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代退伍军人感想想

两代人,两代军旅梦
日期:访问次数:
来源:铜陵新闻网
视力保护色:
  十九岁,风华正茂,有人孜孜不倦为学业苦读,也有人跃跃欲试建功军营。在面对这道人生的&选择题&时,铜陵县胥坝乡子垄村的青年郑传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因为在他的眼中,参军入伍不仅是一次个人历练的机会,更是长久以来的梦想。
  8月21日上午,胥坝乡子垄村的一个家庭式油坊里,郑传生正帮着母亲将堆放在角落里的编织袋一层层码摞整齐,接着又拿着扫帚把油坊里的灰尘清扫干净&&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孩子,郑传生的母亲徐小琴眼中流落出的却是一种欣慰却又不舍的心情。&他说要去部队锻炼,这是好事,作为妈妈,我必须得支持,但总觉得他还是个小孩子,马上就要离开父母,独自一人,真担心他吃不下来那个苦。&徐小琴一边悄悄地抹泪,一边向记者道出儿子那源自于父辈的军旅情结。
  徐小琴和丈夫郑雷云是同村人,1989年,郑雷云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某红军团服役,徐小琴则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1993年,郑雷云脱下军装退伍回到子垄村,徐小琴结束了打工生活也回到了村里。&在此之前,觉得他为人处世挺不成熟的,有时甚至觉得他很不讲道理,可当兵回来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徐小琴笑着对记者说,再次相遇,她对郑雷云的印象却有了很大的转变,觉得他变得稳重、踏实、对人真诚、对工作认真负责。两年后,他们喜结连理,又过了一年,郑传生出生。徐小琴告诉记者,退伍后的郑雷云一直都在子垄村村部里供职,从最基层做起到如今的村委会主任,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奔走在田间地头,心思也都放在了村里各项事务上,对家庭过问很少。由于郑雷云平时很少在家,父子俩的沟通很少,唯一能引发共鸣的话题就是郑雷云在部队服役时的见闻,父子二人一边翻着发黄的旧照片一边回忆。郑传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向徐小琴透露出了自己的想法:&长大了,我要像爸爸一样,做一名军人。&
  郑雷云在村部任职,徐小琴则经营着自家的油坊,按照徐小琴原本的期许,郑传生应该在完成学业后,找份安稳的工作,过着像平常人家一样的自在日子。可是今年6月,当村里贴出了兵役登记通告,郑传生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母亲,他要去报名应征,而且志愿到条件最为艰苦的部队去,这让爱子心切的徐小琴一时难以接受。&我知道部队的训练很苦,传生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自私一点说,我不想让他去。&徐小琴说,为了这事,一向温和顺从的郑传生头一回跟她发生了激烈争吵,但即使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郑传生却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母子俩&僵持&不下,老公郑雷云和儿子在这件事上却达成了一致。他说,部队的磨练,让人受益终身,90后的年轻人更应该去当兵。&你不去、我不去,大家都不去,守疆戍边的国防事业靠谁来完成?我们不能那么自私。把孩子送到部队去,报效祖国。&郑雷云的一席话最终还是打动了执拗的徐小琴。
  最近一段时间,郑传生总是主动帮着徐小琴做些油坊里的活。对于徐小琴表现出的担忧,郑传生宽慰她说:&妈妈,我会在部队里好好干,流汗流血绝不流泪,你要相信你的儿子一定能做得好。&周勃父子的悲惨结局:两代名将可惜都不懂政治
导读: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曾经拜将,也都曾经拜相,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军人,只适合当将领,不适合作丞相,作将领他们战则能胜,作丞相他们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这是他们性格使然,他们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现代军队里的狙击手,勇敢、沉静、专注、耐心,他们可以隐蔽接敌,然后全神贯注地盯住前面的敌人,但是狙击手的最大弱点在他们的背后,他们缺乏防范来自自己人特别是自己上级暗箭的感觉和能力。
  刘邦起兵前,周勃旅居沛县,他高大魁梧,讷讷少言。此时周勃如此彪形大汉居然以编织为业,而且周勃编的还是养蚕用的精细草具
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曾经拜将,也都曾经拜相,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军人,只适合当将领,不适合作丞相,作将领他们战则能胜,作丞相他们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这是他们性格使然,他们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现代军队里的狙击手,勇敢、沉静、专注、耐心,他们可以隐蔽接敌,然后全神贯注地盯住前面的敌人,但是狙击手的最大弱点在他们的背后,他们缺乏防范来自自己人特别是自己上级暗箭的感觉和能力。刘邦起兵前,周勃旅居沛县,他高大魁梧,讷讷少言。此时周勃如此彪形大汉居然以编织为业,而且周勃编的还是养蚕用的精细草具,可见周勃这人细致入微,充满耐心。在别人家有丧事的时候,周勃当吹鼓手,但他不擂大鼓,不吹喇叭,他喜好吹箫,要知道箫这种乐器以低音取胜,空旷辽远,能使烦躁的心灵安静下来。他还能够使用强硬的长弓。周勃的生活仿佛是在训练狙击手。周勃跟随刘邦几乎参加了秦末汉初的所有军事行动,灭秦、征项羽、平定内乱、防御匈奴。周勃的作战特点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冲锋狙”,在进攻下邑、啮桑、长社的时候,周勃首先登城,进攻槐里﹑好畤、咸阳、曲逆的时候,他荣立上等军功,此时周勃就像一个拿着重型狙击步枪冲锋的战士,一路冲杀,过关斩将;另一种是“移动狙”,也就是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阻击敌人,镇压燕王臧荼叛乱,镇压韩王信叛乱,周勃都采用了这种战术,结果斩获颇多。刘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吕后上台后,周勃隐忍以待,就像一个隐蔽潜伏的狙击手,吕后去世后,周勃立即夺取了长安城南北两军的军权,尽诛诸吕。此时,周勃把狙击手的作风用到了政治上。汉文帝上台后,周勃任右丞相,此时周勃的麻烦来了。一天,汉文帝温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周勃说:“不知。”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又不知道,后背上汗都出来了。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者。”文帝说:“主者谓谁?”陈平说:“陛下若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文帝说:“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陈平说:“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汉文帝认为很好。周勃非常尴尬,出来之后就埋怨陈平,说:“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着说:“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周勃知道和陈平相比自己差远了。周勃辞去丞相后,回到自己的封地,总感到心惊胆战,地方官员前来巡查的时候,他总是穿上铠甲相见。周勃的感觉没有错,不久有人告发周勃造反,被投入监狱。汉文帝当然知道周勃没有造反,但是周勃这种长期隐忍,然后突然出击的性格的确让人琢磨不透,很不放心。好在薄太后的胆识远远超过汉文帝,认为周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周勃才被释放。周亚夫比他父亲周勃军事上更精通,政治上更无知。汉文帝时,周亚夫军细柳,说的是他平时训练军队非常严格,这正是狙击手的性格。汉景帝时,周亚夫指挥平定七国之乱,他上书汉景帝,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也就是放弃梁国,截断粮道,等待时机,这又是一种类似狙击手的战法,结果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周亚夫已经把狙击手策略运用到了战略水平。但是,汉景帝同样是一个喜好等待时机的人,他完全能够理解周亚夫的思维方式,也能够预料周亚夫的举动,他知道他在世的时候,周亚夫是有用之臣,可以替他做事,可以为他担当过错,但是他过世后,他的儿子汉武帝刘彻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根本不是周亚夫的对手。周亚夫年轻的时候,有人给他算命,说他日后会饿死,周亚夫当时不以为然。后来,他的儿子购买作为祭器的盾牌铠甲,被人告发,牵连了周亚夫。周亚夫尽管不知道汉景帝为什么要杀他,但是有即将被杀的感觉,被抓的时候他本想自杀,是他的妻子劝止了他。狱吏问他为什么购买盾牌和盔甲,他说那是祭品,狱吏说:“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周亚夫气愤已极,五日不食,呕血而死。
热门评论2楼
点击加载更多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父子两代兵 家国一样情
―――记烈士庄磊和他的父亲庄龙达
.cn  奉化新闻网  
15年09月22日 09:56
  □记者 李婷婷
  6年前,有一个好小伙,叫庄磊,他是海军某陆战部队班长、一级士官,在一次执行战备训练任务中英勇牺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个人三等功。
  那一年,有一位坚强的父亲,叫庄龙达,虽痛失爱子,可他强忍泪水,勉励一度停训的部队官兵放下包袱,全身心投入战备训练任务。
  时隔6年多,记者近日再次走近烈士父亲,聊聊这对父子的军旅故事。老兵20载,有颗拳拳爱国心
  今年53岁的庄龙达,出生在裘村镇曹村一个普通农家,上有3个哥哥、1个姐姐。&小时候家里很穷,差不多是全村过得最苦的一户人家,番薯汤是饭桌上的常客。&庄龙达回忆说。
  &父亲为人诚恳、言出必行,宁可自己吃亏也从不占人家便宜。母亲心地善良,虽然自家常常吃不饱饭,却不时做些点心挨家挨户去送。&父母的言传身教一直影响着庄龙达。
  1981年,18岁的庄龙达选择了报考军校,远赴千里之外的山西一所海军学校,学习无线电专业。在部队里,他苦学本领,不仅体育科目全优,文化课也是佼佼者,后来还入了党。
  毕业后,庄龙达分配到驻奉某部队,一干就是16年,直到2001年转业,那时他已经是一名副团级干部。&20年的军人经历终身难忘,部队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一辈子受益!&每每谈起从军的那段日子,庄龙达都不无感慨。
  在庄龙达心里,如果把自己的人生和国家民族事业融在一起,那是无上的光荣,也是人生的价值。所以,当独生子庄磊渐渐长大,他萌生了送儿去当兵的念头。2004年12月,庄磊应征入伍。&到了部队以后,一定要听党指挥&&千万不能给家人脸上抹黑,给家乡抹黑。&临别时,&老兵&庄龙达再三叮嘱儿子。青春小伙,一腔热血洒军营&出类拔萃、光明磊落。&这是庄龙达为儿子取名的初衷。庄磊参军后,庄龙达几乎每周都要跟儿子通电话,鼓励儿子练好本领。
  庄磊入伍后第二年,庄龙达夫妇专程去了部队,从连长口中得知儿子表现优秀时,他才放下心来。回家前,庄龙达给儿子留下了满满两页的家训&&&&吃亏就是占便宜&、&人活着不能总想着自己,要多想想别人的感受&&&这些话,一直深深刻在庄磊的脑子里。两周后,庄磊来了一封信:&爸爸妈妈,你们好!我在部队过得很辛苦,但我觉得很充实!&
  2006年底,庄磊到了退伍的时候。这时,首长希望庄磊加入两栖侦察大队。庄龙达得知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并给儿子写了一封长达6页的信。就这样,庄磊继续留在了部队,而且训练更加刻苦。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庄磊所在部队奉命前往灾区救援。出发前,庄磊给父亲发了条短信。庄龙达只回了一句话:&你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救人。&庄磊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与49名战友连续作战36个小时,勇闯&死亡谷&,成功解救出142名被困7天的群众,还出色完成了金鱼嘴救援、清平乡开辟机降场、抗洪抢险、架设通信电缆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受到了部队的嘉奖。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首长眼里的宝贝疙瘩、战友眼里的学习榜样,生命却突然定格。日,庄磊在辽宁省某地进行武装跳伞训练中,因空中特情处置无效而英勇牺牲。痛失爱子,他仍惦记着部队
  &庄磊在训练中出现了意外,请你们尽快赶到部队来。&26日下午3时许,庄龙达突然接到电话,他意识到儿子出事了。27日凌晨3时许,庄龙达、孙雪儿夫妇赶到辽宁,听到独生子牺牲的噩耗,孙雪儿3次晕倒,庄龙达则反复说着:&我必须坚强!&这位父亲,没有在人前掉过一滴眼泪。
  在处理善后工作中,庄龙达一家自始至终未提任何条件。当不经意间听到&部队停训&的消息后,庄龙达急了:&首长,请让我去看望庄磊的战友们,为大家打打气、鼓鼓劲!&部队首长震撼了:这是一位多么坚强多么无私的父亲啊!
  30日,庄磊的遗体火化之后,庄龙达来到了训练场。面对着泪流满面的部队官兵,庄龙达表达了三层意思:感谢部队把庄磊从一个不懂事的青年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庄磊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部队却给他崇高的荣誉;庄磊走了,告慰他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希望大家更加刻苦努力。临走前,庄龙达还与部队官兵一一拥抱,他说要把儿子的力量与希望传递给大家。
  烈士父亲的举动感动了现场所有人,当天部队便恢复了地面训练。
  10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给奉化市委市政府来信说:&你们所体现出的优良作风、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充分表达了贵市对人民军队的深情厚意、对国防建设的支持,让我们深受感动。&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奉化日报》、《奉化新闻网》上原创稿件
  编辑:
| &&Copyright(C)
.cn All Rights
中共奉化市委宣传部主办 奉化日报社承办 中国宁波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
浙新办[2005]31号&&父子两代都是黄埔军人_红雷文化吧_天涯博客
文学涅槃什么?文学涅槃民族的灵魂.于是,文学注定不能与金钱联姻,文学寂寞,文学孤独......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277818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469
(3300)(617)(78)(103)(51)(110)(21)(9)(15)(59)(26)(12)(127)(19)(33)(47)(24)(169)(162)(15)(9)(2)(19)(7)(85)(20)(156)(10)(20)(3)(134)(44)(14)(896)
(8)(2)(3)(7)(7)(2)(3)(3)(4)(1)(15)(5)(7)(13)(7)(13)(25)(19)(20)(17)(7)(13)(11)(25)(58)(13)(20)(12)(43)(71)(128)(139)(95)(114)(81)(85)(121)(68)(39)(42)(39)(34)(32)(46)(42)(10)(7)(28)(20)(24)(7)(22)(43)(5)(14)(16)(3)(14)(21)(20)(11)(12)(9)(9)(9)(16)(10)(14)(16)(18)(39)(12)(18)(3)(6)(3)(39)(41)(53)(52)(3)(27)(55)(48)(30)(63)(63)(38)(48)(27)(45)(47)(37)(43)(43)(52)(75)(110)(80)(64)(52)
父子两代黄埔军人
&&&&&&&& 曹华,上个月22日的聚会让我们认识了他。如今已经81岁的曹华在10月22日的今天给我看他父亲的照片。他从四川省档案馆经过几次奔波,把自己父亲的照片翻拍回家,成了他的宝贝。
&&&&&&&& 黄埔四期毕业的曹明山,和林彪、张灵甫均是同班同学。曹明山步兵三大队大队长,一直在军校培养学生,同时还带着学生到战场参加北伐战争和日寇作战,让学生从实战中得到提高。
&&&&&&&& 1937年,黄埔军校从南京整体迁移到成都,曹明山是迁移学校的负责人之一,而几岁的曹华就是跟在父亲后面,摇摇晃晃从南京,一直走到成都。今天的曹华老军人,讲述当年跟随父亲以及一大帮小伙伴转移情景是娓娓道来,情感杳杳。
&&&&&&&& 曹华战友刘承杰说曹华是他们班最小的军校学生,曹华怎么那么小上军校,大家都不说,就是笑。看来,过去年代还是有开后门的。王缵绪最小的儿子王泽东也是很小就上军校嘛。父子两代人都源自黄埔军校,曹华没父亲那么幸运,现实生活很残酷、很骨感。经过很多运动风波,如今,大家心境都平复去思考过去很多荒诞和无聊的行径。今天的曹华老人,唯一纪念的方式,就是把父亲的黄埔军人照片和自己的学生装照片并列起来,用回忆、用展示、用讲述来告诉旁人。自己的过去和自己的父亲都是黄埔军人、都是中国军人、都是愿意为保卫国家而奉献的有责任的军人。
&&&&&&&& 黄埔22期老军人,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各个地方,他们虽然年纪差异较大。今天他们每一个月聚会一次,每次大家都讲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各种故事和经历,其实也就是老年人自己寻求快乐和安享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我们志愿者来说,他们都是曾经的中国军人,都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老人。他们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是我们志愿者的亲人。分类: |父子两代六连兵
保家卫国献青春
20:30&&来源:中广军事&&&&分享到: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六连,就有这样一段“父子六连兵、共筑打赢梦”的佳话。
  上世纪80年代,六连一名湖北籍老战士刘亮华光荣退伍;20年后,他的独生子刘俊又参军入伍来到六连。父亲在战场上浴血拼杀,儿子在训练场上甘当“磨刀石”,都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了六连鲜红的战旗上。
  1985年3月,六连受领攻打小尖山的任务,这是连队在边境反击作战中担负的一次重要的出击拔点作战。小尖山,工事坚固,火力点暗藏密布,是敌军重兵扼守的据点,也是敌军向我反扑偷袭的一块跳板。为顺利完成作战任务,党支部从100多名递交血书的官兵中,挑选了以田培芝、林祖武、朱勇、刘亮华等16人组成的“敢死队”。他们奋勇杀敌,仅用4分钟就占领主峰,并接连打退了敌人从排到营规模的连续7次反扑,其中4名官兵在战斗中为国捐躯、长眠麻栗坡。
  生命因当兵的历史而精彩,人生因战斗的经历而自豪。20多年来,16勇士之一的刘亮华,始终念念不忘牺牲战友血洒南疆的英雄壮举,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带上妻儿到老山前线重温那段浴血奋战的历史,祭奠那群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时常向儿子讲起“老山岁月”,翻看自己在六连生活时的照片,让刘俊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树立起参军报国的远大志向。
  2008年12月,得知“硬骨头六连”所在部队在湖北征兵,刘亮华主动找到接兵干部,要求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连队当兵。于是,在武穴市一所体校担任拳击教练的刘俊,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毅然决定报名应征。
  子随父愿,刘俊的参军入伍,不仅为六连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传承了两代人的“硬骨情愫”。到连队后,刘俊一直将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小尖山十六勇士”视为精神向导。一有空,就钻进连史馆,认真学习连队战斗历程,特别是“小尖山战斗”的每一个情节,从中找寻父亲和那些革命烈士的身影,并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训练,决不能让他们失望。
  训练中,他坚持用“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主动参加连队“蓝军班”,自购《世界军事》、《环球军事》和《兵器知识》等书籍,认真研究掌握敌军的战术战法,成为“蓝军班”的一把“尖刀”。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李晓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听的军人代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