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天师府道法研究护身挂件在第一扇大门进入往右方向请的吗

> 龙虎山好玩吗 被旅游界誉
龙虎山好玩吗 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龙虎山好玩吗?龙虎山怎么样?下面是有关龙虎山的介绍及游客的点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龙虎山简介: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中国大多数的丹霞地貌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故以雄奇险峻为特色。而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因此总体显得秀美多姿。
  龙虎山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润,龙虎山景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15倍,国内景点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
  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也较为多样,集中分布在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约4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景区内又有泸溪河流过,将两岸的丹霞地貌景观串联一体,也有碧水丹霞的特点。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游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龙虎山好玩吗?来看看游客们是如何评价的吧。
  1、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20公里处,是我国的道教名山。从鹰潭市有专门抵达龙虎山的旅游班车。龙虎山目前有260元套票,包含大门门票、景区环保车、竹筏漂流。山里的上清景区是一处有千年历史的古镇,镇上有许多古民居、吊脚楼和导管,从上清景区可以乘坐竹筏漂流至下游的仙水岩景区。仙水岩景区内有100多座奇山,河边长满绿树青竹,是龙虎山的景色精华,乘坐竹筏漂流,把两岸风光尽收眼底。两岸峭壁上有许多悬棺
  2、门票要留着,作为坐车的凭证。(想要看山就走高空栈道,还蛮宽的,我从出口(象鼻山)走到入口(仙女池),约1h。
  龙虎山不爬山,而是坐车到各个景点(门票包括,高空栈道、象鼻山、无蚊村、正一观、天师府、上清宫),直接看。
  后面的景点就是和道教文化有关。
  3、碧水丹山,青山绿水,不是桂林,胜似桂林。坐在竹筏上,真的有种到了桂林的感觉。而且,龙虎山里面也有一个象鼻山,另外还有很多象形的石头,如青蛙等。龙虎山有一个比桂林好的是龙虎山有一个上清古镇,上清豆腐真的好吃到欲罢不能,点了三份才因为撑到了才没点了。
  4、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因&丹成而龙虎现&得名。比较适合带老人出去走走,玩的比较开心。
  5、到达龙虎山,自助领票进入,在景区坐观光车走马观花游览了一大圈,中途都没下车一直到竹筏漂流点,也是龙虎山最经典的游览项目。竹筏的一前一后两人掌控方向,前面的负责讲解,赋予每座山峰每块石头不同角度不同意义。每人给10元的讲解费,还是值得的。要不他什么都不说,你什么也看不明白。整个漂流过程大约1小时,美景尽收眼底,有点桂林漓江的感觉。到达仙女岩再坐摆渡船到对岸观看鸬鹚捕鱼表演,崖葬升棺表演。
  6、建议还是早点起,因为路途比较远,可以在北大客运中心搭乘旅游专线车或搭乘天等&&大新客运大巴前往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景区的门票是60元一人,如果可以几家人一起出游,凑足10人还可以购买优惠票。这里现在最大的看点有两个:一个是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最好是只远观不亵玩,因为它们还是很霸气的,喜欢抢东西;另外一个就是漂流了,当然夏天还可能会更好。
  龙虎山好玩吗?以上就是有关龙虎山的介绍及游客的点评,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希望可以给你们作参考。&道教祖庭天师府
丹霞仙境龙虎山
&信息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点击数:2456& 录入时间: 9:33:54
&道教祖庭天师府&& 丹霞仙境龙虎山
――关于鹰潭龙虎山地情资料介绍
一、龙虎山得名说
撰《太平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撰《上清正一宫碑》:
一1307)撰《救赐龙虎山大上清正一宫碑》:
一1377)撰《汉天师世家》:
纂修《江西通志》:
)编撰《龙虎山志》:
)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得姓郡旺说?龙虎派考》:
二、历史与地理沿革
1.历史回顾
是龙虎山道教的鼎盛时期。
上是一个地片,不是划定境域的,迄今仅设立一个风景旅游区的管理机构,并非法定的一级。但其地从来就有行政区划的归属,本节记述这种归属的演变发展,以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辖区为基本范围,记其沿革。
.夏商西周
之地(干越),迭属楚一吴一越一楚。:居住着从事渔猎、农耕,善于金属冶炼、水上航行,有断发纹身、崖墓葬习俗的古越族人。
前223),秦将灭楚,朝廷以干越之地置,其下有番县,龙虎山地属之。
、晋兴等乡,龙虎山地属晋兴乡。
所辖,本地越族人曾随吴芮佐诸侯伐秦。
元年(前206),立黥布为国王;四年,改九江为淮南国;六年(前201),析淮南国置豫章郡:余汗先后皆为其属县,龙虎山地仍属余汗南境之晋兴乡。
兴平元年(194),江东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余汗改隶庐陵。建安十五年(215),孙权升为郡,余汗改隶鄱阳。龙虎山皆属余汗。
,析余汗晋兴乡置晋兴县,龙虎山属之。
太建十三年(581),改鄱阳郡为,晋兴县随属之。
,改吴州为;改余汗县为,废晋兴县仍人余干县。
,复改饶州为鄱阳郡。龙虎山仍属余干县之晋兴乡。
,又改鄱阳郡为饶州,龙虎山的县乡归属仍旧。
,于余干县晋兴乡置雄石镇,镇在今上清镇城门、之间。驻兵防守江闽要冲。镇主将称军民镇遏使,龙虎山地区实属其辖区,直至宋开宝八年撤镇隶县。
,割饶、衢、建、抚四州地设信州。龙虎山仍属饶州余干县晋兴乡。
,据洪州观察使奏,割弋阳之西乡及余干之东南乡设贵溪县,隶属于信州。从此,龙虎山地属贵溪县。
(杨氏,919―李氏,919―辖。
,宋将灭南唐、平江南,得19州,贵溪县龙虎山归宋,属江东路信州。撤雄石镇归贵溪县。龙虎山地属贵溪县仙源乡,直至清末。
,改信州为信州路,隶江浙江东建康道。
二年(1369),改信州路为广信府;洪武四年,广信府从改隶江西行省。贵溪县龙虎山属广信府。
,清兵占广信府,贵溪县龙虎山归清。
一1735)初年,贵溪黄鹤呜条陈贵溪要地有三,上清为其明洪武三年(1370)、长驻(今冷水镇地)的管界寨巡检司,改驻上清。
,管界寨巡检司正式改称上清镇巡检司。
第十二都。
冬,宣布全国行政区省以下废府州、存。三年,贵溪县属豫章道。:十五年(1926)全国撤道,贵溪县直属江西省政府。
年(1921),龙虎山地区属贵溪县区上清乡(今上清镇)、渐浦乡(今龙虎山镇)。
年(1931),陆海空军总司令行营党政委员会指令江西40县实行保甲制,贵溪县始设区以下的保联、保、甲。龙虎山地区属三区(云台区)l保联(今上清镇)2保联(今龙虎山镇)。
年(1932),江西省划为13个行政区,贵溪县属第五行政(署治)。
年(1935),全省减为8个行政区,贵溪县改属第六行政区(署治)。
年(1939),保联改为乡镇,龙虎山地区属三区所辖的上清镇、渐浦乡,一部属二区(鹰潭)的天禄乡。
年(1940)8月,贵溪县扩大行政会议决定,因上清镇街市不足6个保,改镇为乡。
年(1948),今龙虎山镇豪岭村属余江县洪湖乡六、七保。
年(1949)5月4日,解放贵溪。
月7日,贵溪督察专员公署在鹰潭镇成立,贵溪县属之。
个区,上清为其一。
月8日,贵溪专员公署撤销,贵溪县属上饶专员公署。
月,废除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
年6月,贵溪县设八区一镇(鹰潭),上清为第五区,今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区的上清、、城门、渐浦、龙虎、西源和的鱼塘、天禄等乡。豪岭村属县二区乡。
年,改上清乡为镇。
年,撤区并乡,原上清镇和桂洲、城门、渐浦乡合为上清乡,原西源、龙虎、合为鱼塘乡。
年,恢复区建制,上清乡、鱼塘乡属碧溪区。
年10月,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贵溪全县成立12个公社(上清为其一)和3个镇(上清为其一)。豪岭为余江县公社的一个(1961年改属洪湖公社)。上清公社、上清镇及豪岭大队即今龙虎山景区地域。
年调整社队规模,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垦殖场和鱼塘公社。
年恢复区建制,上清设区工作指导委员会,为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派出机构,其辖区之一部上清垦殖场、鱼塘公社即龙虎山区。
年贵溪县撤区,但保留上清区,直至1967年“”
年“”个公社,鱼塘并入上清公社。
年冬,再次调整社队规模,上清、鱼塘两公社又复分开。
年7月,鹰潭升为,贵溪、余江为其属县。
年5月,行政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组织,行政区划恢复乡村制,上清公社改为上清镇,鱼塘公社改为鱼塘乡,国营上清林场定为乡级林场。8月7日,批准,恢复贵溪县上清镇建制,管辖范围为原上清公社和上清林场区域。
年6月17日,鹰潭市龙虎山区管理局和鹰潭市龙虎山旅游开发公司(副县级)正式成立。
年11月1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鱼塘乡改称龙虎山镇。至此,龙虎山区分属上清、龙虎山二镇。
年5月,鹰潭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理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市旅游局合并成立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为正直单位,并从贵溪县划出上清镇和龙虎山镇归其管辖,行使其区域党政领导和管理职能。
年4月,鹰潭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
年11月,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是、风景名胜管理和旅游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
年4月,贵溪市上清林场划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管辖,余江县洪湖乡豪岭村委会划人龙虎山镇。
国道与龚(店)资(溪)公路相接处,下辖上清镇(驻上清)、龙虎山镇(驻张家)及上清林场。上清镇下辖l居委会、9村委会。龙虎山镇下辖l居委会、4村委会。上清林场下辖6个分场。
3.龙虎山地理上区域范围演变发展
个不同层次的地理单元,才能分别界定其范围。
)娄近垣编撰的《龙虎山志》所记述的范围为代表。
平方公里左右。
4.张道陵炼丹处的龙虎山位置
)置信州,永泰初(765)割余干、弋阳地置贵溪县,山在其境内。东距广信府二百里,西距饶州府三百里。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名山。道书第二十九福地也。”
)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此处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61代天师张仁最所修宗谱):“上清龙虎山图序”:“……第三代系师(鲁)嘱第四代天师(盛旧:‘龙虎山,祖师元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可以印剑经篆往住其地,修炼累功,广宣吾化,永传于世。’四代天师自汉中还鄱阳入龙虎山,得其故栖,为世居之图。”同谱“天师世家”:“四代盛……携印剑经,自汉中还鄱阳龙虎山。修治祖天师元坛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岁以三元日登坛传,四方从学者千余人,自是开科范以为常。”
公里)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为其晚年二次人蜀创立道教奠定了基础。后百余年,张道陵曾孙张盛遵祖训从汉中回归龙虎山,觅得曾祖丹灶故址,与妻、子定居于此;并建传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天师,广收徒众,创立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影响的道教龙虎宗正一道。此后,正一派天师世代在此居住传教,龙虎山遂为道教第一名山、正一派祖庭。
米,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最近处村庄为龙虎山镇龙虎行政村兰车自然村,在山西南麓。从龙虎山下溯溪而上,距天师府6公里、上清宫7公里;顺河而下,距云锦石1公里,仙岩2.5公里,排衙石3公里;距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驻地5.5公里(公路加水路里程)。
&5.历史上的龙虎山道区位置
余年。至唐初,开始受到朝廷重视,加张道陵汉天师封号。宋元明清,历代天师频频奉召人觐,以“虚心正身,崇俭爱民,以保天下”之说和养生祛病之术,越来越受到皇帝的尊崇与扶
一1337)《仙岩玄禧观记》载:“川流中贯,风帆上下,探僻探怪者时时而至。昔陆文安公(陆九渊)偕文学士七十八人游览,留其名氏。”78人“组团”泛舟游仙岩,可见宋时这里已是游览胜地。
代天师张宇初(1341~1410)《题龙虎山图》曰:“道区今昔著江东,虎踞龙翔万壑雄”。即指龙虎山道区。
处(其中山20、岭4、峰25,、岩31、石22、洞6,溪1、池5、井9、泉2、渡1、桥2),除2处(鬼谷山距龙虎山40公里、巴山在崇仁县南30公里)外,所有126处都在以龙虎山为中心的15公里范围桩内,即从象山(应天山)、圣井山到仙水岩、排衙石、碣石的上清溪两岸的山水胜景。该志《院观卷》共记载宫观院庵63处(其中宫9、观40、院9、庵5),绝大多数也在以上清宫为中心的15公里范围之内,只有9处在此范围以外的余江、金溪、饶州及贵溪县鬼谷山。乾隆版《龙虎山志》记述的龙虎山道区范围,与当今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范围,大体相当。
&6.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境域位置
1988月6日,国务院批准,龙虎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3年5月24日,鹰潭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理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原属贵溪县的上清镇、龙虎山镇和国营上清林场划出,设置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隶属鹰潭市,为正县级党政领导与管理机构。1999年12月,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改称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4月,原属余江县洪湖乡的豪岭行政村划人龙虎山镇。2005年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版图,就是两镇(上清、龙虎山)一场(上清林场),上清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同意建立)和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3月16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并授匾),分布于其中。
7.龙虎山政区位置
国道(连云港一汕头)和龚资公路(龚店一资溪)的衔接处。东北距鹰潭16公里、贵溪34公里,西北距余江县20公里、省会南昌市143公里。距本区上清、龙虎山镇政府驻地分别为6.4公里、1公里。境域东北至东南与贵溪市余家乡、彭湾乡、塘湾镇接壤,南与贵溪市耳口乡交界,西与金溪县何源乡、对桥乡毗连,西北与余江县马前镇、洪湖乡相邻。
8. 龙虎山自然地理位置
米,向东北至云台山为858米,再折向西北至应天山(又名象山,为贵溪西南诸山之宗)降为811米;继续延向西北,至龙虎山为253米,迤逦更向西北,至本区与余江交界处的界山岭,为163米。应天山一象山一龙虎山一界山岭一线的众多丹霞地貌峰峦,就是龙虎山景区的主体:
股溪谷之水,汇成一条河流,从最远处的源头福建省光泽县和江西省资溪县(明代万历六年初建县时称沪溪县,民国三年避湖南同名县而改称资溪),经贵溪市西南陲的大汪渡,向西北曲折流淌,进人本区,向余江县出口。这条河流,在资溪县境的上游一段称泸溪,经贵溪市西南部及本区全境的中游一段称上清河。进人余江县境后,自张公桥(马荃镇与邓埠镇交界处)至锦江镇熊家洲与信江交汇处的下游一段,称白塔河。
龙虎山交通位置&
&国道横贯龙虎山镇西北部,其北至鹰潭市南郊与320国道(上海一昆明)交叉,再进至鹰潭市西北的余江县中童镇与沪瑞高速公路(上海一云南瑞丽)相通有龚资线经上清镇通往贵溪市的耳口乡、冷水镇直至资溪县。水路:上清河一白塔河从东南里北蜿蜒本区中部全线,竹筏、游艇可常年从上清镇漂流至仙水岩(航线约10公里),出境后至余江县锦江镇南汇入信江,召至余干县瑞洪镇注入鄱阳湖,通长江。航空:本区距南昌市昌北机场150公里。
三、龙虎山道教天师世家
1.龙虎山道教天师世家始源
,祖天师四世孙张盛回到龙虎山祖坛,以其地为世居,每年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登坛传。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皇帝赐封24代师张正随“真静先生”,赐其田赋,准其世袭,从此开“天师世袭”和“袭封先生”之始。以后每代天师世袭,都要经过皇帝赐封。这一制度历经宋、元、明、清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覃恩诰赠59、60、61代真人为光禄大夫才停止。宋崇宁四年(1105)徽宗皇帝赐30代天师张继先建府第于上清镇关门口,从此便形成了天下两大世家“南张北孔”并峙的格局。
年,除曲阜孔子世家之外,无可与匹者,世人感到诧异,皇帝亦不例外。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曾对42代天师张正常说:“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
以后才一度衰微。
2.天师本源世系
3.历代天师生平记述
1代祖师道陵(34一156)本名张陵.字辅汉。得道后称道陵,是汉留侯张良位下第十世孙。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父大顺,封“桐柏真人”。张陵建武十年(34)正月十五日生于吴之天目山。年及冠,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额美髭髯,望之俨然。7岁读《老子》二篇,即了其义。又曾为太学生,通晓天文、地理、五经、诸子,从学者千余人。天目山南30里,西北80里皆有讲诵之堂,临安(今杭州)神仙观,余杭通仙)均为张陵讲学之地。
张陵迁居蜀山,得练形合气之书,又以直言极谏科中,拜江州(今重庆)令,时年26岁,因素好黄老之道,见时风日下,不久弃官归隐,修炼3年。永元初,和帝征为太傅,冀县侯,三诏不就,为寻修道宝地,独携弟子王长游淮至鄱阳,溯信江至云锦山,修炼九天神丹。3年丹成龙虎见,山因以名。时年张陵60余岁,容貌益少,就像30几岁人。丹成后,张陵又访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万灵及《神虎秘文》于壁鲁洞(今龙东北7.5公里),复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内文》、《黄帝九鼎丹书》及《太清丹经》。至此,修道有成。
余年,他第二次人蜀时已年过9旬。他之所以重入巴蜀,一是“闻蜀人多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二是“闻巴蜀诊气危害人体,百姓为病疫灾所困。”入蜀后,初居阳平山,次登西城山,以符水为人治病。再到葛贵、秦中、昌利、隶上、涌泉、真都、北平、稠粳、渠亭诸山修九真之法,得出人水火之秘及养神轻身之术,乃还鹤鸣山(一称鹄鸣山)传道。
上元节,张陵自言感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功》诸品经,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又著《老子想尔注》,以传播道教教义。又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以廉耻治民,符水治病。教民修心、忏悔、祈祷及取盐之法,百姓深受其益,皆奉之为师。汉安二年(143),登青城山,治群鬼、降六魔,增置四治应二十八宿正气,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属各治,定36靖庐,72福地,360名山品秩,各置神司之,从而创立了道教。
,张陵将印剑符传于子张衡,偕妻雍氏一同“飞升”,年123岁。唐玄宗天宝七年册赠张道陵为“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徽宗大观二年,册赠“正一靖应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靖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崇祯皇帝加赠“六合无穷高明上帝”。道教称祖天师“泰玄上相、大圣降魔护道天尊。”
2代嗣师衡 (?一179)字灵真.张道陵之子。东汉永寿二年(156)袭教。张衡少年博学.隐居不仕,有大名于天下,精修至道,不与世接。当时皇帝闻其有道,欲征为黄门侍郎,辞而不就。袭教后,居阳平山(今四川彭县),以经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约珲明,闻者有感。其为人治病请祷之法,书写病人姓名,说明服罪之意,作书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三官手书”。汉光和己未年(179),戒子张鲁曰:“汝祖以天地为心,生灵为念,诚敬忠孝为本。周行天下,除妖孽之为民害者,是以亲遇圣师,建立大教。嗣吾教者,非诚无以得道,非敬无以立德,非忠无以事君,非孝无以事亲。汝其遵守成训,勿替引之。”张鲁叩拜稽首曰:“祖师志愿宏博,因家立教,身为法嗣,敢不祗承,用宏元化。”受印剑讫,嗣师与妻卢氏在阳平山“白日飞升”。据宗谱记载,张衡与妻卢氏共生4子1女,长子张鲁即系师;次子张卫曾封昭义将军;三子张傀,曾任南郡太守;四子张徽,曾任广陵太守。女玉兰,《太平广记)称其梦有赤光而有孕,死而剖腹,产经得道,今益州温江县有其遗迹,称“女郎观”。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敕封“正一嗣教太清演教妙道真君”。
&3代系师鲁字公棋,嗣师张衡之长子。陈寿《三国志》有传。少膺祖训,以道术教人,从者益众。汉献帝初平年间(190一193),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步司马张修同击汉中太守苏固,遂据汉中,实行政教合一统治。自号“师君”,以鬼道教民。其来学者,初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又令诸祭酒设义舍于道,放置义米、义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贪而食多,则鬼神使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再行之于刑。有小过者,命其修路百步,则罪除。不置官吏长史,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雄据巴蜀垂30年。汉末献帝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群下欲尊为“汉宁王”,张鲁则接受功曹阎圃的建议,拒绝称王。时关西因韩遂、马超之乱,有数万家百姓从子午谷投奔汉宁。
,曹操征汉中,张鲁避兵南山,部下建议悉烧宝货仓库。张鲁日:“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曹操兵入南郑,对张鲁此举倍加赞赏。又因鲁本有善意,遂遣人慰谕。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食邑万户。5子及功曹皆封为列侯,迁还中原。曹操又以环夫人所生之第9子曹宇(字彭祖)娶张鲁之女为配。曹宇生子曹奂,即后来的魏元帝,公元265年禅位于司马炎。
)张鲁召第三子张盛,以经、印、剑授之,嘱曰:“龙虎山祖师玄坛在焉,其地天星照应,地气冲凝,神人所都,丹灶秘文,藏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炼累功。言毕羽化,葬邺城东。
&4代天师盛一309)系师张鲁第三子,字元宗。《元史?释老志》云:“正一天师者始自汉张道陵,其后四代曰盛,来居信之龙虎山。”关于张盛返龙虎山的确切年份,史籍未曾明载。据《留侯世家宗谱》记载,张盛于晋永嘉中(309年前后)羽化,享年98岁。以此推算,安建安二十年(215)张鲁降曹时,张盛年少。若以及冠计,张盛回龙虎山应该是三国魏太和(227~233)年间或蜀汉后主建兴年间(223一237)。
敕赠“清微显教浑德真君”。
&5代天师昭成 岁而化,面色如生。夫人卢氏,生一子名张椒。元至正十三年(1353)惠宗赠“清微广教弘道真君”。
6代天师椒& 余岁而化。夫人姚氏,生一子张回。元至正十三年(1353)惠宗赠“清微弘教玄妙真君”。
&7代天师回岁时,请求传经,其父说:“且读儒书”,他答日:“祖书不读,读他书何为?"10岁嗣教,能辟谷导引之术。后入青城山不知所终。夫人毛氏,生一子:张迥。元至正十三年敕赠“玉清辅教弘济真君”。
&8代天师迥& 而化。配李氏。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应化冲静真君”。
&9代天师符& 岁。元至正十三年赠“玉清赞化崇妙真君”。
&10代天师子祥 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妙大虚真君”。
&11代天师通玄 岁而化。夫人周氏,生一子名张恒。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应冲和真君”。
12代天师恒& 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上清玄德太和真君”。
&13代天师光&&
&14代天师慈正&& 公里)中,结庵独处,每岁三元日传授经,则出山。朝廷累征不起,后百余岁而化。今上清镇圣井山仍有“征君山”、“征君坑”遗迹。元至正十三年赠“太玄上德紫虚真君”。
15代天师高 岁羽化。夫人周氏,生子应韶。元至正十三年赠“太元崇德元化真君”。
&16代天师应韶岁,遂葬井旁,号“仙人墓”,所耕之地号“黄沙坑”。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演道冲素真君”。
17代天师颐 岁仍童颜皓齿,无疾而化。生四子,以长子仕元嗣教。元至正十
18代天师仕元 岁而化,夫人庞氏,生子二,张修、张进。元至正十三年赠“洞虚明道赞运真君”。
19代天师修 。为人淳朴,常衣布素,不喜华饰。与妻子躬耕于田野,凡有疾告者,篆木叶治之即愈。以符传人治病,应时而验,所得法信(即弟子供养的什物),皆施给贫士,甘于寂寞,无所贪慕。年85岁而化,夫人郑氏,生子一:张湛。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
20代天师湛,武宗召见,赐传坛字额曰:“真仙观”。将命赐官,辞归不受。咸通中(860 - 873)懿宗命建金大醮,赐金帛还山。一日,大醉而化,年100余岁。配刘氏。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洞真孚德真君”。
&21代天师秉一翰林学士陈乔撰碑,文曰:“二十一代孙秉一,体备清和,气凝元寂,钩深致远,所得者,金简玉书,吐故纳新,其验者,赤筋青骨。”年92岁而化。夫人杨氏,生子一:善雅。元赠:“冲玄紫极昭化真君”。
&22代天师善 余年。既还,渊默内修,不与物接,以符济人辄应。年87岁而化。夫人曾氏,生子季文。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崇应孚惠真君”。
23代天师季文岁而化,夫人陈氏,生子张正随。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妙道辅国真君”。
24代天师正随 年)乙卯召至吏部,尚书王钦若为奏立授院,并敕改“真仙观”为“上清观”。年87岁而终。宋真宗尝作制日:“尔祖得灵诠于金阙,垂法岁而终,夫人魏氏,生二子:乾曜、日新。元至正十三年赠“清虚广教妙济真君”。
&25代天师乾耀& ,仁宗召其赴阙,问以冲举之事,对曰:“此非可以辅政教也,陛下苟能还淳返朴、行以简易则天下和平矣,奚事冲举哉。”上嘉之,赐号“澄素先生”,请蠲赋役,诏从之。又问“卿有几子”,对日:“长子传道,次业儒”。遂以次子张见素(字叔晦)为将作监主簿。后来张见素官至卫尉丞,归隐鄱阳之东湖,至今子孙世居彼地,形成另一分支。天师年85岁而化,葬本邑仁福乡樟埠曹家源。妻倪
26代天师嗣宗 ,宋仁宗召往京都,祈祷有应,曾奉敕迁“上清观”于山之阳。岁以秘传度,且善吐纳之方,年78,貌若童颜,赐号“虚白先生”,至81岁而化。宋仁宗曾为作制曰:“汉天师26代孙张嗣宗,绍承家学,绰有祖风,比露剡以荐天,旋弥灾而为福,非道心精一,至诚感神能若是耶?虚室生日,吉祥止止,惟尔有焉。”夫人蒋氏,生5子,以象中嗣教。嗣宗之孙张宪,武功绝伦,为武状元,历官淮东马步将军副总管,为中兴名将,建炎四年(1130)战殁余干,追赠“武功大夫”。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普化妙悟真君”。
&27代天师象中岁召赴阙,宋仁宗召见赐坐,咨问道法对答甚妙。特赐紫衣,命嗣教,并亲洒宸翰以镇福庭。复又赐束帛金器等,自后朝廷宠赉荐至,师承真人之教,终身不怠。曾结庐于圣井山之梧竹塘以居,年60有5,得道冲举。今有七星墩、白鹤坞遗迹尚存。配金氏,生子四:敦复、敦后、敦信、敦直。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通惠紫玄真君”。
28代天师敦复 岁而化,妻陈氏,无嗣,以侄子景端过继为后。宋神宗追封“葆光先生”,并作制曰:“海宇宁谧,民物阜康,思弘清静之风,共乐无为之治。汉天师二十八代孙张敦复,世传祖印,早悟真诠,惜遽返于丹丘,遂莫前于宣室,宜申简册,以贲烟霞。”元至正十三年赠“太极无为演道真君”。
29代天师景端 岁而化。妻游氏,无嗣,以处仁幼子继先过继承袭。大观二年(1108),宋徽宗为其作制,特赠“葆真先生”。元至正十三年赠“太极清虚慈济真君”。
30代天师继先 (1092一1127)字嘉闻,号然子。其父张处仁曾任临川知县,因29代天师张景端无子,故收继先为嗣。继先生于宋元佑七年(1092)十二月二十日,至5岁时尚不能言,人以为哑。一日闻鸡鸣,忽失笑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大张口,唤醒梦中人。”9岁嗣教,稍长,明习道法。宋崇宁三年(1104)应诏赴阙,徽宗问曰:“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对日:“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令作符,上览笑曰:“灵从何来?”对曰“神之所寓,灵自从之。”又问修丹之术若何?对日:“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静无为,同符尧舜足矣。”帝悦,赐宴而出。
)五月,复应诏入朝,徽宗赐坐,问道法同异。张继先说:“道本无为而无不为。道,体也;法,用也,体用一源,本无同异。若一者无立,二者强名,何异同之有?”其言谈深含道家早期的辩证哲理。
)起,先后拨银迁建上清正一观并改名为上清正一宫,赐建天师府第于上清镇关门口,修建道观五座并赐金铸老子及天师像。是年,赠“虚靖先生”。对龙虎山天师道在全国的进一步弘扬,张继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首。他有《明真破妄章颂》传世,其中影响尤以《心说》、《大道歌》、《虚空歌》为著。张继先的心学理论,对陆九渊有很大的影响。
)金人攻汴,宋钦宗与“太上皇”(徽宗),思张继先曾早有“赤马红羊之兆”(国家将有灾祸)的密奏,遣使亟召,张继先深知回天无力,行至泅州(故址在安徽省盱胎县东北,今江苏宿迁市东南)天庆观时,作颂而化,而京城也正在那天被金兵攻陷。印剑付与其叔张时修,时年35岁。
年,施耐庵作《水浒》,其中“神童天师”即以张继先为原型。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制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31代天师时修 (1079)字朝英,二十七代天师象中之孙。敦直之子。素业儒,屡举不第。乃恬然静退,志慕修炼。虚靖先生不娶无子,弟渊宗为道士,拟令嗣教,后泅州临化时,以印剑付时修,众遂推以嗣教。时修曾辞曰:“继先吾从子,岂可后之。”众曰:“法统所在,孰得而拒?”遂嗣教。配吴氏。平居清修,年61岁而化。元至正十三年赠“正一弘化明悟真君”。
32代天师守真 (?一1176)字尊一,时修之长子。母吴氏娠十又九月而生。纯素守静,长而寡欲。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嗣教,每岁三元日传度弟子,四方辐揍。除邪馘毒,道化盛行。孝宗乾道六年(1170),时江涛冲决,命建醮内廷,赐以象简、宝剑及《清静》、《阴符》二经,并制授“正应先生”。上皇高宗亦曾召见,命坐,咨问道法甚妙,以上清三洞诸品宝流传寝久,乃赐金委道院锓木成书,并就“延祥观”传度,且命以其版归龙虎山。淳熙三年(1176)十月三十日,谓弟子曰:“顷得吾兄虚靖书信,有青城山之约会,今当前往。”言讫而化。葬演法观西,有子5人:景渊、伯r、伯晌、伯琥、嗣先。元至正十三年赠“崇虚光妙正应真君”。
&33代天师景渊初名伯景,字德莹,守真之长子。及冠轩伟,丰玉枕,美须髯,人皆称有正一之风。宋孝宗乾道年间,侍父守真入觐,太上皇高宗赐坐、赐斋,御笔更名景渊,命掌教事,尝醮内廷有应,符受者尤盛。皇子魏王镇明州有疾,为坛以请至,乃以咒水饮之而愈,礼送特厚。淳熙六年(1179)上复遣人致聘,使及门,天师忽召弟子曰:“人间之宠虽至,然吾自有仙期不可爽矣。”隐几而化,葬上清莒家源。元至正十三年赠“崇真太素冲道真君”。
34代天师庆先 ,字绍祖,景渊之子。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嗣教,性慈俭,好周贫困,经传之益广。善饮酒,数斗不醉。
岁时摄教事,崇宁中(1102一1106)人觐,景宪太子书“樵隐”二字赐之。摄教十一年,以庆先已长成,遂复归印剑。
)庆先坐化。夫人周氏原生一子名张成大,5岁时承袭,以年幼、请堂叔天麟代摄教事。不久,成大夭亡,遂以昭穆相当立天麟之幼子张可大承教统。元至正十二年,赠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崇虚真妙光化真君”。
35代天师可大 (1218一1263)字子贤,曾祖第32代天师张守真之次子伯r之孙。庆先羽化后,嫡子成大幼,可大父天麟摄教事,宋宁宗召赐“仁静先生”。未几,成大早殁,遂以可大为庆先后。宋理宗绍定三年(1230),可大年12岁,承35代天师之位。其时,鄱阳水灾,灾后瘟疫流行,江东提刑袁甫请可大治之,曾赋诗以赠。
一1236),多次应召赴阙,曾赐锓经资,重刊先朝版。嘉熙三年(1239)赐号“观妙先生”,并敕提举三山(龙虎山、x皂山、茅山)符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历代天师主管三山符,即从张可大始。在此期间,重建真懿观,赐田若干顷,并免其税,御书“真风殿、紫微阁、真懿观”匾额以赐。加封祖天师为“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及关、石二帅、龙井等神封爵。
)四月,以印剑付子宗演,具《表》辞谢,年46岁而化,葬于瑞庆观。时南宋度宗在位,右丞相江万里为撰碑铭。配倪氏,生2子:宗汉、宗演。
,元世祖忽必烈作制曰:“故三十五代嗣汉天师观妙先生张可大,佩三元,蜚声八极,积功累行,造彼希微,祷雨退潮,特其土苴”,并特赠“通玄应化观妙真君”。
36代天师宗演 一1291)字世传,号简斋,可大次子。兄宗汉,好诗酒,不乐应酬,遂让天师位于弟宗演。宗演性渊静,少颖敏,年19岁嗣教。宋度宗咸淳间,上饶守臣唐震请祈雨,立应。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已平江南,特遣武略将军、刑部郎中萧郁,武略将军、兵部郎中王世英优诏36代天师张宗演,召至则命廷臣郊迎,待以客礼。世祖及见谓曰:“昔岁已未 (1259),联次鄂诸,尝令王一清往访卿父,卿父使报联曰,‘后二十年,天下当混一。’神仙之言,验于今矣。”因命坐赐宴,同年六月,设醮于内廷,明年,又醮于长春观(今北京白云观)。特赐“玉芙蓉冠、组金无缝服”,封“演道灵应冲和真人”,命主领江南道教,仍赐二品银印,得自给牒度、二十五年(1288)两度人觐,屡救醮于京师,礼遇有加。
)十一月中旬,书颂而化。夫人周氏,生子二:与棣、与材。元世祖特谕诏书并作制以赞。后元成宗亦作制赞曰:“三十六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
&37代天师与棣 (?一1295)字国华,号希微子,张宗演之长子。沈默寡言,洞明三教,善诗文,甫冠侍父人觐,仪表温莹,敏于应对,元世祖屡叹异人。至元二十八年(1291)嗣教,应召赴阙赐坐,慰劳甚至。制授“体玄弘道广教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赐宝冠金服而归。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复召。命醮于万岁山,皇上亲临,礼成举尊以饮。成宗登极(1295),召醮于圆殿,又醮长春观七昼夜,合南北道士千余人,礼成仍赐宝冠金服玉圭,褒赠特厚。命天下行天师醮典,改天下各路“天庆观”为“玄妙观”。一日忽谓弟子曰:“吾世味素薄,今留京久矣,非吾愿也。”恳乞归山,未允,越月示化于“崇真宫”,元成宗遣使护柩还山,仍救廷臣祭于都门。妻冯氏。生子一:文烈,未传,由其弟张与材继天师位。
&38代天师与材 (1264一1316),字国梁,号广微子,张宗演之次子,生于宋景定甲子(1264)十二月。天资仁厚,善诗文并精书翰。至元三十一年(1294)嗣教,元世祖遣使赐冠服玉佩,俾掌教事。
制授“太素凝神广道真人”,管领江南诸路道教事,得自给碟度道士,免宫观差役。成宗大德二年(1298)奉旨重建上清正一万寿宫。五年,复召至京,丞相答刺罕请天师祷雨,与材曰:“诚可格天,天必有感”,次日果然下雨。六年,授银印视二品。八年,制授“正一教主,兼主领三山符。”
)武宗即位,入贺,特授“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给金印视一品,赐金玉冠服,并加封二代嗣师,三代系师为“真君”。
,召见于嘉禧殿,赐宝冠组织文金之服。延佑三年(1316)丙辰正月,遗颂而化,敕葬金溪之鸣阳,建祠曰“玄都观”。张与材天资仁厚,四方以水旱、妖病来告者无虚日,为祈禳祛治无倦志。捐粟为义仓,以周贫乏。艺术之士造门请谒,各如望而后遣。为诗文千言立就,作大字有法,草书亦精奇,今陕西户县重阳宫所存“天下祖庭”碑刻大字,乃其手迹,并尤善画龙。夫人易氏,生子二:嗣成、嗣德,皆善画。
39代天师嗣成)字次望,号太玄子,与材之长子。神清高远,端毅寡言。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曾侍父人觐。仁宗延佑三年(1316)袭爵,仁宗召见,喜曰:“克肖尔父。”命建“金大醮”于长春宫,礼成赐冠服,四年正月告归,制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掌江南道教事。降玺书,命掌道教,给度碟,行法,免远输之役。遣使护送还山。英宗即位(1320)改元至治,召见于上都,降玺书,给驿券还山。
,泰定帝(铁木耳)命建黄大醮于长春观,有天花雪鹤之瑞。国子司业虞集承诏记其事,赐宝冠金服,加“诩元崇德正一教主,知集贤院道教事”。
入朝,降玺书申护有加。惠宗至元(1333一1340)再召,见于明仁殿,并祷雨雪,元惠宗赐以上尊,且谓近臣曰:“联烦天师多矣,可录前后功绩备载制词。”
三月,颁制加“知集贤院事”。留京久,乞还山,上诏百官宴饯之。既还,弃绝人事,逍遥自娱,至正四年(1344)游五岳。先登泰山,九月舟次吕梁,薄暮时有一老人求见,密语片刻而去。明日遽命还舟,抵宝应,化于舟中,弟子奉枢而还。夫人胡氏,生子四:正常、正文、正肃、正伦。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追赠为“正一教主,太元宏化明诚崇道大真人”。
40代天师嗣德 (1305一1352)号太乙,又号青黎散人,张与材次子。元大德九年(1305)五月初六日生,至正四年(1344)袭教,性宽厚,经史百家无不贯彻。善书文,尤精法典,处世待人如春风暖日。至正十二年春,天下兵兴,命弟子舒惟寅募义保障,盗贼不敢犯境,民赖以安。时年十月,微疾而化。至正十三年,惠宗制授“正一教主太乙明教广元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
41代天师正言一1359),字仲询,号东华子,嗣德之长子。貌古神清,沉静寡言。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袭教。至正十三年,制授“正一嗣教明诚凝道弘文广教大真人,主领三山符,掌江南道教事”,并敕赠第四代至第二十四代天师皆为真君。时由于红巾军起义,韩林儿在南称帝,京道不通,嗣教两年余,诰书乃由江浙行省遣间使传至天师。既拜命,集诸弟子曰:“吾家世代以福国忠君佑民为本,今天下兵争日久,朝廷去远,安危未可知。况吾弟子总玄教于北者,荣遇特隆,可无一介以报君命乎?”弟子程天翼请行,介玄教大宗师于有兴陈于朝。顺帝日:“天师方外士也,曩以川途梗塞,无以致抚安之道,联甚慊焉。”至正十九年微疾而化。妻夏氏,子宇泰,未袭教。
&42代天师正常一1377)字仲纪,号冲虚子,第39代天师张嗣成长子。至正十九年 (1359)袭教时,天下大乱,经久佚,正常开演玄教,四方奉贽来学者云集。至正二十一年 (1361),昊王朱元璋取江西,发御榜命有司访求招聘天师,正常始遣使者上征笺陈“天运有归”之符,吴王以手书赐答,有“澄心定性,以凝道功”之勉语。乙巳年(1365)人觐,朱元璋召见,大悦日:“瞳枢电转,法貌昂然,真汉天师苗裔也。”下诏褒美之,赐以金币还山。丙午年(1366)复入觐,求符者日以千百计,侍使不暇给,闭门拒之,不能止,乃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竭土见。太祖为立亭井上,号“太乙泉”。命传太上延禧诸阶法,乃辞还山,赐织文金服,特敕给释券,俾之以便朝见。
)明太祖朱元璋登皇帝位,张正常入贺,赐宴便殿,诰授“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领道教事”,给银印,视二品,设僚佐有赞教、掌书等官。准免通户及大上清宫各色徭役,专出符之事。太祖曰:“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今,卿宜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予汝嘉。”赐白金十五镒新其第,更天师号,给大真人印。洪武二年召入朝,太祖将通诚于天帝,致斋三日,御衮冕服,亲署名于章,敕太常设乐手,授真人祝而焚之,礼成,宴于文楼。三年六月,上录功宠,敕吏部改赠其父嗣成为“大真人”,母胡氏为“元君”。是年秋,更给掌天下道教银印。五年秋召赴阙,加赐“永掌天下道教事”之诰。六年还山,命留下弟子以司秘祝之事。洪武九年秋,太祖遣使召真人而真人先期至,太祖喜曰:“卿来何与联意相符耶?明年秋,联将遣使祀海岳诸神,卿当选精修之士与偕来。”十年,率弟子人觐,赐宴于午门城楼。太祖举爵曰:“卿宜尽此一觞。”御制历代天师赞以赐,并命代祀篙山。遣重臣与真人、弟子代祀群岳。既还,宴赏如初。归龙虎山后,慨然叹曰:“五岳名山先子欲游而弗遂,篙山中岳乃吾祖得《太清丹经》之所,今幸一至焉!咽曦景于层霄,邈浮埃于浩劫,吾志将有在矣。”未几,示微疾,以手作一圆象默然而化。是夕,大崖石崩,声闻数十里,讣闻,太祖亲制文以祭,葬南山刺坑口。妻包氏。张正常曾编纂《汉天师世家》一卷刊行于世。
43代天师宇初一1410)字子璇,号无为子,别号耆山,张正常长子。明洪武十年 (1377)袭教,次年春乃觐,太祖(朱元璋)召见于奉天殿,笑日:“绝类乃父”,眷赉有加。次年辞归,礼遇厚赐,太祖亲制文二道,特授“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并赐金绣道服,给驿卷还山。洪武十三年,封张宇初母包氏为“静虚冲素妙善元君”。十六年(1383)召赴阙,建玉大醮于紫金山。二十三年(1390)敕重建大上清宫。次年旨谕禁止伪造符,钦赐龙虎山正一玄坛印及关防、符,镇护名山。
&&& 公里处)构岘泉精舍处之。永乐元年((1403),民成祖登基,入贺,宠褒愈隆。敕陪上祀天坛,赐缗钱修大上清宫,永乐四年,命编修《道藏》。五年,建醮朝天宫,赐敕嘉奖。六年三月,降旨重申谕真人专出符,伪者严惩。四月,命传延
&& 卷;《龙虎山志》10卷及《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等传世。
& 44代天师宇清(1354)字彦玑,别号西壁,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次子,明永乐八年(1410)嗣教。六月入朝,上赐金冠绛衣、牙笏、玉佩。十月命醮朝天宫。诰授“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大真人领道教事”。永乐十一年七月,赐太岳太和山圆光图,八月,上谕命选道士为当山住持。九月,遣使诣山,就大上清宫建金大醮七日。同时,购鱼置泸溪水中,上自莲霞潭,下至雷打石,赐名“放生池”,立石制禁,不许网钓。十四年,敕修大上清宫,并建“真懿观”,筑堤防,造浮桥。十五年,命分献西镇坛,并敕往福建灵济宫,建祈谢大醮。十六年二月入京,赐冠服及缗钱十万,白金百镒,命祀玄天上帝于太和山。
&& ,入贺,命建荐扬大醮,赐金玉法印并织文金服,鹤氅貂裘,圭佩等物。弟人行者各有赏赐,一时荣动朝野。次年,宣宗即位,改元“宣德”,赐宴内殿,加诰封“正一嗣教清虚冲素光祖演道崇谦守静洞元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 )以老辞归,宣宗欲留之,叩辞再三乃准。是年中秋节饮酒极欢,忽无疾而化,终年64岁。朝廷遣中官谕祭,敕葬北真观之右。夫人孙氏,生一女,无子,以胞弟张宇次子懋丞入继嗣教。
岁能诗,及长大,博通经史,与兄宇初常相唱和。有《西壁文集》若干卷传于世。将俱工书画,张宇清尤善作山水画,张宇初曾画《秋林平远图》以夸告弟曰:“此图殆不减吾弟丘壑也。”时人皆仰慕之。
& 45代天师懋丞 (1387字文开.号澹然.又号九阳,42代天师张正常第三子宇之子,宇初、宇清之侄子。洪武年间,其父宇随兄宇初入觐,诏娶诚意伯刘基侄女为配。懋丞为刘氏所生。宣德元年(1426)袭爵。入觐,赐宴便殿。次年入谢,命传太上延禧,建醮于内廷,赐宝冠、剑佩,象简锦服。四月,陪祀太庙。封为“正一嗣教崇修至道葆素演法大真人领道教事。”宣德四年,入贺万寿节,命分献东镇坛,俾醮于仁智殿,赐赉有加。三月,上御西宫召见,与语大悦。准奏留上清宫高道操克弘、龚继宗等为道录职员。宣德六年入觐,有尚方八宝金币之赐,给部牍五百度道士,赐御制“招隐歌”。宣德七年壬子七月中元日,曾为高士周思德编定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写序。
懋丞入贺,敕建天师府于北京朝天宫内东北隅,并供给生活必需品。正统二年赐宴奉天殿又召孔府衍圣公同宴,“南张北孔”会见,并各赐金币衣履。庚申 (1440)三月,英宗命懋丞以祖传印剑进览,抚摩久之,叹曰:“神物灵异,果如是乎!”六年又给部牍五百度羽士,厚赐而还。懋丞夫人孙氏,生一子留纲,娶高氏,生子元吉。后留纲先懋丞而故。正统十年懋丞乞归,以印剑付于孙元吉日:“尔当嗣教,吾已闻其事于朝,尔宜懋振元献,以承大宠。”言毕而化,年59岁,敕葬马鞍山,建“南极观”以祀之。懋丞善画枯木、竹石、水仙、墨梅。
46代天师元吉一1475)字孟阳,别号太和,懋丞之孙,留纲之子。宣德十年(1435)乙卯正月初九所生,幼明敏,于祖秘儒书,一览辄了,喜为诗,然所发皆非尘世语。父留纲早卒,正统十年(1445),11岁袭祖爵。入觐,皇上见其岐嶷如成人,甚爱之,召人内殿,命坐赐茶。诰授“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真人”。正统十二年(1447),皇上念元吉幼孤,敕禁族属侵侮,更授赞教掌书等官辅之。十三年,皇上御大善殿召对称旨,赐萃宝冠金文服。十四年春,命分献星辰坛,三月辞归,谕留之,六月雷击谨身殿鸱吻,雨浃旬不止。皇上召问,元吉告以慎起居,戒边防为对。代宗景泰改元,入贺,命建保镇国祚醮于大德观。景泰二年(1451),给部牍一千度道士。明年命建醮内廷,祀成赐宴仁智殿。四年春,命分献风云雷雨坛,醮于朝天宫。六年,代宗御文华殿召见,问诸雷秘法。大悦曰:“神明之胄,代不乏人,可谓善继矣。”命建金、黄二大醮于灵济宫,加封为“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安恬乐静洞玄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特命尚方良冶作法剑一口,及玉冠圭佩之赐。遣中使护送还山。
英宗复皇位,元吉入贺,宠赉逾厚,敕禁伪出符及族属欺凌者。天顺四年陪祀天坛,英宗御斋宫问对,有金练衣赐赠。八年加封为“正一嗣教体玄悟法渊默静虚阐道弘化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封元吉之母高氏为“太元君”,厚赐还山。
,宪宗即位,张元吉入贺,赐宴文华殿。二年,宪宗赐天厩良马及文锦等物为寿,入谢,赐宴内廷,命分献风云雷雨坛,又建升真醮于大德观。再三敕禁族属侵权及伪造符。成化三年,召对大善殿,勉以护国安民。并命以祖传印剑进览,上嘉叹之。更给“正一嗣教大真人”金印及加赐玉印各一颗、御书“大真人府”四字,命梓悬于府第阀额。三赐恩纶,加封为“正一嗣教体玄崇默悟法通真阐道弘化辅德佑圣妙应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仍赉赐蟒衣玉带冠履、剑器、圭佩之属。宠赉独盛,朝野荣之。成化五年,召命建金大醮于朝天宫。辞归出游,登诸名山,探仙人旧迹,去三载方还。成化八年,携子原庆人觐袭教,归迳抵龙虎岩下,却粒三年,成化十一年乙未十二月十六日书颂而化。葬于本里簸箕湾。配吴氏。
&47代天师原庆& 一1509)字天赐,号贞一,又号七一丈人,张元吉之子。天顺七年 (1463)四月初六日生,生时有异征。博学能文,长于诗画。成化八年(1472)袭爵。十三年 (1477)入觐,奉旨聘成国公朱仪之女为配。赐玉带、蟒衣,加拨马、快船送归。诰授“正一嗣教孝宗登极人贺,宠遇有加。弘治四年皇太子生,赐雕花天禄寿字玉带、金冠、蟒衣、银币等。弘治九年,命建保民大醮于大上清宫,以守臣邓原并两司掌印陪祀。弘治十二年赐牙刻印二函并金币还山。十四年,诏携嗣子彦预入朝,宴于偏殿,乞“致仕”。上允,授致仕敕书以嘉之。
)九月二十日,张原庆设宴会客,纵饮极欢,酒竟,北向盘坐而化,时年57岁。奉谕旨葬于金溪长生观。夫人朱氏,无出,继室宋氏,是锦衣卫都指挥宋清之女,生子三,以长子彦
48代天师彦羽页&&&& )字士瞻,号湛然,原庆长子。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庚戌五月十八日,父梦神人佩剑植梓于庭而生,及长有祖风。弘治十四年辛酉,甫12岁,奉诏随父人觐,命袭教。诰授“正一嗣教致虚冲静承先弘化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武宗即位入贺,召见问曰:“卿之祖非神仙乎?联闻神仙长在,今还可见,亦可学否?”对日:“臣闻君之愈于神仙者,尧舜是也,至今犹存。愿陛下慕而效之,则圣寿可等天地矣。乃若臣类为神仙者,不可尚也。”正德三年,颁给部牍普度道士。五年,命内官太监李文会同江西巡抚等官督造重修大上清宫。七年,命陪祀泰坛,有蟒衣玉带赐。
入贺,上赐问,以清心寡欲为对。明年,诏聘安远侯柳文之女为继室。五年加封为“正一嗣教怀元抱真养素守默葆光履和致虚冲静承先弘化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准授上清宫道士傅德岩、邵启南为赞教,金永寿、詹望奎为掌书。是年三月,敕遣内左少监吴猷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真人府第。增造敕书阁以藏累朝宸翰,东盖天师家庙以祀历代真人,西立万法宗坛以奉上帝列真。余悉更置,山水增辉,遂为龙虎山福地之冠。先是上命范铜为三清四帝列圣神像,像成仍敕吴猷l至万法宗坛安祀。赐“掌法仙卿”印一颗,牙刻“宗传”印一函。查复上清宫田粮侵匿于豪民者,仍降敕禁护。七年入觐,陪上祀星辰坛,赐以御札文绮。十一年,敕文中官曹玉会同江西抚按重建大上清宫。十七年世宗又命张彦
岁。讣闻,上悼叹不已。上谕照侯爵例锡之恤典,敕葬弋阳县东郊叠山书院侧,谕登十三坛,遣锦衣卫千户王正亿、行人李琦谕免嗣真人永绪来朝,督视掌行葬礼,计费金万余,诚一时之殊典。其坊额曰:“侯爵里”。
&49代天师永绪 (1539一1565)字允承,号三阳。永绪乃明世宗亲为取名。嘉靖二十八年 (1549),诏随父人觐,命袭爵,时年10岁。诰授“正一嗣教守玄养素遵范崇道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诏聘定国公徐延之女为配,敕成国公朱希忠、遂安伯陈i议行婚礼。三十一年(1552)入觐,上赐顾问,赐宴而出。是年敕有司杂差料价,尽行优免,兵部照例给与勘合,起拨马、快,乙丑元旦,赐宴便殿,班在大学士徐阶之上,先命建醮内廷,复敕主春祈祀典,礼毕力辞还山。舟次严陵滩,推篷四顾,夕阳在山,扣舷击歌而化,年27岁。讣音至朝,皇上悼叹不已,遣行人姚光泮谕祭,并营葬于狮子山,立祠南极观。夫人徐氏,诰封“静和元君”,生一子张世忠,早逝。徐氏请于上,立堂弟张永绍之子张国祥为嗣,并奏准承袭。
50代天师国祥字文征,号心湛,永绍之子。生有异姿,绀眉碧瞳,迥出尘表。明万历五年(1577),赴京袭爵。神宗见时甚嘉,赐御书“宗传”字额,及玉刻“宗传”、“元坛”之印各一颗。又赐金冠玉带,并敕赉隆宗门外直房,敕修理朝天宫内赐第,御书“真人府”额赐。奉旨聘驸马都尉谢公之女为配,以定国公徐掌婚事,凡六礼之费悉出内帑。
年,宠赉甚渥。神宗曾问曰:“圣人以神道设教,卿教非神道乎?”对曰:“圣人治天下,静默思道,恭己正南面而已,故神其道而天下化。三代而下,一日万机,非励精不能图治。臣之教以利济为本,亦能福国佑民。若治天下,尤在克艰无逸,非清静无为之谓也。”
代天师张正常曾集祖宗言行,编成《世家》一卷,金华宋文宪公为之序,张国祥又续辑至49代,以扬先烈。又辑《龙虎山志》3卷。万历三十五年曾奉旨校梓《万历续道藏》,编辑了《续道藏》杜字至缨字号,并刊印流行。万历三十七年贵溪大水,上清宫宇倾圮,人告于朝,上赐银修建。三十九年修葺工程未竟便羽化。神宗浩封为“正一嗣教凝诚志道阐元宏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并加赠“太子少保”,敕葬金溪明阳桥。立祠日:“明阳观”。夫人谢氏诰封“元君”,生子3:以长子显庸承袭。
&51代天师显庸一1661)字九功,张国祥长子。初名显祖,神宗敕改为“显庸”。生于万历十年(1582)九月十三日,幼时曾误堕井中,众人苦不知,待明旦汲水者以告,始得出,井极深,而显庸衣冠绝无沾湿,濡足而已,众人皆以为异。天启六年(1626)袭爵。按旧例,大真人承袭不待终丧,但张显庸请守制服阕后始拜命。50代真人国祥修大上清宫未竟而化,恐负父志,朝夕庀材鸠工,越二年告竣。
,辛丑八月,端坐而化,年80岁。明诰封“正一嗣教光扬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怀宗(崇祯)加赠“太子少保”。康熙四十二年(1703),诰赠“光禄大夫”。夫人陈氏,明朝封为“元君”,清康熙四十二年诰赠“一品夫人”。生子二:应京、应麟。
52代天师应京字翊宸,显庸长子。明崇祯九年(1636)袭爵。十三年入觐,皇子病,上命祈禳,怀宗(崇祯)亲诣祖天师坛行礼,将下拜。张应京曰:“臣祖道陵位在人臣,礼不当拜。”怀宗曰:“卿祖道德高深,正赖默赞元化,可晋封六合无穷高明大帝。”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怀宗殉国,既而隆武(明皇室唐王朱聿键于福建成立的政权年号)即位于隆平,贵溪与闽接壤邻近,盗贼蜂起,张应京招募乡勇,抵御盗贼,邑里得以安宁。
代天师张显庸携杖出迎,苍颜鹤发,翩翩有凌云之气,王德仁遂下拜称弟子。清顺治八年(1651)应京人觑,世祖授“正一嗣教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礼秩咸如故。还抵扬州琼花观而化,葬南山,后迁葬深田源。康熙四十二年诰赠“光禄大夫”,夫人朱氏(明益藩郡主),赠“一品夫人”。生子六,以长子张洪任继位。
& 53代天师洪任 (1631一1667)字汉基,张应京长子。明崇祯四年(1631)辛未五月十三日生。少时访道混成院何海曙,博通秘笈奉旨袭爵。十二年,世祖章皇帝驾幸南海子,召见,询及历代宗绪,以世家称之,命光禄寺设宴,以礼部堂官陪宴,又命工部觅宅,以灵佑宫察院地居之,敕免本户及上清宫各色徭役。时外藩有妖邪为害,闻于朝,上命驱除之,即遣法员高惟泰、杨幼芬出塞治之,立应。诸部落感激皇仁,且崇信天师道法。真人闲居潇洒,诗酒陶然自得。尝构西花园池沼,乐以永日。康熙六年(1667)微疾而化,葬金溪米坊。因子继宗尚幼,命弟洪偕摄掌教事。康熙四十二年诰赠光禄大夫,妻顾氏诰赠“一品夫人”。
&&54代天师继宗& 一1715)字善述,洪任之子,清康熙皇帝赐御书“碧城”,遂以为号。康熙五年(1666)四月二十四日生,八月而父洪任卒,五叔洪偕摄大真人事。继宗与生母杨夫人依倚,几不免冻馁。既遭三藩之乱,乡里中的无赖之徒乘机焚劫,母子流离奔避,濒死者数。毛熙十八年张继宗14岁袭爵,当时,庐舍焚毁,田地荒芜,继宗少历艰苦,淡泊一如寒士。生母杨夫人节俭治家,拮据数年,始稍葺府第以居。
,命进香五岳。三十五年复命,;赐乾坤玉剑。四十二年覃恩诰授“光禄大夫”并追赠三代。康熙四十六年赐第京师;五十二年赐帑银修龙虎山殿宇。五十四年(1715)乙未冬将人觐,至扬州琼花观,矍然日:“此先祖蝉蜕处,余亦从此逝矣。”示微疾而化,年49岁,葬筱岭背南山。著有《崆峒问答》一卷留世。
55代天师锡麟一1727)字仁趾,号龙虎主人,张继宗长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乙卯润七月二十六日生。五十五年17岁袭爵。有四个弟弟俱幼,朝夕勉以向学,分甘同苦,室无闲言。雍正元年(1723)癸卯,世宗即位,覃恩例授“光禄大夫”,妻韩氏“一品夫人”,时尚未入阙请封。雍正五年(1727),例应人觐,命法员娄近垣偕行,至杭州时,忽病,亟嘱娄近垣曰:“吾无以报国家厚恩,子忠诚笃实,其体予志,以善事天子。”越日真人张锡麟羽化。遗疏以子张遇隆年幼,请二弟张庆麟署大真人事,得谕旨。八年,上命近垣礼斗有灵应,发帑银修建大上清宫。九三三月,锡麟之三弟昭麟以州同知引见,蒙召圆明园,上谕人品端方,语言明达,命署理大真人府印务,协同监修龙虎山庙宇,复赐银帛还山,后数召人觐,赏赉有加。雍正十三年(1736)诰授光禄大夫”,奉旨谒梓宫。乾隆七年(1742),携侄遇隆进京承袭,昭麟谢署事。
&56代天师遇隆)字辅天,号灵谷,张锡麟之子,雍正五年(1727)丁未五月十九日生,生而岐嶷,英俊超群,钦差刘公以神童目之。对法秘儒书,精勤不懈。乾隆七年(1742)奉旨随叔父昭麟人觐,命袭爵。召见圆明园,赐克食缎匹及《山庄避暑诗集》一部,宴赉视旧制有加,复赐御书“教演宗传”额并朝服袍套、笔墨等物。各亲王皆有予赐。乾隆十六年圣驾南巡,诏见行在,赐缎二匹及荷包等物。十七年,因御史梅珏成所劾,部议改为正五品,不许援例请封。后优游山中,悉心任化,陶然以终。葬筱岭北南山。乾隆三十六年追赠“通议大夫”。
& 57代天师存义字方真,号宜亭,张遇隆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五月初六日生。资质聪敏,总角不凡,乾隆三十一年(1766)袭爵,入觐晋秩三品,赐“真灵福地”匾额、老子秀像、御书法经,复奉旨“照例朝觐。嗣后正一真人并随带法官,准其驰驿。”三十四年人觐,赐珊瑚碧玉道冠、丝绣法衣,上元日赐宴看灯。三十五年恭祝万寿,适丁母艰,蒙恩体恤免其应贺。四十一年逢皇太后大礼,恭送梓宫,赏银一千两,旋赴齐云山进香。家居侍养祖母,乐志成欢。尝领修大上清宫,重建万法宗坛暨署内元坛殿,并同族众修葺家庙。暇日与弟子员阐明道典,究理法秘及先儒书册,勤学不止。诰封“通议大夫”,四十四年四月下旬羽化,年27岁。无嗣,遗疏请以嫡堂叔张起隆承袭教事。
58代天师起隆 (1745一 1799)字绍武,号锦崖,亦号体山,张锡麟继子。乾隆十年(1745)六月十七日生,貌魁岸,深沉足智,能文善诗,四方知名之士乐与之游。9岁入学,乾隆二十九年(1764),考入四库全书馆誊录,议叙一等,以县承分发河南试用,历署开封府粮储道库大使、布政使司都事。乾隆四十四年(1779),堂侄57代天师张存义羽化,遗疏恳请张起隆承袭祖爵。翌年,江西巡抚郝题咨将起隆调回江西,奉旨袭教。恭遇皇上七旬大寿,八月抵京,赴热河庆贺,进如意等物,蒙恩赏收《北斗延生真经》一部。八月十一日,面请圣安,恩旨着在内廷看戏三日,赐上等大缎帽纬及内造器具、普洱茶、食物等。乾隆四十七年召见乾清宫,命于次年元旦在大高殿拜表庆贺,礼成,上赐太上老君绣像与藏香,因建“绣像阁”。
)将入觐,行至苏州,告病归乡里,次年正月十六日卒,年54岁。葬正一观后右侧。诰封“通议大夫”。原配夫人叶氏,生子张钰,承袭。
&59代天师钮& 七月十一日亥时生。张饪生来丰颐硕肤,风度端凝,善言词,声若洪钟,识者多重之。
&代锦崖真人卒,张钰于翌年(1800)袭爵,赴阙谢恩并请往遵化县拜谒裕陵,奉温旨褒允。前后数次召见于养心殿,屡有赏赐。嘉庆六年(1801)覃恩追封两代,十年人觐,赐玉如意一柄,荷包一对,金钱四圆,奉恩旨换给爵印。
&)才还清并准奏结案。二十三年(1818)入朝,赐御书“福”字,赏赉有加。
,享年51岁,葬南极观铁栏。光绪三十年(1904)诰赠“光禄大夫”。张钰妻妾众多。长子张培源(六十代天师)乃次妻吴氏所生。
&60代天师培源 (1813一1859)字育成,号养泉,张钰之长子。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十七日,道光九年(1829)奉旨袭爵,因母累年抱恙,嘱勿远离,拟请诣阙谢恩未果。生而颖异,长习诗书。性孝友,谦和淡朴,语言蔼然,亲族中凡有窘迫者,取而与之,略无难色。
日,后大雨如注,旱蝗尽灭,《贵溪县志》赞曰:“德著金绳,功追玉局,驱蝗虫而乡城争颂,息潮涌而环海竞称,盖纪实也。”
在乡督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军队。同年十月无疾而化,年46岁,葬南极观。继室苏氏生子张仁,即为61代大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追封张培源为“通议大夫”,光绪三十年(1904)加赠“光禄大夫”。
61代天师仁& 字炳祥,号清严,张培源之子。幼遵父训,长习祖传。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起事,襄父练团防,经江西巡抚奏奖,奉上谕,着以县主簿不论单双月擢用。同治元年(1862)奉旨袭爵,诰授通议大大。当值乱后,法书秘卷多简断篇残,且不易征集,乃日与弟子参考编订,续录成帙,寒暑不懈。光绪六年(1880)祷母寿于南海;九年,省祖墓于青城山。十六年,编撰《留侯天师世家宗谱》8卷,刊印留世。晚年潜心炼志,洞明30代祖静修之功。年63岁而化。光绪三十年赠“光禄大夫”。生子5,以长子元旭袭教。
&62代天师元旭一1925)字松森,号晓初,亦号小岩,张仁之子。生于同治元年 (1862)八月初七日,光绪三十年(1904)嗣教。道貌岸然,风仪峻整。精于道法,并善文章。间搜求谱碟,旁参碑铭及先世所遗笔记,续补五十代至六十一代天师传,曰《补天师世家》传于世。
,废其所封。民国3年,袁世凯又复授正一嗣教大真人,颁“正一真人印”更赐以“三等嘉禾章”及“道契崆峒”匾额。其后吴佩孚召之于洛阳,孙传芳延之于江宁,天师之势一度复张,行踪常在京、津、沪、汉各地。民国初期,上海曾酝酿成立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天师应邀到沪举行了“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发起人会议。发起书中提出以“昌明道教,以维世道,以道为体,以法为明”为组织宗旨。并拟办医院、学校、实业等,但因多种原因未有结果。民国8年,被推为“万国道德会”名誉会长。9年,又被推为“五教会道教会”会长。民国14年正月廿二日于沪羽化,享年63岁,葬蒋家后山(天师府北约2公里)。1991年清明节,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道长带领天师府道众为62代天师扫墓并树碑。元旭生子6:长子恩溥,次子贞芝(又名仰生),3子荣龄(又名复龄),4子修龄,5子幼殁(名不详),6子祥芝。
&63代天师恩溥一1969)字鹤琴,号瑞龄,谱名道生,乳名晏生,张元旭长子。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初五日生。少治孔老之学,长研道教科仪。尤精符道法,擅于画符之术,能百帖如一,不爽分毫。民国13年(1924)承袭63代教事。不久,便应湖北督军、直系军阀肖耀南之请,率领百余道众法师到武汉组织一场规模盛大之斋醮,轰动武汉三镇。
年(1927)春,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江西省特派员邵式平在江宗海的陪同下发动上清群众拘留了张恩溥,不久获释,旋赴上海。居上海梅兰坊数年。在上海、苏州、杭州一带开展道教教务,求符受者甚众。天师为扩大道教影响,再次组织了一场七天七晚之禳醮,龙虎山合上海法师道众数百人参加醮典,逐日观者数以万计,收效甚宏。在此期间,曾谒见蒋介石,受其召问,待以客礼。据传蒋介石还派人修复真人府,恢复“嗣汉天师府”原名,并始修鹰潭至上清公路。抗战期间退隐于龙虎山。
担,以救济四乡邻里贫乏户之婴孩及遗弃孤儿。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为庆祝抗战胜利,追奠忠魂,祈祷美好生活,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举行五天六晚之太平罗天大醮,张恩溥亲自参与醮仪。翌年冬,在沪发起筹备上海市道教协会,提出“宗教为重,团结为重”,“研究玄学,阐扬教义,刷新教规,联系道友感情,发展宗教事业”为宗旨。民国36年(1947)正式成立上海市道教协会,并出版由陈樱宁先生起草的《复兴道教计划书》。同年11月应邀到福建平和县天湖堂建五朝福醮并书写一联 “护国安邦振护佑,生民苦难济生灵”(见天湖堂抱柱对联)。翌年贵溪县龙虎山道教协会成立,任理事长。
1950年,设立道教居士会和道教大法事会于天师府办公处,聘海内外道行高深之士为大居士,作为道教学术研究指导机构。1964年夏,应马来西亚华侨同道邀请,访问吉隆坡、新加坡等地,宣传教义,收获颇丰。继又致力筹组台湾“中华民国道教会”。1968年7月,台湾“中华民国道教会”宣告成立,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1969年春,又应菲律宾华侨同道之请,前往访问,宣扬教化,收效亦宏。返台后因积劳成疾,罹患癌症,12月25日于台北市私邸羽化,享年65岁。
四、龙虎山自然环境
位置与断裂构造
境内,这是一条在大地构造上称之为“”
演变历史过程中,上述断陷盆地是一个最年轻的区域构造单元,在其深层地壳中还隐伏着一条已经稳定的巨大的东西向深断裂带(广丰深断裂带),这条深断裂带处于北部扬子准地台()和南部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板块)两个一级的交界部位,上覆断陷盆地就是在这条古老的断裂带长期
一东乡深断裂
附近呈北东向通过。在6亿年前,在该断裂带上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对江西省东北部的成矿作用意义重大,新生代以来已趋稳定。
进入龙虎山地区东侧,发生在2 85亿~5亿年问,中生代有活动,此后常有弱升降运动,新生代以来对本区地质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促进龙虎山地区地层发育丹霞地貌。区内北北东方向的断裂早期以张性硅化碎裂为特征,晚期表现为片理化带,穿插于上白垩统和中间,切割了河口组和塘边组地层。本深断裂带近代在南端安远、等地仍有微弱活动,表现为5级以下地震。
一鹰潭大断裂
亿年前,中生代控制龙虎山地区火山岩分布及盆地局部边界,区内次级伴生断裂构造常组合成断层组,可切割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断裂性质由压扭性向张扭性转化,在燕山期岩浆活动中对成矿作用有利。
有部分第四系沉积。
区,由东向西并在市区折向北西经余江、余干两县后流人。信江平均坡降O 44‰亿立方米,水面宽250~600米,常年可通航15~30吨机帆船。:
)。龙虎山景区内的一条骨架水流,区内长约43公里,从南东至北西流贯全区,平均年流速O 29米,秒,流量2075立方米/秒,河水清澈无污染,是一条旅游观光水道。其下游在余江县境内称白塔河并流人信江;其上游源于高阜山,名泸溪。
。景区北端有两个较大的水库型,洪湖水库和,常统称洪五湖,库容量分别为1326万立方米和’亩和7(1(10亩。洪五湖除灌溉功能外,还可养殖鱼类和供垂钓及水上游乐项目的开发。
共有2l座,其中小(一)型3座,即龙虎山镇的桥头岭、源里和上清镇的历山水库刊、(二)型18座,其中属龙虎山镇的为峨眉峰、何家坝、杨井山、、十分塘、里兴塘、何益寺、乌龟塘、东塘、马尾窝、、钟鼓岩、}L泗源13座,属上清镇的为小笠源、铜钱岭、清塘、饶冢、五四5厘。
景区外)的白庙水库为中型水库,并有小型电站;
瀑布群首先是三叠姊妹瀑,每叠落差约4米,宽亦4米,分别为紫胭瀑、紫芸瀑、紫英瀑;往峡谷里去就见青云瀑,从高约30米处飞泻而下,冲人深潭,浪花四溅,轰鸣震耳,晴日可见美丽的彩虹;清云瀑顶端是浪荡矾,“”米,长达201)多米,甚为壮观。
源坑石涧泉水直冲而下,形成20余米高的瀑布,跌水成井,井有60余平方米,人称“”
泉“”“”“”“”“”
、峨眉峰瀑布、香炉峰瀑布、河豚堡瀑布等。
明显提高,呈中到偏弱酸性,软到微硬水,矿化度O02一O704克,升,总硬度0 22―值5 2~7 8,且无色、无味、无臭、透明,极少悬浮物,水温常在17~20℃之间。
温暖湿润季风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lO℃之间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所以夏季龙虎山是旅游避暑的好去处,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 5~0 6cc,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地方,夏季气候十分凉爽,空气清新,有天然氧吧的美名。降雨量也是山区略高于平原丘陵地区,年最高降雨量达2736 2毫米。
农事活动常有一些谚语,如“”“叶子包得米,谷种下得水(撒种)”“月)菖、八(月)蒜、九(月)油(菜)、十(月)麦”“”“”“”“”“”“”~lO天。
植物区系属中国东南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带,西麓常绿栲楠林松杉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区域内植物达100科、250属、460种以上。
主要有阔叶林、和针叶林。其中: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300~800米处,上清、耳口、冷水等地为其集中连片的主要分布地,是多层次林带。上层以栲、栎、槠、柯及枫香、木荷等大乔木为主,中层以黄端木、、山苍子等亚乔木及部分大乔木伐蔸萌条为主,下层以莹任木、、杜鹃、牛鼻栓、卫矛、乌饭等百余种小灌木居多。其中,还有大面积林,主要分布在耳口、冷水等地。在阔叶林带中,海拔愈高树种愈少。海拔700~800米处,只有壳斗科与种中的少数树种,其中部分山区散生着小面积黄山松。海拔300-610米处,则有100多种科属.400多种类的阔叶树林。
大类。用材植物分布广数量大的有毛竹、马尾松、大叶青刚苦槠、甜槠栲,细叶青刚、水青刚、丝栗栲、乌楣栲、大叶栲、、白楠、杨桐等。:有些树种数量少,仅见于深山老林,然而甚为珍贵,如南方红豆杉等。杉木是最常见的优质用材树种,但野生杉已经少见,多为人工栽植。薪炭植物特别耐干旱,耐瘠薄,便刈割,萌蘖力强、生长快,易燃烧。已被广泛利用的主要是荒山上的木本植物,如、乌饭、、茅栗、千年矮等。在缺柴地区,各种蕨类、芒等草本植物也大量充作燃料。土生土长的马尾松是营造薪炭林的优良树种,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人工营造了数万亩马尾,这些人工林到80年代已全面长大成林,然而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灶具和燃料普遍改革,液化气和煤炭广泛进人家庭燃灶。群众说,如今矮山和近山林木长势好,成材快,主要是液化气和煤炭的功劳,许多矮山近山重现出攀登无路,人林困难景象。
受中亚热带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区域内多山地、丘陵,自然环境优越,植被类型多样,丰富。据调查统计有兽类40多种,占全省106种的40%左右。20世纪60年代以前,山区常有猛兽伤人害畜和毁坏庄稼,政府为保护山区人民财产安全,曾一度奖励捕杀野生动物,如每捕猎一只华南虎奖人民币30元等。同时还表彰打虎英雄、打野猪模范,宣传他们的“”,灵猫下降了96 4%,华南虎已基本绝种。过去常见的黄鼬、麂豹猫、鼬獾、野兔如今也寥寥无几了。
余种,占全省鸟类420种的40%以上。
娃娃鱼)最为珍稀。另有有尾两栖类肥螈和蝾螈;无尾两栖类风景区盛产者,主要有青蛙、黑斑蛙、金钱蛙、沼蛙、泽蛙、岩蛙、雨蛙和虎纹蛙、刺胸蛙(石鸡)等。
五、龙虎山旅游
、阁皂并立的符之一。此期嗣教的张陵后嗣为二十四代至三十五代,其名依次为、张乾曜、张嗣宗、张象中、张敦复、张景端、、张时修、张守真、张景渊、张庆仙、。从二十四代张正随起,每代都曾被诏赴阙,赐“”),“‘’‘’”“”“”、王文卿同显于徽宗朝。喜属文作诗,善内丹术,“
代张道祯天师
”~1236)间累召赴阙。嘉熙三年(1239)“,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
“”(1111~1117)间赴召,“,徽宗问以轻举延年之术,对曰:‘’”“为出内帑钱帛修上清宫,新而广之,……)得请还山,校定黄科仪。”、张万福、之遗作辑录外,大部皆题“”
符(1008~1016)间敕改上清观,经几次扩建,政和三年(1113)改名上清正。后再经扩建,至时规模已甚为可观。原张天师庙,宋崇宁(1102~1106)中改名演法观,咸淳(1265~1274)间重建,明嘉靖乙卯(1555)重修,改额正一观。南唐保大(943~957)中赐名的三清观,元至大(1308~1311)间升至道宫。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据和娄近垣所撰两种《龙虎山志》的粗略统计,可确定为宋代新建的宫、观、庵、院,近二十所。计有:建于嘉v(1056~1063)间的凝真观,崇宁(1102~1106)间的静应观、祈真观,大观(1107~1110)间的灵宝观,宣和(1119~1125)间的逍遥观,(1208~1224)间的金仙观,嘉熙(1237~1240)间的、真元宫、真应观,南宋宁宗朝(1195~1224)的归隐庵,咸淳(1265~1274)间的瑞庆观,朝(1101~1125)的浑沦庵、靖通庵。另有建于宋,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天乐道院等,亦分别见于二种《龙虎山志》。
演、张与棣、张与材、张嗣成、张嗣德、。从张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为天师、真人,主领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张与材时,更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位居诸之首。龙虎山因此也成为此后诸符派众山之首。
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宗支派――、夏文泳、、陈义高、薛玄曦等,不下数十百人,皆出身龙虎山。二是留居龙虎山者,亦不乏杰出之士。老,达观院道士,吴全节之师,世祖至元(1264~1294)间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住持本山上清宫。吴元初,龙虎山,就学于道教学者,所著诗文集为《元元赘稿》,虞集为之叙。略云:“”受丹砂诀,遍历名山,年五十,始入龙虎山为道士,自号真空子。寻主郁和道院。炼铅汞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诏赴阙,并进飞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年,乞还山,结庵于琵琶峰之右。,号野庵,人称金蓬头,永嘉人。游龙虎山,居先天观,复构庵于圣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赵真纯筑天瑞庵于峰顶。四方闻其道者,无远近,皆往礼叩问。,龙虎山道士,精绘事,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又为方方壶作《圣井山图》,危素为之作序。元代龙虎山除对原有宫观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批宫观。据元明善和娄近垣所修两本《龙虎山志》的不完全统计,共新建宫、观、庵、院达三十七所。计有:建于至元间的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紫霄道院、道院,冲和观、慈寿观、八卦庵、止、寄庵、太极庵、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云溪道院、瑶峰道院,建于元贞(1295~1296)间的龙泉观、通真道院,建于大德(1297~1307)间的崇文宫、元成宫,怡云道院,建于三年(1316)的元禧观,建于至治(1321~1323)间的仁静观,建于泰定元(1324)的明成观,建于至正(1341~1368)间的繁禧观、蓬荜观。另有建于元,而不明具体创建年代之玉隆宫、元都观、神德观、明胜观、先天观、佑圣观、观、招真观。还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谓建于至元间,娄近垣谓建于大德间;庵,元明善谓建于大德间,娄近垣谓建于至正间。
、张宇清、张懋丞、、张玄庆、、张永绪。最初,朝廷仍沿旧习封张正常为天师,不久,取消“”,在嘉靖中更受尊宠,位至三公。随其入京的邵启南、陈善道、王用佐、吴尚礼等,也得显位。此期住山道士中,亦有杰出者。,字无隅,号方壶子,贵溪人。出家于混成道院,学仙于金蓬头。工诗文,善古隶章草,尤精于画,写山水,极潇洒。卢大雅,贵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诗为顾元等所称道。吴伯理,号巢云子,龙虎山道士。永乐(1403~1424)中任上清宫提点。随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访,入蜀居。博通经史,工诗文,精篆隶,亦能作枯木竹石。
观。另有冲元观,或谓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谓贞间建。LG明中叶后,特别是清代,朝廷对张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贬抑,以龙虎山为中心的正一道渐趋衰落。至1936年,其主宫上清宫之建筑已全被破坏,“”“”在龙虎山得到认真贯彻落实。1990年,江西省政府出资百余万元,迁出占用天师府的中学,重修天师府。“第一家”
“”万多平方米,建筑恢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会部雕花镂刻,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被历史上许多皇帝赐号“”“”“”
从鹰潭乘汽车至上清古镇,参观长庆坊、留侯家庙、上清宫、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街、吊脚楼,在上清用中餐。
余万元建成夜游项目8月初对游客开放,首期内容包括泸溪泛舟、鸬鹚捕鱼、瓦子灯狂欢、河灯祈福等。绚丽的龙虎山夜色和丰富多彩的夜游项目,成为龙虎山旅游的又一亮点。
“?”年11月5日至7日举办。
?(鹰潭)台湾精品展暨两岸嘉年华、全国百强旅行社龙虎山旅游合作峰会、游览考察龙虎山等大型活动。
公里处,交通极为便捷。
:30―,15分钟一班,票价5元,半小时可达)。206国道(烟台―、320国道(上海―经过鹰潭,到龙虎山,龙虎山的交通也因此而方便。
公里,距南昌机场120公里。
分钟一趟。从汽车站到火车站可坐公交车,或者打的(起步价4元)。
“――”公里。
“――”公里。
,如咨询与票务服务区、导游讲解服务区、物品寄存及投诉受理区,以及大型会议、休闲茶座、网络、游客中心夜景邮政、医疗服务等一整套服务系统。此外,龙虎山游客中心还采用了诸多高科技元素用于展示及道教文化,高科技的运用使得游客们在新奇的体验过程中,充分了解世界地质公园龙虎山亿万年的地质演变过程、轻松感受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愉悦享受龙虎山方便快捷的。
影院,是全新的、真正的高科技产品,堪称全国最好的4D影院之一。影院引入震动、吹风、喷雾、飘雪等特技,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体验身临其境、如梦如幻的感受
“”,绘声绘色、直观而逼真,恍如当年的故事就在你眼前展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宛如现实中翻书一样,于是,龙虎山的优美风景和厚重历史文化就在游客们的快乐体验中一一展现出来了。
得到更好的展示和宣传,同时也使得它们得到更好的管理和保护。
年7月30日至8月1日,以国际地质学权威――?名(IUCN)专家来到,对景区的申遗工作进行实地考察。龙虎山和龟峰此次是以组合的方式同其他各省的名山捆绑在一起组成“”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同时景区旅游设施完备,当地居民和景区的旅游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因此完全有资格成为“”和完整性的保护,尽快对影响景观的建筑物进行搬迁和改造。
“”年正式启动,并确定了江西省龙虎山、龟峰和广东、湖南~山等9大丹霞地貌景区成为第一批申遗预选地。后“”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个申报点分别是泰宁、湖南~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江郎山、贵州赤水。
年8月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虎山天师府法事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