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与砍杀美腿乱舞三国1装备代码谁有?美腿网上下的不能用,或者怎么计算

帖子主题:更正:《唐朝陌刀,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我强烈建议解放军装备此刀》
共&20795&个阅读者&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更正:《唐朝陌刀,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我强烈建议解放军装备此刀》
文章提交者:温带杨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我强烈建议此刀》贴中的刀本帖找到了其真正的出处,这是拔刀斋的网友金相显微朋友贴的图,原帖在 刀剑天下论坛 的[藏品交流]-[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贴名为: 永不停步,再创新高度!-----新到手长达一米七八的明代戚家刀!(已出勿询)
。地址:/bbs/viewthread.php?tid=19072&highlight=%C6%DD%BC%D2%B5%B6%2B这里转帖几个那里的图片还有论坛管理员WuDao发的这个戚家刀,并回帖写‘陪老金’。本文内容于
8:32:02 被温带杨编辑
延伸阅读:
————审权以操事
审数以使民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更正:《唐朝陌刀,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我强烈建议解放军装备此刀》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42282 工分:6168
左箭头-小图标
85楼&&以下是引用横刀向东
在第84楼的发言:楼主你的标题就不是很正确,陌刀的出现是为了对抗骑兵,以刺杀为主,为什么这要说到它的工艺,基本是夹钢和包钢也是大马士革钢,只要对方穿着象唐军的明光铠甲之类,(也许你会叫真说突厥怎么会有甲为什么没呢?)基本只能靠刺杀,一劈的话就会蹦口,对上骑兵利用多方的速度还是刺来的效率!你可以想像一下步兵对上骑兵能靠劈砍吗?那都不需要骑兵打你你自己就完完了!嗨,这不扯呢,朋友,我在这里回帖都说一次了,题目是别人的,我是更正之,没见前面有个更正两个字吗?另外您说陌刀对付骑兵只能刺,恐怕有待商榷,历史记载陌刀可是可以挥砍的,而且威力颇大,如果只用刺的招数,大概陌刀赶不上长枪。 我觉得标题很对,将来踏入东京,这刀要海量装备,子弹太贵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15189 工分:25
左箭头-小图标
我记得百度百科上说陌刀的50斤是指隋斤,大约 220克/斤,因此是11公斤重我个人觉得这样比较靠谱,其实11公斤已经很重了,罗马重标枪不过才5公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横刀向东
在第84楼的发言:楼主你的标题就不是很正确,陌刀的出现是为了对抗骑兵,以刺杀为主,为什么这要说到它的工艺,基本是夹钢和包钢也是大马士革钢,只要对方穿着象唐军的明光铠甲之类,(也许你会叫真说突厥怎么会有甲为什么没呢?)基本只能靠刺杀,一劈的话就会蹦口,对上骑兵利用多方的速度还是刺来的效率!你可以想像一下步兵对上骑兵能靠劈砍吗?那都不需要骑兵打你你自己就完完了!嗨,这不扯呢,朋友,我在这里回帖都说一次了,题目是别人的,我是更正之,没见前面有个更正两个字吗?另外您说陌刀对付骑兵只能刺,恐怕有待商榷,历史记载陌刀可是可以挥砍的,而且威力颇大,如果只用刺的招数,大概陌刀赶不上长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6841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你的标题就不是很正确,陌刀的出现是为了对抗骑兵,以刺杀为主,为什么这要说到它的工艺,基本是夹钢和包钢也是大马士革钢,只要对方穿着象唐军的明光铠甲之类,(也许你会叫真说突厥怎么会有甲为什么没呢?)基本只能靠刺杀,一劈的话就会蹦口,对上骑兵利用多方的速度还是刺来的效率!你可以想像一下步兵对上骑兵能靠劈砍吗?那都不需要骑兵打你你自己就完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0965 工分:265
左箭头-小图标
一定要安装骑马1.001版的,战团不支持国产MOD,那是个土耳其游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0965 工分:265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哪个游戏叫《骑马与砍杀》1.001版的,想要玩陌刀要下载汉匈全面战争的MOD,不过你先玩好原版的骑马MOD再玩汉匈,不然你不会玩,乱舞三国MOD也有陌刀,不过那是隐藏武器,陌刀还可以在骑马中文站找模型往游戏里安,有教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我也不知什么游戏,总之向全面三国,但那里面没有这样的长刀,是不是有人后做的补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5119 工分:877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70楼的发言:对刀的喜爱不减,有搜到几张陌刀图。
这是一个游戏里的陌刀图,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陌刀样式的感觉居然惊人的相似。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这是什么游戏。我喜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最后一张图为什么不显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游戏中的陌刀美女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又有爆料,原来该博主在铁血也发了帖子,http://bbs.tiexue.net/post2_.html此贴作者fangao66,并且也贴了上面的陌刀复原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该博客主设想的陌刀阵临战图,的确壮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该博客主的陌刀复原设计本文内容于
17:39:58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欣喜又找到几个有关陌刀样式的图片,作者不知姓名,实在一个《墨者兼爱》的博客上找到的,看来大家的考证大体相同,基本可以证明陌刀就是这个样式了。唐代安西都护府陌刀骑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2973 头衔:凤凰城之水蓝 工分:73874
左箭头-小图标
这刀太长,我不喜欢.在下喜欢短刀,俺认为,这不像刀,至于装备现代化的军队想法简直是太傻了.本文内容于
14:28:20 被ljf1977dhm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事日本的野太刀古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中国百兵斋》网站上花关锁朋友上传的陌刀,与本人想象的非常相似,而且更像。这是一个叫陌刀长矛的武器,估计就是根据陌刀样式打造的长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对刀的喜爱不减,有搜到几张陌刀图。这是一个游戏里的陌刀图,看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陌刀样式的感觉居然惊人的相似。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我也查了一下资料 战锋队和跳荡兵 其实都是精干部队的意思 有点像罗马军阵中的青年兵 壮年兵 老年兵的列阵划分 其实就是利用青年体力旺盛 适合激烈冲突 壮年有经验 沉着冷静 用来维持军阵 而老年兵经验丰富体力不足 所以用来压阵李靖的行军阵叫四什么什么阵 我也记不清了 他就是将部队分为左右战锋队和左右辎重队 辎重在中间 战锋队在前 辎重队在后 其实战锋队的职能就像尖兵一样 由精干兵员组成 用来探路唐代步兵仍然还是以战阵的形式出现 其在野战中防守作用更强 而且唐初一直兵荒马乱 私兵盛行 土城营垒林立 因此 步兵还有一个营垒战的作用 陌刀正如其名 是一种野战用刀(阡陌交通 陌刀即野刀 或叫野战刀) 其实实用局限很大 而且陌刀手近身很吃亏 必须有手持盾牌和短兵器战友掩护 这通罗马军阵是一样的 陌刀的作用是在于 敌人冲不破军阵 而拥挤在阵前 于是就会被突出方阵的长刀刺死和斩杀 军阵一路推过去就是绞杀唐代步骑比例高达三比一 而且受游牧民族影响 唐代风气开放 民间佩戴武器和饲养马匹比较自由 府兵自备防身刀具 弓箭 甚至也有马匹 应该说唐代的骑兵是当之无愧的进攻主力 军阵本身移动缓慢 依赖投掷武器还好说 如果贸然冲杀出去混战 那就是自乱阵脚 自寻死路了而且了解军阵对抗的朋友都知道 阵战最看重纪律 如果军人贸然脱阵后退或者追击 马上就会破坏军阵的完整性 所以盖世豪侠引用的资料 才有跳荡 奇兵 马军 禁止擅自前出的纪律 当然可能理解有出入 这不是跳荡 奇兵和马军一样都不参加战斗 而是严禁他们破坏阵型 擅自前出 一般追杀的任务或者有骑兵担当 或者干脆放弃追击 而只有在确定被彻底击溃的情况下 才会一声令下 蜂拥而上 扩大战果 但一般不会 因为如果是敌人的计策 此刻阵型已乱 就是灭顶之灾 而且诸如弩手和陌刀手也不会前出 顶多是允许其他轻重步兵脱阵发挥仔细想想 无怪乎中国人不屑于“拔刀术” 这样的军阵野战 哪里用得着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看的资料显示,唐军在草原的战阵,陌刀队是在弓弩手前面,似乎就是盖世豪侠讲的战锋队,弓弩手参战的方式与两位说法相同,只有跳荡理解有些出入。感觉跳荡加入战群的时候正是前方陌刀手和拿起刀枪的弓弩手胶着酣战的时候,这时候斜刺里跳荡而至,发挥了突刺奇兵的作用,胶着僵持状态为静,跳荡加入为动,类似足球场上的自由人,搅乱敌人心神,防不胜防,一不留神中了陌刀。我想跳荡的作用应当是这样的。另外猜测跳荡兵种的名称很可能是根据其在战场上跳荡穿梭的作用而来,再有就是戚继光描述倭寇用倭刀,在战场上最喜跳跃,他在《纪效新书》中写到:“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跃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小倭鬼子还真是厉害!这是不是跳荡兵战法流传下来的特点也未可知。唐刀是以攻击为主的武器,外形和刀法都是这样的感觉,至今流传在西北的武学也是这样,在武侠电影中也集中体现了这种刀术思想,看《双旗镇刀客》,《天地英雄》,都是讲究出刀之快、简介、直接,一刀致命。日本刀术更是发扬了这种思想于极致,其武学思想的代表就是“在被斩杀前将对手斩杀”,强调以攻为守、一招制敌。练过武术的朋友,了解日本刀术的,是否是这样?本文内容于
21:17:27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盖世豪侠
在第63楼的发言:陌刀,中国长刀的一种。
  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大约50斤。唐代军中大量配备。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出现了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空前绝后的武器——唐刀。
  唐刀中的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其前身是汉王朝对抗匈奴骑兵的步军主力——羽林军中重步兵的斩马剑演化而来。陌刀双刃,柄长四尺。
  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
  至今考古资料......《卫公兵法》就是李靖写的那个 如果是这样的话 弓 弩 马 跳荡 奇兵就够了 战锋队和驻队 一个是行军先锋 一个留守队 不应该混在一起讨论跳荡有解释为突击队的 但实际上 应该称之为精锐步兵更为恰当 转文也说了 陌刀就五十斤(一把刀赶上宋代一套重甲 而宋军提刀戴甲 能够冲锋三百米就算考核优秀了) 这样的装备只能推进 不可能冲锋 因此 跳荡应该用来巩固军阵 而非实质的突击力量唐代将军出征 一般授兵两万 其中步兵一万有余 剩下的为骑兵和辎重部队 由于府兵大多自备刀具 弓箭 因此弓弩手就像古罗马的投枪兵一样 干完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也要参加肉搏 而且唐军士兵每人至少要携带三件武器 投掷武器更是饱和 一张弓 三十支箭更是常规装备 弩手除了这些 还要额外配备一百支箭(唐代 弩有专门的弩箭 而弓所配备的是兵箭) 一把弩 一支长矛 而弓手还要额外佩长矛一根 重刀一把准确的说 唐军应该分为轻重步兵和预备队三部分 弓箭手人人可以担当 轻步兵中只有弩手是专职部队 而重步兵(披甲)只有陌刀手为专职 其他的人基本就是掩护作用 所以 所谓的“跳荡”应该就是重步兵 而奇兵为战术预备队如果真是一百五十步开始射击 也就是两百米左右 那么双方对峙的距离应该五百米左右 至少在一般投掷武器的射程之外 同时有利于冲锋 这显然有针对骑兵的考虑 如果是针对步兵 为了保证对披甲步兵的杀伤 可能会放得更近在这样的战斗中 陌刀所谓的决定作用 无非是“护阵” 正面冲击几乎没有希望 在弓弩和陌刀联合下 基本就是送死 但是战场进攻的主力还是骑兵 据说北宋后来模仿过陌刀军阵 但是被契丹人吃了几次亏后 就找到了弱点 只要不正面冲击 不给对方结阵的机会 这种武器和战术就没什么用了 可见 陌刀的衰落不是没有根据的 只有掌握了骑兵这个优势 陌刀军阵才是锦上添花 否则就很难发挥优势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按照大家的说法集成,最后这个想象图很可能复原陌刀了,个人看着感觉就还可以,古战场上步兵对付骑兵,这样的刀非力大善抡的人不能使用。想象身高起码1.78米以上,长身(即上身偏长)腰部有力的壮汉,按现在举重标准抓举起码120公斤以上的力气。一挥杀数人,应当是这样的感觉。呵呵有没有专家前来考证一下,陌刀从此复原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按照盖世豪侠转述,柄长四尺就是1.3米,那么刀刃长应当1.7米左右。按照这个再改一版:本文内容于
9:37:07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6384 工分:8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139 工分:25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陌刀,中国长刀的一种。陌刀为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大约50斤。唐代军中大量配备。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出现了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空前绝后的武器——唐刀。唐刀中的陌刀是做为军队重要的战争物资装备的,并且在唐中期作为军用器物,严禁民间私造和私藏,其前身是汉王朝对抗匈奴骑兵的步军主力——羽林军中重步兵的斩马剑演化而来。陌刀双刃,柄长四尺。及唐之后,史籍鲜见陌刀之踪迹。至今考古资料未曾出土实物,宋《武经总要》总绘制的“掉刀”、“三尖两刃刀”也许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继承者。陌刀也主要为唐朝重装步军所用,个别主要将领使用陌刀作为主战兵器(如唐名将李嗣业)。根据唐《卫公兵法》所记录了唐军的主要作战方法:其中诸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每当战斗展开时候,敌人在一百五十步时候,弩兵开始射击;敌人在六十步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二十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执刀棒(即陌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己方重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 重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 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唐朝军制中的陆军中除去装备陌刀的重步兵之外还包括防御弓矢等远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轻步兵)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狼牙棒,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相继掩杀。唐军步马结合,攻守有职,步兵为正面先锋是最主要的正面攻击力量,骑兵为侧辅,通常用于迂回包抄敌军或者迅速冲击立足未稳的敌军阵脚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骑兵负责步兵战后的突击与追击。陌刀作为长柄大刀如墙一般推进绞杀敌军正面有生力量(敌军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绞杀下人马俱碎),为先锋步兵集团冲阵的主要力量,与马军、奇兵一起构成唐作战的主要特色。从史书看唐太宗的作战很有个人特色外,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时期大量的骑兵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而中期的步军的陌刀如墙推进战术,创造了盛唐时期辉煌的战争历史,也创造了陌刀的神话。 从武德到天宝,唐在立国战争及与善骑射的游牧民族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步兵的进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说不构成了主要原因之一。陌刀的出现与推广使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关涉到唐王朝的内政方针以及整个军事形势变化。也可以说,陌刀使用、推广的历史就是唐立国及对外战争、开天武功历史的一个方面。唐代刀虽分为四种(《唐六典》记载唐刀制有四:以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而这四种刀中真正能够在疆场上发挥保家卫国,开疆辟土作用的兵器却唯独只有陌刀。陌刀军的参战,在任何可查询的战例中都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陌刀军做为战斗序列中单独的作战打击力量在唐中期为唐军的争战立下汗马功劳,陌刀是汉民族与善骑射的游牧族战争中改变自己马少不精的劣势、发挥步兵多优势的关键兵器,战争兵器的演化实际是随着战争形式的发展而演化,随着国力的强盛与衰落而变化。随着宋朝统一中原以后,中国冷兵器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豪壮的陌刀成为奢侈的战争器材, 宋朝战争的主要方向是同样是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付辽金的骑兵,长矛、斧钺开始成为军队的主要兵器,斧钺的大量装备从《武经总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证,斧钺的制作和使用技艺比陌刀要简单,对付骑兵同样有效,岳家军用“麻扎刀”“捉刀”“长柯斧”大破金军“连环马”,有效而不昂贵的兵器永远是军队装备的重要兵器,豪华的陌刀从此逐渐退出战争舞台,并且消失的极其彻底,是中国冷兵器的遗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986 工分:562
左箭头-小图标
肯定是双手刀,更具实战性,但是要近身会怎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5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将首
在第57楼的发言:陌刀一刀斩了小日本会是个什么感觉?
应楼上的这个要求,按照血红先生的设想和草图,重新想象一把陌刀,(说明:在一姑娘手拿长枪的图基础上改的)
兄弟好手段这要是砍身上恐怕就完犊子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5649
左箭头-小图标
最后一张才有陌刀的样子....前面的根本不是...很难想像前面这么细长的刀能够让人马一起被砍成两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8875 工分:908
左箭头-小图标
陌刀是长杆的,不要和横刀混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将首
在第57楼的发言:陌刀一刀斩了小日本会是个什么感觉?
应楼上的这个要求,按照血红先生的设想和草图,重新想象一把陌刀,(说明:在一姑娘手拿长枪的图基础上改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1937 工分:3490
左箭头-小图标
陌刀一刀斩了小日本会是个什么感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5918 工分:5058
左箭头-小图标
我看还是清刀比较好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46130 工分:150
左箭头-小图标
倒是好刀 但是貌似太长了
解放军装配这样的刀
。。。。&&&
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8849 工分:128
左箭头-小图标
陌刀手训练很难,要求身体素质好,战场上移动速度慢,伤亡率很高的。所以很快被淘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73607 工分:18
左箭头-小图标
学习知识来了,个个都是专家啊,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血红所论精深,澄清了很多刀的认识和历史。你贴的那四种唐刀的图,记得好像在哪看过,当时见是粗糙的白描草样,就没重视。走马而过,没想到真正的陌刀居然很可能在那粗糙的草样里面。非常认可你的判断,刀头略宽,的确适合长杆刀挥砍,想象着唐书里面的记载‘一挥杀数人’,是怎样的场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8032 头衔:图区缉查抚司指挥使 工分:184803
/ 排名:5343
左箭头-小图标
看着怪吓人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7314 头衔:中华铁血集团军司令 工分:188208
/ 排名:5217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有些无知了吧?陌刀是双刃的,而且刀身也比照片上的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情比金软
在第4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因血而红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牛牛行大运
在第44楼的发言:太刀究竟指的是哪种刀?
老太太用的刀…… 当然是开玩笑的
太刀的长度一般是两尺以上 三尺以下
与打刀的区别是 相对较长 相对弧度较大 刀铭所在的面不同(日本刀分反正面 这个具体怎么对比我忘了) 太刀佩戴的时候刀刃对下 而打刀刀刃对上 太刀是悬挂在腰间 而打刀是插入腰间 太刀的刀鞘头有金属包装 打刀一般没有 ……
大概是这样的 另外两尺以下的有小太刀 三尺以上的有大太刀(野太刀) 据说最长的能达到九尺有余(三米多)日本现存七尺多的实物 比较变态
挂在那帮矬子身上,岂不是要在地上蹭坏了!日本的武士和欧洲的骑士差不多 是有社会地位的 腿不够长可以骑马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138 工分:18286
左箭头-小图标
陌刀是长杆的,不要和横刀混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9806 工分:1907
左箭头-小图标
好凶悍的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267 头衔:被桔梗萌翻的兽耳郎 工分:4526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因血而红
在第4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牛牛行大运
在第44楼的发言:太刀究竟指的是哪种刀?
老太太用的刀…… 当然是开玩笑的
太刀的长度一般是两尺以上 三尺以下
与打刀的区别是 相对较长 相对弧度较大 刀铭所在的面不同(日本刀分反正面 这个具体怎么对比我忘了) 太刀佩戴的时候刀刃对下 而打刀刀刃对上 太刀是悬挂在腰间 而打刀是插入腰间 太刀的刀鞘头有金属包装 打刀一般没有 ……
大概是这样的 另外两尺以下的有小太刀 三尺以上的有大太刀(野太刀) 据说最长的能达到九尺有余(三米多)日本现存七尺多的实物 比较变态挂在那帮矬子身上,岂不是要在地上蹭坏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牛牛行大运
在第44楼的发言:太刀究竟指的是哪种刀?老太太用的刀…… 当然是开玩笑的太刀的长度一般是两尺以上 三尺以下与打刀的区别是 相对较长 相对弧度较大 刀铭所在的面不同(日本刀分反正面 这个具体怎么对比我忘了) 太刀佩戴的时候刀刃对下 而打刀刀刃对上 太刀是悬挂在腰间 而打刀是插入腰间 太刀的刀鞘头有金属包装 打刀一般没有 ……大概是这样的 另外两尺以下的有小太刀 三尺以上的有大太刀(野太刀) 据说最长的能达到九尺有余(三米多)日本现存七尺多的实物 比较变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13562 工分:6920
左箭头-小图标
太刀究竟指的是哪种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30302 工分:4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nedkelly
在第14楼的发言:在被这种刀砍中前我会在他身上用81-或95开30个洞,然后慢慢感受被这种刀砍中的感觉(如果这是他还能砍的话)
强烈BS楼主用这种标题!太幼稚了,解放军怎么能装备这么长的刀?同意!!也可以在打扫战场时再让敌方感受一下别砍的滋味(没被子弹打死的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4084 头衔:海军陆战队★专业 工分:1918
左箭头-小图标
斩马刀么?在古代步战不错但是现在装备有实际意义么?仪仗用的话是不是也太长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xn0114
在第40楼的发言:《唐六典》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剑。
长柄上装有刀身的兵器,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时,为了抵御骑兵,出现了一种在双刃大型剑上安上长柄,称为“斩马剑”的新式兵器。
我觉得陌刀应该是长柄汉剑这个图应该是后来宋代根据史料推测的 形制应该差不多 但是刀身和刀柄的比例似乎怎么也看不出“斩马剑”的痕迹终于发上来了 这个是横刀 仪刀 陌刀 障刀的轮廓图 从轮廓图可以看出 陌刀的大概形制 当然 真实比例可能还有出入 因为毕竟至今考古中没有发掘出过陌刀的实物而且要考虑 仪刀在唐刀中已经是变态的长了(最低限度是八十厘米 一米以上是正常现象 考古出土过很多一米五以上的变态仪刀) 贵族所带仪刀甚至个人无法拔出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会有“侍剑” 其实就是抱着长剑 两个人拔开一把长剑如此算来 陌刀的身长已经不短了 但却与“野太刀”存在了差距(从身柄比例看 可能是考虑斩击效果 因此后者刀身占据更大比例) “野太刀”到底是接近“陌刀”还是“大横刀” 或者是两者综合的产物(野太刀确实很像简单比例放大的太刀) 恐怕就需要更细致地考证了 我个人倾向 打刀 太刀 野太刀 分别的原型是 横刀 大横刀 陌刀本文内容于
12:57:14 被因血而红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99924 工分:4601
左箭头-小图标
《唐六典》 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斩马剑。长柄上装有刀身的兵器,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时,为了抵御骑兵,出现了一种在双刃大型剑上安上长柄,称为“斩马剑”的新式兵器。我觉得陌刀应该是长柄汉剑本文内容于
11:09:08 被lxn0114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最后一张图那个差不多 只不过应该是两边开刃 而且更狭长一点 像第一张图那样 再加上一个长柄就差不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对不起,发错了,然后开会去了,哈哈!不再修改,再发一张,因为那把菜刀也是我最喜欢的。[我所见到的轮廓图 陌刀的前端是略宽的 图本来在手上 但是不太会在铁血发图 只能用嘴来形容 估计这样的设计师为了增加“陌刀”末段的砍杀能力 因此刀剑一长 力臂也加长 使用者消耗体力大 到了刀的末端威力却反而受到了限制 ]陌刀是否是这样的刀? 这个原帖叫长带鱼。这个刀头宽了,是否象?这个如何?本文内容于
9:53:31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36楼的发言:【我所见到的轮廓图 陌刀的前端是略宽的 图本来在手上 但是不太会在铁血发图 只能用嘴来形容 估计这样的设计师为了增加“陌刀”末段的砍杀能力 因此刀剑一长 力臂也加长 使用者消耗体力大 到了刀的末端威力却反而受到了限制 】
是否是这样的刀?
狂汗不是这种 相差太远了 语言描述果然有很大误差不过这个是啥?精锻菜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我所见到的轮廓图 陌刀的前端是略宽的 图本来在手上 但是不太会在铁血发图 只能用嘴来形容 估计这样的设计师为了增加“陌刀”末段的砍杀能力 因此刀剑一长 力臂也加长 使用者消耗体力大 到了刀的末端威力却反而受到了限制 ]是否是这样的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8464 工分:2997
左箭头-小图标
学习知识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26楼的发言:找到宋代出土扑刀,按血红的说法具有陌刀的影子,看图感觉比我想象的陌刀好用多了。
这都能被你找到 实在太不容易了朴刀其实改进了陌刀的很多缺点 比如工艺复杂 比如携带不便 而且造价上和使用上也有很大优势(个人觉得只是轻便些 一般人也可使用 战斗力恐怕不如陌刀)还有一点 你那个朴刀只是他的独立形态 朴刀的柄是空心的 可以插入木棍加长把手 平时就像一把方便的砍刀 战时可以加长力臂和攻击范围还记得《水浒传》里风雪山神庙 林冲、陆谦大战 林冲使长枪 占尽优势 当时陆谦使用的就是朴刀 其暗算林冲的时候就是用加长之法 当然武艺差了很多 最后还是趴窝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97267 头衔:被桔梗萌翻的兽耳郎 工分:45268
左箭头-小图标
30楼最后一张应该不是中华的刀剑,倒像是朝鲜当年送给倭国的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77772 工分:396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89901 头衔:铁血帝国-策马西风 工分:207998
/ 排名:4521
左箭头-小图标
非常漂亮的唐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能够产生那样的宝刀说明了受到时代发展的需要,另外任何武器都有他适用的范围,比如现在的导弹种类非常多,就是需要产生的。想一想大唐能够产生那样的宝刀,也是根据实际需要才能产生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这把很漂亮。说是台湾制作的,唐刀乎?勾镰乎?不知名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在看这几把特别的,也叫唐刀1、有点藏刀或者缅刀的感觉。不知哪里制作的。2、叫巨唐刀,确实够巨的3、叫黑风唐刀,不知因何得名本文内容于
15:20:47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看这把,豪华是豪华了,就是各样子皮囊,没有了大唐利器之神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搜罗一些唐刀,献给喜欢的朋友1、仿制的比较像的一把2、仿制很像的一把3、仿制非常象的一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找到宋代出土扑刀,按血红的说法具有陌刀的影子,看图感觉比我想象的陌刀好用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找到一把宋代出土朴刀,按照血红友的说法,有很大的陌刀影子。感觉这个刀战场上的作用比我想象的确实要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刀柄再长点,有道理。关于戚家军,我也感觉单兵独斗,胜过倭寇的人可能不多。呵呵,长倭寇士气了。其实本人是想说特解气,你说那么好的倭刀,那么好的长期侵淫的刀术,居然被戚继光弄根竹竿加小刀就打败了。就像现在的日本:“中国的经济了不起,但中国的企业没什么了不起”。一直没系统研究当代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戚继光和他的鸳鸯阵在冥冥中保佑着中国吧。不过小日本既然这样说话,也是没搞明白中国是怎么回事。就像当年没搞明白戚家军一样,更像当年没搞明白地道战一样,反而大报小报报道“在中国发生了奇异战争”。谁说的来着,是邓总设计师说的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我说:“聪明才智是第一竞争力”。通过上面各位回复提炼发现不错了,唐刀里面研究出这样的中心主题,申请加精吧,呵!本文内容于
8:30:55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21楼的发言:说完唐刀回头还说戚家刀,感觉这种戚家长刀在鸳鸯阵里好像没有应用,可能是后来对付草原骑兵时使用的。
来两张鸳鸯阵图。
[img]http://pic.itiexue.net/pics/_92......在草原上对付鞑靼蒙古的貌似是“炮车阵”就算有刀手 也顶多是保护“炮车阵”的 一般来说 蒙古骑兵先挨炮 后挨火枪 弓箭 能冲到近前是很不容易的 这时候有骑兵和长矛就够用了而且同蒙古作战非常强调机动性 “重刀”手 根本无法展开追击 所以 如果南方少见这种“重刀手” 那么北方就更不适用了 那里是投掷兵器 火器和骑兵的天下个人认为 “鸳鸯阵”的应用精髓在于“通过单兵素质不高的卫所和民间士兵的配合,达到可以抗衡和克制日本职业军人(武士)的目的 ”而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一样 无论是“陌刀手”还是其他的“重刀手” 都必然是“武艺精熟、体力充沛之辈” 这显然只能是精锐部队或者军官 武将 一般的卫所士兵和民兵乡勇是很难达到的作为防守方 在沿海的防御几乎是处处设防 处处不防 “鸳鸯阵”其实恰恰可以满足巡逻防御的需要 大家防区毗邻 一方发现 多方支援 “鸳鸯阵”只需要和倭寇对峙足够长的时间 “精锐部队”就会赶到交战点 而“重刀”只是保证:在武艺不逊于敌人的情况下 兵器不受克制有一点要注意 我们总说倭寇武器上占优势 其实不然 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单兵素质占优 而且长期的训练 已经将武器和武艺融会贯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基层兵员不能够“以倭刀对倭刀” 因为临时抱佛脚是肯定不行的 只能是原本身怀武艺的人 有针对性地加以演练 到后来“少林僧兵”出马 铁棒棍僧们 单单以一根铁棍 就打得倭寇刀毁人亡 足见武艺的压倒性作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19楼的发言:个人想象陌刀图:
长2.5米左右,直身、环首,乃汉断马剑和环首刀的样式,刀刃40%单面开刃,余下60%双面开刃直至刀尖,诸刃。
我所见到的轮廓图 陌刀的前端是略宽的 图本来在手上 但是不太会在铁血发图 只能用嘴来形容 估计这样的设计师为了增加“陌刀”末段的砍杀能力 因此刀剑一长 力臂也加长 使用者消耗体力大 到了刀的末端威力却反而受到了限制个人觉得 剑的弱点在于 可能自伤 所以练剑的都知道个“剑不过顶” 原因就是 一旦对方重击 用剑格挡是白费力气 也不可能用手支撑刀背 两面开刃 落下来怎么都是自己受伤 因此 你考虑两侧不同比例的开刃 应该是合情合理的选择问题是 野战之中 忙乱之际 谁还能估计到长刀的反正? 特别是“陌刀” 如果两边都一样开刃 还有个使用灵活之说 如果变成伪双开刃 那么还不如索性取消另一侧的开刃 完全变成日本“野太刀”的样子估计你是考虑 如此大的长刀 日常偕行必然要上肩 如果是百分之百双开刃 那么为了防止自己受伤 要么需要加长的刀鞘 要么就只能手持 根本不便偕行我是这样考虑的:首先 既然刀身上有一部分根本没有功能 那么它只是用来弥补长度 或者增加重量 为什么不用长杆代替 一定要浪费在古代比较稀缺的钢料? 这显然不合情理。而且由于重量和成本的增加 这种武器可定活不长其次 陌刀的刀身过长 而刀柄过短 如果这样使用 在力臂上 使用者吃很大的亏 对付骑兵的时候 即便斩杀了对方 但由于对方借助马力 在如此不协调的力臂下 要么 陌刀手自己的手臂会拉伤 要么就可能刀剑脱手 这样很危险再次 很多资料上记载 宋代“朴刀”的使用 借鉴自陌刀 那么我大胆假设 陌刀的手持部分并不是日本刀那种长柄 而应该是“朴刀”的那种“短杖” 因为如此之长的刀刃 必然需要足够的长柄来保持使用者所需要的力臂 越长的刀 其刀柄也要与之相适应 从“野太刀”的刀柄比例看 其实仍然还有加长的余地 特别是你假设的刀 有两米五最后 说说携带 很多人认为到后“圆环”没有实际作用 只有装饰作用 这个对于配有刀鞘的“仪刀”还说得过去 对于诸如“野太刀”之类的 就不太合适 个人根据经验 认为这是用于长刀的偕行你看照片中“戚家刀”的“刀镡” 上面有一个圆孔 在需要携带的时候 只要用“布条”之类 穿过“刀镡”上的圆孔 另一端系在圆环上 这样就成了一个斜挎的背带 具体刀身对上还是对下 我不知道 不过估计是对上 长刀对下有点危险 估计 即便是背在身上 对于危险的部位 也许要实现包裹好这样看来 刀柄的长度一定不短 他必须满足 力臂 上肩 背负的实战需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说完唐刀回头还说戚家刀,感觉这种戚家长刀在鸳鸯阵里好像没有应用,可能是后来对付草原骑兵时使用的。来两张鸳鸯阵图。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32050 工分:43
左箭头-小图标
顶一个!希望能多看到楼主的贴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个人想象陌刀图:长2.5米左右,直身、环首,乃汉断马剑和环首刀的样式,刀刃40%单面开刃,余下60%双面开刃直至刀尖,诸刃。本文内容于
13:38:33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还有藏刀,由于后来藏族的社会没有大的变化,也没有大的战争变化,说是保留了唐刀的影子。藏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说刀剑的帖子,接着扯唐刀吧!看了简装唐刀的装饰,一眼我就说有西域风情,心里就断然唐刀是个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唐刀不是地道的唐物,作者忘了,总之跟帖的同志们把这个问题说的比较清楚了。综合那里的观点:1、唐刀源于突厥刀。突厥刀又有汉剑的影子,这是汉族与草原民族相互交流的明证。2、突厥刀与鲜卑剑也很像,鲜卑剑的剑柄明显有青铜器时代剑柄的样式。3、唐刀是突厥刀和汉环首刀相结合,不断演化进化的产物。大概就这些观点,发几张图佐证。(第一组)突厥小刀的样式:简装唐刀样式:(第二组)汉剑样式:突厥刀样式:本文内容于
15:52:59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没什么违规的吧,昨天晚上我还看到的,今天怎么就不见了?谁开玩笑呢?赶紧拿出来,奖励美女若干。[报告楼上的楼上,不是我用的这个标题,我是更正之。]本文内容于
8:42:07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左箭头-小图标
谁这么凶残 删除了我的回帖 连短信都不发?这太不尊重人家的劳动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0526 工分:2713
左箭头-小图标
在被这种刀砍中前我会在他身上用81-或95开30个洞,然后慢慢感受被这种刀砍中的感觉(如果这是他还能砍的话)强烈BS楼主用这种标题!太幼稚了,解放军怎么能装备这么长的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高论不断,拜读,其实包括本人之所以喜爱唐刀,源于对大唐的回味神往,尤其在今天,中国人似乎又有了走向兴盛的端倪,托物寄情,唐刀被花花轿子抬了出来,其实目前真正高兴的应当是那些刀剑工艺厂,呵呵。另:看资料说明代军队制式武器有滚刀、倭滚刀,看图片感觉滚刀就是柳叶刀,倭滚刀就是上面的戚家长刀。感觉不一定对,各位有可以解疑的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横刀”是步骑通用刀 隋唐军事上受游牧民族影响很大 唐骑兵“马颈相交”的作战模式并不是绝对的 “骑射”的意义反而更大 所以骑兵装备的实际上是同现在的骑兵刀一样的“轻刀” 《 唐律疏议》卷八卫禁律“诸宿卫者兵仗不得远身”〔疏〕议曰:兵仗者 谓横刀常带;其甲、矟、弓、箭之类 有时应执著者并不得远身 也就是说 “横刀”其实是一种制式佩刀 所以才有“宿卫者”的“横刀常带”。日本的武士阶层 其实是同封建领主的社会现状相适应的 这一点同欧洲的骑士有相同之处 从这点来说 自备兵甲 并且在战场上有马骑的日本骑兵 其社会地位是相当高的 其装备的骑兵刀自然也精良化据说后来日俄骑兵交手的时候 很多骑兵部队的成员是放弃了制式骑兵刀 而使用家传古刀 在与俄军的恰希克交锋的过程中占了很大优势 而恰希克这种高加索长刀的刀身弧度很低 刀柄弯曲 姑且可以比作唐刀 这也证明了直刀作为骑兵刀也并无很大优势 相比之下 日本太刀弯曲而长 弥补了弯刀杀伤面弱于直刀的劣势 而且由于保持弧度 刀借马力 砍杀流畅 不容易像直刀手臂承力很大 击中目标后容易动作变形我觉得(纯个人感受) 唐刀的刀身平直是唐代工艺与战争需要的必然产物 但这不证明唐刀就拘泥于平直 就以正仓院收藏的七星唐刀来看 显然是刀身平直 刀刃圆润 而且由于是手工制造 所以刀刃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平直 LS所说的现代唐刀“没有味道” 估计大概区别就在刀刃 —— 古唐刀得刀刃是活的 而现在大量依靠机械加工的现代唐刀 直刀却过于整齐 刀刃和刀背“和谐”的让人不舒服从“障刀”的轮廓图来看 “障刀”的刀背也几乎是准直的 但是显然材料粗劣 也不可能接受工匠对刀刃的精加工 为了弥补刀刃线条的不足 所以采用了类似现在单刀的“阔头” 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产物 …… 从这点来说 我非常同意LZ的说法 现在的刀确实缺少刀的味道 就是因为他们并不像那个时代的刀匠 要接受士兵的改良意见 发挥自己的智慧来满足战术目的 …… 现在的工艺刀是盲目造刀的产物PS:我并不是练家子 顶多耍弄过一段“剑道” 说来耻辱 这边就算加上“海东”也没有几个人 至于那位大哥的副业 很有可能就是“居合道” 要不就是传承多年的“相刀师”(似乎晚清就绝种的职业,但是据说海外还有分支,现在多活跃于古玩界。)另外 “太刀”是“太刀” “野太刀”是“野太刀” 这个差别太大 还是不要混淆 “野太刀”又称“大太刀” 虽然唐代也有“大横刀”的说法 但是相差甚远 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最好还是搞清楚 否则很容易乱套日本刀属于“仪用合一” 既是实用的战斗装备 又是身份象征 所以我觉得“太刀”并非是单纯仿造“唐刀” 而是融合了“仪刀”和“大横刀”唐高宗一次对千牛卫将军王及善说:“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这里的“大横刀”其实就是一种加长的“横刀”虽然类似“打刀”和“太刀”的关系 但却完全是实用考虑 不同于“太刀”的象征意义 也缺乏“仪刀”的装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呜呼,来了两位练家子,俺可是正宗不掺假的叶公好龙派爱刀者,至今也没摸过任何一把。所以是从文化的角度乱谈武学,下面跟着乱谈之:任何一种武器都是环境的产物,不可能有万能功能的武器。就说唐刀和日本刀,没玩过就没感觉,全是资料搜集后的学舌,横刀是唐骑兵武器,看日本正仓院收藏的样式,的确适合马上劈刺。日本刀是步战武器,而且是适合日本山地丛林多的地理特点,跳跃、劈砍。日本地域狭窄,战争规模小,所以有人说日本刀单打独斗很有优势,大兵团混战,面对重铠甲和重兵器时,随身准备50备用吧,夸张点,不过有一定道理。但我这里没有说现代仿制的横刀,现代版横刀僵直呆板,你看古唐刀感觉上就是直而不僵,浑身透着杀气劲气。现代版唐刀失去了真正武器的韵味。再说陌刀和太刀,个人非常认同上述两位的说法,陌刀——太刀——戚家刀,有着某种传承关系。这种刀没有刀槽,叫镐造大刀。我想经过实战检验的刀,不设血槽一定有它的道理。至于什么道理,本人就不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494 工分:9459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爱看热闹闹
在第9楼的发言: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一直对唐刀情有独钟 仅仅是因为唐刀是中国发明的? 那也太狭隘了
从性能上说 直刃而又不带血槽的唐刀实战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反观武士刀
刀身带有一定的弧度和血槽,所有的细节都是为实战中斩人而设计的。就拿拔刀术来说日本刀和刀鞘具有一定弧度,而拔刀术是利用拔刀时的这个弧度和产生的摩擦力制造一种瞬间的爆发力,其力道和速度要远大于凭空直接挥刀,因而往往在第一招抢先砍中敌人,力求一招致命,当年戚继光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设计苗刀的时候刻意带有一定弧度 辛酋刀法上也有专门的持刀式一章 详......弧度是为了劈砍 但是日本刀的血槽只是为了调整刀的重心 把血槽作为日本刀战斗力的特征 看来是关于日本刀的一部分知识没有查实唐代能征惯战 作为主站装备的陌刀地位重要 说什么陌刀实战效果不敢恭维 实在让人费解而且陌刀的具体刀型没有实物 目前发现的大概形制 类似这种“戚家刀”(从大小上看 “戚家刀”其实是仿自日本“野太刀” 而日本“野太刀”恰恰是仿造陌刀的产物 ) 但是直刀双刃 其实一般人都很容易联想到 双刃长刀刺入敌群 砍刺挑拨 劈扫落撩 对敌人的伤害可以说很大 而日本“野太刀”着重于劈砍和刺 没有理由认为“野太刀”反而比“陌刀”要好至于所谓“拔刀术” 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居合” 其实是一种应变措施 —— 在主战长兵器被敌人击落 或者折断的时候 快速出刀杀死敌人 只有一次机会 是用来防身的 ——“居合”代表的是这种“击杀”关系中的双方 这个同是不是“直刀”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日本人用的“打刀”仿自“横刀”大多不长 只要经过扎实的训练 迅速的拔出问题不大 装备“横刀”的大多是唐军的精锐部队 而且一般在临阵的后部 完全没有“拔刀”的需要 而唐代需要使用“拔刀术”的 一般是普通的兵士 他们使用的是“障刀”刀型的弧度一般 但是刀鞘宽大 照样使用“拔刀术”从唐代的作战需要来看 与日本在狭小地域内的野战厮杀和城垒战不同 大型的野战中 大家各司其职 进入肉搏的阶段 双方都已经短兵出鞘 根本不需要考虑长柄落地 短兵快出而且你说你是练武的 这个我倒是很好奇 如果按照你的这个说法 刀鞘宽大的带有弧度的单刀是不是比日本刀更有快拔优势呢? 而且你说的“唐刀”应该是“横刀”或者“仪刀” 这两种刀都实现在被广泛复制的(和日本刀的原因一样 很精美 是良好的工艺品) 而真正兵士普遍装备的防身“障刀”和主战的“陌刀”是根本无人仿造的(粗糙 简陋 难看 巨大) 你因此断言“唐刀华而不实”我觉得有待商榷还有一点不知道你考虑没有 中国那个时候的冶金工艺是大大领先于日本的(日本刀的优良在于锻造工艺和热处理 这恰恰是古代日本冶金工艺落后 没有好钢所导致的) 制造直刀所需的锻造和热处理简单得多 而日本刀则需要复杂的热处理 从而在热处理中形成弧度 还要采用包加工艺改良机械性能 而且自然形成的弧度不容易把握 要在刀成型后通过切削血槽来调整重心 …… 唐朝常备军对几十万 各地可供征召的府兵少说也有百万之众 私兵 番兵更是不计其数 按照“横刀”的标准 已经是高规格了 像日本的很多“武士刀”都是“古物”或者“祖传” 如果不依靠世代积累 根本就不够折损而且“武士刀”碍于材料本身落后,所以大多性能平平,“切先”(刀尖)过于锋利,非常容易折断,“新撰组”的刀剑研磨纪录中“切先”折断的案例就颇多,也因此,才有“太刀”久经研磨变“打刀”的说法(太刀长 打刀短 夹钢工艺如果刃口损坏过深就废了 唯独刀尖折断 可以通过研磨再开刃 但是刀会越来越短 )也足见“武士刀”工艺复杂 成本高昂 却绝非耐用品 这种刀能够在逐鹿中原的大规模野战中被推广才是奇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8771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一直对唐刀情有独钟 仅仅是因为唐刀是中国发明的? 那也太狭隘了从性能上说 直刃而又不带血槽的唐刀实战效果令人不敢恭维
反观武士刀
刀身带有一定的弧度和血槽,所有的细节都是为实战中斩人而设计的。就拿拔刀术来说日本刀和刀鞘具有一定弧度,而拔刀术是利用拔刀时的这个弧度和产生的摩擦力制造一种瞬间的爆发力,其力道和速度要远大于凭空直接挥刀,因而往往在第一招抢先砍中敌人,力求一招致命,当年戚继光注意到了这一点 所以设计苗刀的时候刻意带有一定弧度 辛酋刀法上也有专门的持刀式一章 详细讲解东瀛的拔刀术。 而唐刀----根本别想用拔刀术 因为不可能瞬间抽出鞘 这不是持刀者的熟练度决定 而是刀本身决定的。我不是胡说 我的副业就是练这个的 唐刀 苗刀 武士刀之类的我们这类人拿在手里做几个斩击立刻能分出好坏
苗刀是仿制武士刀的 虽然山寨但是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身体和习惯, 武士刀不说了, 唐刀从观赏的角度上看还行 实战的话最好还是别用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77536 头衔:铁血培训部六期学员 工分:175074
/ 排名:5785
本区职务:分论坛实习版主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温带杨
在第7楼的发言:呵呵,多谢版主关注。你说实实在在的玩就不如瞎扯淡的玩,说准确的话就不如说不清楚的。明天我也造一个谣,看看是否热帖。
修改补充:说笑而已,版主裁决稳妥,转来转去的图片说不清楚在所难免,我这里有点太较真了,也很不妥。呵呵!或多或少都会向您说的一样,我觉的这个就像社会一样需要不同的元素和不同类型的个人去调剂,当然调侃和调剂只是一些小插曲,呵呵毕竟很多事情都要回归交流讨论的当中去,只是这个需要时间,我想有更多的人能像楼主一样,板块的讨论环境会慢慢形成~ 在此感谢您对陆军板块的支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呵呵,多谢版主关注。你说实实在在的玩就不如瞎扯淡的玩,说准确的话就不如说不清楚的。明天我也造一个谣,看看是否热帖。修改补充:说笑而已,版主裁决稳妥,转来转去的图片说不清楚在所难免,我这里有点太较真了,也很不妥。本文内容于
22:31:24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建议原来那个帖子更改标题。毕竟这样做不是很好。本文内容于
22:00:01 被mylier0728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社会往往就是这样,真理有时难敌谬误有吸引力。本帖就是明证,把戚家刀说成唐陌刀,勾起大家一系列的猜想、联想、辩论、考证,而本帖指出该刀的真正出处,则问虑者就少得多了,呵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以为发帖要有科学精神,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做为讨论帖可以,人家原帖都称为戚家长刀,直接称呼为唐刀不妥。如果不是在原创作者处转来的图片,也要标明图片来源,或者声明是转帖。所以认为该贴应当更正。本文内容于
16:42:38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43259 工分:13492
左箭头-小图标
太长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7289 头衔:政委兼参谋长 工分:671336
/ 排名:465
左箭头-小图标
[唐朝陌刀..]上面第一张刀图也是金相显微朋友收购的刀,并发表在拔刀斋的。标题为:[2006收的第一刀---一米七零完整明代戚家!(已出勿询)]The Translation Is in the Body交流价:三万刚拿到的开心。屋子太小有点舞不开。Title:First Dao got in 2006---1.70m intact Ming dynasty Qi's (not for exchange)Body:So happy to get it.I can't wield it in such a small house.[ 本贴由 金相显微 于
17:22 最后编辑 ]就是这把:本文内容于
8:34:00 被温带杨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87条记录]&分页:
&对更正:《唐朝陌刀,想象一下被这样的刀砍到会怎么样。我强烈建议解放军装备此刀》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马与砍杀乱舞水浒 的文章

 

随机推荐