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邮政工作了上海社保交满15年辞职职出来深圳还能有出路吗

马云20亿做物流背后:欲打造下一个中国邮政
野心勃勃的马云正欲用互联网方式重塑物流业,这个尚需八至十年的惊天计划能否再现阿里效应?
大佬退休记:那些退的人和接的人
退休是每一个企业家都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或早或晚,或因利益分配或因企业转型或是因年老体迈……近两三年以来,先是王石、柳传志的隐退,再是近期马云的“退休”,史玉柱的辞职等,都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网民的大讨论。柳传志、马云、王石、史玉柱、朱江洪、何享健、施振荣、求伯君等……这些各行业的“老兵”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完成了将商业王国交到新一代接班人手中,开始他们退休后的生活。他们或像王石一样去登山,去国外读书游历;或者像柳传志一样,退居幕后,再战江湖。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LGL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LGL0AK00025.jpg
大佬退休记:那些退的人和接的人
而早在八九年前,康奈集团创始人郑秀康(右一)就开始了他一双儿女的接班人“养成”计划;浙江厨电企业方太集团的茅理翔(中),更开设了二代接班培训班,帮助企业二代学习如何接手管理规模较大的企业。同在顺德的家电企业格兰仕,依旧秉承着千百年来“父传子”的传统,“贤哥”梁昭贤从2000年就开始逐步接班,创始人“德叔”梁德庆(左一)转向幕后。他们的完全离任或退居幕后何以如此引人关注?我们想是否是:这些“创业一代”、“经营一代”领导之下的企业,真的到了向更高发展的转型之期了?再不放手或将使“接班二代”他们面临更多更大的各种挑战……本期网易财经《商业传奇》为您解读这些年来企业大佬们退休的故事。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LVK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LVK0AK00025.jpg
退休人:王石
2011年,60岁的王石到哈佛做访问学者,开始了游学美国的生活。实际上在十年前,王石已经是逐步逐步的从公司的经营业务当中淡化出去,王石现在是作为万科的董事会主席出现在公共面前。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MFP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MFP0AK00025.JPG
万科集团全称是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成立于1984年5月,总部设在深圳,是中国最大的专业地产开发商。2011年,万科实现了年销售额超千亿的骄人成绩。万科能够如此笑傲楼市,得益于两个男人。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创始人王石,第二个就是刚刚掌舵的郁亮。他对万科的贡献不亚于老板王石。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N0L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N0L0AK00025.jpg
退休人:王石
但事实上,早在1999年就辞去万科的总经理一职的王石,近年来已多次表达了想要“淡出”的想法。业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已近花甲之年的王石最终完全淡出万科的管理层只是时间的问题,以郁亮为首的第二代管理层,终将要面对“精神领袖”的退隐之后,万科这艘巨轮将驶向何处的宏大命题。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NHH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NHH0AK00025.jpg
接班人:郁亮
王石的淡出,意味着郁亮仅仅扮演“守门员”的角色已无法满足万科董事会的要求,而是需要更多地参与集团对远景的规划的思考与制定,解决好“万科今后向何处去”这样的问题。从做王石思路忠实的执行者到与其分庭抗礼,王石与郁亮的故事仍将沿续下去。而对于郁亮来说,面临的考验显然将更为艰巨,“千亿”万科仍然只能在挑战中前行……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NVQ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NVQ0AK00025.jpg
退休人:柳传志
日,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重出江湖2年后,随着联想集团业绩的节节胜利,柳传志选择了适时“谢幕”。在他看来,联想集团曾经穿越的那些山峰如今已形同丘陵,只有摆在眼前的才是真正的山峰。他表示自己的退休计划和接班人问题将分两步走。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OGA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OGA0AK00025.JPG
如今的联想无论是前几年收购IBM,还是后期对德、日、巴国内PC厂商的收购,从战略或战术角度来讲都是非常成功的举措。去年下半年还一度跻身全球PC霸主的地位,即使是在年度排名中也稳居第二位,而且还是前5大PS厂商中唯一取得大幅增长的公司。复出之后的柳传志选择再次退出,实际是在为杨元庆更好的掌控联想,实现联想的转型提供更大的施展空间。柳传志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过,愿将自己的"女儿“联想集团”交给“能干的女婿”杨元庆。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P0D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P0D0AK00025.jpg
接班人:杨元庆
杨元庆现在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领导联想在PC领域继续创新,拥抱移动互联浪潮。杨元庆把这一战略称为PC+,其中智能手机业务备受重视。尽管联想的PC业务表现抢眼,但PC本身的产业成熟度以及低毛利现状,使得联想不得不布局移动互联网。现在杨元庆重回CEO职位四年了,联想的业务规模从原来的140亿美元成长至300亿美元。据第三方调查公司Gartner报告,去年第三季度,联想以微弱优势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PFK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PFK0AK00025.jpg
退休人:史玉柱
4月9日史玉柱正式宣布,将于4月19日《仙侠世界》内测之日辞去CEO职务,留任董事长一职。 “一年后,巨人将不再有我的烙印。 ”事实上史玉柱在巨人早已不负责具体事务,退休并不影响巨人的运行。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PUE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PUE0AK00025.jpg
退休人:史玉柱
此前,史玉柱有过三次创业史。1989年,史玉柱开始下海创业,成功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1998年,史玉柱以50万元起家,开始运作脑白金;2004年,他创办巨人网络成功将国内网游产业带入免费模式。史玉柱是典型的“屌丝”逆袭成功。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QFH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QFH0AK00025.jpg
史玉柱曾明确表达了“坚决反对空降CEO”的态度。“CEO、总裁这样的高管,一定要土生土长。一定从地底下长出来才扎实。”他说。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QTE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QTE0AK00025.jpg
接班人:刘伟
接班的新CEO是刘伟,也是史玉柱最早的员工之一,职务从普通的文秘、人事部长、副总裁,到2007年9月起任巨人网络总裁。在珠海巨人大厦失败的时候,她是为数不多相信史玉柱能够东山再起的人之一。仅从外形装扮上,刘伟偏向中性,出席各大场合总穿着一身单色的职业装。给人以一丝不苟感觉。而谈吐之间,温和淡然,语音语调少有起伏。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RGF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RGF0AK00025.jpg
退休人:马云
马云宣布于今年的“阿里日”——5月10日起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一职,将全力以赴做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工作。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马云已经基本不参与阿里巴巴的工作。”还有媒体称,马云的“下一站”兴趣点将是公益和环保;而也就是在10日下午,马云还推动了他热爱的另一项事业——为与好友李连杰一起开设的“太极馆”揭幕。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S05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S050AK00025.jpg
退休人:马云
“期待这一天已经很多年了,就像新娘子期待结婚。”按照马云自己的话说,选择在48岁这个年龄退休,是一件“筹划了很久的事”。在辞去阿里巴巴CEO之后,他仍将保留集团董事局主席身份,CEO一职则由淘宝网原总裁陆兆禧接任。“有事找老陆,没事找老马。”谈及退休的原因,马云自嘲:“做互联网,我有点老了。”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SGQ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SGQ0AK00025.jpg
阿里巴巴公司
在马云治下,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大门派”。去年,该集团旗下的淘宝网(C2C)和天猫(B2C)交易额达11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比全球两大电子商务巨头易趣(eBay)和亚马逊(Amazon)的交易额总和还要多。更令人记忆深刻的是,仅去年“双十一”电商狂欢节当天,淘宝网和天猫的交易额就突破191亿元人民币。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以净利润6.4亿美元超过了腾讯和百度,成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T1P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T1P0AK00025.jpg
接班人:陆兆禧
陆兆禧作为CEO的第一次演讲以“我一开始只是一个酒店服务生”开头,但记者注意到,他尚未讲完,观众们便开始陆续退场。全场4万观众,几个小时的演出,似乎只为马云送别。这正说明,如何摆脱创始人的光环,并带领阿里巴巴继续开疆拓土,将是陆兆禧面临的最大考验。很显然,阿里巴巴提出了下一个十年目标,即10万亿元零售规模以及年内上市——陆兆禧的长征之路才开始……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TGG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ETGG0AK00025.jpg
退休人:宏碁创始人施振荣
日,宏碁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正式从自己一手创办并为之奋斗了28年的宏碁集团退休,转而投身创业投资和咨询领域,与6位具有丰富IT行业经验的合作伙伴创立了中华智融集团,这是一家投资管理和商业咨询公司。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TVM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TVM0AK00025.jpg
1971年,施振荣在优利康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在那里他成功地设计开发,并商业化了台湾第一台桌面计算器。1972年,他参加荣泰电子公司,带领团队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块钢笔手表。1976年,施振荣与4个伙伴一起,用25,000元共同创立了多科技国际集团,即宏碁的前身。他从宏碁集团退休时,宏碁,明碁和纬创的年收入已达到222亿美元。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UFD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UFD0AK00025.jpg
接班人:兰奇
自2005年起,施振荣的位置将由宏碁总裁王振堂取代,他将身兼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两个职位。而王振堂的职位将由意大利籍的宏碁国际营运总部共同总经理兰奇(Gianfranco Lanci)接任,兰奇是在1997年作为意大利运营部经理加入宏碁集团的。戏剧性的是2013三月底,兰奇从宏碁辞职。随后没有多久,联想宣布兰奇加盟,将重点负责联想整合Medion的业务。兰奇此前在宏碁工作八年,并一度担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EUVV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UVV0AK00025.jpg
退休人: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日,美的发布公告,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不再担任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接替何享健担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并兼任美的电器董事长兼总裁。美的自此完全由职业经理人打理。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EVFO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EVFO0AK00025.jpg
1968年5月,何享健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 1992年毅然推动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 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层经理人股权收购,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日,何享健卸任时美的早已冲过1000亿目标,现在的美的又将目标定在了2015年成为全球前三的世界级白色家电类制造企业,并实现“再造一个美的”的战略目标。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00V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00V0AK00025.jpg
传言接班人:独子何剑锋
何享健也不是没有谋划过“太子”接班的方案。他的独子(还有两个女儿)何剑锋,早年曾创办现代电器、金科电器,以及广州东泽电器——让儿子从周边制造业开始切入,以“农村包围城市”方式逐渐进入美的核心圈,未尝不是何老板希望的接棒方式。但何享健“看中”仍然是“外人”方洪波。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0F9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0F90AK00025.jpg
最终接班人:方洪波
方洪波是1992年加入美的,担任美的内刊编辑,写得一手好文章。在美的高管看来,方洪波思路清晰,做事果敢。2004年在方洪波的主导下,美的对华凌、荣事达、小天鹅等实施了一系列并购,完成了美的冰箱、洗衣机的产业布局;还先后推动美的与日本东芝、美国开利的合资合作,使美的制冷家电业务日益国际化。去年,美的集团整体收入1400多亿元,方洪波主政的制冷家电收入高达900多亿元,为整个集团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收入。在家电市场步入萧条期,方洪波也仍坚决贯彻了何享健由“规模导向”转向“利润导向”的思路,铁腕裁员3万余人。可以说,方洪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刀阔斧地推进美的电器的战略转型。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jpg
退休人:格力电器的创办人朱江洪
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其董事长兼创始人、格力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朱江洪“退休”。朱江洪是格力电器的创办人,20年前组建格力时他便是总经理,而现在的继任者董明珠彼时只是一名小小的基层业务员。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1FK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1FK0AK00025.jpg
接班人:董明珠
朱江洪是格力电器的创办人,2001年起担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江洪管生产和技术,董明珠负责营销,二人堪称是中国家电业界的“黄金搭档”。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今,连续11年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1VM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1VM0AK00025.jpg
有人称,后“朱江洪”时代的格力电器必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增长的难题。在踏过千亿级门槛之后,格力电器正遭遇市场需求萎靡、产能过剩、产品线单一等方面的尴尬。有“营销女皇”和“商界铁娘子”之称的董明珠,从一个从普通的销售员爬到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子,她一手摸索出来的营销策略是否再有效,董明珠能独撑局面吗?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2EJ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2EJ0AK00025.jpg
接班人:董明珠(左)
现在,朱江洪退位之后,董明珠身兼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和格力电器总裁三大职位,这对董明珠在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上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格力电器未来的主要增长点可能在于三线市场扩张、海外市场扩张和中央空调市场扩张,这三个增长点每一个都不是容易事,每一个增长点都需要格力电器作出大量系统性努力。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2UB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2UB0AK00025.jpg
退休人: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
日,金山软件创始人求伯君辞去其在金山软件所有执行性职务,正式退休;从1988年开始至今的23年,求伯君在金山软件上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3EG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3EG0AK00025.jpg
金山软件创建于1988年,是中国领先的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20多年来,金山一直不断地为客户带来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尽管金山拥有网游、安全、词霸等众多业务,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并没多少起色,整体业务呈现下滑趋势。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3UI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3UI0AK00025.jpg
接班人:雷军
最后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雷军出任董事长。有观点指出,求伯君的退休也意味着老一代程序员时代结束。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4D9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4D90AK00025.jpg
接班人:雷军(后创办了小米科技)
尽管拥有23年历史,金山与百度、阿里差距明显,转型压力之大,外界难以想象。正因如此,这是否是雷军后来选择进军手机终端的原因?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4U2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4U20AK00025.jpg
退休人: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杨绵绵
杨绵绵是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历任海尔集团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执行总裁、总裁。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5C7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5C70AK00025.jpg
绵绵是海尔这个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集团的“大管家”,也是张瑞敏战略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从1984年开始她就是张瑞敏最主要的创业助手,仅这一条就足以让大家相信:海尔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杨绵绵功不可没。但在张瑞敏=海尔的思维习惯里,一贯保持低调的杨绵绵对海尔集团的意义被大大忽略了。从2002年开始,杨绵绵以总裁身份走到前台,海尔集团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踏步扩张之路,而这位低调的商业女英雄则在完成着自己最后的使命。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5TC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5TC0AK00025.jpg
接班人:周云杰
日,在港上市的海尔电器已宣布由周云杰接替杨绵绵出任公司行政总裁。这则人事变动公告一出,透露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海尔第一代创始人与第二代掌舵者之间的交接班已经开始。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6PP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6PP0AK00025.jpg
退休人:马蔚华
早在2011年9月份,就有传闻马蔚华即将离职,随后招行发布声明表示该消息系个别人编造的谣言,并提请网友勿信勿传。而就在日招商银行现任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正式提出离职。马蔚华出生于1949年6月,自1999年3月至今一直担任招商银行行长一职。日,马蔚华在招行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再次被任命为行长,并将继续在这一职务上任期三年。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7BL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7BL0AK00025.jpg
马蔚华被视为中国银行业改革转型方面颇具风向标意义的代表人物,64岁的马蔚华从1999年至今一直担任招商银行行长,时间跨度长达14年之久,在他的带领下曾偏居深圳蛇口一隅只有1亿元资本金、1个网点和36名员工的招商银行发展成为与四大国有银行比肩而立,资本净额超过2500亿、资产总额超过3.4万亿、全国网点超过800家、员工超过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7RO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7RO0AK00025.jpg
接班人:田惠宇
虽然行长一职并未尘埃落定,不过在外界看来,接下来的路线已经十分清晰,在三周后的股东大会上田惠宇将当选为招商银行行长。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8AI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8AI0AK00025.jpg
退休人:任志强
日,一向以作风犀利、言辞“给力”著称——人称“任大炮”的任志强,通过微博宣称“终于等到了”组织部的免职命令,即将卸任华远集团董事长一职。但他本人也透露是“退职不代表退休”,退职的仅为华远集团董事长,之后仍还担任华远地产董事长。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8RA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8RA0AK00025.jpg
自1993年起任志强改组成立北京市华远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创建“华远”品牌,在房地产界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9AE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9AE0AK00025.jpg
接班人:杜凤超(右)
4月20日,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同意任志强辞去华远集团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后,当即宣布任命杜凤超为华远集团董事长。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9PA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9PA0AK00025.jpg
退休人: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
日,冯仑结束了自己万通地产董事长的生涯,其接任者是万通地产董事、总经理许立。此后冯仑解释称,此举是为公司实现商业地产模式转型谋求出路。但事实上,冯仑也并非真正离去。据万通地产相关发言人透露称,作为万通控股的董事长,冯仑仍是万通地产的幕后一把手。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A93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A930AK00025.jpg
冯仑是房地产行业的思想家和创新者,在业内首倡从“香港模式”变为“美国模式”,是中国首家房地产策略联盟机构——“中城联盟”的发起人和“新住宅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AOO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AOO0AK00025.jpg
接班人:许立
卸任前冯仑曾许诺公众:“你会看到一个更加职业、专业的万通地产,这个变化,将从许立的接任开始。” 而对于万通地产未来发展压力而言,许立也曾坦言自己的压力在于发展规模。继此前冯仑提出“学习万科好榜样”之后,接任者许立再次以万科为目标,并誓言10年内追赶万科。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BMJ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BMJ0AK00025.jpg
退休人:方太创始人茅理翔
茅理翔,做过10年会计、10年供销员;1985年45岁时创办慈溪无线电厂,被誉为“点火枪大王”;1995年55岁时二次创业,和儿子茅忠群创办方太厨具,是家族企业解决好接班人的典型。2005年方太创业10周年,茅理翔将从方太董事长一职退休,转任整个集团主席。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C6T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C6T0AK00025.jpg
1986年方太的前身还只是加工企业,那时候给黑白电视机加工零配件,但电视机卖不出去,也影响到茅理翔工厂的效益,工人走的走、骂的骂。为了寻找新的产品,茅理翔东奔西走,两次在外地坐的公共汽车翻到山沟里。1996年因为竞争者的急剧增加,茅理翔的企业开始亏损。于是他把准备出国读博士的儿子紧急召回,为企业重新定位,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创办了后来的方太集团,当时全国有250家油烟机厂,方太在调查中发现当时的油烟机都是模仿国外的,但他们决心自主研发……从此轰轰烈烈的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COT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COT0AK00025.jpg
接班人:茅忠群
到了2002年,茅理翔开始慢慢淡出方太,将企业交给儿子。和很多家族企业面临的交接班问题不一样的是,茅忠群来到父亲的企业,一开始不是继承或者“守业”,而是要进行第二次创业。但“接一代”们如何守住父辈们的基业,或许无论什么样的家族企业都需要创造性的来思考。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D60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D600AK00025.jpg
退休人:陈一丹
日,腾讯公司宣布,其核心创始人之一陈一丹不再担任首席行政官一职,改任终身荣誉顾问。陈一丹将持续关注腾讯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社区、公益慈善和企业文化等工作,同时将继续担任腾讯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长。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IFDN3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DN30AK00025.jpg
陈一丹是腾讯公司的五位核心创始人之一。经过15年的创业,腾讯逐步成长为目前中国营收和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据了解,在陈一丹的带领下,腾讯建立起高效的行政体系、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领先的法律保障体系,在知识产权、政府关系、公益慈善事业等领域表现出色,成为支撑公司业务长期快速而稳健发展的必要保障。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E5U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IFE5U0AK00025.jpg
退休人:陈一丹
继2007年创始人之一曾李青离开腾讯后,陈一丹是离开腾讯的第二位元老。作为“腾讯创始五虎将”的陈一丹向全体腾讯员工发了一封邮件,以“感恩放心祝福”为题,回顾了自己在腾讯15年的点滴。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IFELT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IFELT0AK00025.jpg
接班人:张小龙?
陈一丹给其他几位创始人和公司总裁发了邮件正式提出“交棒”安排的想法,最终明确了“交棒”的方向以及陈一丹放开管理职务的大致时间,之后是部署接班人梯队成长的两年,直到微信等拳头产品的诞生,腾讯精品产品文化的确立。而陈一丹所说之管理梯队的建立,也正是张小龙这样的年轻新生代管理层。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K86H5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K86H50AK00025.jpg
互联网的下一个“退休”的大佬是谁?
在已退居“二线”的互联网大佬中,马云48岁、史玉柱51岁、陈一丹42岁;未“退休”的互联网大佬中,腾讯马化腾42岁、百度李彦宏45岁、搜狐张朝阳49岁、360周鸿祎43岁、小米雷军44岁。接下来,互联网会不会迎来一个“退休”高峰?谁是下一个“退休”的互联网大佬?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谁又会成为新一代的互联网大佬?让我们静静等待。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35IIJO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35IIJO0AK00025.jpg
被传即将退休的长和系创始人李嘉诚
近年三大顶尖地产富豪陆续筹备“交棒”予下一代,其中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已逐步将长和系上市王国交由长子李泽钜接手,久未露面的新世界发展荣誉主席郑裕彤,更早在去年初已全面退出,交长子郑家纯打理,不过,有市场人士认为,富豪交棒成果仍然有待验证。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UCI86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UCI860AK00025.jpg
被传即将退休的长和系创始人李嘉诚
随着年纪渐大,近年不少富豪都开始筹备交棒,其中现时84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去年更首度开腔大谈接班大计,确立长子李泽钜在长和系的接班人地位,并表示将资助次子李泽楷发展其个人事业,不过,有消息指出,“超人”其实早在数年前已逐步将权力交予“小超”,至现时李泽钜已隐然是集团的真正“话事人”。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UCIIJ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UCIIJ0AK00025.jpg
被传即将退休的长和系创始人李嘉诚
随着年纪渐大,近年不少富豪都开始筹备交棒,其中现时84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去年更首度开腔大谈接班大计,确立长子李泽钜在长和系的接班人地位,并表示将资助次子李泽楷发展其个人事业,不过,有消息指出,“超人”其实早在数年前已逐步将权力交予“小超”,至现时李泽钜已隐然是集团的真正“话事人”。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UCIT2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UCIT20AK00025.jpg
郑裕彤去年初第二度宣告退休
新世界方面,彤叔(郑裕彤)早在去年初第二度宣告退休,由郑家纯(右上)接任主席位置,但“纯官”接班也非一帆风顺。彤叔于1989年退休后,纯官首次出掌新世界王国,惟其后因发展过于进取,导致公司债台高筑,最后彤叔在1991年复出,成功协助集团减债兼重回正轨,去年再度交棒纯官,似乎反映彤叔对纯官仍信心十足。(右下为新世界香港总部大楼)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UCJ6M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UCJ6M0AK00025.jpg
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传班给两个儿子
至于与超人同年出世的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右)去年则坦言,两名儿子李家杰(左上)及李家成(左下)现时已分别接手恒基系的中国及香港业务。有证券分析员表示,上市公司接班涉及管理风格、企业文化及管理层磨合等多项问题,短期难以评价对三大发展商造成的具体影响,实际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UIVLC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UIVLC0AK00025.jpg
被传正物色接班人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纽约时报》网络版日撰文指出,随着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计划退居二线,该公司也把物色接班人的工作正式提上日程。然而,这家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电信设备厂商,此次却一反常态地选择对管理层进行分权,包括公开、高调地物色接班人。这种效仿美国大公司的做法确实非比寻常。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是一位具有部队背景且高度神秘的工程师。但正是凭借着自己的远见卓识和辛勤付出,任正非硬是带领华为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中国在海外最知名的企业之一。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2VI3T0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2VI3T00AK00025.jpg
被传正物色接班人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某酒店,华为轮值CEO和副董事长胡厚崑(左上)接受了采访。现年45岁的胡厚崑在1990年加盟华为,是公司第41位员工。而目前华为的员工总数已达15万,并为全球140多家移动运营商提供服务。目前作为华为CEO的三位候选人之一,胡厚崑也正在接受考核。(图中左下二为孟晓舟)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VICFV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VICFV0AK00025.jpg
被传正物色接班人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但任正非两个子女的动向也同样给他的接班人计划增添了变数。他的两个子女都在华为工作,女儿孟晚舟现任华为CFO,儿子任平则在华为旗下一家提供酒店和票务预订服务的子公司工作。有分析人士表示,孟晚舟或许会成为任正非的接班人,而任凭似乎对执掌华为丝毫不感兴趣。不过也有人指出,很难揣度出谁将成为华为的新任掌门人,目前一切还显得扑朔迷离。
http://img3./photo/-17/600x450_8V2VIJHU0AK00025.jpg
http://img3./photo/-17/t_8V2VIJHU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600x450_8V352SUG0AK00025.jpg
http://img4./photo/-17/t_8V352SUG0AK00025.jpg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对去年“双十一”那天淘宝网191亿的交易额有点“心有余悸”,这个接近京东商城2012年销售额三分之一的数字,是用7800万个包裹创造的,可如此天量的包裹在短时间内运出并非易事,“包裹背后是无数人发动全家老小把这些货送出去,才没有把中国物流搞瘫。”显然,物流之于马云和阿里巴巴已成为最关键和迫切的问题之一。正因为此,在宣布卸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马云就穿着一身蓝色的太极服出现在深圳的“中国智能骨干网”的发布会上,与他一起出席的除当地高官,还有复兴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富春集团董事长张国标,以及加起来几乎能垄断中国快递物流的“三通一达”董事长和高层。阿里巴巴新任陆兆禧甚至只能坐到较为边缘的位置上。“现在中国每天有2500万个左右的包裹,10年后预计是每天2亿个,今天中国物流体系没有办法支撑未来的2亿。所以我们有一个大胆设想,通过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网(N),让全中国2000个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上网购物,24小时货一定送到你们家。”马云对外阐述新项目的目标。中国智能骨干网,仅从名字去理解,似乎是一件更适合国家一个或几个部委去做的 事。阿里巴巴如此声势浩大地宣布改变中国物流的底气在于,其旗下物流包裹占到中国物流总量的60%以上。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名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菜鸟网络),阿里巴巴内部称之为“地网”,要投资3000亿元,在未来八到十年内打造一张遍布中国的超大规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调动起港口、公路、机场的运输潜力,形成支撑年约十万亿元网络零售额,24小时可送达的物流网。与之相对应的是“天网”,是阿里巴巴内部用互联网形式对仓储物流服务进行数据化管理的系统。马云出任新公司董事长,原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任总经理,天猫投资21.5亿元占股43%,银泰集团通过北京国俊投资出资16亿元占股32%,富春集团、上海复兴集团分别投资5亿元,各占股10%,圆通、申通、中通、韵达和顺丰各出资5000万,各占股1%。这张汇聚着中国物流界大佬的股份图隐约透露着马云的终极梦想—与传统零售抗争以获取更多的生存空间。马云称,中国P的18%来自物流,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仅占12%。电商依靠低价与传统零售竞争的核心在于成本控制,物流成本下降是未来电商对抗零售业的关键一环。也就是说,物流是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之战的“诺曼底”。其竞争对手京东商城崛起的原因之一,是自建物流大大提高了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质量,而这正是阿里巴巴模式最大的短板。“这是我们思考四五年一直希望做的事,但很遗憾是在我不当CEO后才正式把这么大一个项目落地。”马云表示。此前,马云对物流企图良久,并频频出手。2007年12月,马云个人联合郭台铭创立百世物流;2010年初,入股星辰急便;同年7月,百世物流收购汇通快递70%股权;2010年9月,淘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建立四大配送中心,在其他20个省市建立区域性配送中心。这一次,马云的野心不再只是一个物流公司。“八大军区”阿里巴巴反复强调,菜鸟网络并非要抢快递公司的饭碗,而是希望通过合作,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成立一个可以惠及所有物流公司,打通中国物流网络的平台。“这个物流网成长起来后可能会影响所有快递公司今天的商业模式,以前我们认为对的东西可能不对了,因为它完全基于互联网思考。”马云 说。互联网思维更多是指阿里巴巴未被完全开垦利用的大数据,支付宝依靠买卖双方在交易中形成的信用记录建立了小微型贷款的金融体系,早先阿里巴巴布局的“天网”亦从事于挖掘内部交易产生的大数据。菜鸟网络的核心在于挖掘阿里交易平台上第三方数据,比如物流公司的数据等。阿里巴巴副总裁童文红也向记者介绍说,3000亿将主要花费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线下搭建一个全国2000多个城市的物理仓储网络;二是用互联网思维运营。她反复强调,此网络中不仅仅包含系统、应用、投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储,背后真正的东西是网络数据效应。此中逻辑不难理解,阿里巴巴对物流、快递、传统仓储并没有物流公司专业,其真正的专长是做与互联网相关的东西。互联网思维运营下的菜鸟网络与传统物流公司有何不同?阿里巴巴副总裁李俊凌表示:“大量实体公司有自己的仓库设施,‘地网’是把原本没有进入阿里巴巴的实体信息做更大的数据集成,从而让数据有效流通。”他以淘宝做类比:淘宝是一个典型的把原本独立竞争的卖家连通起来形成最大的数据集中,从而形成最大的新市场,现在阿里巴巴希望能够让原本各自独立的物流信息流动起来。对物理仓储网络中的仓库,菜鸟网络CEO沈国军也有着不一样的定义:“我们建的要求、标准、产品内容跟物流公司不一样。还有对内容、科技的投入,数据的整合等等。也许最终我们会把它延伸成部分产业园区,比如C2B的基地,也带动一些年轻人创业的基地,说不定我们会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发动机。”不过,除确定要选址建仓库,作为CEO的他甚至也不能清晰解释菜鸟网络的商业模 式。李俊凌也有类似的困惑,“在这个体系下怎么挣钱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他认为,“谁能赚钱呢?可能是做基础性平台的公司,通过互联互通里面找到商机那群人,那群人就是大量的民营菜鸟,他们谁更有创新意识,更敢于否定自己以前的成功,更敢于在一个新的市场里寻找商机,他们先盈 利。”对于确定要进行的仓储建设,菜鸟网络既有自建也有合作,实质性动作是从买地开始。“从拿地开始,很显然政府要我们这个网络的带动效应,所以以这个切入谈。”童文红说,“从城市的角度,目前广州、深圳、天津,北京顺义都在谈,还有武汉、成都等。”2000多个城市的布局并非易事,仅选址标准就要考虑多方因素,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买家需求、物流公司的整合等。阿里内部也进行过多轮讨论。童文红透露,“全国物流网络最开始设想的时候,是参照我军八大军区的概念进行区域分布的。”阿里巴巴的思路是先在这八个城市建立主干网络,其他布点可能在某个区域做深做透。“除八大网络军区外,先把华东还是先把华南做透,我们自己的团队也在调研,要看哪里的产业带更丰富,哪里消费者人群更符合要做的业务。”童文红表示。利益整合菜鸟网络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仅在于尚未完全清晰的商业模式,某种程度上其将撬动着中国既有的物流格局,难度可想而知。按照马云的商业设想,这是一个完全改变中国物流的大计划,有可能是下一个“中国邮政”、“中国铁道部”。但惊天大计划的成败还在于如何整合各利益集团,仅联合快递公司就并非易事。各快递公司都有自己完整的仓储、分拨中心和信息网络。申通董事长、菜鸟网络股东之一陈德军就公开表示,并不会与阿里巴巴共享仓库。数据平台更是物流公司商业核心所在,利益整合成为阿里巴巴的难题之一。阿里“天网”整合就招致众多ERP解决方案服务商的不满,并进行抵制。今年年初,所有给平台电商做ERP系统的服务商都收到了阿里巴巴的一项名为“聚石塔”的计划。此计划要求所有给阿里平台卖家做ERP的企业都需要把接口标准化,同时要上传数据和技术结构到“阿里云”上。所谓电商ERP实际上是帮助平台上的大卖家做仓储管理系统,也是菜鸟网络前端的数据对接。“阿里直接胁迫服务商进入它自己的ERP数据平台,而且接口会因为是否加入‘聚石塔’、‘云鼎’而有所限制,同时限制一部分增值接口,如CRM(客户管理系统)的访问。” 一位电商卖家对《环球》透露,“很显然阿里是要自己做企业ERP系统平台,服务商加入此计划是找死,不加入就是等死。”
服务商面临平台发力显得左右为难,上述人士认为此举伤害了整个电商服务行业,阿里巴巴所带来的业务量占据了这些服务商的绝大部分生意,集体抵制无力。再加上阿里巴巴投资了管易、又一城等其他服务商,即使遭遇抵制,阿里仍有同盟军支持。但他们并不否认阿里“地网”有利于数据的整合。这在短期内会提升ERP的复杂程度,这在一定意义上有益于他们的生意,但长远看来如果阿里自建ERP系统,第三方ERP服务商将逐渐消失。以前,大卖家的后台数据直接对接到服务商的ERP系统中,卖家与物流公司可通过服务商直接接通联系;之后,其后台可能与阿里自己研发的管理平台相对接。也就是在服务商与卖家之间,阿里巴巴作为平台方参与进来,可控制所有的交易环节。“阿里巴巴要做供应链的链主。”汉森世纪供应链副总经理黄刚对《环球》分析说,“快递需要拿业务,马云拿定单来胁诸侯,我这边有物流的定单,你要跟我合作,不合作我就倾向于和别人合作,是有这种可能性的。”与所有的环节产生利益联系是阿里巴巴控制物流公司的方法之一,亦是“增强”与物流公司协调合作的方法之一。当然,李俊凌则更愿意把菜鸟网络描述成一个增量,“我们是帮助他们在一个新的市场里面找到新的增长点,而不是取代既有网络”。这种表态有点承诺的意味,果真如此,事情将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对消费者而言,这些并不重要,他们更加关心未来自己的货物菜鸟网络是否真的能24小时内送 达。对马云和阿里巴巴而言,完成淘宝和天猫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布局以掌控信息流,完成支付宝为核心的金融布局以掌控资金流之后,如中国智能骨干网取得成功,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就都握在手中。
本文来源:环球企业家网站 .cn
作者:刘泓君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63208条
评论51525条
评论24971条
评论19540条
评论18114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保交够15年辞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