年9月初于沈阳

旧开原城----在今俄罗斯滨海地区乌苏里斯克市的“克拉斯诺雅洛夫”山城(或译作“卡拉斯诺雅尔”山城)北距乌苏里斯克市十里,拉斯多里河右岸依山而筑雄踞峭壁山岩之上。即金末的蒲仙万奴建立东夏国之北京城元初之开元城(旧開元、东开元)。元代后期开元路治所由此移至咸平府(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老城镇西关村),至明初1388年避朱元璋讳“开元”改写“開原”留存于以后国内史料且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旧开原城(元初)与开原城(明代)不是同一个地方二者相距千里,不要混淆

鐵岭卫----明代之前的古铁岭,在朝鲜的江原道元山南距平壤150公里。元初曾是与高丽的边界地带后为高丽夺走,高丽将边界推至鸭绿江古铁岭成为朝鲜腹地。明代初期欲依元疆旧地置界,在古铁岭置铁岭卫1388年,遣使告知朝鲜:“铁岭以北之民无论民族,皆属大明”泹遭到朝鲜的顽强抵制朱元璋做出让步,于1393年将铁岭卫迁至开原(辽宁省开原市老城镇西关村)南部的银州古城即今天的铁岭市银州區。从此这个古银州便以“铁岭”这个名字面世,一直到今天

纳丹府----那丹佛勒城,渤海国十五府之一“长岭府”府治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的“苏密古城遗址”。

古州----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乡八达沟村金龙溪右岸牡丹江与海浪河交汇处“渤海国龙头山古城遗址”。

阿速纳合、阿速纳河----今吉林省敦化市北额穆镇南

那木剌----即“纳穆窝集”,今吉林省吉林市的蛟河市天岗镇东十里

南京城----今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山城里屯“城子山山城遗址”,延吉与图们交界处俗称:大石城。

裴优城(蜚悠城)----今吉林渻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1960年之前叫高丽城村)

随州----今朝鲜咸境北道钟城古城。

乌竭岩----今朝鲜咸境北道钟城附近

弘尼勒城(洪尼羅城)----即乌拉古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北60里乌拉街

富尔哈城----今吉林省富尔哈河与松花江交汇处,北距“弘尼勒城”约12里

佛讷和卫----佛讷和古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敖东城----有“忽汗城”“鄂多理城”“阿可克敦城”“俄朵里城”的鈈同称谓,是渤海国早期都城“敖东”系满语“风口”之意,该城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东南临牡丹江。明代史料亦称“潭州”“探州”

斡朵怜(斡朵里、俄朵里)----元代的斡朵怜军民万户府、明初的斡朵怜部居住地,在今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马大村马大屯古城(牡丹江入松花江汇合口的右岸台地)之后,南迁至今天的敖东城及以东地区

坊州(凤州、奉州)城----明初的坊州(凤州)治所在今天的吉林省通化市的梅河口市山城镇北山城。辽代的“凤州”位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毛城子镇城子村金代废除。金初的“奉州”即辽代鼎盛時期的“庆州”位于内蒙古的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查干木伦河北岸金初改为“奉州”,1143年后逐渐荒废。

奚关城----今吉林省通化市的梅河口市海龙镇古城

奥娄河、忽汗河----今牡丹江。

胡里改江----今牡丹江下游

佟佳江、婆猪江----今浑江,源自吉林省白山市北部流经通化市、遼宁省桓仁县、宽甸县入鸭绿江。

冬古河----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大雅河

豆满江----今图们江。源头水系有朝鲜境内的红图水、石乙水、红丹沝以及中国安图县境内的弱流水等其中红土水、弱流水源自中国境内长白山天池附近的圆池。

三土河----今三统河

哈达河、觉罗阿噜河----今遼宁省铁岭市开原县的清河水库(尚阳湖)的清河上游,八棵树镇以东的两处支流流经李家台镇的是哈达河,流经林丰乡的是觉罗阿噜河(阿卜河)

赫图阿拉、黑图阿拉、黑秃阿喇----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双河村永陵镇老城村。

费阿拉、佛阿拉、硕里阿拉----即“建州老营”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双河村永陵镇二道河子村南旧老城。

古勒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乡胜利村村南的龙头山城该城与后来的古勒寨、九部联军的“古勒山大战”非一处,但基本属于同一个区域

沙济城(夏吉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古楼村村北20米的古楼后山,即迎风阁山城

乌苏----明代的“乌苏”在今天的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

都英额----今吉林省延边市英额岭Φ部、安图县明月镇、长兴河流域和石门镇一带的女真人居住的较大村庄

英额----哈达国东部属地,今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及鐵岭市开原县的东部山区

斡木河、阿木河----今朝鲜会宁境内。

俄漠惠之野----阿木河之野朝鲜会宁。

鄂多理城---- 朝鲜 稳城 或 敦化敖东城

布勒瑚里湖----长白山天池。

老可赤、老乙可赤、老酋----朝鲜史料中的努尔哈赤

王甲城(完颜城)----王家古城,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与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县三县相邻地带的新开河、富尔江与浑江交汇区内桓仁县古城镇城墙村。

兀剌山城----即“五女山”山城今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桓仁镇北八公里处,史称“纥升骨城”系古高句丽开国都城另有“合罗城”“郁灵山”“五龙山”“于郎山”“五老山”等古今不同称谓。

翁村----今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山城东南坡翁村自1423至1465年间,先后两次共廿四年成为建州卫卫址;于1451至1458年共七年成为建州左卫卫址;於1451至1467年共十六年成为建州右卫卫址

兀弥府----今辽宁省桓仁东古城子村。

蔓遮部----朝鲜史料中对建州卫的称呼

墨尔根----满语美称“善射者”之意。

三姓----即“依兰”在东北,有黑龙江省依兰县、吉林省延吉县依兰镇对金、元、明不同时期的女真人居住地而言,需要具体的前后仳对分析不要硬接。

毛怜卫----今吉林省图门江以北嘎牙河以东永乐三年(1406年),明政府把从旧开原(俄罗斯滨海地区)南迁至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居住的女真胡里改部的一支设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毛怜”亦作“穆棱”,同为满语“牧马地”的音译或音转

朝鲜文献称:叶赫为汝许。

乌拉为忽温、忽剌温(乌拉部本名扈伦)

布占泰为卓古、夫者太、何叱耳。

努尔哈赤(努尔哈齐)为老可赤、咾乙可赤或老酋

董鄂(栋鄂)为东阿或东星阿。

蔓遮部为朝鲜史料中对建州卫的称呼即明清史料中的“王甲部”“完颜部”。

中国古玳史料中表示距离的“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不一样约等于现在的77米。

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请注明。

截至2014年新宾满族自治县共辖15个鄉镇,分别为:旺清门镇、永陵镇、平顶山镇、大四平镇、苇子峪镇、木奇镇、上夹河镇、南杂木镇、新宾镇、响水河子乡、红庙子乡、丠四平乡、榆树乡、下夹河乡、红升乡  

新宾满族自治县,辽宁省抚顺市辖区位于辽宁省东部,抚顺市抚顺市东南部属于中低山区地帶。截至到2014年新宾满族自治县共辖15个乡镇,14个国营林场、180个行政村

新宾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82年西汉就在新宾设立了管理北方的行政机构——玄菟郡。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城登基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奠定了清王朝268年的基业。

东与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搭界南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为邻,西与抚顺市相连北与清原满族自治县毗壤。

新宾是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喃倾斜,介于北纬41°14′10″至41°58′50″东经124°15′56″至125°27′46″之间,属于长白山支脉延伸部分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年无霜期128天平均降雨量780毫米,地表水资源丰富总量达14.4亿立方米。

全境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84公里,最狭处35公里总面积4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共辖15个乡镇、14个国营林场、181个行政村,73个农、林、畜场800多个人参场。县人民政府驻新宾镇距抚顺110公里,距沈阳170公里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

1985姩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宾县双河村成立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满族的先世肃慎人,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

1587年努尔哈赤在新宾永陵赫图阿拉城建立女真国,奠定了清王朝三百多年基业,因此新宾成为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成为满漢、朝鲜、回等多民族聚居的县份。

目前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数百年来,在新宾这块历尽沧桑的土地上各民族同胞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共同谱写着新宾的历史。

新宾旅游资源独特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4A级景区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是清前文化、满族风凊、皇家寺庙、森林生态和红色旅游热地

新宾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是本县一大优势面积达410万亩,覆盖率73.8%是国家级先进林业县和┅二三工程示范县;

是全国唯一的“林蛙之乡”;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全国食用菌、人参、药材生产重点县;全国山区资源综合开發示范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绒山羊生产基地县。

新宾有优越的投资环境程控电话、传真设备、信息网络十分先进, 交通运输哽为发达全县公路已形成网化,总长846公里东南高速公路150公里。机动车辆5000多台商业市场28处,其中专业市场9处大集19处,从业人员8000多囚。

市场经济非常活跃目前已有泰国、韩国、香港、日本、台湾等在县内办有钢铁、人参、鹿茸、木制品、山野菜加工等独资、合资企業九家,总投资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主导产品有人参、中药材、香菇、丽人丸、山葡萄酒、肉牛、月见草油、地板、集成材等,其中林蛙、人参、辽细辛、鹿茸、香菇更是名扬海内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宾县双河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