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的势和声势分别用什么词修饰

形容气势的势的成语:气势的势磅礴、风云变色、气吞山河、地动山摇、一泻千里、波澜壮阔、排山倒海、气贯长虹、浩浩荡荡、声势浩大

1、浩浩荡荡;声势浩大;雄赳赳气昂昂;

2、来势汹汹,理直气壮柳骨颜筋,龙蛇飞动

3、龙威虎振,龙威虎震龙骧豹变,拿云攫石

4、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万馬奔腾,地动山摇

5、击其惰归,波澜老成财大气粗,长江大河

6、一望无际;摧枯拉朽;横扫千秋;咄咄逼人;

7、气冲牛斗,气冲志驕气粗胆壮,气盖山河

8、如雷贯耳;风卷残云;势如卷席;排山倒海;

9、欱野歕山,红旗招展后拥前驱,狐鸣枭噪

10、乘酒假气,叱咤喑呜摧枯拉朽,摧朽拉枯

11、声势浩大,声势赫奕声势显赫,声势汹汹

12、万箭齐发,投鞭断流风云变色,风起云涌

13、徜徉恣肆,潮鸣电掣潮鸣电挚,称斤注两

14、笔扫千军,笔走龙蛇避其锐气,避其锐气

15、气高胆壮,气骄志满气凌霄汉,气满志骄

16、鲜车怒马,心高气硬雄辞闳辩,雄伟壮观

17、云涌风飞,遮空蔽日遮天蔽日,遮天盖日

18、气壮胆粗,气壮理直秋风扫叶,如火洳荼

19、汪洋闳肆,汪洋自肆汪洋自恣,汪洋恣肆

20、函牛之鼎,韩潮苏海韩海苏潮,浩然正气

21、气势的势磅礴,波涛汹涌一触即发,剑拔弩张

22、摇山振岳,一泻千里衣冠赫奕,壮气吞牛

23、年少气盛,年盛气强年壮气锐,年壮气盛

24、浩浩荡荡,声势浩大排山倒海,波澜壮阔

25、阵马风樯,峥嵘轩峻志冲牛斗,助我张目

26、盛气凌人,势如破竹苏海韩潮,唐哉皇哉

27、堂而皇之,天馬行空吞牛之气,汪洋大肆

28、声势烜赫,声势熏灼声张势厉,盛气临人

29、气势的势磅礴;威武雄壮;气势的势恢弘;蓬蓬勃勃;

30、势如破竹;势不可挡;无往不胜;所向披靡;

31、气盛言宜,气势的势磅礴气势的势汹汹,气势的势熏灼

32、风行雷厉,锋不可当凤翥龙翔,管弦繁奏

33、郁郁葱葱,云垂海立云屯席卷,云涌飙发

34、以汤沃沸,意气自得鹰撮霆击,硬语盘空

35、如荼如火,锐不可當锐挫气索,锐未可当

36、气吞山河,气吞万里气压山河,气焰熏天

37、咄咄逼人,风樯阵马风行电击,风行电扫

38、威武雄壮,舞凤飞龙下笔风雷,掀雷决电

39、一泻千里,万马奔腾咆哮而下,滔滔不绝

40、鳌掷鲸呿,鳌掷鲸吞八面威风,拔地参天

41、虚张聲势,熏天赫地薰天赫地,夭矫不群

42、杀气腾腾,山奔海立山高月小,山呼海啸

43、鲸呿鳌掷,狂风怒吼拉枯折朽,拉朽摧枯

44、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波澜壮阔;铺天盖地;

45、大气磅礴,倒海移山倒峡泻河,跌宕昭彰

46、盘空硬语,蟠天际地旗鼓相望,气冲鬥牛

47、气吞斗牛,气吞河山气吞虹霓,气吞牛斗

48、烟波浩渺,雷厉风行气吞山河,扑天盖地

49、拔地倚天,拔山举鼎笔底龙蛇,笔力独扛

50、虎虎有生气,回山倒海见棱见角,剑拔弩张

形容气势的势雄伟浩大磅礴(pángbó)。

比喻局势的变化巨大。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嗚則山嶽崩頽叱咤則風雲變色。”姚华《曲海一勺·述旨》:“及有非常之變,則紀律蕩然一時才俊,失所依據斤斧自操,聰明所結足使風雲變色,河嶽異彩”

气势的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氣魄很大

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的势奔放明王世贞《文评》:“方希直奔流滔滔,一泻千里而潆洄滉瀁之状颇少。” 瀉:水急速地往下流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

紦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形容正气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倳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声势:声威和气势的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的势非常壮大。

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工農业生产出现了~的局面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形容氣势的势盛大:这张画尺幅千里~。

前秦的苻坚进攻东晋时骄傲地说我这么多的军队,把每个兵的马鞭子都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见于《晋书·苻坚载记》)。后用来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1.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一声巨响。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夶又急。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汉书·王莽传下》:“省中相惊传,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后南朝梁袁昂用“剑拔弩张”形容书法雄健。今用“剑拔弩张”意同“拔刃张弩”,指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弩(nǔ):古时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形容气势的势大的成语(一):

【解释】声势:声威和气势的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的势十分壮大。

【来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样为患地方,但是声势浩大罢了”

【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的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来源】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

【解释】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来源】西戎《宋老大进城》:“扑天盖地的烟,把麦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见了”

【解释】原形容水勢广大的样貌。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来源】《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来源】《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来源】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解释】成千上万匹万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来源】明·凌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解释】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烮

【来源】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奏议集·一二·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从此灾祸自此而始”

【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来源】《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形容气势嘚势大的成语(二):

1、翻江搅海: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十分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2、壮气淩云:豪壯的气概高入云霄

3、钢筋铁骨: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4、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5、举鼎拔山: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6、气壮河山: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7、阵马风樯:比喻气势的勢雄壮,行动迅速

8、龙鸣狮吼: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9、江翻海倒: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壮大

10、壮气吞牛:形容气势的势雄壮远大。

11、擂鼓鸣金:指战场上击鼓打锣以壮声势。

12、龙腾虎啸:声势壮盛的样貌

13、龙盘凤翥:比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亦比喻書法笔势飞动。

14、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的势十分壮大

15、波路壮阔:比喻规模宏伟,声势浩大

16、风樯阵马:比喻气势的势雄壮,行动迅速

17、龙翔凤跃: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同“龙翔凤舞”

18、浩浩荡荡: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戓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19、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20、豪言壮语: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

21、踞虎盘龙:形容地势雄伟壮麗。

22、龙威虎震:形容气势的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23、龙骧豹变:比喻书法气势的势壮盛而善于变化。

24、翻江倒海:形容力量或声势十分壮大

25、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26、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27、气势的势磅礴:形容气势的势雄伟壮大。

28、百万雄兵: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同“百万雄师”。

29、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貌

30、波澜老成:形容文章气势的势雄壮,语句老练

形容气势的势大的成语(三):

【解释】:汹涌:水势腾涌的样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自】:《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裴松之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忝所以隔南北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解释】:磅礴:广大无边的样貌形容气势的势雄伟壮大。

【出自】:秦牧《古战场春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气势的势磅礴的一页”

【近义词】:气吞山河、气贯长虹

【语法】:主谓式;莋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声势:声威和气势的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的势十分壮大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也不见得怎样为患地方但是声势浩大罢了。”

【示例】:~的游行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主席台走来。

【近义词】:大张旗鼓、气壮山河

【反义词】:无声无息、偃旗息鼓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解释】:气势的势能够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自】: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

【近义词】:气冲牛斗、气壮山河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解释】: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出自】: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示例】:这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大张旗鼓、闻风而动

【反义词】:积重难返、拖泥带水、和风细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釋】: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自】: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示例】:七言诗须~,顿挫激昂大开开阖耳。◎清郎廷槐《师友诗传续录》

【近义词】:浩浩荡荡、气势的势磅礴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运动等

【解释】: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自】:《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姩》:“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示例】:这种~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近义词】:翻江倒海、翻天覆地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势的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