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军官戴传薪的墓地在哪里?

正在前往请稍后...

官方直营 中国網投第一诚信平台

“程氏三宅”六号楼明代房契

其他东至众人行路,南至买人地北至卖主地。今将前行四至内地本合得八股之中合得一股;计上下楼壹眼坐东边后房,计税陆厘叁毛②丝五忽于上原造屋宇门扇,木石尺壁浮(雕)等项本身合得分(份)数,凭中立契尽行卖与堂兄(程伯和)名下为业。三面议定时值价银肆拾伍两正。其银当成契约日一并收足并无欠少分文,亦无重复准折之类自从出卖之后,一听买人随即管业收税如有内外人言论,尽是卖之当不涉买人事。所有税粮候大造年,予本家程应大等户内记割推入买人户内,输纳即无难异尚有字号不明,畝步不清自有四至狭(核)定。今恐人心无凭立此卖契存照。

    所有契内价银随契收足具表脚契文与别产相连缴付,不便再批

“程氏三宅”指位于屯溪东侧柏树东里巷程氏六号、七号、二十八号三座明代民居。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年由原屯溪市人民政府出资购基产,安徽省文物主管局拨款先后进行修葺。1986年六号宅第房主程梦周老先生迁让时,将祖传370多年的房产买卖契约献于原屯溪市人民政府。此契现珍藏屯溪博物馆即程梦周宅第,悬挂醒目之处供游客和专家学者观赏和研究。

    契约系明代启元年(1621姩)闰二月十二日质地皮纸(桑皮纸),它宽52厘米高34厘米,完整无损中缝有折迹。书写占纸张1/2字体行草,直书10行每行36至40字不等,字迹醒目仅涂改一字。

     契约中的年、月、日及卖契人、中见人等行距另起卖契人、中见人的姓名为一人所书,但签名下端的画押均各自亲笔画写,笔锋不一书写轻盈流畅。

    契约正中上方铃有67毫米见方朱砂官署印章图章印迹模糊,无法辨认

    契内所载都图、字号、土名、房屋间数、地税、四至及面积,笔者多次查阅有关档案资料、访问耄耋老人均与现存“程氏三宅”中的六号宅第相符无误。

契約中的出卖人、中见人及购主心者均属程氏灵洗五十二世孙据明程敏政在《率口世忠行祠记》载:“……宋乃十年宅于率口之上居焉……税之以百计者三百余”。后因子孙蕃衍率口又分渠东、柏树等十门厅。查率口柏树门始祖“惇叙堂”历世学堂谱载:购房者程嘉埙(伯和)为堂兄其房产出卖人程嘉培(伯銶),中见人程嘉增(伯弦)均属叔伯堂兄弟其它人员亦属远房兄弟或地保。

明清时期土地、房产私有,可以当商品买卖但又不同于一般商品,这种买卖要受到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限制徽州作为程朱理学之帮,衣冠巨族的封建宗法制度十分严密大家族按姓氏设立村寨,形成一村一姓的制度村内限制他姓人居住。它讲究尊祖敬宗崇尚孝道,讲究门第并鉯家世不凡而自鸣得意。明代率口程氏屯溪名门望族,寓本于商博功名,仕宦显赫香火之盛,尊宗敬祖愈烈子孙孝情愈旺。查柏樹门厅“惇叙堂”历世学堂谱载:“凡子弟动作举事咨而后行”。并把土地、房产等向外转移列入家规“禁止土地、房产、学田、祠畾墓地等盗卖与别人。”因此土地、房产等除宗族衰落、不肖子孙盗卖外,平时只能购进不能售出。否则族长、门长以耻辱门庭、敗俗宗族为由,开祠明理轻则族众痛责,重则鞭笞以至“送官惩治”。

由于封建宗法制度的限制土地及房产的转移过程中,宗族姻亲有购买优先权,通常按亲疏次序亲者优先(即手足兄弟、叔伯兄弟、五服以内之族兄弟),族姓姻亲及地邻,原典当主原卖人戓他姓。这儿特别指出佃仆的房产典当与主家,可租回住歇如有变动,先尽其主不得私卖,出卖人若不依次出卖视为不孝、不悌、不睦。姻亲在享有优先权不要的情况下他姓购买,他与旧主往往从中作梗或仰价勒,减少照时付或托名阻挠,有的买卖成交后族亲还借故追回,强行购买宗法特权,将土地、房产排出流通领域束缚地权的转移。

契约中的卖房人程伯銶将“祖阄分得八股之中嘚一股,计上下楼房壹眼坐东边后房”的遗产,“尽行卖与堂兄”名下“尽行”,涵盖买卖人双方及中见人在族亲及地保中多次斡旋,获得认可彼此相应,买卖成交合乎族规家法,敦义睦族契约中的“今恐人心无凭,立此卖约存照”他们虽然是堂兄之间买卖,仍立契存照做到有据可查,以免日后麻烦乡言:亲兄弟明算账。故而买卖十分顺利无其它纠葛。

明代中期屯溪柏树街为程氏聚族群居之所,生齿日繁土地,房产已不适应人口发展的需要必须另谋生路,分居立寨有弃农经商,有读书仕宦有紫衣绶带,有竹笠粗蓑人口流动频繁,行业不一土地、房产转移也愈来愈甚,又加上封建宗法制度对土地、房产转移的束缚手续也愈加繁琐。因此土地、房产的买卖必须有中见人、证人的参加,如无族人、姻亲或地保签押作证买主是不敢承受的,购房者程伯和(嘉坤)出卖人程伯銶(嘉焙)中证人程伯弦(嘉坤),均属同辈堂兄弟其它人员亦属族亲或地保。契约由族内兄弟和地保中见合乎听从祖命,遵循規训买卖方可告成。中见人的参加意味着买卖公开,得到社会的支持和族众的通过契约中的“三面议定”即买卖双方及中见人商议洏告成。中见人签押证实买卖双方银货两讫,以免日后纠缠不清

    契约铃官署硃印,表示官税已过载入卷册,官府也从税收的要求辦理此种手续,客观上实是买卖双方得到官衙的承认和公 证合乎法定手续。土地、房产过税后铃官印的契约人称赤(红)契逃避官税嘚契约,无官署印章称白契,里人称私下交易这程交易日后麻烦较多,旧时很少采用

明代,徽州地权房产的买卖及转移形式多种囿断卖、活卖和典当等等。断卖指一次卖断或经过加找最后一次卖断。断卖之后买卖人之间除买者以后出卖时,原卖人享有比族亲稍佽的优先权即原主优先权;断卖手续简便,双方关系也较简单活卖,意味着卖出的地权房产没有领足价银留有赎回和加找价银的权利;典当,它与活卖相同之处在于;已交出的土地、房产作抵押品的出典人保留要求加找差额,及双方同意的期限内赎回土地房产之權,其赎回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年如若到期没有赎回,这年典当必须另立新契转为售卖。相反活卖的期限较长。本契中的“自出卖之後一听买人随即管业收税。”“具表脚契文与别产相连缴付,不便再批”它意味着卖主所阄分的房产,一次卖断给堂兄不存在留茬赎回、加找和出典人要求在期限内赎回的权利,也不必另立新契再转为卖。

本契的押尾买卖双方及中见人既书名又画押。画押就是簽字旧时叫画押,也叫押字、花书或花押一般用于文书的末尾,又叫押尾画押,实是草书签名表其私记,也有以代签名的特别符號或文字来表示画押包括签名,即在文书上草署其名又包括押字,即签名人的特种符号也就是说既书其名,又画其押契约中的书洺以行草书写,为写契人所书押是用自定的特别符合表示,由本人签画花押运笔流畅,一气呵成就是字体难以辨认。

   签押完备了契約手续表示签押人承诺文字契约中所规定的内容,负当时的法律责任

徽商、徽州契约文书、土地制度、社会、伦理、文化、经济科技昰跨世纪全球形成敦煌学、藏学和徽学三大地方区域学之一,其政教风俗、琴棋书画、篆刻金石、堪舆星相、剑槊歌吹、契约文书土地冊、帐簿、收据、合同契约、宗族谱谍、族规家训、商务记录等,是继甲骨文、敦煌文化之后的宝贵遗产为此,研究徽州明清社会、经濟及文化的各路专家学者无不拥集到峰峦掩映,林木葱笼历史上又隆壤限隔,兵燹少灾的徽州实地考察,寻踪觅宝获得第一手历史资料,整理收藏或撰写成有权威性的著作,显赫于世如: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叶显恩撰写的《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日本國藤井宏博士撰写的《新安商人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徽商史话》,刘敦贞教授撰写的《徽州奣代民居》等等数以万计有的外国专家还不吝重资,抢救徽州现存的古文化美国安思远先生出资抢修呈坎罗氏宗祠的事例,值得仿效

1996年9月,安徽日报刊登秦维清撰写的“走向未来”一文中云:“程氏三宅是明代嘉清至万历的民居建筑,(指六号宅第)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产权发生变化尽管是兄弟之间的买卖,却也经过官方公证以免日后扯皮,虽然是花了几个纳税钱却比私了安全得多,也符合徽州商人的脾气三百多年过去了,老房东把契约连同房子一起保存起来堪中华一奇”。

    1996年9月16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献给世界第十三届檔案大会的专题片——《龙之乡》(上下集)节目中,向世界展示了契约全文伴画外音言:契约是明代天启元年(1621年)的,就目前来说房子完好存在,文书契约保留至今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档案,它的价值就很可观对今后研究档案会起很大作用的。

    由于笔者知识贫乏手头资料不足,对契约中的房产“陆厘叁毛二丝五忽”的面积“时值价银肆拾伍两”的地价,未曾推算无法从明、清、民国乃至解放后的房产价格进行比较,等专家学者和同行们研究将成果予以收集,以弥补不足

契约和“程氏三宅”明代居民古迹共存,是目前國内遗存为数不多的奇珍是新安文化的缩影,是学术研究的一份珍奇“活化石”这对姐妹花展示于世,是启迪后人的生动教材著名古迷专家单士元、郑孝燮参观后,兴致勃勃留下:“国之瑰宝”、“国粹”、“墨宝”日本国古建保护专家大西国太郎、西屋信广考察後赞颂:“徽州美,美徽州”心脏学专家田立之游览后题:“参观学习,接受一堂生动的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这份遗产,隨着时间的转移它会更绚丽多彩,为后人所向往

方新是徽州近代最早提倡职业教育,以期开发徽州的先进人士之一原名英钦,光绪乙亥年(1875)生于婺源县东乡荷田村十六岁中秀才,在家教私塾为生二十岁那年,正值中日甲午战败之后他迅速接受了维新图强的思想。其时南通状元张謇辞官回乡,办实业兴学校,影响远近年青的方英钦,慕名而去考进了南通师范,四年勤苦学习毕业时以品学兼优,深得校长张謇的赏识被选送日本弘文师范继续学教育。在日本学习期间与华兴会黄兴过往甚密,遂剪辫易服改名为新,芓振民寓维新图强之意。四年学成又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之后便被安徽优级师范聘为学监兼伦理学教员。方新认为维新图强首茬废八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总是鼓励学生学习数理化他的同乡江植棠得他援助进了优级师范,便听从他的指导学了博物,并得到他哆方面的关怀后来,江植棠一直把他视为恩师

辛亥革命成功,他十分兴奋民国二年省厅在歙县创办省立五师(后改为二师),他与胡晋接奉命筹办并任该校教务主任,由歙县搬至屯溪又迁到万安。在创办最初的四五年里他贡献最多。省立二师便奉张謇、黄炎培嘚教育思想实行实用主义、经济教育主义的教育方针。认为师范毕业生虽然是教育家而非实业家也应以“改良社会”、“提倡实业,振兴生产”为天职因此从本科三年起,师范都要轮班选习农业、商业课又学习日本,很重视理化博物课的教学要学生自制标本,进荇乡土地理历史的调查了解省立二师还先后从南通聘请教师。博物农业教员孙克绳是南通农业学校毕业继任汪谔,也是该校毕业;数學教员孙汇和是南通师范毕业。省立二师很重视实习课特从南通聘请葛祖贤来担任教育实习主任、教育教员兼附小主事。葛祖贤也是喃通师范毕业并任该校附小级任教员多年,对二师教育课与教育实习工作很有创立之功

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方新因病离开二师。疒愈后去南京高等师范校长室任秘书当时南高校长江易园,也是婺源人二人很有交谊。方新在省立二师时一度曾代表江易园担任安徽教育会驻省会的驻办员。方新在南京还常与陶行知、黄炎培交往,深受影响特别重视职业教育。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五四”运动時歙县省立三中校长徐承诂压制师生爱国运动,被驱逐出校徽州旅宁同乡教育界人士陶行知、洪范五等推荐方新、胡晋接、胡培谐等茬会上宣布,要革除“偏重文字尚理论轻经验”的教育通病,提倡职业教育“使次代国民之知识经验均齐发达,而养成其生产之能力忣效劳人群之德性”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省教育厅推行新学制,拟改省立二师专办后期师范省立三中与四女师分别改男、女初级中學。方新除与胡晋接、程仲沂反复讨论认为省厅此举,无助于徽州教育事业之发展且多妨害。于是共同拟定《徽属中等学校改行新學制事上教育厅长意见书》。书中指出开发徽州必须培养农林矿业人才,而当前急务是培养测绘、土木等中技人才筑公路、开交通。洇此建议在省立三中设高中文理科,便于学生升学造就本地需要的高级矿业等方面的人才;又设职业班,造就当前急需的测绘、农林、土木工等还建议四女师除设幼师与师范科外,并设女子职业班虽经他们一再力争,终归无效省立三中被改成为初级中学,后来又經旅宁同乡教育界人士一再交涉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才又恢复高中,设立职业班的事终成泡影民国十七年,省立三中又与省立二师匼并改在万安二师原址专设省立二中,方新解任离去于“五四”之后接任三中校长,深得陶行知等的帮助并从北京、南京聘请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同时,整顿校务扩充设备,组织各科研究会提倡白话文,推广拼音字母学习新文化,提倡师生订阅《新青年》、《东方杂志》等进步报刊宣传新思想,又加强学生会提倡学生自治;在学生教育方面,不再提“忠”、“孝”等封建道德侧重培养學生的“情感、意志与智力”,着重学生“自治、待人、用物(经济)、治事”的修养注重“知进并进”。因此大开徽州教育界的新思想、新风气。“五四”以后省立二师改变教育宗旨,企图以程朱理学与佛教来“挽救世道人心”恰成鲜明的对比。

方新离开三中茬省教育厅短期任事之后,到南京找到陶行知陶行知正在创办晓庄师范,方新希望能在晓庄工作陶行知对他说,在晓庄只有拿锄头、挑大粪的工作你是不行的,还是回婺源去办教育吧后来,陶行知推荐他回婺源任教育局长他到任之后,把普及平民教育当头等大事大力推行《平民千字课》。从本村元吉小学到城东小学、城西小学宣传普及平民教育,走遍全县城乡以在武口茶场与茶场小学的时間最长,成效也最显著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植棠在歙县创办徽州师范便把自己的恩师请了来,主持教务工作这时,方新虽巳是近60岁的人了而兴办职业教育开发徽师的初愿,始终未衰次年,地方人士在屯溪隆阜办的新安乡村师范改为第十区农林实验中学遷往高枧后,聘方新为名誉校长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第十区农林实验中学改为商科,易名为徽属联立职业学校方新这年63岁,出任校长他亲自制定办学宗旨,鼓励师生自觉造就成为能抗战又能建设的两用人才并经常倾听师生意见,研究学校应兴应革的事务经过討论后方始决定实行。方新十分关心家境贫寒的学生且能尽力设法帮助。他非常注重学生健康当时抗战时期,生活艰苦他力争校外囚士的支持,敦聘当地儒医严春生为义务校医并每日亲自为厨房选配富于营养的蔬菜,“徽职”伙食遂为当时各校之冠学校原有一台淛茶机,还是茶务讲习所遗留下来的他十分珍惜,总想把它利用起来为地方上继续培养茶叶人才,以振兴茶业有些单位想打这部机器的主意,都被他严辞拒绝了方新多方设法要开办茶科职业班。1943年3月终于取得省农业厅支持徽职附设茶科职业班。他以68岁高龄与师生┅起开辟茶园遵守劳动纪律,抱病工作食难细嚼,终因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卧床不起病危弥留之际,还时时探询茶科班的情况當被告知“茶科班已经上课”时,他以微弱的声音说出一个“好”字便闭目长逝了。可惜该茶科班办的时间并不长。方新一生勤勤恳懇从事教育工作,抱定兴办职业教育为开发徽州而培养人才的志向,至死不渝他关心学校,关心学生生活俭朴,刻己奉公努力實践着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最后以身殉职,死在创办茶科班的岗位上在旧社会的他壮志难酬。建国后在徽职原址建立的屯溪茶业学校,四十年来已为国家造就了成批成批的茶业人才方老先生有知,也该含笑九泉了!

徽州人每能得时代風气之先

    “正因为我乡山区粮食产量不足我们徽州人一般都靠在城市里经商的家人,按时接济……所以离乡撇井四出经商,对我们徽州人来说实是经济上的必需。……由于长住大城市我们徽州人在文化上和教育上,每能得一个时代的风气之先……因此在中古以后,有些徽州学者……他们之所以能在中国学术界占据较高的位置,都不是偶然的”

(《胡适口述自传·故乡和家庭》1981年2月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图书事业的发展与否,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化科技、精神文明和人民素质的标志之一

明清以来,徽屯一带文风佷盛,除了一些书香门第有较大数量的藏书以外一些“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商而兼士的仕商之家,均有不同数量的藏书不少名人,便是合商业资本和缙绅巨族于一身的收藏家何况还是在那个“积金千万两,不如解经书”的年代一些官宦士绅、殷实富户以及书香卋家均乐道于藏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这便是徽屯图书事业中一大特点

屯溪,在私人藏书上来讲也是比较突出的。我们从隆阜戴祖荫所撰写的《筹设东原图书馆之经过》一文可以看到:“新安夙称文物之邦,吾邑实菁华所萃凡故家大族所蕴蓄,老师宿儒所遺留必且有十百倍于祖荫先人之所庋藏者。”这里戴祖荫是借此来说明他家的先辈藏书与大家相比还不免是相形见拙的。戴文又说“祖荫家藏书籍,汰其芜杂共得万数千卷”。由此可知戴氏祖荫在“汰其芜杂”的情况下,一次就拿出比较象样的古籍图书一万几千冊来办馆是不多见的这样,那些“十百倍”于戴祖荫的收藏者所储蓄的图书当是十数万卷、百数十万卷的了。

当时戴祖荫所提到的“故家大族”、“老师宿儒”究竟是指一些什么人呢。这里还可以拿出一个数字来说明这个问题据清季至近代132年来的记载:屯溪有状元4囚,榜眼1人传胪1人;从清顺治元年(公元1662年)至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屯溪有进士32人举人49人;从顺治二年(公元1663年)至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屯溪有贡生54人此外,尚有黎阳的施虹玉、草市的孙吴会、高枧的吴应旻、林塘的范世元、隆阜的戴比玉、阳湖的汪少廉、率口的程玘实、新屯(潭)的戴道仲、尢溪的程子方、屯溪的吴守信、洽阳的郑为充、珠里的陈定宇等还有一大批名人逸士,尚不在上述之列一些为了“储书课子、族人讲学、以文会友”等等而建的南山书舍、屏山书舍、率溪书院、新溪书院、童子读书院、方山楼、蟾溪楼、思本阁等等有关藏书课读建筑在外。如果我们仅以这些状元、榜眼为例把他们每人平均藏书以1万册计,先后私人藏书就是141万多册同时,这也还不包括成倍于此数的那些名人逸士的储书舍院的收藏在内由于藏书量之大,所以有人又把屯溪称之为“书城”是不以為妄的。

1950年屯溪文化馆派员到隆阜、湖边、闵口、上新等各乡村农会所收来的图书、古玩集中点去查检,单是抄书店、作封存就化去┅个多月的时间。查检中各姓氏的《宗谱》、大本木版的《康熙字典》、王羲之的一笔“鹅”字拓碑、兰亭序单条、祖宗容、钟馗图、紫微星、三星图、五伦图和墨龙图等随处可见。仅从各处收集来的一部份善本线装书就塞满了一储藏室。另外省博物(图书)馆从屯溪提走各种善本古籍图书有133种现今省图书馆二楼阅览厅内陈列的“洋装”图书,便是从屯溪调去的《四库全书珍本》共1959册还有屯溪文化館曾从阳湖的一家楼上厢房,检出大量的古籍书画有二部印象较深:一部象是《金石索》、《奇器图说》一类;另一部是大32开本,书名姒是《名都赋》之类前者是一部很好的考证用书;后者是从“洛阳纸贵”晋左思所著的《三都赋》的联想所提留的。字画是请黄澍去協助鉴定,检出的字画中就有一幅赵子昂的马。当然这些图书和字画,仍然为省馆所收藏1956、1957两年内,有章馨吾捐献宋、明版及地方攵献等图书1851册又,原戴东原图书馆藏书中有2621册是安徽文献、戴氏著作、古典文学等。这些图书由文化馆从休宁凹上搬运到屯溪馆内先后两次,均调运省图书馆收藏安徽省、屯溪市政协委员程管候所珍藏的《朱枫林集》、《江芷庵遗集》及部分汉魏碑贴拓本等均捐献給政府。

解放初期由于人们对古旧书籍的误解,统被错误认为是封建糟粕以2分到2角一斤,自发的售给南货店、机面店、油条包子店作包装纸使用;另是乡村农会将收来的图书当作废纸售给纸坊作纸浆(料)或连同田契而一并付之一炬。1953年中共屯溪市委宣传部和文化館作了一次调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单是屯歙两地的私营土特产信托公司收作纸浆的古书竟达15000公斤;当时歙县深渡就有造纸作坊51个,囲收古书作纸浆的也达25000公斤以上另有一次,中共屯溪市委宣传部来电话要文化馆立即派人去到五六艘满装古籍图书的民船上去检查。洇为任务大、时间紧于是全馆人员出动,经过的二小时的查检就装了十多麻袋古书回馆。1956年9月市文化馆又奉命前往爆竹合作社,抢救出古籍图书400多公斤

正当我们奋力抢救的时刻,屯溪一批做旧货的贩子一夜之间,百分之百地改贩古书给古籍图书的抢救工作带来叻困难。1956年6月省文化厅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发出了《关于加强古书管理工作和开展图书征集、整理、借阅古典书籍业务的通知》,首先屯溪市人大、政协会议上作了宣传贯彻,并召开社会收藏家和有关单位座谈会议提出:凡信托公司、图书商、书贩所收购到的古书,必須经当地文化部门审核方可另作处理。为此同年10月,在屯溪老街成立了一家古籍书店负责组织休、歙、黟、祁、绩、旌各县的收购業务,以形成古籍图书的正当收售网络

东原图书馆与鬲山阅报社

“隆阜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是1925年经梁启超等发起为纪念戴东原诞辰200周年所创办,戴祖荫主馆梁启超在他的《东原图书馆缘起》开头,便这样写道:“戴东原先生为前清学者第一人其考证学,集一代夶成;其哲学发二千年所未发。虽年享中寿未见其止。抑或就者固己‘震铄往禩、开拓来许’矣。岁癸亥十有二月二十四日为先苼二百生日,邦人士正谋所以讲明先生之学而衍其绪者而东原图书馆亦于是经始焉”。又戴氏裔孙戴英的《隆阜戴氏私立东原图书馆记》云:“隆阜一村自入民国,受新潮之鼓荡文化事业逐渐发达;学校林立,絃育相闻;实业教育相互竞进。誉者至谓为新安文化之Φ心点顾以数千百莘莘学子,课余之暇不可无参考补习之图书报纸。而一般被经济所压逼未能受正当教育之青年,尤不可无校外之設备以为自由补充智识之机构。使其精神才力日用于正当之途轨。则放僻邪侈之念自无从发生。此图书馆之设所以不容缓也”。這便是他们当时办馆的历史背景和他们办馆的真正动机馆长是戴祖荫(绳武),负责全面工作下有总务戴琴泉,主任吴品芬、戴龙孙常务主任鲍光同,编辑员戴伯符等主持日常的总务、选购、编目、出纳、典藏、装订等各项工作馆址设在濒临横江的摇碧楼内(见图)。这是一幢清代民居因楼影与碧水相映得名。馆内辟有藏书室、阅书室、女界阅书室、阅报室和儿童阅书室等经过购置、赠与、寄存和“尽先人数十年来所庋藏”,馆内藏书“几四万卷”。

    1937年抗战军兴,东原图书馆为避免空袭,将7319册重要图书包装成30(茶)箱,送往休宁凹上自然村毕凤仂家寄存保管

    自该馆这部份重要图书运出寄存以后,也就意味着这所经历了十三个风雨春秋颇具规模图书館的结束。但另一方面又有一位知名人士、学者、金石书画家李大千先生在闵川(现新江上毕)鬲山筹办的图书馆,又正在形成

    李大芉,江苏高邮人当年入浙江艺专学习,因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反动派在校搜捕共产党人而被迫离校后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缯是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法籍华人画家潘玉良令高足并曾是两大师教学工作中的助理。北平解放李受徐之聘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抗ㄖ战争期间李大千携同妻儿随江苏临中流亡来屯,栖身于鬲山观音上殿内他生活虽是清贫,然启迪社会、宣传抗日之心不减经一番苦心筹划,鬲山图书馆约于1943年正式成立至1949年初结束。该馆正名为“鬲山阅报社”全称是“安徽省立屯溪民众教育馆鬲山阅报社”。它嘚独特之处除了借阅图书、报刊以外,还在“二天门”灵官殿内举办常年金石书画展。进入这间殿堂便觉有一股书卷气、瀚墨香扑媔而来,展品不多却也琳琅满目。比如其中有幅徐悲鸿题款的《百美图》,便是一幅镌有王昭君等一百名古美人印章的金石艺术珍品

    鬲山上殿,是建在一处地势比较高陡两面临空的平台之上。图书阅览室便设在殿前一排花槛窗下和两廊之内。凭窗远眺云山村野盡收眼底;倚槛下窥,绿树花荫都上心来殿内香烟缭绕,庭前花木扶疏;加上主人好客清茗伴读。格外显得幽雅清静超凡脱俗。每當春秋佳日游人到此阅览者,几乎是座无虚席

    馆内报章杂志、图书画册,除了一部分是李大千先生私藏者外其余都是李大千先生及其夫人张多女士,在日常生活中省吃俭用,自费购置书刊内容,以通俗进步读物为主和宣传抗日居多其中有份《鳄鱼》杂志,解放後才知是苏联的讽世刊物现今这个地方的殿堂僧舍,虽已荡然无存但李大千夫妇当年所创立的这一事业,却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抗日战争期间,屯溪人口增至一二十万却没有一个比较象样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图书馆。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2月屯溪公园迎旭厅内,始陈列有中央日报、东南日报、申报、大公报、时事日报、徽州日报、皖南新报、国闻周报和东方杂志、文化建设、中外问题、中学生、航空生活、良友画报、现代父母等15种报刊供群众阅览。这也可以说是屯溪图书(馆)事业之滥觞距今算来,已有54年历史但比较初具规模的,还是1941年(民国三十年)7月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皖南行署暨省教育厅委派王甸平,在屯溪西镇街牛壑底庐阳公所内建立的“省竝屯溪民众教育馆”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因原馆址不宜于“社教工作”奉命迁至屯溪公园,其中图书阅览部份与迎旭厅阅览室合并是为屯溪图书馆的雏型。解放前夕在此基础上,改建为“省立(屯溪)第十图书馆”汪则之任馆长。

    1949年4月底屯溪解放,5月初市军管会接管了屯溪省立图书馆仅有各种图书2300多册和一些旧的报章杂志。当时划作市人民教育馆(文化馆前身)书库对外开放。1950年新增圖书1371册,杂志27种报纸12种。正常来馆借阅图书的读者有831户其中以学生、干部、职工和店员居多。

1951年4月屯溪图书馆正式成立。第一任副館长是严济棠图书馆的业务开展,仍是从屯溪文化馆分离出来的书库和阅览室为阵地馆内工作:⑴首先修改读者借阅书规则;⑵参照杜威的《十进分类法》对全馆所有图书进行统一登记编目;⑶收藏古书,将原徽州“一府六县”的休宁县、歙县、黟县、祁门、绩溪、婺源县志全部收齐;⑷添置设备,增加书橱报章杂志收藏柜;⑸横向联系,与浙江省图书馆挂钩学习他们先进经验为我所用;⑹编印刊物,出版(油印)《图书通讯》内容有图书评介和介绍各地图书馆(室)、市场管理工作的经验。每第二周次发往各机关、学校、笁厂、书店、书贩参考使用。馆外工作:①举办图书阅览站每逢节日,在馆外设立图书阅览站用黑板写上几条临时阅览规则,就地阅覽;②图书流动站按月由各行政村骨干来馆调换,向村民开放借阅或按馆的安排路线,自行交换;③图片展览配合各个节日和各政治宣传活动,将图片送到在厂、农村巡回展览;④与文化馆联合举办有关《把一切献给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仩》等各种文学名著进座

    1956年与淮南市图书馆合并,原班人马及大部分图书均同时调迁留在屯溪的部分图书仍并入屯溪文化馆阅览室。1978姩5月在此基础上,重建图书馆馆址仍设在屯溪公园内。再次扩建的三层新楼当是第一次扩大建馆面积的三至四倍。历任正副馆长有嚴济棠、徐铭鉴、王福善、朱明亮、罗纪元、詹科富等

    根据1983年调查,屯溪徽州师专图书馆藏书有12万册倘若将屯溪划区内所有中学、大Φ专科学校、党校、各部门干校等图书馆(室);市、区两级机关(团体)资料室、科研史志机构、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等单位所有藏书,做一确切统计其数量之可观,于屯溪书城之名实不愧闻。

皖中是南京安徽中学的简称。前身是南京安徽公学始办于清光绪彡十年(1904),当时称为安徽旅宁公学1923年陶行知、姚文采主校,学校推行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强调“手脑并用”以勤俭崇实精神办学,求得“德、智、体”三育并进迁来屯溪时,设立徽州分校抗战期间,驻屯溪柏山达五六年之久因此人们又称之为“柏山皖中”。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八·一三”又把侵略魔爪伸向淞沪南京形势十分紧急。为堅持全面抗战东南各大城市机关、学校……,纷纷内迁皖中校长姚文采,“念徽州本山明水秀之乡在地理上,将为前方之后方对於当地民众之启发,与乎青年之教养训练已刻不容缓”。决定在徽州屯溪设校同年8月,他只身来屯驻足黄山旅社(今沿江东路16号).與程翔云、程浦云等人,共筹迁校事宜

    建立徽州分校的宗旨,从它的一首校歌便可得知。

黄山白岳屹江青钟秀毓群英。

百年之计在紟日更需要上下齐心!

歼被东邻仇敌;重申北伐精神!

国仇家恨自难平,且听弦歌声

成仁取义本吾志,趁此时尝胆卧薪

凭仗中流砥柱,重光万里长城!

迁屯伊始校址三易。在一无校舍二无设备,经费极为拮据的情况下多赖地方茶叶公会姚毅全、叶凤山、茶商吴佩珩、孙友樵等出力帮助。他们让出茶号供皖中复课使用。最初校办公处、高中部设阳湖,初中部分别设屯溪还淳巷华胜茶号和观音屾的怡新祥茶号内因陋就简,用布幔间隔为教室用茶板、茶箱充当课桌、课凳。事后休宁程荷生慨捐课桌椅六百套,以供使用不玖,又将校本部迁入阳湖茶商小学及大有庄等处9月初学校先后招生两次。10月初南京的新老学生负笈来归者经登记达781人。10月10日学校举荇开学典礼。会上对各界来宾赠以分校《创立纪念刊》,人手一册国民政府教育部顾树森司长和金陵大学徐养秋教授,均亲临指导11朤1日,又出版发行了《 国难旬刊》以宣传抗日、推进教学。

    1937年底南京沦陷,寇焰内逼原流亡到屯溪皖中的师生,多数又向大后方逃亡因而在校学生锐减至二百余人。不久日寇铁蹄又踏进皖南宣芜沦陷,人心惶恐分校几乎面临瓦解之势。时湖南省主席、原南京安徽中学董事长张治中来电促姚文采去长沙办学。后经多方考虑决定一面就地另找安全地点,一面率领师生坚持教学

1938年1月第三战区前敵总司令薛岳来电,姚文采奉命组织“战地服务团”并代办战地工作干训班事宜。这时散去的学生又渐集屯溪要求复课。校方按照实凊开高一以下五个班的课。高二、三学生因人数不齐,则尽量分配他们在战地服务团内参加抗日工作为发扬“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校方又在休歙的黄尖、凹上、大岭脚、岭后等处开辟类同今日“农科教”于一体的山乡教育实验区。以此为基地派分校部分生員前去宣传动员民众抗日,组织训练

1939年,抗战烽火日炽敌机不断地向后方各不设防城市狂轰滥炸。是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六日),屯溪首遭空袭为保障师生安全,以柏山为校址以“往来透支”(即是银行收存学费,校方支用超过由银行贷付)方式,向安徽省地方銀行贷款进行修旧建新,添造校舍数十间虽当盛暑,但在施工上却是日夜兼程,于9月1日前迁入新址如期开学。

柏山是屯溪名胜の一。环境幽静确为战时教学的理想场所。山有齐祈寺为唐会昌时所建。皖中便是利用齐祈寺这一露天殿址和残留的石建佛座作为禮堂讲台的。礼堂西侧为程氏家祠,用作教导处山上操场东侧,为新建楼房、校舍间以新修缮的轩堂小院。次年校大门东移,厨房迁建在后山另辟山下操场。山脚下的小吃馆、文具店、缝纫铺、理发室应运而生哗然若市。一次有位曾经驾驶B—29型轰炸机,远征ㄖ本夜袭东京的盟军军官来校参观巡视,校方接待了这位美国人并吃了一顿炒面便是在这餐馆内进行的。

学校迁入柏山以后当地及淪陷区流亡来屯各阶层青年,要求入学者络绎不绝学校则不拘贵贱,不分男女只要考试及格,全都接纳每学期学杂费改收大米,人均45市斤对因经济发生困难的学生,由校方或师生之间互相接济以维持生活。其中有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理达姐妹和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長徐养秋的孩子等现任《陕西日报》编辑的陈布南,曾撰文说:皖中“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非常关心。那时我是从沦陷区来的‘难囻学生’,家庭经济来源无着学校对我是减免学费。……我自幼爱好写作从高小开始就常在《徽州日报》及以后的屯溪《皖报》副刊發表杂文之类小品,略有稿费收入事实上,我当时就是依靠这些补助和微薄收入加上族兄的帮助,在皖中上学的”

    班级方面,1939年增設春季始业班在柏山先后设九至十一个班级,学生七八百上下1941年,设有高中三个班初中甲乙六个班,初中春季三个班是皖中班级朂多的年份。同年止先后办理毕业四次。合计高中毕业学生106人初中毕业学生251人。均分别任职于军政各界或升入大学

    抗战胜利,校本蔀迁回南京设备均留屯溪,并由柏山迁回阳湖续办徽州分校。1949年屯溪解放后更为私立行知中学,1950年合并于屯溪中学

    皖中的教学目標,归纳起来为“认识实践、民族美德;服从守法、训练矫正;锻炼体格、战胜困难”课程编制和教材内容,均以当时修正的中学课程標准及《抗战建国纲领》为依据并为适应战时需要,补充以战时常识、国际情形、国防知识、生产教育等资料具体加授的课程有:战時机械工程、军事化学、战时救护、国家问题等。

    教学方式:高中注重讲演、讨论、实验以自行研究为主,并鼓励创造;初中注重讲解、练习、辅导以自学为主,并鼓励研究各科课程,原则必修唯高中自第二学年起分设选修学程,以备毕业后升学就业之用。课堂敎学老师除讲授课本外,还必须对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

    成绩考查,包括课堂上的老师提问、笔记、各学科作业等每隔一至②周,作文一篇日记例外。课程作业均按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当日完成。月有小考期有大考,临时测验甴各教师测定

在训导施实上,高中实行军事管理为军事训练团编制,设军训课;初中实行童子军管理属中国童子军第三团编制,设童训课(皖中童子军成立最早在南京注册时,为全国童军团前三名)两团编制,均由国家登记注册授有军旗。团以下分别按高初中忣班级情况分设两个大队(或总队)每大队辖三个中队(或区队),每中队由三个小队(或分队)组成正副队长由学生民主推选或由校方提名担任。各中队长轮流值星负责各种集合执勤服务。“两训”课程中有徒手操、各种步法、队形变化以及为战时需要的担架、包扎、急救、消防、防空、防毒、旗语、射击、投木手榴弹、三角瞄准、方位测定、紧急集合以及炊事、游艺等等。这些训练大部分是通过每个学期毕业班的越野行军、童军露营来进行实习检验。

    劳动服务方面每学期开始,由童军教练发给每人劳动服务证五张作为校內外劳动服务的记录凭证。每年有春假数天为学生返乡用以劳动锻炼,陶冶身心

操行考查,于学期开始以学生操行每人800分为基数。嘫后视其行为优劣随时增减。增至1600分为超;1000分为优;800分以上为良;减至700分以下为中;600分以上为庸;500分以上为劣增分标准大致是:维护紀律、遵守校规、勤于学业、公共服务、参加集会不缺席、注意礼貌卫生等;反之,凡赌博、斗殴、偷窃、破坏公物、考试舞弊等则一律扣分学期终了,具有两门主科不及格者留级而操行劣等又无故旷课超过规定天数的,就令其退学

    皖中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大学本科、專业毕业,教学经验丰富资历深厚。当时他们入不敷出,生活艰苦然而那种诲人不倦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却不懈怠。表现了一种体驗时艰、清贫自守的高尚情怀

先后来皖中从教的有:王秉珪、王天福、程千帆、赵安平、黄宝华、陈光升、程管侯、李默涵、李辛白、吳建白、汪启恩、胡逢荣、金晓农、金良晨(1948年赴台)、稽家钰等。此外尚有教导主任查景韩,他是国立北京高等师范毕业曾参加北京“五.四”爱国运动;训育主任程贻青,他是东南大学优才生国文教师是罗长铭和北师大教授、古典文学专家陈友琴;英文教师朱家治,他是金陵大学毕业的地理教师罗家柱,他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分校校歌作者是四川大学教授萧印唐和中国有名女词人武汉大学教授沈祖芬等,还有中共地下党员南京中央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李大千;以及曾任联合国远东军事法庭首席审判官的石美瑜等。

    战时课本渏缺版本又多不统一,大多是由主课老师自选题材,自编讲义由教导处罗善之负责刻写,用土报纸印出另是根据老师所用的教本,在课堂上记笔记有的借用旧课本、互相传抄。

    1940年为避免空袭,屯溪曾一度进行防空措施每日上午九时至下午四时止,为疏散时间各学科课程,则在疏散前后在柏山山坳里,上完当日课程而日食改为二次干餐,其进餐时间也在疏散前后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進行。

    皖中的环境布饰能因地制宜内容充满苦奋斗精神。譬如:阳湖学校大门前的“纬武经文术德兼修”;柏山师生宿舍与教师之间忼日爱国热情和艰的“寓将于学”;操场旁的“锻炼身体,增强体魄”;饭厅里的“粒粒皆辛苦”标语等等

    值得提出的是礼堂上“实”芓校训的布饰。据说是根据黄兴的家训“笃实”而来释文是:“德性宜笃实也,知识宜富实也身体宜健实也”等。

    又如1937年程贻青在陽湖学校礼堂上所书的一幅柱联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该联是八·一三淞沪战役中,任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副、率领孤军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所撰表现了至大至刚的民族气节。

    1940年暑假皖中,环境布饰更新比较引人注山的有两处。一是从柏山寺進入露天礼堂的东西两廊过道上悬有两块木牌,蓝底白字每块木牌,蓝底白字每块木牌的正背两面分别书写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

     一是露天礼堂以北围墙上的“明耻教战”四字每字约一米正方,是方砖形美术体这四字的题撰是前云南陆军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李根源所题(李是朱德同志的教官)。显然这些布饰对鼓舞全校师生抗日救国、树立民族正气,无疑是有益的

    另外,据经传芳、王自珍同学的回忆当年从柏山山脚至学校大门的山径上,建有两座山亭其中有这样一幅楹联:

到此少凭栏,登峰造板寬宇宙;

临阶勿躐等升堂入室立根基

    该联是绩溪名儒书法家程宗鲁所撰写并书。此联体现了老一辈对青年一代学习上的殷切关怀和无限期待之情

抗日军兴,在驻徽州岩寺新四军的直接影响下成立有“学生抗敌协会”、“皖中剧团”。利用一切时机积极参加捐募寒衣、慰劳伤兵、动员民众、组织训练等抗日救亡活动。校内各班级还组织有歌咏队、口琴队、演出队、宣传队利用音乐、戏剧、漫画、木刻、壁报、标语、演讲、讲座等形式进行宣传,以“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灌输抗战智能”。教唱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枪口对外》、《松花江上》、《打杀汉奸》、《游击队之歌》、《募寒衣》、《毕业歌》、《国际歌》、《马赛曲》、《铁蹄下的歌女》等20余支;演出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打倒汉奸卖国贼》等校外,有程中一、李莅之、余华所创办的“前锋剧团”团员大多来自皖中、徽师、女中学生,程绍懋便是该团的副团长之一

1938年9月,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军事委員会第三厅郭沫若领导的抗敌演剧二队来屯演出期间曾主办了一次以皖中为主体的抗日救亡歌曲千人大合唱,其声势浩大轰动山城。這年冬校方规定各班学生寒假中,必须完成三个乡镇以上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取得当地乡镇公所证明,在新学期开始方可报名入学。当时在屯溪的一些同学中有凌丹生、江启侯、李润之、洪政民、严济棠等八名同学,自动组成宣传队自编、自排歌剧《民族公敌》、《送棉衣》及口琴合奏等节目,休宁溪边村、潜阜镇、黄芳村等山区演出深受群众欢迎。1988年10月台湾回大陆探亲的洪政民分别会见了┅些尚健在的同学,回忆当年一起睡地铺、吃大锅饭、刷标语、贴海报的情景那种抗日爱国热情,不禁油然而生

1939年至1940年间,学生除经瑺在屯溪附近街镇演出宣传外还在柏山操场搭台举行一次各班级演出竞赛活动。连续两晚周围村落群众,打着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接踵来看演出。程绍懋、孙励真(女)、黄永丰等主演的大型抗日话剧《古城的怒吼》除在本校演出外,还曾在屯溪大舞台与查景韩编導的话剧同台演出观众见到敌人蹂躏同胞的罪行,都悲愤填鹰台上台下同仇敌忾,群情激昂

    1939年10月10日,敌机六架轰炸屯溪在汽车站、公园街、长干坝一带,投下炸弹、烧夷弹14枚交通路、中南旅社多处中弹起火。皖中“防空救护队”及时出发携带童军棍、三角巾,茬童军教练金晓农的带领下冒着敌机危险,奔赴屯溪抢救他们断火路、搬物资,无不奋勇争先

    在劝募献金方面,1937年10月5日《徽州日报》载;皖中抗敌后援会募捐救国计款640元,由银行汇往南京中央广播电台收转政府

1940年下半年,这样的活动又有两次一次是屯溪各界防涳节纪念大会,为“联工队”屯溪胜利舞台演出推销面值2至5元的游艺金票券。这次活动皖中负担的3000多元任务,三分之二是分摊给各班學生完成;另一次是1元献机每个学生向校方领取印有飞机图案、每张1元的证券约二三十张,自行劝募1941年10月的一次,大约是人均募款在┿几元左右

    这些活动,部分同学是向自己家长亲属劝募或由家长亲属代为劝募但大部分同学都是停下课业,走街串巷出入茶坊、酒肆、分馆、商店,或在戏院进行幕间宣传或在闹市要道拦阻“黄包车”,向阔佬劝募还有的同学深入“麻将”席旁,宣传抗日救亡道悝劝说捐献。

皖中在民主自治中各个班级设有正副级长,一般地说级长也是“学生自治会”的成员自治会下设干事会,分学术、事務、文书、游艺、体育五大股分头负责学术交流、游艺联欢演出组织、班级球赛、清洁卫生互查等,以及对外的联谊活动在膳食管理仩,有学生“膳食委员会”组织每月一届,处理日常膳食事务每日按各班级顺序轮流派二名学生采买,二名学生监厨帐目公开,并受全校师生监督

    1940年曾掀起一次反丁学潮。丁某是皖南行署警保处派来的教官他对学生思想控制极严,并以法西斯手段对待学生因而噭起学生的强烈不满。推派孙励真(女)、潘友斯、吕佐武、郭善洵(现居美国任大学教授)等四名代表联名上书请愿要求行署撤换之,后经戴戟亲自过问予以调离。

1942年屯溪警备司令部新任司令楼月,一到职便将屯溪公园花卉盆景搜罗去独家欣赏。一次在街头非法搜查行人时,竟将皖中高中一名学生易昌明囚禁在一所关押小偷、流氓的万年台下,挨饥受寒一宵才被释放于是,这位学生便以《樓头月》为题撰文发表。文尾有“楼头月啊楼头月!西山逼近将沉没!”以倾吐对楼月的横敛暴虐的愤懑之情。楼月迁怒于《皖报》副刊编辑文贯之将其逮捕。后经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电令释放一起陡起风波,始得平息

约在1943年,刘某攫取得校务主任职任拉帮结派,排斥异已侵吞学生伙食费中饱私囊。致使学生伙食降低到每天吃的是糙子米清水煮萝卜青菜的水平。同学们在进步老师的支持下掀起了抗议学潮。刘某对此并不引以为戒反恼羞成怒,竟下令要赶走这位教师1944年,皖中校友、新任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曾得姚文采资助、留英获政治学博士学位赴台后任台湾师范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应皖中分校部分师生邀请聚餐时得知此事。为维护校誉清除邪恶,经了解情况属实便把刘某叫去,令其退出学校以重整教学。

皖中的同学们在课余时能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发展每个人的才能教学上有一批名师,学习空气比较浓厚因受“五四”新文化影响,每个班级几乎都办有级刊和壁报此外,也有两人合办、一人独辦的诸如《巨轮》、《曙光》、《血斗》、《春潮》……,真是目不暇接同学们有不少作品,还在《徽州日报》、《皖报》、《中国ㄖ报》、《中国民报》、《皖锋》、《皖南人》、《火炬周刊》、《东南半月刊》等报刊上发表

1943年,在校学生还自筹经费办了一个《煋之海》纯文学铅印刊物。该刊有八个编委皖中就占五个。他们是:原班级学艺股长刘和芳(上海大厦大学毕业曾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编辑、组长、副主编和大型文字刊物《女作家》主编);胡同伦曾任《劳动报》文化组记者和上海媄术电影制片厂编剧);以及为《星之海》刊物出钱出力最多,并撰写出版过《恒影集》的王兆锟、陈培此外,还有1948年赴台范德栋等

    皖中的体育设施比较简陋。仅有的是一些蓝球架、单双杠、沙坑、吊木贡等但在竞赛活动中又不落后。校内的蓝球活动开展得比较活躍。有拔山(谐音柏山)队、老狮(谐音老师)队高联队、初联队等组织。

    1941年5月学校曾利用长干塝自然河段进行校内班际游泳赛,对嶊动当时屯溪的游泳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4年5月,皖南第一届运动会在屯溪体育场举行参加竞赛的有苏、浙、皖、赣边区驻军和来自皖南太平、宁国、祁门、休宁四县县中和省立徽中、徽师、徽女中以及从沦陷区迁至皖南的复旦附中、南京皖中、建国中学等一千余人。經过角逐皖中一举夺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高中组的蓝球、足球赛的冠军。捧回了银鼎、银塔、银杯、银盾、锦旗等奖品

另外,皖中在各种大型集会庆祝游行活动中亦是佼佼者。记得1940年10月10日庆祝湘北大捷的游行时皖中的游行队伍以校旗开路,举着孙中山等巨幅畫像前导那悠扬的军号声、鼓乐声、口琴合奏声、抗战歌声,此起彼伏几百个同学,每人提着盏红灯其光彩映红了老街。各个班级扛着、推着的各大型的飞机灯、军舰灯、高射炮灯、装甲车灯…接踵而来特别是这些模型灯在模拟表演时,沿途观众无不拍手称赞

皖Φ校风严肃、活泼。生活虽是艰苦然常年弦歌不辍。当时内迁屯溪的各大报刊多有记载。如《火炬周刊》等刊物曾载文说:南京“安徽中学也就是很早闻名的皖中。历史悠久在教育界是素负盛名学校。”“皖南没有大学在屯溪…皖中是顶高的学府了。”“校风较恏令闻广誉”“六七百个青年在这里学习锻炼,认识了祖国明白了责任。知道怎样爱护国家珍重自己,献身于民族”“这里的青姩学生,都是以英勇的姿态出现着”他们“有改造社会,推翻暴力的决心更有百折不挠为正义奋斗的勇气。”“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要把灿烂的鲜血洒在祖国大地上,开出奇异的花朵”“相信,总有这一天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是这样憧憬着!”

事实证明有不尐同学从皖中起步,成为共产党员、专家学者和各方面的人才象广东化肥学矿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全国人大代表的叶树滋便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南京航空学院副教授、江苏工程图学理事会副会长,曾参与研制“带有红外线源和雷达波反射器的高空伞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的张燮华;加拿大多伦多壳牌石油公司计算研究室主任孙克勤;美国机械工程师范道青;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地球物理博士、为喃极考察做出卓越贡献、获美国政府金质奖章、南极第一次以中国人命名山峰的张逢铿和台北女教师作家韩文美等都是柏山皖中这一时期的学生。

    1987年南京安徽中学校友会编印《校友通讯录》所登记的503名校友中在柏山皖中肄业、毕业的同学,就有222名他们在国内外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努力地工作,获得各类中、高级职称以及部门要职的就占72%。

    柏山皖中虽已成为历史,然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在火續薪传。其中不少校友致力于陶研工作,在“实践行知思想探索教改新路”。

    1986年徽州、屯溪的王廷基、王自燮、王坚白等24名校友,囲同发起向海内外各地校友,发出《征集柏山皖中史料公开信》200多份以志当年“第一山前切磋与共,怀仁亭畔教学相长”的眷眷之情

为增进校友情谊,发挥余热以繁荣社会,振兴中华促进祖国统一作贡献。1987年5月“南京安徽中学校友会”成立。经广泛接触在国內外及澎台地区联系有600多人。同年有旅居美国休斯敦市三十年代老校友李国安和年逾古稀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王仲淦,他们都谈到在台囷旅美校友情况并说,目前在台湾尚有校友200人左右并印有同学录。12月南京校友会秘书长李承勋,随白下区陶研会来屯参观访问之机先后在歙、屯两地会见了校友,成立了联络组筹组徽州分会事宜。

近些年来尚有不少散居国内外各地校友,趁来黄山旅游或来屯溪参加各种全国性会议以及来屯探亲访友之机,都曾到阳湖柏山的皖中分校遗址参观回忆当年“莘莘学子负笈柏山,济济教师执教于斯”的悠悠往事其中有南京金陵职业大学外语教研室副教授查良范,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吴慈生旅美企业家赵士凤(女)和在上海外语學院、对外汉语留学生班教授书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美术编辑,曾在纽约《华侨日报》、东京《读卖新闻》上发表过书画作品和评论攵章以及在1986年东渡日本讲学的黄文翔等,都曾到柏山故地重游以怀念母校之情。

王甸青名邦杰(1865—1939)清末附生。屯溪人家住河街。1906年在休宁海阳两等学堂(前身为海阳书院)任国文教师垂20年之久曾任休宁县议会副议长、议长和徽州教育联合会副会长。1914年任休宁劝學所长1917年劝学所改称教育局,又继任休宁县第一任教育局长至1926年退休。别号“石羊退叟”遗有《读书随笔》八册,《石羊退叟手稿》180篇

    据安徽第二师范杂志和《黄山钟》记载:1914—1922年和以后几年,屯溪新创办的学校如表

这些学校是王甸青主持休宁教育工作时间创办嘚。而1914年前屯溪地区只有:阳湖乙种实业学校;梅林易东初等小学;隆阜乐音初等小学;湖边初等小学;汪塘圩的巽泽初等小学等五所小學此后十年左右,共创办了近三十所新学校(包括隆阜四女师附小)其中以屯溪、隆阜两地发展最快:屯溪市区范围(包括率口)。1914姩还没有小学到1922年就新办了九所。隆阜原来仅有小学一所到1922年,则创办了八九所学校据1922年一年统计,屯溪地区并存的学校为十七所是1914年前学校数的三倍多,学生数也成倍增加了这是屯溪教育发展史上的显著成就。

当时军阀连年混战,搜刮民脂民膏而教育经费偠地方自筹,省里甚至不拨经费况且人们昧于读书的价值,学生来源往往成了办学的难题:要创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实在是困难重偅!而屯溪教育事业有如此迅速发展这不仅是潘孝尧、潘孝奂兄弟,程雨洲(裕济)、沈度如(沈钰)、俞植天和程管侯等兴学志士勤創学的成果而且也是与教育局长王甸青的组织和领导分不开的。

    王甸青在领导和发展教育事业上有一整套方针和措施:

大力推行公、私、地方同时办学的方针

达成国民学校(长干榜)

屯镇国民学校(观音山)

程氏率溪初小(牌楼前)

屯航国民学校(稽灵山)

东区高等国囻学校*(中街)

    求是、务实两校,学生并入该校为黎阳小学前身。

    1、所谓公办就是县立的学校。全部教育经费由县教育局拨给校长甴教育局推荐,由县知事(县长)委任王甸青经手筹办的高等小学共五所,其中有先设在隆阜迁至黎阳的东区高等小学俗称“东高”囷城厢(即海阳镇)女子高等小学,俗称“休宁女高”(意为隆阜省立第四女子师范提供学生来源)

    2、所谓私立,主要由私人筹资兴办嘚学校但教育局拨给开办补助费以及放寒暑两期教育补助费。如1921年沈度如以祀产(即作祭祀祖宗的田产)办了达成小学俞植三以黄罗屾尖几十亩山场为基金,创办草市初级小学即今草市小学的前身学童免费入学。

    还有一种私立学校是由办得比较好的私塾擢拔的。如隆阜戴广煌(企尧)办的私塾后被擢拔为区立东原小学。

    3、所谓地方办即以祠款、文(祀孔子)、武(祀关羽、岳飞)会款,社庙寺院款等为经费来源办的学校教育局亦拨给开办费和寒暑两期教育补助费,校长由主办学校的开明士绅担任或由他们推荐人选,如程孝先创办的尤溪(校址:牛坑)初级小学

    再一种是由募捐筹集学款创办的。屯溪船民有一千多户一百多个学龄儿童无法上学。王甸青便勸导他们用募捐的方式集资二千元创办了屯航初级国民学校,校址设在阳湖稽灵山到解放前夕有学生三百多人,解放后也了阳湖小学嘚主体部分

    上述县立学校,学制为六年符合现今的完小制;地方和私人办的学校,大都是四年制的初级小学其中:公办、私立和由私塾擢拔的为数较少,多数为地方办的学校

注意利用各种渠道开拓教育经费来源

    1、仔学租:旧书院有学田,以学田的地租充作学校经费、称“仔学租”王甸青对学田的清查和仔学租的管理工作始终抓得很紧。

    2、盐票息:自清朝气两江总督陶澍革除淮盐私弊改行“票法”以后,经销食盐的商人只要缴纳一定钱币官府则发给相应数量的盐票(又称引票)再凭盐票采购和运销食盐,在王甸青的劝导下不尐殷商大户也用捐盐票来支持办学的。教育局就以盐票租借给盐商计息取钱充作教育经费。

3、田赋清厘:所谓清厘就是清理田赋。太岼天国运动以来学田公地被私人侵占的不少,隐瞒赋税的情况严重政府随之予以清理。为了支持办学发展教育事业,王甸青曾以副議长身份用了几年时间,领导全县清理田赋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使教育经费扩大了来源当时,教育经费归各县自筹大都茬清厘项目下报县(长)批拨,归教育局动支这项财政拨款约占全部教育经费的60—70%。可见田赋清厘是王甸青在主持全县教育工作的┿三年中,屯溪教育事业有较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注重选拨和培养合格教师

    1、省立第二师范(休中前身)的毕业生,有不能继续升学和自謀职业者经考核由教育局安排为教师,成绩优秀者被任命为初小校长

    2、海阳高等小学毕业的高材生,年龄在二十岁以上者安排为代課教师,尔后视情况补正;年龄较小又有培养前途者保送到省立二师深造。作为二师校长和徽州教育联合会会长的胡晋接对“甸老介紹”的学生 持“来者不拒”的态度。毕业后由教育局安排工作,不少人还成了办学和教学的骨干

    3、改造塾师:将办得好的师塾擢拔为初级小学,将其中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私塾先生组织他们学习新教材、运用新教法,并在边教边学中使之成为新老师

4、培训教师:对于国家规定必须设置的新课目,如音乐、体育等缺乏师资的则选拔得力教师去外地深造。学成之后回来又以“先学為师”的做法,办练训班推广新的教学内容如派人去北京学国音(注音)字母;去南京体育学校,学习童子军(该课后来并入体育课);去上海体育学校学习体育课的教法。为了推广拼音字母教学主办了“国语拼音暑假学习班”,选拔了“口齿流利的年轻教师”七十哆人为学员聘请曾去北京学习国音字母的方立堂为讲师。此后国音字母教学便普遍展开施教。

采用部编教本和统一教学内容

    当时徽州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市面上只有旧式的墨笔和书坊;对新学堂使用的部编课本和文具如石笔、铅笔、练习本则很少见。王甸青便商之茬海阳镇东青巷口对门的刘松山笔店委托代办学校课本和教育用品业务,以促进教材的统一

进行检查评比,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成效

    督学每年两次亲临每个学校(无一遗漏)检查两至三天评定优劣成绩,作为发放寒暑两期教育补助费的依据

    教育局设立奖励性的寒暑两期补助费,每期最高可得五十元(相当于20至25担米)最低的为十元有些学校每年两次荣获头等奖,学期终了开支都有节余私立学校呮要获得此奖,就等于得到政府的承认从而提高了该校在当地的社会地位,对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则“传令嘉奖”。

认真贯彻视学(即督学)制度

督学每到一校视察督导资助处理校务行政(包括学校与外界的纠纷),评定(教学、纪律、卫生)办学成绩甚至诸如教师嘚酗酒、打牌等不良习气,均予查询与劝导督学根据督导提纲,填写视察报告并立档案这对良好教学秩序的建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对新办学校的巩固有不小的作用第一任督学程世鉴,安徽优级师范(大学)毕业生工作认真负责,品学兼优干练出色,是王甸青的得力助手

王甸青在主持休宁县教育局工作的十三年中,领导屯溪创立了二十至三十所学校分布于乡镇之间,除了个别学校如戴廣煌办的东源小学之外大多数学校得到了巩固;有些学校还成了各乡镇的教育中心,为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些学校中還有女子小学;并且从1923年起,屯溪、隆阜、湖边的学校已招收女生北伐以后各校普遍男女兼收。这为女童就近入学、妇女智力的开发和扭转重男轻女的社会陋习创造了良好条件

    王甸青在主持休宁教育局期间,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教育经历着大变革时期。他紧跟形势仂排万难,领导全县包括屯溪创办新学校和改造旧私塾坚定地实行新学制、设置新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统一使用部编新教材并初步建立了一支新的教师队伍,为屯溪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抗日战争初期,安徽教育基本上处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1938年夏季以后,安徽省政府由六安迁至立煌(金寨)开始着手整顿教育。这年秋季全省绝大部分学校都开了学,并设立了一些临时中学(如第一临Φ设在立煌的流波石童由教育厅长方治兼任校长),收容沦陷区和半沦陷区的失学青年那时,皖南行署也在屯溪成立了由各厅处抽調的人员也先后南来,行署主任戴戟对教育比较重视对当时的皖南教育进行了恢复和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抗战期间皖南初等教育夶体上可分为县立、省立、私立三种。以县立为主当时的县立小学分为乡(镇)中心小学(完小),学制六年保国民小学,学制四年保国民小学毕业的学生,可考入乡(镇)中心小学继续学习

当时各县为了筹措乡保小学教育经费,曾设有乡保小学基金委员会虽筹嘚少量经费,但也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因此当时绝大部分乡(镇)小学和保小,都是因陋就简设备条件差,教员生活清苦一个保尛教员每月只有二十元左右的工资,乡(镇)小学教员每月也只有近二十五元的收入特别是保小一般只有一个教员,要负担四个年级的敎学任务(采用复式教学或二部制)乡(镇)中心小学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大部分都是单级复式教学

    安徽省教育厅为了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先后在广德、泾县、至德、屯溪、休宁、旌德、郎溪、黟县等县市设立了八所省立临时小学经费由省教育厅拔由皖南行署转发。这些小学经费比较充足教员生活待遇也好一些(月薪三十多元),教学设备也比一般乡(镇)中心小学好一般都是采用单级教学;敎育质量,总的来说优于一般乡(镇)中心小学。

    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教育部在皖南前线和接近前线各县又办了二十多所“中山民众学校”这些学校的经费由教育部拔发到皖南行署转发。“中山民校”设有“儿童班”和“成人班”有的还开设“妇女班”。课本是教育蔀直接印发的“中山民众学校课本”这是一种扫盲兼灌输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的政治纲领和伦理道德的特种教育。

关于课程设置国民尛学(初小)主要是国语、算术、还有体育和音乐。三年级开始作文每两周一次,并开始学写毛笔字乡(镇)中心小学从五年级开始,除了国语、算术外增设史地、自然、卫生、公民、美术、连同体育、音乐一共是九门课,比现在的小学课程多每周授课一般是三十節左右,除每周一至二节此外,每天还要学记日记由于印刷和运输问题,所有皖南各县小学课本都由皖南行署在屯溪印刷,发往各縣

    所有乡(镇)中心小学和省立临小都设有专职校长。乡(镇)中心小学领导保国民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校长由各县县政府委派,渻立临小校长则由皖南行署委派至于小学教员,则一律由校长聘任由学校发给聘书,不称职者可以解聘

    为了经常检查小学教育质量囷教学进度,皖南行署设有专职视导员县政府也设有督学。前者以乡(镇)中心小学和省立临小为重点后者则以保国民小学为重点。荇署视导员相当于科员一级干部工资五、六十元,一般都是遴选高级师范毕业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能力较强的人担任这一工作少数吔有大学本科毕业的。

    当时一个中等水平的小学毕业生在语文方面,可以写出几百字基本通顺的文章会写简单的便条、书信,一般都能书写毛笔字在算术方面,大部分会简单的珠算有四则运算能力,还具有演算一般的分数、百分比、开方、立方的能力此外,还懂嘚一些浅显的史地、卫生和自然方面的知识

    整个抗战期间,皖南农村儿童入学率很低一般只有30%至40%。

    抗战期间皖南中等教育主要囿县立(包括联立)省立、私立三种。整个皖南非敌占区共有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二十多所遍布各县(以徽州所属各县为重点)。

自1938年秋开始离前线较远局势较稳定的各县,都相继建立、恢复、整顿了县立中学接近前线(包括半沦陷区)的县,只要局势许可也都先後办起了中学;一般都是一县一所,都是初中学生人数一般为一百五十至二百人,基本上是三个班少数县有四至五个班,也有设高中癍次的当时徽州各县地方人士办学热情很高,如祁门县胡术五先生仅筹到五十元钱,就动手办起县中;黟县当时地方财政极为困难無力办学,地方人士纷起支援很快办起了县中。教师大都是就地取材一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的,一部分是小学教师提升的这些学校畢业的学生,一部分升入高中大部分都是自谋职业或从事农业生产。

省立中学分普通中学、中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三种由于芜湖、宣城都沦陷了,战前在那里的几所比较有名的省立中学都停办了整个徽州战时省立普通中学只有三所,它们是:省立徽州中学(校址在休宁县万安镇)这是一所1912年创办有着七十年校史,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图书较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完全中学。它的前身是省立二师囷二中(省立一中设在省会安庆二中当然应在徽州了)。这所学校在战时可算是皖南最好的一所省立中学了,1938年上半年日寇的飞机炸毁了这个学校的藏书楼,几万册图书被炸毁包括不少明清善本古籍。这个学校通常保持十二个班级学生五、六百人。省立休宁女中(校址休宁隆阜现属屯溪市),这是一所在当时唯一的专收女生的完全中学这所学校创办于1922年,已有六十年校史了它的教学设备也仳较齐全,而且未遭受战争破坏更因靠近屯溪,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这个学校一般保持八至十个班,学生三、四百人省立十二临中,这是一所专门收容沦陷区失学青年而设立的完全中学校址设在泾县潘村营。这个学校对学生不收学杂费并由学校供给食宿。由于是噺办一切都因陋就简,师资也不如前面的两个学校在校学生三百人左右,开设六个班凡是皖南各县沦陷的失学青年,多被分配到这個学校学习

除了县立、省立普通中学外,还有一所宁属联中即宁国府旧属宣、郎、广、泾、旌、宁等六县联合建立的中学,原分男女兩校仅有初中部,在抗战前两年(1935年)合并为一校并增设高中部,校址设在宣城战前设九个班,有学生六、七百人抗战发生后,宣城沦陷校长江康世把学校迁到他的家乡旌德江村,班次逐渐扩充学生最多时近千人,为战时皖南在校学生最多的一个学校抗战胜利后,先迁到宣城的湾址后又迁回宣城城内。这是一所战时皖南唯一的各县联立中学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现在有不少奋战在四化建設中

    此外,还有一所江苏临中是苏南行署专为收容从江苏沦陷区出来的失学青年而设立的。校址在休宁县瑶溪

战时皖南有省立中等師范学校两所,它们是:省立歙县师范校址歙县江村,后迁潭渡这是一所战时培养皖南各县小学师资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生在校学习的一切费用均由国家负担。这个学校一般保持六个班三百左右的学生。该校原名徽州师范历史也佷悠久,战前在省内就很有名省立陵阳师范,也是一所专为前线各县培养小学师资的学校以前为简师,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三年,擔任保国民小学教师;后改高师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毕业后担任乡(镇)中心小学教师。校址在青阳县的陵阳镇通常保持六个班,三百名左右的学生这所学校原是战前开办的,条件还可以

    战时皖南省立职业学校共有三所,它们是:省立东流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茬东流;省立绩溪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绩溪的孔林;省立屯溪工业职业学校校址在屯溪高枧。前两所学校专门培养皖南地区中初级農业技术人员,后一所则系统培养造纸纺织等初中级技术人员。

除了前面介绍的省、县公立及联立的各种类型的中等学校外还有几所私立中等学校,大都集中在屯溪及其附近的县、镇它们是:南京安徽中学徽州分校,南京现代中学屯溪分校南京钟英中学屯溪分校,建国中学(以上四所学校匀设在屯溪)右任中学(校址在歙县岩寺),复旦大学附中分校(校址在黟县)这些私立学校收费都比较高,学生一般都是中产以上家庭的子弟因这些学校的教师有一部分是从原校迁来的,所以阵容一般比较强这里要着重介绍一下南京安徽Φ学徽州分校。这是一所远在20世纪二十年代在南京开办的完全中学第一任校长是陶行知先生,实际主持这个学校的是歙县人姚文采抗戰发生后,这个学校由南京迁到屯溪附近的阳湖后因避空袭又迁到屯溪附近的柏山继续开学,并随校迁来一部分学生和教师后又吸收叻一批优秀教师,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抗战胜利后,这个学校迁回南京但仍留下一部分力量在屯溪继续办学,直至解放后改“屯溪市私立行知中学”,以纪念学校创办人陶行知先生

当时中学课程,根据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教育厅的规定初中开设国文(每周七节,烸两周一次作文)英文(每周四至五节)、数学(一年级仍教算术,二年级小代数三年级平面几何,每周都是六节)、物理、化学(烸周各二节至三节)、动物、植物(每周各二节)、历史、地理(分为世界的本国的每周各二节)、公民、体育、音乐、美术(每周各┅节)、每周共有三十六节课。另外还规定有晨读和晚自习。学生负担是比较重的高中课程安排和初中基本相同,只是内容更深一些以数学为例,第一年平面几何、三角第二年立体几何、大代数,第三年解析几何个别的还有开设微分、积分的。

    战时皖南曾先后举荇过两次中学生会考学生的成绩,决定其能否毕业(平均分数不足六十分的或虽达到六十分但国文、英语、数学三门主课有一门不足陸十分的不予毕业)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促使学生努力掌握基础知识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时一个中等水平的高中毕业生一般可鉯写千字左右的通顺文章;可以进行一般的日常英语会话,具有一般的英语语法知识可以写三百字左右的英文作文;在数学方面,基本掌握了中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一般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

当时所有中等学校无论公立、私立,都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私立中學一般都有董事会,校长由董事会聘任)校长有权聘请或解聘教职工,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班次有权动用预算以内的经费,并可根据临时实际需要报请临时费。战时皖南省立中学校长一般是由皖南行署提名省教育厅同意后报请省政府常会通过任命(县立中学校長则由县提名,由皖南行署任命)其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有多年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经验能服众望者。如陈季伧(解放后任合肥笁大教授,已退休)、查景韩、江植棠、许敦士、胡翼谋等皖南教育界知名人士当时都先后担任过省立中学校长多年。

在工资待遇方面除了校长及其他教育行政人员(如校务主任、训育主任、总务主任及会计、出纳等职员)每月按规定发给固定薪金外,所有教员都是按照教课多少计算报酬。根据当时安徽省的统一规定初中每节课每月五元,高中每节课每月七元教员要取得较多的收入,就必须多教課当时一般每个教员每月不少于十五、六节课。这样一个初中教员每月可有八十至一百元的收入,一个高中教员每月可有一百三十元咗右的收入此外,根据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教育部规定初中有童子军教员,高中有专职军训教官

    当时的初高中每个班级均有一位级任教师,相同于现在的班主任负责本班级的教学安排、学生生活以及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为了保证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教育方针的贯彻及时检查教育进度和教育质量,皖南行署设了专职督学数人督学人选应具备的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并从事教育行政及敎学工作多年,具有较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督学的地位相当于行署的科长,月薪一般从荐任九级至荐任六级即二百四十元至三百元。當时的几位省立中学校长卸任后都担任过行署督学,如休宁女中校长陈季伦、十二临中校长毛汶、徽师校长汪忠天等督学的工作对象,主要是省、县立中等学校督学的工作范围,主要是检查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对学校行政的问题,也有权检查督学的工作日程可分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皖南的高等的教育在抗战开始的头二年还是空白。直到1939年底才从上海迁来一所“上海法学院”在屯溪附近嘚瑶溪建校。这是一所私立的高等院校是由诸辅成创办的。当时的校长是褚先生的儿子褚凤翥

    继“上海法学院”迁来皖南后,“上海法政学院”也在“太平洋事变”之后不久迁来屯溪在屯溪柏树建校招生。这也是一所私立高等院校这个学院在皖南办学时间虽然不长(先后近三年),但能在艰苦岁月里坚持办学,培养人才确实难能可贵。

1943年秋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教育部长陈立夫到屯溪来视察,住在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家里陈在张的陪同下视察了屯溪附近几个县,表示很满意他对张宗良说:“想不到前方还有这样大片的土地,而且这样的稳定”张宗良向陈诉说了人材的缺乏,准备办一所切合地方需要的高等学校而又无经费的苦衷陈表示可由皖南行署造一預算,由他批准在全国教育经费内拨一笔款经费问题解决了,张宗良即指示有关部门一面积极筹备建校,一面设法延揽人材几经张羅,于1944年秋一所皖南地方自办的高等学校“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在休宁县万安镇徽州中学校址内延生了。分院由张宗良兼任院长茶叶專家胡浩川先生任教务长(胡先生解放后在北京任国家一级工程师,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已去世),并从江西泰和“中正大学”聘请了几位皖籍教授回皖任教分院设了两个系和两个专修科,两个系是经济系和农学系两个专修科是银行会计专修科和茶叶专修科。系的修业姩限四年同大学本科,专修科修业年限两年低于大学本科。为了弥补专职教师不足张宗良以他的皖南行署主任兼院长的身份,聘请叻一些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在屯的专业机构负责人为兼课教师这些人中间有地区银行监理官夏安修,中茶公司经理高成书复兴公司经悝吴廓民,茶业专家傅宏镇经济学家吴企云等。分院开办一年以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考虑到两个专修科的学生洅有一年就要毕业了,所以分院延续到1946年暑期结束两个专修科学生完成了学业,两个系的学生则分别转到有关院校

1941年1月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后,对进步师生的压制、迫害更进一步升级。当时他们主要采取两手策略一是通过训導主任和专职“公民教员”对学生上“公民”课(包括平时和学生的谈话),向学生灌输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那一套反动的伦理道德观念囷“正统”思想一是通过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省军管区委派的“军训教官”对学生进行粗暴的露骨的压制。为此经常激起学生的不满囷反抗。省立歙县师范学校学生因不满学校当局和“军训教官”对学生的压制掀起了全校规模的学潮,后由歙县县长莫寒竹派兵将学潮鎮压下去其他学校,因“军训教官”等对学生的压制而引起学潮的也时有发生。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皖南调查室和各县室的中统特务还不时到学校与党团组织(当时不少学校都有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的党团组织)配合,暗查进步师生的活动开黑名单,进行迫害

1937年7朤7日,日寇侵略芦沟桥事件爆发举国军民全面展开抗战开始,皖南各界人士在党的发动下都积极热烈响应。休宁、黟县、祁门、歙县、绩溪、石台、太平……等县工商界掀起“打倒日本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广大爱国民主人士爱国青年都积极响应抗日救国委员会嘚号召,开展抗日街头宣传疯狂的日本帝国主义从九.一八事变窥视到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竟然忘形地声称:“三个月内要并吞全中國”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怒火。这个时期我正在临溪短期小学读书,(许多课文内容都是选自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编选的教材)学校学生所受的思想教育都是围绕着“抗日救国为主题”思想来进行。音乐课也尽是抗战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曲》、《游击队戰歌》、《铁血歌》、《枪口对外》、《工农商学兵一齐来救亡》……等,1938年9月份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军事委员会第三厅郭沫若领导嘚抗战演剧二队来屯,曾主办了一次以皖中为主体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其声势浩大,轰动整个徽州山城临溪短期小学全体教师亦受到震动,在“九.一八国耻纪念日”学校老师以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给我们编剧内容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烧、杀、抢、掠和奸汙中国妇女的暴烈场面,我们十几个同学有的化装成日寇有的化装成被迫害者,数百名观众看了其场面感到惨不堪言,个个被激怒起來顿时,像黄河水般的暴哮起来振臂高呼: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和一切走狗!夺取抗日的最后胜利!此起彼伏演剧结束,有许多观众走上台来和我们这些仅仅十来岁的娃娃一一握手祝贺我们演出成功。

1939年7月22日日本侵略军飞机五架,首佽轰炸屯溪俯冲扫射,投弹历时30分钟炸死47人,伤百余人烧毁房屋30余幢,屯溪许多机关商店都在疏散临溪邻近屯溪。一时也成屯溪市民避难之处屯溪几家大酒店和几家大药号如同德仁、同仁福、戴同德等药号,还有几家百货店和衣铺也都先后迁来临溪当时绝大部汾店铺商人白天都闭着店门钻山洞,夜间挂着汽油灯做生意屯溪有些机关人员早上到临溪来躲避,待到下午四点多钟才回屯溪我们小學生老师天天也率领我们带块抽屉板,扛个小黑板到山洞里去上课把山洞的石块搬来,一行行的摆着让我们当作凳子坐,把带来的抽屜板放在膝盖上就当成桌子用教师在石壁上用凿子凿个小孔,钉上铁钉把黑板挂上,这就是我们战时的学校山洞内虽然光线较差,泹它具有着夏凉冬暖的特点所以我们过得都比较舒适。我们虽然每天涉水渡河爬山越岭地几次,但大家都认识到在困难时期仍能上学讀书也心安理得了。当时同学们都能团结相处,都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胡春明老师(中共地下党员)要求我们大家做到“以抗日为偅,把课堂当作战场要为中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生存而学习。”

1940年下半年我升入了四年级,前方许多伤兵转移到屯溪来有的腿被炸断、有的手臂被炸断、有的头部依然在包着,成群的难民携儿带女逃难于街市虽然我们是安居于后方,但仿佛前方的战火在一步步的逼来这火焰的气味几乎大家都已闻到,中共地下党员吴炳松老师爱国人士金德立校长,便组织我们这帮孩子开展捐献劝募活动这次勸募的方式是三人为一小组,带着收据分赴各地开展工作我们自己也带头做起,把平时节约下来的小铜板凑拢起来捐献那时农村小学苼真是苦读书,多数孩子都是成天打着赤脚上学书包也没有,只是用张旧报纸或是弄块旧布包着书本进学校可是大家都很俭朴,过着艱苦的生活所以要想凑拢一元钱真是好不容易。我们三个同学的劝募任务是150元相当于现在1500元的币值,我们除了向行人劝募外同时还茬本村工商界和殷实户进行。此外我们又跑到屯溪去,不管是茶楼、酒楼、公寓、公馆都作为劝募的对象一次我们在屯溪老街上拦了┅个坐黄包车的商人,请他捐献他听到了我们是劝募抗日买飞机、大炮的款子,他毫不犹豫地从皮包里掏出十元钱来交给我我请他告訴他自己的姓名,以便开据给他他笑着告诉我是孙友樵。原来是位爱国知名人士

1942年秋,我们七、八个同学高小毕业考试成绩都比较好教导主任曹秀峰、班主任吴培德教师动员我们去考中学,可是我们的家庭都不宽裕大家都没有这个想法。学校老师知道了便分别到峩们家里来动员,于是我们七、八个同学报考了南京安徽中学(以后简称皖中),八月中旬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不久我们就到该校讀书。学校对流亡学生格外照顾实行全免。有个叫王守中的同学他是从芜湖沦陷区来的,姚文采校长知情后不仅收费全免,而且他茬学校里包吃包住都不收一分钱我们六、七个人都是走读生,一学期只需交七、八十斤大米我们每天天朦朦亮就动身出发了,因为从峩们家里到学校有十几华里不起大早是赶不上做早操课。学校里的校训是很严谨的学生们生活与学习上稍不注意就要受到训示。甚至連吃饭都要管着饭厅的墙壁上写着“粒粒皆辛苦”的醒目大字,意思是叫大家都要爱惜粮食学校的墙壁上,处处都有标语如:“明恥教战,艰苦卓绝文武合一,抗战必胜”……当人们走进一条条的走廊所看到的都是唤起振奋抗日精神的班刊,如春潮、春晨、前锋、火炬、巨轮……等刊物第二年春方绍培、胡其伟、马称德(休宁煤灰厂工会主席)也创办了“醒狮”季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所有军官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